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气囊导尿管具有操作简单,外固定牢固不易脱落,患者既可自由活动又可免去应用胶布带来的不适等优点。我院从1996年应用以来因其诸多优点给护理人员的工作带来很大方便,同时患者满意度也较高,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笔者将近几年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原因和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问题及原因
1.1 尿道损伤(1)插管时动作粗暴,润滑不够,插入尿管时损伤尿道黏膜。(2)前列腺肥大患者插管困难,不掌握技巧强行插管,导致尿道黏膜受损。(3)插入深度不足就往气囊内注水导致尿道受损。(4)不了解气囊导尿管的机制,未抽出液体拔管,或者患者神志不清烦躁不安牵拉尿管,有时由于护理时牵拉,导致气囊被拉入尿道造成损伤出血。(5)由于气囊内液体或者尿液在气囊周围形成结晶或结石,导致拔管时损伤黏膜和拔管后出血。
1.2 尿道胀痛(1)尿管作为一种异物插入尿道,由于插管的刺激病人会感到不适,一般会很快适应,有些敏感患者会感觉很痛。(2)尿道损伤,气囊压迫,也可引起疼痛。
1.3 漏尿现象(1)因气囊与膀胱壁接触刺激而引起膀胱肌肉痉挛,可导致将尿液挤出。(2)老年体弱或比较衰竭的患者由于尿道松弛,留置尿管后尿管周围经常漏尿。
1.4 尿管堵塞 急性细菌感染使尿液混浊沉渣产生,膀胱内结晶或沉渣以及膀胱脱落的组织可堵塞尿管伤的引流口使尿管堵塞。1.5 拔管困难(1)插管时尿道损伤,尿管与尿道黏膜粘连。(2)尿管受到牵拉,尿管变形使气囊内的液体抽不出来,造成拔管困难。(3)留置尿管时间太长,膀胱冲洗不彻底,尿垢积在膀胱形成颗粒与沉渣,附着于气囊周围,造成拔管困难。(4)由于尿管质量问题,引起的把管困难。
预防及治疗
2.1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气囊尿管的结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正确掌握留置气囊导尿管和拔管方法及注意事项。导尿前仔细检查尿管,插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尿液流出后再插进4~6cm,向气囊内注入液体10~15cm,有阻力或患者有疼痛时立即停止注入,并抽吸已注入的液体,重新调整尿管的深度后再注入液体,气囊尿管一般不注入气体,避免尿管自行脱落,给临床造成麻烦,给患者带来痛苦。拔管时先抽吸完气囊内的液体再拔管。
2.2 插管过程中遇到阻力不能前进时,不应盲目强行插入,特别是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应以型号较小较坚韧的尿管为佳,自尿管口向尿管内注入消毒石蜡油润滑尿道,再插入尿管。利多卡因黏膜麻醉可以减少疼痛以及疼痛反射所致的尿道括约肌痉挛,以利插管成功,可配合使用。
2.3 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要注意观察尿液外观,定时做尿液检查;防止尿管受压、扭曲,并要保持尿道口的清洁,每日用碘伏消毒液消毒尿道口。为防止上行性尿路感染,应严格遵医嘱予膀胱冲洗并定期更换导尿管和引流袋,长期卧床患者行膀胱冲洗时可协助患者改变几次体位,有利于排出膀胱内的沉渣,必要时将气囊内的液体放出以便将气囊周围的沉渣和尿垢冲出,防止尿路感染或结石的形成以及由此引起的拔管困难。
2.4 由于膀胱肌肉痉挛漏尿者在不影响尿管固定的基础上减少气囊内的液体或选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尿管导尿。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较松弛,导尿时应选择型号较大、管腔较粗的导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不易堵塞。
2.5 插管过程中有尿道损伤现象的应及时报告医生使用抗生素,防止尿路感染,如有出血者应用止血药、接三通以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拔管前分别从尿道口和尿管外口注入少量石蜡油,并轻轻转动,以防黏膜、血痂与尿管粘连,导致拔管时加重尿道黏膜的损伤,出现血尿。
2.6 对于由于尿管被牵拉尿管变形或者尿管本身质量问题引起的气囊卡在尿道内或气囊内液体抽不出来引起的拔管困难,如果气囊进入尿道不多可将尿管严格消毒后轻轻插入少许再抽吸气囊内的液体,则可将尿管拔出;或者将尿管自尿管分叉以上剪断,液体自可流出;无尿潴留患者可用50ml注射器往气囊内注入液体直至气囊破裂;必要时可在B超引导下,根据气囊的位置自耻骨联合上或肛门和阴囊之间消毒后穿抽吸液体。
第二篇:气囊导尿管注水量的临床观察
气囊导尿管注水量的临床观察
气囊导尿管广泛应用于临床,与普通导尿管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固定,不宜脱落等优点。但对导尿气囊注水量一直未有明确的规定。2000年1月~2004年1月,我科孕产妇实施导尿680例,对气囊注水量进行了观察。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孕产妇导尿680例,年龄20~30岁,除泌尿系疾病、妊娠并发症。其中剖宫产556例,产后尿潴留120例,孕期保胎4例。按常规消毒导尿注水10~20ml 100例为一组,580例孕产妇均向气囊注水量5~8ml,为另一组,观察结果。
1.2 结果 100例孕产妇注水量10~20ml,其中68例有尿道口疼痛,30例急感排尿,2例有尿液引流不畅,抽回水5~10ml后疼痛缓解,尿液引流通畅。580例孕产妇均向气囊注水5~8ml,尿管引流通畅,孕产妇无不适感,无1例脱落现象。分析
注水量过多,易致病人不舒适,增加病人痛苦。孕产妇本身子宫的增大压迫膀胱尿导致尿频,如果注水量多,其囊内压力大,对膀胱颈及尿道内口压力过大,压迫尿管致引流不畅,发生尿潴留。预防护理措施
