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知识要点

时间:2019-05-15 04:09: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知识要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知识要点》。

第一篇: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知识要点

绪论

教育学:是研究人类社会教育现象及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第一节教育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2、教育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育同社会发展的本质联系,二是教育同人的发展的本质联系。

3、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教育学一方面从教育科学的其他门类和方法里汲取营养,丰富和充实自己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对教育科学的其他门类和方法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4、教育学与哲学:直到12世纪后半期教育学形成一门学科时,最早的教育学讲座大都是由哲学家讲授的。德国设立教育学科最早的哥尼斯堡大学,所开的讲座名称就是“哲学与教育”。

5、教育学与社会学:一个社会的教育水平,常常是衡量这个社会进步的标志。

6、教育心理学:既包括揭示一般心理规律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也包括揭示人的发展规律的应用心理学。

7、学校教育学(普通教育学):处于“理论研究领域”,是以教育、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指导教育实践的一门学科,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8、教育学的任务:就是依照教育的逻辑层次,揭示教育的各种规律(包括宏观的和微观的),并在揭示规律的基础上,阐明教育工作的原则、方法和组织形式等问题,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上和方法上的依据。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产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产生文字→出现学校→教育经验丰富,教育工作复杂→教育学

2、教育学的发展分四个阶段:萌芽、独立形态、发展多样化、理论深化。

第一章 教育概述

教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第一节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1、教育的概念:广义的教育指的是一切有意识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意识的活动。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专指学校教育而言的,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3、教育的属性:本质属性(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4、教育的起源四种观点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社会起源论)。第二节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的含义:学校教育制度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机构体系。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学制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制约;学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学制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所制约;此外,学制的建立还要考虑本国、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的特点,考虑国家原有教育的发展水平的整体结构中各级各类学校内在联系的合理性。

3、当前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重视早期智力开发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入学年限延长;寻求普通教育、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第三节 义务教育

1、义务教育的概念: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义务教育的特征:强制性和普遍性。

3、义务教育的意义:义务教育既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义务教育既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义务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4、1985年5月,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明确提出通过立法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1986年4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了《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实施。

5、“普九”的基本政策:把“普九”当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从实际出发,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建立“普九”评估验收和表彰奖励制度;大力扶持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一、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2、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

4、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着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的变革。

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途径;

3、教育能够生产新的科学知识与新的生产力。第二节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约着受教育权;

3、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二、教育对政治的反作用:

1、教育能够培养和造就政治人才;

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

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第三节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概念: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社会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价值观、规范准则、意义符号等);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机构等,包括社会的科学、艺术、宗教、道德、教育、社会风俗习惯以及规章制度。

一、社会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1、在宏观层次上,文化通过为教育提供的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传统对教育发生影响

2、在微观层次上,社会文化深入到学校内部,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活动内部的文化构成

二、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够保存和传递文化;

2、教育能够选择文化;

3、教育能够整理文化;

4、教育能够活化文化;5教育能够促进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吸收和融合;

6、教育能够创造和更新文化。第四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

1、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结构;

2、科学技术影响学生;

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目的、教育内容;

4、科学技术影响教学组织形式、教育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促进作用:

1、教育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数量足够、质量优秀、结构合理的后备力量。

2、教育能够生产和再生产科学技术。

3、教育能够加速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转化。

4、教育能够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一节 影响人的发展诸因素及其作用

1、人的发展的概念:人的发展指的是人从出生到死亡,在身心方面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

2、影响人的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物质前提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起巨大作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个别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动力作用。

3、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4、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及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构成身心发展的个别特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遗传因素潜在的决定着人的个体发展的最高极限和发展的速度,从而为儿童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了最初的可能性。

5、环境的概念: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与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与个体相关的其他社会关系)。

6、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7、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的由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发展实施影响和指导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3)、教育可以把遗传物质提供的发展可能性、自发的环境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努力纳入教育轨道,以促进青少年儿童的发展。(4)、现代学校教育有了更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科学技术作为依托,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更便利的条件、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更为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更丰富深刻的教育内容。(5)学校教育具有良好的纠偏机制。

8、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统一性和相互联系性、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别差异性。

9、青年初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不平衡性、动荡性、自主性、前瞻性、进取性、闭锁性社会性。如何教育: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

1、活动的目的性是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

2、教育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

3、教育目的的意义: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教育目的也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目的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

4、教育目的制定依据: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

5、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各组成部分的含义:德育: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智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体育:体育是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授健身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它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受教育者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

第二节 素质教育

1、素质的含义:个体的先天禀赋以及在此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发展水平以及人类文化在个体心理上的内化和积淀。

2、基础素质:包含:身体和生理的素质,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

3、素质教育的内涵:其一,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其二,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4、素质教育的特征具体如下:教育对象的全体性,教育内容的基础性,教育空间的开放性,教育目标的全面性,教育价值的多元性。

5、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把良好的课堂教学与系统有效的训练、活动和实践结合起来;要把发展学生良好的基础素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要重视当代关于大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中寻找进行素质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要十分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的出现对素质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倡导使用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 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2、教师是受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对象具有主动性

2、教授劳动手段具有主体性和示范性

3、教授劳动方式具有个体性和协作性

4、教师劳动的时空范围具有空间广延性和时间连续性

5、教师劳动过程及效果具有周期性和后延性

6、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

四、教师的职业素养:

(一)政治思想素养:

1、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决走社会主义道路。

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积极参加现代化建设。

3、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勇于创新。

4、树立现代价值观念,具有现代人应具有的思想道德素养。(二)教育思想素养:

1、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2、科学的育人观

3、正确的学生观

4、现代的教学观

5、科学的教学质量观。

(三)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教育事业的态度:忠于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的态度:热爱学生

3、对待同事的态度: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的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四)业务素养:

1、知识素养(1)精深的专业知识(2)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3)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2、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教育活动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4)自我调控能力。第二节 学生

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也是学习的主体。

二、关于当代学生的时代特征:

1、主体意识增强

2、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3、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4、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第三节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一. 师生关系的概念: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二. 师生关系的具体表现:师生之间是尊重与被尊重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是爱与被爱的朋友关系,师生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工作关系,师生之间是指导与被指导的教育关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二)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三)在平等的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六章 中学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1、课程的概念: 课程是指课业的内容和进程,即学生所应学习的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及进程安排,如大学课程、中学课程、显性课程等。狭义的课程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如数学课程、语文课程等。

2、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社会条件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此外还有科技的发展水平、教学设备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是课程理论。

3、课程类型:学科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 第二节 中学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设计是指课程编制的结构,既包括课程体系结构整体的编制,也包括具体课程的编制。

2、课程计划的概念:是课程的总体规划,对学校的教学、活动及生产劳动等作出全面的安排。

3、课程计划制定的依据:最终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直接依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4、课程计划的结构:规定教学科目,规定学科的设置顺序,规定各门学科的教学时数,规定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5、普通高中课程主要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6、中学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中学学科的设置必须保证中学教育目的的实现;要注意中学整体课程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衔接性;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的特点:第一,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第二,突破学科中心;第三,改善学习方式;第四,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第五,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8、教材的概念: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最主要载体,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它包括了教师教学行为中所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

9、课程设计的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第三节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发展理念: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科学与人文整合的课程文化观,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缔造取向的课程实践观,民主化的课程政策观。

第七章 中学教学(上)

第一节 中学教学的意义和任务

1、教学的概念:教学是以教材为中介的师生双方教和学的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交往和互动。

2、中学教学的意义:(1)中学教学是一种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技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简捷有效的形式。(2)中学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3、中学教学的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3)培养学生具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和优良的道德品质(4)发展学生的体力和个性。第二节 中学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2、教学过程的本质的观点:认识过程说,认识和发展过程说,实践说,认识和实践说,多本质说,交往说。

3、中学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辩证统一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辩证统一规律(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辩证统一规律(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辩证统一规律。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引起学习动机,感知课程内容,理解课程内容,巩固知识和技能,应用知识和技能,对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情况的检查和评定。第三节 中学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2、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的关系:教学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人们可以认识、发现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和改变规律。教学原则是人们制定的,具有主观性,它反映人们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并受一定阶级思想的影响。正确的教学原则必然正确反映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制定教学原则的客观依据,只有遵循教学规律制定教学原则,才能保证教学原则的科学性,才能有效地指导教学。总之,教学原则应该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3、我国中学教学原则及运用:(1)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事实、实物和形象,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以学生学习新知识、形成新概念、发展智力和思想品德等奠定基础。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要根据中学学科的特点和实际,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直观教具要有代表性和典型性;运用直观教具要和语言讲解结合起来;要防止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偏向。(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其掌握课程内容的本质,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善于积极主动地思考,学会独立的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责任感;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指导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密切结合实际,讲清基础理论,并引导学生把读书与实践、思想与行动统一起来,指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达到有知能用。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感知与理解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教学中应注意联系三个方面的实际,即教学实践、中学生本身的实际和社会实际。(4)科学性与思想统一性原则:是指教师以准确无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武装学生,同时保证所举的实例、所用的方法以及教学的组织的科学性,并结合课程内容的学习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科学性;教师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因素,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5)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并在掌握技能、技巧方面达到熟练的程度,当需要时能很快的再现出来,并能熟练地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和练习;要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6)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师按照科学知识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逐步地、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你发展。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教师应按照中学课程内容的逻辑体系进行教学;教师应根据中学生发展的“序”抓好教学;教师既要循序,使教材内容和教学进度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能使教学内容有一定的难度,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这样才能使他们有所提高,才能促进他们的发展。(7)因材施教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照顾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贯彻该原则的要求: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还应了解每个中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正确对待“先进生”和“后进生”。

第八章 中学教学(下)第一节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的概念: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共同活动方式的总称。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

2、中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的目的任务,中学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学校的设备条件,教学的时限,教师自身的条件。

3、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和实习作业法。

第二节 中学教学组织形式

1、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2、我国中学教学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其特点为:(1)以“班”为学生人员组成的单位(2)以“课时为教学的时间单位(3)以“课程表”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周期(4)以“课”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

3、我国中学教学的辅助形式和特殊形式分别是个别指导和现场教学、复式教学。第三节 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中学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其中,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评价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备课应做好的工作:(1)备教材: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领会插图,认真准备插图、挂图和板画;钻研习题,认真准备练习和作业;备提问。(2)备学生(3)备教法。

3、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正确,教学方法恰当,教学组织得好,师生互动得好,教师要有全面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概述

1、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组织适合受教育者成长的价值环境,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内容,促进受教育者思想、道德、政治、法制、心理等方面素质发展的系统活动。

2、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阐述广义德育概念具有哪些合理性?答:(1)广义德育概念的形成,有着特定的历史原因:首先,是受我国特定文化传统影响的结果;其次,是革命战争以来德育实践的延续;再次,是学习苏联德育理论的结果。从以上原因分析可以看出,广义的德育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2)另一方面,广义的德育概念也有着现实的合理性,在实际生活中,人的德性不可能独自得到发展,道德和政治、思想、心理等也存在诸多联系。一个人在基本道德品质方面不合格,其思想、政治上也很难有健康的追求,很难经得起人生的考验。反过来,人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也很难保证有良好的道德。道德教育如果完全脱离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在逻辑和操作上都不具有可行性。

