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首先第一吸引人的是环境
首先第一吸引人的是环境。我觉得冷饮店需营造一个很浪漫温馨的氛围,有舒适的沙发、柔柔的灯光、令人陶醉的音乐等,因为冷饮店的顾客群是年轻人。比如在冷冷的冬季就可以用一些很暖的灯光来改变那种冷的感觉,虽然窗户上满是哈气但躲在暖暖的屋内,吃着甜甜的、冰冰的冰淇淋还是很不错的。
其次,第二吸引人的是产品的外观和味道。冰淇淋或饮料一定要漂亮,味道也要好。我们常见的冷饮都是包着塑料袋放在冰柜里,很难让人产生好吃的欲望。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购进桶式的冰淇淋、买一些透明的杯子、一些透明的果酱、水果等,怎么漂亮怎么来!也可以实行自助的形式,自己动手装饰它。
第三,光是冷饮太单调了,可以搭配一些小吃。比如烤肠、蛋糕、巧克力等等。
最后,其实冷饮是个大家都比较喜欢的东西,又不是很贵。只要有自己的特色就不怕没市场。
你好:
您需要办理一个体户营业执照 办理项目: 个体工商户开业手续 办理机构: 经营所在地的各工商所和税务所 申办手续:
一、营业执照 个体工商户开业登记,须本人身体健康,具备相应的经营能力与条件,本人除提出书面申请外,还应提供相关证明(件):
1、身份证明:申请人应提供本人身份证。
2、职业状况证明:(比如是否待业,是否离休、退职等)
3、经营场地证明:(1)租房协议书、产权证明、居改非的证明。(2)进入各类市场内经营的需经市场管理办公室盖章批准。(3)利用公共空地、路边弄口等公用部位作经营场地的应提供有关职能部门的批准件或许可证。
4、从事国家专项规定的行业或经营范围,应提交有关部门的审批件。
二、凭营业执照办理税务登记证 拿到税务登记证后申请发票,发票申请分2种:第一,按定税方法,即每月不管有没有营业额都是每月交纳相同的税额;第二是根据开具发票的金额每月按税率缴税 整个过程收费大概在500元左右,时间大概是15-30天。各地标准不同 仅提供参考 具体以当地工商税务为准 涉及食品方面还要去卫生部门办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要有健康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第二篇:强化“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
强化“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
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执笔人:胡建荣 陈俊艺
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环境是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福建是国内最早重视并致力于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省份之一,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不同发展阶段,都针对投资环境中的突出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改善环境。比如,为减轻企业负担,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已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多轮的外企税外收费清理工作和涉外政策法规清理工作;为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程序,实行“一栋楼”审批、改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推广网上审批等措施;为改善通关环境,省口岸通关监管部门联合推动口岸通关环节和手续简化,积极开展大通关建设;为更好地评价、考核各地投资环境,在全国首创投资环境监测评价制度。经过多年努力,福建投资环境改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按可比口径,“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203亿美元、247亿美元和457亿美元。“十一五”期间,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52%,涉外税收收入占全省税收总收入38%,外商投资法人单位年吸纳从业人员占二、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数的23%。实践充分表明,持续推动环境改善已成为推动福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进入新世纪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省市均把优化投资环境当作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抓手,福建面临激烈的竞争态势。当前,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随着全国各类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推出,对外开放格局不断变化和重构,如果不能进一步提升和改善环境,福建的开放和发展环境优势就有弱化的危险。