3.1 插管前应检查尿管质量,气囊有无回缩不良现象。置入或拔除尿管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减少粘膜损伤。成人一般选用14~16号导尿管适宜。3.2 插管的长度。正常导尿管插入4~6cm,见尿后再插入1~2cm。气囊导尿管因其管头到气囊的距离为4~5cm,要把气囊部分置入膀胱三角区内,这样注水气囊才不会损伤病人尿道,刘氏 [1] 认为妊娠的子宫逐渐增大,使膀胱向上前方移位,尿道延长。因此,剖宫产孕妇留置气囊导尿管长度以10~12cm较为合适。
3.3 气囊导尿管尽量不注入空气,避免尿管自行脱落,给临床造成麻烦,给病人增加痛苦。注水量5~8ml,不能少于5ml,注水后将尿管向外轻轻牵拉,勿用力过猛过大。
第三篇:留置气囊尿管常见问题及处理对策
留置气囊尿管常见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
乐至县人民医院 杨小丽
【摘要】目的总结由于插管失误或留臵过程中护理不当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我科半年间168例留臵气囊尿管的病人导尿技术操作和留臵过程中出现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分析总结,采取
适当有效的对策。结
果有效地减轻了病人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关键词】留臵导尿常见问题护理对策
留臵气囊尿管是临床工作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技术操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由于插管失误或留臵过程中护理不当等均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或造成严重的并发症,针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对我科半年间168例留臵气囊尿管的病人导尿技术操作和留臵过程中出现常见问题原因进行回顾总结分析及采取适当有效的对策,现报告如下。1方法
气囊尿管在临床广泛使用,其有方便留臵、刺激性小、易固定等优点。但在操作和留臵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插管困难、尿道损伤、拔管困难等。回顾168例留臵气囊尿管中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及采取的对策。1.1插管时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1.1.1插入困难 1.1.1.1原因
①心理因素:担心疾病的预后,可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②解剖因素:男性尿道全长16-22cm,有3个狭窄,2个弯曲,且尿道有丰富的神经支配、副交感和交感神经分布于整个尿道,导尿时,尿管刺激尿道括约肌,引起强烈收缩,增加了导尿插管的难度。③男性患者因前列腺增生或尿道畸形或尿道外伤使尿道狭窄、炎症等,增加了插管的难度及尿道机械损伤。1.1.1.2对策
①加强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尊重患者的人格,做好遮挡隔离工作。②对前列腺肥大及外伤后尿道狭窄致插管困难者采用2%的利多卡因2-3ml加液体石蜡3-5ml在尿管插至阻力部时从尿管注入,暂停3-5min后,重新插管,提高了插管成功率。③因狭窄造成插管困难者,通过上述方法处理无效可以用一次性尿管或用金属导管扩张后插管。1.1.2尿道损伤
1.1.2.1.原因:①操作因素。操作粗暴或插管速度过快,损伤尿道。②选择导尿管过粗,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根据气囊导尿管的特点,未注水时气囊位于导尿管前端3-5cm处,紧包导尿管外侧,按常规要求,插导尿管时见尿液再插入2cm,导尿管头部刚越过膀胱颈进入膀胱,而气囊尚在尿道中,对于男性患者此时气囊正好位于膜部尿道,如此时向气囊内注水,膨胀的水囊就会将尿道膜部撑破,导致尿道损伤出血。1.1.2.2对策
①选择粗细适宜的导尿管,操作时应动作轻柔,如遇阻力应稍停片刻,特别是患儿,对疼痛特别敏感,易引起尿道括约肌强烈收缩,使尿道阻力增加,此时应嘱患者深吸气,尽量放松,待其注意力分散后重新缓慢插管。②操作过程中见尿液流出后再进入4-5cm以上,使气囊完全进入膀胱后才能向囊内注液体,一旦出现尿道损伤,即暂停导尿,寻找原因或请医生会诊。
1.2留臵过程中常见护理问题及对策 1.2.1尿管脱出
1.2.1.1原因:①气囊注水不足;②气囊破裂;③外塞松动,而出现慢性漏尿;④气囊本身漏尿;⑤气囊内注入了空气;⑥病人烦躁不安,自己将尿管强行拔出。1.2.1.2对策
①插管前检查气囊是否完整。②气囊内主张注水,而不注气,因空气易弥散。③发现外塞松动时,先回抽气囊的水,测知气囊内液体够不够,再按规定剂量注入。④对烦躁不安者应妥善固定尿管,不要牵拉过紧,必要时使用约束带。1.2.3 血尿
1.2.3.1 原因尿管插入深度不够,便注水固定;尿管插入长度虽然足够但因气囊尿管前端反折,未见尿液流出便注水固定;尿管太粗,操作粗暴,反复插管引起尿道黏膜水肿,损伤黏膜致出血;囊内液体尚未抽出即自行拔除尿管;留臵导尿时间过长,管周有尿酸盐沉积,影响外周光滑度;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尿道黏膜损伤引起出血。
1.2.3.2护理对策临床操作中,护士应掌握气囊导尿管的结构、性质及特点、使用注意事项等;熟练操作,避免反复插管;选择型号合适的尿管,充盈气囊时注意压力变化及病人的主诉,在气囊充盈过程中要注意用力均匀;对留臵导尿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说明气囊导尿管的特性,避免擅自拔除尿管;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膀胱冲洗。1.2.4漏尿
1.2.4.1膀胱痉挛导致的漏尿;尿管过细或气囊内液体过少所致漏尿;导尿管堵塞导致漏尿。
