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时间:2019-05-13 10:33: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第一篇: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好意见和建议:

1、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通过座谈,可以深刻的感受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决策非常拥护,对新农村美好前景非常向往,对新农村建设热情很高,充满信心。同时认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结合本村实际,量力而行,切不可举债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应把着力点放在集体发展,让群众得实惠上。认为今后要更加注重集体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因为这是为群众举办公益事业的前提条件。同时普遍表示不等不靠,在现有条件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尽量为群众多办些实事、好事。

2、存在的问题和干部群众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还不平衡,部分村集体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还相当薄弱,可支配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太少;农民还不够宽裕,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不足。二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无固定的就业岗位和现金收入,这部分劳动力主要靠自身的强壮体力去从事一些体力工作获得收入。三是村级规划建设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存在各村都想搞公寓楼、商贸小区、工业小区现象,容易造成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重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不良景象。四是村容不够整洁,缺乏统一的垃圾回收和集中处理设施,垃圾无法处理和填埋,随意堆放,“三大堆”问题突出。五是要求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对集体资产管理采用股份制和租赁制,切不可一卖了之。六是要求上级给予贫穷落后村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认为优惠政策都让富村争取去了,结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落后村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因为落后村的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条件的因素。七是要求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减少环节,减免有关收费,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3、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1)要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增加集体收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和物质基础。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和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群众谈论最多、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打好经济基础。增加村集体收入,当务之急,一是要放宽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通过转让、出租闲置场地、房屋增加收入。二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搞好个体民营小区建设,通过村级税收增长地方留成返还增加集体收入。三是要大力培育各类特色专业村和各种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组织和服务群众致富中增加集体收入,范文《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当前大部分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建议县乡两级要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素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机会。(2)积极作好村集体债务消化工作。当前村级负债面广量大,影响了村级发展。下一步应采取措施,积极消化村级债务。当前,首先要清理锁定乡镇村债务,并把债务清偿工作作为考核乡镇村的一项重要指标,制定年度责任制。对责任制完成好的予以奖励,逐步消化乡镇村债务。同时,从完善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入手,除公益性事业外,禁止乡村两级负债搞建设,防止产生新的债务。(3)科学制定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制定规划时,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注重搞好村内规划,同时又要注重搞好连村规划,特别是对于村庄集中、距离较近的村庄规划,在制订住宅小区、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建设和自来水、垃圾集中处理场等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从宏观上把握好,充分考虑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既要符合实际需要,又要科学合理,防止各自为政,自我发展,造成财富和资源的浪费。(4)因地制宜,分类突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推广一个模式,沿用一套考核指标。要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层次性、多样性的实际出发,依据村情选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近期努力的重点。对那些基础较好,班子较强,群众易发动,对周边易产生带动作用,有说服力的村庄,要先行一步,作好一点,作出成效,作出特色,予以推广,予以示范。特别是对近郊村要提倡先行一步城市化。在操作方式上,可采取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介入,结合村庄土地连片进行整合;一种是有实力的村直接同投资商合作,进行开发。配合大项目建设,引导农民重新选址新建或全村整体改造,并与城区衔接配套好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使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净化、环境美化一步到位;对远郊村,不改变原来的格局,保持原村风貌,进行现状提升,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入手,以改善农民卫生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为核心,抓好村容村

·貌整治,完善村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群众居住环境。(5)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和启动力度。当前,政府扶持和优惠政策主要是向基础条件好的村倾斜,给贫困村群众造成穷村无人问津,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感觉,贫困村的农民看不到希望。建议各级政府在抓好典型示范村和建设村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对那些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和启动力度,适时启动贫困村建设,首先帮助他们实现道路硬化和通自来水等基础性工作,使他们早日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6)坚持以集体和群众投入为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建议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一是政府以奖代补,补助一部分;二是发动群众集资一部分。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启动一事一议,群众对于改善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理解和支持的;三是政策性信贷支持一部分,放宽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四是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出租转让收入一部分;五是业主、开发商预先垫支一部分。(7)进一步转变部门作风,强化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建议采取统一政策,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各项审批一律从简,收费一律减免,同时,做到集中审核,一门办证,减少时间,提高效率。

