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提高小学生识字效率之我见杨新荣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效率之我见
实验小学杨新荣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在单调冗长的识字过程中,简单机械、枯燥无味的教法,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容易产生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程标准》也把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可见,识字教学的最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1、做游戏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可以使得学生愉快识字。
(1)开火车。按照小组或座位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这个游戏很适合课堂上操作,能使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2)摘果子。所认读的字词在果子的反面。老师点名,学生上台任意摘,摘下后认读背面的内容。读对了,带着大家读两遍,并把摘下的果子作为奖品送给他。
(3)大转盘。转盘周围用生字排成一圈,转盘指针转向哪个字,就读出哪个字。
(4)大风车。教师先制作一个大风车,在纸板上写上生字。教师先转动风车,请学生读字音并请该小组的同学进行“一字开花”(扩词)。讲得又对又多的组为优胜。
游戏的种类繁多,方法各异,还有“换衣服”、“送信”、“找朋友”、“火眼金睛”等。游戏使用的时机以及时间的长短可以随便控制,在游戏中,枯燥乏味的汉字很容易记住。
2、猜字谜识字
小学生字形分辨能力差,遗忘率高,认清字形、记忆字形是儿童识字的难点和关键。猜字谜识字法把识字教学与我国自古就有的“猜字谜”游戏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把握字形结构、笔顺、笔画的特点,加强对生字的观察、分析。很多汉字都可成为一则谜语,如:八只脚——趴;十八张嘴——杏、束、呆、困;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美;人在高处走,云在脚下行——会;辛辛苦苦说句话,站在两边争论它——辨;辛辛苦苦种个瓜,时时刻刻抱住它——瓣„„猜字谜识字寓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不但能激起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谓是两全其美!
3、儿歌识字
儿歌琅琅上口,生动有趣,它永远是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字样式,一旦记住便终生难忘。在苏教版第二册《识字8》一课中教学形声字“睛、晴、请、情、蜻”时,可先复习基本字“青”,然后出示根据几个字的字义相关的几幅图片。每幅图片的下面编了一首儿歌: “加上什么水清清,加上什么表心情,加上什么说声请,加上什么天气晴”,让学生看图、看字、想问题。最后学生回答出:“加上‘氵’水清清,加上‘忄’表心情,加上‘讠’说声请,加上‘日’天气晴”,并编成了这样的儿歌:“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另,在《乌鸦喝水》一课中,有这样两个生字“渴”和“喝”。教学时,把两个生字放在一起出示,让他们进行对比。学生通过细心比较后得出结论:这两个字的部首不同,部件相同。据此编首儿歌:“口渴需要水,渴是三点水。喝水要用口,喝是口字旁。”„„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得到加强,语言表达得到锻炼,主动识字愿望得到了提升,课堂识字效率得到了提高。
二、重视学法指导,教给学生自主识字方法
新大纲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随着学生学习经验的积累,发挥其主体性,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并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形成识字能力。”在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中,编排了专门的“识字”单元来帮助学生集中识字,就是要学生掌握识字规律,学会方法,从而提高识字效率。
1、读记笔画法
在学生刚掌握一些基本笔画、部首时,可采用“读笔法”,即独体字、合体字的难易部件按书写笔画顺序边“书空”边读出每个笔画名称。如:“方“字的笔画顺序为:点-横-横折钩-撇。
2、部件分解法
以字的结构、掌握的部件和独体字读出每一部件名称的方法,称为“部件分解法”。
如:听=口+斤;池=氵+也。
3、字形分析法
教给学生分析字形的一般步骤,让学生知道如何对有关结构单位分合加减,从而逐步建立识字的思维模式。如:全包围的字:国、圆、回;半包围结构的字:远、运、逃、近;上下结构的字:草、落、泉、花。
4、比较法
汉字中有许多字在字音、字形方面都很相象,字义却相差很远,怎样来识记区别这些字呢?可以用比较法学习,就是把这些字写出来进行比较。如:青、蜻、清、请、晴、睛,这些字分别在二三册中出现,可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再组词,就易记住了。
5、熟字带生字法
有些生字可利用学过的熟字加一部分或去一部分变成一个新字。如:每加木是“梅”、蝌去虫是“科”。
6、偏旁识字法。
在学生学过形声字识字的基础上,学生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的字:如松、柏、桦、树等;与水有关的字:如河、清、湖、海等;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这样的形声字有许许多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这样学生有了认字的积极性,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
此外,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筋想一些合理的方法识字。如“滚”,右边笔画较多,孩子们开动脑筋,很快想出了识记办法:“滚”的右边,是把“衣”拆开,放进去一个“公”,不过,“公”的捺要改成点。用这样的方法,学生很快记住了这类难字,并且记得相当牢固。
三、倡导探究、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识字学习参与性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等方法,从“音、形、义、情”方面引导学生去探讨,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认识、学会和记住这个字的。
学生之间通过合作学习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在课
堂上大力开展学生间的合作活动,如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在识字教学中可以采用“生生互动”的合作教学形式,凝聚学生集体的智慧,做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有利于优势互补,缩小个体差异。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读准汉字的拼音、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熟练掌握汉字的字形。如,教学“明”字时,让同组的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有的学生说“明”与“太阳”有关系,所以是日字旁,有的学生说“明”与“月亮”有关系,所以它的旁边有“月”字等,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这样就会让一些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合作性学习迎刃而解。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识字教学插上双翼
