第一篇: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扎实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
湖北省建设厅
2006年第9期 ——政策聚焦
一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后,省委、省政府及时提出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重点,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尔后,省政府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省村镇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具体的工作措施。目前,全省各地积极行动,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建立工作专班,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了小城镇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由省建设厅主要负责人任联席会议总召集人,省发改委等20个省直部门负责人任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确定了省直各部门支持“百镇千村”职责,整合各部门资金,捆绑支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了加强对“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的指导力度,省建设厅成立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指导小组,负责抓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各市、州、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也成立了相应机构,明确专人负责此项工作,做到了领导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
——制定“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目标。完成了100个重点镇总体规划的省级备案核准工作,列入2006年先行整治的500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已完成。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基本达到有关标准和要求:产业支撑较强、基础设施较为配套、特色较为明显。
——确定“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名单。在反复征求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意见的基础上,已经确定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名单,即: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100个重点发展城镇,1000个示范村,2006年启动村庄整治的500个示范村和100个试点示范村。
——编制一个规划和两个导则。省里编制了“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全省“十一五”期间村镇建设的重点、主要政策技术措施及支持项目,该规划与全省新农村建设规划进行了对接。
——举办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培训班。省里在谷城县举办了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培训班。各地也以动员会、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开展培训工作。据统计,现已举办培训班138期,共培训骨干11640人。
——重点镇建设得到加强。今年以来,各地以“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为契机,坚持规划先行,突出特色,完善功能,把重点镇建设与推进城镇化、产业化、工业化相结合,进一步增加投入,改善和配套城镇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功能,镇容镇貌发生了明显变化。——村庄整治有序开展。各地对示范村的整治工作十分重视,制定专门的工作方案,强化措施,明确职责,落实资金,抽调干部和技术人员驻村驻点,陆续展开村庄整治工作。据统计,全省1000个示范村中省里计划启动整治500个,由于各地积极性高,实际计划今年启动整治的达到871个。
由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建设刚刚启动,也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村镇规划编制进度较慢,实施监督力度较弱。二是村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设施配套较差。三是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有待加强。
二
关于“百镇千村”示范工程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抓好各项工作和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目前,重点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严格监督管理。实施“百镇千村”示范工程,首先必须抓住规划这个龙头,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和严格监督执行规划,有序调控各项建设,保护资源,改善环境。编制村镇规划,要与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区域交通规划、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等相衔接,以服务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结合村镇的历史、现状、人口、区位等实际,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建设与发展、城镇与农村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功能分区和设施配置,突出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编制村镇规划,必须把事关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风景名胜资源保护、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利益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强制性项目。村镇规划要充分体现和全面贯彻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求,按法定程序履行技术性评审、社会公示、依法审批及备案等环节,体现规划的法定性与强制性;在当前乡镇无专门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大规划的管理力度,严格执行“一书两证”和“一书一证”制度,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广泛筹集资金,加快重点镇基础设施建设。100个重点镇,尤其是省政府联系的15个重点镇,要按照省政府《关于加快重点镇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八有”要求,进一步加大对镇区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园林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用创
