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欺诈特征和策略

时间:2019-05-14 21:42: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信用卡欺诈特征和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信用卡欺诈特征和策略》。

第一篇:信用卡欺诈特征和策略

信用卡欺诈特征和策略

摘要

信用卡业务由于其在零售银行业务领域重大的战略意义,一直是国内商业银行的必争之地,随着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信用消费环境的日趋成熟,我国信用卡市场近几年得到了爆炸性的大发展。中国银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信用卡发卡量达到1.4亿张,透支余额达1582亿元,银行卡特约商户118万家,POS机185万台,ATM 17万台,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银行卡消费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近25%。过快的增长蕴藏着极大的盲目性,相伴而生的是较大的欺诈风险。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源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危机逐渐蔓延到更加广阔的金融和实体经济领域。从国内的现实情况来看,这场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波及国内信用卡领域。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和防范风险已成为各大银行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就我国信用卡欺诈风险特征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关键字:信用卡、风险、欺诈

一、信用卡欺诈风险已成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目前,国内信用卡市场面临的风险形势日益严峻,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支付资金诈骗等案件日益增加,银行卡犯罪手段不断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案件实施过程更为隐蔽,手法不断翻新,这对银行和持卡人的资金安全构成威胁,成为制约信用卡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从目前情况来看,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欺诈风险构成信用卡的主要风险。相比前两种风险,欺诈风险的追索难度大,隐蔽性最强,更易造成巨大损失。信用卡欺诈性质的犯罪活动近年来有增无减,据有关数据统计2008年由各发卡机构确认的套现金额近15亿元,商户近2万户,比2007年分别增长了6倍和3倍多。另外,目前通过网络支付工具进行信用卡套现已经频繁出现并大有蔓延之势,这使我国面临信用卡风险加剧的威胁。

二、信用卡欺诈类型的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

当前信用卡欺诈类型主要分为申请欺诈和交易欺诈两大类别。申请欺诈是指不法分子使用虚假身份、伪造证明文件或未经同意冒用他人身份申领信用卡的欺骗行为;交易欺诈一般分为伪冒克隆卡交易、商户套现、丢失被盗卡交易、未达卡交易、账户盗用不和非面对面交易欺诈等类型。

总体来说,信用卡欺诈类型主要包括申请欺诈、伪卡、未达卡、失窃卡、非面对面交易、账户盗用、商户欺诈等。

1.申请欺诈(application fraud)

按照银联口径统计2008年上半年申请欺诈损失占全部(不含套现)信用卡欺诈损失的63.57%。欺诈分子往往通过盗取他人的电话账单、水电费账单、银行对账单等途径获得他人身份信息,然后以盗取的他人身份信息或伪造的他人身份证件,以他人的名义申请信用卡,进行欺诈使用。

申请欺诈的防范是各发卡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应抓好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严密操作流程、提高反欺诈系统效率、保持内部信息通畅等几个具体环节入手,不断提高申请欺诈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2.伪卡交易(counterfeit)

指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截获银行卡磁条信息,按照银行卡的磁条信息格式写磁、凸(平)印伪造真实、有效的银行卡进行交易的欺诈行为。按照银联口径统计2008年上半年伪卡交易损失占全部信用卡欺诈损失的11.7%。伪卡的基本类型有:账号生成欺诈、“克隆”卡欺诈、“白卡”欺诈、变造卡欺诈。

尽快规范收单市场可以减少伪卡危害,建议可以采取以下这些防范手段:一是通过欺诈侦测系统实施交易控管并及时与真实持卡人核实交易;二是设置异常交易限制,将伪卡交易风险控制在一定幅度内;三是对在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商户发生过交易、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的卡片进行及时换卡,有效防范风险。3.未达卡交易(mail non-receipt)

指卡片在寄送过程中被他人截获并激活进行的欺诈交易。这种欺诈损失虽然占的比例不是特别高,但近年来急剧上升,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其它方面加强了反欺诈力度,而欺诈分子也不断地探索新的欺诈渠道,盗取邮件便是其中之一。

针对未达卡交易欺诈主要通过卡片激活的身份核查环节和授权交易限制来防范。发卡行通常都要求必须使用申请时预留的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来开通信用卡。银行对于未达卡的风险防范工作应贯穿于卡的制作、保管、邮寄、交付、激活等发卡各环节,加强信用卡申领环节的管理和激活环节的风险控制。

4.丢失被盗卡交易(lost or stolen)

