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浅析高职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思考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教学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不断高速发展的交叉性应用型课程,该课程的教学难度较大,现实的教学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它是高职计算机相关专业必修的重点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为了使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将从计算机网络课程的主要特点、教学现状入手,讨论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一、课程的主要特点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发展和通信技术紧密结合并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理论发展和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和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进程中,计算机网络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局域网、网络互连与广域网、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数据管理、网络操作系统以及网络设计与案例分析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因为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而局域网是广域网的基本单元,广域网一般均由局域网互连而成。因此对数字化、数字传输、模拟传输、通信媒体、多路复用、数据交换以及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体系结构、组网技术、高速局域网等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要有清晰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对网络管理(如网络安全管理、网络数据管理、网络操作系统)和应用(如在企业中的应用、政府部门的应用、金融机构的应用以及Internet的应用等)掌握的同时,还应具有计算机网络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初步能力。
二、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一门高职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目前课程的教学存在三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方面,网络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课程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需要适当调整,改变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然后,教学目标方面,高职网络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如何完成课程的教学,传授其中的知识点,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适当的关注。与此相对的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能否有效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对于用人单位用人的一项硬件指标。这些能力培养的忽略。对于今后学生的工作和发展非常不利。
三、教改措施
1.调整教学内容,增强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包括通信技术、网络理论和网络应用技术,无论从软硬件、通信哪那一个方面讲。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要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内容的安排非常重要。我们根据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状况,对教学的课程结构进行优化,精选教学内容,保留基本的通信理论,略讲部分网络原理,删去一些过时的网络技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目前流行的网络技术和理解未来的发展方向上。
2.提高教学质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上课老师最好能参与本单位的校园网络建设,或者参与社会上的网络工程,积累工程经验,丰富上课内容。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力求对内容高度熟练,能够深入浅出的讲授,并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技术、方法。
作业练习:有选择性地布置一些思考题、练习题、市场调研、专业技能训练等,使学生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以掌握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将科研中企
业网络系统建设的需求或已有的网络系统情况告诉学生,让学生分析企业已有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为企业设计满足实际需求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企业计算机网络方案进行讲评,指出其设计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意见。
网络辅助教学:利用及时通信技术,如飞信、QQ等手段,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网络提交作业,教师通过网络将批阅后的作业返回给学生。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本课程的内容更进一步的了解,主要是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应用的兴趣爱好。
课外阅读辅导:将相关的著名计算机网络学习网站,论坛、视频下载资源等和优秀的网络课程书籍,及时推荐给学生,以进一步扩展学生的获得知识面。
案例讨论:在教案中准备不同的现实经典网络教学案例,组织学生讨论或课外独立思考,编写方案等,充实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实际,增进了学习氛围。
学院网络系统参观: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带领学生参观学院网络中心,向学生介绍该网络设计的思路、组网技术、主要硬件及软件等内容,现场演示设备的操作与调试,其目的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感性认识。
参考文献:
[1]黄晨.高职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电脑学习.2010.[2]王鑫.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9(02).[3]许桢.对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S1).论文来源及知识扩展阅读:http:///lunwen/
第二篇:高职课程改革
1.完全依靠高职院校本身的自力更生已经不可能了
2.企业老总看高职教育,A高职生只会照抄照搬机械模仿,与过去传统职业教育的观念有
关,完全没有创新能力,在创新型企业没有立足之地。B.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相应要求专业老师有创新能力,有研发能力,在技术创新。C要构建和企业需要协调,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概念让学生自学。
3.全年人才规划纲要:培养高技能人人才的主体是企业,职业院校是基础,必须两者相结
合。要注意院校和企业双主体
4.企业案例教学,学习积极性完全不同。
5.职业教育主要任务:
6.企业是盈利性,高职院校是公益性,如何调动行业企业积极性
7.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8.非全日制和培训要增加,加强双师型,到2015年,新教师要有2年以上的企业经历,教师要有专职和兼职老师构成。
9.建立健全技能型人才在到高职院校从教的制度,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吸收企业进行教学质量评估(不要等到人才市场上才倾听企业的意见),聘任一大批具有企业经验的兼职教师。
10.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为抓手)+骨干校(体制机制创新的环境下谈专业建设,全校的教师90%双狮,50%课程由行业企业教师承担)
38问:
一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专业,二.办学方针是否坚持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走产学研发展道路