以往识字教学无非是反复让学生多读、多写、死记硬背,学生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也不佳。如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等综合信息效应,为识字教学插上双翼,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教者乐教、学者乐学,让教与学两方在教学的双向活动中领略共同参与的愉快,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识字效率目的。
1、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让汉字活起来
汉字是一种形象文字,每个汉字有着自己的生命,有的汉字就是一幅画。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为汉字加以色彩、声音、动作,赋予汉字的活力,这样更能为低年级学生接受。如“飞”字,字形犹如一只小鸟飞翔的图像,教师根据字形特点通过计算机制作可以扇动的翅膀,并加上小鸟的鸣叫。这样,通过制作的“飞”字,便像小鸟一样“活”了起来。学生看到这个活的“飞”字,瞬间就激活了想象力、学习兴趣与识记的积极性。
2、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形象展示汉字的演变
汉字在经过两千多年的传衍、演变,很多汉字与最初的表音达意的那个字有很大的区别,有些甚至不能通过字形看出所包含的意义。如“令”,解释它的字形与意思的联系,老师总觉得语言表达不能穷尽其义,学生听得也是不明就里。但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动画制作技术展示的演变过程,意思、形态一目了然。当学生看到汉字的形态演变过程,不仅增强了兴趣,而且加深了印象。
3、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汉字字形的归类学习
将许多表示相同或相近意义的形符所构成字联系在一起,可以找出本部类汉字的内在联系,能够正确使用和加深理解。如“足”部的跑、跳、跨、啃,又如“雨”部的雪、雷、雾、霞等。许多字声符相同,形符表示意义或类别的构成子系统,可以帮助记忆,增强迁移能力。老师有意识地将这类形态的字放置在一起,将相同的部分做反复闪烁处理,然后比较不同部分的差异,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功能很快就能被学生领悟。
4、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突出字形记忆的重点、难点
学生在开始识字写字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重要难题就是笔顺笔划。学生学习的特点往往先入为主,第一次笔顺笔划写错,以后很难纠正,直接影响人的一生。此种情况可以通过计算机制作逐笔书写效果并用反复闪烁的方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从而解决识字中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要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学生的认识活动为主体,教会识字方法,努力创设多种的教学情境及手段,采取多样教学策略,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课堂识字教学效率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之我见
浅谈如何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之我见
上杭县城东小学
王秋金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整个小学阶段的识字量要求达到累计识常用字3000个,如此繁重的任务,如果仅靠机械记忆必然枯燥,也很容易忘记。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有趣,主动让学生爱学、愿学、会学呢?我认为,寻找规律,注重识字方法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地学习汉字,是提高识字教学的终极捷径。
一、按汉字的构造识字,渗透规律性
汉字是世界上最为特殊的文字之一。它以形表义、因义而音,其中蕴藏着许多造字的规律。在教学时,渗透这些规律,可以使学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生词,激励他们去探索汉字的奥秘,提高识字效率。
(一)象形识字
一年级课本中的“禾、山、石、田、土、鸟”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轻而易举。如“火”字的教学,可先让学生借助教材火把图认识图画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读出字音;然后让学生观察甲骨文的“火”,明确“火”是一个象形字;最后点明“火”字的变迁,教会现代汉字“火”。这样按“图画――象形字――楷体字”的顺序进行教学,既形象,又减轻了记忆强度,还使学生了解了汉字的起源。
(二)会意识字
教学会意字时,先说明各偏旁义,再讲各偏旁义之间的事理关系,其所联系归结出的新义就是字义。例如“安”字:宀,房屋;女,女子。女子在屋里,就表示平安。“杳”:木,树木;日,太阳。日在木(树)下,太阳坠落到树下看不见了,字义是暗。而“杲”,日在木(树)上,则表示明亮的意思。会意字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教学:如在教学会意字“看”时。用“手”放在“目”上向远处看就是“看”,用手在树上摘就是“采”。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二)形声识字
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在汉字教学中可以提早引入形声字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形声字形和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识记生字。一种是“基本字”带“字”(或加偏旁),如教学“青――晴――清”,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后,让学生辨析三个字的异同,告诉学生“青”是基本字,是后两个字的声旁,“日、氵”分别表义。这样,学生很快理解“晴”是“晴天”的“晴”,“清”是“河水清又清”的“清”。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清、情、睛、晴。另一种是换偏旁的方法。如教学“底――低”,告诉学生“氐”是它们的声旁,“广、亻”分别表义。“底”是“井底”的“底”,“低”是“高低”的“低”。这样,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之间的内在联系,架起了汉字教学的结构框架,教学一个,学习一串。
二、发挥自主意识识字,促进主动性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通过外因才起变化。在识字教学中,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主识字,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一)区分难易
