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外选修课复习题(合集5篇)

时间:2019-05-15 09:0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学课外选修课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学课外选修课复习题》。

第一篇:心理学课外选修课复习题

1、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人有思维B、人有记忆C、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D、有注意

2、一个人的注意离开了应该注意的对象,这是注意的(A)。

A、转移B、分配C、分散D、稳定

3、在行动中,既不轻易接受外界的影响,也不拒绝一切有益的建议,我们说这个人的意志品质具有()。

A、自制性B、自觉性C、果断性D、坚持性

4、“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种()。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C、瞬时记忆D、运动记忆

5、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的科学。

A、心理活动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C、心理和心理活动规律

D、行为活动的规律

6、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A)。

A、抑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胆汁质

7、从注意的特征看“一心二用”是(D)。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8、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在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B、罗森塔尔C、冯特D、马斯洛

9、无预定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10、心理是()的机能。

A、脑的机能B、心脏的机能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

髓的机能

11、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他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D)。

A、持久性B、效果性C、倾向性D、广泛性

12、“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无意注意中的什么原理?(B)。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C、刺激物的活动和变

化D、刺激物的新异性

13、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能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为中介的。

A、需要B、态度C、动机D、感觉

14、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

15、“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B)。

A、紧张B、心境C、激情D、应激

1、人的心理与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在于(C)。

A、人有思维B、人有记忆

C、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D、有注意2、1879年,(A)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冯特B、弗洛伊德

C、比奈D、艾宾浩斯

3、(B)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活动的开端。

A、记忆B、感觉

C、思维D、想象

4、在记忆的品质中,最核心的记忆品质是(C)。

A、记忆的敏捷性B、记忆的持久性

C、记忆的正确性D、记忆的准备性

5、下列不属于知觉特征的是(C)。

A、整体性B、选择性

C、个别性D、理解性

6、“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是一种()。

A、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

C、瞬时记忆D、运动记忆

7、从气质类型角度看,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属于典型的(A)。

A、抑郁质B、粘液质

C、多血质D、胆汁质

8、下列不属于引起无意注意的主观因素是():

A、需要和兴趣B、情绪状态

C、刺激物的对比D、知识经验

9、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B)在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

A、巴甫洛夫B、罗森塔尔

C、冯特D、马斯洛

10、心理是(A)的机能。

A、脑的机能B、心脏的机能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D、脊髓的机能

11、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他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D)。

A、持久性B、效果性

C、倾向性D、广泛性

12、“万绿丛中一点红”格外引人注目,这是无意注意中的什么原理?(B)。

A、刺激物的强度B、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C、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D、刺激物的新异性

1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C)。

A、无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D、有意注意

14、马斯洛把完善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完成自身使命的需要称作(C)。

A、尊重的需要B、归属和爱的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D、成长的需要

15、“人逢喜事精神爽”是一种(B)。

A、紧张B、心境

C、激情D、应激

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V)

2、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征。(V)

3、许多销售员,在称货给顾客时总是先抓一小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添入,而不

是先抓一大堆放在称盘里再一点点地拿出,这是群体效应中的霍桑效应。(X)

4、羞怯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V)

5、情商是一个人综合个性品质的体现,由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来决定。()

1、人格是不稳定的,不具可塑性。(X)

3、爱情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

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1、什么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内涵包括什么?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自我意识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性的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督的作用。

1、对自身生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生理病痛、温饱饥饿、劳动疲惫的感受等。如果一个人对生理自我不能接纳,嫌自己个子矮、不漂亮,就会讨厌自己,表现出自卑和缺乏自信。

2、对自身心理状态的认识和评价

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评价低,嫌自己能力差、智商不高、情绪起伏太大、自制力差、性格不成熟,就会否定自己。

3、对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是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

1、什么是情绪?健康的情绪具有哪些特征?

从一般意义上讲,情绪是指人们在内心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体验,或者说,是人们在心理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的态度体验。

特征(1)平和、稳定、愉悦和接纳自己(2)有清醒的理智(3)适度的欲望(4)对人类有深刻、诚挚的感情(5)富于哲理、善意的幽默感(6)丰富、深刻的自我情感体验

2、举例说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包括什么?想玩电脑游戏寻求刺激是生理需求

玩游戏而不是真打是安全需求;玩游戏需要有人配合或者是游戏中的人的配合(甚至需要敌人的配合)社交需求;玩好游戏会受到别人的尊重是尊重需求;玩游戏玩的好自己很有成就感当然就是自我实现的需求了

什么是记忆?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有哪些?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的视角看,记忆就是人脑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1.目的和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2、材料的性质、数量对识记效果的影响3.识记方法对识记效果的影响

什么是气质?了解气质特征有什么重要意义?