三高职能不能把高职纳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能不能把特色院校和特色院校做优做强,能否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需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调控专业设置和发展,加快体制创新,建立多元办学机制,4合作
四.是否创新办学体制,并且能发挥新体制成效
第三篇:对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改革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职 国家税收 课程 改革 思考
[论文摘要]本文从分析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入手,对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国家税收是高职经济类专业必修课中应用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如何从学科型教育枯燥的税收
理论中解脱出来,针对职业教育特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围绕税收征管的重点、难点,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突出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一、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教育主要是以强调应用为主,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基础。但是,目前高职教学中国家税收课程课本内容只是本科的缩写,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应用性。在教师讲课过程中,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照本宣科,强调理论,脱离实际,学生没有积极性。由于高职学生本身的特点,理论学习对其来说枯燥乏味,学生上课迟到、早退现象普遍,上课也不好好听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究竟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在2007年10月对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经法系已经学习过或正在学习国家税收这门课程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向学生发放问卷360份,回收350份,回收率为97.2%。
二、调查情况的分析
笔者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1)对于高职国家税收教材,有58%的学生认为教材重视理论与结论,缺乏应用性;有25%的学生认为现行教材版本偏老,内容陈旧;只有17%的同学认为现行教材符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特色。有83%的同学认为现行教材不符合高职教育教学学习的需要。
(2)对于国家税收的教学方法,有72%的同学认为很重要;有23%的同学认为无所谓,有5%的同学认为不重要。由此可见教学方法的选择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十分重要。[1][2][3][4][5]下一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3)对于教学形式的选择,有14%的同学选择只讲授不练习;有16%的同学选择只练习不讲授;有70%的同学选择边讲授边练习。可见,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学形式的选择十分重要,有86%的同学希望得到练习的机会,有70%的同学希望能够边学习知识边练习掌握,只有14%的同学选择只学习知识。
(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能吸引学生呢?有25%的同学认为是教学内容适宜;有61%的同学认为是教学方法灵活,只有14%的同学认为主要靠教师的人格魅力。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吸引学生到课堂听课,关键还是靠灵活的教学方法,而当前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两者互动少,学生感到乏味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empirenews.page--](5)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希望能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希望能够得到实务界人士的指导,对于邀请实务界人士讲学,有61%的同学表示喜欢;有19%的同学表示无所谓,只有20%的同学表示不喜欢。可见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和实务接触,而不是只学习枯燥的理论。
(6)对于考试方法的改革,和以往上完课就只考理论内容相比,同学们也有自己的看法。有19%的同学希望只考理论,有33%的同学希望是实验实训考试,有48%的同学希望是与社会结轨的资格证书考试。可见有81%的同学不满当前考试的方式和方法,希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行考试的改革。
三、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
1.高职学生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 当前大部分高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但其模仿能力较强,动手能力也较强。在当前的高职教学过程中,应该利用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突出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
国家税收课程内容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缺乏应用性,大部分高职国家税收课程的教材只是对本科内容的缩减。课程内容的编制严密而系统,条理而规范,规范着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打开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实用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国家税收的目的就是要进行税务专业理论研究。学生只在考试前死记硬背那些原理和结论,考试结束后,能留下多少记忆的痕迹,恐怕并不乐观。
高职国家税收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经济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应该以实践应用为基础,以理论为辅。高职国家税收应明确将提高学生税务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项教学目标。在高职国家税收教学中,应贯彻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不用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而应把重点放在纳税实际操作方面,注重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实质及涉税实务操作能力。
2.高职学生学习能动性不强
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方面有很大差别,对于高职学生,为加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学习效果,在教学方法上,实行“任务中心”的“开放式”教学。首先,教师提前给学生发放项目任务书,在任务书中明确课堂教授学时,教师讲解演示内容及时间安排,学生应准备的知识、讨论的内容及时间,完成的训练内容等。其次,教师将工作任务以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并且以分组的形式对工作任务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教师可以根据项目的工作任务需要来安排理论教学,并且进行知识的拓展。“任务中心”的“开放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而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高职国家税收的课程教学对每一个单元应事先准备一些问题及相应的阅读资料,作为提升“以学生为基础”的学习方式的效果的一个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对每一个单元做好充分的准备。阅读资料作为独立于“讲授”的重要的课程资料和授课方式,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拓展学生的学术思维,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前就进行自主的、主动的和有针对性的研究,进而使其后面的课堂讲授或者讨论有的放矢,从而更有效率、效果更佳。[!--empirenews.page--] 3.大多数高职学生较为活泼,兴趣较为广泛