《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第二篇:x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x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好意见和建议:

1、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通过座谈,可以深刻的感受

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决策非常拥护,对新农村美好前景非常向往,对新农村建设热情很高,充满信心。同时认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结合本村实际,量力而行,切不可举债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应把着力点放在集体发展,让群众得实惠上。认为今后要更加注重集体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因为这是为群众举办公益事业的前提条件。同时普遍表示不等不靠,在现有条件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尽量为群众多办些实事、好事。

2、存在的问题和干部群众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还不平衡,部分村集体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还相当薄弱,可支配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太少;农民还不够宽裕,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不足。二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无固定的就业岗位和现金收入,这部分劳动力主要靠自身的强壮体力去从事一些体力工作获得收入。三是村级规划建设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存在各村都想搞公寓楼、商贸小区、工业小区现象,容易造成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重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不良景象。四是村容不够整洁,缺乏统一的垃圾回收和集中处理设施,垃圾无法处理和填埋,随意堆放,“三大堆”问题突出。五是要求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对集体资产管理采用股份制和租赁制,切不可一卖了之。六是要求上级给予贫穷落后村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认为优惠政策都让富村争取去了,结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落后村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因为落后村的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条件的因素。七是要求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减少环节,减免有关收费,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3、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1)要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增加集体收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和物质基础。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和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群众谈论最多、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打好经济基础。增加村集体收入,当务之急,一是要放宽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通过转让、出租闲置场地、房屋增加收入。二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搞好个体民营小区建设,通过村级税收增长地方留成返还增加集体收入。三是要大力培育各类特色专业村和各种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组织和服务群众致富中增加集体收入。当前大部分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建议县乡两级要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素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机会。(2)积极作好村集体债务消化工作。当前村级负债面广量大,影响了村级发展。下一步应采取措施,积极消化村级债务。当前,首先要清理锁定乡镇村债务,并把债务清偿工作作为考核乡镇村的一项重要指标,制定责任制。对责任制完成好的予以奖励,逐步消化乡镇村债务。同时,从完善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入手,除公益性事业外,禁止乡村两级负债搞建设,防止产生新的债务。(3)科学制定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制定规划时,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注重搞好村内规划,同时又要注重搞好连村规划,特别是对于村庄集中、距离较近的村庄规划,在制订住宅小区、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建设和自来水、垃圾集中处理场等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从宏观上把握好,充分考虑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既要符合实际需要,又要科学合理,防止各自为政,自我发展,造成财富和资源的浪费。(4)因地制宜,分类突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推广一个模式,沿用一套考核指标。要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层次性、多样性的实际出发,依据村情选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近期努力的重点。对那些基础较好,班子较强,群众易发动,对周边易产生带动作用,有说服力的村庄,要先行一步,作好一点,作出成效,作出特色,予以推广,予以示范。特别是对近郊村要提倡先行一步城市化。在操作方式上,可采取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介入,结合村庄土地连片进行整合;一种是有实力的村直接同投资商合作,进行开发。配合大项目建设,引导农民重新选址新建或全村整体改造,并与城区衔接配套好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使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净化、环境美化一步到位;对远郊村,不改变原来的格局,保持原村风貌,进行现状提升,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入手,以改善农民卫生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为核心,抓好村容村貌12全文查看

第三篇: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有很好意见和建议:

1、基层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通过座谈,可以深刻的感受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决策非常拥护,对新农村美好前景非常向往,对新农村建设热情很高,充满信心。同时认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结合本村实际,量力而行,切不可举债建设,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应把着力点放在集体发展,让群众得实惠上。认为今后要更加注重集体经济的培育和发展,因为这是为群众举办公益事业的前提条件。同时普遍表示不等不靠,在现有条件下,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尽量为群众多办些实事、好事。

