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云贵: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养成与调控

时间:2019-05-14 21:5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龚云贵: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养成与调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龚云贵: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养成与调控》。

第一篇:龚云贵: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养成与调控

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

养成与调控

保太完小 龚云贵

摘要: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可靠保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和先决条件,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在班级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怎样能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逐步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通过分析自己班学生的情况,探寻一年级学生课堂纪律差的成因,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的调控与养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指导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一年级 课堂纪律 调控 养成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个班级中的几十个学生和教师之间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尊重,共同去实现教学目标。但在一年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纪律常识几乎为零,判断是非的观念淡薄,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不同的性格和不同的心理需求,如果一旦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表现出种种不守纪律的行为,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还会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料的事件,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妥善地处理,也会给教学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律有较强的稳定性,一般不会因为老师的不同或学科的难易产生大的变化和波动,对班级而言,这是比较理想的纪律形式。平时喜欢捣乱的学生如果转学到这样的班里,会发觉自己的行为和周围同学不一样,他的鬼脸和插嘴迎来的不是大笑或呼应,而是鄙夷和愤怒,他也会静下心来思考,调整自己的行为,让自己和集体步调一致。这样的课堂纪律对个别学生问题行为的改造作用还是十分明显的。

3、任务促成的纪律

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纪律形式,它的形成和学生面临的任务有直接的关系,随着任务的出现而出现,可能会随着任务的结束而消失,但也有可能会持续。学生有很强的好胜心和求知欲,也有一定的自觉性和可塑性,好胜心一旦被点燃,自觉性一旦被激发,可塑性一旦被利用,班级的潜能就可以被挖掘出来。

当任务当前时,人们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会特别重视,孩子也不例外。只要老师让他们明确任务的重要性和意义,他们也会全力以赴,争取有个好结果。任教毕业班的老师普遍反映,毕业考临近,课堂纪律明显好了很多,大家对学习变得特别重视。这显然是毕业考的任务让他们感受到了压力和动力,纪律会在短时间有好转,但这种好转会随着毕业考的结束而消失。

4、自我促成的纪律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自律。课堂纪律虽然是一种集体行为的表现,但这种集体行为和个体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自觉性强、自律性好的学生在任何班级都能认真上课,周围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不大,所

迷惑和担心,降低过分焦虑。课堂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课堂纪律就可以保证课堂处于一种安静、严肃的氛围中,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我班课堂纪律现状

1、未形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纪律意识淡薄,课堂秩序混乱,部分学生不按照教师的安排,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一年级学生对课堂纪律的认识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在课堂上的一切行为,都需要教师一一指导,包括什么时候上下课,课堂上的礼貌问题,上课时遇到各种情况该如何处理等等,都必须指点到位,并且需要多次反复强调。学生对课堂纪律一词还没什么概念,也不太清楚违反课堂纪律会有什么后果与影响,所以老师刚刚强调的问题,可能学生转眼就抛在脑后,又犯起同样的错误了。

2、学生自制力差,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易受本我需求的影响,而不去考虑其作为一名学生应该遵守的纪律或准则。如:刚入学的学生想要上厕所时,他们往往没有考虑过通过举手的方式征得教师的同意,再去上厕所,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行为会对课堂秩序带来负面的影响,而是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或者跑出教室,而其他很多学生在这时也会蜂拥而起,纷纷要求要去上厕所,使课堂陷入混乱的局面。

3、上课期间,易受外界事物件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教室内外的一些特殊响动,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将其注意力从课堂学习中转移到其他事物上面,如:其他同学的一个滑稽的小动作,教室里的一只昆虫,窗外的人影或尖叫声,都会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对学习没有兴趣、对自己没有信心、面对老师过于紧张等,致使学生无心学习,不认真听讲,影响课堂纪律,这样的问题行为在后进生身上表现较明显。

2、生理上的原因导致的问题行为,如多动症、发高烧、感冒等,都会让学生无法集中思想。

3、外部因素导致的问题行为,如父母吵架、丢失东西、没做作业等,也会让学生分心。

五、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调控

(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1、全面了解班中学生的情况,对座位进行合理的安排。目前我们仍采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度,学生的座位为双人双座的方块形布局。同桌之间和前后桌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对座位进行适当调整,留给学生自主选择座位的权利。对于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该搭配起来,做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如让外向型的学生和内向型的学生坐在一起,其性格的差异,可减少不良行为出现的几率。

2、以《班规》的形式明确奖惩措施,做到奖惩有据、有理、有度,实行民主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明确而具体的课堂行为规则,学生才可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对照,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是恰当的,哪些行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哪些行为需要得到改进,从而形成恰当的课堂行为。

在制定《班规》时,一是要注意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能力

惯,通过自律,增强自信,达到自强。

(二)课堂教学方面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如果课堂上只是单一地“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领学生跟”的方法,学生很快就会进入疲劳状态,注意力也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两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首先,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把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具和学具引入课堂,必要时还可运用电化教学,用鲜艳的颜色和动感的画面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其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尽可能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使其手、眼、脑一致。最后,教师的语言要有艺术性,在通俗易懂的基础上注重亲切、生动、儿童化,让学生在赏心悦目的氛围中愉悦地接受知识。教师应在课堂上穿插进行一些游戏、比赛等形式,如:摘苹果,找朋友,开火车,送信等游戏,或者是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师生比赛等,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爱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如能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寓教于乐,那你就是一个高明的教师!也可以采取让学生来当“小老师”的方法,让学生领着学生读,这样既能减轻教师的劳动,也能让领读的学生感到自信,被领的学生也会积极性更高,因为他们人人都想当“小老师”。

2、加强课堂常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坏习惯不用培养就能形成,而好习惯必须经过长期的、不断的训练才能逐步形成。学生不会听讲,不能遵守课堂纪律,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

第二篇: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

作为一名教师,上好一节课除了要充分备好课以外,控制好课堂纪律也是重中之重。如果课堂纪律不好,乱糟糟的,你的教学准备再充分,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肯定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怎样才能使我们小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教师只有建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处理违纪行为要及时、妥善、合理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处理

