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市场特征以及开发策略
旅游市场特征以及开发策略
旅游的兴起和发展是世界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企业应该认真研究这种新的趋势,加快旅游市场的开发,探索新的旅游企业管理模式,以适应世界旅游市场的发展。旅游业是当今我国经济发展最快前景最广阔规模最大的新型产业之一也是关联度很高综合性很强的产业。旅游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对外开放优化产品经济结构创造劳动就业机会扶贫脱困、丰富人民生活、发展地方经济、培养新的财源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市场营销在今天的旅游企业里越来越被管理者重视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这影响了我国旅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加。
关于旅游市场,很多学者已经主要从传统意义、经济学和营销学三个角度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笔者认为采取反向阐释的方法,即从需要研究的方向和想要的结果出发,或许更能准确地描述和反映旅游市场的内涵与本质。据此,旅游市场的含义至少应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需求(包括现实和潜在的需求)。旅游市场营销最终目的是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重点是潜在的需求,因为从消 费心理学和旅游消费行为特点来分析,现实的需求是一种已经作了分析、思考和选择的需求,市场营销已经很难对其产生影响。这里要注意的是:(1)在做旅游市 场营销时,应当把“发现和刺激这种潜在需求并将其转变为现实的消费行为”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2)旅游产品很难同时满足两种需求(现实和潜在),更不可 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必须集中精力于潜在消费市场某一特定的需求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分市场和选择目标市场,应当针对不同潜在消费市场的不同需 求,制定相应营销方案。
2.场所(包括有形和无形场所)。旅游市场中的有形场所,主要包括订立契约(合同)场所,如旅行社门店、营业 部、游客服务中心等;实施具体消费行为的场所,如景区、酒店、旅游购物商场等。现实中,很多理论和许多具体营销工作,一直把加强完善有形场所当作非常重要 的一项内容,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因为旅游市场中的场所还包括无形场所,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当把如何围绕移动互联网,为旅游消费者创造一个更 加便捷的消费方式和场所,作为当前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重点内容。
3.关系(指所有的交换关系)。旅游市场中的关系通常指的是一种在约定时间段和区域内使用关系的交换,而不是 产权关系的交换(除具体的旅游商品外),这是旅游市场和其他市场最本质的不同,也是旅游市场概念的核心。应当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点,进而在开发和设计旅游 产品时,把推动这种使用权关系交换的实现放在首位,在包装和宣传旅游产品时,着重突出其使用价值。
根据上述分析,简要地说,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现实和潜在的需求,通过有形和无形的场所实现的,一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当前的旅游市场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全球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全球化的旅游需求和全球化的旅游供给。这向所有旅游市场营销者提出了两个方面的 要求:一是必须及时和比较全面地了解国际旅游市场发展的趋势、规律和特点,做比较准确的研判;二是立足自身实际条件,着眼国际旅游市场需求和要求,设计、打造和宣传国际化的产品和服务。
2.移动性。通常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生产地(供应地)有一定的距离。旅游消费一般伴随着旅游者的地理位移。这 是旅游市场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也为旅游市场营销设定了几个重要的前置性原则:(1)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是开发旅游市场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对浙江的乌 镇、横店等10个重点景区调研显示,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占影响景区客流量因素比重超过50%。因此,不是所有旅游资源都可以做成旅游产品,更不是所有目的 地和产品都能推向全国、国际市场。(2)在做市场营销时,要特别注重努力从散客和组团两个层面设计和打通从目标市场到旅游目的地的便捷通道。
3.波动性。笔者认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容易受法律政策、经济发展、政治局势、环境气候等 因素的影响,是个相对敏感和脆弱的市场。另一方面,它有其内在坚定的小波浪形发展规律,平稳向上发展的趋势不会轻易改变。这里至少有三点启示:(1)应当 加强对大环境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三个方面,及时发现其变化给旅游市场带来的影响,提前研判,及时应对。(2)应当想方设法实现客源 市场在时间和阶段内的平衡,防止季节性的大起大落对整体旅游市场造面负面的影响。(3)应当保持营销战略和策略的持续性,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的培育至少需要 3年才能基本成势,还要考虑各种外来因素的迟滞,因此,不要轻易改变策略,更不要轻易改换既定的目标市场。
4.竞争性。这点在当前体现得特别明显,主要为:(1)旅游投资和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在旅游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不断优化的大背景下,国有、民间和外商资本正在迅速涌入旅游业,带动了人才、智力、理念、模式、方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全面提升和竞争。(2)旅游经营者 对旅游资源的争夺,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到社会资源,只要是可能吸引游客的资源,都在被经营者争夺。(3)旅游业态种类不断丰富、内容不断拓展。旅游市场 的竞争从主体到内容、方式在不断聚变。