国际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大,投资者信心下降,国际资本加速回流。特别是两税并轨后,外商在我国的超国民待遇逐渐弱化。营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已日益成为各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扩大对外开放的共识,环境竞争的维度也已从国内扩展到国外。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发展壮大的土壤,直接决定能引进多少好项目、大项目,直接关系到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战略的成败。因此,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省委再次重申环境的重要性,并把它提到对外开放第一竞争力的高度,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始终把改善和优化环境作为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环节和抓手,根据新的竞争态势,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和丰富环境的内涵和要素,更新理念和模式,努力营造一个富有竞争力的发展和开放环境。
——营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争取优惠政策是过去较长时期各地对外开放的一条普遍经验,也是福建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从依靠政策向创造一流综合环境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营造高效、规范的政务环境,是其中重要一环。要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方式,加强政务中心和电子政务建设,推行服务质量公开承诺制和亲切服务。要营造宽松、稳定、透明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涉外政策法规清理工作成效显著,应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强这项工作;认真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政策用好用足用活;推动相关部门吃透政策,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将优惠政策与企业对接。要以依法行政为准则,彰显政府公信力。严格依法办事,把建立和完善行政程序,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一项重要任务;深入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决策,进一步健全决策程序,强化决策责任;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社会公益事业等领域的信息公开。
——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理念和要素,诚信的水平也是衡量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只有形成诚实有序的市场环境,才能确保对外开放持续健康推进,形成对外开放的持续竞争力。营造诚实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全社会形成“政府诚信、企业守信、人人讲信”的环境氛围,是改善对外开放环境的重要内容。要健全公平竞争机制。着力消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经济封锁,打破部门和行业对市场的垄断,纠正以任何行政手段歧视或阻碍外商投资的行为,建立统一、公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从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服务与管理入手,全面开展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报投诉热线、知识产权网络保护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要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积极培育发展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
