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新闻专题《面对洪灾
电视新闻专题《面对洪灾》
洪水、暴雨、龙卷风连续袭来!(采访:)
我市远城区干部群众如何面对?(采访:)
抗洪救灾的前线,涌现出多少动人故事?
电视记者的镜头,记录哪些抢险的瞬间?
今天的都市写真,我们一起走进大汛期间的武汉远城区。
(主持人)今年入汛以来,受强降水和上游来水影响,长江、汉江水位不断攀升。由于我市堤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两江两岸的抗洪能力显著提高,但是,部分连江支堤仍然出现险情,相关远城区的部分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在险情与灾情面前,我市远城区的干部群众又是怎样面对的呢?抗洪救灾的前线,又涌现出哪些动人的故事呢?
(解说)7月27号晚上,蔡甸区官莲湖堤段出现多出散浸、管涌。
(接一段抗洪抢险的声音)
(解说)官莲湖险段全长1628米。险情发生后,蔡甸区防汛指挥部立即调集大型施工机械一百多台套,在堤下修筑压浸台,加固加高堤身,阻止险情扩大。
(采访)(蔡甸区奓山街办事处主任李军: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堤段 385米,由于堤身比较单薄,反面没有压浸台,险情非常突出。)
(解说)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的子弟兵。武警武汉市支队500名官兵星夜驰援,连续奋战两天,垒起一道长长的子堤。
(采访)(空军高炮某团驻汉部队秦寅(抗洪战士)说实话我是第一次来(参加)抗洪抢险,对我来说感觉挺光荣的,也是一种人生的经历嘛,参加部队就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人民做点贡献。)
(解说)从27号晚上到29号下午,驻汉解放军共有7支部队3150名官兵参加蔡甸抗洪抢险任务。
(解说)(蔡甸区奓山街办事处主任李军:我们的子弟兵来帮助我们进行突击,我们子弟兵非常辛苦,我们子弟兵来了,我们老百姓心里更踏实了,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了。)
(黑场)
(解说)在此之前,蔡甸区消泗乡三合村同时遭受龙卷风袭击,许多树木被拦腰折断,村民居住的房屋不少被摧毁。
(现场同期声)村民1:当时,我们都在北堤上防汛,一回来就这样了。村民2:当时把门关着,屋上的瓦片乱飞。村民3:这个风来势凶猛,我活了40多岁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风。当时,我们全村的人一跑出来,4、5个人团抱在一起才能不被风卷起走,有少数没有团抱的,被风吹在地上爬不起来。)
(解说)这次风灾造成195间房屋损毁、4850亩农作物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消泗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组织救灾。
(采访)(蔡甸区消泗乡党委副书记江少平:今晚我们乡政府,主要采取的措施是让大家投亲靠友,部分的群众我们转移安置在村委会,并且送来方便面和矿泉水,还有蜡烛。下一步,我们将尽快的对群众的房屋进行修整,把他们的损失降到最低。)
(解说)为了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蔡甸区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开展抢险自救。
(采访)(蔡甸区消泗乡九沟村党支部书记李作军目前我们九沟村百分之九十农田严重受损,灾情比较严重,但是群众和干部上下一条心,希望不灭,全部投入抢险救灾的地方整险加固,干劲不减。)
(采访)(洪北管委会主任梁金红现在及时的抢排、抢收、抢种、抢管,力求水退到哪里,我们的播种、补种就到哪里,力求我们洪北管委会绝收面积1.8万亩,能够全部种上补救的庄稼,力求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黑场)
(解说)东西湖区内有94公里的堤坝,其中汉江段34公里。7月28日、29日第二次洪峰过后,水位稍有回落。但全区防汛队伍仍然坚守岗位,不麻痹、不松懈。
(采访)(东西湖区吕家湾段防汛指挥部指挥长李言生:尽管水位在缓慢地下降,但是我们整个堤段的所有的工作、部署还是按照二级响应的要求,严格执行,所有巡堤查险人员的力量不变,大员上阵,靠前指挥,整个防汛巡堤查险的工作力度不变,抢险方案不变。)
(解说)在东西湖区,记者看到,工作在防汛第一线的大都是党员干部。吴家山街办事处主任戴晓春就是党员干部中的一员。为了防汛,他不但带病工作了很久,还推迟了手术时间。
(采访)(东西湖区吕家湾段防汛指挥部指挥长 李言生:他在防汛的关键时期能够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地带病工作,本来是做好了做手术的准备,考虑到防汛大局的问题,对我们整个领导也好群众也好都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解说)7月29号夜晚,记者来到吕家湾险段采访,看到戴晓春主任仍然在大堤上紧张地忙碌着。
(采访)(吴家山街办事处主任戴晓春:在这一块一定要善始善终,按照总指挥部的要求,把工作做到最后。)
(黑场)
(解说)新洲区7月中旬连续7天遭遇大暴雨袭击,全区平均降雨量高达260毫米,造成部分乡镇农田内涝。7月下旬,新洲区又连续三天大范围遭受大雷阵雨袭击。
(解说)这里是武湖二垦堤防,建于1973年,由于当年条件所限,堤身单薄基础差。受连日强降雨影响,堤身多处出现散浸。7月19号,巡堤人员发现堤段有三处裂缝,21号,又发现其中一处裂缝扩大到80米,随时都有溃堤的危险。堤防责任防守单位仓埠街接到险情报告后,立即组织400人投入抢险。由于险情地段取土不便,东风卡车都不能通行,仓埠街又紧急增加了400名抢险人员投入抢险。区防汛指
挥部紧急调派木桩、编织袋等物资增援。目前,脱坡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黑场)(导视)
洪水、暴雨、龙卷风连续袭来!(采访:)
我市远城区干部群众如何面对?(采访:)
抗洪救灾的前线,涌现出多少动人故事?