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市场营销是市场营销在旅游业的具体运用,从旅游业的特点出发,笔者更倾向于用格隆罗斯强调目的的市场营销 相关理论,来推导和定义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市场营销是一个主体为了谋求长期的生存与发展,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旅游市场所做出的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的计划与谋略,对旅游产品的构思、定价、促销、分销的计划和执行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实现主体的经营目标。
对此,还可以从四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理解:
1.它是一种经营的思想和理念。它承认和接受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力求通过提供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使游客满意,从而实现营销主体的经济和社会目标。
2.它显示了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即组织和指导企业的整体活动,包括分析、计划、执行、反馈和控制,更多的是 体现了旅游经济个性的功能,对营销资源的管理。在营销计划中,营销者必须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在营销策略中,企业或组织必须进行市场开发、产品设计、价格制 定、分销渠道的选择、信息沟通和宣传销售等各项决策。
3.它表明了一个非常广的范围。主要是主客体广泛,主体包括所有旅游组织(政府、企业和其他组织),客体包括 对有形事物的营销和无形劳务的营销。当前旅游营销的内容一般包括商品、服务、事件、体验、使用权、信息、创意、人物、场所等方面。同时,这一定义还表明当 下旅游市场营销活动,已经从一个流通领域扩大到产前、生产、流通和售后全领域,从单一的形象宣传和产品推销扩大到旅游企业的综合循环的各个领域。
4.它意味着一种交换。即旅游市场营销的职能发生了改变,当下的旅游市场,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市场营销者,其职责已经从宣传形象和推销产品的职能,转变为推动交换关系实现的职能。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交换并不是完全由货币或者实物的形式表现。
与其他领域市场营销相比,旅游市场营销有明显的不同特点,主要表现为:
1.服务性。除具体的旅游商品外,在产权不发生转移的前提下,提供旅游产品其实都是提供一种服务,游客不仅看重服务设施的质量,更看重旅游过程中整体的服务品质,看重这种服务带来的体验度、舒适度和愉悦度。
2.参与性。旅游市场中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与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存在着时间上空间上的重合,旅游市场营销事实上也是一个旅游者阶段性参与的动态过程。因此,如何始终保持与旅游者及时的互动,成为旅游市场营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3.时间性。旅游市场有很强的季节性和时间性,旅游产品是一种不可贮存和转移的产品,同时,旅游产品的生产设 施、设备、劳动力能够以实物的形态存在,但它们只是一种生产能力而非旅游产品本身,如果不能在时间上准确把握、及时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意味着生产能力 的浪费和营销工作的失败。
4.全程性。由于旅游产品本身具有的特性,使得在旅游市场营销工作中,不可能像其他领域一样把产品直接展示在消费者面前进行推销,而是必须把营销工作贯穿在开发设计、形象宣传、生产销售、服务保障一系环节中。
第二篇: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营销策略
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以合肥高校为例
吴其凤
(合肥师范学院政法与管理系,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旅游业本身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具有广博内涵的行业,大学生更是一个具有万千个性的群体,但是我国大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还不尽如人意。这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旅游行业的浅显观念、国家政策的薄弱等等。本文以安徽省省会——合肥为例,因为合肥高校群集,内举了五湖四海的学生,同时其重要的地理因素,自然是旅游行业的焦点,各方面的资源优势卓著,但是这么多的优势并没有使之大学生旅游有广阔的发展,而依然处于迷离的状态。本文除了合肥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状态的简单论述外,也对其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寻找,并就怎样开辟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思路探究表达了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旅游业;大学生;合肥市;市场;营销策略引言
目前,我国旅游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该行业已经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的意义也有些许宽广,社会的高传播性致使大学生有了对旅游的更高一层的认识。大学生是有导向可塑性的群体,这一市场,自然引来旅游商家的重视与考虑。大学生的个性与通性是非常难把握的,商家也难有全面的策略与方法。总的来说,其实大学生市场开发起来既容易也伤神,处于一个高速但不是特别有质地的阶段。[1]
以合肥市为例,安徽的省会城市,自然是众家索取之地,当然在旅游事业上有一段历史,也是比较有潜力的“优质股”,但是很可惜,没有点到“重点”。合肥高校很多,层次也广泛,五湖四海之学子云集,但是大学生旅游业却没有蓬勃之气,在萎靡状态 [2]。通过论坛与网络网兜了一些信息,合肥大学中几乎全国各省的学子都有,自然每个省市的魅力传播也是迅速,学生时代的豪爽以及学生本身的自我感自由性锁定了不断地实践性,横向拉动——同学所附带的城市间的旅游交流;纵向延伸——自行组团上下级城市旅游;跳跃性猎奇——学生的个人探索性冒险性旅游等。大学生的特征偏于个性,自然旅游目的及方式各异。2 大学生旅游特征分析