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最近,我在尝试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使之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特别是课任教师所任班级较多,进行小组竞赛或是班级竞赛,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所谓“杀鸡吓猴”,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惩罚的方式有:一是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课堂上活动较多,都深受学生喜欢,一旦中止违纪学生参加活动,而眼看着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的快乐,他们将会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因而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等。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三、创设合理的课堂结构,提高自身修养。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花大力气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安全感强,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艺术性和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既要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前提,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不能为了纪律好,而脱离教材的内容去讲一些笑话之类的东西。课堂常规也是一处课堂情境结构,因为必要的课堂常规可以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听讲的学习活动上。教师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采用快乐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总之,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课堂纪律调控自如,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意识。

第三篇: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与反思

小学生课堂纪律的调控与反思

目前,学生的个性在发生着明显的改变。个性张扬,自以为是,听不进劝告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情况直接影响了如今课堂的纪律:当课堂上有学生发言,往往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哑口无言或答非所问.怎样才能使我们小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教师只有建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掌握相应的课堂教学组织调控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一、处理违纪行为要及时、妥善、合理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应该迅速判断学生是有意还是无意的破坏课堂纪律,并作出反应及时处理。一般来讲,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表现得比较消极、散漫,教师不必立即公开处理,可采用沉默、皱眉、眼神提醒等方法。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已明显干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就应该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比如接话、出怪声等,教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的方法,课下再给于处理。我在上课时,如果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大多的处理办法是有意无意地走到他身边悄悄提醒他。这样,既不影响上课,也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总之,在处理违纪行为时,尽量不要中断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违纪行为。

二、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

俗话说:‚罚其十,不如奖其一‛。当学生的积极行为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与强化。同时,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物质性的奖励,可奖给学生一张小贴画、一块小橡皮、一个小本子,这都会使学生激动不已。最近,我在尝试利用小组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自律能力,使之养成自觉守纪的好习惯.小学生对所在小组和班级有一定的归宿感和主人翁精神。特别是课任教师所任班级较多,进行小组竞赛或是班级竞赛,对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行为是比较有效的。

为了维持课堂纪律,一定的惩罚也是必要的。惩罚是教师有意识地使学生经受不愉快的体验,以影响和改变学生行为的一种手段。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制止或阻止违纪行为的产生和重现。所谓‚杀鸡吓猴‛,一般情况下不搞集体惩罚。惩

罚的方式有:一是暂时中止违纪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权利。课堂上活动较多,都深受学生喜欢,一旦中止违纪学生参加活动,而眼看着其他同学跃跃欲试的快乐,他们将会对自己的做法进行反思,因而也会收敛自己的行为;二是否定型,即当众批评、教训、课后留下来等。但在运用惩罚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白,惩罚的是违纪行为,而不是针对学生。

三、创设合理的课堂结构,提高自身修养。

课堂中的纪律状况往往与教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密切相关。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可‚心眼‛还挺大,为了维持纪律和进行课堂管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在思想方面的素养水平,热爱本职工作,对工作充满信心,情绪饱满地投入教学,热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师生的关系,并注意有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和进行课堂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结构,这是管理课堂纪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花大力气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安全感强,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教学艺术性和愉快的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背离性,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既要以学生的需要、兴趣为前提,也要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不能为了纪律好,而脱离教材的内容去讲一些笑话之类的东西。课堂常规也是一处课堂情境结构,因为必要的课堂常规可以起到安定情绪的作用,学生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当前的听讲的学习活动上。教师还应该用富有吸引力的语言和神情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更应该靠老师合理的丰富多采的教学方法,采用快乐教学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总之,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课堂纪律调控自如,让学生从小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意识。那么,纪律的外延和内涵就做到了。

对一名小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个案分析及反思

学生的隐性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我中心、极度自私、郁闷、由于其不容易被别人所及时发现或是不能自知,因此稍有不慎,容易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或产生心理疾病,它应引起学校与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曾经遇到过许多个案,个案的主人公由于被及时发现并进行了积极的疏导而得到及时的救助。

一、隐性的心理问题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关注的现象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教师常常会遇到一些学生出现了一些隐性心理问题,但是,许多老师要么是没有引起重视,要么是敏感过度,反而加重了一些隐性心理学生的心理焦虑,结果起了适得其反的作用。上述两种判断往往会真正引发学生的心理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教师的预期往往会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表现。因此,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的角度看,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必须认真对待这些隐性的心理问题者,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疏导。

皮格马利翁效应不仅在积极的意义上适合解释学生的学业成绩现象,也同样在消极的意义上合适于解释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产生。本来并没有什么心理问题,因为教师把它们看作是心理问题,结果是教师的预言成为现实。实际上,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一些反常的表现仅仅是其心理问题的预先症兆,而并非是心理已经出现问题的表征。对于这些具有心理问题症兆的学生来说,及时地疏导非常重要。因为如果不及时加以疏导,那么随着问题的累积效应,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后,它们可能会真正成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因此,教育者必须关注那些隐性的心理问题者。这些学生,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教师的关爱和学生的包容,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发展成为真正的心理问题者。到那个时候再来施以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进行心理治疗,那将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成本。最终的效果如何也将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案例,是基于笔者的一个经历而撰写。该案例表明,对隐性的心理问题者的辨识及疏导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工作。

二、个案:对一位隐性心理问题者的疏导过程

张某,三年级。从一年级入学起,他就表现得‚与众不同‛:课堂上极少能做正,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斜靠在桌子上或趴在桌子上。一节课注意力只能集中几

分钟,完全凭自己的兴趣,想听课就听课,不想听课就睡觉或玩。经常拖拉作业,每次考试不及格,也无所谓,在学习上缺少自尊心和进取心。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均为普通工人,初中毕业学历。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当着老师的面也表示要管教孩子,但是从小孩的家庭作业反馈来看,家长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来管教孩子。其实最主要的是,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和教育孩子的意志力。张某虽然不爱学习,但是对吃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家长也极力满足他这方面的要求。通过观察与交流发现,其他老师也对张某非常地失望,甚至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已经放弃了对张某的教育。为了解决张某交作业的问题,我们为他请了一个家教,专门负责张某作业辅导。张某不胜其烦,对家教老师威胁道,如果再让他做作业,他就将跳楼。结果吓得家教老师不敢再管教张某。