指未经授权或同意,冒用或盗用持卡人遗失的银行卡进行欺骗性交易。为避免失窃卡欺诈的发生,对于发卡银行来说,主要还是应引导持卡人树立正确的用卡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丢失被盗卡交易主要防范手段,一是交易短信及时通知持卡人,持卡人获悉卡片被盗后立即联系银行进行挂失;二是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丢失被盗卡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三是加强对持卡人进行风险防范常识教育。

5.非面对面交易(Card-Nor-Present fraud,简称CNP fraud)

指通过电话、邮件和互联网等不需要出示真实卡片的渠道使用信用卡,犯罪分子只需提供非法取得的他人信用卡卡号、姓名,有效期等信息即可进行欺诈性交易。利用盗取的信用卡信息进行卡不在场欺诈造成的损失成为最突出的类别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子商务和电话商务的兴起和盛行以及团伙犯罪。截获卡片信息或者通过专业软件进行交易测试,给发卡行带来损失。

6.账户盗用(account take-over)

指欺诈者获取了部分或全部真实持卡人信息,并假冒真实持卡人对卡账户的信息进行变更,要求信用卡公司把邮件送到新的通信地址,然后向信用卡公司谎报信用卡丢失了,要求把新的信用卡寄到欺诈分子指定的通信地址,从而获得信用卡进行欺诈性交易。为防范此类风险,建议加强客户信息保密,银行应在对主机系统中持卡人地址、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行变更之前,先对变更信息申请人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认真检查客户提出的申请,一定要以确保持卡人本人身份为操作前提。同时,通过短信或其他方式通知持卡人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手段。

7.收单业务商户欺诈(Merchant Fraud)

商户欺诈相关的欺诈类型主要有恶意倒闭、虚假商户、洗单、信函、电话、网络营销欺诈、商户套现、侧录、卡号测试欺诈等。当前我国信用卡套现情况非常严峻,极大加重了发卡行的经营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隐患之一。打击套现行为必须要从规范收单市场和发卡行加强交易监控两个方面入手,两者缺一不可。为防范该类风险,一是加强收单行商户申请相关信息审核控制;二是加强对商户的巡视检查;三是加强对商户的交易监控。另外,加强对商户的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规范使用POS操作,严格受理信用卡业务审查程序,有效防范收单欺诈。其他一些如持卡人欺诈,即合法持卡人抵赖其银行卡账户下的交易行为,通常表现为两个合法持卡人相互交换银行卡并在不同城市使用对方的卡进行消费,以造成自己没有使用银行卡的假象。这类欺诈是由于道德风险引起的,较难识别,银行应在做好持卡人诚信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提请争议账户的监控力度,通过经侦部门等途径追查。

三、如何有效防范信用卡欺诈风险的对策

信用卡欺诈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违法犯罪问题,尽管许多国家颁布诸多法律旨在保护发卡银行和合法持卡人的利益,信用卡欺诈仍然层出不穷。遏制信用卡欺诈根本方法就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和相关技术措施的采取来进行防范。

1.欺诈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

当信用卡欺诈风险产生时,发卡行虽然会及时采取冻结账户、异常交易排查和降低账户额度等多种手段进行管控,但是风险损失已经产生。要遏制住信用卡欺诈风险,预防才是关键。在防范各种信用卡欺诈行为中,培养合格的调查人员是关键,组建一批精干高效的信用卡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最大程度地遏制信用卡欺诈行为的发生。为从源头上防范住风险,提高员工的主动识别能力,培养一线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在当前信用卡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2.以欺诈侦测模型为基础的智能型反欺诈管理

利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如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发展申请欺诈风险评分模型和交易欺诈风险评分模型,来预测信用卡申请或交易为欺诈的概率大小,为制定智能型反欺诈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1)制定以申请欺诈风险评分模型为基础的反欺诈策略

申请欺诈风险评分模型是以系统中保存的欺诈记录或嫌疑性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以及申请表填写信息与征信记录信息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信用卡申请为欺诈的概率。

(2)制定以交易欺诈风险评分模型为基础的反欺诈策略

交易欺诈风险评分模型是以持卡人的交易行为模式为分析基础的,以对比当前交易与历史交易模式的差别为分析焦点的,以精密的数理统计模型(典型的是使用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为分析手段的,以预测当前交易为欺诈的概率为分析目标的模型。

除了对欺诈风险较高的交易做出拒绝或电话核对的决策进行反欺诈以外,银行还可以利用欺诈风险评分来发现可疑的交易,利用事后电话联系、信件联系或电子邮件联系的方式,与持卡人在交易以外进行沟通核对可疑的交易。这些反欺诈措施可以作为对实时反欺诈授权决策的有效补充。

