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21:49: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

第一篇: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

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

第23 卷第12 期 2007 年12 月

甘肃科技 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 Z.23No.12 DPc.2007 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 张书霞,李萍,宋华(武警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86)

摘要:卫星通信网为武警部队反恐处突,执勤放哨维护国家安危提供可靠的通信保 障,通过对武警部队卫星通信 网的设计目标,设计原则,需求及结构的总体概述,结合卫星通信的特点,指出卫星 通信在武警部队的远大前景.关键词:武警部队;处突反恐;卫星通信网 中图分类号:TN927 1

引言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的一支重要武装 力量,在国家的安全保卫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在 和平时期,承担着固定目标执勤和城市武装巡逻,保 障国家重要目标的安全,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维护国 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支援国家经济建设和执行抢险 救灾,边境检查,管理部分地段的边界巡逻以及海上 缉私的任务.在战争时期,承担着协同人民解放军 保卫边防和海防,抗击敌方的入侵,参加城市防卫保 卫重要目标的战斗,组织对空防护,打击敌特和不法 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作战地区的社会秩序和人民 群众的安全等任务.武警部队的各单位分布在我国 的各个行政区域,边防哨所,边防海岛等地区,地域 分布十分广阔,在承担各种处突反恐任务时,部队活 动范围大,机动性强,需要完善的通信系统来保障指 挥部与部队之间,各部队之间的各种联系.然而与 武警部队的重要使命相比,目前武警部队的通信方 式还比较滞后,主要依靠有线通信网和短波,超短波 进行通信,部分基层部队缺乏无线通信手段,使得部 队的机动通信能力较弱;同时有线通信网的抗毁性 差,在战时无法对武警部队提供可靠的通信支持.因此武警部队建立卫星通信网是十分必要和迫切 的.2 总体设计 2.I 目标 建立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主要解决:(I)建立有效的野战通信指挥手段,实现总部, 总队(师)两级机关对处突现场全方位,全天候,多层 次,多功能,不间断,机动灵活的通信指挥;(2)建立可靠的战备通信指挥手段,与有线综合 通信网平时互为补充,战时作为部分延伸.2.2 设计原则(1)以需求为牵引,贴近部队处突,反恐等作战 任务的需求.既要满足对部队语音通信的需要,还 要满足对部队高清图像通信,高速数据通信的需要;既要适应部队处置大规模突发事件通信保障的需 要,还要适应野外,城区,室内等各种条件下处突,反 恐等作战任务指挥通信的需要;既要满足部队处突, 反恐前指对作战分队,单兵指挥通信的需要,还要满 足总部,总队对一线指挥所和作战分队,单兵的通信 联络.(2)以现有通信资源为基础,能够实现与综合通 信网,指挥自动化网和超短波通信网等通信网络的 无缝连接.(3)以现代科技成果为支撑,运用成熟,先进的 技术,确保网络稳定,可靠,高效,便于使用,易于维 护,并能适应技术升级和扩展的需要.(4)以保证信息安全为前提,采用国家或军队保 密部门认证的加密系统,确保信息绝对安全.2.3 用户需求(1)卫星通信网建站种类和数量 武警卫星通信网设固定站和车载站站型,工作 在Ku 频段.按照最大规模设计,建议在总部和31 个总队分别建立固定站1 个和车载站1 个(部分重 点地区总队可建立2 个车载站),在14 个机动师分 别建立车载站1 个,具体建站数量如表1 所示.表1 卫星通信网建站规模 站型总部总队机动师共计备注 固定站13132 北京总队已建立 车载站1311446 北京总队已建立(2)卫星通信网建网规模 在总部和总队建立卫星固定站,在总部和总队 132 甘肃科技第23 卷 建立卫星车载站,在机动师只建立车载站,便携站视 情考虑采用海事卫星设备.(3)功能要求 a.电话直拨功能.一是车载站与固定站之间, 车载站与车载站之间,固定站与固定站之间能够在 静止状态下通过直连电话机或程控交换机直拨通 信;二是车载站能够实现运动中语音通信和GPS 定 位监控.b.会议电视功能.车载站与固定站之间,车载 站与车载站之间,固定站与固定站之间能够召开电 视会议.C.高清晰图像传输功能.通过车载站与固定站 之间,车载站与车载站之间,固定站与固定站之间能 够传输多路非实时高清晰图像象,远程和本地能够 切换.d.计算机联网功能.一是车载站能够开设无线 总揶 固定站 总部 车蛾站 LAN,实现对单兵的语音,数据,图像通信和GPS 定 位;二是通过卫星网实现固定站计算机局域网或终 端,车载站计算机终端,单兵PDA 等计算机终端的 数据联网,实现所有固定站,车载站相互间的数据库 访问,文件传输,IP 图像传输,GPS 定位监控等功 能.e.网管功能.采取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 方式,对网络参数配置,设备运行状态,功能控制,设 备维护等状态进行管理,监测和控制.2.4 结构设计 依据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用户需求,系统由总 部固定站(主备),1 个车载站;31 个总队固定站,车 载站;14 个机动师车载站及一定数量的便携站和车 载海事卫星站,无线局域网设备等组成.系统组成 示意见图l.会议电视 图像 图1 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系统组成示意图 系统网管中心位于总部,对全系统进行网络管务量不对称;内向和外向信号强度不 对称,主站发射 理.根据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需求,本网涵盖的功率大得多,以便适应VSAT小天 线的要求.所有设备应适应十分广阔的地域范围.广阔地域构 VSAT 发射功率小,主要利用主 站高的接收性能来 成了地理位置,地形,以及环境温度,湿度的明显差接收VSAT 的低电平信号.异,由此必然对设备的结构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以适网管有很强的集中管理能力,扩 容简捷.应这种差异.要求设备应具有三防“防盐雾,防霉3.3 综合业务 菌,防潮热”以及防震防冲击等特性需求.武警卫星网涉及的业务种类较多,是一个 综合 的业务通信网,其主要的特点有: 3 武警卫星通信网的特点①话音网可进行9.6Kbp.速率的带内数据传 与一般的卫星通信网相比,武警卫星通信网具输支持 14Kbps 的传真业务,网为网 状结构,点之 有如下的特点和优点:问的通信为一跳.3.1 资源丰富②卫星高速数据骨干网采用SCPC 方式,久性 拥有Ku 波段半个转发器27MHz 带宽的卫星的电路连接.用户速率可达384Kbps, 路采用索罗 资源.门编码,道误码率可达到lo~l2,供良好的Intranet 3.2 主站功能强大和Internet 通道服务.主站采用6.1m的天线,输出功率储备量大.③卫星数据采用休斯公司的ISBN设备, 采用 它是一个典型的不对称网络:链路两端(主站和小TDM/TDMA的传输体制,星型结 构.吞吐速率高 站)设备不相同;执行的功能不相同;内向和外向业(出境速率可达 512Kbps,入境速 率可达128Kbps), 第12 期张书霞等: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133 支持协议种类多(BittPADX.25,网桥,IP 路由 等).④异地图像传输网支持高速图像传输(从 384Kbps 到6Mbps),网络设置灵活,任意一个图像 站可以定义为主席或双向或单向站.4 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的展望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覆盖面积大(一颗星可覆盖 全球1/3 以上的面积),通信覆盖面积大,建站不受 地理位置和地面距离以及地形地貌的限制.其广播 功能是其他通信方式不可相比的.其生命力和应用 领域一直保持强劲的势头.Internet 的冲击,多媒 体的需求,宽带接入,导致了卫星通信新的趋势:(1)高速因特网在VSAT 中的应用(IN— TERNETOVERVSAT):卫星不受自然地理环境的 限制,对任何用户而言,其用于接收Internet 信息的 费用是相同的,应用VSAT 传输Internet 信息,每 个用户都是通过卫星建立直达路由,避免地面电路 的多次转接,传输质量较好.为Internet 拥挤不堪 的地面线路另辟了一条高速的空中下载通道.(2)IP 多点广播:虽然其所需通信是点到多点, 但今天大多数应用仍在使用低效的点对点的TCP/ IP 协议.当许多人都有大量信息传输需求时,这仍 成为一个瓶颈.IP 多点广播是解决该问题的良好 方案.它只用一个数据拷贝即可送达所有不同的目 的地.基于卫星的数据传输系统具有一种天然的广 播系统,这使得针对大量用户的宽带IP 多点广播成 为可能,与其他设施相比,极大地简化了IP 多点广 播的实现.(3)远程教学与培训:电视会议,远程医疗都是 远程教学应用之一.这种教育方式可分为同步和异 步教学两种.无论是何种方式,卫星通信都是非常 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卫星网的直播或点播的方式为 远程学员提供教学服务.终端用户可以建立直接面 向桌面的远程课堂或远程学员终端.这是拥塞的地 面因特网所不能及的.(4)DVB 的发展为卫星通信带来了又一热点.DVB 已成为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工业标准,该结构 定义了数据管道,数据流,多协议封装,循环对象等 传输标准.可以应用于宽带复接,文件传输,Inter— net 接入,MPEG 一Ⅱ节目的接收和调制.今天许多 卫星电视节目开始采用DVB—S 标准来传输视频 节目,同时还增加了一些增值服务,如远程教育,新 闻推送,Internet 接入等服务.一个DVB 出境速率 可达48Mbps,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给传统的 电视会议也带来一场革命.(5)随着高频技术的发展,用户要求更小口径的 天线,更宽的业务,更高的速率,卫星通信进军Ka 和Q 以及V 波段成为可能.Motorola 的“黄金时 代”,休斯公司的“太空之路”,马丁公司的“宇宙通 道”等都在Ka 波段,用来支持宽带业务.有些公司 用V 波段,使用户可享受155Mbps 的“疯狂下载”, 给拥挤不堪的因特网带来希望.专家预计3 年后, 用户将开始购买Ka 波段的VSAT.5 结束语 目前,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建设已取得了一 些成绩.武警卫星通信网的建设已初见成效.总 部,各总队,各机动师已配备必要的设备.总部已建 起了卫星地面站,担负起总部机关与各总队,机动 师,武警院校的高速数据,图像传输,话音,信息传输 等业务服务,承担起了部机关与重点省的连通.相 信经过几年的辛勤努力,武警部队的卫星通信网一 定会为武警部队在国家的安全保卫,处突反恐,抢险 救灾,边检巡逻,以及海上缉私等任务中与军网和民 网协同起来,为确保武警部队能够更加圆满的完成 任务起到很好的保障.参考文献: [-13 魏晨曦.军用卫星通信中的抗干扰措施.航天电子对 抗.l997.[-23 刘国梁,荣昆壁.卫星通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E33 现代电子对抗.1993 [4]甘仲民.军用卫星通信抗干扰综述.军事通信技术, l998 [5]孙学康.微波与卫星通信.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第二篇:中国电力通信网发展综述

