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什么是设计?”的简单采访稿及自我理解(xiexiebang推荐)
关于“什么是设计?”的简单采访稿及自我理解
人文学院09级文物鉴赏与修复赵华歆学号:B090903058
时间:2011年5月20日星期五
地点: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
时间:17点36分
(一)赵华歆:小美女,对不起,打扰两分钟,请问你怎么理解“设计”?
同学(略带吃惊)。。。
赵华歆:不好意思,我只是在做一个小调查,你怎么想就怎么说,没关系的。
同学:(小羞涩)哦,我觉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下,通过自己的创新与努力来达到心中所想要的,美化生活。
赵华歆:嗯,说的真好,谢谢你。
(二)赵华歆:同学,对不起,打扰一下,我在做一个社会实践,想请问你怎么理解“设计”? 同学:(思考后)。。说:设计就是给把心中的东西表达规划出来吧,或者说是对自己内在想法精神的一种外在反应。
赵华歆:呵呵,谢谢你,说的很专业,非常感谢你的帮助~
(三)赵华歆:同学,对不起,麻烦你一下,我在做一个社会实践,想请问你怎么理解“设计”这个词?
同学(一本正经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想法也就不同,所以个人的设计也就不同,不用去参考别人的想法或者设计,别人的思维和你不一样,每个人的设计都应该是世上独一无二的。
赵华歆:嗯嗯,你说的对,生活就是设计,人人都是设计师。谢谢你。
(四)赵华歆:嗨,同学,打扰你一下,我在做期末作业,要求是一份采访稿,问题是“你怎么理解什么是设计”,可以请你帮个忙,谈谈你的想法吗?
同学(很热情):没问题,我认为,设计就是通过一些事情的启发或者是灵感,用你自己方式根据你自己的想法,创造出来的东西。
赵华歆:嗯嗯,谢谢你,我也觉得设计就是一定的创造。
书上对于“设计”的解释有很多种,它的概念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初的意义是指素描、绘画等视觉艺术上的表达。后来,瓦斯里将“设计”与“创造”的概念相对,称二者为“一切艺术”的父亲与母亲。在这里,通过对部分同学的小采访,我更多的认为,设计是需要有美感的,要有创意,要有生命力,是具有艺术性的。设计也是要建立个人的设计风格,而不是一种程序,或者说只是一些按部就班的步骤、工序,这是要用心设计,要能让自己感动!
第二篇:军训新闻稿及采访稿
着迷彩,我们英姿飒爽
——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学生军训
九月,激情飞扬,是热血的,是朝气的。随着7月11日下午2010级大学生军训工作教官进驻欢迎仪式和军训团干部大会的成功举行,XX大学2010级大学生军训拉开帷幕。我院2010级学生也在第二篮球场(化工院)开始了为期十天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军训。尽管天气炎热,教官严苛,经管学子依然热情高涨喊出“着迷彩,我们英姿飒爽;踢正步,我们意气风发;唱军歌,我们斗志昂扬!”的响亮口号。同学们严守军纪,认真地完成所安排的军训任务,充分表现了我院学生的优秀的风貌。
现在,10级学生的军训仍然紧张进行着。毋庸置疑,相信经过了军训的磨练,经管学子都能从中获益,从而迈向成熟,跨向成功的彼岸!。
经济管理学院记者团小记者在军训休息期间采访了参加军训的教官及同学。
时间:2011年7月13日
地点:第二篮球场
记者:军训已经进行三天了,同学们给您的印象是什么呢?
教官:刚开始不大了解,之后渐渐开始熟悉。同学都挺不错了,尽管有个别同学体力不支晕倒,但是他们还是能在休息后继续参加军训,精神可嘉。希望同学们都能持之以恒,完成军训。
记者:您对同学们有什么要求或是想说的话吗?
教官:作为教官,我希望同学们能正确对待军训,因为军训是规范同学们思想行为、促使同学们立志成才的有效途径,它能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还能帮助大家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作为朋友,希望大家能在学校生活中与同学好好相处,珍惜大学生活。
记者:你觉得军训苦吗?你认为军训有必要吗?
同学:苦,但苦中有乐。教官们会在适当的时间调节气氛,缓解疲劳。而这样的训练也是必须的,这使得我们对军人对军旅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一方面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军事技能,另一方面,也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还有就是,也圆了我从小的军装梦。
记者:通过这几天的军训,你有什么收获吗?对自己的以后的人生路有什么期望吗?