3、德育的功能:(1)德育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政治方面,第一,通过直接的政治理论、政治意识的宣传,使受教育者逐步实现自身政治角色的认同,意识到与这种角色相适应的政治权利义务,引导相应的政治行动;第二,通过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和风俗习惯,帮助社会消除不良的思想意识和陈规陋习,建立和完善新的思想道德体系,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统一和稳定。经济方面,从宏观上讲,德育既可以推动社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经济思想,以此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的价值取向;从微观上看,德育通过对劳动者道德品质的培养,作用于经济发展。文化方面,一方面,德育可以深入到文化结构的深层,成为文化差异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面,通过学校德育可以促进或阻碍异质文化的互动。(2)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德育的生存功能:德育的核心任务是要赋予每一个个体以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等,以此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德育的发展功能:主要指德育对个体品德发展所发挥的实际影响。德育的享用功能:德育可使每个个体满足自己的需要、愿望(主要指精神方面),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幸福,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3)德育对其他各育的功能:德育可以为其他各育提供方向,保证教育本质的实现;德育对其他各育具有促进功能,主要有两点,即动机激发作用和学习习惯上的支持。第二节 德育目标和内容

1、德育目标:即德育活动所预期达到的目的,是教育活动本身对受教育者道德素质培养所要遵循的规格要求或质量标准,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德育实践起着根本性的指导作用。

2、德育目标的特征:德育目标具有历史性、社会性和价值性。

3、影响和制约德育目标的因素主要有两大方面:社会因素和人的因素。(1)德育目标的制定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是德育目标得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德育目标既是政治、经济制度在德育上的反映,同时又受制于政治、经济制度;另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对德育目标有着深远影响。(2)德育目标制定必须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4、当代德育目标和内容的变革: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学校德育目标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其次,对外开放的扩大和深入使学校德育面临新环境和新挑战,也促使德育目标变革;最后,工业文明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德育目标体系。第三节 德育过程

1、德育过程的含义:德育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展开,在德育目标的指导下,将经过选择的德育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品德素质结构,并使之发生所期待的整体性变化的过程。如何理解:(1)德育过程是一种育德的活动过程,是德育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开(2)德育过程是有目的的活动过程(3)德育过程是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共同参与的过程。

2、德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及其活动、受教育者及其活动、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

3、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德育过程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和德育过程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

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统一性和多端性(2)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4)德育过程是长期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反复性和渐进性。第四节 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含义: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2、德育的基本原则:(1)知行统一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第二,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在知行统一上严格要求自己;第三,教育者更要以身作则,做好示范引导。(2)循序渐进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要了解学生道德发展现有的水平;第二,还要掌握受教育者可能的发展状态,使德育要求和方法的选择在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内进行。(3)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教育者应注意消除对学生的固有印象,客观公正而又全面地分析和了解学生;第二,要引导学生自觉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形成自我教育能力。(4)爱和民主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和信赖学生,善于从学生的视角来看问题;第二,注重德育过程的民主化,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努力培养和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第二,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第三,要重视个别教育工作,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6)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第一,应注意教育影响互相衔接,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地进行;第二,要求学校内部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要一致;第三,要谋求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合作,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德育工作模式。第五节 德育方法

1、德育的基本方法:(1)说服教育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注意沟通形式的多样化;第二,谈话 要注重帮助学生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的价值;第三,还要注意谈话语言的艺术。(2)榜样教育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榜样要植根于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第二,不能神化榜样人物;第三,注意适当地体现“德福一致”的价值观念;第四,正确对待偶像崇拜现象;第五,教师和父母要注意身教,成为青少年的好榜样。(3)道德叙事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叙事前,有备而来。准备的任务主要有二:一是叙事素材的选择,二是形成教师对故事的体验和理解。第二,叙事中,运用技巧。第三,叙事后,价值引导。(4)交往实践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对同伴团体进行价值引导;第二,激发同伴团体交往的动态化;第三,帮助学生克服人际交往障碍;第四,协调交往冲突。(5)道德讨论法 运用该法的要求:第一,教师要搜集或设计出的某一道德情境,必须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这样学生才能感兴趣;第二,教师除了要提供道德情境之外,还应设计出恰当的问题和恰当的标准;第三,小组的编制要科学,将不同认知水平或阶段的学生放在一起;第四,教师也要对整个讨论过程进行调控。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

1、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1)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育者;(2)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3)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2、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1)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2)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3)适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3、班主任胜任力的时代要求:教育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道德反思能力,精神关怀能力。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班主任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工作中主要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任务:(1)创造性地设计班级建设目标(2)合理为班级成员进行角色定位(3)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4)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2、班级活动的含义:班级活动是班主任指导学生依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计的、组织班级所有成员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3、班级活动组织和设计的基本原则:(1)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当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2)班级活动的多样性决定其形式的多样化(3)组织班级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好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4、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精心创建班级物质环境(2)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3)培育健康的班级舆论和班风。

第三节 班级管理

1、班级的特征:其一,班级具有源于正式组织层面的特性与源于个人属性层面的特性;其二,从正式组织层面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与学生作为个人属性的需求之间多少会需求发生矛盾;其三,实现正式组织要求的力量与实现作为个人属性之需求的力量相互碰撞,制约着班级的发展模式。

2、班级的结构:是班级成员之间比较持续的种种关系的总体状态,它反映了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两方面的需求。

3、班级的正式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全班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

4、班级的非正式结构通常分为三种类型:亲社会型、自娱型、反社会型。

5、班级组织的发育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孤立探索阶段、群体分化阶段、组织整合阶段。

6、班级岗位建设的运作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岗位设置,岗位竞聘,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岗位轮换。

7、班级规则的类型:道德规则、契约型规则、强制性规则。

8、班主任在班级的学习型团体建设中要对学生作如下几方面的具体指导:(1)对学生进行学习型团体自立指导;(2)指导学生掌握学科、教材的传统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掌握与教授方式相对应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2012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要点整理

【12年湖南省教育学考试要点整理】

单选 15*2=30;填空 20*1=20;简答 6*5=30;论述 2*10=20.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利托尔诺、沛西·能---教育在动物界中就存在。保罗·朗格朗(提出)、埃德加·富尔(确定)---终身教育。库姆斯(非正规教育)、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非制度化教育(对制度化教育的改良)思潮的代表。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教育观念。孔子---有教无类,以“仁”为核心,主张因材施教(启发)。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强调推理。

