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结构[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5 09:20: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本政府结构[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本政府结构[本站推荐]》。

第一篇:日本政府结构[本站推荐]

天皇是国家元首

日本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现将日本部分机构名称和官衔做简要介绍。

厚生劳动省:由厚生省和劳动省合并而成,主要职能是负责全国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险、食品安全监督、就业以及劳动生产安全保障等,相当于我国的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民政部所承担的工作。

文部科学省:由原文部省和科学技术厅合并而成,主要分管全国的初等和高等教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推广运用等工作。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文化部、科学技术部以及国防科工委所承担的工作。

国土交通省:主要负责日本全国的国土资源保护和开发、公路交通的建设和管理,铁道交通的监管及气象、地震的预报和预防等方面的工作。另外,负责海上交通安全、船舶出入港口以及打击海上走私和犯罪等工作的海上保安厅也隶属于国土交通省。该省主管的业务范围基本上相当于我国的国土资源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旅游局和负责海岸警备、海上安全的武警部队等的工作。

内阁官房长官的职务十分重要,是仅次于内阁总理大臣(首相)的第二号人物。总理大臣出国访问或因故不能管理国家,基本上都由内阁官房长官代理行使首相权限,被称为政府的“大管家”。

日本有1都1道2府43县,属于同一级别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首长称为知事。东京都知事相当于北京市市长,但东京都还下属20多个市,所以习惯上称东京都知事,而不译成东京市市长。

中央省厅一览

2007年(平成19年)1月9日当前的中央省厅一览。中央省厅于2001年(平成13年)1月6日进行再编,大致形成了现在的体制框架。粗字体为以国务大臣为首的行政机关。

省厅名 设置所根据的法律、备注等

内阁官房 内阁法

内阁法制局 内阁法制局设置法

安全保障会议 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

人事院 国家公务员法。属内阁管辖。

内阁府

宫内厅

公正交易委员会

国家公安委员会

警察厅

金融厅

内阁府设置法

宫内厅法。虽不是内阁府的直属局,却是“内阁府的组成部分”。(内阁府设置法第48条)禁止垄断法。于2003年(平成15年)4月9日由总务省的直属局改为内阁府的直属局。“属内阁总理大臣管辖”。

警察法。“属内阁总理大臣管辖”(同法第4条第1项),为“管理警察厅”(同法第5条第2项)的内阁府之直属局。委员长由担任。(同法第6条)。

警察法。是国家公安委员会中的“特别机关”(内阁府设置法第56条)。

金融厅设置法。为内阁府之直属局。

总务省

公害等调查委员会

消防厅

总务省设置法

公害等调查委员会设置法。为总务省直属局。

消防组织法。为总务省直属局。

法务省

检察厅

公安审查委员会

公安调查厅

法务省设置法

检察厅法。是法务省中的“特别机关”(法务省设置法第14条第1项)。

公安审查委员会设置法。为法务省直属局。

公安调查厅设置法。法务省直属局

外务省 外务省设置法

财务省

国税厅

财务省设置法

财务省设置法。财务省直属局。

文部科学省

文化厅

文部科学省设置法

文部科学省设置法。文部科学省直属局。

厚生劳动省

中央劳动委员会

社会保险厅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劳动组合法、劳动关系调整法等。为厚生劳动省直属局。

厚生劳动省设置法。为厚生劳动省直属局。

农林水产省

林野厅

水产厅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为农林水产省直属局。

农林水产省设置法。为农林水产省直属局。

经济产业省

资源能源厅

特许厅

中小企业厅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经济产业省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中小企业厅设置法。为经济产业省直属局。

国土交通省

船员劳动委员会

气象厅

海上保安厅

海难审判厅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国土交通省设置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海上保安厅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海难审判法。为国土交通省直属局。

环境省 环境省设置法

防卫省

防卫设施厅

防卫省设置法。于2007年(平成19年)1月9日由内阁府的直属局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防卫省设置法。为防卫省直属局。

废止的官厅

邮政事业厅(总务省):于2003年4月1日废止了邮政事业厅,职权移交至以国家专管的部门和国家专管管理部门为特殊法人的日本邮政公社。邮政业务的企划立案功能等移交至总务省邮政行政局。另外,日本邮政公社通过邮政民营化(平成17年法律第97号)等措施,将于2007年10月1日起按不同部门独立进行公司化。

粮食厅(农林水产省):于2003年7月1日废止。

职权移交

司法考试管理委员会(法务省):从2004年1月1日起其职权移交至司法考试委员会。由国家行政组织法第3条第2项所规定的“省直属委员会”降格为同法第8条所规定的“省的审议会等”(比起直属委员会独立性较弱)。

预定进行职权移交的机关

社会保险厅(厚生劳动省):预定从厚生劳动省的直属局中进行职权变更。

防卫设施厅(防卫省):预定在2007年度统合进防卫省。

第二篇:日本政府

日本政府提交变更宪法决议

机械学院 工业设计1301 王岚20133403

实事报道:日本媒体17日报道,日本政府当天正式向关于完善安全保障法制的执政党磋商会提出了旨在修改宪法解释以解禁集体自卫权的内阁决定文案概要。为了确保对自卫队的文官统制,概要中写明了国会批准的必要性。文案概要的核心是高村提出的发动自卫权的新三大条件。即使日本没有受到攻击,以他国为目标的攻击若造成“日本的存在受到威胁,国民的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可能被彻底剥夺”等情况,将允许行使自卫权。文案概要没有对行使集体自卫权设定地理限制。

