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测量与评价[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5 09:4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育测量与评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篇: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

1.什么是评价?什么是教育评价?

答:评价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的过程。

标准是指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对客体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是判断客体的属性及发展变化达到主体期望的尺度,是主体对客体价值判断的依据。陈玉琨:教育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借助各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 及其影响学生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沈玉顺:教育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2.什么是发展性教育评价?

答:发展性教育评价是一种以促进教育活动价值增值为目的,着重于教育对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条件、进程以及策略方法的建设性评价。

3.简述发展性教育评价的一般过程。

答:㈠准备阶段

⒈明确需要评价的问题⒉确定评价的目的⒊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⒋确定信息的搜集范围与分析的方法

㈡搜集、分析信息阶段;㈢帮助评价对象制定改进方案;㈣再评价阶段

4.比较教育评价和教育测量,教育督导的联系与区别?

答:、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关系

关系: 教育测量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现象状态和价值的判断,这一判断是以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为前提的,没有对评价对象的客观描述,就不会有对评价对象价值的客观判断教育测量是教育评价的基础,教育评价要在教育测量所获得的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教育测量的结果要通过评价才能获得实际意义区别:(教育测量与评价的)

第一,测量是对事物数量特征的获得,纯属于对事物客观存在真理性的认识。而教育评价则是对教育现象客体的价值进行判断,是对教育现象的价值关系的认识。第二,教育测量是一种纯客观的过程,其突出特点是客观性。而教育评价则具有两种属性,即客观性和主观性。第三,测量的任务是对事物的量的认识,而评价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是人的意识对实践活动及其结果的综合反映,它反映的是活动的过程和终点,又是新的实践活动的起点。

教育评价与教育督导

联系:

两者皆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为依据;

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督导工作过程主要有监督、检查、评价、指导、反馈若干环节,评价是诸环节的核心,无论是监督和检查,还是指导和反馈,都离不开评价这个手段。

区别:

评价只是督导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只构成督导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不是其全部; 督导工作中所使用的评价即督导评价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他人评价,只是教育评价的一种形式,而不是教育评价的全部。

第二章教育评价方案设计

1.教育评价方案应包含哪些内容?

答: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④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⑤附录

2.权集的含义及构建权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一个整体分解成若干因素,则称用来表示每一个因素在整体中的重要性程度的数值为该因素的权重系数,简称权重。

权集合,也就是权重系数集合,简称权集,它是描述各指标重要程度的关系集。确定权重系数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测性原则

3.说明教育评价标准的含义及教育评价标准的要求是什么?

答:是指对应于教育评价指标或项目,被 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或可以取得相应分数、等级和评语的准则。

教育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⑴先进性⑵与目标相一致⑶可接受

4.教育评价标准是如何分类的?

答:1.按照标准的性质分,可以把教育评价的标准分为相对标准和绝对标准,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

2.按评价标准表达的形式分,可以把教育评价标准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

6.确定教育评价标准的依据是什么?

答:⑴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协同发展⑵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⑶教育规律和人的心理发展规律⑷符合被评对象的实际情况⑸评价主体的需要

7.说明教育评价常用量表的种类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㈠教育评价中量表的种类

类别量表:也称称名量表或命名量表,它是根据某一标志用数字代表事物的类别。等级量表:也称顺序量表,它是根据一定标志把事物分成等级或排列成等级顺序。等距量表:除了等级量表的特性外,还要求各等级之间的差距是相同的,即具有相等的单位。④模糊量表:实际上就是借助模糊数学中隶属度为相应的等级赋值 ㈡教育评价量表的特点

测量尺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测量标准的社会性.量表使用的复合性

第三章教育评价的实施

1.教育评价准备阶段要做哪些工作?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

答:.评价组织准备评价背景分析.评价方案设计

④确定评价信息及收集方法,准备评价用具

2.说明模糊综合评判的一般步骤。

答:⑴设立三个集合⑵构建模糊评判矩阵⑶计算模糊综合评判值 S

⑷对S作归一化处理⑸确定评判结果

第四章 教育评价结果的处理

1.如何分析教育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答:可靠性:重复评价法分半法w系数法

有效性:①预期有效性;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

2.对教育评价结果解释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

一、相对评价结果的解释二,绝对评价结果的解释

相对评价结果解释应注意的问题:

相对评价结果只表明被评对象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并不表明其绝对水平或达到理想目标的程度。相对评价只适合以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而不适合以改进工作为目的的评价。相对评价结果的解释要注意原始分数的分布形态。④当对群体相对位置进行比较时,通常以群体平均数作为群体水平的代表值。⑤相对评价表现出强烈的竞争导向,因而要注意防止负面效应的发生。

绝对评价结果解释应注意的问题:

绝对评价结果可以表明被评者的实际水平,能为被评者指出努力方向和具体要求。绝对评价结果适用于以改进工作为目的的评价,而不适用于以区分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长期单纯使用绝对评价容易使被评者产生安逸感,起不到竞争、激励作用。④绝对评价标准的制定真正达到客观比较困难。⑤绝对评价常与相对评价结合使用,以便既了解被评者的实际水平,又清楚其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3.教育评价信息反馈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教育评价信息反馈的意义

反馈就是把系统的输出信息作用于被控制对象,以便对信息的再输出产生影响。其特点是用系统过去运动的结果来调节未来的运动,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㈡教育评价信息反馈的要求

反馈要及时反馈信息要全面反馈信息要准确④反馈方式要多样

第五章学生评价

1.现代学生评价观有哪些特点?

