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辩证的看待国际证书
辩证的看待国际证书
背景篇:全球经济一体化
我国加入WTO之后,劳动力市场逐渐和国际接轨,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开始慢慢融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一个人只有掌握了国际通用的知识体系或技能,才有能力和资格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竞争。
国际证书是发达国家设计的在各领域中符合国际惯例的资质标准和体系。拥有它也就标志着拥有该专业领域知识、能力和经验水平的国际认可,更容易在国际人才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比如在会计行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考取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CC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AI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美国管理会计师考试(CMA)、澳大利亚公证会计师考试(CTA)的重要性,因为通过其中的一项考试都意味着通晓国际通行的会计和审计准则,势必能在国际化的商务社会中受到格外的重视。
除会计业外,与世界迅速接轨的还有人力资源管理业、金融业、IT业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工作者相对而言更热衷于国际证书的考取。
WTO把我们融入了一个没有边界的市场体系和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世界逐渐向统一的市场过渡,在这个市场中,智力资源的占有和分配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所以,像国际技能鉴定协会的权威证书ISCA、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CCA等,就走进中国,登上了舞台。
在IT行业,备受中国白领接受和重视的是“IT专业技术认证”,这是由微软、思科、Novell等国际著名IT企业颁发的。据调查,如果在国内获得Cisco认证或者Microsoft的MCSD认证,薪金一般提高40%至60%;如果获得Novell认证或者Microsoft的MCSE认证,薪金一般提高30%到50%。
综上所述,我国加入WTO之后急需培养大量的国际化人才,途径之一就是引进国际证书培训考试项目。很多三资企业、跨国公司和外商独资企业把是否拥有国际证书看作衡量人才素质的重量级砝码。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人才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力求向国际化人才方向发展,而取得国际证书是得到企业、社会和自我认可的一种途径。
优势篇:权威、专业、含金量高
国际证书往往具备权威、专业、含金量高三大优势。
以下一个小案例也许可以表明国际证书的权威价值。一名只有中专学历的商校毕业生与一名某著名高校文秘专业的本科生一同到一家颇负盛名的私营企业应聘办公室秘书,结果出
人意料,本科生败在中专生手下。心存不甘的本科生向企业老总询问落选的原因,老总直言奉告,“那名中专生自学考取了剑桥办公管理国际证书,具备了企业急需的全面综合能力,因为企业信赖这一证书。”大学生不禁叹息,堂堂的学士在国际证书面前黯然失色。其实,如果了解了该证书,我们不难理解企业的选择:剑桥办公管理国际证书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和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联合在我国推出的考试项目,专门对办公室管理以及秘书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测评。它要求证书拥有者必须具备秘书职业不断变化的职能和实际工作环境中要求的各项技能,比如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高效的沟通能力等等。
国际证书之所以具有权威性,其原因之一是它的专业性——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完美结合。上海奥的电梯有限公司财务分析经理陈岗先生在谈到当初考取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认证(ACCA)证书感受时说,学完ACCA,会计包含的东西都清楚了,因为在ACCA里有完全不同风格的模式,他觉得ACCA是专为培养经理人而设计的,它不是方法的执行者,而是方法的提供者,这正是ACCA的专业培训精神所在。
最后,含金量高也是国际证书备受人们推崇的原因。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已有7000多人次参加了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考试,近4000人通过了考试,获得PMP头衔。一位有着博士学位、原广东省某大型国企的总经济师,是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引进PMP后首批获得其资格认证的人员之一,他为此付出了上万元的“投资”。之后,他的PMP资格被一家外企看中,以20万元人民币的年薪聘用,一年的回报就超过了他“投资”的十几倍。
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回报?十分简单,PMP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合格的项目管理人员的标准。
中国自己的职业认证体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远不如这些国际证书,原因在于国际证书里包含了这个专业的国际规则、高水准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手段,国际证书有其科学和独到之处,这正是国际证书的闪光点。上海大学宗教学系毕业的张新元在谈起自己求职找工作的经历时感慨道,当时手持的尚方宝剑正是IT国际职业资格认证的微软认证,该认证使得已被浙江某外企聘用的他在广西省高校寒假双选会现场再次成为用人单位追逐的对象。自然,国际证书含金量的衡量,需要了解颁证机构的资质是否权威和过硬,是否得到业内行业和政府机构的正式认证,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即国际证书中国化进程中的盲点。盲点篇:盲目、泛滥、莫须有
据统计,目前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存在近100万技术工人缺口,现有的240万从业人员中,70%只具备初中文化水平,真正具备诊断汽车故障能力的技术工人还不足20%。因此
汽车维修已被列入教育部实施的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重点之一。来自“汽车王国”的德国汽车机械师认证就是在国内汽车维修人才奇缺的情况下被引入国内的,但是这个被普遍看好的“金字证书”实际上呈现给我们的并不全是美景,高昂的学费使之变得“曲高和寡”,首期培训班招生仅有5名学员报名参加,高质量的国际证书在国内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国际证书因其含金量高而受人追捧,但是这并不等于所有的国际证书都是高质量的。目前不少国外的小证书在中国很是流行,但是职业认证机构却不承认,获得这样的证书费时费力费钱,却毫无价值可言。很多在校大学生都收到过一些标有“克莱登大学”的垃圾邮件,上面说只要你支付60美元,就能获得该大学的学位证书,甚至还有一条附加条件是,愿意获取该大学文凭的人,可以选择是否去该校读书。但是细心的学生总会在不显眼之处发现一行小字,“该文凭不被国家教育部承认”。所以,我们应该清醒地选择正规的、有专业水准的培训机构或者学校进行学习、考取真正物有所值的国际证书。
国际证书中国化进程中另外一个盲点是泛滥。很多培训机构只要你交钱就发给你证书,这使得部分国际证书在中国迅速贬值。比如在IT国际认证培训领域,一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很无奈地说,目前混乱和无序已经殃及整个培训行业,很多机构让老师报名参加所教授的那门课的考试,为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该门课的题库,之后再向自己的学生详细讲解,学生的任务是把题背下来,很多学生都是靠背考题拿到国际证书的。此外,现在只要你肯出钱就可以购买到某个全球权威认证的科目题库资料,而且覆盖率保证95%以上,正确率同样很高。据了解,思科的认证在全世界的通过率是62%,而在我们国家却达到了95%,是我们的国人比别人更聪明、更勤奋、更赋资质吗?如果我们再看到,我国不懂IT的人居然也拿着某大公司的工程师证书,很多在国外很值钱的证书,在国内的外资企业眼中不过是废纸片一张,我们是不是感到一种莫名的悲哀呢?当国际证书大有水分,不断贬值,我们是否应该深刻反省一下,如何避免和消除这个盲点呢?
