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
1.总刚
1.1生产作业计划是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是合理组织均衡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管理工作,是日常生产活动的行动纲领。
1.2为了保证生产作业计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行规范化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1.3本制度规定的具体管理原则主要适用于分厂作业计划管理。
2.管理职能
2.1分厂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采取分厂、车间逐级编制的形式。即生产科根据公司规划发展部下达的年度计划、公司生产部月度生产计划以及销售通知单,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全面编制分车间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将产品品种、数量、进度下达到车间。车间以此按月或旬、日编制班组作业计划。
2.2管理的内容与要求。
2.2.1根据生产部每月十八日后编制下个月份的生产作业计划草案,结合分厂实际生产状态和有因素的变化,做好当月计划实施怀的预测,并对下月实施计划存在的问题制订相应措施。
2.2.2每月二十四日前后,落实各车间生产进行情况。根据各车间提出的有关信息,及时、合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2.3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基本要求。
2.3.1各车间及时准确提供相关生产信息,是合理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基础条件。
2.3.2编制生产作业计划进度,必须遵守逐级保证的原则。即班组、工段计划必有保证车间计划的完成;车间计划必须保证分厂计划的完成;上工序车间必须满足下工序车间的需求;日计划必须保证月、旬计划的完成。
2.3.3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经充分体现全面性和平衡性,在逐级保证进度要求的基础上,妥善安排上下工序、车间之间的在制品储备量。上工序或车间的半成品,要保证下工序或车间加的需求及库存储备量变化的需求。
2.3.4生产计划编制人员要深入实际,重视相关资料的积累,经常掌握、分析主要设备的综合生产能力,主要零部件生产周期性,在制品储备量的变化趋势等方面。及时平衡调整作业计划,不断改进计划编制质量。等做为组织生产的依据。
2.3.5计划编制人员要制订和不断完善必要的期理标准,做为组织生产的依据。a)生产周期;
b)投入和生产批量;
c)生产提前期;
d)在制品定额等。
2.3.6各级生产管理人员要维护计划的严肃性,严格按计划办事,计划规定的任务、品种、进度要定期检查核实。
第二篇: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作业计划的体系与分工、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更改程序、实施与考核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的生产作业计划管理 2 定义与基本概念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计划,是组织生产的指令性文件,是生产调度工作的依据,是保证连续、均衡生产的重要手段。3 生产作业计划体系与分工
我公司生产作业计划在生产副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二级管理,即厂级(以下称一级)和车间级(以下称二级)二级管理,分别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生产计划员。
3.1 一级生产作业计划,由生产处负责,包括:
一、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每月18号前下达;
二、各车间日看板计划,于前一日下午2点前下达;
三、外协计划,每周六前下达;
四、备品计划;
五、配送计划;
六、调整计划;
3.2二级作业计划,由各车间负责,包括:
一、班组(工序)作业计划,对班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后每日以“派工单”形式组织生产。
二、工装模具、工位器具制造或维修计划 4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依据 4.1一级计划编制的依据