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掌握“活”的知识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④关注影响学生素质的外在环境因素的作用⑤重视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

2.简述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含义。

答:⑴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知识的同化、应用和迁移的过程。⑵从形式上看,学习成绩评价是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综合。

3.简述教师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的意义。

答:⑴可以将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统一起来⑵可以使评价更客观,更符合学生实际⑶可以用评价调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⑷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沟通师生感情。

4.什么是学生综合评价?

答案:学生综合评价就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知识技能、体质、社会适应性以及劳动技能等各方面的可教育性和实际发展水平进行的价值判断。

5.简述学生综合评价的基本要求。

答:①以过程评价为主,实行动态的发展性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④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相结合⑤辩证地认识和对待评价结果,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6.什么是表现性评定?

答:表现性评定是指教师在学生完成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过程中,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和学习成果进行的实际考察。

1:名词解释:

①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指通过系统地采集和分析信息,对教育活动满足预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教育测量:教育测量就是指根据一定的理论、规则,运用一定的测量工具对教育现象进行数量化描述的过程。

教育评价标准:指对应于教育评价指标或项目,被 评对象达到什么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或是优秀的,良好的等等。

④绝对评价:依据某种需要或要求设定评价标准的评价。⑤相对评价:根据评价对象的实际状况设定评价标准的评价。

⑥个体内差异的评价:评价对象某一状况作为设定评价标准依据的评价。

⑦可靠性:测量和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测量学中用信度系数来描述。

⑧有效性:测量和评价结果反映的是否欲测量和评价的被评的本质属性以及这样属性被测量到的程度。⑨指标系统:评价目标逐级分解后所形成的一个系统化的指标群,既有层次顺序,又相互联系。

简答题

发展性教育评价的原则和过程有几个阶段:

答:㈠准备阶段:⒈明确需要评价的问题⒉确定评价的目的⒊确定评价对象与评价内容⒋确定信息的搜集范围与分析的方法

㈡搜集、分析信息阶段;㈢帮助评价对象制定改进方案;㈣再评价阶段

原则:导向性原则,尊重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评价实施阶段哪些工作?

评价对象的自我评价;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作出结论。评价方案的基本内容?

评价的目的和指导思想;评价的内容;对评价指标体系中方法,工具的有关说明;评价实施程序的说明;附录; ④

第二篇:教育测量与评价1

卷一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

(A)

1、有大小关系和相等的单位,可进行加减运算,不能乘除运算的量表属于 A 等距量表 B顺序量表 C等比量表 D命名量表

(B)

2、教育评价大发展时期,实证化倾向占主要地位,其中典型的是

A 形成性评价 B 系统分析模式 C 比较性评价 D 目标本身的评价()

3、如果D大于0表明

A 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得了高分 B实际水平高的考生得了高分 C无法判断 D 该题也可能没有区分度

()

4、30人参加的测试,其中第8题主观题(满分20分)的总得分450分,该题的难度为

A 0.75 B 0.67 C 0.2 D 0.65()

5、教学活动所预期达到的标准,进一步具体化的教育目标称作 A 课程目标 B 教学目标 C 行为目标 D 学习目标

()

6、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填空题、改错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都属于

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常用题型

()

7、在《学习的条件》中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是 A 布鲁姆 B 加涅 C 梶田叡一 D 罗杰斯

()

8、同一范围内同类评价对象,必须用同一标准;评价指标、标准、权数和分值的确定要合理合情,评价等级和打分时也要合情合理。是指

A 方向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

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分为权数和分数两类,用来反映某一个体在整体中的相对地位的。叫做

A职责标准 B量化符号 C 科学标准 D 社会标准

()

10、将评价指标体系的末级指标分为若干因素,将每个因素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编制相应的期望评语称为

A积分评语式编写法 B 期望评语式编写法 C隶属度式编写法 D行为目标式编写法

()

11、在评价对象的集合内选择一个或若干基准,各个评价对象和基准进行比较,叫做

A 绝对评价法 B 相对评价法 C 教育评价方法 D 定量分析法

()

12、书面的量表进行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有7种分为两大类,其中观察、听汇报、访谈、座谈会、问卷法都属于

A定量分析法 B测量法 C定性分析法 D 调查法

()