最后,在我国还出现了莫须有的证书,不少没有得到国际认证的代理机构却大肆在我国违规宣传和操作,致使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用不菲的金钱换来的是一张废纸。
如今,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变得越来越理性,国际证书毕竟并不等于国际人才,任何证书都是背景参考。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公关部经理杨伯宁说,他们并不看重应聘者是否有“洋文凭”、“洋证书”,看重的是个人经历、学习能力和工作经历,可谓“证书诚可贵,能力价更高”。但是,如果你具备了与职业要求相匹配的专业能力,你认真考取的国际证书是权威的、专业的、含金量极高的,那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还会惧怕用人单位的百般挑选吗?
第二篇: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全面辩证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科学判断形势、利用趋势、发挥优势、引领态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对经济发展预期管理至关重要。
今年*月份以来,复杂演变的国际局势和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叠加,给恢复势头良好的中国经济带来不小冲击,下行压力备受关注。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形势和经济工作时,立足全局,把握大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坚持办好自己的事、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其中,既蕴含着发展观,也强调了方法论,对我们科学判断形势,全面把握大局,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我们既要科学理性地认清当前经济形势,把握和应对好短期波动的冲击影响,正视和解决好困难压力,还要从较长周期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大趋势,把握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底气、后劲,从而保持定力、积极应对,沉稳从容地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开放,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
千磨万击韧性依旧
外资是个风向标。近年来,尽管受疫情冲击、地缘政治等影响,部分外资企业开始多元化布局,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继2021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后,我国吸引外资继续攀升,今年*—*月实际使用外资****.*亿元,同比增长**.*%。中国德国商会、中国美国商会的报告显示,超七成的德资企业、超六成的美资企业计划增加在华投资,多家知名跨国公司围绕低碳业务加大在华布局。
成熟投资往往寻求长期稳定的回报。中国市场于外资而言,“长期”体现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为全球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的意愿也不会变;“稳定”体现在,我国完备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超大规模市场等优势,依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外资“加码”,是对中国市场潜力和经济前景实打实的“点赞”。透过外资窗口,我们看到了中长期的预期和信心,也要正视眼下的压力和困难。
观形取势,需要将今年*—*月份稳步恢复向好的国民经济运行与*月份以来的情况分开看,否则就可能干扰我们对经济运行真实状况、变化趋势、机遇挑战的判断把握。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工业生产加快,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势良好;服务业保持恢复,生产指数同比增长*.*%,比去年**月份加快*.*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比去年**月份加快*.*个百分点;投资作用突出,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比2021年全年加快*.*个百分点;外贸稳定增长,货物进出口总额*****亿元,同比增长**.*%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为一季度开好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月份以来特别是*月份,部分经济指标转弱,这是疫情冲击带来的短期变化,是受外在影响的阶段性波动。但面对新的下行压力、更严峻挑战,我国经济依然显示出强大韧性。
——看保供,基础产业支撑有力。疫情冲击下,我国粮食和能源等基础工业保持增长,为抗击疫情、推动经济恢复提供有力支撑。从农业看,冬小麦苗情继续转好,春播备播进展顺利,进度快于去年同期,夏收陆续开镰,丰收在望。从能源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增长*.*%。这些都有利于保障生产生活正常运转。
——看稳价,基本生活类商品产销持续增长。*月份,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和*.*%;鲜冷藏肉、速冻食品产量分别增长**.*%和*.*%。这些都有利于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看结构,内需主引擎作用依然凸显。一方面,消费仍在恢复,尽管*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但电商、网上零售保持增长。*—*月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制造业投资增长**.*%,在全部投资中增长最快。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这些都意味着投资还将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看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韧性彰显。*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好于全部工业。*—*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好于全部投资。
数字和事实最有说服力。尽管经受了千磨万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坚固。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纽约时报》刊文称:“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中国的发展都是贸易和投资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改革开放**多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在各种困难、压力、问题、挑战中不断突破、加速成长、创造奇迹。
回顾党的十八大后的经济形势,外部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内部是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经济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不断累积,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跨越**个春秋,再看中国经济: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近**万亿元到超过***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美元到超过*.*万美元,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
非凡**年,贯穿其中的是“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完善宏观经济治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打好三大攻坚战以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为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条件,又通过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了发展动能有序转换,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稳字当头,进中取势,成效斐然。20**年**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这是我们党对发展大势与客观规律的精准把握,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工作经验的全新总结,彰显了战略定力和勇气智慧。
坚持稳中求进,无论是面对逆全球化的狂风骤雨,还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无论是解决快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老问题,还是转型升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这一要求都是总基调。依照这一方法论,我们保持定力、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化新征程。“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悠悠吟唱穿越千年风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变成现实。
聚焦当下的经济工作,更需要我们秉持“稳中求进”的要求、掂出“稳字当头”的分量。这个分量在于,当前中国经济压力叠加——稳增长难度增大,稳就业形势严峻,稳物价压力上升。面对多种难题相互交织,发展如同逆水行舟,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奋发有为,在稳经济和助企纾困上发挥更大政策效应。
这个分量还在于,“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高质量发展是宏观经济稳定性增强的发展,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宏观稳定成为稀缺而宝贵的资源。谁能持续稳住经济大盘,谁就能克服疫情影响,稳住民生底线,在新一轮增长中夺得先机。
顾大局,稳字当头;行大道,稳中求进。越是在复杂情况下,越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做强实力远近结合举大事,必有所资。
