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5 08:0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

第一篇: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公安工作面临长期、严峻的形势,由于公安工作对象的特殊性以及犯罪类型的日趋多样化,警察自身的心理素质面临着更高的要求与挑战。公安院校肩负着培养预备警察的重要任务,因此,推进公安教育改革,加强实践技能的训练,加速形成良好的战斗力,及时为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提供综合素质良好的预备警力,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最紧迫的任务。

警察心理学研究的是普通警察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探讨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素质,并对警察心理素质的培养及选拔进行相关研究。目前,国内不少公安院校开设了警察心理学必修课程或选修课程。该课程在帮助学生建构未来警察职业所需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立足于公安院校的特点,明确课程定位

公安院校一般以培养具有理论素养的应用型公安人才为目标。相对于公安院校的课程体系而言,警察心理学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服务性特点,该课程围绕培养学生的基本心理素质,让学生明确警察职业所需的心理素质,并为职业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

同时,该课程对培养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个性品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日后工作所需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加强学生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良好的支撑。

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深化课程目标

反思课程研究的发展历程,课程研究一直把“怎样科学有效地开发课程”作为主要问题,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内容的取向发生了重要转变,转向“如何理解课程”,课程研究越来越重视人的因素,指向人的“解放”。兴起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以积极的视角解读人的心理现象,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为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不仅引发了心理学研究思潮的变化,而且由于其强调从正面界定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关注人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为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提供了新思路。

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当围绕警察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从认知、情感以及技能等方面深化警察心理学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职业适应力以及将来从事警察职业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就认知目标而言,通过对警察职业特点的正确

认知,调整学生的入职动机,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得警察职业所必备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就情感目标而言,应当激发学生从事警察职业的积极情绪体验,形成警察职业所必备的积极心理品质。例如,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信念。就技能目标而言,警察心理学应当围绕学生警务技能的训练而开展各种训练,并让学生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激发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增进对自我个性特征和职业兴趣的了解,提高职业选择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处理职业中难题的应对能力。

课内外相结合,完善课程内容

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建设,除了完善课程自身的教学内容,更应当加强学生警察职业基本心理素质的训练,理论讲解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课程目标。因此,不仅是课堂教学,更应当通过课外学生的学习巩固课堂所学。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时,重新选定课程内容非常重要。围绕学生未来警察职业所需的积极品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建设课程内容。

警察积极人格的塑造 警察职业所需要的人格特质有快速的感知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理性的分析能力、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独立的工作能力、诚实可靠、有责任感、临危不乱、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热情、冷静、理智等等。这些积极的人格特质,必须在课程里体现出来,让学生明白将来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警察。

警察的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 自我意识有助于帮助个体加强对自己的了解,并根据周围环境调节自己的行为,因此,自我意识的培养对于在校大学生尤为重要。对于警院学生来说,自我意识有助于他们端正自己的入警动机,并为在校的生活学习进行规划。这种意识将一直存在并指向学生的将来职业发展。将自我意识与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了解职业前景,有助于学生对将来从警之后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的规划,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将来的警察职业。

情绪与压力调节 情绪管理是个体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警察这个特殊的职业而言,情绪管理非常重要。在执法过程中要能够保持冷静的头脑,避免冲动后的不可预计的后果,警察的情绪管理已经不是关乎自己个体的事件,而是成为保障执法的重要因素。对警院学生加强情绪管理的心理教育,将有助于他们调解自身情绪问题,加强自身情绪控制,提高挫折承受能力。

警察的人际关系 警察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除了自己的同事、上司、家人以外,还要接触群众以及犯罪嫌疑人等等。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要求警察应当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人际交往中识别人的心理状态,同时,通过人际交往调节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等等。因此,警察的人际关系列入课程内容重要的部分,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将来要面对的人际环境,通过人际交往方面的训练,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从而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警察的心理健康 警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职业,应激性较强,且经常与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打交道。因此,培养公安院校学生积极人格、加强心理调节能力对

于将来有效执法、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应结合各种心理训练方式,营造气氛活跃、愉快和谐的团体环境,引导学生增强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探索,并主动将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所获得的积极情绪带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现实,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奠定基础。

改进教学方法,增强积极体验

在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中,课程实施层面主要关注如何施教的问题。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心理学倡导积极的人性论,它以积极的眼光看待每个普通人,发现他们身上具有的潜在积极力量,并加以发扬。因此,警察心理学的课堂教学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鼓励与肯定,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帮助他们发现自身的积极力量,关注学生的自我认识、获得幸福的需求。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积极体验。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增强学生对警察职业的积极体验,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对自己优势的肯定,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认同目前的警务化管理模式对于他们职业成长的重要性,体会现实的满意感和幸福感,并正确认识就业压力问题,乐观地面对将来的职业出路问题。

再次,为帮助学生塑造积极人格,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应当在课程内部创设积极氛围,通过多种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在警察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课前的准备到课堂的讨论,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同时也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展示的机会,通过自学,提高分析能力,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能找到发展自己优势的机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

最后,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联系起来,灵活多样地采取各种方法达到课程目标。要将课堂教学的内容延伸至课外,将警察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当下生活融合起来。著名的教育哲学家杜威就倡导“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通过公安院校特有的技能节的开展,将课堂所学应用于技能比赛,能有效地提高警察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组建高效的专业教学团队

教师队伍的质量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再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观念都得经由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而言,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非常必要。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均应有相关心理学理论的专业背景,同时还必须有公安工作实践的经验,能够教授犯罪心理学、警务心理学等课程,在进行警察心理学教学时,能将学院内开设的相关心理学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并把握好课程与课程之间的侧重点。

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应当具备较强的教学技能,有良好的课堂教学掌控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收放自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积极的教学环境中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

注重学生成长经历的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包括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警察心理学课程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应当避免单纯的知识性考核方式,而应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其评价可以采取比较灵活的方式进行,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笔试与面试相结合,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对学生的课外训练进行总结与分享,特别关注自我在学习中的积极变化。

教学评价虽很难进行相关的量化,但对教师的教学评价以及对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作用的评估可以成为将来探索的方向,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式调查,以及公安工作一线的需求调查,反馈学校的教学情况,正确地评估警察心理学的课程目标实现情况。

第二篇:积极心理学课程总结

积极心理学课程总结

在暑假就已经大致看了下哈佛公开课里最受欢迎也是,哈佛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幸福课。翻译成中文,也就是这学期上的这门课,名字叫积极心理学。一开始听这门课的时候同学们都很好奇,这到底是怎么样一门课,只不过潜意识的觉得是这是一门教我们“如何去寻找幸福的感觉”的课。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个喜悦的体验过程,但却不是一般快感喜悦。幸福的感觉是一个过程,贯穿整个前后。书中把幸福定义为“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幸福就是,当你设定一个目标,你在奋斗的时候感觉快乐,你实现目标的时候也感觉快乐。目标是有意义的,书中的意义为两种,一种是自我完善、一种是自我实现。书中的快乐是过程中的快乐,是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中的快乐。幸福的感觉就是过程和结局双赢的快乐。

幸福的意义。追寻幸福有什么意义?幸福感应该是人生的意义。很久以来我就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自我完善,这个想法注重了结果,但却没体验到过程。“幸福感的追寻是人生的意义”这个命题高于我以前的认识。别忙忙碌碌为了一个目标又一个目标,只求体验到目标成功后的一霎那喜悦,然后又重归虚无。要体验过程,体验当中的快乐。引申过来就是,你忙碌的生活是毫无意义的,只有拥抱生活,体验生活,才能获取幸福。

任何教人生智慧或者为人处事的课程或者是书籍,看上去大多废话。大多外国人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理论化,弄得大家都不懂。但是其研究出来的有一点好处就是人们能在废话堆中发现一些金子,金子数量根据书或者老师的质量而定。如果某些人觉得某些是金子,又有另一些人发现了心目中的宝石,那这样的课就算值得一听了。照这个标准,积极心理学应该是这样一门课

看了《幸福的方法》这本书,作者很可爱。看过很多书想过很多东西,但当众讲起自己如此熟稔的东西还是有点小腼腆。他就这样宠辱不惊,云淡风清地尽力用大众都能接受的方式平易地讲自己经过很多痛苦的思考而感悟到的人生智慧,言浅意深。

言浅意深是什么意思?大道理们总是听起来很空泛,直到亲身体会过才知道怎样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就是所谓人生智慧。所以人们说幸福的生活不是凭聪明,而是靠智慧。

撇开课程的内容说句题外话,我觉得很多人现在的阶段还停留在中学老师教什么然后学什么的阶段,而不会自己去发现,去学习。而心智似乎也停留在小时候需要大人荫佑的阶段,缺少了对社会的担当,还有责任感。归根结底我觉得是我们从小的教育问题,而在大学里让我们去上类似西方高等学府“幸福课”的课程,我觉得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行为。我们现在身边的学生并没有达到那种阶段,就好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方式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一样,而不能超越生产

力的发展水平,否则就像大跃进,只会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不过积极心理学本质上是好的。费尔巴哈说,人活着就是要使自己幸福。但是幸福的含义每个人都不同,有人说是为了有更多的金钱,有人说是为了更大的房子,也许有人说是为了有更高的地位,或者有人说:一生平安就是福,一家团圆就是福„„

幸福本身,天下的人有无数种定义。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如此的宝贵,我们将享有一生的时间,它其实不在乎长短,而更在乎质量。我们要用自己的能力为自己建设一个灿烂的人生,去争取自己的幸福。

我觉得,尽自己的努力,让这个世界因为我而变得更美好,这就是幸福。但这个过程很痛苦,感觉自己的价值观跟周围的人不一样,很多时候会觉得很烦恼。但我一直坚信只要努力过了,终将会被人理解的。

再者,在学业和日后的工作过程中,我现在渐渐悟到:凡是做出大事业的人,也许刚开始是出于爱好和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做了,但到后来自觉自愿已经退到其次,坚韧不拔的勇气和意志开始越来越占上风,自己对自己的承诺,别人对自己的期待,使自己不得不努力前进,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所有获得大成就的人,都经过了一条必经之路,那就是从自愿自觉走向坚忍不拔艰苦卓绝的努力,最后才能够达到一个极高的境界和成就,没有例外。

近几日回想王元老师对我的话,总越来越觉得有道理。自己这么多年提高不了确实是自身有些问题,这些问题是阻碍自己的发展的瓶颈问题,在以后的生活中必须要去突破它们。

最后,在上完这门课结课之后,我才发觉原来暑假看的“幸福课”只不过是蜻蜓点水,并没有在内心深处建立什么东西,所以在上课回想起来的时候什么都记不得了。回去还是得重新看一下,再细细品味才行。

Positive Psychology Course Wrapup

In this term I learned a lot of knowledge about happiness from the book Happier.In the first part What Is Happiness.The writer uses this question to begin the course.All of these sections tell us the knowledge about happiness.We should look through the false appearances of happiness.Rather than feeling despondent and wasting time, we need to recognize that happiness is an unlimited resource and then focus on ways in which we can attain more of it.As is well known, being success is hard to get, as well as happiness.It’s just a feeling from the depths of the soul.Only to understand what you want, can you easily be happy.The second part is Happiness Applied.It tell us that our best chance for happiness is education.Most students dislike schoolwork, but on the country,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are all need to get happiness.The road to happiness isn’t stright.So we must use our heart to feel the world and nature, even something we don’t like.The last part is Meditation on Happiness.The writer tell us something about happiness of his meditation.Among these sections, I think the most important meditation is that the consciousness of happiness is simple.As people said, happiness is just a feeling of our souls, if we make the level of our contentment low, I think we can easily become satisfied and feel happy.In order to possess a happy life, we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others, about the society, about our culture and history.We should be positive, observe the law and realize our own responsibility, and then we can have a happy life!

第三篇: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1

最近看了很多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献资料,学习了解到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 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1]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这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很大的不同在以往的心理学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以及对于死亡的恐惧等等而很少关注健康勇气和爱。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盯)是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Martin E.Seligman于出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倡议及定位的,是Seligman和Csikszemmlhalyi于20xx年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来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Seligman博士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是帮助人们发现并利用自己的内在资源,进而提升个人的素质和生活的品质;21。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这种需要会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积极心理学利用这些内在资源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人类的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体现在修正先前心理学发展的不平衡,强调心理学的发展既依赖于预防和治疗人类的心理疾病,同时更依赖于培养、建构人类的优秀品质,二者可以相辅相成,平衡发展。 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在于换了个角度去理解心理学对于人的作用,传统心理学更多是基于心理疾病的模式去寻求归因,而积极心理学更关注人的力量,更重要的在于心理学并不是只为“病人”服务,应该为普通人提升幸福感、愉悦感提供思维源泉,使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

特别有悟的是三点,第一,积极心理学并不否认世界上有痛苦和人类的缺点,而是认为美好与卓越和疾病与悲痛都是真实存在的;第二,心理学对目前已经有幸福感的人更有效,因为虽然对这些人有较少的改善空间,但相对他们携带的包袱更少,也有更多的技能和资本让心灵之旅走得更好。第三,积极心理学提倡畅所欲言和思想和心灵探索,但也强烈推荐使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例如:感谢信vs宽恕信、娱乐vs善举、时间的礼物等等。也提炼出不少实验论证的效应来解释一些心理学应诉对积极情绪体验的影响:如峰终理论、曝光效应、捐赠效应等。 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都尊重人的精神和自尊,不把人类当作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来研究,区别主要在于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变坏和变好的能力,美好生活知识一种选择;积极心理学从多种渠道获取有意义的证据:可以从严谨的实验室数据中获取,也可以从个案研究、访谈、大众普查、历史资料分析中获取。

心理学家认为情绪是比较复杂的,不仅包括主观感受、还包含生物学唤起的特殊形式,思想爱你个和行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区别在于,积极情绪一般不与特殊的行为倾向相关,但积极情绪扩大了我们的选择范围(注意力宽度更宽了、记忆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更流畅了、对知识的感受性增强了等等),更多对未来有决定作用;积极情绪也能够消除消极情绪所导致的生理学反应,如焦虑等。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2

接触心理学这门课程后,不得不说它对我的帮助很大。

首先心理学能够增加自我认识对于普通的情绪冲突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心理学让我从饱受不良情绪折磨的苦海中解脱出来,让自己以一个理性的眼光对自己的处境做一个定义,提高了许多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无疑对我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益处。

在接触心理学这门学科以前,它总给我一种太神秘的感觉,总以为它很深奥也很虚幻,但是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也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中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深入了解心理学后,我渐渐的对我平时自身的情绪问题有了更多的了解。了解不良情绪形成的'原因,解决不良情绪的方法等。

在本次心理学选修课程上,我学会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抑郁情绪,因为我属于性格较为内向的人,内心较为封闭,不喜欢将平时抑郁的情绪倾诉出来,在心理学课堂上通过老师播放的著名歌星杨坤访谈中我学到了,抑郁的情绪可以通过运动健身来排解。其次我发现在平日我是一个喜欢抱怨的人,通过学心理学我学会了停止抱怨。开始改变。

通过这两个学期的心理学学习,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开始考虑的周到了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的给予一些心理上的疏导,和言语上的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也许这些“微乎其微的事”不值得一提,但从小的行为的改变,可以看到心理学课对我大的影响。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心理学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成长着。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心理学使我终于明白了“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会生活的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的。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要去爱人,更要爱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世间的有情。多一些信心,多一些爱,才会找到一条比旁人更美丽,更宽广,离成功更近的路!有人说,快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其实不然,一个人要快乐是谁也阻止不了的,快乐的因子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关键在于你自己想不想快乐,当遇到心烦的事时候,乐观一点,勇敢一点,博学一点,那快乐就在你身边。

希望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心理学,了解心理学,能让心理学为我带来更多的改变,不光帮助我自己,还能去帮助身边的人。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3

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心理课后,我觉得我了解到了很多身心健康方面的知识,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我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选了这门课,但是上了几节课后,我觉得这课其实还挺不错的,因为它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坏习性,让我潜移默化中改变着自己。

我记得课堂上老师告诉向我们提问,有没有谁坚持每个礼拜锻炼身体的,我站起来说我每个礼拜坚持打排球,快走,走健美操,老师说这是个好习惯,要坚持,除了下雨我一直坚持着,其实我个人觉得锻炼身体锻炼得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意志和心态,不开心的时候,不要给自己时间过多纠结其中,生活中难免不开心,其实我觉得也是那么回事,很多时候,就算是郁闷,也要学会给自己找个出口,之后我们又看了人的身体结构的视频,觉得很有趣,很奇妙,原来人的身体结构以及器官功能还可以被解释为这样,并且,我也懂得器官也是有感情的,需要被好好照顾。心理的健康与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生活中的很多小习惯和行为方式累积形成的,因此关注自己的日常行为和心理健康很重要。

老师刚开学的时候有要求我们可以记录自己每个礼拜开心或者不开心的事,然后通过邮件发给老师,我只发过一次,不是我不愿意发,只是因为生活中太多事情需要花心思,所以便忽略了这点,但是i,生活中我也是个爱记录的人,我非常喜欢看书,平时看到有共鸣或者深的我心得东西我都会记录下来,久而久之,我就有一本又一本的记录了我生活片断的宝典,我称之为”sunny daily”,哈哈,其实这也是一件很有爱的事情,对吧?另外,诚实的.讲我也逃过几节课,老师每次不点名,不强迫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其中,我非常地佩服和尊敬您,您是真心实意的和我们交流身心健康方面的问题,不是为了仅仅完成老师的任务,所以,我由开始的不情愿变得很主动。

这篇论文,写得并非标准,我只想借助这个平台和老师像朋友一样交流,说实在的,我觉得自己是个比较奇怪的人,认识的朋友都觉得我是个开朗的女孩,但当我一个人的时候,我觉得自己非常安静,并且非常享受一个人的感觉,一个人做一辆公交车,听着陈奕迅的歌,看着林夕写得的歌词,喜欢村上春树和柴进,喜欢复古和文艺的东西,也学跟着画画,这些看起来我似乎是个文艺的女孩,但实际上我又是班长,别人觉得我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很强,每次我决定参加一个比赛,班级的也罢,个人的英语竞赛也罢,我总会得到名次,所以,我有的时候我很矛盾,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我自己也一片混乱,不过总而言之,我的生活还比较充实。

这个学期从这堂课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更加关心自己的身体,更加珍惜朋友和家人,希望老师也一直心情身体都好好嗒!共同进步!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4

1、据一项调查研究统计,在心理学中消极研究和积极研究的对比是21:1。

鼓励个人的成长,增进个人的健康比治愈自己的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容易,也远比治愈真正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容易的多。

消极研究多用于心理治疗,是为了解除痛苦,把人从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中解放出来,恢复健康,但是难度比较大,占用了过多的精力和资源。积极研究多用于预防和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康复后的积极恢复,促成人向健康的方向变化,增强了应对挫折和不良情绪的能力,但是对已经陷入心理障碍的人作用有限。只关注消极研究会让人只看到人性中消极的、黑暗的一面,而积极研究关注人性中美好的、善的一面,同时从这两个角度看问题才会对人性有一个合理的认识。积极心理学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形成了一种平衡。

2、目前现实中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障碍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一方面人们的意识程度提高了,对于不良情绪障碍的认识水平、诊断水平和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提高了,也就是说以前不良情绪障碍同样存在,只不过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没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是不良情绪障碍,没有诊断出来而已,并不是不存在。另一方面不良情绪障碍在客观上确实增加了,1、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人们对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要求提高了,也就是说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标准提高了,而满足需求资源的有限和匮乏特别是优质资源的稀缺始终存在,因此满足需求的难度也提高了,需要的受挫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2、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和对物质、精神追求的不平衡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对舒适安逸生活方式的过度追求和对未成年人的不合理培养方式降低了我们的适应能力。3、信息的泛滥和传媒的发达等原因让未成年人在还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有效应对方法的时候就受到了不良文化信息的影响,辨别能力不够容易被误导,应对方式不合理容易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3、为什么应该研究和推广积极心理学?

因为首先集中研究有用的东西至关重要,会变成现实,在世界上起更大的.作用。其次积极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领域的研究学科是重要的,这是因为快乐并非对痛苦的否定,摆脱我正在经历的抑郁或者焦虑并不意味着我同时就变得快乐了,情况并非是这样,问题不会这样被解决。最后预防在今天来说非常重要,预防困苦,不管是抑郁还是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专注于培养积极心态来解决。

4、专注于有效方法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至关重要,不管是对我们自身,还是对我们的关系,对于其他人和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获得更多有效的东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专注于研究有效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提出的问题的本身,好的问题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问题可以引领我们去探索未知,让我们去关注我们忽略了的重要的东西。

5、帮助高危人群的研究。

开始时是消极研究,考虑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些人会失败?健康的文化造就健康的个人,病态的文化造就病态的人。这些人的失败中的确有文化因素和环境因素,但是要改变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的环境和文化因素难度很大,付出巨大收效甚微,甚至情况还会继续恶化。后来出现了范式转移,也就是问了一个相反的问题,同样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环境,为什么有的人成功了?把关注的焦点从环境转向个人,对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找到了问题的实质研究出了有效的东西才能模仿和推广,对大家起作用。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5

积极心理学课程就要结束了,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周时间,却让我学到了很多,这是一门我们学习生活的学科。在我以前接触的心理学知识中,都是一些关于负面事物的研究比如说,抑郁,心理变态,精神分裂等等。弄得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就是和这些负面的东西打交道,所以我对心理学印象不大好。直到接触了这门课,它说的是人性中积极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了解积极的事物远比关心那些消极事物有用,所以我对这门课很好奇。只有研究积极的东西,为我所用才有助于我们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心理出现问题,也只有学习那些积极的东西才有助于解决问题。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就是以积极的、建设性的心态,去认识世界、发现规律,进而去掌握规律来改造世界。积极心理学并不像传统心理学那样,强调病态、问题,而是在努力探索普通人在良好的环境下如何达到满意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角度诠释了心理学的任务,催生教育的生命活力,告了心理学为人类谋取幸福时刻的来临。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发展、生活,具有天赋的人如何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深入理解人的成长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充分发掘人的潜力、潜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发展,有积极的心理特征去面对生活。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似乎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洞察他人的内心,但只有极少数人愿意以那种方式来观察自己。我们总是想知道是什么是他人动怒,但我们又不愿去分析是什么让我们自己坐立不安。我们不想让任何人,包括我们自己,看到我们实际的样子深怕看到丑恶的自己。不幸的是,在这当中必定会遗失一些必需且有价值的东西,比如,以看待别人的客观眼光来视察我们自己。我们把一切都颠倒了,就像那些名言说的:反省自己,即使不关注你;认了最应当审视的就是自身。要知道自我,是一种勇气;认识自我,是一种智慧;认识自我更是一种途径。

这门课程中老师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身边的人,感谢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不论它是好是坏,我们都应该感谢,它让我们学到了更多懂得了更多。永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生活给了我们酸甜苦辣,让我们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不仅要有感恩,我们还需要宽恕。宽恕那些你一直耿耿于怀的人或事,这不但宽恕了别人,同时也是宽恕了自己,让自己不再那么计较,也让自己变得更轻松,这不是更好吗。

我们需要接纳自我,接受子己的'不完美性。对于先天给予我们所无法改变的东西,我们需要学会接纳。比如说,我们的出生、我们的高度胖瘦、我们的性别、我们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先天的,不管我们是否喜欢,但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对于这些我们需要学会坦然接纳。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喜欢和尊重自己,只有喜欢自己才会由衷地欣赏他人。这样你就拥有了自信和乐观的心态。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是“乐观就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因为乐观,因为自信,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会保持前进的动力。

曾几何时,幸福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至于幸福是什么,亦是无法言说的。毕淑敏说有意义的快乐就是幸福。我发现幸福就来自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的人比较积极乐观,而乐观是对生命的远方充满了期待,觉得自己是有能力一步一步地朝着那个既定方向去迈进,尽管在这个过程当中有顿挫,有失败,有遭人误解,你虽然不能保证你一生将会有怎样的困窘出现,如果你心理健康,你就能够学会乐观地看待这些事情,你就能找到前进的动力来。理健康的人也比较善于积极思维,对事物永远能找到积极的解释,然后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得到解决的结果。幸福其实是一件特别简单的事情,而幸福也总是在引导着人去过这种有意义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在合理价值目的性的引导之下,人有意义地生活,实现人生价值,体验幸福感受。既要做对生命有意义的事情,也要让自己的内心感到快乐,如是,便离幸福很近。只是,这其中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坚持自己的初衷与梦想要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苦,留下更多的汗水与泪水。幸福没有比较,只有自己的感觉,不是拥有了什么才是幸福的。人生偶尔也有悲伤,也有失落,但悲伤失落之后,阳光依旧灿烂,幸福的感觉依然存在。简单的生活、给自己一个微笑,也是一种幸福!所以让自己学会快乐,不要悲伤包裹自己!

我们还测试了自己的性格优势,让我们发掘自己的优势在哪,这让我们能更加了解自己,尽量的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弥补自己的弱势。对于择业也是一个不错的建议,我们可以选择更符合自己性格的领域,这样我们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把工作做得更好。每个人总有自己的优点,或许只是你没有发现而已,要正确的看待自己,不要把自己想得一团糟什么也不会,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每一件事,相信自己可以,有了自信有了勇气我们就可以把它做好。

学完这门课程,我觉得收获真的很多,不仅在课堂上享受了,在课堂上放松了,而且也改变了我对生活的一些看法,我觉得生活变得更美好了,可以积极的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生活中的欢笑与悲哀常常源于一个人看世界的那双眼睛。心中没有阳光的人很难发现阳光的灿烂,心中没有花香的人,很难以感受花朵的芬芳。一个快乐的人,它眼中的世界也是快乐的,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真实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天。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6

在大一下学期选课时,所有大二,部分大三学生拼命点进教务系统在网速上拼个“你死我活”,只为选到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当然我也是其中一员,终于选到自己喜欢的选修课:体育网球,营销策划,积极心理学。它们分别在周一,周三,周五七八节课。现在就来说一说积极心理学课上的体会。

记得在第一节课上老师就介绍了自己是从浔东校区赶过来上课的,我就觉得给我们上课挺不容易的。渐渐地,从老师的课上感受到老师比较了解医学方面的知识,然后我就估计老师应该还上了医学方面的课。记得第一周见面时穿了一条红色的长裙,到膝盖差不多,当时肚子看起来还鼓鼓的,我还以为老是怀孕了呢,而且体会到一种亲切感。再后来又一次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以“冥想”为主题的课,很多人通过冥想解决了困扰自己的烦恼,通过冥想来隔离城市的喧嚣让自己的心变得沉寂,平静,淡定,也克服了社会如今嚣张的浮躁和浮华。我想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要学会冥想,学会沉淀自己,学会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在学校——小社会的所作所为。有时候老师会在课上播放一些有教育意义的视频,比如一些名人如何克服抑郁症的过程,如坚强意志的杨坤,崔永元等战胜了疾病,获得了重生。

上了一个学期的课,发现老师非常的尊重我们,每次提问的时候我们都坐着,反而老师弯着腰倾听我们的烦恼,心事,意见之类的,最后再做总结,感觉老师的.眼睛会说话,特别能交流,这估计就是为啥有亲切感吧!

