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精)

时间:2019-05-14 21:4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精)》。

第一篇: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精)

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卫平更新时间:2012-2-20 如何用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操作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有效的金融服务,值得当前广大金 融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

一、用新的银行理念与制度,设计、打造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机制 农村金融服务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农户贷款提供者十分集中,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获 得贷款的农户数占全国获得贷款农户的比例高达 98.7%。同时人均贷款水平差距也很大,农村地区的人均 贷款额在 7700元左右,而城市的人均贷款额为 3.5万元,仅为城市人均的 22%。目前,仍然有 8901个乡 镇只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无金融机构乡镇有 2868个。基于此,当前应抓紧以下方面:

1、新农村建设呼唤金融机构的强力助推。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与金融资产的趋利性,又是必须正视的客 观存在的一对矛盾。金融部门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资金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 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趋利性。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性, 从而成为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区域。如此看来,探索一种在资本回报率不高的农村地区尽量谋得最 大效益的经营模式,将是涉农金融机构亟待创新的历史性课题。

2、在 “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 ” 的新阶段,金融支农应多管齐下。除了采取政策引导、窗口指导等行政手 段外,还应更多地考虑利用市场手段、价值杠杆、利益调节等经济手段去矫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偏差, 利用利益机制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向农村回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农业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 机制,实现金融机构商业经营上的可持续性。

3、金融支农应逐步从政策性支持向商业性支持角色转变。有鉴于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商业运作已是大势所趋, 商业银行所担当的角色会从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与中介, 渐变成宏观调控的对象, 其商业性功能在增强,而公益性、救助性的色彩不断淡化。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 “ 看不见的手 ” 在资 源配置中 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商业化运作,动员金融机构各自找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 力点和利润增长点。

4、支持新农村建设绝非涉农金融机构一家之事, 而是全社会各类金融机构共同的责任。放眼展望从 “ 旧 农村 ” 到 “ 新农村 ” 的实现路径,归结起来有三条:一是 “ 异化 ” :即城市化,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农村变 成城镇;二是 “ 进化 ” :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三是 “ 退化 ” :即生态与环保化, 退耕还林,搞生态环保旅游产业。三条路径演变的最终结果只能是 “ 减少农村,减少农民 ”。这样,为农民 工进城和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而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就成为城乡金融长期艰巨的任务。所以,必须依靠 城市金融在内的整个金融机构互动共促,政策金融、开发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合力支持,才能完成 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社会变革过程。

二、努力解决农村融资中的 “ 瓶颈 ” 和 “ 死结 ” ,吸引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形成 “ 堰塘效应 ”

佳县,一个连续 19年陕西省倒数第一名的全国贫困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在这个总人口 27.1万的革命老区,农业人口占 91.1%。全县面积 2028平方公里, 30%的沙区, 48%的丘陵沟壑区,还有 22%的土石山区。来自《 IT 经理世界》的数据显示,截至 2008年 5月末:佳县金融机构存款总额是 6.08亿元, 其中农村信用社 2.8亿元,农业银行是 2.3亿元,邮政储蓄 8828万元。分别占比 47.84%、38%和 14.52%。可是在 3.7亿元的贷款总额中,信用社 2.8亿元,占到了 75.96%,农业银行是 8433万元,占 22.67%,邮 政储蓄 510万元,占到了 1.37%。也就是说,信用社用 47%的存款放出了 75%的贷款,占整个贷款市场的 3/4。另外的 1/4中有绝大部分已经像抽血一样被农行抽走,资金严重外流。这是一个县的金融服务全貌。

1、“ 贷款难、难贷款 ” ,是广大农村多年未治愈的顽症。究其症结,原因多多,十分复杂,但可以得出 一点结论:农村金融产品 “ 货不对路 ”、供需脱节,存在 “ 瓶颈约束 ”。其实,金融产品交易如同其他商品买 卖一样, 同样需要有一个适当的价格(利率 和适用的交易方式。但现实生活中金融产品的 “ 交易价格 ” 和 “ 交 易方式 ” 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一

是让渡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利率问题,管制的利率形不成借贷双方均能接 受的公平价格;二是完成信贷行为所要求的抵押担保物难找问题。

2、人们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 “ 一浮到顶 ”、“ 优农不惠农 ” 多有微词。但笔者认为,这种普遍的经济 现象自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因为 “ 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事实也已证明:人为压低的贷款利率和管制的利率政策,已经导致金融资源不愿去农村发展,而更倾向于投向效益好、回 报高的工业和城市,形成社会资金的 “ 虹吸现象 ”。如果利率不能市场化,农村金融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将难 以为继。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县域企业的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 5倍,户均贷款数量仅相当于大中型企 业的 5‰ ,贷款管理的成本大约为大中型企业的 6倍。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的资产和资本回报,常常不足以 弥补组织资金的成本和贷款风险。从客户方面考察,有贷款需要的借款者最关心的并不是利率高低,而是 贷款的可得性。央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目前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成本中,银行贷款利息只占 20%。从操 作层面考察,低利率并不能使信贷资金真正到达贫困农户和最需资金的客户手中,反而会给金融机构中的 少数人提供因资金作为稀缺资源而寻租谋利的机会。事实上,较低的利率,无法形成有效的利率约束,使 得资金无法流向相对有效使用资金的借款者,从而不利于资金最大效用的发挥。从世界范围考察,农村金 融一直是以高利率为特征的。小额信贷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明显特点之一便是远高于一般银行的利率水平。如孟加拉国商业银行年利率为 10%— 13%,小额信贷机构年利率更高达 20%— 35%。有鉴于此,在我国应 逐步取消贴息贷款的做法, 政府补贴的对象应该是交易成本而不是利率, 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给予补贴, 或给予利税减免。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也不宜实行优惠利率,其贷款利率应比市场利率稍高一些。只有 “ 三农 ” 贷款变得有利可图,才会出现 “ 心系农村、钱投农业、资金回流农村 ” 的可喜局面,让广大农村 成为资金集聚的 “ 堰塘 ”。