现代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个体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了解到自己和他人的气质特征,对自己的心理健康、职业选择、学业进步以及人际交往都有意义。

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说明如何理性的应对生活中的挫折?

请你谈一下: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心?

自我心理调节尤为重要,简单点给你说几点吧

1.心理暗示,时刻提醒自己的优点,尤其是在产生:我很没用,我不优秀的想法时。

2.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生来都是为了给社会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做好自己的工作,会得到社会相应的回报。人的一生其实也就这么简单,没必要由于他人的优秀而自卑,更不能因自己的优秀而自大。

3.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亦为要点。你周边的亲朋是你幸福,志向和奋斗的源泉,多与他们交流,会对你的思想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注意,如果你未成年,尽量和比你年长的朋友来交流,最好是父母。年龄相当的朋友有时不能理解你的心理需要,可能会让你失望。如果你已成年,也一定要找知心朋友,就是挚友来倾诉,他们既和你是同辈,又和你有相似的经历,你们一定可以说到一起去的。

祝你收获成功,满载自信迎接未来。

第二篇:心理学选修课心得

上课感想、收获、体会

这学期我选修了生命和谐与健康管理科学这门课。上了8周的选修课后,我感觉受益匪浅。这是一门听上去很深奥的学科,但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将深奥的知识简单化,使我们每一个上过生命和谐与健康管理科学的同学都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学习生命和谐与健康管理科学之后,让我对人的思想、行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有时觉得自己学得真的很有限,自己的分析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可是它总算是给了我一种解释吧。处在青春期的我们,都遇到了许多困惑和不解。学习生命和谐与健康管理科学,可以让我从其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我有点自卑心理。这带给我许多困扰。可是也因为自卑,让我想在另一方面来弥补。如果没有来源于内心的自卑,我不会埋头学习,很可能被许多事情分心。因为进入大学后,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因而需要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学习自觉自己主动,否则要么因方法不当,不得要领而事半功倍;要么自控力不强,浪费时光。这就是我在心理学概论上课之前的想法。也许也正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是,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原来的想法是多么幼稚。通过这几节课上课和课下独立思考,我学习这门课程有很大的收获,那就是——“改变看事物的角度”——克服自己的自卑。我们周围有不少人有自卑心理,也就是不愿意接受自我。对青年来说,正确评价自我、接受自我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适应环境,促使性格健康发展。接受自我,去除自卑感,是精神健康的重要保证。怎样才能增进自我接受感呢?只要我们做到真正了解自我、树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大自我的生活经验、诚实坦率、平心静气地分析自我,找出问题之所在,就能及时予以补救,化失败的打击为增进自我接受感的动力。由主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让大学生产生挫折感,如学生所学专业与本人不相符合,班集体中人际关系不协调,生活上不适应以及个人的外貌,身高,经济状况,家庭状况不佳等等。这些都需要心理学概论课上所讲解的道理来调节自身的悲观情绪。如果自己不能很好的调节,很有可能因为压力过大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不可弥补的结果。