2、存在的问题和干部群众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还不平衡,部分村集体经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相比还相当薄弱,可支配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太少;农民还不够宽裕,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不足。二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无固定的就业岗位和现金收入,这部分劳动力主要靠自身的强壮体力去从事一些体力工作获得收入。三是村级规划建设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存在各村都想搞公寓楼、商贸小区、工业小区现象,容易造成土地浪费和重复建设,重现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不良景象。四是村容不够整洁,缺乏统一的垃圾回收和集中处理设施,垃圾无法处理和填埋,随意堆放,“三大堆”问题突出。五是要求加强村集体资产管理,对集体资产管理采用股份制和租赁制,切不可一卖了之。六是要求上级给予贫穷落后村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认为优惠政策都让富村争取去了,结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落后村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因为落后村的原因,既有人为因素,也有客观条件的因素。七是要求涉及新农村建设的政府各部门要进一步改善服务,提高效率,减少环节,减免有关收费,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3、对新农村建设的建议。(1)要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增加集体收入,加快农民增收致富步伐,是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和物质基础。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和村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群众谈论最多、最为关心的就是如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新农村建设打好经济基础。增加村集体收入,当务之急,一是要放宽村集体土地流转政策,通过转让、出租闲置场地、房屋增加收入。二是发展个体民营经济,搞好个体民营小区建设,通过村级税收增长地方留成返还增加集体收入。三是要大力培育各类特色专业村和各种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在组织和服务群众致富中增加集体收入。当前大部分农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的增加主要依靠出卖劳动力,建议县乡两级要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帮助农民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素质,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2)积极作好村集体债务消化工作。当前村级负债面广量大,影响了村级发展。下一步应采取措施,积极消化村级债务。当前,首先要清理锁定乡镇村债务,并把债务清偿工作作为考核乡镇村的一项重要指标,制定责任制。对责任制完成好的予以奖励,逐步消化乡镇村债务。同时,从完善财务收支管理制度入手,除公益性事业外,禁止乡村两级负债搞建设,防止产生新的债务。

(3)科学制定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有序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制定规划时,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注重搞好村内规划,同时又要注重搞好连村规划,特别是对于村庄集中、距离较近的村庄规划,在制订住宅小区、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建设和自来水、垃圾集中处理场等规划时,要具有前瞻性,从宏观上把握好,充分考虑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的长远发展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既要符合实际需要,又要科学合理,防止各自为政,自我发展,造成财富和资源的浪费。

(4)因地制宜,分类突破。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一村一策,不搞一刀切,推广一个模式,沿用一套考核指标。要从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层次性、多样性的实际出发,依据村情选准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近期努力的重点。对那些基础较好,班子较强,群众易发动,对周边易产生带动作用,有说服力的村庄,要先行一步,作好一点,作出成效,作出特色,予以推广,予以示范。特别是对近郊村要提倡先行一步城市化。在操作方式上,可采取两种类型,一种是政府介入,结合村庄土地连片进行整合;一种是有实力的村直接同投资商合作,进行开发。配合大项目建设,引导农民重新选址新建或全村整体改造,并与城区衔接配套好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使布局优化、道路硬化、路灯亮化、饮水净化、环境美化一步到位;对远郊村,不改变原来的格局,保持原村风貌,进行现状提升,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入手,以改善农民卫生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为核心,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完善村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农民群众居住环境。

(5)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和启动力度。当前,政府扶持和优惠政策主要是向基础条件好的村倾斜,给贫困村群众造成穷村无人问津,穷的越穷,富的越富的感觉,贫困村的农民看不到希望。建议各级政府在抓好典型示范村和建设村的同时,更要注意加强对那些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和启动力度,适时启动贫困村建设,首先帮助他们实现道路硬化和通自来水等基础性工作,使他们早日感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6)坚持以集体和群众投入为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建议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一是政府以奖代补,补助一部分;二是发动群众集资一部分。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启动一事一议,群众对于改善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理解和支持的;三是政策性信贷支持一部分,放宽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农户发放消费贷款和住房按揭贷款;四是盘活闲置土地、厂房,出租转让收入一部分;五是业主、开发商预先垫支一部分。

(7)进一步转变部门作风,强化服务,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建议采取统一政策,对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土地、规划、建设、环保等各项审批一律从简,收费一律减免,同时,做到集中审核,一门办证,减少时间,提高效率。

