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期过重的问题

时间:2019-05-14 21:31: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简论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期过重的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简论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期过重的问题》。

第一篇:简论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期过重的问题

简论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期过重的问题?

时间:2013-01-23 来源: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 作者: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已成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极为重视的一个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当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入研究这个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是剖析形成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原因;二是认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危害;三是提出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对策建议。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有来自教育内部和社会的复杂的原因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个老问题,现在,“重负”已经把学生压得喘不过气来,达到“严重超负荷状态”,且其发展趋势是“变本加厉,愈来愈重”,是下决心非解决这个问题不可的时候了。

早在60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非常重视这个问题,亲自批示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并建议从学生活动总量中砍去三分之一。之后,从原教育部到国家教委都三令五申要坚决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国家教委还颁发了《关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意见》,要求“不折不扣地执行”。但至今,不少地方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仍“日渐加重”。据《新华日报》披露:1994年底,江苏省教育督导室对全省124所中小学校进行抽样检查,发现其中一半以上学校的学生在校时间达12个小时以上,即早晨7点到校、晚上7点甚至9点离校;苏南某中学的学生有学校统一购买的教学辅导用书17本,最多的达25本。据报载:上海市小学的“不少学生每天学习时间长达8至9小时”,大大超过国家教委关于小学生每天学习6小时的规定。现在,有人指出:目前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其程度超过了“家长”、超过了“成年人”,是社会上负担最重的人。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政府重视、社会呼吁、家长担忧,为何成为一种顽症、而“日渐加重”呢?因为它不只是一种学校内部的简单的教育现象,而是由来自学校内部和社会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

从学校内部来看,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思想不够端正,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只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眼睛只盯着分数,忽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二是课程门类过多,教材内容偏深、偏难,此问题在中学更为突出。三是部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教育科研能力更低,不是依靠教育科研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向科研要质量,而是实行应试教育,采用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延长学习时间、大办补习班与提高班、搞“题海战术”(有的还搞“错一罚百”)以及用频繁考试威逼学生学习。

目前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这就是来自社会的影响。一是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简单粗暴地要求学生取得高分、满分;任意给学生增补课外作业,强制学生参加补习班、学艺班等。二是升学考试指挥棒的错误导向,特别是出现“自费生”与“择校生”后的“分钱挂钩”影响更大。三是某些地方政府给学校下达升学指标、搞升学率排队,单纯以升学率高低来评价学校和奖罚学校领导与教师。四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有的人滥编滥印摸拟练习题、各种复习资料,举办补习班、提高班、尖子班、学艺班等。上述种种来自社会的、造成学生负担过重的原因,大大增加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所造成的显性危害与隐性危害

为了深刻认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严重危害,笔者提出其显性危害与隐性危害的概念。所谓显性危害,是指其危害已经被大家公认、容易察觉;所谓隐性危害,是指其危害还没有被大家所认识、更没有引起重视,而其危害更为深远。隐性危害胜过显性危害。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表现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早晨上学过早,有时连早饭也顾不得吃;在校时间过长,精神疲劳;晚上还要完成家庭作业,睡眠时间不足等。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超过了学生的承受能力。其直接、明显的后果是影响学生的健康。比如,中小学生中近视眼明显增多。据对北京、天津等12个省市38.4万学生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学生视力不良率达39%,近视率为34%左右。其次,由于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巨大的精神压力。从对学习的影响来说,致使部分学生畏学、厌学、逃学,甚至个别学生由于受到难以承受的学习和家长的压力而走上绝路。有些高校教师认为,课业负担过重的中学生,其学习质量呈下降趋势。大学新生的基础知识面、独立学习能力与分析思考能力等方面使人感到“一届不如一届”。再次,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很少,学校班团队活动减少,很少组织学生参加劳动,接触社会、接触实践也不多,这样,严重削弱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之,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必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学习质量和思想进步。

