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衡山合并建市新址建设规划的提议
久闻关于衡山、衡东、南岳“两县一区”合并的相关传闻,最近听说“省直管县”会议中已经通过了该方案,若传闻属实,方案能够早日通过国务院的批准,实属“两县一区”人民的一大幸事啊!
但是目前对于“两县一区”合并中市区选址一事多数人赞成选址衡山县开云镇、衡东县新塘镇(以下简称衡山老县城)。
对于此事我有一点愚见,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用。
一、衡山市新址建设选址问题:衡东县大源渡(湘江、洣水交界处)
(一)为什么不能选址衡山县老县城?
1.如果选址衡山县老县城,虽然照顾了衡山、南岳,但是无疑是抛弃了衡东县城。衡东县城既不通国道、火车等重要交通线路,也没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作支撑,衡东县城也就变成了死城一座。那么那几万衡东的老居民的民生问题如何得到解决?
2.属于老城区,城区老化比较严重,拆迁以及重建成本高、难度大,湘江两岸的地势不平坦,不利于城区的发展,以及“两县一区”的融合。
特别突出的:
1.老湘江大桥,路面相当狭窄,仅双向单车道;
2.衡山大道以东属工业区,在建、已建厂家比较多。
3.老衡山站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国家4A级南岳旅游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南岳门户形象。
(二)为什么选在衡东县大源渡?
1.与衡山、衡东、南岳三个城区相距适中,处于连接衡东、南岳的中心位置,距衡山、衡东约10公里,距南岳不到18公里,武广新衡山站近13公里。可以形成一个有力的中心城市,来带动县域经济及周边的全盘发展。
西可与南岳老城对接,北可与衡山老城对接,东、南可与衡东老城对接,实现真正的融城。
2.地域广阔、位于湘江与洣水的交界处,京珠高速、京广铁路沿线,适宜作为新城建设选址。
3.可将新衡山市定位为生态示范性城市、花园式风景城市的“山水州城”,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品位,以建设省内乃至国内重要的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战略目标,以新衡山市为中心西起南岳、东至衡东的山水宜居之城,以位于湘江下流的老衡山县城、新塘为中心的工业重镇。
4.全面整合开发南岳景区、罗帅故里、大源渡、锡岩仙洞、洣水风光带、炎帝陵、桃源洞、井冈山、毛泽建烈士墓等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以及进一步整个旅游链的产业升级,形成精品旅游线路,对外打响整体组合品牌。
5.可作为生态示范性城市、花园式风景城市的目标进行建设,可加快永和
乡、大源渡、洋塘、潭泊等广大区域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通过安置房和商品房结合建设的方式对新城区进行开发。在新城区开发的初期可以大力发展以南岳景区为中心的旅游配套服务产业,以武广衡山站、京广衡山站、京珠高速为基础的物流业。
二、关于加速“两县一区”融城的相关建设开发问题
(一)交通设施建设:
1.在建项目:衡岳高速
大源渡至南岳段连接线路线起于京珠高速潭耒段与京珠高速公路相接,经彭家台、林子冲、老场市、袁家冲,终于大王庙处并设南岳互通与主线相接,全长13.62km。
2.可规划建设项目:
(1)永和乡至开云镇公路拓宽翻修工程:
沿湘江西岸拓宽翻修从永和乡至开云镇公路,经毛泽建烈士墓,全长10公里。
(2)S314改道工程一:
西起南岳、武广新衡山站与G107相接,经永和乡、湘江、大源渡,至潭泊处与S314主线相接,建城市公路洣水大桥一座,全长23公里。在南岳设衡山市汽车西站,潭泊(或金堰)设汽车东站,衡山设汽车北站。
将缩短从南岳景区至罗帅故里约15公里的路程,将全面整合南岳景区、洣水风光带、毛泽建烈士墓、罗帅故里、锡岩仙洞等旅游资源。
(3)S314改道工程二:
南起衡东县岭茶与S314主线相接经霞流镇、大水田、大泥塘、藕塘、荆花港、洋塘至杨泗桥与S314主线相接,全长约18公里。
将缩短从新衡山市至衡阳市约13公里路程,缩短新衡山市至新塘7公里路程。
(4)京广线衡山站改建工程:
将京广线衡山站改建至大源渡京珠高速新塘停车区附近,新的火车站距衡山约10公里(增长6公里),南岳约18公里(同样距离),武广约13公里,衡东不到9公里(缩短6公里)。
虽然总的公里里程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是第一,因衡山、衡东两县的人口影响,在衡山站上下的主要客流中衡东比衡山多;第二,从南岳区至衡山途经过国道,改建后只经过省道,加上衡岳高速的分流,大大减少沿线的拥堵。综上两点,实际上新的京广线衡山站的选址更加方便了旅客的出行。
(二)安置房与商品房的统一规划建设:
可以通过政府部门与房地产商合作,减免地产商的土地转让金,开发的楼盘中部分为商品房,部分为安置房,对于拆迁征用土地的农民采取以宅基地换房的政策,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但是开发商所建设的楼盘必须经过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验收,安置房部分由政府部门统一分配。
(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
旅游产业涉及 “行、吃、住、游、购、娱”等要素,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要对这些元素进行有效地协调与衔接。
配合新衡山市生态示范性城市、花园式风景城市的“山水州城”的定位,以建设省内乃至国内重要的观光、休闲、度假、会议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战略目标,1.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洣水观光码头、大型酒店、土菜馆、土特产加工、旅游购物中心等旅游配套硬件设施。
2.加大旅游配套整合力度。“住、食、购、娱”等旅游要素基本处于零星、分散的发展状态,缺乏有效的整合,综合效益还不明显;
3.突出旅游配套品牌形象。营销中较多强调“游”的宣传,对旅游延伸产品包装宣传还不够,未能真正打造出配套拳头产品;
4.健全旅游配套链条。旅游休闲度假娱乐配套设施的功能要素不够健全,游客停留时间较短,人均消费水平偏低。
第二篇: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科教兴国战略,顺应我国及全球21世纪农业发展的需求,根据xx市情,按照《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建设生态xx总体规划要求,制定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一、xx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xx市地处皖东、江淮之间,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现辖天长、明光2市(县级),定远、凤阳、来安、全椒4县和南谯、琅琊2区,180个乡镇,2249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31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占77。国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3155平方公里,占23.7%;丘陵8644平方公里,占64.9%;平原471平方公里,占3.5%;圩区739平方公里,占5.5%;湖泊319平方公里,占2.4%。全市耕地面积6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84万亩,占64%;有效灌溉面积480万亩,占80%;旱涝保收面积360万亩,占60%。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边缘,南京都市圈的组成部分,xx市具有承东启西、衔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京沪、淮南和筹建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以合宁、合徐和建设中的蚌宁高速公路及诸多国道、省道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距南京、合肥机场分别为60公里和110公里,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市,供电、供水、供气能力不断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可直接办理外汇业务。
(一)生态环境状况
xx市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常年平均气温14.8℃-15.4℃,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0.9℃-1.9℃,极端最低气温达-23.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极端最高气温达41.5℃。全市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12天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左右,时间分布上春雨适中、夏雨集中、秋冬少雨,地域分布上南部略高于北部。常年无霜期218天左右,初霜出现在11月初,终霜在3月底4月初。
我市土壤共分淋溶、初育、半水成、人为四个土纲和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石质土、砂浆黑土8个土类。耕地土层深厚,大部分深度在1米左右,土壤较为肥沃,平均养分为有机质1.77、氮0.11、磷0.04、钾1.65,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境内河流纵横,共有淮河、滁河、白塔河等河流37条,高邮湖、沂湖、洋湖、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高塘湖等分布各地。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59座,总库容30亿立方米;塘坝12万座,总库容7亿立方米。
全市共有林业用地250万亩(其中有林地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