中国电力通信网发展综述

摘 要 :中国电力通信网(电力专用通信网)是现代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本文简述了电力通信的意义和作用,以及目前采用的主要通信方式,着重对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分析。电力通信的意义和作用 电力通信网是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应运而生的。

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被人们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目前,它更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由于电力通信网对通信的可靠性、保护控制信息传送的快速性和准确性具有及严格的要求,并且电力部门拥有发展通信的特殊资源优势,因此,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电力公司都以自建为主的方式建立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

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经过几十年风风雨雨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通过卫星、微波、载波、光缆等多种通信手段构建而成了一个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的立体交叉通信网。整个中国电力通信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技术到当今先进技术,从较为单一的通信电缆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手段到包含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并用,从局部点线通信方式到覆盖全国的干线通信网和以程控交换为主的全国电话网、移动电话网、数字数据网,无不展现出电力通信发展的辉煌成就。随着通信行业在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提高,以电力通信网为基础的业务不再仅仅是最初的程控语音联网、调度时时控制信息传输等窄带业务,逐渐发展到同时承载客户服务中心、营销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OA)、视频会议、IP电话等多种数据业务。电力通信在协调电力系统发、送、变、配、用电等组成部分的联合运转及保证电网安全、经济、稳定、可靠的运行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有利的保障了电力生产、基建、行政、防汛、电力调度、水库调度、燃料调度、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远动、计算机通信、电网调度自动化等通信需要。虽然电力通信的自身经济效益目前不能得以直接体现出来,但它所产生并隐含在电力生产及管理中的经济效益是巨大的。同时,电力通信利用其独特的发展优势越来越被社会所重视:

(1)近67万km的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是架设电力特殊光缆的极好资源,经济、快速、安全、可靠;

(2)遍布全国各大城市的电缆管道和电杆是建设光纤接入网的极好资源;

(3)电力线通信(PLC)技术的日益成熟,为用户接入提供了首选手段;

(4)其它具有电力特色的技术,如无源光纤接入、无线宽带、多点扩频系统等,使电力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发挥。

中国加入WTO,为电力通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舞台,电力通信人自知:机遇与挑战并存。电力通信正在走上一条把握机遇、深化改革、转变观念、扬长避短、加快发展的道路。迈入21世纪的中国电力通信必将成为中国电力工业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进入高成长的信息服务领域的一个新的高效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电力通信网是国家专用通信网之一,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实现了对除台湾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覆盖,功能涉及语音、传真、数据、图像传输、远动继电保护、电力监控、移动通信等领域。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光纤通信将成为电力通信网的主要通信方式。利用高压输电线路,可敷设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无金属自承式光缆(ADSS)或缠绕式光缆(GWWOP)。目前全系统已建成的长途干线光纤累计长度超过19127公里。不仅如此,根据全国电力“十五”通信规划,到2005年全国电力通信网将形成由光纤通信电路组成的三纵四横的主干网架结构。在通信网络接入方面,电力通信网同样有着巨大的技术和资源优势:电力系统的低压线路已经进入包括农村在内的千家万户,随着PLC(电力线通信)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可利用低压配电网开发接入网,预示着电力系统网络将成为集电话、电脑、电视和电力为一体的“ 四合一”网络。

做为行业性的专用通信网,电力通信是随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用来缓解公网发展缓慢而造成的通信能力不足和填补公网难以满足的一些电力部门特殊的通信需求,以保证电力专业化生产正常高效地进行,进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电力通信是现代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组成电力系统的各部分,发电、送电、变电、配电和用电通常都是分散在广大地区,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是同时进行和完成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产业部门。为保证安全、经济地发供电,合理分配电能,保证电力质量指标,防止和及时处理系统事故,就要求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因此电力系统必须要有一个能够提供特殊保障性服务的通信系统做支持。优质可靠的通信手段是电网安全稳定发电和供电的基础,而电力通信的物理结构和服务对象决定了电力通信与电网密不可分。电力系统发展到哪里,电力通信网就应该相应建设到哪里。

电力通信的业务可划分为关键运行业务和事务管理业务两大类。关键运行业务是指远动信号、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能量管理系统、继电保护信号和调度电话等;事务管理业务包括行政电话、会议电话和会议电视、管理信息数据等。不同的电力通信业务要求也各异。关键运行业务信息量不大,但对通信的实时性、准确性要求很高;事务管理性业务则是业务种类多、变化快、通信流量大。

电力通信主要为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商业化运营和实现现代化管理服务。它是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和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是电力市场运营商业化的保障,是实现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前提,也是非电产业经营多样化的基础。随着电力工业的日益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力通信网的构成及特点

电力通信网是以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2.1 电力通信的几种主要方式

2.1.1 电力线载波通信(PLC)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传统的特有通信方式。它以输电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电力部门得天独厚的优点,曾经是电力通信的主要方式。

我们知道,电力线路主要是用来输送工频电流的。将话音及其他信息通过载波机变换成高频弱电流,利用电力线路进行传送,就是电力线载波通信。

虽然在有线通信中,话音信号可以利用明线或电缆直接进行传送,但在高压输电线路上,由于工频电压很高(数十万、百万伏特),电流很大(上千安培),因此其谐波分量也很大,这些谐波如果和话音信号混合在一起是无法区分的。例如话音信号的频率在300Hz,工频电流的6次谐波也是300Hz,而且其谐波值往往要比一般传送的话音信号大得多,对话音信号产生严重干扰,因此在电力线上直接传送话音信号是不可能的。

利用载波机将低频话音信号调制成 40kHz以上的高频信号,通过专门的结合设备耦合到电力线上,信号会沿电力线传输,到达对方终端后,再采用滤波器很

容易将高频信号和工频信号分开。而对应于 40kHz以上的谐波电流,是50Hz工频电流的800次以上谐波,其幅值已相当小,对话音信号的干扰已减至可以接受的程度。这样,利用电力线既传送电力电流,又传送高频载波信号,称电力线的复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主要缺点是由于受电力线强磁场干扰,杂音电平高;传输性能受电力线结构影响,电力线换位及线路故障会衰耗剧增;通道容量小(我国规定其频率使用范围为40~500kHz),音频范围窄等。

为防止输电线遭受雷击,在输电线上方要架设避雷线(即架空地线),而且在每座杆塔上避雷线都要可靠接地。将避雷线经放电间隙接地,正常运行时呈绝缘状态,用以传送载波信号,称绝缘地线载波。与普通电力线载波相比,绝缘地线载波不受线路停电检修或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的影响,噪声电平低,耦合设备简单,可使用频带宽,而且地线处于绝缘状态可减少大量电能损耗。

在相分裂导线束中,也可利用两根经绝缘处理的分裂导线传输信号,即分裂导线载波通信。分裂导线载波传输性能好、衰耗小,但分裂导线间加绝缘困难。目前在国内绝缘地线载波和分裂导线载波的使用都不是很普遍。

电力系统中还有利用 10kV、380V/220V中低压送电线路作为传输通道的中低压配线电力线载波通信(DLC)。

2.1.2 光纤通信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强、传输容量大、频带宽、传输衰耗小等诸多优点,它一问世便首先在电力部门得以应用并迅速发展。除普通光纤外,一些专用于电力系统的特种光纤也在电力通信中大量使用:

a.地线复合光缆(OPGW),即架空地线内含光纤。这种光缆使用可靠,不需维护,但一次性投资价格较高,适用于新建线路或旧线路更换地线时使用。

b.地线缠绕光缆(GWWOP),是用专用机械把光缆缠绕在架空地线上。这种光纤芯数少,容易折断(枪击、啄木鸟害等),经济,简易,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c.无金属自承式光缆(ADSS),这种光缆可以提供数量大的光纤芯数,安装费用比OPGW低,一般不需停电施工,还能避免雷击。因为它与电力线路无关,光缆重量轻,价格适中,安装和维护都比较方便,但容易产生电腐蚀。

d.其他,如相线复合光缆(OPPC)、金属铠装自承式光缆(MASS)等等。

电力特殊光缆受外力破坏的可能性小,可靠性高,虽然其本身造价相对较高,但施工建设成本较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电力特殊光缆制造及工程设计已经成熟,特别是 OPGW和 ADSS技术,在国内电力特殊光缆已经开始大规模的应用,如三峡工程中的长距离主干 OPGW光缆线路等。其次,体现在本地传输方面,城市内电力系统的杆路、沟道资源也可以为通信服务。特种光纤依托于电力系统自己的线路资源,避免了在频率资源、路由协调、电磁兼容等方面与外界的矛盾和纠葛,有很大的主动权和灵活性。

2.1.3 微波通信

在光纤通信发展成熟前,微波通信曾做为远距离传输的主要手段得以大力发展。目前数字微波通信在我国电力通信传输网中仍居主导地位,但其发展速度正在减缓,作用也开始由主网逐渐向配网、备用网转变。此外,各地方小网以及农网中还有很多一点多址小微波组成地区网。

2.1.4 无线通信

无线通信主要指频率为 100~1000MHz的特高频无线电波通信。它具有设备简单、方便灵活、建设速度快和投资省等特点,很适合农村电网使用,可以满足县调调度及自动化系统(主要是远动)的工作需要。目前我国电力系统无线通信主要用于县级及以下农电通信和电力施工检修、城市集群、寻呼等。

2.1.5 其他

电力通信网中还有传统的明线电话、音频电缆及新兴的扩频通信等方式。

2.2 电力系统通信的特点

和公用通信网及其他专网相比,电力系统通信有如下特点:

2.2.1 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电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电力生产的不容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要求电力通信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2.2 传输信息量少但种类复杂、实时性强

电力系统通信所传输的信息有话音信号、远动信号、继电保护信号、电力负荷监测信息、计算机信息及其他数字信息、图象信息等,信息量一般都较少,但一般都要求有很强的实时性。目前一座 110kV普通变电站,正常情况下只需要一到二路600~1200Bd的远动信号,一到二路调度电话和行政电话。

2.2.3 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

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在事故发生及波及的发电厂、变电站通信业务量会骤增,通信的网络结构、传输通道的配置应能承受这种冲击。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各种应急、备用通信手段应能充分发挥作用。

2.2.4 网络结构复杂

电力系统通信网中有着种类繁多的通信手段和各种不同性质的设备、机型,它们通过不同的接口方式和不同的转接方式,如用户线延伸、中继线传输、电力线载波设备与光纤、微波等设备的转接及其他同类、不同类通信设备的转接等,构成了电力系统复杂的通信网络结构。