中小学生正处于最佳发育、成长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中小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这个阶段的教育将影响人的一生。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表明,人的身心能量是有限的,人的身心潜能的发挥也要符合客观规律。现在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强迫发挥其身心潜能,使学生的生理、心理负担处于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种摧残,会造成破坏性的后果。这就象用超过弹性限度的强力来拉伸弹簧,即使弹簧当时没有被拉断,但那种看不见的弹簧的弹性已经受到破坏。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也必将导致学生身心的损害和提前老化。心理学规律还强调:过量的反复的强烈刺激引起的过度兴奋将导致抑制。对中小学生的强刺激(包括过量的反复练习,偏难偏深的学习内容,频繁的各种考试等),不仅由于造成抑制对其学习阶段会产生消极影响,而且在学生结束学校教育、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身心能量的发挥方面,也会产生破坏性影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隐性危害就在这里。

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对策建议

解决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中央领导同志都十分重视。1994年,李岚清副总理在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座谈会上指出:“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广大中小学生的迫切要求,也是关系到我们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尽管这件事解决起来难度很大,但难度再大也要下决心逐步解决。”现在,中小学领导和广大教师,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已经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比如,努力转变教育思想,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引导教师参加教改实验和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大力开展文体、科技等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同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和在校时间;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严格控制各类考试;严格控制定购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严格取缔各类课外实习班、提高班等。我认为上述各项工作与措施,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坚持不懈,认真做好。尤其是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有重要作用的。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例如,某教师宣布课后不留作业,但是,如果他通过课堂提问、测验、考试来引导学生课后抠偏、难、怪题,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其负担仍然是会很重的。

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改革课程设置,减少课程门类,适当降低教材程度。

以中学为例,现行课程门类过多,有的教材内容偏深、偏难。

美国有的州的高中,除开设英语、历史、地理外,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4门重要课程,要求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任选两门。据调查,高中生中选学物理的,大约只占四分之一左右,而且选学物理的也只在最后一个学年学习,每周4节。因此,就美国高中物理的教材深广度、教学时数、学生教师重视的程度,都远不如我国高中物理教学。但是,他们规定:经政府批准,少数“重点高中”可对学有余力的选学物理的学生单独施教;每年政府统一组织一次考试,合格者升入大学后,高校承认其成绩,允许免修物理。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首先必须减少课程门类,适当降低教材程度,同时,采取某些因材施教措施,保证我国中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就业制度,淡化高考指挥棒的作用。

适当降低高考要求,不出偏难怪题;在高考基础上,高等学校根据学校性质、学科专业特点再自行考试招生,高考成绩不起决定作用;不搞升学率排队,不宣布高考“状元”。

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必将对中学入学考试产生直接的、积极的影响,这对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解决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问题。

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通过小学、中学而升入大学的学生是极少数,而大家又都想争过“独木桥”,这是形成中小学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着力调整教育结构,大力发展各种层次的职业教育,尤其是要优先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学生和家长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抉择,避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四)做好家长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良好的教育方法。

家长对学生的压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大量增加家庭作业与练习,强制参加补习班、学艺班等,是造成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全面落实国家教委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意见的过程中,要通过电台、报纸、刊物,特别是通过开好家长会,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学习指导,克服急于求成、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不给学生加压,不增加过多课外学习负担。总之,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问题不可能得到解决。

第二篇: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意义

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意义

2007 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又一次将“减负”问题提上了国家工作的议程。课业负担过重这一问题,一直是我们全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难治之症。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和智力水平都处于人生的较低阶段,过重的课业负担带给他们的危害尤为突出,因此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具有重大意义。

一、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得以维持,不至于下降。

在我国,中小学生大部分的时间被学习占据,因而学习就成为学生时代最为主要的生活内容,在学习上学生每天所耗费能量远远大于了他们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小学生一些体育项目达标率低于十年前,甚至连神经衰弱等成年人的高发病也开始在中小学生稚弱的身体上初见端倪。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能够给学生充足的锻炼时间,提高身体素质水平。

二、有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

追求高分数与升学率的社会现实是令中小学生几乎窒息的压力的来源,从而使得学校的氛围整日呈现出一种压抑的状态之中,学生一旦进入学校,也就等于进入了“压力锅”之中,因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心理压力巨大的重要原因就来源于他们所接受的管理是强制式的和灌输知识的方式是填鸭式。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能够为学生培养自己课外兴趣提供时间。

三、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自由自主的活动是学生个性的来源,但是由于对智育的过分重视而忽视其它四育的进修,学生的自主活动大大减少,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得学生有自己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发展自己的个性特征,促进全面发展。

第三篇:“双减”过重学业负担 “六大”解放快乐探知

“双减”过重学业负担 “六大”解放快乐探知

----陶行知先生“六大解放”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初步尝试

“顾老师,孩子们的作业怎么变少了啊?”

