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思考
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思考
学生学习评价对于课程实施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发现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的惟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基于上述要求,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物理教学中的学习评价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以“三维”目标为本,重视评价内容的丰富性
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以下评价。
(一)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测试的主要目的不是筛选和甄别,所以,命题应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不应追求区分度,应将命题的着眼点放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自我评价和查漏补缺上,而不应该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故意设置误区,诱导学生犯错误。题目中的物理情景应该有实际意义,避免故意编造,避免死记教科书中条文,避免在概念的严密性上做文章,避免烦琐的数学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这方面的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的能力等。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的学习获得了什么,更应该记录并对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体验和进步等情况做出评价,并尽可能将评价结果记录在学生学习记录卡片上,装在学生成长记录装中,这样不仅及时了解、记录和掌握学生学习的具体事实,随机进行引导与调控,支持与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也为阶段性评价、学期评价和中考评价记录可靠依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在情感、科学态度、科学的价值观方面的现状和进步,做出记录,并和过去的记录进行比较,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另外,教师还应该用记录卡片的形式记录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问题的投入程度,从而促进学生对于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关注。
二、以过程为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物理教学评价不能只在教学任务结束之后进行,应将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通过关注“过程”促进“结果”的提升。物理教学的过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实验过程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和阶段测试评价等多种形式。
第一,建立“课堂记录卡”(最终收入学生成长记录袋中),用于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所学、所得、个人表现与心理体验等。记录的主要内容有课堂笔记;重点、难点与疑点的标识;具有启发性或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师生间、生生间的精彩交流、讨论和争论;课堂练习与作业的完成情况;学习之后的自我反思;以及自我评价、同学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当然,教师在进行上述质性评价时,针对性要强,语言要力求简明扼要,尽可能使用鼓励性语言,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要及时把评价意见反馈给学生,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从而学生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另外,除了书面的评价外,学习过程中的即时评价也是激励学生进步的一种方式。教师要针对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行为表现,在日常教学中给予及时的评价反馈。如当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时候;当学生敢于质疑的时候;当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时候;当学生成功的完成实验的时候;当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等作品交到老师手中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用富有鼓动性的口头评价,或用鼓励的眼神、满意的微笑、轻轻的点头,甚至拍拍学生的肩膀等体态语,即时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良好的评价效果。
第二,重视研究性评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分阶段给出小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定期收集研究资料,由教师进行检查,并以A、B、C、D四个等级进行标识评价,且要附教师的鼓励性、启发与指导性评语,同时提出需要学生继续研究的问题。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学会观察与实验、调查与了解、参观与访问,而且从中能发现、了解和培养学生的研究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完成课程标准中设置的学生探究性实验外,还应根据课程学习目标与教学内容的要求,适当增补让学生亲身实践的内容,如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社会调查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师要定期收回学生作品,并以A、B、C、D四个等级进行标识评价,同时可走近学生和他们进行面谈,交流感受,了解学生的构思与实践过程,及时给予恰当评价,并记录于学习卡之中,为后期评价提供可靠依据。总之,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效整合各种评价手段,将定期评价和即时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注意科学的分配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和谐的发展。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新的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迫切需要开发学生的各种技能和智力。合作学习是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活动教学、参与式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合作学习的有效展开使他们顺利进行的保证。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地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解的决组内冲突;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内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的途径。