——营造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环境。过去30多年,通过改革和开放相互促进、相互推动,释放出前所未有的体制机制活力与动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相对于开放和发展,改革步伐较为滞后。必须通过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体制机制,突破阻碍开放的制度瓶颈,确保对外开放深化和发展方式转变。在推进重点地区开放开发进程中,更要高度重视体制机制创新,使之成为区域发展的强劲动力。如平潭开放开发,要根据“超越以往搞开发区的一般模式和做法,探索走出一条新路”的精神,在开发理念和模式、对台交流合作、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模式等方面,敢于突破一切障碍,着力先行先试,营造体制机制的制高点,努力把平潭打造成对台开放示范区和现代化、国际化综合实验区。又如厦门经济特区,要着力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两岸交流合作、城乡统筹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有效提升厦门经济特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体制机制创新和龙头示范作用。再如在推进城市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很多,应分清轻重缓急,采取由易而难、分步实施的策略,先在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先行突破,率先实现居民生活同城化,再逐步谋求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统筹谋划产业功能布局,构建城市经济共同体,条件成熟时可以探索行政区域的创新与调整,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城市一体化。
——营造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在新一轮发展中,哪个地方更宜居宜业,就能抢占制高点,获得先机,赢得发展优势。目前,各地“招商引智”的竞争焦点聚集在人居环境的竞争。要有好的宜居环境,才能引进更多的优质企业,有效汇聚各方优秀人才。福建背山临海,气候温和,素有“无山不奇,无水不秀”的美誉。要继续推进“生态福建”建设,提升生态宜居品质;深入打造“人文福建”特色,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做好世界文化遗产、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让城市历史文脉与城市现代社区有机融合,以悠久文化包容都市繁华。要着力谋求“幸福福建”,让GDP增幅与幸福指数一起提升,重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广大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营造完善高效的产业配套环境。在全国各地政策趋同化的形势下,产业配套完善与否日益成为招商引资的关键因素。在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中,必须把营造完善高效的产业配套环境作为至关重要的一环。要增强化产业链招商意识,在招商引资中既要引进项目,更要着眼于引进产业。要转变招商观念,坚持“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宁可少一点也要实一点”,避免只见项目、不见产业。要通过重大骨干项目的引进,带动上下游产业配套。通过现有项目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完善产业配套。除制造业环境外,要努力实现产业链向研发、管理、品牌、营销等环节延伸,提升产业链的层次和水平。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水平,大力发展交通运输、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和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从更宽层面上完善产业配套水平。
(执笔人:胡建荣 陈俊艺)
第三篇: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中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那么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近一段时间,人们时常讨论的也是有关课程改革、家庭教育的新理念,因为这不仅仅关系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课程的改革、家庭的教育关系到个人、家庭,甚至整个民族、社会的前程。
参加完培训,萦绕耳际的这些新理念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我经常想到的一句话就是:书到用时方恨少。面对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挑战,家长该怎么办?通过学习,我们深深明白,在家庭教育知道中,我们要重视学习型家庭的指导和创建。利用学校,家长,家长会等宣传手段,倡导家长不断学习,为子女树立一个好榜样。要克服工作忙,时间少,能力有限的困难,积极的投入到读书、看报的进修活动中来。我想,与孩子一同学习,一同成长,体验孩子学习和成长中的快乐。