13、以调查方式去访问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从而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叫做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调查访问 D 问卷法

()

14、各方面的测量结果合并求平均数,但各方面的重要程度不同,不能等量齐观。叫做

A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分数

()

15、教育测量数据的单位不等值,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大部分属于 A 类别变量 B 等级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

16、下列选项中哪项在教育测量中较少见

A 类别变量 B 等级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

()

17、较常用的一种导出分数,将原始分与其所在组的平均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叫做 A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分()

18、由标准分派生出来的标准化分数,叫做

A 导出分数 B 标准分数 C T分数 D 百分等级分数()

19、这朵花是美的,这是一个

A 现象描述 B 主观猜测 C 价值判断 D 事实判断

()20、通过评价者的目的、需要、价值观等构成的评价心理机制及倾向性,与不同的评价方式结合,作用于被评价者时所引起的被评价者的自我意识、情绪状态、意志动机、需要和成就目标、与评价者人际关系的变化等。叫做

A 类群效应 B 模式效应 C 评价效应 D 理想效应

()

21、评价的先后顺序不同而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的心理定势,先严后宽,叫做

A 顺序效应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 参照效应

()

22、考试实施的全过程的标准化,即从考试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分数到最后制定常模,都要尽量标准化,叫做

A 一体化考试 B 程序化考试 C 标准化考试 D 主观性考试()

23、标准化考试的大样本团体的成绩的平均数,叫做

A 标准化成绩 B 常模 C 参照点 D平均成绩()

24、学绩测验中常模参照性测验、目标参照性测验都属于

A 测验的编制方法 B 测验的内容 C测验评分的参照系 D测验的题型

()

25、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或特征。叫做 A 能力 B 情商 C 智力 D 智力测验

()

26、让被试区分物体、事实和观念的重要的相似性与不重要的相似性,属于哪种测验方法

A 常识 B 类同 C 理解 D 词汇

()

27、以出现身体症状(转换反应)来对精神紧张进行反应,以逃避责任。高分者表现天真幼稚、外露、自我陶醉,缺乏自制力。是哪种临床表现

A 疑病 B 抑郁 C 癔症 D 精神病态

()

28、自由联想,根据被试在墨汁图中看到的自由联想的内容可以推断他在其他场合的行为,属于墨迹测验的

A 提问阶段 B 类比阶段 C 极限测验阶段 D 自由反应阶段

()

29、教师在教学之前对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又称为安置性评价。叫做

A 定位性评价 B 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终结性评价

()30、通常记录了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作品或思考等描述性内容,不仅直观地描述出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且较好全面反映了学生的发展状况。叫做

A 质性评价 B表现性评价 C 观察性评价 D 档案袋评价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

1、泰勒提出的教育评价准则有

A 客观性 B 具体性 C 信度 D 效度()

2、影响效度的因素有以下哪些选项

A 测验本身的因素 B 测验的实施中因素 C 统计方法 D 效标的性质()

3、确定测验目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A 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 B 正确选择目标领域及类目 C 选择合适的被测对象 D 正确理解各类目标之间的关系()

4、编制试题时开放式包括以下哪些 A 填空题 B 证明题 C 论述题 D 写作题()

5、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中模型可分为

A 一般模型 B 普通模型 C 特殊模型 D 分类模型()

6、掌握构建教育指标体系的依据,包括

A 教育方针 B 政策法规 C 教育理论知识 D 教育规律()

7、在采用问卷法的收集方法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A 问卷的质量 B问卷的设计 C 题目的编写简明扼要 D 选择问卷发放的对象和方法

()

8、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建造包括

A 基础 B 信度 C 效度 D 方法()

9、教育测量数据的种类可分为哪几种

A 点计数据 B 度量数据 C 间断性数据 D 连续性数据

()

10、测验有最高作为测验和典型行为测验之分:最高作为测验可以分为

A 学绩测验 B 学绩 C 能力测验 D 能力倾向测验

()

11、标准分的性质有哪些

A 一组数据中各个原始分数的标准分的平均数为0,标准差为1 B 标准分的绝对值表示某一原始分数与平均数的相对距离,正负号表示原始分落在平均数之上或之下

C 标准分数的分布与原始分相同

D 若原始分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标准分的取值范围-4~4()

12、被评价者心理的调控,包括哪些

A 提高对评价的认识 B 采用多种评价形态,控制评价效应 C 保持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良好的心理交往状态 D 避免被评者感到挫折、焦虑、引起心理冲突

()

13、韦氏测验的特点有哪些

A 10~12个分测验 B分言语量表和操作量表各由5~6个分测验组成

C 共同的IQ计分系统 D 不同年龄组有相同的分测验

()

14、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的结构包括哪些

A 内外倾性 B 情绪性 C 精神质 D 说谎量表()

15、学生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A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B选择并设计评价工具与评价方法

C 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发展过程的结果的资料D明确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1分)