因而我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考虑,我智力正常,人格完整,尊重自己与他人,人际关系良好,与大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相适应,所追求的目标可取,情绪基本稳定,意志健全。从自我意识特点考虑,我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自己主见,不随波逐流,但遇到大事有时会犹豫摇摆,受他人暗示影响。我逆反心理和依赖心理较弱,开始尝试着以成人的角度审视社会,以自己的道德标准分析社会现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有一定理想和生活目标。虽然自我控制愿望强烈,但自我控制能力仍然不足。从情绪特点考虑,本人情绪体验丰富多彩,有少儿时的天真活泼,也有成人的深思熟虑。随着知识水平提高和知识经验的积累,情绪的自控能力加强,但还存在明显的波动性。在外界刺激下,虽能克制自我,但有时仍易冲动,不能够很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有时容易感情用事。在某些场合和特定的问题上,我常常文饰、隐藏或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我活泼生动,热情积极,思维灵活,反应迅速,喜欢交往,语言表达能力较佳,容易感动,很少发脾气,但感情不易流露。善于克制忍让,心胸较宽,不计较小事,能够容忍委屈。当情绪一旦被引起时,能形成强烈稳固而深刻的体验,持久力强,三思而后行,稳重但以被他人左右,敏感性强。在学习和工作中,是各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工作效率较高,认真严谨,能够承担长时间的繁重工作,始终如一。如果想干的事情未完成,会不吃饭不睡觉。办事力求稳妥,不做没把握的事。遵守组织纪律,开会学习不打扰别人,生活有规律,很少违反作息生活制度。当厌倦时,只要休息一下,便会立刻焕发精神重新以很好的状态投入。本人敢于冒险,喜欢挑战自我,希望挑战难度大、问题复杂的事情,但缺乏细心。当讨论和研究复杂问题时,喜欢摄取不同观点,希望别人能重复几遍。有时会有骄傲情绪,觉得自己要比被人机智和灵敏。做某一项事情,能集中注意力,不会转移注意力至其他事。从性格特点考虑,我能够面对和接纳现实,客观评价和接收自己、他人和社会,有较广阔的视野,就事论事,热爱自己周围的事物,有独立自主的性格,能分辨目的和手段,对善恶的区分态度较为明朗,有适度的幽默感和创造性。这就使我对自身的认识。虽然可能会有些偏颇不完善,但是这也是在未来调整自己以适应学习和工作的基点。从不同角度正确的认识自己,这就是上心里学概论给我的最大收益。

总体而言,生命和谐与健康管理科学是促进意志、个性、气质等非智能结构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未来社会竞争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我们学校的确应该开设这门课,而且我觉得我们应该在某些学习压力较大的院系设置这个课的必选课,以调整我们学生的心理。这就是我对这个课的一点小建议。

虽然这个学期心理学概论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它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是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

第三篇:红楼梦选修课复习题

《红楼梦》赏析选修课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谐音意义

1、甄士隐 /真事隐去

2、贾雨村 /假语存焉

3、单聘人/善骗人

4、卜世人/不是人

5、元迎探惜/原应叹息

6、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7、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二、填空题

1、《红楼梦》80回作者是曹霑、号雪芹、字梦阮

2、《红楼梦》80回手抄本名叫《石头记》

3、《红楼梦》120回刊印者是程伟元

4、《红楼梦》后40回整理者不是高鹗

5、《红楼梦》后40作者是无名氏

6、《红楼梦》手抄本“甲戌本”是1754年抄写的。

7、《红楼梦》手抄本“己卯本”是1759年抄写的。

8、《红楼梦》手抄本“庚辰本”是1760年抄写的。

9、《红楼梦》的批注者主要是脂砚斋与畸笏叟。

9、曹雪芹祖籍是辽阳,不是丰润与铁岭。

10、曹雪芹民族是汉族,不是满族人。

11、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年“壬午除夕”,为1763年2月12日。

11、著名红学家有胡适、俞平伯、周汝昌、冯其庸、蔡义江、张庆善

12、一般所说红学研究包括曹学、脂学、版本学与探佚学。

13、在大观园诗社里,这些人诗号叫什么 贾宝玉——怡红公子 林黛玉——潇湘妃子

薛宝钗——蘅芜君 史湘云——枕霞旧友 贾探春——蕉下客

14、各用什么花作为比拟?

林黛玉——芙蓉花 薛宝钗——牡丹花 史湘云——海棠花

15、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相貌特征如何? ?

16、回目中下面生存编码指的是谁?

痴公子(宝玉)/痴女儿(黛玉)/时宝钗/憨湘云/ 敏探春/懦迎春/慈姨妈/慧紫鹃/呆香菱/贤袭人/俏平儿/勇晴雯/

三、判断题10 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宝玉)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宝玉)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宝玉)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宝玉)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黛玉)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黛玉)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宝钗)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宝钗)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湘云)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湘云)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探春)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探春)

四、分析题20 A、下面是《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的场景描写:

贾母带着宝玉,湘云,黛玉,宝钗一桌。王夫人带着迎春姊妹三个人一桌,刘姥姥傍着贾母一桌。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请分析:作者描写中为什么没有薛宝钗对刘姥姥笑话的反应?