家庭,社会的细胞,社会的缩影,为人父母,应该想到培育孩子是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发展。我们有责任时时留心,事事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我们有责任正确理解“活到老,学到老”这样一句古语,让自己不断学习,努力工作,成为孩子的榜样;我们有责任为孩子营造一个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家庭氛
围。
正如金琰老师所讲:每个成年人的一生中可能要经历多种职业,其中却没有一种职业可以和家长这个职业相比。因为,人的一生中,没有任何一种成功可以取代婚姻和家庭的成功,没有一种责任可以超越为人父母者的责任,更没有一种喜悦可以象一个暮年无力的老人看到幸福的子女时所发出的微笑那样厚重而绵长….毕竟,事业的成功只是一阵子,而家庭的和睦、子女的幸福却是一辈子、乃至影响一个家族几辈
子的事情。
可悲的是,不经意之间,我们却在拿“一阵子”去换“一辈子”!对于那些“一阵子”的事业和职业,我们知道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几乎投入了全部的精力。而对于家长这个有如此深远意义的“一辈子”的职业,我们却在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和行动来应付。结果是在我们抓住了一阵子的成功的同时,却可能永远错过了孩子成长中最需要我们了解和帮助的重要时期,进而丢掉了我们的孩子,甚至丢掉了他们一辈子的幸
福。这是一笔怎样算也不合适的账,更是一个无法弥补、无法回头再来的错误。
作为一个教师,作为一个母亲,更应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的人格,加强自身修养,让自己能够有资格立于学生中间,为人师表,做一位有人格魅力的老师;自己能够有资格成为一个母亲,拥有
一个做母亲的幸福。
第四篇:环境吸引人文化影响人习惯成就人
环境吸引人 文化影响人习惯成就人
——大连教育学院挂职学习感悟
大连教育学院建于1952年10月,是一所市政府直接领导,独立设臵的成人本科院校,承担全市教育干部、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教学指导的工作任务。学院位于市中心地带,环境优雅,交通便利,建筑面积2万7千余平方米,其中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0余万册)。学院现有教职工348人,其中教授13 人,副教授34人,其他副高职169人,现任党委书记靳雁涛,院长张淑萍。半个多世纪以来,大连教育学院薪火相传、励精图治,为大连市教育战线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质量提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2008年的两次成功转型、一个完美跨越,完成了大连教育学院的改革创新。2005年,大连教育学院在面对教师教育一体化和培训主体多元化的严峻挑战时,思考“办什么样教育学院”的问题,做出了改革转型的重要决策,从传统教育学院向以构建现代教育服务体系为目标的新型教育学院转变。学院实施了第四轮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首开先例地打破了沿袭半个多世纪的研训分立格局,创立了研训一体的教师教育体制和培训教研化、教研培训化的工作机制,同时成立了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基层学校提供决策参考、教育咨询的教育服务机构。2008年,在充分分析制约学院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教职工素质与快速发展的教师教育形势不相适应的基础上,学院继续
解放思想,不失时机地进行了第二次改革转型。二次转型的重点是人的解放与发展,重点解决“怎样办好教育学院”的问题。因为学院教师队伍以中小学教师为主体,大学后教育应是一种“高”的教育,而新进教师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基础,这就出现了教职工素质与教师教育的高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学院力图通过教育学院大学本质属性的回归和教职工大学意识的回归,建设具有大连教育学院特色的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模式和大学文化载体,将教职工造就成学科知识的专家,研训工作的专家、教育服务的专家,建设一支与学院功能相适应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在大连教育学院教职员工们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影响力蒸蒸日上,成为了教育教学的楷模,教师培训的样板。在此背景下,在我校领导的信任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于2010年4月6日至5月7日分别赴大连教育学院学历中心、教师教育办公室挂职学习。