3、农村金融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另辟蹊径,最重要的是建立有异于商业银行的借款还贷机制。首先要 打破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的贷款机制。在美国, 动产融资占到小企业融资总量的 70%, 而在新兴市场国家, 却存在明显的信贷不匹配现象:银行所接受的担保物 73%是土地和建筑等不动产,而广大中小企业却普遍 欠缺不动产担保

资源。世界银行在 2005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 60个以上的中低收入国家存在以 上不匹配,这些国家的企业资产结构中,只有 22%是土地和建筑。限制动产,特别是存货和应收账款作为 担保物,导致动产在广大新兴市场国家成为 “ 死亡资产 ”。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 60%以上是 应收账款,更急于打通应收账款融资渠道。人民银行石家庄中支调查走访了 129家民营企业,发现信贷需 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原因依次为:不能落实担保、抵押(80%、企业有逾期贷款(50%、经营管理不善(30%、负债率过高(30%、产品没销路(30%。由于农民和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很多的可抵押的不动产,因此, 建立和完善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制度,促使农村资源转化为金融信用,或许能解开农村融资中 的 “ 死结 ”。

一是建议对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基地等,通过发证确权等方式,促使农民手中有限资源转化为金融 机构认可的、可流转的信用依据;二是针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动产融资需要,按照《物权 法》规定的动产质押制度,创新诸如厂商银三方合作担保、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 提供便利;三是发展以亲友链、社区链为特征的关系型贷款,开展 “ 文明信用工程 ” 建设;四是成立信用担 保中心, 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 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选择经营管理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 +担保公司 +银行 +农户的四位一体的金融创新 方式。

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高效金融服务的几点建议

1、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来支撑。要创新农村 金融服务组织,改变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 “ 单打独斗 ” , “ 一社 ” 难支 “ 三农 ” 的窘况,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全新金融服务。首先要创新信贷产 品,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贷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按揭贷款、农产品套期 保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贷款、地方资源开发贷款、科技农业生产推广贷款、农村消 费贷款、农民进城务工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其次,创新结算和中间业务。加快建立城乡通用的 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以及保函、信用证、银行卡等业务;探索开办网上银行、个人理财、信息咨询、代收代付、担保等服务;筹办国际结算、外汇业务。再次,创 新农业保险业务。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补贴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 织;设立再保险公司,对涉农保险业务实行再保险。第四,创新农村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直接投资,正确 引导民间融资,稳妥发展信托租赁,开拓农村资本市场,发行农业开发债券,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 产权交易市场等。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建多家股份制村镇银行。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 “ 三农 ” ,并在服务 “ 三农 ” 的 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 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许 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三是对初创阶段 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四是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村镇银行的资 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 “ 三农 ” 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 激励机制;六是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 活力。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 “ 三农 ” 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

4、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立法创新,优化金融支农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追溯过去,农村 金融的困境源自于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强制性。所以,要加快研究制定《农业信贷法》、《合作金融法》、《农 村金融服务促进法》 《村镇银行条例》等配套金融法律法规,明确金融机构支农责任、权利与义务,县域金 融机构要将吸收存款一定比例投放当地使用,对新增当地的支农贷款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政策,从法律和政 策层面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要以推动农村文明信用工程为切入点,创造和改善有利于农村信贷 投入的金融生态环境。

5、保持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持续监测工作。一是完善对不良贷款的监测 指标。一方面,用百元正常贷款收息率、百元贷款收息率等数据对一些重点信用社进行非现场监测,若测 算值出现异常,再对其正常贷款形态的真实性通过现场检查予以核实,将不合规的 “ 正常贷款 ” 还原为不良 贷款,重新计算不良率及其降幅;另一方面,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并将这一指标纳入辅助考核监测指 标,在降低新增不良贷款的同时,督促农信社将清收不良贷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与工商、税务、公 安、法院等部门配合,提高清收效果和执行效率,推动整个清收工作开展,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二是创 新股金监测指标。一方面,应协同银监部门强化股金监管,对信用社股金发生额逐笔进行查阅监测。建议 有关部门对信用社股金规范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农信社股本金的监管,为保证实收资本的准确、合规, 应逐笔严格审核股本金的来源和数额的真实性、合规性,并实行动态监控,杜绝各种违规募集股金的做法;另一方面,应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操作规定,规范信用社的分红、增资扩股、股金转让、退股、等事宜,确保股金稳定、管理规范。三是全方位综合监测费用控制情况。县级农信社机构小、网点多、营 业收入低,管理成本普遍偏高。因此,应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其他费用等进行综合监控,当有关费用 同比出现大幅攀升时,应及时发出红色预警。四是加大对地方政府扶持信用社政策情况的监测。在推动农 信社深化改革过程中, 各级地方政府都曾经做出了许多具体扶持承诺。为了把这些政策扶持承诺落实到位, 增强农信社的发展后劲,应在返还营业税、协助处理不良资产、支持业务发展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建立监 测指标,及时掌握各地落实扶持政策的情况。五是改进对新增贷款投放三农指标的监测。针对一些农信社 将部分非涉农工商企业贷款纳入支农贷款科目核算,扩充农信社支持三农的贷款余额的情况,建议改进对 农信社的持续监测指标,增加 “ 新增支农贷款增幅不得低于新增贷款增幅 ” 等表外考核指标,并通过抽查借 据、核对支农贷款台帐等手段加以完善。六是重点监测置换资产清收指标。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置换,既不 是债权的灭失, 也不是债权主体的转移。已兑付信用社并收回央行置换的不良贷款可以转化为呆账准备金, 直接增加农信社的资本实力,成为农信社最具潜力的贷款拨备来源 , 对提高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具有积极作 用。因此,应把 “ 置换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清收 ” 作为对信用社持续监测考核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建议农信 社成立专