“顾老师,‘双减’对孩子们的英语学习成绩有没有影响啊?”

“顾老师,‘双减’会不会是一阵风啊?”

……

刚到家门口,我手机的微信提示音总是不断,翻开看看都是上面的信息。原来是今年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提出《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我们学校也对学生的课外作业作了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给学生留足探索学科奥妙的时空。家长们有些不理解,对学校的作业设置也是颇有微词,各有各的方法,但近七成的家长还是倾向于原来的作业方式,认为这样可压实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提升学生的学科成绩。

怎么办?我也迷惑了。

当我打开办公桌抽屉时,《中国教育改造》赫然映入眼帘。我拿起翻一番,找一找灵感,当我看到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时,我豁然开朗:找到了!解放学生,让他们乐学、善思、活用,做学生学习的指路人!

从“双减”中品“六大解放”,发现有着如此惊人的相似之处。

问卷调查:尽量长,不强求

“学生对英语作业有怎样的期待? 家长需要我怎样设置作业?怎样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是我开展问卷调查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以上述为主题,设计10个项目的问卷调查,主要围绕:作业的形式、数量、时间、批改;家长关注;作业效果等。我随机抽取了同轨其他班级120名学生,发出问卷120张,收回问卷120张。统计后发现:1.有近8成的学生希望老师少布置课外作业,希望学校能统筹协调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的作业量;2.70%左右的学生希望设置具有个性差异化作业;3.80%左右的学生希望老师设置作业应该具有开放性、精准性、探索性和多样性。

是的,这不正与陶行知先生倡导的“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一个道理吗?我对今后的英语作业设置有了方向感:从学生关注的热点和喜欢的要点出发,多给他们设置少而精、广而新的作业,解放他们的学习时空,让他们走出教师设置的“井底”,呼吸新鲜空气,获得应有探索自由和学习快乐。我想,这也是陶先生告诉我们解放学生的应有内涵之意吧。

好的先生:教学生学,不强灌输

陶行知在《教学合一》中倡导“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是的,面对繁多的课外作业,学生只能是望而兴叹,不知怎么办。教师更是着急,深怕学生在某个学习知识点上有遗漏,都希望自己讲的学生都能懂,自己布置的作业学生都能独立完成,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其实,这只是我们教师的“一厢情愿”,因为任何教学都要从学生的学习实情和能力角度出发,能掌握“渔”法,而非是人云亦云的读死书。

打破传统的多而繁作业模式,需要教师多研究学生,了解他们的心思与需求,给他们更多自我尝试的机会,让学生更能适应教学。我在“A trip to Hong Kong”的阅读作业设置中,打破传统的单词识记、语法训练模式,而是引导学生以“What are there in Hong Kong?”为切入点,给学生设置具有开放和精准作业:(一)笔记摘录:引导学生根据What are there in Disneyland? 从语篇中圈划和补充自己发现内容,走出文本捕捉丰富知识;(二)推荐景点:引导学生从香港迪士尼中找出有趣好玩的景点,并能推荐自己喜欢的景色亮点;(三)绘制画报:围绕“The beautiful and interesting Hong Kong?”鼓励学生认真查找相关背景资料,能够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形成富有色彩亮点的画报。这样的作业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注意,还能让学生在主动查找中获得深层认知。