2.1心理特征
大学生刚刚进入一个城市,摆脱高中的紧张以及束缚,向往心灵的释放与情感的宣泄,旅游是大学生的首选。大一的学生,刚离开家里走入一个大城市,急于熟悉周围的环境以及所在城市的优美风景名胜,大部分是集中在本城市的短途旅游,也是一个过渡性的放松。大二大三学生的心理特征又渐愈成熟,已大概熟悉了城市,大部分厌倦了这座城市中点与点的位移,喜欢脱离城市去外省或是别的城市冒险猎奇,偏向于较长距离的旅游。当然,支撑这样的旅游也是有一定基础的:每座城市都不泛自己的同学朋友,此时之间的旅游频繁起来。大四其实也是一个过渡,有人选择工作有人选择考研,同时这时课程几乎是没有的,大部分 1
学生想到即将迈入社会或是继续深造,都会是一个激进的过程,想在这之前能好好为自己的大学生涯画上一个句号,怀念回顾一下过去,多是本城市情感的旅游。[2]
2.2行为特征
大学生的旅游行为表现是短暂的自我觉察,后落点到结伴同行,再到群体共享,最终到认识形势,它是成长的一个概念[9]。相对大学生而言,跟随旅游社太过于拘谨束缚,不符合他们的行为习惯。大学生行为的独特性,潮流性与趋同性,时间空闲的集中性,经济来源的多样性,使大学生的旅游方向、旅游动机和旅游的前提基本条件很难猜测,很难调剂,自然旅行社也是非常难把握。商家的思想是节省开支,流于形式,有效集中,但大学生不屑于被别人摆弄,使旅行社无形中淡漠了。大学生性情丰富、浪漫发散性卓越、思绪多变性及行为超乎想象性,旅游是优选,成为我们心中的不灭向往[8]。行为的导向性需要由心理来支配,不同阶层的大学生自然行为的表现是一个过程,愈渐成熟大胆。
2.3出游方式
大学生旅游有很强的动机性和索求性,其出游方式很多,自助游、包价参团旅游、班级组织以及结伴游,不同的出游方式与学生的自我因素关联比较大,高校中大
一、大二学生选择班级组织的较多;大
三、大四学生多选择自助游、朋友结伴游;很少一部分大学生会选择包价游。年级越高,独立性越强,自然感情的倾向性越深刻,会选择让自己能够为大学埋下一个美好的“尾巴”,是回忆的尾巴,感情积累的尾巴,学业的结束,却是人生旅程的正式开始,也是下一段路程的隐形可升值性资产。大学生是很重视这段可伸缩资产的伟大意义的。
3大学生旅游市场营销的不足之处
3.1个性决定策略
大学生具有的鲜明个性以及高频的思维性,使旅游商很难把握他们的动态与需要,且即使是洞察到也不愿意花大代价去开发,使大学生慢慢疏远本地的旅游商,直接自己去实行自己的旅游计划与安排。不是不信任旅行社,而是古板的旅行会耽误学生更多的私人旅游空间,循规蹈矩的计划安排令很多大学生不是很满意。市场上与大学生相适宜相配套的旅游营销策略很少,商家目前有一笔可观的收入也不是特别愿意去深刻研究分析大学生这一群体的需要,只是偶尔的小商家会以自己的特色来吸引大学生的眼球与心灵[2]。而这“偶尔的商
[3]家”大部分还是居于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远见卓识的人(学校旅行社或是学生代理),还
[5]有就是旅游当地有思维有热情的民商和素商(纯朴的为人父母者或是高层次素质的代表)。
3.2基本条件资本决定策略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多,可用的资本是层次不齐的,且自身内涵的需要也是各异,自然统一来开发难度系数是比较大的,这一系列的因素使旅游行业对大学生的重视度不够,总会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太多思维等于没有思维,有到无的变幻过程太快,还来不及认识[3]。旅游业认为不明不白开发大学生市场还不如挖掘现有成熟市场的延伸性空间。后来的事实表明:他们的想法是错误的,人的思维惰性在成熟之后就会渐乎定型,开发的深度问题更为吃力。不懈怠的商家发现越是思维多的群体,越有意识的可塑性,发现了这个特征,自然大学生还是考虑的重点,目前就是未找到突破口。
3.3硬软件外界环境决定策略
我国普遍一个认识:大学生的一个概念认识,知道未来的巨大潜力,但没有人身先试跃,后来就会黯淡了。国内各地的旅游票价都偏高,一个门槛就标高,自然大多数是进去了,什么内部的享受就少了,在很多人看来就是走马观花,并不能埋下好的种子在心底发芽,自然后来晒阳光的机会也就不存在了[3]。大学生多数需要的是过程,而不是在门槛处就尽失资本,无本继往,失落大于庆幸。看的都是画面,能单独景色领略享受的毕竟是少数,很多是
要亲抚切身感受的。自古以来,安全问题是一个重要环节,发展旅游愉悦身心的同时得注意很多的硬件设施设配是否到位。国内很多成熟的景点安全措施是比较优越,但是大部分都是在一个高速升温的阶段,待于提升。大学生,特殊的群体,要的是全身心的享受,要的是饱满的体验,危险系数等级得有,相配套的安全等级也得具备。同时大学生思想纯然,在乎的往往是一个细节,怎样突出一个细节——不显眼的细节,很有文章的,是要面面俱到,还是有所舍弃。
4合肥各学院中的旅游偏向及分析
4.1小范围组合型旅游
合肥市内旅游资源非常有限,且都不是特别具有招募性的榜样,都是散漫的一些内容或是印象。可无可厚非的是,对于刚来到合肥的大学生而言,都想进一步去了解这座城市。大学生的小范围组合内部游,大部分都是班级组织的活动,来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同时也是以高校活动的名义对合肥市旅游景点的一个良性宣传。刚来到陌生城市的大学生总会依赖前期高中同学,会经常性地去彼此预约来打发时间,慰藉情感。
4.2远近旅游导索
市内旅游的持横度是有的,但是合肥作为省会城市往往只是一个枢纽或是过渡,是交通的发散地,本身缺乏内部的资源,而这也不是一个制底点,因为有省会这一层特殊性,反而没有使之有太大缺憾。短暂的交通停留,也是城市旅游一个开发的部分,不巧以对待,确乎能成为损失。越是大学生多的城市,越能带动一个地方的交通业发展或是地方旅游士气的促升,学生的魅力与向心力是巨大的。大学生喜欢去了解他的或是她的学校,如此导出本市内可以登得上台面的一些风景区或是象征性的胜地。因为有人陪伴,这类旅游还是蛮盛行的,是大学生中特别喜爱的。大学生的经济射线参差不齐,能承受的范围也是有所区别,其实有时候游的不是景色,而是交通的享受或是心灵的享受。愿意、不愿意接受的群体明显存在着。
4.3情感旅游联系
大学是一个自由表达,自信追逐,情感共鸣与频繁互动的时代,内容丰富。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吸的原理很明显,很容易找到与自己情趣相投或是有共同话题的知音或是知己。大学生情感模糊向往浪漫,但是爱憎分明。希望与自己的知音人共同在大学时代留下美好的回忆,以及通过旅游来相互宣泄自己的情绪,寻求共鸣。每个人都是需要与人沟通的,通过语音、行为来表达自己,来拉近距离。爱情、友情,包括亲情都是这种情感旅游的导索,是大学生宝贵的财富。
4.4畅心飞翔、追求自我大学生,蓬勃的一代,喜欢猎奇探索。大部分的人是有超越的思维,但止于行,大学生不是狂妄自由的代名词,他们有时候是成熟的,需要理解与体谅。从大学生自身特点的优越性考虑,大部分想完全释放,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践行思维。其与“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有异曲同工之妙。思想超前奇特不代表能拓于现实,大学生想经历一些不一样的非寻常经历,有危险系数等级具有探索性意义的旅游成为大学生的梦幻之地,期待自己能够在那样的环境中找到内心不一样的自我,畅游心扉,追求完美自我。