3.其他各种反欺诈的技术和手段

信用卡的反欺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以欺诈侦测模型为基础的智能型反欺诈策略和手段以外,还可以综合地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来反欺诈。

随着欺诈的上升和有组织的欺诈团伙利用高科技手段大规模作案,传统的磁条卡和签名消费的形式通到了严峻的挑战。芯片和密码系统(Chip and PIN system)就是为有效地防止伪造和卡丢失或被盗欺诈应运而生的。

欺诈不仅给银行带来损失,也给持卡人带来损失或不便,所以持卡人有反欺诈的强烈需要;欺诈的发生,相当程度上与持卡人的行为有关,比如卡丢失或被盗、卡信息被盗、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等,所以持卡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止欺诈的发生。所以,对持卡人进行教育以正确的行为尽量避免欺诈的发生。

四、及时调整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是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

从国外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在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卡机构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发卡规模、忽视风险控制等粗放式经营理念、而又经过其后出现的信用卡业务高风险、高坏账核销率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之后,这些国家的信用卡市场才逐渐走向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之路,政府的监管政策、法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因此,为了促使我国信用卡市场健康发展,各市场主体应充分利用本次经济调整的时机,及时调整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提高风险控制的意识,积极转变思维,推动技术创新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摆脱低端同质竞争的泥潭,最终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变。加快市场法制法规建设,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积极探索完善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大力营造诚信可贵、失信可耻社会氛围,合各方之力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个人信用记录,健全个人信用评级制度,规范个人信用记录查询和运用,逐步形成竞争有序、运转规范的信用卡市场,加强创新促进信用卡业务真正成为银行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实现良性发展的推动力,夯实金融服务基础,促使我国的信用卡产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参考文献:

[1]孙军工。金融诈骗罪[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2]白建军。金融犯罪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3]高铭暄。新编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4]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用卡诈骗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S].[5]王汉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订草案)的说明的报告[R],[6]陈光中,丹尼尔·蒲瑞方廷[加拿大].金融欺诈的预防和控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9.[7]白建军。金融犯罪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第二篇:信用卡反欺诈

信用卡反欺诈

二、信用卡欺诈类型的特征分析与防范措施

当前信用卡欺诈类型主要分为申请欺诈和交易欺诈两大类别。申请欺诈是指不法分子使用虚假身份、伪造证明文件或未经同意冒用他人身份申领信用卡的欺骗行为;交易欺诈一般分为伪冒克隆卡交易、商户套现、丢失被盗卡交易、未达卡交易、账户盗用不和非面对面交易欺诈等类型。

总体来说,信用卡欺诈类型主要包括申请欺诈、伪卡、未达卡、失窃卡、非面对面交易、账户盗用、商户欺诈等。

1.申请欺诈(application fraud)

欺诈分子往往通过盗取他人的电话账单、水电费账单、银行对账单等途径获得他人身份信息,然后以盗取的他人身份信息或伪造的他人身份证件,以他人的名义申请信用卡,进行欺诈使用。

申请欺诈的防范是各发卡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主要应抓好队伍建设、完善规章制度、严密操作流程、提高反欺诈系统效率、保持内部信息通畅等几个具体环节入手,不断提高申请欺诈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

2.伪卡交易(counterfeit)

指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截获银行卡磁条信息,按照银行卡的磁条信息格式写磁、凸(平)印伪造真实、有效的银行卡进行交易的欺诈行为。按照银联口径统计2008年上半年伪卡交易损失占全部信用卡欺诈损失的11.7%。伪卡的基本类型有:账号生成欺诈、“克隆”卡欺诈、“白卡”欺诈、变造卡欺诈。

尽快规范收单市场可以减少伪卡危害,建议可以采取以下这些防范手段:一是通过欺诈侦测系统实施交易控管并及时与真实持卡人核实交易;二是设置异常交易限制,将伪卡交易风险控制在一定幅度内;三是对在高风险地区和高风险商户发生过交易、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的卡片进行及时换卡,有效防范风险。

3.未达卡交易(mail non-receipt)

指卡片在寄送过程中被他人截获并激活进行的欺诈交易。这种欺诈损失虽然占的比例不是特别高,但近年来急剧上升,主要是因为银行在其它方面加强了反欺诈力度,而欺诈分子也不断地探索新的欺诈渠道,盗取邮件便是其中之一。