西方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教育学思想首推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问答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提出儿童分阶段教育)。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卢梭---小说体《爱弥尔》,引起人们从教育对象的角度去研究提高教育活动的有效性的兴趣。裴斯泰洛齐(瑞士)---信奉卢梭,实践家,第一个开始了教育理论在初等教育领域里的运用,第一个建立了分科教学法,并开创了师范教育的先河。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赫尔巴特(德国)---信奉康德,《普通教育学》。洛克(英国)---“白板说”:天赋智力人人平等,认为绅士教育最重要。福禄培尔(德国)---《人的教育》,幼教领域。斯宾塞(英国)---《教育论》,强调实用学科的重要性,其处于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大生产时期。

拉伊/梅伊曼---“实验教育学”。杜威(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民本主义与教育》,主张“教育即生活/生长”,learning by doing“从做中学”。凯洛夫---《教育学》。

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理论。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提出“学科基本结构”和发现法。赞科夫(前苏联)---《教学与发展》,强调教学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将科学的现代系统论引入教学论的研究中。保罗·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概念。

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性定义)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终身教育概念(时间、空间、方式、教育性质等方面):从横(统合性)纵(连接性和衔接性)两方面论述。

大教育观是基于“终身教育”思潮和“教育社会”、“学习化社会”设想之上的一种教育观。在时间上贯穿人生全程,在空间上充注于人生所处各种场所。教育的历史形态:

(依据正规化程度划分)从非形式化(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教育—原始社会)到形式化(定型的实体化教育—无中学、年龄和班级区分),再到制度化(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正规教育)。

(实施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启蒙性、随机性和经验性、个别性)、社会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原始教育特点:

第一,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没有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事业。第二,原始性。目的单

一、内容贫乏、方法简单。第三,同一性(内容、对象和目的)和全民性。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教学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欧教会学校教学内容: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1763年,德国普鲁士颁布“强迫教育法令”—最早的义务教育。1986年,中国颁布“义务教育法”。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表现为教育的普及化、追求教育的相对自由、教育内部的民主化和教育成为社会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阵地。

《普通教育学》强调的传统教育“三中心”:教师的中心地位,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材的中心地位。(我国“五四”前受其影响巨大)

凯洛夫1939年出版的《教育学》对我国影响巨大。该书主要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系统总结了苏联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理论。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学科基本结构:构成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基本原则、基本法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与规律性。

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

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制度;

①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在行政机构和管理权限上几乎完全相对应;

②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改革的方向。

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小结:政治经济制度和教育的关系式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表现为政治不能违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更不能以政治代替教育。

学校的政治局势常常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

二、生产力和教育的相互作用表现在:生产力发展的已有水平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可能,社会生产力的未来发展对教育提出了需求;教育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又为明日的生产力发展创造条件。

但根本性质是:生产活动决定教育活动。

三、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即普及)的手段;

3.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第七、八章 教学(上下)

布鲁纳(美国)---发现教学法(learning by discovery)斯金纳(美国)---程序教学 瓦·根舍因(德国)---范例教学 卢扎诺夫(保加利亚)---暗示教学

教学:在教育目的规范下,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二、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三、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意义:1.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为个体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任务: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教学与智育的区别与联系: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属学校工作;智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属教育内容,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教学过程(案例分析):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良好品德、发展个性的过程。

是一种认识过程,但有其特殊性(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中学教学原则(案例分析):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论述、简答):

定义: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2.设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3.让学生动手,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教学方法: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的改革:

发现教学:环节---提出问题,提供结构性材料、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验证假设,得出原理或概念。特点---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进取精神,学生处于主导地位,以独立探究为主。程序教学:目的明确,有利于强化学习动机,但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人际交往也较少,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

范例教学:由个及类再到规律直至获得经验实施教学,重视基础,利于迁移,但随着知识更新频率加快,选择范例教材难度加大。

暗示教学:有利于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学习,但对教师素质要求高,需有一定的医学和心理学知识,准备繁琐,对环境要求高。备课(案例分析):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定教学进度计划。钻研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研读教材(弄懂、吃透、内化)制定教学方案:学期、课题(单元)、课时教学方案(又称课案)

【课案内容: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课题、教学目的、课型、主要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内容具体安排、教学方法运用、时间分配等)、教学反思。】 上课

课型: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任务划分)讲授课、演示课(演示实验或放映录像)、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采用的主要方法)试题类型:供答型(简答式和陈述式)和选答型(是非题、选择题和组配式)。测验的效度: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学业成绩检查的测验应围绕双基展开。信度:即可靠度。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班级授课制: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把一定数量的年龄相仿、水平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级,由教师按照固定的课程表和统一的教学进度进行分科教学的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制:外部分组--打破传统班级(跨学科能力分组/学科能力分组)和内部分组--不变传统班级(分组、测验、合并、再分组)。

主要优缺点:有利于因材施教,但困难也有:1.科学全面客观的鉴别学生的能力很困难;2.对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产生负面影响;3.分组教学问题上学校、老师、家长难以达成一致;4.学生处于心智成长变化中,分组必须经常变化,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

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创,其学生克伯屈(设计教学之父)改进并大力推广。强调以活动课程代替学科课程,获得对知识的整体认知,但忽视系统知识,实施过程困难诸多,难以落实。

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1920年首创,废除讲授制,改为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学为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但过分强调个性差异,易造成教学上的放任自流。

教学策略: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教学方案。分为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

第九章 德育

德育: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运用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施加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形式上分: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

内容上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初高中德育目标(注意对照):思想政治方面、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道德行为方面。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因素构成。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中最普遍的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要求:与马列主义等相结合,与现实性相结合,符合德育总目标。2.正面教育原则;

要求:坚持正面说理,树立先进典型。3.知行统一原则;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论述); 5.因材施教原则;

14、西方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依法治教。

15、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16、普通教育学包括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两大任务。

17、《礼记》中的《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8、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教育的两种不同性质<即分别服务于社会和个人的闲暇生活>。

