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比赛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09:09: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比赛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比赛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比赛的通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

论文评比活动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优化、多样化我校“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服务于学生成长,经研究决定开展优秀论文评比活动。

一、参评对象:马家寨中学在职在岗的全体教师。

二、论文主题: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

三、论文选题要求

1、论文选题要以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着眼点,既要体现原创性要求,有自己的实践、思考、研究和创见,又要确保提出和论述的问题对我校的课堂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

2、论文体裁可以是调研报告、实验报告、个案研究、教学活动案例与分析等,但都必须符合各自的写作规范要求,做到中心突出、主题明确,语句通顺、文字精当。

3、论文文稿正文前要有“摘要”(200字以内)和“关键词”(3-5个);引文要准确;注释统一用脚注,每页编号,参考文献置于文稿最后,注释和参考文献要写明作者(主编、译者)、篇名(书名)、报刊名称及日期或期次(出版社及出版年份)、页码等项。论文题目用小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摘要”用小四号宋体,“关键词”和文中一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小四号楷体,“摘要”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四、写作及时间要求

为达到提高自我的目的,请老师们认真按下列环节落实:

1、本周选题。论文选题可参考附录:《论文课题选题参考》。

2、下一周收集素材,学习与本论文课题相关的知识,为撰写论文作好充分准备。

3、第三周写好论文提纲、组织文章框架。

4、第四周充实内容,完成写作。

5、论文完成的截止时间为12月30日。

6、参评论文严禁抄袭。

五、评选程序:

1、初评。每位教师将自己撰写的论文复印分发给本学科组成员阅读,由学科组长负责组织评比。每个学科组评出至少四篇优秀论文交教科处。

2、校评。教科处组织学科组长、教师代表进行第二轮评选。评出至少十五篇优秀论文。

六、奖励办法

1、本次论文评比活动是我校“第二轮课内比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轮评比活动中记15分。

2、学校评出一等三名,奖金100元;二等奖五名,奖金60元;三等奖七名,奖金30元。并为所有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特别优秀的论文学校将推荐到上级单位参加论文竞赛,获奖后另按《马家寨中学教科研奖励制度》进行奖励。

马家寨中学教科处2011-11-24

第二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

[摘要]本文研究分析了七个方面的内容,即“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方法,研究的成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力图通过教学实践研究,寻找“问题解决”能力培养与课程教材知识体系学习之间的互补与平衡,形成稳定简明的教学理论框架及其操作性较强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数学意识、逻辑推理、信息交流、思维品质等数学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个性打下良好基础。

一、“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框架

1.在一定的问题情境背景下,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借助教师和同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主动获得知识。

2.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供动力,而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与数学知识体系的建构两者之间的互补与平衡有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3.学生和教师是教学活动中能动的角色和要素,师生关系是互为主体、互相依存、互相配合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都应得到发展和发挥。

二、“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目标

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潜力,培养主动参与、团结协作精神,增进师生、同伴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目标

1.会审题——能对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

2.会建模——能把实际问题数学化,建立数学模型。

3.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

4.会归类——能灵活运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并能进行总结和整理。

四、“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法:(1)通过语言描述,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2)利用录音、录象、电脑动画等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问题情境。(3)学生排练小品,再现问题情境。(4)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5)组织学生实地参观。

2.尝试引导,把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问题解决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常用启发引导方式:(1)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2)阅读教材,学习新概念。(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3.自主解决,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

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常用方式:(1)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快乐。(2)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应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再进行尝试解决。(3)对于思维力度较大的问题,应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共同解决。

五、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1.教学目标的确定

(1)知识目标的确定应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能力目标的确定应强调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和培养。(3)情感目标的确定应注意学习兴趣的激发、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等等。

2.教学方法的选择

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以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思想方法,培养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

3.问题的选择

合适的问题至少应有如下特点之一。

(1)重视情景应用,即给出一种实际情景和需求,以解决现实困难为标志。

(2)具有探究性,即问题不一定有解,答案不必唯一,条件可以变化,试验方案可以自己设计,允许与别人讨论等等。

(3)非形式化,即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模仿,不是靠熟练操作就能完成的,需要较多的创造性。

4.教学策略的运用

(1)主体发展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组织并落实多种形式的课堂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高认识能力和增强情感体验、情感控制能力,发展个性特长。