原因①有显著膀胱痉挛的病人或膀胱受刺激后痉挛的病人,易出现尿管周围漏尿;②气囊漂浮于尿道内口之上,气囊与尿道 内口贴合不严密;③由于尿管头端落在膀胱底或膀胱体处,而非膀胱三角区,三角区内尿液沿尿管流出,将尿管变为引流管。1.2.4.2护理对策 ① 在不使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原则下可减少注入气囊内的液体或选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管;②不要往气囊注气,向气囊内注入与尿液比重相近的液体,气囊注水后将尿管轻轻外拉致尿液不外溢为止;③更换尿管,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1.2.5尿路感染 1.2.5.1原因
①尿管留臵时间过长,长期留臵尿管大于一周的几乎100%发生菌尿②引流系统不够密闭,使集尿系统和潴尿袋的病原菌侵入尿路。③膀胱冲洗时速度过快或无菌操作不严,均可造成尿路感染。④会阴部护理不到位,造成病原菌逆行感染。1.2.5.2对策
①对患者尽量避免插管,对非插管不可的患者若病情允许,应尽量缩短留臵尿管时间。②应选择硅胶导尿管,橡胶导尿管对粘膜的刺激较大,乳胶尿管易造成尿粪石、磷酸钙沉积以致引流不畅,使残尿增加,而致尿路感染。③维持引流系统的密封:尽量减少膀胱冲洗,如血尿及脓尿应行膀胱冲洗,但必须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集尿袋最好3d更换1次,每次更换引流袋时应消毒接头处[7]。④鼓励病人多饮水,增加尿量,达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利于引流的作用,如无特殊禁忌,每天饮水量为2000-2500ml。⑤保持会阴部清洁,予0.5%碘伏会阴擦洗,每天2次;一旦会阴部污染,应随时擦洗消毒。⑥使用敏感的抗生素是预防和治疗尿路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1.3拔管时的护理问题及其对策 1.3.1拔管困难
1.3.1.1原因:①注水管阻塞使囊内液体抽不出。②因注液过多使气囊回缩不良。③因气囊表面形成尿垢,使体积增大不易拔出。1.3.1.2对策
①囊内应注入无菌注射用水或无菌蒸馏水,避免注入晶体溶液,因晶体溶液易造成注水管阻塞。②每次注液量不易过多,一般以8-15ml为宜。③橡胶导尿管应每周更换一次,硅胶导尿管每2周更换1次,乳胶导尿管每4周更换1次,防尿垢形成。④如气囊内液体抽不出,先用拇指、食指搓尿管数遍,再用注射器推注5ml空气,缓缓抽吸,如无效可用无菌钢丝沿气囊尿管插至气囊部将气囊刺破,然后抽出钢丝,拔出导尿管,或向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30-60ml将气囊涨破后拔出尿管。⑤对尿垢引起的拔管困难,本院采用沿尿道口逆行注入2%利多卡因加液体石蜡约3-5min后,在麻醉松弛状态和充分润滑情况下拔出尿管,必要时在腰麻下行膀胱取管术。1.3.2 尿潴留
1.3.2.1原因:①留臵导尿管临床常采用开放引流放尿和定时间歇放尿,这两种方法均违背了正常排尿模式,特别是开放引流放尿,使膀胱储存功能废用,排尿反射中断,膀胱呈空虚状态,使其逐渐顺应了有尿即流的“惰性状态”,拔管后不能及时建立主动排尿意识,而定时间歇放尿不能因人而异掌握膀胱充盈速度及排尿时间,若膀胱尿少时放尿,不足以引起尿意,尿液随压力差流出,患者难以产生排尿感觉,不能充分保护和训练膀胱的功能,尿液过多时,放尿不及时会造成不良后果[17]。②尿道粘膜损伤,使尿道粘膜水肿。③留臵导尿使膀胱内环境发生改变,变闭合性系统为开放性系统,引起伴随性尿道炎和膀胱炎等。
1.3.2.2对策:①按摩下腹部,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部或用开塞露注入肛门刺激排尿等。②采用个体化放尿方法,根据每位患者的尿意和膀胱的充盈度确定放尿时间,一般为1.5-4 h放尿1次,即患者有尿意时放尿,锻炼膀胱的舒缩功能。③拔尿管时先注入液体石蜡,防尿道粘膜擦伤。④在膀胱充盈时或使膀胱冲洗后患者有尿意时拨出尿管可减少尿潴留的发生。2总结
留臵尿管是一种侵袭性治疗,不仅可造成尿道的损伤,也为细菌的逆行感染打开了门户,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留臵尿管操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3结论
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留臵导尿过程中的一些传统方法已不适用于临床,只有不断的总结经验研究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才能使我们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针对气囊导尿管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积极查阅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实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提高了技术操作水平和护理工作质量,减轻患者痛苦。参考文献
[1]张鸿敏,王艳玲。双腔气囊导尿管致男性患者血尿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1,7(4):299。
[2]黄球香.气囊导尿管留臵导尿相关问题的分析及预防[J].实用护理学杂志,2002,18(3)∶45 [3]卫美华.妇产科患者术前插导尿管时的探讨.护士进修杂志,2003,18:714-715 [4] 吴显和,刘惠,刘珉甬,等.16F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和注水量的实验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6,21(6):590.[5] 王莉,杨耀玲.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常见故障分析与对策.基层医学论坛,2008,12(4):322.[6]黄结玲.留臵双腔气囊导尿管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中国护理杂志,2006,12(3):10.