针对未达卡交易欺诈主要通过卡片激活的身份核查环节和授权交易限制来防范。发卡行通常都要求必须使用申请时预留的家庭电话和手机号码来开通信用卡。银行对于未达卡的风险防范工作应贯穿于卡的制作、保管、邮寄、交付、激活等发卡各环节,加强信用卡申领环节的管理和激活环节的风险控制。

4.丢失被盗卡交易(lost or stolen)

指未经授权或同意,冒用或盗用持卡人遗失的银行卡进行欺骗性交易。为避免

失窃卡欺诈的发生,对于发卡银行来说,主要还是应引导持卡人树立正确的用卡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丢失被盗卡交易主要防范手段,一是交易短信及时通知持卡人,持卡人获悉卡片被盗后立即联系银行进行挂失;二是通过购买保险等方式,将丢失被盗卡风险控制在一定水平;三是加强对持卡人进行风险防范常识教育。

5.非面对面交易(Card-Nor-Present fraud,简称CNP fraud)

指通过电话、邮件和互联网等不需要出示真实卡片的渠道使用信用卡,犯罪分子只需提供非法取得的他人信用卡卡号、姓名,有效期等信息即可进行欺诈性交易。利用盗取的信用卡信息进行卡不在场欺诈造成的损失成为最突出的类别之一,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子商务和电话商务的兴起和盛行以及团伙犯罪。截获卡片信息或者通过专业软件进行交易测试,给发卡行带来损失。

6.账户盗用(account take-over)

指欺诈者获取了部分或全部真实持卡人信息,并假冒真实持卡人对卡账户的信息进行变更,要求信用卡公司把邮件送到新的通信地址,然后向信用卡公司谎报信用卡丢失了,要求把新的信用卡寄到欺诈分子指定的通信地址,从而获得信用卡进行欺诈性交易。为防范此类风险,建议加强客户信息保密,银行应在对主机系统中持卡人地址、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行变更之前,先对变更信息申请人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并认真检查客户提出的申请,一定要以确保持卡人本人身份为操作前提。同时,通过短信或其他方式通知持卡人是防范此类风险的重要手段。

7.收单业务商户欺诈(Merchant Fraud)

商户欺诈相关的欺诈类型主要有恶意倒闭、虚假商户、洗单、信函、电话、网络营销欺诈、商户套现、侧录、卡号测试欺诈等。当前我国信用卡套现情况非常严峻,极大加重了发卡行的经营风险,已经成为我国信用卡业务发展的主要隐患之一。打击套现行为必须要从规范收单市场和发卡行加强交易监控两个方面入手,两者缺一不可。为防范该类风险,一是加强收单行商户申请相关信息审核控制;二是加强对商户的巡视检查;三是加强对商户的交易监控。另外,加强对商户的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规范使用POS操作,严格受理信用卡业务审查程序,有效防范收单欺诈。

其他一些如持卡人欺诈,即合法持卡人抵赖其银行卡账户下的交易行为,通常表现为两个合法持卡人相互交换银行卡并在不同城市使用对方的卡进行消费,以造成自己没有使用银行卡的假象。这类欺诈是由于道德风险引起的,较难识别,银行应在做好持卡人诚信教育的同时,加强对提请争议账户

的监控力度,通过经侦部门等途径追查。

三、如何有效防范信用卡欺诈风险的对策

信用卡欺诈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违法犯罪问题,尽管许多国家颁布诸多法律旨在保护发卡银行和合法持卡人的利益,信用卡欺诈仍然层出不穷。遏制信用卡欺诈根本方法就是相关制度的建立和相关技术措施的采取来进行防范。

1.欺诈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

当信用卡欺诈风险产生时,发卡行虽然会及时采取冻结账户、异常交易排查和降低账户额度等多种手段进行管控,但是风险损失已经产生。要遏制住信用卡欺诈风险,预防才是关键。在防范各种信用卡欺诈行为中,培养合格的调查人员是关键,组建一批精干高效的信用卡专业人才队伍才能最大程度地遏制信用卡欺诈行为的发生。为从源头上防范住风险,提高员工的主动识别能力,培养一线员工风险防范意识,在当前信用卡快速发展的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2.以欺诈侦测模型为基础的智能型反欺诈管理

利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技术,如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深度的数据挖掘,发展申请欺诈风险评分模型和交易欺诈风险评分模型,来预测信用卡申请或交易为欺诈的概率大小,为制定智能型反欺诈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

