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
强化“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
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执笔人:胡建荣 陈俊艺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福建是国内最早重视并致力于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省份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发展阶段,都针对投资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善环境。比如,为减轻企业负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多轮的外企税外收费清理工作和涉外政策法规清理工作;为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程序,实行“一栋楼”审批、改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推广网上审批等措施;为改善通关环境,省口岸通关监管部门联合推动口岸通关环节和手续简化,积极开展大通关建设;为更好地评价、考核各地投资环境,在全国首创投资环境监测评价制度。经过多年努力,福建投资环境改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可比口径,“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03亿美元、247亿美元和457亿美元。“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52%,涉外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总收入38%,外商投资法人单位年吸纳从业人员占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的23%。实践充分表明,持续推动环境改善已成为推动福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省市均把优化投资环境当作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抓手,福建面临激烈的竞争态势。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全国各类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推出,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变化和重构,如果不能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环境,福建的开放和发展环境优势就有弱化的危险。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投资者信心下降,国际资本加速回流。特别是两税并轨后,外商在我国的超国民待遇逐渐弱化。营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已日益成为各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对外开放的共识,环境竞争的维度也已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土壤,直接决定能引进多少好项目、大项目,直接关系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战略的成败。因此,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省委再次重申环境的重要性,并把它提到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的高度,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始终把改善和优化环境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和抓手,根据新的竞争态势,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和丰富环境的内涵和要素,更新理念和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发展和开放环境。
——营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争取优惠政策是过去较长时期各地对外开放的一条普遍经验,也是福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从依靠政策向创造一流综合环境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是其中重要一环。要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加强政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要营造宽松、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涉外政策法规清理工作成效显著,应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推动相关部门吃透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将优惠政策与企业对接。要以依法行政为准则,彰显政府公信力。严格依法办事,把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决策,进一步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和要素,诚信的水平也是衡量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只有形成诚实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确保对外开放持续健康推进,形成对外开放的持续竞争力。营造诚实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全社会形成“政府诚信、企业守信、人人讲信”的环境氛围,是改善对外开放环境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公平竞争机制。着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经济封锁,打破部门和行业对市场的垄断,纠正以任何行政手段歧视或阻碍外商投资的行为,建立统一、公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服务与管理入手,全面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报投诉热线、知识产权网络保护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过去30多年,通过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互推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体制机制活力与动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开放和发展,改革步伐较为滞后。