新的精神、改革的办法解决重点镇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各地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的步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金投资重点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广适用、价廉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探索总结简便、有效的城镇基础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重点镇基础设施投资效益。
(三)大力培育特色,提高建设水平。重点镇要在创特色、出精品上下功夫,从主导产业、自然风貌、街道建筑、历史文化、古迹保护、人文风情等方面,准确定位,加大创建特色镇的力度。要培育产业特色,壮大经济基础。依托自身具有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地理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大力培育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特色产业,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避免产业雷同和产品的低水平竞争,同时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重点镇还要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自然景观、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确定自己的街区布局、建筑风格、绿化树种等,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小城镇;要培育人文特色,提高城镇品位。
(四)抓好村庄整治试点。要按照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以现有村庄为基础,通过整治村庄环境,改变村容村貌;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规范化的管理,培育和谐文明的村风民俗。实施“一建三清四改”(建沼气池;清路障、清淤泥、清垃圾;改厕、改灶、改水、改圈),告别“脏乱差”,让农民群众能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洗热水澡。当前要突出四个方面的整治:一是治乱。编制好村庄整治规划或行动计划,有效解决建设无序、布局混乱的问题。二是治脏。抓好环境卫生治理。实行人畜分离,柴垛归点堆放,生活垃圾定点收集,集中处理。三是治路。结合交通部门“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解决好村庄对外交通问题,解决村内道路硬化问题,改善路网布局,力争硬化路面能通到每个农户门前。四是治水。结合水利部门的“改水”工程,解决好饮用水的水量和水质问题。除饮用水之外,还要解决好洗澡、洗衣、冲厕用水等。完善村庄内排水沟渠和管网,解决好排水问题。全省抓好100个试点村的村庄整治,让每个县(市、区)都有典型可看,有经验可学。
(五)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发展,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的机构和人员问题日益突出,各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镇和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
第二篇:关于 “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开展情况的报告
中共重庆市双桥区纪委
重庆市双桥区监察局
关于 “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开展情况的报告
区综治办:
今年以来,本单位按照区综治委《关于实施“镇(街)村(社区)平安建设示范工程”的意见》(双桥综治委„2008‟8号)精神,勤下访、细调查、深分析,为支持各级各部门并帮助联系村开展好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作出了积极努力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理论学习,加强宣传教育力度
(一)抓学习,增强亲民务实意识。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三进三同三个一” 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等实践活动为契机,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深刻理解建设平安镇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意义,主动参与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了亲民、爱民、为民的意识。
(二)抓宣传,提高法制文明水平。通过参加联系村的相关会议等形式,指导村两委会班子积极宣传《信访条例》、《综治条例》等法规制度,认真开展“五五”普法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广泛宣传热爱科学、破除迷信,引导村民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制和反对“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侵扰。
二、抓调研,及时发现和反映有关问题,切实帮助基层组织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在“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工作中,本单位坚持定期深入联系村的田间地头,听取党员干部和基层群众的诉求反映,及时发现村“两委”班子团结协作、企业与村社合作发展、村民矛盾纠纷等影响和谐稳定的新情况、新问题,认真思考并研究提出改进村社工作、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意见和举措。上半年,本单位共与村干部谈话10余次,走访基层群众60余户,收集意见13条。从收集到的意见来看,反映出如下问题:
(一)农村卫生形势不容乐观。一是因病致贫家庭生活困难较多,在走访中,发现有康中海、王贵芳等10几户因病致贫的家庭,由于患有慢性疾病,老年病等需要长年吃药,家庭陷入贫困。二是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设计上存在瑕疵,现在报销体制是自己先垫钱医治,然后报销制度,部分患病群众存在无钱也借不到钱医治的情况。另外,大多数群众反映大病医疗救助机制报销比例低,医疗救助也应视病情开支来定补助标准。还有,一些需要长期吃药的老病号群众希望在个体中医诊所看病吃药也可以纳入农村合作医疗报销。