学历中心共有教职员工37人,中心领导4位。下设招生部、教学部、教务部、教材部四个部门。大连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办公室(以下简称教师办)共有教职员工5位,主任1位。学院在第一次改革转型时实行了扁平化管理,按学段设立了七个中心:学前教师教育中心、小学教师教育中心、初中教师教育中心、高中教师教育中心、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成人教育教师教育中心、校长培训中心。2008年第二次机构改革时,学院专门设立了教师教育办公室,负责七个中心的协调、统筹管理工作。
现将学习的感受及反思反馈如下:
一、规范管理 注重细节
大连教育学院精细化管理化渗透在每一个角落,大到会议会务安排,档案管理及青年教师培养,小至学校电子屏及教室管理等。如一跨进校门映入眼帘是醒目的电子屏,屏幕上显示的是每天学院的讲座或会议安排,让每一位进入学院的教师一目了然。报到第一天,党工办王部长、校办王主任亲自陪我们到各自的部门,与相关部门领导熟悉,第二天又陪我们熟悉学校环境,并且尽可能想到我们今后可能会需要了解的相关部门,还介绍了门卫师傅,让我们有到家的感觉。洗漱用品、饭卡、手提电脑一应俱全。因学校没有晚餐供应,王部长为我们联系了附近的小餐馆,并亲自陪我们到餐馆熟悉情况,然后送我们到各自办公室正式上班。虽然做的都是小事,但他们的细致真诚和热情接待一下子消除了我们顾虑。此外,我们还注意到以下一些细节:
1、校内网上每人都有邮箱,每位教职工必须按学院统一格式在网上填写工作日志,学院教职工可相互浏览。部门负责人每星期查看部门人员的一周工作,每周四下午向学校督办报告部门一周工作完成情况及下周工作安排,每月月未学校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通报全院工作完成情况。在校内网上有每周会议安排、每月工作、年工作分解表,这样使得每位教职工都能了解全校工作,每位中层了解部门工作,每位教职工相互也了解,大家都希望自己在每一天的平凡工作中有不断创新,一天比一天做得更好。有些教工由于忙,忘了填写,周末还会特意来校补工作日记。2、4月30日上午,学院邀请我们参加中层干部会议,感受了每月一次中层工作例会。一到会议室让我们吃了一惊:会议室每一位中层干部面前都有名字牌,有话筒,全院四十几位中层干部在会议开始前五分钟全部到场。会议八点半准时开始,会议由督办总结四月份工作,回顾包括常规项目、临时项目和其它项目,通报本月完成项目,未完成项目,并解释未完成的原因;由办公室主任通报五月份工作。会议都用PPT讲解,每一项工作都有负责人,并按部门进行分类。接着分管理领导对工作作说明,最后由书记、院长对工作点评,强调本月必须注意事项。会议进行了三个小时,期间没有一位中层随意进出会场,也没有一位中层因接听电话而走动。会上,校领导对一月工作进行点评,并给予批评和表扬,因此每位中层工作压力很大,必须确保每月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并特别关注各部门每月有多少新闻被媒体报导,有几篇文章发表。全院都强调工作研究化、课题化,要求工作、学习、研究三位一体。
3、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推进,学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仅2009年就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了五项规章制度。一是对教职工在职攻读学历、学位的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出台《大连教育学院关于鼓励在职教职工攻读博士、硕士学历(学位)的暂行办法》,二是为促进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制定《大连教育学院课题研究及出版学术著作资助办法》,三是出台《大连教育学院外派进修学习人员管理办法》,加强对外派学习人员的管理,四是为促进学院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制定《大连教育学院2009年教职工信息化培训方案》,五是为鼓励教职工自主学习,表彰先进,出台《大连教育学院教职工素质提高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办法》等,每项工作都能做到有文件可循,有制度可依。
4、学生管理求善求美。如学历中心要求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教学管理,如点名,课堂日常管理等,宿管协助做好学生的生活及晚学习管理,如晚上每天五点半以后由宿管负责监督晚自习、晚上请假、早上查房、大功率电器检查等。在学生就业工作上更是精细、负责并不定期回访,随时关注学生,随时了解就业动态。
二、重视宣传 扩大影响
大连教育学院近几年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与他们注重媒体力量做宣传是分不开的。每个部门有新闻或会议时都会主动邀请新闻媒体来参加,如果邀请有困难,可以请求由学院党工部出面。仅2009年,中国教育报、东北之窗、政协友报、职工快报、大连日报、大连晚报、大连电视台、大连电台、半岛晨报等媒体对大连教育学院的教师教育工作进行了大量宣传报道,初步统计达73次。如4月12日举行“大连市教师教育专家团队”成立大会后,当晚就在大连电视台新闻栏目播出,4月13日《大连日报 》、《大连晚报》、《半岛晨报》等就进行了相关报道。4月26日召开全员培训启动会后,4月27日《大连日报》头版即刊登题为《推进全域城市化的重要举措——我市全员培训3万初中小学教师》的报道,而且力求报道级别高、速度快、篇幅大。