电视记者的镜头,记录哪些抢险的瞬间?
今天的都市写真,我们一起走进大汛期间的武汉远城区。
(解说)在抗洪抢险的同时,我市各远城区还把灾后生产做为大事来抓。江夏区是湖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7月8号以来的强降雨让全区各大花卉苗木基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在安山镇树仁苗木基地记者看到,虽然渍水已经退去,但这里200亩花卉苗木损失不小。
(采访)(江夏区安山镇树仁苗木基地负责人艾时兴:当时下大雨的时候,这一片,全部是一片汪洋,包括这条路全部都有尺把深的水。记者:大概损失多少钱?大概是6、70万块钱。)
(解说)听说苗木基地受灾,江夏区有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赶来察看灾情,指导救灾。
(同期声)(农户:看到我这个,怎么恢复生产,以后怎么搞?
江夏区生产自救林业组技术专家陈邦海:因为长期的强降雨以后,雨水的湿度太大,容易爆发流行性的病害,所以你这所有的苗圃都要进行一次消毒,打这个突破菌、多菌灵、特菌特,全面进行一次土壤消毒,促进苗木恢复生长。)
(解说)据江夏区林业部门统计,全区林业受灾面积11.25万亩,其中花卉苗木受灾面积达到2.6万亩,全区林业经济损失达到2000万元。
(采访)(江夏区生产自救林业组技术专家陈邦海: 我们林业局在这个月14号开始,就在向全区公布了5条恢复生产、补救的技术措施,这五条措施,第一就是清沟排渍,尽快的消除渍水,降低地下水位。第二就是要进行扶正苗木,凡是歪斜都把它扶正,这个有死苗的地方就要把它拔起来。第三就是进行全面的除草、松土。第四条就是补充肥料,促进苗木正常生长,第五条就是预防病害,这些受灾的面积,要进行一次全面的土壤消毒。)
(解说)这个区的农业同样受灾。今年7月份以来,特大雨灾造成农田农作物大面积受渍受淹,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54.4万亩,其中水稻受灾22.25万亩。这位正在耕田的村民叫戴艳林,他家九亩稻田由于长时间受水淹浸泡,快要收割的早稻全部腐烂,倒在了泥田里。
(采访)法泗镇菱米村戴艳林:“完全都没有用了,梗子都烂了,捞都捞不起来了。”
(解说)在戴艳林所在的村小组,有40多亩农田跟他家情况一样,水稻受灾面积超过三分之二。
(采访)法泗镇菱米村村民:“全部淹了,没有收的,颗粒无收,根本就拉不起来。
(解说)看着自己的辛苦劳作成果一朝被毁,村民们既痛心又无奈。但是他们没有自艾自怨,而是尽快将这些受灾的水田整理出来,准备抢播晚稻。记者在采访途中看到,在受灾较为严重的江夏法泗、金口、金水等乡镇处处可见农民朋友忙着抢播抢种的身影。
(解说)为配合农民抢播补种,江夏区农业局在做好晚稻秧苗调剂的情况下,抓紧早稻翻秋工作,协调20多万斤早稻种源,随调随到,带动农民灾后恢复生产。目前,全区机耕机整农田20多亩,抢播水稻13万亩。当地财政部门还将对绝收抢种的水稻每亩补助100元。
(黑场)
(解说)这里是汉南区纱帽街辣椒种植基地,7月中旬的强降雨让辣椒大量减产,灾情发生后,汉南农民创下连日赶工从田里抢收成熟辣椒,1天救回来10万斤辣椒的好成绩,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500万元。
(采访)(记者:请问这次收时收了多少?纱帽街江下村村民龚德国:收不了多少,全部都烂到地里去了,我们只挑好的摘的,价格还合理,跟我们订的是(每斤)3毛5,给的是(每斤)4毛5。)
(解说)虽然农田部分受灾,但交易市场仍然红火。7月25号,记者在汉南区纱帽街江下村看到,农民开着三轮摩托车将成批的辣椒运到村里的集中收购点,经过筛选、打包、密封和过秤处理后,一包包辣椒被装运上车。
(采访)(记者:今天的这些辣椒准备运往哪里的?汉南区长江边农副产品合作社负责人闸汉利:准备运往长沙去卖。)
(解说)灾情发生后,汉南区各部门、各单位迅速组织广大农户奋力抗灾,生产自救,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田帮扶,加强灾后改种补种的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做到应收尽收、能种尽种。进一步细化措施,分类指导,抓好灾后生产自救工作,努力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黑场)
(解说)东西湖区是我市农业大区,面对暴雨袭击,东西湖区科学安排,加强城区排水调度,交出了“农业无灾害、企业未受渍、居民未受困”的漂亮答卷。
(解说)东西湖区径河农场的黄师傅家种植了16亩叶菜。他告诉记者,他家的农田虽然地势较低,但今年没有被淹过。现在他每天都要采800斤叶菜拖到市场上去卖。
(采访)记者:今年的强降雨对您的庄稼造成了什么影响吗?黄师傅:对我们还好吧。雨水没有淹到田里去。因为排得及时。大队里排的及时,田沟里流水流得快。如果排的不快的话,那肯定就都淹了。)
(解说)据东西湖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自7月8日以来,武汉连降暴雨,东西湖区平均降雨量312.5毫米,吴家山地区最大降雨量420.9毫米。为了保障农田,东西湖区各农场、园区启动480台套抽水机日夜提排,塔尔头、李家墩、刘家台三大泵站开机35台及时抢排,排水量达9923万立方。
(采访)东西湖区水务局负责人 李治:目前,我区360余个大小泵站24小时专人值守。我区汛情稳定,未出现严重渍水现象。目前正是主汛期,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及水情变化,随时做好防大汛、排大涝、抗大旱的准备。)
(黑场)
(主持人)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在自然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都极尽所能,帮助受灾农民度过难关;受灾农民更没有自艾自怨,他们积极抢收抢种,把损失降到最低。为了帮助远城区农民恢复生产,市、区两级政府已经拿出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措施,如针对蔬菜受灾面积较大的情况,市农业部门决定:对实行规模化种植的农户进行补贴,补贴金额从2000元到8000元不等,以帮助菜农开展生产自救。好!感谢收看今天的节目,再见!