(二)基层党组织建设滞后。一是村党支部党员活动经费较少,镇上拨给村里每名党员每年活动经费仅50元,由于农民党员无固定收入,经济条件差,每次召开党员会议都要发10元务工补贴,加上会议其他的一些开支,致使活动经费很紧张,党员开展活动也较少。二是党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全村31名党员中,60岁以上党员11人,40岁—60岁党员10人,40岁以下党员仅有11人(含外出市外打工的4人),全村中青年党员比例仅占35.5%
(含外出市外打工的4人)。三是存在村干部作风不民主现象,一事一议制度落实不够好。
(三)农村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村民家庭是老年人种庄稼,同时还要照顾孙儿孙女,农村、农业发展后继无人,儿童家庭教育面临诸多问题。
(四)农民普遍存在“等、靠、要”思想。由于双桥区“三农”问题解决较好,使村民的“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
(五)陈金华公司承包土地一事仍未彻底解决。一是陈金华公司未支付村民工钱2万元,天桥村3社部分社员就此事已经起诉到区法院,区法院判决陈金华除工资之外另支付3万元违约金。陈金华现在只答应给2万元工钱,要求天桥村3社部分社员向法院撤诉,不支付3万元违约金,但天桥村3社部分社员至今未向法院提起撤诉,致使此事未解决到位。二是陈金华退回土地的重新分配方案,至今仍有1户社员未签字(截止8月10日)。三是陈金华公司承包鱼塘退包后无法排水要求解决排水沟问题。
(六)农村精神生活贫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民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高,但是精神生活还停留在一个比较低的层次,致使农村封建迷信、赌博风气有所抬头。
(七)调研到的其他情况。一是部分社员反映3社社长不得力,只顾自己,不为群众办实事,但是依靠本家族人数众多选举占优势,长期占据社长位臵。二是部分群众对3社社长领取误工费不满,认为他身为社长,在为老百姓办事情时候就不应该领误工费。三是反映基层党支部存在卡年轻人入党的情况。四是低保不合理,两家人明显一家不如一家,但是好点的一家吃到了低保,差的一
家还没吃到,认为存在这种现象就是因为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把关不牢,关系好的,有亲戚关系的就举手通过,反之则难以通过。五是村公共服务中心建设有待完善,主要是屋顶漏雨及平整院坝等问题。
三、为基层解决实际困难、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一)农村卫生医疗方面。一是积极向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在大病医疗救助机制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上存在的不足。二是积极与区民政局沟通协调,争取区民政局在大病救助资金、日常救助资金这方面给予因病致贫家庭适当救助。
(二)陈金华公司承包土地一事。一是督促镇、村两级给群众多做工作,调动社长工作积极性,化解矛盾,争取早日将土地分配到户。二是积极与区农林水务局协调,农林水务局已经答应出修建鱼塘排水沟渠的全部材料。
(三)积极帮扶困难群众。通过走访,我们6位领导确定了6户困难群众,为其送慰问品,为其解决一些特殊困难。
(四)支持村办公楼建设。几个部门筹集一部分资金,镇村再筹集一部分资金,解决维修村办公楼楼顶漏水及硬化坝子的资金问题。
(五)对调研中发现的其他问题,按程序办理或移交相关单位。
通过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有效缓解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化解了社会矛盾,扎实有效的推进了“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的顺利开展。
四、下半年工作的打算和建议
下半年,本单位将继续加强对联系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其
他工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促进联系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果林经济、养鱼基地产业,为农民增收。二是加大与农林水务局、就业管理局的沟通力度,通过各项就业培训、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竞争力。
三是要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破除封建迷信、赌博恶习和“等、要、靠”依赖思想,净化农村风气。
四是村“两委”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执行好一事一议等制度。
2009年8月11日
第三篇:百镇千村工作
请各位注意,百镇千村工作要按以下标准打造:
县以“二三四五六”系列措施
深入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
县认真贯彻全市“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现场会议精神,及时召开平安小组和综治成员单位会议,贯彻落实了全市现场交流会议精神,与此同时对公、检、法、司、安监、信访等主要平安建设成员单位领导联系示范点进行了重新调整,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了以“二三四五六”系列措施为主要内容,深入推进百镇千村示范工程。
“二三四五六”系列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二即:开两次民情恳谈会或民情座谈会。三即:帮助建立平安综治七位一体制度职责及网络图,帮助建立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制度职责及网络,帮助建立“五星级”平安创建展示图。四即:四支队伍,组建平安建设综治领导小组,组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领导小组,组建“五星级”平安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评星授星小组,组建“交务治安巡逻队、义务消防队、调解委员会共10支群防群治队伍。五即:开展五项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一次学法活动,组织村民学习10部以上法律法规并以案析法开展法制座谈;二是组织开展一次治安排查活动,组织开展一次治安隐患大排查,对辖区的治安情况进行一次梳理,并对重点问题专题研究落实整改。三是组织开展一系列安全生产大执法活动,对辖区安全生产企业单位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发出隐患整改通知,并限期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四是开展一次矛盾纠纷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重大矛盾纠纷进行重点攻关,组织开展大调解,消除不稳定因素。五是开展结队帮扶活动,对重点人群开展结队帮扶,组织单位职工在情感上予以关怀,法律上予以解析,生活上予以扶助,思想予以帮教,使其尽快转化,回归社区。六即:帮助建立六类薄记表册,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七位一体”建设规范化精细化。一是建立社会治安排查记录薄及登记表册。全面撑握定时排查辖区社会治安动态实现管理表格化;二是建立安全生产排查记录及隐患登记册,系统了解辖区安全生产重点学校及隐患状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三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记录及登记表册,定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梳理,了解社会稳定的状况,四是建立居住安全定期检查记录及隐患登记册,对危房、滑坡等地质灾害重点进行监控和排查。五是建立食品药品安全定期检查记录薄及农村宴席登记册,对农村宴席进行登记管理和派员到场监督。六是建立平安建设综合治理会议记录及日常工作记录册,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安排部署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工作,检查阶段工作情况,从而实现示点示范村平安建设综合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精细化。
