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正式文件)

时间:2019-05-15 08:06: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正式文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正式文件)》。

第一篇: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正式文件)

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

摘要: 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不仅制约了公安职能的充分发挥,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而且损害了公安民警的身心健康,队伍凝聚力与吸引力受到挑战.公安机关任务量成倍增长,警力总量增长与之不相适应,侦查办案和治安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执法要求越来越高,公安工作科技含量还不高,部分民警素质还不适应现代警务要求,警力资源内部配置不尽科学合理等,造成了当前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严重不足,从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因此解决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基层公安机关 警力不足 警力配置 改善途径

警力就是指警察的战斗力,既包括警察的数量,又包括警察的素质、对警察的组织指挥、警察装备、后勤保障等多种因素。警力是公安机关得以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仅关系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居乐业。长期以来,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公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尤其在我国贫困地区,警力紧缺已成为制约公安机关发挥职责作用的重要障碍。在目前构建和谐社会、保障经济建设需要的前提下,我们必须有效改善警力不足的现状,发挥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安定的效能。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顺机构设置,挖掘内部潜力,使有限的警力发挥最佳的工作效能,同时主动做好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参谋,建立健全警力保障机制,重新增强充实力量,重新整合警力等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警力不足,推进公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警力不足的现状

1、警力配置不合理,基层警力不足而机关警力比重过大。在总体警力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从事文字、后勤、审核、领导等部门的人数过多,而承担基层实战工作的警力严重不足。目前,县级公安机关内设的科室所队多达15个以上,几乎与省、市级一一对应。如某县公安局共有民警400余人,其中领导人数就达到15人之多。除过局长、政委以外,有5名副局长、2名副政委、3名局长助理和纪检书记、督察长和政工科长。公安局的警务督察队几乎全是领导,没有干事,警力严重短缺,形成了头重脚轻的不均衡布局。

2、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大、休息难以保障,多数民警存在健康问题。现北京市公安局共有民警4万余人,承担着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处置治安事故和骚乱,依法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特种行业和危险物品等16项职能,基层警力不足、基层民警工作负荷过重。许多基层民警由于长期忙于工作积劳成疾,如2004年5月,固原市公安局的一次常规体检显示,50%的基层干警患有肩周炎、糖尿病、风湿病、骨质增生类等疾病,加上部分干警经常失眠、神经衰弱、情绪激动等病状,全市78%的同志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3、警察数量不足,比例过低。相对于部分发达国家,我国每万人拥有警察的比例是很低的,目前,世界发达国家警察与人口的平均比率达万分之三十五,而我国约为万分之十二,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以河北省为例,现有警力才五万一,河北省人口是六千七百万,干警占人口比例还不到的千分之一。在基层派出所,尤其是农村基层派出所,只有两、三名干警,远远不能满足治安、流动人口管理等工作的需要。

二、困扰我国警力严重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力配置不合理。基层警力严重不足,而机关人浮于事,导致警力资源配置不协调。我国正处在警察体制建设时期,服务型理念仍然未能得到根本的确立和贯彻,公安内部职能划分仍然不够科学、清晰,导致警力资源配置的不科学、不均衡。警种过细、过密设置,机构纵向上层层重叠,人员冗长多,呈现逐渐扩大之势。同时因人设岗,机构膨胀恶性循环依旧;横向上部门林立,一一对应,“头重脚轻”现象凸现。同时,各部门、各警种的工作都要求建立在各项基层工作基础上,致使基层民警捉襟见肘,疲于应付。

(二)公安工作任务繁重。基层公安机关除进行一般的日常工作之外,还要根据社会治安的需要,开展各种专项治理行动、组织安全保卫,承受着巨大的治安压力。在现有的警务体制下,由于基层所队的警力不足,基层民警往往都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事情都得管,最终什么事情都管不好或管不全。

尤其随着当前群体性事件、大型活动等非警务活动的增多,更是使得原本紧张的警力雪上加霜。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城镇,外来务工人员早已超过了常住人口,其带来的一系列治安问题使当地派出所应接不暇。许多年前就提出的警力向一线基层倾斜的举措,但终因各种原因基层警力配置与实际工作还有相当的距离。此外,非警务工作牵扯大量的警力.在目前警力紧张、民警超负荷工作的情况下,警察还要参加大量与他们的职责不相干的非警务活动。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公安机关面临着工作压力大以及非警务活动过多占用大量警力的双重压力。

(三)民警个人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现代化警务需求。公安工作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综合性工作,它所涉及的领域之广,与社会的关系之密切,其职业特点是其他职业所难以比拟的。同时,高科技犯罪和智能性犯罪对警察素质能力的挑战,要求公安民警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公安机关民警整体学历水平较低,技术型民警仍不能满足需求。另外,公安装备的科研投入和装备经费保障亦相对落后,使警力资源潜力不能得到充分开发。

(四)考核以及用人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基层公安机关各警种业务分工不一,因此,在定岗定位、量化任务、细化目标、严格考评、兑现奖罚等环节缺乏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的考核标准,一些基层领导在业务工作的考核考评、上级对下级政治上的评价、工作好坏的评价等方面做得不够公正,挫伤了民警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另外基层公安机关在竞争上岗、热点岗位交流、选拔任用干部等方面的竞争机制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导致一些基层民警产生了“无为”思想,缺乏工作的原动力,使队伍缺乏凝聚力,大大削弱了公安队伍的战斗力。

三、警力不足的改善途径

(一)要精简机关,充实基层,使民警真正沉到基层所队,特别是深入到社区、农村,把警力摆到街面、路面和维护社会治安最需要的时空。

1、合并内设机构。按照各内设机构职责和功能,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应突出战斗实体的需求,对相关机构归类合并,一定幅度上削减不必要的内设机构,将合并后的富余警力充实到基层一线,增强实战能力。

2、规范警种职能。职责清晰可使警力资源合理操作。《人民警察法》明确了公安机关职责的14个方面,这是从法律上对人民警察职责的确认。必须依照警察法的规定,明确各种职责,相应地配置、开发警力资源。

3、减少层次领导职数,压减内勤人数。在保证正常工作前提下,要尽量减少层次领导职数,避免出现“多头指挥”。同时要探索压减内勤新途径新方法。如将刑侦、治安、经侦、禁毒内勤划归办公室统一管理,一人兼两职,工作业务对应两个口,既规范管理,又提高工作效率

4、推进警力实行倾斜配置。基层公安机关在有新警力增加的情况下,纵向上要向基层部门倾斜配置警力,横向上要向业务部门、实战部门充实警力。同时,因势利导,采取机关民警下基层煅炼,抽调机关民警参加基层严打等方法,加大基层警力投入量,确保将有限警力最大限度投入到社区、街面、村社,推进新勤务的模式运作。