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让物理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能力是现代课堂的必然趋势,现代物理课堂教学,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安排、组织一些合作参与活动,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物理思想,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以增强整体的合作意识。努力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使同学们体会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每个人的长处都能在集体中发挥作用。通过合作学习,然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合作学习中汲取了大家的智慧,受到大家的尊重的认可,从而对合作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科学的安排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学习小组的结合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全班学生按照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行为品质分为若干组,每组4~5人在每次活动中都有明确的分工,谁组织、谁纪录、谁进行试验、谁承担小组的发言任务、小组成员发言时其他同学做什么工作等等;每个小组成员之间也可以适当轮换,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机会担任不同角色,增强小组合作者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小组的各个成员应该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形成一个有力的战斗群体,以保证每次合作的成功。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形式。
1.在实验中进行合作学习:打破传统教学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学布局,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在实验中通过每位同学的齐心努力进行试验、收集数据、收集信息、综合分析得到结论,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动手去实践,在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索。2.比较式合作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会经常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或对产生错误认识的题目无从下手,此时借助于小组合作学习,展开讨论,进行比较,往往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突破口,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3.反思式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一些挫折,不仅不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反思,促使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个体和群体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的学习方法,从而去积极探求规律和方法。因此教师不要刻意提醒学生在易犯错误处小心,而且在必要时应让学生体验错误,从而得到方法上的改进,从错误的教训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了物理合作学习。
四、在物理合作学习中教师教色的改变。
教育教学方法的改变,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努力承担好学习“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设计好总体方案,让学生有目标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带有一定范围的问题去搜集各种资料,教师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从收集到的数据、信息材料中选取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对辩论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性的启示,做他们的“指航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仔细观察各小组成员的合作情况,及时发现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学生在辩论和讨论中,及时的表扬速度快、有创新的同学,并通过组间巡视,质疑问题,个别询问等途径进行调查,把游离于小组之外或长时间保持沉默的学生拉回小组的活动中,促进小作合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除了起指导作用和促进作用外,还要和学生一起平等交流,是学生合作学习的一分子,教师只能指导和促进学生完成小组合作,教师不能代劳。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
五、科学地运用评价机制,合理评价,巩固学习。
科学地运用评价机制,制定适宜的具体评价目标。合作学习的评价目标,要面向全体,全员参与,增加学生的交往。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具体目标针对物理学习进行评价:(1)对物理有强烈的好奇心,乐于学习物理。(2)学习态度端正。(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思维具有创造性。(5)具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合理的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精神,目标制定的出发点要渗透对学生的关怀。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合作学习小组集体评价和小组个人评价相结合。评价小组合作学习过程时,主要从小组分工是否合理、小组合作方式是否恰当、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对小组学习结果的整体报告是否科学等方面来评价;对小组成员的评价主要从小组合作任务的执行情况、与别人合作学习的好与坏,思维的创新等方面来评价.
第三篇:物理教学对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引导
物理教学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引导
周雨
(渭南师范学院数理学院物理学 12级1班)
摘要:文章主要是阐述在新课程的理念下,物理教学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学会物理学习的方法与手段,以此来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学习,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关键字:物理教学;激发积极性;自觉性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习的重心要从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转化为知识的探究过程,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改变单纯讲授知识的方法,使学生摆脱被动的学习方式,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核心的理念,也是教学的根本目标。物理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参与的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这是现代教育思想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在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学会物理学习的方法和手段,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是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科特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