必须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突破阻碍开放的制度瓶颈,确保对外开放深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在推进重点地区开放开发进程中,更要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创新,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如平潭开放开发,要根据“超越以往搞开发区的一般模式和做法,探索走出一条新路”的精神,在开发理念和模式、对台交流合作、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敢于突破一切障碍,着力先行先试,营造体制机制的制高点,努力把平潭打造成对台开放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又如厦门经济特区,要着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两岸交流合作、城乡统筹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有效提升厦门经济特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体制机制创新和龙头示范作用。再如在推进城市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应分清轻重缓急,采取由易而难、分步实施的策略,先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先行突破,率先实现居民生活同城化,再逐步谋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统筹谋划产业功能布局,构建城市经济共同体,条件成熟时可以探索行政区域的创新与调整,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城市一体化。
——营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在新一轮发展中,哪个地方更宜居宜业,就能抢占制高点,获得先机,赢得发展优势。目前,各地“招商引智”的竞争焦点聚集在人居环境的竞争。要有好的宜居环境,才能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有效汇聚各方优秀人才。福建背山临海,气候温和,素有“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的美誉。要继续推进“生态福建”建设,提升生态宜居品质;深入打造“人文福建”特色,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让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现代社区有机融合,以悠久文化包容都市繁华。要着力谋求“幸福福建”,让GDP增幅与幸福指数一起提升,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营造完善高效的产业配套环境。在全国各地政策趋同化的形势下,产业配套完善与否日益成为招商引资的关键因素。在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中,必须把营造完善高效的产业配套环境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增强化产业链招商意识,在招商引资中既要引进项目,更要着眼于引进产业。要转变招商观念,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避免只见项目、不见产业。要通过重大骨干项目的引进,带动上下游产业配套。通过现有项目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除制造业环境外,要努力实现产业链向研发、管理、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提升产业链的层次和水平。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从更宽层面上完善产业配套水平。
(执笔人:胡建荣 陈俊艺)
第二篇:企业文化是第一竞争力
企业的文化力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
现阶段我国的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品牌建立期。经营者最主要的目标是如何进行广告投放及下降成本,但这些措施已越发显得“苍白无力”。
目前,社会已开始由经济型社会向文化型社会过渡,社会文化正渗透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千姿百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消费文化、企业文化也是方兴未艾。现在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更强调一种文化。产品已由过去那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的物体上升为一个充满人性化的载体。
人是在文化里生活的。没有了文化,人就像失去空气一样无法生存。同样消费者也是在企业建立的文化中消费。只有当消费者在消费文化时产生激动、乐趣,企业才能真正建立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因此企业的文化力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特色在于其独特性与唯一性,即不可复制性。做不可复制性工作的投资回报比是1:3,做容易复制工作的投资回报是1:1,而做可复制性工作的投资回报比是 3:1。企业文化的建立需要每一位员工都从做特殊的事开始,培育自身的持续意识(工作+学习)、全局意识、开放意识、超前意识及市场意识,从而形成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观。
表现出色的公司、员工往往都有一套较清楚的企业价值观(或称信念)。表现差的公司,则多半没有统一的企业价值观。可笑的是,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非常明确的公司,即使在财务上的表现,也不如那些把财务目标定得不够明确,但注重共同信念和崇高目标的公司。
企业文化是员工追求与理念的集中表现。一个强大的企业不一定有很深厚的文化,文化是企业的伴生物,只有当企业文化渗透到员工内心,形成企业内部的伦理和一种企业内部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员工真正明白企业追求的价值标准,才能自觉维护企业的利益,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真正做到自觉、自律、自学、自新。自觉是前提,自律是保证,自学是创新的源泉,自新则是创新的集中表现。
第三篇:企业文化是“第一竞争力”
企业文化促成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这便是企 业文化最强大的力量所在
企业文化是“第一竞争力”