(二)改善传统用人机制,发挥合理配置警力的潜力。我们要坚持科学用警,不断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规范的警力资源配置机制,向科学要警力,向合理配置要战斗力。

1、要创新“用兵”机制。在警力使用中,首先要分中有合,统分结合,要在实际工作中适当将职能相似的部门组合在一起开展工作,发挥整体效应,打破各行其是、人员分散的局面,使警力更加集中,更具战斗力。其次要适应目前犯罪活动的多变性和复杂性,针对某时期某地区某种犯罪活动猖獗的实际,机动灵活地组建临时战斗集体,集中优势警力,重点打击某一类突出的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2、要创新“用人”机制。由于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一些公安机关在用人上难以使每位民警各得其所、人尽其人,因而也难以发挥每位民警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要发挥民警的潜力,首先,任用领导要注重能力,采取竞争上岗等方式,大胆使用理论水平高、纪律作风硬、业务素质强且善学习、勤思考、能创新的年轻民警,进而带出一支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战斗集体。其次,普通民警配置要合理。把新录用的民警尽量安排在实战一线,使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把经过基层一线锻炼多年、有丰富经验的民警安排到机关指导科室工作。将他们放在最适宜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增强民警的整体素质,挖掘现有警力资源的潜力。突破警力不足的瓶颈,要以人为本,在增强民警的整体素质上下功夫,向素质要警力,向能力要战斗力。当前很多基层公安机关缺乏素质高、能力强、可以胜任工作的民警。因此,我们要采取多种措施,尽快提高现有民警的整体素质,挖掘每一位民警自身的潜能。

1、严把“入口”。继续坚持完善人民警察省级招考制度,把一些业务懂、专业通、素质高的人才吸收到公安队伍中,发挥作用,尽其所能。同时,采取末位淘汰等办法,激励民警自身提高素质,适应新形势公安工作需要。

2、加强学习。以往的学习抓的不少,但效果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学习的认识不够,平时学习只注重形式,不重视效果,也没有具体目标,这就难以促进民警的全面发展,各级公安机关都应切实改变这种状况。抓好学习,首先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每个民警深刻认识到在当前信息时代,知识的更新越来越快,过去学习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不学习将难以适应现实社会。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更新旧知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才能跟上时代潮流,才能真正提升自己,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其次要注重学习的系统性,要针对自己欠缺的和工作亟需的某一方面的知识,制定出系统的学习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一步一步地打好基础,进而全面掌握某一方面的知识,精通某一方面的业务。这样才能使学习在全面提高民警的素质方面发挥其巨大作用。

3、严格培训。我们现在的培训效果也不是很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杂,培训难以于现实斗争衔接起来,导致培训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在培训中要增强创新意识,着眼于现实斗争,从培训方法、培训内容、培训设施、培训模式上有所创新,使培训贴近民警、贴近现实,强化实战性,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多下功夫,突出实战技能,注重技能培养,使理论真正融入到实战之中,发挥出实际效用。同时提高针对性,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查找工作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通过培训解决问题,逐步推进,全面提高。通过扎实的学习和培训,不断增强民警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最充分地发挥出每一位民警的潜力。

(四)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向科技要警力。

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已成为人们对解决公安机关警力不足、提高战斗力问题的共识。在当今信息化、科技化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加强了对基层民警的科技知识培训,加强微机等科技装备的配备和辖区闭路监控系统建设,加大科技产品的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运用力度,积极开展了派出所办公自动化建设,实现四级联网,实行网络办公,初步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警务运行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以缓解警力不足的矛盾。

1、基层公安机关不断加大对公安机关信息平台规划和建设力度。在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多措并举,多方筹积资金,不断加快公安信息网络步伐。

2、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高公安机关内部信息分析、研判、应用水平。要继续加强“人口信息系统”、“指纹信息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打破部门、区域界限,实现公安工作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要继续加大技术侦察设备的推广、安装力度。要在公共复杂场所、重点单位、居民社区等部位安装防盗、技防报警设施,提高安全防范工作科技含量,进而节省人力投入,解放一批警力。

(五)加强领导自身修养,向领导的素质要警力。

公安机关的各级领导就是民警的车头。领导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所以加强领导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者和领导班子的素质是增强警力、提高公安机关战斗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各级领导应把转变个人作风作为自身修养的首要任务,做到胸襟坦荡、品格高尚、表里如

一、为人清正,以好的作风为广大民警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1、各级领导应时时处处为民警做表率,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坚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动民警,感染民警,为广大民警创造公正、公平的工作环境,在政治荣誉、职级待遇、提拔任用等方面,做到公道正派,一切靠民警的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说话,使民警消除其他顾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无形中增强警力。

2、领导者都要做到事业第一,立足自己的岗位,尽自己的能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人民的公安事业做工作,把自己与民警的感情都建立在工作的基础上。一个单位,同志之间在工作上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携手并进,才会有感情;上下级之间相互负责、相互信任、同舟共济,才会有感情。所以领导与同志感情的基础就是工作,工作做不好,就没有感情可言。各级领导只有培养和建立起和谐共处、融洽团结的人际关系环境,与民警建立浓厚的感情,才能使每一位民警的素质潜能很好地释放出来,这样也就无形中增强了警力。

3,领导者要善于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注意工作方法,增强爱警意识,力所能及地解决民警工作、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凝聚警心,充分调动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六)注重内涵式发展,向管理要警力。

坚持政治建警,依法治警,从严治警的方针,围绕“四统一五规范”的总要求,以思想教育、组织管理,教育训练、执法执勤为重点,全面提升队伍正规化管理水平要在管理中找警力,在管理中出警力。

1、要狠抓思想政治教育。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正规化建设为目标,切实组织开展好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强化对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教育,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忧患意识、群众意识、法治意识,努力培育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2、要狠抓组织管理。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和“二十公”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班子建设,以“考勤、考勤、考纪”为重点,把队伍建设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完善队伍管理长效机制。

3、要狠抓执法执勤工作。进一步规范执法主体,健全执法责任制,以基层一线为重点,强化执法“事前、事后”监督,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促进民警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篇:警力不足

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几大主要因素

一、严峻的治安形势产生的警力不足。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实有人口大量增加,人、财、物流动急剧加大,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现有警力对社会的控制能力显得非常吃力。各类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大幅上升,群体性事件、事故不断发生,影响国家安全的不稳定因素逐渐增多,社会治安情况日趋复杂,严峻的治安形势使得现有警力被动应战。

二、过多的非警务活动“挪用”了大量警力。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一直强调公安机关不得从事非警务活动,但在基层受行政干预的影响,仍有大量警力被挪做他用。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和刑警队,某些行政部门一遇有棘手问题,便亮出“公安”招牌,调用警力协助其开展各项工作,诸如征地拆迁、村委会选举、村民分地、拆违章建筑等工作都调用公安机关“保卫“、“助威”,使得基层单位每年都得拿出一定的警力用来应付各种非正常警务活动。