1、绝对评价又叫目标参照评价。()

2、难度P的取值为1时,难度最小。()

3、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是布卢姆。()

4、教育评价的等级一般为2~5个等级。()

5、调查法属于测量法中的一种。()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

1、简述教育评价实施的基本步骤

2、简述教育测量分数的初步整理的步骤

3、简述评价者心理与调控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

1、论述五类教育评价方法

2、论述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 卷二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

1、评价者在评价中力求正确地掌握评价标准、取得正确评价结果以显示自己尊严的心理定势,叫做()

A 角色心理 B 自尊心理 C 心理定势 D近因效应()2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的是 A 布鲁姆 B 加涅 C 梶田叡一 D 罗杰斯()

3、标准化考试的计分方法要求把原始分转化为()

A平均分 B 标准差 C 标准分 D 百分位分

()

4、坚持正确的导向,确保教育评价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符合教育目的要求称为

A 科学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方向性原则

()

5、标准化考试都要经过预测,预测主要包括一是预测的组织与实施,二是: A 难度分析 B 质量分析 C 题目分析 D 标准分析()

6、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是非题、配对题、选择题都属于 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主观题

()

7、用来描述现状,指明一个人已经学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叫做()A 学绩测验 B 学绩 C 能力 D 能力倾向

()

8、以题型为顺序,由易到难、由客观到主观、由短答案题到长答案题,是什么的原则 A 检核 B 测验顺序 C 表述合理 D 拼卷

()

9、对人的智力进行的一种客观、标准化的度量,叫做()A 能力 B 情商 C 智力 D 智力测验

()

10、评价对象承担的各种职责或完成任务应具备的条件角度提出的标准,叫做 A 效能标准 B职责标准 C 素质标准 D 稳定标准()

11、确定测验目标是编制测验的()

A 首要前提 B 充分条件 C 必要条件 D 重要因素

()

12、细致的观察,评价者对被评者的实际行动进行直接的观察和记录,然后把评价结果和意见反馈给被评价者,两者一起讨论改进措施的评价方法,叫做

A 定性分析方法 B 定量分析法 C 行为目标评价法 D 临床督导评价法()

13、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是非题、配对题、选择题都属于()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主观题

()

14、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观察去获取评价信息的一种方法。具有目的性、直接性、情感性、可重复性,这种方法是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收集文字资料 D 问卷法()

15、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叫做()A 内容效度 B 结构效度 C 测量误差 D 效标

()

16、人们在认识活动中所产生的关于事物在性质、特征、状态和类属划分方面的不确定性,就是教育测量数据的

A 模糊性 B 精确性 C 随机性 D 主观性

()

17、从评价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角度提出的标准叫做()A 效能标准 B职责标准 C 素质标准 D 科学标准()

18、评价者的不同情趣、爱好、动机、价值观等,是指评价者和被评者的 A 意识倾向性 B 情意心理 C 认知倾向 D 个性心理特征

()19 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结构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分为权数和分数两类,用来反映某一个体在整体中的相对地位的。叫做()

A职责标准 B量化符号 C 科学标准 D 社会标准

()20、评价者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模式等对评价可靠性影响,是指评价者和被评者的

A 意识倾向性 B 情意心理 C 认知倾向 D 个性心理特征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

()

1、效度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A 内容效度 B 结构效度 C 评分者效度 D 效标关联效度()

2、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有哪些

A 学业成绩测试 B 观察与调查 C 评语评价法 D 表现性评价()

3、从指标的精确度来看可分为()

A 硬指标 B软指标 C 期望指标 D 变动指标()

4、下列哪些是提高信度的方法

A 适当增加测验题目的数量 B 增加测验的难度 C 测验的内容应尽量同质 D 测验的程序要统一()

5、教育测量数据的特点有哪些()

A 波动性 B 规律性 C 不变性 D 稳定性

()

6、测验题型一般分为 A 封闭式 B 半封闭式 C 开放式 D 半开放式()

7、从指标的内涵来分可分为

A 稳定指标 B 必达指标 C 期望指标 D 变动指标()

8、评价者心理对评价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 对制定评价方案的影响 B 对搜集和分析评价信息的影响 C 对测定和评价的影响 D 对评价结果解释的影响()

9、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哪几种

A 现象描述法 B 时间取样记录法 C 事件取样记录法 D 问卷法()10标准化考试一般以常模作为其参照标准。常模一般有哪种()A 年级当量 B 百分等级常模 C 标准分常模 D 智力常模

三、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1.简述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2、简述效度的分类

3、简述教育评价实施的基本步骤

4、简述标准化考试要做到的几个方面

四、论述(共3题,每题10分)论述教育评价中常用的人格量表的结构与特点 2.论述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 3.论述学生学业的质性评价方法 卷三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

1、按教育评价主体分为自我评价和()