实事评议:日本民众对安倍企图修改和平宪法感到不安,他们不认同安倍推行的新军国主义和新民族主义。安倍无视民意,打算强行解禁集体自卫权的政治意图有以下三点:一,摆脱战后体制。安倍从解禁集体自卫权入手,目的在于架空宪法。二,配合美国亚太战略。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需要日本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旦发生不测事件,美国希望日本积极参战。三,遏制中国的崛起。为了牵制中国,日本除了增强军备,还要加强同盟建设,为此,必须解禁集体自卫权,对中国形成战略遏制。以上三点反映了安倍政府放弃和平主义、敌视邻国、穷兵黩武的错误理念,一旦得逞,将意味着日本的专守防卫政策发生重大转变。修改和平宪法无论对于日本的亚洲邻国,还是对于世界都是不利的。对此,亚洲邻国基于惨痛的历史教训有理由表示深切担忧,防止其愚蠢举动。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明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日本不仅未能深刻反省,反而愈发肆无忌惮。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的行为,本质上就是为参加战争松绑,国际社会必须高度警惕,决不能任其一意孤行。

近代日本有三次结盟,二战前是日英同盟,二战期间是日德意同盟,这两次结盟都导致了战争。战后直至今日是日美同盟,即所谓的日美安全保障。日本把现在的中国当成“假想敌国”,并且认为应该通过解禁集体自卫权来对其进行威慑,这其中的风险是相当大的。现在的日本有一种很强的倾向,即试图通过强化“日美同盟”来夯实外交基础。这是冷战时期日美安保军事同盟的延续,并不适合于霸权格局解体后形成的多极化的国际政治现实。安倍政府鼓吹“价值观外交”和“自由繁荣之弧”,煽动对中国的戒心和对抗心,试图拉扯“中国包围网”。这些举动反而可能导致日本孤立。国际社会质疑,日本为什么要对其他国家行使集体自卫权?为什么要出口武器?为什么要走上更容易发动战争的道路?其他国家可能反过来觉得日本才是威胁,开始包围和孤立日本。

安倍不把“和平主义”当作日本的宝物。真正的和平主义,应该是不用武力去达成和平。以所谓“价值观”分类,把不同价值观的国家视为威胁,觉得应该一起拿起武器压制对方,这是安倍“积极和平主义”的思维方式。大家拿起武器保卫和平的想法太狭隘了。如果日本行使集体自卫权,就意味着与美国那样好战的国家一起参与战争,开启了通往战争的道路,而战争与“和平主义”绝对水火不相容。

习近平主席提出关于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亚洲应该是一个整体,为提高亚洲整体信赖关系,大家应该互相合作。习主席呼吁亚洲各国合作为重,日本也应该表现合作姿态。现在的日本领导人没有这种合作的意愿是不行的。

面对当今安倍政府的这种做法,中国应稳住阵脚,冷静应对。

第三篇:日本政府危机管理的优缺点

案例二“公共危机管理与中日地震处理”

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优缺点

1、危机预警预防能力。预警的信息、情报系统不完善

缺点:①目前我国公共危机事件种类繁多,而灾情信息分散于各部、局、省、市、自治区。我国主管公共危机预警的专业部门,如气象局、地震局、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都各自建有内部的预警信息网络系统,有些已经开展了部分的信息交流。在部分城市和地区也已经建立统一的灾害数据库,然后以遥感、遥测数值记录、自动传输为基础,建立空、地、人的立体监测网和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在公共危机特别是自然灾害引起的突发性公共事件应对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市区由于条块分割,使得一般政府官员和社会公众无法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城市的潜在危机,不利于政府和公众采取措施消除潜在的危机或者对即将发生的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我国的公共危机预警的信息和情报系统,仍需要进一步整合。

②民众的危机意识亟待加强。民众的公共危机意识缺失,政府缺乏必要的危机知识普及,导致逃生方法不当,造成无谓的伤亡。因此,加强民众的危机意识教育,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是一件很迫切的事情。

③灾难应急的基础设施不健全。一些房屋缺乏必要的加固措施,人口密集的建筑缺乏必要的加固安全。例如学校、医院等。

2、危机决策能力

优点:①危机处理机制更加快速高效。地震发生后,中央根据《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迅速启动了一级响应机制。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布地震消息,抚平公众恐慌情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以温家宝总理为总指挥的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成立,各地的应急反应机制也随即启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和解放军、武警部队各级指挥员靠前指挥,十余万子弟兵、数千名医护人员、各种专业救援队伍迅速奔赴一线,铁路、交通、民航、电力、电信、公安等部门干部职工紧急行动,为抢救被困群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对于因地震损坏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抢险救援队伍争分夺秒进行抢修,努力争取救援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抵达重灾区。同时,在救灾过程中动用了一切先进科学设备,包括生命探测仪、医疗设备、战备医院等。缺点:①缺乏有关危机的统一立法。汶川大地震中催生了中国十大立法。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紧急避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征用调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地越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赈灾法》成为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成为中国国家危机管理的新起点。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缺乏完整统一的紧急状态立法的问题。我国虽然已制定了《国防法》、《戒严法》、《防震减灾法》等一些与危机状态有关的相关法律,但是,我国的紧急状态立法至少存在三个问题:第一,我国在宪法中没有完整的紧急状态规定,也没有一部完整的紧急状态立法。如果紧急状态产生原因非常复杂,就会出现无法可适用的现象。第二,相关的紧急状态立法没有明确规定政府在紧急状态下权力的行使范围,这就为某些行政部门过度行使行政紧急权力成为可能。第三,对公民权利的保障缺乏底线。目前立法多为行政机关行使权力提供依据,但缺乏在紧急状态下公民合法权利和侵犯如何救济的相关规定。