第二篇:洪灾论文
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波动的影响,又迫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我国城市处在很大的洪水风险中,并呈加剧态势。协调处理好人与洪水之间、人与人之间基于洪水风险的利害关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设法解决沿袭传统治水理念与方法已经难以处理的治水新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研究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及补偿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我国城市洪水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建立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旨在为科学实施城市洪水灾害评估和补偿提供借鉴和指导。
1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的界定
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就是指在掌握丰富的历史与现实灾害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计量分析方法对洪水灾害对城市可能造成的、正在造成的或已经造成的人员伤害与财产或利益损失进行定量的评价与估算,以准确把握灾害损失现象的基本特征的一种灾害统计分析、评价方法。灾害损失评估,主要由灾害损失预评估、灾害损失跟踪评估和灾害损失实评估3种。
1.1灾害损失预评估
灾害损失预评估是指在洪水灾害发生前对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预测性评估,包括可能造成的损害或损失大小、数量多寡及损害程度等,目的是在洪水灾害发生前尽量采用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消除或减少洪水灾害给城市带来的损失后果。
1.2灾害损失跟踪评估
灾害损失跟踪评估是指在洪水灾害发生时对其所造成的损失进行快速评估,目的是为抗灾抢险与救灾决策以及尽可能地采取缩小损失程度的应急措施提供依据。跟踪评估的另一价值是为灾后的实评估奠定必要的基础。
1.3灾害损失实评估
灾害损失实评估是指洪水灾害发生后,对其造成的实际损害后果进行计量,目的是客观、真实地反映本次(或本期)灾害损失的规模和程度,为进一步组织灾后救援工作与恢复重建工作并确定未来的减灾对策提供依据。
就灾害损失评估而言,跟踪评估是基础,实评估是主体,预评估则是发挥灾害统计多功能服务的表现,三者紧密结合,构成了灾害事故损失评估系统。应当指出的是,灾害损失评估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面广、内容也很复杂,理论上尚在探索之中。
2国内外洪水灾害评估研究现状
2.1国外洪灾评估
洪水灾害的评估和风险评价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洪水级别判定;受灾范围、影响程度的评估和统计;经济损失的评估[1,2];洪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3];洪水对社会的影响评价[4]。对洪水灾情的详细评估,仍是个难点和热点领域,还有待继续深人。Ouellete等[5]将极值理论应用到洪灾评价当中;MC Bean等[6]通过洪水淹没深度曲线来估算洪灾损失的程度;Yevjevich[7]研究了洪水特征值的估计误差对损失评估的影响;Dingmana[8]则针对洪泛区平原区划中存在的水文不确定性和司法不确定性,提出一种权宜方法,以加快洪泛区平原区划工作。
2.2国内洪灾评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性的减灾活动及研究工作的开展,我国在灾害社会学和灾害经济学方面的研究迅速活跃起来[9-12]。马宗晋[13]等提出了用5级灾度概念来表示灾害损失的等级(称之为灾度),5级灾度的测算为灾情评估、减灾对策提供了重要指标;闵
骞[14]建立了包含受灾人口、受灾面积、成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洪水等级指标——洪险度;谢大龙等[15]将洪水灾害损失评估归纳为灾害财产损失率、损失增长率方法和单位面积综合经济损失值法两种方式,应用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与当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来确定洪水灾害评估的等级划分;傅湘、纪昌明[16]在分析洪灾损失评估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人员伤亡损失、经济财产损失、生态环境损失与灾害救援损失四部分的洪灾损失评估统一指标;高庆华[17]、王劲峰[18]分别提出了一些涉及减灾数益评价、边际数益评价方面的损失评估量化指标;赵阿兴[19]进一步用灾害损失率作为灾害损失定量评估的相对指标来标定灾度等级;汤奇成等[20]在洪水灾害影响的层次分析计算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现行政策和规定以及以前灾度等级的研究成果,提出用经济损失和死亡人数这两个指标来进行洪水灾害灾度分级,同时为充分利用中国历史洪水灾害资料,又提出了用洪水灾害淹没面积和淹没历时作为补充指标来评定洪水灾害灾度等级;任鲁川[21]在灾情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灾害损失定量评估的模糊综合评价评判方法,得到了灾害损失单一指标因子的灾度等级的计算公式,为灾情等级模型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赵黎明等[22]在灾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灾情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因素的权重,最后用多级模型综合评判的方法得到解决某次灾害的灾情等级。
2.3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的原则
城市洪水灾害损失涉及面广、内容繁杂、影响范围大、不确定因素多。根据当前的研究水平和洪水灾害的实际情况,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采取的原则为:①科学性原则。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的方法要有科学的依据,得出的结论要符合客观事实。②系统性原则。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应该涵盖城市洪水灾害损失的各个方面。③实用性原则。损失评估指标应该在实际防洪减灾工作中能够应用到。④可得性原则。评估指标所需的数据应该能在相关部门获得。
3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的选取
城市洪水灾害损失评估指标的选取是评估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的需要,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合理构建城市洪水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城市洪水灾害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单一指标无法全面刻画它的特征,需要选取包含多方面洪灾特征的指标集合来完成灾害评估。
3.1指标选取的依据——洪灾形成机制