门的工作机构,加大对已置换资产的处置力度,督促农信社依法、尽职处置清收置换资产,并建 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置换资产的清收进度。

6、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促进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加强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建立相 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行进行评议。要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对于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营运坚持更为审慎的原则十分必要。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保障其运 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运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金融监管部门应引导农村信用社、村镇 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二篇: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卫平

更新时间:2012-2-20 如何用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操作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有效的金融服务,值得当前广大金融工作者进行深入思考。

一、用新的银行理念与制度,设计、打造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创新机制

农村金融服务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农户贷款提供者十分集中,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农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农户数占全国获得贷款农户的比例高达98.7%。同时人均贷款水平差距也很大,农村地区的人均贷款额在7700元左右,而城市的人均贷款额为3.5万元,仅为城市人均的22%。目前,仍然有8901个乡镇只有一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无金融机构乡镇有2868个。基于此,当前应抓紧以下方面:

1、新农村建设呼唤金融机构的强力助推。农业产业的弱质性与金融资产的趋利性,又是必须正视的客观存在的一对矛盾。金融部门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其商业化运作必然导致资金在满足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趋利性。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其自身固有的高投入与低产出决定了它具有高风险性,从而成为金融机构不愿涉足的高风险区域。如此看来,探索一种在资本回报率不高的农村地区尽量谋得最大效益的经营模式,将是涉农金融机构亟待创新的历史性课题。

2、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金融支农应多管齐下。除了采取政策引导、窗口指导等行政手段外,还应更多地考虑利用市场手段、价值杠杆、利益调节等经济手段去矫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上的偏差,利用利益机制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向农村回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农业信贷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实现金融机构商业经营上的可持续性。

3、金融支农应逐步从政策性支持向商业性支持角色转变。有鉴于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造、公司治理、商业运作已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所担当的角色会从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与中介,渐变成宏观调控的对象,其商业性功能在增强,而公益性、救助性的色彩不断淡化。所以,要充分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通过市场化手段、商业化运作,动员金融机构各自找到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和利润增长点。

4、支持新农村建设绝非涉农金融机构一家之事,而是全社会各类金融机构共同的责任。放眼展望从“旧农村”到“新农村”的实现路径,归结起来有三条:一是“异化”:即城市化,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农村变成城镇;二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三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退耕还林,搞生态环保旅游产业。三条路径演变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这样,为农民工进城和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而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就成为城乡金融长期艰巨的任务。所以,必须依靠城市金融在内的整个金融机构互动共促,政策金融、开发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合力支持,才能完成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社会变革过程。

二、努力解决农村融资中的“瓶颈”和“死结”,吸引更多的资金回流农村,形成“堰塘效应”

佳县,一个连续19年陕西省倒数第一名的全国贫困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在这个总人口27.1万的革命老区,农业人口占91.1%。全县面积2028平方公里,30%的沙区,48%的丘陵沟壑区,还有22%的土石山区。来自《IT经理世界》的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5月末:佳县金融机构存款总额是6.08亿元,其中农村信用社2.8亿元,农业银行是2.3亿元,邮政储蓄8828万元。分别占比47.84%、38%和14.52%。可是在3.7亿元的贷款总额中,信用社2.8亿元,占到了75.96%,农业银行是8433万元,占22.67%,邮政储蓄510万元,占到了1.37%。也就是说,信用社用47%的存款放出了75%的贷款,占整个贷款市场的3/4。另外的1/4中有绝大部分已经像抽血一样被农行抽走,资金严重外流。这是一个县的金融服务全貌。

1、“贷款难、难贷款”,是广大农村多年未治愈的顽症。究其症结,原因多多,十分复杂,但可以得出一点结论:农村金融产品“货不对路”、供需脱节,存在“瓶颈约束”。其实,金融产品交易如同其他商品买卖一样,同样需要有一个适当的价格(利率)和适用的交易方式。但现实生活中金融产品的“交易价格”和“交易方式”都存在明显的问题:一是让渡资金使用权的价格(利率)问题,管制的利率形不成借贷双方均能接受的公平价格;二是完成信贷行为所要求的抵押担保物难找问题。