1、作者是故意不写,不是遗漏,是因为没法写,不写比写好。

2、薛宝钗的性格形象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3、大家得意忘形之际,宝钗表现与人相同,则有失淑女形象。宝钗不苟言笑,则又煞风景。

4、所以,不写为妙。

B、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贾宝玉出场的描写: 看其外貌最是极好,却难知其底细。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请分析:作者描写中用许贬义词形容贾宝玉,究竟是什么意思?

1、封建礼教标准衡量贾宝玉行为性格确实如此。

2、贾宝玉有着另一套行为准则,是理想社会的追求。

3、贾宝玉的人物形象是“世难容”的,即超越各个时代追求个性自由、抵制异化的人类解放的理想社会的人物形象。

五、简答题20 试举三例说明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艺术技巧

1、创世纪开篇:境界

2、后果前置:结构

3、伏线千里:情节

4、诗情画意:场景

5、惟妙惟肖:对话

6、镜头语言:视角

7、文备众体:文体

8、生存密码:人物

9、捉刀代笔:摹拟

10、元小说因素:叙述

六、论述题25

(一)试论述贾宝玉与甄宝玉的关系

1、两个人都对女儿情有独钟。甄宝玉比贾宝玉有过之无不及。

2、贾宝玉发现虽与他相貌一致,但话不投机。甄宝玉后考中举人。

3、贾宝玉是真宝玉,甄宝玉是假宝玉。

4、贾宝玉是作者的理想人物,甄宝玉是作者塑造的与贾宝玉对应的人物。

5、但是,两者都不是作者曹雪芹自己。

(二)试论述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的感情婚姻关系

1、林黛玉的贾宝玉的梦中情人(木石前盟)

2、薛宝钗的贾宝玉的婚姻妻子(金玉良缘)

3、史湘云的贾宝玉的续弦妻子(金麒麟)(据考证)

(三)试论述贾宝玉的文学形象与审美意义之关系。

1、贾宝玉是作者塑造的理想的孤独灵魂,是希望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不愿意被环境异化的性情中人。

2贾宝玉是任何社会也不能接受是“世难容”形象。

2、贾宝玉的文学形象是使我们在社会异化中保留童心未泯、抵制心灵变质的镜鉴。

3、现实中,贾宝玉只能作为我们欣赏的对象,不能作为效法的楷模。

(四)试论述薛宝钗人物形象。

1、是与林黛玉、史湘云并列的女性形象。

2、是与贾宝玉世俗婚姻的对象。

3、是在成长中自觉接受封建礼教的女青年。

4、是封建社会家庭包办婚姻的受害者。

5、是一个相貌美丽不粉饰、才华出众不炫耀、富有感情不展露、刻意作人不要好的淑女形象。

6、是一个令人痛惜的无辜的旧时代牺牲品。

7、是中国文学人物画廊的一个复杂而成功的女性典型形象。

第四篇:心理学复习题

《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2、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效应

3、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 B、相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4、现代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系统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A、长时记忆 B、内隐记忆 C、操作记忆 D、形式记忆

5、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的趋势是()A、时快时慢 B、快者愈快 C.先快后慢 D、先慢后快

6、教师用红笔批改作业,这是运用知觉的()。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7、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

A、道德理念 B、道德行为 C、道德品质 D、道德意识

8、一般说来,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创优,即依从、认同和:()A、内化 B、行为 C、实行 D、反馈

9、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有三个:交通性、独创性和:()A、多样性 B、迅速性 C、流畅性 D、价值性

10、所谓的及时复习,应该是指()A、在学习结束立刻复习B、复习越早越好 C、在大面积遗忘开始之前复习D、当天复习

11、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 B、自然前提 C、心理基础 D、核心成分

12、心理学选择题:人们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是利用知觉的()特性

A、整体性 B、理解性 C、选择性 D、恒常性

13、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尔 B、华生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14、短时记忆的容量()

A、较大 B、没有限制 C、非常之小 D、为7土2个组块

15、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主义者所见的心理学》一

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 B、华生 C、弗洛伊德 D、马斯洛

16、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

A、大小恒常 B、形状恒常 C、颜色恒常 D、亮度恒常

17、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

A、形象记忆 B、情绪记忆 C、运动记忆 D、语词逻辑记忆

18、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19、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

A、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 20、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21、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22、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成正比关系 B、成反比关系

C、没有关系 D、成倒U性曲线关系

23、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A、观察法实验 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 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24、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25、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A、知识传授者 B、学生楷模 C、学生家长代理人 D、严格管理者

