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加强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加强计量工作的实施意见
龙政综〔2009〕27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计量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技术手段。为充分发挥计量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技术支撑和基础保障作用,提升我市10+3产业和产品综合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量工作的若干意见》(闽政文〔2008〕41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企业计量技术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把关注民生、服务民生作为计量工作的重要内容,坚持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各方协调的工作方针,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计量工作的若干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不断夯实计量基础,建立和完善适应海峡西岸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计量监督管理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提升计量技术保障能力。到2012年,基本建立全省能源计量数据监测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大型企业及省级以上重点耗能单位基本建立计量测量管理体系;全市关系国计民生的在用计量器具受检率达到95%以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检合格率达到90%以上,依托全市各行业的大型企业建立完善一批面向中小企业的计量校准中心,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满足社会90%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其中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省级计量标准达1项以上。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工业计量工作
强化企业计量基础工作。引导和推动企业加大计量投入,在生产加工、工艺控制,产品检验等关键过程合理配置合格的计量器具,提高计量检测能力。积极推进大中型企业和重点用能单位按照国际标准建立计量测量管理体系,帮助小型企业落实国家规定的计量检测规范要求,全面提升企业计量管理水平,促进节能增效,提升质量,创建品牌,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优势,为我市重点项目提供计量技术服务,加快建设我市重点工程项目和节能减排工作急需的计量检定(校准)项目,进一步优化我市投资技术环境。
(二)推进能源计量工作
深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认真落实供(用)能单位依法配备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规定,围绕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加强能源计量基础工作。帮助企业开展能源平衡测试,指导企业加强对能源计量检测数据的运用,积极推广先进的数据采集,处理和管理系统,从工艺、检测、设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不断深化能源计量工作,保证计量数据有效“受控”。树立一批能源计量示范单位,争创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全省先进。
(三)实施“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工程
加强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行政执法、产品质量检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和监督管理,强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和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有效提高强制检定覆盖率和抽检合格率。深入开展以服务民生为主题的计量惠民系列活动,重点提高当前农村、社区医疗机构医用计量器具以及集贸市场衡器的受检率、合格率。每年对全市乡村卫生院(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血压计、浮标式氧气吸入器,实施免费检定,其中血压计一年检定2次,使计量工作更加深入基层,方便群众,造福百姓。
(四)健全计量技术支持体系
加大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力度,不断满足社会对量值传递(溯源)的需求,适应我市优势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充分利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和高校行业、大型企业等社会计量资源,建立企业的计量校准中心,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校准行为,提升我市计量检测校准技术服务水平。加强计量技术机构建设,进一步拓展计量校准和工程测量服务领域,组织开展基础性、实用性、应急性的新技术、新项目研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五)加强计量诚信体系建设
努力构建公平诚信的计量环境,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积极引导生产经营者遵守诚信计量准则。加强检定(校准)机构的公信力建设,加大对守法经营、诚信计量单位的宣传,树立一批具有行业性或区域性示范作用的诚信计量典型,为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和协作配合。计量工作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技术保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计量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对计量工作的领导,切实把计量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按照分工协作,合力推进的原则,建立质监、经贸、科技、财政、建设、交通、卫生、环保、统计、物价、工商等政府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组织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各行业协会、科研、检测等中介组织要通过讲座、培训、合作提供技术咨询等方式积极指导企业的计量基础工作。
各县(市、区)要成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落实本地区的计量工作。
2、加大计量工作经费投入。加大对计量技术机构的设备投入与人才
培养,推动计量技术机构面功能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建设规范化方面发展。为计量事业发展和服务民生提供支持与保障。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中型企业和年耗5000吨标煤以上的重点耗能企业按照国际标准建立和完善测量管理体系,获得AAA级国家检测体系证书的一次性奖励3万元,获得AA级省计量检测体系证书的一次性奖励1万元。奖励资金由同级财政负责。