三、部分群众的“无效”报警浪费了大量警力。为了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承诺,基层公安机关对待群众的报警,无论事情大小、真伪,都要及时出动警力。大量的“无效”报警,浪费了相当一部分警力资源。

基层警力不足的解决途径与对策

解决警力不足问题不仅要增加数量,而且要提高质量;既要治标,通畅进出口以满足急需,又要治本,实现警力调配的良性循环。

一、争取政策,增加编制,壮大警力

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源头抓起,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的决定》已将加强公安专项编制的集中统一管理,优化人员结构,适当增加公安专项编制列入公安保障机制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增加公安编制是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和治安秩序的必然要求。因此,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增加警察编制,从数量上为公安机关增加警力提供足够的后劲。

二、科学使用,劳逸结合,释放警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始终使民警队伍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战斗力,是解决基层警力不足的一剂良方。一是合理用警,尽量减少非警务活动,能不用警力的尽量不用,最大限度节约警力资源。二是改革基层警务运行机制,逐步推行四班三运转的勤务运行机制,使警力得到有效缓解,做到有张有弛,使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始终不减。三是要深怀爱警之心、多做利警之事,在政策和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落实从优待警的各项措施,彻底解决民警的后顾之忧,最大限度的释放警力。

三、科教强警,提高素质,深挖警力 在现有的人员编制下,实施科技强警,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使每个民警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任务,是解决警力不足的有效方法。一是大力实施“科技强警”战略,向科技要警力,通过加大经费投入、科技投入,不断改善装备等硬件建设,加大公安工作科技含量,提高公安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二是深化苦练基本功,向素质要警力,通过经常性培训和岗位练兵,不断提高民警的法律素质、业务水平和体能技能,使每个民警都成为公安工作的“专家",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从而实现内涵意义上的增加警力。

四、专群结合,发动社会,扩大警力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要想方设法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动员广大群众共同维护社会治安,形成维护社会治安的“合力”。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作用。社会基层调解机构要做好居民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水、电、气保障部门要建立快速反映机制,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好无业人员的就业工作等,把我们的警察从“万能”中解放出来。二是充分调动一切力量进行群防群治。在小区内实现物管自治,在企事业单位内部搞好内卫防控,在商贸区形成百店联防。三是大力发展保安业。加大对保安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保安的作用,实现保安的职业化、专业化,以更好地协助公安民警做好治安防范

第三篇:基层警力不足的结症及解决途径

论警力不足的现状与改善

警力,是公安机关得以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仅关系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居乐业。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然而社会治安形式日趋严峻,有效地整合当前的警力资源,不断挖掘现有的警力潜力,努力提高各级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是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充分有效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必须途径,同时也是基层公安机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联系自身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解决警力不足瓶颈的突破口。

一、我省警力不足的现状及其表现形式 警力不足并非完全是由公安机关自身造成的,也不是近年才出现的问题,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就我们泰州市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这一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警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已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日

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警力配置结构与实际需要之间差距过大

1、机关警力所占比例数难以下降。以县区级局为例,经过几年的改革,治安、刑侦逐步脱离了机关化模式成为基层实战单位。而承担队伍管理任务的警力数却逐年上升,从事文字、后勤、审核等新兴部门不断建立,在总体警力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这些部门有时也叫“警力不足”,使警力在合理使用方面出现与改革初衷不相协调的现象。

2、基层单位承受巨大的治安压力。在现有的警务体制下,由于基层所队的警力不足,基层民警往往都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事情都得管,最终什么事情都管不好或管不全。尤其随着当前群体性事件、大型活动等非警务活动的增多,更是使得原本紧张的警力雪上加霜。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泰州市海陵区,外来务工人员早已超过了常住人口,其带来的一系列治安问题使当地派出所应接不暇。许多年前就提出的警力向一线基层倾斜的举措,但终因各种原因基层警力配置与实际工作还有相当的距离。

3、基层民警休息难以保障。休息、休假本是一种法定的基本权益,由于警力不足,许多基层民警的休息、休假难以保障,除每月四分之一时间的正常值班外,每月随时要加班加点,工作时间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相当数目的基层民警由于长期忙于工作积劳成疾,留下终生遗憾。

(二)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警力内耗现象

1、管理规章中缺乏“人本意识”。近年来上级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许多规章制度,但许多规定缺乏“人本意识”,在执行过程中使基层民警产生了许多抵触情绪,许多规章制度都带有“惩处”字眼,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基层民警的“不信任、不放心、不尊重”的内容。导致基层民警心理压力过大,继而出现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的不正常现象,实质上亦浪费了本已紧张的警力。

2、管理惩处多、教育引导少、且存在不公正现象。在现在管理模式中,公安机关过多使用“违者一律予以”或“未达到的予以扣分”之类的措词,而且大多将基层实战单位作为管理、考核对象,而对大部分坐机关的、或者是女性民警,往往是“管不着或考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而且每月一次的自评、考核、成绩公布以及组织实施人员安排,也无形中牵制了大量的警力。

3、警察的自我荣誉感丧失。现在,许多基层民警都对自己的职业缺乏了信心,究其原因是“警察的权益不能自我维护、警察权益被随意剥夺,警察的社会地位在日益下降”。警察对自已的职业失去了认可度、归属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而我们的维权部门又因缺乏法律支撑而不能有效维护警察的正当权益和法律的尊严,在“对群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极左教条影响下,在“….有求必应….”等缺乏法律依据的承诺面前.我们在对外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对内却失去了“警心”,这是对现有警力最无形的浪费。

(三)综合效率低限制了基层单位的工作效能

1、基层警力不足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执法办案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过程中,现有警力配置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派出所民警从接警到调查,取证做笔录,写结案报告,直到最后的材料呈批和人员关押的一般性案件要一天时间,一天之内,一个民警一般只能处理一起一般性的治安行政案件,许多案件有时只能往后押或草草了事,从而造成了公安机关近年来打击震慑力逐年下降的局面。

2、基层警力不足影响了社会治安效果。由于警力不足,许多基层单位在抓住工作重点的前提下,对部分工作只能应付,如社区居民关心的辖区见警率的问题,基层单位只能以召开座谈会或治安情况通报会的形式来弥补不足,向群众通报辖区的治安形势,解释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由于警力不足,责任区民警很少能每周到达每一块社区、村一次,离群众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对此,群众意见很大,社会治安效果也不好。

3、专项行动过多干扰基层民警工作自主性。近年来,专项行动常年不断已是见怪不怪,基层单位的许多工作计划常常被“专项行动”或“集中统一行动”所打乱。而面对随时都可能到来的督查,基层单位明知无可为而为之,使原本紧张的警力更加捉襟见肘。而对解决辖区突出的治安问题需调用的警力,往往由于服从于上级的“统一行动”而被迫放弃。