2.2.5 通信范围点多面广

除发电厂、供电局等通信集中的地方外,供电区内所有的变电站、电管所也都是电力通信服务的对象。很多变电站地处偏远,通信设备的维护半径通常达上百公里。

2.2.6 无人值守机房居多

通信点的分散性、业务量少等特点决定了电力通信各站点不可能都设通信值班。事实上除中心枢纽通信站外,大多数站点都是无人值守。这一方面减少了费用开支,另一方面又给设备的维护维修带来了诸多不便。我国电力通信的发展

电网的发展离不开通信的支持,可以说电力通信的发展是和电网的发展同步的。在 40年代,我国除东北有几条输电线外,其他地区都处于以城市为中心的孤立系统阶段,调度通信主要依赖明线电话,长距离调度则使用日本生产的电力线载波机。

到了五六十年代,我国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发展,用电量出现激增,东北、华北电网相继建成,而公网通信的落后局面难以满足电力调度的基本需要,以明线电话、电力线载波和电缆通道为主要方式的电力通信也迅速发展。此时我国使用的电力线载波机主要是苏联进口的,并开始自己研制开发生产。70年代电力系统开始在一些信息需求量大和重要部门采用微波通信,但进程缓慢。到70年代末期,我国电力通信中电力线载波通信占居主导地位,其他有小容量(120路以下)FDM模拟微波、邮电多路载波、电缆及架空明线等,交换机多为小容量机电式,不少地方还使用磁石电话。全国有三十多个十万千瓦以上的电网没有通信干线,只有部分地区开始形成了各自独立的通信网。华北、东北、华东三大电网每万千瓦容量仅能提供20个左右的话路公里,与国外差距很大。网调和省调到一些主要厂站的通信不够完善,甚至到(电力/水电)部调度中心也没有自己的通道。由于通信电路不健全,自动化水平低,造成很多大面积停电事故和系统振荡事故,扩大和延长了事故处理时间,给工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现有电力通信系统已远远不能满足电网统一调度和安全经济调度的需要,更不能适应生产、基建、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通信的落后已成为电力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

进入 80年代以来,我国电力事业和电力系统迅猛发展。大电站、大机组、超高压输电线路不断增加,电网规模越来越大。电网的发展必然对电网管理和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电力系统通信更加完善和先进。与此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电信科技的全面、多维发展,各种新兴的通信技术不断出现。通信设备性能越来越先进,价格越来越低廉。数字微波、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移动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特高频通信、数字程控交换机等新兴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以逐步的推广使用。

80年代是我国电力通信大发展时期。1978年国家根据电力生产的特殊需求,正式批准建设电力专用通信网。自此,我国电力通信事业伴随着电网的迅猛拓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一路凯歌。从70年代末,电力系统就开始了数字化网络建设,为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笔。1979年,电力系统开始建设亚洲第一条1000km以上PCM480数字微波线路——京汉微波,到1981年全线陆续开通。1982年,与国内最早开通的光纤电路差不多同时,电力系统第一条光纤通信线路在山西太原供电局投运。同年,原水利电力部建成以北京为中心,连接南宁、广州、成都等地面站的卫星通信系统。同时,无线通信系统也在电力通信中推广使用,一些地区还实现了无线与有线电话网的联接。到1990年初,电力系统已拥有微波电路18000km,110kV及以上输电线载波电路26万话路千米,卫星地面站6座,光纤电路37条337km,无线移动电台2万多部,此外,还有一些散射、电缆等无线或有线电路。程控交换机达30多台、容量约4万门(线),多数用于部、网、省汇接中心,通过汇接中心,电力系统内有200多个单位的交换机实现了直拨联网,初步构成了以微波、卫星通信为主干线路,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区的电力通信网,成为我国仅次于军队、铁路的第三大专用通信网。同时,自上而下成立了电力通信网建设和管理的专门机构,明确了通信建设是电网建设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及电力通信网“统一规划、分期建设、分级管理”的基本原则,逐步形成和完善了一套指导建设电力通信网的技术政策,制订了有关通信的规章制度和技术要求,培养出了一批熟悉通信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的人才。

90年代我国电力通信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不断得以应用,传输网、交换网等得到进一步完善,数字数据网、监测网、互联网、支撑网等也逐步建立和引入。我国电力通信的现状

4.1 我国电网发展概况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的发电设备装机容量和发电量、电网规模均居世界前列,形成了以大型发电厂和中心城市为核心、以不同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为骨架的各大区、省级和地区的电力系统。到 1998年年底,我国发电机装机容量已达2.77亿kW,年发电量达到11577亿kW·h,居世界第二位。自1981年中国的第一条500kV葛—沪输电线路投入运行以来,500kV的线路已逐步成为各大电力系统的骨架和跨省跨地区的联络线。目前全国电网已基本上形成了500kV和330kV的骨干网架,大电网已覆盖全部城市和大部分农村。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联网工程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电网进入了远距离、超高压、跨大地区输电的新阶段。现阶段我国电网发展的重点是大区电网互联和城市电网、农村电网的改造。

三峡工程的开工建设,使以三峡为中心的全国大区电网互联的步伐加快。目前,三峡电力系统正在紧张施工,福建、华东电网的联网工程也已展开,将形成由华中、华东、四川、重庆和福建电网组成的强大中部电网。华北、华中电网 2001年就有望实现联网运行。我国电力网已经由80年代中期以高参数、大机组、高电压为特征,发展到以大区电网互联、建设全国统一联合电网为特征的崭新时期。

4.2 我国电力通信事业取得的成就

与电网的发展相适应,几十年来我国电力通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现代化电力生产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名符其实地成为现代电网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的三大支柱之一。

4.2.1 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综合业务网

电力通信网已基本形成了由数字微波通道、卫星通道及光纤通道构成的以北京为中心覆盖全国 36个电力集团公司和省电力公司的主干网架,以及以北京为中心的四级汇接五级交换的全国性电话自动交换网、全国电力电话会议网、中国电力信息网、数字数据网和分组交换网。到1999年,电力通信网已拥有数字微波通信线路64000km,电力线载波电路65万话路千米,各种光缆线路6000km,卫星地球站36座,交换机容量约60万门,以及其他的通信线缆等。在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广洲等地区还建成了800MHz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寻呼系统。电力通信业务范围包括调度及行政电话、远动信息、继电保护信号、计算机数字数据通信、会议电话、电视电话等综合业务。

4.2.2 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从五六十年的双边带电子管电力线载波机、明线磁石电话到今天的 SDH光纤通信系统、数字式电力线载波机、数字程控交换机、ATM交换机,我国电力通信技术装备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基本上适应了现代通信发展的潮流和现代电网发展的需要。

4.2.3 通信机构和通信队伍已具规模

从国家电力公司到各网局、省电力公司、发电厂、县市农电局,以及电力科研、教学、设计、施工单位等,都设有相应的通信机构。目前我国电力通信队伍约有三万多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具有大中专以上学历。通信机构的完善和通信队伍的培养状大,为电力通信的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和人才保证。

4.2.4 造就了良好的科研学术氛围

成立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委会,并定期两年一次举办学术会议。创办了全国性的学术期刊《电力系统通信》,一些地方电力部门也办起自己的刊物,如广东的《广东电力通信》等。从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领导到电力通信生产一线人员,一批致力于电力通信的专业人士跟随世界潮流,结合国内现状,撰写了大量学术性、技术性论文,在探讨中国电力通信的发展走向、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4.2.5 制订了一系列各项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从国家电力公司(水电部/电力部)到各地方电力部门都逐步制订和完善了有关电力通信各专业的管理、运行、设计、测试的标准、规程、规定和规范、原则,对电力通信网的建设、运行和管理起了统一化、规范化的作用,也为企业创一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3 我国电力通信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电力通信已发展成为具有多种通信方式和具备一定能力的较为完整的通信网络,但纵观全球电信发展的大趋势和世界各国电力通信发展的方向,尤其面对新形势下大区电网互联乃至全国联网、电力市场等对电力通信提出的新的要求,处于世纪之交的我国电力通信还不能真正满足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4.3.1 通信网网络结构比较薄弱

目前电力通信主干网络基本上成树型与星型相结合的复合型网络结构,难以构成电路的迂回,一旦某一线路出现故障,不能有效地通过迂回线路分担故障线路业务。网络管理水平亦不高,管理系统只能对电路进行分路监测和简单的控制。

4.3.2 干线传输容量不足

通信网内主干电路容量一般只有 34Mbps,少数 为140Mbps和155Mbps,而主干电路区段化使用的情况十分严重,网内主要节点之间话路紧张,极大地制约了宽带新业务的开拓。

4.3.3 通信体制落后,干线电路超期服役严重

干线微波电路主要是 PDH传输体系,不少已运行十多年,到了或超过报废期限,急需更新换代。交换设备不少是空分制,不通过改造升级难以实现综合数字业务。

4.3.4 网络接入和网络管理薄弱

目前电力通信网用户接入系统薄弱,一般都是电话线,电路的用户接口基本上也都是模拟式信号接口,不能传输调整数据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只是刚刚起步,只能对电路进行分路监测和简单的控制。由于通信规约、接口等不能统一,网内设备、通信方式的多元化以及传输网现行体制的限制,网管系统所需要的信息很难收集,难以集成一个完整的网管系统。

4.3.5 通信网发展的规划、标准、规范等的制订不及时、不完备

作为国家通信的组成部分,电力通信网的标准、体制等不仅要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还要满足电力系统的特点和要求。由于新技术应用更新周期很短,通信网发展很快,有关相应部门不能及时制订出指导性的规划、标准、规范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电力通信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发展。

4.3.6 各地发展极为不平衡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准不等、领导重视程度各异等原因,在电力通信上也表现为发展极不平衡,一些地区、单位已实现数字化、光纤化环网,有能力向社会提供通信业务。有些地方甚至偏远变电站连最基本的调度电话也不能保证。新形势下电力通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电信体制改革,放松管制、打破垄断、引入竟争机制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潮流。中国的改革开放正在步步深化,其中电力和电信的改革已走在了前列。电力工业和通信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电力通信利用改革之机最终推向市场和电力系统开放电力通信市场已是大势所趋。电力行业的改革、市场化运营、电网互联等,也对电力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各种通信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更为电力通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电力通信将如何走,如何抓着机遇,迎接挑战,使电力通信能更好地适应电网的发展和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摆在每个电力通信人员面前的严峻课题。

做为全国最大的专网之一,电力通信在走向市场参与竞争中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电力系统有着较为完善的通信基础设施和潜力巨大的路由资源(包括可复设光纤等通信线路的中高压电力线路、城市地下管道及可用于未来数据传输的低压入户电力线路等),有着强大的科研、设计、施工、运行管理队伍和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为用户提供综合业务服务的能力和经验等。但也存在很多不足,除以上所述网络结构薄弱等问题外,在经营管理上,由于长期以来电力通信一直从属于电力主业,强调电力通信的经济性寓于整个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之中,通信人员没有经济效益的观念,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和人才,多数系统也不具备网络管理和计费功能。