4、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实施计量人才培养工程。积极支持企业实施“人才和计量技术”的战略,将人才、计量技术融入企业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产业化的全过程。充分利用计量学(协)会、社会公正计量行等行业和中介服务组织的人力资源,壮大计量服务人才队伍,在企业中培养建立一支熟悉计量、懂技术的计量队伍,提升计量技术水平和技术能力。
5、加强计量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应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计量工作的重要意义,普及计量基础知识。适时表彰计量工作扎实,节能降耗效益显著的先进企业、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结合“世界计量日”、“关注民生、计量惠民”等重大宣传活动,组织开展计量工作主题宣传,提高全社会计量意识,营造一个“知计量、讲计量、用计量”的良好氛围。
龙岩市人民政府
二○○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关闭本窗口|
第二篇: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加快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我市招商引资工作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招商引资工作,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这条主线,坚持把招商引资与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区域开发、城市功能提升、财政收入倍增、人民生活改善结合起来,加快理顺招商引资体制机制,转变招商引资方式,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高资源集约节约水平,加快推动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努力实现招商引资跨越式发展。
(二)目标任务。今后五年,全市利用内资和外资规模力争实现“双倍增”。其中,利用外资突破150亿美元,利用内资突破3200亿元,利用内外资规模占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40%以上。引进和培育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税收超千万元的各类总部企业或机构1000家以上。
2012年,全市利用内外资规模达到1600亿元左右,增长50%左右。其中,利用外资工作目标40亿美元,同比增长10%;奋斗目标55亿美元,同比增长50%。利用内资工作目标1200亿以上,同比增长50%。
二、招商引资重点和招商方式
(三)重点招商产业。结合我市“十二五”规划、生产力布局和重点产业发展布局,大力引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四大领域的大项目。先进制造业,主要引进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和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钢铁机械等七大产业高端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引进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七大产业高端项目。高端服务业,主要引进金融、总部商务、科技孵化、商贸、软件及服务外包、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度假及会展等八大产业高端项目。现代农业,主要引进农副产品加工、交易、冷链等方面的高端项目。
(四)重点招商区域。按照“十二五”规划和城市空间布局,重点实施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色硅谷、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中德生态园、北部新城、软件科技城等重点区域招商引资。依托高新区等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和园区,通过集约利用土地,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在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上取得新突破。依托胶南董家口重化工业功能区等6个新增重点工业功能区,通过招商引资,提升存量、优化增量,培育和引进一批产业链高端项目与关键技术。依托高端服务业十个“千万平米”工程,重点规划金融、总部商务、科技孵化、商贸、软件及服务外包、物流、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度假及会展等35个园区载体,突出高端产业导向,招大引强,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
(五)实施产业链招商。着眼于引进产业链高端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大项目,重点实施七大先进制造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八大高端服务业产业链招商计划。围绕重点产业的关键环节、关键技术、关键零部件,盯住目标企业,找准突破口,锁定重大项目。以关键环节的突破完善产业链条,以大项目引进带动产业集聚,实现产业招商的链条化、集约化、集群化。每一个重点产业招商都要立足本土优势,细化产业招商定位、链条打造和集聚区域,集中力量打造高端产业集群,全市力争形成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和海洋工程、纺织服装、食品饮料、钢铁机械、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10个千亿级工业产业集群。形成金融、物流、商贸流通、软件及服务外包、文化创意、旅游等6个千亿级高端服务业产业集群。
(六)重点推出一批招商项目。依托重点板块和园区,策划一批招商大项目,进行整体推介,招大引强,沿链引进、集群承接,培育壮大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集约集聚的产业园区和功能板块,推动项目、产品、技术和服务加快向园区集聚。统一策划包装100个投资10亿元以上大项目,纳入市重大招商活动和推介计划。
(七)实施大企业招商。针对产业链招商和板块及园区招商,建立和完善与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中央直属企业、民营100强企业、上市公司100强企业、大基金公司和著名科研机构的对接机制,积极主动地以招标方式进行招商。与全球知名公司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寻求专业咨询服务,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深入分析市场变化、产业转移趋势和龙头企业动态,明确项目承接区市(园区)重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链延伸需求,充分挖掘城市资源优势,以城市资源吸引投资。掌握目标企业对市场、资源、人力、交通等要素需求,明确招商引进目标、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积极跟踪对接,主动出击,建立领导联系大企业招商制度,实施高层推动和专业化促进,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接、满足大企业、大项目的需求,突出提
