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填空总结
第九章
1.德育即培养学生思想和品德的教育,也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教育。
2.我国的学校教育包括: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4.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5.德育过程的结构是指德育过程中各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6.我国中小学校德育的途径主要有两类:一是直接的道德教学,主要指思想品德课;二是指间接的道德教育,包括各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等。
7.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由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
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陶冶法。
9.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
10.道德讨论中教师的提问可以分为“引入性提问”和“深入性提问”。
11.20世纪70年代,英国学校德育专家彼得.麦克费尔和他的同事创立了道德体谅模式
12.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和行。
第十章
1.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
2.在我国中小学现行的以班级为单位、集中授课的教学体制下,班集体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形式。
3.班级是学生和教师构成的蛇社会群体,是为实现一定社会目标或教育目标及学生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组织。
4.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总结前人和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在其代表作《大教学论》中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论证,从而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
5.我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6.班级管理的模式有: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7.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
8.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9.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
10.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其理论的核心是将传统的他控式管理方式转变为强调自我、自控的管理方式。
11.班级领导核心主要是指负责组织班级各种活动的学生干部。
12.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教育学生、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必要前提,是班主任最基本的、经常性的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1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体、学生群体、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14.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5.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第十一章
1.课外活动又叫课外教育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形式。
2.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及结构方式上区别于以学科教育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活动。
3.课堂教学活动是主要的和基本的途径,课外活动是辅助和补充。
4.学科活动是一种学科性的课外学习和研究活动。
5.课外活动实践的基本过程:计划与设计、组织与实施、总结与评价三个阶段。
6.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种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
7.主题活动是一种就某一特定专题而开展的短期或长期的专门活动。
第十二章
1.教育领域中的三大研究课题: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发展、教育评价。
2.在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处于核心的地位。
3.学生评价是在系统地、科学地、全面地搜集、整理、处理和分析学生信息的基础上,对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和变化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
4.按评价的功能划分,学生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终)结性评价。
5.总结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对学生表现和变化最终结果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
6.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的教育评价。
7.分析评价指预先根据评价的观点,把评价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分别进行的评价。
8.综合评价:指对评价内容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9.定量评价是指对教育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定量分析后,在量化的基础上制定出量化标准,按一定的量标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整体性评价。
10.学生学习和品德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的质量和品德的发展变化进行的评价。
11.学习评价也称学力评价,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潜力所进行的评价。
12.根据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认知、情感、技能三类活动。
13.技能领域的学习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个部分。
14.发展性评价,是以促进教育为目的,着重于教育对象和教育事业发展的目标、条件进程及策略方法的建设性评价。
15.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与1983年在《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第十三章
1.教学研究的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必须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教育科研的客观性要
求。
2.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研究解决理论或实践问题。
3.校本研究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科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5.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教师的自我反思。
6.校本研究的内容包括: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师培训和校本管理研究。
7.从研究方法的层面上将,校本研究更侧重于行动研究。
8.文献检索的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
9.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题部分。
10.理论性研究报告也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术论文和学术专著。
第二篇:天津教师资格证总结教育学
天津教师资格证总结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本质特点(填):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表现在:(P1)
① 他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② 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与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
③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即教育对于统治阶级具有政治功利性。
教育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且教育的负向功能不会消失,所以教育改革不会停止。教育对社会个体来说具有功利的价值。
正规教育的标志:制度化教育,近代以学习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为前制度化教育。
19世纪下半期学校教育系统形成,这也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 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简,辨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产生学校。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备。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秦汉以后,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太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称为国家的主流思想。儒家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基本教程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光绪31年 1905年)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古印度的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古埃及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学为文士。古埃及教育的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罗马有两种教育:古代雅典教育(商人、政治家);古代斯巴达教育(军人); 罗马帝国灭亡后:学习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诞生了骑士教育和教会学校。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近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里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简答、辨析、论述)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选)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朱熹说的“因材施教”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称为“显学”。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教学相长和严师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反对死记硬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足邋等”,即循序渐进。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知识即道德”、“产婆述”教学方法,倡导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代表作《理想国》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填选)
意大利复兴后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维多利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教育理论的萌芽时期/前教育理论阶段的特点:
①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思想、观点的主要来源。②出现了少数专门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的西方最早讨论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理论形成: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特点是教育学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1632年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脱离哲学。以“泛智教育”为追求。
1976年,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教育理论形成时期的代表作:1806年,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他主张“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填选)巴赫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教育及其理论成为“传统教育派”,主张三个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斯宾塞出版《教育论》,并制定了一个以科学为核心、注重实际应用、范围广泛的课程体系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梅伊曼1901年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在欧洲和美国兴起了“新教育和”和“进步教育”运动(了解)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为克鲁普斯卡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在中国和苏联影响较大、结构完整的教育学理论著作,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
中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1879年诞生了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简答)①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辨析P20)④ 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填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简答)①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例:五四运动 ③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辨析P21)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①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④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及比例构成。(名解)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P29 ① 能力比知识重要 ② 教育形式个别化 ③ 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④ 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从 3
其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
学校文化的特征:P33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文化的成因: ①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② 同伴群体的影响 ③ 师生的交互作用 ④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⑤ 社区影响 ⑥ 学校文化 ⑦ 时代背景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填选)
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填选)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① 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②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示/价值/意义(简单/论述P43)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③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④互补性,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⑤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辨析),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填选)教育目的的作用:(简答)①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②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③ 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是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理论: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什么条件。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填选)86年——义务教育法 93年——教师法 95 ——教育法(填选)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论述P73)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狭义: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教育具有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教育具有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教育的本质特点(填):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社会功能表现在:(P1)
④ 他是人类社会延续发展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⑤ 还表现在沟通社会各方面与世界各国的横向联系上。
⑥ 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有利于统治阶级地位的巩固与加强,即教育对于统治阶级具有政治功利性。
教育有正向功能,也有负向功能。且教育的负向功能不会消失,所以教育改革不会停止。教育对社会个体来说具有功利的价值。
正规教育的标志:制度化教育,近代以学习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的教育为前制度化教育。
19世纪下半期学校教育系统形成,这也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 制度化教育主要是指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现代教育制度(二战以后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简,辨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夏朝(奴隶制国家建立以后)产生学校。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逐渐完备。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秦汉以后,教育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太学”。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称为国家的主流思想。儒家被缩减为《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基本教程和科举考试的依据。五经:《书经》《诗经》《易经》《礼记》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光绪31年 1905年)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古印度的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古埃及奴隶主阶级追求的目标为学为文士。古埃及教育的特征是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古希腊、罗马有两种教育:古代雅典教育(商人、政治家);古代斯巴达教育(军人); 罗马帝国灭亡后:学习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诞生了骑士教育和教会学校。
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提倡的那种新的文化和世界观被称为人文主义。
近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里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制教。
二战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简答、辨析、论述)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全民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多元化 e.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填、选)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 在论语中。(选择,填空)
孔子主张“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克己复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学而知之”“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朱熹说的“因材施教”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并称为“显学”。战过后期,《学记》系统的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教育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等,是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是中国教育史上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教学相长和严师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反对死记硬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学不足邋等”,即循序渐进。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出“知识即道德”、“产婆述”教学方法,倡导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或产婆术。苏格拉底问答法:第一步成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
柏拉图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代表作《理想国》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教育适应人的天性发展”,按年龄划分受教育阶段。(填选)
意大利复兴后的人文主义思想家:维多利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教育理论的萌芽时期/前教育理论阶段的特点:
①教育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思想、观点的主要来源。②出现了少数专门探讨教育问题的著作。
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雄辩术原理》)的西方最早讨论教育问题的著作。教育理论形成: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这一时期特点是教育学从哲学的母体中独立出来。1632年夸梅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脱离哲学。以“泛智教育”为追求。
1976年,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教育理论形成时期的代表作:1806年,第一本以“教育学”命名的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他主张“教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的。(填选)巴赫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以他为代表的教育及其理论成为“传统教育派”,主张三个中心:教师、教材、课堂。斯宾塞出版《教育论》,并制定了一个以科学为核心、注重实际应用、范围广泛的课程体系 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梅伊曼1901年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 拉伊出版《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在欧洲和美国兴起了“新教育和”和“进步教育”运动(了解)杜威作为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在做中学”。他强调儿童在教育中 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针对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提出新的三 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学和教育史的专著:为克鲁普斯卡的《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是一本在中国和苏联影响较大、结构完整的教育学理论著作,被誉为“当代第一本社会主义教育学”。