全市共有水面面积220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04万亩;草场面积300万亩,其中天然连片草场80万亩。
(二)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在1250万亩左右,复种指数达205%;年饲养生猪500多万头、羊120多万只、禽1亿只;养殖水面面积达115万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山芋、油菜、花生、棉花、茶叶、畜禽、鱼蟹等多种农产品,历史上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有“安徽粮仓”之称,是我国大型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蓝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常年粮食总产65亿斤、油料8亿斤、棉花36万担,肉类总产35万吨,水产品22万吨,是传统的农业大市。2002年,人均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2年全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1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其中小麦优质化率达76.3、油菜优质化率达86.4、水稻优质化率达76。畜牧业上大力引进推广三元杂交猪,使之已占生猪饲养量的48以上。同时调整畜禽结构,耗粮型的猪禽与食草型的牛羊之比已由8:2调整到了7.5:2.5。全市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54万亩,占养殖总面积60。
全市通过承担“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丰收计划”、“沃土计划”、“重点农技推广计划”、等,以及种子工程、水稻旱育稀植、麦油高产攻关、白色工程、畜牧进位工程、渔业致富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疫病程序免疫技术,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和蟹鳜混养技术,农业减灾和救灾配套技术等,适用技术组装配套能力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农牧渔业增产增收。“九五”以来,全市共取得省、市两级农业成果50多项,获奖成果30多项,其中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获省农村科技特等奖(第三完成单位)、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农业部“丰
第三篇: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科教兴国战略,顺应我国及全球21世纪农业发展的需求,根据xx市情,按照《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建设生态xx总体规划要求,制定xx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
一、xx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xx市地处皖东、江淮之间,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现辖天
长、明光2市(县级),定远、凤阳、来安、全椒4县和南谯、琅琊2区,180个乡镇,2249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31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占77。国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3155平方公里,占23.7%;丘陵8644平方公里,占64.9%;平原471平方公里,占3.5%;圩区739平方公里,占5.5%;湖泊319平方公里,占2.4%。全市耕地面积6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84万亩,占64%;有效灌溉面积480万亩,占80%;旱涝保收面积360万亩,占60%。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边缘,南京都市圈的组成部分,xx市具有承东启西、衔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京沪、淮南和筹建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以合宁、合徐和建设中的蚌宁高速公路及诸多国道、省道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距南京、合肥机场分别为60公里和110公里,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市,供电、供水、供气能力不断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可直接办理外汇业务。
(一)生态环境状况
xx市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常年平均气温14.8℃-15.4℃,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0.9℃-1.9℃,极端最低气温达-23.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极端最高气温达41.5℃。全市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12天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左右,时间分布上春雨适中、夏雨集中、秋冬少雨,地域分布上南部略高于北部。常年无霜期218天左右,初霜出现在11月初,终霜在3月底4月初。
我市土壤共分淋溶、初育、半水成、人为四个土纲和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石质土、砂浆黑土8个土类。耕地土层深厚,大部分深度在1米左右,土壤较为肥沃,平均养分为有机质1.77、氮0.11、磷0.04、钾1.65,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境内河流纵横,共有淮河、滁河、白塔河等河流37条,高邮湖、沂湖、洋湖、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高塘湖等分布各地。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59座,总库容30亿立方米;塘坝12万座,总库容7亿立方米。
全市共有林业用地250万亩(其中有林地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
全市共有水面面积220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04万亩;草场面积300万亩,其中天然连片草场80万亩。
(二)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在1250万亩左右,复种指数达205%;年饲养生猪500多万头、羊120多万只、禽1亿只;养殖水面面积达115万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山芋、油菜、花生、棉花、茶叶、畜禽、鱼蟹等多种农产品,历史上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有“安徽粮仓”之称,是我国大型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蓝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常年粮食总产65亿斤、油料8亿斤、棉花36万担,肉类总产35万吨,水产品22万吨,是传统的农业大市。2002年,人均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2002年全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1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其中小麦优质化率达76.3、油菜优质化率达86.4、水稻优质化率达76。畜牧业上大力引进推广三元杂交猪,使之已占生猪饲养量的48以上。同时调整畜禽结构,耗粮型的猪禽与食草型的牛羊之比已由8:2调整到了7.5:2.5。全市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54万亩,占养殖总面积60。
全市通过承担“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丰收计划”、“沃土计划”、“重点农技推广计划”、等,以及种子工程、水稻旱育稀植、麦油高产攻关、白色工程、畜牧进位工程、渔业致富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疫病程序免疫技术,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和蟹鳜混养技术,农业减灾和救灾配套技术等,适用技术组装配套能力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农牧渔业增产增收。“九五”以来,全市共取得省、市两级农业成果50多项,获奖成果30多项,其中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获省农村科技特等奖(第三完成单位)、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农业部“丰收
计划”二等奖、杂交油菜“皖油9号”获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蟹鳜混养技术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2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1.8亿元、占52.7;林业产值1.7亿元、占1.4;牧业产值36亿元、占30.6;渔业产值18亿元、占15.3。