我决定找他谈话。我问他:‚你的成绩这么差,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想不想让自己的成绩提高一点?‛他看着我,先是摇摇头,然后又点点头。我接着又说到:‚因为你的成绩差,听课习惯又不好,大家都不愿和你坐。我准备先给你调一个同桌,你想和谁坐?‛他先是诧异地看着我,然后就快活的大声说出了‚左嘉琦‛的名字,‚呵呵,你很聪明嘛,知道挑最好的。我可以满足你的要求,但是我得给你提一个要求,你能做到吗?‛他使劲地点点头。‚第一,你得坐端正,不要靠在他人的身上;第二,你得按时完成作业。当然,你不会的作业我可以要左嘉琦帮助你。行吗?‛他很高兴地答应了。

一个星期下来以后,我发现他的语文作业都按时交了,数学漏了两次,英语作业没做。哎呀,这可不行,他把这事当成了只和我一个人的约定了。我得再找他谈谈。不过再谈之前,得肯定他的进步,才能给他提要求。要知道,他身上的惰性是很难去除的,让他在短时间内改掉也是不现实的。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是,张某上课,特别是我的语文课能够认真听讲,并且有时还能够有精彩的发言,回答出出人意料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疏导,张某的进步非常明显。但是,令人深思的是,张某的其他课程的作业完成得并不理想,特别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的确是一个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自从实行同桌互助以后,张某进步了。上课有时能做正了,尤其在语文课上表现得很积极,语文作业拖拉现象也少了。虽然,他有时还反复,但我认为这是

正常的,对于这样的学生,不可能立刻就完全改变,还需要我们对他进行不懈地教育。相信,只要我们做个辛勤的耕耘者,就会有所收获的。

三、对案例的分析与反思

张某对于学习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行为,表明了这样一种认识,即虽然还不足以认为他是一个心理问题者,但至少也是一个隐性的或潜在的心理问题者。造成张某这种情况的,既有家庭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地指责学生或家庭。我们需要对此事作一番研究与思考。

通过与家长的交流我们发现,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期望较低,这种期望直接影响到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和意识。因为家长的期望低,孩子不知不觉地就将这种期望内化为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单纯地从孩子的课堂表现来看,张某似乎存在着某种心理隐患。但事实上,上述种种表现,只是表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由于长时间受到不恰当的激励和学习上的失败,张某已经对学习产生了某种心理上的反感。对于教育者来说,我们固不能认为该生就已经有了心理上的问题,但也不能因此而放任不管。学校教育环境所带来的无形的压力与其自我表现之间所存在的巨大反差,如果不加以及时地疏导,那么潜在的心理问题者就有可能因为某些因素而成为真正的心理问题者。那么该如何解决该生身上所存在的对于学习的问题呢?

孩子在瞬间从摇头到点头,反映出孩子对于现实的挣扎及其内心的痛苦。没有一个孩子不想好的。只是因为现实与其自我期望的差距,才促使儿童作出承认现实的无奈的选择。应当看到,张某在班级里处于非常边缘化的位臵。同班同学对于他的排斥,使得他内心深处多么渴望能够得到同学的承认与接纳。这种渴望在他的选择座位时的兴奋中明显地反映出来。应当看到,在这样的一个成长环境中,由于不断受到消极的对待以及所遭受到的被排斥,这样的孩子成为心理问题者,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除非这个孩子中途退学,离开压制他的环境。他们在独自地挣扎,以求摆脱那种令人不安的、甚至是令人窒息的苦闷!

在张某瞬间的摇头与点头之间,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使是我们认为最差的学生,其实也有上进之心和成为好学生之意识。没有学生期望自己成为老师和同学不欢迎者。只是由于日常生活所带来的种种表象,以及教师忙于事务而无暇顾及学生的内心的思想与情感,因而想当然地认为某些学生无可救药。因此,从这个

意义上讲,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能够洞察学生的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只有当教师透过学生外在的行为表现,才能够把握学生内心世界的彷徨与苦恼。

以上是对学生的外在环境分析与内在精神世界的分析。这种分析是我们进行心理疏导的前提和基础。与此同时,有效的心理疏导还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分析把握学生的症结所在以及疏导的‚关键点‛。从与张某的谈话及对他的日常观察中我们可以现,这个孩子至少表现出两个方面的倾向性。

一是自我教育期望不高。面对所处面临的环境,他已近乎以麻木的精神状态而无动于衷。这里既有家庭教育的责任,同时更大的程度上,主要还是教师也同样以近乎麻木的态度而听之任之。两者结合使得张某已经习惯于他的处境。

二是在张某身上表现出相当严重的惰性。这种惰性如此严重,以至于连教师对此也已经习以为常了。张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惰性,既是教育的结果,也是我们现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两者并不是互不关联的,而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自我教育期望的不高产生对交作业的不积极,这种不积极的行为所带来的学业成绩上的不良,又进步地加强了较低的自我教育期望,最终在学生身上形成不交作业的恶习。

在对张某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个体的内在心理倾向是与其外在的行为表现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心理倾向,就需要从学生的外在的行为表现入手。通过改变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而促使其内在的心理产生变化。在和张某的谈话中,张某与他所希望坐在一起的学生条件,就是他必须按时完成作业。但是,由于张某很长时间不交作业,没有掌握最基本的基础知识,因而作业的完成对他说实在有很大的困难。这样,如果以正常的标准来要求张某,几乎是不可能的。为此,在对张某的作业设计中,我们特别在作业的量和作业的难度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于一些张某完成起来确实比较困难的作业,则指定同学给予辅导与帮助。具体而言,对张某的教育,我们确定了三个原则。第一,榜样激励与同伴互助结合原则。找学习勤奋,有责任心的同学和他同桌。让张某以同桌为榜样,并请这位同桌帮助和监督。同时在班级成立了一支‚爱心小队‛,全部由优秀的学生组成,每个星期轮流和张某坐同桌,监督他记作业,课间帮助他订正作业。上课时要求张某以同桌为榜样,坐端正,认真听课。第二,教师直接干预原则,在本个案中,老师帮助他制定生活、学习作息时间表。所有各科作业都严格