总的来说,积极心理学可以让我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大学生活,更好地为人处世,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虽说在很多人的面前诉说自己的心事会不好意思,但正因为大家都不认识说出来心里也没有什么负担,而且没有无聊的舆论,反而大家一起帮忙分析,老师会给我们很好的建议,心里也好受一些。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方式去深层地了解,认识,改变自我,为塑造更加快乐自信积极的生活理念做出了一份推力!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体会7

上本门课程前,我以为自己心理是很健康的,所以对心理学一直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想过它是否能帮助自己。可是在上了老师的《积极心理学》课程以后,加上做了些小练习和对比案例,我渐渐发现自己心理健康程度也不是自己以为的那么好,感觉我还是缺少了“自我认同与自我接纳”。以前以为自己就是这样:没什么特长,不够帅,不够高,不够聪明,也没什么钱,对人生没多大追求,过过小日子就得了。嘴上这么说,心里还是对自己不满意,别人长相帅我就羡慕他生了一副好皮囊,别人个子高我就羡慕别人高,有钱的我也羡慕,智商高的我也羡慕。这时候难免对自己不满,巴不得赶紧投胎转世到一个有钱家庭,有一个完美的身体。这种心理我自己一直没有注意到,直到我上了《积极心理学》

上本门课程以后,开始懂得了去分析自己的心理,就像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我也开始对自己进行剖析,了解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照着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理论去想,我懂得了我是没有接纳自己,我不认可自己,我总是在羡慕别人,却没有向导其实自己也有那么多的优点,根本不比从前羡慕的那些人差多少,只是我自己缺少对自己的信任和赞美。优秀的人,也会有不优秀的地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不同之处,正视自己,接受自己,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方式。

积极的自我。就以我自己为一个例子,我从曾经的不懂得接纳认同自己。自从开始学了《积极心理学》章课后,想通了其实优秀的并不只是别人,自己是自己的主宰,自己在心中永远可以欣赏自己的魅力,接纳并认同自己。积极的认同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正视自己的存在和完整性,不因为自己有缺点或一件事做不好而过分自责。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未经过自己同意而出生的,既然出生了,我们就要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我们的生命就是有意义的。在我们生命中三万天的日子里,我们只能对自己的生命充满珍惜与感激,充满热爱与欣赏。作为人,我们在人性上应该是积极的.,在整体上是可爱的,在生命上是唯一的。我们既然存在了,就别无选择,只能争取幸福和快乐,我们只能选择有利于自己生命的乐观精神。这种来自生命源头的自我肯定和自我欣赏就是原本存在于人心深处的积极性,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现实中这种积极性特别容易受到压抑。从前我并没有做到“无条件地接纳自我”,总是用自己的缺点去和别人的优点作比较,所以心里藏着对自己的不满意和对别人无休止的羡慕和欣赏,久而久之便不再相信自己是“那么优秀”,不再做事那么有积极性,开始懒惰,甚至放弃了很多好的锻炼机会,仅仅都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去相信自己其实也是很优秀的。现在看来,以前的那些心理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我那时对于自己的态度是较为苛刻的,总是在挑剔自我,只是有条件地接纳自我,只是当自己的行动取得了成功、赢得了别人的赞许时才会接纳自己。可是如果根据一个人行为表现不到这些条件时,就会贬低自己。这样,从逻辑上说,贬低自己和够定自己其实几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你不可能永远取得成功。其实,人无完人,是人就会犯错误,而且经常还会在比较重要的事情上犯错误,成功不少时候都是取决于外在条件,所以不应该太较真结果。

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个积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天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人格和人性,从不对自己在整体上做消极的评论,我们要知道,作为一个人是不能被否定的,正如一句名言“一个人,你可以消灭他,都是你永远不能打败他,我们要积极地勇敢地去谱写自己的人生篇章。

面对自我时,对自己坦诚与从容来自一种内心的力量,这种自信导致一个人接纳自我、肯定自我,拥有平凡而务实的精神。

第四篇:警察心理学

警察心理学

第一章 警务心理学概论 概括起来说,警察经常交往的人主要有犯罪嫌疑人、证人、受害人三种类型。因此,警务心理学主要研究警察、犯罪嫌疑人、证人、受害人的心理活动。第一节 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psychology)一词,最早是由希腊语中的psykhe(灵魂)和logos(学问)两个词构成的,意思是“灵魂”,指人的精神或心理活动。

19世纪以后,由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发展,许多学者开始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使人类对心理现象的认识上升到了一个新台阶。

由于世界各国心理学家的共同努力,人们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提出了许多理论,使心理学的研究脱离了主观思辩的方式,而逐渐成为一门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学科。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二、警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关于警务心理学对象的界定问题

1.警务心理学应当以与警务活动相关的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为研究对象;

2.警务心理学既要研究个体心理、自我心理,又要研究群体心理;

3.警务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又要研究人的行为。

因此,可以把警务心理学规定为是研究与警务活动相关的正常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和行为规律的科学。具体包括:正常人的一般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警察心理活动特点、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特点、证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受害人的心理活动特点。

三、警务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一)警务心理学的任务

具体来讲,警务心理学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2.研究警察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3.揭示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4.探讨目击证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5.探讨受害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特点

(二)警务心理学的理论意义

警务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其理论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进一步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2.使心理学的研究日益深入

(三)警务心理学的实践意义

1.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了解和理解其他相关人员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

3.学习警务心理学有助于警察提高工作效率, 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第二节 警务心理学产生的必然

一、心理学发展的历史

(一)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有一个悠久的历史,但只有一个短暂的现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灵魂论》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较早的有关心理现象研究的专著。

从亚里士多德起,在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时期内,心理现象大多是由哲学家作为哲学问题来加以研究。

1825年,德国哲学心理学家赫乐巴特(1766—1841)的巨作《作为科学的心理学》问世,第一次庄严宣布心理学是科学,同时,他还主张将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区别开来。1876年,英国心理学家培因(1818—1903)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份心理学杂志《心理》,为发表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提供了一个专门场所。培因是心理学史上的一个承前启后的人物,在他之前的所有心理问题,都是以思辨的方式论述的,所以称之为“思辨心理学”。19世纪生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心理学从哲学中真正分离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主要由德国生理学家冯特(1832—1920)完成。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用实验的手段来研究心理现象,被公认为心理科学独立的标志。

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由于人们对心理研究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不同,加之各种哲学思潮的影响,心理学领域出现了许多流派,它们研究的重点不同,观点各异,争论不休。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各个学派之间才开始形成了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积极发展的局面。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学派有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等。

20世纪5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迅速发展,成为现代心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以上这些学派统称为现代主义心理学或科学主义心理学。

近年来,随着心理科学研究的深入,人们把目光逐渐从现代主义心理学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更加强调了心理研究中的定性分析问题、本土化问题、妇女心理学、范式论等问题。

(二)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中,很早就有关于身心关系的论述。旬况(公元前298—238)认为:“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王充认为:“人之精神藏于形体之内。”

关于心理与脑的关系,中国古代也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就已经断言:“诸髓者,皆属于脑。”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是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开始的。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心理学思想开始传入中国。1889年,颜永京(1838—1898)翻译出版了美国海文的《心灵学》;1907年,王国维(1887—1927)翻译出版了丹麦雷普斯丁的《心理学概论》;1917年,陈大齐(1886—1983)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并于次年编写出版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教科书《心理学大纲》;1920年南京大学设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中国成立了心理学会。1977年以后,我国心理学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心理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为实际部门解决各种难题,警务心理学就是应我国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

二、警务心理学的体系和结构

(一)警务心理学在现代心理科学中的地位

心理学既是自然学科,又是社会学科。警务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位于法律心理学范畴之内,它下面还包含有警察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证人心理学、受害人心理学等学科。

(二)警务心理学的结构体系

警务心理学的分支包括四个方面:

1.警察心理学

2.犯罪心理学

3.证人心理学

4.受害人心理学

警务心理学分支的迅速发展,标志着心理学结构体系的逐步形成。第三节 警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警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有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研究方法。

一、警务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二、警务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具体方法 1.实验法 2.观察法 3.访谈法 4.问卷法 5.测量法 6.文献历史法 第四节 心理实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一)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常识告诉我们,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人们在睡眠或酒醉时,心脏活动与清醒时并无多大差别,但精神状态却与清醒时大不一样。临床又发现,精神病人的心理活动正常人相比存在很大差异。一个心脏机能正常的人,如果大脑受到损伤,心理活动就会部分或全部丧失,比如“植物人”。(二)神经系统的发生

1.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变形虫)

2.无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3.低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

4.高等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三)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1.神经元——由瓦尔岱耶于1891年提出。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按突起的数目分为: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和多极细胞。

按功能分为:内导神经(感觉神经)、外导神经(运动神经)和中间神经。

2.胶质细胞——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有大量的胶质细胞。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1)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并恢复受损的细胞;(2)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3)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四)神经冲动的传递

1.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冲动在同一细胞内的传导

2.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导

神经回路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就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的中枢部位、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五)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一个由神经元构成的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它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

1.周围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植物性神经

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六)大脑的结构和机能

1.大脑的结构

主要有三大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和顶枕裂)和四大叶(即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大脑半球的表面有大量神经细胞和无髓神经纤维覆盖,叫灰质,也就是大脑皮层。大脑半球内面是由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组成,叫白质。还有横行联系的胼胝(Pian Zhi)体。

2.大脑的分区和机能

(1)初级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机体感觉区

(2)初级运动区:第4区,又称运动区

(3)言语区:主要定位于大脑左半球

(4)联合区: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 大脑的左右半球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功能主要定位在左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右半球则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

(七)脑功能学说

1.定位说

2.整体说

3.机能系统学说

4.模块说

(八)内分泌腺的分类和机能

腺体由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组成。外分泌腺即有管分泌腺(如:汗腺和胃腺);内分泌腺即无管分泌腺(如:内分泌物和荷尔蒙)。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可以决定:身体的发育;一般的新陈代谢;心理发展;第二性征的发展;情绪行为;有机体的化学成份。

1.甲状腺——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2.副甲状腺——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3.肾上腺——维持体内钙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4.脑垂体——分泌促腺激素,控制多种不同的内分泌腺,因而称为“主腺”;

5.性腺——分泌性激素和促进第二性征的发育。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一)心理是一种反映

人的心理从感知觉到个性,不论多么离奇,都是一种反映,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最高水平的反映形式。

(二)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所谓客观现实,是指存在于主体意识以外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社会现实和主体自身的机体况状。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以客观现实中的事物为源泉的,没有客观现实,人的心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人之所以为人,其决定因素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现实中,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社会风尚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具备人类生理解剖特点的个体,一旦离了人类社会,其心理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

(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客观现实是人类心理活动的物质内容,但客观现实不会自发地决定的反映。人在现实中总是积极地活动着、实践着,只有客观现实作为人的实践活动的条件和对象时,对人的心理活动才有意义。人的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和发展的,并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低级走向高级。成年人由于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同,所以心理发展的方向就带有明显的职业特点。第二章 感知觉第一节 感觉的种类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在脑中对这个事物的个别属性直接反映,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

二、感觉的种类

根据感觉的性质可以把感觉分成两大类:外部感觉及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属于这类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质觉;内部感受接受机体内部刺激,反映身体位置和运动及内脏不同状态的感觉,属于这类感觉的有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等。

(一)视觉

眼睛是视觉的器官,它具有较完善的光学系统(折光和感光)以及各种使眼睛转动并调节光学装置的肌肉组织。从眼睛的构造来看,它的光路系统是由这几部分来完成的:角膜、水样液、虹膜和瞳孔、晶状体、玻璃体等。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由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组成。

视觉的一些现象:①暗适应;②明适应;③马赫带;④后像;⑤闪光融合;⑥视觉掩蔽;⑦视敏度。

(二)听觉

耳是听觉器官,它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的。外耳包括耳廓(即通常称为耳朵的软骨结构)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和一条通向咽部的咽鼓管等。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内耳中和听觉有关的是耳蜗,听觉的受纳器细胞就位于耳蜗内。振动频率为16—20000周/秒(赫)的声波为听觉的适宜物理刺激物。听觉有音高、响度和音色的区别。这主要是由声波的频率、振幅和波形这三个基本物理特性来决定的。

听觉的基本现象:①音调和频率的关系;②音响和频率的关系;③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6赫兹-20000赫兹,其中1000赫兹-4000赫兹是人耳最敏感的区域;④声音掩蔽。

听觉理论:①频率理论;②共鸣理论;③行波理论;④神经齐射理论。

(三)嗅觉

嗅觉是由挥发性的、有气味的物质分子作用于嗅觉器官的感受细胞所引起的。嗅觉系统对我们的生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有毒的物质除了苦味以外,常伴有恶心和臭气。由于有害的细菌在其中形成,常常产生难闻的腐烂气味,这可以起到警告信号的作用。温度有助于嗅觉的感觉,嗅觉的适宜温度是37-38℃。身体状况会影响嗅觉的感受性,例如伤风、鼻炎会使嗅觉感受性大大降低。

(四)味觉

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在成人的舌头和软颚上大约有9000个味蕾,在口腔内的硬颚、咽、喉以及其它区域也有少量味蕾。通常把味觉分成四种:苦、酸、咸、甜。在舌面的不同部位味觉的感受性略有不同: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的两侧前部对咸味最敏感;舌根对苦味最敏感。味觉的感受性还与机体的需要情况有关,饥饿时对甜、咸的感受性增高而对酸、苦的感受性降低。

(五)皮肤感觉

皮肤受到刺激时可以产生多种感觉。皮肤感觉分为触压觉、温度觉(冷若冰霜觉和热觉)和痛觉等。各种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在全身分布是不均匀的。外界物体接触皮肤表面所引起的感觉叫触觉。如果接触到一个物体表面,再用更大的力量去压它,那么压力将引起痛觉。在皮肤表面上,热和冷的感受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对寒冷最敏感的是背部,最不敏感的胸部。目前的资料表明,热觉的最小绝对阈需要皮肤增加0.003℃,而冷觉的绝对阈则是皮肤温度需要降低0.004℃,这两种情况是将腰部以上全部皮肤表面都暴露在辐射热的热源下进行的实验结果。

(六)运动感觉(动觉)

对身体各部分运动和位置的感觉称为运动感觉。动觉感受器分布在肌肉肌腱和关节中,肌肉中的感受器叫肌梭,肌腱中感受器叫腱梭,关节中的感受器叫关节小体。运动感觉提供有关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强度、速度和轨迹的知识。大量的运动感受器分布在手指、舌和嘴唇上。运动分析器的皮层部分位于中央前回,它使人能够协调和控制自己的动作。

(七)平衡感觉(静觉)

平衡感觉反映着我们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其感受器分布在内耳前庭器官中,前庭器官包括内耳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半规管位于三个相互垂直的平行面上,是反应身体或头部的旋转运动的感受器。半规管的适宜刺激是头部的旋转加速度,等速运动并不引起静觉。前庭器官过于敏感的人容易产生眩晕,又称“晕船病”,平衡感觉对于从事航空、航海工作的人有着重要作用。平衡感觉过于敏感的人,难以适应飞行和海上颠簸,而出现晕机和晕船症,因此在选拔飞行员和海员前要进行此方面的检查。

(八)内脏感觉(机体感觉)

这种感觉是在内感受器受到刺激时产生的,通过脊髓可以把内脏活动的信息(如饥饿、痛等)经传入神经传送到大脑,机体觉产生时如果伴随着明显的、消极的情绪体验,那么将影响内脏的活动。内脏感觉的满足(如消除饥饿)则与一种积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内脏感受通常不是那么精确的,有时很难分辨。有些内脏的感受器并不引起主观的感觉,由内脏引起的感觉往往被综合成一种感觉——自我感觉。第二节 感受性及其测定

感受性是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以感觉阈限的大小不一来度量的。在我们生活的环境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但并不是任何刺激都能引起感觉。要引起感觉,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量,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低于感觉阈限的刺激,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刺激阈限值低,就表示感受性高,说明感觉能力强。感受性是指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两者成反比关系。如果我们用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便可用公式表示:E=1/R。

各个分析器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人的一个嗅细胞对于相应气味的阈限只要8个分子,然而要引起味觉要比嗅觉高25000倍个分子,否则就不产生味觉。人的视分析器的感觉性特别高。例如,在空气完全透明的情况下人能看见一公里远处4分之一的烛光。

感觉阈限可因刺激物的性质和机体的状况而不同。绝对感受性在人的一生中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儿童期感受性发展很快,至青年期达到了高水平。一般来说,老年人的感受性都表现下降的趋势。第三节 知觉

一、知觉的概念

当物体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不仅能够反映这个物体的个别属性,而且,通过各种感觉器官的协同活动,在大脑里将物体的各种属性,按其相互的联系和关系,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该物体的完整的映象,这种对客观物体和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和解释的过程就是知觉。

二、知觉与感觉的差异

感觉和知觉是两种不同而又不可分割的心理过程。感觉是对物体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物体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知觉的基础。感觉取决于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相同的刺激会引起相同的感觉;而知觉则要受个体的经验和态度的影响。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物体的直接反映,其映象都是物体的具体生动的形象,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

三、知觉特性

(一)知觉的选择性

人对外来信息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称为知觉的选择性。

强度大的、对比明显的刺激物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维量变化较多的刺激也比单维变化的刺激容易成为知觉的对象。人的知觉选择性不仅依赖于客观事物的物理特性,而且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以及以往的经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二)知觉的整体性

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属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事物知觉为整体的特性就是知觉的整体性。事物的关键性的成份对知觉的整体性起着决定的作用。所谓事物的关键性成份,是指那些与人的生活实践联系较直接、比较突出的部分。这样的部分其物理强度并不见得是最强的,但它是这一事物中最有特点的部分。

(三)知觉的理解性和恒常性

人的知觉是一个非常主动的过程,它要根据主体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加工处理,并用概念的形式把它们标示出来,知觉的这种特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对某一事物有关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的人,在知觉这一事物时,知觉的内容越丰富、越深刻、越精确。

知觉的恒定性或不变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恒常性”这一术语是指:尽管关于物体大小和形状的视网膜像变化很大,但我们并不觉得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变化的现象。根据知觉的类型,可以把知觉恒常性分为颜色恒常性、开关恒常性和大小恒常性等。

四、运动知觉和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是物体在空间位移和移动速度等特性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运动知觉依赖于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太慢或太快都不能使人产生运动知觉。

运动知觉是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的结果。参与运动知觉的有视觉、动觉、平衡觉,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称为时间知觉。时间知觉不仅与活动内容、情绪、态度等有密切的关系,它还依赖于刺激的物理性质。在判断时间间隔方面,不同感官是不同的:听觉和触觉对时间间隔的估计最为准确,听觉辨认时间间隔的最高限度为1/100秒,触觉辨认的最高限度是1/40秒,视觉辨认的最高限度则是1/10—1/20秒。第三章 注意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指向一定的对象并有选择的集中。人在任何一个有目的活动的开始时,必须首先注意,不然就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一个心理过程在开始之后,注意并不消失,它伴随着心理过程,并保证着心理过程顺利地进行。虽然发生的注意贯穿于心理活动过程的始终,但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根据人的注意所指向的客体的性质,可以把注意划分为内部和外部的两种。外部注意是指向我们对周围的对象和现象的注意;而内部注意则是对本身的思想、感情和体验的注意。第二节 注意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1.注意的选择功能。心理活动指导向于那些有意义的、符合需要的、与当前活动相一致的各种刺激,而避开或抛开那些无意义的附加的、干扰当前活动的各种刺激;

2.注意的保持功能。即当外界大量信息进行感觉、记忆时,每个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才能转换成一种更持久的形式而得到保持;

3.注意的作用功能。有意注意可控制活动向着一定的方向或目标进行,而在学习活动中,是否能集中注意和是否能根据需要转移注意,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节 注意的大脑机制

注意的实质是在于对各种刺激作用的选择,而这咱选择必须是在有机体觉醒状态下才能进行。虽然支配心理活动的最高位置是在大脑皮层。当皮层处于睡眠状态时,到达皮层的感觉信号不会被觉察的。网状结构起着唤醒皮层的作用。他们又把它叫做网状激活系统,简称RAS,它对保持有机体的觉醒状态和选择性的注意是必不可少的。网状激活系统只能保证最一般的觉醒状态和注意,但要对各种信息加以区别和比较,还必须有大脑皮层边缘叶和额叶的重要作用的参与。

注意是伴随着人的感知觉进行的。注意的引起是与人的自我意识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被人集中注意的对象总是处于人的意识中心,大脑皮层边缘叶和额叶重点对意识中心的内容进行加工,而其余的对象则处于“注意的边缘”多数则处于注意的范围之外,以致不能被清楚地意识到或不被意识到。注意中心与注意边缘可以经常变化。第四节 注意的形式和影响因素

注意的两种形式。如果在没有人的任何意图、没有预先提出的目的、不要求意志努力的情况下而产生的注意,这就是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如果是一种自觉的,有预定目的、并经过意志的努力而产生和保持的注意,这就是有意注意(随意注意)。

刺激物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①强度;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及刺激物的新颖性;③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第五节 注意的特征

一、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是否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所从事的某种活动上的一种品质。

二、注意的分散(又称分心)

所谓注意的分散就是注意离开了当前应指向和集中的客体上,而指向其它无关对象上了。

三、注意的广度

也叫注意的范围,它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觉察或认识客体的数量。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主要有二方面:第一,知觉对象的特点;第二,注意广度的大小。

四、注意的起伏

人在感受同一个事物时,很难长时间地保持注意固定不变,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地加强和减弱的现象,可称为注意的起伏。

五、注意的分配和转移

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的时候,能把注意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注意转移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

六、注意的分散

注意的分散是需要注意的稳定情况下,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使注意离开了所需要注意的对象,这是一种缺点。第六节 注意的应用与实验

一、集中注意(focused attention)和分散注意(divided attention)集中注意是指同时向被试呈现两个或更多刺激,而只要求对其中一个作出反应的情况。分散注意是指同时呈现至少两个刺激,且要求注意所有输入刺激,并做出反应的情况。

1.听觉性集中注意

2.视觉性集中注意

二、视觉搜索

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运用视觉集中注意的例子就是视觉搜索。

三、练习(practice)——通过练习提高熟练性使注意所占据的脑资源减少

双重任务同时进行和“熟能生巧”。常识告诉我们通常所说的“熟能生巧”这样的谚语特别适合于双重任务的情况。

1.练习导致自动化加工;

2.动作失误。动作失误是注意失败的直接后果。

四、任务难度(task difficulty)被试同时完成两项任务的能力也受任务难度的影响。

注意研究存在三个重要局限性。第一,尽管我们既能注意到外部环境,也能注意到内部环境(即长时记忆中关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和信息),但绝大多数研究只关注了前者。第二,我们在客观世界中所注意的对象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当前的目标所决定。第三,在现实世界里,我们通常注意三维的人与物,并且根据这些人与物来确定哪些行动是合适的。第七节 注意的理论解释

认知理论解释。1.过滤器理论;2.衰减理论;3.后期选择理论;4.多阶段选择理论。

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1.认知资源理论;2.双加工理论。第八节 对运动物体和人体的注意与判断

警察经常需要对运动体的注意与判断以及注意对面孔进行识别的工作特点,如驾车追捕或抓捕嫌疑人等,都会对“接触时间”有一个判断。我们可通过如下步骤计算出这个时间,如先注意估计出目标(如汽车或对方)距我们的距离以及我们自身的速度,然后汇合上述信息并借助距离除以速度的公式可得到目标接触我们的时间。Lee提出了一个测量接触时间的概念T或tau。T被定义为视网膜像的扩展速率的倒数:T=1/(视网膜像的扩展速率)。这一理论总体来说假定关于接触时间的信息是直接可利用的。根据Lee的观点,当目标接近我们或我们接近目标时,关于tau的信息就被利用起来。

Cavallo和Laurent(1988)检验了Lee(1976)的理论。

行走和奔跑。Lee、Lishman和Thomson(1982)研究了奔跑所牵涉的某些过程。Lee等(1982)认为跳跃中存在两个关键过程:(1)控制只是“调节一个运动参数,即步子的垂直力;(2)tau在跳跃的结束阶段被利用。

汽车驾驶。Lee(1976)认为车辆减速或制动是由前车或其尾灯的视角扩张速率(rate of angular expansion)决定的。Stewart、Cudworth和Lishman(1993)认为驾驶员的速度以及障碍物的直观距离也影响到刹车行为。根据Land和Lee的观点,驾驶员可能在利用切点和运动方向之间的视角来判断应该把方向盘打转多少。

人们可根据与视网膜像扩张速率有关的相当简单的信息来准确估计接触时间。

对运动人体的注意和判断。Cutting、Proffitt和Kozhwskl(1978)指出男性的肩膀比臀部倾向于展示幅度更大的左右(或摇摆)运动,而女性则正好相反。Cutting等(1978)发现瞬间中心与性别判断有较高的相关。Mather和Murdoeh(1994)也运用了人工光点画面。有两个相关线索可能被观察者用来帮助辨别性别:1.结构线索;2.动态线索。

Bruce和Yang(1986)的面孔识别模型。Bruce和Yang(1986)的模型包含8个成分:结构性编码(structural encoding)、面部语言分析(facial speech analysis)、指引性视觉加工(directed visual processing)、个人身份结点(person identity nodes)、名字产生(name generation)、认知系统(cognitive system)。对熟悉面孔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结构性编码、面孔识别单元、个人身份结点和名字产生等4个成分。相反,对不熟悉面孔的加工主要涉及结构性编码、表情分析、面部语言分析和指引性视觉加工等过程。

Bruce和Yang(1986)的模型对关于面孔的各种信息以及信息的关联方式给出了统一的解释。模型的另一优点是对熟悉和不熟悉面孔加工进行了明确区分,模型的局限性是:第一,对不熟悉面孔加工的解释与熟悉面孔加工相比,显得很不细致。第二,对认知系统的定义很模糊。第三,一些证据并不支持“名字只有通过贮存于个人身份结点中的相关自传性信息才能被加工”这一观点。第九节 脑科学研究的新的先进技术

一、事件相关电位(ERPs)。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通过在头皮表面记录大脑内部的电活动情况而获得的。EEG的关键问题是脑电活动的自发性或大量的背景活动阻碍了对刺激引起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记录。

二、正电子发射层析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根据对正电子的检测而获得有关大脑活动的信息的。PET被多次用来研究情景记忆(episodic memory)。其主要优点之一是其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可达3--4毫米)。PET也存在许多局限性。第一,其时间分辨率很低;第二,PET只能间接测量有关的神经活动;第三,这是一项侵袭性技术(invaslve technique),即实验者需要向被试注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液。第四,研究者很难对根据减法逻辑获得的证据予以充分解释。

三、磁共振成像(MRI和f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原理是利用电磁场去兴奋大脑中的原子。MRI技术已经被用来测量大脑的活动以提供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清晰地显示高活动量区域的三维图像。Tootell等(1995b)采用fMRI技术完成的一项关于瀑布错觉(waterfall illusion)的研究就显示了这一技术的有效性。所谓瀑布错觉指如果长时间目视一个朝一个方向运动的刺激(如一个瀑布),那么紧接着就会出现一个固定目标朝相反方向运动的错觉。MRI的一个缺陷是它也只能对神经活动进行间接测量;另一缺陷是其较低的时间分辨率(数秒钟),因而也不能追寻认知活动的时间轨迹。第四章 记忆第一节 记忆的概念

信息论的观点认为,记忆是指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储存和提取和过程。它是我们过去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痕迹。第二节 记忆的基本过程

一、识忆、保持、回忆、再认和再现是记忆的基本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识记——即信息输入和编码的过程,使其处来信息能被主体已经形成的经验体系所接纳;保持——是巩固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它的对立面是遗忘。回忆——即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和再认——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时能够把它们辨认出来。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和保证,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和证明。

二、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事先没有确定目的的无意形成的记忆,可称之为无意识记。这种无意识记是记忆的初级形式。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按一定的方法、步骤,经过意志努力去进行识记,以取得记忆的结果。

从识记材料的性质分析,又可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材料本身缺少内在联系,只能靠多次重复和经常使用来识记,这种识记叫机械识记。材料有内在的或外在的联系的意义,可以靠理解意义来识记,这种识记叫意义识记。

三、保持

保持是对输入的信息积极进行加工、整理和掌握的过程。

人们对客观的信息识记得如何和保持得怎样,鉴别的办法有两种,即再认和再现。再认是在重新面对某一客体,重又知觉时所发生的记忆现象。客体不在面前发生的记忆现象,叫做再现。再现可分为无意再现和有意再现。第三节 记忆与心理活动的关系

记忆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脑的一种积极活动过程。第一,人们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能够主动地进行编码,使其成为人脑可以接受的形式。第二,人们接受外界信息是有选择的。第三,记忆还依赖于人们已有的知识结构。

记忆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是和其它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的,几乎可以说没有记忆,就不能进行活动。没有记忆,就没有经验的积累,也就没有心理的发展,一个人某种能力的出现,一种良好的或不良的习惯的养成,一种良好的或不良好的行为方式的养成等,也都是以记忆活动为前提的。第四节 记忆的种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四类:1.形象记忆。是指以过去感知的事物,内容为具体形象的记忆。2.语词逻辑记忆。是指用词的形式,在头脑中以概念、判断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或命题等为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是指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4.运动记忆。是指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一种材料,都需要两种或多种记忆类型的参与。

根据记忆信息的输入和编码方式的不同、贮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可以把记忆分为以下三类。也是记忆的三个阶段。1.瞬时记忆。也称感觉记忆,是指当客观刺激物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人脑中还能继续保持一个很短的时间的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其特点是:第一,信息贮存的方式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且有一个较大的容量;第二,进入瞬时记忆的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为0.25-2秒。2.短时记忆。也称操作记忆,它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是指信息保持大约为一分钟左右的记忆。短时记忆一般包括两个成分:第一,直接记忆,即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第二,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容量扩大。3.长时记忆。是指导信息经过充分的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的记忆。它保存的时间长,从一分钟以上直到许多年乃至终身。

日常记忆的几个代表性的研究:1.自传体记忆。自传体记忆是针对个人生活事件的记忆。2.难忘记忆。关于自身信息(自引性效应)以及关于重要、戏剧性和令人惊讶的公众或个人事件的信息一般来说都被很好地记住。3.超常记忆能力。一些人可能天生就具有很好的记忆力。4.前瞻性记忆。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效果会比基于时间的前赡性记忆更好一些。第五节 记忆的保持

一、记忆保持的过程

保持是指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在头脑中编码和贮存的过程。经验在记忆中的保持是发展变化的:1.记忆中保持内容的变化;2.记忆保持内容变化的恢复现象。

二、保持记忆的基本规律

十八世纪,霍布士(Hobbes.T.,1588-1679)和洛克(Locke.J.,1632-1704)提出“联想律”:①接近联想:主要因时间、空间的接近而引起的联想。②类似联想:由类似的事物,引起的联想。③对比联想:由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想到其中一个,就可以联想起另一个。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H.,1850-1909)曾指出人的记忆既有质的区别,也有量的差异。

俄国的生理心理学家谢切诺夫(1829-1905),把记忆看作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巴甫洛夫(1849-1936)指出记忆的生理基础是暂时神经联系。

三、记忆贮存原理

记忆和学习的三个阶段:编码(encoding)、贮存(storage)和提取(retrieval)。

记忆的三种形式:感觉贮存(sensory stores):每一种感觉贮存保持的时间均非常短暂而且是感觉道特异性的(即只局限于一种感觉道)。短时贮存(short-term store):贮存容量很有限。长时贮存(long-term store):贮存容量相对无限而且保持时间也可以很长(其中可能有多重贮存发生)。

记忆的近因效应。自由回忆(以任何顺序回忆所学内容)中的近因效应是指即时回忆时,材料表中最后的那几个项目会比中间的项目回忆得更好的现象。第五节 遗忘

遗忘就是对曾经感知过、体验过、动作过的对象和现象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是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能再认不能回忆称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称完全遗忘;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临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称永久性遗忘。