陈春花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处于顶峰时,日本商人不仅买下了洛克菲勒大厦,甚至有一个日本商人想购买美国的总统山运回日本,为日本人了解美国文化而设立一个公园。这对于日本在文化上的“拿来主义”,做了最极致的诠释。
此时,美国人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日本企业竞争力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给了美国企业界和管理学界极大的震动,同时也引发了美国研究日本的热潮。美国派出了众多学者开始研究日本,包括彼得·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等管理大师。通过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日本企业具有一种特殊的元素是美国企业不具备的,这个元素被美国学者确定为“企业文化”。
文化是种像钉子一样坚硬的“柔软”东西:实施起来十分艰难,取得的效果却牢不可破,不管你是否注意到,文化其实遍布你的周围,它会影响到你生活和工作的许多方面。企业文化是企业中一整套共享的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的总和,它能促成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共同的行为模式,这种共同的行为模式便是企业文化最强大的力量之所在。
企业文化是核心的竞争力
郭士纳在IT业井喷初期接手IBM,柔韧而坚定地发动了一场企业文化变革,使得这家连年亏损的IT业“病狮”重振雄风;李东生在TCL遭遇国际化重创危机时刻,开始了“鹰的重生”的企业文化蜕变,使TCL得以扭转劣势重获市场认可⋯⋯这些都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推动企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个有作为的企业家,他提出、实践和塑造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产生一种认同感,进而提炼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他无时无刻都需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的是什么?我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产品如何被人们所接受?我如何制造出最好的、最有竞争力的产品? 怎样把最好的人才集中到公司来,并最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如何创造最好的战斗力,以团队的力量去战胜一切? 建议企业管理者问自己:这些问题,对于我自己的企业以及我个人,意味着什么?把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之后,再问我的企业应该采取哪些行动才可以打造出真正的企业文化来? 回答这些问题并付诸行动,可以显现出企业文化的力量,而拥有这种力量,可以推动企业管理者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认识,让企业运行在正确的轨道上,并保持优越的竞争位置。
但如果不是美国遭遇曰本企业的强力挑战,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还不会如此迅速地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话题;如果没有日本企业的强大竞争力,也就不会出现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所以带来竞争力的一个核心元素就是企业文化。一个拥有企业文化的企业,一定会拥有竞争力,反之亦然。
今天,企业的成功越来越多地源于高效的企业文化管理。例如,在全球拥有2500多家咖啡连锁店的星巴克公司,其价值观是:我们对待员工的方式影响员工对待顾客的方式,而顾客如何对待我们则决定了我们的成败。这个信仰使得公司设计了大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以提高员工被重视的感觉。企业利用企业文化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共识。
判断文化竞争力的标准
当我们用战略管理的视角关注企业核心竞争力时,有四个标准帮助企业判别哪些资源和能力是核心竞争力。
是否具有价值。企业文化有没有价值,首先要看它能否在企业获取市场的过程中做出贡献。曾有研究者对1987-1991年期间美国22个行业72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列举了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类型的企业文化对公司长期经营业绩的影响,并用一些著名公司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得出,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的结论。因此,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企业文化是否稀有?企业文化是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它不仅与企业所处的国家、地区、行业等有关,还与企业的创建者、领导者以及所处的生命阶段有关。如老沃森的影子在IBM比起他本人活得更久,而且他有意识地在任职期间把那些曾经使IBM获得成功的价值观制度化。对于具有强烈个性的继任者来说,企业往往是变革的试验田。TCL总裁李东生就是一例,在他的带领下,TCL形成了独特的合金文化。他认为TCL~R取得今日的成就,建立开放的企业文化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企业文化是否难以模仿?阿里巴巴就是一个以文化为特征的企业,众多企业都去阿里巴巴取经,其中不乏大量网络企业。参观过后,这些企业依然保持原来的轨道运行,但阿里巴巴的东西就是学不到手,部分原因在于企业的执行力不够,但更重要的是固有的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地起作用。这种无形的东西,是无法学习和模仿的。
企业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都是无形的。无形,就意味着难以学习与模仿。
企业文化是否不可替代? 无形本身也是难以替代的。企业文化的持续性让生活在其中的个人,心甘情愿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企业,直到将这些规范内化于心中,成为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从本质上说,这种规范也是无法替代的。
按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四个衡量标准,企业文化无疑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
企业文化变革是个系统工程
每个企业都会有企业文化,但这些自然形威的企业文化大多对企业经营没有明显作用,有的甚至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主动的导入和塑造才能形成一个深具企业个性和竞争力的企业文化,从而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的影响。