按老师规定的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逐步养成不拖拉作业的习惯。第三,及时强化原则。每天甴同桌坚持检查自己行为,如果当天没有懒惰现象发生,就在语文书上贴一面小红旗,表明进步了。

总之,不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好,班主任特殊的身份与地位也好,还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好,都迫切地需要班主任多学一点儿童心理健康与咨询的知识,它不仅能使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得心应手,而且还能为促进我国儿童身心健康作出有益的贡献。但愿我们的班主任人人都能成为儿童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

反思一:如何让小学生不怕写作文

作为语文教师,各位同仁也许深有同感,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是作文,对学生而言,最难写的是作文,作文简直成了令人头痛的‚顽症‛了,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让师生不为之‚头痛‛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多读多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打开学生紧闭的心扉,我从鼓励学生多读多背做起,激发学生爱作文的情感,为写作文夯实基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的阅读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语文课本中选用的教材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如,肖复兴的《荔枝》用朴实的语言建筑着真情的殿堂,让学生无不感同身受;《梅花魂》中的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对梅花的珍爱,对祖国的眷恋均融于那点点滴滴的小事当中,读之无不动容……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个有利的契机,诱导学生多读、善读,教会学生读,让他们爱读,经过读强化训练,在增强学生语感的同时,学生也会感受到作品深刻的人文内涵与情感内含,引起最终的共鸣。

从古至今,名篇佳作数不胜数,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背诵能力是成人的4—5倍,背诵这些名篇佳句不但能丰富学生的词汇、语汇,更能让学生在背诵中体会语文学习的成就感,体会其中乐趣,为今后的作文打良坚实的基础。

二、抓基本功,让学生稳步发展。

作文训练,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训练,不但要懂得遣词造句,而且要懂得分段、布局、谋篇、确定中心思想,所以,作文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有的学生语文基础差,基本功不扎实,因此,写起作文来难度很大。根据这一情况,作文要从打牢学生的基本功入手:一是扎实抓好口头表达基本功,由讲导写。口头表达训练从组词、造句,到要求学生看图说几句话或一段话,再把说的写下来,这样由易到难,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做到。二是指导学生写好短文。如写日记,看图写短文,把一件事按顺序写下来等,其中应以写日记作为常练之内容。在指导写日记时,要根据小学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日记内容各有侧重。例如,三年级侧重于摘抄好词、好句、优美片断,四年级侧重记事、写人,五年级在三、四年级的基础上学习写景、状物,六年级在三至五年级的基础上开始写读书笔记。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扩展自己的日记内容,使学生由抄到写,由易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日记水平,为各年级学生写好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对学生进行分段、布局、谋篇和确定中心思想的训练。这样通过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基本功训练,学生的作文基本功不断加强,而有了一定基本功,学生作文的难度也就大大降低了。

三、敢说敢写,增强自信。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础的特点,而写作水平的高低又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直接体现。因为写作其实就是用笔交谈,教师应坚信‚能说便能写‛,对学生低起点,低要求;写前指导中充分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说——口头作文的欲望。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与适宜的情境之下,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自法与体会,并租机点拨、指导,帮助他们挖掘内心最深处的感动,如:‚我最喜欢的一只小动物‛‚我的爸爸(妈妈)‛‚我的老师‛‚童年趣事‛‚一件傻事‛……这些话题能激起他们记忆的涟漪;他们爱说。能说也想说,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来,只不过他们碍于面子,没有自信,即便私下写了,也怕被老师说成‚内容不具体,‛‚表达没有方法‛,‚感情不到位‛,最终不爱写作了。教师应抓住有利时机,鼓励学生写真人,说真话,诉真情,这写作文可能很粗糙,没有华美的词汇,可能很丑陋,没见精细的雕琢,但我们应相信‚真实是最美丽的‛,对没个教师而言,这类作文比披着‚抄袭‛外衣的作文更欣喜。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精髓,设想一下,学生总是机械地抄袭别人作文,那么,作文的海洋中便涌不起美丽的浪花与骇人的波涛,它会像死海一样,就像一年没有四季变化一样,变得单调而乏味。

十二、三岁的孩子们脑子中充满了奇思妙想,大胆的想象让伽利略认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事实推翻了权威亚里欺多德的‘真理’,让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教师应少让学生写命题作文,减少作文的限制,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和想象,尊重他们那些哪怕是离奇的想法,让他们尽情创作。

四、教学相长,保持写作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条件。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教作文的老师。我常常给学生出《老师,请您到我家》、《给老师的一封信》、《和老师说悄悄话》等,作文题目。既让学生练习写作文又拉近师生距离,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2、让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作文审题训练时,有时可以把命题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而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有时则把审题的目的、范围、要求、重点、体裁等几个要素在课堂上分析讲解,然后拟一命题让学生当堂练习,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允许争议。但是一蹴而就的,师生间需要经过相互了解磨合,不断训练。对这样的课,认真设计教学计划,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最佳效果。

3、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老师要及时批改作文,让学生及时知道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有时哪怕小小的肯定,几个重点符号都能使学生兴奋,产生对作文的热情。老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做有心人,注意发现‚差生‛作文中的‚闪光点‛,一个好段落、一个好句子,都要尽量找机会予以展示;或许讲评中作为范例,或用红笔画上肯定的符号,有进步就及时加以鼓励,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提高写作兴趣。

4、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我将学生的优秀习作作为范文讲评比展出,或推荐给有关报刊发表,并让作者在全班同学前讲述写这篇作文的体会。鼓励指导作文水平高的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的作文竞赛,为他们提供发挥写作能力的机会。身边同学的成功给大家带来喜悦,带来鞭策,也带来写好作文的欲望。