中国第一本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自然科学飞速发展,1879年诞生了实验心理学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简答)⑤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⑥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⑦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辨析P20)⑧ 教育相对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教育的目的也就不同。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填选)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简答)④ 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⑤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例:五四运动 ⑥ 教育可以促进民主(辨析P21)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简答)⑤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⑥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⑦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⑧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教育结构:是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及比例构成。(名解)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成为“人力资本理论”的“宪章”。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引起的教育观念的转变包括:P29 ⑤ 能力比知识重要 ⑥ 教育形式个别化 ⑦ 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⑧ 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四节 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文化从其形态上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在文化的诸多因素中,价值观处于核心地位。
学校文化的特征:P33 a.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b.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c.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的传统为己任
d.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生文化的成因: ⑧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⑨ 同伴群体的影响 ⑩ 师生的交互作用 ⑪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⑫ 社区影响 ⑬ 学校文化 ⑭ 时代背景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填选)
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填选)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④ 个体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⑤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启示/价值/意义(简单/论述P43)①顺序性,要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要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③不平衡性,要关注个体身心发展的关键期 ④互补性,要注意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 ⑤个别差异性,要因材施教
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辨析),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第四章 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意义和作用
考点: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填选)教育目的的作用:(简答)③ 教育目的的导向作用。④ 教育目的的激励作用。⑥ 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基本层次:教育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是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理论: ①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而言的,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自由发展的人。
②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什么条件。③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④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必将对人类提出全面发展的要求,并提出全面发展的可能性。⑤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得以实现。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了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填选)86年——义务教育法 93年——教师法 95 ——教育法(填选)素质教育的内涵:(简答)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论述P73)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总结
教 育 学
一、名词
1、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2、义务教育:是指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重点)
3、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重点)
4、遗传素质:遗传素质也成为遗传,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重点)
5、环境:指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外部世界。
6、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它是人的主观意识方面的特征,故称为主观能动性。(重点)
7、教育目的: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着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或单选)
8、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者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或单选)
9、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的具体化,也就是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标准。(或单选)
10、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P94定义,重单选
11、素质教育: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12、教师:是旅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职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重点)
13、教师资格证制度:国家对教师职业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最基本的要求。(重点)
14、教师聘任制度:在聘任双方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岗位的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重点)
15、教师轮岗制:又称教师交流制或教师轮换制,是指为了促进教师成长和教育均衡,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有计划地组织其所属行政区域内的教师,在不同学校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交流任教的制度。
16、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重点)
17、师生关系:指师生在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决定着彼此所处地位、作用和相互态度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主要包括师生的教育关系、心理关系等。
18、核心课程:是以问题为核心,把几门学科结合起来,由一个教师或教学小组通过一系列活动进行教学的课程。(重点)
19、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重点)
20、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在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课程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2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根据课程计划制定的有关学科教学的目标、水准、结构与教学要求的纲领性文件。(重点)
22、课程评价:是通过系统调查、收集数据资料,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山判断的活动,它的判断依据主要是课程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与课程的有效价值。
23、学分制:把规定的毕业最低总学分作为衡量学生学习量和毕业标准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24、教师:主要是学校教学,是教师引起、维持、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25、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重点)
26、教学组织形式: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按一定要求在人员、时间、空间等方面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7、班级授课制:也称课堂教学,是按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分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按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课程表,分科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重点)
28、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纪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重点)
29、教学设计: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及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30、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
31、说课:指教师以口头表达的方式,以教育科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针对某节课的具体特点,以教师为对象,在备课和上课之间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
32、德育任务: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9生品德素养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德育方面的直接体现。
33、德育内容:指德育活动所要传授的价值与规范,是完成德育任务所需要从事的具体工作。
34、德育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而采用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重点)
35、思维训练法:指的是以道德知识的学习和道德思维能力的提高为主要目标的德育方法。
36、情境陶冶法:指的是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暗示性德育方法。
37、行为训练法:是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惩等方式进行德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练道德意志、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
38、修养指导法: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是自己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39、班级:是学校根据管理的需要,把年龄相近、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分割成一个个小范围的聚合体。他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校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
40、班主任:由学校指定的,全面负责一个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指导的教师。(重点)
41、集体舆论:在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大多数人所赞同的言论和意见。(重单选)
42、班风:一个班的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而形成的一种风气。(重单选)
二、简答 第一章
绪论
1、简述教育本质的含义。(重点)
教育本质即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简述教育本质的特征。(重点)1)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3)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自身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3、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重点)
1)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2)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3)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
4)教育内容的日渐丰富,提高了教育职能。
5)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罚,棍棒纪律。6)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个别施教。
4、简述学习教育学的价值。(重点)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5、简述学习教育对教育工作者的作用。(重点)
1)启发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2)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者的理论视野。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4)提高教育实践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自我发展能力。5)为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6、列举《学记》中概况总结的教学原则。(重点)
1)藏思相符;2)师道尊严;3)教学相长;4)启发诱导;5)学不躐等
7、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儿童中心论、太阳中心论】(重点)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即生长
3)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 4)学校即社会
5)师生关系应以儿童为中心
6)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8、简述20世纪初教育理论界出现的主要教育理论流派。
实验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文化教育学、批判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第二章
教育功能
9、简述关于教育与社会主要理论。(或多选)
1)人力资本论 2)教育万能论 3)教育独立论
10、简述社会生产力水平对教育的制约。(重点)
1)制约着教育目标的制定
2)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3)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
4)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变革。
11、简述政治对教育的制约。(重点)
1)制约着教育的性质、目标和内容 2)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3)制约着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
12、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制约。(重点)
1)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2)文化性质、文化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 3)文化观念影响教育观念
4)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
13、简述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重点)
1)人口的数量影响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2)人口质量影响制约教育的质量 3)人口就业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14、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重点)
1)教育的文化传递、保存功能; 2)教育活化文化的功能; 3)教育的的文化选择功能; 4)教育的文化批判功能;
5)教育的文化交流、融合功能; 6)教育的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
15、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重点)
1)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手段 3)教育能够促进人口结构合理化
16、简述教育对人口合理化的促进作用。
1)教育有助于人口性别比例的平衡 2)教育可以改变社会人口的年龄结构 3)教育能够改变教育的行业和职业结构 4)教育可以调节人口的地域结构
17、简述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重点)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
18、简述教育的本体功能。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 2)教育的个体谋生功能 3)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19、简述教育所具有的促进个体个性化功能。
1)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和主体能力的发展 2)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形成人的独特性 3)开发人的创造性,促进个体价值的实现 第三章
教育目的
20、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含义。(重点)
1)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完整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和谐发展” 3)人的全面发展还以为这人的“多方面发展” 4)人的全面发展还指人的“自由发展”
21、简述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认知领域包括的基本内容。
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2、简述加涅的学生后天习得的素质包括的基本内容。
1)学生的先天素质不能被教育教学所改变,要想使学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避免超越学生的先天素质限制。
2)发展中形成的两类素质由于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教学只能适应它们。
3)学生习得的素质是直接参与到新的学习中去的,是新的学习的必要组成部分。
23、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1)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特点 2)坚持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质量标准 3)注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4)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24、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
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可持续发展。第四章
教师与学生
25、简述中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的具体内容。(重点)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 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26、简述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内容。(重点)
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态度
27、简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特点。
长期性、重心在职后和曲折性。
28、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重点)
1)学生是显示社会的成员之一; 2)学生是迅速发展的人; 3)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9、简述理想师生关系的特征。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30、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重点)
民主型
挚爱型
管理型
专制型
放任自流型 第五章
课程
31、列举课程目标的类型及其代表人物。(重点)
1)行为目标:代表人物是美国学者 泰勒。2)生长性目标: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 斯滕豪斯 3)表现性目标:美国课程学者 艾斯纳提
32、列举20世纪以来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33、简述课程理论选择的依据。
课程目标,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需要,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
34、简述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重点)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
2)必须适应学生的特点 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
4)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
35、简述世界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重点)
1)基础学科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2)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 3)课程设置区域个性化、综合化 4)课程管理的动态化、弹性化
36、简述课程编制的基本环节。(重点)
课程编制是指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组织课程活动以及评价课程。
37、列举课程评价的基本模式。
目标达成模式、外貌模式、CIPP模式。第六章
教学
38、简述教学的基本功能。(重点)
1)授受基本知识
2)形成基本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
4)促进个性健康发展
39、简析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重点)
大致可以分为三大主结构和八个亚结构。分为准备、展开、终结三个基本阶段。其中,准备阶段又可以划分为启动和定向两个小阶段;展开阶段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小阶段;终结阶段可分为检查和评价两个小阶段。40、列举我国中小学活动经常采用的原则。
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直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4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组织性、计划性强,较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学效果; 2)以教师的系统讲述为主,有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3)以课时为单位,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循序渐进与系统完整; 4)班级人数固定,时间统一,有利于学校组织、管理教学;
5)师生在集体中共同学习交流,利于扩大信息来源,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
42、简述个别辅导的意义。
1)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促进个体的充分发展; 2)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43、组织现场教学用注意哪些问题?