5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旅游策略开发研究
5.1时间策略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很多,根据不同的情况推出不同的方案。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算起来一年有约170天,是一个可观的旅游数字。周末、暑假、节假日,大部分学生选择的不是旅游,而是回家。其实这是有原因的,第一,节假日人太多,太拥堵;第二,周围学生的行为带动性;第三,旅游社没有相配套适宜大学生的旅游策略等。周末游其实蛮多的,大学生喜
欢利用一天或是两天空闲的时间来游览这座城市吸引人的地方,寻找乐趣与享受。长途旅游时,大学生大部分不拘小节,简单之住、吃、行,想得到更多的是实在的旅游享受。相对而言,大部分大学生选择暑假旅游,时间比较长,旅途中能得到更多更丰富的内容。从而大学生此时参团旅游的比较多,刚好与大众游拉开了时间,旅游社应该就此来探索一些符合大学生特征的时间策略方案[5]。
5.2空间产品策略
景物都是有生命的,有些事物可以存在它的空间价值,不用很直白,不用很茫然,就是那种一见韵味无穷的感触。旅游对象有名胜古迹、民族风情、自然风光、野外探险、拓展健身、社会调查等。大学生这个群体偏向于后面四类。自然风光有陶冶性情舒缓心境的作用;野外探险是大学生心底永恒的向往,有利于挖掘大学生的内在潜力;拓展健身是因为大学生比较懒散,躲在宿舍或是学校中,泛于锻炼,尤其是女生,健身性旅游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和身心素质;社会调查是大学生常有的建设性旅游,例如学校组织的“三下乡”活动、某旅游地环境调查、主题实践性调查等,调查性旅游是学术目的性比较强的,在于开发学生的实践能力。旅行社应该根据学生的需要来分类别设置旅游项目,有意识地追索大学生选择不同旅游产品,其所内含的表象需要上升到心理追求的思维模式。
5.3心理寄托策略
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奇特,教育同时也让人的表达形式多样化,不是直白地表述,就与人的性格一样,也是万般特色。大学生的思想已接近于成人,学习负担虽然轻,但是想法比较多,心思也比较复杂,需要更多的关怀和注意。但是,有时候,又怕这种关心会成为一种负担和隐患。大学生想隐藏心事的理念还是有的,不想被看穿所有,只是希望寄情于山水或是娱乐,来表达自己的喜悦或是缓解自己的郁结,希望有人陪伴度过美好或是难过的时刻。旅游业发展中,情景演示性比较难,但心理暗示还是可以表达的,所以应该多注意氛围的营造以及景色象征性的创造。有了心理牵引力,才能有进一步的靠近或是伸展。
5.4品牌塑造策略
品牌是每个行业都该有的一个策略。竞争的时代,要求把握竞争的内涵和本质。要根据行业特点以及所针对的群体来分析研究竞争的策略。大学生意识的高度趋同性与神速模仿性使竞争不可消除,旅行社得抓住这瞬息万变的资讯来导入品牌的意识。大学生是受教育的一代,更是理解与挑剔的一代,集合了知性与感性。注重细节的到位,服务的质量,产品的鲜明特色以及内含的企业意识。旅行社如何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得了解大学生对品牌的理解。品牌概念不是打造最好而是打造能支柱现今形势的,能在大学生中有牢固特色形象的一种意识。大学生看重的不仅是资源的形象,更多的是围绕在这周围的一种心灵的感觉,让人舒服奔放。旅行社又可以借助成熟“品牌意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口碑,来拓展品牌的连带效应,出现另一延伸的品牌。这就是语言魅力,大学生是善于接受、勇于思维与维护的一代。
5.5填充策略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大学生旅游的特征越来越多,变动性越来越细致,更多策略研究的开发需要一支坚强的队伍[6]。一直以来大学生旅游市场,国家或是旅行社都认为是一个小的补助及不成熟市场,因此发展有一些难度。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大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搜索信息。那么,政策宣传的倒向,网络营销的拓展都能创造一个优秀的开发模式或是营销策略。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的网络平台与企业文化标志。作为时代前线的大学生自然成为网络的网摞者,网上关注世界动态、网上购物、在线论坛以及网摞各种自己需要的信息,几乎所有的事都可以通过网络途径来过渡或是进行。同时大学生内部完全可以自行开办一个具有此类性质的社团,通过社团的力量来宣传、组织或是外围连结,都是比较可靠可行的。兵家常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想有新发展就得掌握大[6]
学生的每一段变动,要与时俱进,索取发展的时间与空间,打造不一样的策略营销。旅游中穿插些内容或是活动,例如团购价、限时折扣、组团奖励、网络宣传画册设计、描述性暗示等等,都可以是大学生旅游的促进因素,关键在于适时适机运用。
6结语
大学生旅游业的发展是雏形待兴盛的阶段,存在着不足,但正是因为这样,它的上升空间,发展的时间都是不可度量的,贵在把握其特征——其本身特征及环境特征。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又包含着个性鲜明,旅行社很难开发出相适宜又有长远发展潜力的营销策略。其实策略太多也是比较难以筛选的,因为都是不够完备的,从来卖家与买家是相对的,互利是一个超理想的平台。作为大学生,更能理解这个道理,他们追求的不是整个过程的优越,往往是一个情景、一个细节、或是一句话,生活很简单,旅游很舒服就可以。这就是“睛”于“龙”的意义。大学生旅游营销要放开常规旅游的枷锁,更多考虑是各人特征或是小团体特征采用组合式的方式旅游,这应该能成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热点。时代在更新,思维也得与时俱进,旅游想法也能有一个层次高度,结合时代创造大学生接受欣赏的旅游策略。本文就目前看到的大学生的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总结了一些营销策略的思路,简单表述了大学生的需要与旅行社思维的更换,留有空间与时间去更进一步地追逐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马东升,郑向敏.大学生旅游市场再认识及其营销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08):39-43.
[2] 关于当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与旅游企业均衡发展的研究分析(以合肥学院为例)
[3]郭峦.中国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09):69-71.