电力通信的战略地位必须首先为电力行业服务,因为电力通信的物质基础是电力系统,其生存基础是特殊的保障性通信。就发展来看,通信网要统筹考虑,按照普遍服务原则,采用最新电信网技术和设备,高起点、高标准,加快发展。电力通信的改革,将最终实行公司化运营,要面向开放的市场。

为适应现代将来电信市场开放的需求,我们要加快以光纤为主体的通信网建设,及早确立电力系统高速数据网络技术体制,跟踪研究利用电力线路传输高速通信数据技术,如何利用 ATM技术实现电力通信关键业务的宽带综合通信平台,如何通过IP来综合电力通信的关键业务等问题。

第三篇: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令

第2 1号部长

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行为,避免卫星网络之间、地球站与共用频段的其他无线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促进卫星通信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必须遵守本规定。本规定所称卫星通信网,是指利用卫星空间电台进行通信的若干个地球站组成的通信网;地球站是指设置在地球表面或地球大气层主要部分以内的,与空问电台通信或通过空间电台与同类电台进行通信的电台。

第三条国家对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实行审批制度。

建立卫星通信网,必须取得信息产业部批准。设置、使用地球站必须按照本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取得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颁发的无线电台执照。未经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擅自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

第四条建立卫星通信网除应遵守本规定外,还应当符合国家通信网建设的统筹规划,按照国家建设管理程序进行。

第二章建立卫星通信网

第五条建立卫星通信网的,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组织;

(二)有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总体技术方案;

(三)有与卫星通信网建设、运营相适应的资金和专业人员;

(四)有可利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六条建立涉及电信业务经营的卫星通信网,应当持有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町证。

第七条申请建立卫星通信网,应当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F列文件:

(一)法人资格证明;

(二)申请单位基本情况说明;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本规定附件要求的有关总体技术方案的文件;

(五)可用资金的证明文件;

(六)叮使用相关卫星转发器的证明文件;

(七)信息产业部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

申请建立涉及电信业务经营的卫星通信网,还应提交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第八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应当自收到中请之日起15日内完成形式审查,符合第七条要求的,作出受理决定不符合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九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对受理的申请,应当按照以F标准进行实质性审

(一)拟建卫星通信网是否符合本规定第五条、第六条的要求;

(二)拟使用频率和其他技术特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三)拟使用的国内空间电台是否业经信息产业部批准,并取得空间电台执照;

(四)拟使用的国外空间电台是否已完成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无线电台的协调,其技术特性是否符合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电台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五)拟使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是否为合法经营者提供;

(六)拟使用境外公司提供的转发器资源的,是否经过信息产业部批准;

(七)拟建卫星通信网的总体技术方案是否合理可行。

第十条信息产业部应当自决定受理申请文件之日起60日内完成实质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发给早请人建立卫星通信网的批准文件和网络编号,片书面通知网内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经审查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十一条经批准建市的卫星通信网,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投入使用。

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启用的,申请人应当在期满前至少30日书面通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并说明理由。

不能在一年内投入使用,又未按照第二款要求执行的,信息产业部应当于期满后撤消对其建立卫星通信网的批准和网络编号,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第十二条需要变更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工作频率、传输容量或者所使用的卫星的,应当提前90日向信息产业部提出书面申请,并取得批准。

变更卫星通信网业务性质、经营主体或者停止经营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取得批准,并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备案。

第十三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将其与卫星转发器经营者签署的转发器租凭协议白签署之日起30日内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备案。

第十四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自营或出租网内地球站的,应当按照本规定办理地球站设置审批手续,领取无线电台执照。

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I:得为办理地球站设置审批手续、领取无线电台执照的用户提供-星信道。

第十五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于每年1月底前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书面报告卫星通信网的下列情况:

(一)建设和运行情况(包括开通的城市或地区、业务种类、传输容量等);

(二)卫星转发器使用情况;

(三)网内用户及地球站(包括单收地球站)设置情况;

(四)网内地球站无线电台执照办理情况;

(五)信息产业部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第十六条卫星通信网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法规、规章,接受无线电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配合无线电管理机构对网内地球站进行管理。

第三章设置、使用地球站

第十七条设置、使用I、:列地球站,必须经信息产业部审查批准:

(一)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在北京地区设置、使用的地球站;

(二)与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通信的地球站;

(三)涉及闲际协调的地球站;

(四)卫星固定业务以外的其他空问无线电通信业务馈线链路地球站、关口站或者测控

设置、使用除前款规定之外的其他地球站,由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审查批准。

第十八条设置国际通信地球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信息产业部办理国际通信出入口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地球站的技术性能、站址选择和设置应当符合同家规定的标准及有关规定。

城市市区、高层建筑物顶端一般不得设置大、中璎发射地球站。在城市市区的限制区域内设置、使用的发射地球站,其天线直径不得超过4.5米,实际发射功率不得超过20瓦。

第十二条申请设置、使用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地球站,应当根据本规定第卜七条的规定,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交书面中请和下列资料:

(一)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表;

(二)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三)地球站站址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地球站站址周围视距传播范围内存在其他同频段无线电台的,还应提交该地球站对共用频段其他无线电台的干扰分析报告。

设置天线直径小于4.5米的终端地球站,站址周围视距传播范围内不存在其他同频段无线电台的,可以不提交第一款第(三)项所列文件。

第二十一条申请设置、使用不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地球站,除应提交本规定第二十条所列文件外,还应提交下列文件

(一)法人资格证明;

(二)卫星传输链路计算;

(三)可使用相关卫星转发器的证明文件;

(四)开展相关业务所需提供的其他文件。

申请设置涉及电信业务经营的地球站的,还应当提交相应的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第二十二条申请设置、使用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四)项所列地球站,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提交的申请文件,应当同时抄送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备案。

第二十三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自收到设置、使用地球站申请之日起15日内,就F列内容进行审查,符合要求的,作出受理决定;不符合要求的,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一)该地球站所属卫星通信网是否已获得批准;

(二)拟使用的空问电台和频率与所属卫星通信网批复文件所列是否一致;

(三)所提交的地球站申请文件是否完整并符合要求。

第二十四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已受理的申请,应当就拟建地球站与周围已建或已受理申请的同频段其他无线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进行实质审查。当拟建地球站与E述无线电台之间将产生有害干扰时,可以要求申请人提出解决干扰问题的可行方案,必要时组织相关单位和技术专家进行研究和协调。

第二十五条对不属于某个卫星通信网的拟建地球站,除进行本规定第二十四条要求的审查外,还应就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一)拟使用频率和其他技术特性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的规定、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二)拟使用的国内空间电台是否业经信息产业部批准,并取得窄间电台执照;

(三)拟使用的国外空问电台是否已完成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无线电台的协调,其技术特性是否符合与我国相关空问电台和地面电台达成的双边协议的要求;

(四)拟使用的卫星转发器资源是否为合法经营者提供;

(五)拟使用境外公司提供的转发器资源的,是否经过信息产业部批准。

第二十六条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受理设置、使用本规定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二)、(四)项所列地球站的申请后,应当征询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的意见。

第二十七条在沿海和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辖区内设置、使用与其他无线电业务共用频段的大、中型地球站,当拟建地球站的协调区覆盖其他国家或地区时,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完成实质审查后,按照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的有关规定,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提供资料和审查结论。

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按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有关规定或双边协议,与相关国家或地区进行协调。

第二十八条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在受理设置、使用地球站申请后60日内完成实质审查和相关协调。经审查合格的,予以批准经审查不合格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对涉及国际协调的地球站,信息产业部应当在完成相关的国际协调后,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批准设置、使用C频段天线直径6米以上(含6米)、Ku频段天线直径4.5米以上(含4.5米)的地球站,应当在批准后30日内将批准文件和相关技术资料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备案。

第二十九条申请人应当自收到无线电管理机构批推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文件后15日内,到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设置、使用无线电台手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频率占用费和注册登记费,领取无线电台执照。第三十条经批准设置的地球站,应当自批准之日起一年内投入使用。

不能在前款规定的期限内启用的,申请人应当在期满前至少30日书面通知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并说明理由。

不能在一年内投入使用,又未按照第二款要求执行的,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应当于期满后注销其无线电台执照,并书面通知申请人。第三十一条地球站应当按照核定的项目进行工作。变更地球站站址、频率、发射功率、天线特性或所使用的卫星,须提前60日向原审批机构提出申请。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改变地球站的特性、用途及所使用的卫星。

停止使用地球站,应当向原审批机构备案,并交回无线电台执照。

第三十二条地球站用户、运营单位或经营者应当按规定在指定期限内缴纳频率占用费,接受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其无线电台执照的核验。

第三十三条设置、使用单收地球站可以不按本规定办理申请和审批手续。无线电管理机构对其信息接收不提供电磁环境保护。

设置、使用要求电磁环境保护的单收地球站,设置单位应当按本规定的相关规定提出申请。

第三十四条临时设置、使用地球站,应当按第十七条的规定,于启用日期30日前,向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技术资料。经审查批准后,办理临时设站手续。

临时设置、使用的地球站,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四章罚则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规定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查封或者没收设备,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定处以罚款。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第三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能脚d届职权责令改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中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运营或者吊销无线电台执照。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运营或者吊销无线电台执照。第三十八条违反本规定第二十九条、第三十二条规定,不按规定缴纳频率占用费的,由信息产业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改正,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处以罚款。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九条外国驻中国使领馆、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享有外交特权的国际组织驻中国代表机构设置、使用地球站,须通过外交途径向信息产业部申请批准。

第四十条卫星移动业务中移动地球站的使用管理规定由信息产业部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本规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5年1月16日原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暂行规定》同时废止。

附件:卫星通信网总体技术方案应包括的基本资料

一、网络的一般特性

1、业务需求和功能

网络功能;业务类型和业务量;传输容量。

2、组网方式

网络结构(含网络拓扑结构图);覆盖范围。

3、网络规模

网络规模;实施计划;启用日期。

4、技术体制

基本信号形式;信源编码方式、复用方式、纠错方式;调制方式;多址联接和分配方式;网络监控系统等。

二、工作频段及卫星空产电台特性

拟使用的上,下行频率范围;

拟使用的卫星空间电台名称、轨道位置;

相关转发器的编号、类别、极化和带宽;

相关发射、接收波束的天线增益等值线图;

卫星接收系统噪声温度;