2、人们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浮到顶”、“优农不惠农”多有微词。但笔者认为,这种普遍的经济现象自有其客观存在的必然性,因为“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事实也已证明:人为压低的贷款利率和管制的利率政策,已经导致金融资源不愿去农村发展,而更倾向于投向效益好、回报高的工业和城市,形成社会资金的“虹吸现象”。如果利率不能市场化,农村金融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将难以为继。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县域企业的贷款频率是大中型企业的5倍,户均贷款数量仅相当于大中型企业的5‰,贷款管理的成本大约为大中型企业的6倍。农村金融机构获得的资产和资本回报,常常不足以弥补组织资金的成本和贷款风险。从客户方面考察,有贷款需要的借款者最关心的并不是利率高低,而是贷款的可得性。央行的一份报告指出:在目前中小企业取得贷款的成本中,银行贷款利息只占20%。从操作层面考察,低利率并不能使信贷资金真正到达贫困农户和最需资金的客户手中,反而会给金融机构中的少数人提供因资金作为稀缺资源而寻租谋利的机会。事实上,较低的利率,无法形成有效的利率约束,使得资金无法流向相对有效使用资金的借款者,从而不利于资金最大效用的发挥。从世界范围考察,农村金融一直是以高利率为特征的。小额信贷在国际上获得成功的明显特点之一便是远高于一般银行的利率水平。如孟加拉国商业银行年利率为10%—13%,小额信贷机构年利率更高达20%—35%。有鉴于此,在我国应逐步取消贴息贷款的做法,政府补贴的对象应该是交易成本而不是利率,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成本给予补贴,或给予利税减免。农村金融机构的涉农贷款,也不宜实行优惠利率,其贷款利率应比市场利率稍高一些。只有“三农”贷款变得有利可图,才会出现“心系农村、钱投农业、资金回流农村”的可喜局面,让广大农村成为资金集聚的“堰塘”。

3、农村金融要取得成功,就必须另辟蹊径,最重要的是建立有异于商业银行的借款还贷机制。首先要打破以不动产抵押为核心的贷款机制。在美国,动产融资占到小企业融资总量的70%,而在新兴市场国家,却存在明显的信贷不匹配现象:银行所接受的担保物73%是土地和建筑等不动产,而广大中小企业却普遍欠缺不动产担保资源。世界银行在2005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60个以上的中低收入国家存在以上不匹配,这些国家的企业资产结构中,只有22%是土地和建筑。限制动产,特别是存货和应收账款作为担保物,导致动产在广大新兴市场国家成为“死亡资产”。在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资产价值的60%以上是应收账款,更急于打通应收账款融资渠道。人民银行石家庄中支调查走访了129家民营企业,发现信贷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的原因依次为:不能落实担保、抵押(80%)、企业有逾期贷款(50%)、经营管理不善(30%)、负债率过高(30%)、产品没销路(30%)。由于农民和中小企业一般不具备很多的可抵押的不动产,因此,建立和完善动产抵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制度,促使农村资源转化为金融信用,或许能解开农村融资中的“死结”。

一是建议对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基地等,通过发证确权等方式,促使农民手中有限资源转化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可流转的信用依据;二是针对企业存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等动产融资需要,按照《物权法》规定的动产质押制度,创新诸如厂商银三方合作担保、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三是发展以亲友链、社区链为特征的关系型贷款,开展“文明信用工程”建设;四是成立信用担保中心,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融中小企业担保与农业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选择经营管理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推广龙头企业+担保公司+银行+农户的四位一体的金融创新方式。

三、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高效金融服务的几点建议

1、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一个开放、有序、竞争的多元化农村金融体系来支撑。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组织,改变农信社在农村金融市场“单打独斗”,“一社”难支“三农”的窘况,建立多种形式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并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2、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关键要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提供多样化的全新金融服务。首先要创新信贷产品,诸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贷款、农田水利改造专项贷款、大型农业机械设备按揭贷款、农产品套期保值贷款、农业订单贷款、特色产业基地建设贷款、地方资源开发贷款、科技农业生产推广贷款、农村消费贷款、农民进城务工贷款、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等。其次,创新结算和中间业务。加快建立城乡通用的现代支付结算体系建设,在具备条件的地区推广商业汇票承兑、贴现以及保函、信用证、银行卡等业务;探索开办网上银行、个人理财、信息咨询、代收代付、担保等服务;筹办国际结算、外汇业务。再次,创新农业保险业务。组建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补贴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引导建立互助保险组织;设立再保险公司,对涉农保险业务实行再保险。第四,创新农村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直接投资,正确引导民间融资,稳妥发展信托租赁,开拓农村资本市场,发行农业开发债券,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等。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建多家股份制村镇银行。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在服务“三农”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目标,有关部门应给予村镇银行必要的政策支持。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以扩大村镇银行的资金实力;二是放松利率管制,允许村镇银行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状况、债务人可承受能力自主确立贷款利率;三是对初创阶段的村镇银行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支持其发展壮大;四是加快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机构,为村镇银行的资金安全提供切实保障;五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立村镇银行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六是监管部门应出台政策,支持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进行适度的有序竞争,增强村镇银行的活力。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

4、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需要金融立法创新,优化金融支农的法制环境和信用环境。追溯过去,农村金融的困境源自于金融制度安排的非强制性。所以,要加快研究制定《农业信贷法》、《合作金融法》、《农村金融服务促进法》《村镇银行条例》等配套金融法律法规,明确金融机构支农责任、权利与义务,县域金融机构要将吸收存款一定比例投放当地使用,对新增当地的支农贷款给予减免税收优惠政策,从法律和政策层面保障农业长期发展的资金投入。要以推动农村文明信用工程为切入点,创造和改善有利于农村信贷投入的金融生态环境。