洪水灾害是自然界的洪水作用于人类社会而产生的,所以洪水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以下条件:①存在诱发洪水的因素(致灾因子)及形成洪水的环境(孕灾环境)。②洪水影响区有人类居住或分布有社会财产(承灾体)。其中孕灾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水文气象环境以及下垫面环境;致灾因子包括暴雨、江河洪水、水库溃坝洪水、台风、风暴潮等;承灾体包括人员、工业、农业、矿业、森林、渔业、交通及环境等。洪水灾情是由于致灾因子在一定的孕灾环境下,作用于承灾体而形成的。灾情包括人员伤亡、工农业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以及建筑的破坏量等。致灾因子、孕灾环境、承灾体与灾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洪水灾害的致灾因子有多种,但致灾的过程和机制是一致的,即通过冲击和浸泡,使承灾体的功能和价值受损,其强度与最终的成灾度紧密相连,强度越大,成灾度越高,灾情越严重。承灾体对灾情的作用体现于2个方面:价值总量和承灾能力。价值总量反映了受灾基数,承灾能力影响其损失率的大小。对直接损失而言,承灾能力与承灾体自身的质量与建筑标准有关,建筑质量标准越高,其承灾能力就越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洪水灾害的致灾特性及承灾体特性变化迅速。各类资产的损失增长迅速,但增长速率不一,建筑物等公共设施的损失增长相对缓慢,损失比重下降;居民资产和工商企业损失增长较快,损失比重不断上
升
第三篇:电视新闻采访
学分数2周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属广播电视专业教学课程,必修课.基本内容:本课程专为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员,在学过《》,《电视摄像》等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前提下,增设的有关电视的专业课程.内容涉及电视的特点,原理,方式方法等,包括熟练掌握镜头前访问,突
击采访,现场报道,人物专访,记者招待会采访,电视深度报道等方面的方法与技巧.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认识到电视新闻记者,除了要有报刊文字记者的素养外,还要懂得电视的特点和特性,且能掌握现代电子摄录设备摄录新闻事实的基本技能,并能熟练地将多种传播符号采集,有机组合起来,以便将来能胜任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工作.教学方式:除讲课外,采用精讲多练(以采访校园新闻为主),习作讲评,作品分析,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理论联系实际,力求提高实践能力.参考教材:
张骏德主编《当代广播电视新闻学》有关录音采访与摄像采访部分,2001年3月版
刘海贵著《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3月版
艾丰著《采访方法论》,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1月版
教学内容:
电视的特点与方式
电视必然要求现场采访
严格受时间空间条件限制
综合传播符号的采集
记者出镜头的形象问题
受众往往参与及信息反馈即时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
电视新闻传播符号包括声音符号,图像造型符号,字幕符号
声音符号包括播音语言,现场语言,现场音响,音乐符号
造型符号包括形体符号,表情符号,服饰符号,色彩符号,空间符号,图表符号,照片符号,节奏符号,等等
字幕符号分四种:标题,插入式简讯,同步注释,整屏文字等
电视新闻的声画关系
声画同位
声画对位
两者有机结合镜头前访问一一提问与引导的技巧
镜头前访问的特点
访问成功的各种条件分析
如何提高提问的质量
提问的方法
引导的技巧
实习之一------采访校园新闻
突击采访与现场报道
突发性事件采访与非事件性的不同
突发性事件采访的方法
电视现场报道的特点
记者的事先准备与临场应变能力
现场观察的技能
现场观察的涵义
只有观察到才能拍摄到----现场观察对电视记者的重要意义
现场观察的类型
现场观察的方法
人物专访
人物专访的特点
抓住访问契机,采集重要信息
采集人物事迹,体现人文精神
兼顾现场,人物,记者三要素,熔现场情景,人物言行,记者感情于一炉
(九)实习之二------采访新闻人扬
(十)习作讲评
(十一)全感采访与采访心理
1.全感采访的涵义与作用
2全感采访的要领
3.采访中的心理感应规律及其运用
(十二)电视深度报道
电视深度报道的涵义与类型
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特点
电视深度报道采访的方法
(十三)记者招待会采访(实习之三)
记者招待会采访的特点
记者招待会采访的提问
记者招待会采访材料的整理
(十四)各种类型采访总结
事件性新闻人物
非事件性新闻人物
人物专访
深度报道
记者招待会采访
(十五)十条基本采访方法(上)
点面结合三个阶段:横,纵,变
两面挖掘
寻找“镜子”
5.抓取特点
(十六)十条基本采访方法(下)
6.抓关节点
7.协同作战
体验感受
“短仗长打”
常备不懈
编写者:张骏德(教授)编写时间:2004年3月
第四篇: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章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三、什么是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种。作为一个工种而言,电视新闻编辑是节目的把关者、生产者与播出者。他负责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甚至,还有可能负责节目的经营。
第二,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节目的制作环节而言,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阶段。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结合。
四、所谓大编辑部机制,就是把整个频道、整个节目甚至一次报道都当作一个有机的系统,以整个频道、节目甚至一次报道为管理单元,由一个大编辑部来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协调、配置,统一策划,统一调度,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将反映同一内容却不同角度的节目同归在一个频道或一个节目、一次报道中,使节目的制播充分体现一种整体性,展现新闻的深度性和深刻性。
五、栏目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明确、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
栏目的基本特征是:固定的节目主持人;定时定量定期播出,定时就是固定的播出时间,定量就是固定的时间长度,定期就是固定的播出频率;相对稳定的节目定位;固定的目标收视群体;统一的风格和形式。第二章
一、电视的构成元素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
二、视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视觉影像是电视对受众最具冲击力的传播手段。在电视屏幕上,视觉元素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形态。视觉元素主要包含:
1、画面画面就是记录新闻事件有关信息的动态影像。
作用:(1)再现。第一,再现现场(现场环境),以现场视角去报道新闻,用纪实的手法去拍摄新闻。第二,再现过程(关键情节),情节是新闻事件的主体,而那些能够反映事件核心进程和本质特征的关键情节更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当然也是电视画面展现的重点。第三,再现细节,细节能够揭示事件表面背后的隐藏信息,能够昭示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例如:报道中人物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等。(2)实证。电视画面因其直观性、连续性而具有很强的实证功能。(3)表意。画面的组接可以产生新的意义。
2、屏幕文字(字幕)字幕是很重要的视觉符号,虽然附属于画面却具有独立的表意功能,能有效弥补画面信息传达方面的不足。
字幕的功能 :(1)提示(新闻标题、要点提示)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重要论点等的强调,以引起观众的注意。(2)补充说明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作辅助性介绍。如人物身份、时间、地点等事实要素(3)传递新信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新闻)信息性字幕,主要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单元传达某种相对完整的信息