(四)警力绝对数与社会公众安全感需求存在差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渴望平安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在警力增长滞后和发案大幅上升的现实中,把所有的社会治安责任全部归结到公安更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另外,公安装备的科研投入和装备经费保障亦相对落后,许多犯罪嫌疑人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后,基层公安机关尚无对策,最终导致公众的安全感得不到保障。

(五)警察职责和警力配备缺乏严谨的法律保障

1、警察的定性与当前的职责、职权范围部分不符。警察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现在武装性质已经淡化,服务功能正在深化,而主业不明,职责不清导致基层工作进展进退两难。如“110”的部分承诺,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办到或不可能办好,最后反而自损形象,使基层民警处于“出力不讨好”的境地,更有个别群众一封投诉信就可能置民警于“死地”。由于警察的职责职权范围不清,许多非警务活动牵制了大量的基层警力,如一些商业行为的的大型文艺活动,理应由专业的保安公司承担,却大多由警察无偿提供保卫服务。

2、警力扩充缺乏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目前警力的增减,既无法律上的依据,又无制度上的保障,无论是要编制还是要财力,都得由基层局级领导多方面“奔跑”,每年地方政府给警察机关的财政预算,许多地方只能坚持9-10个月,甚至更少时间。由于警力不足,对许多突发性、群体性、恐怖性事件,现有警力应付困难,力量悬殊最终导致民警伤残。

二、初探改善当前警力不足现状的途径 造成当前警力不足的现状,既有警察机关自身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也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警察机关管理的体制和观念陈旧的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泰州各级党委政府和警察的上层决策部门应从共创和谐社会出发,对内转变观念、更新机制、改善内部结构,对外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有足够的警力充实到基层,从而使警察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一)以人为本,政治建警。具有一定工作技能和高度政治责任心的民警,以及由此形成结构合理的民警队伍是决定警力的首要因素,在任何情况下,民警的素质都直接地影响着警力的变化。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新时期保持公安机关性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公安职责的根本保障和前提条件。政治建警最重要的一条是树立终身为警的观念,时时为警观念,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是警察就是要履行警察职责,无论是当班与否,职责范围内外与否,都要挺身而 出,自觉履行职责,协助处理好各种事件与案件,处处树立警察的高大形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赢得党和人民的信赖。

(二)严把“入口”,畅通“出口”。长期以来,“入口”把关不严是造成民警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的一个主要因素。当然这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解决的办法是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活跃的有力时机,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定,采取公开考试、公开招收等措施强化“入口”的规范性和制约机制。同时,对队伍中一些不能胜任公安工作,屡屡违纪违规给公安事业造成严重后果的“害群之马”,要依照有关管理条例,清退出公安队伍,以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保证队伍的纯洁。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公安教育内容广泛,基层公安机关应从实际出发,抓住符合实战需求的教育重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民警知识“充电”,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县级公安机关,没有自己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机构,只能依靠上级公安部门一年有限的几次、有限的几个名额参加培训,工作一忙,还会受到冲击。这样长期不“充电”,知识得不到更新,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民警的素质实际上就是在下降。应当结合实际,积极为民警的再教育创造条件,较为系统地定期组织民警轮训。同时,要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培养一专多能的公安干警,以适应新形势对公安干警提出的新要求。

(四)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抓好公安队伍领导班子建设,是充分发挥警力资源效应的关键。从严治长,首要的是发挥党委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党委班子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发挥模范标杆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励民警。其次是要抓好中层领导班子建设。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还不应忘记从优待警。“从严治警一本书,从优待警一句话”已越来越成为队伍难于管理的突出问题。政治上,要关心重视民警的进步,提拔任用,评先评优,要重实绩,重公认,不主观臆断;工作上,要想方设法为民警提供宽松环境,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缓解工作压力;生活上,要提倡用家庭式的关爱温暖人,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民警解决后顾之忧;在方法上,要与民警平等相处,民警最欢迎的还是领导以平常的姿态与民警交心谈心,架起理解的桥梁

(五)资源重组,科学决策。精简专业部门,充实综合部门。尽快建立一个高效灵敏、指挥畅通、一呼百应的整体联动机制,改革现行的公安管理体制,实现资源重组,这既是警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更是从制度上保证优秀警察脱颖而出,实现一警多能,综合开发警力资源之所需。要防止民警充实基层后再次出现机关化倾向,变“坐堂接诊”为“外出巡诊”,提高街头的见警度。白天,社区民警结合社区巡逻开展走访、入户调查、安全检查、整改隐患。夜间,进行入户调查走访发动群众,组织治安志愿者义务值勤,带领保安联防队员开展社区巡逻防范和盘查检查。

1、精简内设机构,规范警种职能。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层次不清是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突出问题。目前,县级公安机关内设的科室所队多达15个以上,几乎与省、市级一一对应。警种多,有的警种机构建制又高于其它部门,这种状况常造成指挥协调不力,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扯皮,也不利于将警力向一线倾斜。县级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应突出战斗实体的需求,改变分工过细、警种过多的现状。无需讲究上下对口,将职能重叠的部门合并,减少警种,彻底改变“小而全”的做法,将合并后的富余警力充实到基层一线,增强实战能力。其次是要规范各警种的职能。职责清晰可使警力资源合理操作。《人民警察法》明确了公安机关职责的14个方面,这是从法律上对人民警察职责的确认。必须依照警察法的规定,明确各种职责,相应地配置、开发警力资源。再次是建立相对集中的警务联动区,如在乡镇建立中心派出所等,合理配置警力,调剂警力资源。最后要建立以块为主的警务指挥机制,对所有警务资源实行以块为主,统一收编,统一使用,改革现有的隶属关系不合理的状况。

2、改革人事制度。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建立以绩效考评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用一定的标准去评估民警个体的绩效,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民警提升、晋级、加薪、奖励换岗的依据,开展岗位竞争,可以促使每一个民警产生压力和动力,由此推动公安机关内部警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形成合理的结构组合,进一步激发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警力资源处于最佳状态。

3、落实责任制。进一步理顺实战指挥、整体联动机制,专门规范分级处警制度和工作职责,明确由“110”负责统一指挥调度点线面上的各股防控力量,有权指令开展全县或区域范围的警情处置和围堵追缉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将刑事、治安案件,交通、火灾事故等各类警情定级,明确规定根据警情大小和紧急程度,分别由对应级别的领导亲赴现场指挥处置。由局领导到场处置的警情,涉案地派出所、交巡警大队和局有关科队的领导要同时到场。其他一般警情由各警种的相关民警承担处警责任。建立以派出所为单位划分防控工作责任区,绘制派出所的防控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把派出所、交巡警、刑侦、治安等警种和机关挂钩部门警力、社会防范力量统一纳入责任区,根据属地管理与业务主管相结合的原则分别承担防控责任。各个警种和每个民警在责任区内既担共同责任,又负单独责任。