5、保持农村信用社健康稳定发展,应加强对农村信用社的持续监测工作。一是完善对不良贷款的监测指标。一方面,用百元正常贷款收息率、百元贷款收息率等数据对一些重点信用社进行非现场监测,若测算值出现异常,再对其正常贷款形态的真实性通过现场检查予以核实,将不合规的“正常贷款”还原为不良贷款,重新计算不良率及其降幅;另一方面,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并将这一指标纳入辅助考核监测指标,在降低新增不良贷款的同时,督促农信社将清收不良贷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与工商、税务、公安、法院等部门配合,提高清收效果和执行效率,推动整个清收工作开展,切实降低不良贷款率。二是创新股金监测指标。一方面,应协同银监部门强化股金监管,对信用社股金发生额逐笔进行查阅监测。建议有关部门对信用社股金规范情况进行检查,加强对农信社股本金的监管,为保证实收资本的准确、合规,应逐笔严格审核股本金的来源和数额的真实性、合规性,并实行动态监控,杜绝各种违规募集股金的做法;另一方面,应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监管部门的操作规定,规范信用社的分红、增资扩股、股金转让、退股、等事宜,确保股金稳定、管理规范。三是全方位综合监测费用控制情况。县级农信社机构小、网点多、营业收入低,管理成本普遍偏高。因此,应对业务招待费、会议费、其他费用等进行综合监控,当有关费用同比出现大幅攀升时,应及时发出红色预警。四是加大对地方政府扶持信用社政策情况的监测。在推动农信社深化改革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都曾经做出了许多具体扶持承诺。为了把这些政策扶持承诺落实到位,增强农信社的发展后劲,应在返还营业税、协助处理不良资产、支持业务发展等方面,对地方政府建立监测指标,及时掌握各地落实扶持政策的情况。五是改进对新增贷款投放三农指标的监测。针对一些农信社将部分非涉农工商企业贷款纳入支农贷款科目核算,扩充农信社支持三农的贷款余额的情况,建议改进对农信社的持续监测指标,增加“新增支农贷款增幅不得低于新增贷款增幅”等表外考核指标,并通过抽查借据、核对支农贷款台帐等手段加以完善。六是重点监测置换资产清收指标。农信社的不良贷款置换,既不是债权的灭失,也不是债权主体的转移。已兑付信用社并收回央行置换的不良贷款可以转化为呆账准备金,直接增加农信社的资本实力,成为农信社最具潜力的贷款拨备来源,对提高信用社的抗风险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把“置换资产的管理和处置清收”作为对信用社持续监测考核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建议农信社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加大对已置换资产的处置力度,督促农信社依法、尽职处置清收置换资产,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通报置换资产的清收进度。

6、切实加强金融监管,促进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加强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审查。对申请开办村镇银行的个人或企业建立相应的举报制度,让公众对申请者的资信、品行进行评议。要建立审慎的运营监管制度。对于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考虑到其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对其营运坚持更为审慎的原则十分必要。比如资本充足率标准应该高于其他类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分类标准和流动性比率应更高,保障其运营更安全,努力减少因运营不善可能给社会可能带来的负面冲击。金融监管部门应引导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建立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银行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管理机制,帮助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三篇: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一、建立有效的金融支持机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经济的长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小康,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和谐只能是空中楼阁。对三农的金融支持。对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如果因把资金集中在城市、集中在大项目、大企业而导致三农融资不足。后劲乏力。出现金融服务畸形发展的局面,不仅将限制金融的发展,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出现结构性失衡。因此。建立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支持机制,对于整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是进行市场调节。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采取行政手段促进金融支农的同时,运用市场手段。利用利率这个价值杠杆,使金融支持“一农”能够获得丰厚的收益,矫正农村金融资源配用利益机制,吸引金融机构向农村倾斜,将信贷资金投向农村,从而实现平等竞争,互动选择。一方面,使金融机构感到支持“三农”有利可图,乐于投人;另一方面,在资金充裕。服务机构众多的条件下,客户可以进行比较,选择自己满意的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价格。

二是纳入法制轨道。引导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三农”,不能只靠宣传,也不能只靠市场手段,还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保障。国家应该就农村的融资制定相关法规,依法规范农村的融资行为,依法管理金融市场。依法保护融资双方的合法权益。健全的法制,可以让农村得到相对优质的金融服务。也可以免除金融经营者的后顾之忧。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同时,还有利于营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和生态环境。

二、全社会金融机构齐心合力

支持新农村建设,是全社会各类金融机构共同的责任,涉农金融机构责无旁贷,其他金融机构也应该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重大的历史变革,是一项浩大而长期的系统工程,为此提供持续的金融支持,就成为城乡金融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以,必须依靠城市金融和农村金融互动共促,政策金融、开发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合力支持,才能完成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

首先,金融要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创新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为支撑。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确保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其次,要建立政府、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推动,相关部门配合,各金融机构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按照国家对金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职能定位和要求,在发挥主力军及支柱作用、政策导向作用、重要补充作用、保障和支撑作用五个层次上细化各金融机构的支农措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要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稳步推动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加大农村消费贷款支持力度,促进农民消费升级和农村经济增长;农业银行系统重点在支持县域经济和业务发展上实行金融资源倾斜政策,打造经济强县和产业集群县(市),着力打造一批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企业;保险公司要加大农业保险创新和推动力度,积极研发涉农保险品种,扩大保险覆盖面。

三、要从重点特色上实现突破

一是要加快金融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经济欠发达。但人力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金融机构可以在支持农村劳务输出上作文章,制定相关办法,严格资金管理,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工作的开展,支持当地建立劳动力输出基地。农村信用社应加快结算、汇兑渠道、工具的联网升级进度。拓展业务品种,为农村在外地就学、打工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是结合本地实际,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在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开发的旅游产品,如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等开展金融服务,突出旅游特色;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联系,随时掌握政策信息。稳妥慎重地支持经营合法、管理规范、效益良好的氽业。突出资源特色;在产品加T、制造业相对成熟或正在起步但前景可观的地区,可予以金融支持,突出产业特色。总之。各金融机构应根据本身的职能定位,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合理确定金融支持的重点,开展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或产品特色服务,让信贷资金收到最佳经济和社会效益,切忌“撒胡椒面”式的信贷投入。