第三篇:征兵工作实施意见
关于深入搞好征兵宣传工作的实施意见
为激发我镇广大适龄青年应征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和支持征兵工作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确保我镇今冬征兵任务的圆满完成,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征兵命令和国防部征兵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搞好征兵宣传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就深入搞好今冬征兵宣传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清征兵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广泛深入地做好征兵宣传工作,是强化广大适龄青年国防观念和依法服兵役意识,调动和激发应征青年参军积极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完成征兵任务、提高兵员征集质量的重要保证。各级宣传部门和政府兵役机关,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政治高度,从打牢部队建设基础、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军事威胁和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战略高度,充分认清做好征兵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大征兵宣传工作力度。在宣传教育的内容上,要把保证国家和民族安全发展的“大道理”与维护应征青年个人和家庭利益的“小道理”结合起来,把公民依法服兵役的责任、义务与国家、地方有关优抚政策和待遇结合起来,真正唱响“参军入伍是为国防尽义务”的主旋律,引导广大适龄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为随时应召入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在宣传教育的方式上,要改变仅靠征兵期间“一阵风”、“运动式”、“突击性”宣传的做法,切实通过建立固定的渠道、稳定的阵地、规范化的手段,抓好平时经常性的宣传,确保征兵宣传工作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真正使征兵工作各项法规政策和制度规定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宣传教育的对象上,既要抓住适龄青年这一应征主体,也要抓好全民征兵宣传,特别是要重视抓好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企业法人的国防观念和兵役法规宣传,切实营造适龄青年依法服兵役,家长积极支持子女履行兵役义务,各级领导和企业法人全力支持征兵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上,要把兵役法规和征兵政策规定的宣传教育纳入社会教育整体规划,纳入各行各业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纳入文明村屯、文明企业、文明社区的考评内容,切实形成对征兵宣传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突出宣传重点,切实增强征兵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要求,切实突出工作重点,是做好征兵宣传工作的内在要求。各级兵役机关和宣传部门,要把征兵宣传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今冬征兵工作的部署要求、政策调整和相关规定,确定好宣传内容,突出宣传重点,切实增强征兵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宣传活动和开展征兵工作宣传月,着力宣传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成就、新发展,尤其是武器装备加速发展对高素质兵员的迫切需要,激励优秀青年特别是高文化素质青年到部队建功立业;着力宣传今冬征兵政策的调整变化,使调整征集对象主体和优先征集高学历青年、优先征集各级各类院校应届毕业生的政策规定人人皆知,为选拔优秀青年参军创造良好的政策舆论环境;着力宣传国家和军队以及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出台的优抚政策特别是吸引高学历青年和院校毕业生入伍的各项优惠、优待政策,调动优秀青年参军入伍的积极性;着力宣传兵员征集的具体政策规定、标准条件、工作程序和各级关于廉洁征兵各项规定,自觉接受广大应征青年和社会群众的监督,为征兵工作营造健康的社会环境;着力宣传近年来我省涌现出的关心支持征兵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典型事迹,及时总结和宣传各地推进征兵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不断激发征兵工作的内动力,创造性完成我省征兵工作任务。
三、广开宣传渠道,着力扩大征兵宣传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征兵工作涉及军地多个部门、社会各个领域和广大应征青年及家庭,必须广开宣传渠道,活化宣传形式,创新宣传手段,增强宣传效果。征兵期间,各地要充分发挥当地新闻媒体的舆论传播作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着力抓好基层一线的宣传发动工作。
四、科学组织筹划,确保征兵宣传工作的顺利展开和有序实施
组织领导到位,筹划部署到位,征兵宣传工作才能真正抓到位、抓出成效。各级兵役机关和宣传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科学筹划,精心组织,确保征兵宣传工作有序展开和扎实推进。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征兵领导小组要把征兵宣传列入征兵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领导小组成员履职尽责的重要内容,坚持深入征兵宣传一线开展工作。征兵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协调军地有关部门积极参与各项宣传活动。征兵期间,各市(州)、县(市、区)党委宣传部门和军分区、人武部都要分工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县以上都要组成征兵宣传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当地宣传部门、兵役部门和国防教育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门办公室,具体组织和协调征兵宣传工作。
要健全宣传队伍。要加大征兵宣传力量投入,县(市、区)要建立一支征兵宣传队伍,抽调军地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参加征兵宣传工作,特别要明确各级各类院校征兵宣传的具体负责部门和责任人。要搞好征兵宣传业务培训,明确征兵宣传职责任务分工,搞好征兵宣传各项服务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指定专门联络员负责征兵宣传相关事宜。
要周密部署安排。把征兵宣传工作纳入今冬征兵检查评比的重要内容,调动各级做好宣传工作的积极性。要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详细的征兵宣传工作实施计划和方案,明确宣传重点、阶段划分、方法步骤、具体责任和保密要求,确保征兵工作顺利开展和深入进行。
第四篇: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美育工作实施意见