(1)制定以申请欺诈风险评分模型为基础的反欺诈策略

申请欺诈风险评分模型是以系统中保存的欺诈记录或嫌疑性的姓名、地址、身份证号码、以及申请表填写信息与征信记录信息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信用卡申请为欺诈的概率。

(2)制定以交易欺诈风险评分模型为基础的反欺诈策略

交易欺诈风险评分模型是以持卡人的交易行为模式为分析基础的,以对比当前交易与历史交易模式的差别为分析焦点的,以精密的数理统计模型(典型的是使用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模型)为分析手段的,以预测当前交易为欺诈的概率为分析目标的模型。

除了对欺诈风险较高的交易做出拒绝或电话核对的决策进行反欺诈以外,银行还可以利用欺诈风险评分来发现可疑的交易,利用事后电话联系、信件联系或电子邮件联系的方式,与持卡人在交易以外进行沟通核对可疑的交易。这些反欺诈措施可以作为对实时反欺诈授权决策的有效补充。

3.其他各种反欺诈的技术和手段

信用卡的反欺诈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以欺诈侦测模型为基础的智能型反欺诈策略和手段以外,还可以综合地利用各种技术和手段来反欺诈。

随着欺诈的上升和有组织的欺诈团伙利用高科技手段大规模作案,传统的磁条卡和签名消费的形式通到了严峻的挑战

。芯片和密码系统(Chip and PIN system)就是为有效地防止伪造和卡丢失或被盗欺诈应运而生的。

欺诈不仅给银行带来损失,也给持卡人带来损失或不便,所以持卡人有反欺诈的强烈需要;欺诈的发生,相当程度上与持卡人的行为有关,比如卡丢失或被盗、卡信息被盗、个人身份信息被盗等,所以持卡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防止欺诈的发生。所以,对持卡人进行教育以正确的行为尽量避免欺诈的发生。

四、及时调整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是控制风险的有效途径

从国外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在信用卡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发卡机构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发卡规模、忽视风险控制等粗放式经营理念、而又经过其后出现的信用卡业务高风险、高坏账核销率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阵痛之后,这些国家的信用卡市场才逐渐走向了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之路,政府的监管政策、法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因此,为了促使我国信用卡市场健康发展,各市场主体应充分利用本次经济调整的时机,及时调整信用卡业务发展战略,提高风险控制的意识,积极转变思维,推动技术创新并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摆脱低端同质竞争的泥潭,最终实现从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经营的转变。加快市场法制法规建设,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积极探索完善相关的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大力营造诚信可贵、失信可耻社会氛围,合各方之力加快推进征信体系建设,完善企业、个人信用记录,健全个人信用评级制度,规范个人信用记录查询和运用,逐步形成竞争有序、运转规范的信用卡市场,加强创新促进信用卡业务真正成为银行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实现良性发展的推动力,夯实金融服务基础,促使我国的信用卡产业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陈世知.美国信用卡产业中的反欺诈管理.中国信用卡.2008.04.15

[2]李红朝.信用卡欺诈风险状况探析.中国信用卡2009.06.15

[3]郭田勇.探析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备的风险.广电运通2009 6

第三篇:信用卡欺诈犯罪预防的思考

信用卡欺诈犯罪预防的思考

我国信用卡欺诈犯罪的现状

有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底,我国大陆地区贷记信用卡的发卡量已达到7000万张,而在双币种信用卡刚开始发展的5年前,这个数字只有155万。短短5年时间,我国信用卡发卡数量以几何倍数的形式翻了40多倍。然而这个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据推算,至2010年,我国中产阶层以上的人口数量将超过1.7亿,以人均2张信用卡的持有比例,到2010年3.4亿张信用卡才可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由此信用卡在中国的高速发展还将持续好几年。

任何一个国家信用卡案件的上升与信用卡市场规模的扩张都是密切相关的。随着我国信用卡市场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涉及信用卡欺诈方面的案件也急剧上升。公安部的消息显示:2007年上半年,涉及信用卡诈骗的案件立案1171起,同比上升了29%,涉及金额达到了4461.36万元,涉案金额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9%。这意味着,利用信用卡诈骗、盗用现象呈递增之势。然而这个数据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任何一个发卡时间超过2年的发卡机构所实际发生的欺诈案件都远远大于这个数。