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2228元,其中农业收入1332.5元、占59.8,养殖业(畜牧、水产)纯收入275.2元、占12.3,林业收入6.6元、占0.3,其他及劳务收入623.7元、占28.5。
全市农机总动力32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平达到72。农业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电脑入乡。全市已有500多个网络用户终端,注册开通农业部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130个,年均信息利用量近万条,促成网上交易额在千万元以上。已有6个县(市、区)开通了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电话,明光市还组织开展了央视农业频道(七套)进村入户工作。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市小城镇已初显规模,基本实现了积聚和辐射效应,较好地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小城镇个数为86个,镇区人口66.3万人,占农村人口19.5,镇区二三产业从业人口31.9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口的17.2;镇区占地面积已达3万公顷、各类集贸市场250个;镇区企业已占各类企业的46.9,镇区企业从业人员已占乡村各类企业从业人员45。全市共有农村中小企业74527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6443家,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443家),年营业总收入316.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8亿元,上交税金5.38亿元。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276个,年营业收入达58.7亿元,主要代表企业有天大集团(2003年实现营业收入达12.2亿元,入库税金3342万元)、凤阳水泥总厂、全椒富爵集团、凤阳大庙裴氏石英砂集团、定远三河石膏矿、南谯区乌衣优质米厂、明光市元盛纸业、来安华萃食品公司等。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65.4万人,其中跨省41.5万人。
1997年,我市开始实施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五年来,共开挖、整修塘坝6800面,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新增蓄水能力8000多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多万亩,新建供水设施300多处,打井2455眼,解决和改善了27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以女山湖灌区节水改造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稳步推进。共完成“绿色长廊”线路和林带建设2050公里、村庄集镇绿化3468亩,低产林改造1.5万亩,小流域和荒山荒坡治理28万亩,新造经果林4.9万亩,发展生态林5000多亩,退耕地造林30万亩,生态防护林体系雏形已初步形成。共修建乡、村道路530公里,其中水泥路面45公里,柏油路面78公里、砂石路面400多公里。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畜牧、水产、林业、蔬菜五大优势产业。全市已建各类产业化组织439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带动农户40多万户,其中龙头企业161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7个),中介组织207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个、专业农协150多个),有6家企业被列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企业被列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以绿色食品开发为突破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市已开发和申报了15个地方特色产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和11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初步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确保城乡群众吃上“放心菜”和“放心肉”。制定了《滁菊》、《优质籼稻栽培技术规程》、《蟹鳜混养技术规范》等近10项农业地方标准,对23万亩水稻、5000亩菊花、3000亩蔬菜基地实行了生产监控,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目前,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了有近300人的执法队伍,认真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2004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先进单位和全省唯一的市级全国先进集体。
1999年,我市来安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00年,我市各地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当时农业税总额是3.02亿元,人均税负90元。此后,全市通过调整农业税计税面积和粮食常产、农业税改征农业特产税税,全市农业税总额下降为2.7个亿元。2004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税下调2.2个百分点,取消农业税附加,我市核减农业税及附加1.1亿元,目前全市尚有农业税1.57亿元,人均税负51元。全市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面积67.8万亩,其中耕地流转35.8万亩。2002年我市启动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03年底,全市化债9324万元,目前尚有村级债务3.5亿元,争取用5-8年时完成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000口,占农户数的1。以沼气为纽带,联动种植、畜禽、水产等产业,开发“水上养鹅鸭,水里养鱼虾”的“塘口经济”,初步形成了“猪-沼-渔”、“猪-沼-菜”、“猪-沼-果”等立体种养模式,从而减少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2002年,我市全椒县顺利通过国家级农业生态示范县验收。积极推动生态示范区建设,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村6个,其中全椒县汊河村、天长市蒲西村、南谯区长洼村、定远县耿巷村先后被授予全省百佳生态村。
农业科技队伍和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全市有180个乡镇设立了基层农技站、农经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等,农、牧、渔等专业科技人员50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300多人,高级职称230多人,中级职称1500多人。农业从业人员中,聘用乡镇农技(经)员500多人、村级农技员1400多人、畜禽防疫员1900多人,科技示范户8.2万户,绿色证书持有人数1万多人。开展了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已评审出农民高级技师27人、农民技师184人、农民助理技师682人、农民技术员2251人。建立乡镇科协227个,村级科普组织1413个,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多个。
二、xx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1、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比较频繁。我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为791立方米,只有全国的30,全省的60。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市干旱约两年一遇,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发生频率。
2、土地利用不尽合理,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下降。全市8.36万亩的坡林地由于种植粮油和开发不当,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耕地由于重用轻养,掠夺性经营,生产力普遍下降,全市土壤有机质和钾素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氮、磷含量中等偏高,土壤养分失调;耕层变浅,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物理性状恶化。
