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答辩应该注意的几点
尊敬的各位老师:
您们好!
我叫***,来自**班,学号**,我论文的题目是《**********》。本篇论文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在这期间,*老师对我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和指正,并给予我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此,我非常感谢她一直以来的精心指导,同时也对各位评审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与论文的审阅和答辩表示不胜感激。下面我就把论文的基本思路向各位答辩老师作如下简要陈述:
一、选题缘由
选择本课题作为我论文的写作题材的原因如下:******
二、资料收集准备工作
选定题目后,为了完成论文,我进行了资料收集,拟定提纲,论文初稿、修改、定稿等一系列程序。在毕业论文的准备和写作过程中,我阅读了大量的***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学术期刊论文,这得益于我们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参考书籍和中国学术期刊网中的专业论文。
三、论文的结构和内容
本文共分成*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
第二部分主要******
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
第四部分是******
第******
本篇论文已经完成,还有许多的地方需要更全面的改进,但总的来说,在撰写的过程中,我真实地学到了许多东西,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更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但由于个人能力不足,加之时间和精力有限,在许多内容表述、论证上存在着不当之处,与老师的期望还有差距,许多问题还有待进行一步思考和探究,借此答辩机会,希望各位老师能够提出宝贵的意见,指出我的错误和不足之处,我将虚心接受,从而进一步深入学习,使该论文得到完善和提高。
我的答辩自述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最重要的是大方得体
当然态度的背后,是你要自信,无论知识还是答辩前的准备
首先,向老师,同学问好.自我介绍:哪个专业哪个班
再介绍自己的题目,选题的原因,收集资料的来源,所费时间
再介绍自己的框架,分几部分论述
再具体介绍每部分内容......注:
1.如果天热论文多,向老师辛苦表示下慰问,会有感情分
2.提前打听下同组同学有相同题目否,撞车的话,如你次序在后,就要相当认真的准备
3.一般都有时间要求,答辩人多时候,老师最烦多占时间者,注意不要过分详细介绍自己论文,察言观色是必要的4.开场时候,容易紧张,可以眼观后墙,待稍微安定后,一定要有对视老师的时候,否则会被认为不自信与不礼貌
5.提醒下,与答辩老师有不同意见时候,千万不要当场顶牛.表示虚心听取,待后再与其讨论.一般老师都很反感答辩当场与学生的争论.且事后你会发现,决大多数情形,是他对
最后,我想谈谈这篇论文和系统存在的不足。
这篇论文的写作以及修改的过程,也是我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知识与经验缺乏的过程。虽然,我尽可能地收集材料,竭尽所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论文写作,但论文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改进。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批评指正,让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学到更多。谢谢!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二、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
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
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
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
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
三、有条理、有层次。
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
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三、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五、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
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八、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第二篇:答辩应该注意的问题(范文模版)
.对于论文的诉说要流利,有条理,不要让老师认为不是你写的。2.不要顶撞老师,老师说哪里错了,你就说是,别顶撞。除非你老师蒙你或者你很牛,那就去争优吧。
要熟悉自己所写论文的全文,尤其是要熟悉主体部分和结论部分的内容 要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所写论文相关联的知识和材料。如自己所研究的这个论题学术界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什么程度?目前,存在着哪些争议?有几种代表性观点?各有哪些代表性著作和文章?自己倾向哪种观点及理由;重要引文的出处和版本;论证材料的来源渠道等等。这些方面的知识和材料都要在答辩前做到有比较好的了解和掌握。
(一)掌握总体
以下五点是同学们答辩时必须做到:
1、脱稿汇报
2、突出重点
3、抓住兴趣
4、掌握时间
5、留下伏笔
(二)开场白的准备
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最近找工作压力太大,准备不充分„„”“我工作太忙,准备不太好„„),既不能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如“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我认为我的这种制度设计已经达到最科学,最完美的„„,”)
(三)报告论文
报告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沉着冷静,语音优美,用普通话,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表达淋漓尽致,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要响亮,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我参加的答辩会上大部分同学是用比较小的音量进行陈述,估计只有前两排的人才听得清楚。声音大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胆量,减少怯场,二是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力,三是会使自己更富激情,从而感染老师。当然,语言的流畅性、信服力等,非一日之功,看临场发挥了。
(四)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每人提出二到四个问题,记录问题时注意进行确认是否理解正确,有些专家的声音比较低沉(如重庆大学的许明月教授),你听不清时,一定要追问一下“如老师您的意思是。..?”。理解错问题就麻烦了,导致回答问题时非常被动。我校允许有20分钟的准备时间,你可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总之,答辩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结束语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接触,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
“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
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你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
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答辩委员会成员有这样的印象:东西 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声音要大而准确
听取答辩小组成员的提问,精神要高度集中,同时,将提问的问题记在本上
预先设想老师会问的问题
第三篇:毕业答辩注意问题
1、自己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
2、研究这个课题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3、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4、全文的各部分之间逻辑关系如何?