相关转发器的饱和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s)图或表、接收系统品质因素(G/T)图或表、饱和通量密度(SFD)图或表、输入补偿(Boi)、输出补偿(Boo)。

三、载波参数

每个载波的发射类别、必要带宽及拟使用的上、下行频率;

每个载波的上、下行功率及功率密度;

载波频率规划示意图(适用于多载波工作情况);

载波正常接收所要求的C/N值。

四、地球站特性

1、主站技术参数:

地理位置;

高功放饱和输出功率、所要求的实际发射功率;

天线类型及口径、发射及接收天线增益、旁瓣特性;

接收系统噪声温度。

2、远端站(典型)技术参数

近期建站的数量及地理分布;

高功放饱和输出功率、所要求的实际发射功率;

天线类型及口径、发射及接收天线增益、瓣特性;

接收系统噪声温度。

(远端站功率及天线特性应包括所要使用的各种组合)

五、传输链路计算

提供计算所采用的参数和下列结果:

主站每个载波所需的上行EIRP及发射功率、全部载波所需的发射功率;

远端站(典型)每个载波所需的上行EIRP及发射及功率、全站载波所需的发射功率;所占用的转发器EIRP和带宽。(全文完)

第四篇:卫星通信产业及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展望概要

卫星通信产业及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卫星通信(含广播电视在诸多通信手段中具有许多优势,到今天已不仅限 于通信容量大、传输距离远、传输质量高、覆盖面积大、全天候通信及组网迅速 灵活等特点, 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系统趋向更复杂化,应用领域更加 广阔,因而增加了新的内容,利用卫星通信技术可实现全球通信的无缝隙覆盖, 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卫星移动个人通信(GMPCS , 可以实现具有广域复杂拓 扑网络的构成能力, 并积几十年的实践历史证明, 它已成为各种通信方式中最可 靠的通信手段。

卫星通信技术已非常广泛的应用于繁多业务:电话、传真、数据、电视/电 话会议、声音/视频/数据广播、电子邮政、运距离教育、远距离医疗以及计算 机联网等, 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特别是迈入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今 天起着更为突出的作用。因此, 研究卫星通信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 的课题。

一、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及应用的发展

我国卫星通信的开发和应用, 始于 70年代“331”卫星通信工程的实施。从 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以来,在 20多年的时间里,我 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了 42颗国产卫星,其中有 7颗通信卫垦,特别是 1984年 4月第一颗地球同步轨道通信卫星的发射成功和投入使用, 为我国卫星通信的 应用奠定了基础, 同时也培植了我国卫星通信地面分系统, 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 开发、研制。生产所必须的一批工程技术队伍和生产厂群体,他(她们自然成 为中国卫星通信产业的创业者, 其中原电子工业部第五十四研究所、南京无线电 厂、电子工业贵州基地等各厂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76年我国第一座数字式卫星通信综合试验站建成。

1985年我国中央电视台,利用卫星向“老、少、边、穷”地区播放了卫星电 视节目。

1986年新疆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电视节目上星,之后历时 13年,全国 31

个省市级电视节目都送上了卫星, 从而实现了利用卫星手段传送广播电视节目的 目标。

1999年初, 为了加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计划, 我国启动了国际上最新 的卫星电视直播技术(DTH ,目前二期工程已经启动。为实施该计划,中央电视 台还建成了“村村通”电视平台, 这标志着中国卫星电视直播技术跨入世界先进 行列。

由于我国较早的把卫星通信技术用于广播电视,并不断扩大应用领域,到目 前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已由 1985年开始上星时的 68.3%和 68.4%,分 别上升到 1998年的 88.2%和 89%。并预测,到 2000年可分别达到 91.5和 92.5%。该数据表明,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大大加速了我国广播电视人口覆盖 率指标的实现。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 我国卫星电视上行站已从最初的几座, 增加到目前的 30多座,收转台由 1986年的 53座发展到十几万座,单收站则已建有数十万台。1986年中央卫星通信地球站在北京建成并投人使用, 接着呼和浩特、乌鲁木 齐、拉萨等五个卫星通信地球站相继建成并开通, 从此启动了我国卫星电话业务。在 1993年,我国先后建设了北京。上海国际卫星通信地球站,并随之投人 运营,开始用卫星通信建立国际电信业务。

到 1998年我国相继又完成了 37座大中型国内卫星通信地球站的律沿予收我国国 内卫星通信网络已趋完善。使用卫星通信手段开通了 23, 400条国内双向公用话 路,以及 25, 000条国际通信线路。

在专用卫星通信网方面,其发展也很迅速。人民银行、煤炭。电力、石油、人民日报、交通、海关、民航、新华社等金融、新闻、工业部门,以及各证券交 易所、烟草公司等许多行业和大集团相继建成近百个小型卫星地球站(话、数据、数话兼容的 VSAT 系统,安装双向话路终端达到 10000余台,其中单向广播数 据站有 5000~6000余部。

在卫星移动通信方面,我国已建成和开通海事卫星系统(Inmarsat 北京岸 站,可提供 Inmarsat A/B /C /M /Mini-M 以及大天线 Mini-M 经济型电话站等 各种业务。我

国使用该系统,在陆地、海洋、航空移动通信业务中,安装的通信 终端已超过 1522部。

由国外开发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铱”和“全球星”系统均已在我国 建立信关站,并与外商合作开辟中国市场。至于“ICO”系统,中国则是其最大 股东之一,并在中国建立卫星接续枢纽站,以便参与运营。

由于我国对卫星通技术开发和应用的重视和实施, 它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 会进步带来不可低估的效益,以通信和广播电视的两个典型事例作一说明:(1 中国人民银行建成的金融信息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异地银行间的资金清算、汇划和监管, 仅加快在途 500~600亿资金周转一项, 一年可为国家增加 100亿元 的流动资金。(2 中央教育电视台利用卫星进行电视教育, 在全国已培养电大毕 业生 117.5万人,培训教师 300万人,在职职工接受继续教育 300万人,另有 1000万农民收视了农业实用技术讲座。由上述可以看出,在我国进行卫星通信 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有前途。

我国卫星通信地球站设备与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制造,在 70~80年代有关研究所、企业科技人员和生产部门作了极大努力,他(她们积极投人新技术、新体制、新系统的开发、研究、设计和研制,各种不同类型的地球站设备一大型天线、速 调管及行波管微波大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变频器等射频部件和不同速率 调制/解调器、话音编码、数据处理等数字处理终端设备,均由国内制造。当时 为了加速发展国产化产品升级换代, 曾从国外引进国际上先进的 SCPC 系统设备、Inmarsat-A 型船站生产技术和装备,所生产的产品为我国第一代国内卫星通信 网提供了设备。

进人 90年代,由于卫星通信新体制、新系统的出现,而我国企业的生产工 艺装备更新迟缓, 以及基础工业技术及产品的滞后, 难以适应市场的新要求, 结 果国内卫星通信产品逐渐萎缩, 大量卫星通信设备来自国外, 致使我国花费数十 一上百亿元购买外商产品。只有卫星通信天线的开发、研制、生产在国内仍占主 导地位,特别是口径 5-25m 系列的大,中型天线,由国内提供。保守估计, 9m 以上大型天线其产量已达 100余部,其它小型天线每年产值也有 3-4亿元。我国卫星通信的应用,其技

术基本上与国外同步,在卫星通信应用初期,使 用了频分多路频分多址(FDM /FM /FDMA、单路单载波(SCPC、及单路单载波 按需分配(DAMA、时分多路时分多址(TDM /TDMA ,到 90年代兴起中速数据系 统(IDWIB 或每载波多信道(MCPC 系统, 以及小型卫星通信地球站系统(VSAT。

前者主要用于国际通信和国内干线通信, 后者则大量用于国内专用网。在频段方 面,固定站为 C 频段(6/4GHZ ,移动通信为 L 频段(1.6/l.5GHz ,化肥系 统和广播电视系统,除 C 频段外有些系统转人【 U 频段。通信体制早期为模拟调 频,后逐渐转人数字调相(BPSK、QPSK ,信道传输速率也由低速向高速发展(19.2kbps-32kbps-64kbps 以至 2.048MbpS 或更高。所使用的设备由初期 的半导体器件,逐步过度到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专用集成电路(ASIC。微 波功率器件由早期的速调管、行波管转人大量使用的是固态器件。我国的卫星通 信地球站的站型,有大型固定站(A、B、D、E、F、小型地球站,以及可搬移车 载站、船载站、机载和便携式等种类繁多的站型。

二、国际卫星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

卫星通信技术从 30年前投人商业运营以来,以其开发业务领域来看,由最 初的洲际卫星通信延伸到国内(或区域卫星通信。专用域集团卫星通信,到 世纪之交正积极筹备全球卫星移动通信和全球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或称为空间 信息高速公路系统。其中卫星直播到户(DTH 或 DirecTV 以及 DirecPC、全球 卫星移动通信、卫星大容量宽带多媒体通信以及卫星农村电话通信已经成为国际 市场上卫星通信经营商竞争的焦点。

国际电联(ITU 预测,到 2000年全球电信总产值将达到 l~l.2万亿美元, 卫星通信占电信市场的四分之一。“美国卫星产业协会”的报告显示, 1998年 全球卫星产业收人 659亿美元, 其增长率为 15%, 其中卫星服务业总收人为 262亿美元,增长率为 23%。卫星移动通信虽然刚刚兴起,但其发展前途无量,其 用户需求量 1998年 13万户,预测 2000年 55万户, 2001年 65万户, 2002年 88万户。

(一 DTH 的应用正在全球迅猛推进

由于 DTH 具有星上功率大, 地面用户可以用很小口径天线接收, 系统上行采 用视频和语音压缩技术等优点, 转发器利用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一颗卫星可提供 100~200套电视节目,以及便于实现条件接收等特点,它把卫星广播电视技术推

向一个崭新阶段,并形成卫星通信一个新产业。据美国“卫星通信产业协 会”1999年 4月发布, DTH 业务已经成为卫星产业增长的发动机, 并正在驱动全 球卫星产业迅猛发展,全球 1998年营业收人已达到 176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 球卫星产业收人的四分之一,其年增长率为 30%。

l、在美国从 1998年 10月到 1999年 4月每天增加 8235个用户,截止 1999年 6月初, DTH 用户已达到 1000余万户。

2、在欧洲有 1.2亿拥有电视机的家庭, DTH 覆盖率已突破 17%,其市场潜 力极大,多星共享轨道技术的解决,将有助于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3、在 日 本 经 过 境 内 经 营 商 激 烈 竞 争 , 1999年 3月 组 建 了 实 力 很 强 的 Sky·PerfectTV 公司,该公司有卫视频道 170个,音乐频道 106个,其国内用 户已累计 105万户。