3、图表、图形和动画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字、地理方位或者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之间复杂的关系等,光靠语言、画面和文字无法解释清楚,或者不便于受众理解,这时就需要绘制一些图表、图形,甚至要制作动画来加以形象化处理。
4、照片或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关的实物资料
有些新闻事件,当时没有拍摄下来,通过电视画面显然无法表现。这时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照片或者实物资料。
三、听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一)人物同期声人物同期声是指在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采访形式出现,包括记者的现场报道、与采访对象的谈话、人物的讲话。
人物同期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2个性化的同期声语言。
3通过同期声的追述可以表现过去的形象。(二)环境效果声
环境效果声也称为实况音响或者背景声。体现现场环境表意性
比如公鸡打鸣,狗的叫声,救护车的嘶鸣,钟表的滴答声等。(三)旁白解说
旁白解说主要通过记者或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来表述新闻事件。它主要用来解释、议论、介绍背景、表达作者观点、补充画面表达多义性的不足等。
(四)音乐包括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在专题片渲染情绪、烘托主题时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电视新闻节目主要分为三类: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在真实、客观的基点上,旨在迅速、广泛、简短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件通常,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尖兵。由于它天天同受众见面,影响面广,人们习惯地称为电视新闻,即狭义的电视新闻。
特点:
1、快。如何实现快?第一,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抓核心要素报道;第二,利用编排手段,敢于突破常规,尽快播发;第三,利用技术手段,比如,直播手段,口播报道,飞字幕;第四,报道手段,变结论式报道为进程式报道,在事件还没有最终结果的情况下,随时报道最新进展,利用电视的优势及时追踪报道。
2、短。
3、活。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分三类): ·消息类分为口头报道、图像新闻与图片新闻、电话采访与连线、字幕新闻 ·专题类分为专题报道、深度报道 ·评论类
(二)电视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它或对新闻事实做出比较详细、系
统的解释和分析,或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追踪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报道。
(三)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
五、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第三章
一、新闻信息的六大构成要素是我们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要信号: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和一个H(如何)-----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过程(How)
二、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
1、显性信息显而易见,比较容易确认;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
隐形信息需要对新闻事实做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隐藏在事实的表象之下: “为何(Why)”,“如何(How)”
三、新闻价值判断的两个维度:
1、绝对价值——透过新闻事实本身所传达出来的原生信息考察其作为“新闻”所具有的基本价值
2、相对价值——将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整体的传播环境中去考察,衡量其在整个传播环境中所具有的价值
3、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统一
四、判断新闻的价值标准一般有:时效性(包括时间性与新鲜性两层意思。·时间性:发生与被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差越小,时间性越强。信息时代,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新闻事业发展史即是争取时间性的历史。·新鲜性:新闻报道的新鲜感,表现在内容、视角、切入点、形式、主题等方面)、重要性(事实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工作及国际政治生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影响的大小)、显著性(是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意义)、接近性(核心是指新闻事实与共同主体特别是接
收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趣味性(奇特反常幽默的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喜闻乐见的意义)。
五、对新闻的绝对价值产生修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众、目的、语境。第四章
一、导语的功能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导语往往以主持人(播音员、记者)图像口播的形式出现。导语的两个基本功能:吸引受众和揭示主旨。
二、正文写作的结构
正文是对导语的深化和补充。它要对导语中涉及的新闻要素做进一步的注释和充实,对导语中没有涉及的新闻要素要做交代和说明。电视新闻正文写作的手段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现场画面、同期声等声像手段。结构:按照逻辑顺序展开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展开的结构、混合式结构
三、电视新闻报道中细节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真实性(2)揭示主题
(3)表现情感、塑造形象(4)渲染气氛(5)增强可视性
四、电视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要注意的方面
1、服从主题的需要。背景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的,所以背景的运用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要简明扼要而不喧宾夺主,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冲淡主题,给人以主次不分之感。
2、立足于释疑解惑
3、与报道主体有机结合。第一,紧扣主体,服从并服务于主体表现的需要;第二,背景材料的选择要精当,不能不加选择地一股脑儿往上搬;第三,背景的运用要灵活,要有机地分散到报道的不同部分,大段的背景会打断报道主体发展的逻辑线索。第五章
好的故事应具备哪些特质?