5、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见解?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自己是怎样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6、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哪些?
7、还有哪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得不够透彻?
8、写作论文时立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对以上问题应仔细想一想,必要时要用笔记整理出来,写成发言提纲,在答辩时用。这样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临阵不慌。
二、答辩技巧
学生首先要介绍一下论文的概要,这就是所谓“自述报告”,须强调一点的是“自述”而不是“自读”。这里重要的技巧是必须注意不能照本宣读,把报告变成了“读书”。“照本宣读”是第一大忌。这一部分的内容可包括写作动机、缘由、研究方向、选题比较、研究范围、围绕这一论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自己在论文中的新见解、新的理解或新的突破。做到概括简要,言简意赅。不能占用过多时间,一般以十分钟为限。所谓“削繁去冗留清被,画到无时是熟时”,就是说,尽量做到词约旨丰,一语中的。要突出重点,把自己的最大收获、最深体会、最精华与最富特色的部分表述出来。这里要注意一忌主题不明;二忌内容空泛,东拉西扯;三忌平平淡淡,没有重点。在答辩时,学生要注意仪态与风度,这是进入人们感受渠道的第一信号。如果答辩者能在最初的两分种内以良好的仪态和风度体现出良好的形象,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人将人的体态分解为最小单位来研究(如头、肩、胸、脊、腰等)认为凹胸显现怯懦、自卑,挺胸显示情绪高昂—但过分则为傲慢自负;肩手颈正显示正直、刚强,脊背挺拔体现严肃而充满自信。但过于如此,就会被人看作拘泥刻板保守,略为弯腰有度,稍稍欠身可表示谦虚礼貌。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其所具风度姿态,即使全场有肃然起敬之心,举动格式又须使听者有安静详和之气”他的这番金玉良言,对我们确实有很大的启发。在听取教师提问时所要掌握的技巧要领是: 沉着冷静,边听边记 精神集中,认真思考 既要自信,又要虚心 实事求是,绝不勉强 听准听清,听懂听明
在回答问题时所要掌握的技巧是构思时要求每个问题所要答的“中心”“症结”“关健”在哪里?从哪一个角度去回答问题最好?应举什么例子来证明?回答问题的内容实质上是一段有组织的“口头作文”。这就要
一、文章应有论点、论据。
二、有开头主体与结尾。
三、有条理、有层次。
四、应用词确当,语言流畅。
五、应口齿清楚、语速适度。开头要简洁:单刀直入,是最好的开头,开门见山地表述观点,在答辩中是最好的办法。主体部份的表述可条分缕析,即把所要回答的内容逐条归纳分析,实际上是对自己掌握的材料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做整理。这样的表述就不会流于表面,而能深入本质。条分缕析可以把自己掌握的一些实际例子合并,整理成若干条目,列成几个小标题:分成几点,一点一点,一条一条地说出。满碗的饭必须一口一口吃,满肚子的道理也必须一条一条讲出来,环环相扣,条条相连,令人听完后有清楚的印象。假如在准备的时候已经准备了一个较完整的提纲,那么沿着回答问题的主线,再穿上一些玉珠(举例子)就可以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理有例了。
作为将要参加论文答辩同学,首先而且必须对自己所著的毕业论文内容有比较深刻理解和比较全面的熟悉。这是为回答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就有关毕业论文的深度及相关知识面而可能提出的论文答辩问题所做的准备。所谓“深刻的理解”是对毕业论文有横向的把握。例如题为《创建名牌产品发展民族产业》的论文,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可能会问“民族品牌”与“名牌”有何关系。尽管毕业论文中未必涉及“民族品牌”,但 参加论文答辩的学生必须对自己的毕业论文有“比较全面的熟悉”和“比较深刻的理解”,否则,就会出现尴尬局面。