第四篇: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意见和建议

最近,某区政协召开常委会,对新农村建设示范镇、村进展情况进行了视察。政协常委们重点视察了示范镇幸福路、农业园区干道和日韩式民居风貌打造区等重点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

政协常委们充分肯定了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效。大家认为,该区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认真贯彻了中央和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区委、区政府领导 高度重视,各部门思想统一,全区形成合力,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在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过程中,区里做了大量工作,使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的面貌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会上,政协常委们还针对该区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

一、保持川东民居风貌,体现本土文化

建筑风格是一个地区人民生活状态的直观表现,它应与当地的经济特征和生活方式相吻合。长期以来,位于四川东部的重庆许多小城镇和农村地区,房屋建筑大多以川 东地区特有的建筑风格为主,而该区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打造的民居建筑风格,却体现出日韩式和欧式风格的特征。这不仅不符合当地农村的本来面貌,而且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新

农村建设的目的是要建设更适合农民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园,因此,打造新农村民居建筑风格要符合当地实情,体现本土文化和川东民俗特色。

二、建设真正农村公路,体现乡村风貌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这对于改善农民出行条件,促进城乡交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但如果将农村公路完全按城市道路建设模式来建造,不但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造成很大浪费,而且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脱节。如在示范镇新农村示范村公路建设中,要修建适合农村需求的农村公路,不要刻意在人行道上修建花台等,可考虑保留乡村道路风格和路边原有风景,体现乡间自然风貌。

三、不刻意追求形式,体现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是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示范新农村示范村建设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事求是,尊重农民意愿,不刻意追求形式。如在村容村貌的打造上不过于强求房屋外表的一致和装饰美化,尤其不要在原本整洁的民居外墙上刻意画上窗户、画上栏杆等。

四、加快农村产业发展,体现农民增收

增加农民收入是检验新农村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该区新农村建设应借鉴三峡移民的经验和教训,防止产业空心化,防止重视“面子”,轻视“里子”的 倾向,处理好硬件建设

与软件建设的关系。要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花卉业、种植业等特色产业,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该区要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培训机制,不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增强农 民的致富能力。要通过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村逐步达到小康水平,让农民真正过上幸福生活。

第五篇:关于当前新农村建设

关于当前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

91031Y21刘轩宇

摘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也成为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热点,经过全国人民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比较重大的成就,值得国民庆幸,但我们也必须重视和努力解决当前新农村建设当中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资金 主体 劳动力 形式主义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下,中华大地正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新农村建设成为了政府当前农村工作的重头戏,成为了媒体、国民关注的焦点,也成了“三农”学者研究的热点。

这几年来,经过政府、社会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全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探索并总结出了许多科学、有效的成功模式,面向市、省以及全国学习和推广,也建立起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县、市、省及至国家级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这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成果固然值得我们庆幸,但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和困难也需要我们去关注并努力设法去解决。

去年,我们曾到南方某山区小县进行农村调研,在该县一山村的调研中,我们比较幸运地遇到了一位正在那驻村的一个年轻的乡镇干部(四年前大学毕业考上公务员)并与之谈论许久。他是负责本村一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县乡设立的建设示范点)的乡镇干部。

他开始对我们比较警觉和排斥,毕竟我们是外来人员,何况又是大学里来搞农村调查研究的,所以他说话比较严谨,也只是向我们介绍他们政府在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思想、计划、举措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

经过一番沟通后,他才放松下来,对我们的警觉度也有所下降,也许是我们沟通方法现效了,毕竟他也是从大学校园出来的。这样一来,我们的聊天就显得格外的轻松和畅通了。他向我们介绍了当地新农村建设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不仅仅是乡村这个角度,他也从政府这个角度向我们谈了有关的一些问题,毕竟自己就是体制之内的人,不但熟悉乡村的现实情况,也了了解政府内部的情况。

经过与这位年轻的乡镇干部的谈话,我总结出在这样一个比较偏远落后的山区进行新农村建设所面临和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一是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主要依赖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中央和省(市)提出各级财政支农投入要体现“三个高于”,并不得搞“上进下退”,但