五、开阔视野,积累习作素材。

既然作文是生活的再现,那么,作文中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而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社会的认识肤浅,生活的接触面也窄,作文的题材自然也有限。一部分学生感到作文难,并不是他(她)不会写,而是难于没有东西可写,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作文也是无病呻吟。由此可见,要引导学生克服作文的畏难情绪,解决学生的生活源也是必需的条件之一。本人认为首先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事物、认识生活、积累素材。生活处处皆有美,就看你能不能引导学生发现美、挖掘美。比如,教师中有很多感人的事迹。由于学生天天和教师在一起,往往对这些感人事迹习以为常。如何引导学生发现这种美呢?一次作文课,我先告诉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作文内容是写一位我们学校的老师,你认为哪位老师

值得我们写呢?他(她)的什么事迹值得我们写呢?请同学们自由发表意见。”开始,只有几个学生能说上老师们的二三事,多数学生侧着脑袋在想,可就是想不出多少有价值的内容。后来通过启发,学生们一个个豁然开朗,随之举手如林,如数家珍地列举了一桩桩老师们的感人事迹。材料选好了,一篇《记一位辛勤的园丁》的作文也就轻松完成了。其次是鼓励学生多参加课外活动。春天到了,可以带领孩子们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大自然,让融融春意拨动学生的心弦;活动日,可组织学生走街串巷,看一看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品一品琳琅满目的商品;课余时,可鼓励学生动手栽花浇树养小动物……总之,多让学生参加有意义的活动,有利于积累习作素材。

反思二: 如何让学生养成好习惯

习惯教学一直是一个很空洞的教学,有时课堂上纯粹是为了讲习惯而习惯性的教学,导致几年下来,学好习惯是一种生命的召唤,而并非是硬性的灌输。好的习惯是养成的,是需要时间的保证以及悉心的养护的,所以说,习惯篇的教学并不是一踔而就的‚急就章‛。叶圣陶先生说过:‚养成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怎样,未必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做,才可能养成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苏教版的特色,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它远远不是一堂课能教完的,不仅要督促孩子形成新的好习惯,更要将原有的好习惯保持发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而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会成为他们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所以,今天的课堂仅仅是一个开始,习惯的养成最为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从知识到智慧,由技能到习惯,绝非一日之功。课堂上,学生掌握的只是方法,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需要学生将这方法变为技能,变为自觉的行为,一旦成为学生的自我行为,好的习惯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了。今天的课的确只是一个开始……

反思三:如何让小学生正确书写

《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好字呢?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大致有以下四点:

一、规范写字姿势。

写字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课上我们让学生动笔之前,先摆好姿势,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和执笔的姿势。同时,在学生写字时,我们经常督促,及时检查,大力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除此之外,个别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时,我们可以走到他们身边,帮他们摆正姿势。

二、激发写字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由被动变得主动,注意力变得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也变得丰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写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样学生才会以认真的态度去写好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利用表扬、鼓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三、学会写字方法。

要教学生写好字,就要帮助学生练好写字的基本功:

首先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基本笔画。在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包括顿笔的方法、横的倾斜角度、竖要写直,注意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区别、撇要先重后轻空笔收回、捺要先轻后重,捺脚最重,还要注意撇和捺的角度等等,直到现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我们班都会先练习基本笔画。

其次,要写好汉字的偏旁,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低年级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写字。我把田字格叫写字老师,每次观察的时候,我这样说:看看谁和写字老师最熟,写字老师最喜欢谁,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

再次,掌握教学步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写字课本身的特点,一是直观示范。二是突破重点、难点。开始时逐笔进行指导,重点笔画反复指导,督促

学生反复练习。在指导时,先观察田字格中字的占格,确定好第一笔的位臵,笔画之间的稀疏与穿插,然后在黑板的田字格上作示范、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每一笔的要领,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每一笔画形成的运笔过程,然后再描红、练写、比较。在练字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熟悉每个生字的间架结构,掌握了基本笔画书写规律和运笔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把字写好,要注意的是教学中切忌产生急躁情绪,要有耐心。可以说,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但痛苦之后,就会是幸福。

四、注重评价,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评价时,我们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1、在学生写字时,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作品加以肯定。哪个字写得好,哪一笔写得棒。在巡视的时候夸他们一句:你这一笔,写得真棒。另外,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来促进自己,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写得好的同学的字放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全班同学欣赏,这样,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越发浓厚。

2、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教给比较、审美、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自评、互评。如:自己书写的字与范字比较,与同学书写的字比较,找出优缺点,扬长避短,增添了写字的兴趣。

写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有从细微处入手,不懈地坚持,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生写字教学反思

《新课标》提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对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至关重要。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好字呢?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大致有以下四点:

一、规范写字姿势。

写字首先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这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课上我们让学生动笔之前,先摆好姿势,时刻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和执笔的姿势。同时,在学生写字时,我们经常督促,及时检查,大力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除此之外,个别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时,我们可以走到他们身边,帮他们摆正姿势。

二、激发写字兴趣。

实践证明,学生如果能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便会由被动变得主动,注意力变得持久,观察力变得敏锐,想象力也变得丰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多鼓励学生,让他们感到写字是件很快乐的事情,这样学生才会以认真的态度去写好字。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利用表扬、鼓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三、学会写字方法。

要教学生写好字,就要帮助学生练好写字的基本功:

首先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基本笔画。在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包括顿笔的方法、横的倾斜角度、竖要写直,注意垂露竖与悬针竖的区别、撇要先重后轻空笔收回、捺要先轻后重,捺脚最重,还要注意撇和捺的角度等等,直到现在,每学期开学第一天,我们班都会先练习基本笔画。

其次,要写好汉字的偏旁,这些偏旁的书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我们低年级要求学生借助田字格来写字。我把田字格叫写字老师,每次观察的时候,我这样说:看看谁和写字老师最熟,写字老师最喜欢谁,以此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

再次,掌握教学步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写字课本身的特点,一是直观示范。二是突破重点、难点。开始时逐笔进行指导,重点笔画反复指导,督促

学生反复练习。在指导时,先观察田字格中字的占格,确定好第一笔的位臵,笔画之间的稀疏与穿插,然后在黑板的田字格上作示范、演示,边演示边讲解每一笔的要领,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每一笔画形成的运笔过程,然后再描红、练写、比较。在练字实践过程中,让学生熟悉每个生字的间架结构,掌握了基本笔画书写规律和运笔的技巧,让学生懂得如何把字写好,要注意的是教学中切忌产生急躁情绪,要有耐心。可以说,这是个痛苦的过程,但痛苦之后,就会是幸福。