高职学生大多数较为活泼,兴趣较为广泛,一旦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照本宣科,学生就会说活、干别的事情,而不是认真听老师讲课。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1)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分依赖教材,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授课,先讲税收定义、职能、原则、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再讲增值税、消费税等有关具体税种等内容,然后再做一些习题,那么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了这么多抽象和枯燥的理论,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如可以对于税收的职能和原则的有关内容作些删减;在讲述税收要素时,可以联系后面的现行具体税种进行讲述,使这些抽象的概念生动起来。上一页[1][2][3][4][5]下一页(2)课堂讲解与师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对于税收制度构成要素的基本概念,如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可以通过具体的税种讲授。对于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准予扣除项目等有关内容的理解,则可以准备一些企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讨论或者课外思考,扩大学生的视野,真正掌握增值税的实际缴纳方法。这样,学生的主导作用贯穿于整个高职国家税收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而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邀请实务界人士讲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实务能力,高职院校应主动跟实务部门进行联系,聘请有经验的实务工作者,如律师、注册会计师、税务工作者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做专题讲座,可以拉近学生和实务工作之间的距离,使国家税收课程教学和学生以后的实务真正结合起来。另外,统计数据显示,有61%的学生期望开展此项教学。
(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勇于创新。要使学生真正立足于社会,为社会所接受,必须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授课的同时,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课时,有目的地联系有关税务局、税务师事务所、工业企业、商业企业等,让学生参观学习或参与实际操作。在教完所有内容后,可以让学生到有关企业去实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巩固所学知识。实习回校后,应写心得体会,使学生真正把学校里学到的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5)改变现行的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方式。
考试题目可以灵活多样,考试形式不拘一格。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高职国家税收课程应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考试制度,可以采取闭卷、开卷、小组答辩、操作或者论文的形式作为考核手段。比如小组答辩就是将班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某一课题,考核时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去答辩,由教师和其他小组共同打分。小组学习,将个人记分改为小组记分,形成了组内人员合作、组间竞争的新局面,使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大家合作达标,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论文选题自由度大,而且同课堂报告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同学的学术交流及时弥补既有资料和观点的不足,开阔论文写作的视野,使论文的内容更加完善。考试形式不拘一格,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实际运用程度。[!--empirenews.page--] 学生评价、成绩构成多元化。国家税收课程对学生的评价应是综合性的,其总成绩应由多次学习活动构成。平时成绩(到课率、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心得报告、小论文等)应占到40%左右,期末考试应占到60%左右。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的比重,不仅可以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病,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也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成绩,使考试更加公平、合理。
四、高职国家税收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当前国家税收的课程教学应该进行一些改革,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上一页[1][2][3][4][5]下一页(1)在教材的选取上,采用符合高职高专特色的教材,而不是迷信教材编写人员的权威性。只要是符合当前教学的特点,就可以采用。教师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和本校学生的特点来编写教材。(2)国家税收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对会计专业的同学而言。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采用灵活的授课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多种形式,把枯燥的理论变成丰富的实践知识,让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习这门课程。
(3)在国家税收这一门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的重要性,激发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邀请一些从事缴纳税收工作的会计人员及注册税务师来给学生做讲座,使学生真正从心里接受这门课程。
(4)改革现行的考试方式,采用灵活的学生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查,而不是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的成绩。
第四篇: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工作计划.(最终版)
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工作计划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沪多特性:以“自主式”学习为主,学生是网络教学的中心,学习不受时空的限制,教学手段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导,加强项目实训。
(一自主式学习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自主式学习应该是在教学理念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的主动探索;在教学目标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并提倡合作学习;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各学科中的渗透整合。
1.自主学习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随着当代社会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教学观念也正在经历着重大发展,自主式学习方式的建立与发展主要概括为以下趋势。
(1从重视教师到关注学生