A 老师评价 B 学生评价 C 他人评价 D 学校评价

2、标准化考试都要经过预测,预测主要包括一是预测的组织与实施,二是:()A 难度分析 B 质量分析 C 题目分析 D 标准分析

3、内部一致性系数,是指测验内部所有题目间的一致性程度,也叫做()A 重测信度 B 复本信度 C同质性信度 D评分者信度

4、衡量一个测验是否有效的外在标准,叫做()

A 内容效度 B 结构效度 C 测量误差 D 效标

5、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是非题、配对题、选择题都属于()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主观题

6、从评价对象所承担的责任和完成任务角度提出的标准叫做()A 效能标准 B职责标准 C 素质标准 D 科学标准

7、已知测验的分半信度为0.6,原测验的信度为()A 0.85 B 0.80 C 0.75 D 0.70

8、在评价对象的集合内选择一个或若干基准,各个评价对象和基准进行比较,叫做()A 绝对评价法 B 相对评价法 C 教育评价方法 D 定量分析法

9、以调查方式去访问有关人员,了解情况,从而收集评价信息的方法叫做()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调查访问 D 问卷法

10、如果男生用“1”表示,女生用“2”表示,这种变量称为()

A 等级变量 B 类别变量 C 等距变量 D 等比变量

11、桑代克1904年的()标志着教育测验运动的开始。

A 《精神和社会测量学导论》 B 《诊断智力落后儿童的新方法》 C 《量表集》 D 《评价方法论》

12、下列选项中哪项在教育测量中较少见()

A 类别变量 B 等级变量 C 等距变量 D 比率变量

13、评价过程的实践活动和评价过程的各种关系交往等现实活动,叫做()

A 评价心理 B 评价现实 C 评价活动 D 评价依据

14、评价者的不同情趣、爱好、动机、价值观等,是指评价者和被评者的()

A 意识倾向性 B 情意心理 C 认知倾向 D 个性心理特征

15、用来描述现状,指明一个人已经学会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叫做()

A 学绩测验 B 学绩 C 能力 D 能力倾向

16、人格测验有两类,一是客观测验,另一类是()

A 主观测验 B 自评测验 C 评定测验 D 投射测验

17、行为目标评价法的理论基础是()

A 认知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学派 D 格式塔学派

18、个体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智商具有较高的相关,时间相距越近相关越高。体现了智商的()

A 遗传性 B 稳定性 C 多变性 D 差异性

19、要了解学生的性格上的内外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征,可以用()A MMPI B EPQ C 16PF D WISC 20、EPQ成人量表适用范围()

A 6岁以上 B 8岁以上 C 16岁以上 D 8-----16岁

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3分)

1、效度的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A 内容效度 B 结构效度 C 评分者效度 D 效标关联效度

2、好的效标的条件()

A 有效性 B 可靠性 C 客观性 D 实用性

3、下列属于我国认知目标四分法的有()

A 创造 B 简单应用 C 识记 D 分析

4、从指标的精确度来看可分为()

A 硬指标 B软指标 C 期望指标 D 变动指标

5、评价信息的收集方法常用的有很多种,除了观察法、听汇报、测量法还有哪些()A 调查访问 B 座谈会 C 收集文字资料 D 问卷法

6、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把教育目标分为()

A 认知领域 B 情感领域 C 动作技能领域 D 应用领域

7、教育目标中认知领域又进一步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和其他哪几类()A 分析 B 动作 C 综合 D 评价

8、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下列哪些()

A 方向性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客观性原则 D 科学性原则

9、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包括()

A 框架 B 模型 C 标准 D 体系

1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的因子包括()A 紧张性 B 自律性 C 神经质 D 精神质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1分,在括号中打√或×)

1、命题的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2、教育测量具有随机性,即其测量结果的随意性。-------------------------()

3、标准化考试有时试题的难度不容易控制。---()

4、从指标的内涵来分可分为稳定性指标和变动性指标。-------------------()

5、目前测量智商通常采用的是比率智商---------()

四、简答题(共3个,每题5分)

1、简述我国常用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2、简述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3、简述调控评价心理的意义

五、论述题(共3题,每题10分)

1、论述教育评价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2、论述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

3、论述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 卷四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

()

1、第一个正式的智力测验量表的提者

A 桑代克 B 西蒙 C 莱斯 D 比纳()

2、微观教育评价的对象主要指

A 老师 B 学生 C 学校 D 教育全领域()

3、教育测量与评价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A 评价自身质量 B 量表 C 测量的方法 D 信度()

4、测验题目对考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叫做 A 内容效度 B 区分度 C 结构效度 D 难度()

5、测验所要达到的某种具体的目的,叫做

A 教育目标 B 测验效果 C 测验目标 D 教育效果()

6、在编制试题时,题型的分类中是非题、配对题、选择题都属于

A 提供型 B 选择型 C 开放式 D 主观题()

7、在《学习的条件》中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是 A 布鲁姆 B 加涅 C 梶田叡一 D 罗杰斯