我们来看看媒体中的一些报道:2006年4月,一犯罪团伙在深圳市大肆伪造信用卡,在转移窝点时被深圳市公安局打掉,缴获伪造卡半成品4.1万余张,挽回潜在的经济损失高达9亿余元人民币。2007年5月,天津警方破获一起信用卡恶意透支案,犯罪嫌疑人以他人名义先后在多家银行办理了900余张贷记信用卡,然后以经营为名自购20余台商务POS机并开设了账户,将透支的300余万元通过POS机刷进了自己的账户。2007年12月,上海徐汇区法院受理了一起涉案人员多、犯罪数额巨大的信用卡诈骗案。这是一个由16人组成的团伙用收集到的居民身份证原件或复印件,冒充他人并伪造相关身份及收入情况,填写某银行信用卡申请表,其中部分团伙成员成功骗领121张信用卡,共透支212万余元„„

有消息显示,2005年中国信用卡由于欺诈行为造成经济损失达1亿元左右,而随后的两年损失,我虽然没找到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但综合各方面信息推测,信用卡欺诈案件给国家经济所造成的损失与2005年的损失不相上下。因此我认为银监会和央行等金融管理部门必须对信用卡欺诈犯罪的严重性应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使还没有成气候的信用卡欺诈犯罪得到及时遏制。

发卡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我从目前得到的有关信用卡欺诈违法犯罪的信息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利用信用卡犯罪之所以有猛增的趋势,除了适用法律上存在一定难度外,还有发卡环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首先,“抢滩”发卡成为信用卡违法犯罪的重要源头。各家发卡银行在当前阶段将信用卡的客户发展比喻为市场中的“抢滩”阶段,大力发展客户数量是各家银行目前的首要任务;数量发展的同时风险控制的能力并未增强,风险控制的质量没有相应提高,这就给一些不法人员利用信用卡违法犯罪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其次,信用卡发放中难以发现不实的个人资料留下违法犯罪隐患。我国地域辽阔,面向全国的发卡银行每日都要接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份申请表,银行只能审查书面申报材料,发卡人员无法与申请人进行面对面的资料核实,仅凭信审人员的个人工作经验来判定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差错在所难免,给企图利用信用卡违法犯罪的人员提供可乘之机。第三,对伪冒申请人员无惩罚性措施导致一些人故伎重演。银行即便在审查环节发现了申报人员的伪冒资料,除了拒之门外,别无手段,更不可能引起任何法律程序予以追究。这也助长了那些执意违法者毫无顾忌变换手法反复造假,给银行工作人员增加审查的难度。实际操作层面的情况表明,在审核环节发现并拒绝的伪冒申请件是成功申请的伪冒件的数倍以上。第四,信用卡犯罪发现滞后性便于欺诈交易的完成。由于信用卡发生信用卡欺诈交易、恶意透支等行为,一般要经过20-50天后才有可能被银行察觉,欺诈者有充足的时间变更所有的联络方式,使自己从银行的监管范围难追踪到欺诈案件的相关线索。第五,较小的欺诈行为由于查处成本偏大难以进入到司法程序。对于大量存在的、欺诈金额不大的案件,其中不乏已经触犯刑律的案件,往往因为进入司法手段的人力及费用成本较高,有的案件处理成本甚至会超过案件标的额,银行在利益受损后基法程序,违法犯罪者因此逍遥法外。

由于以上客观因素的存在,信用卡诈骗案件这两年放量上扬,而真正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案件非常少。以某家发卡行为例,2008年1-2月间实际发生并确认为欺诈案件1300多笔,但却没有一件付诸于法律途径,一些胆敢以身试法的违法者因而也敢于反复运用相同的手法逐个危害不同的发卡银行。

预防信用卡犯罪的基本思考

我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对信用卡欺诈罪的犯罪构成作了明确规定,对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等四种行为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该法条还规定,盗窃信用卡使用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即以盗窃罪定罪处罚。由于刑法规定对“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和“其他严重情节”、“其他特别严重情节”没有具体量化,加上利用信用卡违法犯罪的情况又十分复杂,这就给司法实践中对信用卡犯罪的打击增加了很大的难度。这样一来,对于信用卡欺诈犯罪的惩处往往十分不利。也就造成了实际发案频繁,依法惩处的却相对较少,使一些利用信用卡犯罪的人员逃避了法律的打击。

事实证明,信用卡欺诈行为已经成为危害银行正常经营的重要障碍之一,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认真解决。我认为加强整个信用卡行业的管理、监控水平是预防违法犯罪的前提;加强与公安、检察、法院等司法机关的联动是预防犯罪的必要保障,强化法律手段,加强司法研究,及时制定有关打击信用卡欺诈犯罪的司法解释是信用卡违法犯罪案件日益增多的现实要求。