(2)动机激发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吸引到有兴趣的、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所产生的愉悦和成就感,学会正确地对待挫折,从正、反两方面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3)层次设计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自主、合作、体验、发展”等层次为学生提供概念、定理的实际背景,设计定理、公式的发现过程,让学生体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领悟寻找真理、发现规律的方法和思想。

(4)探究创新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和探究的时间,指导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

六、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1.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标准:(1)能否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2)能否应用各种策略或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3)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4)能否证明和解释结果。(5)能否概括和推广解法。

2.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方法:(1)观察学生解题过程的细节。(2)聆听学生对解题方法的讨论。(3)批改学生的作业、测验和考试卷。(4)分析学生的学习体会或考试心得。(5)阅读学生的数学小论文

七、研究的成效

1.青年教师的课堂教育思想和观念从“灌输型”向“启发探究型”转化。

2.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化。

3.师生关系从“从属型”向“平等型”转化。

4.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可以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方式来实现。“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基础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的一种尝试。

第三篇:“四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四五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四模块;五策略;六环节

【中图分类号】 G42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18―0072―02

“四模块五策略六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简称456模式)是我校在学习蔡林森“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生成地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两年来,已在学校得到了普遍的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四模块

四模块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使用的四种主要的学习方式,即学、思、议、练。

1.“学”,课堂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主线,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自主学习在先,合作学习在后;学生学习在先,教师讲解点拨在后。学生自主学习依据教师设计的学习指导,明确内容、方法、要求、时间,进行生本互动。合作学习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当合作学习遇到困难或学习意见不统一、学生的认识模糊时、知识需要拓展时,教师应及时讲解,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思”即思考。思考贯穿学习的始终。课堂上的积极认真思考,就是要思考所学内容的来龙去脉,它与旧知识的联系以及在实际中的运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认真看书,静心思考,对知识形成表象认识;对存在的疑惑,通过兵教兵(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讨论、争辩、讲解、点拨是一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对知识整理归纳,提升内化,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在当堂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作业,这个思考的过程是对知识的巩固与升华。

3.“议”即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指师生在课堂上围绕一定的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以实现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法。有效的“议”建立在学生独立自主的“学”和积极主动的“思”的基础上。课堂讨论有利于认识的提升、知识的拓展、思维的碰撞与新的观点的生成,也有利于个体在讨论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点,加以更正。“议”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学习指导中提出的问题,更正检测练习中的错误。在“议”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能倾听其他同伴的意见,并对同伴的观点质疑、辩论。议的过程中,参与面要广,课堂氛围要宽松、和谐、自由,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练”即巩固练习。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练习是对新知的延伸和继续,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和技巧的重要途径。有目的、有针对性、巧妙又恰到好处的课堂练习,可以使学习过程优化,从而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学习目标。练习时,要突出课堂学生学习的重难点,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的内容,并促进对内容的理解。练习的形式不拘于写,而是演、评、画、游戏、访问等形式与听、说、读、写巧妙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使其主动练习,使学生在练习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

二、五策略

五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的五种教学策略,包括目标导学、问题引学、生本自学、合作互学和训练巩学。

1.目标导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有序进行自主合作学习,并根据目标组织实施教学。运用目标导学能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要求,使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以“目标导学”为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目标展开一系列教学活动,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励学生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努力学习。

2.问题引学。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和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因而提出问题应成为教学的逻辑起点。问题引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等学习方式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问题引学不同于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问一答、齐问齐答或半问接答式的随口而问,也不同于程序教学的程序作业,而是围绕教学内容和重点难点提出的能引导和激发学生认真读书,钻研教材,正确思维,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导学问题。这种问题构建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上,是在学生最近发展区域内“跳一跳”,通过学生的“学”、“思”、“议”、“练”就能解决问题。

3.生本自学是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有正确的自学方法后,带着思考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完成检测性的练习,再通过解决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对疑惑、无法解决的共性、个性问题,进行反馈交流,完成自学。自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看例题、听录音、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等。

4.合作互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启发、相互质疑、相互触动、相互评价、相互反馈等形式,在认知、情感、人格等方面形成的多级活动关系。这里的“合作互学”不是热热闹闹的小组讨论,而是对于自学中、检测中暴露出的疑难问题,个人经过思考不能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再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这时,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就有了合作的内容(自主学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合作的人(做对的学生帮助做错的学生更正,学懂的学生教不懂的学生),这样的合作学习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合作学习,每个人都在动脑,都在思想深处互相对话,一对话,错误得以凸显,真理也更有了说服力。