4.1.1 计划科月度作业计划编制依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销售处下达的月度销售合同、订货计划,采购能力,设备能力,人员状况,各种总成、零部件库存储备情况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4.1.2生产处日看板计划编制依据:公司领导有关指示,公司月度生产计划,日发货品种数量及销售发货计划,设备状况,各种总成、零部件库存情况,在制品储备情况等。
4.1.3生产处备品计划、配送计划编制的依据:销售发货计划 4.1.4生产处外协计划编制依据:厂内加工能力。
4.1.5生产处调整计划编制依据:销售发货计划,采购能力,设备状况,人员状况,各种总成、零部件库存储备情况,有关的技术资料以及临时性因素。
4.2二级计划编制的依据
车间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依据:生产处下达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日看板计划、备品计划、配送计划和调整计划;在制品储备情况;前期计划完成情况;设备(工装)维修进度情况等。5 计划编制程序
5.1 销售处于每月15号前,将次月产品销售计划或销售意向(分品种、数量、旬期)提报生产处。
5.2 生产处综合平衡后,提出建议计划,于16号报分管副总经理;对特殊合同或特殊订货意向同时提出解决方案或提请分管副总召开协调调度会议。
5.3必要时,分管副总经理主持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就生产任务、技术资料、材料供应、外配套件供应、设备(工装)状况等再次进行综合平衡,生产处按照平衡结果,正式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并下达。5.4生产处按照月度作业计划,汇总日发货情况、各种总成库存、及零部件储备及生产进度等情况,编制下达装配车间日看板计划)及主要零件排产计划。
5.5生产处根据市场变化、用户需要、物资供应情况、设备工装状况等因素,报请分管副总经理同意后,编制下达调整计划和备品计划。5.6各后勤部门接到生产处下达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划、调整计划后,抓紧采购、质检、及时反馈库存信息、及时传递质量信息、技术准备,确保计划实施。
5.7各生产车间接到生产处下达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划、调整计划后,综合平衡设备能力,对紧张工序编制相应的作业计划,组织均衡生产。5.7各生产车间接到目作业计划看板,以“派工单”形式分解到相应班组、工序,组织均衡、配套生产,并保证准时向下一车间转序。6计划实施与协调
6.1一级生产作业计划下达后,由各部门组织实施,生产处负责日进度的监督、协调和调度,重大问题及时向分管副总经理汇报,以得到
处理和解决。
6.2二级生产作业计划下达后,由工段、班组(个人)负责组织实施,车间调度员负责日进度的监督、协调和调度,重大问题及时向车间主任汇报,必要时向厂级调度员汇报,以得到处理和解决。
6.3日作业看板计划下达后,生产车间应严格按要求时间组织生产及服务,如确有困难不能保证准时生产,应在计划下达2小时内(下午4点前)向生产处提出,由生产处决定日看板的更改或调整,相关单位按更改调整后的看板执行。7检查与考核
7.1 一级生产作业计划,由生产处负责日常监督与检查,对借故推诿、影响计划按时完成的事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7.2 二级生产作业计划,由各车间监督与检查,考核结果由车间主任批准后执行。
生产处
2004.12.20
a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合理利用公司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进一步规范公司管理,使公司生产向持续改进方向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参考国家相关法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管理是公司经营管理的重点,是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生产管理包括物流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管理、生产安全管理、以及生产资源管理等。第三条、本制度是公司生产管理的依据,是生产管理的最高准则。
第四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生产人员、生产管理员和与生产相关的其他人员。第五条、本制度解释权归生产部,由总经理负责本制度实施监督。
第六条、本制度经总经理签署后,由生产部公布施行,自公布之日生效。本制度效力大于公司同类制度。