我建议金融机构和司法机关在防范、打击信用卡欺诈违法犯罪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发卡行为要实行强有力的监控与约束机制。中央金融管理部门,为各家卡银行确定合理的风险指标,并实行严密的监控。当实际风险指标高于既定指标时,必须强制中止该银行的发卡业务,并及时责令该银行限期整改,直到风险指标下降到合理范围内才允许继续发卡,这样才能有效地堵住犯罪案件频发的源头。二是完善央行征信系统所记录的内容。目前央行的征信系统只记录由各家银行所提供的与之有业务往来的个人信用资料,由于获取途径单一,其个人的资料记载不够完善。完整征信内容应该整合户籍信息、社保信息、工商信息、通讯信息等一切能有效记载个人社会特征的资讯。信用卡审核的实际作业中通过申请信息与完整的个人征信报告比对,可轻易发现虚假内容,为堵截欺诈申请提供了信息保障。三是建立专门的欺诈案件调处机构。首先是央行应该建立信用卡欺诈管理机构,直接与各发卡行内部风险管理部门接轨,掌控全国银行信用卡欺诈风险状况,并且在业务量较大的城市设立相应的分支机构,建立发卡行定期提报制度,并建立相关计算机系统,逐步完善处理机制,切高金融犯罪的预防及应对能力。四是完善和修改现有法律条款。对《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的适用原则,尽快作出司法解释,使各地司法机关在掌握信用卡欺诈犯罪的标准上,实现高度统一,准确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重罪轻罪的界限。建议对屡次伪冒申请被退回后,仍然改头换面伪冒申领信用卡,故意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也纳入刑法管辖范围,制定出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总之,通过依法打击,维护金融机关正常经营秩序,对一般欺诈违法者也将起到强烈的警示作用。五是加大经营风险防范的科技投入。鼓励发卡银行采取更为有效而科学的防伪冒申请、支付体系,如2006年引入国内的“指付通”等先进的身份识别系统,可以广泛推广运用。遏制信用卡欺诈犯罪的增长是一个长期而又艰难的工作,同时也是我国信用社会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银行系统在大力发展客户数量、做大市场规模的同时,很有必要把欺诈风险防范与欺诈案件的查办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在央行的引领下,整合各发卡行的资源,建立完善的欺诈调查处理机制,真正把这个漏洞堵住。在司法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依靠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保障信用卡业务发展始终处于一个健康的法制环境之中,遏制信用卡欺诈犯罪的目标才能真正的实现。

第四篇:防范信用卡欺诈风险的案例

防范信用卡欺诈风险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客户来到网点咨询信用卡业务,并出示了本人办理“信用卡”业务时留存的业务申请书。客户经理通过审核该笔个人客户业务申请书,确认客户当时办理的是新开借记卡而非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据客户介绍说,自己办卡时有一男子陪同其一起到了网点,该男子告诉他办理的就是信用卡,承诺可以通过担保等所谓内部关系,办理透支额度为25万元的银行信用卡,每张信用卡需收取500元的手续费。办卡成功后还向他收取了500元手续费,并记录了卡号及密码。客户还透露了身边还有好几个朋友也是通过同一人办理了所谓的“信用卡”,并且都支付了500-1000元不等的手续费。

为防止不法分子从事非法活动,保护客户利益,银行立即建议客户办理了卡挂失手续,陪同客户到当地派出所报了案;并建议其联系受害亲友一同报案并办理卡挂失手续;同时做好事发当日的录像资料留存,配合警方做好调查取证。通过调取当天录像,办卡全过程均为客户亲自办理,网点柜员的操作过程完全符合规定。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不法分子以担保办理高透支信用卡为名实施诈骗的外部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客户对金融知识匮乏、盲目轻信熟人朋友等弱点,将借记卡说成具有透支功能的信用卡,从中骗取钱财。这启案例中,一线柜员严格按照《营业网点受理银行卡业务操作规程》处理业务,严格把好风险防控第一关,没有留下风险隐患;客户经理仔细了解案情,及时报告,以便支行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帮助客户有效防范风险,挽回损失。维护了银行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三、案例启示

目前,不法分子利用银行信用卡实施诈骗的案件频发,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该案虽未对银行造成资金损失和名誉影响,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严把风险防控第一关。临柜人员严守操作规程是有效防范风险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柜员进行业务操作技能、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的培训,教育柜员严格把风险防控第一关,认真审核客户身份的真实性,确保业务处理的合规性。