19、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0、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成、1957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专著。

21、赫尔巴特在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2、杨贤江化名李浩吾于1930年出版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二

23、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24、教育对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对文化的保存、传递、交流、融合、创造、更新等。

25、个体身心发展水平主要受到遗传素质、成熟机制、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26、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7、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28、教育目的的实现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9、生产力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30、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反映社会政治和社会生产的需求,体现了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和生产力的性质。

31、实施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32、在教育系统的诸多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其中最基本的要素。

33、受教育权是学生应该享有的最主要的权利。

3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专业工作,是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

35、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36、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广义定义)

37、隐性课程由贾克森于1968年在《教室的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

38、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39、学科专家的建议是课程目标的最主要的依据之一。40、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说明部分和本文部分。

41、教师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

42、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43、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44、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45、赫尔巴特首次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的观点。

46、教学工作是围绕上课这个中心,由多种因素和多个环节组成的复杂系统。

47、测验能否准确考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取决于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

48、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的《大教学论》最早对班级授课制从理论上加以整理与论证。

49、在我国,1862年京师同文馆率先采用班级授课,1903年《癸卯学制》以法令的形式确定下来。

50、德育是培养学生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5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

答:第一,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人力与时间、财力与物力);第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第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模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第四,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11、传统的学校教育和网络教育的区别? 答:传统的学校教育:“金字塔形”的等级教育,优劣标准依据“筛选制度”,严格的“年龄阶段教育”,存在时空限制。

网络教育:“平等的”开放式教育,“兴趣选择”,“无年龄段教育”,跨时空教育。

12、文化对教育的作用?

答:第一,社会文化发展提高了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完善;第二,社会文化发展促使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第三,社会文化发展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第四,文化发展影响教育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的变革。

13、学生文化的成因?

答: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三

1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答:第一,不均衡性;第二,顺序性;第三,阶段性;第四,个别差异性;第五,互补性。

15、遗传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地位?

答:1.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各种可能性。

2.其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3.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能夸大。

16、学校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特殊功能?

答:第一,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第二,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三,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17、教育是如何实现对人的地位提升的基本功能的?

答:具体反映在四个方面。对人价值的发现,对人潜能的发掘,对人力量的发挥和对人个性的发展。四

18、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答:一,其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二,应体现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9、美育的任务?

答:一,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好审美情趣;三,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20、学生的义务?

答: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四、遵守所在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21、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1121314-

第三篇: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承传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狭义上的教育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学校教育制度形式上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指正规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近代教育变化的表现: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征: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学而知之的因材施教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原则以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以致用原则。

墨翟认为获得知识有亲知,闻知,说知三种途径,重视说知即依靠推理的方法追求理性知识。

礼记中的学记主张启发式教学,同时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邋等”即循序渐进的原则。

苏格拉底的青年智者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分构成的,反映在《理想国》中。

亚里斯多德认为教育是国家的,主张按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教育思想反映在《教育学》中。

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规范学科的开始,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张“泛智教育”。

法国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作品《爱弥儿》,强调教育自然性与现代文明的对立。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主张德育,智育,体育的一体化。

英国洛克“白板说”认为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轻视国民教育,主张绅士教育。作品《教育漫话》

德国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美国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学,主张教育即生活,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教育的目的;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第二节 教育与生产力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投资”,根据人力资本理论,通过教育资本储藏量的分析方法,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改变教育者的观念;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质量;影响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推进科学的体制化;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信息技术与教育

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第四节 教育与文化

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文化属性(传递和深化文化,构成文化本体)。

学校文化是指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学校文化的特征:一种组织文化,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学生文化的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同伴群体的影响;师生的交互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社区的影响。

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

第三章 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变化的过程,特别指个体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具有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自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代表人物有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

外铄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代表人物有荀子,洛克,华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

第二节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成熟;环境;学校教育;个体主观能动性。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三节 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第四节 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使其在认识和价值观上避免出现极端表现;使其认清时代要求,个人命运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确定远大而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找到实现个人抱负的现实道路。第四章 教育目的

第一节 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教育目的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第二节 我国的教育目的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素质教育:

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

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学生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学生的义务: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二节 教师

教师职业特点: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第三节 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严格要求是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

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人格上的影响。

第六章 课程

第一节 课程概述

课程广义上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上特指某一门课程;是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课程的分类: 根据课程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校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

第二节 课程目标

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培养目标,课程工作者明确的课程目标,教学工作者考虑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排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的依据: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

第三节 课程设计

狭义的课程设计指制定某个学程的具体过程;广义的课程设计几乎涉及所有形式的课程变化。课程设计是那些经过精心计划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设计出各种学程或教育活动方式,并将它们提供给教育机构中的人们,以此作为进行教育的方案。

课程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教学计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分科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教学计划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教学大纲的构成:说明部分,本文部分,附件部分。

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第四节 课程实施 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课程实施的结构步骤:安排课程表;分析教学任务;研究学生学习的特点;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安排课程表应遵循的原则: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宜原则。

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

学生学习的特点: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第五节 课程评价

教学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斯科里文),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CIPP)

第七章 教学(上)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教学的意义(主要作用):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教学的一般任务: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第二节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和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

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不同阶段:引起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我国中学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实验法。

第八章 教学(下)

第一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察与评定。

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课的类型:

根据教学任务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

根据教学方法分为: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上好课的具体要求: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气氛热烈。

第二节 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缺点: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第三节 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专以表示为达到某种预测效果所采取的多种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就是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根据已定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有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

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内容型策略;形式型策略;方法型策略;综合型策略。

第九章 德育

第一节 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

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的意义: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的要求:

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的形势,具有与祖国休戚与共的感情;

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品格。

我国学校德育的内容: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

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三个方面:学习辅导,生活辅导,择业指导。

第二节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借助于德育内容和方法,进行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的统一活动过程,是促使受教育者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德育过程的规律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知、情、意、行。知是基础,行是关键。