第七条、当本制度修订版公布时,本制度自动失效。第二章 物流管理
第八条、物流控制是生产管理的先决条件,是生产管理的重点,合理的物流控制是产生高效率、高利用率的生产前提,物流控制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生产是否顺畅、物料浪费严重与否、生产成本的高低。
第九条、物流中心是物流控制的核心部门,根据本公司实际情况在生产部下设物流中心,物流中心在生产部的领导下运作,生产部对物流中心的工作负责。
第十条、1、物流中心下设成品仓库、材料仓库、工具仓库、辅助品仓库以及物流车队。
2、成品仓库是公司产成品的储存机构,负责公司产成品的收发、储存。
3、材料仓库是公司原材料的储存机构,负责公司原材料的收发、储存。
4、工具仓库是公司工具、夹具、模具的储存和仓库工具、夹具、模具的维护保养机构负责公司工具、夹具、模具的收发、储存、保养。
5、辅助品仓库是公司劳保用品、文具用品的储存机构,负责公司劳保用品、文具用品的收发、储存。
6、物流车队是公司的运输机构,负责公司所有运输事务(含采购运输、外协加工运输、短途送货以及其他运输事务)。
第十一条、外协工厂有物品入库需在警卫室《外来车辆登记表》相关栏目填写清楚并向警卫员说明情况。
第十二条、警卫室在外协工厂填写好《外来车辆登记表》后,电话通知物流中心,并向外协工厂人员说明进厂注意事项,清楚后发放《临时通行证》。第十二条、物流中心在接到警卫室通知有物品入库后,应立即通知品质部进料检验科检验(以下简称检验科)。
第十三条、检验科接到物流中心通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对入库物料进行检验。
第十四条、检验合格的物品,由检验科出具《物资检验报告》和《物资入库单》在物料外包装上贴上《物料进厂合格证》,将《物资检验报告》第二联(即仓库联)和《物资入库单》第二联、第三联(即仓库联、外协联)交给外协人员或公司采购员,并向外协人员或公司采购员说明物资应该入库的仓库,然后电话通知物流中心物料入库。第十五条、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即超出允收标准的物料,由检验科出具《物资检验报告》和《不合格品退货通知单》在物料外包装上贴上《拒收物料标签》,将《物资检验报告》和《不合格品退货通知单》第三联(即外协联)交给外协人员或公司采购员,需要传真的传真回外协工厂,并通知外协人员或公司采购员将不合格物料运回原单位。
第十六条、物流中心接到检验科的入库通知后,立即通知相关仓库安排物资进库,如果是生产急需物资要同时通知生产部。
第十七条、相关仓库接到外协工厂或公司采购员入库物资后,凭检验科出具的《物资检验报告》和《物资入库单》办理入库手续,凭《物资检验报告》和《物资入库单》做好《物资入库帐》并指导外协人员或公司采购员将入库物资放到仓库相应的位置,并摆放整齐。
第十八条、仓库员在新进物资入库后要及时做好标示,同时做好物资的维护保养工作。仓库的物资要和帐目相符,生产部不定期对物资盘点抽查。抽查结果作为仓库员的考核依据。第十九条、车间或其他人员领取物资必须出具《领料单》,《领料单》各栏要填写清楚,领取生产材料车间开单后不需部门经理审核,领取工具、夹具、模具、机器以及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均需由部门经理审核签署意见后方可领取。
第二十条、仓库员在接到车间或其他人员开具的《领料单》核实无误后,应立即查找库存,库存充足的立即发放给领料单位并做好《物资出库帐》。库存不足的将仓库现有物资全额发放给领料单位,通知领料单位重开《领料单》并立即出具《采购任务单》通知采购部门采购物资,《领料单》领料数量栏按实际发放数量填写,仓库员负责督促采购部门物资采购情况,物资采购到位后立即通知领料单位前来领取。
第二十一条、车间或其他人员将物料领回本单位后,应立即做好物料标示,放置在指定区域并摆放整齐,无标示的物料不得使用。
第二十二条、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写好《工序交接单》,无《工序交接单》的产品或半成品下工序不得接收生产。
第二十三条、成品经检验合格,包装人员方可按照指定的包装规格包装产品,包装人员执成品检验员出具的《成品入库单》将成品送到成品仓库入库。
第二十四条、成品仓库仓库员在入库人员出具成品检验员开具的《成品入库单》和《成品检验报告》后方可接收产品入库,同时做好《产品入库帐》。有特殊情况需要紧急放行的产品,在总经理许可放行并出具《产品紧急放行通知书》后,成品仓库仓库员方可接收无成品检验员出具《成品入库单》的产品。
第二十五条、产品入库后成品仓库要及时安排产品出货,产品出货要开具《产品出库单》,并做好《产品出库帐》。将《产品出货单》客户联交物流车队,由物流车队将客户联送交客户验收产品,将《产品出货单》生产部联交生产部。第二十六条、成品仓库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产品发货,短途运输的可以安排物流车队送货,需要长途运输的安排托运部托运,将产品运至客户规定交货地点交货。