因材施教:竞相发展 各有千秋

陶行知先生对“因材施教”是这样阐述的:“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朴实的语言中透露出教育大智慧。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可设置的“一刀切”作业,更不可放牧教学,让学生产生“吃不饱”与“不想吃”。教师结合学情,设置不同类型、不同难度、不同数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不仅是对他们的尊重与信任,更能让他们能愿意学习英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在“A trip to Hong Kong”作业设置中,我可采取ABC套餐选择的方式进行设置。面对学困生(C套餐作业),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单词的理解识记、读音、语法运用等方面,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语篇,收集和概括语篇表达内容。针对中等生(B套餐作业),则是更多注重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从“How did Kitty spend her day at Disneyland in Hong Kong?”角度去找出语篇中相应介绍,让学生能主动收集整理相应的知识要点。学优生的作业(A套餐作业)则是更加注重于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从上海迪士尼乐园和香港迪士尼乐园的比较中找出不一样,感受其中的特色亮点,建议学生从“Why did the children like Disneyland?”“What did the children get from Disneyland?”角度去收集和整理相应的语料。我还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完成情况,在完成了自选作业后,还可尝试更高层次的作业。

敢越雷池:探索无止境

陶行知先生始终坚信“创新”是教育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是教师应该秉承的教育理念。“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面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唯有创新求突破,走出邯郸学步的自封与井底观天的自见,需要教师多给学生鼓励和支持,让他们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说“不”。这也是陶先生解放学生的初衷和本意吧。

教师从设置具有自主性和创新性作业开始,应始终将关注学生的发展创新作为其中不可缺少的主线。我结合“A trip to Hong Kong”的内容,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阅读积累,一方面,要求他们就“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Disneyland?”主动摘录和收集相关信息,并能连成语句进行表达;另一方面,鼓励他们将香港迪士尼与上海的迪士尼进行对比,围绕自己的探索发现去撰写观察小论文,给他们拓展延伸的发展机会。

第四篇:中小学生负担和压力过重的实质及根源

中小学生负担和压力过重的实质及根源,学生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

一是来自家庭和传统观念的,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封建社会的“学而优则仕”、“衣锦还乡”的传统观念却在国人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孩子的每一次考试优秀都与实现自己的愿望更近一步。加上中国独有的独生子女现象,许多家长把一代或两代人没有实现的梦想“一厢情愿”地强加在一个孩子身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恨不得让子女“学尽天下能学之事,读完世上可读之书”,以便将来有所作为。就说中考,哪个家长不希望子女考上重点高中,然而重高的人数终究有限,所以家长也只好逼迫子女去过“独木桥”。子女考上重高,自然是皆大欢喜,一是子女出息有望,二是家长脸上有光,三是可以节约经济开支。于是,爱有多深,压力就有多大。

二是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当前,由于没有找到一条比考试更科学、更客观的教育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价尽以考试分数来衡量。学校和教师本身承受着竞争的巨大压力,为了应对这种压力,教师除了把压力转嫁于学生之外的确也无良策。于是,辅导书也有了销路,补习班也有了生源,“学生负担”这个大雪球自然会越滚越大。同时,教师在强化教学质量时,忽视了教学过程;施教过程只注重了知识传授,忽视了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大多数教师采取挤占课时、加班加点、书山题海等做法,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以至于削弱德育,牺牲体、音、美育,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三是自社会的。社会转型期的产业结构调整,自由择业带来的竞争,单位招工聘员的为学历和名牌大学是重,我国的“金字塔”办学模式等加重了升学压力,分数的绳索把教师、家长和学生牢牢地束缚着,只好给学生增加更重的学业负担。因此,我们说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多年来“应试教育”沉淀的结果,是长期的“应试教育”磨去了学生那份应有的自信,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也正如恩格斯所说,要用人的需要来解释人的行为。所以说,是学生升学的需要使得“应试教育”有了其生存空间。