多数县(市)级财政较为困难,只能维持基本工资保障支出,投入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远远不够。有的县(市)虽然搞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县(市)级财政也是在咬牙,在勒紧腰带,有的甚至挪用其它项目资会。二是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筹资配套难落实。目前,在农村,青壮劳力大部分外出务工,在家的都是妇女和老人。这部分人一者没有力气,干不了重活,“以劳折资”难实施:二者留守在家的妇女和老人不当家、作不了主,“一事一议”资金很难筹集。据统计,农民投工投劳数量对比以往急剧下降,如我们调查一个镇,2002年的投工投劳均是60万个,而2009年是1.2万个,远远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村庄整洁建设的需要。三是村级投入较为乏力。当前,在广阔的农村,一方面村办企业少,原有的集体经济项目被卖光、用光,正常运转依赖于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另一方面,村里欠农民的,农民天天要,而农民欠村里的,各级政府不准向农民收、不准向农户扣,绝大部分村已经是“空壳”村,村组级对新农村建设投入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我们调查的有一个县,该县镇、村、组负债1.2亿元,村平负债43.4万元。四是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从农业发展银行来看,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包拦政策性粮棉油收购等流通领域贷款,这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支农。随着国家粮食体制的改革,其支农的力度将弱化;再从农村信用社来看,由于历史包袱沉重、产权制度不合理、不良贷款比率较高,农村信用社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在支持新农村建设方面力不从心;再从商业性银行来看,商业性金融银行逐渐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直接面向农业、农村贷款的金融机构不断减少,金融资金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严重缺位。

(二)资金的使用较为分散。主要的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土地治理、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在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资金使用分散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不利于资金的统筹安排和使用,资金整合比较困难,影响了支农资会整体效益的发挥。

(三)新农村建设的财权与事权不够明晰。一方面管理权限和职责不清,财权与事权不匹配。如新农村建设投入,哪些由国家投入,哪些由集体投入,哪些由农民投入,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往往造成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农民投入新农村建设的非常的少;另一方面在事权和财权的划分上,一般表现为基层事权大,财权小,上级事权小,财权大,新农村建设出现财权与事权不够统一、协调。

(四)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目前,财政部门对各项资金进行了规范化的管理,实现了一项资金一套管理办法(细则),这无疑对提高支农资会管理很大的好处:但是,从我们平时掌握和了解及有关媒休报道上来看,仍然有少数项目单位,报假账、虚列项目支出,套取项目资金用于请客送礼,用于弥补单位经费不足等等,资金的使用效益打了折扣。同时,现行对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大都是招投标制,而基层报账的单位——财政部门要求中标单位(个人),报账必须是在国(地)税务部门圆票并取得国(地)税部门出掘的发票方可报账、拨款,而圆票是不得白白开票的,国(地)税部门需按建设投资总额的6.5%~6.8%交纳税费),使支农资金“缩水”;此外,可谓无商不奸,他(她)们没有利益、没有好处是不得干的,一个发包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个人)得净赚项目资金总额的20%——30%,真正用在项目上的资金却不多。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

从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到全国各地掀起新农村建设的实践热潮,国内对新农村建设的讨论一直不断,但不管怎样,有关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问题,社会各界的声音还是集中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就是说,新农村建设农民才是主体,必须积极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进行新农村建设。