第二十七条、物流车队在接到成品仓库送货通知后,要及时安排车辆送货,将产品送到客户指定交货地点后将《产品出库单》交客户验货人员,等客户验货人员验定无误后请收货人员出具《产品验收入库单》,客户出具的《产品验收入库单》要及时送交公司财务部。
第三章 生产过程管理
第二十八条、生产过程管理是生产控制的重点,是保证生产受控的重要手段,是降低资源损耗的必要措施。生产过程管理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法进行生产管理,合理利用生产资源,合理调配生产人员,保证及时出货的先进管理办法。
第二十九条、生产过程管理是公司各级管理员、一线作业人员都必须遵守的管理制度,公司各级管理员、操作员都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过程管理工作,时刻树立效率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第三十条、生产过程管理要求公司各级管理员时刻树立持续改进意识、要求公司所有作业人员树立节能高效意识,公司管理员要做到“以思促管”,防止“管而不化”。第三十一条、生产管理人员在接到客户订单后要仔细分析订单要求,看清客户的每一点要求
防止盲目生产。
第三十二条、生产管理员明确客户要求后,应立即通知物流中心准备生产资源(包括材料、工具、夹具、模具等),待所有生产资源备齐后方可编排生产计划,生产计划共三份物流中心一份、生产科室一份、生产部一份。有特殊情况需要紧急出货的也可以先编排可以生产的工序先生产,待物料备齐后再组织统一生产。第三十三条、物料备齐后物流中心要及时通知相应生产部门前来领料。生产部门接到物流中心通知后应,根据客户交期的急缓程度安排领料,暂时不急的产品先不领料,保证生产车间物流流畅,避免生产资源积压在车间影响车间生产,交期急迫的要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前往物流中心领料,并立即投入生产。第三十四条、生产计划编排好后立即组织车间相关人员按照计划生产,生产进度生产管理员必须随时予以关注,保证生产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计划员要及时填写《生产进度表》便于生产管理员跟踪生产进度,《生产进度表》每二十四小时由生产计划员送交生产部和物流中心。
第三十五条、车间管理员每天必须如实编写《生产工序日报表》,每二十四小时送交生产部,便于部门经理研究车间生产状况。
第三十六条、产品经检验合格后要及时送入仓库,以便物流中心及时组织发货。
第三十七条、生产车间管理员要及时关注车间物流状况(物料标示状况、物料供应状况、通道是否顺畅)、机器运转状况(机器或模具、夹具运转效率)、员工工作状况(员工精神状态、工作熟练程度),随时指导员工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向部门经理反映。第三十八条、生产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可能影响交期的都要及时向生产部经理反映,并采取紧急措施予以处理。
第三十九条、生产车间管理员应经常组织员工进行技能训练,保证员工随时高效作业;经常和员工交流思想,掌握员工思想动态;经常组织员工学习相关管理制度,促进公司团队建设。第四十条、公司所有生产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车间管理员生产安排,有争议的必须按照“先执行后申议”的原则。第四十一条、鼓励公司所有员工做生产工艺改进,如果发明的新生产工艺确实对节能降耗有较大改善或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公司将按照公司《奖励处罚细则》给予奖励。第四章 品质管理
第四十二条、品质管理是公司所有管理活动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品质就是企业的生命力,品质管理需要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实施。第四十三条、公司品质管理制度是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制度,生产品质管理适用于公司全体生产员工以及与生产相关的其他员工。
第四十四条、生产品质管理的关键在于做好质量变异预防,防止偶发性质量变异,逐步改善常发性质量变异。生产管理员必须保证每周至少开展质量意识教育一次,每月质量意识教育不少于五次。
第四十五条、生产管理员对生产过程质量负全部责任。
1、产品生产以前生产管理员必须对物料进行抽查杜绝材料不合格,生产过程中发现原材料不合格的要及时通知品质部,根据品质部意见决定该材料是否使用、如何使用,不合格的物料及时退回物流中心。
2、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管理员要加强品质巡查,排除员工操作方法不当、机器设备运转不良(如机器功能调试不当)、物流紊乱等因素影响品质变异。
3、生产过程中如果产生品质变异,生产管理员要及时通知品质部相关人员,如果可能影响到产品交期的,要及时通知生产部经理。