一、创设愉悦情境,融洽师生情感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产生某种情感,形成心理气氛。所以,我们要根据物理教学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地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物理情境里进行物理学习活动,表现他们的情绪情感。经过调查统计,绝大多数的学生,只要一提起物理活动都十分高兴,并且都有着自己美好的愿望和远大的目标。他们希望物理学习内容能丰富多彩,气氛热烈、宽松、活跃,能尽量满足他们求知的欲望和要求。因此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可自然而然地创造出特定的课堂心理气氛,产生整个课堂的情绪“共振”,增加物理学习的情绪色彩,进而提高教学的感染力和教学效果;能让学生从拘谨和束缚中解脱出来,加强师生情感交流,建立一种亲切和谐彼此信任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的道德感、理智感和友谊感得到培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创设有利于教学的环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望强。表现出极强的问题意识。为了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立足于“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建立一个接纳性的、支持性的、宽容性的课堂气氛,营造和谐、宽松、平等、合作的民主平台,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压抑感,以激活师生双方的知识和思维,催生出学生的猜想和假设,促使师生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和争论,为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心理基础。如课堂上,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不是急于给出答案,而用“教师也不清楚,让我们一起探究”等语言作答,将自己与学生摆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地与学生开展探究。当然,教师毕竟比学生经验丰富一些,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给以必要的建议和帮助,但决不能强加和代劳。同时,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荒谬问题,或是对问题答非所问,教师都不可流露出不满情绪,更不能用讥讽语言刺激学生,要允许学生充分发表见解,或自圆其说;对“问题”的合理成分予以肯定,给予信心;对其敢于提出问题和勇于发言的勇气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有的学生虽感到物理难学而不愿意学物理,但对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感兴趣。当他们看到宇宙飞船上天时,让他们懂得现代化科学技术离不开物理,就会产生一种学习物理的愿望和动机,发生主导动机的转化。
二、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创建学和练的方法
目前一些物理课,由教师教、学生学所组成,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晕晕欲睡,教学过程单一,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学生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学生学习自觉性调动不起来。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变课堂为学堂与讲堂相结合,以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心保护和培养儿童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和由此萌发出来的学习上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否则就会堵塞孩子任何发展与成长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花大力气,使学生逐步养成苦学—好学—乐学—会学的能力和习惯,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学和练的时间条件,让学生自己创建学和练的方法,然后教师加以指导,特别是对一些错误的学习方法给以及时的纠正。
三、教师对学生思维方面的引导
物理学习必须经过自己的理解才能达到对知识的内化,变成自己的。在理解的过程中,主要的心理因素是思维。思维的负迁移形成的思维障碍。要克服这种思维定势,应该注意运用典型的例题加强练习,增强训练的新颖性,增强题目的灵活性,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切实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对比分析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分析习惯和方法。针对逻辑思维障碍,教师可以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忆,对物理学史的学习以及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来充分了解学生学习中在哪些对教学干扰严重的先有观念,可以创造一种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勇于暴露思想,并帮助学生清理思想,使他们那些不清晰的意识变得明确。
引导学生讨论,让其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是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由于讨论能集思广益,既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学习别人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所以讨论要向高层发展,依据认知和想象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使知识上升为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针对教材的重点,学生的疑难点,适时恰当地把握时机,选择有讨论价值的内容,组织学生充分讨论,人人参与,个个发言,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取长补短。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开展合作学习,又形成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广泛的信息交流,合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知识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和使用物理学习骨干
物理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注意培养和发挥物理兴趣小组的作用,开展互教互学,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为能充分发挥物理学习骨干在物理教学中的骨干作用,物理教师在物理学习骨干的培养和使用工作上,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在培训中,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做好工作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要求他们在学习中起模范带头作用;(2)应使小组长明白物理兴趣小组活动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等,同时要求其协助老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3)要充分信任,大胆使用,正确引导。