四、注重评价,是提高写字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评价时,我们要使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增强自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进行评价:

1、在学生写字时,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作品加以肯定。哪个字写得好,哪一笔写得棒。在巡视的时候夸他们一句:你这一笔,写得真棒。另外,我们也要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不仅能让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作品,来促进自己,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写得好的同学的字放到实物投影上展示,让全班同学欣赏,这样,学生写字的积极性越发浓厚。

2、教学中,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比较,教给比较、审美、欣赏的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进行自评、互评。如:自己书写的字与范字比较,与同学书写的字比较,找出优缺点,扬长避短,增添了写字的兴趣。

写字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让学生写出一手好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们只有从细微处入手,不懈地坚持,才能提高学生的写字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一年级纪律的养成与调控

一年级课堂纪律的养成与调控

初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对学生课堂纪律养成与调控感到非常头疼,无意中在微薄中看到这篇文章,感触很深,故转载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对与我有同样头疼问题的老师有所帮助,更希望有经验的老师能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养成 调控 纪律

摘要:面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怎样能很好地调控课堂纪律,慢慢地使学生养成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通过分析自己班学生的情况,对一年级学生的课堂纪律提出了自己的策略,仅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纪律?纪律的普遍的含义是‘改正错误与强化的训练’。这里所指的是,目的是自律,也就是说训练的目的在于是每个人指导自己和监督自己。因此,如果教师在这句话里用这个词,他的意思是儿童应该具有改进自我监督和使他成为一个更能自我指导的人的经验。”

一年级的孩子,刚从自由的状态里出来,让他们马上受到严重的束缚,开始可能因为新鲜感和上学的喜悦感努力遵守着,但慢慢地,孩子好玩、好动的天性就表现无疑,因此会受到压抑。老师的批评和约束让他有受挫感和颓废感。但是,课堂的纪律是必须要的,那是课堂教学有效的保证,是教师组织的体现。它是介于权威主义纪律观和

放任的纪律观之间的一种控制形式,可以定义为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与控制。尽管这些准则与控制来自外部,但是他们能够被学生内化,使学生们自觉地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

十分明显,如果制约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主要依靠外力强制执行,就是强迫纪律。如果主要依靠各人对课堂行为规范的理解并自愿执行,则是自觉纪律。自觉纪律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心急不得。

我班孩子的纪律现状:

首先,上学开始,表现良好,课堂上注意力十分集中,坐相端正,听讲认真,举手积极,对教师怕而尊敬。那是因为上学的新鲜感和喜悦感,还有对上课的好奇心促成的。

过了十来分钟,学生逐渐表现出散漫的状态。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的习惯,常讲话,开始有人做小动作,对老师也开始出现顶撞现象。这是学生的天性所致。

虽说这纪律开始下滑乃天性所致,但不能由着他们的天性闹,不然课堂的效率如何体现?所以,作为教师,要开始研究课堂纪律的调控问题了。

我们班的孩子,男孩子是课堂纪律影响课堂纪律最大的群体,在男孩子里,有3个是头。很多事端都是这几个头挑起的,但这几个头非常聪明,有自己的个性。女孩子们则比较听话,较懂事。

针对这些情况,我决定采用以下几个策略:

1、面向全班,我运用不同的竞赛形式吸引他们,让他们互相提醒、监督。比如,登山游戏,看哪组最先到山顶。比如,七色花游戏,看哪组花瓣最多,还有分草莓队、菠萝队等打五角星,四只小鸟,每只代表一队,看哪只小鸟最快飞到枝头上。这样做以后,我发现他们的积极性特别高,生怕自己的行为会使整组影响,所以互相提醒,课堂纪律较容易调控了。但有个缺点,那就是你要变换花样,不断地变,不然学生的兴趣和新鲜感没了就又不行了。其实,这是老师促成的纪律和群体促成纪律相结合的产物,老师的体贴和课堂结构的创设让生有安全感,群体的促成让生会宁愿牺牲自己的一点利益而遵守群体促成的纪律。

2、用节奏代替“喊”。这说的是当学生自己读书一段时间后,我怎样让生尽快地安静下来。以前,我只能扯着嗓子喊:“一、二、三,静下来!”可效果越来越差,后来,得到别人的启发,我用有节奏的拍手来代替。我要让他们停时就拍“哒哒”两下,学生听到后拍五下,一拍好就坐好。我发现这个方法十分奏效,既集中了他们的注意力,也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序。

3、面对个别,我尽量现在对他们严慈相济。比如,一个孩子,他老喜欢不举手在下面讲,我于是在课堂上严肃批评,课后把他叫来,听听他的感受。让他明白老师是喜欢你的,为你好的,你的行为要影响整个班的。还有一个孩子,喜欢在课堂上故意搞出点事情来,课堂上我狠狠地批评了他,课后找他谈心,原来那孩子这么做是为了引起我的注意,我觉得惭愧,自己没有好好地关注每个学生,以后一定让每个孩子觉得老师在关注他。孩子是需要爱的,老师对他好他心理可记着呢!对这样的孩子,当他做错事时批评,对他的进步及时表扬,让他感受到你的爱,他就会努力控制自己做影响课堂纪律的行为,一天比一天进步。

现在,我们班的课堂虽然还不是很好,但毕竟在进步,我觉得,怎样使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课堂对他们有吸引力,自然就会认真听。所以,我在继续做到以上三点外,还要运用艺术使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喜欢我的课堂,加快节奏,让学生有事可做。这样,课堂的纪律就自然得到了很好的调控。

但仅仅让孩子意识到如果我做了与课堂无关的事就会受到惩罚是不够的,纪律的理想是让孩子们自觉地去遵守,意识到我应该这样做,这是习惯。从他律到自律,虽然这纪律的养成需要很长的时间,有一个长期培养和发展的过程。一年级的孩子的行为几乎完全以服从权威为特征,为权威的他律阶段。但可以在现在的他律中慢慢渗透我们要自觉遵守纪律的思想。比如,“能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的孩子是最棒的”等等。