第四十六条、生产员工要做好“品质三员”,即本工序的生产员、上工序的检验员、下工序的服务员,时时刻刻注意,兢兢业业工作,对任何一点小事都不马虎,搞好本工序的生产,监督上工序的生产,服务下工序的生产,保证从自己手中流出的产品无品质缺陷。
第四十七条、生产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要求进行作业,严格遵守相关机器、模具、夹具的操作规程。
第四十八条、生产车间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质量要求生产,品质部有其他质量要求的,生产车间生产也必须符合合同要求和品质部要求。生产过程中品质部发现有任何品质异常必须停产的,生产车间必须马上停产,待品质部通知可以恢复生产后方可生产。
第四十九条、生产车间产成品入库必须凭品质部成品检验科出具的《产品入库单》和《成品检验报告》方可办理,无《产品入库单》和《成品检验报告》的产品坚决不能入库。第五章 生产资源管理
第五十条、生产资源管理是合理分配、利用公司生产资源的必要保证,是公司每个员工的责任。
第五十一条、生产资源管理遵循谁使用谁保养、谁损坏谁赔偿的基本原则,生产管理员要合理调配生产资源,使公司资源产生最大效益。
第五十二条、生产管理员负责本单位资源的分配,包括工具、机器、夹具、人员、时间等。第五十三条、生产资源利用情况生产部定期考察,对于不合理的资源分配予以及时纠正。第五十四条、在使用的资源属自然消耗或到使用寿命周期的使用人员可以向车间管理员申请自然报废或自然报损,由车间管理员领取新资源交原使用人员使用。
第五十五条、在使用的资源属非自然消耗或人为损坏的,使用人员按照使用资源的30%予以赔偿,然后由车间管理员领取新资源交原使用人员使用。
第五十六条、在使用资源由使用人员负责保养,机器、夹具、模具的保养由专人负责并及时填写设备保养记录。
第五十七条、机器、夹具、模具、检验检测仪器等设备生产部要建立设备台帐。设备台帐应包括机器、夹具、模具、检验检测仪器的制造商、设备功率、精度等级、制造日期、投入使用日期、设备状态、设备保养资料等基本内容。
第五十八条、暂不使用的生产资源由车间管理员组织负责退回仓库,由仓库统一管理维护,退回仓库的资源要开具《退料单》,不能使用的资源也要及时退回仓库,由仓库退回外协厂家。
第五十九条、使用过程中报废的资源由品质部出具报废单经生产部部长同意签字后,由品质部报废。
第六十条、公司所有人员均要爱护公司资源,非公事不得使用公司资源,对于滥用公司资源的公司按照《公司奖惩细则》予以处罚。公司员工保护公司资源做出重大贡献的公司按照《公司奖惩细则》予以奖励。第六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当公司发展后,本制度不再适用时可以修改本制度,本制度的修改由生产部提请,会同原制度制定人员和相关生产管理员共同拟订修改计划,并讨论修改的具体细节,由生产部负责人修改,修正案经总经理批准后公布施行,修正版公布时本制度自动失效。
第三篇: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产作业计划的体系与分工、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更改程序、实施与考核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的生产作业计划管理 2 定义与基本概念
生产作业计划,是企业生产计划的执行计划,是组织生产的指令性文件,是生产调度工作的依据,是保证连续、均衡生产的重要手段。3 生产作业计划体系与分工
我公司生产作业计划在生产副总经理的统一领导下,实行二级管理,即厂级(以下称一级)和车间级(以下称二级)二级管理,分别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生产计划员。3.1 一级生产作业计划,由生产处负责,包括:
一、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每月18号前下达;
二、各车间日看板计划,于前一日下午2点前下达;
三、外协计划,每月18号前下达;
四、备品计划;
五、配送计划;
六、调整计划;
3.2二级作业计划,由各车间负责,包括:
一、班组(工序)作业计划,对班组(工序)生产能力平衡后每日以“派工单”形式组织生产。
二、工装模具、工位器具制造或维修计划 4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依据 4.1一级计划编制的依据
生产处月度作业计划编制依据:公司生产经营计划,销售处下达的月度销售合同、订货计划,采购能力,设备能力,人员状况,各种总成、零部件库存储备情况及有关的技术资料。
4.1.2生产处日看板计划编制依据:公司领导有关指示,公司月度生产计划,日发货品种数量及销售发货计划,设备状况,各种总成、零部件库存情况,在制品储备情况等。4.1.3生产处备品计划、配送计划编制的依据:销售发货计划 4.1.4生产处外协计划编制依据:厂内加工能力。
4.1.5生产处调整计划编制依据:销售发货计划,采购能力,设备状况,人员状况,各种总成、零部件库存储备情况,有关的技术资料以及临时性因素。4.2二级计划编制的依据