()

8、以科学上的客观规定和原则为依据来确定评价标准,它要求达标过程符合教育工作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教育工作过程、方法、措施、结果的科学水平来衡量其价值,叫做

A 效能标准 B职责标准 C 科学标准 D 社会标准

()

9、评价指标、评价标准、评价的量化符号等元素设计的准确性和代表性是指教育指标体系的

A 信度 B 标准化 C 代表性 D 效度()

10、将要素的各个等级分别规定属于隶属度的某个范围,叫做

A积分评语式编写法 B 期望评语式编写法 C隶属度式编写法 D行为目标式编写法()

11、用数值形式以及数学、统计方法反映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的方法,叫做

A 定性分析方法 B 定量分析法 C 行为目标评价法 D 临床督导评价法

()

12、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观察去获取评价信息的一种方法。具有目的性、直接性、情感性、可重复性,这种方法是

A 观察法 B 测量法 C 收集文字资料 D 问卷法()

13、行为目标评价法的理论基础是

A 认知心理学 B行为主义心理学 C精神分析学派 D 格式塔学派()

14、将原始分于平均分的距离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出来称为

A平均数 B 加权平均数 C 标准差 D 标准分

()

15、数据的规律性是指大量数据的变化是遵从一定的规律的。是数据的哪种特点 A 波动性 B 规律性 C 不变性 D 稳定性

()

16、取值个数无限的数据,数据的单位之间可以再划分成无限多个细小的单位,叫做

A 点计数据 B 度量数据 C 间断性数据 D 连续性数据()

17、由原始分转换成的量表分数称为

A 导出分数 B 标准分数 C T分数 D 百分等级分数()

18、指在一次测验中低于此分数的人数占全体人数的百分比,叫做

A 加权求和 B 百分等级 C 等权相加 D 标准等级()

19、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评价现实的体验或反映,叫做

A 评价心理 B 评价现实 C 评价活动 D 评价依据()20、这朵花是白的,这是一个

A 现象描述 B 主观猜测 C 价值判断 D 事实判断

()

21、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进行调节、控制和利用,使评价工作顺利开展。叫做

A 评价心理调控 B 评价心理机制 C 评价的心理过程 D 个性心理特征

()

22、考试实施的全过程的标准化,即从考试的编制、实施、评分、解释分数到最后制定常模,都要尽量标准化,叫做

A 一体化考试 B 程序化考试 C 标准化考试 D 主观性考试()

23、年级当量,用年级代替年龄,指把学生的测验成绩与各年级学生的平均成绩比较,看他相当于几年级的水平,也叫做

A 百分位常模 B 标准分常模 C 年龄常模 D 年级常模()

24、学绩测验中教师自编课堂测验、标准化学绩测验都属于 A 测验的编制方法 B 测验的内容 C测验评分的参照系 D测验的题型

()

25、对人的智力进行的一种客观、标准化的度量,叫做

A 能力 B 情商 C 智力 D 智力测验()

26、每个分测验的各项得分相加,称为分测验的

A 总分 B 量表分 C 原始分 D 标准分

()

27、忧郁、淡漠、悲观、思想与行动缓慢,分数太高可能会自杀。是哪种临床表现

A 疑病 B 抑郁 C 癔症 D 精神病态()

28、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量表,适用于什么样的人群

A 各种人群 B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 C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 D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群()

29、评价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在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时,更注重学生的未来发展和已有水平的提高,叫做

A 发展性原则 B 多元化原则 C 全息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30、运用真实的生活和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价者按一定的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叫做

A 学业成绩测试 B 观察与调查 C 评语评价法 D 表现性评价

二、多选题(共15题,每题2分)

()

1、测量的本质就是根据法则对事物进行定量化,即在一个有单位和参照点的连续体上把事物的属性表现出来,下列属于连续体的有

A 天平B 温度计 C 量表 D 考卷()

2、一般说来,影响题目难度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A命题的多少 B 考察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层次的高低C 考生对题目的熟悉态度 D 考察知识点的多少

()

3、反应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的双向细目表的两维度是

A 教育目标 B 测验题型 C 测验目标 D 测验内容()

4、试题编制的质量要求包括以下哪些选项

A 明确测验目标 B 掌握好试题的区分度和难度C 注意改进题D 编写讲究科学性()

5、量化符号中的分数包括

A 标准赋分 B 指标赋分 C 等级赋分 D 特殊赋分()

6、掌握构建教育指标体系的依据,包括

A 教育方针 B 政策法规 C 教育理论知识 D 教育规律

()

7、评价信息的收集方法常用的有很多种,除了观察法、听汇报、测量法还有 哪些

A 调查访问 B 座谈会 C 收集文字资料 D 问卷法

()

8、收集到的资料真实可靠,是信得过的资料。做到可靠性要做到

A 采集信息的方法手段要多样性 B 注意改进收集资料的工具,讲究技巧C 信息整理时注意去伪存真 D 注意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完整性()