4、很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卫星通信机构(Intelsat ,在商 业化改革中,把经营重点竟放到卫星直播业务,以及交互式多媒体卫星服务上, 并且瞄准具有 5亿电视家庭的亚太地区。

从以上情况说明, DTH 将在全球形成包括设备制造业和运营业在内的大规模 产业。有人曾预测,再经 4-5年的发展,全球 14亿电视用户的 30%将接收卫 星直播电视。

(二 运筹多年的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进入商业运营指日 可待

近十年来国际上利用 LEO、MEO 轨道技术开发全球卫星移动通信系统(GMPCS , 已形成卫星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热点,举世闻名的。进展迅速的有三大系统,即 “铱”、“全球星”和“ICO”。它们在技术上有其共同特点:

1、运行在中、低轨道,可实现全球漫游,并与地面蜂窝系统 GSM、CDMA 等 兼容,并可以解决地面系统在陆地、海上和空中无法覆盖的地区。

2、业务种类完善一电话、传真、短信息、电于邮件、卫星定位等,其手机均 具有多模式功能。

3。这些系统的经营范围都跨越国界、地区界限,与许多国家电信经营商建 立了全面合作和分散经营的运转体系。

4、各系统都对未来市场作了充分分析,前景乐观。

不可否认,三个系统的开发,把全球个人通信技术推向一个新阶段,同时把 卫星制造、发射、地面设备建设、大量终端(手机的生产。销售,以及系统商 业运营等一个庞大的卫星通信产业带动起来。全球还有 30~35亿人没有电话使 用,还有近5000万人急待装机,甚至到 2000年仍有 60%的人口不在地面蜂窝 区内。这就是为什么全球卫星通信经营商不惜巨资投人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开发的 原因。

(三全球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的突起

国际社会信息化需求的高涨, 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雏形因特网的飞速蔓延, 交 互式多媒体业务量需求的急剧增加, 面临如此形势, 国际上有实力、有远见的大 公司, 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开发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系统。到目前国际上公布的大 系统有星链(Astrolink、网星(Ceberstar、通用之星(GEStar、太空之路(SpaceWap、泰里戴斯克(Teledesic 等 20多个系统。各系统运营的业务目 标大体相似, 旨在扩展现有的地面宽带通信领域, 建造空中电信基础设施, 或称 之为空中光纤网,解决发展中国家、地区因特网接人、乡村电话、电话会议。远 程教育和其它交互式数据、图象以及各种视频业务。其中有些系统则更偏重于那 些地处难于接人宽带通信的, 大量小型商业机构, 以及那些要求服务费用比地面 接人网低得多的在家办公人员的需求。

该系统在技术上比较复杂:(l 其卫星星座轨道多数选定 GEO ,但也有不少 系统选在 LEO 或 MEO ,还有高低中轨道混合星座。(2系统将使用或正在开发更 高的新

频段一 Ku(l0/18GHz、Ka(30/20GHz ,其星间链路使用 60GHz 或称 为 V 频段(50-70GHz。(3系统容量均较大,有数十到数百 Gb /s。(4系统 传输速率很高,从 16kb/s-l.544Mb /s 以至 155.5Mb /s 到 l.24416Gb /s。(5系统的地面终端体积小,使用的天线口径从 0.16~1.0~1.8~3.5rnm。该系统投资计划规模惊人,天星(Celestri 为 129亿美元,泰里戴斯克为 90~100亿美元, 20多个系统总计其投资额高达 600-700亿美元, 其计划运行时 间大都安排在 2000~2002年, 然而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看来比较冒进。但不论如 何, 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和产业的开发, 将是卫星通信在世纪之交的新产物。

它必将开发出卫星通信产业新市场。人们预计到 200年, 全球将有 4亿用户要求 宽带卫星通信业务,并预计其营业额将达到 1000亿美元。

(四卫星通信是农村电话的重要解决方案

由于不发达或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分布离散,地理环境复杂,远离经 济中心, 经济落后, 特别缺乏甚至没有基本的电信设施。因而国际上不少大公司 投人很大力量参与开发这一市场。在我国有着同样情况, 有人计算过, 我国还有 30万个村庄还没有通电话。如果采用传统的架线杆方式人村,那就需要不可能 等待的 209年的建设周期,况且还有一半农村不可能使用有线。

国际上的 Intelsat、Inmarsat 与拉丁美洲缔约国合作,正谋划为其边远地 区乡村 1200万户提供卫星通信服务, 特别是 Inmarsat 早就看准了拉美市场, 准 备把它的 Inmarsat-M 型站推广到拉美乡村, 并专门配备了太阳能供电装置, 以 适应缺电乡村。美国 GVF。休斯网络。阿特兰大、GE、法国阿尔卡特、日本 NEC 以及以色列吉来特等厂商, 纷纷研究和提出解决方案。有些方案和产品已在其它 国家得到应用。卫星农村电话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设备价格, 以及服务费用。比如“鹰”系统,一个终端为 500-1000美元,通信费为 10美分/分钟。最近Irunarsat 提出其经济型电话装置,即 Inmarsat 大天线 Mini-M 地球站,用来 解决农村通信,一套设备需要 4.3-4.8万人民币,其中包括 6000元人网费, 电话费为每分钟 0.8美元。因此用卫星通信方案来解决农村电话, 这已不是一个 奢侈的想法,应该说已进人实用阶段。

国际上卫星通信的新发展和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趋势,远不限于以上所述, 尽管如此, 但也充分说明,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深人发展, 卫星通信产业和市场已 成为国外通信系统开发商、产品制造商、和业务经营商抢占的滩头。发展中国家 仍然是其潜在的大市场。

三、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及产品市场需求 预测

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将进人国民经济稳定、持久、快速发展的新阶段,高技 术和信息化将进一步渗透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各个领域, 对卫星通信技术和设 备将提出更高更多的需求。

(一 世纪之初我国卫星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及产品 l、开发新频段及相关微波设备

(l 突破单一的 C 频段,要向 Ku 频段发展,其中含 14/12GHz 到 1GHz 的 室外单元(ODU ,从 1GHz 到 70MHz /140MHz 的室内单元(IDU。

(2开发 Ka 新频段,研制 Ka 频段的 LNA、频率综合器、上/下变频单元 和固态功率放大器。

2、开发公用干线网技术产品,在现有的 IDR、DCME 基础上向高速、宽带、数字化发展

(1 2Mb /S-8Mb /S-44.376Mb /S 的 IDR 调制/解调器,并采用 TDM / DSI /QPSK , R1/

2、R3/4卷积编码和 Viterbi译码技术。

(2 150Mb /S、300Mh /S、625Mb /S 到 1Gh /S 的高速调制/解调和编码设 备。

(3 研究 ATM 接人技术, 研制 155.2Mb /s-625Mb /S 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配套设备。

3、发展简易化。智能化、小型化 VSAT 网络技术及产品(1“村村通”电话用经济型 VSAT 地球站

(2用于数据型、数话兼容型 VSAT 网络所需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 以及 DSP 电路。

(3用于卫星多媒体 VSAT 技术及相关产品。

4、发展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及相关设备

(l 研究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 GEO、LEO、MEO 及混合星座的可行性。(2卫星移动通信星上有效载荷实用技术,包括伸展型大尺寸天线、多波 束天线、赋型天线及其它电子装备。

(3星上交换、星上处理屋间链路和越区切换等技术。

(4研制相关设备,重点放到 S /L 频段,小型化、集成化、功率在 0、2W-0.5W 的多模(GSM、CDMA 卫星通信手机

(5卫星通信网与地面网连接技术及配套设备。(6信关站系统及配套 设备。

5、卫星电视直播技术及产品

工作在 Ku 频段 12.5-12.75GHZ、11.7-12.2GH 的小型大线、高频头、带智能卡的卫星专用数字压缩接收机(IRD 等系列产品。

6、DirecPC 卫星高速 Internet 接人系统,包括网关和用户终端技术及设备。(二世纪之初卫星通信市场规模及产业规模预测

1、市场预测

按照我国卫星通信现状和发展趋势,欧洲咨询公司对国际卫星通信预测 15-17%(1991-2002 增长率的数据, 及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并考虑到 2010年我国国

民经济在 200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的计划,我国卫星通信产品需求的增 长率可定为 10-15%。

(1我国公用卫星通信网到目前已趋完善,新建、扩建、增容可按 10%增 长,估计新建网络可达十几个,大中型地球站将有 30座左右,中、小型地球站 可达 120-180座左右,各种配套电路单元将达数万部。

(2专用卫星通信网 VSAT 产品,按每年 15%的速率增长,可能发展到 2-3万座,如果把卫星通信作为解决“村村通”电话方案,将需要十多万座经济型 地球站和终端。

以卫星移动通信产品的开发,仅终端一项将不少于几十万部,并应考虑相关 配套设备。

(4 卫星直播到户以及数字卫星电视接收设备, 在继续扩大广播电视“村村 通”计划后,能够在全国普及,其产品量将达到数十万台到数百万台。

(5 DirecPC 网络的应用, 目前在我国刚刚起步, 预计其发展势头将会如同 因特网一样,不容低估,所需支持设备及用户终端将是大旱的。

(6卫星通信建设情况

三金”工程中的“金桥”作为全国经济信息网,已确定选用卫星技术。利用 卫星沟通 12000个大中型企业、30多个省会、自治区首府及直辖市,并逐步与 200多个中等城市相联,与国家重点工程、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国家党政首脑机 关、国际通信网相联,其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人民银行负责组织建设的国家金融网(CNFN 采用了 VSAT 卫星通信技术和 计算机网络技术, 现已建成 1个主站和 400多个通信小站。此金融通信网成为国 内目前最大的卫星数据网。该网的规模还要不断扩大,最终将建成 3000个站, 具有数、话、图像兼容功能的金融信息传输网络。

目前,有关部门筹建卫星通信系统和建站数量如下:

1、公安部门以话为主的通信站 500个;

2、武警部队 200-300个站;

3、核工业总公司 200-300个站;

4、高检院 200-300个站;

5、上海、深圳等证券交易中心将建成具有 1000-2000座 小型站的网络;

6、总参通信部 300个站;

7、国防科工委要新建 500个数据站;

8、煤炭部 20-50个站;

9、铁道部 40-60 个站;

10、地震局 32 个站;

11、新华社及解放军报社扩建 40 多个小站;

12、海关总署将建成 57 个站规模的通信网;

13、气象局规划建 311 个站,而全国共有 2000 多个气象观 测站,共建站数量也是很大的;

14、水利部计划 2-3 年内再建小型站 300 个,20 世纪末要 上 2000 座站;