3、危机信息沟通能力

优点: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与过去危机管理中信息公开备受质疑相比,这次抗震救灾信息的快速、公开、透明,赢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这也是我国政府对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交出第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这表现在:一是信息发布快,许多重要资讯都是在第一时间报道,始终掌握着这灾情发布的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二是信息透明度高,对地震引发的灾难性后果,人员的伤亡情况,财产的损失程度,遇到的困难,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了如实的报道,使公众对灾区的情况完全知情,从而让各类谣言止于真相;三是允许国外媒体深入灾区报道,从而及时把地震的真实情况传达给国际社会,使政府的国际形象迅速得到提升。

缺点:①中国的慈善体制不健全,慈善管理混乱,不透明,民众的信任度低,丑闻不断。从而导致西南旱灾“宁愿捐水也不捐钱”。

②有些官员贪赃枉法,由于政府信息不透明,导致对政府官员的监督不够透明。从而使一些官员利用权力侵犯公共资源。例如一些乡镇的官员用赈灾款买车,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③政府缺乏必要的引导,致使一些情况恶化。地震期间中国政府打的标语是“不准打劫”,而日本政府却是“怎样逃生”,巨大的反差令政府颜面何存。

4、资源整合能力

优点:①社会力量参与程度更高,充分体现了举国体制的优越性。由于这次地震灾害的破坏性极大,仅靠一级政府的力量根本无法应对,因此必须整合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救灾与重建工作中来。地震发生后,政府迅速在全国进行了总动员,号召全国人民参与抗震救灾,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捐款捐物,志愿者纷纷赶赴灾区,迅速形成了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应对危机局面,有效提高了危机治理进程和效果。同时国务院要求各级政府压缩本办公预算5%用于抗震救灾,近期不得进行新的办公楼建设,并确定由北京等21省市分别对口支持四川一个重灾县。各地政府也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安置灾区学生上学,受伤的灾民救治,形成了强大的合力。

②危机管理更加全面系统。地震灾害作为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社会影响深远、成灾面广、次生灾害多的自然灾害,对人类有很大的影响。所谓次生灾害一般是指地震强烈震动后,以震动的破坏后果为导因而引起的一系列其他灾害。例如,地震发生时,震动使水库大坝破坏,造成溃坝而引起水灾,以及由于地震而造成人们的心理伤害。在此次抗震救灾过程中,政府非常注重对地震灾害的系统和综合治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了此次地震的次生灾害。例如政府积极启动了心理援助,组织心理专家和心理志愿者奔赴灾区,采取了多种形式,对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群体和个人进行心理干预,预防和降低由于地震灾害对人们心理造成的伤害。同时,政府还应积极组合各方面专家对由于地震造成的堰塞湖的险情进行分析,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排除了险情,有效避免了因地震造成次生灾害的发生。

缺点:①资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对物资发放疏于管理,对灾民疏于引导,导致哄抢物资现象。同时,赈灾款项还没有落到实处,例如有的地方官员以权谋私。②政府为了救灾,对企业干预过多,影响了企业的正常发展。如山东铝业,政府强行让其分摊“简易房”,造成其运转困难,甚至连工人工资都发放不出来。

日本政府危急管理的优缺点

1、危机预警预防能力

优点:①情报系统精确高效。情报是危机管理的关键,自1997年1月20日正式成立情报本部以来,大大减少了过去各情报机构各自为阵带来的弊端,情报传递得以畅通无助,减少了失误。此后,又于2001年3月增设了“紧急动态部”,专门负责收集和处理可疑船只进入“日本领海”的情报,以加强“领海防务”,对日本的情报系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民众危机意识强烈。由于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破坏性,一旦危机来临,大众的极度恐慌会造成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因此,日本很重视安全时期对国民的危机教育,包括日常生活中的危机教育和学校的危机教育,以增强防范危机意识,尤其重视培养全民危机意识和训练避险自救互救技能。

②基础设施健全,紧急避难所及时安置受灾群众。同时避难所里有水、干粮、帐篷,地下通道直接就是简易厕所,避免瘟疫的发生。就是由于如此完备的基础设施,使得灾难来临时民众能从容应对。

2、危机决策能力

优点:①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共有防灾减灾法律近40部,由于法律体系完善,日本危机管理机制在防灾救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②日本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主要由4个部分构成:首相,内阁官房,安全保障会议和中央防灾会议。其中,首相处于核心地位,其作用和地位都非常重要。在有关国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事件紧急情况发生时,首相有权根据事态发展的需要召开内阁会议提出议案,与内阁成员商讨对策,做出决定。内阁官房(相当于中国的国务院办公厅)是首相的辅佐机构和危机管理的最高指挥机关,在日本的危机管理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安全保障会议主要承担日本国家安全危机管理的职能。中央防灾工作会议的主要职能是当某一地区发生地震、火山爆发、台风与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时,负责制定和促进防灾规划的实施,同时,还设有由专家学者及官员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如“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域专门委员会”和“地震防灾基本计划专门委员会”等。日本政府还在首相官邸的地下一层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指挥应对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危机,在这一危机管理体系中,日本政府将根据不同的危机类别,启动不同的危机管理。

缺点:①日本政府决策不够快速高效及时。首相菅直人在地震发生两天后才到达灾区,影响了救援的进程,受到民众的谴责。同时在东电瞒报核泄漏的问题上表现的优柔寡断,只是让他们道歉了事,致使核危机扩散,推迟了救济。在救灾过程中,“时间就是一切”,而日本政府却表现得缓慢而不够灵活,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3、危机的信息沟通能力

优点:①政府、媒体与民众良性互动、信息透明。危机管理组织一直与新闻媒体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媒体按照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报道,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三角关系,既受制于政府,又影响着政府,既引导着公众又满足着公众需求。在这三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是危机管理者需要主动与媒体协调关系,妥善利用媒体的积极作用,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如在这次地震海啸中,正是因为有了媒体与政府的良性互动,在灾区居民的协助和支持下,抗震救灾工作不仅得以顺利进行,还避免了震后疫病。