二、论文答辩——图表穿插
任何毕业论文,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用图表表达论文观点的可能,故我认为应该有此准备。图表不仅是一种直观的表达观点的方法,更是一种调节论文答辩会气氛的手段,特别是对私人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讲,长时间地听述,听觉难免会有排斥性,不再对你论述的内容接纳吸收,这样,必然对你的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有所影响。所以,应该在论文答辩过程中适当穿插图表或类似图表的其它媒介以提高你的论文答辩成绩。
三、论文答辩——语流适中
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同学一般都是首次。无数事实证明,他们论文答辩时,说话速度往往越来越快,以致毕业答辩委员会成员听不清楚,影响了毕业答辩成绩。故毕业答辩学生一定要注意在论文答辩过程中的语流速度,要有急有缓,有轻有重,不能像连珠炮似地轰向听众。
四、论文答辩——目光移动
毕业生在论文答辩时,一般可脱稿,也可半脱稿,也可完全不脱稿。但不管哪种方式,都应注意自己的目光,使目光时常地瞟向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及会场上的同学们。这是你用目光与听众进行心灵的交流,使听众对你的论题产生兴趣的一种手段。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由于听的时间过长,委员们难免会有分神现象,这时,你用目光的投射会很礼貌地将他们的神“拉”回来,使委员们的思路跟着你的思路走。
五、论文答辩——体态语辅助
虽然毕业论文答辩同其它论文答辩一样以口语为主,但适当的体态语运用会辅助你的论文答辩,使你的论文答辩效果更好。特别是手势语言的恰当运用会显得自信、有力、不容辩驳。相反,如果你在论文答辩过程中始终直挺挺地站着,或者始终如一地低头俯视,即使你的论文结构再合理、主题再新颖,结论再正确,论文答辩效果也会大受影响。所以在毕业论文答辩时,一定要注意使用体态语。
六、论文答辩——时间控制
一般在比较正规的论文答辩会上,都对辩手有答辩时间要求,因此,毕业 论文答辩学生在进行论文答辩时应重视论文答辩时间的掌握。对论文答辩时间的控制要有力度,到该截止的时间立即结束,这样,显得有准备,对内容的掌握和控制也轻车熟路,容易给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一个良好的印象。故在毕业论文答辩前应该对将要答辩的内容有时间上的估计。当然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灵活地减少或增加也是对论文答辩时间控制的一种表现,应该重视。
七、论文答辩——紧扣主题
在校园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往往辩手较多,因此,对于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说,他们不可能对每一位的毕业论文内容有全面的了解,有的甚至连毕业论文题目也不一定熟悉。因此,在整个论文答辩过程中能否围绕主题进行,能否最后扣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另外,委员们一般也容易就论文题目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提问,如界能自始至终地以论文题目为中心展开论述就会使评委思维明朗,对你的毕业论文给予肯定。
八、论文答辩——人称使用
在毕业论文答辩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称使用问题,我建议尽量多地使用第一人称,如“我”“我们”即使论文中的材料是引用他人的,用“我们引用”了哪儿哪儿的数据或材料,特别是毕业论文大多是称自己作的,所以要更多使用而且是果断地、大胆地使用第一人称“我”和“我们”。如果是这样,会使人有这样的印象:东西是你的,工作做了不少!