第四篇: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共)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及并发症的防治
天津市武清区人民医院
陈静
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排尿困难、尿频、尿失禁等排尿障碍的发生率随之增加。排尿障碍不仅可使病人丧失正常的生活能力,剥夺人的尊严,而且还可以降低自主活动意识,严重影响老龄病人的生活质量。在排尿障碍护理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导尿和留置导尿。导尿术是临床上最基本的诊疗技术,同时也是诊断治疗各种急、危、重病人的重要护理措施。近年来,气囊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因气囊导尿管为双腔导尿管中的一个腔直接联系气囊,用水或气充满后大于尿道口,可固定于膀胱内不宜滑脱,从而取消了使用普通导尿管作留置,省去了备皮的工作程序,避免了胶布固定尿管于会阴部使病人不适的感觉,摆脱了固定的胶布易于污染脱落,尿管在尿道中来回滑脱,需要及时更换固定等麻烦。因此,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在临床上已取代了普通留置导尿管。本文主要介绍护理工作中气囊导尿管的使用;导尿管的选择;润滑剂的选择;放置尿管的长度;插管的方法及尿管拔除方法;留置气囊导尿管引起的并发症:尿道损伤出血、尿路感染、拔管困难及其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气囊导尿管
尿路感染
并发症
在临床的工作中,医务人员在给患者导尿时,都愿意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作为普通尿管的替代品,它最大的优点是固定性好,不容易滑脱,可避免重复插管而引起感染。此外,它还具有操作简单,管壁
柔软,对黏膜刺激小等优点。所以在临床上很受欢迎。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由于护理工作不当,容易产生一些并发症,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对留置气囊导尿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现综述如下: 1 气囊导尿管的使用
1.1 导尿管的选择: 以聚四氟乙烯、全聚硅酮、硅胶、乳胶及其合成品为佳,常规选用硅胶导尿管,它与传统的橡胶管相比有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减轻对尿路刺激的优点[1]。导尿前选择大小适宜的导尿管,并且常规检查导尿管是否完好无损,气囊是否漏气、漏液、有无抽吸不畅等现象[2]。成年男性一般用F12—F16号,女性用F16—F18号导尿管。对于初次留置导尿者,不宜选用过粗的导尿管,对于年老体弱长期卧床的患者特别是女性,由于会阴部肌肉弹性较差,尿道括约肌松弛,导尿时应选择型号较大、官腔较粗的尿管,这样既可以防止漏尿,又能保证尿管通畅不宜阻塞[3]。对于心肌梗塞的病人,应选择细一些的导尿管,以减少插管时的阻力,避免发生阿斯综合症而猝死[4]。1.2 滑润剂的选择: 有人应用自行研制的复方阿米卡星凝胶替代石蜡油作尿管润滑剂,发现这种凝胶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呈较强的杀菌作用,能有效的杀死导尿时带入的细菌。其中甘油加强了凝胶的润滑作用,可以避免尿道黏膜损伤,利多卡因有良好的局部止痛作用,留置导尿期间细菌培养阳性病例显著低于单纯石蜡油作润滑剂的常规组[5]。此外,用黄体酮注射液作润滑剂比单纯石蜡油作润滑剂可明显降低泌尿系刺激,提高患者留置尿管期间的舒适度,减轻尿道损伤[6]。尿管外涂上水杨酸可以抑制95%以上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防止细菌和酵母菌粘到导尿管上,达到预防泌尿系感染的目的。1.3 留置导尿管的长度:传统置管长度是女性4—6cm,男性20—22cm,导尿管插入长度以“见尿后再插入导尿管长度1—2cm”为标准,按此操作方法,患者容易出现尿道损伤和出血,严重者甚至出现尿道狭窄,其原因在于导尿管插入长度不够,气囊仅是固定在尿道膜部和尿道内口之间。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为减少患者尿道损伤和出血,徐琴和付沫[7]在进行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术操作时,认为适当增加尿管插入尿道的长度,即见尿后再插入5—10cm为宜,旨在确保气囊完全进入膀胱内,最大程度避免向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造成尿道损伤,且患者尿道黏膜损伤小,舒适感好,尿管留置时间长,表明以“见尿后再插入5—10cm”的操作方法更具有优越感。杨晓霞和赵红光[8]提出:插入双腔气囊导尿管与普通导尿管不同点在于插入导尿管见尿流出后继续推进5—6cm。为保证插管长度准确无误,插管前必须实验性注入气体或液体,准确记录囊泡充盈时所占的长度,然后推进抽出顺利,无漏气、漏水方可使用。插管长度掌握宁长勿短,在插管所需的长度注入气体或液体后再继续送进1—2cm,若无阻力证明囊泡在膀胱中,然后轻向回拉尿管,感觉无阻力至有阻力,不能拔出为度(禁尿管向回拉后再继续送进),证明气囊已嵌在尿道口。插管深度=尿道长度+气囊前段管长度+充气(水)后气囊段的长度[9]。1.4 插管方法: 缓速插管法用于老年男性[10],常规消毒戴手套、铺孔巾,同传统导尿法先将16号导尿管插入尿道10cm,用20ml注射器
将1%丁卡因10ml自尿管注入尿道,用手紧握尿道口处,以防丁卡因自尿道流出,5分钟后将尿管插入膀胱,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6cm,然后注入15ml注射用水固定气囊,接上一次性尿袋。缓慢插管刺激较小,符合病人的生理规律,边插管边鼓励安慰病人,使其精神放松,再加1%丁卡因的麻醉作用是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的关键,且有研究证明一次插管成功可以减少尿露感染的几率[11]。
1.5 气囊注入成分及水量:气囊内注入气体和液体两种,通过临床观察,囊内注入气体易引起泄漏,致气囊塌瘪起不到固定作用,另外气囊充起后在尿液中上浮与尿道口贴合不严密,易引起漏尿。囊内注入液体避免了注气的不足。液体以蒸馏水、无菌注射用水为佳,生理盐水和葡萄糖属于晶体液,在囊内易形成结晶造成拔管困难[12]。根据正常人尿道的直径,成年男性常规向水囊注水10—12ml,女性注入15—20ml,注水量过少,使球囊不能充分与尿道口相嵌,易至尿道口溢尿或尿管脱出[2]。有研究指出[13]气囊内注入液体或气体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规定使用,在不使导尿管脱出,又有最佳导尿效果的前提下可减少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或使用气囊容积较小的导尿管,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漏尿。孔祥红[14]指出,采用小剂量注水固定较好,每次注水量,男性10—12ml,女性12—15ml,轻拉尿管有阻力即可,小剂量固定可以避免气囊回缩不良。刘英玲[15]指出,对重度水肿病人,水囊内注水量不易过多,以5—9ml为宜,全身水肿患者,尿道因水肿而狭窄,若常规注入10ml以上,病理情况下,组织肿胀和水囊同时压迫尿管,使尿管更狭窄致导尿失败。