同学:我希望通过这次军训我能变得更加坚强,在未来的日子里有着军人的风采,坦然面对人生道路上的一切风风雨雨。同时我要感谢我们的教官,他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篇:毕业生捐赠仪式新闻稿及采访稿
饮水思源 学成念师
——济管理学院举行2011届毕业生捐赠仪式
深情别母校,激情续人生。6月24日下午3:00,经济管理学院2011届毕业感恩母校捐赠仪式在学院门前隆重举行。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学院副院长XX主持仪式,院长XX、院党委书记XX、学院副院长XX出席了捐赠仪式。2011届毕业生代表及2010级学生参加了仪式。
XX院长在仪式上讲话。对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同学们,XX院长指出,同学们要完成好学生到社会工作人员的转变;要完善政治理论修养;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专业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加强自我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处理好人际关系,一定要服从组织、服从上级、服从党的领导、严守纪律,并祝愿毕业生同学工作顺利、前程似锦、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之后,毕业生代表07级财物管理班XX代表2011届毕业生发言,表达了对学校和学院的美好祝愿、表达了对学院老师的感激之情,发言结束后XX同学代表毕业生向学院捐赠了礼物。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怀揣梦想的经济管理学院的学子们将奔向社会,向着美好的未来继续奋斗。
活动结束后,经济管理学院记者团记者对出席本次活动的XX副院长和毕业生代表进行了采访。
地点:副院长办公室
记者:梁院长,您好!今天的捐赠仪式很隆重,毕业生也是激情澎湃,您能简单说一下举行此次活动的意义和目的吗?
梁院长:这次活动是2011届毕业生自行发起的,目的是表达他们对学校及学院各的感恩之情,对师生情和同学情的怀念,同时也是倡导“一路感恩,一路前行”。记者:光阴似箭,四年的大学生活飞速而过,面对即将走向社会,奔赴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你有什么寄语要送给他们吗?
梁院长:路在自己脚下,未来在自己手中。希望他们把握好人生的航标,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学校杰出校友,让学校以他们为荣!
地点:经济管理学院一楼
记者:你好!马上就要离开生活了四年的母校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毕业生:在交大的四年我收获了很多,我有很多话想说。首先,我要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的培养,老师的谆谆教诲以同学的帮助。其次,我希望学弟学妹们能充分利用大学这个平台,学好专业知识,积极参加活动,不要虚度光阴!记者:即将离开学校,步入社会了,你对未来有什么憧憬吗? 毕业生:我已经签到工作了,我会努力做好工作,以学习的心态对待每一件事情,希望自己能飞得更高,更远!
第四篇:词的本义解释及自我理解
词的本义、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1.所谓词的本义:是指词的本来的意义。
例:发:《说文》:“射发也”,本文是射出箭。如“君子引而不发,跃如 也。”(《孟子·尽心上》)“齐军万驽齐发”(《史记·孙吴列传》),这两个句子中的“发”就是用的本义。其他意义:“发生”“发展”“发动”“发现”“打发”。(引申)
引:《说文》:“开弓也”,本义是拉开弓。上边所例句中的“引而不发”的“引”,就用引的本义,其它意义如“延长、引申、引导、引退”等,都是从“开弓”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
2.探求本义的途径:1)必须依据字形分析历来的文字学家都把分析字形作为探求词的本义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及,古文表示一只手抓着了前边那个人的后身,即追赶上了之意,这是个会意字。《说文》:“及,逮也,从又从人。”成语“望尘莫及”中的“及”就是用的本义。形声字,诛:从言,朱声。于予与何诛?“诛”有诛杀、谴责、责求等意义。根据字形,“诛”字从言,朱声,字义与言语行为有关。可以确定谴责为其本义,其余的则是引申义。)
2)从多个义项中归纳。例:“愤”字从心,贲声。它的烦闷义和愤怒义都可以从义符“心”得解释。但是根据古书的用例来看,烦闷义出现的时代较早,因此可以确定它的本义应该是烦闷。
“访”,有两个常用义,一为询问,一为访问,文献中询问义在前,应为本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二、词的引申义
1.词的引申义:在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
例: 朝:本义:早上 引申义:朝见、上朝朝堂、朝廷; 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
省:《说文》:“视也。”本义是视、察看,动词,看的对象没有定。引申为专指看望父母、尊长。如:“昏定而晨省”(《礼记·曲礼上》)(古代皇帝每天早上晚上都要到父母房里问候服侍双亲,这就叫晨昏定省),“瑜从父尚为丹阳太守,瑜往省之”(《三国志·周瑜传》)。同时引申为检查、反省,如“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退而省其私”(《论语·为政》)。