26、“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A、气质 B、性格 C、能力 D、动机

27、学习活动中最稳定、最可靠、最持久的推动力是()A、学习动机 B、认知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 D、附属内驱力

28、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29、宽大的前额是学生聪明的标志,这是一种()A、成见效应 B、新近效应 C、首次印象效应 D、定型效应 30、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二、填空题:

1、兴趣的发展一般是由有趣到乐趣,由乐趣到。

2、根据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 和。

3、心理学实用的实验法有两种,实验法和 实验法。

4、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5、阿特金森认为,人在竞争时会产生两种心理倾向: 的动机和 的动机。

6、高尚的情操主要包括:理智的情操、的情操和 的情操。

7、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加工改造,创造出 的过程。它是一种特 殊形式的。

8、当一个人的服装和发型改变以后,照样能够认出他,是利用了知觉的。

9、智力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往往同时有几种原因:产前原因、原因、原因和找不出原因或找不出主要原因。

10、在人脑中产生想象的基础材料是。

11、个性心理是每个个体所具有的 的心理现象。

12、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可能有三种智力:分别是、、。

13、熟练的骑车,织毛衣的注意是。

14、良好的人际关系,属于。

15、思维的基本单位是概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 关系。

16、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17、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有两个基本过程: 和。

18、课堂心理气氛有两种基本类型:、、的类型和消极、冷漠、沉闷的类型。

19、学习认知理论源于德国古典的 学派的观点。

20、在学习的认知领域,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 和,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21、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受桑代克三因素论的启发,提出。

22、焦虑一般分为 焦虑和 焦虑。

23、信念是通过三种方式形成的:一是 二是 三是。

24、任何品德心理结构都含有、和 三种成份。

25、---是人在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26、斯腾伯格和罗巴脱在1991年提出了 理论。

27、在学习理论领域,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

28、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 和。

29、学习是个体经验的积累过程。它包括两个方面:经验的获得和。30、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三、名词解释

1、理智感;

2、定势;

3、精神需要;

4、无意注意;

5、倒摄抑制;

6、迁移;

7、从众;

8、退化 ;

9、前摄抑制 ;

10、激情

四、简答题:

1、影响学习过程的内部因素是什么?

2、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的区别是什么?

3、如何有效激发学习动机?

4、注意具有哪些特点和功能?

5、什么是动机,它的功能是什么?

6、试述性格和气质的关系。

7、成功的教师应当具有那些心理品质?

8、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应从那些方面着手?

9、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10、个体遭受挫折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分,每题2分)

1、C;

2、D;

3、A;

4、A;

5、C;

6、C;

7、B;

8、A;

9、C;

10、C;

11、B;

12、C;

13、C;

14、C;

15、B;

16、A;

17、C;

18、D;

19、C;20、B;

31、B;

32、D;

33、B;

34、B;

35、B;

36、B;

37、B;

38、D;

39、D;40、A

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志趣;

2、物质兴趣、精神兴趣;

3、实验室、自然;

4、正迁移;

5、追求成就、回避失败;

6、道德、美;

7、新形象、思维;

8、理解性;

9、产程、产后;

10、表象;

11、稳定;

12、抽象智力、具体智力、社会智力;

13、有意后注意;

14、人际氛围;

15、反比例;

16、心境;

17、兴奋过程、抑制过程;

18、积极、健康、生动活泼;

19、格式塔;20、接受学习、发现学习;

31、群因素论;

32、特质、状态;

33、直接经验、间接经验、推论;

3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35、紧张;

36、智力的投资;

37、建构主义;

38、指向性、集中性;

39、保持;40、错觉

三、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4分)

1、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识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它对人的智慧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着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

3、精神需要是指认识需要、审美需要、交往需要、道德需要和创造需要等,它是人类特有的需要。

4、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5、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6、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基中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

7、从众是指当个人与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或行为不一致时,会感到压力,这时人们往往放弃自己的意见和行为,而“随大流”。个体在群体压力下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意见或行为的现象叫做从众。

8、退化又叫倒退、回归或退行,指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行为,即退回到原来较低的心理发展水平。

9、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于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10、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例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

四、简答题

1、答:

一、学习态度;

二、学习兴趣;

三、学习迁移;

四、学习情绪;

五、学习动机;

六、学习疲劳和学习心理卫生。

2、答:

1、学习动机比学习目的更为内在,更为隐蔽,更为直接推动人去学习的因素。

2、一个动机可以有若干个局部的或阶段性的具体目标,同一种学习动机可以体现不同的学习活动之中。

3、同一种学习目的可能出自于不同的动机,或者在同事存在几种动机的条件下,主导动机却是不同的。

3、答:

1、创设问题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利用反馈的效应,激起学生的的学习动机;

3、合理地使用奖励和惩罚;

4、合理地组织竞赛;

5、加强归因指导;

4、答:(1)注意的特点:①心理活动的指向性;②心理活动的集中性;③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

(2)注意的功能:①选择功能;②信息整合加工作用;③维持(保持)功能;④调节与监督功能;⑤预测与预见功能。

5、答:动机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具体的说人类动机对活动具有引发、指引和激励的功能。

6、答:性格和气质关系十分密切,它们都是人脑的活动,也都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气质的主要的生理基础。它与性格相比,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慢、比较难;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因素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变化容易些,也快些。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彼此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

7、答:

1、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工作具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献身精神;

2、有广泛的知识和精深的学问;

3、有特殊的智能品质,以及教学才能和创造才能;

4、有特殊的性格特征。

8、答:

1、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

2、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个性服务;

3、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

4、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2、答:

一、加强目的性的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二、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三、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四、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五、学校的纪律对于培养意志有着重大的作用。

9、答:

一、遗传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因素的作用是重要的

2、环境因素作用是存在的

3、素质是能力形成的自然基础

二、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三、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10、答:

1、攻击;

2、退缩;

3、退化;

4、固执。

第五篇:心理学复习题

一、简答题

1、简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意义,强调协作学习。与建构主义不同,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可以分为五大观点:即潜能观、自我实现观、创造观、情感因素观与师生观。

1、潜能观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与工作上人人都有潜在能力。可惜的是这种潜能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教育本身就要努力去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所以人本主义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在于怎样通过教育来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这个观点出发,人本主义一方面强调学习要以学生为主体但也重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而这个主导作用在于怎样去发掘学生的潜能。

2、自我实现观(也叫自我发展观)人本主义理论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人价值观;强调学生自我实现(发展),把学生的自我实现作为教学的目标。但由于人的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不同,所以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每个不同的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创设不同的学习条件,使得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发挥,满足不同的个性需求,让学生认识自身价值,促进他们自身的发展

3、创造观 人本主义与建构主义一样在知识与能力之间,崇尚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把创造力作为教学的核心问题。罗杰斯指出:人人有创造力,至少有创造力的潜能,人应该主动地发展这些潜能。并认为:不应该把创造力看成某些专家的特权。而布鲁姆也认为应该研究大多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4、情感因素观 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包括发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创造力都有密切关系。对这一点,人本主义给予特别重视,认为学习是学生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但涉及认知能力,而且涉及情感、行为等等方面。学生对学习兴趣很浓,目标明确,是十分重要的情感因素,教师必须充分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充分吸引到学习的情境中来,并长时期坚持下去。这种情感因素的创造,一要教师积极引导,二要积极进行鼓励,三要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5、师生观 人本主义更重视师生定位观;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以情感为纽带,维持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感到压抑或负担,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做到学得主动积极和生动活泼。教师由主宰者、权威变成学生的指导者和朋友,由教变成导,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变成真正的自主参与。

2、简述知识应用与知识迁移的关系。学生学习知识,目的也在于应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既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或保持的一种手段,也是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

学生应用知识的形式,可以是用言语去回答一个提问,也可以利用操作活动去完成一项任务;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或家庭作业去解答应用题,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去解决疑难的问题;可以是运用现成的知识去为现实服务,也可以是依据某些知识创造性地去发现问题,设计新的技术手段或对某种事物作出新的解释等等。各种形式的知识应用,其难度、所需条件和实际功用都有所不同,因此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及实际的可能性来加以采用。

知识应用的具体过程因课题的性质与难度而有所不同。知识的应用和知识的迁移是有着密切的关联的,因此充分利用迁移的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然而,也应该注意两者又是有区别的:“应用”是把已有的知识用于解决作业中或实际生活中的课题,“迁移”是指先前在一种情境下获得的某一类知识或技能对于新情境下另一类知识或技能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复杂的知识应用中也总会有迁移现象,但简单的知识应用并不一定都存在迁移现象,比如认识了汉字就为人念信、读报。另一方面,知识的迁移在许多场合都可能出现,但并不一定都称作知识的应用,比如把俄语读物中的“Реn”(萝卜,复数二格)看作或读作英语的“Pen”(笔),这是负迁移,是误认或误读现象,不能说是英语知识的应用。因此,必须重视迁移和应用的联系与区别,探讨并根据具体情况利用迁移的规律,以利知识的应用。