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而一些新的不利因素又在增加、演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社会上难免出现焦虑情绪。对此,我们一方面要正视各种困难、压力和挑战,做到弄清症结、心中有数;另一方面,一定要看到大势大局大面,中国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回旋余地广,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硬底盘不会改变。尽管压力困难客观存在,但我们有“稳”的基础和实力,有“进”的动力和空间,更有抵御风险、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和强大能力。
——一系列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蕴含巨大商机。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规模效应、空间配置效应、结构效应与社会福利效应不断显现的经济大国。
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之中,投资还有很大潜力。“十四五”规划***项重大工程建设正加快推进,分解出的****多个项目有序实施,各地已储备
*.*万个专项债项目,全年水利工程和项目可完成投资约****亿元这些工程项目有着巨大发展商机。
——超大规模市场释放的巨大消费能力,蕴含无限机遇。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人均GDP超*.*万美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亿人、市场主体总数超*.*亿户的经济大国。
受今春疫情多发影响,一些消费被抑制,但需求并未消失。传统消费转型升级、新型消费潜力释放、线上消费强势“补血”,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大循环的关键枢纽,市场机遇无限。“培育新型消费,发展信息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鼓励定制、体验、智能、时尚消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这个大市场勾勒出诱人前景。
这样的大市场,谁都不想错过。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筹备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参展企业签约面积超展区规划面积的**%,世界***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逾***家,药品、医疗器械、汽车等行业世界排名前**位企业大部分已签约参展。很多境外展商表示,希望继续深耕中国市场,并获得更大发展。
——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蕴含强大的抗压耐冲击的韧性和优势。
今天的中国,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是工业经济规模跃居全球首位的经济大国。广袤的神州大地,从针头线脑等生活日用品,到航母、飞机等大国重器,都能生产。这一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从大到强”的难题待解,但它夯实了走向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在国家发展安全方面的意义更为显著。再者,这些年我们坚定不移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先进制造业稳步迈向中高端,各行业企业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在应对冲击、缓释压力时往往韧性很强,中国经济有更大的调整空间。
去年以来,一揽子政策组合拳精准发力、持续加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一批快速成长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重要基石。与此同时,围绕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新兴产业链布局也在进一步加强。稳定性和竞争力日益增强的产业链供应链,为守住“稳”的基本盘、创造“进”的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
——人才资源大国的势能逐步彰显,为经济主战场竞争提供了坚实支撑。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有**亿多人口、*亿多劳动力、*.*亿多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技能的人才资源的经济大国。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近年来,中央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先后推出一系列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推动了人才培养、评价、流动、引进、使用、分配、激励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人才队伍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高技能人才擦亮制造大国的智造名片,科技研发人才提升中国创造的价值水平,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人才积蓄支撑发展的澎湃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化、“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的推进,“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可期。
千行万业的汩汩活水汇流成中国经济的浩瀚大海。中国人民勠力同心,不惧任何风浪,拥有战胜一切困难、应对一切挑战的依傍和底气。
强基健体固本培元“稳”不是消极等待、无所作为,而是有底线、有静气、有张力;“进”也不是只管向前、不顾深浅,盲目进击往往欲速不达。“稳”与“进”,既需要有章法,也需要实干与担当的支撑。实现今年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必须付出更大更艰苦的努力。对于短期的冲击波动,我们要对症下药、纾困解难;对于中长期的潜力释放,我们要强基健体、固本培元。
——纾企业之困,解就业之难。
就业稳,居民收入和民生才有保障,社会财富才能稳定增加,稳增长也才有支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吸纳就业的大头,纾企业之困,就是解就业之难。今年以来,我们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尤其是退税减税,全年总量将达到*.**万亿元。这是为市场主体下的“及时雨”、送的“雪中炭”。关键是各项政策要靠前发力,各项工作要加快节奏,无论是退税减税降费,还是专项债发行使用、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支持企业稳岗等,已出台的政策要尽快落实到位,明确拟推出的要尽量提前,产生更大政策效应,确保上半年和全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与此同时,着力稳消费,综合施策释放消费潜力;挖掘有效投资,补上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开辟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
——固市场之本,培创新之元。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经验。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哪个领域能够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哪个领域的发展就能充满创新活力、各类生产要素就能发挥出最大效能。公平公正是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保障,也是市场主体对政策满意度的一杆秤,政府就是公平公正竞争的守护者。这些年,我国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今后还要乘势而上,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放”上,规范行政权力,深化改革减繁去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管”上,抓紧明确透明稳定可预期的监管规则,对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监管,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严查重处;在“服”上,要更好担当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责任,用心用情做好民生工作。
——强发展之基,健制度之体。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以显著制度优势抵御一切风险挑战,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从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到日益丰富不同领域具有创新性、支撑性的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层次分明、系统完备,在国家治理中日益显现出巨大的制度效能。我们要看到,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可以预期,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必将在国际竞争中赢得更大的比较优势,展现出更为旺盛的生机活力。这也是我国发展进步可以凭依的战略性有利条件,是我们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的重要保障。
政策工具箱已经打开,善策妙方纷纷显效,瞄准的都是一件事——自己的事。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有“舍我其谁、责无旁贷”的担当精神。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就是要有“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胸怀“国之大者”,善于把地区和部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把政治经济、宏观微观、战略战术有机结合,做到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对每个人而言,就是要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用双手创造更美好的明天。有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定向,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是中国经济破浪前行的最大底气,我们的未来就没有战胜不了的挑战、没有跨越不了的难关。
行而不辍,万里可期。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号”经济巨轮正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第三篇:儿童心理学:如何辩证看待孩子说谎
儿童心理学:如何辩证看待孩子说谎
当然,年长儿和幼儿的撒谎表现和原因是有区别的,但作为家长如何看待孩子撒谎,其采取的态度应该是相同的。我想,懂一点孩子心理,多一些理解和沟通,讲究一些教育技巧和方法,比之打骂孩子会更有效。本文仅供家长参考!