3、农田化学投入品增加,农地土壤污染严重。2002年,我市耕地化肥施用量为42.8千克/亩,超过全国、全省施用水平,不仅成为河流、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而且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时有施用,造成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随着保护地栽培中的微膜使用,农田残膜污染日益扩大,加剧了农田物理性状的恶化,削弱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4、农业结构不尽合理,调整进程波动性大。近几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种植业比重有所下降,畜牧、渔业发展加快,但与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就自身资源禀赋条件而言,养殖业发展仍显滞后,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国家粮食政策的影响,在种植业内部,粮经种植面积有些年份波动较大,甚至出现大的反复。我市农业优质品种推广覆盖面较大,但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总体上以传统分散的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规模经营不够,生产组织、产销衔接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农业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与我市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不相适应,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5、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我市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但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不规范,与农户的衔接不够紧密,不能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6、农民收入增幅减缓,持续增收缺乏后劲。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市场因素和科技素质的影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增幅下降,少数受灾严重和纯粮种植户的收入出现减少。
三、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推动力,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再生利用的原则,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农田生产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和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规模化、加工专业化和产品无害化战略,促进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目标
本规划分为三期,即近期2004-2007年、中期2008-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用10-20年的时间,使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治理,建立起稳定的农田生态体系,形成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预警机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实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市。
1、近期目标(2004-2007年)
通过4年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资源综合利用显著提高,形成一批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生态农业产业,推进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规模化、加工专业化和产品无害化。初步建立生态农业执法监督机制,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具体指标:林木覆盖率从现在的16.7提高到20;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由52.5:30.6:15.5调整为50:32.5:16;节水型有效灌溉面积由现在占耕地面积的80增长到83;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10和12。
2、中期目标(2008-2015年)
建设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化工程项目,开辟较多的新兴产业生长点和经济增长点,构建区域化生产、优质化品种、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加工和无害化产品的生态农业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问题初步得到遏制,生态农业市建设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具体指标:林木覆盖率从现在的20提高到25;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由50:32.5:16调整为42:38:18;节水型有效灌溉面积由现在占耕地面积的80增长到88;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15和18。
3、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到2020年,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农民(基地)-高附加值加工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实体,生态农业产业化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经济发达,农民富裕,景观秀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
四、生态农业建设中优先实施的重点工程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工程
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采取“一个产业、一项工程、一个协会、一批龙头企业、一片示范基地”的举措,尽快把优质粮食、优质油料、畜牧、渔业、蔬菜等农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在水稻主产区建设20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在小麦主产区建设10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在南部地区建设20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建设10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在滁菊原产地保护区建设1万亩滁菊生产基地,在城市中、远郊和传统蔬菜产区建设100万亩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在沿湖地区建设50万亩河蟹养殖出口示范基地,规划建立一批畜禽养殖小区。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全面组织实施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省“食品放心工程”,推行保健栽培、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和生物防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市本级近年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重点扶持天长市建设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市、明光市和全椒县建设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定远县建设全省无公害商品猪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管理,严肃查处使用违禁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引进示范与环境相容性农药及减少用药量的安全高效精确施药技术,争取到2007年降低高毒农药使用量20个百分点,农作物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坚持并不断扩大畜禽定点屠宰,逐步在全市农贸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菜篮子”产品检验检测,杜绝有毒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积极鼓励申报、创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2007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30个、绿色食品品牌达到50个、有机食品品牌达到2个。2008-2020年,全面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害化。
(三)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以畜禽养殖业为主体,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联动种植、畜禽、水产等产业,在吸收传统农业经验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施猪(羊、牛)—沼—粮(菜、鱼、果、菌)模式。2007年,发展户用沼气池3万口,实施面积4.2万亩;2015年,发展户用沼气池10万口,实施面积30万亩。