1、好的故事以“人”为灵魂
对于受众来说,“人”总是新闻报道中最
富感染力的因素之一。在一个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我们所见到的“人”,应当是具体的、鲜活的。
2、好的故事以“情节”为主体好的情节一般具有如下特质: 一是新闻主角的代表性言语和行动; 二是典型的时空环境;
三是新闻主角的言行与典型环境之间的戏剧冲突
3、好的故事以“细节”为血肉 一是细节首先是可视的形象 二是细节折射事件的本质三是细节往往是情节中的兴奋点
4、好的故事有戏剧冲突
一个好的新闻故事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戏剧冲突,只不过产生这种冲突的矛盾主体都是真实存在的第六章
一、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的基本意
识
(一)全局意识全局意识是栏目编辑意识的宏观体现
1、宏观传播环境
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党和政府一段时期的工作重心;一段时期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本媒体一段时期的传播重点
3、新闻栏目的整体布局
(二)责任意识栏目编辑要时刻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要坚持原则,吃透两头;要维护个人权益;要防止不良模仿平衡意识
(三)平衡意识是大局观的另一种表现地域的平衡,领域的平衡,形式的平衡,力度的平衡,观点的平衡,热度的平衡
(四)栏目意识
1、注重对栏目风格的凸显
2、着力于栏目整体形象的塑造
3、增强竞争意识、展现栏目实力
(五)人本意识
1、受众意识
(1)栏目设置栏目的定位、题材的选择、表现的手段
节目处理抓住百姓关注的新闻点,突出新闻与百姓的关联性;用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解释专业内容
2、人文关怀
(六)评论意识
新闻不仅要提供关于事件的客观信息,而且要提供关于事件的意见性信息 新闻评论是媒介树立权威、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辑应当善于利用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为评论服务 第七章
一、新闻策划是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形式、程序、时机、角度等的策划。
二、新闻报道常见的形式(1)集中式 好的报道角度 一定的规模(2)连续式 追踪报道 系列报道(3)特别报道 特别的时间 特别的形态 特别的组织
(4)日常的单篇报道
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阶段:制片人、策划、责任编辑、记者、编辑、撰稿、摄影师、灯光师、字幕员、美工、主持人。·主持人、播音员、主播三者的不同:播音员的主要任务是将节目的文字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传播出去,放置解说词的配音,每条新闻的导语以及现场播报。主持人的任务处理将游资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外,还要参与到节目的策划、撰稿、现场采访等环节中区。主播是整个新闻节目的把关者,不仅参与新闻节目制作的每一个环节,而却具有最终的决定权。
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录制)阶段:导播、现场导演、视频切换、音频切换、摄影师、灯光师。
电视新闻节目编辑流程:分为两类,一类是日播或周播的常规电视新闻节目:
(一)常规电视新闻节目:.策划阶段。确定选题应考虑的原则:1.注意新闻选题的新闻价值。要符合新闻价值的五要素,即新鲜性、重大性、异常性、接近性、趣味性。2.注意舆论导线的需要。任何一个时期的社会
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发挥自己的“喉舌”作用,合理引导群众,有效实现自己的传播意图。3.注意受众的需求。一是对信息的需求,二是对知识的渴求,三是娱乐需求,四是生活需求,4.密切关注其他媒体的报道。当代新闻媒体的竞争无外乎就是“快”“准”。新闻素材采集阶段。后期编辑阶段。成片的送审与播出阶段。一类的大型专题直播节目。1.确定选题;2.前期准备;3.直播方案申报;4.构建直播团队;5.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6.直播现场的设计与考察;7.工作台本的制定;8.直播准备阶段;9.现场直播。·电视纪录片编辑能力训练
一、获取选题
(一)获取选题的路径
1.来自上级布置的任务和集中策划。2.来自其他的媒体; 3.来自观众;
4.来自编导生活中的发现和感悟。
(二)题材的价值标准 1.是否具有史料记载的价值; 2.是否具有社会普遍性; 3.是否具有人情味 4.是否新鲜,具有趣味性
(三)题材选取的实务化过程
·调查时步骤:1.了解相关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等背景知识。2.查找观摩相同题材或相似题材的同类型片子。3.深入拍摄现场实地研究。
·调查手段:1.现场调查;2.采访谈话,社会中对立的两极,对于某个问题持完全不同观点的人士;4.拍摄地当地的居民好了解情况的群众;5.某领域权威的领导或专家。·调查那内容。
(四)影响选题的因素
1.创作者的知识结构和对同题材的把握
能力。2.观众的审美期待和欣赏趣味。3.题才的内在意义和价值。4.题材的可拍性。
二、组织创作团队
三、策划文案写作
(一)拍摄计划书
(二)拍摄大纲
(三)拍摄进度表
(四)设备清单
(五)预算草案
四、物资准备
(一)摄影录音器材的准备
1.电视摄影机,2.三角架.3.监视器4.收音话筒
(二)摄制组成员食宿和交通的安排
五、实训练习第六章
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关系: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电视界一个约定俗称的名称。目前在国内,电视纪录片和电视专题二者之间的关系以“等同说”“从属说”“独立说”“怪胎说”等说法为代表。电视专题片的类型:
(一)按专题片的内容划分人文类、社会报道类、自然环境类。
(二)按专题片的风格划分为纪实类与写意类,中央电视台教社衷心主任高峰将专题片分为纪实类、表现类、思辨类。
(三)按专题片的结构分旁白加画面的主观式、由采访构成的采访式、既无旁白也无采访的纯观察式、由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互动构成的反射式。
(四)按专题片的播出形式来划分:报道类专题片、栏目类专题片、非栏目类专题片、其他类专题片。电视专题片的美学特征: 1.纪实性,2.艺术性 3.思考性。
第五篇: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章
一、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二、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三、什么是电视新闻编辑? 第一,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工种。作为一个工种而言,电视新闻编辑是节目的把关者、生产者与播出者。他负责节目的构思、采访、后期剪辑、合成等一系列的工作,甚至,还有可能负责节目的经营。
第二,电视新闻编辑是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节目的制作环节而言,电视新闻编辑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节目的后期制作阶段。
因此,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是节目艺术和电视技术二者的结合。
四、所谓大编辑部机制,就是把整个频道、整个节目甚至一次报道都当作一个有机的系统,以整个频道、节目甚至一次报道为管理单元,由一个大编辑部来对新闻资源进行统一协调、配置,统一策划,统一调度,进行新闻素材采集工作,将反映同一内容却不同角度的节目同归在一个频道或一个节目、一次报道中,使节目的制播充分体现一种整体性,展现新闻的深度性和深刻性。
五、栏目及其基本特征 所谓栏目,是由固定主持人主持、内容主题明确、风格和形式统一、定时定量定期播出的节目单位。
栏目的基本特征是:固定的节目主持人;定时定量定期播出,定时就是固定的播出时间,定量就是固定的时间长度,定期就是固定的播出频率;相对稳定的节目定位;固定的目标收视群体;统一的风格和形式。第二章