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清主次,把握生字音、形、义的重点。根据我地地方方言的特点,在读音方面的重点应该是声调、前后鼻韵母的区别以及声母“n”和“l”的区别。其次是把握生字难点。在汉字音、形、义中,字形是难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自学,然后找出较难的字形,如“睡”字的右半部“垂”是难点,需要反复强化。在每一课的识字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难点,克服主次不分,平均用力的弊端。
(二)总结方法 生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关,在教学过程中,除渗透造字规律外,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发现,总结出识字方法,化难为易,教给学生许多有趣的识记方法。
如:“编顺口溜”是根据汉字的字形结构,分析部件或笔画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的一种记识方法。如教“照”字,引导学生编出“一个日本人,拿了一把刀,杀了4个人,流了4滴血。”这样的顺口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生字。教学“原”时,我们编的顺口溜是:“厂里住个白小子。”
平日教学中可抓住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如教学“坐”字的时候,编出“二人坐在土堆上;又如教“坏”字,编成“地”的“也”字被“不”赶跑了”;如教“法、丢”时,我先复习“去”字,再以旧字带新字,编成一句儿歌:“去”字头上戴斜帽,丢、丢、丢;“去”字旁边冒水泡,法、法、法。儿歌:“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如此一编,易学易记,孩子又特别的喜欢。
猜谜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学习方式。方法是根据汉字字形特点,把汉字编成谜语,在新字教学中,以猜谜的方法教学生字。具体做法是:先出示几个新字编上号码,老师念谜语,学生以手势表示猜的结果,比比谁猜得字又准又快。猜谜语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于一体,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动脑。而谜语语言优美、生动、有趣,便于朗读和记忆,所以采取猜谜语让学生主动识字,是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识字方法。如;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棉);家中人一口(合);一只狗,张大口,打个呵欠摔跟头,又张口,眼泪流,主人心痛抱着走(哭)。教“风”字,谜面编成:树儿见他把头摇,苗儿见他就弯腰,云儿见他快快跑,学生猜对后,兴趣就来了。这样快乐的情景教学,使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唤起了学生对于学习识字的兴趣。
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改一改”是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加上或者减去某个部件,有效地认识新字的方法。如“二人从,三人众”,“又”加“见”是“观”,“树”减“又”是“村”等。学生不仅对这样的识字方法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自己编顺口溜,做字谜分析字理结构。尽管学生的识字方法还不成熟,有时甚至幼稚可笑,但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识字的主动性。
三、在“带格”书写中识字,注意规范性
写好字对于健全和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及学习习惯、提高审美能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从一年级开始培养,让学生从小将字写得堂堂正正。
(一)引导观察
一是观察字形特点,包括结构、偏旁,有无特殊或应引起注意的笔画等。二是观察间架分布,主要是指汉字的多种基本结构在田字格中的分布。三是看主笔和次笔。
(二)描红感悟
如教学“牛”字,先让学生描一描,使学生试写感悟:写这个字要注意什么;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三)教师示范
将教师的示范指导放在学生试写感悟之后,实现教师由“主宰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使教师的指导更有实效性。
(四)学生练写
学生练写,一般采用“学一字,写一字”的方法,每个字三遍左右为宜。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田字格内书写,对间架位置、间隔比例不规范者及时给予纠正。
(五)评价激励
首先引导学生自我比较,看看自己的哪些地方已经达到要求,哪些地方还不够,及时纠正。其次让学生把自己所写的字和同桌或自由选择某一个同学相互比较,取长补短。最后教师鼓励,使学生感到一种成功感,从而激发他们主动、自觉地观察字形、练习写字、写出好字,让学生在规范中准确识字。(钟晓菊责编)
第三篇:如何提高低段小学生的识字效率
如何提高低段小学生的识字效率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识字量应达到3500个左右,小学第一学段(小学一、二年级)的识字量应达到1600到1800个左右。由此可见,小学第一学段的识字量约占小学识字总量的50%。识字内容也较为枯燥。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运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如何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搭建识字平台,提高识字的效率,以下是我自己的一点经验方法:
一、直观导入 激发兴趣
(一)看实物、图画导入。如在教“蛋”字时,我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
(二)听音导入。如教学“呱”、“喵”、“汪”时等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的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
(三)看录象导入。在学习有关动物、花卉等具象时,我让学生通过录象观看动物世界、花的世界,进而认识各种动物和花卉的名称。
(四)动作演示导入。如教“跑”、“走”、“跳”这些表示动作的字时,我让学生先做这些动作,在随机进行教学,让学生联系动作,记住生字。
二、激发无意注意,轻松识字
(一)借助色彩。如教学汉字“踩”“睬”时,将两个偏旁“足、目”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以便强化学生对“踩、睬”的记忆。
(二)一字带一串。例如教“跟”:“足”是脚,“艮”读“gen”,“艮”后有他人的足在行走;再用“换一换”的方法带出:“根、很、狠、恨、痕”这一串字,让学生仿照“跟”的识字方法,理解、识记这些生字。由于这一串字中,只需要求学生会写“跟”字,对于别的字只了解构字的道理,记住字形,重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所学生字。
(三)借助顺口溜。比如: “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小朋友,爱眼睛,小蜻蜓,夸你行!”在琅琅的儿歌声中,学生的识字能力与主动识字的愿望都得到了提升。
(四)借助动作、实验演示。如识记“灭”字时,先用火柴点燃一个纸团,然后用一小铁板向下一压,火就灭了,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记住了生字的字形,而且了解了字义。