1.6 尿管拔除方法:官文玲[16]指出,将气囊内液体或气体抽尽后气囊外部会形成皱襞,拔管时皱襞与尿道黏膜产生摩擦,不同程度地损伤尿道黏膜,病人会有疼痛感,有时出现肉眼血尿,如果抽尽液体或气体后,再次向气囊内推注少量液体或气体(0.4—0.5ml),气囊外部皱襞消失,气囊平整,拔管时尿管与尿道黏膜不会产生强烈的摩擦,从而减轻尿道损伤,减轻了病人的疼痛,注意推的液体或气体不宜过多,否则适得其反。林惠芳[17]指出,拔管时当发生气囊内液体抽不出,就先稳定病人情绪,对于过度紧张、恐惧引起肌肉紧张者,给予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从尿管内注入1—2ml石蜡油润滑尿管,轻轻旋转牵拉导尿管,抽出囊内液体。气囊内液体抽不出,先用拇指、食指揉搓导尿管数遍,再用注射器推5ml空气,缓慢抽吸,一般能抽尽原有液体,也可在近尿道口处剪断导尿管用注射器抽吸。刘春杰[18]等还指出,气囊内液体不能抽出时,可剪断气囊管道部分活塞,使液体自行溢出,若气囊仍不能恢复,则从气囊通道插入金属导丝,刺破气囊使液体流出,但必须证实气囊肯定在膀胱内方可进行。当气囊内液体全部抽完后,导尿管留置数小时让气囊恢复原状,并从导尿口处导尿管旁注入石蜡油5ml再慢慢拔出导尿管。2 并发症的防治
2.1 尿道损伤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护士自身因素,操作方法不正确,对泌尿系统解剖特点掌握不够,插管时反复抽插,遇有阻力时用力过猛,导管尚未进入膀胱或见到尿液后未再继续插入6cm就注入生理盐水导致膨胀的气囊损伤后尿道黏膜而出血[1]。集尿袋固定不妥,尿
袋内尿液过多,重力原因导致气囊拉出,尿袋引流管太短,患者翻身时无活动余地或因躁动不安,将气囊导管强行拉出等情况,均可导致尿道口损伤出血。
防治:在导尿时必须熟悉男性尿道口的弯度,动作轻柔,遇有阻力切忌粗暴,使用气囊导尿时囊管外周多涂些石蜡油,以便插入时保持润滑通畅,当进入膀胱后见有尿液溢出时继续插入6cm后,再向气囊管注入注射用水,对特别躁动的患者,向家属介绍有关留置导管的常识及注意事项,对已有尿道损伤者采用抗炎止血药物。2.2 尿管断入膀胱:长期留置气囊尿管,气囊处尿盐沉积使尿管被侵蚀、变性、弹性变差,导管质量不过关,强行拔管或病人翻身用力牵拉时,气囊尿管气囊段易折断于后尿道或膀胱内,不可强行拔除,应针对不同原因采取有效措施[4]。
2.3 尿路感染:据报道尿路感染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感染之一,约占医院感染的36%—40%,其中80%—90%的尿路感染与尿管插入有关系,而导尿管引流部分连接不良,引流系统不密闭是导致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19]。使用改进的气囊导尿管与尿袋连接方法,较以往标准连接方法抗拉效果明显提高,有效地防治了集尿袋接头松脱与漏尿现象。具体方法是先将气囊导尿管尾端向外翻折0.7—1.0cm,然后再进行连接,待翻折后的导尿管口边缘达基底部时,再将翻折部分推回原状,套上接头基底部止位环[20]。以往认为,在留置尿管期间,间断膀胱冲洗可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因为随冲洗液的流动少量细菌能被冲走,使细菌不宜生长,且抗菌剂或消毒剂对细菌也有一定的作用,可
防治泌尿系感染的目的,但临床观察发现,冲洗并不能减少感染的发生率,反而可能诱发泌尿系感染。因为膀胱冲洗液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注入膀胱,灌洗液对膀胱会产生机械性的损伤,膀胱冲洗破坏了引流系统的密闭状态,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一般情况下提倡生理性膀胱冲洗,即鼓励病人多饮水,达到每天2500—3000ml,增加尿量,起到稀释尿液、冲洗膀胱、利于引流的作用。如必须膀胱冲洗时,要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用输液器输入,保持导尿系统的密闭性以减少感染。
2.4 拔管困难:原因(1)气囊导尿管质量差或老化致管腔阻塞。气囊导尿管的Y型分叉处管腔最细,又有角度,在制作时也极易形成结节,使管腔内壁不光洁,此部位是易发生阻塞的。气囊导尿管气囊材料质量太差,注入水(气)后,气囊自行封闭,无法将液体吸出来,因此造成拔管困难[9]。(2)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注入液体过多,气囊回缩不良。(3)气囊内液体过少,形成球囊小,稍加牵拉或活动水囊即向外脱出,压迫尿道,尿道充血、水肿、出血、炎症包裹尿管[21]。(4)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尿垢形成附着于气囊外壁。(5)未抽尽气囊内水或气,而盲目拔管致尿道痉挛。(6)护士自身素质:护士对气囊导尿管理论认识不足,操作不熟练,对注入气囊内水(气)时注意的事项不清,没有牢固掌握尿道的长度,尤其男性尿道解剖特点,使气囊导尿管插入深度不够,气囊未进入膀胱或部分气囊仍在尿道内,对留置尿管后护理不当,尿管停留时间过长,对实习生带教不严。
防治:对气囊阻塞的病人分别采用牵拉、注水、剪断、穿刺的步
骤,均能较顺利拔除尿管,剪断位置可在气囊导尿管的Y型分叉处,囊内液体即可自行流出,也可在靠近尿道外口处剪断,有时可直接绕过阻塞部位,囊内液体由于压力作用可自动喷出[21]。蒋仙兰[22]成功的用膀胱输尿管导管沿气囊通道置入达气囊,将囊内液体由尿管引出,从根本上解决了内容物不能排除所致的拔管困难。马宁[23]对气囊留置导尿管导尿拔管困难的患者采用了液体石蜡膀胱灌注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方法选用30度左右的生理盐水500—1000ml反复冲洗膀胱后,由尿管注入液体石蜡30—50ml,消毒尿道口及外露尿管,按无菌操作法将外露尿管向膀胱内推入少许,并左右转动,使尿管前端气囊外壁起到充分润滑作用,同时做好心理护理,用适宜的语言指导患者配合,一边轻轻拔除尿管。对长期留置尿管者应于7—10天更换导尿管一次,如果病情许可嘱病人多饮水,少喝浓茶,以免尿液浓缩,尿垢形成[17]。另外,实习生操作之前,应对所操作的内容进行预习,操作过程中如出现困难应及时主动请教老师,对留置尿管后,带教老师必须进行检查,同时加强病情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综上所述,广大护理工作者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应熟练的掌握气囊导尿管的使用,防治并发症的发生,规范操作,精心护理,尽量减少留置导尿对病人造成的痛苦,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参考文献