5.训练巩学即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课堂练习包括课堂检测和课堂作业。课堂检测是在生本自学后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的练习题。课堂作业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留足时间,学生当堂完成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绕学习目标通过“学”、“思”、“议”,已经解决了大部分问题,遇到的学习困难,也在师生的帮助下得以解决。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及时消化教学内容,当堂达到学习目标。针对知识目标,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及时掌握;针对能力目标,要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情况下巩固练习,形成技巧;针对情感目标,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感悟,达到升华。同时,利用所学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六环节

六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其操作程序一般分为“目标导入”、“学习指导”、“自主学习”、“检测反馈”、“讨论总结”和“完成作业”等6个教学环节。

1.目标导入。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用简洁、明晰或富有趣味的语言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入,板写课题。然后出示学习目标,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主动地围绕目标进行探究性学习。

2.学习指导。目标导入后,教师马上出示学习指导。小学高年级常用屏幕出示,小学低年级可由教师口述。学习指导一定要具体,要让学生明确四方面的内容: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时间、学习的要求(即自学后如何检测),这样,就能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提高学习效率。

3.自主学习。这个环节是学生根据学习指导,认真地阅读课本、思考或动手操作,完成学习指导中的要求或思考题。(1)在学生自学时,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静下心来,钻进书本自学知识。一般不允许学生边看书边讨论。教师不能板书、不能东张西望,以眼神扫视全班,督促学生认真自学,保证自学实效性。(2)学生自学时间可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情况,灵活调整。内容简单,学习时间可缩短;内容较多或难度较大,可延长学习时间。低年级一次自学时间不宜过长。

4.检测反馈。教师可采用提问、听写、朗读、板演、书面练习等手段检查学生自学的效果。(1)语文、英语学科一般以朗读、听写、对话操练为主,数学学科以书面练习、板演为主。(2)尽可能让后进生板演练习,最大限度地暴露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3)检测时,后进生回答问题或板演时有困难,教师可适当提示,或更换学生,以免影响教学时间。(4)教师及时搜集学生检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分析、归类,在头脑中进行第二次备课,为下一环节有效点拨做好准备。

5.讨论总结。指教师根据检测反馈的信息,组织学生进行 “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最后由教师补充、更正,帮助归纳、总结,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完成作业。即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两个:一是检测每个学生是否当堂完成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

以上六个环节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是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教师运用时,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全过程都要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教师的“教”应该是在学生学了以后,针对发现的问题而进行的。但因学情不一样,科目不同,课型不同,年级不同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作出相应改动,切不可生搬硬套、模式化。

编辑:郭裕嘉

第四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构建1234课堂教学模式的课改方案》

芹池中学数学组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追求教学效率是教学的本质特性,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更是教育事业实现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当前学校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不轻松,质量又不高的问题,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在我校组织的几次针对课堂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中,其结果反映出我校课堂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共同问题:

1、课堂不够生动,对学生没有吸引力;

2、教师讲得太多,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

3、教师较多是关注自己的教,而较少关注到学生的学;

4、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面太窄,差生容易被忽视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课堂,其教学效率很难保证。这种“教师中心,系统传授”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辩与创新,学生的主体性难以体现,学习积极性被压抑,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提出,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必须改变现有的这种缺乏生命活力的、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核心概念界定及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核心概念界定

1.1对“1234高效课堂”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1.2对“教学模式”的界定

“教学模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套计划或模型,是基于一定教学理论而建立起来的较稳定的教学活动的框架和程序,也就是各种教学活动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具有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的教学活动的角度看,它具有变化性,但宏观的过程角度,又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一种教学模式由几种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组成。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在某个具体领域的具体化,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可操作性,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之间的桥梁。

2、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做法

自教学活动诞生之日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就在“追求教学成效,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这一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研究和探索它,不断孕育、萌生和形成了丰富的有效教学模式思想。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讽刺——定义——助产”,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有效教学模式奠基的,无疑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改变了自古以来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之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直接以“普通教育学”提出有效教学的追求,设计了“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在前苏联,凯洛夫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及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至此,由夸美纽斯引领,经过赫尔巴特的充分发挥,加上凯洛夫教育学的加工改造,这种以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传统基本发展成熟。后来,人们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这“三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否能促进有效教学产生了质疑。基于此,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应运而生,提出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二维对立”——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史上对立的两派教育主张,在看到它们观点对立的一面的同时,更多的研究和发现它们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行动研究。研本课题究主要有三方面的目的和意义:

一是探索出适合新湖中学各学科特点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意义:改变我校现有的缺乏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可以解决我校课堂教学中现有的一些问题,使课堂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土。

二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高效课堂走向高效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

三是以研促教,加快教师的专业成长。意义:促进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教学观,逐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进而优化教学,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计用三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

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七、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访谈等。

八、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9月——2013年9月,共分为五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9月—2012年4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教学骨干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现场观摩学习“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4、各科组教师到文汇中学、松岗中学课堂观摩学习。

5、组织赴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

6、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2年4月—2012年7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配置移动黑板,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新湖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2年8月—2012年12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设四个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实验班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验班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实验班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德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4、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5、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杜郎口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6、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3年1月—2013年5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3年5月—2013年9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5、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科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第五篇: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开 题 报 告

莒县二中刘敬云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普通高中教学面临着转变观念、扎扎实实研究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此外许多名校都有许多名师承担着许多重要的科研课题,通过教育科研推动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科研我们很难有很大的提升,所以我们必须树立用科研带动教育教学的正确思想。新的教育形势促使我们即将迈入一个新课程改革内涵发展的新时期。

但就目前情况看,由于教学策略不当导致教学无效或低效,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高耗低效。这是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之后依然存在的严峻现实。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挖掘潜力,既学得轻松有趣,又能有良好的学习效果,确实需要思考。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鉴于目前的这种情况,我们根据日照市教科研提出的“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指导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和我校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实施的一些具有真实内容的做法,总结出了我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于2010年确立的《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经过4个月的筹备工作,今天正式开题,我代表本课题领导小组向课题全体成员作开题报告,请大家研究讨论。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主要做法

自教学活动诞生之日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就在“追求教学成效,降低教学所耗、增大教学所得”这一功利性动机的驱使下研究和探索它,不断孕育、萌生和形成了丰富的有效教学模式思想。

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以对话法为主要特征的“讽刺——定义——助产”,是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教学模式。为现代有效教学模式奠基的,无疑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他总结确立的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改变了自古以来手工业方式的个别教学法,大大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之后,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直接以“普通教育学”提出有效教学的追求,设计了“普遍有效”的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在前苏联,凯洛夫提出了“五环节教学”模式,即“组织教学——检查作业及复习旧课——揭示新课题及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至此,由夸美纽斯引领,经过赫尔巴特的充分发挥,加上凯洛夫教育学的加工改造,这种以追求“教学规模”的有效教学传统基本发展成熟。后来,人们将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三中心”:“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这“三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否能促进有效教学产生了质疑。基于此,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派”应运而生,提出了以“学生”、“经验”、“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二维对立”——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史上对立的两派教育主张,在看到它们观点对立的一面的同时,更多的研究和发现它们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进入近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

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目标——导控”教学模式、“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高效课堂,东庐中学的教学合一“讲学稿”课堂教学,文汇中学的“自然分材”模式等。

我校确立的“学-导-练”教学模式,一方面体现了上述几种模式的共性,但另一方面又有我校自己课题研究的个性与特色。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通过教育科研的引领和牵动作用,使老师们在明确素质教育新形势下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教学思想的前提下,通过一套简练又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流程,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成为学习得主人;推动我校课程改革健康有序的向前发展,不断增强面对教育发展的能力。

将课堂教学建立在学生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从而使教师的教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起符合我校实际的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科研课题确定后,学校成立了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组),对此课题进行督导,而且我校对课题研究所需要的资金和资金来源有充分的准备,同时还对课题研究所必备的教育教学设备有一个周密的安排,总之我校有实力,有能力,有潜力去完成这项课题。课题的完成有利于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进程。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教会学生会学习。

五、课题界定及支撑性理论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立足点是“面向学生的发展”。

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预计用三年时间达成如下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各学科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特点和我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

堂评价体系。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校教学质量。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有效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乐学、会学,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通过本课题研究,增强教师的教研意识,促使老师们加强学习和交流,打造一支爱学习、会研究的教师队伍。

5、在研究过程中,举办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促进学习型校园的创建和积极向上的校园人文氛围的形成。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现场听评课、教师访谈、学生座谈等途径,调查研究目前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通过理论学习,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学生观是什么,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

3、通过对当前国内有影响和实效学校的课堂教学的观摩学习,研究他们课堂的特点、基本点、基本模式、课堂评价、要求和管理等。

4、研究教材,教材是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载体。研究对教材把握、处理的度和呈现形式。