三、演练结合,复习巩固
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享受成功的乐趣。
(一)猜字谜。如“午“字:远看象头牛,近看牛没头,要是问啥字,看看日当头。“桥”字;天山有点偏,两柱支下边。还有一棵树,架在河两边。
(二)做游戏。游戏的形式很多,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换衣服”、“捉敌人”、“当医生”“摘苹果”等。
(三)竞赛法。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我们还可以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巩固已学的知识。
四、强调勤查字典,养成识字习惯
对低段学生来说,肯定是有许多生字是不认识的。而从人的惰性来看,可能会采取“混”的方式来解决,因此,我们教师就特别对学生强调“勤查字典”的重要性(我们常说,字典是不会开口说话的老师),并且在课堂内外有意检查学生查字典的情况,加强督促的力度,对自觉查字典的学生进行表扬,久而久之,以便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风气。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养成了勤查字典的习惯,时时刻刻主动去查不认识的生字,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识字的“金钥匙”。
五、保证阅读时间,增加识字数量
每个学校的时间安排表上都有“读书活动”课,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往往会将它演变成“作业整理课”。为了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我们必须重新夺回“读书活动”课。
六、教给阅读方法,促进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内阅读量总是有限的,我们教师不能仅局限于课内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奴文字。”
总之,要想大幅度提高原本就处于弱势的农村低段学生的识字量,就必须想方设法将低段学生置于这样一个以课堂教学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主渠道,以课外阅读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有效途径,以互帮互助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必要补充,以实践活动为增加学生识字量的重要舞台。只有将低段学生处在这样一个时时刻刻学习,处处都要讲求识字的氛围中,才会迫使其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识字。
第四篇: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学生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渠道。学生在校的学习活动主要在课堂中进行的。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在学生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构建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很适合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就如何科学有效的落实这一过程,将有待于语文教学者的深思,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这一问题,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营造创新氛围,尽量呵护学生创新的灵性。
创新需要灵性,创新的欲望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呵护创新的灵性是唤起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要使学生毫无顾忌地积极参与学习,形成主动探索研究的心理愿望,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平等、和谐、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讨论、质疑的机会才多。教师只是学生的“朋友知己”,引导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宽容、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放下包袱,得到更多的支持和指导,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发展、张扬个性,激发创新意识,1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课堂的效率。
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尽量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率。学习交流,是基于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互动的基础之上的。实现有效的互动与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密切相关。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中只有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考性、探究性、思想性、趣味性和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与讨论性练习,才能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其次,交流应是双向的,教师创设有效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或小组讨论,在回答问题后,教师应给与有效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判断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或简单地予以更正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相互交流,还应关注学生个体积极主动的求知、充分的言语实践活动,这样“互动”才能落实,强化了课堂教学的实用性。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读写训练,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不单单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对语言信息的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等能力。因此,小学语文除了应该具有一般的语文能力外,还需要较高的对语文信息进行处理与应用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课程整合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愈来愈多的学校正在积极加入整合的实验探索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于课堂教学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第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信息技术包括幻灯、摄影、电脑等多种现代化设备,用它们创设丰富的色彩、声音、图像、文字,生动、科学地传递大量信息,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思考,帮助学生健身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进行情境的创设,展示与课文有关的画面,使内容生动、直观,学生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就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而不是一切都听从教师的摆布。
