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适用行政强制措施权的分析
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授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可以行使一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权,但就每一部具体的法律、法规又有一定的区别。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机关为了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顺利进行或者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而依法采取的临时性处置行为,这种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
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行政强制措施具有行政性。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机关所作的一种行政行为,是行政执法机关为了实现其行政职能而运用行政权力所作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依附性。行政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顺利进行及内容的实现而采取的。分为事前和事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在作出行政处罚前,为了弄清
相对人的违法事实或者为了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能有执行对象,就需要采取扣留、查封、登记保存等行政强制措施。在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执法机关对拒不执行的相对人也需要采取强制划拨、限价出售商品、收缴相关商品等强制措施,以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顺利完成。因此,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另一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或实现,它的实施、存在或消灭也就依附于另一具体行政行为。
(三)行政强制措施具有时效性(临时性)。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机关采取的临时处置行为,是在有必要时才采取的,因而在时间的持续上以达到目的为限度。同时,行政强制措施的采取、存在和消灭是依附于另一具体行政行为,另一具体行政行为不存在,行政强制措施也自行消亡。
(四)行政强制措施具有强制性。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是相对人自愿申请或自觉接受的,是行政执法机关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
(五)行政强制措施具有法定性。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是由行政执法机关或执法人员任意选定的,而是由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实施,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违法事实来支持行政强制措施的采取。并且,某种行政强制措施适用于何种违法行为也是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具体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也同样是法律、法规规定的。
通过对行政强制措施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很容易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有必要加以限制。行政执法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是,就必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和具体实施范围。第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相对人违法事实的存在。
行政强制措施既可用于行政强制执行以实现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可以用于调查、取证或相对人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场所,以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
行政强制措施既可对人身采取,也可对财物采取,就法律、法规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职权的规定而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只能对财物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而无权对人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执法人员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时,针对不同违法行为可以采取以下行政强制措施。
一、事前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为了调查取证或制止相对人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场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一)扣留权
这是行政执法机关广泛应用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需要扣留的财物,有的是能证明行政违法行为人违法与否或责任大小的证据,或者是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违禁物品、违法所得,也有可能是在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执行的对象。
1、《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四条第(二)项规定: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批准,检查投机倒把行为人的财物,其中用于投机倒把的可以扣留。该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对投机倒把行为人的托运物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批准,可以扣留,有关运输部门应当协助办理。
2、《安徽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三)项规定:监督检查部门在监督检查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可行使下列职权:发现被检查财物有可能被转移、隐匿、销毁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负责人批准,可对有关的财物予以查封、扣留,但查封、扣留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对不易保存的物品应及时处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7月8日通过,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及第二款的规定: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第二篇:浅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正确适用行政强制措施权?
浅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如何正确适用行政强制措施权?
李元邃
现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行的法律、法规授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可以行使一定的行政强制措施权,但就每一部具体的法律、法规又有一定的区别,那么,什么是行政强制措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又可以行使哪些具体的行政强制措施权?实际的工作中又如何正确适用?