四、建立农村资金回流和有效投入机制

近十年来,国有商业银行调整经营格局,撒并了一部分基层服务网点,但新的相匹配的金融机构并没有及时设置,大大增加了农村融资的难度。同时,农村资金大量流人城市,形成了资金来自农村,农村融资却极其艰难的局面。要改变这种现状。笔者设想。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贷款利率市场化。不如此。农村金融商业上的可持续性将难以为继。从农村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冈为贷款难,许多农村企业担忧的不是利率高低,而是能否取得贷款;另一方面,因为农村贷款相对额度小。但管理成本高,加上利率低,收益也不高,金融机构普遍不愿在农村发放贷款。如果贷款利率随行就市,“三农”贷款效益可观,各家金融机构自然有积极性向农村投入。才会出现“心往农村想、钱往农村投”的可喜局面。成立农村信用担保中心。以农民的房屋使用权和房基地等,通过发证确权等方式,促使农民将自己的资源转化为金融机构认可的、可流转的、叮抵押、可用来担保的资产;吸收以亲友链、社区链、企业链为主的担保成员,相互制约,相互担保。发挥集政策性担保与商业性担保于一身,中小氽业、农户融资与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担保职能作用。政府建立激励机制。采取灵活的市场化手段和经济手段,鼓励农村资金回流到农村,通过财政资金的注入,有针对性的促进和引导金融资金向农村的投入。另外,可将某些给农业的补贴转移为金融部门的贷款贴息或贷款风险准备金,调动金融机构服务的积极性。同时,地方政府要注意保护金融机构的合法经营。避免强制干预带来的伤害。采取有效措施,为金融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激励会融机构积极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持续的金融服务。

增设新的金融机构。鼓励支持在农村开设村镇银行等新的农村金融机构或其他民问融资组织,以拓宽融资渠道,引进金融竞争,激发金融机构的创造力,提升服务水平。综上所述,不仅有利于融资、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而且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市场的不断繁荣,农村资金的回流也就顺理成章。

市场化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经济金融有着本质上的诉求。要做到切实维护农村经济与社会稳定,既要全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又要积极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更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的金融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第四篇:关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关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研究

——以**为例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繁重的历史任务,金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金融兴,则“三农”兴;金融活,则“三农”活。如何妥善利用银行信贷资金,充分发挥金融杠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大课题。为此,人民银行**市支行在辖内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调研报告如下。

一、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近年来,人民银行**市支行充分发挥货币信贷和金融服务的组织管理职能作用,积极搭建银政、银企合作平台,深入开展“金融超市”进园区、乡镇活动,协助地方政府修订完善了金融工作考核奖励办法,调动了金融机构抢抓政策机遇、加大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力引导金融机构在保持信贷投入适度增长和均衡投放的同时,加大对“三农”事业的信贷投入,不断优化信贷结构,扩大金融对“三农”事业发展的杠杆支撑作用,力促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切实履行基层央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县域金融发展的职能。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涉农贷款216.04亿元,较年初增加41.38亿元,其中发放新农村建设贷款4.45亿元。

1、着力完善服务体系,满足“三农”金融需求。**市农村金融呈现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新型农村金融分工协作、相互补充的态势,呈现出机构多样化、服务扩大化的特征,基本符合“三农”发展的多层次、多元化需求。目前,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13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4家;农村商业银行1家;村镇银行1家;外地农村商业银行分支机构1家,共有营业网点121个。另外,247个自助银行,143家反假货币宣传站,381个支农取款服务点,实现了金融服务机构乡(镇、社区)全覆盖。截止2012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66.13亿元,比年初增加78.12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72.19亿元,比年初增加44.18亿元,增量贷款名列泰州“三市三区”第一。全市3家小贷公司贷款余额3.08亿元,比年初增加0.72亿元,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进一步稳健发展。

2、着力创新担保机制,支持农民致富创业。致富创业是提高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创业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扶持,而“担保难”制约了农民获得银行贷款。为了破解农民创业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人行**支行积极引导农商行进行担保机制的探索创新。近年来,先后在辖区内开展信用互助协会、小额农贷担保公司等改革试点,取得显著成效。截止2012年,3家小额农贷担保公司担保贷款余额4.27亿元,其中农户贷款2.94亿元,惠及农户1525户。在推进大学生“村官”暨青年“创业贷款直通车”项目过程中,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利率,变通担保方式,开发“创业一证通”、“易贷通”等系列化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农村青年带头富、带领富的作用。2012年,全市新增农户贷款9.64亿元,新增2.3万农民创业,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约12万人,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3、着力拓展业务功能,壮大农村经济组织。大力实施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通达工程”,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业务功能,按照“宜社则社、宜企则企、宜户则户”的方针,扶持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在服务模式上,根据不同地区经济、行业特点,建立农副产品、脱水蔬菜等专业网点,为客户提供富有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在业务创新上,为农村经济组织量身定做信贷新品种,还贷方式、贷款期限、结息方式等方面灵活多样。在科技支撑上,完善信贷辅助系统,上线运行新一代综合业务系统,加快普及自助服务终端,为农村经济组织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在定价机制上,结合“阳光信贷”办贷模式推广,区别贷款对象、保证方式、产业情况和风险程度不同。不断完善等级管理和贷款利率浮动,让农村经济组织享受真正的优惠和实惠。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3家、入社农户29.08万户,累计达793家、31.04万户,成员出资额达到22.2亿元,其中200多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得到银行授信贷款6312万元。