(四)节水、旱作及“五早”集约栽培工程
节水农业是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可用水资源,采取水利、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总体利用率最高、效益最佳。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输水系统、田间灌溉、农艺、化学节水增产技术等。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农艺、覆盖、生物、工程和农业化学等方面的技术的综合运用,协调配合土、肥、水、光和热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利用雨水的措施上做文章,提高对降水的利用率。包括粮经肥草分带种植、地膜覆盖集雨增墒、秸秆覆盖保持性耕作及抗旱保水剂应用等技术。“五早”集约栽培是我市从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抗灾避灾的农业增产增收技术体系。采用保护地栽培措施,灵活地推行预留带、“五早套”、“套五早”间作、套种技术,充分利用早春温光资源,发展春种粮经作物,达到提早收获上市、提前腾茬复种、多熟高产高效的目的,实现了由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到2007年,推广各类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200万亩,“五早”集约栽培面积200万亩;2015年,区域内农作物分带种植和水资源利用更趋合理。
(五)立体农业开发工程
根据各种农作物、畜禽水产动物、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开发利用时、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潜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种植业、养殖业乃至相关的加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体系,实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的高产高效集约生产方式,推广油/瓜-稻、麦/瓜/豆、林‖粮、果林‖牧草—鸭(鹅)—鱼、林‖经—畜—食用菌—粮(菜)、稻 灯 鸭、稻田养鱼(虾、蟹)、蟹鳜混养等立体种养模式。2007年,推广各类高效立体种养模式20个,面积10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0万亩。
(六)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培肥地力工程
农牧业废弃物主要是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作为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技术目标。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碱化或微生物处理,可作为畜禽饲料过腹还田;畜禽粪便既是沼气的主要原料,又可以进行堆肥处理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减少了对农田和环境的直接污染。通过工程、农作和包括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改良,增加有机肥料投入,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物质能量循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到2007年,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目前1.7提高到2.0;2015年,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5。
(七)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从优势主导产业入手,推进公司连基地带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增强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立足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按照优势产品产业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大宗产品优质化的思路,走特色 规模 档次 链条增效益的路子。培育本地主导产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实施GMP(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HACCP(有害分析关键控制点)、ISO9000(国际产品质量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实现工业的文明生产、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到2007年,发展10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个市级龙头企业;2015年,力争发展1-2个国家级龙头企业,25个省级龙头企业,100个市级龙头企业。
(八)江淮分水岭生态升级综合治理工程
在巩固“四把工程”综合治理成果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因地制宜,围绕开发和发展现代草牧业、小果类、杂粮花生类、有机茶、园林草业、生态畜禽鱼等,进行江淮分水岭生态升级综合治理。到2007年,区域内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及周边地区中等水平;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7.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适应性调整,农业生产初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通过消灭荒山还林、还草、还果,乡镇、村庄、水边路边、田间绿化,使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完成灌区节水改造等骨干工程,有效灌溉面积提高13。2015年,在实现第一步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区域治理总体目标任务。
(九)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是利用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农耕和农村文化,吸引游客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科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它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是城市郊区农业由传统的生产型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的一部分,是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形式。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以城市消费者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利用农村空间、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活动,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经过改造提高,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我市要结合琅琊山森林公园、凤阳韭山洞、全椒黄栗树水库、神山寺、来安白鹭岛、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定远泉坞山温泉度假村、明光女山湖渔业旅游观光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整体开发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公园、度假农庄或休闲农场。
(十)生态农业信息管理工程
利用现有计算机技术,建立实用的市域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比较全面的数据库系统,并具有数据库、生态农业全息评价、预测、统计模型管理、图形管理等功能,避免仅凭个人经验及有限信息决策造成的失误,为生态农业的实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用的辅助工具。主要建设重点是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与精准农业技术服务,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综合的信息服务支撑。到2007年,初步建立上下贯通、横向相联、功能扩展、操作便捷的覆盖全布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和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窗口服务,为企业宣传、产品交易提供无时空限制的广阔虚拟平台,信息用户终端达到900个;2015年,信息用户终端达到2000个。
五、生态农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强化管理