而企业文化变革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工作。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实施的文化变革工程历经l2年,IBM的郭士纳也花费了5年时间才将旧有的文化体系打破,建立起新的IBM文化。文化变革不仅历时长久,而且需要一个系统的步骤。
l、描述现有文化。文化变革必须在了解这个组织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为此,首先需要对公司的文化现状进行内外部的调查;然后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加以归纳、总结,得出分析报告;最后对报告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层次分析。这个阶段,可借助格里琼森和凯文斯科尔斯在1993年提出的“企业文化网”,来了解和设想与组织的习惯、标识以及结构相联系的控制方式。
2、构建新的文化体系。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目标,支撑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环境的支持,但很多企业仅仅从环境的要求出发,制定了与自身不适应的价值观体系,结果价值观成了摆设,人们仅仅记住了这些口号与标语,实际工作中却依然如故。因此,构建新的文化体系时一定要与企业战略、企业环境相匹配。
3、制定文化管理计划。由于文化具有阻碍变革的天然倾向,在制定变革计划的过程中,管理者必须预计到现有制度中哪怕是一个微小的变化将会如何影响到企业中的其他方面。
一旦决定进行文化变革,就要制定一个标准的变革计划,从而规范和指导变革中人们的行为。同时变革模式的选择,变革牵涉到的部门,变革的阶段与进度,变革中的计划人员和执行人员的安排等,都应在计划中明确列出,以保证整个 工程的连贯性,同时也让企业清楚变革所到达的阶段。
4、执行文化管理计划。执行文化管理计划困难的原因在于:仅规模本身就是问题所在,让成千上万的人共享一个价值观和标准是一项艰巨的工作;许多企业并不是首次进行文化变革,员工们可能已经疲于变化;信仰、价值观本身就是是非常难以改变的。
除了配合新企业文化的一系列推广活动外,企业家还要知道文化变革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程。虽然决策在于企业家和高层管理人员,但执行和巩固却在全体员工,因此一定要注意员工行为和观念上的更新,这就需要系统的培训。这包括企业文化理念、员工行为培训等。
5、文化监控。很多企业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下定决心改变并制定了完善的变革计划,可是不久就发现,企业不仅没有变得更好,反而不如从前。
某工厂的生产部经理,在任职的两年里对生产流程进行了重大变革,使产量和生产率都得以提高,这一成就使得他被提拔到另外一个工厂工作。但在他离开的6个月之后,生产部门放弃了经他改进的所有流程,重新按照老办法生产,结 果产量和生产率都下降了。这个案例说明,文化的回归力量是如此巨大,因此,对新文化进行监控和追踪以确保它继续发挥作用并获得预期的成果十分关键。
另外,在构建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过程中,我们还必须关注员工的心理感受和领导的表率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管理团队也至关重要。
企业文化决定经营模式
不同的文化蕴含着不同的经营与管理模式。欧洲注重人本自由和设计,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强劲的满足个性特征的差异化能力;美国强调技术和创新,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强劲的技术产业化能力;日本强调品质和服从,在此基础上表现出强劲的成本和品质能力。这些公众的价值取向决定了产品的内涵和管理的风格,也使得经营模式有所不同并取得成效。
今天的中国企业还在学习欧洲、美国或者日本成功的经验。需要明确的是,我们必须理解自己的经营背景和管理背景,挖掘中国文化中明确的价值取向,并让公众的价值取向与经营和管理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自己文化的作用,才可以找到属于中国的经营模式。
如果企业还是孤立地看待自己的产品,显然是落后了。产品仅仅是载体,而打动顾客的“内涵”是企业的价值和追求。当消费者购买产品时,就等于购买这个品牌所代表的某种信念和态度,产品反而是随着购买这些观念而来。
从企业所追求的价值出发而非产品本身出发,是优秀企业和一般企业之间的差距。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开放,产品功能之间的差异不会有太大的距离,而顾客感知价值的距离会非常大。给产品赋予“生命的意义”,便成了中国企业缩小与世界优秀企业之间距离的根本选择。
文化管理团队
所谓文化管理团队的使命主要是设计、监督和推进企业文化的变革,在变革中提供资金和其他资源的分配。团队成员可以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资深管理人员和外界专家组成。在吸收团队成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集合企业中不同部门的人员,以形成一个具有发散性思维的团队,通过不同思想、观念,不同处理和评判信息的方式之间的相互碰撞,对事物从各种可能的角度给出答案,从而提高整个管被“误解”的企业文化理团队的创新能力。
新文化体系会让员工在心理上产生焦虑的情绪。因此,在整个文化变革期间,企业制定的相关文件、方针应尽快公告出去,并确保所有员工都获得了这些公开信息。在充满焦虑的环境中,人们的信息接收也变得有选择性了,这就要求管理团队和公关部门合作,有耐心地去传递信息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在变革过程中,领导的行为是员工的表率,他们一定要负起全责。在华为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的行为确实带动了整个企业文化的构建。
在华为创业初期,当时的西城工厂还在装修,一家外协厂来送货,正值中午休息,送货的业务员就地找了张泡沫板在地上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身边多躺了一个人,正是华为的CEO任正非。任总的这种身体力行,让华为真正形成了一种拼搏、奋发的文化氛围。
领导在变革过程中不仅要首先突破落后思想的束缚,明确认识,采取一致的行动,还要给予有关人员强有力地支持,积极参与并推动企业文化的变革。
被“误解”的企业文化
大部分情况下,人们都会认同企业文化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人们对于企业文化如何产生、如何发挥作用,甚至对于什么是企业文化⋯⋯这些基本问题的认识都非常模糊。当前,管理者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误区主要有以下6点:
误区一:每个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如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没有与环境变化和发展的趋势走在一起,产品没有获得顾客的认同,企业形象也没有在顾客内心中获得确认,员工流动性高且没有认同公司,此 时,企业文化并没有形成。