提问:你好 我家儿子10岁了 爱说假话 现在说假话时的神情都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了 我们家长打也打了 骂也骂了 道理也讲烂了 他还是这样 要咋办啊?
答复:孩子说谎,基本上是“情有所缘”,不要光顾着指责孩子,家长要先从自身寻找原因。打骂是最原始,最无效和无奈的措辞,对10岁的孩子基本是无用的。我将发表相关的博客,敬请关注。
说谎常常被成人认为是不太光彩的行为(除了善意的谎言之外),对于孩子说谎,家长更会感到诚惶诚恐,怕孩子学坏了。国外的心理专家做过很多深入地研究,结果表明,宝宝在2~3岁时就会讲完整的谎言了。听到这个结论,家长往往会感到很震惊,甚至感到惊恐。其实,父母不必对此大惊小怪--“说谎”是孩子心理发育中的常见现象。
解析宝宝爱撒谎的六大原因
1、害怕受到惩罚
事例:杯子打碎了,妈妈打屁股
3岁的男孩凯凯在家里跑动时不小心碰倒桌子,碰坏了妈妈刚刚买来的精致茶具中的2个杯子,妈妈回来后当然“龙颜大怒”,质问凯凯怎么回事,凯凯胆怯地说:猫咪刚才从桌子上蹦过去,碰坏了杯子。妈妈明知凯凯在撒谎,更是气不打一处来,朝凯凯的小屁股狠狠地揍了几下。
分析: 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基诺特分析儿童说谎的原因时也说:“说谎是儿童因为害怕说实话挨骂而寻求的避难所。”2~3岁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当他们发现自己做错事时,会本能地害怕随之而来的惩罚,特别是已经有过做错事被训斥、惩罚的经验。
建议:此时妈妈不要为了让孩子说真话而一个劲地盘问,那样只会使孩子把谎话编得越来越圆。为孩子创造一种说真话的宽松环境,告诉孩子人都会犯错,应当勇敢的承认,下次注意了就行了。当孩子主动说了实话后,首先要表扬孩子的诚实,然后再妥善处理孩子的错误。
2、想象和现实混淆
事例: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星期天爸爸带悦悦到动物园。动物园可真好玩,狮子、河马、大象、犀牛……哎呦,看得悦悦眼花缭乱。咦?为什么动物和人长得不一样?为什么白天鹅长着丰满的羽毛和大大的翅膀?如果大象长了翅膀,它这么大块头就能带着我飞回家了。回到家后,悦悦自豪地告诉妈妈:“是大象带我飞回来的。”
分析:
2、3岁左右的孩子见闻逐渐广泛,感情丰富、语言能力逐渐发展,想象力也异常丰富。长着翅膀的大象、和房子一样大的冰箱,诸如此类天马行空的想象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中极为常见。他们常常根据自己的愿望去幻想,以想象代替现实。但由于生活经验少,缺乏知识,再加上记忆的不准确,想象往往容易受情绪支配,对一些事物分辨不清,出现想象与现实的混淆,此时说谎只是把心中的愿望表达出来,这种行为与孩子的品行无关。
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比如:“大象带你飞回来的,你太神气了!”来满足孩子的欲望。接下来,帮助孩子分清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现实,并教会孩子如何表达想象和愿望。
3、理解性心理错位
事例: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
强强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带来的“机器猫”很好奇,一把枪过去自己先玩起来,那个小朋友哭哭啼啼地找老师告状了。
老师把强强叫到一边温柔地说:“抢小朋友东西是不对的,下次改了还是好孩子。”咦?老师表扬我是好孩子了,强强心里这个美啊!回到家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而枪小朋友玩具的事情反而忘得一干而净了。
分析:心理错觉让宝宝误读别人的话。
2~3岁的儿童认知发展处于前运算阶段,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具有表象思维能力,但不能全面理解语言的含义。孩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了心理错觉,从而说出了与客观事实不符的话。就如同故事中的宝宝,把老师的客观评价当成了表扬,出现“撒谎”现象。
建议:不要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对于这类“说谎”现象,家长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帮助
孩子分析成人的话的真正含义,消除孩子的模糊认识。
4、表现欲萌动
事例:其实我根本就没画完
幼儿园里,老师让大家画一只大红苹果。“画好的小朋友请举手。”“我画好了!”康康第一个举起了手。老师笑眯眯地对他点点头。康康心里很美,我是小朋友中最棒的一个!可是没想到,老师还让他把画好的红苹果展示给大家。“糟糕!”其实康康根本就没画玩,这可怎么办啊?