4、着力研发金融产品,推进高效农业发展。以加快金融产品研发创新助推高效农业发展。大力推广水面、仓单、应收账款、原材料、土地流转等质押贷款,积极采用搭桥贷款、自然人财产抵押、联保贷款等方式,推行“一次核贷、循环使用”、“整贷零还、效益还贷”等模式,满足农业多元化的信贷需求。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工程,金融机构主动做到贷款评议社会化、贷款手续便捷化、贷款定价透明化、行为监督公开化,按照“阳光程序”,执行“阳光利率”,打造简便快捷、优质透明、公开高效的贷款绿色通道。农业保障能力增强。2012年全市承保水稻62.6万亩,小麦65.01亩,油菜12.75万亩,保费总额2807.2万元。强势推进高效农业保险,全市承保蔬菜大棚3400亩、育肥猪28.72万头、能繁母猪6.39万头,实现高效农业保费1070万元。农业保险在农业生产中的保障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各险种出险理赔850.81万元,解决了农户的实际困难。

5、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快产业化的进程。根据全市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各金融机构围绕银杏加工、畜牧养殖、花卉苗木、面粉制品等特色产业,加大对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各金融机构主动与企业结对,为企业量体裁衣,创新符合企业发展的信贷产品,逐个破解企业融资“瓶颈”。信托+理财”组合融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企业联贷联保、动产质押授信等一系列信贷产品,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升,一大批中小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实力快速提升。目前,**市共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地市级龙头企业26家,龙头企业对“三农”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二、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现实难题

由于现行金融体制的制约,目前,**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存在着一些社会共性问题,亟需通过改革、创新谋求突破。

1、金融支农服务职能有待进一步发挥。随着农村经济的加快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呈现刚性增长态势,农村金融支农职能发挥不够充分。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有商业银行“嫌贫爱富”,直接减少了农村金融的供给。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收缩乡镇机构的现象有所改善,但重新恢复机构,服务“三农”的进程缓慢,明显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需求。另外还存在“贫富差距”,金融机构网点多布设在经济发达乡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越来越倾向于“大银行、大城市、大行业、大项目(客户)”,只把农村视为吸收存款的主要战场之一,尤其是贷款权限进一步上收后,乡镇机构基本上只单纯吸收存款,逐级上存,而贷款投向则呈现非农化倾向。二是政策性银行业务不宽,淡化了农业投入的“普惠”效应。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作为国家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目前的信贷范围仅限于粮棉油流通环节信贷服务,其他政策性业务,如支持农业开发、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并没有有效运作,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三是农村金融资金外流,削弱了支农主力军的作用。全面延伸到乡镇并且直接面向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的只有农村商业银行,但受经营的自负盈亏,追求自身效益最大化的商业倾向影响,以及管制较多、历史包袱沉重等等各种原因,使得资金向收益相对较高的城镇或非农产业流动,而为“三农”提供的信贷支持非常有限。截止2012年,**农村商业银行吸收各项存款达107.16亿元,发放各项贷款77.45亿元,两者差29.71亿元,其中除小部分存放中央银行外,大部分以投资或同业拆借等方式从农村流出。四是邮政储蓄抽水效应,成为分流农村资金的重要渠道。农村邮政储蓄机构虽然客观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但在支持农村发展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它将农村仅有的资金“倒流”城市,“抽水机”效应使其支农作用微乎其微。

2、地方法人机构发展有待进一步扶持。随着农村工商业的迅猛发展和产业化、市场化程度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趋向多样化。过去,传统农户贷款主要用于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金额一般不大。而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大部分农户贷款逐步转化为个体、私营企业贷款,这部分贷款少则一两万元,多则几十万元。实施稳健货币政策以来,受信贷规模以及存贷比等监管指标的控制,金融机构在支农方面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甚至为了应对监管采取“月头放、月底收”的措施,不但增加了自身工作量,而且得不到社会公众的理解,亟待相关监管部门予以政策倾斜。

3、基础设施信贷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基本是靠“财政拿一点、乡镇筹一点、公众捐一点”,有多少资金办多少事,项目进行缓慢,需要大量的信贷资金予以支持。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到村庄改造、村容整洁、水利建设、良田改造、“四通工程”等项目,这些项目都带有社会公共产品的性质,工期长,收益低且慢,并具有不确定性,金融机构从自身利益出发和风险防范考虑,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根本不介入。

4、民间金融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随着新经济组织的不断涌现,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如小贷公司、资金互助社以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等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尤其在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形势下,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在缓解全市中小企业“融资难”以及促进“三农”事业发展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内部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管等原因,其金融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另外,近年来,民间借贷由原来的隐蔽型逐渐向公开化发展,且借贷规模也逐年上升。由于没有法律保护和监管约束,极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特别是高利贷融资增加了农民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风险。

三、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为抓手,努力建立和完善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定位明确、功能互补、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催生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构建主体多元、产品丰富、分工细化、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市场格局。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特色农业的信贷投入,加快推进农业保险,健全完善支农融资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拓宽农民展业增收渠道,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不断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目前,农村金融存在“两缺两不缺”现象,即不缺资金、不缺政策,缺适合农村的融资机制和缺服务社会低层的金融机构。因此,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必须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延伸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触角”。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用地、建设审批等优惠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到乡、镇,甚至有条件的村设立营业网点和自助服务区,积极推广网上银行业务,激励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三农”。积极推进农村民间金融组织建设。努力形成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为主体,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各类银行为支撑,农业生产保险、农民小额人身保险和农民家庭财产保险为补充的农村金融市场新布局。