5、研究学情,要分析学生现有的水平和对教育教学内容的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学习兴趣、动机、意志、情感等。

6、研究学法和学习方式,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研究自学、帮扶、互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存异质疑、交流展示等学习方式的组织和引导要点。

7、研究教法。立足学情和教材,各学科不同内容和课型,运用什么样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才能使学生高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8、研究课堂评价。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成功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研究,初步制定出各学科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可持续作用”的、侧重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课堂评价体系。

9、各学科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理论学习、观摩学习、教材研究、学情研究、学法教法和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各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八、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访谈、个案分析法等。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课题的研究时间为2011年2月——2012年9月,共分为五个具体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调研、动员、组织学习阶段(2011年2月—2011年4月)

1、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教师访谈、学生座谈、课堂观察等途径,了解我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组织召开多种形式的教学改革讨论会,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3、教学骨干赴山东省杜郎口中学现场观摩学习“三三六”课堂教学模式。

4、各科组教师到文汇中学、松岗中学课堂观摩学习。

5、组织赴杜郎口中学学习的教师开展校内课堂教学改革研讨课。

6、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教改动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话教改,谈困惑。

第二阶段:初步探索实践阶段(2011年5月—2011年12月)

1、学校成立《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并开题,各科组制定子课题实施方案。

2、各子课题组成员在课堂教学中改革实践,上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研

究,不断实践、反思、学习、探讨、改进、再实践。

3、学校为课堂教学改革创设条件:配置移动黑板,在校园网上建专题学习空间,增添学习资料、加强科组教研学习的力度以提供智力支持等。

4、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以学论教”,初步制定出能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总体方向的“新湖中学课堂教学评价表”。

5、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各子课题组研究课等。

第三阶段:深入实践阶段(2012年1月—2012年3月)

1、各子课题组全面、深入地开展课改研究。子课题组成员加强相互听课和研究。各子课题组负责人要带头上模式研究课,课题组每周要推出至少两节组内模式研究课,并及时评课、总结、改进、调整。

2、每个年级设四个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班,实验班的各科教学都要按各科的新模式来组织课堂教学。实验班老师加强学习和交流,课题组组织实验班老师每周开一次实验研究会,找问题,想措施,及时调整。

3、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纵向跟踪对比研究,对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德学生进行横向定期对比研究。

4、学校定期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

5、学校组织校级公开研讨课、请杜郎口优秀教师上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家讲座、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改进实践模式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追求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6、各子课题组初步总结形成本学科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评价体系。

第四阶段:全面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

1、各学科在全校全面开展新模式的课堂教学。各班各学科都要按各子课题组总结出来课堂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

2、各子课题组及时总结改革中的成功经验,每周开展两次交流研讨会,推广经验,改进不足。

3、加强学习和交流,积累经验。学校每周组织两节校级示范课,推广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使各学科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

4、依据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表,组织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第五阶段:总结深化阶段(2012年6月—2012年9月)

1、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

2、学校及时总结推广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学习简报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

3、学校对全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进行总结,结合学校实际,总结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表彰先进,深化完善。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学改革中表现突出的科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深化完善我校课堂教学模式。

十、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智力保障。邀请课改专家作讲座,邀请外校优秀教师来我校上示范课,配置课题研究所需的学习资料,组织部分班主任、课题组教师到外地中学观摩学习等。

2、制度保障。制定课题研究管理制度,制定教研激励制度。

3、物质保障。设置专项研究经费,及时配备课题研究中所需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此外,研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具体实施到个人。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

十二、参考文献

[1]赵连根.从“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出发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7(2);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3]姚利民.中外教育家有效教学思想初探[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4]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266;

[5]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6]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45;

[7]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8]张刘祥,金其生.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下载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比赛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结构多样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比赛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谭朝祥 一、找出问题 当今的课程改革下的数学教学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研究单位:卢龙县木井乡国俭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小组 课题负责人:安秋霞电话:7203604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一轮的课程......

    重点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重点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方案京山一中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1)选题的意义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终贯彻着一个非常清晰的教育改革逻辑,即: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素质教......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与创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多样化与创新 农垦建三江管理局前锋农场学校 徐文彬 当今教育正从过去的“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要求尊重个体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其主动性、......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高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高效课堂的建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利于增加教师教学的自信心。本篇文章将主要从高效课堂的内涵与特点、建......

    改。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

    《普通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实 施 方 案 临江市第二中学按照白山市教育学院《关于在普通高中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通知》要求,针对我校在新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专题

    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