所以,我们要关注每个孩子,运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的课堂纪律调控自如,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和意识。那么,纪律的外延和内涵就做到了。

第五篇:音乐课堂纪律管理与调控的几点思考

音乐课堂纪律管理与调控的几点思考

单 位:沭河学校

姓 名:糜自涛

联系电话:***

音乐课堂纪律管理与调控的几点思考

[内容摘要]:

课堂纪律管理是课堂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难免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干扰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因此,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对于维持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音乐课堂纪律的管理相对于课堂信息管理、课堂时间管理、课堂运行调控而言,显得更具基础性、保障性。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若没有调控好课堂纪律,即便再精彩恐怕也是无法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课堂纪律调控是一项教学的保障策略,更是一项教师教学管理的高级艺术,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体会和内化,只有真正形成调控的能力,才能在动态的教学现场中挥洒自如,令课堂生机勃勃![关键词]:音乐课堂 纪律 管理 调控 [正文]:

一篇精巧的音乐教学设计,往往会因为当事教师缺乏有效的课堂纪律管理和调控,而在实践中变得“毫无生机”,有时甚至难以逃脱失败的命运。一堂音乐课的顺利进行,需要良好的纪律做前提;课时教学目标的完成,需要良好的纪律做支撑。课堂纪律调控是一项教学的保障策略,更是一项教师教学管理的高级艺术。调控就是调节和控制,课堂纪律调控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纪律的管理和控制,以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和任务的达成。而音乐课堂的纪律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音乐课堂效果和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课堂若缺少了纪律,就会如同道路上没有了信号灯和交警一样,秩序混乱。甚至会象一匹马驹脱缰而变得无法控制,再好的教学设计也无济于事。

在提倡与学生平等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音乐教师经常会遇到诸如学生们一到上音乐课就特别“放松”的情况,音乐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常规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最常见的: [镜头一]:

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们一窝蜂似的挤进音乐教室,进教室后没有马上坐好,甚至大声喧哗。[镜头二]:

音乐课上,老师正在弹奏钢琴,大部分学生在唱着歌曲,有些学生在音乐课上交头接耳、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相互传递小纸条,他们看着、写着还偷笑着,更有甚者还开始打闹、嬉戏、追跑起来„„做一些扰乱课堂秩序和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镜头三]:

音乐课上,人声鼎沸,学生在乱七八糟地大声唱歌,老师喊“停!停!”但学生毫无反应,仍然我行我素地放歌课堂。[镜头四]:

音乐课上,老师正极其认真地介绍乐理知识,某些学生脸上毫无表情,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板,等老师提问他时,一脸茫然。[镜头五]:

有些同学上课精神不集中,自己不学,反而总爱看着身边其他同学的表现,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当老师讲的有滋有味的时候,经常被这些“爱管闲事”的同学所打断:“老师,甲同学把书撕掉了,乙同学在和丙同学在讲话,丁同学随地吐痰„„”,诸如这样的话总是不绝于耳。[镜头六] :

音乐课上,老师正极其认真地介绍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方法,学生却拿着自己手中的乐器胡乱的拍打着,课堂上一团糟,根本就无法听到老师说的话。

我想每一位音乐老师都对这些问题有着切身的体会,对这些问题都感到很头痛。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用像上数学、语文课那样规规矩矩,这正是音乐课带给他们的“特殊享受”。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及时加以控制和防范,这已成为了学会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我想音乐学科课堂纪律的管理,不仅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还要结合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进行。下面就谈几种音乐课堂纪律管理策略,和大家切磋交流。

一、课堂教学内容和结构的合理安排,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让人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也曾说过:“兴趣的力量好比炸药,立即可以把障碍物炸得干干净净”。传统音乐学习是只听不动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如果在一节音乐课中,教师如果能始终创设、营造美的音乐情境,将学生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纪律问题就显得非常轻而易举了。简而言之,学生就会很少出现纪律问题了。寓教于乐,应该把枯燥的音乐知识融于生动的音乐活动中。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这就需要老师刻苦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把自己的课上得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自然就融入到课堂里来了。

二、注重面部表情,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面部表情比教师的服饰更为重要。“笑”是人类独有的天赋,也是共有的天赋,笑表示喜欢、接纳、亲和。它是疲倦者的营养、沮丧者的白天、悲伤者的阳光、又是一剂不苦的良药。

微笑,犹如一缕温和的阳光,溶化冰冷漠然,穿透抵触封闭。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微笑则是一把开启心扉的“万能钥匙”。

课堂上多给学生一点微笑,创设一个愉快的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的距离近了,心自然也靠拢了,心情愉悦了学起音乐来就会更投入,投入了思想便不会开小差,思想不开小差,纪律自然也就好了。

三、将对学生的一般要求变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老师们每天面对的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程序和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教学活动中。实践表明,教师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一旦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教学的认同感。

当我在课堂上使用了“钢琴曲代替命令”的方法后,效果不错。例如,音乐课上要求学生上课时随着教师的琴声一行行列队轻轻走入教室,在音乐声中向教师问好、坐下,下课后仍按小组队形踩着音乐节奏轻轻退出教室。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教师不必大声地喊叫“坐好、不要说话、起立、停下来„„”口令,只需要弹奏相应的钢琴小曲片断,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觉,又营造了音乐课的氛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这种要求一旦成为学生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长久地发挥作用,产生积极的管理效益和教学效益。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注意课堂规则的建立,只凭着不断提出的各种要求、指令维持课堂秩序,不仅管理效率低,浪费时间,而且容易因要求不当引起新的课堂问题行为。

四、“对症下药”,采用多种方法。

我们认识到:班级中的学生都是有不同的个性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用简单、统一的方式对待他们,而应当做到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以下是我搜寻来的几个方法: 【方法一】:树立典型