车间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依据:生产处下达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划、日看板计划、备品计划、配送计划和调整计划;在制品储备情况;前期计划完成情况;设备(工装)维修进度情况等。5 计划编制程序
5.1 销售处于每月15号前,将次月产品销售计划或销售意向(分品种、数量、旬期)提报生产处。
5.2 生产处综合平衡后,提出建议计划,于16号报分管副总经理;对特殊合同或特殊订货意向同时提出解决方案或提请分管副总召开协调调度会议。
5.3必要时,分管副总经理主持召开有关人员参加的会议,就生产任务、技术资料、材料供应、外配套件供应、设备(工装)状况等再次进行综合平衡,生产处按照平衡结果,正式编制生产作业计划并下达。
5.4生产处按照月度作业计划,汇总日发货情况、各种总成库存、及零部件储备及生产进度等情况,编制下达装配车间日看板计划)及主要零件排产计划。
5.5生产处根据市场变化、用户需要、物资供应情况、设备工装状况等因素,报请分管副总经理同意后,编制下达调整计划和备品计划。
5.6各后勤部门接到生产处下达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划、调整计划后,抓紧采购、质检、及时反馈库存信息、及时传递质量信息、技术准备,确保计划实施。
各生产车间接到生产处下达的月度生产作业计划、调整计划后,综合平衡设备能力,对紧张工序编制相应的作业计划,组织均衡生产。
5.7各生产车间接到目作业计划看板,以“派工单”形式分解到相应班组、工序,组织均衡、配套生产,并保证准时向下一车间转序。6计划实施与协调
6.1一级生产作业计划下达后,由各部门组织实施,生产处负责日进度的监督、协调和调度,重大问题及时向分管副总经理汇报,以得到处理和解决。
6.2二级生产作业计划下达后,由工段、班组(个人)负责组织实施,车间调度员负责日进度的监督、协调和调度,重大问题及时向车间主任汇报,必要时向厂级调度员汇报,以得到处理和解决。
6.3日作业看板计划下达后,生产车间应严格按要求时间组织生产及服务,如确有困难不能保证准时生产,应在计划下达2小时内(下午4点前)向生产处提出,由生产处决定日看板的更改或调整,相关单位按更改调整后的看板执行。7检查与考核
7.1 一级生产作业计划,由生产处负责日常监督与检查,对借故推诿、影响计划按时完成的事项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执行。
7.2 二级生产作业计划,由各车间监督与检查,考核结果由车间主任批准后执行。
第四篇:生产作业管理制度
生产作业管理制度模板
生产作业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为了使生产作业现场及进度得到严格管理和有效控制,实现均衡生产,从而实现生产计划目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生产作业是生产企业各项工作的中心,生产管理是生产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生产管理,要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
第二章生产计划管理
第三条生产部应根据企业生产能力及生产指标,合理计划、安排全年生产任务。逐月编制生产计划,督促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加强调度,确保各项计划的完成。
第四条生产部每月25~30日向各车间下达下月的生产计划。
第五条各车间每月1~3日对班组下达生产计划,并作到认真督促、检查。
第六条分为日、旬、月检查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不断地平衡生产进度,以保持计划的严肃性和可执行性。
第七条如发现一些品种的生产进度不合理,要及时填写计划调整通知单,保证各品种按时完成。
第八条经常同并行科室互通情报,共同努力,互相协作,保证年、季、月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
第九条经常向有关领导汇报生产进度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生产中抓好薄弱环节,排除不利因素,保证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三章生产现场管理
第十条生产部负责定期分配安排次日起10天内的生产进度表。生产进度表的制订要依据月生产计划、制造通知单、制造变更通知单、实际的生产进度以及现有人力、设备资料。第十一条在生产工作开始前,各生产单位相关负责人组织班前会,统计出勤,将生产作业具体落实到相关生产人员,结合生产现场实际情况安排当日生产任务。
第十二条生产部依预定的和实际的生产进度,发出工作命令(发出前,要确认物料的库存情
况)和发料单。