关:《说文》:“以木横持门户也”。本义是门闩(名词)和闩门(动词)。门上了闩就能控制出入,从而引申出“关卡、要塞”义;从“关卡”的意义又可以引申为“关键、枢纽”义。门闩能把门与门或站与墙连在一块,从而可引申出“关连、省及”义。
“纲”(纲)的本义是网上的总绳,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事物的总要”、“国家的纲纪”等义项就是它的引申义。
“道”的本义是道路,由这个意义派生出来的途径、方法、道理、规律、学说、引导等义项都是它的引申义。
2、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1)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可以类比,因以为引申。“斗”本义为酌酒器,由于形貌性状相似而引申为斗星。如《诗·小雅·大东》“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
“关”,本指门闩,由于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为关卡。如《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出关,关法鸡鸣而出客。”
“奋”,本指鸟奋飞,由于方式情态相似而引申为马、牛奋蹄。(《诗经·邶风·柏舟》:“静言思之,不能奋飞。”俗语:“老牛自知夕阳晚,不待扬鞭自奋蹄。”)
2)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所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
“齿”本指门牙或牙齿,牙齿的生长情况标志着幼少壮老,由此引申为年龄。
“年”本义为稻谷成熟,有收成。收获标志着农业生产的一个周期,古代每年只收获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为时间单位。
“宗”由祖庙引申为祖宗。
“官”由官府、行政机关引申为官职、官长。
(3)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危”本义为陡峭、高峻,陡而高则易倾倒,因此引申为不稳定,再引申为危急、危险。“虚”本义为大丘,大了就空旷了,以至“空了”,因此引申为空虚的意思。
3、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
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从本义和引申义所表示的内容范围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规律是:
① 从个别到一般
雄、雌:本义指雄鸟和雌鸟,专指鸟类而言。引申为泛指所有动物,例: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江”、“河”本来专指长江、黄河,后来引申泛指河流。“匠”由专指木匠引申为泛指工匠。都是由个别到一般的引申 ② 从具体到抽象
道:本义指道路,引申为(达到某一目的的)抽象的途径、方法,再引申为抽象的规律道理。理:本义是治玉,引申为治理其他事物,从治理的结果可以引申出“条理”义。治理是一种有目的、经过考虑的活动,从而引申出“事理、道理、情理”等意义。
“析”由劈木头引申为分析、辨析。都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引申。
③由实词到虚词。如:
以:本义为任用、使用,是动词。例: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涉江》)后引申虚化为介词,意思为凭、用等。例: 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左传)
4、引申义的读音和书写形式
说(shuō)由陈述、解说引申为劝说、说服,改读(shuì)
语(yǔ)由言语、说话引申为告诉,改读(yù)。有的后来还为引申义另外造了新字。
解(jiě)由分割、分解引申为松懈、懈怠,改读(xiè),并造了“懈”字。弟(dì)由弟弟引申为尊敬、顺从兄长,改读(tì),后来造了“悌”字
三.词义引申的方式
(一)连锁式引申
1.要:金文作、,《说文》:“要,身中也。”
①昔楚灵王好细要。(《墨子·经说》)腰 ②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中间 ③吴人要而击之,获邓廖。(《左传·襄公三年》)拦截 ④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要挟 ⑤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求得 ⑥地不知寒人要暖,莫把人衣做地衣。(白居易《红线毯》)需要 “要”的意义可以用下表描述:
①(人体的中间部分)
②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 ③拦截(迫使他人中途停止前进)
④要挟(迫使他人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
⑤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己的欲望)
⑥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满足)
2.防:《说文》:“防,隄(堤)也。”
①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吕氏春秋·慎小》)堤坝