(六)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是公安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弥补公安自身警力不足,开发警力资源的另一有效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总的对策是: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以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历史经验为基础,遵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贯彻执行“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则,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技术的等多种手段,融打、防、教、管、建、改为一体,形成严密有序的预防犯罪体系,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控防犯罪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公安队伍形象。没有好的形象,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爱戴的。其次是要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发挥准治安力量,如治保干部、联防队伍、企事业保安组织的作用,建立起群防群治的社会大治安防范格局。近年来,基层群防群治组织作用严重弱化,有的已名存实亡,这固然有经济利益的因素,但与公安机关放松了监督管理不无关系。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使各个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认清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群防群治组织的管理和指导,使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值得信赖的力量,从而最大范围地延伸警力空间。

(七)保障经费,科技强警。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公安机关第一战斗力。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可以大大解放警力,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在现代社会,开展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科技的武装,开发警力资源更加离不开科技手段。从目前情况看,整个公安系统科技意识仍很淡薄,对民警科普知识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或不自觉状态。用高科技的设备、装备武装民警,增大高科技的投入外,更主要的是要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抓好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要求,这也是今后开发警力资源增强警力的最大空间。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警力不足的状况改善必须着眼于发展,国家应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来确保警力的适时增加,应建立一整套确保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和不越权执法的法律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警力在绝对数上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综合素质上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结构调整上能适应发挥职能作用的需求,杜绝警力浪费,杜绝无所作为。

第四篇:关于警力不足的现状分析与改善(最终版)

摘要:长期以来,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公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不仅在我国贫困地区,在富饶的苏中地区警力紧缺也已成为制约公安机关发挥职责作用的重要障碍,一些基层派出所由于警力严重不足,民警长期超负荷、超时限工作,积劳成疾甚至累倒在岗位上;而许多案件因人手不够得不到及时的侦破和处理,论文网使公安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局面。所有这些现象,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和保障经济建设的需要极不相符。为了有效改善警力不足的现状,发挥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社会治安安定的效能,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理顺机构设置,挖掘内部潜力,使有限的警力发挥最佳的工作效能,同时主动做好党委、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参谋,建立健全警力保障机制,重新增强充实力量,重新整合警力等有效措施,切实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警力不足,推进公安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

警力就是指警察的战斗力,是公安机关得以正常运转的决定性因素,它不仅关系公安机关的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安居乐业。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然而社会治安形式日趋严峻,有效地整合当前的警力资源,不断挖掘现有的警力潜力,努力提高各级领导者的素质和领导班子的战斗力,是公安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充分有效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必须途径,同时也是基层公安机关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联系自身实际,不断开拓创新,解决警力不足瓶颈的突破口。

一、我省警力不足的现状及其表现形式

警力不足并非完全是由公安机关自身造成的,也不是近年才出现的问题,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就我们泰州市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这一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警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已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警力配置结构与实际需要之间差距过大

1、机关警力所占比例数难以下降。以县区级局为例,经过几年的改革,治安、刑侦逐步脱离了机关化模式成为基层实战单位。而承担队伍管理任务的警力数却逐年上升,从事文字、后勤、审核等新兴部门不断建立,在总体警力增加不多的情况下,这些部门有时也叫“警力不足”,使警力在合理使用方面出现与改革初衷不相协调的现象。

2、基层单位承受巨大的治安压力。在现有的警务体制下,由于基层所队的警力不足,基层民警往往都扮演着“多面手”的角色,什么事情都得管,最终什么事情都管不好或管不全。尤其随着当前群体性事件、大型活动等非警务活动的增多,更是使得原本紧张的警力雪上加霜。在经济相对较为发达的泰州市海陵区,外来务工人员早已超过了常住人口,其带来的一系列治安问题使当地派出所应接不暇。许多年前就提出的警力向一线基层倾斜的举措,但终因各种原因基层警力配置与实际工作还有相当的距离。

3、基层民警休息难以保障。休息、休假本是一种法定的基本权益,由于警力不足,许多基层民警的休息、休假难以保障,除每月四分之一时间的正常值班外,每月随时要加班加点,工作时间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机关公务人员。相当数目的基层民警由于长期忙于工作积劳成疾,留下终生遗憾。

(二)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警力内耗现象

1、管理规章中缺乏“人本意识”。近年来上级部门相继出台了加强公安机关内部管理的许多规章制度,但许多规定缺乏“人本意识”,在执行过程中使基层民警产生了许多抵触情绪,许多规章制度都带有“惩处”字眼,字里行间不时透露出对基层民警的“不信任、不放心、不尊重”的内容。导致基层民警心理压力过大,继而出现多做不如少做,少做不如不做的不正常现象,实质上亦浪费了本已紧张的警力。

2、管理惩处多、教育引导少、且存在不公正现象。在现在管理模式中,公安机关过多使用“违者一律予以”或“未达到的予以扣分”之类的措词,而且大多将基层实战单位作为管理、考核对象,而对大部分坐机关的、或者是女性民警,往往是“管不着或考不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基层民警工作积极性。而且每月一次的自评、考核、成绩公布以及组织实施人员安排,也无形中牵制了大量的警力。

3、警察的自我荣誉感丧失。现在,许多基层民警都对自己的职业缺乏了信心,究其原因是“警察的权益不能自我维护、警察权益被随意剥夺,警察的社会地位在日益下降”。警察对自已的职业失去了认可度、归属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而我们的维权部门又因缺乏法律支撑而不能有效维护警察的正当权益和法律的尊严,在“对群众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极左教条影响下,在“„.有求必应„.”等缺乏法律依据的承诺面前.我们在对外实行“人性化”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对内却失去了“警心”,这是对现有警力最无形的浪费。

(三)综合效率低限制了基层单位的工作效能

1、基层警力不足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执法办案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过程中,现有警力配置制约了工作效率的提高。派出所民警从接警到调查,取证做笔录,写结案报告,直到最后的材料呈批和人员关押的一般性案件要一天时间,一天之内,一个民警一般只能处理一起一般性的治安行政案件,许多案件有时只能往后押或草草了事,从而造成了公安机关近年来打击震慑力逐年下降的局面。

2、基层警力不足影响了社会治安效果。由于警力不足,许多基层单位在抓住工作重点的前提下,对部分工作只能应付,如社区居民关心的辖区见警率的问题,基层单位只能以召开座谈会或治安情况通报会的形式来弥补不足,向群众通报辖区的治安形势,解释工作中面临的实际困难。由于警力不足,责任区民警很少能每周到达每一块社区、村一次,离群众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对此,群众意见很大,社会治安效果也不好。