1.工作命令一联给现场各生产车间(同时要附工程程序图、操作标准、检查标准等),一联交质量管理部。
2.发料单一联给现场制造各车间,一联交仓储部备料。
3.要在开工3天之前发出工作命令和发料单。
第十三条各生产单位相关负责人要做好“三汇报”。
1.开工后汇报,主要汇报生产现场基本情况、生产条件、出勤人数等等。
2.生产中汇报,主要汇报生产过程的组织情况,生产进度及安全状况。
3.生产后汇报,主要汇报生产完成情况,生产产品质量情况等等。
第十四条现场各生产车间如无法按照进度如期完成,应尽快将原因通知生产管理单位,生产管理单位予以调整。
第十五条生产车间生产完工后,将工作命令填写至有关栏处,将工作命令单送回生产管理单位销令。
第十六条每批产品(订单)完工后,将有关资料(生产日报表、工作命令、发料单、外协加工等)汇总,将所有资料建档备查,以利作业的进行。
第十七条生产部要经常与市场部、存量管理单位、外协管理单位、质量管理单位、技术单位及现场各生产车间保持密切的联系,确实了解实际情况。
第六章半成品流转
第十八条半成品流转要做到有计划。
第十九条半成品存放要有明确、统一的标记。
第二十条半成品收入和付出要有规范的账簿。
第二十一条产品入库要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二条定期清查仓库,预防积压。
第五章在制品管理
第二十三条在制品堆放整齐。
第二十四条在制品流转有明显标记,分品种进行货位管理。
第二十五条在制品必须按定额储存,定期对仓库进行盘点,不经生产部同意不得加大库存,保持最低限度的存货量。
第六章交接班管理
第二十六条工作人员提前10分钟进厂,开好班前碰头会。
第二十七条下班后要召开下班碰头会,及时处理生产遗留问题(重大问题另行解决)。第二十八条做好上班前的准备工作。
第二十九条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到工艺交接清楚、准确,机器运转情况清楚,工卡量具齐全,生产情况明了。
第三十条办理交接手续,一般工种口头交接,主要工种必须建立交接班记录本。
第七章文明生产
第三十一条建立安全卫生负责制,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来抓。第三十二条划分卫生区域,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定期检查。
第三十三条对规定的范围,要做到日清理、班检查。
第三十四条要不断地对员工进行防火、防盗、防事故的宣传教育,维护正常生产秩序。第三十五条边角料、废料、废旧零配件等要分门别类按指定地点存放。
第五篇: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管理办法
生产作业计划管理制度及考核管理办法现根为确保生产任务在受控制的状态下按时,按质完成任务,提高生产控制的综合管理能力,据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生产作业计划制度与考核管理办法:
一.本制度由生产部管理,负责组织和实施:
1.生产部接到总经办下达的生产任务通知单后。生产部根据生产任务情况编制生产作业计划。
2.生产作业计划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型号,数量,计划生产完成时间,出货日期。
3.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完成后,上报高层审核,批准。然后以派工单的形式分解计划到各班组,并明确数量完成时间。
4.各班组接到下达的派工单后如有异议及困难的,可当日向生产部提出,以便及时调整。如无异议就根据任务及情况分解到工段及组员身上。并对组员明确任务完成时间和日期。及时向生产部汇报落实任务的情况。
5.紧急下达的任务,可编制临时计划,优先安排生产,各班组积极配合。
二.考核内容:
1.按时检查每周,每日计划完成情况。查数量,质量,查影响生产的因素。对每周计划数量完成部了的,又无特殊原因影响的班组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连续两周或一月完成不了任务的班组除给予经济处罚外还要扣除当月部分伙食补贴和住房补贴并在会上点名批评。对连续3个月完成不了任务的班组进行解散重组或开除处理。
2.每月进行一次任务完成评比。提前完成的班组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3.每周组织一次班组会议各组长对本周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汇报。
4.各班组可根据生产中的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对产品品质,成本,生产率提出改进的方案,经生产部,质量技术部门审查确实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生产率的,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