以防止水。(《周礼·地官·稻人》)②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国语·周语》)堵水、防止水患 ③吾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杜渐防萌。(《后汉书·丁鸿传》)禁止、防备、防止 ④义礼义防民。(盐铁论·本议)祖俗而施教,察失而立防。(《后汉书·桓谭传》)约束 ⑤君子行有防表。规范、标准
“防”的意义线索可以用下图表示:
① 坝(堵水所用的建筑)
②堵水、防止水患(堤坝的作用是堵水)
③禁止、防备、防止(由堵水泛指堵塞禁阻等意思 ④约束(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
⑤规范、标准(有约束而形成的行为规范)
3.功:本义是工作、事情,从工作的结果引申出成绩和功效义,从成绩大小、成效高低引申出成就、功业、事业,再由此引申出功劳,功勋,如“劳苦而功如此”。
(二)辐射式引申
1.节:《说文》:“节,竹约也。”
①竹节 ②木节、草节③关节④季节、节气⑤节奏、节拍⑥气节、节操 ⑦礼节⑧节约⑨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节”的引申是根据“竹节”的特点而来的,可以表示为:连接(引申为事物的连接处):②③ 分段(引申为事物的分段处):④⑤制约(引申为约束等意思):⑥⑦⑧⑨
2.问:《说文》:“讯也。”
①询问②问候、慰问③审问④责问、追究⑤音讯⑥过问、干预 3.贱:《说文》:“贾少也。”
①价钱低 ②地位低 ③ 轻视④自谦词
(三)综合式引申
1.信:《说文》:“诚也。”
①言语真实②诚信③相信④的确⑤信物⑥ 信使⑦音信⑧书信
四、研究词义引申的意义
揭示词义的系统性,掌握词义引申的规律,收到以简驭繁、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助于我们举一反三,通过类比互证,成组成串地掌握相关词的多种意义。
“具”的本义为备办饭食,因而可引申为饭食,所以称粗劣的饭食为“草具”。如《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也可由备办饭食引申为泛指准备、备办。
准备的目的或结果是齐备,因而“具”又有齐备义。再由齐备义虚化为副词,表示全部、都。
词类活用
一、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现象的区别:
词类活用是指某个词临时活用作别类词,而词的兼类是指某个词具有两种词性或两种以上的词性。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起义》——知:动词“知道”。(2)草木有生而无知。——知:知觉。“知”既是动词,又是名词,属兼类词。有的兼词兼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词性:(3)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吕氏春秋·察今》——益:动词,涨水。(4)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察今》——益:动词,增加。(5)其家必日益。《吕氏春秋·贵当》——益:形容词,富裕。(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益:名词,好处,利益。
词的兼类现象,词义有明显的变化,是词义引申的必然结果。
二、词类活用的种类:
名词活用: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一般动词 名词使动用法 名词意动用法 动词活用:动词作名词 动词使动用法 动词为动用法 动词用作状语
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 形容词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意动用法 数词活用: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数词活用为形容词、副词
三、古汉语的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发出这个动作。
1.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史记· 项羽本纪》:“项伯杀人,臣活之。”——“活”本是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之”,活用为使动用法,即“使之活” 的意思。
(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汉书·苏武传》:“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降武”不可能是(单于)投降苏武,而是单于逼迫苏武投降,即“使„„降”的意思。
2.形容词词的使动用法
《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秦”即“使秦国弱”。
3.名词的使动用法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肉骨”即“使白骨生肉”
四、古汉语的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桃花源记》:“渔人甚异之。”——“异之”即“认为之奇异”。
2.名词的意动用法
《封建论》:“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君君”即“认为国君是国君”。
分析: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有何异同?