分析:表现欲驱使宝宝说“大话”
幼儿期的孩子表现欲很强烈,当孩子学会一首新歌,画了一张自己满意的画,会搭一种新的积木样式或会做一种新的游戏,就会高兴地向父母显示。表现欲能增强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同时调动宝宝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孩子在强烈的表现欲驱使下,会不自觉地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大话”,这些“大话”往往被父母理解为说谎。
建议:父母首先要用鼓励的言行帮助孩子巩固、发展他的表现欲和表现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与积极性。如:“宝宝真棒,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孩子客观的自我认知。接下来对于孩子给予客观的评价,逐渐培养孩子对自我客观的认知。
5、受成人言行影响而撒谎
事例:妈妈也骗人
王阿姨打电话约妈妈出去吃饭,妈妈说她生病了去不了。不对呀,妈妈没有生病啊。“妈妈,你哪生病了啊?”我话还没有说完,妈妈就伸出手指“嘘”让我别出声。一天晚上,邻居小朋友打电话让我出来玩,我就告诉她我生病了。妈妈说:“小孩子不许说谎!”我没说谎啊,妈妈上次就是这样和阿姨说的啊。
分析:幼儿模仿能力很强,成人在社会交往中一句漫不经心的谎话都可能被宝宝模仿。如果父母经常当着宝宝的面说些小谎话,以后孩子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说谎。另一种情况是家长有时不经意说了的话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兑现,比如有些家长许诺星期天带孩子到公园玩,但由于紧急的或特殊的情况未能实现,孩子就会觉得大人是在说谎,我以后也可说谎。
建议:父母要反思自己的言行,身教胜于言传。当父母告诉孩子要说“实话”时,要反思自己是否给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在此基础上修整自己的言行。另外,许诺孩子的事情
就要认真履行,如果不能兑现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取得孩子的理解。
6、为取悦父母而撒谎
事例:偷个小红花让妈妈表扬
妈妈总是当着我的面夸邻居家的小姐姐能唱会跳、长得漂亮,她从来不夸我,在妈妈眼里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今天幼儿园里老师教我们剪小红花,我偷偷地把一只小红花塞到了口袋里。回家后我告诉妈妈,今天我的表现好,老师奖励了我一只小红花。妈妈夸我真是个好孩子,我心里美滋滋地。
分析: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如果孩子表现得好就会很高兴,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如果孩子没有达到期望就会训斥孩子,长此以往,孩子为了取悦父母就会说谎。而父母如果不了解情况,让孩子撒谎成功,尝到了甜头,会强化孩子的说谎行为。
建议:面对孩子这样的说谎行为,家长要检查自己对孩子要求是否得当,期望是否合理,适当的期望是孩子进步的动力,但如果期望超出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就会让孩子形成心理压力,导致不良行为的发生。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缘于对父母有条件的爱的感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充分的尊重,孩子就会健康的发展。
第四篇:人民日报-辩证的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问题意识”,也要有“过程意识”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一
编者按
今日中国,仍在穿越历史的三峡。这样的阶段,水域开阔也暗流涌动,大河奔腾却泥沙俱下。如何准确把握时代方位、辩证看待社会发展,认识论与方法论的问题,从未如此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从今日起,我们刊发“本报评论部”系列文章,与大家共同探讨、共同思考。
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
曾有学者慨叹,我们遭遇了一个“问题的时代”。从大都市恼人的雾霾到田野间空心化的村庄,从“蚁族”、“蜗居”难圆梦想到“舌尖上的安全”屡现危机。翻开报纸,相关讨论不绝于耳;打开网络,种种质疑迎面而来。一时间,问题让人烦恼,问题使人愤怒,问题令人“绝望”。
如何看待我们时代的问题?
“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总书记的要求,是对问题应有的态度。“问题是时代的声音”,30多年改革开放历程,可以说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步步向前。如果眼里没有问题、心里没有期待,也就不会改革、难言发展。有“问题意识”,是认识能力提升的表现;能畅所欲言直面问题,更是时代社会的进步。
然而,过犹不及。如果“唯以问题识天下”,群情激愤中,任“问题焦虑症”裹挟成极端情绪,固化为狭隘认识,演变为偏执思想,将人人变成易燃易爆品;如果“只让问题遮望眼”,心灰意冷间,让“问题悲观症”驱逐社会自信心,抵消发展正能量,吞噬我们的幸福感,“问题意识”本身就也成了问题。
今天的中国,发展很快,矛盾高发,问题不少。我们固然要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但也不能期望万年之事、朝夕解决。将问题拖成历史问题诚不可取,毕其功于一役也绝不现实。任何时候不能忘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对各种问题,不切实际的空头支票,超越阶段的夸张口号,或是“一招就灵”的万能良药,不是天真幼稚,就是轻浮狂躁。
历史无非就是问题的消亡和解决,现实也无非是问题的存在和发展。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待我们所处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关键是要把问题放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观察,与国情对接、跟现实对表。一年一度的春运最为典型,一个多月34亿人次出行,而人均拥有的铁路,还不到一根香烟长度。现代化的速度提升了,过程却无法压缩,再加上不断增大的人口规模、水涨船高的期待诉求,都使问题的存在有客观性、必然性,问题的解决有复杂性、长期性。
希望找到一个总开关,按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肯定是空想。但在充满纠结的生活中,几乎每一个问题的细节里,倒确实暗藏着一个“哲学按钮”,按下那个按钮,被遮盖的意义就会一目了然。比如,农民工问题。过去十几年里,2.6亿农民相继进城,接近俄罗斯和日本人口的总和。他们的生活要在短时间内超越“绿皮车、编织袋”阶段,子女教育与就业,自身医疗与住房,十几年积累的问题要一下解决,即便是奥林匹克山上的希腊诸神,恐怕也无能为力。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化问题同样需要时间。用辩证法的方式考量社会进程,才能还原事件的真实意义。
解决问题的愿望迫切,可以理解,更应该重视。不过,如果能多点“过程意识”,会更有利于看到主流、形成共识。比如教育公平。北京、上海的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三分之一强。异地高考理应破冰,可如果不加任何限制地开闸放水,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即使翻番,也无法满足如此激增的就读需求。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不正是在这样的日拱一卒中,才逐渐逼近问题的最终解决?