第三节 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共青团活动;班主任工作。

第四节 德育模式

德育模式:

认知模式,当代最流行的,瑞士皮亚杰提出,美国学者科尔伯格进一步深化;

体谅模式,形成于70年代,英国学校教育家彼得 麦克菲尔创立;

社会模仿模式,美国的班杜拉创立。

第十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管理的意义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社会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第二节 班级管理模式

班级管理模式:常规管理;平行管理;民主管理;目标管理

第三节

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班集体的形成

班集体的四个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方法: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第五节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教育学资料节选自中国教考论坛

一、概念、单选、判断、多选

1、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近代高等教育的开

端。不是整个高等教育的开端,之前有带有高等性质的大学。

3、在中世纪,大学主要是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属于专业教育机构4、1998年8月29日通过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

18、威斯康星大学在任校长范。海斯提出的“威

斯康星思想”而著名。威斯康星思想明确把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基

本途径:

1、传播知识、推广技术、提供信息;

2、专家服务。

19、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

20、教育方针的基本构成: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

21、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规定。

34、高等教育两种价值观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观可溯源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理论;近代代表人物18世纪法国启蒙学家卢梭;20世纪初永恒主义代表人物之一赫钦斯再次弘扬自由教育理念。

35、社会本位观在西方可溯源于柏拉图的哲学家

教育和军人教育。

36、在现实社会背景下寻求两种价值选择相互间的协调与整合:美国20世纪教育家杜威他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的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

49、我国成人高等学校从形式分

1、职工大学和

职工业余大学;

2、广播电视大学;

3、函授学院和普通高校的函授部;

4、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

5、其他(包括教育学院和中小教师进修学院、管理干部学院等);

6、除了以上由具体机构承担的成人教育以外,我国还建立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又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学校“。

50、现代学位制度主要起源于一些西欧的中世纪

大学;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哲学博士学位。

37、在我国殷商、西周时期,教育内容以“六艺”,51、我国目前的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980年

即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古希腊教育内容包括文法、修辞学、辩证法,音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颁布。

52、《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

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概念的表述是: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学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5、(多选题)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有四个方面:

一、政治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决定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

三、政治制约着高等

教育体制

四、政治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方针、目的。

6、高等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取决于政权的性质。

7、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教育;

2、培养政治、法律等专门人才;

3、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8、(单选题)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对应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经济结构中的技术结构对应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经济结构中的消费和分配结构对应高等教育形式结构;经济结构中的国民经济的区域结构对应高等教育地区结构。

9、苏联学者斯特鲁米林的研究:运用受教育年限的长短来确定劳动简化率的方法计算出因教育程度的提高所产生的价值占国民收入的比率为30%。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的研究:根据人力资本理论的观点,通过教育资本储量分析的方法来推算教育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为33%

10、美国丹尼森的研究:应用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35%。

11、科学技术发展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其中最为直接的和最明显的是对高等教育内容和手段的影响。

12、文化对高着等教育的影响四个方面:文化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内容;文化系统与文化设施影响高等教育的实施;文化传统影响着高等教育特色的形式;高等教育的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更受到社会文化的深刻影响。

13、人才培养职能肇始于古代,发展和完善于欧洲中世纪大学,也是现代高等学校最基本的职能。

14、最早产生的中世纪大学有五所:意大利的萨莱诺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

15、近代中国最早建立的新式大学有四所:天津中西学堂;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山西大学堂16、19世纪初德国大学确立了发展科学的职能,发展科学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10年洪堡柏林大学的创办,这是大学现代化的开端。柏林大学创办的基本原则:“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

17、19世纪末美国大学确立了社会服务的职能,社会服务的职能产生的背景是1862年美国 《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引发了美国赠地学院运动,以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部分赠地学院开创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办学思想。

22、1998年8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一章第四条又重申高等教育必

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23、1999年6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素质

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方针的内涵作了具体的阐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4、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25、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都必须受教育目的的制约。

26、教育目的的性质体现为两个方面,1、教育

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

2、教育目的又具有客观性。

27、高等教育的目的可表述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专门人才”。

28、(多选题)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1、高等教

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2、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调控作用,3、高等教育目的具有评价作用,4、高等教育目的具有激励作用。

29、制定培养目标应确定的几个关系,1、德与

才的关系、2、身与心的关系、3、专业素质与文化素质的关系。

30、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三个方面,首先,从人作为生产力的主要因素———劳动力来考察认人的发展,人的体力和智利是构成劳动能力的两个对立统一的要素,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其次,人的发展还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

31、高等学校德育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性质的体现。2高校智育是以系统的科学理论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教育。

32、全面发展教育的实施途经主要有三个方面:

1、教学工作,2、科学研究,3、社会实践。

33、高等教育价值的两种选择: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作为个人的个性和理性发展,即培养全面和谐的人;以社会为中心的价值观强调,高等教育的目的是直接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

算术,几何学,天文学,这些内容被称为“七艺”。

38、通才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他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

39、专才教育是指培养比较狭窄专业人才的教

育,教育内容主要涉及某一学科、专业的系统化知识,注重专门知识的传授和专门技能的训练。

40、课程体系应该“一维”、“深井型”向“二维”、“T型”转变。

41、英才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是指教育发展的两个阶段,最初由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他认为,当一国高等教育入学人数低于适龄入学人口的15%时,其高等教育发展属于英才教育阶段;当该比例达到15%——50%时,属于大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50%以上属于普及高等教育阶段。

42、英才高等教育阶段体现了传统高等教育特

征,注重少数治国人才和专家的培养;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对高级人才数量需求的扩大,也是高等教育民主化的结果。

43、英才阶段向大众化转变的两种模式:以公立

高等教育系统的扩张为主的美国模式和以私立大学规模扩张为主的日本模式。中国走日本模式。

44、瑞典著名教育家胡森认为,教育平等包括起

点、连续的过程和最后目标(结果)三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高等教育平等是一个发展的概念。