第四篇:毕业答辩注意问题
无论是在毕业答辩过程中还是在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以下问题都是要着重注意的:
1、熟悉自己所从事工程的结构形式以及结构施工中注意的问题:
(1)结构是砖混结构还是框架结构?
(2)墙体是什么材料砌筑的?不同部位的隔墙在厚度、材料等方面有什么区别?
(3)基础形式是什么?独立基础、墙下条形基础、桩基础?注意每种基础的工程量计算
规则。
(4)混凝土板的厚度、配筋方法(单层双向、双层双向)?负弯矩钢筋如何布置?
(5)柱子的截面尺寸、配筋方法及箍筋的配置方法。
(6)圈梁的布置方法(如果有)以及配筋方法。
(7)屋面防水的做法,地下室防水的做法以及相应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2、建筑装饰方面涉及到的做法(做法影响工程造价):
(1)楼地面的做法(可能不止一种,不同的部位可能不同做法)
(2)内墙装饰的做法
(3)外墙装饰的做法
(4)你在计算工程造价时计算了建筑工程以及装饰工程的哪些内容,也就是编制投标文
件时界面的划分。
3、施工措施方面的具体做法
(1)支模方法(柱、梁、板的模板设置方法、施工流程)
(2)脚手架的搭设方法(落地脚手、悬挑脚手、爬升脚手),计算脚手架时内墙、外墙及
装饰脚手分别是如何计算的?
(3)有没有施工降水问题?如何计算的?(一般有地下室的都要考虑降水费用)
(4)有没有基坑支护问题?如何计算的?(一般有地下室的都有基坑支护费用)
(5)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是如何计算的?
(6)其他措施费的计算方法(取费标准):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措施费、赶工措施费、二
次搬运费、按质论价费、检验试验费等等。
4、取费标准
(1)规费的取费标准(参照江苏省09定额),规费项目、取费标准、计费基础。
(2)税金的取费标准(参照江苏省09定额),税种、税率、计税基础。
5、熟悉相应结构形式的建筑物的工程造价指标(上网搜类似结构的工程造价指标,注意不
同的做法可能导致不同的工程造价指标,只要知道大概的就可以了)
6、一定要知道你写在论文中的投标策略是什么意思,应该如何应用!你写在论文中的采用的投标策略可能只是一个假想的、模拟的投标策略,但是问到你如何使用,必须清楚,不能只说在书上抄的。
第五篇:课题答辩注意点
可行性分析 必要性分析 国内外研究现状
科研课题立项答辩是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申报中经常遇到的一项工作,如在学科评审推荐上报、限额申报单位评审和资助单位课题招标复审时需采用答辩形式。答辩时许多人经过充分准备,取得了成功;有些人却不注重答辩技巧而功亏一篑,这不能不令人遗憾。那么,怎样进行科研课题立项答辩,应注意哪些技巧,才能达到预想目的,争取到应该中标的课题,这是每一个科研人员都需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课题答辩评审的主要内容
课题评审坚持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原则,采取评审指标量化。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了解课题答辩评审内容,可使答辩有针对性、有重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提高答辩的通过率。课题答辩评审主要内容和指标可分为: 1.立题依据是充分还是不足。
2.研究意义是重大还是一般,应用前景是否广泛。3.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清楚与否。
4.课题设计是否科学、技术路线是否清楚。5.创新起点是属国内外先进水平还是一般水平。6.学术思路是否清晰、学术思想是否新颖。7.研究方法是先进、新颖或一般。8.预期研究结果是否可望获奖。
9.工作条件是否具备,能否完成任务。
10.申请者的研究能力、课题组人员结构、技术水平和时间安排是否符合课题要求。11.经费预算是否适度、合理。
二、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科研人员在答辩前要了解科研招标的全面情况以及答辩评审的内容,有的放矢地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做好科研课题查新调研和选题立项,填写好申请书,选择资助基金部门申报课题等工作(在前章已详细论述);然后是做好课题答辩的准备工作。答辩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做好如下几点:
1.深入查新,进一步了解本项目在国内外的状况。在原立项查新检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新,摸清本课题范围内哪些问题已经解决,哪些还未解决,目前国内外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如何,拟采用哪些技术和可能解决问题的途径,产生其科学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何,等等,为课题答辩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材料。对于某些经过查新都未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发调查函向兄弟单位或专家了解,只有全面掌握第一手与答辩有关的资料,才能确立答辩目标,制定出合理的答辩方案。
2.明确本课题的创新点和优势。众所周知,课题立项要符合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需要性、可行性和效益性原则,这是关系到课题水平是否在高起点与高质量上、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和是否产生较大效益的大事情,而课题的创新点是课题立项的生命。资料准备时应重点把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和各项优势准备充分,明确和掌握了本课题的创新点和优势,在答辩时就做到心中有数。
3.制作高质量的多媒体。课题答辩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汇报和答辩,采用多媒体演示汇报,可清楚明了展示课题内容,争取时间详细具体地汇报课题重点,使评委舒心悦目地看和听,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利于课题答辩通过。4.模拟评委提出的问题,做好答辩准备。根据掌握的资料和答辩内容、目标,考虑各种假设,提出多种答辩方案,尽可能详尽地模拟列出评委要提的问题,并准备应答对策。有了充分的文字准备,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答辩时就会胸有成竹,应付自如。
三、课题答辩的技巧
课题申请书填写和材料准备就绪后,再注意掌握答辩的一些技巧,使答辩更清楚、更生动、更实际,这样,就会得到评委的相对好感,这对答辩成功是非常重要的。课题答辩可按照课题答辩评审内容来汇报,简单扼要叙述研究背景后,重点讲述本课题的必要性、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答辩程序为先汇报课题名称、申请人及基本情况,提出观点及说明立题依据、研究方案与方法、创新点及先进之处,预期研究结果,简介人员组成情况、经费支出预算,提出存在问题和应变措施及下一步的设想,总结汇报要点;然后做好应付答辩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准备,回答评委的提问;最后是对评委的致谢。
答辩既是答辩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也是答辩人学识水平的集中体现,既寓成功于平时,又毕其功于一役。因此,答辩人在答辩时应从仪表、语言、心理状态、资料汇报和答辩等方面注意修炼和发挥。
(一)仪表端庄,体语要充满信心 行为美、仪表美是答辩人首先注重的而在实践中不断形成的自我表现。如双目炯炯令人振奋、热情的注目对人感激(眼神);面部表情表达喜悦、挚爱、热情;脚步要轻快、稳健;要站得端正、双手要配合讲话挥放自然,或锄口重语气的动作,或一手握麦克风一手指点屏幕,或自然下垂。注意力要集中、精神要饱满和充满信心,答辩人要养成朴实脱俗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不要摆出一副不可侵犯的姿势,或表示出厌恶的情绪。(二)语言艺术,语音要标准响亮
笔者多次组织和参加过课题答辩会,听到有的答辩人普通话欠标准、地方方言较重;声音不够响亮、嗡嗡如蚊声,给评委增加了解课题设想的难度。因此,语言艺术的准确性、情感性、可信性和简明性是答辩人必须做到的。准确性体现在语音清晰可辨、语义言能达意、语法符合要求、口语通俗易懂;情感表现力要有节制、既代表自己的利益又符合公共道德;可信性就是内容真实、实用性强;简明性表现在答辩人用词简洁明了、时间不宜过长、声音不宜太高(使评委听清即可)。除此之外,在答辩中应注意如下要诀:
1.对评委的提问,答辩人要注视评委的眼睛,以表示在认真听讲。不要环视四周、顾此望彼。
2.听评委讲话,在赞同评委意见时,可微笑点头;不可随意发笑,不要频频点头。
3.评秀发言时,答辩人不可打断评委的话,或不适当地插话,如有申辩和解释,应等评委说完话或提问时才发言。
4.答辩人可通过与评委交谈,不断揣摩评委的心理,并投其所好,以利于答辩成功。(三)心理准备,感情要积极真诚