对于学生来说,老师的表扬无疑是一剂“兴奋剂”,它会让表现好的学生更好,不守纪律的学生有学习的榜样。例如,老师可以说:“今天的音乐课上,××同学表现可好啦!他唱歌时声音响亮、表情丰富,跳舞时动作优美、感情投入,最重要的是没有随便做小动作、不守纪律„„”听到这里,那些不守纪律的小朋友会紧张一下,对照自己的状况,能不能比得上受表扬的同学。【方法二】:暗中提示

在教师范唱或学生集体演唱歌曲时,如果发现个别学生在随便说话、没有聆听或未参与其中时,教师不用立即停下课来,可以走到该生近前,用眼神示意他/她,或朝他/她微微点点头,或轻轻用手碰一碰他/她的肩膀,让学生感到老师已经注意到自己了,但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没有当众批评自己。【方法三】:找闪光点

无论对哪个学生,老师都要善于从他们的身上找到优点,并且应当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尤其是对待顽皮的孩子,老师更要通过找闪光点,激励他们在其他不足方面的进步。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先观察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找到他身上哪怕是最小的一个优点,先进行大力的表扬:“X X同学,今天你唱歌时声音特别响亮,老师都被你的歌声打动了!来,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为X X同学鼓鼓掌好吗?”在全班同学的掌声中,受表扬的小朋友肯定会喜滋滋的,接着再对他提出要求:“希望你能继续努力,坐在小板凳上不随便乱动,不打扰别人,这样你会获得大家更多的掌声!好吗?”听到这样的话,这位学生立刻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了它。【方法四】:课前约定

老师在课前可以先和个别经常不守纪律的学生约定好:“今天上课时,只要你有好的表现,老师就会在全班表扬你!比如说:你坐端正了,老师会表扬你;你没有随便讲话,老师也会表扬你;你唱歌认真了,老师还会表扬你„„同时请你自己记住了,老师上课时表扬了你几次,下课时你就可以到老师这里来领几颗五角星做奖励!”说完再和小朋友伸手拉勾勾相互做保证。这样做可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方法五】:适度惩罚

老师们可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第一次大声批评不守纪律的学生时,学生可能会立刻安静下来,但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地大声批评时,学生可能不再那么畏惧,而老师必须拿出更大的气力来提高声音、声调,以停止学生不守纪律的行为。如此一来,这种方法就会渐渐失效。因此我认为,应当适度地使用惩罚,过程应有一定的“坡度”。例如,采用在课堂上给小组加星、扣星的方法,我一般设置三种颜色的五角星,分别是代表纪律的红星、代表智慧(回答问题情况)的蓝星、代表表现能力的黄星。当发现有一个学生不守纪律,老师就可以先说明:“××小组,你们有一个组员不守纪律了,所以整个小组要被扣除一颗红色五角星!”同时用目光提醒那个不守纪律的学生。如果该同学还是我行我素,依旧不守纪律,老师就可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并指出错在哪里。假如该名同学还是不理不睬,老师此时大可不必为批评该生而停下课来,可以放在课后用谈心、鼓励、与家长沟通等方法解决。【方法六】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如果教师一味注重课堂纪律,只重视知识的灌输,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自信心的形成。学生带着厌恶、压抑的心情去上音乐课,试问学生怎么会快乐呢?有怎么会对音乐课感兴趣呢?所以首先要消除学生心中对音乐课的种种顾虑,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应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更喜欢音乐课。

五、调整好教师自身的情绪。

教师的工作辛苦而繁琐,小学音乐教师不仅要完成每周大量的教学课时,还要承担学校的各种比赛的指导工作和艺术类的辅导工作,因此遇事切忌烦躁,否则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健康。教师要控制好自身的情绪,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无私地爱学生,切实理解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在给学生制定目标时应因人而异。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音乐课堂,应该既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又实现教师对课堂的有效控制。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自由而不散漫、受约束而不呆板,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创造出一个理想的课堂。

教育不是生产罐头的流水线,不应该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样地,面对一个个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我们也不应该用同样的方法来处理,而是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引导与激励,让学生将遵守纪律逐渐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苛曾明确指出:“如果一个人需要做自己喜欢的什么事情,他就是没有纪律也会经常去做的;所谓有纪律,正是一个人能够愉快的去做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能做自己所不喜欢却是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自觉自愿,无一点埋怨、也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称赞或是得到什么报偿,这就是一种自觉的纪律,一种美的行为,音乐课堂需要这样自觉的纪律,这种美的行为。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下身处的环境和位置,我们不能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时髦而刻意地模仿“慢、吵、乱”的所谓的“新”课堂模式,我们所要追求是“参与、互动、共鸣”的课堂,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

总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里严格的学习常规,诸多的音乐教学常规慢慢引领着孩子们向音乐的殿堂迈进。这需要我们广大的音乐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机智、教学素养等各个方面加强努力。我坚信只要我们用爱心和耐心去教育学生,就一定会把课堂纪律维持好,课堂管理效率也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美]加里·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第四版本. 2:《小学音乐教育》 3:《音乐教育报》

下载龚云贵: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养成与调控word格式文档
下载龚云贵: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养成与调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做好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

    如何做好一年级小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 一年级小学生只有6、7岁,年纪小,自觉性差,在课堂上难以集中注意力。如何做好学生课堂纪律的管理成为一年级老师的难题。 一年级学生在课堂......

    一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xiexiebang推荐)

    1. 养成做事情精力集中的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边学习边做其它事。有的小孩总是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功课,这样,学习不够专心,注意力容易转移。有的孩子精力不够......

    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

    习惯养成要趁早 让孩子更加专心——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感谢各位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来我校参加校园开放周——家长......

    一年级小学生应养成的学习好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应养成的学习好习惯 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如......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49个好习惯

    一年级小学生要养成的49个好习惯 ——怎样做★好父母 一、 培养孩子良好的课堂习惯 我忍不住要和同桌说话…………………让孩子上课认真听讲我总是不敢回答问题……………......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更多资料请访问:豆丁 教育百科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学生行为自律"活动,评选出"自律小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另外我们开展的"为自己评奖"活动,深受同......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浅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燕山小学赵毅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体育课的升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的需......

    一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课题研究一、问题初步归因分析 以少年儿童生理和心理阶段的新的划分所提示的特征和规律为理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准则,以目前我校学生的思想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