三、营造文化 提升素质
自2008年大连教育学院实行第二次转型以来,为构建学院特色文化,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学院采取了一系列办法:
1、开展通识培训,定期邀请国内外教育专家、知名学者来院讲学,传递最前沿的教育动态和信息,例请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顾明远等。如4月24-25日,学院聘请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关立勋来校讲学《中国传统文化及周易》等。4月12日成立的大连市教师教育专家团队既有大连本地的,也有辽宁省的高校、教科所、教研室的专家学者,打破地域和校际界限,而且不限于教师教育专业的学者,全面邀请了人力资源管理、网络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跨越学科界限,把全国一线的名师和研究人员列入专家团的成员,作为教师教育的重要补充。
2、定期组织院内各种学术交流活动,鼓励教职工积极申报参与学术交流。邀请校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讲学。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指定一些教师必须参加,其余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参与。同时,要求凡出去进修,访问学者或读博士回来的教职工必须开设讲座。
3、各部门定期开展各种学术研讨活动。我们于4月16日聆听了由学院初中教师教育中心主任刘世斌主讲的《精彩人生源于规划与经营——如何制定教师职业发展规划》讲座,他从自己长期作为研训教师的经历讲解为什么要进行职业规划,教师职业阶段的划分,如何进行职业发展规划,人生需要规划更需要经营等方面内容,以及大连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齐铁清副校长《研训专题是怎样炼成的》的讲座都令我们受益匪浅。通过讲座,旨于促进全院教职工养成将日常工作及
时总结、提升、反思的好习惯,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沟通。按学院素质提升工程要求,实行每月一次大型讲座,半月一次小型讲座。
4、设立会议列表,将学校会议及从外面邀请的所有专家,只要是在学校进行的都及时在校园网上公布,每周一次更新,并在会议列表上注明必要的条件,同时还告知讲座预计结束时间,全院教师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相应讲座,还有利于教师合理安排时间。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又给教师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
5、图书馆不定期举办读书沙龙,鼓励教职工交流学习和研讨。如四月份组织召开了“青年教师如何搞科研”的主题沙龙。
6、学院通过网络平台定期推荐新书及好书书目,提倡教职工结合岗位工作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7、制定教职工个人发展计划书。
8、在青年教师成长上,学院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财力。每位新教师必须下基层学校工作三年,学院为其配备本学院的指导教师及基层学校的指导教师,三年的工资由大连教育学院发放。青年教师必须每月向学院汇报工作,如4月28日,学院召开了下校锻炼青年教师座谈会。同时,学院鼓励在职教职工攻读博、硕士学历、学位,并给予相应奖励。
9、创新培训者培训的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学院创建了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国内外培训基地,带领教职工走出去,拓宽培训领域,增长见识。我们挂职期间正好有学院组织40余名教职工赴新加坡参
加为期9天的培训,人数之多令我们叹为观止。
四、研训一体 项目牵头
许多地方诸如我们宁波,教研一般是由“教研室”承担,而培训由“教育学院”承担,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单位,培训有时会出现重复浪费,难以实现资源的整合。而大连教育学院原来的基础就是教研室是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在“十一五”期间即采用了研训一体的培训模式。学院以“研训一体”的体制创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创新、“网络支撑”的手段创新为载体,近几年来深入开展了教师教育的七项行动,即面向农村教师的“原野行动”、“牵手行动”、面向薄弱学校的“绿洲行动”、面向职业学校教师的“鲁班行动”和面向中小学校长的“火车头行动”、探索幼儿园教师教学技能的“春园行动”、加大区域教育网络资源整合力度的“大篷车行动”为代表的一系列实践创新活动,构成了大连市“十一五”教师教育的基本特色和亮点。还有以返乡农民工培训为重点的“燎原行动”、高考备考及指导工作的“抢占制高点行动”等。学院非常注重成果的提炼,推进“文库工程”,仅教师教育工作2009年编辑出版著作10部,获得国家、省级课题立项7项,教材56部(本),开发研训专题269个,发表论文103篇,其中核心期刊14篇。(国家级课题《自主与统领:教师专业发展区域推进模式研究》)