相同处:①句法结构相同,都是动宾关系。
②两种用法均可以由名词与形容词的活用形成。
不同处:①所表达的含义不同。使动用法是“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是客观现实
或者能够实现的,而意动用法是“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是主观的看法,客观不一定如此。
②出现的范围不同。意动用法仅限于形容词与名词的活用,动词只有
使动用法,而无意动用法。
五、古汉语的为动用法
即“为宾语而动”的意思。
1.表示给(替)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翻译格式为:主语+给(替)+宾语+动词
(1)文嬴请三帅。《左传》僖公33年,“请三帅”是“替三个元帅请求。” 2.表示目的或原因。翻译格式为:主语+为了(因为)+宾语+动词
(3)等死,死国可乎?《史记·陈涉世家》,“死国”即“为国家而死”。
3.表示对(向)宾语施行某一动作。翻译格式:主语+向(对)+宾语+动词
(5)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22年,“泣臣”是对着我哭泣。
六、名词活用作一般动词
普通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目:用眼睛瞪。
方位名词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5)日渐暮,遂前其足。——前:方位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向前。
名词性词组也可以活用为动词。
(6)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冠带衣履:把“冠带衣履”等生活用品供应给天下的人。
七、名词用作状语
1.表示方位和处所。(“向„„”/ “在、到、从„„”)(1)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 “西”:向西。
(2)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
2.表示工具和依据。(用„„/依靠、依据、按照)
(3)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书:用书信。
(4)失期,法当斩。《陈涉起义》法:按照法律。
3.表示对人的态度。(象对待„„一样的(来对待)/把„„当作„„(来对待))
(5)彼秦者,虏使其民。《战国策·赵策》虏:象对待奴隶一样地。
(6)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象对待客人一样的对待他。
4.表示比喻。(象„„一样的。)(7)螋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
八、词类活用的条件
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不是并列或偏正关系,则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2.名词、形容词放在“所”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3.名词、形容词放在“能、可、足、欲”等能愿动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副词的后面,活用为动词。
5.名词、形容词放在代词“之、我”的前面,活用为及物动词。
6.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作补语,活用为动词。
7.名词用“而”连接时,组成并列结构,活用为动词。
九、数词用作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朝辉夕阴,气象万千。(变化万千)
数词活用作形容词、名词 数词活用形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数词活用为名词: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愚公移山》)
词序
一、词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语法手段
汉语的词序从古到今没有太大的变化,即基本次序为:主语——谓语——宾语
二、宾语前置的类型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充当动词宾语前置
“吾谁欺?欺天乎?”——疑问代词“谁”充当动词“欺”的宾语而前置。
(2)疑问代词充当介词宾语而前置
“微斯人,吾谁与归?”——疑问代词“谁”充当介词“与”的宾语而前置。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一般要前置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代词“尔”、“我”充当动词“诈”、“虞”的宾语而前置。3.用代词“之”和“是”复指的宾语前置
“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代词“之”、“是”复指前置宾语“亡”、“群臣”。
在前置宾语前加上语气副词“惟”,构成“惟+宾语+是(之)+动词”的格式。
“惟余马首是瞻。”——等于说“惟瞻余马首。”
4.代词“是”作宾语时有时不需要复指就可以置于动词之前。如“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 5.介词“以”的宾语有时不需要条件就可以前置。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一言”为介词“以”的前置宾语。
三、古代汉语的行为数量表示法
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如“看两遍”、“踢三脚”。而古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的方法是:
1.一般方法: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不用动量词。
又与之遇,[七]遇皆北。(《左传·文公十六年》)2.强调方法: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鲁仲连辞让者三。(《战国策·赵策》)
四、状语、补语位置不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判断句
一、古今汉语判断句的差异
现代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判断词“是”,古汉语判断句则不用判断词“是”,靠判断句主语与谓语的语义关系进行判断。有时在主语后加代词“者”,复指主语,引出谓语。在谓语后加语气词“也”,表达判断语气,帮助判断。
现代汉语否定判断句用“不”,古汉语否定判断句用“非”。
二、古汉语判断句的形式
根据是否用“者”、“也”,古代汉语的判断句共有四种基本形式。
1.主语,谓语+也。(“制,岩邑也。”)