生态农业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统一。该项工作应切实摆到了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必须制定与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从激励群众和保护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规范生态农业建设,使之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它包括:
(1)建立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有权威的组织管理机构,为此,要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农业市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
(2)组建生态农业办公室,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的协调监督管理机构。
(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包括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建立农民投劳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性的可持续发展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并在规划期内逐步提高环境质量标准。
加强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控制使用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研制、生产和推广无公害生物农药。
针对农业企业主体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合法经营受到法律的约束与保护。
完善契约或合同。要以契约、合同的形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责任、义务、权利、利益确定下来,并坚持双方履约守信。
(三)加大规划实施的投入力度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差,尤其是近期效益差,资金筹集的难度大,需要有较多的政府投入。除国家重点扶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规划区生态环境建设诱导资金、设专项资金,以吸引和带动国内外其他资金的投入。
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开发多元投入渠道,逐步推广以法律为基础,以效益为机制,采取各种承包经营方式,引导城市企业和居民参加生态环境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和还贷制度,以政府和企业投入为连接点,引导银行投入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如可能,要通过宣传,扩大规划的影响,积极寻找有益的国际援助。
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拨款方式(无偿赠款、低息贷款、农民小额贷款、资金奖励、企业承包等)。
(四)加大科技投入
根据各生态农业建设分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和特点,研究、筛选、培育和引进相适宜的优良树、灌木和草种,合理调整动植物种群结构和优化动植物群落结构。通过试验,开展示范,加以推广。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开展规划区水土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的工作。对气象、病虫害、自然和人为灾害,对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监测、预警,建立规划区生态环境整治的现代化管理系统。
(五)搞好试点,稳步推广
在规划区内的不同生态经济分区,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区特别是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技术引导,典型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六)宣传教育,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1、系统地组织开展规划区干部专门培训
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实施规划、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当有系统地、分期分批地组织规划区内的干部,进行专门培训,以转变观念,提高实施规划的自觉性。
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参与规划区建设的积极性
以生态农业建设试验区建设为样板,通过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特别是妇女、青年及农民企业家,积极参与有益的产业开发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事业。
3、引导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植和启发大众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编写广大民众喜闻乐见、深入浅出的教材和书籍、手册,通过各种教育和行政事业机构,开展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可生态农业的常识,提高规划区广大农民参与生态农业建设的能力。扩大宣传范围,以获得市内外的关注、支持和参与规划的实施。
第四篇: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
《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专家评审意见《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评审会于2008年4月24日在成都举行,会议由四川省环境保护局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持,成都市政府相关委办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成都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出席会议,特邀7位专家组成评审组(名单附后)。
专家组成员和与会代表听取了编制单位对“规划”的介绍,审阅了编制单位提交的《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文本》、《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说明书》和《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图册》,经过认真讨论形成专家评审意见如下:
一、“规划”体现了成都市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生态文明“和谐成都”的要求,是四川生态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规划为成都生态市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等先进理论为基础,运用遥感与GIS等技术手段,以最小生态用地、水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问题为研究重点,科学地提出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高效的经济发展体系、安全的环境支撑体系和生态的社会保障体系等4大体系,为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生态城市提供了发展蓝图。
三、“规划”总体思路明确,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正确,方法科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数据翔实,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规划”对成都市的环境现状和生态问题分析客观,生态功能区划科学准确,提出的战略目标、实施部署、建设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针对性强、切实可行。
专家评审组一致同意通过《成都生态市建设规划》评审。《规划》还应在以下方面补充完善:
(1)中心城区做专章规划;
(2)对科技发展、生态文化建设做适当补充;
(3)补充成都所辖生态区(市)县的达标规划。
专家组长:
2008年4月24日
2004年6月1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辽宁省环保局在北京共同组织有关专家(专家组名单附后)对《抚顺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以下简称《创模规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听取了抚顺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的汇报,并对抚顺市《创模规划》进行了讨论,形成如下评审意见:
一、抚顺市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标准,结合城市发展等各项规划的实施,编制了《创模规划》。该规划文本规范,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且专项规划内容丰富,层次分明,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规划编制纲要》的要求。其中城市生态功能区划、水、气环境容量计算、矿业城市转型案例分析等具有鲜明特色。