[4]梁留科,钱宏胜,陈德广.河南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初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7(02):77-80.[5]郭伟,张圣楠,李海梅.秦皇岛市大学生旅游市场开发初探[J].黑龙江对外贸易,2007,(09):90-92.[6]熊礼明,苏长高.学生旅游市场开发探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6):
24-26.[7] 刘静艳,杨婷婷.高校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旅游科学,2005,(03):34-37.[8] 蔡加珍.试论学生旅游行为和消费选择模式[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01):29-322004.(6):24-26.[9] 李广.学生踊跃出游 只是缺少特色[N].中国旅游报, 2000-05-10.
第三篇: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开发(小编推荐)
我国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征及其开发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摘要:分析了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从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支持系统、供给系统、需求系统和信息系统等方面探讨了当前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旅游产品组合、政策引导支持、宣传促销和安全管理等方面探讨了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关键词: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开发
中图分类号:F 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854(2004)01-0095-05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不断发现和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日益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学生旅游因其发展的速度、突出的活力而正在成为旅游业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甚至有学者认为学生旅游将是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关键部分.我国有学龄青少年2.2亿多,仅城镇人口中的青少年学生就有数千万之众,如此广大的青少年客源群体,是旅游市场的一块“肥肉”、一个富矿,若能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必将会使中国旅游市场的盘子里大大增幅.然而,目前对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研究却刚刚起步,对其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也很缺乏,这与我国数量巨大的学生旅游者是不相称的.因此,充分了解我国学生旅游市场的特点和开发现状,推出适合青少年学生的旅游产品是当前学界和业界面临的共同课题.1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特征 1.1 出游人数多,但以散客为主
因自身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加之有更多的课余时间,青少年学生有着比成年人更强烈的出游动机.据对重庆、昆明、南京3个城市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1]:62.5%的大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19.5%的大学生准备出游.全国青联青少年社会调查系统网络中心与中国旅游报假日周刊所作的抽样调查表明:50.8%的大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2].如果仅以50%的比例来推算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参加旅游的大学生将达280万.中小学生外出旅游也不在少数.北京、上海、广州几家电视台联合举行的暑期出行调查显示[3]:在被访的人中,准备让自己的孩子暑假外出旅游的,广州为55%,北京为43.6%,上海为30%.2002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4]:目前北京市85%的家长愿意在假期送孩子去旅游;在广州的中小学生中,95%的有参团经历.如果仅以10%的乐观估计,参加旅游的中小学生将达到2 000多万人,两者的总数将近3 000万人,约占2001年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20(2001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7.84亿人).如果考虑假日或周末父母带领青少年儿童出游,这个市场将会更大.尽管学生出游人数众多,但以散客为主、团体为次.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1215名学生旅游者中,有1 132名学生采取了散客旅游的形式外出旅游,只有83名学生采取了包价旅游的形式[5].这主要是因为包价旅游一般路线确定,机动性差,难以满足学生向往自然、热爱自由的秉性.1.2 旅游动机以观光娱乐为主,探险、修学等为辅
旅游动机是直接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由于青少年学生生活经历较少,对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所以,他们旅游的目的多是为了观光,选择的也多为与自己日常生活环境反差较大的著名旅游地,如桂林山水、北京故宫、云南民族风情等等.青少年学生还充满勇气和富于幻想,因此,探险旅游也颇受青睐.另外,“当学生就要多学知识”的观念,也使外出修学成为学生出游的一大动机.赵幼芳等[6]进行的调查分析显示:16~26岁的青少年旅游目的有42.29%的意在增长知识,35.16%意在寻求乐趣;保继刚等[7]对北京国内游客的行为进行分析发现:17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对游乐场最感兴趣,其次是郊野风景区,17~30岁的青年人对郊野风景区最感兴趣,他们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
是观看自然风光或是寻求乐趣.笔者对河南大学的部分大学生出游目的地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选择多为自然与人文资源兼有的旅游地(见表1).表1 大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 % 名胜古迹观光游 名山大川观光游 探险猎奇游 科学考察游 高新技术参观游
1.3 旅游消费水平有限,但商机无限
经济因素是一切旅游需要产生的基础,它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旅游需求,还决定着一个人的旅游支付能力、旅游消费水平、旅游方式以及旅游时间的长短和目的地的远近.青少年学生生活还没有独立,没有经济收入,旅游消费大多来自父母给的零花钱(42%),所以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他们的旅游消费都相对低于成年人,以基本消费为主(见表2).但由于学生人数众多,从而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按2000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学生出游人数占出游总人数的14.7%,学生人均花费为449.3元/人,如果学生每年出游1次,旅游业的收入将是7.44×14.7%×449.3=91亿多元,由此带动的总收入将达400多亿元(旅游带动效应按1∶4.3计算),约占2001年国内旅游总收入的1/8(2001国内旅游总收入3 522.37亿元).由此可见,我国学生旅游市场已初具规模,开发学生旅游市场正当其时.表2 2001年国内不同年龄游客每次出游的人均花费[8]
元 14岁以下15~24岁25~44岁45~64岁65岁以上 城镇413.3 635.1
885.1
746.7
785.6 农村332
570.69
609.33 640.36
496.95 1.4 旅游度假行为特征