一、电视的构成元素包括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
二、视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视觉影像是电视对受众最具冲击力的传播手段。在电视屏幕上,视觉元素有着非常丰富的表现形态。视觉元素主要包含:
1、画面画面就是记录新闻事件有关信息的动态影像。
作用:(1)再现。第一,再现现场(现场环境),以现场视角去报道新闻,用纪实的手法去拍摄新闻。第二,再现过程(关键情节),情节是新闻事件的主体,而那些能够反映事件核心进程和本质特征的关键情节更是新闻报道的主体,当然也是电视画面展现的重点。第三,再现细节,细节能够揭示事件表面背后的隐藏信息,能够昭示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例如:报道中人物的手势、动作、神态、表情、语气、语调等。(2)实证。电视画面因其直观性、连续性而具有很强的实证功能。(3)表意。画面的组接可以产生新的意义。
2、屏幕文字(字幕)字幕是很重要的视觉符号,虽然附属于画面却具有独立的表意功能,能有效弥补画面信息传达方面的不足。
字幕的功能 :(1)提示(新闻标题、要点提示)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重要论点等的强调,以引起观众的注意。(2)补充说明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作辅助性介绍。如人物身份、时间、地点等事实要素(3)传递新信息(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屏幕下方的滚动字幕新闻)信息性字幕,主要是作为一种独立的单元传达某种相对完整的信息
3、图表、图形和动画
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字、地理方位或者新闻人物、新闻事件之间复杂的关系等,光靠语言、画面和文字无法解释清楚,或者不便于受众理解,这时就需要绘制一些图表、图形,甚至要制作动画来加以形象化处理。
4、照片或者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有关的实物资料
有些新闻事件,当时没有拍摄下来,通过电视画面显然无法表现。这时可以借助一些相关的照片或者实物资料。
三、听觉元素包含的内容及其功
能或作用
(一)人物同期声人物同期声是指在拍摄新闻时同步采录的人物讲话。采访形式出现,包括记者的现场报道、与采访对象的谈话、人物的讲话。
人物同期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加新闻的真实性和权威性。2个性化的同期声语言。
3通过同期声的追述可以表现过去的形象。(二)环境效果声
环境效果声也称为实况音响或者背景声。体现现场环境表意性
比如公鸡打鸣,狗的叫声,救护车的嘶鸣,钟表的滴答声等。(三)旁白解说
旁白解说主要通过记者或播音员的有声语言来表述新闻事件。它主要用来解释、议论、介绍背景、表达作者观点、补充画面表达多义性的不足等。
(四)音乐包括有声源音乐和无声源音乐,在专题片渲染情绪、烘托主题时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电视新闻节目主要分为三类: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是电视新闻中最常见的节目形态,在真实、客观的基点上,旨在迅速、广泛、简短地报道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件通常,是电视新闻报道的尖兵。由于它天天同受众见面,影响面广,人们习惯地称为电视新闻,即狭义的电视新闻。
特点:
1、快。如何实现快?第一,第一时间的快速反应,抓核心要素报道;第二,利用编排手段,敢于突破常规,尽快播发;第三,利用技术手段,比如,直播手段,口播报道,飞字幕;第四,报道手段,变结论式报道为进程式报道,在事件还没有最终结果的情况下,随时报道最新进展,利用电视的优势及时追踪报道。
2、短。
3、活。
(二)新闻专题是就某一新闻题材所做的充分报道,这种报道比较详尽而且有深度。它或对新闻事实做出比较详细、系统的解释和分析,或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追踪报道。在时效上,它和消息最为接近,是报道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内容上,它是消息类新闻简要报道的延伸、扩充,是较为全面、深入的报道。
(三)评论类电视新闻是评论者、评论集体或电视机构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问题或社会现象表示的意见和态度。
五、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第三章
一、新闻信息的六大构成要素是我们判断新闻价值的主要信号:五个W(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为何)和一个H(如何)-----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原因(Why)、过程
二、显性信息和隐形信息
1、显性信息显而易见,比较容易确认;构成新闻必不可少的基本元素 :“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
隐形信息需要对新闻事实做进一步的深入挖掘 ;隐藏在事实的表象之下: “为何(Why)”,“如何(How)”
三、新闻价值判断的两个维度:
1、绝对价值——透过新闻事实本身所传达出来的原生信息考察其作为“新闻”所具有的基本价值
2、相对价值——将单一的新闻事件放到整体的传播环境中去考察,衡量其在整个传播环境中所具有的价值
3、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统一
四、判断新闻的价值标准一般有:时效性(包括时间性与新鲜性两层意思。·时间性:发生与被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差越小,时间性越强。信息时代,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新闻事业发展史即是争取时间性的历史。·新鲜性:新闻报道的新鲜感,表现在内容、视角、切入点、形式、主题等方面)、重要性(事实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工作及国际政治生活、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影响的大小)、显著性(是指新闻人物和新闻事件具有引人注目、非同一般的意义)、接近性(核心是指新闻事实与共同主体特别是接收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趣味性(奇特反常幽默的新闻事实具有令人喜闻乐见的意义)。
五、对新闻的绝对价值产生修正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受众、目的、语境。第四章
一、导语的功能
导语是新闻的开头,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在电视新闻节目中,导语往往以主持人(播音员、记者)图像口播的形式出现。导语的两个基本功能:吸引受众和揭示主旨。
二、正文写作的结构
正文是对导语的深化和补充。它要对导语中涉及的新闻要素做进一步的注释和充实,对导语中没有涉及的新闻要素要做交代和说明。电视新闻正文写作的手段不仅仅是文字,还包括现场画面、同期声等声像手段。结构:按照逻辑顺序展开的结构、三、电视新闻报道中细节的功能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报道的可信度和真实性(2)揭示主题
(3)表现情感、塑造形象(4)渲染气氛(5)增强可视性
四、电视新闻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要注意的方面
1、服从主题的需要。背景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的,所以背景的运用要根据主题的需要,要简明扼要而不喧宾夺主,如果面面俱到,反而会冲淡主题,给人以主次不分之感。
2、立足于释疑解惑
3、与报道主体有机结合。第一,紧扣主体,服从并服务于主体表现的需要;第二,背景材料的选择要精当,不能不加选择地一股脑儿往上搬;第三,背景的运用要灵活,要有机地分散到报道的不同部分,大段的背景会打断报道主体发展的逻辑线索。第五章
好的故事应具备哪些特质?