五、利用网络、图书资源 拓展服务空间和功能
大连教育行政门户网、大连教师网、大连教育网三网合一,建立并开通了大连教育门户网站,为教师教育搭建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
化平台。该网集合了优秀教案、精品课件、教学实录、好书推荐、试题集录、电子图书、K12、电子期刊等资源,全市教师通过师训号即可享受免费的教育信息及资源下载,而且专门开辟及时应答平台,基层教师可以通过平台随时在网上提问,相关的研训教师必须在24小时之内作出回答。学院还针对大连市的农村学校开展送书下乡活动,定期由图书馆教职工送书到基层学校,全市的名师也可到学院图书馆借书。
六、加强教学监控 提高教学质量
1、学历中心每学期对教学点进行教学质量检查,重视听评课工作。每学期教学主任必须对中心每门课进行听课,将听课情况及时反馈于专业负责人,由专业负责人向教师提出优缺点。同时每年成立专门小组对每门课,包括函授课进行听评课,并根据听评课情况对教师进行考核,评选优质课。
2、重视对本科学生(业余函授生)论文指导。一方面开设专门课程指导学生写作,同时对最后毕业论文要求进行论文答辩,并做好PPT,答辩时教育局将派员参加。
3、利用网络做好教学工作。为解决工学矛盾,学历中心将教学作业挂于网上,方便学员自学。
4、重视入学教育,开设多样化课程。对学历中心的新手进行二至三天的入学教育,有专业思想教育、职业规划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团队历练(团队融合教育)等课程。同时,开设礼议和就业指导课,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尽早了解应聘事项及就业形势,明确自己就业定
位
七、增强责任意识 做好本职工作
1、提倡项目负责制,将工作当作项目,每年每部门有项目计划书,将它分解成若干项目,详细到具体每一天。设计工作项目时考虑细致,对另外新增项目由项目负责人提出初步方案,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对每一环节,都认真研究落实,每一项工作都有纸质留底,每一步由谁负责责任明确。
2、全员发动,做好学院“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今后工作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因此大连教育学院非常重视,在去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就提出要做好“十二五”规划,开始由下而上做规划。我们多次参与他们的规划修改及研讨。从规划开始到修改人人参与,大家以强烈的责任心对待此项工作,碰思想,谋思路,经常是逐字逐句修改,尽心尽职,几易其稿,主人翁精神令人感动。
3、敬岗爱业,以校为家。到大连教育学院听到再多的一个词是“咱家”,无论是学院的领导还是普通教职工,他们一谈起教育学院就很自豪的说“咱家”,打心眼儿里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教职工一日有两餐在食堂吃饭,每天早上有近三百人,中午有五百人,每天还有水果,花色品种较多,吃不限量,但一到早上八点就停止供应,因此教职工都早早到学校上班了。另外图书馆也是大家平时最喜爱的地方,教师白天可以在图书馆看书、备课,同时还可以享受美味的咖啡,并有空调,是不可多得的学习场所。
4、明确工作,各司其职。各部门每周要求招一次工作例会,总
结一周工作,布臵下星期工作。由于工作聘任时每一岗位工作职责明确,因此每位教职工都知道自己的工作岗位是否双休日加班,是否需要出差,是否中午晚上需用值班等,工作规范有序。
八、拓展合作领域 增加招生数量
学历中心在原有本专科招生及教育硕士招生基础上拓宽办学渠道,与东北师大及南开大学合作招收工程硕士。为调动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东北师大工程硕士每招生一名奖励一千,其它网络招生每招生一名奖励一百。东北师大工程硕士参加全国统考,而南开大学是实行自主招生。
在大连教育学院的一个月时间里,我们经常被他们精细化管理、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所感动。我们也尽自己的所能,虚心学习,认真反思。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此次机会,让我们开阔眼界,提高认识,收获友谊。相信通过此次学习,我们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本职工作,为学校更美好的明天做出努力。
第五篇:应聘前首先要做的是投递简历
应聘前首先要做的是投递简历,只有简历过关,得到面试的机会才能推销自己,才有可能应聘成功。饶俊告诉大家,当一些大公司面对几千份简历时,应聘者的简历能否脱颖而出十分关键。
饶俊在招聘时,曾被一份简历吸引:“安利公司人力资源部,如果你不录用我,你将会后悔。”这句话让他决定给这个应聘者一个面试的机会。因为,在简历中要打动考官,写上“我有能力,能进入贵公司是我的愿望”等语言可以引起考官的注意;当然,在语言方面也要注意分寸,既要表达自己的优势,又不要太冲。
记录社会实践展现能力
