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检测中心计量单位使用管理程序
质量检测中心计量单位使用管理程序目的确保检测中心对内外所提供的检测数据,检测报告及文件中所涉及的计量单位的符合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的有关规定。范围
检测中心检测室提供的检测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为委托方出具的检测报告,检测中心制定的各类文件以及质量活动记录。.职责
3.1 检测人员提供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中涉及的计量单位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3.2 质量负责人在日常的例行检查中,检查检测中心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情况;
3.3 技术负责人在审签检测报告时,必须检查计量单位的使用情况;
3.4 检测中心机构负责人确保检测中制定的各种文件中所涉及的计量单位必须符合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工作程序
4.1 检测人员所提供的检测数据和检测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2 检测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检测记录、表格、报告中的计量单位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3 检测中心所使用的各种检测仪器及设备上的计量的器具的计量单位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4 检测中心制定的对内、对外各种文件中凡涉及计量单位时必须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
4.5 在人员培训中,将法定计量单位的培训作为一项内容。
第二篇:质量检测中心印章管理程序
质量检测中心印章管理程序目的检测中心印章实行保密和安全管理并进行控制,保障日常工作按规范进行。2 范围
检测中心各种业务及检测专用章的使用。职责
3.1 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合格标志章由检测中心指定专人保管。
3.2 检测中心公章由检测中心综合办公室检测中心机构负责人保管。4 工作程序
4.1 公章使用规定
4.1.1 印章一律在综合办公室使用,由检测中心机构负责人加盖,严禁将公章带出综合办公室。如需例行办公性的会印,按规定办理用印手续;
4.1.2 日常一般性工作运转或联系工作,需用检测中心印章(如:介绍信、便函)的,在综合办公室当场办理,一律不加盖空白介绍信;
4.1.3 如遇到涉及检测中心权益和重要事宜的合同、证明、函件、有关经济或矛盾纠纷等用印章,必须由检测中心领导集体研究决定;
4.1.4 用印章必须例行登记手续,常规性盖章应作好登记;
4.1.5 印章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印章做到随用随锁,并注意印章的清洗、保养、规范用印,确保用印清晰端庄。
4.2 检测专用章使用管理制度:
4.2.1 检测中心检测专用印章、计量认证合格标志章及检测合同章,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印章做到随用随锁,并注意印章的清洗、规范用印,确保用印清晰端庄;
4.2.2 凡检测中心对单位、个人及社会出具公正数据的检测报告,须加盖检测中心检测专用章和计量认证合格标志章方可生效;
4.2.3 检测报告加盖印章前,应检查检测报告的书写、格式、识别签字需符合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的规定方可盖章;
4.3 应做好检测报告盖章后的发放记录,归档保存。
第三篇:检测中心档案管理程序
检测中心档案管理程序
1.目的
为安全保存中心内所有的记录、证书、报告和文件,满足质量管理体系追溯的要求等而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
本中心所有与计量认证相关的档案。3.职责
办公室负责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内审记录等管理文件以及其他文件资料归档和管理。4.程序
4.1按标准建立符合要求的档案室。4.2建立《检验档案管理制度》
4.3配有专人进行档案管理。及时健全档案。
4.4凡直接记述和反映监测、检测活动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技术文件档案、综合资料档案和其它须归档的数据资料等均属归档范围。4.5 归档要求
4.5.1 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归档的材料进行验收,使监测、检测工作各个环节形成的监测、检测材料全部归档。归档材料字迹工整、术语、图表力求规范、格式统一。
4.5.2 档案每年分类装订便于检索,原始件与复印件分开。4.5.3办公室归档业务技术文件,主要负责下述资料: 4.5.3.1检验原始记录、检验通知单、检验流程卡; 4.5.3.2仪器设备档案; 4.5.3.3检验报告(副本); 4.5.3.4检测合同评审表或委托单; 4.5.3.5抽样单、送样单。
4.5.3.6检验环境控制记录(温湿度记录)、废气、废液、样品等废物处理的记录;
4.5.3.7能力验证或比对试验计划及实施记录。4.5.4办公室归档业务管理文件,主要负责下述资料:
4.5.4.1内审记录和报告、管审记录和报告、外部评审记录和报告; 4.5.4.2质量监督记录、不符合工作处置记录、纠正措施记录、预防措施记录;
4.5.4.3 人员档案、人员培训计划、记录和考核结果; 4.5.4.4客户申诉和投诉记录;
4.5.4.5服务和供应品采购和评价记录,和供应商所签供需合同; 4.5.4.6计量认证申请书、证书及其副本、附件、查新报告; 4.5.4.7《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管理体系文件及其修订记录。4.5.5办公室归档其他重要文件资料,负责下述资料: 4.5.5.1技术图书、检测标准、方法; 4.5.5.2法律、法规、上级文件、会议记录; 4.5.4.3建制文件; 4.6 归档时间
4.6.1技术文件一般均于次年三月中旬归档。4.6.2管理文件以及其他文件资料一般即时归档。4.7归档份数
4.7.1检如无特殊要求,以上文件各1份。
4.7.2技术活动和管理活动过程中形成计算机软盘、原程序、录音带、录像带等归档一份。
4.8 其他无关人员不得接触档案。
4.9 存档时间:根据资料性质、用途,中心内规定了各类存档资料的保存期限(检验报告保存5年,其它资料按中心规定执行)。
4.10 需借阅时要经办公室主任批准,履行借阅手续,原则上借阅需在档案室内进行,不得带出档案室,如有外部评审必须带出档案室,则需中心主任批准。4.11 图书资料购入后经资料员登记、盖章,然后由个人分散保管。严格履行借阅手续。
4.12 职工因调动、退休等原因离岗时,要如数交回所借书籍、资料。否则按所借书籍、资料价格加倍赔偿。5.相关文件
《计算机文件及数据控制程序》、《文件控制和管理程序》、《记录控制程序》、《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第四篇: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检测仪器设备管理程序
1. 目的对检测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管理,使其符合规定的要求,以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仪器设备的购买、验收、使用、维护保养、维修、停用与仪器设备档案管理等。
3. 职责
仪器设备操作人员严格按规程操作仪器设备,仪器设备保管人员负责日常维护管理及检查。
4. 工作程序
4.1 采购
大型、精密、贵重仪器由检验科填写《采购物资申请单》,技术负责人组织论证批准,指定人员按政府采购程序购买。