1)出游时间.学生旅游有着明显的时间结构特征,表现出淡旺季差异显著.据调查,有65%以上的青少年学生选择暑期旅游,特别是在每年的高考、中考之后,即7,8月,只有9.3%的学生把旅游活动安排在周末.同时,学生旅游的度假时间也较短,平均为4.8 d.2)在出游方式.大学生和部分高年级中学生的自我独立性较强,多倾向于背包旅游和旅途的自我设计,喜欢自助游,而很少参与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见表3).而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处于父母及其他亲朋好友的强烈影响下,一般参与家庭游或与朋友、同学结伴出游.表3 大学生出游方式选择% 自助 小包价(门票、交通费)团队包价
3)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大学生一般倾向于中长距离,约有52.1%的大学生愿意进行中长途旅游,29.7%的学生选择短途旅游;中小学生的旅游活动范围多在市区、市郊或者本省范围内.2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青少年学生旅游前几年就在我国崭露头角,但当时主要由共青团以冬、夏令营的形式开发的.自1999年国家为中小学生“减负”的政策出台后,中小学生旅游热潮一涌而起.它所凸现的巨大市场潜力引得许多旅游企业纷纷涉足,推出了一大批为青少年学生量身订做的产品[9].如“广之旅”2000年就以“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为卖点,推出了一批修学旅游产品,如工农兵修学营、生态考察营、科技奇趣营、民俗风情营、井冈山革命老区寻踪游等;北京航天国际旅行社也组织了航天科技夏令营,推出了包括中华航天博物馆、航天育种基地、火箭发动基地等在内的数个景点;还有一些旅行社组织了赴境外了解异域历史、强化英语的夏令营等.这种从具有行政色彩的暑期夏令营到学生旅游的百花齐放说明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已真正启动,正在成为全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2.1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供给系统
1)旅游产品的针对性不强.目前,旅游市场上很少推出专为青少年学生设计的产品,大多旅游产品或把成年人的旅游产品简单的“克隆”套用在青少年学生身上;或简单重复课堂上的内容,形式老套.如大部分旅行社推出的夏令营,只是将以前的成人线路稍加变动,添上一些适合孩子游玩的行程,草草包装一番就美其名曰:“某某夏令营游”.一项调查也显示:80%的家长对夏令营不满意,不是搞成变相的旅游团,就是一味的吃苦教育.如沪上7家知名旅行社联合推出的一项名为“星星雨·手拉手”会宁助学游的活动,由于以“吃苦”为主题,缺乏创新,结果报名者寥寥,被迫取消.2)部分针对青少年学生目标市场的产品名不副实.如近年来推出的“青年旅馆”业,本来是从青年人经济拮据的现实出发,意在为青年旅游提供一个既经济又安全的住宿环境,但每人每天40~60元的定价却让学生旅游者望而却步[10].3)旅游产品形式单一.青少年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望强烈的团体,但很多线路设计者却片面地理解了“求知”含义,一个专题线路下来,不是高校校园,就是科研院所,使旅游线路陷入单一化的境地[11].4)产品价格不菲,脱离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有些旅行社不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纯粹以赢利为目的,设计的旅游产品价格离谱,远远超出青少年学生的消费水平.如一些“出国游”、“修学游”,价位普遍在万元以上.再如一些大学游,1个10 d的大学游,住6~8人间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加上几个常规景点,竟收取高达3 000元的费用,还不包括交通费,导致家长、学生的不满.2.2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支持系统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和有关政府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然而,目前一些旅游企业由于没有看到青少年旅游市场的潜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这一市场;还有一些旅游企业碍于青少年市场开拓的艰难性,嫌其利润薄、事情多、责任大,或是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从而放弃了这一市场.笔者曾对开封市几家旅行社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旅行社在开拓青少年旅游市场方面都还没有投入精力.结果一方面使许多商家挤在观光旅游的独木桥上压价竞争,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和家长由于找不到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产品而望眼欲穿.不仅如此,包括所有的导游、司机、餐厅、车队都不愿意接学生团.从政府职能部门来看,政府部门虽然增加了“五一”和“十一”的假期,但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关于学生出游的规定,并没有解决造成青少年旅游市场低靡的关键问题.在国外,对青少年学生旅游实施很多的优惠政策,对开拓学生旅游市场的旅游企业也给予支持.如本部设在丹麦哥本哈根的国际学生旅游联合会,每年专门针对青少年学生旅游发行旅游优惠卡150多万张,持卡的学生享有机票、住宿、游览等方面的优惠;日本、美国、朝鲜等国也对开拓学生旅游市场的旅行社实行税收、线路设计等方面的优惠.而在我国,大中专学生凭学生证每年只能坐4次火车,且局限在学校和家庭所在地之间,旅游景点景区对这些学生几乎不实行优惠,中小学生坐火车出游也没有很多的优惠,对开发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企业也没有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一些教育部门对学生旅游也不是很重视,他们将所辖院校的师生旅游“包”给本部门投资设立的旅行社,不仅部门、地区的“垄断”造成了部分有“权”组织教师、学生出游的旅行社却因“日子好过”而不求创新,而且许多临时搭建的“草台班子”甚至连营业执照都没有,在组织上、交通上和接待内容上根本无法保障质量,甚至把青少年带进商店购物,身心安全得不到保障,致使学生家长十分担心.2.3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信息系统
旅游信息的获取是青少年产生旅游动机和进行旅游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国有条件的大学、中学、小学已并入该网络,利用网络进行产品发布和促销已成为现代产品促销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青少年旅游市场的运作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这方面的产品较少,极个别信息只见于《中国旅游报》.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以及各大旅游网站主页中只有零星的相关信息.另外,在推出的少数专项线路中,旅游解说系统还没有形成.而且,专门负责学生旅游的一些相关机构如旅游协会等在国内还相当缺乏,学生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旅游的发展.2.4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需求系统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学习求知的阶段,求知欲强,好奇心浓,勇于冒险进取,对旅游产品的要求比较高.这个群体人数多,身体和心理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是很强,致使一些旅游企业不敢组学生团.目前,青少年旅游活动都处于自发的状态中,旅游者在线路选择(特别是长线旅游)方面得不到有益的指导,出游有很大的盲目性[12].这样不但影响旅游的效果,往往还会造成旅游事故的发生.3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对策