为什么大家会讨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归属问题并把答案归结到农民自己呢?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的一项战略工程,政府作为决策者,对于新农村建设它可以说是主要负责人,再加上政府受政绩考核影响,就很难避免出现以往政府做事包办一切的现象,还有就是受社会上人们“官退民进”、“民本位替代官本位”的思想的影响等。所以,和广大农民密切相关的新农村建设必须作为主体而积极参与进来,改变农民以前一直失语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政府则充当指导或引导的角色,这是大家的共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模式。但在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不少地方的农民却仍失语,从而出现了较多的政府包办新农村建设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基层政府(县乡政府)是乡村事务的主要负责机构,而新农村建设现在已成为了基层政府的主要工作。其实,就新农村建设出现的角色错位的现实问题,我们也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政府包办性强而农民主体性弱的新农村建设更多出现在那些大县大乡镇,这里衡量大小的指标是经济情况。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县乡(镇),则政府就更有财力去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完成上级指标和政绩考核上就更显优势,当然也更有力去发展当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在不少的富县富乡镇,兴起了大建各种各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点的风潮,然后县级以及乡镇一级的各个行政单位在农村挂点,负责相应的示范村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县政府最后进行各点的评估和总结。各个挂点单位为了各自的村点能在评估中大胜,政府也为了自己的政绩,则不惜投入重金,按自己的图纸去打造新农村建设。所以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政府出钱,县乡干部指使村干部和农民大拆大建、大涂大刷、大清大修的新农村建设。

而在穷县弱乡镇,新农村建设的政府包办性要比富县强乡镇稍弱些,从而也就让农民的主体性稍突出了些。其实,在这些偏僻的贫县穷乡镇,基层政府也因为财力不足而无能去包办新农村建设,只能发动广大农民一起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但毕竟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来支撑的,所以在新农村建设中难免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阻碍,因为没钱办不了大事的。此时许多负责挂点(穷县的也在农村广设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点)的政府部门也不得不去羡慕那些财力雄厚的大县,因为人家的新农村建设搞得红火和顺利。而至于农民稍强的主体性,其实也没多大实际意义,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农民也只是以投工投劳投资的方式参与了政府主导的新农村建设运动。

总之,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一直都在倡导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真正的新农村建设中似乎却很难兑现,许多地方仍在忽视广大农民的主体地位,而让其扮演着纯劳动者的角色,却一直上演着政府包办、行政指令干预的新农村建设,让农民不得不发出 “花政府的钞票,看干部的眼手,抬自己的手脚,建政府的新农村” 感叹。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劳动力问题

上文我们说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和主体的问题,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那就是劳动力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农民处于主导地位,我们要建设农民真正需要的新农村,但农民也要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新农村的建设中,不然也会使新农村建设不能顺利进行。

不少地方政府以主导地位自居,行政性强制农民投钱投工投劳来进行新农村建设,其实这行政手段在一定程度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劳力保障,我们要知道,自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民工潮一波一波兴起,广大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民特别青年人大批大批地涌向城市务工寻找生存和发展之路,至今已形成了一亿多的农民工群体。这样一来,对广大农村的影响很大,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土地荒废问题、婚姻问题、社会治安等问题,而对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农村青年人都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基本是老人、儿童、妇女和伤残弱智的农民,这些人群

基本上要么丧失劳动能力,要么就劳动能力弱而不便从事较大强度的劳动。新农村建设重在建设,所以它更多的还是靠广大农民自己的劳动,强度大的艰辛的体力劳动,而这些留守人群就造成新农村建设缺乏所需要的劳动力。

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让农民充当主体角色,政府也积极正确指导,但新农村建设仍无法顺利进行,不要说让农民投资与政府合作,就是让农民投工投劳也无法办到,青年劳动力在外,而留守的特殊人群不要说无法投劳,就是能投劳也许自家的农活也忙不过来,何况自家以外的活。

其实有的地方还是有少数正常劳动力留在农村的,但也不能得到理想的利用,因为现在的农民在很大程度上是缺少合作和集体精神的,也许正像曹锦清教授所说的中国农民“善分不善合”,农民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家的事业中,而至于自家以外的事要么不参与,要么就理性地参与,也就是说看是否能得到好处以及好处的大小而选择性地参与,对待新农村建设也一样,不少农民觉得是外事,政府出工钱才出工,不然没空,自家的农活还忙不过来。总之,因为受广大农民外出务工和农民难以合作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农村地区出现了缺少青壮年劳动力的严重困难,从而致使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没能顺利进行,这也是我们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和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形式主义问题