1)教学目的要明确 2)准备要充分 3)重视现场指导 4)及时总结
44、简述复式教学的特点。
学科头绪多;讲课时减少;教学任务多,备课复杂;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多要求。
45、简述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趋势。(重点)
1)班级规模小型化 2)空间安排多样化 3)注重个别化教学
4)教学组织形式的综合化
46、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时间设计、措施设计、评价设计。
47、简述说课中“说教学过程”的主要内容。
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说明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说明重点和难点的处理
说明采用哪些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说明板书设计
48、简述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途径。(重点)
领导评价
学生评价
同行评价
教师自评
专家评价
学生成绩分析
49、简述有效的测验的特征。
1)有较高的效度 2)有较高的信度 3)有较高的代表性
4)有较高的区分度和鉴别力
5)有较好的可行性,力求测验切实可行 50、简述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重点)
1)规定教学的预期目标,分析教学任务。2)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
3)分析学生从起点状态过渡到终点状态应掌握的知识技能或应形成的态度与行为习惯。
4)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方法给学生呈现教材,提供学习指导。5)考虑用什么方法引起学生的反应并提供反馈。6)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第七章
德育
51、简析品德的结构。(重点)
从内容结构角度看,品德包括道德价值、道德原则、行为规范等不同素养。从品德能力角度看,品德结构包括道德判断力、决策力、践行力等若干侧面。
从品德形式结构的角度分析,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所构成的综合体。
52、简述家庭环境中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客观因素。
(一)家庭客观因素及其影响:
1)家庭经济状况和居住条件与儿童青少年的品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 2)家庭结构和社会主要关系中,父母之间感情破裂而导致的分居或离婚,对子女品德发展有严重不良影响;主要社会关系也对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有一定影响。3)家长职业类型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对子女的品德有明显的影响。4)儿童的出生排行不同对其品德发展没有明显影响。(二)家庭主观因素及其影响:
1)家长对儿童模仿学习的榜样,家长品德不良,会对孩子品德的发展起消极作用。2)家长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及期望,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人格发展。3)家长作风和家庭氛围对孩子品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53、简述学校德育的主要途径。(重点)直接的道德教学、渗透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影响、校内外活动。
54、简析学校单独设置道德课的优点。
其一,有利于系统地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和道德理论,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其二,能够迅速的促进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敏感性的发展; 其三,能够在课程和实践上保证学校德育实施的最低限度。
55、简述德育过程的特点。
计划性与正面性、复杂性与多端性、引导性与整合性。
56、简述学校德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重点)
1)学校德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的矛盾;
3)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57、简述德育的过程组织的基本原则。(重点)
1)保持教育与发展矛盾双方之间必要的张力;
2)注意学校德育的物质与精神文化条件的建设,也就是努力建设好德育影响的校内环境,安排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交往活动; 3)坚持教育与再教育、自我教育的统一。
58、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具体任务。(重点)
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观点;
2)为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发展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认识能力、践行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59、简述教师德育过程中运用奖励的教育艺术。(重点)
1)奖励的指向不仅是成功的结果,而且是获得成就的过程;
2)奖励的频率和程度恰当; 3)注意奖励的灵活运用;
4)坚持奖励的精神鼓励性质,学校德育要慎用物质奖励; 5)奖励应尽可能面向全体学生,收到教育全体学生的功效。60、简述正确运用惩罚手段应注意的基本问题。
1)惩罚的目的是教育,不能为了惩罚而惩罚;
2)惩罚应当合理、公平、准确,避免主观、武断和随意惩罚; 3)惩罚与对学生的尊重相结合; 4)惩罚的运用要有教育时机意义。第八章
班级管理 61、简述班级的功能。(重点)
归属功能
社会化功能
个性化功能
选择功能
保护功能 62、简述班级管理的内容。(重点)
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制度建设
班级教学管理
班级活动管理 63、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重点)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各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64、简述班主任的素质。
1)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2)爱岗敬业,热爱学生。
3)较高知识水平和教育理论素养。4)班主任应有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5)具有较高的能力素养。
6)有较强的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7)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论述
1、论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的趋势。(重点)
1)现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日益紧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包括生产劳动与教育的结合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两个方面。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也是促进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2)教育民主化进程加快。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专制型的否定; 3)教育形式、手段的多样化。今天正规的、非正规的,民办、公办的多种规格教育形式已经交织成为一个多样化、网络化的立体教育世界;
4)教育内容的综合化。当前教育内容综合化趋势在学校教育中的最显著反应便是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各国教育的共识和追求;
5)终身教育成为各国的共同追求。明确解释终身教育的内涵,是法国的保罗.朗格朗,后来,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
6)努力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使教育实现自身的现代化,正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和潮流。
7)教育改革日益成为教育发展的常态模式。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使教育得到不断的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要求。
2、论述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点)
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是影响人发展的最有效手段。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与遗传因素和自发的环境影响相比,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
1)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的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制约着人的发展方向。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可以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择影响条件,排除和控制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达到影响性质和方向的一致性,以保证教育目的顺利实现。
2)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教育对人的影响是全面,既影响受教育者的身体,也影响受教育者的精神;既增进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也影响其思想品德。
3)教育是由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避免盲目性。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可以少走弯路,获得最有效地发展。而人在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只有自发地获得知识经验,这往往要走许多弯路。
3、试述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教育活动的实施要以人的发展变化为前提,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是由低到高、由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所以要求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揠苗助长。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成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不同与其他的本质的、典型的、一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在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早迟上具有不均衡性的特点。在人的生理或心理的某一方面行为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称为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给与适当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和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
4)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人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一定教育目标,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5)人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对教育的制约。人身心发展的稳定性要求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内容、方法等要保持相对稳定;人身心发展的可变性要求要根据时代特点、文化特点、地点,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和人的不断发展的新需要。
6)人身心发展的全面统一性对教育的制约。人身心发展的全面统一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4、论述教师劳动的创造性。(重点)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教师面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根据不同的教育条件,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上。
第一,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第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难点,因而必须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重组和加工。
第三,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在工作中要始终保持头脑灵活冷静、意志坚定,遇到突发事件能应付自如,体现出教师的教育机智来。
5、论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P105—106)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6、论理想师生关系构建的策略。(重点)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视为不成熟但同时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富有创造性的主体;
3)努力提高教师个人修养。教师素质是影响师生关系的核心要素。
7、论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重点)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的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实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的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的课程,一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生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地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试论现代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认识的主体性 2)教学目标的多为发展性 3)教学内容的整合性 4)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5)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6)教学评价的全息性
8、如何全面认识和理解教学设计。
1)从教学设计的目的和研究对象来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的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地发展。2)教学设计强调运用系统方法。
3)教学设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分析,把学生的具体情况作为设计的出发点。4)教学设计必须以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其科学决策的依据。5)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
6)教学设计十分重视对设计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
9、论一堂好课的评课要求。(重点)
1)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宗旨。教学目标包含三个方面:即基础目标、提高目标、体验目标。
2)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首先,教师正确理解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难点,同时,教学内容应充实和反应现代科学技术和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其次,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再其次,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a,学生主动参与;b,合作学习;c,学生自主学习及差异发展;d,鼓励创新。
4)教学能力: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包括课堂驾驭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教学效果与特色:富有成效与特点。课堂教学效果体现在:学生获得的基础知识扎实;学生善于思考,发言有独到见解;学生的参与活动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在教学特色上,主要看,课堂教学是否有改革创新;教学风格是否独特。
10、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与学校德育的关系。【论述学校德育的基本规律,或试述学校教育对学生品德的影响】(重点)
1)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品德结构各要素协调发展的过程。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就是个体伴随着自然生命成长在品德结构上不断同化异化,形成高质量、更具有丰富的个性道德人格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文明化和社会化的过程。2)品德的发展是行为主体活动和实践的结果。任何道德行为,任何道德品性都是人们在活动和实践中与他人发生适当关系而得来的。只有通过活动和实践,人们才能获得对道德规则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3)品德的发展经历从他律到自律的不同阶段。整个品德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从单纯受外部环境的支配到受行为主体自我控制的过程。
11、论德育的功能。(或多选,多选选三点)
1)德育的个体性功能:是指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b、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c、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2)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的教育功能有两个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价值;二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德育对智育、体育和美育具有促进作用,体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和支持作用。3)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发挥何种性质的作用。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12、论班主任如何做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工作。(重点)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和结果。良好的班集体不可能自发形成,只能是班主任精心组织和培养的结果。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步骤是:
1)确立共同的奋斗目标。班主任在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时,要善于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提出振奋学生精神,鼓舞人心的新目标和任务,把班级学生吸引并团结到班集体中来。
2)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
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有无正确的集体舆论,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
4)有计划的组织开展集体活动。组织共同的活动是集体的生命,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多种多样,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和设计各种活动,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让学生做好演员。
13、论班主任对品行不良学生矫治的基本步骤。
1)了解情况 2)分析原因 3)采取措施 4)反馈调节 5)巩固强化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教育学概念总结
第一章
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2.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3.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具有教育作用;狭义的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第二章
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后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最根本要求。
2.教育方针:是指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的要求,所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
3.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是培养人的蓝图。课程目标规定了学校各阶段的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所要实现的学习程度。