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机关为了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顺利进行或者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内容而依法采取的临时性处置行为,这种行为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一种。
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一)行政强制措施具有行政性。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机关所作的一种行政行为,是行政执法机关为了实现其行政职能而运用行政权力所作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
(二)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依附性。行政强制措施是为了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顺利进行及内容的实现而采取的。分为事前和事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执法机关在行政管理中,在作出行政处罚前,为了弄清
相对人的违法事实或者为了在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能有执行对象,就需要采取扣留、查封、登记保存等行政强制措施。在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执法机关对拒不执行的相对人也需要采取强制划拨、限价出售商品、收缴相关商品等强制措施,以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顺利完成。因此,行政强制措施的目的是保证另一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或实现,它的实施、存在或消灭也就依附于另一具体行政行为。
(三)行政强制措施具有时效性(临时性)。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执法机关采取的临时处置行为,是在有必要时才采取的,因而在时间的持续上以达到目的为限度。同时,行政强制措施的采取、存在和消灭是依附于另一具体行政行为,另一具体行政行为不存在,行政强制措施也自行消亡。
(四)行政强制措施具有强制性。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是相对人自愿申请或自觉接受的,是行政执法机关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
(五)行政强制措施具有法定性。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不是由行政执法机关或执法人员任意选定的,而是由法律法规的授权而实施,同时,还要有一定的违法事实来支持行政强制措施的采取。并且,某种行政强制措施适用于何种违法行为也是由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具体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也同样是法律、法规规定的。
通过对行政强制措施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知道,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很容易侵害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因此,法律有必要加以限 制。行政执法机关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是,就必须具有两个必不可少的条件,第一,法律、法规的明确授权和具体实施范围。第二,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相对人违法事实的存在。
行政强制措施既可用于行政强制执行以实现已生效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可以用于调查、取证或相对人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场所,以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
行政强制措施既可对人身采取,也可对财物采取,就法律、法规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职权的规定而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只能对财物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而无权对人身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执法人员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时,针对不同违法行为可以采取以下行政强制措施。
一、事前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为了调查取证或制止相对人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危害的场所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一)扣留权。
这是行政执法机关广泛应用的一种行政强制措施,需要扣留的财物,有的是能证明行政违法行为人违法与否或责任大小的证据,或者是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违禁物品、违法所得,也有可能是在具体行政行为生效后执行的对象。
1、《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四条第(二)项规定: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批准,检查投机倒把行为人的财物,其中
用于投机倒把的可以扣留。该条例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对投机倒把行为人的托运物资,经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批准,可以扣留,有关运输部门应当协助办理。
2、《云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十七条第(五)项规定:经监督检查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对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采取查封、扣留的措施。
3、《云南省查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条例》(1994年9月24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自1994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九条第(三)
(四)项规定:封存或者扣留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有关的场所、款项、设备、材料、工具等;查阅、复制、扣留、封存与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文件和其他资料;
4、《云南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1996年7月24日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7月24日公布施行)第二十二条第(二)
(三)项规定:查阅、复制、拍照、扣留、封存与违法违章行为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文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封存、扣留与违法违章行为有关的商品和资金;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于2000年7月8日通过,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及第二款的规
定: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
6、《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第五十五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7、《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国务院令 第370号,2002年12月18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第九条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取缔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四)查阅、复制、查封、扣押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资料;(五)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六)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二)查封权或封存权。
这是行政执法机关对相对人的财物予以查实、封存,以待具体行政行为作出后加以处理的行政强制措施。前面提到的《云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云南省查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行为条例》、《云南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都授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实施查封权。
(三)登记保存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于1996年3月17日通过,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
行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58号)第二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可以采取抽样取证的方法;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并应当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在此期间,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不得销毁或者转移证据。
以上行政强制措施中的扣留权和查封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相对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这就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第一、必须依法定程序实施,第二、必须要有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相对人违法事实的存在,执法人员万万不可凭个人的主观想象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二、事后采取的行政强制措施,用于行政强制执行中以实现已生效的行政行为。
(一)相对人拒不执行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将扣留、查封的物品变价抵缴罚款。《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二)项作了规定。
(二)相对人拒不执行已生效的行政处罚决定,强制收购商品,《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九条规定。
(三)相对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
处罚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一条第(一)项作了规定。
(四)收缴并销毁相关物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收缴其商标标识;商标标识与商品难以分离的,一并收缴、销毁。
《关于禁止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若干规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33号)第八条规定:经营者有本规定第二条所列行为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除依前条规定予以处罚外,对侵权物品可作如下处理:
(一)收缴并销毁或者责令并监督侵权人销毁尚未使用的侵权的包装和装潢;
(二)责令并监督侵权人消除现存商品上侵权的商品名称、包装和装潢;
(三)收缴直接专门用于印制侵权的商品包装和装潢的模具、印板和其他作案工具;
(四)采取前三项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权行为的,或者侵权的商品名称、包装和装潢与商品难以分离的,责令并监督侵权人销毁侵权物品。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时,必须依法行使,这样,在具体的行政执法中,才能树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权威!