遗忘的过程。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发展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后,遗忘很快就开始,而且遗忘的里程最初进展得相当快,以后随着时间的进展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与遗忘相关的因素。1.学习态度。2.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学习程度。4.材料在序列中的位置。第六节 目击证词与记忆的心理生理机制

一、确认偏向(confirmation bias)可以歪曲目击证词。当对一个事件的记忆受到期望影响时就会发生确认偏向。

二、事后信息。人们对于事故的记忆可以因随后的询问而被系统地歪曲。

三、目击者记忆事后误导信息效应(effect of post-event misinformation)。一个记忆探测词(如,问题)参与之存在交叉的记忆痕迹,这一记忆探测词可以激活各种来源的记忆信息。

四、目击者辨认。目击者在进行列队辨认嫌疑犯时是很容易出错的(Wells,1993综述)。

五、影响目击者证词的其他因素。即那些一般被目击研究专家认为是可信的和有效的、且并不符合常识性知识的因素。目击者的自信心不能预测辨认的准确性。第七节 提高目击证词质量

通过学习心理学有关记忆的原理,可以提高获取目击证词的质量。警察开展工作时应该着重下面几环节:

1.认知面谈。警察质询(police interview)时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无意地歪曲目击者的记忆,进而降低其可信度。面谈技巧应该基于下述观点:记忆痕迹通常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信息。一条提取线索的有效性依赖于它与记忆痕迹中所贮存信息的交叉程度(这就是编码特异性原则)。各种提取线索都可以介入任何特定的记忆痕迹,如果一条提取线索是无效的,那就再寻找另一条线索。

2.认知面谈技术。Geiselman等(1985)利用这些观点发展出了基本认知面谈技术(basic cognitive interview):目击者试图重构犯罪发生时的情景,这会包含环境和内部信息(如心境)。目击者会报告他或她能想到的任何事情,即使这些信息是零碎的。目击者会以各种顺序报告事件的细节。目击者也会从各种角度来报告事件。第五章 想象与思维第一节 思维概述

一、思维的概念与特征(一)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借助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联系,并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二)思维的特征

1.概括性:是指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2.间接性:是指人们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常指向事物的新特征和新关系,这就需要人们对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不断进行更新和改组。

二、思维的过程

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的过程,就是思维过程,或称为思维操作。(一)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种属性,综合是在头脑中把事物各个部分、各种特征、各种属性结合起来,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二)比较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不同点及其关系。(三)抽象与概括

抽象是在思想上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的特征和属性,舍弃其个别的特征和属性的过程。在抽象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得到对事物的概括的认识,概括有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之分。(四)系统化与具体化

通过概括,人们可以找出事物间的共同特征,据此就可以把事物加以系统化,即进行分类,分类时还需要比较,比较出事物的异同才能对事物加以分类。

具体化是一种同抽象相反的过程,是把某种一般的东西用相适应的特殊的东西加以说明的过程,即找出某个特殊的具体的事物,用这个特殊的、具体的事物来说明那些一般的东西。

三、思维的种类(一)根据思维任务的性质、内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区分: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它所面临的思维任务具有直观的形式,解决问题的方式依赖于实践的动作。

2.形象思维:它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

3.逻辑思维:当人们面对理论性质较强的任务,而且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称为逻辑思维。(二)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

辐合思维是指人们根据已知的信息,利用熟悉的规则解决问题。也就是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合乎逻辑的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三)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常规思维又称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第二节 表象与想象

一、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讲,表象是指当前不存在的物体或事件的一种知识表征。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等。根据表象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

1.直观性

表象是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的。人头脑中产生某种事物的表象,就好像直接看到或者听到这种事物的某些特征一样。表象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表象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但是表象和知觉的形象又有所不同。

2.概括性

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

3.可操作性

由于表象是知觉的类似物,因此人们可以在头脑中对表象进行操作,这种操作就像人们通过外部动作控制和操作客观事物一样。

(三)表象在思维中的作用

1.表象是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中间环节

2.表象促进问题的解决

二、想象(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与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它们都产生于问题的情境,由个体的需要所推动,并能预见未来。(二)想象的功能

1.想象的预见作用。它能预见活动的结果,指导人们活动进行的方向。同时,想象的新颖性、形象性也是人们创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2.想象具有补充知识经验的作用。

3.想象的代替作用。

4.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的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机能活动过程。(三)想象的综合过程

1.黏合:是把客观事物中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形象。

2.夸张:又称强调。它是通过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

3.典型化:它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是文学、艺术创作的重要方式。

4.联想: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也可以创造新的形象。(四)想象的种类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区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无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一种以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它是当人们的意识减弱时,在某种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想象某种事物的过程。

2.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1)再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2)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在新作品创作、新产品创造时,人脑中构成的新形象都属于创造想象。

(3)幻想

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造相像特殊形式。

当人们依据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想象未来时,这种想象叫做理想。理想指向于示来,与人的愿望相联系,这和幻想相同。但幻想不一定以客观规律作依据,因而不一定具有实现的可能。而理想体现了事物的发展规律,因而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空想不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甚至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进程,因而是不能实现的想象。第三节 概念与推理

一、概念的含义和种类

(一)概念的含义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决定事物的性质,并使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特征。非本质特征则是对事物不具有决定意义的特征。

每一个概念都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内涵是指指概念的质,即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外延是指概念的量,即概念的范围。

概念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

概念和词是不可分的。概念是用词来表达、巩固和记载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借助于词和句子来实现的。词的意义不断充实的过程,也是概念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但是,概念与词不是一一对应的。词分为实词与虚词,实词能表达概念,而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同一概念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示,同一词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二)概念的种类

1.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所包括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来分类的。按照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照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

2.合取概念和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反映事物属性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来分类的。合取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单个或多个相同属性形成的概念,它们在概念中必须同时存在,缺一不可。析取概念是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关系概念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概念。例如,高低、上下、左右、大小等。

3.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

这是根据概念形成的自然性来分类的。自然概念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概念。人工概念是在实验条件下,为模拟自然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人为地制造出的一种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常常可以人为的确定。

二、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概念形成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心理学家设计了人工概念,并对人工概念和形成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自然概念的形成。

(一)人工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人工概念是人为的,在程序上模拟的概念,它可以简化概念研究的进程,控制研究的变量。如:赫尔的研究和布鲁纳(Bruner et al.,1965)等人的研究。

(二)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

1.假设检验说:由布鲁纳等人提出

2.样例学习说:由茹什提出

三、推理

推理是指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者根据一般原理推出新结论的思维活动。前者叫归纳推理,后者叫演绎推理。

(一)三段论推理

它是由两个假定真实的前提,和一个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这两个前提的结论所组成。

(二)线性推理

线性推理又称关系推理,在这种推理中,所给予的两个前提说明了三个逻辑项之间的可传递性的关系。由于这种推理的三个逻辑项之间具有线性的特点,所以线性推理又称线性三段论。

(三)条件推理

条件推理是指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推理。

在条件推理中,人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这种现象称为“证实倾向”。第四节 问题解决

一、问题解决的概念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纽威尔和西蒙(Newell & Simon,1972)提出了“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纽威尔和西蒙用“问题空间”的概念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空间是指问题解决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切可能的认识状态,包括对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认识,以及如何由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认识等。

(二)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与界定含糊问题

这是根据问题的明确程度来分的。界定清晰的问题是指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界定含糊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这些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对抗性问题与非对抗性问题

这是根据在问题解决时,问题解决者是否有对手来分的。在解决对抗性问题时,人们不仅要考虑自己的解题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还要受对手解题活动的影响。非对抗性的问题是指解决问题时没有对手参与的问题。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

(一)算法

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而言之,算法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二)启发法

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以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

1.手段目的分析

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它的基本步骤是:①比较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提出第一个子目标。②找出完成第一个子目标的方法或操作。③实现子目标。④提出新的子目标,如此循环往复,直到问题的解决。

2.逆向搜索

逆向搜索就是从问题的目标状态开始搜索直至找到通往初始状态的通路或方法。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心理因素

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知识表证的方式

(二)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三)功能固: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

(四)动机: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效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条倒U形曲线来说明

四、创造性

(一)什么是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能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二)创造性的心理成分及创造性的测量

1.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

2.远距离联想能力

远距离联想能力是在彼此相距很远的观念间看出关系的能力。它也是创造性的一种构成成分。远距离联想能力强的人能根据某些要求把互不相关的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新的联系。

3.与创造力相关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不仅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人的坚持性、自信心、意志力等对创造性有重要影响。此外,责任感、勤奋、热情、善于想象、兴趣广泛、独立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是创造性的重要心理成分。

(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

1.酝酿与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的思索之后,仍未找到问题解决的答案,但是当你稍稍体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种情形有人称之为酝酿。

2.社会因素与创造性

人们生活环境中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创造性。第六章 动机与情绪第一节 动机概述

一、动机的涵义和功能

(一)动机的涵义

一般认为,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Pintrich & Schunk,1996)也就是说,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而不是心理活动的结果。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动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

动机要求活动,有生理的和心理的活动。生理活动承受着个体活动的努力和坚持,并负责执行一些外在的行为。心理活动包括各种认识行为,如计划、组织、监督、决策、解决问题和评估等,这些活动促使个体获得或达到他们的目标。

(二)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整功能

二、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的性质来划分的。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社会性动机,是以人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的。

(二)原始动机与习得动机

这是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原始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动机,它们是以人的本能需要为基础的。习得动机是指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即经过学习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各种动机。

(三)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来划分的。人的动机有一部分发生在意识的水平上,即人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动机是什么,也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在追求什么样的目标。但是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婴幼儿身上,他们的行为动机是无意识的;在成人身上,也有无意识的或没有清楚意识到的动机。

(四)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

这是根据动机的来源来划分的。外在动机是指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例如,由于儿童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或对学习有了兴趣,因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三、动机与需要

(一)需要及其结构

1.需要的涵义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不平衡。

2.需要的结构

马斯洛(A.H.Maslow,1908-1970)的需要层次论在心理学界影响很大。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五个等级构成: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都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二)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求满足需要的对象,从而产生活动的动机。需要作为人的积极性的重要源泉,它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部动力。

四、动机与行为效率

(一)动机与行为

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多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学习动机不同,学习的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

在同一个人身上,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有些动机占主导地位,称主导动机,有些动机处于从属地位,称从属动机。个体的活动往往不是受单一动机的驱使,而是由他的动机体系所推动的。

在活动动机与效果的关系上,这里的“效果”是指行为的社会效果。一般来说,良好的动机应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反之,不良的动机则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效果,这是动机与效果的统一。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动机与效果不统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二)动机与工作效率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

五、动机与价值观、意志

(一)动机与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和理想等。

价值观对动机的调节和控制有直接影响。

(二)动机与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意志具有引发行为的动机作用,它是自觉的,有目的的行为。如学生在复习考试中,必须克服外界环境引诱和干扰,这就是意志。意志是和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只有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体现意志的力量。第二节 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动机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的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本能论最著名的鼓吹者是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1871?1938)的动机本能理论。

20世纪20年代末,本能论开始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但仍在一些研究领域占统治地位。一个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另一个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0世纪50年代以后,欧洲一批习性学家再度爆发出对本能行为的研究热情。他们主张探讨控制本能行为的主要因素,如感觉输入机制、特定刺激、学习的作用和中枢机制等,企图揭示出影响动物行为的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二、驱力理论

20世纪20年代,武德沃斯(S.Woodworth,1869-1962)提出了行为因果机制的驱力概念,以代替本能概念。所谓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对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以后,赫尔(C.L.Hull,1884?1952)提出了驱力减少理论(Hull,1943)。

三、唤醒理论

由赫布(Hebb,1949)和柏林(Berlyne,1960)等人提出。唤醒理论的三个原理:第一个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第二个是简化原理,即重复进行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第三个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

四、诱因理论

诱因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导该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复杂的条件和情境,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吸引力的刺激物称为积极诱因,个体回避的刺激物(如痛苦、贫困、失败等)称为消极诱因。其代表人物有赫尔。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一)期待价值理论

早期的一种动机认知理论,这种理论将达到目标的期待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其代表人物有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

(二)动机的归因理论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称之为归因。其代表人物有海德(Heider,1958)和韦纳(Weiner,1971)。

(三)自我决定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德西(Deci,1975)提出,强调自我在动机过程中的能动作用,认为自我决定是一种涉及经验选择的人类机能品质,它组成内在的动机。

(四)自我攻效论

由班杜拉(Bandura,1977)提出,他认为,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变量如期待,注意和评价等在行为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期待是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强化的效果存在于期待奖赏或惩罚之中,是一种期待强化。

班杜拉把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果期待两种。结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效果期待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来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这种推测和判断就是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第三节 意志行动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一般把意志行动分为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括在思想上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做出行动的决定。

(二)执行阶段

在此阶段,意志的强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坚持预定的目标和计划好的行为程序,另一方面制止那些不利于达到目标的行动。

二、意志行动中的冲突

(一)什么叫冲突

由于在意志行动中人们常常具有两个以上的目标,而这些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因而引起了意志行动中的目标冲突或动机斗争。

(二)冲突的种类

1.双趋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目标同时吸引着人们,但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时,通常出现双趋冲突。

2.双避型冲突: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目标都是人们力图回避的事物,而他们又只能避开其中一种目标时,就产生双避冲突。

3.趋避型冲突:这种冲突是在同一物体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的情况下产生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接近的同时,又想回避它,从而引起内心的冲突。

4.多重趋避型冲突:即人们面对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又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人们无法简单地选择一个目标,而回避或拒绝另一个目标,必须进行多重的选择。由此引起的冲突叫多重趋避型冲突。第四节 情绪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绪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当客观事物或情境不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和情感。由此可见,情绪是个体与环境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Compos,1970)。

同时,情绪和情感是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等三种成分组成(Izard,1977)。

主观体验是个体对不同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了人们不同的感受,构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心理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外部表现通常称之为表情。它是在情绪和情感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生理唤醒是指情绪与情感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主要指感情过程,即个体需要与情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脑的神经机制活动的过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激动性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消失,情绪代表了感情的种系发展的原始方面。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情绪和情感是有区别的,但又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

3.组织功能

4.信号功能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的情绪可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20世纪70年代初,伊扎德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有11种,即兴趣、惊奇、痛苦、厌恶、愉快、愤怒、恐惧、悲伤、害羞、轻蔑和自罪感等。

情绪分类的环形模式是罗素(Russell,1980)提出的。他认为情绪可划分为两个维度:愉快度和强度。愉快度又可分为愉快和不愉快;强度又可分为中等强度和高等强度。由此可以组合成四个类型:愉快,高等强度是高兴,愉快,中等强度是轻松,不愉快,中等强度是厌烦,不愉快,高等强度是惊恐。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

1.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事件引起的。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都是激情状态。

3.应激

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三)情感的分类

情感是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主观体验,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人类高级的社会性情感主要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1.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人的审美体验既反映事物的客观属性,又受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影响。第五节 情绪的理论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一)詹姆斯兰格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arl Lange),分别于1884和1885年提出了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

(二)坎农巴德学说

由坎农(1927)提出,认为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坎农的情绪说得到巴德(Bard,1934,1950)的支持和发展,故后人称坎农的情绪理论为坎农-巴德情绪学说。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一)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由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该理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二)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由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和辛格(J.Singer)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们认为,对于特定的情绪来说,有两个因素是从不可少的。第一,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如心率加快、手出汗、胃收缩、呼吸急促等;第二,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

(三)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拉扎勒斯(Lazarus,1970)是情绪认知理论的另一位代表。他认为,情绪是个体对环境事件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在情绪活动中,人们需要不断地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第六节 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具体分析,情绪调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具体情绪的调节

包括所有正性和负性的具体情绪。

(二)唤醒水平的调节

情绪调节主要是调节过高的唤醒水平和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及一些较低强度的情绪。

(三)情绪成分的调节

情绪系统的调节主要是指调节情绪的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

二、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一)生理调节

情绪的生理调节是以一定的生理过程为基础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相应的生理反应变化模式。

(二)情绪体验调节

当体验过于强烈时,个体会有意识地进行调整。不同情绪体验有着不同的情绪调节过程,可采用不同的策略。

(三)行为调节

行为调节是个体通过控制和改变自己的表情和行为来实现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采用两种调节方式,一是抑制和掩盖不适当的情绪表达;二是呈现适当的交流信号。

(四)认知调节

道奇(Dodge et al.,1991)等人认为,情绪系统和认知系统是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两个子系统,情绪可以是信息加工过程的启动状态,也可以是信息加工的背景。

(五)人际调节

人际调节属于社会调节或外部环境的调节。在人际调节中,个体的动机状态、社会信号、自然环境、记忆等因素都起重要作用。

三、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良好的调节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调节或情绪失调会破坏身心健康。第七章 个性及个性倾向性第一节 个性的概述

一、什么是个性

个性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个性的心理结构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

(一)个性倾向性

个性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个性倾向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是个性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份。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人格有时和个性同义。有时仅指性格和气质,不包括能力;有时人格的外延要比个性更广,不仅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而且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而个性一般指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只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

二、个性的基本特征

(一)个性的整体性

(二)个性的稳定性和可塑性

(三)个性的独特性

(四)个性的社会性和生物性第二节 个性倾向

个性倾向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态度和行为倾向,是指诸如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这类特殊的需要。个性倾向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个性具有动力和调节的作用。

个性倾向在整个个性中居于比较高的层次,它对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和整个心理活动具有统帅、支配和调节的作用。

一、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的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的趋向某种事物,并与肯定情绪相联系的个性倾向。

2.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活动的心理因素。兴趣在人的学习、工作和一切活动中起动力作用。

兴趣是引起和保持注意的重要因素,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去探究它。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产生积极的影响。

兴趣与爱好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兴趣是一种认识倾向,爱好是一种活动的倾向。

二、理想

理想是人对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将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想象,是一种向往和追求。

理想从内容上看,可分为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政治理想、生活理想等。职业理想是指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设想;道德理想是指将来自己要成为具有什么样道德品质的人;社会政治理想是指将来自己要为什么样的社会、国家而奋斗;生活理想是指对自己将来家庭生活的设想。

三、信念

信念是指一个人深信无疑并且身体力行的观点和准则,它是个性中比较高级的个性倾向。

信念是认识、情感、意志高度统一的综合体,是世界观的形成条件和组成部份。

信念按其内容可分为政治信念、道德信念、科学信念、生活信念等等。

信念不同于迷信。迷信是缺乏深思熟虑的,具有盲目性,而信念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般是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四、世界观

世界观是由一个人各种信念构成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是个性倾向的最高层次。

世界观是个性倾向性的最高层次,它是个人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作用表现在:①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②影响认识的正确性与深度;③制约情绪的性质与变化;④调节人的行为习惯。第八章 个性心理特征第一节 技能与能力

一、什么是技能

技能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技能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融合体,是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必要条件。

现在心理学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类。动作技能主要是肌肉活动,表现在外部行动上。心智技能主要是思维等内部的认识活动。

二、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

(1)认知阶段

(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

(3)动作初步联合阶段

(4)动作的协调和完善阶段

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练习曲线表示。练习曲线是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率变化的图解。

三、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

(一)明确练习的目的。有无明确的目的和要求,是区别练习和简单重复的基本特征。

(二)正确的练习方法。为了顺利掌握技能,应该有一套正确的练习方法。

(三)了解练习的结果。了解练习的结果是掌握技能的必要条件之一。

(四)适当分配练习时间。练习时间的正确分配对练习效果有着重大影响。

四、能力

(一)能力的概述

1.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活动所必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能力的最完备的结合,被称为才能。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有杰出的才能,这个人就被称为天才。

2.能力和知识、技能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以思想内容的形式存在着的。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近乎“自动化”了的动作系统,主要是指外部动作系统。知识、技能、能力三者之间的密切系是:第一,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知识、技能掌握的水平;第二,知识、技能的掌握也会促进能力的提高。很显然,知识、技能、能力都是顺利完成某项活动的条件,但作用却不是等同的,其中,能力是影响活动效率的最基本的因素。

3.能力的种类

(1)能力按照能力的倾向性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又称普通能力。指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所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一般能力的综合体就是通常说的智力。

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指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须的能力。

(2)按照能力的功能可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操作能力指操纵、制作和运动的能力。

社交能力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3)按照能力参与其中的活动的性质可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模仿能力指仿效他人的言行举止而引起的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的能力。

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4.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的类型差异。能力的类型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言语和思维方面。

(2)能力水平的差异。生活中大家都承认人的能力有大小之分,这就是能力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各人在能力表现的早晚上不完全一样。

五、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个体的能力是在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支配下由成熟和学习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致使能力得到发展。

遗传就是父母把自己的性状结构和机能特点传给子女的现象。

素质是有机体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大脑的解剖生理特点。素质是遗传的,它服从于遗传规律。一般认为,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就不能发展相应的能力。如果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质,就难以发展某一方面的能力。

环境指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一般认为,大多数儿童的素质是相差不大的,其能力发展所以有差异则由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所造成的。

在环境因素中,社会生产方式是影响能力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能力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营养是影响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幼年的营养直接关系到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营养不良会影响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影响能力的发展。

社会生活条件对能力发展的决定作用,通常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影响。教育在能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就发展了能力。

环境和教育是能力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能力是在主体的积极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和环境,能力也得不到发展。

优良的个性品质是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起来的,优良的个性品质又推动人去从事并坚持某种活动,从而促进能力的发展。推孟(L.M.Terman)指出,具有完成任务的坚毅精神,自信而有进取心,谨慎和好胜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能力的测验

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心研究,提出了一些测量能力的方法。下面仅就智力测验、创造力测验和特殊能力测验作一些介绍。

1、智力测验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由法国的心理学家比纳和医生西蒙创造的。1905年他们通过大量测验制定了智力量表,这是测量智力的基本工具。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推孟结合美国的实际对比纳?西蒙量表进行修订,被称为斯坦福?比纳量表。以后又经过多次修订,成为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智力量表。根据比纳西蒙量表,同一年龄(实龄)的儿童测出的智力,年龄(智龄)很可能是不同的。为了表示实龄和智龄的关系,也为了便于不同年龄儿童智力的比较,推孟提出了智力商数的概念。智力商数(智商)的英文是Intelligent Quotient,通常简写为I.Q。

制订智力年龄量表是以假定智力年龄同实足年龄同步增长为前提的,但事实上并不完全如此。儿童达到一定年龄(通常到15岁左右)智龄就不再随实足年龄而增长。这时如果继续使用上述计算IQ的方法,就会出现IQ值下降的结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人达到一定年龄之后,智力的发展就停留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大约到40岁以后,智力才随年龄的增长而缓慢下降。可见上述计算IQ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于是,从1960年开始,改用威克斯勒的计算方法,使IQ只表示一个人的智力在正常同龄人中的相对地位,即离差智商。

威氏采用离差智商来表示一个人智力的高低。其计算公式是:

IQ=100+15 公式中,X为个人测得分数,X为个人所在年龄组的平均分数,S为同年龄组分数的标准差。式中

实际上是教育心理统计中常用的标准分数Z。

人们的智商在群体中是正态分布的,这是一个事实。威克斯勒假定这个正态分布的平均数是100,标准差是15。于是才有上面的离差智商公式。

2、创造力的测验

本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等心理学家发现,智力测验不能测量人的创造力。目前所编制的创造力测验的题目多属开放型,导致在评分和确定效度和信度方面的困难。创造力测验目前还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国际上主要的创造力测验有:

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吉尔福特和他的同事编制了一套发散性思维测验。测验的项目有:语词流畅性、观念流畅性、联想流畅性、表达流畅性、非常用途、解释比喻、用途测验、故事命题、事件后果的估计、职业象征、组成对象、绘画、火柴问题、装饰。前10项要求言语反应,后4项则用图形内容反映。

②托兰斯创造思维实验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托兰斯(E.P.Torrance)等人编制了另一个著名的创造力测验,该测验分为3套,共有12个分测验,为了减少被试的心理压力,用“活动”一词代替“测验”一词。

(1)语词创造思维测验。

(2)图画创造思维测验。

(3)声音语词创造思维测验。

③芝加哥大学创造力测验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盖泽尔斯(J.W.Getzels)和杰克逊(P.W.Jackson)等人根据吉尔福斯的思想对青少年的创造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60年代编制了这套测验。这套测验包括下列5个项目:

(1)语词联想测验。

(2)用途测验。

(3)隐蔽图形测验。

(4)完成寓言测验。

(5)组成问题测验。

3、特殊能力测验

许多研究表明,智力和各种特殊能力之间的相关并不大。各种特殊能力都有自己的结构。为了测定从事某种专业活动的能力,就要对这种活动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它所要求的心理特征,然后根据这些心理特征,列出测验项目,设计测验,以便测量特殊能力。

国际上主要的特殊能力测验有:

①音乐能力测验

②美术能力测验

③数学能力测验

④文书能力测验

⑤机械能力测验

⑥飞行能力测验第二节 气质

一、气质的概述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心理多动的动力特征主要指心理过程的强度(例如,情绪体验的强度、意志努力的程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例如,知觉的速度、思维的灵活程度、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和心理活动的指向性(有人倾向于外部事物,有人倾向于内心世界)等方面的特点。

“气质”这一概念与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相近似。具有某种气质的人,在内容完全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征,它仿佛使一个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涂上个人独特的色彩。例如,一个学生每逢考试就表现出激动,等待朋友时坐力不安,参加比赛前沉不住气,并且经常抢先回答教师的提问,这个学生具有情绪激动的气质特征。气质既有稳定的一面,又有可塑性的一面,是稳定性和可塑性的统一。

(二)气质的学说

人的气质受到普遍的关注。许多学者探讨了气质问题。著名的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等人指出,学者在定义气质时各有所侧重。有的着重个体的情绪方面,有的强调气质的生理因素,还有的重视个体在动作反映上的特征。

1、《黄帝内经》中的气质理论

《黄帝内经》是战国秦汉间一部以医学为主的科学百科全书。《内经》虽然没有直接提出气质一词,但在医学理论中溶合着丰富的有关气质的论述。

《内经》根据人体阴阳之气的比例将人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还运用五行学说将人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类型,再根据五行各属性的五音(宫、商、角、徽、羽)将上述五种类型的每一种类型划分为1个主型和4个亚型,共得出25种类型。阴阳五态和阴阳二十五人的分类,不仅是观察的结果,而且也是我国古代哲学原理的发挥。就其内容的丰富和细致来说,完全可以与西方气质理论相媲美。

2、气质的体液说

古希腊学者恩培多克勒(Empedokles)提出人体“四根说”。他认为人体由四根构成,血液主要是火根,呼吸是空气根,液体部分是水根,固体部分是土根。“四根”配合的好,身体就会健康,并且决定有机体结构的特征。例如,美术家手的“四根”配合得最好;演说家舌的“四根”配合得最好。

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发展成为“四液说”。他提出,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粘液。血液出自心脏(相当于火根);黄胆汁生于肝脏(相当于空气根);黑胆汁生于胃部(相当于土根);粘液生于脑部(相当于水根)。他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四种体液调和,人就健康幸福。

罗马医生盖伦(C.Galen,公元2世纪),从希腊波克拉底的体液说出发,将人体内的体液的混合“比例”用拉丁语命名为“Temperamentum”,这便是近代“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他除了用生理和心里特性之外,还加进了人的道德品行,这些因素组成13种气质类型。后来,简化为4种气质类型,即流行于今的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

3、气质的体型说

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士米尔和美国心理学家薛尔顿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体型决定的。他们依据人的身体形式和组织,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运动型(又称斗士型)的人,肌肉发达,对新事物反映较快,容易适应新的环境,易患癫痫病。肥胖型(又称矮胖型)的人,身体矮小较胖,善交际,性格较开朗,情绪不稳定。瘦长型(又称高瘦型)的人,身体瘦长,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交际,胆小退缩,害羞沉静。畸形型(又称异常型),身体发育不正常,如呆小症、白痴等等,他们往往具有异于常人的心理特征。

4、激素说 英国心理学家伯曼等人认为,气质类型与内分泌腺活动有关,根据某种腺体在人的所有腺体中所占的位置,也就是说占优势地位,可以把气质分为甲状腺型、脑垂体型、肾上腺型、甲状旁腺型和性腺型。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激素对人的气质确有影响。激素激活或抑制着人体的不同机能,激素过多或过少对个体的行为有影响,例如,肾上腺特别发达的人,会表现出情绪容易激动的气质特征。生物化学测定也表明,人在恐惧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人在发怒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人体内有两种调节机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内分泌腺对于气质具有调节作用,这是不容否认的,但是夸大其作用,特别是作为气质类型划分的标准是不可取的。

5、活动特性说。美国心理学家巴斯以反应活动的特性作为指标,把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活动性、情绪性、社交性和冲动性。

6、血型说。日本的一些学者认为,血型与气质之间的关系密切,血型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气质类型。古川竹二根据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血型,将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血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究竟如何?目前尚无权威性的论据予以说明,就大多数人而言,人们不赞成血型决定气质类型。

二、气质的生理基础

气质的生理基础是十分复杂的。气质不仅与大脑皮层的活动有关,而且与皮层下活动有关;气质不仅与神经系统的活动有关,而且与内分泌腺的活动有关。“显然,影响到气质的不仅有神经系统的特性,而且还有整个个人的身体组织。”因此,不能把气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等同起来,也不能以个体的某种生理亚系统(体液、体型、神经活动)作为气质的生理基础。但是,一般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的关系较为直接和密切,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过程的基本特性

