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2023-12-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族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同时,让学生自我归纳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以及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原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暴、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

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辅助教具PPT

学习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三国中,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大?哪国实力最弱小?据此推测哪个国家最以可能?(学生各抒己见)历史的事实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

263年魏国先灭了蜀。265年,司马炎夺取帝位,改魏为晋,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掉吴,重新统一了全国,所以常有人说:“三国尽归司马氏”。但是,西晋统一的时间很短,不久就灭亡了。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如何?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出现哪些新的景象?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掌握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

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南朝的经济为什么能够发展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事物的能力。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北南双方劳动人民共同辛勤开发的结果;劳动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教学建议

地位分析

本课地位在教材中从其内容和篇幅上讲都不重要,其中“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江南地区的开发”三节中,只有“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节是必讲内容。

重点分析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此时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江南经济发展并缩小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因此重点讲解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可以使学生详细了解南方发展的具体情况。

难点分析

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那么,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却能够得以发展,学生不容易理解,需要教师详细讲解。

重、难点突破方案

关于“江南地区的开发”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师应重点讲解。建议教师分为三部分学习,即“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其中表现和影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自己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建议学生讨论“为什么在动荡的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得以开发”,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分裂和频繁的战乱从总体上是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使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定的社会环境,此时期封建经济仍然得到了发展,就其原因是:①整体的分裂之中尚有局部的统一;②整体的动荡中尚有局部的安定,从地理范围看此时动荡多在北方,南方自三国至南朝始终较为安定,为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③统治者自身的重视也促进经济的发展。④民族的交往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北方富有生产经验的农民带来生产技术和生产资料,为躲避战乱而南迁,均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和南北经济差距的缩小。

教法建议

关于“东晋的偏安”、“南朝的政治”两节,虽然是教材中的阅读内容,但是如果学生不了结这段历史,就不可能掌握以后所学习的历史知识。因此,建议教师通过串讲使学生弄清这段历史。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表现

教学难点:江南经济开发的主要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首先提问:西晋时期统治者对内迁各族实行的奴役和剥削政策都包括哪些内容?推翻西晋王朝的少数民族是谁?在得到学生的'正确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了西晋统治的灭亡。

那么在这个短期统一后中国社会进入到什么阶段了?此阶段为什么政局虽然动荡,南方经济却能迅速发展?我们不妨读读这段历史,探个究竟。

一、东晋的偏安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中“东晋的偏安”一节,并出示下列图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时间

西晋

东晋

进行表格的填写,进行旧知识的复习和新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知识的补充,使学生了结当时东晋政治的特点,了解:“王与马共天下”。

二、南朝的政治(420~589)

教师出示以上《南朝更替表》,通过学生阅读教材和此表,让学生回答:①南朝包括几个朝代?②他们的都城在哪里?③从三国到南朝共有几个国家定都南京(建业、建康)?

答案: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定都建康即今南京。南京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其六朝是指:吴国、东晋、宋、齐、梁、陈。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教师先让学生阅读教材,然后提出问题: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的特点是局势动荡,王朝更迭频繁,但也正是这一时期,江南的社会经济却得到迅速的开发与发展。这是为什么?学生看书、讨论,估计学生可能会回答出书中所列表面原因,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使学生从经济发展的条件如社会条安定、劳动力、劳动工具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教师作总结:①江南经济的开发,是在南方相对安定时发生的。说明战乱破坏社会生产力,安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增加劳动力,带去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南北方劳动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可见地区间的经济技术交流,可使先进生产技术得以推广,促使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③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相互学习,结果是加深了交往,促进了融合。④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此为本课重点,教师仍然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总结出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估计学生可以完成下列内容。农业: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推广普及,南方稻米产量超过北方,北方粟、麦等旱田作物南移,水碓、水磨广泛使用,

围湖造田;手工业:东晋南朝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荆州、扬州是江南丝织品生产最多的地方。江南织锦技术得到普及与提到。扬州、荆州的冶铁水平也很高。制瓷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瓷器成为普遍的生活用具,青瓷、白瓷的烧制技术都很有特色。纸的生产不仅质量精美,而且数量很大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教师直接指出江南地区的开发,有利于江南交通网形成,商业活跃,城市繁荣。

板书设计

江南地区的开发

一、东晋的偏安

二、南朝的政治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

2、江南地区开发的表现

3、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3

教学说明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难点之一,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思考本课的教学。

一、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内容标准”,总体把握教材内容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课共有三个子目、四个内容,即西晋的兴亡、内迁的各民族、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本课从宏观上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历史。

按传统的教学思路,以上四个内容中的前三个内容应该更重要一些,江南地区的开发一目则为次要内容。新课标在第8页的“内容标准”中这样要求:“说出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开发的史实”。而对于本课的其他内容则没有明确要求。于是我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认为本课可以围绕“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主题来把握。