[1] 张俊芝.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护理与预防策略[J].中国医学创新, 2012,9(8):70-71.[2] 陈雪芹,李桂花.留置气囊导尿管失败原因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07,20(7):57.[3] 鉴秀萍,郑捷,杨娇娇.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临床常见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9(9):261-262.[4] 方秀莲.气囊尿管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8,21(6):50.[5] 李文新.留置气囊导尿管伴尿路感染的护理研究[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7,2(7):230.[6] 朱悦萍,姜文美,吴金华等.黄体酮注射液作为润滑剂在留置导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 2011,23(2):221-222.[7] 徐琴,付沫.留置气囊导尿管的护理进展[J].长江大学学报, 2014,4,11(12):105-109.[8] 杨晓霞,赵红光.临床尿道护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7.[9] 付小燕.留置尿管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8):90-92.[10] 刘丽敏.缓慢插管适用于老年男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1(5):52-53.[11] 田志芬.手术患者留置尿管护理的研究进展[J].医学信息,2013, 9(26):639-640.[12] 孙延皊.留置导尿的护理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17(36):4524-4526.[13] 倪兴梅.留置导尿的临床护理研究现状[J].黑龙江医药,2012,25(4):655—658.[14] 孔祥红.留置气囊导尿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12,3(19):276-277.[15] 刘英玲.重度水肿患者导尿水囊注水量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9):694.[16] 官文玲.改良拔尿管法在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拔除尿管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5):120-121.[17] 林惠芳.气囊导尿管拔除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2007,2(8):614.[18] 刘春杰,刘春荣.留置双腔气囊尿管拔管困难的临床护理[J].护理研究, 2013,4,7(4):158.[19] 石丽琴.留置导尿管患者护理中的循证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3):92-93.[20] 苏仁芳,等.集尿袋两种更换时间的效果对比观察[J].护理研究, 2012,5,19(13):127-129.[21] 廖月荣,梁金梅,黄斌红.留置气囊尿管拔管困难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3,2,10(9):365-366.[22] 蒋仙兰.用膀胱输尿管导管处理气囊导尿管拔除困难1例[J].中华护理杂志, 2008,38(3):215.[23] 马宁.提高留置导尿患者舒适感的护理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8(23):115-117.
第五篇:马拉松比赛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马拉松比赛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马拉松运动是一项挑战人体生命极限的运动,比赛中意外情况难以避免,常见损伤也常常伴随。及时、正确处理十分必要。
1.猝死:
猝死(Sudden death,SD)是人类的最严重的疾病。不同的文献关于猝死的定义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比较科学的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猝死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从发病到死亡多长时间才能认定为猝死呢?具体的量化时间目前尚无公认的统一标准,分别有人认为其从发病至死亡的时间在1小时、6小时、12小时和24小时之内,有人认为也包括48小时之内的死亡者[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的时间是6小时之内,但这仅是一家之言。目前公认的是发病1小时内死亡者多为心源性猝死。
马拉松猝死是怎么回事
有资料显示,1/3的猝死者生前毫无征兆,被医学认定是无猝死危险的健康人。运动性猝死者常属于后1/3人群。其中,心源性猝死更为多见,约占60%-85%。其中,儿茶酚胺是一个隐秘的杀手。心内科专家解释,儿茶酚胺是人体兴奋时释放的一种激素,在正常情况下浓度比较低,维持人的正常心跳血压。马拉松比赛时,剧烈运动导致人体代谢率急剧增加,交感神经极度兴奋,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可增加几十倍、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心率加快、心脏的收缩力增强,从而满足机体高代谢的需要。但由于此时血液黏稠度增加,心电活动不稳定,容易出现室颤(心室纤颤)。使得心脏就像一个脾气很差的人一样乱放电,停止迸出血流,人在一秒内倒地。抢救回来就叫心跳骤停,如果抢救不回来就是猝死了。
长跑比赛中出现猝死,一个是运动员本身就存在隐匿性的疾病,平时安静看不出来,但是在大强度的运动下就会发作,导致猝死。其次是本身体质较弱,平时很少参加锻炼,突然参加大强度的运动,严重的后果就是运动性猝死。
哪些人群不适合长跑
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有的人,比赛前后称体重,可能相差五六斤,甚至10斤以上。因此,对人的健康素质要求很高,以下人群不适合长跑。
心脏有疾病的人从心脏疾病来说,患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长跑。此外,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都不适合长跑。最糟糕的是,有的心脏疾病平时没什么症状,连病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心脏有隐疾,这类人跑长跑最危险。
感冒病人像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特别是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所以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
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律不齐的人跑步后,肾上腺素上升,血压和心率上升,容易导致血压飙升和心律失常,诱发危险。糖尿病人可以跑长跑,但要慎重。如果激烈运动后糖原储备不足,就容易导致低血糖引起危险。另外,糖尿病也会引起小血管微血管的病变,在跑步中带来血管方面的风险。