巴普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有两个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这两个神经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神经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神经过程的强度是指个体的大脑皮层细胞经受强烈刺激或持久工作的能力。它被认为是精神类型的最重要标志,具有重大的意义。研究:研究表明:在一定限度内,强刺激引起强兴奋,弱刺激引起弱兴奋。但是,刺激很强时,并不是所有的有机体都能以相应的兴奋对它发生反应。兴奋过程强的人,对很强的刺激仍能形成和保持条件反射;兴奋过程弱的人,对很强的刺激不能形成条件反射,并抑郁和破坏已有的条件反射,甚至会导致神经过程的“分裂”。抑制过程强的动物可以耐受不间断内抑制达5-10分钟,抑制过程弱的动物则不能耐受持续15-30秒钟的内抑制,甚至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

神经过程的平衡性是指个体的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否相当。有的人这两种神经过程之间的强度是平衡的,而有的是不平衡的,在不平衡中又有哪一种神经过程占优势的问题。实验表明:不平衡的动物一般具有较强的兴奋过程和较弱的抑制过程,也有少数动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过程和较弱的兴奋过程。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是指个体对刺激的反应速度以及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人与人之间在兴奋和抑制的灵活性上也存在差异,有人灵活性强,有人灵活性弱。

(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神经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的独特组成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巴普洛夫指出:“由于神经系统基本特性的一些可能的变动,以及这些变动的可能组合,就一定会发生神经系统的各种类型,计算起来,至少有二十四种类型,但证诸实际,其数目可以大加缩小的,即缩减为特别显著的、醒目的四种类型。

高级神经活动的4种主要类型是:

1、强而不平衡的类型(兴奋型)

2、强而平衡、灵活的类型(活泼型)

3、强而平衡、不灵活的类型(安静型)

4、弱型(抑制型)

巴普洛夫认为,兴奋型相当于胆汁质,活泼型相当于多血质,安静型相当于粘液质,抑制型相当于抑郁质。

巴普洛夫曾把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和气质类型看作同一个东西。现在一般认为,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并不是用一个东西。气质是心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生理现象。高级神经活动是气质主要的生理基础。

三、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具有积极或消极的成分。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活动的价值和成就的高低,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做出较大的成绩。尽管如此,研究气质类型特点,对于实践活动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一)气质研究在职业选择中的意义

1、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为一个人从事某项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一般地说,要求持久、细致的工作对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较为合适,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不大适合;要求迅速灵活反应的工作对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较为合适,而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则较难适应。

2、一些特殊职业,如飞行员、宇航员、潜水员、雷达观测员等,对人的其特征有特定的要求,必须经过心理测定,进行严格的选择和训练,才能使他们胜任这类工作。1988年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空军战斗飞行员进行了调查。他们发现,在战斗飞行员中,多血质的人占45%左右,胆汁质的人占20%左右,胆汁质与多血质混合型的人占15%左右,而没有发现抑郁质的人。艾森克指出,外向的人不能很好地承担“警戒”任务。他认为,雷达管理人员应该由内向的人来担任。

3、心理学家还研究了人的气质类型对群体协同活动的影响。罗索诺夫(B.M.Pycajiob)的研究表明,两个气质类型不同的人在协同活动中,比气质类型相同的人配合所取得的成绩更好。皮卡洛夫(N.X.IInkajiob)的研究表明,气质特征相反的两个人合作,不仅合作的效果好,而且还有利于团结。

(二)气质在公安管理工作的意义

公安部门的管理人员,不仅要管物,而且更主要的是要管人,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材。

了解本单位、部门的人员的气质类型,对于合理安排使用人才和采用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例如,需要灵活多变能力的工作,多血质的人最适合;需要勇气、力量和速度的工作,胆汁质的人最适合;需要耐力的持久性工作,粘液质的人最适合;需要安静而又细致的工作,抑郁质的人最适合。进行说服教育和批评表扬时,更应考虑到每个人的气质特点,方式方法因人而异。例如,对于多血质的人,尽可能让他们参加多种活动,以便锻炼他们的耐力和稳定性,批评不能过于严厉,对于胆汁质的人,可以进行严厉批评,但注意不要激怒他们,日常工作中要锻炼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学会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对待事物;对于粘液质的人,批评教育时要详细讲清原委,并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切不可急于求成;对于抑郁质的人,不宜在公开场合批评,最好采取谈心的方式,和风细雨地进行,同时注意鼓励他们多与人交往。第三节 性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被理解为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果断或优柔寡断等等都是人的性格特征。一般地说,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而人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又体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这两方面是统一的。

二、性格和气质

性格和气质都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它们的关系十分密切。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含在人格之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但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情绪饱满、情绪充沛;粘液质的人表现在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点,在职业训练过程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具有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同样的性格特征;具有同一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结构

(一)性格特征的分析

格特征就是指性格各个不同方面的特征。主要有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

人对客观现实的影响总是以一定的态度给予反应。

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是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的特征

②对工作和学习的态度的特征

③对自己的态度的特征

2、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对自己行为的自觉调节方式的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对行为的明确程度的特征

②对行为的自觉控制水平的特征

③在长期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特征

④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活动时在强度、稳定性、持续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主要有:

①情绪强度特征

②情绪稳定性特征

③情绪持久性特征

④主导心境特征

4、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认知过程中的性格特征。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称为能力特征,人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称为性格的理智特征。主要有:

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

②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

③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

④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

在以上四个方面的性格特征中,最主要的是性格的态度特征和性格的意志特征,其中又以性格的态度特征更为重要。

(二)性格结构的动力特征

性格特征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存在着,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构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性格具有动力的特性。

①整体性

②相对性

③可塑性

四、性格的类型理论

性格的类型论的性格的特质论是两种主要的性格理论。类型论用人的一种或少数几种主要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特质论同时用人的多种特质来说明人的性格。例如,类型论说某人是一个内向的人;特质论说某人是沉静、较孤僻和处事谨慎的人。类型论是一种性格分类的理论,特质是一种性格分析的理论。

(一)、我国古代学者对性格的分类

在春秋战国时期,第一个讲性格的是孔子,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性是在先天“相近”的自然本性的基础上,由于后天习得而发展起来的不同的社会本性。孔子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中行”、“狂者”和“狷者”三种类型。

(二)、斯普兰格类型论

德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F.Spranger)用价值观来划分人类型,他将人的性格划分为6种类型: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

(三)、弗洛姆的类型论

德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E.F.romm)把性格分为两个部分:“社会性格”和“个人性格”。“社会性格”是性格结构的核心,为同一文化群体中一切成员所共有:“个人性格”是同一文化群体中各个成员之间行为的差异。人的性格主要是由社会性格所决定,要此基础上表现出个人性格的差异。

弗洛姆将人类的性格划分为两大类型:生产的倾向性和非生产的倾向性。生产的倾向性是健康的性格;非生产的倾向性是不健康的和病态性格。一个人的心理是健康,取决于个人身上积极的和冰河消极的性格特征的比例。

(四)、霍的类型论

美国职业指导专家霍(J.L.Holland)提出性格-职业匹配理论。他认为,学生的性格类型、学习兴趣和将来的职业准备密切相关。他把人类的性格划分为6种类型:社会型、理智型、现实型、文艺型、贸易型和传统型。每一个人可以主要划分为一种性格类型,每一种性格类型的人,对相应的职业感兴趣。

(五)其他的性格类型论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A.Bain)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T.Ribot)根据个体的智力、情绪、意志三种机能何者占优势,来确定性格类型。他把人的性格类型划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五、性格的特质理论

1、奥尔波特的特质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是现代个性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性格特质论的创始人。奥尔波特对特质进行了分类。他首先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①共同特质(common trait)

共同特质是指同一个文化形态下群体都具有的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所形成的,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共同特质被认为是一种概括化和性格倾向。

②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

个人特质为个人所独有,代表个人的性格倾向。

奥尔波特进一步把个人特质按照它们对个体性格影响和意义不同,划分为3个重叠和交叉的层次:⑴首要特质。这是个人最重要的特质,代表一个人的性格最独特之处,往往只有一个。它在性格 结构处于支配的地位,影响一个人的全部行为。例如,吝啬被认为是葛朗台的首要特质。⑵主要特质(central trait)又称“重要特质”。这是性格的“构件”,个体的性格是由几个彼此相联系的主要特质所组成。主要特质虽不像首要特质那样对行为起支配作用,但也是行为的决定因素。⑶次要特质(secondary trait)这是个人无足轻重的特质,只在特定场合下出现,它不是性格的决定因素。

2、卡特尔的特质论

英国出生的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B.Cattell)是用因素分析法研究特质的著名代表。卡特尔的主要贡献在于把许许多多的特质划分为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和根源特质(source trait)。卡特尔认为,表面特质直接与环境接触,常常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从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根源特质隐藏在表面特质的后面,深藏于人格结构的内层,它是制约表面特质的潜在基础和人基本因素,是建造人格大厦的砖石。卡特尔及其同事经过长期的研究,确定16种根源特质(如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个性因素问卷,是国际上通用的个性问卷。

六、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在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问题上,历史上有两种极端的观点,一种是遗传决定论,另一种是环境决定论。现在持极端看法的人已经很少了。一般认为,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是性格的自然前提,在此基础上,环境因素对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作用。性格是人在实践活动中,在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个人生活经历的反映。

(一)家庭在性格形成中的作用

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家庭认为是“制造人类性格诉工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许多心理学家认为,从出生到5、6岁是性格形成的最主要阶段。这个阶段的绝大多数儿童在家庭中生活,在父母的爱抚下成长。从教育的顺序上来看,也是首先是家庭,然后才是学校教育。

亲子关系即父母与其子女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中,父母和子女关系最为密切。父母是子女最重要的教育者。母爱在儿童的性格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性格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家庭诸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对儿童性格形成和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家庭情绪气氛可以划分为融洽与对抗两种类型。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影响家庭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研究表明,宁静愉快家庭中的孩子与气氛紧张及冲突家庭中和孩子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差别。父母被认为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社会信仰、规范和价值等首先通过父母的“过滤”而传给子女。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孩子随时随地模仿父母的行为。因此,孩子与父母的性格往往相类似。

家庭结构、出生顺序也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发展。

(二)、学校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学校教育儿童的性格形成也起重要作用。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教育的场所。学生在学校里不仅学习、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接受政治和品德教育,形成优良性格特征。学生在学校里五项原则了良好性格,就能顺利地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反之,则会发生各种问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言行对的性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般地说,学生年龄盐越小,受教师的影响越大。教师不仅对言教,还要对学生身教。教师对学生的关系也影响学生性格发展。

(三)、社会实践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劳动是人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职业的要求对性格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人长期从事某种特定的职业,社会他反复扮演某种角色,进行和自己职业相应的活动,从而相应地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四)、主观因素在性格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性格是在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但任何环境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它们必须通过人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社会各种影响只有更为个人理解和接受,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去行动,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性格形成的作用,随着年龄增大而且日益增强。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对接受社会影响有决定性的作用。

六、性格的测量

(一)问卷法

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简称MMPI)

该问卷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明苏达大学哈撒书(S.R.Hathaway)和麦金利(J.C.Mckinley)制定的。因为它可以同时测量性格的许多特征,因此称为多相个性问卷。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应用和筛选,它在临床和研究中应用愈来愈广。

2、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将人格划分为内—外向、神经质和精神质三个维度,并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这个测验包括成人问卷和少年问卷两种,分别适合调查16岁以上和7—15岁两个年龄段的人群。EPQ在我国有陈仲庚和龚耀先两人分别主持修订的版本,这里我们以陈仲庚的版本为例来说明。此问卷的成人式包括85个题目,少年式包括74个题目。

EPQ涉及的人格维度较少,容易掌握,施测方便,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3.“大五”人格问卷(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NEO PI)是由“大五”人格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考斯塔和麦克雷于1985年编制的。NEO即神经质性、外向性和开放性(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三个单词的缩写,但不意味着此问卷只包括这三个特质,实际上它是“大五”模型的测验工具。修订的“大五”人格问卷(NEO PI-R)Neuroticism Extraversion Openness Personality Inventory-Revised.,包括自我报告和观察者报告两种形式,都是由240个题目组成,每个题目包含一个描述性格的形容词,如严肃的、务实的、谨慎的、自怜的等,问卷将被试对每个题目的反应,从完全适合到完全不适合,分为五个等级来记分。

(二)投射测验

投射测验是主试向被试提供无确定含义的刺激,让被试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射出来,以确定其性格特征。投射测验有利于主试对被试作整体性的解释、探讨潜意识。但是,投射测验计分困难,目前还缺乏方便、有效的信度和效度标准。

国内外常用的投射测验有:罗夏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第九章 警察心理健康公安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特殊的工作,警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其自身的发展,还直接影响工作的质量。学习和了解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有助于警察提高综合素质,应对各种现实问题。第一节 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什么是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WHO,1947)。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限定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这个解释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解释。多年来人们一直用这个解释去评价人们的健康状态。70年代后期,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反思,认为这个解释是一个过于理想化的解释,依据此解释,没有人会是健康的。在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三分法的基础上,“整体健康观”被现代人所认同。整体健康观在原有三方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重要方面:智力和精神方面。智力方面主要是指人们认识事物和创造性的水平,精神方面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这样,健康就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智力和精神五个方面的内容。80年代汤纳特尔(R.J.Donatelle)等人认为,健康要符合现代人的实际,健康也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他们提出“健康是个体在现实可能状态下获得最佳完善感”,尽管并非人人都可以达到完全健康水平,但人们可以通过努力获得最佳健康水平。这种健康水平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也包括社会关系和人日常的生活方式。他将健康的水平划分为三种状态,每一个状态又有水平的高低。这三个状态分别是疾病状态、一般状态和理想状态。疾病状态是最低水平,如果所患疾病是不可抗拒的,就会导致最差的健康水平——死亡;第二是一般人的健康状态。一般人的健康状态在智力功能、生理适应性、情绪适应性、活力水平、应付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三是比较理想的水平,也是最佳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是个体希望达到的水平。处于第二个健康水平的人很多,或者说绝大部分的人都处于第二水平,但只要人们通过一定方式进行调整,都可以逐渐获得最佳的健康水平。

尽管人们对健康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总的趋势还是一致的:健康是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所获得的一种稳定、和谐和完善的状态。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心理健康的表现

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解释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十全十美的绝对状态。”

美国健康与人力服务部在1999年发表的心理健康报告中给心理健康下的定义是:心理健康是心理功能的成功性表现,它带来富有成果的活动,完善人际关系,有能力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逆境。心理健康对于个人幸福、家庭、人际关系、社区和社会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曾明确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心理学家英格里西(H.B.English,1958)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心理情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作良好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并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这乃是一种积极的丰富的情况,不仅仅是免于心理疾病而已。”

不同心理学派的学者对心理健康的解释也各不相同。比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C.Rogers)认为,心理健康的人或机能完善的人具备五种特征:

1、经验开放;

2、时刻保持生活充实;3对自身机体高度信任;

4、有较强的自由感;5有高度的创造性。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认为,健康的心理活动应该具备9种特征:

1、良好的现实知觉;

2、自觉发动自己的行为;

3、能接纳自己、他人和自然;

4、有独处和自定的需要;

5、讲究原则,不盲目服从;

6、对生活经常有新的感受;

7、社会关系良好;

8、具有民主的态度、创造性的观念和幽默感;

9、心理承受能力强。心理学家考夫卡(Ake Akoff)认为心理健康的人要具备9种标准:

1、发自内心的幸福感;

2、情绪平稳,愿望与环境协调;

3、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4、个人成长顺利,自我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5、个人成熟度达到该年龄的成熟水平;

6、个人整合良好,有效地发挥判断力和控制力,积极主动,善于应变;

7、保持与环境的良好接触,面对问题能够进行理智思考,并给予解决;

9、自我独立,独立自主并能够自律。日本学者大多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安全认可的形式进行适应。换句话说就是,遇到任何障碍困难的问题,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社会上认可的方式进行克服,凡是具有这种耐性的状态,就可以说是心理健康状态。

我国心理学者根据各自的理解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比如学者王登峰认为,心理健康包括: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心理学者景怀斌于1999年提出了五个心理健康的标准:

1、有健康的人生观;

2、有客观准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心理中介机制,即心理健康的人对客观事物、环境中的事件等环境信息有准确的反应,既不缩小,也不夸大,从而准确地把握现实;

3、有适应和谐发展的行为习惯;

4、自我感觉良好的身心状况;

5、具有自我调整的能力。

(二)心理异常的表现

1、什么是心理异常

DSM-IV(心理异常诊断与统计手册)对心理异常是这样规定的:“产生于个体身上或与当前心理压力(如心理痛苦)或无能力(如损害一个或多个功能)联系的,或显著增加死亡、痛苦、无能力或自由的危险的,且有临床显著行为和心理症候群或行为方式的状态,为心理异常。”

通过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心理异常的特性:首先,心理异常是个体性的。心理异常尽管也会出现传染性的群体现象,但就一般来讲,大部分是个体性的。其次,心理异常的诱因是个体遇到了特殊的压力事件,如重大、巨大压力等。第三,压力性事件是当事人当前不能独立克服的。当事人经过自己有意无意的努力,自身仍不能应对。第四,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有潜在的严重后果。心理疾病表现为个体对生活不适应,个别的可能会出现自杀等增加死亡的可能性。第五,这些异常行为的后果使个体的功能性丧失。功能性丧失指在一个或多个生活方面的功能受到干扰或限制,包括日常生活技能方面,如吃饭、穿衣等;也包括日常生活的管理方面,如金钱管理、社区活动等;还包括当事人的家庭、职业和教育等多个领域。

2、心理异常时的表现

心理异常时的主观感受是判断心理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异常产生的时候,个体常常(而不是绝对)出现以下一些特征:

(1)痛苦感。在心理异常时个体常常会出现明显的难受感觉,情绪低落,心里烦躁;

(2)生理和心理功能紊乱。在心理异常的时候,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受到损伤,二者的平衡状态被打乱,表现在该休息时,不能进行很好的休息,该工作时,又不能进入良好的工作状态;

(3)心理异常时个体关注的中心往往不再是周围世界,而是自身,过度地关注自身的各种问题,并为此而苦恼;

(4)异常心理固着。心理固着是指个体在一定时期内为某种想法所困扰,不知任何处理,又无法排解的心理现象。

三、如何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

1、理论标准。这主要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或原则而确定正常或异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统计学标准。将那些很少发生的行为界定为不正常。实际上社会行为规范标准也符合这一点;(2)偏离理想标准的状态。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应该有积极的社会目标,要自我实现,如果没有这样的自我实现或创造,就是不正常的;精神分析心理学派认为,心理动力要平衡,如果不平衡,就会不正常;有些心理学家认为,成熟的人要有竞争力、有自主性,能够抵抗压力,如果没有这些,就是不正常;(3)文化标准。此观点认为,一个人的心理是否正常要看这个人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比如,在古希腊同性恋被认为是做男性的美德,是一个勇敢的战士应有的品质,但在基督教时代,它却是罪恶的代名词,甚至要被处以极刑。而在当今,同性恋在个别西方国家已经合法化了。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过狎男妓、童妓的陋习,狎妓者中不乏有达观贵人,但在当时却没有人将其视为性变态。再比如对儿童多动症的认识,中国的父母、教师,甚至医生都容易夸大儿童的多动行为,许多被我国诊断为儿童多动症的儿童如果按照美国的诊断标准,都不够多动症的条件。其根源在于中国文化对儿童多动症的认定要低于美国文化。

2、实践标准。这种标准是基与临床实践和实用主义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痛苦感。主要是以个人的心理体验为标准,来判定心理正常或异常。自我感觉良好,没有心理不适,就是健康的。否则,就是心理不健康。

(2)功能丧失。主要是以社会适应为标准,来判定心理是否健康。能够顺利适应社会者,就是健康的,否则就是不健康的。也就是说如果个体不能处理应当能处理的生活、工作等,则被认为是不正常的。如学生不能学习,家庭不能和谐,就被认为是不正常的。此外,功能丧失的比较可能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与个体的潜能比较。如果一名学生的智商高于140,但他却不能学习好,可能就有一定的问题。

四、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

结合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考虑到公安工作的实际,我们认为:警察的心理健康是指警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是多种心理因素的统一,表现为经常性的内心活动与外显行为相一致。

(二)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

依据警察心理健康的含义,可以将警察心理健康的标准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具有正常的智力。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2、有积极的自我观念,正确地认识自己。它包括能悦纳自己,能够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对自己的优势、发展潜力以及自己的劣势和发展障碍都有正确的自我评价。能面对并处理好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虽然有时也可能会遇到不顺意,也并非总为他人所喜爱,但积极的自我观念总是占优势。

3、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心境。悲、忧、愁、怒等情境是警察经常会遇到的,但一个心理健康的警察,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社会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畏惧退缩。对自己无法得到的东西不过于贪求,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保持愉快和稳定的情绪,从而使自己心胸开阔,乐观热情,把握现实,正确对待成功和失败。

4、有坚强的意志。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决定了心理健康的警察要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能够长时间专注于某项任务,面对各种诱惑,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控制。面对突发事件,善于分析情况,决策果断,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

5、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工作的特殊性就决定了警察必须要比普通人更善于与人交往,能认识到与他人交往对公安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同时,也能被他人所理解,被他人和集体所接纳。能够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沟通和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6、有良好的适应能力。警察应该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复杂、多变,都应该正确认识周围环境,并能主动去适应它,而不是逃避。面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能够充分相信自己,勇敢地面对现实。

7、具有完整的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警察,其人格结构的各方面能够平衡发展,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方面与外显行为保持和谐统一;人格的各个结构不存在明显的缺陷与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

五、影响警察心理健康的因素

(一)职业因素

1、警察的职业环境危险而恶劣

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了解这些因素十分必要。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警察始终战斗在最前沿,同各种违法犯罪现象进行着殊死的斗争。他们不断面临着刀、枪、棍、棒的威胁,甚至是生死的考验。用“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想象中的危险比实际面临的危险更可怕,对人的身心伤害也更大。警察正是时时处在预警担忧之中。他们身处危险现场,拼杀打斗,毫不畏惧。然而,当他们回忆往事时所产生的“后怕”心理、随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高度戒备状态对他们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缺乏缓释压力的技术和心理调节的方法,他们的身心损耗得不到及时补充,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免疫力降低,各种职业性疾病丛生。

2、工作超负荷

由于警力严重不足、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不得不长时间工作,超负荷运转。

3、非警务活动因素。除警务活动外,地方一些派出所既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交给的任务,又要完成乡镇政府布置的各项任务。

4、职业危机感。为提高警察的整体素质,近年来,全国机关实施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措施,考试制度就是其中之一。警察的录用和晋职晋衔都要通过考试,基层上岗也实行了“量化考核,低分培训,末位调整和辞职制度”,甚至有些地方还实行了“群众点警办案”制度。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确实激发了警察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也增加了个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5、权益保障因素。警察的工资待遇与其工作量形成鲜明对照。一些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村乡镇派出所,正常的办案经费都无法保障,警察的津贴和医疗费更难落实。

6、恶意投诉。投诉本来是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途径,而现今的恶意投诉已成为警察不可忽视的压力源。

(二)执法环境因素

1、群众的误解

2、不正之风

3、社会认知偏见

4、媒体宣传

(三)警察机关内部因素

1、管理体制

2、心理服务机构欠缺

(四)家庭因素

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警察在赡养老人、照顾家属、教育子女、从事家务劳动等方面,无法与其他行业的人相比。

(五)警察个体因素

从事同样的公安工作,有些人能够面对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变压力为动力。而有些人则被压力压垮,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一名警察心理是否健康,与其对自己的角色、形象、能力的认知、情绪的控制及人格品质有直接的关系。

六、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一)保持警察心理健康,个人是关键

1、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

2、对挫折要有正确的认知态度,保持情绪乐观

3、要有适宜的成就动机水平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形成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

6、修正不良的个性

7、掌握保持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二)保持警察心理健康,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1、领导要转变作风,真正做到从优待警。领导要公正严明,在单位内部形成愉快的工作氛围,人与人之间相互配合,和谐相处。

2、在警察现职的教育培训中引入心理训练内容,在广大干警中普及心理常识,以提高的心理素质。

3、成立专门心理服务机构,加强心理健康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及时为广大民警解决自身难以缓解的各种压力。

4、尽量减少的非警务工作,努力提高警察的待遇。

5、做好家属工作,解决好的后顾之忧。

6、在招录新警中进行心理选拔,真正使高心理素质的成员进入警察队伍。

(三)保持警察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因素对警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和睦的家庭生活是警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内容。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无论是对公安工作,还是对警察的心理健康都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家庭氛围主要包括:

1、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较少出现打骂和不愉快等现象。

2、家庭真正成为每个警察的避风港,在这里,每个成员都可以找到温暖、舒缓压力、放松自己。

3、为了给警察提供好的心境,家庭成员要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不使警察赌气上班,不带着沉重的包袱去上班。第二节 警察心理挫折与应对

一、什么是警察的心理挫折

警察心理挫折是指警察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由于遇到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消极情绪状态。

警察心理挫折是一种消极情绪状态,包括三层含义:首先要具备产生的情境,即一个人的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时的内外障碍或阻力,比如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受到群众的误解或者是被群众围攻、谩骂和殴打等;其次是警察对情境的认知和评价;第三是伴随警察认知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比如愤怒、焦急、攻击、躲避等。当三者同时具备时就构成了警察的心理挫折。需要注意的是,假如没有真实的挫折情境,警察只是对可能出现的情境进行想象时,也会出现心理挫折。

在遭遇挫折时,当事人的下丘脑会过度兴奋,影响脑垂体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工作。体内会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以增加抗紧张激素。从而破坏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行,会使人体衰弱,给精神上造成痛苦,还可能导致心理承受能力下降,行为异常,如不及时进行调整,会带来不良的后果。

二、警察产生心理挫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心理挫折产生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指外界事物或情境阻碍警察达到目标而使警察产生的动机受挫,包括自然和社会两种主要因素。自然因素是指个人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比如人的生老病死和各种天灾人祸等因素;社会因素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遭遇到的政治、经济、风俗、伦理道德、工作及家庭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因素给警察所造成的心理挫折比较复杂,给警察个人所带来的干扰和阻碍往往也比自然因素大,比如在家庭中,由于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教育孩子、操持家务,致使老人病情恶化,子女升学就业出现困难或夫妻关系紧张等,这些因素都会使警察产生挫折感。在工作单位,由于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紧张、职务得不到及时调整、遭遇诬陷排挤或亲眼目睹战友被犯罪分子残害等,也会使警察产生挫折感;在社会上,由于警民关系紧张,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经常遭遇群众的误解、围攻,甚至打骂。由于社会风气不正,受地方保护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影响,案件久贞不破,很难进行,而上级领导限期结案。诸如此类的社会因素对警察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

(二)主观因素

导致警察心理挫折的主观因素是指由于警察个人的心理因素而带来的阻碍和限制,包括警察生理条件的限制、动机间的冲突和能力与期望间的矛盾等等。不良的生理状况容易导致警察心理上的挫折感,比如一些警察因长期工作在第一线而患上的慢性病,身体虚弱,担心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从而产生挫折感。心理因素主要是指警察个人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主导心境、报复水平及个性品质等因素。心理因素对警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警察个体对自己认识不足,没有一个恰当的抱负水平,成就动机过高或者过低。成就动机过高,超出了个人的实际能力,目标得不到实现,便会产生挫折感;如果能力很强,但动机水平较低,则会产生空虚无聊情绪,也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挫折感。此外,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也是警察产生的一个心理因素。在警察的实际工作中,如果自己没有被领导重视,一直未能晋升或者是自己在工作中出现了严重失误,而警察本人意识到导致这些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己的知识水平太低或者是自己的工作经验不足,这时警察也会产生挫折感,如此等等。

三、警察遭遇挫折后的表现

(一)积极的心理防卫

积极的自我防卫是用理智的方法对抗遭遇到的挫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升华。个体将挫折给自己带来的负向情绪,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2.调整目标、改变策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遭遇阻碍,会使当事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报复水平、需要结构,从而改变策略,重新鼓起勇气实现目标。3.补偿。因在某一方面遭遇挫折,而暂时放弃,用另一方面的成功加以补偿。

(二)消极的自我防卫

消极的自我防卫是以非理智的方法对抗遭遇到的挫折。主要表现为:

1.攻击行为

2.冷漠

3.倒退

4.固执和逆反

5.厌世

(三)妥协

妥协是指当事人采取一种折中的方式来对抗,这种方式不具有积极意义,也不具有消极意义,只是能够维持心理平衡。

1.自我安慰

自我安慰是指个体遭遇挫折后,找出种种理由为自己辩解,进行自我安慰,这种方法也有人称之为合理化。合理化的辩解有助于精神安慰,比如自己没有得到晋升,心理很不是滋味,但在别人面前确说“当上官,操心多,自己幸亏没被选上。”

2.责任推诿。个人遭遇挫折后,不是分析自身的原因,而是把责任推向他人,埋怨他人,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和不安。这种对抗的方式只适用一般或不严重的挫折,对于一些严重的挫折互相推诿往往会引起人际关系紧张或冲突,这时,这种方法所起的是消极作用,而不是妥协。

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

应对挫折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只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式方法。

1、试着改变自己的认知角度,也就是换一个角度看待自己遭遇的挫折。

2、要弱化情境,万不可将挫折无限放大。任何一个挫折作为一种信息,它总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输入到人脑再通过人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进行加工,而后才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果一个人将挫折事实已经输入了大脑,那就应该尽可能地不去加深记忆、不去思考、不去想象,也就是对这个信息尽量不储存、不加工,更不要自己将其放大,自寻烦恼。最好的办法是尽可能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那些最能使自己感到自信、愉快和充实的活动上去。