前两目“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与淝水之战”,可以视为“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背景原因。教材介绍了人口南迁和民族交往的原因和史实。第三目讲述的是江南地区开发的结果和表现。因此,本课教学时要紧扣课标明确要求的“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内容进行,排除了按朝代的更替或分裂对峙等主线把握教材的思路,把看似散乱的三目、四个内容,按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和结果来处理和把握,使历史线索更简单,本课教学主题也更明确。在此基础上,我把教学重点定为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

二、从关注学生的兴趣出发,调整教材的顺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对学生的各项调查中发现,影响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因素除去实用性差之外,一项重要因素是历史教师喜欢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讲课。历史学科有很强的时间性和空间性。所以,教学中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历史的因果关系等思维方式讲述历史、学习历史的方法很好,可是这样做的最大弊端是缺乏对学生思维的挑战。

从教育学的研究来看,具有挑战性思维的问题,能够极大地调动人类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调整了教材的顺序,将教材的第三目调到最开始讲授,将前两目调整到后面来学习,即先讲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个“果”,后谈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将因果关系的惯性思维方式,改变为逆向推理思维方式,由结果探究原因,挑战学生的思维,力求让学生在挑战中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本课内容。

三、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入手,设计教学活动

本次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的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掌握终身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学习方法;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这两种转变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活动时,力求在这两个转变上有一定的体现和反映。本课的教学活动设计思路为:教师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得知识,了解基本的历史线索,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有一定的情感体验。为此,我安排了两大教学活动:1.让学生分小组带着“江南地区的地理范围”和“江南地区的开发成就”这两个问题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时,我设计了“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北方,会不会迁移到南方”这个问题。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是强调学生在读图时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在读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同时培养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并且进一步加强学生间学习的合作性;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地了解当时北方的战乱情况,然后迁移知识,解决问题。

四、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为目的,安排学生的讨论活动

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将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为此,我由“开发”一词引入,让学生将当今的各种开发活动与历史上江南地区的开发联系起来,拉近距离,贴近学生生活。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安排了学生的讨论活动。主要讨论了以下三个问题:1.历史上的这次人口南迁在本地留下了哪些痕迹?2.这次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3.通过本课的学习,你认为对当今的开发活动可以获得哪些启示和借鉴?设计的思路是:指导学生关注本地的历史,关注身边的历史。懂得学习历史可以更好地为现实服务。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淝水之战的时间、背景、经过和影响。

学习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水利、手工业等发展较快的史实。

通过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了解到自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及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南迁人口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南方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促成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进一步了解阅读历史地图的方法──通过图例读地图,感知历史地图中一些直观的有效信息。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另一方面用“问题解决”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关历史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3.通过创设历史情境话题:“假如我生活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不会南迁?”让学生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的严重程度,并对新知识进行迁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引导学生关注本地区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及处理

本课的主题是“江南地区的开发”。

本课的重点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史实和原因。本课的难点是内容多、头绪多,教学重点内容不突出。

从三国以来,江南地区逐步得到了开发,表现在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农业的发展和进步,手工业的发展等方面。原因主要是东汉末年以来政治不稳定,加上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北方长期战乱,造成大量人口南迁,南迁人口给南方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采用小组先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从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情况入手,突出“江南地区的开发”这一教学内容。以引导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为主线,将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淝水之战视为背景原因来处理,突破本课难点。

二、教学方法

问题解决、自学讨论法

(一)课前导学

了解本地区是否经历过这次开发,有什么历史的痕迹?

(二)教学渗透点

1.学生分小组研读“江南地区的开发”图,解决几个问题,进一步强化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训练学生阅读历史地图的技能,并关注自己家乡在历史上的发展情况。

2.组织学生探究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激发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兴趣,通过历史事实使学生获得只有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发展经济的情感认识。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4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

指导学生阅读108—109页“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课文以及插图《西晋壁画》等,思考回答:

1、“三国尽归司马氏”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世纪时,姓司马的家族先后消灭蜀国、改魏为晋、吞并吴国,重新统一全国。)

2、西晋建立于哪一年?灭亡于哪一年?

(265年——316年)

3、回答109页“动脑筋”: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只有很短的时间?

A、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B、统治集团发生内乱:皇族争夺帝位,破坏统治秩序,耗竭西晋国力;

C、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其上层人物起兵反晋,最终推翻西晋。

4、根据“活动与探究1填图与思考”:

A、画线与箭头,见课本。流动趋向: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

B、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讲解: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南方是东晋,北方有“十六国”。在东晋十六国期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就是“淝水之战”。

二、淝水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淝水之战”课文和《淝水之战形势图》、《草木皆兵》图等,思考回答:

补充、修正、体会

教学过程

1、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如何?结果怎样?

2、你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淝水之战的?