3、如何建立和维护自己的人际关系?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人们在各种具体的社会领域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建立起心理上的联系,它反映在群体活动中,人们相互之间的情感距离和相亲密的人际关系都属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益的;相反,不和谐、紧张、消极、敌对的人际关系则是不良的人际,对一个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是有害的。

第一、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人际关系是在人们的交往中产生的。交往伊始,谁不想给对方留下一份美好的印象呢。同样,谁不想与留下好印象的人继续往来,以此作为深入交往的基础。第二,主动交往。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与人交往的欲望很强烈,但仍然不得不常常忍受孤独的折磨,他们的友人很少,甚至没有友人,因为他们在社交上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等待别人来首先接纳他们。第三,关心帮助别人。患难识知已,逆境见真情。当一个人遇到坎坷,碰到困难,遭到失败时,往往对人情世态最为敏感,最需要关怀和帮助。因此,陷入困境时,你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困难者,安慰失意者,可以很快赢得别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4、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有哪些标准? 答: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言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能以正常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 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 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的原则,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

5、简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答:陈述性知识能够被人陈述和描述,是有关人所知道的事物状况的知识。它包括命题、表象、线形排序、图式是陈述性知识的综合表征形式。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人怎么做的知识,程序 性知识包括一般领域程序性知识和特殊领域的程序性知识。特殊领域程序性知识又包括自动化技能和特殊策略知识。二者的联系:陈述性知识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同时程序性知识 的获得也为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对某些信息的判断和转换,主要依靠的是个体的程序性知识,任何的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过去知识的基 础,而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2)共同点:二者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表征的特征完全不同,但两种表征方式都旨在使知识既能在长时记忆中得到经济的表征,又能在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中被灵活的使用。

6、简述卡芬顿(M.V.Covington)自我价值理论(self-worth theory)的基本观点。答:①自我价值感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②个人的倾向于成功看做是能力的显现而不是努力的结果。③追求成功的需要不被满足时,学生倾向于回避失败,以维持自我价值感。④ 学生对能力与努力归因倾向由年纪的升高而发生了转移

7、编制学绩测验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①试题符合测试的目的;②试题内容取样要有代表性;③题目格式应多种多样;④文句要简明扼要;⑤答案要正确可靠;⑥测题要彼此独立

8、如何理解“为迁移而教”?

答:迁移是一种学习或训练对另一种学习或训练的影响现象。“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闻一知十” “由此及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等都是迁移现象所做的原始而形象的概述。现代心理学家提出“为迁移而教”的口号。

9、如何正确使用惩罚?

答:①惩罚要有效,惩罚不能违法②惩罚要有效,惩罚就要有良知。因此教师实施不违法的惩罚也要慎思明辩,不要仅仅为“出一口气”而惩罚学生。③惩罚要有效,惩罚要符合心理学 程序。但需要注意两点:1 当不当的言行实际上干扰了集体活动的正常进行时,应当机立断地实施惩罚,以立即压制住不当行为的持续和蔓延;2 惩罚之后要跟随以强化,惩罚之后的强 化,即可以是正的,也可以是负的。在惩罚之后跟随以强化,可以使学生从烦恼中转移到愉快来,从退缩转移到进取来,从不知所措转移到清楚地知道如何做是对的。

10、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过程。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

1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答:学习动机能够影响学习活动的水平和效果。一般来说,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效果之间是一致的,活动的效果取决于动机的强烈与方向,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的能驱 使人努力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但学习动机和学校效果也并不总是一致的,有时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差,一般来说,最佳学习效果的动机为中等,但因任务的复杂程度而略有差异。

13、有人建议,在教育中要多用奖励,少用或慎用惩罚,你同意吗?为什么?

答:同意,首先奖励可以告诉学生什么是该做的,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往正常的方向发展,而惩罚只能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不能做的,缺乏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其次,奖励有 利于提高学生的内在动机,推动个体的行为活动,而惩罚更会严重影响学生个体行为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破坏学生情绪和导致极不实际的志向水平,最终将引起回避 和退缩反应,以至于丧失学习的信心

14、对学生成就动机的培养,你有何建议?