3.1 旅游企业要认真研究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旅游企业应摒弃“学生市场没钱赚”的错误观念,重新认识学生旅游市场.国际青年旅游联合会秘书长彼德·德琼指出:青少年学生旅游者的消费事实上属于中高档,旅游周期长,又具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和勇于探险精神.从人均消费讲,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远大于那些住星级宾馆的“高档消费者”.彼德·德琼还预言青少年旅游市场发展将居领先地位.这说明学生旅游市场其实是大有可为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13].1)要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青少年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应根据青少年成长发育的阶段差异,按不同年龄及其与年龄相互配合的学习阶段来考虑定位和设计(见表4).表4 青少年学生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阶段 年龄/岁 组团方式
产品类型
产品特征
小学生7~12父母带领型/团体组织型
夏令营、科普游、主题公园
趣味性、教育性 初中生13~15父母带领型/团体组织型
森林、环保、科技游、名胜古迹游、乡村游
趣味性、参与性、科普性
高中生16~18团体组织型/自主型/同学结伴型
名校大学游、环保、科技游、名胜古迹游、乡村游
娱乐性、参与性、文化性
大学生19~24自主型/同学结伴型
学术考察、修学、探险、体育竞技、名胜古迹、民族风情
文化性、刺激性、冒险性
2)档次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大多数学生出游讲究经济,注重旅游体验,而在食宿方面的要求低于成人,也较随意,因此,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时就应着重于增加学生旅游者的旅行体验,同时产品的设计和服务整体组合,既不能平平淡淡,也不能一味求新求奇而与学生平时的生活差别太大.另外,大中学生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较强,他们希望能在旅游活动中有充分的控制感,并以此作为取得成功的象征,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旅游企业在设计旅游产品和服务整体组合时应为他们提供多样的选择.3)加强与学校、学生旅游组织者的沟通和联系.旅游企业与学生难以进行直接的联系,学校、学生旅游组织者是联系学生与企业的纽带,通过他们的帮助,旅游企业能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需要和特点,以便更有效地开发学生旅游市场.3.2 政府部门要加强引导
首先,要为学生出游提供优惠措施.如交通部门应放开政策,对学生假期旅游实行全面打折优惠,而不应将学生持学生证优惠这一措施仅仅局限于学校和家庭所在地之间及每年4次的使用权上.除此以外,还应鼓励餐饮、旅馆、景区景点等在青少年住宿、餐饮和门票上收取较低的费用.其次,修建相关的配套设施.如青年旅馆、家庭旅馆,设立旅游宿营地、帐篷等价格较低的住宿设施.使青少年学生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第三,要加强宣传.一方面,不仅要针对青少年学生,而且要针对家长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要选择好媒介.当然,传统的宣传媒介是必要的,但考虑到现代青少年热衷于网络,应积极制作、完善网上宣传促销.此外,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兴趣,一本好书,一部好的电影,好的电视节目本身就是好的宣传媒介,例如《庐山恋》、《少林寺》、《藏龙卧虎》、《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曾激发了千千万万的青少年学生旅游的愿望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还要发挥政府的“公众服务员”职能,密切与旅游企业、各类院校的联系.通过政府引导和舆论导向,努力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以支持旅游企业积极开拓青少年旅游市场,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局面.除继续加强法规建设外,还应设立相应的旅游安全机构和安全预警系统,完善旅游保险,在各景点建立医疗卫生站和餐饮卫生管理机构,加强旅游安全教育,提高旅客安全意识.3.3 学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旅游
学校应把学生旅游当作发展素质教育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对学生旅游组织者的正当活动给以支持并加以指导,鼓励他们在组织学生旅游活动中锻炼组织能力,培养团队精神,让学生旅游团在发展学生旅游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校方也应意识到,学生,特别是大中专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将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的愿望和热情.因此,学校应引导和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在旅游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关心社会,观察现实,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旅游活动中展现当代学生的风采.学校还应积极配合旅行社的工作,加强对学生旅游的组织管理.
第四篇: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一)旅游地开发策略
旅游地开发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一个旅游地要进行旅游产品开发,首先必须凭藉其旅游资源的优势,或保护环境,或筑亭垒石,或造园修桥,使之成为一个艺术化的统一游赏空间,让原有风光更加增辉添色,更符合美学欣赏和旅游功能的需要。旅游地开发的策略,根据人工开发的强度及参与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种:
1、资源保护型开发策略。对于罕见或出色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要求完整地、绝对地进行保护或维护性开发。有些景观因特殊的位置而不允许直接靠近开发,它们只能作为被观赏点加以欣赏,其开发效用只能在周围景区开发中得以体现,对这类旅游地的开发,其要求就是绝对地保护或维持原样。
2、资源修饰型开发策略。对一些旅游地,主要是充分加以保护和展现原有的自然风光,允许通过人工手段,适当加以修饰和点缀,使风景更加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在山水风景的某些地段小筑亭台;在天然植被风景中调整部分林相(林业术语,指各种植物群);在人文古迹中配以环境绿化等,就属于这类开发。
3、资源强化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指在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采取人工强化手段,烘托优化原有景观景物,以创造一个新的风景环境与景观空间。如在一些自然或人文景点上搞园林造景,修建各种陈列馆和博物馆,以及各种集萃园和仿古园等。
4、资源再造型开发策略。这类开发不以自然或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仅是利用其环境条件或设施条件人工再创造景点,另塑景观形象。如在非资源点上兴建民俗文化村、微缩景区公园等。
(二)旅游路线开发策略
旅游路线开发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需求和最有利于企业竞争为指导,遵循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具有以下几种旅游路线产品的组合策略:
1、全线全面型组合策略。即旅游企业经营多种产品线,推向多个不同的市场。如旅行社经营观光旅游、度假旅游、购物旅游、会议旅游等多种产品,并以欧美市场、日本市场、东南亚市场等多个旅游市场为目标市场。企业采取这种组合策略,可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扩大市场份额,但经营成本较高,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实力。
2、市场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向某一特定的市场提供其所需要的产品。如旅行社专门为日本市场提供观光、修学、考古、购物等多种旅游产品;或者以青年市场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开发探险、新婚、修学等适合青年口味的产品。这种策略有利于企业集中力量对特定的一个目标市场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其各种需求,开发满足这些需求的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产品。但由于目标市场单一,市场规模有限,企业产品的销售量也受到限制,所以在整个旅游市场中所占份额较少。