学生在学校、家长、社会的“三座大山”的重压下,只能沦为一个小作坊里苦海无涯的小工匠。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已刻不容缓。我们要转变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学校和家长错误地认为惟有加班加点地学习,才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绩,而一旦“减负”,就会降低对学生的要求,降低教学和教育质量。其实,细细想来,这些担忧是多余的。“强摁鸡头不吃米”(陶行知语),试想孩子整天面对着过重的课业负担,其心态与那被强摁住吃米的鸡又有何不同?过重的负担给孩子带来的是什么,不言而喻!著名教育家苏步青也说过:“只有当孩子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离开了这一点去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两位大师的话让我们警醒:“减负”的目的其实就是义无反顾地卸掉捆绑学生心智的锁链,把课余时间还给孩子,让他们得到智慧的增长、能力的提升和灵魂的舒展。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就其工具性来说,语文学科与人的社会生活联系最为广泛,最为密切。同时其博大精深的人文内涵与人的发展休戚相关。语文园地姹紫嫣红,春色无限,包涵着丰富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绵的情思,深邃的哲理。语文以她独特的魅力,启迪着学生的心智,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可以说良好的语文素养是完美人格的必备素质之一。长期以来,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我们在感叹佩服之余又不得不看到其繁华背后的阴暗面。在传统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真正贯彻新课标的理念,我们不能否认为数不多的教改先锋在新课改领地里阔步前进,同样我们也不能否认在“张扬个性”、“自主、合作、探究”的幌子下隐藏着浮华与浅薄,更不能否认在中高考指挥棒的挥舞下,许多教师仍在新课标的门槛上退缩与徘徊。教改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对于自己还不能完全解读的文本最好的办法还是轻车熟路地拿起他人的教参,他人的教案传播一些他人的思

想解读。于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为了掌握老师圈定的知识,为了背下老师给你的答案,机械、单调地吞下一些自己并未领悟的“知识”,这样负担也就不言而喻了。语文课堂的耗时、低效、拖沓等现象难免“死灰复燃”了。从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减负”的关键是克服语文教学中无谓的消耗现象,就是减去那些超出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承受能力的课业任务,放弃违背教学规律的简单、粗暴、落后的教学方法,端正育人思想,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要质量。

(一)、正确把握语文教学中两个关系。

1.正确认识语文教学中的“高和低”的现象

长期以来,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评价,均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这种评估方法不仅掩盖了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状况,且助长了不按法定课程计划开课,随意增加课时现象的蔓延,因而普遍出现了表面上的“高质量”和实际上的“低效率”之间的矛盾。作为基础学科的中学语文,学生的学习成绩本来就不很理想,又面对着按照规定时间完成大纲规定的 教学任务,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即:如何从“时间型”向“效率型”转 变。2.正确理解语文教学中“转和改”的意义 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虽然早已为教师们认可,但是“以教师为中心” 的传统教育观念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主旋律。教师在课堂的之、乎、者、也”中精雕细刻,学生却在教师的要求、思路上学习,所缺少的就是独立思考和独立分析。要彻底打破这种教学格局,让学生从听讲向思考方面转变,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掌握方面转变,已经是语文教学模式转变的实质所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多看、多听、多想、多说、多练,从培养兴趣入手,在改进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二)、通过提高教师素质实现学生的减负。

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技能,所谓“什么样的教师出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自己执教水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有效的减轻学生负担。

1.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包括对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知识的掌握。语文知识扎实是语文教师最起码的基本功。

2.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最好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都能侃侃而谈。这样,学生才能在知识与情感上对你折服,产生钦佩之情。

3.要有演员的气质,演说家的风度,小品演员的幽默。有些语文教师知识不可谓不广博,但就是缺少对学生的吸引力,原因就在于缺少讲演表演的艺术。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等科,数学主要是以理服人,而语文则更多的是以情感人。4.要有掌舵人和驾驶员的能力。虽然我们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把握课堂的仍应是教师。所谓具有掌舵人和驾驶员的能力,就是教师既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也要有把握课堂大方向的能力。语文教师都在课前备了课,往往对课堂教学会设定几个教学目标,但语文课堂往往又会出现许多意外,而且往往就是这些意外才构成了语文课堂的点点精彩,因此,语文教师这时就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5.要有娴熟运用多媒体设备的能力。当然语文课不必节节都用多媒体课件,但有些课运用多媒体的确效果会很好,比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活动的镜头来叙述或写作。作为语文老师,必须学会制作课件并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6、语文教师要强化“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向课堂要质量,达到“功在课堂,利在课外”,从而使减负得以真正实现。

(三)、语文教学中应通过减负来提质。

我们所说的提质,就是要提高学生综合的语文素质,不但要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乃至对学科的美好情感。而事实的情况是我们现在的学生在提质方面也是畸形的,以致于产生了许多高分低能的学生,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增