学校美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提升学校美育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美育全过程,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注重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相互融合,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拥有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总体思路
以学校美育为特色,以打造校园文明建设、校园文化为切入点;坚持“以环境美育为基础,以艺术教育为重点,以自我教育为途径”的基本思路;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着眼点;以学科美育特色课程的实施和社团活动为亮点;以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为载体,通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使学生确立自己美的追求,建立自己美的品质。
三、工作目标
1、科学构建工作机制。在美学理论、教育理论指导下,健全完善与德育、智育、体育协调实施的美育工作体制,构建“课程实施、科研支撑、文化引领、活动推动、环境熏陶”美育工作机制,实行全员美育、全程美育、全面美育。
2、充分发挥美育育人功能。通过开展美育,使中小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同时,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从而树立美的思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美的人格,提高人生境界和生命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四、工作任务
1、统一思想,突出美育的重要地位。加强美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广大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把美育提到应有重要位置。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管理措施到位,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一种浓厚的创建美育特色学校的氛围,做到人人知创建、人人懂创建、人人会创建。
2、发挥学科课程实施美育的主渠道作用。艺术学科是美育的主阵地,要严格执行学校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在音乐、美术和艺术欣赏等艺术类课程中,系统普及美育知识,使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方法,培养和发展艺术特长。要积极积极推进课程创新,开发美育校本课程,为美育的实施提供重要的课程资源。各学科教学内容都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教育素材。全体教师要重视学科课程美育功能,积极挖掘学科中美育教学内容,增强教学艺术性,寓教于美,引导学生获得生动的审美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3、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学生自觉在社团活动中实施美育。扎实做好社团的指导,在学校现有学生社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组建更多社团,逐步将社团活动做大做强,将社团真正建成学生全面发展的舞台和美育实施的平台,让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体验美、享受美,自觉实施美育。
4、积极搭建艺术体验实施平台。充分发挥艺术学科教师和特长生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诗歌朗诵会、演唱演奏会、书画比赛(展)等文艺类活动,在举办有关活动过程中,要突出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同时,体现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和向上的校园文化特质。努力做到全员参与、学有所长,为全体学生搭建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
5、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美育功能。学校文化蕴含着极高的美学价值,具备强大的美育功能。要结合学校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人文资源,充分发挥学校文化的美育功能,创新美育载体,丰富美育内涵,打造各具特色的美育文化,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接受美的熏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要重视教师的美育“身教”作用,通过教师美的仪表、美的言行为学生树立美的典范。
6、以美辅德,德美融合,加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研究布置学生行为美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美育德育活动,落实美育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对学生美育的影响因素,大力倡导家庭美育,促进家校合作,改善学生发展氛围,使美育特色教育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处处体现学生言行美。
7、加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指导,使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组织适当公益劳动、兴趣活动、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好品质。
8、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促进美育上台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环境情景交融、色彩丰富和直观互动的优势,为学生提供具有现代气息和美感的美育资源和美育载体,有效支持各学科教学与美育的融合,积极构建美的数字化生存空间。
9、重视校园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建设。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力求突出教育功能,营造育人氛围,展示学校特色,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维护,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美育工作的领导,建立学校美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监督美育实施活动,对美育工作进行评价。
2、加强美育工作队伍建设,构建全员美育机制。学校着力培育美育师资队伍,通过校干培训、教师继续教育、外出参观考察、课题研究等途径,提升教师的美学素养,为全员美育奠定坚实基础。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发挥好美育的骨干作用。