3、要学会体谅和宽容。

4、利用抵消法,消除挫折所带来不良情绪。当某一挫折使我们产生不良情绪时,有意识地采取一些行动,寻找另外一些刺激,使之抵消原有的挫折。

5、宣泄是消除挫折感不可忽视的途径。第十章 警察人际交往心理第一节警察人际交往概述

一、警察人际交往的概念

警察人际交往是指警察在警务工作中与周围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的互动过程,是警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警察交往对象,可以将警察的人际交往划分为内部交往和外部交往。警察相互之间的交往属于警察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内部交往。警察与老百姓的交往属于外部交往。

二、警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一)对象的多样性

(二)对象的不可选择性

(三)困难性

(四)交往的不稳定性第二节 警察人际交往的方式

一、警察的言语交往

(一)人际称呼要适当

人际称呼反映了交往双方之间的关系及感情的亲密程度。称呼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交往的过程和交往的效果。就一般而言,称呼适当能够为进一步的交往创造积极的心理氛围,有利于交往的展开。

(二)问候要主动

问候是交往的开端。交往双方彼此问候,表现出对对方的亲切和友好。寒暄和问候的内容没有特定的限制,只要与交往的特点和情境相协调即可。

(三)谈话态度要诚恳

要想让交往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下进行下去,诚恳的谈话态度是不可缺少的。夸夸其谈或者是假、大、空话连篇,将对方根本不放在眼里,都会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感觉。如果谈话时态度过于谦恭,又容易使人觉得虚情假意,高傲瞧不起人。因此,警察在交往中只有态度坦诚,才能使交往气氛和谐,交往双方心理相容,才能达到预想的交往结果。

(四)说话的语音语调要适中

交往中语音语调的强弱高低、语速的快慢都直接反映出谈话者的感情变化。谈话者可以根据交谈的内容,采用与之相匹配的语音语调,来帮助交往对方理解谈话者的情感。语音语调的使用要自然,与谈话内容协调一致,切记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警察的职业特点容易使一些人说话声高语重,在交往中要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进行不同调整。

(五)说话多少要适度。

在警察的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初次见面,打过招呼,说明来意后,要创造机会让对方说话,以示礼貌和谦虚。根据谈话的需要,适当做出回应。交往中要听、说结合,切忌把自己当成交往的“主角”,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垄断整个交往过程,根本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同时,也不能只听不说,使交往很难进行。

(六)不要轻易打断对方的谈话

交往对方在讲述或评价某个事件或问题时,警察尽量不打断对方的谈话,应该等他说完之后再提问或表述自己的看法。如果中间有必要插上一两句话,一定要预先打招呼:“对不起,我插一句。”当表述完自己的意思后,请谈话者继续讲下去。这样,既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又表示出对谈话者的尊敬,能够使交往顺利进行下去。

(七)说话用词要准确通俗。

交往中双方使用的语言一定要准确,通俗易懂,不使人费解。尤其是在和一般老百姓交往的时候,尽量不使用公安专业术语,除非交往对象学过相关知识。语言通俗,老百姓一听就懂,有助于交往的进行。语言贴近交往对象的实际,使之感到朴实真诚,愿意交往。切忌咬文嚼字,滥用辞藻,使老百姓产生烦厌。

(八)说笑话要掌握分寸

由于职业的性质,许多人都认为警察是副冷面孔,与之交往紧张呆板,很难与之心理相容。要想改变人们的这种印象,在交往中警察就应该在适当的场合,适当地说一些幽默笑话,让人觉得警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与警察交往同样轻松愉快。当然,说笑话要有一定的分寸,如果不注意时间场合,甚至开玩笑过头,都会适得其反,既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心,又使双方关系变得紧张,不利于交往的进行。

(九)告辞要谦逊诚挚

在结束或有事提前退出交往时,双方彼此要告辞。这样做,一方面是出于礼貌,另一方面是表示交往双方以后还有相见的愿望,有利于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再见”、“对不起,我先走一步”、“感谢您的支持,再见”等等,告辞时态度要谦逊真挚。切忌趾高气扬,满不在乎或者不辞而别。

二、体势语交往

一个人的姿势、眼神、动作,能从多方面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会给交往对方留下不同的印象。它通过人的手势、身体的各种姿态、面部表情等将信息传递给交往对方,因而也叫非言语交往。

(一)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人类最重要的表情,它携带着最多的可辨认的信息:

交往中眼睛也会说话,眼睛被喻为“心灵的窗户”,喜、怒、悲、欢一目了然;眉毛也是表情的重要部位,双眉紧锁是痛苦和忧愁的表示;双眉倒竖,表示愤怒;双眉展开,表示心情舒畅;嘴的变化也能代表不同的信息。眼、眉、嘴的不同配合,构成了丰富的面部表情。

在面部表情中,目光能显示出心灵深处的信息,它所携带的信息是身体其他任何部位都不能比的。在有些场合,目光比口头语言更能表达意会不可言传的信息。就眼神在交往中的作用问题,有许多技巧在其中。目光可以表示彼此的心理距离:用目光可以拒人千里之外,表现出自己对他人不屑一顾,显示自己的优越地位,也可以拉近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

当然,目光所表达出的心理内涵,如果能与其它体势语言相配合,效果则会更理想。就一般而言,交往中每次注视的时间平均约为3秒,相互注视的时间为1秒。若注视的时间过长,则可能包含喜欢、亲密,也可能含有敌意。长时间的目光接触,能引起对方情绪和生理上的紧张。因此,在警察的人际交往中,要恰当地运用目光注视。与普通人交往,大多避免直接的目光注视,除非在特殊的场合和必须的情况下,与犯罪分子交往,注视则是很重要的。

(二)身体动作

身体动作是人际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可以表达许多重要的情感和信息。

1.握手

握手的先后。握手的一般原则是主人先伸出手;女士先伸手;长辈先伸手;上级先伸手。警察个体要对自己的角色身份有正确的把握,要创造良好的交往开端。握手的方式。握手时,一般是用右手。如戴手套,应摘下手套,注视对方,用力适度,时间不宜过长。男士同女士握手,一般只轻握对方的手指部分,不宜握得太久太紧。如果对方与自己关系密切,场合隆重,双方的手握住后可以上下微摇几下,双手相握可表示更亲密,更加尊重对方。握手时应该避讳的问题:贸然伸手;目光游移,心不在焉;长时间不放手;交叉握手;当两人正握手时,跑上去与正在握手的人相握或打招呼;握手时,该出手时,慢慢腾腾或该先伸手时不伸手,以及握手后用手帕擦手。

2.拥抱

它是交往双方亲热程度的一种表示,也是一种礼节。除情人、亲人拥抱外,老朋友久别重逢,拥抱会使人感到十分亲切;同事、战友刚刚遇到极为悲伤的事情,两人相互拥抱,体现出对对方的理解、同情和关爱;与西方人进行交往,多是出于礼节。3.轻拍

在交往中,人们常用轻拍来打招呼、贺喜和安慰,也可能表达爱意和友善。如果是与成年人交往,轻拍的部位通常只限于手、臂、肩膀和背部。否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影响交往的效果。

4.走路步伐、姿态要分场合无论男女双手插进口袋走路,都是不雅观的,也是与人民警察的着装规定不相符的。警察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脚步应干净利索,切忌拖泥带水或走路像砸锤。走路步伐、节奏要与出入的场合相适应。几个人一起行走时,应与大家保持协调,过快过慢都会显得格格不入。

5.身体放松要适度

进入某一个交往情境,身体要适当放松。

6.交往中的坐姿要讲究。

在交往中,警察落座要轻稳,落座后两眼要平视,注意交谈者或发言者。坐的姿势要端正、自然、大方,无论坐在椅子和沙发上,最好只坐一半,上身挺直。坐得时间长了,可靠在椅背上,但不可双脚前伸,半躺半坐,更不能歪斜地靠着。坐时,双腿要并拢或稍分开。男性可翘“二郎腿”,但脚不可过高或抖动。女性小腿可交叉,但不可直伸。

谈话过程中,切忌指手画脚、手舞足蹈、评头论足、将身体靠在人或物体上。当着人的面伸懒腰、挖鼻孔、掏耳朵、打哈欠、剔牙,不加控制地狂笑,点头哈腰等,都属不良的动作姿势,在交往中都应注意。这些虽属小节问题,但影响很坏,会降低人民警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会给他人留下非常不良的印象。

(三)空间距离。

亲密带。这种地带是指交往双方的距离在0——0.5米。常在恋爱、角斗、互相抚慰或一方保护另一方时使用,双方通过感觉通道来交流信息。

个人距离地带。这种距离为0.5——1.25米。一般的亲密朋友,在交往中的距离在0.5——0.8米之间,普通百姓在0.8——1.25米之间。这种交往较少有身体接触,用这种距离与人交往,既能体现警察与百姓的亲密友好气氛,又会使百姓感觉到这种友好是有分寸的。

社会地带。这种人际距离一般为1.25米——3.5米,这种距离表示出交往双方的相互关系已不在是私人性质,是公开的。在这种交往中,双方一般都本着公事公办的态度,说话自然而响亮,谈话的内容也不需要保密。一般警民之间、上下级之间、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进行交往。公共地带。公共交往距离一般为3.5——7.5米,常用于正式的交往。比如集体会议、各种庆典活动、警察先进事迹报告会及警察对社区百姓的述职会等等。这种交往常常有一些很正式的规范控制。不要误认为,交往双方距离比较远,就可以开小差或与周围人闲聊。为了防止类似行为的发生,在进行这种交往时,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这些行为是有损于警察形象的”。

人际交往的距离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一般男性之间的交往距离要大于女性之间交往的距离;如果是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距离不要太近,以免引起对方的不自在,甚至产生误解,出现尴尬局面;与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进行交往时,距离要稍远一些。

三、警察人际交往的技巧

(一)微笑是警察人际交往的敲门砖

(二)认同是警察人际交往的切入点。由于警察的特殊身份,一些百姓不愿意与警察打交道,针对这种情况,警察要主动地接近对方,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没话找话”,寻找或创造机会与对方接触,消除百姓的疏离心理。生活中认同的话题很多,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比如同乡、同学、衣着服饰、生活习惯等等。其实,认同什么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认同,双方能够相互接触。为了达到比较好的认同结果,一般都不将太难或太严肃的事作为认同的内容。寻找认同内容时,切忌“没事找事”“没茬找茬”。

(三)保持交谈兴趣是警察交往顺利进行的关键。有了自然的接触,共同关心的话题,接下来需要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自然接触中,要有意识地控制交往的方向,自然将话题过度到我们要了解的话题上来。为了使对方保持谈兴,需注意以下技巧:首先要耐心倾听并及时鼓励对方谈下去。在交谈中,如果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不妨用请教的口气说:“哦,原来如此,你能在展开谈谈吗?”。尽量不破坏对方的谈兴,不使用拒绝口气。其次,在倾听对方谈话时,要习惯用一些应答语,“哦!”“是吗?”“真的!”等等。只有这种及时的反馈,对方才能更有信心,更有激情把话谈下去。切忌在对方讲话时,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呆若木鸡,没有反应。第三,在交往中,与初识者交往,不要过分亲热,以免引起误会;尽量避免争议,使交往顺利进行下去。

(四)感谢是警察真情交往的回报。在交往结束的时候,一定别忘了感谢。感谢既是对这次交往的真情回报,也为下一次的进一步交往打下基础。在感谢对方时,态度一定要诚恳,感谢要发自内心,要不卑不亢,既不是低三下四,也不是阿谀奉承。第二节 警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一、警察人际交往能力形成的途径

(一)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警察应当对人际交往问题有充分的认识,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格调,多参与社会交往活动,多观察社会生活。既要使人际交往能力自发得到提高,又要自觉地去发现、挖掘、探索、领悟。双管齐下,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一定会迅速提高。

(二)人际交往知识的系统传授

警察的交往能力除了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提高以外,还可以通过对人际交往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掌握来提高。人际交往知识的系统传授可以给警察的人际交往提供理论指导,向警察提供一条提高交往能力的捷径。

二、警察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

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训练。

(一)彼此相识训练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学会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学会彼此接纳并建立起相互信任感;训练自己在有限时间内记住更多的朋友。具体练习:

1、由指导者组织一个彼此不熟悉的群体,根据自己的爱好,每人各自选择一张卡片(根据人数,组织者已制作好的,1-5种颜色不同、7-8种形状各异的卡片),在卡片上写好自己的姓名、所属群体等,拿在手上或挂在胸前。然后讲一讲,为什么选择这张卡片?

2、指导者宣布,按图形分成7-8个小组,在自己的小组里做详细的自我介绍。包括籍贯、原单位、性格特征、业余爱好等等。(约20-30分钟)

3、指导者宣布,按卡片的颜色分组。继续与小组人相识,力求记住大家的姓名及最典型的个性特征。(约20分钟)

4、小组人员原地不动。指导者请各小组成员自愿将自己组里刚刚认识的朋友介绍给全体同学。先发言的组可以简单一些,后发言的组要增加难度,比如介绍完身边的,接着介绍其旁边的成员。(约20分钟)

5、全体成员在一起自由交谈,尽量找自己还不熟悉的人尽快相识。(约10分钟)

6、组织者最后做出统计,谁认识的朋友最多,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7、最后组织大家谈谈这次训练的感受。

(二)交往形象训练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提高对自己人际交往形象的认识。

准备工作:

1.每人准备若干张白纸;

2.将熟悉的人分成4-5人的小组。

具体操作:

1.每人先将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特点写在一张纸上。如随和、宽容等。

2.请想象同学眼中的你,他们会用人际交往的那些词来形容你,请写在第二张纸上。

3.再想象一下老师眼中的你,他们会用哪些词来描述你交往的特点,请写在第三张纸上。

4.在小组中讨论。将大家的全部描述随机放在一起(每张描述都不写姓名),每人轮流抽出一张,当众宣读,让大家猜想写得是谁?像不像?哪像?哪不像?

5.对自己不满意的交往形象,请组员帮助看看如何克服。对写得比较准确的人,大家认同率比较高的人(比如三张纸上的内容都猜中是谁的)给予精神或礼物奖励。最后,请大家谈谈这次练习的感受。

(三)交往礼节训练

训练的目的:

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特点及不足。

具体操作:

1.用录音机录下一段自己与别人通电话的过程,或电话中确定一个主题:“请你帮我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是同事之间电话邀请。然后,反复听录音,请别人给自己挑毛病,看看自己是否有失礼和不妥当的地方,是否有口语毛病等,并注意在实际生活中克服。

2.运用所掌握的礼仪用语,给自己最尊敬的师长写一封信。如果可能的话,写好信之后,读给周围人听听,请他们评价一下。

3.尝试记住在一周之内你所认识的新人的姓名及主要性格特点。自己可以给自己订一个数,比如10人、15人等,并在生活中努力去寻找,去接触,有机会向自己的同事或同事谈谈这样做的体会。

(四)交往观察力训练

训练目的:

学习观察了解他人,掌握交往的方式和技巧。

具体操作:

1.准备工作:

(1)将参加的人分成若干小组(每组8人左右);

(2)准备一些纸和笔;

(3)组织者向学员宣布训练的目的、方法及主要观察的内容。如每人需选择3人为对象,主要观察他(她)的身材、相貌、衣着、发型、饰品及打扮等。

(4)将观察到的结果写在一张纸上,要写出被观察者的姓名*** 我看到......我感觉到......2.具体操作:

(1)第一层观察。每位成员挑选3位对象,仔细观察,主要是外表,写在纸上。如“王老三”。

我看到:他身穿......,梳的发型......我觉得:他很活泼,爽朗......每人写好后,在全组内分析讨论。观察者先说,而后,其他成员一起讨论,看他观察的准确度,并分析影响其观察的因素。

(2)第二层观察。观察你所关注的几个对象在与他人互动中的状况,请用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

(3)请被观察者谈感想,主要是看观察者的观察力及分析水平如何;观察者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自己观察的情况与被观察者本人感觉一样或不一样。

(4)组织者总结,或请大家交流训练的体会。

(五)表达和理解情绪训练

训练的目的:学会准确恰当地表达自我的情绪体验;准确地理解他人的情绪。

具体操作:情绪表达与理解训练是以小组训练为主,6--8人为一组。

1.准备一些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面写一种情绪,如喜悦、悲哀、恐惧、愤怒、惊奇、烦躁、忧虑、郁闷等。

2.组织一个6—8人的训练小组,训练前将卡片分给每个成员,每人1-2张。要求每个人都要将自己的卡片收好,不能让别人看到。

3.先请一个人将自己卡片上写的情绪表达出来,同时要求其他成员进行仔细观察,看这个人表达的是什么情绪,并把观察结果写在一张纸上。小组成员不得相互讨论。照此方法,每个人都轮流做一次。

4.评分:观察正确或基本接近得1分,不正确得0分;表达准确或接近得1分,不准确得0分。如果是6个人的小组,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通过别人的观察得知),满分应为5分;准确识别他人的情绪,满分也是5分。通过评分就可以了解自己在表达和理解情绪方面的水平高低。

5.每个参加者都这样轮流一遍,以了解自己是否能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和理解别人的情绪。

(六)角色扮演(理解及同情心)训练

训练目的:

通过训练,增强对别人需要、动机、情感及表达方式的敏感性;通过观察他人反应和自己的感受,提高行为的内外吻合度(既考虑自己的价值观和行为标准,又要顾及他人的主观感受)。基本操作:

对他人的需要、动机、思想、情感和愿望的理解,对别人境遇的同情,是与人建立和维系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提高人际理解力和同情心的心理训练法。所谓角色扮演就是模拟某些现实的问题情境,让一个人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以使其了解别人的要求与感受,而改善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比如,一人可以扮演司机,另一人扮演警察,双方处理一起交通肇事。事件处理完毕后,各自谈谈自己的感受。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让警察经常扮演不同的角色是不现实的,它要受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如果能在心理上或观念上经常把自己想象成交往的对象,如遇到情境常想“我要是他的话„„”“他要是我的话„„”也会收到角色训练的效果。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每个人通过主观努力都能做到。有人也将这种方法称为“心理换位”或“感情移入”。第十一章 警察心理应激第一节 警察心理应激的概述

一、心理应激的概念

研究心理应激问题,有必要先探计一下应激的概念问题。应激一词最初来源于英文单词“Stress”,意思是“来源于外界的阻力”。Stress一词源于古代拉丁文,表示“用力拉或捆绑”的意思。后来这个词主要用于表示“艰苦”或“灾难”的意思。到了18世纪,应激这个词被引入物理学当中,表示施加在物体外部的压力。1910年,奥斯勒首次从心理学角度为应激下定义:应激是由于工作过于疲劳,导致各种心身的疾病。1930年,汉斯·塞利给应激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他认为应激是人们的身体接受外来的紧张刺激后,从而使自己产生生理上的强烈的反应,而此种反应又是由脑垂体和肾上腺分泌的激素所控制的。汉斯·塞利是现代应激理论的创始人,他的应激理论仍成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生理学、医学、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

关于应激的概念主要有4种不同的观点:首先,把应激看成是源于外部的压力,人们只能在外部压力状况下求得生存。例如,1998年夏天,我国发生的大洪水,2001年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被恐怖分子炸毁等事件就是源于外部的压力。其次,把应激看成是内部的紧张。人们意识到了危及生命安全的人和事件,在内心产生紧张、焦虑与恐惧。例如,一个人横过马路时,对于突如其来的车辆所产生的无奈与惧怕。再次,把应激看成是躯体的唤醒。应激使躯体达到高水平的唤醒,并以此消耗更多的能量,来达到平衡。此观点由汉斯·塞利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最后,把应激看成是交互作用的结果。上个世纪70年代,拉扎洛斯提出应激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知因素在交互作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根据以上阐述的有关应激概念包含的内容,可以把应激定义为“在警察预想之外出现的与警察具有一定利害关系的人或事件,引起警察发生生理、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应激的产生源于各种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人或事件,这些能够引起应激反应的人或事件通常称做应激源。

二、警察心理应激的类型

1.根据时间长短进行划分

根据警察体会的心理应激时间的长短不同,可以把应激分成两种形式(见表11-1)。

表11—1 依时间长短划分应激类型

类 型 持续时间 特 点

长期应激 15天至数天 弥漫、持久,但不十分强烈

短期应激 几秒至15天以下 十分强烈,有时达到应激反应极限

2.根据性质进行划分

依据应激性质的不同,可以把应激分成日常心理应激和极端心理应激两种形式(见表11—2)。

表11—2 根据性质划分应激类型

类 型 应激源特点 反应特点

日常心理应激 源于日常工作,数量多,持续时间长,危害小 引起一般性的焦虑反应,出现轻度睡眠问题,对决策速度和反应速度影响较小

极端心理应激 源于特殊的工作任务,数量少,持续时间短,危害大 一种是出现紧张、恐惧、愤怒、痛苦等情绪体验,动作迟缓,决策缓慢;另一种是情绪稳定,决策速度快,动作反应快

3.根据应激源进行划分

根据应激源的不同,可以把应激划分成4种形式(见表11-3)。

表11—3 根据应激源进行划分

类 型 特 点 影 响

工 作 源于工作,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工作有关 影响较大,有些应激源属于极端类型

生 活 源于生活,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生活有关 影响比较小,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社 会 源于社会,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社会有关 影响比较小,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个 体 源于个体,产生应激反应的因素与个体有关 影响比较大,具有直接性和针对性

三、心理应激发展的阶段

汉斯·塞利认为,有机体对于应激的反应是一个综合化的过程,他将其称为综合适应症候群。有机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主要经历警觉反应、抵抗和衰竭3个阶段。警觉反应是应激的第一阶段,当有机体意识到应激源出现时,会马上作出反应,动员身体体内部的相应器官对应激进行反应。如果应激源不能马上消失,就有可能过渡到第二阶段。在第二阶段,有机体由于受持续刺激的作用,又苦于无法应对,就会动员机体能量贮备,最终进入最后阶段。如果有机体不能找到相应的对策,而应激源又不消失,有机体的免疫功能就会下降,出现某些疾

第五篇:积极心理学

提供幸福和快乐完全方案:积极心理学

作者:冯林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学生,尤其是大学生所面临的压力是非同寻常的。他们没有了父辈们大学毕业后包分配的优厚待遇,铁饭碗已经不复存在;在学校他们要面对来自学习和人际交往的压力:走入社会还要面临就业的压力。许多同学还没毕业,就开始为将来的前途感到焦虑和紧张,甚至有的因而罹患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学》这本书就目前在校学生的种种精神困扰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和案例分析。“积极心理学”是哈佛大学学生选修最多的一门课程。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融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本·沙哈尔的六大积极主张,本书编者提出了针对中国校园的五大主张,案例真实,分析准确到位,非常贴...2006年9月13日中午12点41分,一个黑衣杀手持枪闯入加拿大蒙特利尔道森学院,当警方赶到现场时,持枪杀手自杀。据悉,这位杀手叫基姆维尔·吉尔,年仅25岁,是一名网络游戏痴迷者,他最喜欢的电脑游戏是根据1999年美国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制作的“科伦拜恩超级大屠杀”。基姆维尔·吉尔的黑色外套,“朋克头”装扮,就是科伦拜恩枪击案中两名歹徒的翻版。7年前的科伦拜恩校园枪击案共造成13人死亡,两名歹徒作案后自杀身亡。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杀人游戏的真人模仿秀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不满,进而沉迷网络,每日醉心于网络之中来获得快乐,最后走火入魔,产生心理扭曲,诱发了校园暴力的最终产生!沉迷于网络之中的看似快乐生活的背后,是自己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以及给他人带来的巨大灾难!

2007年5月13日,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因乳腺癌在深圳去世。据报道,陈晓旭生前一度抑郁,也曾皈依佛门,当事人在一次采访中坦言:她曾很专注于财富的积累,但之后发现事业的成功和物欲的满足并没有给她和家人带来真正的快乐。长期的抑郁,让她疾病缠身,而我们心中那个多愁善感的“林妹妹”也就真的香消玉殒!

除此之外,近来,还时常会看到报纸、网络上提及在校学生抑郁、自杀等等。每每看到这样的消息,都不禁让人感觉内心戚戚,很久难以平复,为那些学生们感到惋惜的同时,也很难理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那些风华正茂的学子们痛苦不堪,难以自拔,甚至想要放弃或剥夺自己和他人宝贵的生命?这的确应该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需要深思的问题,更是心理工作者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有机会接触一些大学生或是中学生的时候,很喜欢和他们谈论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想知道在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又是怎样。虽然处在相似的生存环境中,学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却大相径庭。

“我的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所好大学,以后找个好的工作。”

“我希望以后能挣大钱,有很多钱才能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家人过得幸福。”

“我觉得不论在哪儿生活都很痛苦,也许我可以躲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去生活。”

“我讨厌学习,我想早些工作,那样就可以摆脱痛苦的学习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众多的答案中,反映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并不多。在“挨过苦”的大人眼中,现在的大中学生,大多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只要认真学习就好,应该非常幸福,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眼中,答案却远不是这么简单。曾在网络上看到,华师大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的几名学生对本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0~100分的幸福感自评中,有六成学生给了自己80分以下,而他们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自己”。

另一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们对生活非常满意的占0%,满意的占6.8%,稍微满意的占16.2%,态度模糊不清楚的占7.1%,稍微不满意的占29.6%,不满意的占30%,非常不满意的占10.4%。上述数据也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接近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不论是对中学生还是对大学生的调查与了解,都显示出同样的一种特点,那就是大多数学生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幸福的,他们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之间似乎没有太大的关系,这个结果的确是与人们的期望背道而驰的。如果父母们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让孩子可以衣食无忧地享受学习生活,而现实却告诉我们,那些孩子们在享受这种物质生活的时候其实并不幸福,父母们又该做何选择呢?学生们以为只要学习好就会有好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学习的佼佼者们未能如愿以偿,而那些学习上总是落于人后的学生们无论怎样努力也做不到“笨鸟先飞”的时候,他们又该做何选择呢?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困难、挫折的考验,有时会对生活感到厌倦,甚至感到痛苦。我们的工作人员在日常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很多人会时常感受到低落情绪的困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吞噬人们对幸福的感受。

珍妮从小到大一直是班里的优秀生,父母总是以她为荣,对她的要求也总是很严,为她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为了让她有好的学习环境,父母也以身作则,连说话都会小心谨慎,督促她尽快学习。珍妮时常会很困惑,为什么其他孩子都可以轻松快乐地玩耍,而父母却这样对自己?于是陷入了深深的忧虑之中。

汤姆是某名校大一的学生,原以为到了18岁,应该可以轻松地享受生活,但是他意识到自己错了。每当他和别人共处时,他发现自己和其他人总是不合拍:他想看书的时候同学们却抱着啤酒神侃,他想睡觉的时候他们却兴致高昂地玩游戏。有时候他总是想不明白,觉得周围每一个人都瞧不起他,想方设法地跟自己过不去。有时候他甚至会觉得自己真是个可怜虫,为什么幸福的生活总是那么遥不可及。

上大学以来,劳拉的身体越来越差了,每次父母看到她,就觉得心疼,以为是离开家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其实,疼爱她的父母并不知道劳拉内心深处的痛苦:她总是觉得自己很胖,加上个头儿又高,和其他女生走在一起,总觉得不自在。别的女生都苗条纤细,而自己却那么丑陋,所以她尽量少吃东西,希望可以变得瘦一些,好看一些,但是美食的诱惑又是那么地难以抵制。这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总是在吞噬着她,令她痛苦不堪。

以上几个案例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几个侧面,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可以看出,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某一方面体会的快乐太少,那么与之相关的活动便会变成很痛苦的事情。那是因为快乐是人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要在学习与成长中体会到快乐,我们才会继续下去,才会产生出学习与成长的内在动机。当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正在一点点耗尽,他们学习和成长的动力也在一点点枯萎。

你呢,你的生活幸福吗?幸福是主观的,现在让我们来测一测我们的主观幸福感吧。主观幸福感问卷

指导语:下面列举了很多简短的题目,请你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然后判断该题所描述的情况与你的真实情形是否相符。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不太符合”,3代表“有点符合”,4代表“大都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计分方式: 1、3、4、7、8、11、13、14、16、20、23、26、29、31、32、36是反向题,需要反向计分,反向计分方法为,选择1则计为5分,2计为4分,3计为3,4计为2分,5计为1分。其他题目为正向计分。选择几就计为几分。然后将所有分数相加得到你的主观幸福感的总分。

对总分的解释:

非常不幸福(37~10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如:自我成长、自我目标实现、自我接受、自我健康、财富、形象等)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关系、室友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师生关系等)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较低的地位,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很大,认为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很不完美,而且这种状况难以改变。情绪不稳定,极易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比较不幸福(106~12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较低的地位,和自己的理想差距较大,认为自己以及自己的生活不太完美,努力寻求改变,但是效果不佳。情绪不稳定,比较容易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有点幸福(126~145):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没有优越感,和自己的理想差距有点差距,有时可能情绪不太稳定,对自己的评价波动性较大,希望自己的生活状况能够有所改变。既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又能体验到消极的情绪。

比较幸福(146~161):认为自己的自身状况和社会关系与他人比较起来处于相对较高的地位,虽然和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但是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达到自己的理想的。生活比较完美,情绪状态比较稳定,很容易体验到积极情绪。

非常幸福(162~185):有强烈的幸福体验,非常认可自己的生存状态,对自己有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也许他们在别人的眼中并不是特别幸福,但是这些人能够体会到生活的真谛,从平凡的生活中用心体会到幸福的存在。情绪状态稳定,积极乐观。有没有什么可以帮助我们通向快乐之门,帮助我们找回获得快乐的密码?