3、专项行动过多干扰基层民警工作自主性。近年来,专项行动常年不断已是见怪不怪,基层单位的许多工作计划常常被“专项行动”或“集中统一行动”所打乱。而面对随时都可能到来的督查,基层单位明知无可为而为之,使原本紧张的警力更加捉襟见肘。而对解决辖区突出的治安问题需调用的警力,往往由于服从于上级的“统一行动”而被迫放弃。

(四)警力绝对数与社会公众安全感需求存在差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论文网渴望平安的愿望也愈加强烈。在警力增长滞后和发案大幅上升的现实中,把所有的社会治安责任全部归结到公安更是一个认识的误区,另外,公安装备的科研投入和装备经费保障亦相对落后,许多犯罪嫌疑人利用高科技手段作案后,基层公安机关尚无对策,最终导致公众的安全感得不到保障。

(五)警察职责和警力配备缺乏严谨的法律保障

1、警察的定性与当前的职责、职权范围部分不符。警察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力量”,现在武装性质已经淡化,服务功能正在深化,而主业不明,职责不清导致基层工作进展进退两难。如“110”的部分承诺,公安机关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无法办到或不可能办好,最后反而自损形象,使基层民警处于“出力不讨好”的境地,更有个别群众一封投诉信就可能置民警于“死地”。由于警察的职责职权范围不清,许多非警务活动牵制了大量的基层警力,如一些商业行为的的大型文艺活动,理应由专业的保安公司承担,却大多由警察无偿提供保卫服务。

2、警力扩充缺乏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目前警力的增减,既无法律上的依据,又无制度上的保障,无论是要编制还是要财力,都得由基层局级领导多方面“奔跑”,每年地方政府给警察机关的财政预算,许多地方只能坚持9-10个月,甚至更少时间。由于警力不足,对许多突发性、群体性、恐怖性事件,现有警力应付困难,力量悬殊最终导致民警伤残。

二、初探改善当前警力不足现状的途径

造成当前警力不足的现状,既有警察机关自身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也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警察机关管理的体制和观念陈旧的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泰州各级党委

政府和警察的上层决策部门应从共创和谐社会出发,对内转变观念、更新机制、改善内部结构,对外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有足够的警力充实到基层,从而使警察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改革警务制度,挖掘资源、合理配置警力的几点思考

(一)以人为本,政治建警。具有一定工作技能和高度政治责任心的民警,以及由此形成结构合理的民警队伍是决定警力的首要因素,在任何情况下,民警的素质都直接地影响着警力的变化。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新时期保持公安机关性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履行公安职责的根本保障和前提条件。政治建警,根本一条就是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民警头脑,用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指导公安实践。理论上的清醒才能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要不断增强政治上的坚定性、敏感性和鉴别力,保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使公安机关始终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并自觉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规律开展工作,真正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政治建警最重要的一条是树立终身为警的观念,时时为警观念,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任何情况是警察就是要履行警察职责,无论是当班与否,职责范围内外与否,都要挺身而出,自觉履行职责,协助处理好各种事件与案件,处处树立警察的高大形象,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赢得党和人民的信赖。

(二)严把“入口”,畅通“出口”。长期以来,“入口”把关不严是造成民警的基本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偏低的一个主要因素。当然这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解决的办法是抓住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市场活跃的有力时机,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及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有关规定,采取公开考试、公开招收等措施强化“入口”的规范性和制约机制。同时,对队伍中一些不能胜任公安工作,屡屡违纪违规给公安事业造成严重后果的“害群之马”,要依照有关管理条例,清退出公安队伍,以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保证队伍的纯洁。

(三)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公安教育内容广泛,基层公安机关应从实际出发,抓住符合实战需求的教育重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民警知识“充电”,提高民警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县级公安机关,没有自己专门的教育培训组织机构,只能依靠上级公安部门一年有限的几次、有限的几个名额参加培训,工作一忙,还会受到冲击。这样长期不“充电”,知识得不到更新,专业技能得不到提高,民警的素质实际上就是在下降。应当结合实际,积极为民警的再教育创造条件,较为系统地定期组织民警轮训。同时,要加大交流轮岗力度,培养一专多能的公安干警,以适应新形势对公安干警提出的新要求。

(四)从严治警,从优待警。抓好公安队伍领导班子建设,是充分发挥警力资源效应的关键。从严治长,首要的是发挥党委班子的核心领导作用。党委班子要时时刻刻警醒自己,发挥模范标杆作用,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激励民警。其次是要抓好中层领导班子建设。在从严治警的同时,还不应忘记从优待警。“从严治警一本书,从优待警一句话”已越来越成为队伍难于管理的突出问题。政治上,要关心重视民警的进步,提拔任用,评先评优,要重实绩,重公认,不主观臆断;工作上,要想方设法为民警提供宽松环境,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缓解工作压力;生活上,要提倡用家庭式的关爱温暖人,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民警解决后顾之忧;在方法上,要与民警平等相处,民警最欢迎的还是领导以平常的姿态与民警交心谈心,架起理解的桥梁

(五)资源重组,科学决策。精简专业部门,充实综合部门。尽快建立一个高效灵敏、指挥畅通、一呼百应的整体联动机制,改革现行的公安管理体制,实现资源重组,这既是警力资源开发的需要,更是从制度上保证优秀警察脱颖而出,实现一警多能,综合开发警力资源之所需。要防止民警充实基层后再次出现机关化倾向,变“坐堂接诊”为“外出巡诊”,提高街头的见警度。白天,社区民警结合社区巡逻开展走访、入户调查、安全检查、整改隐

患。夜间,进行入户调查走访发动群众,组织治安志愿者义务值勤,带领保安联防队员开展社区巡逻防范和盘查检查。

1、精简内设机构,规范警种职能。分工过细,职能交叉,层次不清是县级公安机关机构设置的突出问题。目前,县级公安机关内设的科室所队多达15个以上,几乎与省、市级一一对应。警种多,有的警种机构建制又高于其它部门,这种状况常造成指挥协调不力,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扯皮,也不利于将警力向一线倾斜。县级公安机关的机构设置应突出战斗实体的需求,改变分工过细、警种过多的现状。无需讲究上下对口,将职能重叠的部门合并,减少警种,彻底改变“小而全”的做法,将合并后的富余警力充实到基层一线,增强实战能力。其次是要规范各警种的职能。职责清晰可使警力资源合理操作。《人民警察法》明确了公安机关职责的14个方面,这是从法律上对人民警察职责的确认。必须依照警察法的规定,明确各种职责,相应地配置、开发警力资源。再次是建立相对集中的警务联动区,如在乡镇建立中心派出所等,合理配置警力,调剂警力资源。最后要建立以块为主的警务指挥机制,对所有警务资源实行以块为主,统一收编,统一使用,改革现有的隶属关系不合理的状况。