缺点:①外交决策失误,日本政府一开始拒绝美国的支援请求,表现出民族的狭隘心理。同时缺乏公德心,将受污染的海产品卖给中国,同时还拒不认错,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应受到国际舆论强烈谴责。

4、资源整合能力

缺点:政府资源整合能力差。主要力量是企业和公民,虽然政府提供避难设施,但提供生活物资少,主要靠避难者自行解决许多人都是一天一瓢水、一两个饭团,许多都是临时从周边超市购买而来,饮食供应难以为继、居民缺乏御寒衣物。在这种大灾中,政府应该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去救援灾区,让救援物资紧急达到灾区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们在灾区很少看见政府的影子。同时,东电核泄漏时间后,需要政府迅速转移群众,而政府救援迟缓。真不知道日本政府是怎么想的。

总结出政府进行危机管理的方案

1、危机预警预防能力

①提高政府官员和民众的危机意识,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

危机意识的缺失是最大的危机。目前,我国政府官员和民众的危机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对公共危机的预警,不能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常常导致重大公共危机的爆发,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此外,我国的公共危机应急预案缺乏科学性、可操作性,同时也缺乏对应急预案的定期演练。因此,当危机来临时,人们常常手足无措,应急预案形同虚设。为了保证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顺利运行,政府必须加强对官员和民众危机意识的培养、危机应对技能的培训,同时还要制定科学、操作性强的危机预警应急预案,并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做到有备无患。

②政府在危机预警中与其他社会主体及国际组织的合作有待加强

目前,我国公共危机预警在与其他社会主体及国际组织的合作还不够。在我国的公共危机预警中往往以政府力量为主,非政府组织、私营机构、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力度还不够。但是,有效的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必须包括一个广泛的社会预警网络,而不是包括政府组织一个管理主体。由于公共危机预警需要资金和资源,政府必须联合各种非政府组织、私营机构,充分利用他们的资源及技术以更好的进行公共危机的预警。社会公众和媒体能够将危机征兆信息反映给政府相关部门,从而使政府相关部门尽早发现危机征兆,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因此公众和媒体在公共危机预警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政府必须将其纳入到公共危机预警机制中来。

2、危机决策能力 ①制定并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是建构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制度保障。

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因此,为了使政府危机管理法制化,使危机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有必要重视和加快涉及危机管理的立法。首先,要在宪法中对危机状态的确认、紧急状态的实施、政府紧急管理权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其次,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管理法》,统一的紧急管理状态法应该就下列主要问题做出明确规定:紧急状态的确认和宣布;政府的紧急管理权;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回应措施;紧急状态下的法律责任等。最后,还要制定、完善管理和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或者紧急突发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

②决策快速及时高效,应该以国务院牵头,总理为核心、紧急启动应急机制,各 部门协做配合。这次汶川大地震,我国政府各部门快速高效,紧急应对,表现出 色。

3、危机信息沟通能力

①利用媒体开展政府公关,化危机为转机,塑造政府危机管理新形象。危机对于一个组织和政府来说,可能是灾难,也可能是转机。因为危机的到来,破坏了组织系统的稳定与常态,迫使其重新进行抉择,挽回损失,树立形象。这时,政府就要利用大众媒体开展公关,帮助政府塑造危机管理的良好形象,化危机为转机。②建立政府、舆论、公民之间的良性互动。政府、媒体与民众良性互动、信息透明。危机管理组织一直与新闻媒体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媒体按照新闻传播的自身规律,对危机处理过程进行报道,促使危机向好的方向转化,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三角关系,既受制于政府,又影响着政府,既引导着公众又满足着公众需求。在这三者关系当中,最重要的是危机管理者需要主动与媒体协调关系,妥善利用媒体的积极作用,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

③完善我国慈善管理体制,加强对赈灾款项的使用监督,确保政府在赈灾管理过程中做到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的信任,让捐款在阳光下运行,打造阳光政府。

4、资源整合能力

①动员广大社会力量参与危机管理。这次汶川大地震一个重要特征是公民社会的觉醒,广大人民群众、民间组织都积极参与进来,捐钱捐物,充分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面对大灾,政府应义不容辞,但同时,民间力量开始崛起,在救灾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钱要花到刀刃上,加强对物资的监管,避免发生混乱现象,同时各级政府要对物资合理调配,积极发展灾区经济,不能以权谋私。③建立一个全面整体的危机处理系统。地震灾害是一个过程,不能为救灾而救灾,要及时迅速处理一些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同时要解决好灾区人民的心理问题,抚平他们的心灵创伤,让他们勇敢的活下去,共建美好家园。

如何消除恐慌

法国学者勒莫作过一个比喻“社会像一只蛹,蛹的外壳是多细孔的,内外可以相通的,社会的消息就通过从多细孔的网,不断从一个层面渗透到另一层面,从一个群体渗透到另一群体,从一个角色渗透到另一角色,其结果就是不断地改变社会实在性内容„„”。勒莫的比喻,也非常适合突发危机降临时的信息状况——各种信息和谣传无序涌流、四散传播、到处弥漫,在社会这张网上,充斥着的混乱信息改变着“社会实在性内容”,造成极大的不确定。这时只有政府的信息传播和管理,才能澄清谣言、传递真相、稳定人心,主导危机事件的信息流向。从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看到政府信息的有效传播和管理所显示出的价值和作用:

1、权威发布。研究表明,重大突发危机分为四个阶段,初期潜伏阶段处于量变时期,是解决危机的关键时间。对于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突发性事件,人们一开始就在巨大的震惊中陷入短暂的混乱,对地震发生地、余震强度、死伤人数、破坏程度等陷入一片迷惘。但是,我们看到,政府的权威信息发布,很快就提供了实情,展现了真相,消除了恐慌和不确定性。与“非典疫情”初期的人心波动、流言飞布相比。政府的权威信息发布起到了极大的稳定作用。据中国人民大学《5•12大地震抗震救援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95﹒13%受访者认为政府对地质灾害发生前后的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程度较高,只有4﹒97%的受访者认为公开透明程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政府信息的权威发布,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在于政府在社会管理体系中所处的领导地位、掌握的权威信息和丰富的社会资源决定的。

2、消弥谣言。重大危机总伴着谣言流布,加大了危机应对的难度,这时政府信息是谣言的克星。汶川大地震次日中午,成都市流传都江堰上游化工厂爆炸,自来水被污染。短短几小时,成都市居民出现了在超市抢购纯净水和大量囤积自来水现象。成都市政府及时进行调查,并在挡获三名造谣者后快速发出通告,消弥了谣言,制止了恐慌。政府的果断行动,信息的公开透明,广播、电视、报纸、手机等媒体的快速传播,让谣言不攻自破。在这一事例中,政府与传媒的信息整合、传播、扩散,无疑有效地阻止了流言的进一步散布。

3、稳定人心。人心不稳、秩序混乱,是危机爆发的重大特征,这时,及时公开发布的政府信息则是人心和社会的稳定剂。在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政府出于稳定人心的目的实施了瞒报策略——在发现污染后,加大丰满水库的放流量,以稀释污染物,却不通过媒体告知百姓,反而以负面新闻正面报道的手法,营造出有序、有效的虚幻事实。结果造成信息流障碍,给百姓带来极大伤害,产生严重社会后果。事实证明是行不通的。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在灾情较为严重的都江堰、彭州市等地,有谣传称紫坪铺水库在地震中受损严重,即将垮塌,致使众多群众举家离开都江堰市,向外地转移。对此,水利部矫勇副部长及时率领专家赶到紫坪埔对水库进行全面检查,并与政府一起借助传媒向公众发布水库大坝运行良好的权威信息,稳定了群众情绪。这一事件则说明政府信息的公开传播策略,更有利于问题解决。

4、引导舆论。舆论是一种内容十分庞杂而多变的社会精神形态,也是一种理智与非理智的混合体。尤其是在重大危机事件中,舆论信息和内容十分混乱,这时,政府信息应当成为舆论的主导者,去充分调动自身所能动用的传播力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形成一致的舆论氛围。汶川大地震中,政府信息的发布起到了巨大的舆论主导作用,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形成了万众一心的抗震救灾声势,汇聚为政府与传媒的舆论合力,为抗震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推动了抗震救灾的持续深入。

5、塑造形象。汶川大地震中的“信息公开”表明,政府信息的有效传播,也能塑造出良好的政府形象。这是因为危机处理得当,就能化危机为转机,变被动为主动,化低效为高效,最终为政府形象加倍得分。

第四篇:日本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方式

日本政府与市场结合的方式

一、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的内容

战后的日本,结合自身的历史与文化,博采众长,吸收了各类经济体制中的精髓与众多经济学派的合理内容,采取了市场竞争与国家干预相结合的“混和经济体制”,是一种在自由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在资源配置方式、决策结构与过程乃至经济运行方向等方面,国家通过产业政策、计划调节、行政指导等手段进行干预,且干预力度以及对经济的导向作用相对较强,因此,被称为“政府导向型”或“行政导向型”的市场经济。

二、日本政府导向型模式形成的原因及发展进程

1868年“明治维新”后才逐步开始的工业化过程中,日本为了尽快赶超欧美国家,政府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对经济生活实行全面干预,其资本主义发展是有别于欧美国家。有学者说“明治维新”前日本特殊的社会政治结构是政府主导模式的形成的前提,则二战后的发展是其最终经济根源。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概括如下:

(一)经济恢复时期(1946-1955年)

这个时期是日本经济发展最困难的时期,战后的失败使日本的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生产的原料及食物进口被切断,物价上涨,市场供给严重不足,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银行大量发行货币应付财政困难,为了使经济稳定下来,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实行“倾斜生产方式”,对煤炭、电力和钢铁工业进行了重点投资,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在1946-1951年这仅仅3年的时间内,经济恢复到接近与战前的水平,并走上扩大再生产的轨道。

(二)经济高速发展时期(1956-1973年)

经济恢复后,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为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这不得不归功于政府实行的经济计划和其他宏观政策的成功,呈现出宏观经济发展协调,微观经济效益高,实现充分就业,出口产品重工业化,持续保持贸易顺差的特征,使得日本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仅次于美国。

(三)1973年以后的稳定增长时期

在这时期中,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和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这两次石油危机均对日本的经济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经济增长率下滑,日本政府共花了五年时间调整经济,针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产业政策向新兴产业、环保产业和内需产业倾斜,通过明确的产业政策来引导资源配置方向,同时也使生产得以低速稳步增长,通货膨胀得以控制。之后,为了维持日本币值稳定,采取了一系列“重建政策”、减少财政赤字、财政和金融双紧政策、增加政府收入、控制支出、紧缩金融等政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

战后日本走上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之路,与欧洲实行指导性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相比,它的政府作用在宏观经济决策中权威更大,对国民经济的干预范围更广,手段更多元化,计划和政策实行更具有强制性,是“有所作为,有所不为,不为而为”。日本政府是市场经济国家中对市场机制破坏程度最小的政府之一,是帮助企业家的政府而不是替代企业家的政府,民间企业制度是政府的积极作用的到充分发挥而消极作用受到有效限制的基本约束条件。