过于肥胖的人肥胖者往往有代谢障碍,当长跑运动消耗过大时,就容易引起危险。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人平时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缺乏训练或身体状况不佳时长跑,容易头晕且身体负担不了这么大的运动量。建议参加马拉松赛或长跑的人,一定要有长期锻炼的基础,赛前最好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身体合格者再参加比赛。
年龄偏大或过小以及身体不适者负担量过重、消耗过大、持续时间过长的运动,对幼童的生长发育不利,还会破坏他们生长发育规律。年纪过大的老人,因为内脏器官和组织老化,生理功能弱,也不适合大强度的马拉松或长跑。
参加比赛前进行运动前体检
看过不适合参加马拉松的人群后,如果您不属于其中的类型,那么您也不能掉以轻心,专家建议,在参加比赛前一定要到专业医院进行运动前体检。主要是以心肺功能为主的体检。最好再做一个心电运动负荷实验,做这个实验可以帮助诊断受测者是否患有隐匿性心脏病。其次,可以找出一个人所能承受的最大心率。
心脏骤停急救:
引起心跳骤停最常见的是心室纤维颤动。若呼唤病人无回应,压眶上、眶下无反应,即可确定病人已处于昏迷状态。再注意观察病人胸腹部有无起伏呼吸运动。如触颈动脉和股动脉无搏动,心前区听不到心跳声,可判定病人已有心跳骤停。
急救措施
1)叩击心前区:一手托病人颈后向上托,另一手按住病人前额向后稍推,使下颌上翘,头部后仰,有利于通气。用拳头底部多肉部分,在胸骨中段上方,离胸壁20~30厘米处,突然、迅速地捶击一次。若无反应,当即做胸外心脏按压。让病人背垫一块硬板,同时做口对口人工呼吸。观察病人的瞳孔,若瞳孔缩小(是最灵敏、最有意义的生命征象),颜面、口唇转红润,说明抢救有效。
2)针刺人中穴或手心的劳宫穴、足心涌泉穴,起到抢救作用。
3)迅速掏出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或倒流入肺,引起窒息和吸入性肺炎。4)头敷冰袋降温。5)急送医院救治。
2.运动员“极点”现象:
指在比赛中运动员出现胸闷、气喘、动作协调性差、脉搏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肌肉酸痛、速度减慢等现象,“极点”的出现是人体由相对静止的状态转到剧烈的运动时,肌肉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而内脏器官的惰性较大,无法立即将其功能全部动员起来,充分供给肌肉营养物质,代谢产物——乳酸不能及时排除而堆积的结果。
当出现“极点”现象时,有系统训练的运动员通过适当降低跑速、多做几次深呼吸后,就能恢复正常,继续参加比赛。而未经过系统训练的运动员或经过上述处理无法恢复正常的运动员应退出比赛,到就近的医疗站(点)接受治疗。
3.腹痛:
马拉松比赛期间,有的运动员会突然出现腹痛,其原因一般来说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加上天气比较冷,开始跑时吸入了大量的冷空气或起跑速度过快等,出现“岔气”现象。出现腹痛时,应减慢速度,调整呼吸,加深呼吸;用手使劲压住疼痛部位,经过短时间的调整处理后,疼痛感会减轻,运动员可继续参赛;如果经上述处理仍然无法缓解,应退出比赛到救护站处理。4.小腿抽筋:
比赛中有时会出现小腿肚抽筋或小腿肌肉长时间不由自主的收缩现象。原因是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比赛时肌肉从静止状态突然进入比较剧烈的运动状态,小腿肌肉 不能马上适应,尤其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穿短裤比赛腿部肌肉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或由于身体大量出汗带走许多盐份而引起小腿抽筋。
出现小腿抽筋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伸直膝关节,勾足尖,并按摩小腿肌肉。按摩的方法是:用拇指捏揉小腿肚中央,便可使抽筋部位得到缓解。如不能缓解应到救护站处理。
5.低血糖、虚脱状态和昏厥:
发生运动性低血糖时,饮浓糖水并吃甜食一般可恢复正常。如果症状严重,应立即停止比赛,接受治疗。
比赛中如出现眼前阵发性发黑,严重憋气,有窒息感,周身出冷汗呈虚脱状态,应立即停止比赛。可以带些很淡的淡盐开水,适当时候常喝些,也可以带些松软的食物(点心),防止长跑出汗过多而引起的虚脱现象。
昏厥是由于脑中血液补充量减少,所造成的短暂没有知觉,通常几分钟后就会恢复。常见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出冷汗、头晕、恶心、心跳急速、脉搏细弱、呼吸表浅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发生在昏厥之前或当中。
如果发生虚脱甚至晕倒的现象,处理方法首先尽量找温度合适和通风的地方,让患者脸朝上平躺,抬高脚部20-30公分,头部稍低于下肢,维持畅通的气道和放松衣物,解开衣服扣子和裤带尤其是颈部衣物。如果患者呕吐,应让他侧卧防止堵塞呼吸道。经过上述处理病人清醒后应送救护站治疗。
一般情况下,随行可带些葡萄糖水和高糖份饮料(不要那些糖精或甜味素的),发生虚拖迹象时喝一些,可以有效地缓解。
6.踝关节扭伤:
俗称“崴脚”,是比赛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意外情况。“崴脚”会造成踝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撕裂,踝关节出现淤血、肿胀、疼痛。原因是准备 活动不充分,跑步技术不正确,注意力不集中,路面不平及其他的影响等。
预防踝关节扭伤的关键是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完善技术,在比赛中提高安全意识,集中 注意力以及平时加强对踝关节的锻炼。比赛中一旦出现踝关节扭伤,一般应退出比赛,到救护站进行治疗。
7.肌肉拉伤:
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的拉长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肌肉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称为肌肉拉伤。
症状表现:局部疼痛、压痛;肿胀、肌肉紧张、发硬、痉挛;功能障碍。当受伤肌肉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时疼痛加重;肌肉收缩抗阻力试验阳性,即疼痛加剧或有断裂的凹陷出现。有些伤员伤时有撕裂样感,肿胀明显及皮下淤血严重,触摸局部有凹陷或见一端异常隆起者,可能为肌肉断裂。
比如比赛中突然发生大腿的疼痛,好象有东西断了一样,不能发力,用力疼痛是大腿肌肉拉伤的典型表现。
拉伤后可以自己检查一下局部疼痛位置,如果局部有明显的肿胀,或者是压痛,甚至有皮下出血(局部皮肤颜色黑色),就需要到医院外科进行检查,如果发生完全断裂,还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拉伤后治疗:一是发生当时立刻停止运动,并用冰块冷敷,直到局部疼痛消失,如果停止冷敷,又出现疼痛,可以重复应用,尤其是24到48小时内。二是抬高患肢到完全恢复。夜间休息时也要注意抬高患肢。三是热敷,拉伤24小时后可能热敷,同时外用养生.骨活力,可以局部按摩,促进恢复。
8.跑步受伤RICE紧急处理原则
什么叫RICE?