第四篇:关于创建2011年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重庆市巴南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创建2011年“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的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区综治委《关于进一步推进2011年“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相关工作的通知》(巴南综治委[2011]12号)文件精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现就创建2011年在“百镇千村”平安建设示范工程—安澜镇石板垭村社会治安综合工作,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成功创建平安建设示范村。具体目标:一是抢劫、抢夺、盗窃、扒窃等严重影响群体安全感的案件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二是重点地区治安秩序混乱现象明显好转,黄赌毒现象蔓延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三是重点地区重大治安、交通、火灾隐患得到及时整改。四是整治地区群众满意率明显提高。五是包案化解联系点的一个信访疑难问题,实现息诉息访,案结事了。
二、组织领导
按照区委政法委要求,由薛云健同志负总责,林杰同志具体负责信访稳定问题,耿汝年同志具体负责安全整治工作。责任科室:安全环保科、改制科。
三、工作措施
(一)开展民情调查。通过召集抓点地区人大代表、政府委员、村居干部、企事业单位代表、辖区居民群众召开座谈
会等形式,面对面了解当地社情民意、了解老百姓所思所盼,了解平安建设中群众最急最盼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培训干部队伍。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抓点地区党政干部、政法综治维稳干部、村社干部、群防群治队伍的教育培训,着力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能力、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三)建立长效机制。指导帮助安澜镇石板垭村构建区、镇、村、社四级联动机制,构建政法、综治、维稳立体管理机制,提升村级群防群治队伍水平。
(四)指导排查整治。按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五个一”的要求,指导村社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情况大排查,建立档案台账,实行网格化管理。对当前重点突出问题,集中各方力量,集中整治,实现整治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整改一批治安安全问题、化解一批疑难信访问题的目标。
四、有关要求
将搞好安澜镇石板垭村社会治安综合工作,创建平安建设示范村,作为平安巴南建设的重要基层基础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作为我委平安建设的重要工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维护一方平安,为创建平安巴南作出积极贡献。
二○一一年八月十八日
第五篇: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
【发布单位】安徽省
【发布文号】皖办发〔2006〕8号 【发布日期】2006-03-07 【生效日期】2006-03-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安徽省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实施意见
(皖办发〔2006〕8号 2006年3月7日)
为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委、省政府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坚持从农民积极、干部主动、条件比较成熟的村镇抓起,在全省选择1000个左右的村和100个左右的镇开展试点示范。原则上每个县(市、区,下同)选择1个示范镇、10个不同类型的示范村。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达到“产业发展形成新格局,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乡风民俗倡导新风尚,乡村面貌呈现新变化,乡村治理健全新机制”的目标,创造鲜活典型,带动和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扎实稳步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政府支持,农民自主。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又是最大受益者。既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强力推动,又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积极性,通过辛勤劳动建设美好家园。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村制宜,因镇制宜,突出重点,创造性开展各项建设。坚持先易后难,分步实施,边试点,边示范。
3.规划先行,统筹发展。按照科学性、特色性和整体性要求,认真制定村镇示范工程建设规划,严格组织实施,以规划统筹各项建设,促进合理布局,指导科学发展。
4.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立足实际,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措施,把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5.社会参与,整体推进。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发展,生产和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建设和管理同步加强,示范工程与各项富民创建工作相衔接。
三、建设重点