2、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金融机构贡献份额。县级金融机构要积极上争倾斜政策并结合区域特点,加大金融产品的创新力度。农业发展银行应拓宽信贷支持领域,由目前的仅支持粮食收购环节向粮食产前、产中领域延伸;围绕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增加支持“三农”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各商业银行要因地制宜地开发适合当地“三农”需求的新产品;调整信贷结构,大力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村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协会以及种养大户、进城务工经商农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及与“三农”服务有关的经营户等,要围绕地方党政确定的生猪、家禽、果蔬、水产、休闲观光等特色产业的培育和优势产业链的延伸,加大资金投放力度,积极引导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农民自主生产经营,适度引进业主经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同时,农村金融机构要着力推动自身改革创新,提高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快通工程”建设,逐步扩展和延伸支付清算网络在农村地区的辐射范围,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建设和完善支付清算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鼓励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实际的支付结算服务品种。加大非现金支付结算工具在农村的推广力度,加快推广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培养农民形成新的支付习惯,逐步推进农村金融结算服务现代化。

3、以培植主力军为重点,不断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因农而生、以农而长的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被赋予支持“三农”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加强金融支农工作,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三农”工作发展的新特点和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新要求,将商业化经营与服务“三农”有机地结合起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高效农业要求结合起来,增加“三农”贷款的投放量,扩大覆盖面,提高收益面,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县级人民银行应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现状,适时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支农再贷款,用信贷杠杆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要继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支农的新领域。既要关注“顶天立地”的农业产业,更要关注“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将支持农户小额贷款放在重要位置,解决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运输和消费信贷等方面的合理资金需求。另外,实行利率优惠,让利于农民,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得到真正的实惠。

4、以完善功能为目的,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入。金融机构在考虑自身效益的同时要勇担社会责任,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另外,农村基础设施建中,农村公路、电网、通讯、水利、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再生资源等项目,信贷需求将长期存在,为金融机构拓展中长期贷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利于信贷结构的优化和经营方式的转型升级。地方政府应建立专项奖励基金和风险补偿基金,对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金融机构予以奖励,对金融机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遭受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最大限度调动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形象建设的积极性。

5、以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优化农村金融市场秩序。县级人民银行要全力推进辖内“金融生态达标县”、“金融生态优秀县”创建工作,提高全民创建意识。大力开展“金融下乡”活动。明确开展“金融下乡”活动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引导更多资金投向农村。适时组织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送网点下乡,方便“三农”;送贷款下乡,满足“三农”;送金融知识下乡,提升“三农”;送保险下乡,保障“三农”,通过金融下乡活动,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认真开展“信用镇、信用村、信用社区、信用企业、信用户”评比活动,全面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对小贷公司、资金互助社以及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机构,相关职能部门要强化沟通协作机制,各司其责加强监管,全力防范金融风险,切实做到“在经营中规范,在规范中经营”。对非法集资等严重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人民银行应会同公安、司法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一旦发苗头性事件,立即采取高压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第五篇: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确立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也为金融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现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支农的现状和自身的发展实际情况,就如何更好地

贯彻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完善地方金融支农组织体系,恢复和加强农业银行支农服务功能,使其能够承担起县域支农的任务;调整和放大农业发展银行支农服务职能,赋予其承办农业基本建设贷款、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扶贫贷款等商业银行不愿涉足的领域,使其真正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

二是继续加大对农信社的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地方财政根据农信社营业税入库情况,合理安排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农信社增资扩股和消化历史包袱;对农信社发放的“三农”贷款实行减免税政策使农信社降低对“三农”贷款利率浮动幅度,让利给农业,让利给农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支持新农村建设;其次,农信社自身要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改革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以改革为契机,调整发展战略,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服务“三农”需求上。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有效防范风险的情况下,简化贷款手续,方便农民借贷。对小额农户贷款要针对不同需要扩大授信额度、合理确定期限,发挥小额贷款应有作用。再次,要跳出纯农业的小圈子,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积极支持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支持农村改水、改路、改电、改宅,改善农民文化生活。

三是继续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深化农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地方财政部门要对农业贷款实行贴息,全面放开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政府给予必要的贴息、补助、税收支持,引导资金流入农村。

四是地方金融要突出信贷支农重点,一方面支农政策和资金要向“三农”倾斜,另一方面要突出和抓住以下六个支农重点:(1)继续支持和扩大粮食生产,重点支持优质粮食生产、优良品种繁育、优质粮食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价值,促进增加农民的收入。(2)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大力支持发展特色农业、旱作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大对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促进农产品市场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产品贸易出口,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3)支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服务和劳动密集型乡镇企业、农村集体企业和中小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其利用农村资源、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拓宽就业空间的能力。(4)大力支持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5)积极支持小城镇建设,增加小城镇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6)支持和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地方金融要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技术,加快农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人畜饮水难;支持和推进生态建设,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培育后继产业,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支持农村能源建设步伐;推广沼气、小水电等清洁能源技术;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续建配套工程,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和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抓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五是加快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推行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开展。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邮政储蓄银行能够充分利用储蓄网点多、深入农村便捷的优势,积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同时依托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消费信贷业务,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下载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确立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提供了政策支持,同......

    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支持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

    关于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调研对策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作用日益突出,但存在的障碍因素不容忽视。加大支持力度,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是目前必须加以解决的重点课题。一、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障碍......

    关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举措。《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

    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调查摘要:本文通过对**市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了金融危机冲击下县域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境和难题,提出了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对......

    关于当前新农村建设

    关于当前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91031Y21刘轩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也成为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热点,经过全......

    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支持新农村建设[5篇模版]

    文章标题:发挥金融服务功能支持新农村建设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

    新农村建设几点建议.doc

    建设新农村,首要的问题是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尽快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占财政支出的“两个比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