“现代信息技与语文课程整合”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课题,它为现代教育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我们应使用好信息技术手段,敢于实践,善于反思,扬长避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但是,处于农村地段的学校,在信息技术的处理上还欠缺方法,硬件设备不够达标,给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总而言之,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待于语文教学者的不断摸索、创新,从根本上解决面前存在的困扰。营造创新氛围,构建新型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是我们语文教学者当前面对的考验,只有立足实际,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育出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
第五篇: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永寿县仪井镇中心小学王伟伟
【内容提要】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的基础之上的课堂,通过学生的预习,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并逐渐培养学上的预习意识,变厌学为乐学、被动学为主动学。当前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之缺少形成这种意识的氛围,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而教师对课堂的最大影响,是营造和谐气氛和对学生发展的激励,教师要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建立一个合作、适应学生需求的、轻松的课堂气氛。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效率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关键是要更新教育理念,用新的观念来武装头脑,用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高效课堂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充满激情,让学生得到知识的灌溉,让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高效课堂不应是沉重的,而应是生动的;不应是形式,而应是多元化的;不应是痛苦折磨,而应是崇高的享受。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关键在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应怎样做才能提高高效课堂教学效率呢?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授课老师可能都有自己的见解,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也有一些可能尚不成熟的看法。
一、重视课前高效预习
高效课堂是建立在学生充分的基础之上的课堂,通过学生的预习,找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疑点并逐渐培养学上的预习意识,变厌学为乐学、被动学为主动学。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都有自己的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学生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便是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当前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而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加之缺少形成这种意识的氛围,而合作学习无疑是这种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由4人或6人做成的学习小组,要想在整个班级中取得优异成绩,就必须精诚合作,将个人融入这个小小的集体中,一切以集体利益为出发点,经过长时间的培养,学习的合作能力肯定会大大提高。另外,合作学习能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参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一些问题放手让小组讨论,这时的学生已主动参与了学习。在合作讨论中,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得到一些结论,注意这些结论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学生的合作讨论中得出来的。如果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教师稍加点拨,同学们对方法、结论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其中有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媒体辅助。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孩子们展示了一组草原的图片,孩子们看到了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对《草原》的兴趣,产生了对《草原》的喜爱之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热烈,教学任务高效完成。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新课程要求教师有新的课堂行为,而教师对课堂的最大影响,是营造和谐气氛和对学生发展的激励,教师要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建立一个合作、适应学生需求的、轻松的课堂气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自主学习。尽可能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这样学生才愿意积极参与讨论,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高效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陕西出版集团三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