引导学生思维,让其学会讲解。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体验不同,掌握的基础知识也有差异,对待问题必定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给学生留出一份自由自在进行思考的空间。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是头脑中思维的外化,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而初中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表现为不同步性。分析问题往往看到了,想到了,就是表达不出来。再加上物理学科的特点——由直观感知到科学的理性还需一个内化过程,学生更感到无从谈起。针对这种发现情况,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在上课前一两天可先布置预习,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进行备课,然后让学生自己上讲台讲,这一方面可督促学生课前预习,另一方面 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胆量胆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多说理解的理由,思考的过程,对正确的、有所创新的回答,及时鼓励,对离奇古怪的思考、回答,甚至错误的观点,教师一方面及时制止其他同学的讥笑行为,努力创造一种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给予热情的肯定和赞扬,这不仅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思维过程,而且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促使学生在课堂上勤于思考,及时理顺思路,逐步培养起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进行思维的学习习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辩论课迁移到物理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提供给学生以下几个命题:(1)如果地球失去了重力,我们的生活会受到什么影响?(2)假如你来到了无摩擦王国,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然后让学生任选一个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讲清楚理论依据。出于对物理辩论的新鲜,好奇感,为了此次活动,学生在课下查找资料,搜集信息,课堂取得了相当满意的效果,整节课就好像是学生齐心协力来说服老师似的,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对教材理解得更深刻,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另一方面,学生真正参与了“真知”的形成过程,主动获取了知识,体现了自己的主体地位。
五、积极组织开展物理课外活动
物理课外活动是加强对学生进行科技知识和科技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上有独到的作用。1.趣味物理实验
课外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精心设计趣味物理实验让学生来完成,如“飞机投弹”、“喷气火箭”、“纸锅烧水”,等等。教师通过这些实验,既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帮助学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科技小制作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如自制电铃。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针孔照相机、制作潜望镜、自制量筒、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等,并组织展评。科技活动的开展,能较好地锻炼学生的科技制作能力。
3.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科普读物,使学生更多地 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发展的新动向,增加学生的科技知识;并定期组织“实用物 理知识竞赛”,以调动学生学习、读书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科技阅读能力。4.举办科普知识讲座
科技知识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举办科技讲座时,教师要认真选择材料,或根据有关资料撰写讲稿,根据平时收集的材料,利用活动课分班级或集中学习。教师可以收集军事科学、航天技术、通信技术、空间技术、科学家的事例与贡献等材料,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还可以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物理,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班上进行专题介绍,另外还可以利用板报介绍科普知识及物理知识的应用。5.组织社会调查活动
这是物理知识的延伸。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的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如学习“水能风能的利用”后,可调查当地能源使用情况、环境污染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调查噪声污染、热机的使用、农村用电等情况。这样,通过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物理学习自觉性的提高。总之,物理教学所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去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他们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应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加强理论研究和总结经验,通过理论研究和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来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引导学生操作,让其学会探究。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科学探究。而平常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取科学知识,逐步树立科学的创新精神。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进行科学探究时,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怕麻烦等思想障碍,同时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引导,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避免因多次失败产生消极的心理影响。例如,在引导兴趣小组进行“阳光透过树阴成像”的探究课中,我设计了如下的活动步骤,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1).提出问题
观察阳光透过树阴产生的现象,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见到许多圆形光斑,这种光斑是从哪里来的?也见一些非圆形的光斑,这种光斑又是怎样形成的?)(2).进行猜想和预测 ①可能透光的孔近似为圆形,从而使影子的边缘近似为圆形,如果透光的孔为非圆形,那么形成的光斑也就是非圆形;②可能是太阳透过小孔形成的光斑(像),孔的大小不可能会影响光斑的形状,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3).收集事实证据