抽象的价值,存留在理论之中;具体的公正,则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不像喊喊口号那样简单。医疗改革既需协调利益魔方,更需面对海量刚需和分布不均的现实;收入分配改革“分好蛋糕”理念明确,具体调整却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知易行难,在当前中国,尤其如此。不存在一种简单化的理念,可以立竿见影搞定所有“中国式问题”。30多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正是从哲学层面上理清了问题与过程的关系,才摒弃了急于求成的冒进,拒绝了休克疗法的诱惑,找到了正确的逻辑和顺序。
风雨多经人不老,关山初度路犹长。有时候,我们的确感到被问题“追着走”、“推着走”。这可以理解,转型期中国问题一大堆,公众和舆论更加敏感,未来的改革之路肯定也充满挑战。但也要看到,正是在对问题的不断突围中,国家社会得到了实质性改善。既有“问题意识”,也有“过程意识”,才能让改革者有更多回圜余地,才会对未来更有信心。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权利意识”,也要有“法治观念”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二
本报评论部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意识的步伐 这些年来中国社会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如果说,当年一部《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曾让人们充满好奇,那么今天,“讨说法”已经成为社会口头禅。从主张经济、社会、文化和消费者权利,到捍卫政治、环境、食品安全和纳税人权利,“权利意识”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深入人心、影响社会、改变国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由平等意识、网络媒体勃兴提供的多元表达平台、民主政治进步造就的个体意识启蒙,所有这一切,成为人们权利意识的萌发、表达和伸张的“时代注脚”。与之相伴,“权利意识”的高涨,也为树立法律权威、培养法治观念、发掘公民意识,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成为社会进步的催化剂。“一元钱”官司的较真,厘清的是社会是非观念;“物权”概念的普及,调动起创造财富的热情;“环境权”的主张,增强着生态文明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时代的洪流往往泥沙俱下,在极短时期内高涨的权利意识,也呈现出某种“初级阶段”特征。正如《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指出的,“一部分人只注重享受权利,不注重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此导致公众权利意识强与社会责任意识弱并存这一现象的存在”。飞机航班延误,冲上跑道拦飞机;发生医患纠纷,把棺材花圈抬到医院;网上讨论辩论,动辄粗口相向,乃至暴力威胁„„一些人为了维护个人权益,无视他人权益,罔顾公共利益,甚至更进一步,把他人权益、公共利益当作讨价还价的筹码,以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种走岔道的极端方式,将“权利意识”异化为“交相害”而非“交相利”的行为,让人遗憾,也发人深思:权利的风帆如何行进,才能抵达文明的彼岸?
“在一个多少算得上是文明的社会里,一个人所能够拥有的一切权利,其唯一的来由是法律。”法学家杰里米·边沁的结论一针见血。“权利意识”的伸张,离不开“法治观念”护航。在法律的条款中去寻找依据,权利的主张才能水到渠成;在法治的框架下予以推进,权利的实现才能顺理成章。反之,把“权利”当作为所欲为的通行证,认为有了利益诉求,就能够理直气壮地去冲撞底线、挑战规则、突破边界,整个社会又如何做到和谐运转?
一个成熟的社会,有许多不言自明的遵循:在高速公路开车,尽管车是自己的,但是不能超速行驶;在城市里盖房子,尽管土地使用权是自己的,但依然要服从市政规划。这些常识的背后,是对个人权利的清醒认知——没有什么权利是绝对的。任何个人权利的行使,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不得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惟其如此,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他人的权利才能得到维护,社会的福利才会趋于最大化。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艰难爬坡中,法治观念必须“跟得上”权利意识的步伐。一边是权利意识已经成为人们的惯性思维,一边是法治观念尚未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其间的落差,很容易造成社会生活的失序。没有对公共规则的遵从,我行我素的自由,就会导致“组团式过马路”的乱象;缺乏对法律程序的敬畏,对化工项目的异议,很可能演变成行为失控的骚乱。那种只问结果不计手段、“以错纠错”式维权,看似“高效有力”,却会让更多人不讲文明、不守规矩。在这个意义上,权利如果不能正确行使,不仅不能成为法治进程的铺路石,反而可能变成社会动荡的导火索。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任何社会行为一旦脱离法治视野,便不可能带来公共福利的实质增进,也难有公平正义的真正实现。今天,如果说,“权利意识”的启蒙我们已经完成,那么“法治观念”的启蒙还在路上。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深层原因所在。既要“权利意识”,也要“法治观念”,二者彼此砥砺、相互促进,才能让法治精神融入社会治理和社会生活,使“权利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民人格、建设民主法治社会的基础。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个体意识,也要有全局观念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三
本报评论部
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在今日中国的现实语境下谈全局观念,很容易招来拍砖乃至讥笑。一个传统上如此重视集体归属感的群体,又刚从“狠斗私字一闪念”的年代走出来不远,很多人还沉浸在对“无我”的反思之中。追求个性的张扬,强调多元与多样,思想的松绑,仿佛才刚刚开始。有什么必要在肯定个体意识的同时,强调全局观念的“也要”?
这正是社会治理的复杂性所在。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没有哪种观念像个体意识与利益诉求一样,如此席卷人心。从“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到“我的地盘我做主”,从“言利未必非君子”到“无利不起早”,个人利益已经成为很多人处理社会关系的出发点。或含蓄或直白,或温和或激烈,对个体的强调,迅速在社会价值谱系中全线展开。
观念的演进,源自奔流的实践。个体意识勃兴的背后,是告别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进程。明确的权利主体和利益边界,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也正是因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才赢得了亿万人发自内心的推动。只有集体没有个体的时代一去不返。
然而,“全局”从来不会因为对“个体”的强调就不复存在。辩证法的伟大在于,它永远提醒我们认识到问题的另一面。垃圾焚烧厂建在你这里不行,建在我这里也不行,但它总要建在一个地方,否则必然是垃圾围城;修桥修路修车站,拆你的房子不行,动我的奶酪不许,但它不可能修在空中,除非大家都不过桥不走路不出远门。一边抱怨雾霾遮天,一边不愿安步当车节能减排;一面痛骂就医难买房贵,一面又都想挂专家号住豪宅,这样的“通吃心态”,不止是在初级阶段的中国行不通,在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地方,恐怕也都会碰壁。