(投鞭塞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3、组织学生根据111页“动脑筋”: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

A、从前秦方面看:

1、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2、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

1、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过渡讲解:淝水之战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北方混战,南方则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被大将所夺。此后,有4个政权相继统治南方,史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指导阅读108页“导入框”、111—112页“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文及“文献资料《宋书》摘录”,思考回答:

1、《史记》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

(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很低。)

2、《宋书》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

(物产丰富,在丰收的年分,一年的粮食收成可以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给天下人穿用。)

3、汉朝与南朝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因为汉朝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的江南已经过三国、西晋、东晋的长期开发。)

补充、修正、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三国至南北朝历史的大概脉络:西晋的灭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

二、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基本掌握西晋的兴亡、五族内迁和淝水之战的大概内容。同时,让学生自我归纳西晋迅速灭亡的原因,以及淝水之战中前秦战败的原因。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图示法帮助学生理清这一阶段的历史发展线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淝水之战史实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不畏强x、勇于抗敌的精神,同时也要汲取骄傲自满带来的教训

2、学生在探究江南地区的开发原因的过程中,认识到和平、安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

淝水之战、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难点 江南地区的开发

辅助教具 PPT

学习方法 综合启发式教学

第 页

教 学 过 程

新课导入

三国中,哪个国家的实力最强大?哪国实力最弱小?据此推测哪个国家最以可能?(学生各抒己见)历史的事实怎么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江南地区的开发》

263年魏国先灭了蜀。265年,司马炎夺取帝位,改魏为晋,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掉吴,重新统一了全国,所以常有人说:“三国尽归司马氏”。但是,西晋统一的时间很短,不久就灭亡了。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分裂割据的历史时期。这段历史的发展线索如何?民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社会经济出现哪些新的景象?

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

指导学生阅读108-109页“西晋的兴亡和内迁各族”课文以及插图《西晋壁画》等,思考回答:

1、“三国尽归司马氏”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世纪时,姓司马的家族先后消灭蜀国、改魏为晋、吞并吴国,重新统一全国。)

2、西晋建立于哪一年?灭亡于哪一年?

(265年——316年)

3、回答109页“动脑筋”:西晋的统一为什么只有很短的时间?

A、统治集团非常腐朽:奢侈之风盛行,在位皇帝弱智;

B、统治集团发生内乱:皇族争夺帝位,破坏统治秩序,耗竭西晋国力;

C、民族矛盾激化:内迁的少数民族受欺压,其上层人物起兵反晋,最终推翻西晋。

4、根据 “活动与探究1 填图与思考”:

A、画线与箭头,见课本。流动趋向: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迁往中原,中原的部分汉族人民迁往江南。

B、意义: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讲解:西晋灭亡之后,国家重新陷于分裂。南方是东晋,北方有“十六国”。在东晋十六国期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争,就是“淝水之战”。

二、淝水之战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淝水之战”课文和《淝水之战形势图》、《草木皆兵》图等,思考回答:

补充、修正、体会

第 页

教学过程

1、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力量对比情况如何?结果怎样?

2、你知道哪些成语是出自淝水之战的?

(投鞭塞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3、组织学生根据111页“动脑筋”: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这是为什么?

A、从前秦方面看:

1、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

2、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B、从东晋方面看:

1、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

2、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过渡讲解:淝水之战后,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北方混战,南方则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被大将所夺。此后,有4个政权相继统治南方,史称“南朝”。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指导阅读108页“导入框”、111-112页“江南地区的开发”课文及“文献资料《宋书》摘录”,思考回答:

1、《史记》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

(地广人稀,生产生活水平落后,商业很不发达,贫富分化程度很低。)

2、《宋书》怎样描述汉朝的江南经济?

(物产丰富,在丰收的年分,一年的粮食收成可以满足几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给天下人穿用。)

3、汉朝与南朝的江南经济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因为汉朝的江南尚未开发,南朝的江南已经过三国、西晋、东晋的长期开发。)

补充、修正、体会

下载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教学反思

    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的教学反思 思路设计:通过展示亚运会的图片和世博会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引出问题:江南地区的开发。通过播放视频,然后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出......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说课稿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说课稿 桃江玉潭实验学校 刘兴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23课,上承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影响,下启两宋时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经济文化......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设计 课时安排:一节课(40分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东晋的兴亡、南朝的政治,掌握江南地区的开发等相关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本分析......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东晋南朝历史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开发状况。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较长......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通_001范文

    《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明确......

    七年级历史江南地区的开发2[小编整理]

    第 22 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自三国末年至南朝历史发展的大概脉络:包括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案 港口初中汪传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西晋、东晋、前秦、南朝的建立及更替,知道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经济发展的盛况与原因 案例说明 基于初中学生对于经济史内容了解不多、兴趣不强的学情特点,教学设计中的情境设计至关重要。本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