答:采取积极的归因模式,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强,从而产生自豪感,增强对成功的期望,进而提高学习动机,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从而产生内疚感,增强对成功的高期望,进而提高学习动机。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在归因训练中,一方面要使学生感到自己的努力不够、把失败的原因归因于努力因素,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的努力给 与反馈,告诉他们努力获得的结果,使他们能感到自己努力是有效的,从而坚持通过努力取得成就。但是任何时候把学习上的成败归因与努力也并不适合,有时候,归因于学习方法更能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因为这样的归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继续努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他们考虑如何加强认知技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使用各种策略,即考虑如何去努力,不是蛮干,而是巧学。

15、简述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它的教育意义。

基本观点: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上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力等多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只是 这些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这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智力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 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其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智力表现类型的差异。教育意义:大学生处在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每个人的智力上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 将直接影响其以后的发展。在高等教育中,要把开发大学生的智力摆在首要的位置,根据学生智力的差异性,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开发智力主体的自觉性,尽可能让学生逐渐发展自己的 智力优势领域。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教学方法都必须考虑到大学生智力类型的差异。

加德纳与 1983 年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A、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由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人际交往智 力、内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多种智力构成,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以及发展的潜力。B、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只是这些 智力在每个人身体上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这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色。每一位学生都同时拥有这里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 问题,而是存在其在某一方面聪明以及怎么聪明的问题,这实际上是智力表现类型的差异。

11、简述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关系。答:认知策略指个体在学习中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一切活动和方法。元认知策略指个体和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和规则。联系:学习中,认知策略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必不可少的具体策略性 知识,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情景需要选择不同的策略性知识,这一过程的实现正是元认知策略的体现,做为一个学习者,如果一个学习者有很多种策略性知识,但是缺乏元认知策略来 帮助自己决定在那种情况下使用某种策略,或改变策略,那他不会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反之,如果没有可供使用策略性知识,那么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则缺乏相应的对象。两着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16、如何增加自己的人际吸引力?

答: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主要有下列几种: ①外貌性吸引②相似性吸引③接近性吸引④奖励性吸引⑤敬仰性吸引

17、一个优秀教师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

答:①认知能力:智力水平和知识水平、智力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教学效能感、教学机智等。②人格特征:责任心、爱心、真诚、客观、同感、情绪安全与自信、对学生恰当的期待等。

18、良好教学目标的陈述应符合哪些条件?

答:①通过教学后学生的变化,而不是教师的行为。②教学目标要繁衍学生类型,同一类型也要繁衍出掌握的程度。③应尽量使用客观的、可测量的教学目标,尽量避免含糊不清的语言。

二、论述题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能否作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

2、评述班杜拉(A.Bandura)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说明它对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意义。

3、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

4、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的意义。

5、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特点,谈谈如何维护和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6、西方品德形成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德育工作有何启示?

7、结合所教学科,谈谈如何培养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8、埃里克森(E.H.Erikson)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有何启示?

下载心理学课外选修课复习题(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学课外选修课复习题(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用心理学》选修课总结

    《实用心理学》选修课学期总结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人的心理,一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所以在我第一次打开选课的课表,我就决定要选修实用心理学,去了解这个让很多人的感......

    大学生心理学选修课论文5篇

    保持人类的健康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人要想一直保持着良好的身体健康要从每一天做起,从每一件小事情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我们先......

    色彩心理学选修课论文(5篇)

    色彩一直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类就意识到色彩具有的特殊魅力,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使用色彩对生活进行装饰。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色彩心理学选修课论文,欢......

    《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现象分为(A) 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 B、认知过程与个性心理 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 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 2、心理过程包括(D)......

    人际交往心理学选修课资料(五篇范文)

    交际心理学选修课资料 第一讲:人际交往概述 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三、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一人际交往的含义 1在心理学上,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接触......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精选五篇)

    教育学部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程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共同要素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 ] A.心理官能的发展 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C.概括化的原理 D.对各要素间......

    心理学复习题(二)案例分析

    1. 简述青少年合理需要的建立。 答:(1)、个人需要和年龄发展的主要任务相一致;(2)、个人和身心水平状况相一致; (3)、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相一致;(4)、和家庭实际状况相一致。 1.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