2.主语+者,谓语+也。(“兵者,凶器也。”)
3.主语+者,谓语。(“兵者,凶器。”)
4.主语,谓语。(“兵,凶器。”)
三、古汉语判断句中“是”的词性与作用
古汉语判断句中的“是”是指示代词,常用来作判断句的主语。
(1)至攘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墨子·非攻上》)可见,“是”同“此”。“是” 常复指上文出现的内容。
“是”作判断词,汉代就有了。如:此必是豫让也。(《史记·刺客列传》)
四、判断句中“为”、“维(惟)”、“乃”、“即”的词性与作用
1.为——“为”是普通动词,有“作为”、“成为”、“算是”等义,不是判断词。即使在判断句中可理解为 “是”,也是普通动词在判断句中的运用,不是判断词。
余为伯儵,余而祖也。(《左传·宣公三年》)
2.维(惟)——“维(惟)”在上古汉语中经常出现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是判断词,实际上它是句中语气词,起引出谓语的作用。尔惟旧人。(《尚书·大诰》)
3.乃——“乃” 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史记·陈涉世家》)
4.即——“即” 经常用在判断句的主语与谓语之间,很像判断词,实际上它是放在谓语之前的副词,起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就”完全相同。
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五、古汉语判断句的活用
古今汉语中,都有一些句子采用判断句的形式,但其主语与谓语之间并不是一般的判断关系,而是其他关系,我们称之为“判断句的活用”。
1.表达比喻内容
曹公,豺虎也。(《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
2.表达条件、目的等内容 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
被动句
一、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意念被动句)
在形式上跟主动句没有区别,但在意义上又表示被动的句子。(1)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郑伯克段于焉》)
有的名词直接加在动词谓语前面,也是概念上表被动的句子。
(2)兵挫地削,亡其六郡。(《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二、古代汉语被动句的产生
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被动句。
西周金文中已经发现了被动句,但数量很少。
春秋战国时代,被动句就用得比较普遍了。而且有多种形式。例如:
(1)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2)不善用之,则楚六千里而为仇人役。(《荀子·促尼》)(3)比干见刳箕子累。(《荀子·成相》)
三、古汉语常见被动句式
1.“于”字句
(1)在动词谓语后面,用介词“于”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
郤克伤于矢。《左传·成公二年》
(2)去“于”则变成主动句。古人常采用这种方式,构成主动和被动对比的句子。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羽传》
(3)古汉语的“于”字句式:受事主语+谓语动词+于+行为主动者
现代汉语“被”字句式:受事主语+被+行为主动者+谓语动词
穷者常制于人。《荀子·荣辱》(4)“于”字被动句,其形式结构跟表处所、时间的“于”字句完全相同,故后来被“被”字句所取代。
孙嘉聘于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2.为字句
(1)用介词“为”引进主动者,使主语有了明显的被动性质。
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2)为字句的受事主语往往可以省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贾谊:《过秦论》)
(3)“为”字后面所引进的行为主动者可以省略,直接把“为”字放在动作的前面。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战国策·燕策》
“为”字直接用在动词之前,不能认为是省略了行为的主动者,而应看作“为”字表被动的另一种形式。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是介词,不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为”是表被动的助动词。
“为”字同“于”字一样,本身没有表被动的意思,只是引进行为的主动者,且还有很多别的用途,易产生歧义,故后来被“„„为„„所”式和被字句所取代。
3.见字句
(1)助动词“见”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帮助表示被动。
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2)“见”字用在动词前一般表示被动,但是,汉代以后也有不表示被动的。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4.为„„所„„
(1)用“为”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用“所”帮助表示被动。
楚虽削弱,为秦所轻。《战国策·秦策》
(2)有时,“为„„所”式中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可以不出现。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史记·鸿门宴》
5.见„„于
“见„„于”式被动句是将“见”字和“于”字结合起来运用,用“见”字表示被动,用“于”字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5.被字句
被字句在战国未期出现,汉代用得较为普遍,但还是不能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只是一个帮助表示被动的助动词。
(1)国一日被攻,虽欲事秦,不可得也。《战国策·齐策》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原贾生列传》
(3)兄固被召诣校书郎。(《后汉书·班超传》)“被’字原是动词“遭受、蒙受”的意思,如例(1)“被攻”,其动词性很强,可以不看成被动句;例(2)“被谤”与“见疑”对举,其被动意义明显一些;例(3)中“被”字的意思虚化得多,更应看成表被动的助动词。
汉末,“被”字可引进动作行为主动者,“被”是介词。
(4)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今月十三日,臣被尚书召,问臣从大鸿胪刘前为济阴太守。
魏晋以后,用‘被’字引进行为主动者的例子越来越多,口语里完全取代了其它的被动句式,就是在仿古的文言文中,“被”字句也常常被使用。