45、高等教育的效率反映了教育内部的投入与产

出的关系

46、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学制的建立要受社会政治制度的制约。

47、举办者角度将高等教育概括为四种基本类

型:

1、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意大利);

2、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法国);

3、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澳大利亚);

4、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代表国家日本和美国)

48、国外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分为三个层次:

1、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

2、大学和专门学院;

3、研究生院。中国分高等专科学校(含部分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和专门学院、研究生院。

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及其可以授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53、各国招生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统一考试的组织者既可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是社会中的民间组织。在亚洲,统一考试普遍被采用)2.有高校单独组织入学考试的形式(美国)3.统一考试和单独考试相结合的形式(日本)

54、1998年我国决定将实行‘3+X’方案,‘3’

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X’为综合科目考试,有文理大综合和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小综合两类。

55、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多渠道的招生制度,逐步推行了定向生制度、保送生制度、委培生和自费生制度。

56、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

置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四级。

57、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以下4个原则:第一,系统原则,第二,整体效应原则,第三,最低岗位数量原则,第四,动态性原则。

58、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与高等教育管理活动

有关的组织制度体系,它主要包括高等教育组织机构的设置、组织机构间的隶属关系,以及相互间的职责、权限的划分等。

59、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模式及代表国家:

1.中央集权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欧洲大陆的一些国家,如法国、意大利和瑞典。其中以法国尤为典型)2.权利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美国)3.集权与分权结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德国、日本、英国)

60、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即‘两极管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体制。

61、高等学校的管理模式:1.欧洲大陆模式(以

学术权力为主,高校内部权力重心明显倾向于基层教学和研究单位,并深刻体现了学术权威影响的高等管理模式)2.美国模式(行政权力相对强大,强调规范,实行相对严格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负责的高校管理模式)3.英国模式(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对平衡,两者相互制约的高校管理模式)。62、我国高等学校的领导体制是1989年后实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63、高等教育结构的概念(是指高等教育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见的联系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1个多维、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大

致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部分。宏观结构

主要包括:层次结构、形式结构、能级结构、地域结构、管理体制结构等。微观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材结构、队伍结构等。

64、影响高等教育结构的因素有四个:1.经济因

素(经济因素往往是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过程中的决定性要素)2.文化、传统因素 3.科学、技术因素(科学技术因素对高等教育影响主要体现在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上)4.教育因素

65、层次结构(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又称水

85、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学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86、大学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

4、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87、课程的定义: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

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合。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教育中对实现教育目的的发生作用的一切文上的短学程化;

3、教学活动的场所呈非课堂化

和多样化。

99、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总

结和学业成绩评价等

100、多选题教师指导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101、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

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

六、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的原则。114、科研程序:科研准备阶段(一、选题

二、申请课题); 科学实验阶段; 研究成果评审、报奖和推广应用

115、大学的科研成果分六类:

一、理论性成果

二、应用性成果

三、发展性成果

四、阶段性成果

五、教学研究成果

六、科学专著和较高水平的教科书。

116、凡属于发明的科技成果及重大理论性的研

究成果,在上报成果的同时,可以向国家科委申请发明奖与自然科学奖。

102、(多选题)高校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1、117、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种以实践的方式实现

平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由于教育程度和水平的高低不同而划分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66、科类、专业结构(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67、形式结构(指不同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构成状态)。

68、能级结构(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

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列关系。我国目前分三个能级:1.设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和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学校)。

69、地区结构(高等教育结构在地区分布上的构

成状态。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布局形成的较为突出的模式有两种。1.梯度结构模式2.中心城市模式)

70、高校教师的任务有三点:1.培养高级专门人

才,即教书育人2开展科学研究3为社会服务。

71、高等学校教师的劳动特点:1高校教师劳动的复杂性2高校教师劳动的创造性3高校老师劳动的个体性与群体性。

72、高等学校教师的结构:1职务结构2学历结

构3年龄结构4专业结构。

73、高校学生生理发展特征:处于人体生长发育的‘第2个生长高峰期’的后期。74、高校学生的记忆以逻辑记忆为主,思维能力

尤其是辨证思维能力得到高度发展。75、按专业组织教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现代

高等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

76、专业的概念(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的专业,即高等学校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教育单位,由特定的专业培养目标和 相应的课程体系组成77、专业的出现以一定的社会分工为前提,又与

一定的学科基础相对应,专业设置与调整既要遵循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又要依据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

78、高等学校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最基本的途径

是教学

79、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80、自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学生能力发展的 2

个重要方面

81、教学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82、大学生学习的特点:1独立性的增强2学习的自主性增强3学习的探索性增强 84、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中间过渡性特征:高校

教学是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认识过程的中间过渡阶段。

化与经验、活动。

88、(单选多选判断)按课程的侧重点放在认识的主体上还是客体上来构建课程,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来看,可分学科并列课程和核心课程;从层次构成上看,可分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选课形式(课程要求)上看,可分必修课程、限选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课时数的多少将课程划分为大、中、小、微型课程;根据课程内容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划分为理论型课程和实践型课程;根据课程有否明确的计划和目的,将课程划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89、隐性课程贯穿于学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学生

从学校的组织和制度的特征中习得规范和生活态度,学校在无形中亦完成了社会化训练、阶级结构的维持等功能。

90、高校专业教学计划是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指导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它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91、多选题教学计划的组成:

1、专业培养目

标和基本规格

2、课程设置

3、主要教学活动

4、时间分配

5、学年编制(简称校历)。92、教学大纲是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该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

93、多选题编制教学大纲的原则(具体要

求):

1、明确的目的性2前沿性3思想性4启迪性5教学适用性。

94、教材,也称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教

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进行教学工作、稳定教学秩序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95、班级授课制(班级教学制)是将学生按照大

致相同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班级,教师面对由一定数量学生组成的班级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96班级授课制最先由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

〈大教学论〉中作了理论上的系统阐述。在我国,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1901年清政府宣布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逐渐在我国各级学校中普遍推行。