2003年7月27日
第三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定稿)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的法律法规依据
一、《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在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经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先行登记保存,但应当
在七日内及时作出处理决定。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七条第(三)项规定:检查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必要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的来源和数量,暂停销售,听候检查,不得转移、隐匿、销毁该财物。
三、《产品质量法》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二款规定: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四、《商标法》第五十五条第(四)项规定: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五、《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九条第(四)、(五)、(六)项规定: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嫌无照经营行为查处取缔时,可以查阅、复制、查封、扣押与无照经营行为有关的合同、票据、帐簿以及其他资料;查封、扣押专门用于从事无照经营活动的工具、设备、原材料、产品(商品)等财物;查封有证据表明危害人体健康、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威胁公共安全、破坏环境资源的无照经营场所。
六、《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第四条第一款
(二)、(四)项、第七条第一款规定:检查投机倒把行为人的财物,其中用于投机倒把的可以扣留;查阅、复制、扣留与投机倒把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单据、记录、文件、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对投机倒把行为人的托运物资,经县级以上工商局局长批
准,可以扣留。
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或者擅自从事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活动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查封其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场所,扣押从事违法活动的专用工具、设备。
八、《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第十一条第二款第(四)项规定: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物品,予以查封
或者扣押。
九、《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对未取得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资格认定,擅自从事报废汽车回收活动的,应当予以查封、取缔。
十、《宁夏回族自治区反不正当竞争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四)项规定:检查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商品和财物时,可以责令被检查的经营者说明该商品和财物的来源和数量,并有权以书面形式责令其暂停销售,接受检查;发现与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商品和财物可能被销售、转移、隐匿、销毁的,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封存扣留;收集证据时,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可采取先行登记保存的措施。
十一、《宁夏回族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条例》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监督检查中,经检验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应当查封或者扣押,并依法向社会及时公布企业名称和产品名称。
第四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指导工作规则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指导工作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指导工作,保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指导中正确履行职权,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增强行政管理方式改革和创新成效,加快推进法治工商建设,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适用本规则。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行政指导,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通过建议、辅导、提醒、规劝、示范、公示、约谈等非强制性方式,引导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简称行政相对人)自愿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以实现一定行政管理目的的行为。
第四条 实施行政指导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合法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必须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定职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不得与国家政策相抵触。不得以行政指导替代依法应当做出的行政行为。
(二)自愿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应当以行政相对人自愿为前提,充分尊重其自主选择权。不得采取或者变相采取强制性手段以及其他不利于行政相对人的行政手段强迫其接受行政指导,不得因行政相对人拒绝接受行政指导而加重行政处罚。
(三)公平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应当公平、公正地对待行政相对人,不得偏袒徇私。
(四)公开原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以外,实施行政指导应当公开进行。
(五)合理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应当根据行政目的和行政相对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适当的行政指导方案、方式。
(六)效率原则。实施行政指导应当注重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效能,为行政相对人提供高效、便捷的指导服务。
第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不得为单位和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第二章
实施主体与适用范围
第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本行政区域内实施行政指导。
第七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指导工作的领导机构。综合部门负责行政指导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绩效考核等工作。相关业务部门负责行政指导工作的业务指导及具体实施。基层队、所(分局)负责行政指导工作的具体事项。