四、日本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调控方式

(一)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手段

1.制定经济计划

日本政府通常根据若干实证性数据来确定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的发展目标及产业发展的优先顺序,并且公布政府将要采取的政府取向,以此来引导企业根据国家的计划制定出各自的投资计划与技术开发计划,使其主动适应国际政治与经济环境,并能够及时地采取有效的对策。二战后日本政府先后推行了12个全国性的经济计划,有效地对民间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间接干预。

日本政府的经济计划主要是诱导性计划,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三种。这种经济计划是宏观外的,政府并不会具体的规定企业要生产什么,要生产多少,这只是一个指导性的计划,不具有行政上和法律上的约束力,仅用来供企业参考。计划内容主要包括对增长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等这样一系列指标作出预测,它对企业表明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引导企业的投资走向。日本经济

计划被西方国家称为“世界上运用得最巧妙的计划诱导经济”。

另外,日本还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这是指政府部门针对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和兴办的大规模事业(如电子工业等)制定的有关法律和相关的计划(如《特定电子工业及特定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

对于计划的制定,日本有一套专门的经济计划机构,其中有众多直接从事经济计划工作的人员。但参与经济计划制定的不仅包括正式机构的人员,还包括各种利益集团。在日本的计划机制中,政党的领袖、政府的官僚由于掌握着立法权力和支配信息的能力而起着主导作用,但制定计划的过程中仍要通过各种组织与大小企业、学院及劳工进行广泛的协商。

2.调整产业政策

日本政府的产业政策是指政府为克服自由竞争的弊端,引导企业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竞争能力、保证产业协调发展而采取的一些措施。主要有:产业结构政策、产业配置政策、技术开发政策、能源政策、流通政策、中小企业政策、外贸政策等。该政策的实施往往通过硬性手段(租税优惠、优惠贷款等行政手段)或软性手段(对企业“劝告”、“建议”,发布产业结构设想等)两种方式来实现。

产业政策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合理化,其特点有:(1)阶段性。产业政策的具体内容是由各个时期经济状况来确定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因此产业政策的内容会随时间不同而发生变化。(2)具体性。政府的政策既不是包揽所有产业,也不是针对个别企业的,而是抓重点。所以即使在重点产业领域,企业之间仍处于激烈的竞争之中,着就有利于激发经济的活力。(3)战略性。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是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的,围绕赶超欧美的目标,使产业政策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3.合理的融资制度

日本的融资制度是政府金融政策和金融制度的直接产物。战后初期,为修复战争中受到的破坏,优先发展基础产业设施和重化工业及出口部门,采取政府主导型、间接融资占优的企业融资制度,以确保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此,日本政府长期采取低利率政策,同时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大量优惠贷款,使企业获得恢复发展所必须的资金。

同时,日本对金融业务领域进行了严格的限制,金融机构的业务分离有利于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保证银行机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收益,利于银行系统融通更多的社会资金。政府及民间的长期信用机构也为业界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充足的长期资金来源。另外,日本融资制度的基本特征是间接融资占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占外部融资的绝大部分。

日本正是利用财政、金融政策管理经济,从而使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日本政府有效干预经济生活的方式和手段。

4.通过法律规范

为了使经济活动有法可依,日本政府制定了各种制度法规来规范经济行为。日本经济法总的来分包括一般经济法、部门调节法和省厅地位法。这三类法律又包含具体的各项法律。这些法律直接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调节各种经济关系。日本政府并不直接干涉企业的经济关系活动,而是通过修订、完善一系列经济法规来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使企业的经济活动纳入到政府所要求的轨道之中。同时,这种法律规定不仅对经济具有限制作用,也有促进和保护作用,使得国家和企业都获得发展。

(二)政府对企业行为的管理

1.保护企业自由竞争、扶植企业

日本采取扶植为主,保护为辅,使日本企业在短时间内壮大起来,而一旦企业有了独立发展的能力,政府就撤销保护,实行自由化政策。同时,采取外部保护,内部竞争。尽管存在外部保护,而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因此企业仍未失去提高效率的压力。另外,日本政府还充当了企业间竞争的维护者和合作的推进者。

2.直接管理重要企业

日本政府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企业和行业进行直接管理,这部分企业有建筑业、金融保险业、通讯运输业、水电、煤气、造船、石油精炼以及制烟业,这批企业占整个日本企业总数的40%。这里所说的直接管理主要指政府掌握两权:行业审批权和产品价格决定权。而对于这些企业的经营,政府不予干涉。

3.为企业决策提供信息

日本政府以充当信息生产者、传播者和中介人的方式来参与对市场经济的管理。为防止信息垄断,保证经济信息为整个社会所利用,政府会利用自身的优势

来收集和传递信息,使企业家们能掌握宏观的信息,把握经济活动的总态势,从而有利其作出正确的,符合实际的,有利于企业和国家的决策。

4.向企业提供优惠待遇

日本政府有权决定向企业提供贷款、补助金、进口许可等优惠待遇。这类优惠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对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往往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崛起。而日本政府可以通过这种优惠的手段来扶植部分企业,引导企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从而作用于市场经济。

5.控制社会资本供求

日本政府用控制社会资本供求的方式来调节市场经济。基础设施作为经济活动不可缺少的载体由政府来提供。当经济过热时,政府通过压缩或削减公共投资来使经济降温;而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则通过增加公共投资来刺激经济回升。

日本的经济体制是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干预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调节机制,干预的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和产业结构问题,而市场作为微观调节机制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政府干预只能通过市场得以实行,市场又要受到政府干预的控制和引导。只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政府干预才能推动日本经济向前发展。而这种政府干预终究是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做出的,因此有其局限性。