学生3—4人一组,让学生观察阳光通过纸片上各种不同形状的小孔在屏上所成的像。
(4).得出结论和解释
通过分析所收集的事实,可以归纳出小孔所成的像都是圆形,与孔的形状无关。用光的走线原理可以解释上述结论:即,太阳上面的一个发光点透过小孔在屏上形成一个光斑,所有的发光点都要形成与自己对应的光斑,从而组合成一个太阳的像。(5).评价
能否用其他的事实来证明上面的结论呢?用蜡烛代替太阳光做小孔成像的实验,证实结论是正确的。(6).报告与交流
报告说明结论是如何得出的,有哪些事实支持这一结论,应用这一结论可以估测太阳的大小,还可以利用小孔成像的方法来观察日食过程中的食相变化。这样,学生在通过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同时,真正体现了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
六、引导学生归纳,让其学会整合
每个学生在精神世界上都有一种强烈的需求——希望自己是学习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在学生学习完新知识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和联想,总结得出结论,发现规律。通过总结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并能使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了解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发现新的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现象的过程中更深刻体验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在尝试应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实践能力,以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
例如,学完“热现象”一章后,大部分同学对本章知识点已经掌握,对6种物态变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生活知识相对缺乏,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还不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更有少部分同学面对6种物态变化,有种乱了套的感觉。在引导学生进行章节归纳时,为了将这部分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我让同学们由“青藏高原被称为江河之源”的话题引入,谈到了那里的皑皑白雪,并进一步引导学生用热现象的科学知识,以《百变精灵——水》为题,用游记或童话的文体,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篇文章,说明“你们”的变化过程及所需条件,来归纳整合热现象知识。使学生由思维定势转向思维开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由思维定势转向思维开放,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学会归纳总结,而且把零散的知识整合到一起,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改变了过去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总结过程当中,也真正体现了“由生活到物理,由物理到社会”的全新课程理念,实现了教育的返璞归真和走向现代化的双重功能,使课程真正生活化。
总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自然生长的,而是在教师的主导下有意培养出来的。时时牢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指导教师:石小宁)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2版,110-112.[2]王较过,李贵安.物理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2版,83-90.[3]阎金铎.物理学习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36-37.[4]周志强.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过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4)
[5]美戴维·迈尔斯著,黄希庭等译.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年10月第7版,329.[6]Carole Wade,Carol Tavris著,白雪军等译.心理学的邀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年第三版,317.
第四篇:中学生学习小组评价细则
太阳坪中学学习小组评价细则
一、学习情况
(一)、教师评价内容与方法
1.教师评价学生的作业质量,优秀作业、合格作业、较差作业分别赋3、2、1分,不交作业者减1分。
2、教师评价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情况,导学案完成情况与作业等级赋分相同,每丢失一个导学案减1分。
3、教师评价学生订正、保存试卷的情况,与作业等级赋分相同,每丢失一份试卷减2分。
4、教师评价课按照该小组合作学习氛围,队好的组酌情加0.5-2分,评价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对好的组酌情加0.5-2分,评价代表小组发言情况,好的组酌情加0.5-2分,评价小组学习纪律情况,差的酌情减0.5-1分。
5.上课指答答对的,加1分,错减1分,抢答主动回答的,答对0.5-1分,答错不减分。起哄的扣1-3分。
6、教师评价学生各类测试情况,测试成绩分ABCD四个等级,分别赋与加1-4分。
7、课堂表现,由任课老师及课代表监督完成。
(1)课堂不专心且造成不良影响,视其行为扣2分,并影响小组的表现加分。(2)课堂表现积极,展示表现(包括语言流利、字迹工整、表达准确等)突出的加0.5-2分
(3)课堂思维活跃,有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的加0.5-2分
(4)小组出现不交作业或者不按时完成作业者,每人每次扣2分,不按时交作业者,每人每次扣0.5分。
(二)、组间互查内容方法
组长课前检查相邻组的课前准备,重点检查导学案的准备、完成情况、学具准备情况、准备不充分或者未完成者,每人次减0.5分。
(三)组长评价内容与方法
(1)组内设组员情况记录本用于记录小组和各组员加减分情况。
(2)评价组内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自主学习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桌上物品摆放情况,小组合作学习参与情况,课堂及纪律、卫生。以上各项完成不好,不积极参与、违纪或者劳动不积极、卫生较差者,酌情减1-3分,一周一总,作为评选优秀组员的依据。
(四)、学业成绩
由学习委员监督完成。
1、小组名次分:凡在年级排名前1-10名者。每人次加5分,11-20名者,每人次加4分,21-30名者,每人加3分,31-40名,每人加2分,41-50名,加0.5分。
2、优秀得分,每次测验及考试,科代表协助班主任统计出各科分,每一人分别加3分,优秀每一人次加2分,不及格人数,每一人次扣2分。
3、月考及期中、终考试中进步的,年级进步1—5名,加2分,进步6-10名,加3分,进步11-15名加4分,进步16名以上加5分。
二、每天值日由卫生委员监督完成
1、各值日组要按时清理卫生,不按时者扣1分。
2、各值日组清理不彻底、有死角扣1分
3、清理工具不按制定地点摆放、摆放不整齐扣1分。
4、小组成员不讲究个人卫生,每人次扣1分。
5、桌面不齐扣0.5分
6、桌子没对齐扣0.5分
7、责任区地面有杂物扣0.2-1分
8、宿舍内务整理整齐扣1分
二、日常行为习惯 由纪律班长监督完成
1、有事有病未请假或者擅自出校门者每人扣1分。
2、发现有去网吧者,每人次扣1分。
3、未穿校服者每人扣1分
4、课间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者每人扣1分
5、参与打架事件本班内打架者每人扣2分,跨班打架者每人次扣4分。
6、故意上课迟到、早退者,每人扣1分
7、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说脏话者每人次扣1分。
8、损害公物者每人次扣1分。
9、顶撞老师,每人次扣2分,欺负同学每人次扣2分。