4.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5.素质教育:广义的素质教育是指发展全体国民和每一个劳动者身心最基本品质的教育活动,狭义的素质教育特指学校素质教育,即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根据学生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科学的培养方式使所有学生身心发展的环境与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形成最佳组合,创造出使学生和谐健康发展的环境,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自身素质由低级向高级,自由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6.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7.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生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8.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9.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10.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第三章
1.学校文化: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2.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
3.教育观念:是存在于每一个教育者和其他人头脑中的对教育的看法。
4.科学知识再生产:是将科学生产的主要产品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尤其是传授给新的一代人,使他们能充分地掌握前人创造的科学成果,为从事新的科学知识生产打下基础的过程。
第四章
1.人的身心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2.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即指机能的正常发育和体质的增强。
3.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有规律的心理变化,包括知识的发展、智力的发展和意向的发展。
4.身心发展的阶段:个体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的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在不同的发展任务。
5.环境:一般指人生活在其中,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6.遗传素质:也叫遗传,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7.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向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能动作用。
8.自我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对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是自我认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9.人的价值:就是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10.发展个性:就是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实现生命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1.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第五章
1.儿童观:是指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哲学层面上对儿童的认识。
2.教师的职业形象: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
3.教师的职业道德: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的基本行为规范,是教师自己对职业行为的自觉要求。
4.教师的人格形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心理特征的整体体现,具体包括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性格、气质、兴趣等。
5.专业:是指对社会的进步有较大贡献,地位较高,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特点的职业。
6.教师修养:教师在其工作工程中对自己在思想、学术、精神等方面的一种自觉努力,这种自觉努力源自于对自己职业的热爱与追求。
7.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喜爱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的关系。
第五篇:辽宁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无简答题)
1.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属于基础性的学科。
2.※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1)教育学与哲学,探讨教育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其最根本的意义是要对教育学作哲学的思考,从而提高教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
(2)教育学与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不仅可以丰富教育的内容,也可以为教育学提供理论依据。(3)教育学与经济学,教育学需要经济学为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提供理论上的依据。(4)教育学与心理学,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基础理论学科,能够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等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案例分析方法,扣概念,充实内容。一件事能涉及到两个或三个原理。
例:题目:有关教育学的概念 分析:关于教育学的定义也有很多种解释,但大多数解释都是把教育学看做是研究教育理论和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从教育学整体构成来看,“学校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处于“理论研究领域”,是以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5.教育学的产生:教育学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教育经验的丰富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非重点)6.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孔子的思想,教育作用,即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方法:有教无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目的:贤人,君子。教育内容: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诗、书、礼、乐、易、春秋。道家,无为而治。
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是我国古代的一本教育专著,第一章 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学记中:教育的作用即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是作用。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主张课内外相结合。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启发式教学。不凌节而施(循序渐进),禁于未发(预防性原则)。教育著作,韩愈的《师说》,朱熹关于读书法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
苏格拉底产婆术,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好象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催育新的生命。柏拉图,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代表作《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二)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论证了班级授课制,人们公认教育学的奠基者,被誉为“教育学之父”。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爱弥儿》。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遵循人自身成长规律的自然主义教育。卢梭对教育学的最大贡献就在于开拓了以研究个体生长发发展与教育的相互关系为主题的研究领域。研究个体研究教育。康德,第一位在大学里开设教育学讲座的教授。《康德论教育》 裴斯泰洛齐。主张教育要遵循自然。
英国教育家洛克,白板说,绅士教育。
多选题:强调人的教育的自然性: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
赫尔巴特,1806年首次发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学》,第一部科学形态教育学。四阶段说,明了,联想,系统,方法。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的重要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三中心说)道德教育是强迫教育,纪律和管理是教育的主要手段。赫尔巴特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三)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阶段 斯宾塞,《教育论》,重视学科教育的思想。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说,《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做中学(课改中的一个基本思想)。杜威,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以经验为基础,以行动为主心。否定了理论的指导作用,否定系统的科学知识,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是违背客观规律的。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的对立局面。凯洛夫,《教育学》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这是课改的内容(常识性的内容)。布鲁纳出版《教育过程》,提倡发现学习。
赞可夫《教学与发展》
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
教育概述
1.《孟子.尽心上》中“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最早提出教育一词。
2.※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而言的,即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这是并列关系。
举例:自学成才是否属于教育:不符合教育的三要素。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措施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各种教科书、教育参考书和其他形式的信息载体(广播、电视、电影、报刊),体现在教育自身所拥有的知识,教育作用环境(教室、校园、阅览室)。教育手段是方式方法,如讲、读、演示、练习等,教具、实验器材、电化教育器材
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1.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属性:(简答题)(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历史性。(3)教育的阶级性。(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①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②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和不平衡性。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所以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是生物学过程。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的起源有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也叫社会起源说。首先,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一道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3.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简单题)(1)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传递成为可能。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3.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是奴隶社会的教育特点,最早出现学校的奴隶社会国家是埃及。口耳相传是原始社会教育。
4.教育具有森严的等级性,在教育内容上“独尊儒术”是封建社会的教育特点。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是“学而优则仕”,主要内容是四书和五经。
5.教育目的具有双重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特点。6.案例分析,a)居里夫人的教育。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虽然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但是学校教育的前提、基础,担负着儿童养育的重大使命。居里夫人的家庭教育说明了居里夫人对其女儿的家庭教育的效果持续作用于女儿的一生,尤其为女儿科学研究成就的取得、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家庭是人的第一生活空间,父母是人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人的第一教育。居里夫人本身还有一个示范作用
b)利托尔诺的教育生物起源,利托尔诺的教育生物起源把动物的本能活动看成是教育,这显然是错误的。动物的本能活动无论水平多高,只能是本能活动,把动物的活动看成是教育,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
12、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13、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简答题)
1)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制约。2)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
3)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
4)考虑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考虑国家原在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整体结构中各级各类学校内在联系的合理性。14.1902年制定了我国第一个现代学制,即“壬寅学制”。15.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模式,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教改)
16.学校教育的主要类型。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17.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重点简答题)
1)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即教育对象的全面化。2)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
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4)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 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
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18.案例分析,根据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来分析。
学校教育制度的制定要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还要受在青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制约。每个人从出生直到成长为青年,都经历了不同年龄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年龄特征,学校教育制度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这种客观规律。很多国家的学制虽然经历改革,体系繁杂,类型多样,但构成中小学学制主要因素的儿童在学年龄都普遍固定 在六七岁至十七八岁之间,同时又都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把学校教育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阶段,中学又大多数分为初、高中阶段,并且规定了各自的性质和任务。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了学校教育制度受青少年、儿童年龄特征的制约。
22.案例,上海孟母堂被认定违法,私塾式教育引专家讨论。上述案例实际上涉及义务教育的特征问题。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的特征。每个适龄儿童都要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法》并没有明确禁止在家教育这种教育形式。从这个角度上讲,“孟母堂”并没有违反《义务教育法》。“孟母堂”的出现说明社会、家长有了对孩子进行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孟母堂”事件是对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挑战,是改变现有单一教育模式的尝试。教学体制需要改革,家长和孩子,尤其是孩子的选择应该得到尊重,教学内容、教授形式可以多样化、灵活化。选择的自由限度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在家教育的合法性需要研究,但它作为多元化教育方式的一种,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方向,法律不能回避其背后的社会需求。在家教育只能是替代性的,不能取代义务教育成为主流形式,而在家教育的规范化过程中,政府应该享有许可权、监督权和撤销权。
19.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预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世界上许多国家又把这种教育称为强迫教育。保证普及教育实现。
20.义务教育有两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
21.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本政策,把“普九”当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经济发展的水平对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具有直接的影响和最后的决定作用。
2)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4)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2.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a)教育能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b)教育能把一般性的劳动者转变为专门化的劳动者
c)教育能把低水平的劳动者提升为较高水平的劳动者
d)教育能把一种形态的劳动者转换为另一种形态的劳动者 e)教育能把单维度的劳动者转变为多维度的劳动者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3)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
3.案例,东北师大教育新举措 专业划分过早和过细是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弊端之一。在计划经济中,学校的专业是由职业的类型决定的,因此,计划经济中学校专业门类的划分非常细,国家甚至规定每个专业招收的生员数量。因而,学校根本无须考虑市场的需求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市场经济中,需要的是适应能力强的多面手,而专业划分过早和细化,必然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单一,社会适应性差,就业困难。东北师范大学“两年后选专业”的新举措,有利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背景。一方面让他们在了解自己专业的基础上,依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另一方面又拓展他们的专业基础,增强他们的专业适应能力,以便毕业后顺利地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双向选择。
4.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5.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1)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6.案例 政治人才的培养与形成。