面对成长的种种困惑,学生们自身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而学校、家庭能为学生们提供的帮助也是差强人意。在学校和家庭的生活几乎占据了学生的全部时间,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在学校和家庭里都在发生着什么。学校,作为学生们受教育的场所,由于它特定的教学目标,把目光主要放在了学生的学绩表现等方面,至于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是否心情愉悦,是否承担着巨大的身心压力,是否有健康的同伴关系却是无暇顾及的,在中国尤其如此。在学习阶段或社会生活中,我们都在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家庭本应作为我们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支持系统。然而,事实却是,当我们进入青春期,便开始了与父母“争夺自主权利”的斗争。不论这种斗争是彰显于外的,还是隐藏于内心的,我们都在尝试着脱离父母的束缚,实现自我的成长。步入成年期后,我们更需要尽可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去寻求人生的意义,适应社会的挑战。这个过程中,我们在努力证明自己的成熟的同时,也更需要外界的帮助;我们既希望证明自己的独立能力,同时也会留恋父母的呵护。这让我们与父母的距离在忽远忽近间摇摆,父母们如果缺乏对这个阶段孩子的了解,缺乏有效的交流方法,即使他们很想能帮助孩子们走出心理的困境,也往往会适得其反。

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经引起了社会越来越多的重视。作为专业支持系统的心理学工作者,我们也很想能从我们的“百宝箱”中搜寻到一个完美的工具,易于理解,安全有效,能够成为人们面对成长中的心理困境时的好帮手,成为人们的快乐加油站,但这的确很难。经过一番筛选,最后我们把目光停留在了“积极心理学”——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工具”上,它已在国外吹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给无数的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现在,我们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到中国,希望能够对更多的人有所启发。

在我们认识那个独特的工具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整理一下我的“百宝箱”。我很想知道你对心理学知道多少。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尽管心理学早已是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但我还是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

“心理学是研究神经病人的学问。”

“心理学好像和算命差不多,心理学家会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

“心理学应该不研究小孩子吧,小孩儿又没有什么心理问题。”

“心理学应该就是做心理咨询吧,有问题的人才会去做心理咨询。”

对于心理学的误解,和心理学的发展一直是同步前进的,著名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说过:“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却有一个短暂的历史。”的确如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真正被人们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来对待,只是一百多年前(1879年)的事,但它的发展却是很迅速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作为科学的心理学吧。对于心理学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来说,心理学既研究人的心理又研究动物的心理,既研究人的心理,也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是一门以描述、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心理学发展的120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存在着许多的矛盾和冲突,心理学应该研究什么?意识还是行为?心理学应该为哪些人服务?是普通的人群,还是异常人群?等等。这些问题一度困扰着心理学家们,他们探索答案,部分人各执己见,于是有了学派纷争。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学学科的壮大,这些问题的答案也在不断变迁。

弗洛伊德通过对精神病患者多年的临床分析,提出其精神分析学说。他认为:我们的一生几乎被幼年期的发展状况所决定,这一时期的创伤经历将会伴随我们一生,严重的创伤还会形成神经症或变态人格。我们的心理由意识和潜意识组成,意识如同冰山一角,只是我们心理的很小的一部份,而潜意识则主宰我们大部分的日常活动,但是我们很难觉察到它的存在,它偶尔会以口误、笔误或梦境的方式表达。我们的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就是潜意识中的欲望,如食、色,甚至是乱伦;超我是处于意识层面的道德规范和理想;本我和超我之间总是处于矛盾的状态,而自我则负责调节二者之间的矛盾;当自我不能调节这种矛盾时,就会引发神经症。

而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认为人的心理就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反应的总和。外界给与我们一个刺激,我们就会作出相应的反应。面对同样的刺激,我们会作出不同的反应,这些不同的反应方式的总和就构成了个体的人格特征,华生的经典名言就是: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和一个适合的环境,我会随机地把他们培养成医生、律师、商人等,不管他们的天赋、才能、种族如何。所以在行为主义者的眼中,人的心理是后天习得的,包括我们性格的形成以及规则的习得等正常心理,也包括抑郁、焦虑等异常心理。人的心理是环境的产物。

由此可见,这两个流派对人性的看法带有很浓的消极被动的色彩——不论是“三岁看到老”的早期决定论还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论。但是,人类真的是如此地被动消极吗?有部分心理学家对此表示怀疑,并开始了对人类心理中积极的方面进行研究。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Terman开始了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的研究。同一时期,荣格也展开了对生活意义的研究。但是随之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断了这种早期的对人类积极心理的探索。二战期间及战后,心理学的主要任务变成了研究心理或行为紊乱的原因,找到治疗和缓解的办法,来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病患。心理学再次披上了“白大褂”,她的任务就是找出人类心理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而之前对积极心理的探索似乎被心理学家们遗忘了。后来,到了五六十年代,马斯洛、罗杰斯等一批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类自由、健康的成长,认为心理学家的工作应当是给予普通人群积极的关怀和爱护,帮助他们自我探索,自我成长,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种积极的论调给心理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心理学家们对心理活动中积极一面的重视,对现代的心理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理论流派就是人本主义心理学,成为当时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之外的第三势力。

但是,正如塞里格曼所言:“当一个国家或民族被饥饿和战争所困扰的时候,社会科学和心理学的任务主要是抵御和治疗创伤;但在没有社会混乱的和平时期,致力于使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则成为他们的主要使命。”在当时的社会背景条件下,人们更关注战后的心理问题的治愈和解决,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努力并没有使主流的心理学研究主题发生根本的转移。再加上他们主要依靠个人的观察、体验和传记资料,缺乏必要的实验手段和实证根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

几十年后,战争的硝烟已经逐渐消散,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他们拥有更充分的自由、更好的物质享受、更好的教育、更丰富的娱乐。照理说,人们应该比过去更加幸福,可事实却刚刚相反,他们有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很多人焦虑、抑郁,感到生活不幸福。在20世纪末的10年研究中,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对心理疾患的预防,研究者们发现,人类的一些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如勇气、乐观、信仰、希望等,对于抵御心理疾患起了很大的缓冲作用,因此研究人性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类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并探索如何增强年轻人这些品质,帮助人们不断发展自己,从而在根本上,让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快乐。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会更有理论和现实意义。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诞生,这里有一个小故事:

父亲在自己屋前的花园里割草,他的小女儿尼奇在一边玩着。这位父亲是一个做事很认真、很专注的人,即使在他割草的时候也是如此。他的女儿则显得天真活泼,她在父亲的身边又唱又跳,还不时地把父亲割下的草抛向天空。父亲对女儿尼奇的行为不耐烦了,于是对着尼奇大声地训斥了一声。

尼奇一声不响地走开了,可不久她又回到花园,并且一本正经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想和你谈谈。”

“可以呀,尼奇。”爸爸回答说。

“爸爸,你还记得我在过5岁生日之前的情况吗?你常说我在3岁到5岁之间是一个经常爱抱怨和哭诉的人,那时的我经常要对许多事抱怨和哭诉,也不管这些事是要紧的还是无关紧要的。但当我过了5岁的生日后,我就下决心不再就任何事对任何人抱怨和哭诉了,这是我长这么大做过的最难的一件事。不过我发现,当我不再抱怨和哭诉时,你也会停止对我吼叫和训斥。”

女儿尼奇的这番话使这位父亲非常吃惊,他没想到自己小小的女儿居然明白如此深奥的道理——停止抱怨,积极生活。他开始自我反省——反省自己对女儿、对生活、对职业的态度和行为,并得出如下的结论:首先,他觉得抚养孩子并不是一味地呵斥和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而是要理解孩子的心,要多与孩子交流孩子本身具有的积极力量,并对孩子的这种积极的力量进行培养和鼓励,惟有如此,孩子才能真正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取得进步。其次,他发现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待改进,因为他总是生活在消极的阴影里,总是用消极的方式去对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他总是抱怨生活的不幸与不公,抱怨、挑剔他人的不足,因而让他的生活很不开心,也许换一种积极的方式去对待生活、对待他人,自己的生活状态会有所改善。再次,女儿尼奇的这番话还使他对自己从事的职业产生了新的认识。这位父亲是一位知名的心理学家,在这之前,他与大多数的心理学家一样,关注的是人类消极的心理——心理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案等,但是,作为一位父亲,他应当去发现子女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相信子女们具有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心理学家,是否也应当去挖掘和发现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力量呢?于是,他开始转变自己研究的方向,尝试着研究人类心理中积极的方面,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这位父亲就是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塞里格曼。正是女儿尼奇的一番话,塞里格曼开始构想发起一场新的心理学运动——一种关注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潜力的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运动。1996年塞里格曼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以后,便开始利用他的影响到处呼吁开展积极心理学运动,并把创建积极心理学看作自己在美国心理学会主席任期中最重要的使命之一。2000年,塞里格曼与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美国心理学家》(American Psychologist)上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在了解积极心理学之前,让我们先通过下面的这则小故事看看在积极心理学中所提的“积极”有着怎样的含义。

有一个辛勤的园丁,精心培育着花圃里五颜六色的花。一天,不知从哪儿跑来两只小猫,在花圃里追赶嬉闹,等园丁发现的时候,一半的花已经被摧残得花叶凋零。园丁生气极了,一屁股坐在地上,抱着头叫道:“你们把我一半的花都毁掉了。”一个过路的小男孩看到这一幕,劝说园丁:“你瞧,还有一半花儿仍然开得那么鲜艳。”

这个小故事已经向我们展示了积极者与消极者对同一件事的不同解释。“积极”(positive)一词源自拉丁文字“positum”,原意是指“实际而具有建设性的”或“潜在的”意思,因而现代意义上的“积极”,既包括人外显的积极,也包括人潜在的积极,而当代心理学中所谓的“积极”,一般是指“正向的”或“主动的”含义。

上面故事中的小孩儿是积极的,他看到的是花圃中仍然活着的那一半花,而消极的园丁却只能注意到花圃中败落的那一半花。当你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的时候,你的心态显然就不同。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鲜花被摧毁的时候,但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看到花圃中剩下的那一半还在盛开的花。可是,为什么人们会有截然不同的看待问题的方式?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每一个人的活动其实都是为了适应周围环境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应对生活中面临的一些挑战。一方面,如果我们平时总是主动用积极的行为来应对面临的问题,就会形成具有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一旦形成积极性质的应对系统之后,这个系统反过来会促使我们在今后采取更多的积极行为。而如果我们平时总是主动用消极行为来应对面临的问题,就会形成具有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消极特性的应对系统又会促使我们在今后采取更多的消极行为。另一方面,每个人应对问题的方式背后一定存在一个与之相应的情感支持系统,假如一个人从来没有体验过爱、安全或胜任等,他就很难产生或保持一种积极的应对模式。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正是某种情感在支撑着我们的应对问题的模式。

四、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发展

(一)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香港学者将其译为“正面心理学”,台湾的学者则译为“正向心理学”,而“积极心理学”是我们大陆的一种普遍译法。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乐观、希望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普通人群,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探索人类幸福和快乐的奥秘,并帮助人们获得快乐和幸福。

(二)积极心理学的发展

由于积极心理学倡导者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也由于积极心理学本身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投入到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当中,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鼓励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壮大。

积极心理学一出现,就在美国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兴趣。1999年,Templetion 基金会设立“Templetion积极心理学奖”,奖金总额共计20万美元,第一名的奖金达10万美元,以鼓励那些40岁以下,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心理学家;2000年1月和3月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American Psychologist)相继推出了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专刊;一些知名的大学成立了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其中,宾西法尼亚大学还将成为第一个积极心理学学位授予点;每年一度的国际积极心理学大会于十月的第一个周末在华盛顿召开。积极心理学在欧洲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积极心理学手册》等大批积极心理学读物;2004年7月,欧洲积极心理学会议在意大利的米兰举行。

而在亚洲,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就我国而言,逐步开始了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探索,近年来,有关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和论文逐渐增多,相关的书籍也相继问世。2004年8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积极心理学成为会上15个重要探讨主题之一。

也许,读到这里,你对积极心理学有了一个很笼统的概念,但是,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学家们都在做什么呢?或者,他们已经作出了什么贡献呢?我们已经知道积极心理学家对人类持积极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现在,我们一起去解读这些问题。

一、积极心理学家的使命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塞里格曼认为,心理学家有三个使命:治疗精神疾患,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由于心理学界过去重视对于消极心理的研究,所以现在很有必要提倡积极心理学,从而拓展心理学在后两个方面的贡献。而积极心理学家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积极心理的研究,来指导人们获得成功和幸福,更加自由、快乐地生活。2000年,塞里格曼和契克岑特米哈伊在《积极心理学导论》中指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范畴有三个方面:1.积极经验,如快乐,主观幸福感等;2.积极特质,如智慧、创造力、美德等;3.积极环境,如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等环境因素对个体潜能发挥的影响作用。

具体就研究对象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

1.在主观的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快乐和幸福感(对现在),包括它们的生理机制以及获得的途径;

2.在个人的层面上,是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灵性、天赋和智慧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获得这些品质的原因,以及这些品质对个体获得成功和幸福的影响作用。

3.在群体的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如有责任感、有职业道德、乐于助人、有礼貌、宽容),以及有利于个体形成这些美德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融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

(一)积极经验

积极经验,主要是指一种积极的主观体验,如主观幸福感、快乐等,目前,积极心理学家在这个领域的主要发现有以下几个方面(马甜语,2006):

1.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状态满意程度的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心理状态。主要有3个部分组成:生活满意,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低水平的负性情感。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活非常满意,心情愉悦,充满爱和关怀,很少失望、沮丧,则说明我们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或许你已经从前文的主观幸福感问卷中,发现了端倪)。

积极心理学家们对人们的主观幸福感非常感兴趣,通过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我们生活中的事件,如升职、升学、结婚、亲人逝世等,对我们的主观幸福感会有影响。其中,中年期丧偶对人们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它会极大地降低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其他的生活事件,似乎存在一个有效期——只有近三个月内发生的生活事件会影响我们的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家们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女性经历的琐细的小事件(如收到小礼物等等)会影响她们的主观幸福感,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生活事件的整体影响。这与我们的常识相符:女性似乎有一颗纤细敏感的心,她们更容易觉察到生活中的小事情,并受这些小事情的影响。此外,心理学家们还发现,当个体具有稳定的情绪、较高人际信任时,会拥有更高的主观幸福感.2.快乐的研究

快乐这种积极情绪也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很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在贫困的国家,人们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有较大相关;而在富裕的发达国家,个人的快乐程度与收入水平相关甚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快乐的人比不快乐的人更容易觉察到周围环境中的积极因素,拥有更加亲密的人际关系——更多更好的朋友和甜蜜美满的婚姻。

D.M.Buss提出了如何快乐的小方法: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发展亲密友谊;选择一个与自己在价值观、兴趣、性格特征等方面都相似的配偶;为自己设定一定的目标,包括长期和短期的目标,目标的实现会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和快乐。

3.积极经验与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在研究主观幸福感、快乐等积极主观体验的同时,积极心理学家们对积极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他们发现:在面对压力时,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人更不易生病;而那些处于积极情绪状态的病人更愿意接受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更容易康复。

(二)积极特质

积极特质也就是在个体层面上的一种积极人格特质。如乐观、创造性、智慧、自我控制等。而目前心理学家们在积极特质领域中研究主要集中在乐观方面,下面为大家作一些介绍和说明:

乐观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活以及社会的积极事件的期望——认为好的事情更容易发生(Leif,2000),并且还是一种对事件的积极的解释风格(塞里格曼称之为乐观型解释风格),即:将坏事件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具体的原因,将好事件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普遍的原因。如: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及聪明才智,而不是运气等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比如将考试失败归因于题目难度太高,而不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足,等等。

心理学家们对癌症患者的研究发现,病情相同的情况下,乐观的、自我控制的患者在得知病情后,会继续积极地工作、生活,且更为长寿,更容易康复。有研究者(Suzanne,2003)进一步研究了乐观对癌症患者免疫系统的影响,发现乐观者在得知自己身患重症后,会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和应对策略来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积极生活和工作,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抵御疾病及其消极影响,从而提高患者对康复的期望,增强其身体免疫力。

此外,研究者(Schweizer,2001)还发现,乐观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其抑郁水平较低。而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水平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因此乐观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由上可知,乐观不仅能增进我们的身体健康,还能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

(三)积极环境

个体的发展,既受个体个人特征的影响,也离不开其生存的社会环境。因此在研究个体的心理时,总是要将个体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考察。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在积极心理学的思想中,个人的积极体验、积极的心理品质总是受到生活的社会环境的影响。积极的环境是指影响个体积极品质形成及其潜能发挥的家庭、学校、社区、大众媒体等环境因素。积极心理学家们围绕积极环境,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发现:富裕的、提供更多支持和鼓励的家庭更容易培养出富有创造力的儿童;合理的社会规范会?进个体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指,个体对社会公共事务如公益事业等负有责任。社会责任感较高的人,会主动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和选举等,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等)的形成。如果说塞里格曼等心理学家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的奠基人和研究者,那么本—沙哈尔则是这些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传授者和应用者。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沙哈尔的基本情况。

本一沙哈尔,美国人,22岁时到哈佛大学学习心理学和哲学。本科毕业后,作为哈佛大学最优秀的三个学生之一,被推荐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教育学。工作两年后,也就是在他29岁时,回到哈佛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他讲授的课程包括:“积极心理学”和“领导心理学”。他的“积极心理学”课程打败了历来的王牌课程“经济学原理”,成为最受哈佛学子欢迎的课程——哈佛大学中有20%的学生选修此课,也就是说,每五个学生中就有一人选修他的“积极心理学”课程,创下了哈佛大学历年来听课率最高的历史记录。并且,有23%的听课者向教学委员会反馈,这门课“改变了他们的一生”。因此,本一沙哈尔被誉为“最受欢迎的人生导师”。他在美国为500强企业的领袖及高层管理者培训,其课程因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被誉为“摸得着幸福”的心理课程。除了在美国被公认成功外,1995至今,他为英国、罗马尼亚、以色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印度的多家企业进行数百场讲座,大获赞誉。2007年1月本—沙哈尔应邀来京授课,并在北京高校开设积极心理学专场讲座。在清华的演讲后,一位清华学生说,“今晚对积极心理学的感受,正如泰勒先生第一张幻灯片上所说——一生至少一次,一次改变一生”。

本—沙哈尔根据自己多年的专业学习、亲身经历以及培训和授课经验,总结出了关于幸福和快乐的六点秘诀:

一、接受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

二、快乐需要意义;

三、头脑说了算;

四、身体很重要;

五、越简单越好;

六、感激要说出来。

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些秘诀,让我们更快乐吧!

从我们诞生——脱离母体,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不断地探索自我。

还是婴孩的时候,我们用我们的手、脚还有嘴唇去感受一切,我们发现啃咬自己手指和啃咬母亲手指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咬自己的时候,不但嘴唇有感觉,手指也会痛。通过千万次这样的尝试和探索,我们逐渐区分出了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世界。

慢慢地,我们开始长大,我们开始被告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身上哪些地方是被人喜欢的,哪些地方是不被喜欢的。慢慢地,我们开始压抑、隐藏掉这些错误和“不该”,按照别人期望的方式来表现。我们心中逐渐有了自己的形象,它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大多时候,我们都很了解自己。但是,当我们愤怒、嫉妒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很惊讶:我为什么会这样?一点都不可爱!

现在,请抛下这些是非道德标准,跟随我们的脚步来重新探索: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有哪些优点,哪些缺点?并且接受全部的自己,爱上全部的自己。

一、我是怎样的人?

(一)一个小测试——帮助你了解自己

下面,请大家做一个小测试,以增进对自己的了解。

首先,在下面的写出20句“我是怎样的人”。请尽量选择一些能反映出你的个人风格的语句,如:我是个开朗/忧郁„„的人,避免籍贯、性别等描述。这可能要花些时间和精力,但是认真填写之后,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1.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4.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5.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6.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7.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8.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9.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0.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1.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2.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3.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4.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5.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6.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7.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8.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19.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0.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然后将你填写的20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即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长相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性格(如:乐观、主动、随和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能力(如:口才、文采、记忆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情绪状态(如:痛苦、开心)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人际关系(如:受欢迎的、乐于助人的、害羞的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评估一下自己的描述是肯定,还是否定的。如:“我是一个悲观的人”就表示否定,相反,“我是一个聪明的人”,则表示肯定。肯定的描述记+1分,否定的描述记-1分,将所有的项目得分加起来,得到一个总分。如果总分大于零,则表示,你对目前的自己还比较满意;如果,总分小于零,则表示,你对目前的自己还不满意。

(二)“我”的构成

在做上面的小测试的时候,是否发现,很难写出那20个“我”呢?那么,什么是我?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你还存有疑问的话,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1.生理的我

?生理的我包括:我的长相、身材等。

(1)长相

长相包括我们的五官、皮肤等。

我长得好看吗?

我的眼睛长得怎么样?是大是小?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

我的皮肤是什么颜色?

我的牙齿如何,整齐吗?

„„

(2)身材

我身高多少?体重多少?

我矮吗?我胖吗?

我的身材是否匀称?

(3)身体素质

我的体力如何?我跑得快吗?

我的身体协调能力如何?

2.心理的我

心理的我包括:性格、能力、情绪状态等。

(1)性格

我开朗吗?乐观吗?

我是积极主动还是比较被动?

我是谨慎还是草率呢?

(2)能力

我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

我的计算能力如何?

我记性好吗?

除此之外,还有创造力、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等。

(3)情绪状态

我开心吗?幸福吗?

我精神愉悦还是比较消沉?

3.社会的我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家庭、学校、社区等)中;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又形成一部分的自我,这就是“社会我”,主要指我们的道德品质、人际交往能力等。

(1)道德品质

我乐于助人吗?

我诚实吗?

(2)人际交往能力

我善于交际吗?

我受人欢迎吗?

二、自我接纳

做了上面的测试之后,是否对自己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呢?那么,有哪些是你喜欢的,哪些是你不喜欢的?哪些是你接纳的,哪些是你不接纳的呢?

* 你能接纳自己的体貌吗?如自己的相貌、身高、体重等?

* 你能接纳自己的现状吗?如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学习成绩等?

* 你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吗?如开朗、乐观或内向、孤傲等性格?

* 你能接纳自己的情绪体验吗?包括正性情绪(开心、惊喜等)和负性情绪(焦虑、悲伤等)?

我想大家可能对自身的积极方面,如高挑的身材、优异的学习成绩、开朗的性格、愉快的心情,都是乐于接受的;而对于自身的消极方面,如平凡的相貌、贫穷的家庭、害羞的性格、抑郁的情绪,则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

不接纳自己的人常常会有某种程度的自我否认和自我排斥。例如,一个女大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

因为我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所以刚入学时,我内心充满了矛盾与痛楚,我责怪自己,为什么平时没有多努力一些,考场上没有发挥得更好一点。我甚至觉得在这个学校里一点前途都没有了。这种矛盾与痛楚折磨了我许久。

但是,这个女孩后来认识到了只有接纳自己才能有自信,带着那么多对自己的不满和拒绝,是不能成长的。所以,她后来谈到:

我当时想,无论怎样,我都不要再苛求自己,要学会包容,学会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现在我已经停止了否认和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变得自尊和自爱。同时也更加自信了,我又找到了真实的自己„„ 的确,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问题都不敢正视,对自己有那么多的不满与失望,甚至是否定和拒绝,那他怎么能引导自己成长?所以,我们应该坦然面对自己的人生,停止苛刻的要求自己,不去无端忧虑和自责,做到自我接纳,接纳全部的自己。

(一)自我接纳的概念及意义

那么什么是自我接纳呢?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即能够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己。

一个人,如果能够清楚地认知自己、准确地评价自己,就能够制定现实可行的目标,进而采取有效的行动,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最终取得成功;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身的评价并不稳定,时而自卑,时而自负,就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能够接受自己,就说明他没有明显的自卑心理,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心理上比较平衡,他们采取的自我防御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

(二)如何做到自我接纳

那如何才能做到自我接纳呢?根据在咨询过程中的经验,我们归纳了以下几种方法,帮助大家有效地实现自我接纳。

1.正视自己的缺点

不论自认为有多少缺点和不足,做了多少傻事、坏事或蠢事,从现在起,都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要学习为自己辩护,维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如果一个人能够正视并且接纳自己的弱点,那就意味着他不但正确地认识到了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也停止对自己的不满和批判。这可以使我们不把时间浪费在自责和沮丧上,而是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或者增强自身的能力,这样就可以少走弯路。

2.正视自己的负性情绪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一定的负性情绪,如:嫉妒、恐惧、紧张、生气、愤怒„„如果我们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压抑、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自己,苛求自己。要先坦然地承认并且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论它是沮丧、愤怒、焦虑还是敌意。

因为负性情绪就是生命中合情合理的部分,例如,不小心扭伤了脚,我们会感到疼痛;孩子夭折,我们会感到痛苦;当受到威胁时,我们会感觉恐惧;有人离开时,我们会感觉悲伤,这就是生活,是合情合理的痛苦。基本的人类情绪,如恐惧、愤怒、悲痛等,自有他们重要的存在目的:它们保护我们,提醒我们对现状要有所警觉,恐惧驱使我们对潜在的危险格外小心谨慎,愤怒激起我们的勇气,悲痛促使我们反思生命的意义,它们是促使我们改变现状的先决条件。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成绩差而沮丧,他就不会想努力学习;如果一个人不为和别人的矛盾而苦恼,他就不知道自己的人际交往方式需要调节。所以,不要怕产生负性情绪,也不要否认或逃避,要首先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性情绪的问题。

有位同学谈起曾经困扰她很久的一件事:她上初中时,外婆病重,她每周都去看望外婆。有一个周末,她因为作业实在太多,没有去看外婆,打算下周多陪老人家一会儿。没想到,外婆就在那周去世了。“这么年,她一直都不能原谅自己,这件事成了她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之中:自己的父母忙于工作,从小就是被外婆照顾,可是连外婆病重自己都没有去看望,也没有见到外婆最后一面。可是,接受关于自我接纳的训练后,她好像一下子就想通了。她觉得:“既然再怎样自责都无济于事,那么我就争取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重要的还是做好现在。其实从那以后,我只要有空就会在家陪伴父母,或者去看奶奶。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3.无条件地接纳自己

无条件的接纳是心理咨询中以“人为中心”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它强调咨询师应该对来访者无条件的积极接纳。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也应该无条件地积极接纳自己。绝大多数人从小就受到种种有条件的限制,或者父母、学校严格的管束,致使很多人以为只有具备某种条件,如漂亮的外表、优秀的学习成绩、过人的专长、出色的业绩等等,才能获得被自己和他人接纳的资格,于是,很多人背上了自卑的包袱。由于曾经被他人挑剔,也就逐渐习惯于用挑剔的目光看待自己,无法接纳自己。在这里,我们提倡的无条件地接纳自己就是,不管我们外表如何——美丽,平凡,甚至是丑陋,不管我们能力如何——过人,平庸还是低人一等,不管我们性格如何——被人喜欢的,不被人喜欢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一部分,所有这些构成了这样一个独特的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接受这样的自己,不带批判,没有是非对错。

三、自我接纳≠止步不前

自我接纳是构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特质。但有些人可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自我接纳岂不变成固步自封了?自我接纳会不会导致自暴自弃?这是很多人对自我接纳存在的一种误区,担心自我接纳会使自己不思进取,甚至认为自我接纳等于自暴自弃。存在这种误区的原因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使我们善于自责,不善于接纳,习惯于追究自己的不足,也逐渐学会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

其实,进取心有两种,一种是避免遭受失败,一种是追求自我成长。不接纳自己的人,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了怀疑,所以很难鼓起勇气对自己提出较高的要求,即使在别人看来,这种要求是他可以达到的,所以这种人的进取心更多地用在了避免失败上。导致的结果是,他无法取得建设性的进展,能够做到的仅仅是避免遭受失败。而对于接纳自我的人来说,仅局限于自我接纳是远远不够的,就像很多贫困的人能够接受贫困,却不能改变贫困一样,接纳自我之后,还应学会自我成长。接纳自我的人正是因为看到了自身的长处与不足,对自己的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他们才能够根据自身的实力,为自己制订出建设性的成长计划,从而使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向成功之路。

因此,全面地认识自己、真诚地接纳自己,你就会发现,自己好像突然变得美丽、自信起来,周围的一切也更加的清新,原来我们的身上有那么多可爱之处。所以,只要拥有一个包容的心,爱上自己不难。爱自己、爱生活、爱我们身边美好的事物,你的世界从此与众不同!