二、《创模规划》兼顾了城市总体发展规划以及已有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规划,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定量预测,对创模差距进行了全面、认真的分析,对下一步创建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创模规划》结合矿业城市特点,从宏观层次上进行了生态功能区划,明确了各区域的主导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有利于指导城市合理布局,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建议对《创模规划》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
1、鉴于目前抚顺市创模工作难度较大,建议适当调整创模达标年限,并针对创模各项指标差距,进一步完善具体措施、项目清单,落实部门分工,使《创模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2、按照国家禁止、限制和淘汰设备、工艺、技术目录等国家产业政策以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调整和补充社会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和污染治理项目清
单;将水治理、废水回用类项目归类到流域综合整治内容中,并与《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相结合。
3、按照国家生活垃圾污染控制技术政策,完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专项规划,保证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标准;增加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内容,明确医疗废物处理设施的工程建设进度,保证危险废物能够得到无害化安全处理。
4、补充有关的经济政策,完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的征收制度,逐步建立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的市场化建设及运营机制,以保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稳定达标运行。
5、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考虑矿山生态恢复并纳入规划中,从国家、地方和企业等多方筹集资金,保障抚顺市的可持续发展。
专家组组长:过孝民
专家:李友虎 潘家华 王 琪 柴发合汪 键 陈永清
二零零四年六月十六日
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评审意见(书面)
200年5月13日,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评审会议在北京安徽大厦举行。全国人大财经委、中科院地理所、国家计委、国家旅游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经济研究所和安徽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建设厅、交通厅、旅游局共11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并推选厉以宁教授担任主任委员,郭来喜研究员担任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省旅游总体规划领导小组组长田维谦,省计委副主任、省旅游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朱先发,省建设厅副厅长、省旅游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陈素伟参加了会议。会议先后听取了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吕斌教授关于规划主要内容的介绍和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关于规划监理情况的介绍。专家评审委员会经过认真细致的评审,形成如下意见:
1、《安徽省旅游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安徽省人民政府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由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中标编制,并由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监理和咨询。在安徽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在省发展计划委员会、省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旅游局以及各市人民政府和相关单位大力支持、协助下,规划编制单位、咨询监理单位和规划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经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编制设计、反馈完善、协调衔接等多个阶段,历时7个多月完成的一部分省级旅游发展规划。《规划》的组织模式创新,规划工作扎实,符合省情。
2、《规划》依据充分、资料详实、思路清楚、内容全面、体系完整、手段先进、创意新颖。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等特点。
3、《规划》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旅游区与重点城镇以及安徽旅游与周边地区旅游联动发展的角度出发,围绕“大旅游、大市场、大发展”的思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以旅游资源为基础,对安徽省的旅游市场、旅游形象、旅游产品、旅游设施和旅游发展的时空布局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设计。
4、《规划》注重对安徽省未来旅游发展趋势的预测,市场客源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供选择的战略和措施。特别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旅游产品的策划、旅游促销方式、旅游管理模式、旅游企业运行机制以及支撑旅游发展的概念性的旅游建设项目的规划与设计具有一定的深度和特色。
5、在规划编制方法上综合运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地理学、旅游学和规划学等学科的先进手段,图件质量高,方法种类多。
总之,该《规划》在方法和体系上有创新,是成功的规划,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安徽省旅游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专家委员会一致同意通过评审。建议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会同安徽省有关部门对专家提出的建议和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提出的咨询意见做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然后提请安徽省人民政府及早批准实施。
安徽旅游总体规划评审委员会
主 任:厉以宁
副主任:郭来喜
2002年5月13日
第五篇: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
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
2010-03-12 10:17 字体: 大 中 小
一、《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的基本情况
2008年10月,市政府根据市城市规划局的请示,批示将原由市城市规划局承担的组织编制《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工作移交市环保局,并要求10个月内完成。市环保局受领任务后,立即组织人员与市城市规划局对接,经过调查询问,在市城市规划局预选的三家编制单位的基础上,再函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参加投标。2009年2月,经招标筛选确定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为编制单位。
2009年2月至8月,以中科院地理所张义丰研究员为组长,约30人的《规划》编制专家组,前后5次到湛江实地考察,时间逾100天。专家组调研了各县(市、区)的生态敏感区域和各类经济开发区,走遍了重点乡镇,听取了各县(市、区)领导和各部门有关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并分别与市四套领导班子、市直各局、驻湛科研和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座谈交流,先后召开各类座谈会100余次。完成了《规划(征求意见稿)》包括文本、说明书等总计约70余万字。
2009年9月至10月,《规划》进行了公开征求修改意见,发出近150份征求修改意见函,征求对象涵盖了所有座谈的单位和市人大常委会所有成员,收回征求意见书143份。反馈意见显示,各单位(个人)除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外,均对该《规划》给予较高的评价。《规划》经编制专家组修改完善后,于2009年12月27日,顺利通过了由环境保护部主持,李文华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论证。
二、《湛江生态市建设规划》的主要亮点
(一)湛江城市发展定位的突破。长期以来,湛江城市的发展都定位在滨海城市,忽略了城市发展的整个自然空间特征和发展趋势,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湛江城市的科学发展和布局。本《规划》经过详细的实地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提出了湛江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实现了湛江城市发展定位上的突破。