9、教育测量中测量的三要素指

A 对象 B 事物 C 数字 D 法则

()

10、由原始分转换成的量表分数称为导出分数,有以下哪些选项

A 百分等级分数 B 标准分数 C CEEB分数 D T分数

()

11、评价心理根据心理学范畴,可分为

A 心理机制 B 评价的心理过程 C 心理状态 D 心理特征()

12、标准化考试要做到哪些方面

A 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 B 考试实施过程的标准化

C 评分、计分过程的标准化 D 分数合成和解释过程的标准化

()

13、联合瑞文测验实施时,注意事项有哪些

A 主试逐字照读指导语,对被试的提问可以重复指导语,不应擅自补充和更改。

B 团体施测要防止相互抄袭或交谈。

C 团体施测若对象超过30人,除主试外应增加主试助理1~2人,每次施测团体不超过50人为限。

D 主试和主试助理在被试进行前5题时应进行巡视,对不能理解解题方式或前5题不能正确回答者,单独重复指导语。()

14、人格测验分哪两大类

A 结构明确的自陈量表 B 智商测量表C 结构不甚明确的投射技术D 情商测量表()

15、学生评价的目的是

A 比较学生成绩优劣B 激励学生学习C 改进教学 D 发掘优秀学生

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1分)

1、测量结果具有直接性。()

2、一般来说难度P的取值为1时,难度最小。()

3、命题的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

4、评价过程和结果都要符合客观实际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称为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原则。()

5、用数值形式以及数学、统计方法反映被评价对象特征的信息分析、处理的方法叫定性分析方法。()

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5分)

1、简述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2、简述观察记录的方法

3、简述评价者对被评者的一般心理影响。

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

1、论述教育测量数据的种类

2、论述标准化考试的优缺点

第三篇:测量与评价

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认识和想法

为什么要进行评价?评价是为了更好地教与学。对学生学习的正确评价是关系到一个学生树立自信心,调动学习积极性,唤起主体意识,激活创造意识的关键。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要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发展为目标,体现学生在各类评价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另外,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知识评价的手段之一。评价重点不再简单地重笔头考试、重结果;评价注重的是过程评价,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自主性监控和调整。

当前,学生学业评价的主要方式还是考试。新课改的要求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或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实施。当前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的学业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评价的方法和内容单一。不是考试这种形式的原因,而是考试内容、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了评价的结果。比如试题的质量难以保证,测试过程的公平性难以保证等。2.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激励与改进功能。典型代表是中考和高考。3.重视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学生在学校被塑造的千人一面,所有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统统被扼杀。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学生只有在学习成绩好的前提下,有些个性才能被允许存在,否则,一切免谈。4.关注结果,忽视过程。

毋庸置疑,理想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意义。理想的学业评价必须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的紧密结合。那么,理想的评价到底该如何实施?有几项原则是需要遵守的。

首先,评价形式的多元化。评价不仅仅局限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可以有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对老师的评价等等。第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不要局限于以考试结果来评价学生,那只是对学生评价的一小部分。比如在英语教学中,角色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评价方式,可以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因此,老师不应拘泥于单一的评价方式。第三,评价内容的多维化。要从多个角度来制定评价的内容,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第五,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只注重结果是片面的,两者结合才能较全面、合理、正确、公正的评价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既是对学生学习状况的反映,也直接的影响学生学习的下一阶段和学习的结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总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习热情,促进全面发展。老师评价学生的同时,要反思三点:一是评价是否发挥了其应有的功能。二是评价是否关注了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变化。三是评价是否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经常反思评价,善于捕捉信息,及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才能更好的服务教育。同时,我们要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投身对学生学业评价的行动研究中,不拘泥于成见,不满足于现状,积极探索新型学业评价模式。

第四篇:教育测量与评价真题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学

试卷

(课程代码 623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学生成绩做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的分类,实际上是一种 【 】 A.顺序量表 B.称名量表 C.等距量表 D.比率量表 2.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的朝代是 【 】 A.西周 B.两汉 C.隋朝 D.唐朝

3.对经常表现出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测量与评价是 【 】 A.形成性测量与评价 B.诊断性测量与评价 C.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D.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

4.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的答卷进行评分的一致性程度,我们称之为 【 】 A.重测信度 B.复本信度 C.同质性信度 D.评分者信度

5.由强度和频率、标号、标度三个要素构成的,衡量评价对象达到评价指标要求的尺度,我们称之为 【 】,A.评价指标 B.指标体系 C.评价权重 D.评价标准 6.学生的操作实验技能考核是属于 【 】 A.客观测验评价法 B.主观测验评价法 C.表现性测验评价法 D.评定量表评价法