误区二: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如果一个企业的文化完全是老板文化,只能说它的企业文化还停留在初创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企业所有的价值判断、对环境认识以及为生存所做的努力,必须由老板一个人来承担。但如果从创业 阶段发展到成长阶段,就要做出改变,否则企业无法真正成长起来,这也是一些中小企业无法长大的一个根本原因。
误区三: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就是企业文化。很多员工一起工作的时间较长又有比较一致的世界观,并且很容易达成其识,但是这些共识并不是公司确认的价值观。如果公司大多数人认可的价值观和公司所倡导的价值观榴近或者一致,则对建立企业文化非常有利,反之则不利。
误区四:企业文化就是统一员工的思想。企业文化并不是要统一员工的思想,如果以统一员工思想为目的,这样的企业文化一定是僵化和缺乏创新的,而这并不是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误区五:企业文化是一套潜规则。公司内部的确会存在一些潜规则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选择。但需要强调的是,企业文化首先是一套规则,是明确的、明文规定的、显性的。正是因为企业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价值主张,以至于企业文化 以潜规则的方式在公司内部传递,这表明企业文化还没有形成。
误区六:企业文化一旦建立就可以一劳永逸。优秀的企业总是小心地维护着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导致了人们对企业文化一旦建立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误解。因为企业文化必须与环境、变化互动,必须和变化的趋势站在 一起,这就要求企业文化能够持续更新,保持开放并能够吸收和借鉴其他企业的优点。
第四篇: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
在中国,生意好做吗?世界银行给出自己的答案:中国营商环境全球排名再度提升,从第46位升至31位,并连续两年跻身全球优化营商环境改善幅度最大的十大经济体。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能缺少。”企业无论大小,都期盼有更好的营商环境,让自己轻装前行、加速奔跑。优化营商环境,可以说是迈向高质量发展之“密钥”。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生存发展的最重要生态系统,既是软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筑巢引凤?怎样固巢养凤?那就是要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可以看到,经过大半年的艰苦努力,我们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不松劲,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不动摇,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们坚持以昆山“提升环境年”、打造“昆如意”营商服务品牌为抓手,科学编制“十四五”规划。加快修编完善现有政策,更加突出开放创新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通过最优政策供给为全球资本落地、产业布局、扩大投入提供最优“土壤”。
当然也要看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当前市场主体还面临一些现实问题。疫情形势不确定性给经济社会带来的挑战依然严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困难凸显,如何保市场主体成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坚持并明确一系列硬举措,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优环境,春江水暖鸭先知。坚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复制推广自贸区等相关改革试点政策,开展创新政策落地先行先试。
破瓶颈,金融环境不放松。抢抓国家高新区金融开放发展机遇,探索高新区主体上市融资路径,对接商业银行在我区设立科技支行。推进“银”、“保”、“证”等金融专营机构集群化发展,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走基层,为企业用心用情。深入实施全区领导干部规上企业挂钩联系走访服务机制,下沉基层一线,当好企业和想项目的“联络员”“服务员”和“办事员”。站在企业角度变“我要怎么办”为“企业要我怎么办”。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之际,优化营商环境愈显重要和艰巨。我们要按照“六稳”“六保”工作要求,落实落细已出台政策,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第五篇: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教案)
《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教案
刘小川
导入新课:(案例)由“胡锦涛在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引入主题。凸显时政,彰显国家意志。由此提出“三个创新”的问题,点燃学生的探究之火。
三个创新:“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创新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一)对外开放的伟大成就
展示一系列数据
↓
我国成为开放程度最高的发展中国家
(二)日益扩大的对外经济贸易
1、国际贸易的概述
2、世界贸易组织
(1)WTO的概况——前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成立,共有153个成员。
(2)WTO的作用:组织多边谈判、协调解决贸易纠纷和争端
(3)WTO的原则: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
案例:日益激烈的“反倾销”大战
探究一(课下完成):教师引出话题、链接推荐、文章推荐、教材推荐。通过教师的引导、服务使学生课下探究“WTO规则与反倾销”的话题。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可持续发展„„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引进来” 案例:通过深圳高交会、腾讯公司的发展等解读“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等
2、“走出去” 案例:海尔成为世界500强解读“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加大实施“走出去”战略力度等问题
3、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大幅度提高国家竞争力
案例:嫦娥二号发射成功——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