(二)大堂经理要留意有无形迹可疑人员在大厅逗留。大堂经理作为营业大厅的业务疏导和场所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应留意有无形迹可疑人员在大厅逗留,或对客户进行游说、诈骗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并警示客户;柜员在为客户办理开卡、开户、汇款等业务时,也要对客户做好安全提示,以防不法分子作案后将业务纠分和风险引向银行。

第五篇:商业银行信用卡营销策略

信用卡营销策略

策略1-客户细分

客户细分就是对客户进行差异性分析,对客户进行分类。寻找具有同一类性质的客户群以及行为偏好的群体,进而有效的开展信用卡营销活动。建行已具有非常丰富的卡种,在客户细分基础上的产品细分,可以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不同的营销话术。

举例1:对于有车一族推荐ETC苏通龙卡和汽车龙卡,话术重点为ECT快速通道的便捷和先通行后付费,汽车卡免费洗车和积分换油等。

举例2:家庭主妇推荐热购卡,话术重点为持卡消费享受泰华等多个商城会员待遇。

举例3:商务人士推荐全球支付卡,话术重点为全币种卡可满足境内外刷卡支付需求,更可以提供免收外汇兑换手续费、外币交易人民币入账还款的专属权益。

策略2-厅堂联动

柜员利用新一代系统弹屏推荐功能,对每一位潜在办卡客户进行“一句话营销”的话术推荐和宣传折页递送,同时营销信息需要主动传递至大堂经理或理财经理,实现厅堂各岗位人员之间的联动营销。

如果客户不了解产品或者办卡意愿不够强烈的情况下,可以将客户在业务办理完成后引导至大堂内,通过交流来了解客户的实际需求,并为客户提供咨询或合理化建议,并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二次营销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客户感觉到有人在关注他,提高客户的现场体验满意度。二是发掘营销机会,以便做好后续的营销。

策略3-渠道开拓

营销渠道是营销活动中的关键性因素,针对网点营销渠道过于单

一、层次较少、效率不高的问题,应加以完善。尤其对于目前的重点产品-ETC苏通龙卡的营销工作,更需要开拓营销渠道。

以ETC苏通龙卡为例,可以在4S店、汽车展销会摆点展示,向潜在的用户推荐产品,也可以与网点附近洗车店、汽修店开展合作,在店内张贴苏通的海报或摆放宣传折页,并留下网点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在办卡过程中,可以采用上门办理的方式,并赠送一定的礼品,在附近社区内形成良性的口碑发酵,吸引更多的客户。

下载信用卡欺诈特征和策略word格式文档
下载信用卡欺诈特征和策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

    浅析信用卡风险管理策略 2007.02.06 09:10 作者: 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 徐斌 来自: 《银行卡受理市场》 从2003年起,信用卡已成为国内几乎所有发卡行重点发展的信用卡产品。为......

    信用卡营销策略一览.

    信用卡营销策略一览 根据信用卡营销活动的不同特性,信用卡营销策略可分为以馈赠礼品、年费优惠、积分返利为主的价格策略;以向持卡人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为主的服务策略;以关注客......

    成功防范信用卡申请欺诈风险的案例

    成功防范信用卡申请欺诈风险的案例 一、案例简介 2013年XX月,银行卡中心接到了某网点提交的一份信用卡申请表。在审核过程中,调查人员通过手机号与申请人联系,申请人为男士,接手......

    寓言教学应理顺的策略和特征

    寓言无疑是受小学生欢迎的一种文体,它短小精悍,常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寓言教学理应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并在潜移......

    案例和特征

    国外商业街案例介绍·缘起美国零售业改变交通与土地利用型态的变化1965 州际公路法案通过百货公司关系企业的融资并购与接收商业用地数量与消费者购买力不成正比商店街换成......

    内控促发展 合规创价值 浅谈信用卡欺诈风险

    内控促发展 合规创价值 浅谈信用卡欺诈风险 信用卡风险是指发卡银行在发行信用卡、受理网点及特约商户在受理信用卡、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等环节上出现的非正常情况而造成......

    信用卡欺诈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优秀范文五篇)

    信用卡欺诈风险的分析与防范 摘要:随着信用卡业务的迅速扩张和竞争的日趋激烈,各类欺诈风险在整体信用卡经营风险中已成为最大威胁,特别是虚假申请等往往令发卡银行防不胜防。......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查策略

    江苏警官学院毕业论文 信用卡诈骗案件的侦查策略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信用卡诈骗犯罪呈案件频发、涉案金额增大趋势。不法分子往往采用乘人不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