海湾是指弯曲的海岸线形成的被陆地包围的水域面积要等于或大于以湾口两角连线为直径的半圆面积。海湾城市首先必须要具备海湾的基本定义,其次城市的发展要以海湾为基础进行城市规划和开发。不具有海湾特征的城市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具有海湾特征,但城市发展空间上没有按海湾进行组织的,严格意义上也不能称之为海湾城市,但随着城市的拓展和功能的转移,这类城市是可以发展成为海湾城市的,比如厦门就成功的从海岛型城市转变成为了现在的海湾城市。海湾城市是滨海城市的一种,但受到其定义的严格限制,我国海湾城市在滨海城市中所占的比例极少。
经过专家组的考察和研究,根据湛江湾内部和外围存在着硇洲岛、南三岛、东海岛、东头山岛、特呈岛等众多岛屿,称之为“湛江群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湛江独特的“岛—湾—港—城”之间的和谐关系。同时,目前湛江城市出现了“拥湾发展”的空间态势,提出建设“生态型海湾城市”的发展定位。《规划》对湛江市的定位完全符合湛江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和空间特点,将对湛江城市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意义在于:(1)提升湛江城市的资源禀赋价值和优势特色,为湛江市在“十二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争取省、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吻合湛江城市“一湾三岸,拥湾发展”的基本空间态势,顺应了湛江经济大发展的趋势和发展阶段要求,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的耦合优化和市区经济的平衡发展。
(二)建立了一套符合湛江特色的生态市建设指标体系。本规划打破了传统生态市(县)建设规划指标体系制定的传统,突破了环保部制定的相关参考指标体系,在生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上进行了创新。突出了以下四个特点:(1)综合性:以国家级生态市、生态县、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建设指标体系为指导,参考国家、广东省、湛江市生态示范区建设指标,构建市—县—乡镇—村四位一体的综合指标;(2)可比性和特殊性:既能反映湛江热带海陆一体化的特点,又具有横向可比性;(3)可操作性:能够通过统计数据收集、调查和监测获得,并能够通过对本规划决策执行和项目的实施实现达标;(4)阶段性:能够动态地反映本规划动态执行过程,并与规划的阶段目标相一致。
在此基础上,将指标体系分为基本条件指标和建设指标。其中基本条件指标包括湛江市范围内的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情况、环境保护机构建设情况和生态示范区创建情况等3大类12个指标;建设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等3大类28个指标。
目前湛江市已有10项指标基本达标,达标率为35.7%;按规划至2015年末可望有20项达标,达标率将达到为71.4%;至2020年末,所有生态市建设约束性指标全部达到,参考性指标达标率达到80%以上。2020年至2050年为生态市建设指标完善和维持阶段。
(三)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的创新——湛江彩龙。本规划把生态城市形象建设纳入到生态市建设的基本框架内,在全国生态市规划领域属于首创。通过对湛江市自然、资源、经济、产业、文化等禀赋优势的分析和研究,《规划》以视觉传达的方式展现并突出了湛江生态城市建设的品牌形象。
通过对“湛”的挖掘,发现“湛”字里面包含着“江”字,同时结合湛江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在粤西区域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对“湛”字进行了形象化设计,配上湛江传统的“蓝、绿、红”三色,形成“湛江彩龙”形象标识。
(四)坚持环保与生态建设并重主题思路。传统的生态市建设规划往往把重点放在环保方面,而对涉及区域发展的重大生态问题关注不够。本规划坚持生态建设与环保建设并重的思路,加强了影响湛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重大生态问题的研究和规划。(1)提出生态市建设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市建设的观点,对影响湛江市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产业类型的生态化发展进行了研究和规划,弥补了传统生态市规划只重环保项目,而忽视生态产业项目,只重生态保护,而忽略区域经济发展的不足。(2)从陆地生态系统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及生态信息化建设等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建设的规划,提出了保护和建设“湛江群岛”、“红树林绿色屏障线”、“沿海防护林绿色生命线”等重要概念和理念。(3)从生态城乡一体化的角度,加强了湛江生态县(市)、生态镇(乡)和生态村建设的规划内容,提出了建设生态城乡人居环境体系建设的空间架构。同时提出要重点加强生态文化体系建设,打造“人地和谐”的生态意识。
(五)加强项目建设,突出重大项目的支撑作用。为实现湛江生态市建设的目标,加强《规划》的可操作性,《规划》围绕生态产业、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生态文化、生态城乡人居环境和生态形象等专题,分别设计了近期和中远期建设项目。同时,还重点规划和设计了影响全市生态市建设的重点工程和各县(市、区)重大工程,其中包括:湛江市生态与环境建设重大支撑项目13个,生态市发展战略研究项目5个;县(市、区)优先建设项目30个,重点建设项目23个等。突出了项目建设,尤其是重点项目建设在生态市建设中支撑作用。
(六)因地制宜提出湛江生态市建设的七大生态带工程。生态带是保护湛江市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线和防护线,《规划》结合湛江产业发展和区域布局规律,提出了七大生态带建设重点工程,即:沿海防护林、滩涂红树林、森林公园、交通绿色长廊、江河水源涵养林、城区公园绿地和工业园绿化缓冲区等建设工程。
(1)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沿海防护林是湛江市生态市建设的绿色长城线。要以雷州半岛东西两岸的防护林建设为重点,加强以木
麻黄为主体的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恢复和建设,提高防护林防风固沙、绿化美化等作用。
(2)滩涂红树林建设工程。湛江市红树林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是湛江生态市建设中最具有特色的生态资源之一,保护和建设好红树林这道绿色屏障线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通明海红树林湿地生态公园建设工程、特呈岛红树林生态公园建设工程、雷州九龙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和沿海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等四大工程。
(3)森林公园建设工程。重点以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为核心,在全市范围内建设若干不同层次和主题的森林公园,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城乡生态环境,同时开展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提高森林公园的生态教育价值和经济效益。
(4)交通绿色长廊建设工程。构建以环岛绿色交通线为主体的交通绿色长廊是湛江生态市建设的重大任务。只有建立环岛绿色交通线才能使湛江真正实现海陆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和产业一体化发展。环岛绿色交通线总长度为538.4千米,可借助现有公路的长度为73.09千米。涉及乡镇43个,路经两个大的港口(海安港和湛江港),小港口42个,出海口11个。
(5)江河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重点以鉴江、九州江和南渡河三大流域为主体,加强以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流域建设,构筑湛江市城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命线”。同时要加强鹤地水库等重要水源节点周边的水源涵养林建设。
(6)城区公园绿地建设工程。重点加强湛江市区及各县城环城绿带建设、居住区绿地建设、交通干道绿地建设、城市密集地带屋顶绿化及单位庭院绿化美化建设等。加强对城市公园的美化建设和改造,提高城市公园的观赏和休憩价值。
(7)工业园绿化缓冲区建设工程。湛江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将不可避免地对城市生态系统产生影响。为了保持湛江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尤其是大气环境的稳定,缓解城市环境与人口之间的矛盾,《规划》提出了在产业聚集区域与人口居住区域之间建立生态缓冲区的概念。重点在东海岛及各主要工业园区周边建立绿化缓冲区。
(七)重视县(市、区)生态建设,从更大的视野考察区域的生态发展问题。《规划》不仅在湛江市域层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而且充分考虑到了湛江11个县(市、区)各自不同的特点,在规划中专门加入县(市、区)生态建设专题,分别从发展定位、生态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信息化建设和重点项目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总篇幅占到了全部说明书的四分之一,这是全国其他生态市建设规划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