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教学观念的转变,使传统的“教师中心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批评,学生的主体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日益看到教师虽然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教师并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学生虽然是教育的对象,但他们却是学习的主体、主人。因此,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洞察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背景,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组织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主导作用,并为他们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2从重视知识传授到重视能力培养
传统教育把传授书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唯一目标,而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认识老化周期急剧缩短,掌握全部或大部分知识成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的任务,这使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教学观受到了严峻挑战。所以,人们越来越强调,教学的
任务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探索新知识。
(3重视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教育除了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较高的认知能力之外,还要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情感智慧,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理解关爱他人和社会等等。
(4从单纯重视结果到同时重视过程和结果
教学结果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切身体验。当代教学观念非常强
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非常强调学生的求知和探索过程,掌握科学探索与求知的方法。
(5从重视继承到重视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对现有文化的继承已无法保证学校的毕业生能够适应明天的社会,所以,教育教学必须在文化传承功能的基础上肩负起另一个重要功能:文化创新。即要让学生在掌握现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创造文化和创新生活的能力。这一转变将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模式等提出新的挑战。
(6超越学校与学科界限
传统学校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已成了—个“孤岛”,当前人们越来越强调超越学校教学与现实世界之间的鸿沟,更多地将现实世界中的真实问题引入学校教学之中,让学生到社会和自然界中搜集原始数据资料,完成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或课题。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教师的主导作用
(1学生的主体作用
基于网络教育技术下的学习过程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在教学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学生的学习过程已不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更具自主性,更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自主式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 a.可以监控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活动;b.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c.运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提高收集信息能力和整理信息能力;在网络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对该门课程内容的学习,同时也会掌握课程学习的管理过程、信息资源的查询等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2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他们的建构活动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效果,他们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核心作用不在于给学生传递知识,而在于如何引发和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师的每个教学决策都要以学生的理解、思考、感受和活动为基础。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经验世界出发,达到新知识经验的建构,而不是从教师、从课本出发;在这种意义上,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但另一方面,教师并不是跟在学习者思路后面的追随者,而是要基于学生的反应采取具有引导和促进作用的、积极的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促进者与监控者,教师需要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把教学中各方面的因素协调起来,如教学内容、学生的差异、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设计等,教师是教学这部戏的导演,同时教师和学生又都是教学中的主角演员,他们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
在: a.洞察、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
b,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为首要枉务;c.在学生的建构性活动中发挥关键的引导、促进作用,并根据学生的需要做动态调整,逐渐减少引导的成分,增加学生独立探究的空间;d.不要侵占学生思考的空间,束缚学生的主动性。
总之,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自主式教学设计,就要通过建立现代的教学理论体系,培养一批既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又能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教师队伍。教师不仅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又能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实验方案等等。
孙中廷
2010年9月7日
第五篇:高职实训课程改革体系
(二)高职实训课程改革体系
1.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
1.1高职实训存在的不足
实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现代技术,核心技能、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但长期以来,由于对企业需求调研不够,对技能实训的特点研究不够;对技能实训课程应该“教什么、怎样教”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没有形成与企业需求和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实训课程体系。技能实训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实训内容和设备的技术含量较低、实训力度和教学效率不高;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相对落后。教学方法上,重复性单项训练多、体现工作实际的综合训练少,严重地制约了对学生现代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到企业后上手慢、适应期长,不能很快地达到企业的技术要求。
1.2当前高职课程改革需关注的若干问题
①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②社会需要的高职人才规格变化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③高职生的多元生涯发展目标要求进行课程改革
④高职的内涵发展需要进行课程改革
⑤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成因分析
⑥供求的总体不平衡
⑦结构性就业困难---专业设置不合理
⑧不能零距离上岗---知识陈旧,软技能与硬技能都不行
---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模式有问题
⑨有业不就、主动失业---学生择业观有问题
---职业指导课没开好
⑩无业就消极等待---创业教育开展的不够
上述就业困难中,有4个与实训课程有关。如果这些实训课程问题不解决,我们不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是制造大量的新失业者