沉迷于游戏,也许会很快乐;极限的体验,也许会很快乐。但这些都是虚幻的快乐,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快乐。我们参加的活动或从事的工作,不仅应该于己有益,让自己快乐,而且最好对别人,对社会也有帮助。

一、快乐的泡影

(一)虚幻的快乐

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来说,使用网络既可以获得各种最新信息,又可以与朋友们保持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而且必要的,可是,如果翻看每天的报纸和杂志,你会常常看到这个名词:网络成瘾。那么什么是网络成瘾呢?为什么有的人会网络成瘾,而有的人不会呢?网络成瘾,顾名思义,就是对于网络的使用已经到了沉迷和无法自拔的地步,已经背离了我们使用网络的初衷。

一份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很多青年学生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荒废学业,疏远朋友,却还津津乐道为“快乐网游”、“生活的忘忧草”。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青年学生在人生的大好阶段,不好好把握现实的美好生活,而沉迷于这种虚幻的网络之中呢?他们真的是快乐的吗?就此,一些研究者进对网络成瘾者进行了访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回答吧。

“上网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任何样子。可是,下了网之后,一切都照旧,我还是我,既不帅气也不出色,我感到更痛苦,于是只好再去上网。”

“在网络中,我可以拥有一切,拥有房子、车子和漂亮‘美眉’,所以网络让我很快乐。可是现实中我却什么都没有。”

“我觉得总上网很不好,我的学习都荒废了,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我觉得活着特别累,压力好大,只有在网上我才无忧无虑。”

“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中我总是不能和别人很好地交流,我感到很孤单,可是在网上我有很多的朋友,我们每天都聊天,而且彼此感觉都很好,我很快乐。”

„„

看了以上的回答,估计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网络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吧。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虚幻和不真实性,这些网络成瘾者往往生活中过得并不开心,或者是因为缺少朋友、感到孤寂,或者是因为压力过大,还或者是生活中的许多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网络是他们逃避和躲藏的一种方法。也许,一时的快乐是有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我们难道能每天生活在网络之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网络成瘾的后果是什么样的。

数据显示,2005年在全国犯罪的总人数中,青少年占了87%,而这87%之中竟然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此外,一些关于网络成瘾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一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之后,忽然出现头疼、两眼发黑等状态,继而倒地昏迷,后经医院诊断后,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和低血糖症”;而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在过度上网后导致狂想症,而造成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惨剧。

看了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件之后,我们还能说,沉迷于网络的人是快乐的吗?这些快乐只是一种暂时的快感,如果你想在沉迷之中寻找快乐,那么估计你寻找到的只能是更多的痛苦和绝望。

可见,沉迷于网络之中,并不能带来长久和真正的快乐。那些快乐,就像我们童年时候所吹的肥皂泡泡,虽然美丽,虽然五彩缤纷,但是却一触即破,只是一种快乐的泡影。

网络如此,任何不健康的沉迷都是这样。那些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并非都是真正的快乐,有时候空虚和沉醉会穿上快乐的外衣来欺骗我们。

凯瑟琳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孩子,刚入学的时候,还被系里的男生誉为“系花”,大家都说她像一朵美丽的莲花,清纯而淡雅,她也是那样的快乐,每天无忧无虑,事事顺心。可是,到了大三的时候,这朵美丽的莲花却变得忧郁起来,整个人都明显地瘦了下去,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还常常和别人吵架,再也不像原来的她了。原来,这个变化是由于凯瑟琳的恋爱。按理说,恋爱中的女孩子该是娇柔、妩媚、更有青春活力的,为什么凯瑟琳会这样呢?凯瑟琳的恋爱从大二的一次party开始,那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叫罗伯特的男人,说是某公司的老总,正需要一个大学生帮助做一些兼职翻译,问凯瑟琳愿不愿做。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于是凯瑟琳高兴地接受了。没想到,就是那次相识,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不久,罗伯特就表现出了对凯瑟琳特别的好感,总是请她吃饭,给她送各种各样的小礼物。而凯瑟琳,也被罗伯特的幽默和帅气所吸引,于是两人相爱了。凯瑟琳的脸上每天都挂满开心的笑容。但是好景不长,凯瑟琳后来才知道,罗伯特已经结婚。知道之后,凯瑟琳几次想离开罗伯特,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每次的离开都是更加?想念、痛苦和空虚,只有和他在一起时心里才踏实,才拥有短暂的快乐。可是每次清醒的时候,她却又加倍的自责和难过。她说,只有罗伯特才能带给他快乐,可是这个快乐却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抓也抓不住。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苦苦的单恋、找不到出口的三角恋,这样的爱情,在体验的时候,也许真的可以带来一些快乐,但是这短暂的快乐带给人的却是长久的痛苦,就如毒酒一般,喝着醉人,长此以往却让会让其衣带渐宽,容颜憔悴。所以这样的快乐,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佛家最忌执着,也许坚持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过于执著却常常让人无法做到坦然自如,反而失去自我。爱情如此,事事如此。

(二)透支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体验,那么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如果细细地想想,估计你会摇头说“不”,快乐不像信用卡,可以在没有的时候还继续地刷,即便能够那样,恐怕也会得不偿失。快乐,是不能透支的。因为,首先,这样的快乐有些勉强;其次,这样的快乐常常让人有些如履薄冰,很怕一不小心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乐极生悲。也许在拥有这些快乐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即使什么都没有也不在乎,然而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周围是不是已经危机四伏了。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网络成瘾的学生们,在他们遨游网络世界的时候,其实已经忽视甚至伤害了身边最美好的感情:那些爱着他们的亲人和朋友的感情。而他们的快乐也在网络上早已透支光了,到了现实中只是更加迷失自我、没有方向。

此外,许多青年学生们,由于年轻气盛、爱走极端,往往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时也会出现透支的快乐。

初尝恋爱滋味的乔安娜每天快乐的像只小鸟,身上的每个细胞似乎都散发着快乐的气息。以前,曾经无数次地憧憬过爱情,却从没想到恋爱会这样的快乐。见到恋人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微笑;无论是等待、见面,甚至思念都有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感觉,她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理解、最爱她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总是下课后约会,后来慢慢地发展到似乎要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乔安娜觉得自己太快乐了,这种快乐让她想把时间定格,只定在两人相聚的时刻,于是她开始偶尔逃课去见男朋友,最后发展到两个人搬到一起住,每天朝夕相处。她的父母和朋友多次劝她,希望她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乔安娜认为这些人都不理解她,阻碍了她寻找快乐,于是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最长的一次竟然两周没去上课。期末的时候,乔安娜因为挂了门课程而被退学。而这时,她的爱情也出现了危机,男友由于她整天要求黏着在一起有些厌烦,对她也没有原来那样疼爱。这些痛苦,似乎一瞬间同时向乔安娜涌来,她无法忍受男友的改变,也不能接受学校的处分,面对这些,单纯的乔安娜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可见,快乐虽好,却是不能过度的。乐极生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寻找快乐,但如果不懂得如何储存和保持快乐,因为一时的快乐而抛弃了所有其他一切的事情,那么快乐会很快地被透支,我们也会因为不小心误入歧途,被那些虚幻的美景蒙蔽双眼,而最终让快乐离我们而去。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快乐是人生路上的羁绊,是一种的生命和自我的浪费,我们要寻找的快乐是真实的,有意义的。

沉迷于游戏,也许会很快乐;极限的体验,也许会很快乐。但这些都是虚幻的快乐,我们需要的是有意义的快乐。我们参加的活动或从事的工作,不仅应该于己有益,让自己快乐,而且最好对别人,对社会也有帮助。

一、快乐的泡影

(一)虚幻的快乐

对于我们大学生朋友来说,使用网络既可以获得各种最新信息,又可以与朋友们保持联系,从一定程度上说是有利而且必要的,可是,如果翻看每天的报纸和杂志,你会常常看到这个名词:网络成瘾。那么什么是网络成瘾呢?为什么有的人会网络成瘾,而有的人不会呢?网络成瘾,顾名思义,就是对于网络的使用已经到了沉迷和无法自拔的地步,已经背离了我们使用网络的初衷。

一份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人数已经超过了1000万,很多青年学生每天沉迷于网络之中,荒废学业,疏远朋友,却还津津乐道为“快乐网游”、“生活的忘忧草”。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的青年学生在人生的大好阶段,不好好把握现实的美好生活,而沉迷于这种虚幻的网络之中呢?他们真的是快乐的吗?就此,一些研究者进对网络成瘾者进行了访谈,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回答吧。

“上网的时候,我真的很快乐,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我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任何样子。可是,下了网之后,一切都照旧,我还是我,既不帅气也不出色,我感到更痛苦,于是只好再去上网。”

“在网络中,我可以拥有一切,拥有房子、车子和漂亮‘美眉’,所以网络让我很快乐。可是现实中我却什么都没有。”

“我觉得总上网很不好,我的学习都荒废了,可是我就是忍不住,我觉得活着特别累,压力好大,只有在网上我才无忧无虑。”

“不知道为什么,生活中我总是不能和别人很好地交流,我感到很孤单,可是在网上我有很多的朋友,我们每天都聊天,而且彼此感觉都很好,我很快乐。”

„„

看了以上的回答,估计大家都明白了为什么网络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吧。它的魅力就在于它的虚幻和不真实性,这些网络成瘾者往往生活中过得并不开心,或者是因为缺少朋友、感到孤寂,或者是因为压力过大,还或者是生活中的许多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网络是他们逃避和躲藏的一种方法。也许,一时的快乐是有的,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吗?我们难道能每天生活在网络之中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再来看看那些网络成瘾的后果是什么样的。

数据显示,2005年在全国犯罪的总人数中,青少年占了87%,而这87%之中竟然有70%左右是因为上网成瘾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此外,一些关于网络成瘾的负面新闻也层出不穷:一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之后,忽然出现头疼、两眼发黑等状态,继而倒地昏迷,后经医院诊断后,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和低血糖症”;而某学院一名大四学生在过度上网后导致狂想症,而造成杀死二人、重伤五人的惨剧。

看了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数据和事件之后,我们还能说,沉迷于网络的人是快乐的吗?这些快乐只是一种暂时的快感,如果你想在沉迷之中寻找快乐,那么估计你寻找到的只能是更多的痛苦和绝望。

可见,沉迷于网络之中,并不能带来长久和真正的快乐。那些快乐,就像我们童年时候所吹的肥皂泡泡,虽然美丽,虽然五彩缤纷,但是却一触即破,只是一种快乐的泡影。

网络如此,任何不健康的沉迷都是这样。那些让我们感觉快乐的事情并非都是真正的快乐,有时候空虚和沉醉会穿上快乐的外衣来欺骗我们。

凯瑟琳是一个很美丽的女孩子,刚入学的时候,还被系里的男生誉为“系花”,大家都说她像一朵美丽的莲花,清纯而淡雅,她也是那样的快乐,每天无忧无虑,事事顺心。可是,到了大三的时候,这朵美丽的莲花却变得忧郁起来,整个人都明显地瘦了下去,总是心事重重的样子,还常常和别人吵架,再也不像原来的她了。原来,这个变化是由于凯瑟琳的恋爱。按理说,恋爱中的女孩子该是娇柔、妩媚、更有青春活力的,为什么凯瑟琳会这样呢?凯瑟琳的恋爱从大二的一次party开始,那晚朋友给他介绍了一个叫罗伯特的男人,说是某公司的老总,正需要一个大学生帮助做一些兼职翻译,问凯瑟琳愿不愿做。这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于是凯瑟琳高兴地接受了。没想到,就是那次相识,开始了另一种生活。不久,罗伯特就表现出了对凯瑟琳特别的好感,总是请她吃饭,给她送各种各样的小礼物。而凯瑟琳,也被罗伯特的幽默和帅气所吸引,于是两人相爱了。凯瑟琳的脸上每天都挂满开心的笑容。但是好景不长,凯瑟琳后来才知道,罗伯特已经结婚。知道之后,凯瑟琳几次想离开罗伯特,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每次的离开都是更加?想念、痛苦和空虚,只有和他在一起时心里才踏实,才拥有短暂的快乐。可是每次清醒的时候,她却又加倍的自责和难过。她说,只有罗伯特才能带给他快乐,可是这个快乐却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抓也抓不住。

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身边并不少见。苦苦的单恋、找不到出口的三角恋,这样的爱情,在体验的时候,也许真的可以带来一些快乐,但是这短暂的快乐带给人的却是长久的痛苦,就如毒酒一般,喝着醉人,长此以往却让会让其衣带渐宽,容颜憔悴。所以这样的快乐,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

佛家最忌执着,也许坚持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是过于执著却常常让人无法做到坦然自如,反而失去自我。爱情如此,事事如此。

(二)透支的快乐

快乐是一种美好的体验,那么是不是越多越好呢?如果细细地想想,估计你会摇头说“不”,快乐不像信用卡,可以在没有的时候还继续地刷,即便能够那样,恐怕也会得不偿失。快乐,是不能透支的。因为,首先,这样的快乐有些勉强;其次,这样的快乐常常让人有些如履薄冰,很怕一不小心应了古人的那句老话:乐极生悲。也许在拥有这些快乐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即使什么都没有也不在乎,然而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看看周围是不是已经危机四伏了。正如我们前面说的网络成瘾的学生们,在他们遨游网络世界的时候,其实已经忽视甚至伤害了身边最美好的感情:那些爱着他们的亲人和朋友的感情。而他们的快乐也在网络上早已透支光了,到了现实中只是更加迷失自我、没有方向。

此外,许多青年学生们,由于年轻气盛、爱走极端,往往会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时也会出现透支的快乐。

初尝恋爱滋味的乔安娜每天快乐的像只小鸟,身上的每个细胞似乎都散发着快乐的气息。以前,曾经无数次地憧憬过爱情,却从没想到恋爱会这样的快乐。见到恋人时,她总会情不自禁地微笑;无论是等待、见面,甚至思念都有了一丝与众不同的感觉,她认为自己找到了世界上最理解、最爱她的人,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了。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总是下课后约会,后来慢慢地发展到似乎要每时每刻都在一起。乔安娜觉得自己太快乐了,这种快乐让她想把时间定格,只定在两人相聚的时刻,于是她开始偶尔逃课去见男朋友,最后发展到两个人搬到一起住,每天朝夕相处。她的父母和朋友多次劝她,希望她不要荒废自己的学业。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乔安娜认为这些人都不理解她,阻碍了她寻找快乐,于是变得更加的肆无忌惮,最长的一次竟然两周没去上课。期末的时候,乔安娜因为挂了门课程而被退学。而这时,她的爱情也出现了危机,男友由于她整天要求黏着在一起有些厌烦,对她也没有原来那样疼爱。这些痛苦,似乎一瞬间同时向乔安娜涌来,她无法忍受男友的改变,也不能接受学校的处分,面对这些,单纯的乔安娜选择了最极端的方式来对待——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可见,快乐虽好,却是不能过度的。乐极生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许,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寻找快乐,但如果不懂得如何储存和保持快乐,因为一时的快乐而抛弃了所有其他一切的事情,那么快乐会很快地被透支,我们也会因为不小心误入歧途,被那些虚幻的美景蒙蔽双眼,而最终让快乐离我们而去。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这样的快乐是人生路上的羁绊,是一种的生命和自我的浪费,我们要寻找的快乐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快乐与否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主观意识。态度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半杯水”的故事了,桌上有个杯子,杯子里面有半杯水,同样的情景,不同的人会有截然相反的认识:乐观的人会开心地说,还好,还有半杯水;悲观的人会沮丧地说,糟了,杯子里的水只有半杯了。看到的是同样的半杯水,但是积极的人比消极的人要快乐得多。是好是坏,是半杯水还是半个空杯,这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态度,取决于我们的头脑。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都是如此,事物不变,但是,如果我们的态度、观念等主观意识不同,我们的心情就会不同。这一节里,我们一起来学习乐观,让头脑来决定生活。

一、乐观者的特征

在学习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乐观者的特征。

心理学家塞里格曼曾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他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以难受的电击,狗被关在笼子里,无论怎样挣扎都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蜂音器一响,此时大部分狗不但不逃避,反而不等电击出现就已经卧倒在地,并开始呻吟和颤抖起来。另外,还有约三分之一的狗依然会尝试逃离。从这个实验结果,塞里格曼发现了大部分狗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样的现象被他称为“习得性无助”。然而那大约三分之一狗的却没有得到塞里格曼的关注。

后来,一位日裔美籍研究生广仁把“习得性无助”应用到人类身上。广仁的实验过程与塞里格曼非常相似。他将被试分为三组。先将一组被试带入一个房间,把音响开得非常大,教他们学习怎样把声音关掉,被试尝试了各种办法按控制板上的按钮,噪音依然如故,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把声音关掉。另一组被试则是按对了按钮的排列组合就可以把声音关掉。控制组的被试则没有受噪音干扰。然后,广仁把他们带到另一个房间,房间内有一个实验箱,被试把手放在这个实验箱的一边就会有很难听的声音出来,把手移到另一边,这个噪音就会停止。结果发现,那些一开始接受不可逃避的噪音的被试大多坐在那里忍受,而不会试着把手移到另一边去。

根据广仁的发现,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不会变得无助。在塞里格曼的实验中,也是每三个动物中有一只不会变得无助,即使经历过不可逃避的电击也不会。在后来的多次重复实验中,都印证了广仁发现的每三个人中都会有一个人不会变得无助的观点。广仁还发现,十个人中有一个人虽然从来没有受过挫折,但他还是会坐在实验箱旁边一动不动,宁可忍受难听的噪音。这也跟塞里格曼的发现相似,十只动物中有一只从一开始就是无助的。

两个心理学研究都发现,即便是将动物和人置于绝望的环境中,人为地让他们无法逃脱失败或惩罚,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个体不会放弃,还是做“徒劳”的挣扎与努力。也就是说,群体中天生地存在乐观差异,少数个体是最为乐观的。他们遇到厄运时,会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可能是环境、坏运气或其他因素带来的后果。这些乐观的少数个体有着以下特征:

(一)时刻面带笑容,拥有良好心境

乐观主义者总是时刻面带笑容,他们都拥有良好的心境,懂得自我超脱,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条件下,也是如此。著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弗兰克尔就是这样一个乐观主义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尔和他的家人包括他的新婚妻子一起被纳粹逮捕,并被关押在波希米亚的一个集中营。在集中营里,他尝尽了各种苦难,先后辗转四个集中营,被迫与家人分开。他的父亲不久就因为饥饿死于波希米亚,他的母亲和兄弟在1944年被纳粹残酷地杀害,而他朝思暮想的妻子则于纳粹投降前死于一个名叫伯根·拜尔森的地方。

有一次,一个德国军官把他带到一个小房间训话。纳粹剥光了他的衣服,铐打他,侮辱他。经历了失去亲人、失去家园、失去尊严的痛苦的他,在此时却豁然开朗——“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剥夺”。弗兰克尔确信,人在任何情境下,对自己的行动都是自觉选择的,即使在集中营这样恐怖的情境下,也应当如此。于是他强迫自己不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讲,他的脸上也慢慢浮现出了笑容。

这是久违的笑容,这让弗兰克尔知道,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或者会出去。当他从集中营里被释放出来时,弗兰克尔的精神特别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人竟然可以在魔窟里保持这样的心态。

本来是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甚至死去的厄运,弗兰克尔却用想象和笑容战胜了。弗兰克尔是自我超脱者,他指出,自我超脱者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这样的特点: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动方向;他们缔造了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他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他们能够表现出创造、体验和态度的价值,因而能够时刻面带笑容,拥有良好心境。

(二)从积极的角度思考问题

契诃夫曾经说过,要是你的手指不小心被刺伤,那你应当高兴:“挺好的,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人活在世上,总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果你总以狭隘的心胸,悲观地盯着生活的阴暗面,那么,忧虑、忧愁等不良情绪就会找上你、缠住你。俗话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因此,我们要热爱生活,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善于从身边寻找快乐,从学习和生活中发掘兴趣,从乐观的角度考虑问题,要相信“只要向着太阳,就不会有阴影”(Open your heart and let the sun shine in)。

乐观者善于从正向的角度思考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向消极的一面看,人就忧愁、烦恼;向积极的一面看,人就快乐、满意。我们的心境并非外界事物赋予的,而是我们自己选择的。

(三)从平凡中看到机会

乐观主义者有一双慧眼,善于看到他人看不到的一面,能够从平凡中抓住机会,进而利用机会取得成功。

美国有一个很大的鞋厂,但由于国内市场已经饱合,如何在海外开辟鞋市场就变得非常重要。一天,鞋厂老总找来两个营销主管,指示他们到非洲寻找市场。去后不久,两人都发来传真。第一个主管说:“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即使生产出鞋来,也不会有销路,还是赶快给我们寄来返美机票,打道回府!”而另一个主管却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他十分兴奋地告诉老板:“这里人人没有鞋穿,鞋子市场很大,等待我们开发。请汇款10万元,我们在这里筹建工厂,设计出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

老板对两个截然相反的调查结论作了比较,深信第二个主管是对的。于是做出在非洲建厂的决策,结果这个鞋厂在非洲的营业额大幅增长。第二个主管理所当然的成了公司在非洲地区的总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人看到的都是非洲土著人不穿鞋子的现象,而第一个主管是个悲观主义者,总是认为让土著人穿上鞋子是“无先例、无条件、无希望”的,于是,就做出了“即使生产出鞋来,也不会有销路”这样的判断;而第二个主管是个乐观主义者,更能够从平凡中发现机会,认为正是因为土著人现在都不穿鞋子,如果在这里建厂之后,鞋子会有很广的销路,所以做出了“我们能这里筹建工厂,设计出适合当地土著人穿的鞋”的决定。正是因为他的决定,使他成功地得到了晋升。

有人说过,悲观主义者在仔细盘算着自己对不同情况的驾驭能力,而乐观主义者则相信他们驾驭外界因素的能力绰绰有余。悲观主义者看到的是形势中不利的一面,而实际上,这些不利因素在具体情况下都可以被乐观主义者有条件地加以利用。

二、乐观是可以学习的

尽管许多人的性格中都同时具有乐观和悲观两面,但他们总是更趋向于其中的一个方面发展。塞里格曼教授认为:人的性格类型是自幼养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在一个人长期的生活经历中养成的,其中包括无数次的成功和失败,赞扬与批评。过多的“不许”、“不要”和一些危险的警告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使他感觉到自己对生活和命运都无能为力,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一种胆小怕事、悲观消极的性格。

要想改掉悲观这一坏习惯相当困难,但却并非不能。伊利诺斯大学的卡洛·代克教授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很具有说服力。代克教授和一群刚入学的孩子一起生活很长一段时间,他试图从改变那些落后学生的情绪入手,来提高他们的成绩。原来好多孩子都把学习不好归结为自己太笨,在他的帮助下,孩子们改变了当初的想法,他们认识到自己并不比别人笨,只是还不够努力而已,过了一段时间,这些孩子的成绩果然都有明显的提高。塞里格曼教授也经过7年的实验,清楚地知道失败后重新站起来不是天生的人格特质,它是可以学习的。

三、如何学习乐观?

(一)培养积极的思维方式

1.换个角度看问题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让参加试验的志愿者戴上一种特制的眼镜,这种眼镜会让他们看到的所有事物都颠倒过来。刚开始的时候,志愿者们都很不习惯,甚至会头晕目眩。他们发现这个世界已经乾坤颠倒——人们把脚挂在地面上走路;水在山的上面;左变成了右,东变成了西„„现实中所有的一切都跟头脑中的相反。他们辨不清方向,看不清人脸,生活陷入了混乱。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渐渐适应了这个“新”的世界,并发现这个颠倒的世界是那么地新奇与美丽:人们像具有特异功能般飞檐走壁;山石好像是由湖水铺成的天空中滴下来的;还有一些平常见惯不惊的事物颠倒来看,也独具魅力!

同样的事物,我们换个角度看,去发现事物美好的一面,“坏事”就会变成“好事”:

有一个女孩儿,脸上长着一片红红的胎记,但她从不为此感到难堪,因为父亲对她说:这个胎记是被神灵庇佑的标志。在她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向神祈祷保佑自己的孩子,神听了他的祷告就在孩子的脸上涂了一个不掉色的红圈。而女孩也一直把这个胎记当作是父爱的记号,为之感到自豪和骄傲。

很多事情,都是被我们贴上了“不好的标签”,比如说“1414”——“要死要死”,大多数人会觉得它很不吉利,但也有人会说“哆嗦哆嗦”,是很美妙的音节。事物的意义是我们主观地赋予的,既然我们可以决定它的意义,为什么不从积极的一面去看呢?

现在,我们把这个神奇的“眼镜”——积极的角度送给你,请你尝试着把生活中很平常甚至是一度消极的事物重新定义,去发现它积极的一面!

2.积极地归因

归因是指我们对事情的发生或其结果的解释。我们总是不停地寻找造成结果的原因。心理学家们把这些原因按不同的标准进行了划分:内因(个体的因素,如能力)和外因(外部环境因素,如天气等);稳定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可控的原因和不可控的原因。比如:个人的努力就是内部的可以控制的,而运气就是不可控的、不稳定的外部的原因。那如何区分积极的归因与消极的归因呢?

同样是考试失败,有人归因于题目的难度太大,有人归因于运气不好,有人会归因于自己太笨,应付不了这样的考试,还有人会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不够。现实中,这四个方面的原因可能都存在,但是,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我们的行动。认为题目难度太大的人,可能会放弃,因为他觉得这样的考试题目的难度是自己不能控制的;认为是运气不好的人,可能就会把自己的前途交给命运,因为运气也不是自己能控制的;认为自己太笨的人不但会放弃这样的考试,甚至在遇到困难时,就会退缩,不再尝试;而认为自己努力不够的人会督促自己更加努力去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下一次通过。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不同的归因方式对我们行动以及自我评价的影响,所谓积极的归因就要既有利于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又有利于行为的改进和能力的提高——我不笨,但是离目标还有一些距离,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能缩短这段距离,将事件的结果归结于内部的可控的因素。

(二)塑立积极的行为方式

我们也可以通过一些行为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乐观性。2005年7月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报道:最近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证明,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观看世界的方式是不同的。悲观主义者眼睛通常是往下看的,他们的大脑工作得更好;而乐观主义者通常是向上看的,他们的大脑会转得更快。而且研究发现,当看到由痛苦所引起的畏怯表情时,人们会产生悲观的想法,但是如果让他们抬头向上看的话,就会减少他们悲观的程度;而如果让他们一直低着头的话,他们就会更加悲观。其实,培养自信的方法之一——走路时昂首挺胸,也就是这个道理。

两个犯人都从牢里的铁窗向外望去,一个看到的是黑黑的泥土,另一个看到的却是满天的繁星。“向上看”也许不能立即改变我们当时的困顿状况,但是却能在我们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帮助我们度过艰难的日子。

(三)采用积极的语言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种种消极的话,如“烦死了”、“不可能的”、“完蛋了”、“没希望了”„„也许说这些话的人只是一时发泄,或是习惯性地脱口而出,他们自己并没意识到这些话对他们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事实上,这些语言会给他们带来消极的暗示,通过潜意识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因此,向往乐观的人一定不要让消极的语言影响了自己的积极性,尽量不要说消极的话。当你觉得很累时,不要说“今天真是累死了”,我们可以说“忙了一天,现在可以放松了,真令人高兴呀”;当遭遇失败时,不要说“我真笨,又失败了”,而是应该说“这次虽然没有成功,但我也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的”。平时多对自己说积极的话,多鼓励自己,多对自己说“我行”、“我真棒”、“我觉得很快乐”„„渐渐的,你就会发现自己真的变成那样了。

(四)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

著名作家史铁生在小说《命若琴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瞎子整天为自己看不到光明而到处求医,后来医生教他学弹琴,告诉他等弹断1000根琴弦眼睛,便自然好了。瞎子高兴地学起了弹琴,于是他的生活每天都在琴声中愉快地度过,生活越来越充实。等他弹断了1000根琴弦时,眼睛并未复明,可瞎子已不再烦恼,感到自己的人生更加乐观和愉快。

为自己定目标,拥有充实的生活,投身工作并让自己忙起来,用有意义的活动去占领自己头脑,把不快乐的情绪挤出去。

当然,乐观心态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需要我们与消极的思维、行为、语言和生活方式进行长期的斗争,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挫折与考验中学习。这里,送给大家一首美丽的诗,希望能为你注入一些积极的力量: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事事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练习

每天,在晚饭后或者在睡觉前,当一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写下这一天发生的三件好事。连续一个礼拜的每个晚上都这样做。你列出来的三件事可以是一些并不那么重要的小事,比如“好朋友从她家附近给我带了我最喜欢吃的一种蛋糕”,或者,是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我表姐结婚了”。在你单子上的每件积极事件后面,都写上你对这个问题—— “为什么这件好事会发生?”——的回答。例如,你可能推测你的好朋友为你带蛋糕是因为“她心里一直记挂着我的喜好”,或者“我们约见面时,我提醒她要在那家买给我”。而你表姐会结婚可能是因为“她与男朋友十分相爱,而且想组建一个家庭”,或者“表姐与表姐夫终于买到满意的房子了”。

这个练习能够增进你的幸福感体验并减少抑郁情绪,如果延长练习的时间,比如连续六个月,甚或将其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那将会对你产生长期的益处。想想,如果每天你都开心地进入睡眠,第二天也很可能同样开心地醒来。

有人说:五十岁之前,用命换钱;五十岁之后,用钱续命。很多人在年轻时努力工作,忽略了身体;等到他们有时间也有经济条件去享受生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堪负荷——不能攀爬,不能奔跑,甚至已经千疮百孔,需要用药物不停地修修补补,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快乐和幸福。所以,身体很重要!如果希望获得长久的快乐和幸福,请关心和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一、你关心自己的身体吗?

“检查一下你的身体,如果身体健康,就赞美上帝吧,并好好珍惜。因为健康是我们人类从上帝那儿得到的第二件礼物,一件用钱买不到的礼物。”

——伊扎克-瓦尔顿,《完美的钓鱼人》

(一)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请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自己的心率、脉搏、血压是多少吗?身高与体重的比例是多少?它们在正常范围内吗?

2.你的皮肤是否过敏呢?如果是的话,对哪些东西过敏呢?

3.你的肠胃功能如何?它们适合哪类食物?

4.你的身体素质如何?适合做什么样的运动?

5.曾经生过重病吗?有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是否需要特殊照顾?

„„

身体状况如何,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所有这些问题,并不是要考大家,更不是在为难大家,而且这些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答案因人而异。列出这些问题,只是提供一些线索,希望大家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多多关心和了解自己的身体。

(二)一些常用的生理指标

下面给大家列出一些常用的生理指标:

1.正常成人在心情平静、放松的情况下的心跳为:60~100次/分钟;脉搏:70~80次/分。

2.血压,收缩压:90~140毫米汞柱;舒张压:60~90毫米汞柱。

3.理想体重:身高(cm)-105=理想体重的kg数。实际体重理想体重之比,在90%~110%为正常;80%~90%为偏瘦;110%~120%偏胖;80%以下,消瘦;120%以上,肥胖。

(三)量表——你关心自己的身体吗?