1.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新农村建设,实施此项示范工程的首要任务。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推进“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实施科技进村入户工程,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综合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推广良种良法,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建设高标准农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发挥城镇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带动和集聚作用。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合理布局村镇路网,村村通公路,主、次干道实行沥青或混凝土铺装,宅间道路达到消防安全要求,完善村镇候车和客运设施。推广无塔式供水,采取打手压井、建小型自来水厂和引山泉水等形式,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卫生。改善供电、通讯、邮政、广播电视等服务设施,建立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兴办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连锁店,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满足农民生产和生活需要。
3.推进人居环境建设,改变村容镇貌。按照符合规划、量力而行、尊重民意、突出特色的原则,搞好民居建设,重点推广生态型、节能型和风俗型住宅,皖南山区要注重保持徽派建筑特征。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拆除违章建筑,完善生活垃圾、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保持庭院清洁卫生,街巷整洁干净。以建设环状林带,开展四旁绿化,发展“三小”(小花园、小果园、小竹园),加快村镇绿化。普及户用沼气,推广清洁能源,带动农村“四改”(改厕、改圈、改灶、改院)。推广科学养殖模式,实行住宅与圈舍分离。有条件的镇,可利用水面、山坡、荒地,建设公共休闲娱乐场所。
4.发展公共事业,培育新型农民。普及和巩固九年制义务教育,加快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施素质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高村镇各类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加强村镇卫生和计划生育设施建设,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推进村镇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扩大公共活动场所,积极开展文体活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贫困户、五保户、军烈属救助制度。建设“农民科技书屋”、“科技橱窗”,扩大“绿色证书”、“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范围,提高农民群众素质和就业能力。
5.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基层工作新机制,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健全和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坚持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制定村规民约,进一步推进党务、政务和村务公开。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教育,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和谐家庭活动,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婚丧新风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平安乡村建设,创造安全祥和社会环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实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明确目标,把握重点,精心部署,全力推动。省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千村百镇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市、县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建立上下协调联动的工作网络。要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合力机制。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要靠前指挥,各市、县党委要切实负起组织者、主导者和推动者的责任。
2.加大支持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按照“三个高于”的要求,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示范工程建设,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和社会资源,重点用于新农村建设。各有关部门在制定发展规划、开展工作试点、安排建设投资和事业经费时,应更多地向示范工程倾斜。要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激励机制,引导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与示范村镇开展结对帮扶。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示范村镇干部群众的培训。省直各有关部门都要联系一个镇和一个村。从全省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安排到村镇挂职或任职,主抓示范工程建设。
3.加强规划指导。要抓紧做好示范村镇的选点和规划编制工作。示范村镇由各县确定,市里审批,报省备案。示范村镇确定后,及时安排有资质的单位,按照立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原则,上半年编制完成示范村镇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以人为本,科学确定建设标准。要通过规划的实施,合理安排生产建设布局,引导工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指导村镇因地制宜开展建设,不毁古建筑,不大拆大建,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
4.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工作,使示范工程建设的目的意义、目标要求和主要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新闻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及时报道各地的好典型、好经验。
5.加强监督考核。各地要结合实际,把示范工程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有关领导和责任人。围绕示范工程建设,制定科学、切实可行的目标管理和考核体系,纳入各级各部门的目标责任考评,加强督查,严格奖惩。对各个示范村镇的建设工作,所在市、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