参考文献:

[1]丁先觉:“战后日本政府宏观经济管理情况及对我国的启示”,《财政研究》,1993年第7期。

[2]韩树英:“日本模式中的国家、市场和企业——(美)查·约翰逊著《通产省和日本的奇迹》评价”,《改革与理论》,1994年第2期。

[3]马焕明:“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运营”,《日本学论坛》,2006年第2期。

[4]刘永瑞 蒋宏印:“论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特殊性”,《河北财经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5]刘艳婷:“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经济论坛》,2009年第9期。

[6]施洽民:“两‘手’交互作用发展经济的典型——简析日本的‘混合经济’体制”,《社会科学》,1993年第8期。

[7]孙世春:“论日本‘混合经济体制’的双重性”,《日本研究》,1998年第4期。

[8]孙世春:“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日本政府宏微观统筹调节经济的组织战略”,《日本研究》,1993年第2期。

[9]田丰伦:“战后日本经济发展模式评析”,《现代日本经济》,2007年第3期。

[10]特木尔:“对日本行政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的研究”,《北方经济》,1996年第4期。

[11]陶利波:“日本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及对我国的启示”,《行政论坛》,1996年第1期。

[12]王键:“日本政府干预经济述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3]王键:“日本政府调控市场经济初探”,《现代日本经济》,2202年第1期。

[14]杨鲁慧:“论日本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体制”,《中日关系与山东改革开放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

[15]俞宜国:“日本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控制”,《中国商贸》,1993年第5期。

[16]张维迎 程晓农:“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行为——日本经济体制考察”,《经济社会制比较》,1988年第1期。

[17]张艳梅:“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的评价及其调整”,《日本研究》,2004年第1期。

[18]张艳婷:“日本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形成的内在原因”,《理论界》,2004年底6期。

第五篇: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奖学金项目

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奖学金项目

一、项目简介

根据中国教育部与日本文部科学省签订的教育交流协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在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博士生奖学金项目Japanese Government(MONBUKAGAKUSHO: MEXT)Scholarship(Research Student)框架下,每年选派110名留学人员赴日攻读博士学位。

二、选派计划

1.选派专业

优先支持能源、资源、环境、农业、制造、信息等关键领域及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战略领域和人文及应用社会科学(详见国家留学网“国家留学基金优先资助学科、专业领域”)。

2.选派类别及资助期限

博士研究生:42至54个月(具体以日方实际资助期限为准)

3.选派规模:110人

三、资助内容

本项目录取人员往返国际旅费、在读期间的学费、生活费(2009:约15.5万日元/月)由日方提供;国内培训费由留学基金承担。

四、申请条件

1.关于申请人

申请人应符合《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人员选拔简章》规定的申请条件。

2.其他条件

截至申请当年4月2日不满34周岁;至迟于2010年8月前取得硕士学位的高校应届硕士;社会在职人员(不包括高校在职人员及定向委培人员)。

3.语言要求

留学人员应熟练掌握英语或日语,具有良好的语言学习能力。第一外语为日语者还须具备运用英语从事学习、研究、撰写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五、申请办法

1.选拔办法

本项目采取“个人申请、单位推荐、专家评审、择优录取”的选拔方式进行选拔。所有符合本项目申请要求的中国公民均可按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

2.申请时间及方式

申请人经所在单位审核同意后,应于2010年2月20日至3月20日登录国

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网上报名系统http://apply.csc.edu.cn进行网上报名,并提交申请材料及报名。

3.申请受理方式

“985工程”、“211工程”院校由所在学校受理申请。其他人员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委托有关国家留学基金申请受理机构(以下简称受理机构)受理申请。学校及受理机构负责接受咨询、审核、受理申请材料并于2010年3月25日前将申请材料统一提交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不直接受理个人申请。

4.申请材料

①请按照《关于准备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留学申请材料的说明(学生类申请人用)》准备书面申请材料。

②应提交的对外联系材料(原件一份,复印件三份)

(1)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奖学金留学生申请表(研究留学生)(固定格式)。要求:①第一页姓名处应分别用中文汉字和汉语拼音填写;②第6项研究题目须详细填写;第10项及第11项外语能力为申请时外语水平;③第12项请选择“博士课程”;④第13项赴日时间请选择“10月赴日”;⑤原件、复印件第一页均须贴上相片(2寸同版免冠);⑥签字须手写;

(2)专业分野及研究计划(固定格式)。要求须条理清晰详细可行;

(3)硕士阶段成绩单复印件及英文或日文译本(需加盖所在院校相关部门公章,公章为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档案馆及院系教务部门均可);

(4)推荐信1-(固定格式)由硕士期间指导教师用英文或日文填写,无须密封;

(5)推荐信2-(固定格式)由供职单位领导填写,应届毕业生可由所在院系或研究生院领导用英文或日文填写,无需密封;

注:上述两封推荐信格式一致。应届硕士无单位领导者,可由研究生院或院系领导填写;社会在职人员由硕士期间导师填写困难者,可由相关专业专家填写。

(6)健康诊断书(固定格式)须由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地区)或各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填写(其他地区),一般需一周时间;“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无需提交。

(7)硕士毕业证/学位证复印件及英文译本(应届毕业生在申请项目时未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者由所在院校研究生院出具英文预毕业证明(需加盖研究生院公章));并需在取得正式毕业证/学位证后及时补交。

(8)硕士论文摘要(英文或日文填写,以不超过2页A4纸为宜;未确定论文详细内容者,提交研究计划);

(9)个人简历(英文或日文填写,篇幅为A4纸一页,格式自由);