答辩人在答辩前后及答辩过程中心理活动是复杂的,常见的有自卫心理表现,如怕答辩、怀疑公正性、不耐烦;猜测心理,如揣测评委会提何种问题、结果是好是坏等;紧张心理表现,如动作拘谨、手足无措、词不达意、述说颠倒遗漏或不完整等;怨恨心理,如对评委提问答不好时认为是评委刁难、课题落选时认为评委有偏见等。那么,怎么样的心理状态才是正确呢?笔者认为应该采取积极而平和的心态,积极地做好答辩的准备工作,在答辩中要按计划顺序、主次重轻、详略适当作汇报,回答评委的问题时要用热切的心情去影响评委,尽量表露出对评委的尊重感和信任感,使评委通过谈话体会到答辩人对自己的态度是诚恳的和真诚的。对待答辩评审结果,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和理解,中选者不骄傲,认真做好后面的工作;落选者不气馁,总结经验下次再申报。
(四)答辩汇报,内容要重点突出
科研课题为了解决一个科学技术问题,从提出课题设想及其依据、拟定达到具体目标、设计实施方案和方法措施,到完成该课题需要的资源条件(人、财、物),都要做好设计方案。在充分做好文字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照评审内容和答辩汇报程序进行课题汇报。汇报应尽量重点突出,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具体详略灵活掌握。汇报和答辩时可参考掌握如下一些技巧:
1.开门见山,突出主题。课题的主题就是创新点,是最新颖的见解和看法,开门见山点明主题,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最能打动评委的地方。主题可能是一个新的技术路线,也可能是一个新的实验方法。
2.引经据典,多方论证。围绕主题,答辩人应多方查阅资料、文献调研,只有广泛涉猎,对答辩主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写出和谈出深层次的内容,使评委听了答辩后心服口服,并产生认同,最终通过答辩。由于时间限制,多方论证应做到统筹安排,有重点、有深度地引证,具体鲜明、语言简洁、生动易懂。
3.提高起点,超前思维。立题的高起点是科研水平的基本要求,内容上的创新科研选题得以成立的根本条件。超前思维就是创新,创新表现在前人或他人未研究过的,对前人和他人已研究过的题目进一步发展、补充或修正,将国外科技新进展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创新性研究并填补国内空白等。
4.科学对比,显示实力。增强说服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运用事例或数据进行比较,这样评委才能有一个较为鲜明的印象。对比种类有技术措施对比、技术路线对比、技术力量对比、数字对比、质量对比、功能对比等,只有科学对比才能显示水平,才能激发评委的想象力,才能争取课题答辩获得通过。就可能有天渊之别。所以,只有掌握了课题答辩的技巧,才会保证课题答辩的顺利通过。实践证明,同样的情景,相同的评委,由于采用的答辩技巧不同,其效果就可能有天渊之别。所以,只有掌握了课题答辩的技巧,才会保证课题答辩的顺利通过。
实际案例分析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环境学院陈前,今年申报的德育创新项目是“东华大学辅导员创新工作室——志愿服务与志愿教育”。首先从立项背景来看,一是在高等教育深化内涵式发展的改革背景下,辅导员工作创新特别是思政教育与知识教育、实践教育的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二是面对高校德育工作对象、工作主体、工作过程发生的新变化,辅导员工作创新是对机遇和挑战的积极应对。第三,为了进一步加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是集中现有的研究力量攻克工作中的难点热点,建立辅导员创新工作室是在既有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的有益尝试。第四,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德育发展研究中心在学校德育工作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与辐射功能,辅导员创新工作室能够通过明确的“议题”集聚辅导员队伍中的理论人才和实践人才,带动更多的辅导员参与学生德育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其次从项目特色看,一是打破学院和部门界限,通过明确的“议题”在全校范围内集聚优势力量,打造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题研究团队和项目实施团队。二是课题与课题之间、课题与项目之间构成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相辅相承的创新体系,增强了创新课题的实践性和创新项目的理论性。三是项目绩效评价不满足于某项具体工作效果的改善,更体现在辅导员个体效能的提升。