第八条 行政指导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
(一)依据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在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信息等方面帮助行政相对人,促进其事业发展的;
(二)指导帮助行政相对人完善经营管理行为,预防或者避免行政相对人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行为发生的;
(三)法律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监管职责,但未明确监管措施和手段的;
(四)其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实施行政指导的情形。
第三章 实施程序
第一节
一般程序
第九条 行政指导可以依职权主动实施,也可以依行政相对人的申请实施。
对依申请实施的行政指导,行政相对人要求撤回或者变更申请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准许。
第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履行职责中,认为有必要主动实施行政指导的,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有关行政指导的目的、内容、理由、依据、实施人员等事项。需要行政相对人事先做相应准备的,应当提前告知行政相对人。
第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收到行政相对人提交的行政指导书面申请后,可以根据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处理:
(一)申请事项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予以受理;
(二)申请事项不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法定职权范围的,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三)其他不适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指导的申请事项,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根据不同的行政指导对象和行政指导事项,采取适当的行政指导方式,也可以针对特定对象、特定行业或者特定行为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行政指导。
实施行政指导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建议。为规范行政相对人行为,就工商行政管理相关问题向行政相对人提出引导性、倾向性意见;
(二)辅导。为行政相对人提供与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相关的帮助和支持;
(三)提醒。就行政相对人容易疏忽的工商行政管理相关事项进行提示;
(四)规劝。就容易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违法行为对行政相对人进行预警或者劝告;
(五)示范。通过推荐、评价、展示等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合法、规范经营;
(六)公示。对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制作或者获取的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并依法向社会公众公开,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有引导性的参考;
(七)约谈。召集行政相对人,就工商行政管理事项通过约见沟通、学习讲评等方式,引导行政相对人合法、规范经营;
(八)其他不违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行政指导方式。
第十三条 实施行政指导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制发行政指导意见书等相关文书。
行政指导文书应当载明行政指导的目的、内容、时间、行政指导对象和实施人员等基本事项,并及时送达行政相对人。
第十四条 实施行政指导应当告知行政相对人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行政相对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需要接受行政指导。
第十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行政指导:
(一)行政相对人明确表示拒绝行政指导、撤回申请或者要求停止行政指导的;
(二)作为行政指导对象的自然人死亡的,或者作为行政指导对象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的;
(三)实施行政指导时的法律依据或者政策依据已经发生变化,继续实施行政指导将违反现行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或者与国家政策相抵触,或者将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社会公共利益的;
(四)其他需要终止行政指导的情形。
第十六条 行政指导实施完成或者终止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行政指导文书、相关批准文件及记录文书、证据材料等及时收集、整理、立卷归档。
第二节
简易程序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直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发放材料等简便形式实施行政指导:
(一)在办理各类行政许可、审批、咨询等日常业务过程中,当场解答行政相对人对有关事项的疑问,引导行政相对人正确办理工商行政管理有关事务;
(二)在现场检查中,当场针对行政相对人经营活动中的违法倾向进行预警或者劝告;
(三)在现场检查中,当场发放工商行政管理宣传资料,推荐示范文本,引导行政相对人合法、规范经营;
(四)其他行政指导事项简单、影响较小、时效性要求较强的情形。
第十八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以简易记录或者定期统计方式记载实施行政指导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特别程序
第十九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某一特定行业发展以及可能产生其他重大影响的行政指导,除适用一般程序外,还应当遵守本节规定。
第二十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重大行政指导,应当对实施该行政指导的必要性、合法性、可行性等进行分析,并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负责人或者行政指导工作领导机构批准。
第二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重大行政指导前,可以采取审议会、座谈会、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广泛听取行政相对人、专家、相关部门、利害关系人的意见。
第二十二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行政指导的效能分析,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建立重大行政指导评估制度。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委托第三方评估等适当方法,对重大行政指导的目标实现情况以及行政指导的质量和效果等进行评估,为相关行政指导提供参考依据。
第四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指导监督检查制度,对本机关和下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的行政指导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行政指导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实施行政指导是否超越法定职权范围;
(二)实施行政指导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是否与国家政策相抵触;