2、改革人事制度。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建立以绩效考评为主要内容的激励机制,用一定的标准去评估民警个体的绩效,并将评估结果作为民警提升、晋级、加薪、奖励换岗的依据,开展岗位竞争,可以促使每一个民警产生压力和动力,由此推动公安机关内部警力的合理、有序流动,形成合理的结构组合,进一步激发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警力资源处于最佳状态。

3、落实责任制。进一步理顺实战指挥、整体联动机制,专门规范分级处警制度和工作职责,明确由“110”负责统一指挥调度点线面上的各股防控力量,有权指令开展全县或区域范围的警情处置和围堵追缉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将刑事、治安案件,交通、火灾事故等各类警情定级,明确规定根据警情大小和紧急程度,分别由对应级别的领导亲赴现场指挥处置。由局领导到场处置的警情,涉案地派出所、交巡警大队和局有关科队的领导要同时到场。其他一般警情由各警种的相关民警承担处警责任。建立以派出所为单位划分防控工作责任区,绘制派出所的防控作战图,实行挂图作战;把派出所、交巡警、刑侦、治安等警种和机关挂钩部门警力、社会防范力量统一纳入责任区,根据属地管理与业务主管相结合的原则分别承担防控责任。各个警种和每个民警在责任区内既担共同责任,又负单独责任。

(六)综合治理,群防群治。群众路线,群众工作是公安建设的优良传统,也是弥补公安自身警力不足,开发警力资源的另一有效途径。市场经济条件下解决社会治安问题总的对策是: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指引下,以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历史经验为基础,遵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贯彻执行“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原则,论文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齐抓共管,各司其职,运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技术的等多种手段,融打、防、教、管、建、改为一体,形成严密有序的预防犯罪体系,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控防犯罪和减少犯罪,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目的。走群众路线,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公安队伍形象。没有好的形象,是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和爱戴的。其次是要坚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发挥准治安力量,如治保干部、联防队伍、企事业保安组织的作用,建立起群防群治的社会大治安防范格局。近年来,基层群防群治组织作用严重弱化,有的已名存实亡,这固然有经济利益的因素,但与公安机关放松了监督管理不无关系。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使各个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认清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必须进一步加强对群防群治组织的管理和指导,使之真正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一支值得信赖的力量,从而最大范围地延伸警力空间。

(七)保障经费,科技强警。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还是公安机关第一战斗力。现代高科技的运用,可以大大解放警力,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在现代社会,开展各项工作都离不开科技的武装,开发警力资源更加离不开科技手段。从目前情况看,整个公安系统科技意识仍很

淡薄,对民警科普知识的教育基本处于空白或不自觉状态。用高科技的设备、装备武装民警,增大高科技的投入外,更主要的是要强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抓好科技知识的普及教育,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要求,这也是今后开发警力资源增强警力的最大空间。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警力不足的状况改善必须着眼于发展,国家应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来确保警力的适时增加,应建立一整套确保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和不越权执法的法律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警力在绝对数上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综合素质上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结构调整上能适应发挥职能作用的需求,杜绝警力浪费,杜绝无所作为。

第五篇:当前中国基层干警警力不足的现状及对策

当前中国基层干警警力不足的现状及对策

徐文君

[摘要]警力不足并非是全由公安机关自身造成的,也不是近年才出现的问题,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就重庆市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这一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警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已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既有警察机关自身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也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警察机关管理的体制和观念陈旧的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警察的上层决策部门应从共创和谐社会出发,对内转变观念、更新机制、改善内部结构,对外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有足够的警力充实到基层,从而使警察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关键词]警力不足 公安机关 民警

2007年夏,作为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2004级的一员,我满怀兴奋与期待参加了学院的集中实习。因为平时的学习中就对刑事诉讼比较感兴趣,所以得知自己被分入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实习时,心情非常的高兴。第一天实习,渝北区分局政治处的老师把我和杨阳分在了分局的法制科,与另外三位同学一起留在分局,其他同学被分到分局下属的各派出所实习。实习中得到了所处科室领导老师的帮助和教导,受益颇多,领悟颇多,启发也颇多。

对于基层警力不足的现状尤其有了深刻地认识,以往书本上轻飘飘的几句话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刑事、公安这一领域却是用血的事实证明。这在我没有参加实习的时候是想不到的。我们基层的干警太苦,太累,基层的警力实在不足!

一、血的教训

双凤派出所是重庆市渝北分局管辖的十几个派出所中的一个,而今年该派出所中的一名普通干警却牺牲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不是遭遇危险追捕歹徒始遇害,也不是意外是身亡,而是在连续工作后累死!胡昌伟,1964年8月28日出生,作者实习单位:重庆市渝北区公安局

1982年12月5日参加工作,生前系分局双凤派出所治安民警,二级警督。2007年2月7日上午9时,根据双凤派出所值班安排,胡昌伟与冉夏宇和邱岚两名年轻同志值班,值班领导为曾令柱。作为值班组长,胡昌伟同志带领值班民警连续接处警13起,处理刑事案件3起、治安案件9起、处理群众救助1起。

“我太累了!”竟是胡昌伟同志留给战友的最后一句话。上午11时许,胡昌伟身体状况恶化,抢救无效去世。

长期以来,警力不足一直是困扰公安工作的老大难问题,警力紧缺已成为制约公安机关发挥职责作用的重要障碍.一些基层所队单位由于警力严重不足,民警长期超负荷、超时限工作,积劳成疾甚至累倒在岗位上;而许多案件因人手不够得不到及时的侦破和处理,使治安管理工作往往处于彼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二、当前警力不足的现状及其表现形式

警力不足并非是全由公安机关自身造成的,也不是近年才出现的问题,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复杂的社会原因。就我们重庆市的情况来看,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迅速转型,这一现象表现得日益突出。警力不足在实际工作中,已严重影响了公安机关的日常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警力配置结构与实际需要之间差距过大

1.机关警力所占比例数难以下降。

2.基层单位承受巨大的治安压力。

3.基层民警休息难以保障。

(二)内部管理体制中存在警力内耗现象

1.管理规章中缺乏“人本意识”。

2.管理惩处多、教育引导少、且存在不公正现象。

3.警察的自我荣誉感丧失。

(三)综合效率低限制了基层单位的工作效能

1.基层警力不足影响了工作效率。

2.基层警力不足影响了社会治安效果。

3.专项行动过多干扰基层民警工作自主性。

(四)警力绝对数与社会公众安全感需求存在差距

1.警力增加与经济高速增长之间的矛盾突出。

2.警力增长与公众对安全感需求的矛盾突出。

(五)警察职责和警力配备缺乏严谨的法律保障

1.警察的定性与当前的职责、职权范围部分不符。

2.警力扩充缺乏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

三、改善当前警力不足现状的途径初探

造成当前警力不足的现状,既有警察机关自身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也有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对警察机关管理的体制和观念陈旧的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警力不足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和警察的上层决策部门应从共创和谐社会出发,对内转变观念、更新机制、改善内部结构,对外从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有足够的警力充实到基层,从而使警察更好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社会治安环境。