从历史上看,教育的发展与其对政治所具有的特定功能是分不开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各个国家都重视通过教育来培养和选拔政治人才。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其政治功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政治人才培养和选拔。教育培养政治人才主要通过学校来实现的。古今中外政治人才的培养与形成具有不同的类型。在中国,自从“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出现之后,几乎各个朝代都十分重视通过教育培养政治人才。
11.案例 同一类漫画引出不同的结果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案例反映出的不同结果是惩罚与鼓励、挫折与激励、饮恨终身与受益无穷。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案例反映出的不同结果是批判与赏识、专制与民主、不合乎教育规律与合乎教育规律。之所以同一类漫画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其影响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件的价值取向是重传统与权威的认知价值取向、重功名和人事价值取向、重忠孝的道德价值取向,因此教师认为漫画是对其权威的挑战,对其地位的威胁。而在美国,其主导价值体系包括经济主导原则、契约原则、民主原则和尊重个人原则,因而教师能够以平等的心理对待漫画,采取一种人性化的疏通师生沟通方面存在的障碍。文化对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式的,是蕴藏于教育之中的。案例揭示出文化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学生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教师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上,对师生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性质发生直接的作用。7.文化有广义和狭义。文化有五种存在形态。物质形态,制度形态,观念形态,活动形态,心理形态。
8文化对教育所发挥的作用的性质基本上是一种影响性的。9.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教材。
10.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2)教育能够选择文化3)教育能够整理文化4)教育能够活化文化5)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6)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
2.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1)影响教育结构2)影响学生3)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4)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手段。2.教育对科学技术促进作用 1)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2)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3)教育能够加速科学与技术相互转化。4)教育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3.案例 科学的悲剧
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时时刻刻威胁着人类的进步、人类的安全、人类的生存。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如何教育人们合目的性地运用科学技术,为此,就要使学习者具备正确的科学技术伦理观。正确的科学技术伦理观就是以人类所追求的真善美为宗旨,以促进人类进步为目的,处理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伦理观念。因此,在教育中,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理念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和利与弊,发展学生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地使用科学技术的意识与能力。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 1.人的身体发展,也即人的生理发展,包括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其体质的增强。2.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力观。掌握代表人物。
1)内发论。孟子,人的本性是善的。弗洛伊德,人的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的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做是决定人的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认为人的发展基因决定特定的顺序支配。2)外铄论即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荀子,洛克白板说,华生。
3.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
4.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促进制约。3)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5)在遗传、环境、教育问题上的不同观点 5.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儿童有些方面的能力发展固然是经过训练而获得,但是也与遗传成熟程度有关。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影响作用
4)遗传因素还潜在地决定着人的个体发展的最高极限和发展的速度
6.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促进制约。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可分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社会环境是人身心发展外部的客观的条件,对人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有 1)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7.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
3)教育可以把遗传素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
5)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8.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个体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1)人是通过活动而对外部因素作出反应并获得发展的
2)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由活动的性质和水平所决定
3)通过活动人可以改变环境,使之有利于人的发展
9.在遗传、环境、教育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反对这三种观点)1)遗传决定论(唯心主义小“先验论”)。桑代克,霍尔
2)环境决定论(机械唯物论),华生。
3)二因素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抹杀了教育的主导作用),吴伟士
10.案例 辛格博士挽救狼孩 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不仅有遗传素质,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环境,因为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性条件。人的发展是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具有其特殊的客观规律,因此,在回到人类社会之后,由于人的发展规律确定了人的发展存在着“阈限”,“狼孩”的语言、文字、符号和运算及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学习速度仍然缓慢。卡玛那的大脑在生理解剖特点上是正常的,没有低能的象征,也正因此,她才能在一生中适应几次生活上的巨大转变。她的智力水平之所以非常低,不是由于大脑在发育上有什么缺陷,而是由于缺乏人类社会环境众多而繁复的刺激。
11.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
(1)人的身心发展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
首先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保持高度协调性。其次是人的生理发展是是与心理发展互相影响的。
(2)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揠苗助长,凌节而施。
(3)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4)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佳期。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抓住关键期,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5)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6)人的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7)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2.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教育目的具有总体性,培养目标则有其具体性。3.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
4.教育目的的功能(即作用)1)教育目的具有导向功能
a对教育的社会性质有定向作用 b对人的培养有定向作用。c对课程的选择及其建设有定向作用
d对教师和教学方向有定向作用 2)教育目的的调控功能
a通过确定价值的方式来进行调控
b通过标准的方式进行调控 c通过目标的方式进行调控 3)教育目的的评价功能
a对价值变异情况的判断与凭借 b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4)教育的激励功能 5.教育目的的类型。从教育目的的层次上看,可以分为国家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国家教育目的是最高层次,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统率作用。培养目标,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课程目标,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时,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布鲁姆)
教育目标是预期教学结束时所达成的学习结果或终点行为。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或细化。6.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7.几种不同的教育目的观。1)无目的论,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活动、教育即经验 2)个人本位论,亦称“儿童本位论”(学前教育),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有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观点为: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制定的;一个人应该为他自己受教育,而不是为社会需要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个人决定社会,而不是社会决定个人;人生来就有健全的本性和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使这种本性和本能不受影响地顺利得到发展。
3)社会本位论。资产阶级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教育思潮。赫尔巴特、涂尔干、孔德。观点: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没有社会需要就谈不上个人的教育和发展;教育就在于造就社会化的人,除了社会的目的并无其他目的;教育的结果只能以其社会的功能来加以衡量,离开了社会,就无从对教育的目的作出衡量。
4)社会需要与人的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论。我国的教育目的要体现社会需要和个人发展的统一。
8、现阶段我国社会主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0.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1)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性质和方向。2)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3)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他各育奠定物质基础。
重要组成部分是德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它们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11.案例,古代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目的
案例反映出古代雅典和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取向不同的教育目的,反映出目的观的多样性。雅典的教育目的体现了人本位的价值取向,而斯巴达的教育目的则体现了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不过,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虽各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有其方法上的僵化性和绝对性。就一个社会(国家或民族)整体教育目的而言,在其价值取向上要把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避免一个社会的教育对人的压抑,也有利于避免教育对人的培养脱离社会实际与发展的需要。案例还告诉我们,教育目的对于教育乃至国家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古代雅典的兴盛与古代斯巴达的衰落都与其各自的教育目的具有密切的关联。
12.素质是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和特点,是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
13.基础素质包括:1)身体和生理的素质。2)心理素质3)社会文化素质。生理和身体的素质是人的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4.素质可以分为自然素质与社会素质
15.素质教育的要义有:1)面向全体学生2)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3)让学生主动发展。素质教育的具体特征(简答题),1)教育对象的全体性2)教育内容的基础性3)教育空间的开放性4)教育目标的全面性5)教育价值的多元化。
16.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有三个:即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社会素质是以身体素质为基础,以心理素质为中介而获得、形成的,它居于素质整体结构的最高层,又对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形成有重大的影响。
17.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简单题)
1)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专业 2)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 3)要重视当代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
5)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18.案例 特殊寒假作业效果好 素质教育需实践 通过这些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寒假作业,学生的环保意识不再停留在口头,自立意识也得到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加深,锻炼了学生的实践、交往能力,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也得到了培养。此类“寒假作业”是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但愿这样的寒假作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普遍。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德育为首 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化(重点简答题)
1)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
2)由课程的接受者转化为课程的开发者
3)由教学的实践者转化为课程的研究者
4)由单一的管理者转化为全面的引导者
4、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起主导作用。1)教师是受一定社会委托,以培养学生为职责的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是社会的代言人,代表着社会的利益。2)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来影响学生,从而成为学生知识、思想等方面的教育者,学生群体的领导者,以及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3)教师是经过专门培训的教育工作者。
5.教师在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桥梁和纽带的作用。6.教师劳动的特点(简答题)1)教师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 2)教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3)教师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
4)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
5)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6)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7.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1)教师的政治思想素养
2)教师的教育思想素养,教师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教育观。(多选)
a)正确的教育价值观b)科学的育人观c)正确的学生观d)现代的教学观e)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3)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和热爱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热爱学生。
教师的业务素养(多选题和案例分析)
8.教师的业务素养包括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
1)知识素养,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a)精深的专业知识,所谓精,就是要求教师全面、系统、准确无误地掌握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知识和整个知识体系的纵横联系,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所谓深,就是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要比学生高出很多,要远远超出其在课堂上讲述的内容。b)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c)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2)能力素养 a)语言表达能力,“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b)组织教育活动能力,包括组织教学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c)教育科研能力。d)自我调控能力 9.教师的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在教师自身,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1)树立教师专业意识,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2)做勤奋的学习者 3)做有效的研究者
4)做主动的教育教学反思者。教师成长=经验+反思
10案例 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26条
《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值得我们借鉴。从教师的职业素养看,无论是职业道德还是知识和能力素养等,都要求教师应该为学生做表率,从而也要求教师的行为符合教师的职业素养。尽管美国的国情和中国的国情不同,但是从教师的职责看,都是育人的,所以在教师的行为上有共同的、一致的守则。
11.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的作用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2)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12.当代学生的特点1)主体意识增强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13.案例 几许孩子没权利 相对于具有社会正式成员身份的成年人来说,学生是不成熟的青少年儿童,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因此,长期以来学没有被看做有个性的独立存在的人,他们在社会上处于从属和依附的地位。整个社会并未彻底把青少年儿童本身看做是有个性价值的存在,许多成年人往往出于“为了孩子、关心孩子”的主观目的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他们,完全不考虑他们的需要,也并未彻底改变青少年儿童对于双亲或学生对教师的绝对服从的关系。案例中的调查显示:把父母当做朋友的不足50%,57.9%的家长认为孩子要不断学习,从而导致孩子们要求保障自己的“三大权利”,即玩、睡觉和自主阅读的权利。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是承认和确立青少年儿童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并切实保障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