1、好的故事以“人”为灵魂
对于受众来说,“人”总是新闻报道中最富感染力的因素之一。在一个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报道中,我们所见到的“人”,应当是具体的、鲜活的。
2、好的故事以“情节”为主体好的情节一般具有如下特质: 一是新闻主角的代表性言语和行动; 二是典型的时空环境;
三是新闻主角的言行与典型环境之间的戏剧冲突
3、好的故事以“细节”为血肉 一是细节首先是可视的形象 二是细节折射事件的本质三是细节往往是情节中的兴奋点
4、好的故事有戏剧冲突
一个好的新闻故事应当具备一定程度的戏剧冲突,只不过产生这种冲突的矛盾主体都是真实存在的第六章
一、电视新闻栏目编辑的基本意
识
(一)全局意识全局意识是栏目编辑意识的宏观体现
1、宏观传播环境
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
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
2、本媒体一段时期的传播重点
3、新闻栏目的整体布局
(二)责任意识栏目编辑要时刻考虑新闻传播的社会效益要坚持原则,吃透两头;要维护个人权益;要防止不良模仿平衡意识
(三)平衡意识是大局观的另一种表现地域的平衡,领域的平衡,形式的平衡,力度的平衡,观点的平衡,热度的平衡
(四)栏目意识
1、注重对栏目风格的凸显
2、着力于栏目整体形象的塑造
3、增强竞争意识、展现栏目实力
(五)人本意识
1、受众意识
(1)栏目设置栏目的定位、题材的选择、表现的手段
节目处理抓住百姓关注的新闻点,突出新闻与百姓的关联性;用具体的形象和生动的语言解释专业内容
2、人文关怀
(六)评论意识
新闻不仅要提供关于事件的客观信息,而且要提供关于事件的意见性信息 新闻评论是媒介树立权威、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栏目编辑应当善于利用电视新闻的传播手段为评论服务
二、“峰谷技巧”
每次新闻传播都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包括重要的突发性的新闻作头条,即从高蜂开始。新闻节目表越往后,新闻的紧迫性和新闻价值也就越小,但是在低谷状态下,应该找到一种办法来一个转变,使节目再回到高峰状态。第七章
一、新闻策划是对于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方式、形式、程序、时机、角度等的策划。
二、新闻报道常见的形式(1)集中式 好的报道角度 一定的规模(2)连续式 追踪报道 系列报道(3)特别报道 特别的时间
特别的组织
(4)日常的单篇报道
三、什么是占有率、收视率以及
二者的区别
1、收视率(rating):指一定时段内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受众人数(或家户数)总体的百分比。收视率=(收看某一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受众总人数或家户数)×100%。一般收视率调查机构所界定的总体,通常是指调查区域内被电视信号所覆盖的拥有电视机的全部人口或家户。
2、占有率(share)是指特定时间段内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占打开电视机总人数(或家户数)的百分比。即:占有率=(收看某一频道或节目的人数或家户数÷打开电视机总人数或家户数)×100%
3、区别:收视率考察的是某一时段的频道或节目在整个电视市场上的分量,是一种绝对指标;而占有率考察的是某一时段的频道或节目在特定(同一时段)电视市场上的分量,有时也被称为收视份额,是一种相对指标
四、吊床策略和搭帐篷策略
吊床策略指在编排收视率相对较低或不容易预测的节目时,在该节目的前后编排两档很受欢迎的节目,其情形类似吊床,两端高中间低。
搭帐篷策略指将一个收视率高的节目安排在两个影响比较弱的的节目中间,以期第一个节目的收视率会因为人们要收看第二个节目而呈上升趋势,而第三个节目也会受益于第二个节目的高收视率。第九章
蒙太奇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一)定义
蒙太奇,这个词来自法文的“组接”,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意是“安装、组合、构成”。把这个词借用到影视创作上来,就是将前期拍摄下来的许多镜头按照一定的的目的和程序排列、剪接在一起。这种镜头组接的技巧,就是通常意义上的蒙太奇,即作为技巧的蒙太奇。另外,蒙太奇还是影视美学的一种观念,它贯穿于影视创作从构思、选材直至制作的全过程,是一种影视艺术的构成方式和方法。
(二)表现形式
1、平行式蒙太奇
同时异地进行,互相呼应,互有联系,彼此促进刺激,类似传统评书中的“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2、对比式蒙太奇
3、复现式蒙太奇
4、交叉式蒙太奇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内容的镜头交叉地组接起来,两个动作构成紧张的气氛和强烈的节奏感,造成惊险的戏剧效果。它与平行式蒙太奇有相似之处,区别在于交叉式蒙太奇中不同戏剧因素的关联性更强,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互相交织,最终汇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高潮。而平行式蒙太奇中线索之间并不发生实质的接触,只有内在的关联。
5、积累式蒙太奇
6、象征式蒙太奇
7、联想式蒙太奇
8、错觉式蒙太奇
9、呼应式蒙太奇
10、前进与后退式蒙太奇
11、时空交错式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