所谓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实践基础,离不开严谨的科学研究,也少不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辅导员创新工作室,实现了人才队伍、科学研究、品牌项目的统一。再次从项目基础来看,在政策基础方面,《上海市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提出:遴选一批特色鲜明、工作效果突出的思政课教学名师工作室和辅导员工作室。首批命名的2个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是以优秀辅导员的姓名命名的,而本项目作为一种探索,也作为一种预培育,希望能进一步准确定位辅导员创新工作室的职能和内容。在理论基础方面,课题组拥有志愿服务方面的研究经历和成果,并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青年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两个在研项目的支撑。实践基础方面,课题组成员所在学院和部门都有扎实的志愿服务工作基础和特色项目。
接下来阐述一下项目的基本构思。“志愿服务与志愿教育” 辅导员创新工作室如同学位点一样,下设若干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有1-2名老师牵头负责,自行组织辅导员力量投入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考虑到基层辅导员可以调动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每个研究方向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是基于所在学院已有的、辅导员最为熟悉和擅长的工作基础之上。整个项目团队定期组织工作交流,并在项目负责人和特聘专家的指导下,优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形成有价值的学术成果和典型经验。项目最终会通过论文发表、课题申报、议案提案、学术报告、会议论坛、案例汇编、课程开发等适当形式推动这些学术成果的开发应用和典型经验的总结推广。具体研究方向规划见ppt,2012-2013学年为一期工程,规划5个研究方向;2013-2014学年为二期工程,也规划5个研究方向,另外还有4个平台项目。为了保障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我们也制定了严谨的质量控制措施。一是项目负责人定期通过项目实施论证会检查项目进度,交流各研究方向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遇到的问题;二是特聘资深专家指导项目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定期对项目组成员开展专项培训;三是通过成果约束要求各研究方向以严谨的态度和饱满的精神投入研究工作;四是通过四次东华大学青年志愿服务现状的跟踪调研,及时分析和掌握项目实施效果。其中其中2013.03开展第一轮抽样调查作为项目实施的起点数据,2013.09开展第二轮抽样调查作为比对数据,2014.03开展第三轮抽样调查作为比对数据,2014.09开展第四轮抽样调查作为终点数据,完成两年四次跟踪调查的统计分析
最后在预期成效方面,正如前面说的,我们功能上是三位一体,结果评价也是三个方面,并且都有详细的控制指标。
一是有力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评价指标:志愿意识(动机与态度)、服务能力(知识与技能)、活动数量、社会评价、奖励荣誉。
二是有效提升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水平。评价指标:组织建设(章程、制度与组织架构)、管理工作(内部管理科学化与规范化)、学生评价、典型经验(是否作为志愿服务工作案例推广)
三是明显增强辅导员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成果开发与应用,包括论文发表(每年公开发表4篇以上研究论文)、课题申报(每年至少申报2项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议案提案(每年发布1期青年志愿服务发展报告以供学校决策参考)、会议论坛(举办东华大学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可持续发展论坛,出版优秀文集)、课程开发(力争两年建设期完成《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基础》课题体系开发)。
最后再补充一句:感谢我的团队,你们都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