3、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只经营一种类型的旅游产品来满足多个目标市场的同一类需求。如旅行社开发观光旅游产品推向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市场。因为产品线单一,所以旅游企业经营成本较少,易于管理,可集中企业资金开发和不断完善某一种产品,进行产品的深度加工,树立鲜明的企业形象。但采取这种策略使企业产品类型单一,增大了旅游企业的经营风险。
4、特殊产品专业型组合策略。即针对不同目标市场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如对欧美市场提供观光度假旅游产品,对日本市场提供修学旅游产品,对东南亚市场提供探亲访友旅游产品;或者经营探险旅游满足青年市场的需要,经营休闲度假旅游满足老年市场的需要等。这种策略能使旅游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目标市场,使产品适销对路。但企业采取此种策略需要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投资较多,成本较高。
第五篇:大连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
大连会展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研究
摘要:大连把会展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促使会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迅速的带动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大连具有快速发展的会展业、丰富的旅游资源、良好的环境、方便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等,使其在发展会展旅游业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相对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大连在发展会展旅游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为大连发展会展旅游提供政策支持。
关键词:大连;会展旅游;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9-0041-02
大连会展业在我国起步较早,在国内乃至国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近几年,大连提出“大会展”的发展方向,将把会展旅游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之一。虽然目前大连会展旅游发展还是很薄弱,但是大连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热点城市,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更重要的是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这些优势为发展会展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大连会展旅游的发展优势分析
1.1 会展业发展迅速
大连会展业的兴起以大连星海会展中心落成为标志,至此以后大连星海会展中心承办的展览、会议项目由少到多,规模也越来越大,主题也从单一到多元化发展,类型从综合到专业。会展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旅游业,应运而生了会展旅游,近几年,会展旅游逐渐成熟起来。在“十一五”期间,大连展会数量、展会总面积、参展企业、专业观众、普通群众等主要指标都呈现上升趋势,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会展旅游市场的高速发展。
1.2 地理位置优越
大连从空间上看,靠近北京和天津,临近日本和韩国,处于世界三大经济体之一东北亚的核心位置,是进出口的中转平台。大连是辽宁最南端,东濒黄海,西临渤海,是重要的港口城市,交通便利。目前,大连已经成为东北地区金融、航运、贸易中心。
1.3 旅游资源丰富
大连旅游资源丰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是著名的避暑胜地。大连海岸线绵长,大小港湾达30多个,岛屿总数达750个。大连自然风景区众多,可以分为5大景类:地文景观类、水文景观类、现代人文吸引物类、历史遗产类、服务类。其中5A级景点3个、4A级景点6个、3A级景区4个。此外,大连城市环境绝佳,曾获国际花园城市的最高奖。
1.4 基础设施完善
大连星海广场是金融商务区,不仅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而且交通便利。而大连世界博览广场则集展览、会议、餐饮、旅游、商务中心等功能为一体。大连市星海会展中心是一个综合性会展场馆,配套服务设施全部采用智能化管理,功能齐全,大连的许多星级酒店也承办会议,拥有先进的技术与设施。大连是东北地区星级宾馆酒店最多和最全的城市。目前,挂牌的五星级酒店8家,四星级酒店20多家,三星级酒店60多家,其规模、设施、服务等均具有国际水平,已经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全方位、档次齐全的旅游接待网络。
1.5 政府高度重视
大连市政府运用先进的城市经营理念,大力实施服务业导向战略,促使大连旅游业从观光游“一枝独秀”向观光、会展、休闲游“三位一体”转变,强化服务观念,搞好部门协调,提升城市办展环境。大连市政府一直致力于对外宣传和提升大连城市形象,密切与国际会展名城在旅游业、会展业等各方面合作。除此之外,为大连会展旅游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大连会展旅游存在问题分析
伴随着我国会展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会展旅游的发展,其中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发展非常迅猛,在国内会展旅游业首屈一指。而大连在发展会展旅游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会展旅游业的发展较为滞后。
2.1 缺乏专业会展旅游管理机构
我们放眼于世界,所有会展旅游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设有专业的会展旅游管理机构。大连虽然最早建立了大连会展管理小组办公室,但该部门主要负责全市展览工作的规划、指导、管理、协调,但对于大连会展旅游的发展没有具体负责部门和发展举措。目前,大连会展旅游主要是由一些旅行社承办,没有专业性可言,只是过度的追求短期效益,引起会展旅游者的强烈不满,从而导致大连的会展旅游业止步不前。
2.2 法律法规体制不完善
虽然大连市政府对大连会展业发展出台了一定的法律体系,但是对会展旅游的法律法规却是一片空白,没有成文的法律文章。在会展旅游的发展中,对于办展资格审核、审批、展会诚信度调查都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会展和旅游部门合作不充分,办展的中介公司良莠不齐,提供的会展旅游服务不完善,存在许多人为干扰,这些都制约着会展旅游的发展。
2.3 会展品牌的影响力下降
对于大连具有影响力的会展品牌,我们很容易想到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交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等。但是最近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大连国际服装纺织品博览会等品牌展会一直在走下坡路,已经成为政府的负担,这是因为展会定位的不准确、主题不够明确、市场营销目标不鲜明、办展的质量也不如其他同类展会而导致的。会展品牌影响力的下降,是阻碍大连会展旅游不能走向市场化、规模化的重要因素。
2.4 缺乏专业从业人员
大连许多会展公司刚刚步入会展市场,因为专业的行业人才匮乏,所以没有办展经验,在办展时缺乏深入调研,盲目的举办展会,过于追求短期效益,对整个市场造成恶劣影响。为了改变现状,我们需要一支稳定的、高质量的专业会展队伍,特别是熟悉会议、展览、旅游业务、掌握国际惯例、富有运作经验的专业人才。
2.5 会展旅游季节性明显
大连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城市,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是避暑圣地。但大连作为旅游城市季节性非常明显,大连旅游旺季是在5月到11月,我们可以看到大连几乎所有的展会、会议都在这几个月内举办。展会举办过于集中,冬季几乎是空白的,这对大连会展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