4.2 使用前验收
仪器设备到货后,检验科应尽快组织有关检验室检查验收及调试。大型仪器设备应与供货方共同开箱验收、安装调试并填写《仪器设备安装验收调试记录》。
4.3 检定
计量器具需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按检定周期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4 仪器设备标志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及时对仪器设备的状态进行标志。
标志方法如下:
a 合格证(绿色):用于经国家法定计量部门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b 准用证(黄色):用于不必检定的设备,经检查其功能正常者;多功能
检测设备,某些功能已丧失,但检测所用功能正常者;检测设备某一量程准确度不合格,但检测工作所用量程合格者;降级使用者。c 停用证(红色):用于仪器设备损坏者;经计量检定不合格者;性能无法确定者;超过检定周期者。
4.5 仪器设备建档
仪器设备管理员应对本中心所有检测仪器设备建立台帐,并对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建立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
a 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b 制造商名称、出厂编号、本中心编号;
c 到货日期和启用日期;
d 大型仪器接收时安装调试、验收记录;
e 仪器说明书(或复印件);
f 检定证书、测试报告及检定周期安排;
g 固定仪器设备目前安装地点,便携式、移动式仪器设备的存放地点; h 损坏、改装和修理的历史情况;
i 仪器使用记录。
4.6 制定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有关科室对主要仪器设备制定操作规程。
4.7 仪器设备使用
4.7.1 检测人员操作仪器设备前应熟悉操作规程,确认仪器处于标准状态和环境条件符合规定,使用前后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4.7.2 《仪器使用记录》 填满一个检定周期后,仪器设备保管员将已记录资料交仪器设备管理员存入该仪器设备档案中。
4.8 仪器设备故障处理
4.8.1 在检测过程中,凡过载、错误操作、检验员发现仪器有缺陷或显示结果
有疑问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报告仪器设备保管员。经确认有问题,填写《仪器
设备停用(维修)申请表》,交仪器设备管理员,管理员在该仪器设备上贴停用证。
4.8.2 仪器设备管理员填写《仪器设备缺陷报告》交质量负责人。
4.8.3 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分析缺陷仪器设备对以往检测结果的影响,必要时重新出具检测报告并向客户致歉,赔偿损失等。
4.8.4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联系维修,并将维修情况记录在《仪器设备维修情况单》上。维修过程中,如急需该种仪器开展检测工作,由相关科室填写《借用仪器设备申请表》,报质量负责人批准。所借仪器应符合计量检定要求。
4.8.5 维修后的仪器设备,必须按《量值溯源程序》进行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4.8.6 维修后达不到规定的质量要求时,有关科室填写《仪器设备降级报废申请表》,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处置。
4.9 记录保存
以上质量活动形成的质量记录,由仪器设备管理员存入相应仪器设备档案,并将复印件立卷交资料员归入质量记录档案仪器设备类。
第五篇: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管理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实验室常规操作人员以常规检测相同的方式对实验室质量考评的样品检测和判定的基本要求,并全面分析考评结果和实验室差距,以改进和完善实验操作与管理,确保常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规定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考评。3职责
3.1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实验室质量考评操作。
3.2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分析考评结果和实验室差距,制定和实施改进计划。4工作程序
4.1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组织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质量考评活动。4.2制定实验室质量考评活动时间表,确保质量考评按期完成。4.3以常规检测相同的方法对质量考评的样品进行检测和判定。4.4根据标本接收时间随机指定检测岗位人员进行检测。
4.5接收实验室质量考评标本品时,要核对外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标识是否清楚,标本量是否足够,与清单上列出的是否一致,有无漏渗及发货时间是否准时等异常情况,并按说明书要求保存。
4.6严格按说明书规定的时间和频次进行检测。
4.7实验操作岗位人员须将质控品与其它标本按标准操作规程常规操作、结果分析、判定、审核及报告。
4.8实验完成后对质控品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填写《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回报单》。
4.9结果报告给实验室负责人审核签发后,按规定时间发出。
4.10保留对质量考评样品检测的原始记录,以备与质量考评考核部门反馈结果进行核对和查找差距原因。
4.11接到质量考评结果反馈报告,应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查找差距产生的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并评价相应改进措施的成效。
4.12对于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测项目实验室负责人应组织实验室人员在1~3天内找出不合格的原因,常见原因如下:
4.12.1检测仪器未被校准及有效维护。4.12.2未做室内质控或室内质控失控。4.12.3试剂质量不稳定。
4.12.4操作人员的能力不能满足要求。4.12.5操作人员未按照SOP进行实验操作。4.12.6上报的检测结果计算或抄写错误。4.12.7 EQA样品处理不当。4.12.8 EQA样品存在质量问题。
4.13实验室负责人填写《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不合格分析报告单》,提出具体整改意见,得到科主任认可、批准后向全科通报,在下次室间质评中实施,并追踪评价改进效果。
4.14将室间质评回报结果、整改分析报告等相关资料归档,由科室统一保存。5 相关文件
《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卫医发[2006]183 6相关记录
6.1《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回报单》 6.2《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临床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反馈单》 6.3《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不合格分析报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