(5)吾被皇太后征,不知所为。《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传》(6)祢衡被魏武谪为鼓吏。《世说新语•言语》(7)(庾)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方正》(8)若官未通显,每被公私使令,亦为猥役。《颜氏家训•杂艺》
习惯句式
一、若何、如何、奈何(如„„何、奈„„何、若„„何)
这是一组古汉语中最常见的固定句式。其中的“如、若、奈”都是动词。“如何”也可以说成“若何”、“奈何”,其中的“若”、“奈”仍然具有动词性,但凝固后与“如何”的含义相同。
“如、若、奈”作为动词,都含有“办理、处置、对付、安顿”的含义,“何”是疑问代词,表示“怎么,怎么样”,二者连用表示询问办法或原因。
询问办法
(1)于是项羽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记·项羽本纪》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形王屋何?《列子·愚公移山》
询问原因,用在动词前,含有“怎么,为什么”的意思。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
(4)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如之何勿思!《诗经·君子于役》
二、何„„为(何以/必/乃/足以„„为,奚/奚以/奚用/用„„为)
这组习惯句式有两种用法:
1.表示询问。何„„为中的何疑问代词,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句末“为”加强询问的语气。
长信侯曰:“王何以臣为?”(《战国策·魏策三》)
2.表示反问。用反问的形式表示否定。常用“何以„„为”的形式。“以”是动词,有用的意思,译为“哪里用得着„„呢”、“为什么„„呢”。“何以伐为”,就是“为什么要攻打它呢?”意为不必攻打。
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1.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亦”有时写作“已”,可译成“不是„„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2.无乃„„乎表示委婉的商榷口气,对有关情况加以测度,可译为“恐怕„„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3.得无„„乎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可译为“恐怕/莫非„„吧?”、“能够没有„„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四、孰与、与„„孰、孰若
表示比较和选择的句式,其中“孰”是疑问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谁,可译为“跟„„比,哪个„„?”。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战国策·齐策》
(2)吾与徐公孰美?(同上)其中的“孰若”、“与其„„孰若”通过选择有舍前取后的意思,可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3)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与其杀是僮,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第五篇:《我是猫》教学设计自留稿
《我是猫》教学设计(自留稿)
石嘴山市第七小学 李雯馨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文中的心理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讲述猫吃年糕的经过。
2.引导学生以读为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了解猫在偷吃年糕过程中发生的一连串新奇而幽默的场景。
3.学生通过学习,能初步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弱者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与愤恨。
教学难点:
理解感悟三条真理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回顾感知
同学们,上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了一位著名的日本作家,是谁呀?(生答:夏目漱石)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作者一起走进《我是猫》这篇课文,去感受这只神奇猫的内心世界。(教师板书课题)
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生字词,请同学们拿出听写纸。
听写词语为:贪馋、抓挠、机缘、预测、遗憾、年糕
同桌交换,互相批阅。教师用投影展示学生听写的生字,评价:书写干净工整,一颗星;行款整齐,一颗星;没有错误,再来一颗星。强调“挠”字不要多加点。
结合以上词语,请你想一想,谁来告诉老师猫与年糕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生:猫去主人家偷吃年糕。师: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生:猫在主人家偷吃年糕,自己悟出了三条真理。师:主人一家的反应是什么呢?生:他们都在笑它。师:是呀!文章讲了一只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还遭到了主人一家的嘲笑。)
二、自主学习,品读感悟
1.为了解猫的内心世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猫是在什么时候,悟出了哪三条真理?(板书跟上)看见年糕 第一条真理
偷吃年糕 第二条真理
力拔年糕 第三条真理
(生1:猫在偷吃年糕的时候,发现了第一条真理。师:我们可以再读读,早晨见过的那块年糕,所以是见年糕时发现了第一条真理,怎么样?)
(生2:小猫在吃年糕时,发现了第二条真理。师:第二条真理是什么?你能读一读给大家听吗?你的朗读声音真洪亮,吐字也很清晰。)(生3:猫在被年糕钳住了牙,急的在厨房到处转圈儿跑的时候发现了第三条真理。师:那老师把它概括为拔年糕时发现了第三条真理。)
2.师:这只猫那么善于思考,想必同学们也和这只猫一样爱动脑筋。现在老师的问题来了,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猫在发现三条真理的过程中心理活动有哪些变化?画出相关语句,并做出批注。(然后可以让学生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同学们可真会学习,那我们先来看看猫悟出第一条真理的过程吧!(猫在发现第一条真理的时候它都做了些什么?)