(三)实施行政指导行为是否谋取不正当利益;
(四)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内容。
第二十五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行政指导行为违法或者不当的,应当予以纠正。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及其实施人员在实施行政指导过程中有滥用职权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六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行政指导激励机制,加强对行政指导的绩效考核评价。对典型的行政指导事例及时总结推广,对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省级以下(含省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和行政指导文书。
第二十八条
本规则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建设法治工商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保证行政处罚的合理性,体现人本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重庆市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办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等相关规定,结合我市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适用本规则。
第三条 本规则所称行政处罚裁量权,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在法律法规授权的范围内,对当事人的行政违法行为决定是否处罚,以及给予何种种类的处罚和何种幅度罚款的权限。
第四条 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基于正当目的,遵循公平公正原则、过罚相当原则、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程序正当原则、综合裁量原则,依法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确保行政处罚公正合理。
第五条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应当以事实为依据,综合考虑下列因素:
(一)当事人是否有主观故意及主观恶性的大小;
(二)涉案财物或违法所得的多少;
(三)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的长短;
(四)违法行为的规模或涉及的区域范围的大小;
(五)当事人是否多次违法;
(六)违法行为的手段是否恶劣;
(七)违法行为的危害后果、社会影响程度;
(八)其他依法应予考虑的因素。
第六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不予处罚:
(一)主动中止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二)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三)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四)实施违法行为时不满14周岁;
(五)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实施违法行为;
(六)其他依法不予处罚的情形。
第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一)主动中止违法行为,危害后果轻微;
(二)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
(三)主动报告并如实陈述违法行为;
(四)受他人胁迫实施违法行为;
(五)配合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
(六)实施违法行为时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
(七)涉案财物数量、金额或者违法所得较少;
(八)其他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
第八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处罚:
(一)违法行为社会危害性较小或者尚未产生社会危害后果;
(二)在共同违法行为中起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
(三)因残疾或者下岗失业等原因,生活确实困难的人有违法行为;
(四)其他可以依法从轻处罚的情形。
第九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处罚:
(一)趁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或者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之机实施违法行为;
(二)危害公共或者国家安全;
(三)在共同违法中起主要作用;
(四)在两年内曾因同种违法行为被查处,仍继续或再次实施;
(五)伪造、变造、隐匿或者销毁违法证据;
(六)胁迫、教唆他人实施违法行为;
(七)对举报人、证人有报复行为;
(八)其他应当依法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十条 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重处罚:
(一)实施严重危害社会安定、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二)实施有悖于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规定的阶段性工作重点的违法行为;
(三)实施组织传销、商业贿赂等违法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管理秩序、市场经济秩序;
(四)实施坑农害农等严重损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行为;
(五)违法行为手段恶劣;
(六)涉案财物数量、金额或违法所得较多;
(七)在两年内两次以上实施同种违法行为;
(八)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社会影响;
(九)阻挠、抗拒执法,拒绝提供证据或阻碍调查;
(十)其他可以依法从重处罚的情形。
第十一条 本规则所称的不予行政处罚,是指对特定违法行为不给予处罚。
从轻行政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内选择适用较轻的罚种或者在法定罚款幅度内给予较低数额的罚款。
从重行政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内选择适用较重的罚种,或者依法可以并处的,优先适用并处方式,以及在法定罚款幅度内给予较高数额的罚款。
减轻行政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种类之外,选择适用更轻的罚种,或者在应当并处时不进行并处,以及在法定罚款幅度之下给予罚款。
通常情况下,警告属最轻微罚种,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属较重罚种;对违法行为设定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等罚种时,原则上应优先适用。
第十二条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罚款数额按照以下规则确定:
(一)法定罚款幅度规定有最高限和最低限的,减轻处罚应在最低限以下处罚,从轻处罚应当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当中选择较低的30%部分处罚,从重处罚应当在从最低限到最高限这一幅度当中选择较高的30%部分处罚;
(二)法定罚款幅度只规定最高限未规定最低限的,减轻处罚应在法定罚款幅度的10%以下处罚,从轻处罚应当在法定罚款幅度的10%到30%之间处罚,从重处罚应当在法定罚款幅度的70%以上处罚。
第十三条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对同一违法行为设定了可以并处处罚的,应当结合当事人违法行为的情节,按照以下规则实施处罚:
(一)对只具有减轻或者从轻情节的,实施单处;
(二)对只具有从重情节的,实施并处;