14、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15、现代师生的基本关系(简答题)
1)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
2)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
3)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
4)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
首先,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其次,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最后,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互尊重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基础,教与学是师生关系的内容与核心,服务与被服务既是师生关系的表现形式,又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实质,而爱与被爱、相互信赖的朋友关系则是现代师生关系的根本。
16.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3)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真正的教师威信的建立首先依靠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17.案例 师生关系调查
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人与人之间主要是靠接触来互相了解,通过了解互相认可的。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这是所说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要求教师蹲下来跟学生沟通,让学生觉得你跟他是一样的,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另外,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信任和尊重学生,教师对学生具有了真诚的信任和尊重,学生会感到人格的尊严,又会对教师产生朋友般的信赖。创造这种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真心付出。第六章 中学课程
1.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1)社会条件对课程的制约 2)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对课程的制约。首先,对课程设计目标的制约。其次,对课程设置的制约。最后,对教材编制的制约。除上述因素外,影响课程内容的因素还有科技的发展水平,以及师资条件、教学设备等等。以上是影响课程的外部因素,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课程理论。以上是影响课程的外部因素,影响课程的内部因素主要是课程理论。
2.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具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主要有学科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知识系统化,传授系统化。赫尔巴特理论。
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生活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综合课程,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根据课程综合的程度,可以将综合课程进一步划分为科际课程、多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主题课程等。
3.当代学校的课程倾向于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课程类型主要有:(课改正在做)
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有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有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3)从课程计划中对课程实施的要求来区分,有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区分,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4.案例 当今世界综合课程的发展概况
我们从上述材料中可以了解到课程综合化是世界课程改革的一种趋势。综合课程的发展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历史,综合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成果显著。我国对综全课的理论研究时间只有近十年,实践尚处于试验阶段。近年来尽管我国在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试验教材、师资培训、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估等方面还有待于借鉴国外经验加大研究的力度。可以肯定的是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必将成为我国课程改革的方向 5.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编制的结构,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在学校,课程设计以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方式表现。6.课程计划是指导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课程计划制定的直接依据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7.课程计划的构成(多项选择)1)规定教学科目。列入课程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是课程计划的基本组成部分。
2)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3)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4)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8.中学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1)中学学科的设置必须保证中学教育目的的实现。2)要注意中学整体课程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
3)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9、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的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10.新课改在课程设置中的亮点之一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为必修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1.中学课程标准是编撰教材的直接依据,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课程标准的制定为升学考试、毕业会考等统一考试提供可能和直接依据。是指导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12.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科书是最有代表性的教材。课文是教材最主要的部分。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
13.案例分析 研究性学习案例 研究性学习是新课改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鼓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模式,进行主动探索。研究性学习在重视结果的同时,更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上述案例中的学生,从选题到制订方案,从问卷的设计到实施都是以同学合作的方式自己完成的,教师在本案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从学生的感言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收获很大。在中学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来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与他人交往与合作,获得对科研、对社会的直接感受和体验。它把目标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掌握。14.课程改革的理念1)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2)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3)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4)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5)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15.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5.案例 语文学“招聘”,政治教“理财”(湖南新课改全面开课,口语交际、家政、驾驶等内容上了学生课本)
高中课改以上述全新的方式在全逐步得以推广,这次课改借鉴了国外的经验,颠覆了以往的课程及其教学模式,经人以全新的感觉。对于一些课程如何改、如何考、如何评,在高考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如何保证高考不考的科目按计划开设等许多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和探讨,教育主管部门也应探讨一套保障课改方案实施的质量监控体系。可以说课程改革的实施任重而道远。
第七章 中学教学(上)1.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育包括教学。
教学是学校实现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但却不是唯一途径,智育也需要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才能全面实现。2.中学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中学教学的任务(简※)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称为“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 4.当代教学的新观念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移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5.案例 当代教学的新概念 教学重结果不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还是关注人?不同的教学观对于上述问题的回答是不一样的。新的教学观与传统的教学观在一些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它强调学生的认知和体验过程,要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尽管这些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但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树立新的教学观是新课改的重中之重。6.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过程。7.教学过程的本质
1)认识过程说 2)认识和发展过程说3)实践说4)认识和实践说5)多本质说6)交往说 9.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简答)1)引起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的主观原因,它以愿望、兴趣和理想等形式表现出来。2)感知课程内容3)理解课程内容 4)巩固知识和技能5)应用知识和技能
6)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诊断,反馈,调整)。
10.案例 特殊交往说之意义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交往说”重新引起了学者的关注。本文对“特殊交往说”意义的阐述有一定的理论高度,文中的所述也符合新课改的基本精神。但某些阐述给人一种因改革而需要“交往说”的印象。应该说本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尽管关于教学过程的本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教学过程的本质只有一个。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教学,还是教学决定教学过程的本质,弄清二者的关系也十分必要。
11.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它是广大教师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1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原则是主观的,规律是客观的)
教学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教学原则是人们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它反映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并受一定阶级思想的影响。13.中学教学原则提出的其他依据
教学实践的经验。教育教学目的。现代科学理论。15.案例 掷得一石巧,激起浪千层 教《项链》这样的传统经典课文,名师、大家已经多有建树,教师 3 如何能走出新路子?夏老师对此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夏老师在看重挖掘课文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讨论的问题,在问题情境中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有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适机拓展,交代现代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知识,把《项链》当做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对比的载体,使学生在惯常的、熟视无睹的小说学习中得到了现代主义的知识,又用学得的知识解读现实主义的作品,使新知识的学习与应用在课堂上得以实现,有新奇之感而无枯燥之味。本节课很好地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8.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论述题)教学过程的规律是指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由教师职责决定的,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决定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3)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派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派,则主张把学生变成教学的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上两种观点都是把教师和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对立起来,强调一个而忽视另一个。应防止这两种倾向,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
形式教育论以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为代表。实质教育论以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为代表。事实证明,知识和智力二者辩证统一,在各科教学中,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密切联系的两项重要任务,必须统一实现。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2)发展智力又是深入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3)强调知识和智力的统一,并不排斥两者的差异。知识属于经验系统,反映的是客观实在的结果,智力属于心理发展系统,它是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知识是社会的,智力是个体的。知识是后天获得的,智力是先天遗传和后天实践的合金。知识的掌握进程长,智力的发展与人的生理发展有关。
4)从掌握知识到发展智力的条件。带有规律性的知识以及教师具有启发意义的讲授,才有助于将知识转化为智力。
5)教学中应防止两种倾向。强调知识,忽视智力。太重视智力。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 1)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a)教学的教育性,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客观要求。正如赫尔巴特所言:“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b)教学的教育性,是教材内容的必然反映。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c)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师本身思想修养的必然体现
2)知识和思想品德的关系。一定的知识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
3)教学中坚持教育性,应防止两种倾向。四)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学生的认识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获取直接经验,另一方面是获取间接经验,此外还包括以各种现代技术形式表现的知识与信息。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以间接经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学校教育为学生精心设计的一条认识世界的捷径。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中学教学中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传统教育影响下产生的偏向,另一种是在实用主义教育观影响下产生的偏向。
14.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论述题)
一)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直观性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直观一般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实物直观,标本、实验、参观。第二类是模像直观,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视、电影、录音等.三类是语言直观。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2)直观教具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3)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
4)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 二)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产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启发性原则是教和学相互依存辩证统一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2)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觉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3)发扬教学民主。外在条件。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是社会主义新型的师生关系。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础理论,并引导学生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的反映。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2)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3)教学中应注意联系三个方面的实际。教学实践,中学生本身的实际,社会实际。
四)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能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要求是: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教材内容在的思想因素,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教育。3)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五)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很快地再现出来,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基本要求是:
1)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3)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六)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些基础上促进发展。(《学记》中有“不陵节而施”,朱熹提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基本要求:
1)教师应按照中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
2)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序”抓好教学
3)教师既要循序,使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要使用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提高,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七)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基本要求是:
1)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2)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3)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
第八章 中学教学(下)1.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2.选择和运用中学教学方法的基本规律 1)教学的目的任务2)中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3)中学生的身心特点4)学校的设施条件5)教学的时限6)教师自身的条件 3.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启发式
1)四种方法,讲述,讲解,讲读,讲演
2)中学常用的教育方法
3)基本要求,要把高度的思想性和严密的科学性有机地统一起来。要经常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促进学生积极地思考。要讲究语言艺术。可恰当运用板书和教具。
4)案例,用哪种方法 二)谈话法
基本要求:1)教师要充分作好谈话前的准备2)问题的提出要明确、具体、难易适中,富有启发性。3)在谈话进程中,要抓住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提出问题,因势利导,逐步引出结论。4)教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三)讨论法
基本要求:1)讨论的题目要有价值2)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准备3)讨论时,要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4)讨论结束量,教师应进行小结。
四)读书指导法,预习、复习教科书,阅读参考书和自觉材料等 基本要求:1)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培养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好习惯。2)应帮助学生选择优秀的课外读物,以扩大视野,丰富知识。3)教师还应指导学生把阅读和思考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如何摘录、写提纲、写心得,逐步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五)演示法
基本要求:1)要注意挑选演示的时机和内容。2)演示时要尽量使学生利用多种感官,充分感知学习对象,以获得深入的感性材料。3)演示时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进行观察。4)要掌握演示技巧。六)参观法
基本要求:1)参观前,应做好一些必要的准备工作。2)参观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指导。3)参观后,应注意材料的整理分析,注意把参观到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七)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基本要求:1)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明确练习的目的要求。2)练习的难度和数量应恰当,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3)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4)教师要及时检查和讲评练习的质量。八)实验法
基本要求:1)实验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2)实验时,教师要具体指导。3)实验结束后,教师要作总结。九)实习作业法
基本要求:1)教师要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工作。2)实习作业中,教师要认真巡视,及时指导,掌握全面情况,并争取有关部门的协助,确保实习作业的质量,如需要学生自行完成的实习作业,教师需尽到督促学生完成作业的责任。3)实习作业结束后,做好实习作业的总结工作。十)发现法,布鲁纳。暗示法,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教师在运作教学方法时往往有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思想,一是注入式,一是启发式。4.案例 活动教学法初探
活动教学法是广大教师为了改变传统学科教学的旧模式,重新构建现代课堂教学新模式而进行的一种有意义的尝试。经倡导在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生主体活动和主动探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实际的操作性实践,即学生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目前各科教师都对这一教学法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活动教学法只是广大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的一种,此外其他新的教学方法也在积极地尝试中,如情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广大教师应积极地关注和尝试教学方法的改革。5.道尔顿制是由美国的H.H.柏克赫斯特于1920年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的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特点是将教室改为作业室。分组教学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以组为单位进行教学。分为校内分组,班内分组。6.我国中学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补充形式是个别教学
1)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
2)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的单位。
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
4)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7.班级授课制的结构
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学习新材料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
以上是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综合课的结构,一般包括以上所有组成部分或大部分。单一课的结构可根据其具体任务,采用其中的有关部分。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理解和创造性地运用课的结构。8.我国中学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指导和现场教学。
9.我国中学教学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10、案例 分层次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分层次教学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中的一种创新,它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强调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了新课改的要求。为此,在新课改的试验中,分层次教学在实验区的部分学校试行。试验之初,对于怎样科学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学生要示、怎样合理安排教师高质量实施分层次教学等学校有困惑,家长和学生由于受传统快慢班的影响,对分层次教学也持怀疑和反对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上述问题已基本解决,目前分层次教学被部分学校正式采用,并受到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11.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2.备课应作的工作1)备教材,a)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每一部分课程内容都要体现教学传授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b)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材的难点,是指学生学习困难所在。c)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画。d)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e)备提问 2)备学生 3)备教法
13.上好一堂课的要求(简答题)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得好5)师生互动得好。6)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14.中学作业的一般形式,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性作业。15.课外辅导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
16.中学测验常采用考查和考试两种方式。
17.学生情感学习评价一般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
18.案例一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8 年级)案例中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注重各个目标在教学环节中的充分体现。从课前预习,教师提出 4 的问题,学生动手查找资料,带着问题和资料走进教室,到课后的拓展学习,写一封公开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多媒体,使学生感同身受,理解深化,思维拓展。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中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最终学生不仅了解了罗布泊的历史和现在,掌握了写作方法,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其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最后教师号召学生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制止生态恶化的活动中,使本节课得到了升华。
19.案例二 《寻访“丝绸之路”》课堂实录
合作学习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群体协作研讨交流、知识技能互补、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上例就是一节典型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课堂上师生激情投入,忘我探究,互动交流,突出体现了新课程中合作互动教学策略,合作是积极的,互动是多维的,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的创造性。第九章 德育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才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内容和方法,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法制、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1.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 1)德育的生存功能2)德育的发展功能3)德育的享用功能 2.案例 学校德育对新加坡多元文化的发展的功能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移民国家,各国移民来此定居带来了各自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使当地各种宗教信仰杂陈,构成了一幅多元文化图景;儒家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西方文化和众多“小传统”,构成独具特色的新加坡文化。如果没有德育有意识的融会异质文化的努力,则很难做到这一点。新加坡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确立“多元统一”的价值立场,最大可能地释放了德育的文化变迁功能,使各族群既保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尊重其他文化传统,同时又有“我是新加坡人”的国家认同感。
3.德育目标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德育内容是一定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
4.(重点概念)德育目标即德育活动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活动本身对受教学者道德素质培养所要遵循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与德育目标是整体与局部、一般与具体的关系。
5.德育目标的特征,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价值性。
6.影响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
7.我国中学的德育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2)集体主义教育3)社会主义教育(高中是“马克思主义常识和社会主义教育”)4)理想教育5)道德教育6)劳动教育(高中是“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7)社会主义民主和遵纪守法教育8)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教育。
8.日本小学 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就“有关自己的事”这一德育内容而言,日本文部省的设计不可谓不精,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不同年龄的特征和不同的实践能力。不仅在道德要求和数量上逐级增多,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反映了德育内容受学生身心水平的制约。
9.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德育过程是德育目标的实施和实现的过程;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说,它是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不断形成和改善的过程。
10.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借助于中介,包括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11.德育的主要矛盾 1)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外部环境主要由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三个要素构成。2)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主要表现为教育者所提出的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现状的矛盾,这一矛盾不仅是德育过程内部的主要矛盾,也是德育过程的矛盾。首先,它规定和影响着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矛盾的发展 其次,它也规定和影响着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德育方法之间矛盾的发展。最后,它贯穿德育过程的始终。
19.案例张伯苓与学生共同戒烟 在案例中,这个吸烟的学生之所以反问校长,是源于他心中的不服气;张伯苓将自己也没有做到的事情拿来要求别人。而张伯苓之所以能果断戒烟,乃是因为他认识到这一颠扑不破的教育道理;要想让学生表现出相应的道德行为,首先要求教育者以身作则,教育的言行一致对于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是最佳良方。20.案例 魏书生转化差生的奇招
面对差生的不良行为,魏书采取“不管”的态度,反而让差生使劲找自己的长处,魏书深谙德育的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不管”是假,长善救失是真。实际上,教师遵循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正体现了他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这种信任和期望反过来被学生所感知,也激发了学生向善的信心和决心,最后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12.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
知,即道德认识,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道德关系及其理论、规范、意义的理解和认识,包括人们通过认识形成的各种道德的观念。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意,即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道德目的和道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行,即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自然作出的反应。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四个要素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1)活动和交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首先,从哲学观点看,人的思想品德如何不是先天遗传的,也不是人脑固有的,而是后天环境、学校教育影响作用的结果。其次,从心理学观点看,知、情、意、行作为思想品德的心理构成要素,它的形成与发展和人的其他一切心理现象一样,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实践活动。最后,从教育学观点看,受教育者作为社会的人,有活动和交往的需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活动和交往的范围也必然随着扩大。
2)活动与交往的性质、内容、方式不同,对人的品德的影响的性质与作用也是不同的。a)德育过程的活动与交往是在教育者的指导之下展开的,是服从并服务于德育目标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与组织性。b)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的内容与形式主要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与交往,有其特定的范围。c)学校德育过程中的活动与交往是依据学生品德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起来的,是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品德的形成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实践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a)德育过程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客观状况和客观要求;b)在德育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实际地履行一定的社会道德义务;c)学生是否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衡量和检验。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
1)事实上,学生思想品德的达成过程是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上的矛盾有不同的类型,其中,首要的、最主要的矛盾是个体品德发展需要与原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其次,还有知与不知的矛盾。最后,是正确与错误的矛盾。3)在德育过程中分清不同的矛盾对于德育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学生品德正是在不断产生与解决其主体品德内部矛盾与斗争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5)在德育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道德活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
(四).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渐进性。
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长期反复教育的结果。
16.案例 陈冠希事件荼毒少年 学生效仿自拍艳照上传 德育的制约,外部环境的影响问题。
学生的成长不是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学生也无时无刻不接受来自社会的影响,其中有很多影响是负面的,本案例中学生受“艳照门”事件的影响,从语言到行为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而这些变化与学校德育预期的方向正好是相反的,说明了学校德育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的矛盾,德育成效的获得,正在于不断地克服外在环境的不良影响,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17.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的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24.一段师生 对话 在本案例中,教师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策略,而是通过对话帮助冲突双方领会对方的处境和观点。教师之所以这么做,乃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的结果。事实上,冲突也是交往的一种特殊方式,之所以发生冲突,正在于儿童强烈的自我意识,没有充分照顾到对方的需要,没有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因此,面对冲突,明智教师不是指责学生,也不是匆忙下是非对错的判断,而是引导双方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这样才能既平息冲突,又能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就像案例中的教师所做的那样。18.德育的基本原则