10、带违禁物品到校的,视情节轻重扣1-3分。注:班干部、小组长违纪的双倍扣分
四、加分项目
1、发现打架苗头,及时向老师汇报,避免打架事件发生的每人加2分
2、主动做好事者,视其影响加1-2分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每人次加2分
4、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奖)的,每人奖3分。
五、计分方法
周积分计算:周末计算出各小组的各项得分排名,第1到6名记6---1分,然后各项累计得每小组周综合得分,按照小组的周综合分数排名1-8名分别及8—1分。
月积分计算 学期积分计算
六、奖励办法
每周汇总各项检查结果,各班按小组周名次确定新的组号,并重排座位;各班每两周评出两个合作学习优秀小组,给予表彰,同学个人的量化成绩与期末评优选定挂钩,并计入个人成长档案,对后劲足,各班给予相应的鞭策,促进进步。
第五篇:有效实施多元化学习评价促物理教学
有效实施多元化学习评价促物理教学
摘 要: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以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发展型人才,我们的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客观的评价。发挥教育的激励作用,相信“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社会就多出一批人才”。
关键词: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家长评价 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b)-0114-02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是以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本的教学目标。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对物理教学的评价功能就定位在检查学生对学过的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而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并不重视,这种评价模式对学生的评价比较单一,重视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过分夸大了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等缺乏重视,忽视了评价的发展性原则,并且这种评价重视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有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的发展型人才,我们的教育应适应社会的发展,就该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改变以往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客观的评价。教师要以物理课堂教学为主,课外活动的开设为辅,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综合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的客观的评价,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本人根据我校物理教学评价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学物理多元化学习评价的课题研究,并把研究成果进行推广,研究体会如下。评价主体多元化应包括教师对学习的评价、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家长对学习的评价等方面
(1)教师对学习的评价。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形式很单一,“一张试卷定终身”,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就是通过阶段考试,分数即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分数的高低也就有了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眼中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新的课程标准改变以往是评价方式,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应该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现个性发展,充分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自觉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一,应从多方面入手,比如: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全面的进行评价,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比如在八年级物理《透镜》一节的教学中透镜对光的作用是重点,如果只是单纯让学生记学生也能记住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但是学生对这样获得的知识理解的不深刻,对会聚和发散的理解不透。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把班内学生分组,4人一组,每组学生都有凹透镜、凸透镜、手电筒,先让学生自学课本,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验证透镜对光的作用(同组同学讨论)。手电筒是学生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工具,所以,学生很容易判断手电筒在此的作用是充当光源。学生讨论的焦点在如何操作上,学生讨论各种方案,有的同学主张移动凸透镜,有的同学主张移动手电筒,学生实际操作,获得一致的方案:用手电筒照射透镜,并移动透镜到桌面的距离,观察桌面上得到的光斑,通过观察光斑的大小,总结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结论。学生通过自己动脑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这样获得的知识记忆深刻,而且对会聚和发散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为教师就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从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入手,全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也激起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学生对学习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有时不是很全面的,在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应包括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和同学的评价,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评价学生的学习不能忽略学生的评价。首先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的更多一点,所以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在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不足,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评价。