(三)对以上规定之外的其他情形,根据案件情况决定是否实施并处。
第十四条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当事人具有多种违法行为情节的,按照以下规则实施处罚:
(一)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从轻情节且不具有从重情节的,应当按最低处罚幅度实施处罚;
(二)具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从重情节且不具有减轻、从轻情节的,应当按最高处罚幅度实施处罚;
(三)对以上规定之外的其他具有多种违法情节的情形,应当根据案件情况按当事人的主要违法情节并综合其他情节实施处罚。
第十五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对当事人同一违法行为给予两次以上的处罚:
(一)同一违法行为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行的同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
(二)同一违法行为违反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执行的不同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
(三)同一违法行为违反不同行政处罚实施机关执行的同一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除依据规定实施并处处罚外,其他行政机关依据规定给予处罚后,工商机行政管理关不得依据相同规定再次给予处罚。
第十六条 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先责令改正,逾期不改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必须先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再予处罚。
当事人的下列首次违法行为,按前款规定程序处理:
(一)未取得营业执照从事经营活动,但有固定经营场所,符合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从业条件,且经营时间不超过30日,规模较小,其所经营项目不涉及法定的前置行政许可或外商投资产业政策限制或禁止经营的项目;
(二)非公司企业法人和个体工商户改变登记事项,未依法办理变更登记,但不涉及法定前置许可的;
(三)企业擅自简略或增加企业名称字样,但企业名称无实质性变化,且对他人企业名称或注册商标不构成侵权的;
(四)商标印制单位承印符合法律规定的商标印制业务,未按照要求建立商标印制档案及商标标识出入库台帐的;
(五)市局和区县局确定的其他行为。
对前款第(五)项规定的其他行为的认定,应经集体讨论决定。
除法律、法规和规章另有规定外,责令当事人限期改正的期限一般不超过30日;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在规定期限内改正,当事人申请延长的,经实施行政处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可以适当延长。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责令改正决定,应制作《责令改正通知书》送达当事人,告知其违法事实、违反的法律法规和改正期限,并督促和指导当事人及时改正。
第十七条 办案机构在查办案件时应依法全面、客观收集与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有关的证据,不得只收集对当事人不利的证据。
第十八条 拟作出减轻行政处罚决定的,应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案件审批机构集体讨论,但拟作出减轻处罚的逾期年检案件除外。
重大、复杂行政处罚的裁量,应按照《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批制度》的有关规定进行集体讨论。
第十九条 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听证报告、处罚决定书或者其他处理决定中应当对处罚裁量的情况进行表述,说明相应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作出不予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和不予处罚决定书中说明事实、理由和依据。
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处罚或听证告知书以及处罚决定书中说
明事实、理由和依据。
对第十六条规定的应先责令改正的违法行为实施处罚的,应在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处罚或听证告知书以及处罚决定书中说明经责令改正后当事人拒不改正的事实,并在案卷中收存《责令改正通知书》、《送达回证》等材料。
第二十条 核审机构在对处罚案件进行同级核审时,应当对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情况予以审查。
第二十一条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不予处罚决定后,对当事人或其监护人应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告诫,告知其违法事实和违反的法律法规规定以及整改要求或建议。
行政处罚案件办结后,需要指导当事人改正违法行为的,按照市局有关行政指导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实施行政处罚,不得出现下列情形:
(一)依法应当对当事人不予处罚的,仍实施处罚;
(二)依法应当对当事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未予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三)在同类案件中,不同当事人的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同或者基本相同,但所受处罚明显不同;
(四)采取引诱、欺诈、胁迫、暴力等不正当方式,致使当事人违法并对其实施处罚;
(五)发现当事人有违法行为而不予制止或者责令改正;
(六)对当事人实施处罚后,放任其违法行为继续存在。
第二十三条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对下级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情况进行指导和规范。
市局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指导基准和建立行政处罚典型案例指导制度,指导和规范全市工商系统的行政处罚裁量权行使。
第二十四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对下级机关和本机关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情况进行评查考核,发现违反本规则不当行使裁量权的,应依法予以纠正。
复议机构、信访机构、监察机构等执法监督机构在对处罚案件进行执法监督时,应当对行政处罚裁量权的行使情况予以审查,发现违反本规则不当行使裁量权的,应依法予以纠正。
第二十五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监督、司法监督和舆论监督,并对监督意见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及时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完善行政处罚投诉处理制度,发现违反本规则不当行使裁量权的,应依法予以纠正。
第二十六条 不当行使行政处罚裁量权导致行政处罚案件被有权机关撤销、变更或确认违法的,应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过错责任。
第二十七条 工商所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处罚时,按照本规则执行。
第二十八条本适用规则由市局执法局和法规处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适用规则自发布之日生效,《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适用规则》(渝工商发〔2009〕13号)和《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关于细化部分行政处罚条款自由裁量标准的通知》(渝工商办发〔2009〕79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