15、烟草总公司到 20 世纪末要建 1000 多个站。□

2、产业规模预测 卫星通信产业特别是其制造业,在国外商品严重冲击的恶劣环境下,信息产业部、航天科技、中科院、船舶工业以及其它信息经营上司所属的研有所大专院推#未 停 l 卜 f 卫展通信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和研制,但主要工作放到大、中型系统工程 设计、系统集成、网络建造等任务,对卫星通信设备和产品的批量和大规模生产 已鲜为人见。公众电信网卫星通信系统的运营,以及行业专业网、纯商业性冈的运营,如 上所述已达到一定规模,并仍在继续扩展。我国建造的卫星通信系统工程中,绝大多数的天线产品为国内提供,国内天 线产品已有一定规模,不仅满足国内需求,同时有少量出口,供应国外市场。在世纪之初 3-5 年内,若措施得力,对卫星通信产业加大投人、合理调整 机构、选准重点产品项目,争取占有国内市场的 30-40%并非不可能。

卫星通信地面分系统(包括广播电视设备)的产品制造产值可达上百亿元,用以建造大中小型地球站数百座,VSAT 地球站以及“村村通”电话站 5-10 万 座以上,卫星移动通信手机 10 多万部,“星网通”网络卡数万张。特别是如果 卫星电视直播在国内的普及,将会造就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社会信息化这是全球发展趋势,国家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视,是我国发 展卫星通信产业的有利条件,相信规模化的卫星通信产业将会在我国兴起。

四、关于发展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建设卫星 通信产业的建议

(一)国家行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关科研、企业或有信誉和实力的商业性调查、咨询机构,认真调研国内卫星通信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现状,确切统计国外卫星 通信产品进口中国市场的数据,并对其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向国家提出我国卫星 通信产业发展规划意见。奋力发展卫星通信产业,夺回国内市场,开辟亚洲市场,立志进人国际市场。

(二)卫星通信产业是电信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样包括制造业、系统运营 业和服务业,要想在国内或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机构集团化,经营规模 化。要星一地联合,运营与制造联合,科研(院校)单位与制造厂家联合,或者 说官、产、研、用联合起来,建立全国性或跨国性中国卫星通信集团,以其先进 的技术,雄厚的财力,强大的实力,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把程控交换 机发展的“大中华”精神作为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榜样。

(三)众所周知,全球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产品更新换代迅速,产业 规模越来越大,产值越来越高,它推动了世界文明,造福了人类,但也应该毫不 掩饰的说,它也是国际经济竞争的一个手段。许多国际上的大厂商在追求利润的 动力下,拼命开发新技术创造新市场。我们对此不能无动于衷,我们不仅要紧紧 跟踪国际先进技术,更要创造适应我国市场,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具有中国知 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在国内要大力引导、推广应用新技术,用新技术创造新产 业,把建立卫星通信产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的增长点,作为拉动内需的 重大举措。建议尽快推动卫星电视直播和 DirecPC 技术的应用,加快研究卫星移

动通信技术、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农村经济型电话技术的步伐,并有计划 的建立相应的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这是新世纪初一次新的挑战,我们的行动关 系到我国卫星通信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前途,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

力 增强的大问题。

五、卫星通信系统近期产业化重点 卫星通信系统日前被国家计委和科技部列入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 业化重点领域指南》。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通信手段之 一。我国卫星通信在地面卫星接收设备的生产方面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一系列的 成果,为我国卫星通信的产业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近期产业化的重点是:规模化生产卫星数字电视接收设备(IRD),低成 本的频段甚小口径卫星通信站(VSAT)系统设备及各种微波信道模块和数字 终端模块,卫星通信网管软件,稀路由VSAT卫星通信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 统,移动目标的监控、调度、指挥管理及安全监控系统等产品。

六、我国卫星通信工业存在的问题 据电子部经运司专家分析,目前我国卫星通信工业存在4方面问题,制约这 一行业迅速发展: 1、国内元器件工业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卫星通信整机性能的提高:国内元 器件工业的落后造成了我国整个电子工业的发展缓慢。目前,国外卫星通信设备

中普遍采用微波集成块、通信专用集成电路等新型器件,使整机设备体积小、功 耗低、可靠性高。2、国内设备生产工艺水平低,大规模生产技术与管理经验不足:国产设备 的生产过程及工艺水平低,人工作坊式装备、结构加工粗糙,交换性、一致性差,设备生产成本高,质量与可靠性低。3、国家对卫星通信制造业的投资力度不够。4、进口产品对民族工业冲击很大:从目前来看,我国卫星通信市场的绝大 部分由外国产品占据,而休斯公司又是持牛耳者。国内从事卫星通信的研究、生 产单位(如电子部五十四所、十四所等)正尽力争取自己的市场份额。□

第五篇:2010建材行业发展及展望

2010合肥家居建材行业发展总结分析

2010年家居市场整体概况:

2009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似乎并没有让安徽的家居行业感到冬天的寒冷,市场的发展势头虽说不上迅猛,但也稳步前进,正常过度。正当大家以平常的心态迎接2010年新春第一波销售旺季时,市场的强力反弹,销售爆棚却打了所有商家一个“措手不及”,让大家对市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然而6月份过后,市场却急转直下,归于平淡,如同脑后一棒,莫名其妙。即便各大卖场和厂商不惜血本,重金投入“十一”黄金销售期,市场反应也是相当的平淡,不免让大家心头又重新笼罩起阴云。总的来说,2010年安徽建材家居行业的发展可谓是高开低走,起伏不断,太多的不确定。这些情况看似很意外,但仔细的推敲分析,却也在意料之中。我个人认为,宏观的经济政策环境,安徽家居建材行业发展所处的阶段以及安徽家居建材行业发展的特有模式,三者结合是导致2010年安徽家居建材行业发展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也必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影响着安徽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

首先,随着2009年经济危机的浮云渐渐远去,中国经济发展在平稳过度之后出现井喷,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危机——经济过热,这一现象在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而在资源短缺的现今时代,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这些无不影响着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在整个2010年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对合肥家居建材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点:

1、经济危机影响力减弱,消费群体和房产市场由观望转向行动。

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减弱,经济形式也逐渐明朗,在相对宽松的楼市政策基础上,2009年下半年,合肥乃至全国的房地产发展迅猛,消费者也由对楼市观望转向实际行动,在中国楼市买涨不买跌的潜在规律下,房地产业与广大消费者相互推进,共同缔造了合肥楼市的“神话”,其结果是楼市销量屡破纪录,房价屡创新高。09年楼市的火爆也直接推动了下游家居建材行业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短暂的辉煌。

2、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出台,让房地产发展回归平稳

为抑制房价攀高和楼市过热,2010年伊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先是宣布国企不得投资房地产业务,增加保障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后又提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购房门槛等,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把火热的房产市场又重新打回了原型,合肥的楼市也在2010年中后期遭遇滑铁卢,销量大幅下降,市场又重新恢复到观望状态。楼市调控的连锁反映也最终波及到家具建材行业,这也是导致2010年中后段合肥家居建材行业整体销量不给力的原因之一。而楼市调控的影响在未来几年时间里会体现的更加明显。

3、物价上涨,成本增加,市场消费能力不足,商家举步维艰

2010年,原材料、人力、运输、物价等成本上涨迅猛,消费者在家居建材方面的消费能力略显不足。客流量在下降,成本却在持续上涨,要是在往年,行业早就整体提价了,但面对客流的逐渐减少,尽管涨价的声音不断,但真正大幅提价的商家并不多,很多商家都是选择降低利润,自我消化。消费能力跟不上物价的上涨,商家举步维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合肥家具建材行业的发展,造成了

后半年销量大幅下降的局面。

从目前来看,处于下游的家居建材行业整体发展还不够成熟,在面对宏观经济政策环境的变化面前,显得毫无抵挡之力,只得承受痛苦。作为正处在发展阶段的合肥家居建材市场,必须要在发展的同时,逐渐调整优化自身结构,合理布局,良性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健康发展,抵抗风险。当然,这条路会很长,很痛苦,但结果一定是好的。

其次,近几年来,合肥的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滨湖新区、政务区、新站区的拔地而起,老城区的拆迁改造,轻轨高架的修建等,无不显示着合肥正朝着中部大都市的方向迈进。相对于北京上海等大都市家居建材行业的逐渐成熟,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显得相对闭塞和落后。但是近几年,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合肥的家居建材行业也不甘寂寞,飞速发展,而在整体销量平淡的2010年,合肥家居建材行业却是大事不断,五彩缤纷,把正处在快速发展中的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的特点体现的淋漓尽致。

2010年合肥家居建材市场主要呈现的特点:

1、高端品牌入驻合肥,传统市场筑城扩疆

随着居然之家、伊赛特相继开业,再加上早前已开业的红星美凯龙,国内一线家居建材市场云集合肥,这势必将打破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的现状格局。高端市场的入驻,在带来国内国际一线家居建材品牌,提高合肥家居建材消费档次的同时,也将带来更为先进的管理经营理念和模式,竞争的同时也是带动。面对品牌市场的不断入驻,传统家居建材市场也不甘落后,筑城扩疆。先是传统市场五金机电城,华东国际建材城落成开业,又有五里庙市场和红旗建材市场的扩建改造。整个2010年合肥家居建材市场共新增新卖场4个,使合肥市场上的专业家居建材卖场数量突破了20个,并且,在未来2-3年内海陆续将会还有数个新市场入驻。

2、重营销缺创意,市场反响逐显疲态

卖方市场的快速扩大,让2010年的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竞争变得尤为激烈。无论是新入驻的品牌综合类市场,还是经营多年的本土传统市场,又或是各个行业的品牌厂商和家装行业,为抢夺有限的市场资源,站稳脚跟,大家都把经营的重点放在营销上,于是出现了2010年合肥家居建材市场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围追堵截,你追我赶,拼投入,拼消耗的营销混战的错乱局面。据相关专业市场的数据统计,2010年合肥家居建材市场上各大卖场、团购网站、品牌厂商、家装公司等,营销投入在30万元以上的活动共计40余场,共投入营销费用约2000余万元,平均每月有3场大型的促销活动。当然,这些数据还不包括中等投入的营销活动。

行业营销意识的增强对行业自身的发展来说本来是件好事,然而过于盲目跟从,频率过高缺乏创意的营销比拼,反而把行业的发展引向了一个恶性循环的境地。在行业整体缺少思考和创新的情况下,合肥家居建材市场上的营销模式更多的是相互的抄袭模仿。明星代言、总裁签售、现金返还、家装套餐,抽奖赠礼,品牌联盟等营销模式你放唱罢,我方登场。高频率的重复单一的活动形式,让促销活动本该具有的吸引力大打折扣,消费者的审美也出现了疲劳,对促销活动失去兴趣。但为抢夺资源,卖场厂商要么增加营销投入,要么降低产品利润,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成本不断增加,利润不断减少,本来有益的营销活动却变成了价格营销和成本营销,苦的最终是行业本身。也许这个阶段是市场发展必经的阶段,但过程却太过残酷,所以行业的发展,在营销模式上一定要有所突破,寻求新的增长点。