一)知行统一原则,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二)循序渐进原则,对学生的道德要求和德育的方式方法应该根据其自身的年龄阶段和心理发展特点来进行,依照一定的速度和顺序稳步前进,而不能冒进。孟子“盈科而后进”,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三)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内部矛盾的斗争过程)1)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
2)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
四)爱和民主原则 五)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合原则 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1)应注意教育影响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2)要求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
3)要谋求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模式。21.德育方法一)说服教育法二)榜样教育法
1)榜样要植根于教育者当下的生活。2)不能神化榜样人物。3)运用榜样教育法时,注意适当体现“德福一致”的价值观念。4)正确对待偶像崇拜现象 5)教师和父母要注意身教,成为青少年的好榜样。
三)道德叙事法 叙事,用作动词时指讲故事。德育中动作叙事法的依据在于叙事所具有的育德功能,这些功能表现在: 1)首先是陶冶道德情感。2)其次是促进道德价值的理解与认同
3)再次是激发道德反思。4)最后是引导道德行为。
运用道德叙事法的要求:1)叙事前,有备而来。
2)叙事中,运用技艺。3)叙事后,价值引导。
四)交往实践法,是对学生日常交往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在交往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一种方法。
运用交往实践法的要求: 1)对同伴团体进行价值引导。2)激发同伴团体交往的动态化。3)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4)协调交往冲突 五)道德讨论法
22.案例 未成熟的李子
学生之所以接受这位教师的劝诫,主要在于该教师在运用说服教育法时能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阐明道理,没有说教的味道,非常贴切,自然而然。相反,如果教师不注意语言的运用,上来一顿挖苦、教训,结果很可大相
径庭。
23.案例 一堂美国的道德教育课
在这则案例中,经过教师的充分挖掘,呈现了如下几种道德规范:“守时”(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整洁”(你们每个人平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要吓着了);“爱”和“偏爱”(我们看到的是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她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象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友谊”(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勇于面对错误”(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这些道理规范呈现得非常自然,学生很容易接受,教师通过师生之间的对话,进行的是“价值引导”而非“道德灌输”,这一成功经验正是我们的道德教育课堂应该汲取的。25.案例 善待布莱恩
黄向阳对这一案例曾有精辟的分析。他认为这场讨论表面上没有形成任何集体意见,实际上却导致了全班学生态度和行为的变化,更可喜的是学生道德思维发生了变化。尽管这个班的学生都倾向于要“要善待布莱恩,不要取笑他”,但是他们的理由和推理方式却各不相同。珍妮特的意见对班上大多数学生的道德认知结构会发生积极的影响,她的思维方式一旦被他们所接纳,将会促进他们道德判断向更高的阶段发展。第十章
1.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
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
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 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2.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1)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2)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3)适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3。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简答题或多选题)1)教育教学能力2)班级管理能力3)道德反思能力4)精神关怀能力
4.案例 阿莫纳什维利送给家长的神奇口袋
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乡二元社会间壁垒和逐步拆除,当前我国许多家长对于子女未来的发展水平给予了越来越高的期望。这种高期望的社会性集合与现实社会所能提供的优质就业岗位和优质教育资源之间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更为严重的是,大量家长把子女实现高水平的期望完全寄托于学校的课业成绩,这不仅使家长有自动加大子女课业负担和内驱力,而且使学校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在琮宽松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和学习,转变家长对子女的过高期望是非常重要的。
前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送给家长神奇纸口袋的案例为新时期班主任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期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思路。阿莫纳什维利在给家长的纸口袋中精选了两项内容,一是学生亲自挑选的最能代表自己学习收获的送给自己父母亲的学习成果,二是记录着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并且经学校教导主任和校长郑重签名的学生鉴定。案例中,纸口袋里面的第一项内容十分有助于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独特的发展潜质和能力倾向,从而为家长依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对其进行科学培养提供了可能。纸口袋中的第二项内容有助于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及时发现和解决孩子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保证孩子在和谐互动的教育环境中实现各自的发展潜质的最佳成长。
5.案例 绝不再对迟到的学生罚站
这则案例节选自我国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日志。李老师通过安妮事件的记述向我们说明,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了解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师生关系的改善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身的道德反思能力及其对学生的精神关怀。
由于学校里每天紧凑的教学安排,广大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根本无暇对自身的教育行为及时的回顾和反思。有些时候,学生的不良行为的确容易引起教师大动肝火,致使他们很可能运用直觉而非理性作出学生处罚决定甚至是班级管理的决策。其后果往往是既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严重损毁教师自身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形象。因此,无论在课堂教学抑或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都不可或缺。
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用“经验+反思”十分简洁地来归纳教师的成长规律。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有助于其对教育信念和教育实践因果关系形成更多的自我意识,从而增加教育实践的理性自主,实现动态、开放、持续的专业成长。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为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教师一定要有意识地对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努力提高自己对于教师专业的胜任能力。6.班主任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工作中主要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创造性地设计班级建设目标二)合理为班级成员进行角色定位
三)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四)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9.班级是师生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兼具自动功能性与半自治性
10.班级的正式结构分为三个层次:1)是对全班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2)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3)只对自己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的一般成员。
11.班级的内部功能是由班级中各组成员要素之间的“互动”产生的。班级的外部功能是由班级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的而产生的。
12.班级组织的发育。1)孤立探索阶段2)群体分化阶段3)组织整合阶段 12.班级岗位建设
1)设置2)竞聘3)实践4)评价5)轮换
7.案例 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总结 李镇西老师这则精辟透彻的班主任工作总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于如何设计班级建设目标,如何构建班级活动体系以及如何培育班级舆论和班风的典型范例。
李老师经过对班级学生的长期观察,发现他们的成长存在三方面的问题:普遍缺乏爱心,没有阅读大量优秀读物的机会,不具备民主意识和自主管理能力。李老师从班级成员的普遍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确立了班级建设的三大目标,即创建“爱心班级”、“书香班级”和“自治班级”。在以后的一个学期当中,班级活动主要围绕上述三个班级建设目标系统有序地展开。比如,在建设“爱心班级”过程中,李老师组织学生通过市妇联为贫困儿童捐赠读物,号召他们给在印度洋海啸中受灾的难民捐款捐物,教导他们尊重普通者并为学校教学辅助人员发贺卡„“爱心班级”的建设还体现两大原则:一是要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奉献爱心,二是不因爱心而容忍不良现象,也不因批评同学的错误行为而失去宽容之心。通过这些开发、多维而有序的班级活动,我们可想而知,健康的班级舆论和优良的班级风气定会日渐成形,并以一种濡染和熏陶的方式在班级成员心中形成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反过来促成班级建设目标的顺利达成。
8.案例 高高地举起你的左手,我当了一回“福尔摩斯”
我们将两个案例并在一起分析,因为上面两则案例中涉及的学生都是在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中令班主任老师十分“头疼”的后进生,前者在学习能力方面表现较差,后者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通读两则案例,其中的班主任-马国福老师和李镇西老师对他们班级中后进生的教育方式在令我们深深折服的同时,也使我们不由得低头反思自己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和言行。班级建设中或多或少会出现后进生,由他们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组织纪律观念较差和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因此必然会影响到班主任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如何理性地为后进生进行班级角色定位,帮助他们形成较强的班级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每一位班主任必须面临并积极解决的难题之一。案例中,尽管马国福老师和李镇西老师身处不同的班级环境,面对行为表现各异的后进生,但是通过自己理性的教育行为道出了如何帮助后进生的共同规律,那就是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运用智慧和高尚的师德对他们进行无私的精神关怀 13.班级规则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道德规则、契约性规则、强制性规则。道德规则具有普适性、一致性、行为严重性等特征。契约性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达成契约。强制性规则是学校或班主任制定。
14.案例 犯错误,写“心理活动说明书” 魏书生老师为我们提代了如何在班级学习型团体建设中对学生进行自立指导的范例。我们在本节中提到,学习团体的自立表现在团体内部产生自我指导和自我管理两种力量。所谓“自我指导”就是指团体依靠自身力量指导自己。为了培养团体的自我指导能力,班主任应当培养班级干部对团体成员的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纠正。案例中要求违反自习纪律的同学写作“说明书”的班长就充当着学习型团体自我指导 的干部角色。所谓“团体的自我管理”是指团体凭借自身的力量控制自己,完成团体共同的学习任务。案例中魏书生老师巧妙地通过让学生写“犯错误心理活动说明书”的方式提高他们对于破坏团体学习目标行为的反思能力。正如学生自己所言“过去淘气了要写检讨书,那时越写越恨老师;现在写说明书,越写越恨自己。”透过违纪学生当事人这简洁却深富哲理的话语,我们可以断定魏书生老师已经成功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达成了团体成员自我管理的目标。15。案例 重金奖励举报者 这则案例涉及班级规则建设问题。为了维持班级管理的正常秩序,在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一些班主任制订了强制性的“告密”规则。比如,有的班主任主动在班级培养“线人”,有的班主任明确班干部的一条重要职责就是班级有事一定要“及时向班主任汇报”等等。诚然,这种强制性的“告密”规则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有助于班主任对于班级成员总体表现的掌握和了解。但是,教育实践屡次证明,实行“告密”措施,尤其是将“告密“与学生的物质利益相结合的举措,难免引起班级成员内部的互相猜疑甚至敌视,使班级风气难寻从前的积极和淳朴,必然会给学生品德的健康成长带来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我们在本节班级规则的讲述中,提到了契约性规则。它是一种介于道德规则和强制性规则之间的,既包含“自律”成分也存在“他律”空间的班级规则。它的操作和运用很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助于促成中学生社会化成长由他律走向自律。因此,在班级秩序管理方面,我们建议广大班主任教师放弃自己的“告密”经验,合理运用行为契约的方式纠正班级成员的不良行为表现。第十一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实施。
2.《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教育事业。立法依据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3.《教育法》适用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全国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教育。
4.我国教育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教育事业。
5.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
1)国家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以及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3)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5)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国家扶持和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
6.义务教育制度的具体内容是 1)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2)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7.教育督导制度: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为保证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标的实现,对所辖地区教育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设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
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
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9.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10.《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货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11.《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12.法律责任是指对违反本法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993.10.31通过。1994.1.1起实行。
2.立法依据:宪法依据,客观依据和政策依据。3.重要意义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
2)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需要。3)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需要。4)教师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的需要。
4.适用范围:教师,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
5.教师的权利可分为普通公民权和教师职业权两部分。6.《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
1)教育教学权,是指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这是教师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权利。2)学术研究权 3)学生管理权 4)报酬待遇权 5)参与管理权 6)进修培训权
7.《教师法》规定教师应履行的义务
1)遵守法规义务 2)教育教学义务 3)思想教育义务
4)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5)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 6)提高水平的义务
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教师执业许可制度。
9.取得教师资格应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1)必须是合格的中国公民。2)具备规定的学历或者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3)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4)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10.教师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工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1986.4.12通过。2006.6.29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2.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3.义务教育的对象:适龄儿童和少年。
4.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学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2006.12.29会议修订,2007.06.01起实行。
2.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2)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的规律和特点。3)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中小学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2008年9月颁发。2.主要内容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1.2004.03.22颁布。
2.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1)坚持与培育“四有”新人的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
3)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