97、散班级授课教学组织形式:

1、19世纪末美

国出现的巴达维教学法;

2、欧洲出现的曼格依木教学法;

3、20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的“开放教学“;

4、50年代初英、美等国的”协作教学“。

98、多选题(单一条易出单选题)班级授课制发展变化趋势主要有:

1、教学活动展开的小规模化;

2、教学活动展开的时间间隔

由教师直接控制转变为师生共同控制信息的传递;

2、教师教的成分逐渐减少,学生自学的成分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递增;

3、教学方法与研究方法的相互渗透和结合。103、(单、多选题)大学教学方法分类:

1、教

师和学生主要运用语言来传授、学习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讲授法、问讨论法等;

2、是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观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实验实习法、演示法、参观法等;3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如自学指导法、练习法等。104、选择题(二者概念和区别)讲授法是通过

教师的口头语言表述、讲解、讲演等形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也称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辩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是单向的,讨论法是双向的。

105、(多选题)近代直观性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包括看图、演示模型、标本、参观等各种教学手段

106、(多选题)教育技术的领域包括四个方面:

1、学习者

2、学习资源

3、教育开发职能4教育管理职能。

107、多选题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

1、对教育决策的影响

2、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3、对高等教育、高校教学发展的影响。108、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将计算机用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逐渐与通讯技术、大众传播技术等融为一体,具有交互处理、传输和管理文本、图像、动画和声音等信息的功能这样一种技术组合。

109、1999年6月,教育部制定〈关于发展我国

现代远程教育的意见〉,提出“统筹规划、需求推动、扩大开放、提高质量”的十六字方针。

110、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准则包括:教学素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的安排,以及教学的实际效果。

111、自1982年中国科学院面向全国设立国家级

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112、科学的学业评价有六个步骤:

一、确定和

表述待考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编审试题;

三、建立试题题库;

四、实施考试,取得信息;

五、阅卷评分;

六、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与对策;

113、高等学校科研应遵循的原则:

一、社会经济效益与学术水平相统一的原则;

二、正确处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关系的原则;

三、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的原则;

四、遵循项目指南与尊重自由选题相结合的原则;

五、支持青年研究人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的原则;

高等学校教育目标的教育形式,是高等学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

118、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 119、几种主要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军事训练

二、专业实习

三、生产劳动

四、社会调查

五、智力扶贫

六、参观考察。

120、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特点:

一、鲜明的阶级

二、广泛的群众性

三、很强的实践性 121、(多选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五个原则:

一、方向性原则;

二、疏导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五、统一要求与个性化结合原则 122、思想政治教育的六种方法:

一、调查研究

法;

二、说理启迪法;

三、情感交流法;

四、榜样教育法;

五、参观访问法;

六、品德评价法

123、(概念掌握)说理启迪法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引导教育对象,以理服人的教育方法;榜样教育法是用他人的良好行为作为榜样来启发、激励青年学生的方法。124、(多选题)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活动;

二、教职员工的“三育人”;

三、党、团、学生会组织活动;

四、校园文化;

五、社会实践;

六、各课教学

125、(多选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三类:

一、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

2、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教育

3、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教育

4、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教育

5、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

2、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教育

3、劳动态度和纪律教育

4、革命传统教育);

三、按阶段安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1、新生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二、三年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高年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126、(多选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

1、教育者对大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

2、促进学生思想矛盾运动和转化的过程

3、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断运动、发展、深化的过程。127、(简答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1、用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教育学生,确保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2、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启发和教育学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调动和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教育学第一章知识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的重点较少,以往的试题中涉及本章内容的基本是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较少有论述题。重点是:

1.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4.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界定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它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其研究对象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具体说,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并根据其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以下两方面: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一)学习与教学的要素

1、学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2、教师: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育活动的执行者。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另一方面,也可将它划分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5、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心理环境包括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在教育心理学看来,教学环境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心理学在西方的发展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开始从哲学中独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教育要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卡普捷列夫,梅伊曼。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从动物的学习开始研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三部分。

(二)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学科心理学,弗洛伊德,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形成了独立的理论体系,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维特罗克,生成学习理论及技术。

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二、教育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l908年,房宗岳翻译了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这是近代在我国最早出版的教育心理学著作。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C)。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

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D.20世纪90年代起

2.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编者是(A)。

A.廖世承B.房宗岳C.潘菽D.陆志伟

3.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4.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B)。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 D..调查法

5.(D)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

6.60年代初,(A)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B.桑代克C.皮亚杰 D.廖世承

7.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

8.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A)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

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A)年。

A.1879B.1897C.1789D.1798

10.(B)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

11.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A)。

A.测验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12.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C)。

A.观察法 B.谈话法C.实验法 D.问卷法

二、填空题

1.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2.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社会文化背景等。

3.布鲁纳在1994年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4.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5.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种。

三、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四、试述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l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这一时期的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大大地扩充了自己的内容。

30年代以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

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等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这一时期,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运动。美国教育心理学比较重视研究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研究。

(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经典习题: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出版了。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教育心理学是介于和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5、何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6、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7、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是:

(1)转变教学观念,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

(2)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

(3)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的研究。

考点过关:教育心理学的含义;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下载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知识要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知识要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学精简知识要点

    研究对象 发展。 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 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教育的发展阶段。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其本质属性 教育者......

    高等教育学论述题-教师资格证

    1.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1高等教育普及化:当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所接纳学生数与适龄青年的比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时,为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在50%......

    天津教师资格证总结教育学

    天津教师资格证总结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凡是增进人们......

    2012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

    2012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论文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班主任工作管理 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班主任管理工作是学校......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总结

    教 育 学 一、 名词 1、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指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

    教师资格证 教育学单项选择题

    1.“教育学”这个名词的含义在我国基本上有 A.l种 B.2种 C.3种 D.4种【】 2.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育现象B.教育事实C.教育规律D.教育问题【】 3.毕达哥拉斯的代表作是 A.《金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