加了学生的许多负担。因此对于提质,我们首先必须减负,包括减时间之负与心理之负两个方面。

1、减时间之负。

只有把单位时间的质提高上去了,才能为提高总的质提供广阔的空间,而减时间之负便是提质的最有效方法,因为时间就好比是分母,分母越大,质的分值就越小;而缩小分母,就能提高质的分值。现在我们的提质缘何像减负一样效果不佳,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能真正地减时间之负。因此要实现提质,就必须从时间上切实减负。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依法对教学违规实行“严打”,比如控制双休日补课,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对违反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迁就。对于语文学科,要减时间之负,就是要尽可能减少无效或低效作业,特别是一些纯粹机械性的抄写要少而又少,一些低效重复性的作业要坚决取缔,背诵的东西也不要任意增加,还有前面已经提到的,对不同的学生应布置不同要求的作业,而不是一刀切,这样就可以减少基础较好学生的无效劳动。

2、减心理之负。影响语文教学提质,除了学生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过多过长从而影响人脑的接受,影响质的提高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对语文学科足够的兴趣与热情。何以如此,主要的原因是语文教师上课不够精彩,缺少足够的吸引力。据调查表明,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喜欢与否,主要看这门学科的教师上课是否精彩,是否具有吸引力,尤其是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当然这里也有学生的个性差异,但个性尤其是对学科的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笔者认为当学生对语文学科做到了“要学、愿学、能学、乐学”的时候,他就会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时学习语文对他来说已根本谈不上负担,倒是让他不学语文则成了一件困难的事。

(四)、积极改革创新,实现语文减负提质的可持续发展。在全面推行新课程理念的今天,要想从根本上实现语文教学的减负提质,除了做到以上所列举的方法外,还必须从改革入手。一是改革考试评价体系。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新课改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主要内容应包括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以及促进课堂发展的评价体系。

二是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所谓“大语文观”,意即教师不仅仅把语文课视为工具课,而是高屋建瓴,以人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叶圣陶),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等。这种教学观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相对于只强调工具性和现实思想意义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来说,更适合于当今教学改革的发展和要求。以“大语文观”来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课改的要求,也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的现实需要。

在语文教学法中,我们必须抓纲务本,结合学生实际,更新教学观念,创新课堂结构,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从而达到减负与提质的和谐统一。

主要参考资料: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01年6月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柳斌.创新教育案例全书.[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张迎春.新课程——教师读本(通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6]、黎友昌.陕西素质教育.2008年第03期 [7]、咸立亭.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第6期

第五篇: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写写帮推荐)

吉林省教育厅文件

吉教发〔2010〕1号

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

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县(市、区)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关于当前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教基一【2009】5号)和省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吉林省义务教育条例〉促进义务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政发【2009】24号)精神,现就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工作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把此项工作作为加强教育系统政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近期组织开展专项自查自纠工作,逐校排查,制定整改措施,集中组织开展专项治理整顿工作,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规定,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省、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直属学校和省级示范高中要带头落实相关措施,切实发挥素质教育的示范作用。

二、要进一步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管理机构和工作任务,确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工作,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

度,集中治理学校延长学生在校时间、集体补课、违规收费行为。高三毕业班学生自愿延时在校学习的,学校要加强管理,不得收费。

三、要加大专项督查工作力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建专项治理工作队伍,加强专项督查,要设立和公布举报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省教育厅将组成督查组,对各地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全面整顿学校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加大检查和处罚工作力度。省教育厅政行风办负责协调专项治理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受理社会投诉,调度各地专项治理工作,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举报电话:0431-82728932。

四、切实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召开专项治理工作会议,部署专项治理工作,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督促学校和教师自觉遵守相关规定,牢固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要加强对社会的舆论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教育观,营造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专项治理工作机构和联系电话要逐级上报。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专项治理工作机构和联系电话要在2010年1月15日前报省教育厅监察室,联系电话:0431-82728932。

二○一○年一月十一日

主题词:中小学办学行为学生负担通知

吉林省教育厅办公室2010年1月11日印发

下载简论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期过重的问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简论如何解决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长期过重的问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