(生1:“如今想吃年糕„„能吃便吃的观点出发。”师:你可真会发现,这只猫真是机灵。)
(生2:我搭上前爪„„一瞧„„一闻„„吃呢,还是不吃?师:从小猫的动作中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猫啊!)
(生3: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师:哎呀!你们瞧瞧,这只猫它多有思想啊!于是它悟出了第一条真理,是什么?学生读第一条真理的内容。)(课件出示第一条真理)
3.师:面对这么诱人的年糕,加上连个人影都不见的难得机缘,猫一定是要把握住良机去尝一尝这美味的年糕的,那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呢?(生1:猫开始吃年糕。师:吃年糕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生2:猫见没有人来,就非吃年糕不可了。师:请两位同学分别读一读3、4自然段,看看猫吃年糕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什么情况?面对年糕,猫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生3:猫吃年糕时,把牙给粘住了。意识到年糕原来是个妖怪。师:对呀!那你猜猜它现在是什么感觉,什么心情呢?生:着急,想把牙给拿出来。师:文章中怎么说?生: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
师:虽是烦躁之时,可猫的思维一点也不受影响,这只能说会道的猫又悟出了第二条真理了,是?(生:所有的动物,都能直觉地预测吉凶祸福。)(课件出示第二条真理)
4.师:现在请你找出猫发现的第三条真理自己读一读。你觉得它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平时做不到的事情,这时候也能做到了。师:那你从哪能看出来猫做到了它平时做不到的事情呢? 生:猫的两只脚竟然直立起来,在厨房转着圈儿跑。
师:还有吗?还能从猫的哪些动作感受到了?(引导学生来读出描写猫动作的语句。)师:这只猫太厉害了!为了摆脱年糕妖怪,竭尽全力竟然直立起来了。因此,它又发现了„„生读出第三条真理。)(课件出示第三条真理)
三、创设情境,感悟思想
师:现在,同学们,假设你就是文中的猫,想象你被年糕粘住了牙。你的心情如何?
(生1:我感觉牙很疼。生2:着急、烦躁、急于把年糕从牙齿上拔下来。生3:被年糕粘住了牙,我感觉自己都失去自由了,非常想重获自由。)
(师:同学们真的是把自己都当成了文中的猫了,感觉非常真实、贴切。)
可是主人一家对你的态度是怎样的?(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第7自然段)听读之后,当看到主人一家如此冷漠的态度时,师问:猫儿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又如何?
(生1:主人一家怎么会这样,太可恨了。生2:主人一家人怎么这样没有同情心。生3:主人呀!我可是你们家可爱的猫儿啊!平时也算给家中做过贡献,现如今我遇到困难了,你们不但不帮助我,怎么还嘲笑我呢?)
师:是啊,猫儿们,尽管你使尽浑身解数,可依然不见任何功效,想想你现在的处境,本来就正在为拔不掉年糕而烦恼,主人一家不但没有给予你任何的帮助,还如此冷漠,这又怎能不让你愤恨呢?请大家齐读最后一段。(如果感受不深,可让学生再读一遍。)
师:同学们,主人一家人是这样的没有同情心,那换做你是猫的主人,你又会怎么做呢?(生畅所欲言回答)(生1:猫是我们的朋友,我会好好对待它。
生2:我一定会帮助这只小猫,拔掉粘在它牙齿上的年糕。
生3:我会在平日里给它吃饱,陪它玩耍,不嘲笑它。)师总结:同学们,听得出来,你们都具有一颗能同情弱小的心,这也正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目的。我相信:这只猫一定非常乐意让你们做它的主人。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做一个心存善良的人,在遇到有难的人或事时伸出援手来帮上一把。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四、课外延伸,类比阅读
在这里,老师分享给同学们一篇课外阅读的片段。请学生来读一读老舍笔下的《猫》
附文段内容: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了殃。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师:你有什么不同感受?(生:作者很爱这只猫。)
师总结:作者夏目漱石的笔触幽默伴着讽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人情冷漠的不满,可作者老舍的文字通俗晓畅,亲切自然,流露出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把文中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回去多读一读。2.课下找来《我是猫》的原著读一读。
3.模仿本文的写法,用小动物的视角去看世界,写一个小故事。
六、板书设计
看见年糕 第一条真理
我是猫 偷吃年糕 第二条真理 可笑-可怜-同情
力拔年糕 第三条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