饶俊曾经接触过的应聘者,大部分都会将曾经获得的各种奖励全部写在简历上,但这种简历流于形式,反而没有表现出特点。实际上,企业对应聘者之前获得的荣誉并不是特别在意,特别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简历首先就要突出自己的优势,字数不要太长,要符合实际;其次,可以介绍自己参加过何种社会实践,企业可以从中看出一个人的能力来,社会实践上要选择一些重点案例,不能记成流水账。
如果字写得好的人,简历完全可以用手写,可以增加考官的好感。应聘简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开宗明义,一般而言,有两页纸足够。另外,最好附上自己的照片,但不要拿艺术照片或照得不好的照片,那样会给考官留下不好的印象。
给自己明确定位
投递完简历,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面试。应聘者给企业的第一印象十分关键,如何成功推销自己是决胜的法门。饶俊建议即将参加应聘的大学生,平时多给自己作一些测评,这些测评可以通过网络或者报纸来完成,因为这些媒体上经常会刊登一些相关的个人测评,虽然不一定完全准确,却可以帮助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自己通过多种渠道来了解自己。
除此之外,还可以多问问自己身边的亲友及同学对自己的看法,让他们说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面试中就受到企业欢迎,是成功的关键所在。饶俊告诉在场的大学生,要记住7个要点:诚信的品质;积极正面的心态;热爱自己的职业,工作有主动性;注重团队合作,有社会责任感;端正职业观念,愿从基层做起;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改变自己,适应公司。面试中,必须拥有积极正确的心态,如果心态不好,极有可能会丢掉一份即将到手的工作。饶俊表示,拥有积极的人生态度,才能在考官那里获得高分。
饶俊作为人力资源部门的总监,曾面试过一名大学生。面试过程中,包括饶俊在内的在场考官都对这名大学生十分满意,但面试结束时,应聘者对一些现象发表了消极的看法,使得本有可能获得工作岗位的她因此被公司放弃了。“如果员工不能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公司无论如何是不会聘用她的。”
注重团队合作
饶俊认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是80年代的一族,这一代大学生的优点与缺点同样突出,其中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团队合作精神,经常会在做错事情的同时抱怨环境的因素。“这些都是企业所不愿意看到的,每个企业的老总都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注重团队合作,并且要有社会责任感,这是至关重要的。”
坦诚面对缺点
“当考官问你有什么优点和缺点的时候,无疑是应聘者推销自己的时候。”饶俊认为,谈论自己优点的时候,应着重说出自己的经验与对应聘企业的了解与热情,但不能说得太多,也不能锋芒太露,这样会适得其反。而对于缺点,饶俊表示,应该坦诚说出自己的缺点,如英语不是很好,需要以后加以努力,这样可以赢得考官的信任。相反的,如果对考官说缺点就是对工作太过认真等,并不能成功地推销自己。
制胜提醒
不要同时应聘过多企业
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面试的企业不要超过15家。饶俊认为,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同时到多家企业应聘很正常,但如果参加过多企业的应聘,容易让考官产生不好的印象。饶俊举例,曾有一个大三学生面试了100多家公司,最终成功了20多家,但因为他还没有毕业只能放弃这些机会。“虽然能够被20多家企业录用证明了他的优秀,但因没有毕业而回绝企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不要“编辑”别人的故事
道听途说的故事千万不能变成自己的经历。一般而言,面试考官不可能也不会去对应聘者所讲述的事情进行考证,而会凭感觉进行分析,但人事经理一般都会发现应聘者是否在“编辑”着别人的故事。“谎言是企业最忌讳的,企业最重视的是应聘者的诚信。”细节配合面试前:了解公司信息
了解所面试公司的信息,千万不要弄混了面试公司的信息。可在面试前一天通过网络或其他的方式查一下面试公司的资料,并做好记录。另外,还可了解所面试公司的竞争对手的资料,这对面试也是有利的。
面试当日:着装干净整洁
着装干净整洁即可,不要穿圆领的衣服,也不要穿牛仔裤。头发不要太过新潮,女同学最好化淡妆,香水不能过浓。手指甲必须保持干净。
另外,面试时,最好带一个公文包,将面试所需材料提前准备好。
面试时:坐姿端正专心应答
不要低头走路或总是抬头看天花板,坐的时候不要将手放在身下或翘着二郎腿,也不要东张西望或做小动作。
面试禁忌:本末倒置
不要特别关注待遇问题,也不要本末倒置,向考官发问“你们有什么问题问我”。另外,不合逻辑地表示“可以胜任一切工作”或报上面试单位有熟人,都是面试的禁忌。面试后:对待来电有礼貌
面试之后,对待来电一定要有礼貌,一些公司有时会在通知你录取的同时以打错电话的形式来考问应聘者是否有礼貌。手机最好能够全天开机,有一些企业可能会在很晚的时候通知应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