1.3课程改革的意义
上述问题在高职院校中带有普遍性,对实现高职教育目标有重大影响,因此,进行高职实训课程改革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也是一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创新课
题。若能成功地完成该项课题,不但可以解决长期困扰高职实训教学的若干难题,也可为高职院校实训课程的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高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2.1实训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是以理论知识、实训为构架,形成有技能特色的课程体系。实训课程体系改革,涉及实训课程内容的整合、重组,教材的编写和实训教学方法的变革,其目的是与市场人才要求接轨,与就业结合。
2.2项目教学组织方式与实训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
确定以项目任务为主线,构建项目技能模块,将项目教学法引入实训教学中。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并指出实施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2.3实训课程体系与职业资格或专业技术认证相一致的策略。
建立与岗位或专业核心能力相关的专业技术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认证服务的课程,体现专业技能与证书的一致性,真正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高职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3.1什么是“高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
---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
目前,不同层次职业院校之间,相同专业培养目标出现层次上的严重混乱。这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不仅严重的影响到课程开发,而且严重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培养目标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这是我们在进行实训课改时必须要明确的!
3.2实训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
以职业生涯为目标,为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以职业能力为基础,注意在职业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智慧。
以工作结构为框架,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特色。
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工作过程的需要来选择知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重在培养学生关注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不是知识记忆。
以工作实践为起点,把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一理论下,课程按任务引领型模式来建构。
3.3实训项目课程改革
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紧迫心情,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现实需要,促使许多院校、教师开始经验性地探索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而在这些改革中,最具广泛性的就是项目课程。
近年来高职院校教师发表了不少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进行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探索,并形成了项目课程的不同实施模式。有的院校采取的是叠加式项目课程,即在学习了原有学科课程后,让学生通过完成几个完整项目,来获得综合实践能力。有的院校采取的是用与项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改造原有学科课程的教学,这比前者明显进了一步。有的院校采取的则是完全打破学科课程体系,以工作项目为核心重组专业知识,这又进了一步。
项目课程应当成为当前高职实训课程改革的方向,因为它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针对项目课程的这一发展趋势,以及实训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我国已有学者在对项目课程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期促进项目课程改革实践更为顺利地进行。
3.4实训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即改变以知识为基础设计课程的传统,换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知识和专业课程内容,以岗位能力为基础来设计课程。任务引领型课程改革有别于建立在学科课程基础之上的附属式项目课程。
3.5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
要开发出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就必须培训自己的实训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另外,教师只有参与实训课程开发过程,才可能对新课程有深刻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按照新课程的理念进行教学。
解决上述矛盾的途径应当是,在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如寒暑假、周末)承担实训课程开发主体任务。但要注意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改革尚存在不少机制上的障碍,比如对其工作量核算不足,成果不能用于评职称等等。这必然影响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改革的积极性。
3.6建立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反馈机制
为保证实训教学的质量,我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训教学反馈机制。我们将领导听课、督导听课、教师相互观摩、教学研讨和师生交流会等活动制度化,多渠道听取教学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7建立实训教学保障体系
在实课程改革的探索中,课题组提出了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的建设,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由实习教师、实习设施、教学文件、教学反馈和管理制度五大要素有机构成的观点。在实训教学保障体系中,教师、设施、教学文件、教学反馈和管理制度五大要素是相互补充、循环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每一项要素的改进和提高,都可带动其他要素的同步提高,从而带动实训教学保障体系的整体提高。这些都为实践教学研究提出了新观点,新思路。这个观点成功地用于数控车床实训车间的建设实践中,使实训室自觉地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针对性强的教学文件体系;开发和装备了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设施;广泛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和管理手段;锻炼了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最终形成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实训保障体系。
90年代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学习西方模式,而这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在本土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90年代的课程改革是从上往下的,而这次课程改革是从下往上的。
只要我们沿着这条路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把实训课程改革实践与理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专家引领、全员参与的实训课程改革机制,就一定能取得成功,一定能够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实训课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