当运动损伤发生的时候,发生损伤的部位就会出现疼痛、肿胀、炎症反应等状况。为防止这些症状的加重所采取的应急措施手段称为“应急处置”。应急处置也被称为“RICE法则”。
“RICE”法则: 运动伤害第一现场的处理原则
RICE分别是四个单词的首字母——Rest(制动或休息),Ice(冰敷),Compression(加压包扎),Elevation(抬高),这四点也是在运动中受伤后,第一时间需要进行的处理步骤,在受伤后的前24小时尤为重要。如果遵循RICE法则处置得当,可以加快伤痛恢复过程 50%-70%。
Rest-制动(休息)
无论是在训练还是比赛中,一旦受伤,首先要立即停止运动,下场休息,让运动员处于静止状态。可以控制肿胀和炎症,可以把出血的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内。咬牙坚持只会让伤情变得更糟,以后的恢复也会更困难,花费更多宝贵的时间。
在平时训练中,积极休息更加重要——即出现伤痛之前,规划好训练与休息的平衡,给身体以足够的恢复时间。
Ice-冰敷
对于一些急性创伤,在第一时间进行冰敷可以减缓伤情的发展。冰敷的作用在于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因而降低了组织的新陈代谢速度,达到抑制发炎反应的作用。注意不要让冰块直接和皮肤接触,并且每冰敷15-20分钟要休息半小时左右,避免肌体因长时间低温而受损。
大多数医疗急救包中都存有冰块和冰袋,如果现场没有专业设备,用冰镇饮料裹上塑料袋和毛巾一起也可做应急使用。
Compression-加压包扎
在冰敷的间歇,即可以对伤处进行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进行这一步骤最简单且有效的工具是弹性绷带,包扎的部位选择伤处距离心脏较远的一端。包扎时也要注意不要太紧避免血液循环不畅导致机体损伤,如果出现皮肤颜色变浅或是疼痛加剧的现象,就要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程度。
Elevation-抬高
将受伤的部位——比如脚踝,抬高至高于心脏的位置,可以减少因重力而回流至伤处的血液,减轻内出血,加速恢复。视恢复程度不同,伤后的1-3天里尽可能地抬高伤处,并且避免用太热的水洗澡。
RICE的顺序
1)停止运动保持不动。特别是不要让受伤的部位活动 2)判断伤情
3)在患部敷上冰袋
4)用弹力绷带将冰包固定住 5)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6)痛感缓解或者是经过20分钟把冰袋拿掉 7)使用海绵橡胶垫子和弹力绷带作加压包扎
8)根据损伤的程度每一个小时或一个半小时用冰袋进行冷敷直到患部的疼痛得到缓解为止 9)睡觉时把弹力绷带拆去
10)睡觉时也要把患部举到比心脏高的位置 11)次日再进行一次RICE处置
12)若受伤严重,以上程序需坚持做两三天。
9.水泡、血泡:
最常见的跑步伤痛,经常出现在脚趾头上
处理方法:小一些的泡可以忽略,慢慢就会自己好了,大一些影响走路的泡可以用消毒过的针扎破,挤出水、血,用酒精或碘伏消毒,必要时打上创口贴,几天就好。
10.黑指甲:
就是血泡起在了指甲盖底下
处理方法:如果黑指甲出现后不影响走路、跑步可以不理会,过段时间黑指甲会松动拔掉或剪掉后可以长出新的指甲。如果很疼的话,需要把淤血放出来,请医生进行处理。
10.足底筋膜炎:
足底靠近脚后跟处疼痛,有明显的压迫疼痛点
处理、预防方法:及时冰敷,避免做足趾上翘的动作。平时多拉伸足底,做提踵练习。
11.脚踝疼痛:
不包括强力的崴脚扭伤,而是跑步中出现的疼痛
处理、预防方法:提踵练习、跳绳练习强化小腿肌肉,按摩。减量、减速、休息。
12.大小腿抽筋:
跑动过程中大腿和小腿出现的肌肉痉挛现象
处理方法:用力伸直腿部,脚趾向回勾,按摩、放松肌肉,及时补充电解质饮料。
13.膝盖外侧疼痛:
髂胫束综合症
处理方法:按摩膝盖及大腿外侧,跑后拉伸髂胫束。
14.髋关节外侧疼痛:
处理方法:按摩+热敷。
15.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小腿肌肉在胫腓骨的附着点受到过分牵拉,刺激骨膜引起炎症。
处理方法:休息,避免频繁的跑跳练习。
16.擦伤:
皮肤的表皮擦伤
处理方法: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创后涂上碘伏。
17.肌肉拉伤:
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
处理方法:疼痛点冷敷,保持30分钟,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或用绷带适当用力包裹损伤部位,防止肿胀。切忌搓揉及热敷。
18.扭伤:
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拧扭了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和肌腱所致。不同部位的扭伤,治疗方法不同。
处理方法:
急性腰扭伤:仰卧在硬质木床上,腰下垫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
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将扭伤部位垫高,24-48小时之内局部冷敷,加压包扎,48小时以后热敷。
19.脱臼:
关节脱位
处理方法:包扎固定,减少疼痛,转送医院。
20.骨折:
闭合性骨折与开放性骨折
处理方法:闭合性骨折,包扎固定,减少疼痛,转送医院。开放性骨折,不回纳,简单的止血包扎,固定,转送医院。
21.呼吸、心跳骤停:
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
处理方法:拨打120,尽早实施心肺复苏,配合除颤仪。
23.全身抽搐:
处理方法:保护头部,不约束,不往嘴里塞东西。观察呼吸,有呼吸有脉搏,给予侧卧位。无呼吸无脉搏尽早实施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