(10)外语水平证书复印件及英文或日文译本;注:①外语水平非该项目必

须条件,未考取任何外语成绩者亦可申报该项目;②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可提交,无须译本;

(11)作品照片或节目录音(美术、音乐等艺术类专业申请者须提交);※注:以上申请材料务必保留一份复印件,以备申请日方接受院校时使用。以上材料请按顺序整理并逐份单独装订(每份材料首页附材料清单,并在右上角注明原件及复印件),请勿使用装订器装订,使用小夹子夹好即可。

上述固定格式申请表格及外方提供项目招生简章(英)待日本驻华使馆照会我方后在此提供下载。

六、评审、录取办法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后确定候选人名单,候选人须参加中日双方组织的联合面试,面试时间一般在5月-6月间,具体时间及地点确定后将在国家留学网发布面试通知,同时以电子邮件形式通知本人。请在网上报名时留下常用/永久电子邮箱。最终面试结果预计在7月底公布。

七、关于语言培训事

被录取人员均须参加在东北师范大学留日预备学校安排的日语培训。培训费由国家留学基金提供,食宿由留学人员自理。培训时间为2009年10月底至2010年8月。日语专业或具有一定日语能力者可通过东北师范大学留日预备学校组织的考试(入学时进行),免去前期培训,但须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后期专业知识培训,派出时间仍为2010年10月初。具体事宜以东北师大留日预备学校的通知为准。未按要求参加培训,以及参加培训未达到合格标准者,将不予派出。

八、对外联系及派出

1.联系邀请信:

日本驻华使馆将于2010年11月初向面试合格人员发放“第一次选考合格证明书”,即面试合格通知书。候选人员可凭此证书向日方导师申请填写“大学受入贝诺书”或邀请信。“大学受入内诺书”及“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奖学金留学申请表(别纸)”等表格将于培训期间发放给面试合格人员,以便申请日方接受院校。联系时间由留学人员自行安排,一般为申请当年12月底至次年4月。

日本各高校预计将于11月中旬后不定期到东北师范大学进行招生说明会。2008年10月该项目共向东京大学派遣40余名留学人员,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等各10名左右,派出情况良好。

2.派出时间:

应为2011年10月1-7日,具体日期以日方订购机票时间为准。

九、注意事项

1.关于申请资格:

高校应届硕士毕业生(应至迟于2010年8月前取得硕士学位);社会在职人

员(本项目遴选范围不包括高校在职人员及定向委培人员)。

2.关于受理方式:

“985”及“211”院校申请者应直接到所在高校主管部门(一般为研究生院)申报;非“211”院校申请人及社会在职人员请到当地受理机构申报(受理机构一览表详见“欢迎申报2010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项目专栏”有关联系方式)。

3.关于网上报名:

申请人身份:博士研究生;申请国别:日本。

①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奖学金项目60所签约院校的申请人:申请项目名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受理机构名称:所在60所签约院校。

②非60所签约院校的“211”院校申请人:申请项目名称: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受理机构名称:所在“211”院校。

③非“211”院校申请人及社会在职人员申请人:申请项目名称:国家公派专项研究生奖学金项目;受理机构名称:所在省市受理机构。

上述三种受理方式仅因对象不同而加以区分,评审标准完全一致。

4.网上报名时须填写国外导师情况,鉴于该项目特殊情况,建议填写“待定/abc”

5.邀请信及免学费证明:

该项目无须提交日方邀请信及免学费证明。经中日双方联合面试获得候选人资格后对外联系即可,这点有别于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研究生项目。

6.外语成绩证明:

该项目无需提供外语成绩,但面试语言为英语或日语。

十、联系方式

联系人:朴美琴联系电话:010-66093963

传真:010-66093929E-mail:mqpiao@csc.edu.cn

地址:北京市车公庄大街9号A3楼13层 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100044)

下载日本政府结构[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本政府结构[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奖学金申请书

    APPLICATION FOR JAPANESE GOVERNMENT (MONBUKAGAKUSHO:MEXT) SCHOLARSHIP日本政府(文部科学省)奨学金留学生申請書Research Students for 2013(研究留学生)INSTRUCTIONS(記入上の注意)1.The applic......

    日本政府与民众对侵华战争道歉的认识

    日本政府与民众对侵华战争道歉的认识 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以来,已经度过了30几个春秋。30多年来,中日两国之间总的来说是保持了良好的关系。特别是从1972年邦交正常化开始......

    中国海警局挂牌引日媒关注 日本政府未表态

    中国海警局挂牌引日媒关注 日本政府未表态 2013-07-24 02:35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李珍】中国海监总队22日正式更名为中国海警局的消息令日本媒体高度关注。日......

    日本政府将于2018年设立国家奖学金 年轻学子有希望了

    日本政府将于2018年设立国家奖学金 年轻学子有希望了 2018年正式设立国家奖学金,为家庭困难的年轻学子提供学习及生活支援,并提出年内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这一决定其实是向年......

    加油机结构

    [汽车之家 技术] 在这个伟大的国家 ,善良的中国车主不论走到哪里似乎都是被坑被骗的主儿,加油的费用无疑是车主们最大的一笔用车开销,而黑心的商家偏偏就在“加油”这件事儿上......

    作文结构

    知识要点:1、结构是文章的骨骼。2、一篇文章要写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前后一致,就必须妥善安排结构。3、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 考试说明:组织材料,安排结构,一般要注意以下几......

    结构感想

    结构设计技术总结 一、拿到作业图不要盲目建模计算。先进行全面分析,与建筑设 计人员进行勾通,充分了解工程的各种情况(功能、选型等)。 二、建模计算前的前处理要做好。比方荷......

    治理结构

    关于治理结构 一、相关资料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治理结构具体表现为公司的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1、组织制度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各自的分工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