上文我们也说到,这几年来经过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我们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值得我们感到骄傲,但我们也必须重视新农村建设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大的问题,我们必须努力去解决,不然则会严重阻碍新农村的建设,也会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变质。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用二十字概括了新农村建设的五大内容,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而关于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的讨论,在社会上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如主张发展农村经济为重心的,主张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为重心的、主张发展农村民主政治为重心的等等。

其实社会上的这些有关新农村建设的重心的观点基本上都是处于一种理论或讨论的层面上,而在现实层面上,大多数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却自然而然地突现同一个重点,那就是“村容整洁”,有不少地方的新农村建设在本质上就只是在搞村容村貌改造和建设,基本上忽略了新农村建设的其它十六个字,四个方面。

村容村貌是要我们去改造和建设,但新农村建设不只是表现的村容上面,新农村建设是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有机统一体的。许多地方花巨资一味改造村容,其实就是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形式主义的表现,这主要是许多地方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形式化了。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突现政绩,广建示范村点,大拆大建,大涂大刷,也就是政府以行政指令统一安排,拆除旧建筑,建新建筑,不拆不建的则将建筑重新粉刷,这些似乎已成了许多地方新农村建设的普遍模式了。这样一来,在短短的两三年的时间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越突现形式而失去实质内涵,新农村建设不断演变成新村庄建设,这也是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新农村建设的形式化更多是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因为新农村建设已成为了各级政府目前最主要的工作,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为了政绩考核,为了完成上级指标,则在村容上大做文章,在新农村的“新”字大搞花样,旧容换新容是比较容易能认让领导能让普通大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更能出效果,更能突现农村的“新”。村容也可以说是一种形象化的东西,而其它则相对较抽象化,这也许跟中国人的思维也有关系,中国人的思维具形象性,西方人的思维则具有抽象性。

新农村建设因在现实实践中大搞形式主义从而不断演变成了以村容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新村庄建设。关于这个问题,近来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媒界、学界等的关注,但还必须

引起包括我们的政府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更广泛的关注,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好新农村建设中的形式化的问题,防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实践中的变质走样,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一体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个村庄根据自己本村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子。比如旧村改造,有的村子可能仅仅是局部拆建一下就能够达到村容整洁的基本要求,就没有必要大张旗鼓的整体拆迁。眼下很多地方,只要涉及旧村改造,大多是“ 全拆全建”,结果造成劳民伤财。正如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梅星村党支部书记徐生辉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义上的呼吁一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实际,突出本地特色,为农民办实事,让农民得实惠。

当下,新农村建设中存在众多的误区和蛮干,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再次树立和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尤其是“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摆在广大基层村委干部面前的一个首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照搬照抄城市建设模式的错误做法;也只有这样,从前乡村的“ 诗情画意”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和保护。

五、结语

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党和国家也一直努力致力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其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下所提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也成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焦点,更令人骄傲的是,通过广大人民的共同的努力,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

但我们在肯定成就的同时也要认识到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资金紧缺问题、政府和农民角色错位的问题、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新农村建设形式化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许多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基本上都存在,也是会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的问题,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必须对此以高度的重视并及时设法解决这些问题,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进行。

下载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层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及建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基层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对基层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篇一:对党支部的意见和建议: 在2011年10月起,我村支部开展了单王乡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工作,党员先后对党支部提出39条意见和建议,党支部根据这些意见和建......

    2014-07-21 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农村文明程度不断增强,城乡一体化步伐明显加快,但也存在一些不容......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基层干部们大有作为。很高兴看到了几个雄心勃勃的农村同志,他们要在这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大显身手,率领乡亲们走出三农困境,使家乡人民过上富裕的......

    对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于我县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者:王家习民以食为天,吃饭第一,我以为现在这形势的承包,小农式的耕作已不适应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为更好更快的发展农村经济,变农村为小城市化,必......

    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对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李自恩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同时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按照中......

    新农村建设几点建议.doc

    建设新农村,首要的问题是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尽快实现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提高农业占财政支出的“两个比重”。同......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建议意见

    关于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审议意见近年来,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积极落实支农惠农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农村产......

    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精)

    关于当前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建议 作者:张卫平更新时间:2012-2-20 如何用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操作方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持续有效的金融服务,值得当前广大金 融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