(一)合理设置机构,科学安排警力

1.合理调整机关功能,精减警力。为适应新的形势,县区级局机关应调整功能,强化对基层的服务和指导,精减机构设置,坚决裁减职能交叉的机构,将精减下来的警力充实到一线岗位。

2.做强做实基层、坚持警力下沉。为充分发挥对基层所队在打击、防范管理中的排头兵作用,机关应不断为基层排忧解难,增强服务的实效性,尽可能地减少基层的负担和压力,同时将年富力强的警力下派到一线工作,真正做强基层,特别是做实做大派出所。而基层单位应充分利用好警力下沉的优势,集中力量做好打击防范和管理工作。

3.科学安排,调动基层警力的积极性。精简机构、警力下沉,一方面可以减少管理环节,增加基层警力绝对数,在城市内可以设想撤销公安分局,基层所队可由市局直管;另一方面可以使基层民警上班正常,加班加点适度减少,减少基层民警积劳成疾的概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干警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注重内部挖潜,最大限度地释放警力

1.树立“人本理念”,注重管理实效。树立“人本管理”观念,远离家长式、惩罚式管理措施,在从严治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从优待警的一面,使基层民警在现有的条件下,放下包袱,大胆工作,最大限度地释放警力,发挥潜力,使警察队伍内部的管理处于一种健康和谐的状态。

2.完善激励机制、深挖内部潜力。坚持以激励性的考核办法来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这样,既能激发民警的创造力,又能使民警的工作主动以考核办法为中心开展工作。

3.重视警察的荣誉建设,培植警力新的增长点。从提高警察的政治地位入手,以维护警察的正当权益为切入点,为警察的正常履行职责创造良好环境,努力维护警察的荣誉感,培养警察对自己职业的认可度和归属感,让现有的警力现不再流失,让未来的警力源源不断,从长远出发培植新的内在的警力增长点。

(三)提高综合素质,努力发挥最佳工作效能

1.抓好教育培训关,提高队伍业务水平。在现有警力条件下,应重视对基层干警的业务技能教育和培训,变科技为生产力,以提高工作效率。

2.把好警员入门关,提高警力综合素质。今后,进入警察队伍的人员应以警察院校毕业生为主,尽量减少从地方上或部队复退军人中入警的数量。新警应先下基层工作,一者可及时弥补基层的警力不足,提高基层群众的见警率,为基层增加生机和活力,二者可以让新警员尽快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整个警察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3.把好科学决策关,提升社会综合效益。科学决策,使整个公安工作有系统,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开展,还基层以工作的主动权,鼓励基层结合实际,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关心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尽量减少“大兵团”作战模式,使现有警力发挥最佳的社会效益。

(四)转变观念放眼长远,使警力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1.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视“平安”为一种资源。从长远发展看“社会平安是一种资源”,是一个地方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警力的增长必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适应,坚持以实有人口配置警力,努力保持地区治安的持续稳定,尽量避免出现治安形势大起大落。

2.转变观念,使基层警力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为缓解警力不足与实有人口不断增多之间的矛盾,必须对现有的警力配置结构予以调整,在警力扩充不可能的条件下:一方面减少内设机构的数量,使机关人员绝对数减少;另一方面可借鉴国外的经验,新设“文职警察”,让正式警察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压向基层、压向

路面,将一些事务性工作交给文职警察来完成,这既有利于内部管理,又可以节约工作运行成本。

3.完善保障机制、促进科技强警。公安机关财力不足又是造成警力不足的一个瓶颈。装备的落后与力量的不足,造成了公众对社会安全感缺乏信心,对政府的满意率下降。要改善这一现状,只有依靠完善的保障机制才有出路,才能使科技强警变为现实。各级地方政府应从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认识完善警务保障机制的重要性,切实提高公安队伍的综合战斗力。

(五)依法划定警察的职责职权,最大限度地发挥警察的职能作用

1.在法定范围内承担责任并行使职权,减少警力浪费。针对警力不足的现状,国家应重新定义警察的权力与义务,“在法定范围内做好警察该做的事情”是减少警力浪费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应规定警察有权拒绝非警务活动,并要保证在拒绝后不受指责和牵连,从而使警力能更集中优势兵力做好本职工作,减少警力浪费,才能真正立足本职、服务于民。

2.建立警力保障和警察依法行使职权的法律支撑体系。警力保障应成为一种国家行为。警察行为是国家在和平年代协助政府管理社会秩序的体现,警察在代表国家和法律行使职权过程中,应由一整套的法律体系作后盾,使其履行职权行为不受人为干扰。随着经济的发展,警力不足的状况改善必须着眼于发展,国家应有相关的法律依据来确保警力的适时增加,应建立一整套确保警察依法行使职权和不越权执法的法律支撑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警力在绝对数上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综合素质上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结构调整上能适应发挥职能作用的需求,杜绝警力浪费,杜绝无所作为。

下载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正式文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警力不足现状及改善途径(正式文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症结及解决途径 原稿

    江苏警官学院学年论文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症结及解决途径 顾杨阳 【摘要】:国家的安定取决于军队和警察,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警力不足的问题已经日趋严重,一定程度......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症结及解决途径

    论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的症结及解决途径 姓 名:袁祥勇 考 号:010104400039 工作单位:******* 邮政编码:341000 联系方式:1597981**** 【摘 要】当前,基层公安机关警力不足是全国......

    浅谈基层警力不足现状

    浅谈基层警力不足现状【摘要】:由于现阶段基本国情,国家无法满足基层公安机关对增加警力编制的需求,造成基层派出所警力严重不足,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刑事犯罪正处在一......

    导致交警警力不足的原因

    导致交警警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交警体制不顺,没有得到正常增编。我县交警现行管理体制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1993年12月,我公安交警共增加编制14名,当时县......

    基层法院反映警力不足问题

    禹王台区等法院反映法警编制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由于审判任务的日益繁重,基层法院司法警察警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审判工作的需要,警力不足问题严重凸显。据禹王台区、......

    当前我国警力不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警力不足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 要 警务工作者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责任,当前需要不仅需要打击违法犯罪,还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职责。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

    当前监狱警力配置工作现状及对策(汇编)

    浅谈监狱警力配置中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监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监狱工作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其中,在监狱特别是一线监区警力不足、警力......

    浅谈如何实现警务效能警力无增长改善

    浅谈如何实现警务效能“警力无增长改善” 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日照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刘明 【摘要】:随着交通管理和服务群众任务的日渐繁重,公安交警部门警力需求呈现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