你是否关心自己的身体?

(资料来源:威廉-代尔《挑战自我——走出人生的12大误区》)

下面的测量适用于女性,主要检查一下你是否关心自己的身体。

1.当你照镜子时,是否喜欢自己的体态?

A.通常喜欢 B.总是喜欢 C.不喜欢

2.你是否喜欢你的皮肤?

A.一般地喜欢 B.很喜欢 C.不喜欢

3.请你用右手手指捏一下左手上的皮肤,过多长时间它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A.马上恢复 B.过1秒钟恢复 C.过2秒钟恢复

4.你的皮肤上脂肪沉积物是否过多?

A.不多 B.过多 C.没有

5.你每周吃几次热饭?

A.每天都吃 B.每周3-5次 C.每周1-3次

6.你的消化是否有问题?

A.有,但不经常 B.经常有问题 C.没问题

7.你是否关心自己?

A.很少 B.经常 C.不关心

8.你是否进行体育锻炼?

A.很少 B.经常 C.不锻炼

9.早晨你是否愿意起床?

A.一般情况下愿意 B.总是愿意 C.不愿意

10.你挑选怎样的服装?

A.时髦的 B.穿着舒适的

C.合体的 D.宽松的

11.你穿什么样的鞋子?

A1.高跟鞋 A2.矮跟鞋

B1.尖鼻子鞋 B2.宽鼻子鞋

C1.软料鞋 C2.硬料鞋

12.你是否适用化妆品?

A.有时用 B.经常用 C.不用

13.你是否做保健操?

A.很少做 B.经常做 C.不做

14.你是否喝酒?

A.每周3-7次 B.每周喝1-3次 C.不喝

15.你的体重是否正常?

A.低于正常水平B.正常 C.高于正常水平

16.你是否试图借助饮食调节自己的体重?

A.很少 B 从不 C.经常

17.你的精神状态如何?

A.不好 B.好 C.很好

18.你是否患有慢性疾病?

A.没有 B.有

19.你在体力上是否自我感觉良好?

A.通常如此 B.总是如此 C.自我感觉不好.你能否集中精神?

A.不能 B.能 C.有时候.你的情绪是否多变?

A.不是 B.是 C.有时候情绪变化很快

22.你是否畏惧灼热?

A.否 B.是 C.有时如此

23.你是否觉得发冷?

A.否 B.是 C.有时如此

24.你经常关心自己的

A.脸 B.手 C.全身

25.你是否对自己的姿态满意?

A.不满意 B.满意 C.有时满意

26.当你有点小病时,你喜欢:

A.吃药 B.采取自我保健措施 C.不予理睬

27.你每天吸几支烟?

A.5~10支 B.10支以上 C.不吸烟

28.你每天喝几杯咖啡或浓茶?

A.3杯以上 B.3杯以下 C.不喝

29.你的月经周期是否紊乱?

A.经常如此 B.很少如此 C.从不

30.心情平静时,你的脉搏是多少?

A.80~100次/分 B.60~70次/分 C.100~120次/分

31.下蹲10次后你的脉搏是多少?

A.120~140次/分 B.80~100次/分 C.100~120次/分

32.当你步行到第三层楼时,是否出现气短现象?

A.否 B.是 C.有时如此

33.原地上跳,膝盖上抬10次,过多长时间你的脉搏正常?

A.5分钟 B.2分钟 C.1分钟

34.你每天刷几次牙?

A.3次 B.1~2次 C.有时候来不及刷或忘记刷

35.你一年找几次牙医?

A.不少于2次 B.1次 C.基本上不去

36.你是否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即7~8小时)?

A.一般能睡够 B.很少睡够 C.从来也睡不够

37.你是否经常呼吸新鲜空气?

A.常常如此 B.很少如此 C.从未如此

38.两臂向两侧分开,闭上眼睛,你能不能迅速用一只手的五指打击另一只手的五指?

A.很难做到 B.一般能做到 C.不能做到

评分标准

分数解释及建议:

总分0~85分——说明你很不注意自己的身体,太过重视精神价值,却忽视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要多加注意。

总分90~230分——说明你对自己身体的注意和重视还不够,有待加强和改善。

总分235~385——说明你对自己的身体比较关心,但是还可以做得更好。

总分390~540——说明你很关心自己的身体,继续保持。

二、照顾自己的身体

身体是我们存在的基础,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更加积极有效地投入地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充分地享受生活的乐趣。因此,我们需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保持健康。而合理的作息和饮食,以及适当的运动对保持健康非常重要。下面为大家提供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作息

1.睡眠的重要性

心理学家曾用狗做过睡眠剥夺的实验,实验过程是:将健康的狗关在笼子里,照常给予水和食物,但是一旦它睡觉就施予电击,通过电击的方式强制性地剥夺其睡眠。结果发现,较长时间的睡眠剥夺后,狗的肌肉松弛,体温降低。成年狗在被持续地剥夺睡眠后只能存活13天,而幼年狗只能活4~6天。

可见睡眠对机体的重要性。就人而言,睡眠能帮助消除机体的疲劳,促进组织器官尤其是脑的恢复。因此,我们需要合理地作息,来保证充足的睡眠。

2.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多年来,医生和保健师们提倡:遵守大自然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早上八点以前起床,12点以前睡觉;每天保证6~8小时的睡眠;中午最好休息半个小时。

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作息特点,如,有人像百灵鸟,早上的工作效率比较高,而有的人像猫头鹰,喜欢晚上做事。这样的话,可以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自己效率最高的时间完成。

有一个普适的原则是,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且尽量遵守,不要打乱。

3.在疲劳之前休息

工作要适度,尽量在疲劳之前休息,这样能够将清醒的时间增加1个小时。

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已达70岁的高龄,但是他一方面要处理国内事务,一方面还要指挥作战,每天都要工作16个小时。如此长时间的工作,他确能保持很高的效率,究其原因,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会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身体感到疲劳之前就休息。他早上清醒后,并不立即起床,而是看报纸,口述命令,打电话,甚至在床上举行一些非常重要的会议。午饭后,他会再回到床上睡1个小时。晚上8点吃晚饭之前,还会再睡2个小时,这样他就可以一直工作到凌晨。

我们当然不必像丘吉尔一样地作息,但是,从他的作息规律中,可以借鉴的一点就是,工作要适度,尽量在感到疲倦之前,就休息一下,这样,不但我们清醒的时间会增加,我们工作的效率也能得到保持,甚至是提高。

(二)饮食

1.营养均衡

人体每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肪、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营养物质主要从饮食中吸取。营养学家根据我们对各种物质需求量的大小,制定出一个“平衡膳食宝塔”。宝塔共分五层,包含我们每天应吃的主要食物种类。底层的食物在膳食中的比重最大,层次越高的食物在膳食中的地位和比重越小。

第一层(底层):谷类。包括米、面、杂粮。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它们是膳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

第二层:蔬菜和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蔬菜和水果各有特点,不能完全相互替代,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一般来说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色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第三层:鱼、虾、肉、蛋(其中肉类包括畜肉、禽肉及内脏)。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B。

第四层:奶类和豆类食物。奶类主要包括鲜牛奶、奶粉等。除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外,含钙量较高,且利用率也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豆类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B1、B2等。

第五层(塔尖):油脂类。包括脂肪、植物油等。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2.摄食时间

(1)早餐时间最好不要在九点之后,更不能不吃早餐。因为不吃早餐会带来如下危害:

第一,造成低血糖,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精神不振的现象,甚至休克;

第二,大脑能量不足严重影响记忆力;

第三,易患胃炎、溃疡病等慢性疾病;

第四,诱发胆结石。

(2)午餐安排在12点左右较好。午餐也同样重要,一个上午的工作之后,体内的能量消耗殆尽,需要及时补充。并且,充足的能量也是下午工作的物质保障。

(3)晚餐尽量安排在6点以前。因为之后的时间里我们的肝脏开始清理体内的垃圾,太晚进食,会增加我们肝脏的工作负担,造成体内垃圾的堆积。

3.远离烟酒

众所周知,烟酒会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吸烟或被动吸烟会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癌等疾病,而过度饮酒则会损伤我们的肝和胃等器官。酒精使人麻痹,会引发许多意外事故。

而最近发表的一份英国医学研究报告指出,酒精和烟草,比非法毒品大麻,对人的危害性更为严重。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英国医学周刊《刺针》上发表报告,根据毒品的危害性(对健康的危害、上瘾的可能性以及对社会的影响三个方面),首度把酒精和烟草列入头十种危害最大的毒品名单之内。其中,酒精排名第五,烟草第九。

所以,为我们的身体健康着想,最好远离烟酒。

(三)运动

法国有一位名医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运动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品,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的确,运动对维持和增强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运动能促进心脏和呼吸功能,增加肌肉强度和骨质密度,提高反应灵敏度,从而增强体质。

但是,做运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每天至少运动半个小时。

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舒缓紧张情绪。尽量不要集中运动,因为这有可能导致肌肉过度牵拉和身体的疲劳,甚至会导致昏厥。

2.尽量避免高强度的运动。

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和肌肉的负荷,从而增加心脏病、脑溢血等疾病的风险。美国的生理学研究人员曾对1.3万个经常运动的男女进行了长达8年的追踪调查,研究发现,死亡率最低的不是热衷于体育运动的运动健将,而是经常从事小量运动的人群。另一项相同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几乎不运动的人的早死率是爱好运动者的3倍,而在运动的人群中,从事轻松运动的人,比高强度运动者的早死率要低。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适时地做一些低强度的运动,以维持和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

三、尊重身体的感觉,聆听身体的智慧

我们需要照顾自己的身体,但是身体不仅仅是被照顾的对象。很多时候,我们依靠大脑去分析,依靠理智去判断,而身体只是大脑指令的执行者。我们希望身体就像一个忠实的仆人,完全听命于大脑和理智。一个口号,一个动作,大脑命令它往左,它就绝不能往右。而且,它最好精力充沛,没有病痛,不知疲倦。如果它完成了任务,那是理所应当;如果它违背了大脑的意志,我们可能会勉强让它停下来,稍作休息;也有可能讨厌它,因为它是如此的忤逆;我们甚至会强迫它执行大脑的指令,带着疲倦和病痛继续工作,直到它不能动弹。

而事实上,身体并不是大脑的仆人,并不应该完全听命于大脑。它们是合作的伙伴,大脑会向身体传达讯息和指导,而身体也可以直接作出决定,需要我们的大脑来遵守。它们可以共同制定进行的方向,帮助我们达到幸福、快乐的彼岸。也许你会怀疑,但是,请别出声,让我们一起来聆听身体的智慧。

(一)身体发出的信号

首先,身体会以它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发出一些信号,让我们了解自己的需要,自己的状态,并作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

1.饥饿

我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

一个上午排了满满的课,到最后一堂课的时候,我们的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

我们赶着去赴约,时间仓促,来不及吃饭,当见到重要的朋友,与他/她聊到高兴处时,我们的肚子发出“咕咕”的声音;

我们聚精会神地学习或工作,太过投入,几乎忘我,过了吃饭点时,我们的肚子再次发出声音,胃开始冒酸水;

„„

每当这个时候,我们会觉得肚子不争气,把我们带入尴尬的局面。但是,现在开始,不要再把身体的饥饿感当作是消极的事情,因为身体在以它的方式,提醒我们,我们能量不够了,需要食物来补充。

2.疲倦

当我们长途跋涉后,会四肢无力;当我们在书桌前坐了整整一天的时候,我们会哈欠连连„„所有这些反应,都是身体给出的信号——我们已经劳累了,需要休息。

有时候突如其来的十分疲累困倦的感觉,可能是严重疾病来临的症状,要立即去看医生。

3.疼痛

以前看过一部关于杀手的电影。电影中,所有的杀手在训练期间都被切断了痛觉神经,这样,他们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就不会怕疼,就会勇往直前,直到把对方置于死地。其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就是,一个杀手用单手把自己吊在桥上,他的对手则用力地踩他扶在桥上的那只手。如果是平常人的话,肯定会因为难忍疼痛,条件反射般地放开自己的手,但是,由于那个杀手没有痛觉,反而成功地逃脱了当时的危险,并在对手惊愕的瞬间将其制服。

也许你会很羡慕电影中的杀手,要是我们能像他们一样,没有痛觉,那么生活中就会少了很多的痛苦,也就会更加地美满和幸福。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女孩在她13岁那年,不小心将手放在暖炉上,直到她闻到异味,才发现自己的手已经被烤伤了。她和家人都很奇怪,为什么她当时没及时避开。后来,检查发现,她是因为先天性的神经发育不全,没有痛觉。几年后,她因为没有发现自己被割伤,流血过多而死。

其实,痛觉并不是产生痛苦的原因,相反,它能告诉我们哪些刺激是对我们有害的,让我们避开有害的刺激。

当我们碰到高温的物体时,身体就会产生疼痛的感觉,告诉我们,高温的物体会灼烧我们的皮肤和肌肉,我们应当马上避开它们;

当我们碰到尖锐的物体时,身体也会疼痛,让我们避开它,并处理自己的伤口。

身体通过疼痛,给出信号,让我们避开危险和有害物体,从而让我们保护自己,适应环境。

(二)身体可以直接作出判断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通过自己的大脑来判断,我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们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但,有时,我们的大脑会无法作出抉择;有时,我们的大脑会欺骗我们,选择我们并不需要或并不喜欢的东西。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让大脑稍作休息,根据我们的身体反应来作出选择。

当我们想要知道我们喜欢吃什么食物时,可以将食物放在自己面前,如果我们闻到食物的香味,或看到食物之后,就流口水的话,说明我们喜欢这种食物;反之,如果我们闻到它的气味就头晕的话,说明我们不喜欢它。

快乐既可以是一瞬间的感觉,任由我们挥洒,却常常无法长久,如泡影般消散,快乐也可以是一种习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无论怎样都是一天,无论怎样都是体验。那么,聪明的朋友们,你选择的快乐是哪一种呢?其实,往往最简单的事物,带给你的是最本能的快乐。如果你想要拥有这些简单的快乐,那么不妨试试下面这些好的方法。

一、从事少而精的工作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你希望自己在学校期间既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又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交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于是,你主动承担了很多的职务:学生会、班级、团/党支部干部。同时,你还参加了书法、登山、或摄影等社团活动。当然,还有自己的学业也决不能落下。刚开始,你信心十足,把每一个时间段都规划得满满的。你觉得自己过得很充实,学了很多东西。但是,你慢慢发现,自己一天24个小时完全不够用,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事情需要做,自己被这些任务和活动推着走,于是舍弃自己娱乐的时间,甚至是吃饭休息的时间。不停地挣扎和思考:先做哪些,后做哪些?保留哪些,舍弃哪些?慢慢地,你感到力不从心,那些自己曾经热衷的活动和工作,不再那么有吸引力,生活中的乐趣越来越少,自己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

本一沙哈尔说,人们往往希望在越短的时间里完成越多的事物,整日忙碌不停,却忽视了“数量会影响质量”,太多的事情可能会让人无暇享受活动的过程,无暇享受生活,而牺牲了快乐。所以,人们应当学会把生活简化,从事少而精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享受活动过程中的乐趣,才会更快乐。

如果现在的你承担了太多的工作或职务,让你无暇去享受生活,那么不妨,将你工作按自己的兴趣和重要性进行排序,选出你最喜欢的、最重要的事情来做,舍掉部分繁杂的工作,你就能得到简单的快乐!

二、享受健康的快乐

在中国的宁夏灵武市有一个村庄,全村三千人中有六百多人是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十二名是百岁以上的老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长寿村。人们不禁好奇,是什么“法宝”让这里的老人们能够如此长寿呢?当地的人介绍,老人们长寿有三个原因:其一,适当的锻炼;其二,健康的饮食;其三,健康带来的好心情和知足常乐的心态。可见,健康是快乐的要素之一,要想快乐的生活,首先要有健康的体魄,如果每天都在疾病中度过,连忍受都很难,何谈快乐?此外,研究发现,在体育锻炼时,人的情绪更好,而且思维的敏捷性也更高,如果在心情不好的时候运动,还能够转移注意力、缓解不良的情绪,放松心情。一些不爱运动的人往往性格更为内向和孤僻,不愿意与人打交道,产生不良情绪的时候也居多。因此说,要想保持快乐的心情,一定要经常运动,比如说每天散步半个小时,骑车去上班,这些简单的运动能够都会使人感到快乐,就像作家考奇所说的那样,即使五分钟的漫步也能使人变得精神饱满。如果每天都花上十分钟甚至是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得到快乐,那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何况,这样的快乐是最真实的体验,没有任何副作用,对一些小毛病,比如郁闷、烦躁等,保证药到病除!

三、拥有一项长久的兴趣

心理学家的研究发现,当人们对某件事情感兴趣时,往往会不自主的花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精力在这件事情上,总是努力的去探索它、认识它,而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往往是欣喜、快乐和满意等积极的情绪,即使废寝忘食也心甘情愿。一位很著名的女作家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每天夜里都会写到很晚,有的时候灵感上来,竟然会昼夜不眠,记者很担心地问,那你会不会觉得很疲惫,觉得很辛苦,这位女作家笑着摇了摇头说,怎么会呢?写作对我来说,是最大的乐趣,那个时候也是我最享受最快乐的时光。著名的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也曾这样说:“每天清晨当我醒来的时候,都会为技术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发展和改进而激动不已。”从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兴趣所在,以及这种兴趣带给他的巨大快乐。而正是这样的快乐才带给他不尽的成功。我们的生活中,也可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投入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感觉时间会飞快地过去,一下午的时间就像是一分钟一样;而如果你觉得这件事很无聊,一点兴趣都没有的时候,一分钟却有一天那么久。其实,时间是没有变的,变的只是我们的感受,当我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舒畅、快乐自然不期而至,从而感觉时间过得飞快。

四、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快乐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老人一直有午睡的习惯,但是有一天,楼下冒出一群孩子,在那里疯玩打闹,甚至拿出锣鼓来敲。老人很是生气,就下楼去把领头的孩子教训了一顿。第二天中午,当他觉得能睡个安稳觉时,楼下又传来了锣鼓声,而且比第一次更加吵闹。老人又继续下去说教。但是,孩子们也越来越大声。一段时间以后,老人发现自己的说教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是在起反效果,于是他决定改变策略。

当又一个中午来临,孩子们敲起锣鼓时,老人很和善地走向他们,发给他们一些糖果。孩子们非常开心,他们的“演奏”换来的不再是说教、批评,而是奖励。因此他们更加卖力地敲锣,老人也给他们一些糖果,但是给得越来越少,直到一颗也没有。孩子们这样敲了几次以后,就再也不敲了,因为他们的“演奏”已经得不到“奖励”了。而老人也重新睡上了安稳的午觉。

老人的成功是因为他利用了孩子们这样的心理:当没有外部的奖励时,孩子们觉得活动的本身就充满乐趣;但是当给与奖励时,孩子们就是为了得到奖励而敲锣;当老人给的奖励越来越少,甚至不给奖励时,孩子们就不再敲了,他们觉得这个活动已经没有意义——不能得到奖励,而忘记曾经单纯的活动带给他们的单纯的快乐。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如此,其实有很多活动本身就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我们给它赋予了太多的意义——更多地把活动与物质的回馈联系起来,反而忽略了活动本身的意义。所以,亲爱的朋友们,现在请重新定义生活中的活动,把它们简化:

学习或许可以带来好成绩,带来美誉,甚至是物质奖励,但是学习和掌握知识本身就充满乐趣——那是一种对自身能力和努力的肯定,那是一个获得新知的过程,那是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

做得一手好菜,也许能让家人和朋友享受美食,也能得到他们的肯定和赞美,但是做菜就是一门艺术,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就是一个艺术创作,做菜本身就很有趣。

„„

把生活中一些事情和活动进行再定义和简化之后,你会发现:其实你所追求的东西很简单——快乐,而活动本身就能带给你快乐,你并不需要太多外部的奖励,这样你就能享受简单的快乐!

五、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我们都说,人生必须有目标才有动力,那么这样的目标是不是越大越好,越高越好呢?心理学家发现,当一个人的抱负和愿望过高、压力过大时,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因此说,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不要过空过大过高,这样的目标完成的可能性很小,定的时候踌躇满志,兴奋至极,最后却也常常成了我们前面说的快乐的泡影。因为,这样的目标,有些太遥不可及,往往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达到,如果你坚持认为只有达成这些成绩才会快乐,那么你的快乐一定非常难得,很久也不露一次面。这个时候,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大的目标进行切割,变成一段一段的小目标,然后逐渐实施,每当一个小的目标实现的时候,你就会有一种成功的体验,随之而来的,也就是一种自豪和快乐。而且,由于实现一个小的目标所花的时间不会太长,相对来说也很简单,最重要的是,因为目标坚定,你的快乐会非常容易实现,你自然会经常有快乐的体验。

我的两个朋友一起学游泳,两个月下来,其中的一个已经能在浅水区中自由地游来游去了,而另一个却仍然是拿着游泳圈在深水区里漂来漂去。我很好奇的问了一下原因。原来,前一个朋友在最初学的时候就是从最基本的一招一式学起,从呼吸、姿势到整个身体的协调,一步一步的,慢慢的就学会了游泳,自己高兴得不行,觉得很有成就感;而后一个朋友则是那种性子很急的人,他说,要学我就要一下子学成,于是一开始就到深水区里学,呼吸、姿势一起学,反而却不见成效,感到特别郁闷,说再也不学了。

这虽然只是一个小例子,但是我们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却比比皆是:要开始锻炼身体,便一天硬着头皮在操场跑了6圈;要开始好好学英语,便一天12小时的时间全用来背单词„„结果弄得自己非常吃不消,还常常怀疑是不是自己不够聪明,怎么学的效果这么不好。但是如果换一种方法会怎样呢?要开始运动,那么第一天你跑一圈,过几天再加一点运动量,这样逐渐的增多,一定不会觉得特别累;学英语也是如此,每天花一段时间读英语,用英语交谈,长期坚持,英语水平必然会有质的飞跃。这个时候,你的成绩自然出现,而且是轻松拿下,成功体验一定特别多,快乐也就很多了。

亲爱的朋友们,读到这里,不知你是否轻松了一些,快乐了一些?也许你有自己一套快乐的方法,但是不妨试试,为自己找回一些简单的快乐!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要学会欣赏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一、感恩的力量

20世纪初,英国的一批清教徒由于在国内受到迫害而被迫乘船远渡,来到了美国东海岸的罗得岛州。那时,那里还没有被开垦,因而生存条件极其恶劣。正当他们缺衣少食、生命攸关的时候,当地的印第安人为他们送去了吃住物品和生产工具,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家园。这些英国人在建立了自己的新家以后,为了感激那些曾经在危难之中帮助他们的印第安人,于那一年十一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设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活动一直持续了三天。此后,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别人的恩惠、永怀对生活的感激之情,他们在每年的这一天都会举行这样的活动,直到1941年,美国的国会将这一天定为感恩节,宣布为国家节日。以后,每到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全家欢聚一堂,对那些平日里没有机会表达的人说出自己的感谢和感激,而且这个活动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活动,政府机关、学校和教堂会准备大量的食物,分发给一些无家可归的人们。

这就是感恩节的由来,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其实,所有的国家都是很注重感恩的,文明古国中国对这种品质的颂扬也是自古就有,比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说的是对父母的感激;“知遇之恩,当涌泉相报”说的是对朋友和知音的感激;“吃水不忘打井人”说的是对那些有惠于我们的陌生人的感激„„这样的古语举不胜举,由此可见,古人对于感恩的感悟之深。

但是,有的朋友可能会这样说,我为什么要感恩呢?我从来没有觉得别人帮助过我,生活也没有怎样的善待我,我今天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应该有的。那么,认真地想一想,果真如此吗?这些都是那么的理所当然吗?

每天清晨,当你从温暖的被窝中醒来、吃上父母为你精心准备的早餐时,你是不是应该感谢父母为你提供的这些?毕竟还有很多人每天露宿街头、衣食不足;当你看到满眼明媚的阳光,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欢快的走路上学时,你是不是应该感谢生活对你的厚待,给你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环境?毕竟还有很多人疾病缠身、每日生活于死亡的恐惧之中;当你心情不好,朋友花时间耐心开导你时,你是不是应该感激他们?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坐下来静心地听你说完所有的烦恼,还有很多人徘徊在寂寞和孤独之中„„如果你拥有了这些,你难道还说生活没有厚待你吗?即使你现在没有这样的幸运,每天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劳累,那么,你仍要感激,这些经历将是你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让你在痛苦中学会坚持、在失望中寻找希望。所以,无论怎样,我们都要感激,感激我们生活中每一个人和事,因为他们,我们的生命,才不会那样的枯燥和无味,也才能够体验百味人生!

二、感恩,是一种动力

那么为什么说感恩是一种力量呢?细想想,因为感恩,我们才常常心中充满着爱,在失意时才能够鼓足勇气继续前进,也才能够怀揣梦想,一路走到现在。

杰瑞是一个家境贫寒的学生,他学习十分刻苦,每天早起晚睡,求知若渴,遇到任何难题都会尽心尽力地去解决。此外,由于家庭环境不好,他的吃穿都是班上最节省的,除了买书上花钱之外,他几乎是不买任何东西,所有的同学都佩服他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但是,他还把节省下来的一点钱定期邮寄到一所乡村小学,希望能够为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们提供一些帮助,他的这些举动感动了很多老师和同学。期末的时候,他获得了一等奖学金,但是他只是留下了一部分下学期的生活费,就把剩下的钱全部捐了出去。在他的带动下,班上组成了一个“助人小组”,大家把用过的书本书包和穿过的衣服都捐给了那所乡村小学。他说,因为自己能够上学,就是受到了大家的资助,所以现在,在自己能够有一点力量去帮助别人的时候,他总会去帮,而他这样的努力学习,也是为了让自己更多的能力去帮助更多的人。杰瑞还说,就是这种感恩的力量促使他走到了现在,虽然他过得很辛苦,但是还是觉得生活很温暖很有希望。

可见,感恩常常能够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是一种良性循环,感恩的人往往心怀一种信念和动力,这种信念和动力既能够激励自己不断地前进,也能够感动和改变周围的人,唤起更多的助人行为。感恩,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在我们积极心理学中一直较为提倡,研究表明,当人心存善念和感激之情时,往往会表现出更多的良好情绪,而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三、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

有时候,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朋友在抱怨,生活就像一杯白水,无色无味,每天的生活千篇一律,遇见同样的人,或高或矮,同样的事,或大或小,一点新意都没有。其实,生活本身确实只是一种重复,真正惊天动地的事情并不多,但是社会认知心理学家指出,生活对于每个人的真正不同之处在于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如果我们心怀厌恶,那么看到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斥着惹人厌恶的事情;如果我们心怀快乐,那么我们眼中的世界同样是明快鲜亮的。英国作家萨克雷也曾说过:“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可见,我们怀揣着什么样的心情看待世界,它就给你更多这样的心情。如果你每天抱怨度日,那么你一定为这个念头日夜折磨,而你也必然多了更多可以抱怨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心怀感激之情看待这个世界,那么你将会收获更多可以感恩的爱意与幸福。

3.想出一个曾经对你有过很大帮助而你从未表达过感谢之意的人,给他写封感谢信。最初这样做会很难,但是想想那些帮助对于你成长的作用,也许你就会心怀感激地写下这封信。当然,你也可以邀请他来你家里做客,或者和他一起出游,这些都是表示感谢的方式。

感恩的方式很多,你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一种,但是要记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要是出于一时的感觉,而要把它当作一种习惯。用心去做,才会从心底深处感受到来自生活的美好。

练习

下面是一些未完成的句子,填完它们能够帮助你在友情、爱情或其他感情关系中发现更多的爱。一些句子与身处感情关系之中的人相关,其他一些与正在寻找亲密关系的人有关,而大多数与两者都相关。

爱之中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做一个更好的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做一个更好的伙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给我的爱情增加百分之五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给我的友情增加百分之五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使爱进入我的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警察心理学课程建设(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积极心理学

    天 津 农 学 院 积极心理学期末论文 系别:______人文社会科学系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09级人力一班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孙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在护士之中的应用 实例1护士职业获益感 研究背景 根据国家卫生部2013年统计数据显示,201 2年我国共有注册护士249.7万人,前两年的统计数据则为2011年 224万人,2010年......

    积极心理学

    对积极心理学的认识和体会 动科131 王姝怡 15113101 不知不觉间大一的时光已经进入尾声了,在这一年中,我选择了积极心理学作为我公选课中的一门。当时我对这门课并不了解,从字......

    积极心理学

    心得体会 很庆幸这学期选修的是积极心理学这一课程,通过学习让我在心理素质这一方面有了较大提高。本次积极心理学主要学习了性格特征、微笑、赞美、幸福和沟通等等 。接下来......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积极心理学课程心得报告 有希望就是光明 林泽智 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201324141134 乐观、希望、信念、信任和信心这些关于未来的积极情绪,是我们最该学习和拥有的态度和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应用

    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应用》的心得体会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病理化、医学化的消极倾向。心理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整个体系完全是以解决心理问题或......

    《心理学》课程建设规划

    《心理学》课程建设规划心理学理论是中小学教师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中小学教师的“启蒙读物”,是教师教育的“奠基工程”。因此,我们将努力使本课程具有以......

    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心理学课程论文

    积极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 培养积极心理,乐享快乐人生 指导老师: 李献斌老师姓 名: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南京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培养积极的心理,乐享快乐的人生 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