3、品牌厂商欲突围,多元化经营成趋势

物价上涨,成本增加,竞争激烈,利润走低。这是近两年来,合肥家居建材市场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瓶颈。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因素,过去大把挣钱的时代已经结束,转而取代的是单一品种经营所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低。经济环境和政策调控的细微变化随时可能会给行业发展带来灭顶之灾。为了分散经营风险,增强市场竞争力,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抢占更多市场资源,部分品牌厂商已经开始尝试,由单一品种经营走向多元化品种经营,力求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牢牢站稳脚跟。如圣象地板先后推出和雅木门和美诗移门品牌,家诚地板推出家诚木门品牌等。在实现多元化经营的转变之后,各大品牌厂商又加强了对品牌文化的重新定位和包装,形成以单一品牌=多品种的模式,力求以更加完善充实的品牌形象和内涵面世,获得更大的品牌认知度。这些经营思路的改变无不体现出各大品牌厂商对市场发展的洞察力和感知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合肥家居建材行业未来发展的走向。

4、实力品牌垄占市场,“四无”品牌渐行渐远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家居建材行业已由高利时代走向微利时代。在利润低薄,市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更快更多更有效的抢占市场资源,才是品牌生存的根本之道。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除关注价格外,也开始更多的关注品牌、服务及产品特色等。在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同时,各大品牌厂商也及时进行了战略调整,除在营销宣传上增加投入外,在售后服务及产品研发上也下足了功夫,从而能够确保市场占有率并不断扩张。而无资金、无营销、无服务、无特色的“四无”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毫无 竞争力,市场资源也在逐渐萎缩,慢慢被淘汰。2010年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高频率的市场营销大战中,主角往往就是各个行业最有实力的几个品牌,他们在营销宣传、售后服务及产品更新速度上都远远超过同行业其他品牌。当然,他们的市场占有率也随之不断增加,而留给其余品牌的生存空间也在不断缩小,直至被淘汰。合肥家居建材行业已开始走向少数品牌垄断大部分市场的时代。

5、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促使行业整合和洗牌

2010年为抑制房地产过热,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楼市调控政策,让火热的房地产市场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特别是在下半年,楼市销量一度走低。根据合肥房产网统计的数据显示,2009年合肥共销售商品房约为12万套,而2010年合肥商品房销量约为 8万套。与此同时,合肥家居建材市场在2009年的基础上又新增个,经营面积增加了近一倍。显然惨淡的楼市销量,与不断扩容的家居建材市场不成正比,有限的市场资源已不足以满足硕大的市场容量。而且随着楼市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新市场的不断上马,这一反差在未来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可能会还会不断扩大。经济政策调控下的合肥家居建材行业已经悄悄跨入整合和洗牌的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红星和居然为首的外来高端卖场和以国邦集团旗下三大市场为主的本土市场已经开始了激烈的品牌、资源争夺战。而缺乏专业管理和营销策划的宝文、饰方城、金三角、东方商城等本土市场已处在被淘汰的边缘。行业的洗牌不仅存在于卖场与卖场之间,同样存在于各行业品牌厂商之间及家装行业。在如今的大环境下,无论是各大卖场、品牌厂商,还是家装行业,必须要优化产业机构,进行资源重组,注重品牌打造,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适时

调整战略。未来的市场竞争将是营销、品牌、服务的竞争。

6、合肥大发展及公共设施建设,为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面对惨淡的楼市和家居建材零售市场,轰轰烈烈的合肥大发展及公共设施建设却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合肥大发展从现在直至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重点围绕城市扩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展开。这也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为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提供三个突破口:

1、回迁房;

2、精装房;

3、工程单。事实上,这三方的产出价值已经为2010的惨淡的家居建材市场贡献了一部分的力量,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及投入的增加,这三方面的领域必将是商家争夺的新战场。

总之,2010的合肥家居建材市场跌宕起伏。受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合肥家居建材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合肥市场已经走入品牌整合与洗牌的阶段,这个阶段将是惨烈与痛苦的,但又是必然的,相信合肥的家居建材行业在走过这段纠结的历程后,会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

第三,安徽家居建材行业在走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后,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发展模式,而这些特有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又左右着自身的发展,并最终推动安徽家居建材行业在如今的经济大背景下快速的进入整合洗牌阶段。

1、团购,家居体验馆欲与专业卖场三分天下

近几年来,以安徽团购网为首的中介团购组织在合肥的家具建材行业掀起了一股强力旋风,火爆程度,让行业胆寒。虽然大部分专业卖场表面上对团购不屑一顾,但私底下却对团购活动围追堵截,恨之入骨。团购活动的盛行主要取决于其时尚流行的组织形式、高频率的宣传、印象中的团购低价和高集中率的订单。所以很多消费者和品牌厂商乐此不彼,踊跃参加,相互推动,助推了团购的发展。然而团购盛行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产品质量问题多,售后服务无保障,产品价格“惠”而不惠等问题。当行业内的专家一致认为团购活动会在2009年达到顶峰过后开始大走下坡路的时候,2010年的团购活动表现依然强劲,特别是安团的“3.15”和“9.17”两场活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合肥建材行业全年销售情况的变化。随着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变化,团购组织也在不断进行自我改造,注重品牌打造,完善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提高活动档次和质量,以适应市场需求,其中以安徽团购网的发展最为典型。无论团购是否最终会被市场淘汰,但至少在目前,合肥家居建材市场竞争激烈资源有限、商家每单必争以及合肥家居建材行业消费整体不够理性的情况下,团购将依然有其存在的空间,也必将成为专业卖场不可忽视的敌人。

楼市的惨淡,也严重影响了家装行业的发展,催生了家装行业的变革。在竞争同样惨烈的家装行业,可攫取的利润空间越来越来小。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家装行业开始更加关注纵向性发展,涉足下游建材行业,形成购建材搞装修一条龙服务的经营模式,把原本两个分开的业态合二为一,形成一个新的经营模式。这样的模式在合肥先前的发展比较缓慢,但随着2010年山水空间和华然家居体验馆的先后开业,这种业态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或许在未来的家装行业会引领一股变革的风潮。越来越多的家装公司涉足家居建材行业,会在一定程度上截流一部分中高端的消费群,瓜分市场订单。虽然目前家居体验馆的尚属发展阶段,规模较小,但谁也不敢保证未来它的发展又会如何?作为家居建材行业一股新兴的力量,我们不得不给予更多的关注。

如今的合肥家居建材行业已不是单纯的卖场与卖场之间的竞争,团购和家居

体验馆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市场固有的竞争模式,也让目前的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竞争更惨烈。这对专业的家居建材卖场的发展来说及有利也有弊。可能在短时间内,这种局面会让专业卖场感到一定的压力,但它同时也促进了专业卖场不断自我完善,并与专业卖场一起推动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的调整与优化。

2、本土品牌发展势头强劲,助推行业发展前行

伴随着安徽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成长,安徽本土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品牌厂商,并在各自的行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合肥家居建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推动者整个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前行。这其中的主要代表有,专业卖场中的安徽国邦集团旗下三大卖场,地板行业的琥珀地板、木王地板、大国地板、家诚地板、国林地板等,橱柜行业的志邦厨柜,油漆行业的飞箭油漆,移门衣帽间行业的雅百宝等。这些品牌借助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在近几年内得到飞速的发展。本土品牌的快速成长壮大,让合肥家居建材市场出现了本土品牌主导引领部分行业发展的局面,这也是合肥家居建材行业发展的特有模式。但随着红星、居然等一大批国内一线卖场和品牌厂商陆续入驻合肥后,将对安徽本土品牌形成前所未有的冲击,特别是在现有的经济环境下,安徽本土品牌如何突出重围,屹立不倒,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我想本土品牌在稳扎稳打,不断扩大本土影响力外,还需继续完善自身管理与服务,加强新产品的研发与投放,引进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并适时走出去,扩大经营范围,降低经营风险。做到随市场变化而变化,随市场发展而发展。相信安徽本土品牌未来会走的更好更远。

当任何一个行业发展到供大于求的阶段,那么它必然会面临着优胜劣汰的竞争局面。2010年是合肥家居建材行业飞速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合肥家居建材行业进入整合洗牌的起始年。未来几年时间内,合肥的家居建材行业可能会出现大范围的淘汰与被淘汰,竞争的惨烈程度也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但合肥的家居建材行业的发展需要血的洗礼,没有舍哪会有得,相信风雨过后必见彩虹。

下载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警部队卫星通信网的发展策略及展望(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4技术部发展展望

    2014年技术部工作计划和展望新的一年对于技术部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虽然市场情况变幻莫测,但我们决心以崭新的精神风貌与公司领导、各部门和全体员工一起,团结奋斗、开创公司......

    规划2013,展望2014,发展2015

    商学院EMBA课程案例启示: 一、赵四小姐从十六岁开始跟张学良。跟一年,属奸情;跟三年,算偷情;跟六十年,便成为千古爱情! 此事的重要启示:很多事情不看做不做,而看你做多久。 二、民国......

    发展策略范文

    发展与对策 ——更新观念,再创高峰经历了风风雨雨的1999年,昂然踏入二十一世纪,等待我们是全球经济开始进入繁荣时期——亚洲大部分国家、地区的经济已从金融风暴中复苏;美国股......

    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

    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 摘要:新形势下认真贯彻党对武警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加强军人核心......

    电子竞技行业发展展望

    一、 综述 码这份文档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曾经直至当前都仍然对电子竞技有着很深感情的人,即不能像BBC等媒体工作者,也不能像ZAX等通过自身实践者去推动行业发展,而自己几年来的......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韩关系发展现状及展望 2014年08月19日 09:38 来源:《当代韩国》2014年第1期 作者:张键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2013年2月朴槿惠政府的成立预示着中韩关系即......

    酒店旅游业发展展望

    酒店旅游业发展展望 一、引言 在旅游饭店业的市场国际化程度已相当高的情况下,我国的旅游饭店业由于起步较晚,旅游饭店服务贸易仍停留在“就地出口贸易”阶段,饭店业的国际......

    慈善事业发展思路展望

    慈善事业发展思路展望 历经十余年努力,我国慈善事业的首部法律将走上前台。 慈善法将是今后我国慈善事业的“定盘星”,必将对慈善公益事业带来深刻影响。 我省慈善事业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