3、加强美育教科研工作。要将学校美育作为一个系统的科研课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制定科研方案,确定子课题,围绕学科教学三维目标,确定学科美育教学计划,整合课程方
案,指导教师实施美育。各级部要通过教科研提高师资水平,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的作用,营造浓厚的美育教科研氛围,不断提升美育效果。
4、加强美育考核与评价。各部门要认真制定美育工作实施细则,并将美育实施情况纳入到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和班级考核中,发挥好考核评价的引导作用。
第五篇:农机化工作实施意见
为进一步夯实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机械化服务的迫切需求,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十二五”全市农机化发展“一三三六”总体要求,现就2012年全市农机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定农机发
展是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156”发展战略和“十二五”农机化发展目标任务,着力于加快农机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于推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以落实农机优惠政策、强化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主攻主要农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为重点,以加强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确保农机安全为保障,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服务,扎实工作,促进全市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通过项目带动、科技示范,全面提升农机装备实力和机械化水平。全年农机总动力达到164千瓦,比上年增长8%;完成机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6%,比上年提高4个百分点。
(二)通过整合资源、夯实基础,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新建和更新改造机电提灌站□□台/□□千瓦,新增提水保灌面积□□万亩;新建机耕便民道1600公里,村民小组机耕便民道通达率82%。
(三)通过培育主体、创新机制,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按照《XX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标准化建设实施细则》标准,全年新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14个,农机大户200户。
(四)通过培育亮点、塑造典型,全面提升农机辐射带动水平。结合我市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年启动农机化示范基地7个,核心示范面积达到6万亩。
(五)通过依法行政、有力监管,全面提升农机安全监管能力。坚决制止违规发放拖拉机牌证行为,全年不发生较大以上农机生产安全事故,农机事故死亡人数为零。
三、工作重点
(一)继续抓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认真履行职责,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把各项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购机积极性,促进全市农机拥有量不断增加,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完成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中央补贴资金1000万元,比2011年增长65%。严格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规范程序,阳光操作,加强监管。
(二)全面启动农机化示范基地建设。围绕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全面启动水稻、高粱、蔬菜、茶叶、烤烟和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加强组织协调,整合项目资金,重点推进基地农机装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幅提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探索符合丘陵山区实际的农机化发展道路。
(三)切实加强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抓好农村机耕便民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按照“进组、入院、到田、联网”的要求,推进机耕便民道建设“进组工程”、“入院工程”和“到田工程”。抓住中央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农村机电提灌设施更新改造和新建步伐,完善农村机电提灌建设“十二五”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在今冬明春修复一批提灌站,明年新建一批提灌设施。
(四)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抓好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发展质量,提高服务能力。进一步开拓农机作业市场,鼓励和引导农机服务组织开展跨区作业及其他形式的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支持和完善农机销售网络和维修网络发展,方便农民选机、购机、修机。
(五)认真组织开展农机化作业。抓好农业生产耕种收等环节机械化作业的组织协调,推广使用适合丘陵山区的中小型机械,扩大机械化作业面积。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和农机服务队深入村、社、农户做好各种农机具的检修、调试,协调各农机经营服务组织做好机具供应,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六)大力提高农机从业人员素质。整合农机教育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手段和设施,组织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实施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工作,组织全市农机技能竞赛,推动农机从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
(七)全力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深入开展拖拉机注册登记专项整治工作,严格依法办理农机监理业务。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提高农业机械“上牌率、检验率、持证率”。积极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营造安全生产良好氛围。强化农机流通市场和维修市场行业监管,建立健全农机产品质量调查机制,重点加强对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督,整顿和规范农机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