一切都让个人听命于集体,强调个人为“全局”无条件牺牲确属苛求;但“我满足了,才是公平,我满意了,才叫正义”,肯定也非理性。如果每个人都想着一己之私的最大化,完全以自身的感受衡量社会进步,“各私其私,绝无国民同体之概念”,不仅难以发育出良好的社会,也难以长久维持个体的利益。
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利益多元的时代。如果我们承认权利和利益的多元多样,欢呼由此带来的文明进步,那么也必须承认这样的事实:不同的利益都要尊重,个体与整体必须协调。近年来,无论是地铁禁食的争议,小区文明养犬的讨论,还是公共场所禁烟引发的热议,一系列公共事件无不提醒我们,个体行为并非是可以肆意奔突的河流,权利是有边界的。正如谚语所说,你挥舞拳头的权利止于我的鼻尖。懂得不同主体的妥协沟通,才能形成多元共存的利益格局。
社会的发展,将个体的尊严和福利推上了空前的高度,但也要看到,超乎历史条件和时代环境的个人主张,可能成为国家之痛。对“从摇篮到坟墓”高福利制度的过度追求,让欧洲国家掉入高成本、高税收的陷阱,社会危机由此而生。同样地,在中国进入快速城镇化的当下,要求取消所有城乡差别,在教育、医疗、户籍制度等方面实现绝对的均等化,不仅是脱离历史的,也是超越时代的。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以后,传统的权利概念经历了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绝对的、排他的权利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这个过程也是作为个体的公民重新进入社会的过程,是意识到权利之上还有社会责任的过程。无视他人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脱离时代的语境,抽象的权利只能在现实中逐渐风干。
不要总让“个体”与“全局”彼此排斥、互相追尾,不要总将对“全局”的考量,放在“个体”的对立面上。标签盛行的地方,理性容易枯萎;思维陷入绝对时,真理即成谬误。如果说,个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只是公民意识成熟的第一步,那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还需要每一个人更多秉持目光四射的全局观念,更多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批判精神”,也要有“建设心态”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四
本报评论部
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
曾有人说,批判精神,是呼唤进步的闪耀火花,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沉沦;批判精神,是追求真理的神圣之光,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堕落;批判精神,是面向未来的热切向往,它证明至少我们还没有绝望。
诚哉斯言。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批判是思想进步的活水、社会发展的源泉。没有哥白尼的批判精神,就没有神学大厦的坍塌,也就没有我们所生活星球的真相;没有费尔巴哈的批判精神,就没有对黑格尔哲学的扬弃,也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登场;没有共产党人的批判精神,就不会有社会主义中国的拨乱反正,也就没有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正是在批判中,我们突破一个又一个禁区,从必然王国一步步逼近自由王国。
如果说问题是时代的呼声,那么批判则是对这呼声的回应。在认识论层面,批判是认识问题的逻辑起点;从方法论角度,批判为解决问题、推动进步提供了契机。然而,仅仅有批判精神,混沌的世界是否就一片澄明、丛生的问题是否就迎刃而解?
比批判更进一步,费尔巴哈贡献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武器,哥白尼勾画出太阳系运行的真实图景。中国共产党人的态度,毛泽东说得清楚:“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样的态度,是辩证唯物主义者的态度,也是历史唯物主义者的态度。在他们眼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不是置身事外的冷嘲热讽,也不是痛快一时的情绪宣泄,而是破与立的对立统一、批判与建设的相得益彰。他们懂得,当批判精神异化为“为批判而批判”,不加分辨地否定昨天、鄙薄今天、怀疑明天,结果只能陷入历史的虚无:昨天一无所有,今天一无是处,明天一无建树。
社会总有不完美,值得批判的事情岂止车载斗量。13亿人口的中国,快速发展的转型期,有问题,甚至有很多问题,都再正常不过;即便是已经“熊抱”现代化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承认,“今天,技术的进步已经使得人类可以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但我们在处理人类事务方面依然捉襟见肘”。对这些问题拿起批判的武器,正确而且必要。问题是,如果人人都坐而论道,谁来为我们解决问题?
与解决问题相比,做个“批判家”并不难,对照理想,现实的缺憾俯拾即是。做个“愤青”就更容易,只需加一句“这个社会怎么了”,微博便会“很有气质”。但是,复杂的矛盾不会因批判自然遁形,社会的正义更不会因批判自动实现。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德尔诺夫舍克说得好,“单靠政治人物的努力是难以改善世界的”。社会的每一根毛细血管,都不能放弃对肌体健康所负有的责任。
批判是通向正义感的捷径,是体现存在感的绝佳方式,但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我们满足于道德飙车。中国的进步,不只需要“好不好”、“该不该”的判断,也需要“行不行”、“能不能”的探寻。制度的改革,社会的改良,人心的改善,有待众人一起发力。鞭挞黑暗时,点亮蜡烛;蔑视贪婪时,拒绝同流;痛斥冷漠时,伸出双手„„我们不仅要做提出问题的共同体,更要做解决问题的共同体。
“颠簸于批判主义的无边波浪之中,我们需要寻找一块陆地建构自己的理想。”令人欣慰的是,在我们的时代,有18名路人漠然而过的佛山街道,也有大学生司占杰倾注爱心的麻风病村庄;有彭宇案莫衷一是的质疑,也有硕士生李英强兴办乡村图书馆的志向;有郭美美炫富的空虚手袋,也有志愿者行动的朴实守望;有校园里“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不休争论,也有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倡议的强烈共鸣„„站在这块剧烈转型的不完美土地,有人沉溺于愤世嫉俗,有人习惯于悲观抱怨,但总有一些人以行动肩起责任,用积极主动的点滴努力,积攒起改造社会的正能量。
时代不仅需要解构,更需要建构。不要把批判的自由留给自己,却把创造的权利让给别人。历史的原野如此辽阔,作为时代的一员,你完全可以栽下花草、留下芬芳,种下树木、留下清凉。不仅当一个批判者,也要做一个建设者,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时代前进的一大步。
人民日报人民观点:有利益考量,也要有理想情怀
——辩证看待社会发展与问题之五
本报评论部
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怀
“如今的青年怎么了”,近来,关于青春的话题持续引发社会热议。有声音批评,本是最富朝气锐气、最有权利做梦的年轻一代,不少人却陷入利益的羁绊,精致利己而老于世故,热衷实惠而耻谈理想。
实际上,时常陷入利益羁绊的又何止青年?一事当先,做还是不做,往往悉心思忖;分内工作,竭尽全力还是敷衍塞责,尚得仔细权衡。得与失,取与予,风险与收益,付出与回报——在利益的坐标系上,很多人都在自觉不自觉地演绎着价值排序,精准计算着投入产出。一切似乎都进行得准确顺畅。只是,当物质的欲望填满生活,利益的喧嚣遮蔽生命的星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也会惘然惆怅:为什么,我们“两手满当当,心中空荡荡”?