其次,是同学的评价,学生的学习在班级内的时间居多,而且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共同探究学习,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对彼此比较了解,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因此同学之间的互评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善于找到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在学习《光的折射规律》时,实验演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实验,用激光笔朝中心点O入射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反射光线在光具盘上时有时无,无法固定,给实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当时找学生帮忙到台前帮忙,就有学生说实验器材应改进,我顺势把改进实验器材的事就给学生留了作业。第二天就有学生就把他们研究的方案拿来了,他们在原来实验器材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固定装置放激光笔,并加了一个手柄用来改变角度。看到学生的改进意见,确实很实用,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在改进器材,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彼此了解,清楚同学的优势与不足。这节课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的热情。因此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可以从学习知识方面评价,也可以从动手能力方面评价,还可以从探究能力等方面评价。总之,我们不能忽略学生的评价。
(3)家长对学习的评价。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家长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主体。在传统教育思想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每个家长的心愿,但是,我们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评价学生的学习不要忽视家长这一主体。教师可以在上课之余给学生留探究小实验或小制作让学生利用周末的时间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或是和家长共同完成。在学习习近平面镜成像一节时,我布置预习作业:利用家中的玻璃和蜡烛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求家长协助共同完成)。在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实验的过程中,玻璃板和桌面垂直不容易固定,导致蜡烛的像不容易和没有点燃的蜡烛重合,有的学生和家长共同把玻璃用支架固定,让平板玻璃和桌面垂直,再多次实验,让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理解的深刻。家长参与在探究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有一个准确的评价。这样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更能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得到发挥。评价方式多样化
物理评价标准倡导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将以纸笔测试作为唯一方式的结果性评价,转变为通过纸笔测试、实验操作、课题研究、行为观察、活动表现等多种评价方式;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使发展变化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作业评价、测验评价、作品评价、成长记录等。
(1)作业评价。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提升知识的一种手段。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时如果只是用“对”与“错”来评价,形式单一,忽视了作业对教育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由单一反馈为多向交流,多鼓励,发挥作业的激励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测验评价。
测验是学习到一个阶段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新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因此,实施新课程所使用的测验法要改变现行的考试内容与方式,要将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强调物理试题的真实性,增加开放型试题比例。测验方式主要有:论文式测验、客观式测验、问题情境测验等。通过不同的测验方式,考查出学生不同的能力,开放性试题更能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作品评价。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很多的物理知识,增强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进行创作,对学生的创作成果或作品进行展示、分析,获得有用的评价信息,并及时鼓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同时也激励其他同学创做。
(4)成长记录评价。
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是从国外引进的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的将有关学生的表现的作品和相关的证据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反映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学生成长的轨迹。在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中,既有学生制定的各个阶段学习计划、听课笔记、实验报告、各类测验成绩、荣誉证书、作业记载、记录,错题集;也有教师各个阶段的评语、家长寄语、同学的评价和自我反思等;学生的小制作、小作品的照片、科学小作文等资料,更应该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充分重视。成长记录,展示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的全部努力、进步和学业成绩,记录了学生进步的历程。教师可以在一个阶段组织学生相互观摩成长记录袋,并对同学的成长记录进行评价,在评价成长记录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激励,相互促进。
总之,评价是一把尺子,多一种评价的方式就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更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更能实现对学生全面的评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引领下,教师的评价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要更多地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家长的评价有机结合。在对学生进行结果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过程评价。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本人要不断地尝试和摸索,在中学物理多元化学习评价的道路上我将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 陈海涛,罗婉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中学物理学习评价[J].教育探索,2004(10):67-69.[3] [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沈智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4] 梅健.浅谈多元化评价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