7.图形再认测验、视觉保持测验或图形记忆测验等是属于 【 】 A.文字记忆测验 B.非文字记忆测验 C.综合性成套记忆测验 D.思维能力发展测验

8.智力测验在社会历史舞台上获得 13.为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教师用5—4—3—2—1来表示,这属于

【 】

A.评定量表评价法 B.数字等级评定量表评价法 C.图示等级评定量表法 D.等级评定量表法

14.语文学科中的诗歌创作和命题作文是属于想象能力测量与评价方法中的 【 】 A.作品分析评价法 B.心理测验评价法 C.记忆测验评价法 D.思维测验评价法

15.由测验专家严格按照测验编制程序而编成的测验称之为 【 】 A.团体测验 B.标准化测验 C.能力倾向测验 D.人格测验 16.测验蓝图是编制试题的 【 】

A.指导和依据 B.思想和方法 C.比例和难度 D.目标和结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7.无论是直接测量还是间接测量,要实现这些测量必须具备测量的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测量的量具;二是要有意义相对明确的测量 ;三是需要有一个测量或

计算的起点,这个起点叫。

18.物理量的测量大多是 性的,教育测量大多是 性的。

19.美国的格兰朗德认为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可以用公式来表达,即:评价:= +非测量(质的记述)+。

20.现在学者一般认为,我国的考试制度在 已见端倪,我国的考试制度正式建立。

21.能力倾向测量与评价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 倾向的测量与评价,另一种是 倾向的测量与评价。

22.测验题目基本上可以分为 和 两大类。

23.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按照由低级到高级的难易程度形成一种递进的等级关系分为

六个类别、领会、运用、、综合、评价。24.依据解释测验参照点的不同,可以把测验分成 参照测验和 参照测验两种类型。

25.档案袋评价有不同的类型,但用于班级学生评价的档案袋基本上可以分成 档案袋、过程型档案袋和 档案袋三种。

26.知识行为测评法又称为,人格测验中的问卷测验法又称为。27.思想品德测评有利于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通过测评可以实现: 功能、功能、反馈功能、教育功能、预测功能。28.《体育与健康》课程总目标把课程内容分为五个学习领域,它们分别是运动参与、运动技 能、、心理健康和 五个领域。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29.终结性测量与评价 30.最佳行为测量与评价 31.体能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2.教育评价的共同要点是什么? 33.表述得当的教育目标必须符合哪些要求? 34.如何理解学生品德形成的“基本维度说”?

35.如何理解身体领域发展目标?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

第五篇:新建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第一章

第一章

1、简述认识要素,过程及方法

答:认识要素包括1.认识的主体“认识主体”是认识论的核心。时代正迈向信息时代并将向智能时代过渡,认识主体的内核也将日益复杂。2.认识的客体(认识对象)(1)以自然界为认识对象,(2)以人和人类社会本身为认识对象,(3)以人的精神现象为认识对象。(4)认识对象的特征,(5)认识对象的功能。3.认识的中介(1)以人的活动(实践)作为连接认识主客体的桥梁、纽带和中介(2)信息中介,把“信息中介”引入主客体关系,不仅拓宽了认识论研究的视野,也使得我们对于认识主客体关系的理解趋于深入。

2、简述认识和测量的关系

3、结合案例分析说明测量的三要素

4、结合案例论述物理和化学测量与教育测量的区别

5、教育测量的定义和特点

6、简述化学教育测量的对象及特点

下载教育测量与评价[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育测量与评价[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生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作业题

    第一章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概述 1、化学教育测量的概念? 概念: 化学教育测量是将教育测量的一般原理和法则运用于化学教育过程中而自成体系的一门科学。 3、化学教育评价的定义......

    中学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课程考试)

    1. 举例分析中学数学各种类型试题命制的方法与技巧? (总分:25分) (比如针对计算题、证明题、作图题、探究题、应用题、设计题;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探究题)2. 从试卷的难度、区......

    教育测量与评价讲稿1大全

    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 1. 学习目的:通过学习了解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原理,运用数学教育测量与评价获得信息,对数学教学进行测量与评价,从而指导数学教学实践。 2. 内容介绍:了......

    教育测量与评价总结(推荐阅读)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 后 心 得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0902学校: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测量与评价》学后心得进入大学后学了很多有关教育的......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专题十

    教育测量与评价专题十 一、填空题 1.常见的聚类统计量有__距离和相似系数_。 2.距离统计量有_欧氏距离 _,__明氏距离__,__马氏距离_。 3.类与类之间的距离有_最短距离法_,_最长......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期末考核

    关于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的调研报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课程评价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

    测量与评价资料

    体育测验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体育评价的功能:①导向功能②监督检查功能③激励功能④筛选择优功能⑤诊断改进功能 测量量表:①名称量表②有序量表③等距量表④比例量表......

    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

    第一章 测量的定义:测量系根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包含三方面的特性:法则、事物、数字。 测量的三个要素:单位、参照点、量表。 教育测量的涵义:教育测量是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