当今中国,利益的正当性早已“除魅”。对利益名正言顺的主张,让人人得享发展成果,“利益觉醒”可说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成就之一。马克思早有断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刻意回避利益,岂止是陈腐迂阔,离开利益的齿轮,世界将空挡滑行。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都如小平同志所言,“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主义”。
但是,考量利益,并非让利益的追求绝对化。表面上看,精致的利益计较未必无益于社会的进步。相反,它有可能在短期内创造出经济奇迹。利益最大化的风轮,很容易鼓荡物质的城堡遍地开花。然而,这样的城堡却精神凋敝,缺乏良性演进的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人不会在意公共问题,只关心物质利益的人不会关心社会福祉。一旦利益的巨浪吞噬了理想情怀,我们的身边便会充斥利己主义的铁杆拥趸,责任能够淡忘、道德可以离席、灵魂容许出丑。不是吗?毒奶粉泛滥,地沟油盛行,在唯利是图的利益尽头,是良知的出局和底线的崩塌。
志愿服务,主动回报社会,却被猜测其中掩藏着利益动机;应对灾难,企业献出爱心,却被揣度背后有着利益交换。杨善洲图什么,用利益的逻辑说不通,就斥为“傻瓜”;郭明义为什么,用功利的尺子量不了,就断言“神经病”。利益的风暴撕碎了悬在一些人头顶的崇高云层,人不过是欲念死海中一个小小的漩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不与实利挂钩的理想不是“做作”、便是“矫情”,利益于是成为时代价值的“粉碎机”,让我们的社会只剩诛心之论,难言感动信任。
这是现代版的义利困惑,也是堕落版的利益考量。走出了“耻于言利”的时代,难道就一定要抛弃“时刻准备着”的理想?经历着“利益解放”的大潮,难道就一定要放弃“为了全人类”的信念?拒绝利益主义独步天下,理想情怀又该何处安放?
就像文学家所说的那样,“理想有如晨星——我们永不能触到,却可以借着星光在人生海洋中远航”。确实,理想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不能帮我们找一个优厚的工作,领一份体面的薪水。甚至一个有理想的人,活在当下,会比别人更觉生存的困难与尴尬。但是人若没有了理想,生命将走向何方?我们赞颂希望“让人类远离饥饿”的袁隆平,我们钦佩把汗水洒落山间邮路的王顺友,实际上是赞颂一种更饱满的意义、钦佩一种更丰盈的人生。循着理想的星光,我们才能跳脱一己得失,眼界更远、胸怀更大,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
“唯意志论”者固然举步维艰,只有利益的人生同样苍白无力,“喻于利”不是开启幸福的万能之钥,“喻于义”才能推开梦想的必然之门。构筑精神的高地、留存理想的底色,才有灵魂的原野郁郁葱葱,文明的河流碧波荡漾。这就是为什么写出《国富论》的亚当·斯密,更看重《道德情操论》,也是为什么社会的改革者,既需要现实主义的利益考量,更需要理想主义的勇气担当。
翻开历史,越是大发展、大变动的时代,越需要有超越个人、超越利益的理想。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的执着信念,法国大革命中民主自由的热烈追求,20世纪初叶席卷世界的红色狂飙,都曾是导引时代前进的旗帜。在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在“触动利益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的当下,尤需在物质利益之外,多一份理想情怀。借用叔本华的一句话,它是对每个时代伟大事物的同一性和连续性的信心,是对一代代人的变化和衰退的抗议。
第五篇:转变政府职能要辩证看待弱化与强化
转变政府职能要辩证看待“弱化”与“强化”
近几年,但凡有轰动效应的社会事件,都和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评论之声潮水般地漫进现实社会,也浸润着、改变着现实社会。嘈杂的声音之下,有冷静的观察,也有无意识的围观;有务实的分析,也有狂躁的诘问;有理性的思考,也有极端情绪的宣泄。面对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管理的日趋复杂,有人说,政府管的越多越好,也有人反其道而论之,强调政府管得越少越好。
政府管得越多越好,意味着没有节制的去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就会变成“全能选手”。那里能赚钱,那些行业能赚钱,政府比企业更明白。社会上哪些商品过剩,哪些商品缺乏,哪些商品即将被淘汰,政府比市场更清楚。政府会变得比企业高明。政府对什么都能预知,都能计划,都能调节,服务范围就会无限放大,需要的行政人员也会无限增多。最终,职能全面只会导致效率低下,机构浮肿,人浮于事,“全能”变得“无能”。
政府管得越少越好,意味着没有原则的去弱化政府职能,政府就会变成“守夜人”。在政府领域,干部可以放松正德约束,背离清廉为民的要求。于是,腐败分子可以有理由为了经济的发展,去接受权钱色的诱惑,理直气壮地贪污受贿。在商业领域,商人可以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用卑劣的手段去欺骗消费者,利欲熏心。于是,“地沟油”、“瘦肉精”等恶性食品安全事件变成社会的常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只是少数有良知人的奢望。于是,社会恶性发展成了再正常不过的发展模式,至此,政府失去了有效进行社会管理的地位。
全面辩证地认识政府职能转化是重要的。一定要破除和纠正一位弱化政府职能的简单片面的认识,一方面,要果断坚决地减少和弱化不适应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府职能,另一方面,同样要果断坚决地健全和强化适应和符合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政府管理职能。
因此,转变政府职能要实现政府管理由微观把控转向宏观调控,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面对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复杂的社会结构,有的职能要弱化,有的职能要强化,不能简单的统而笼之,更不能形成政府职能越弱越好的思维定式。一个弱化、一个强化是同等重要的,齐头并举,彼此呼应,不能顾此失彼、厚此薄彼,忽视和偏废了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