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拿什么唤醒你的激情--我的学生们
拿什么唤醒你的激情——我的学生们
今天下午受学生会的邀请,我参加了系里新老生交流会,09新生,和部分老生代表参加了交流会,会上新生不断地在提出各种问题和疑惑,有的问题直接要我来给解答。回到家里还在想着同学们的问题、、、、、为什么我在他们的眼里看不到强烈的求知欲,充满激情的活力,而只有迷茫、困惑和逃避?
每当我给学生们讲课的时候,都要考虑谈的话题是否对他们有实际的利益(如工作、挣钱等等),以这样的方式来引起他们的兴趣。可我有时真觉得自己这样挺混蛋的、挺市侩的……
虽然作为老师的我是以调侃的方式说出了“混蛋”这个词,可说完之后却不很平静: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他们到底失去了什么?
相信每当一样新事物摆在学生眼前的时候,他们就立刻会想到:“这对于自己有什么用吗?”如果它能给学生带来实质的利益,那么学生会毫不犹豫地去接受;可如果学生一旦看不出它的“价值”所在,那么默然或者放弃便是他们的选择。可是,谁又能告诉我,什么才算“有用”?什么才算“无用”?
参与课堂讨论,说出自己的见解,应该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可是为什么只有当我说参与发言可以额外加分的时候,我的学生才会变得积极,才会进行思考呢?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不是不想交流,是自己没有勇气站起来说话。甚至还会反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回答你?
可是为什么他们会没有勇气?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害怕他人的嘲笑?害怕自己的愚蠢?看着他们习惯每天对着电脑,发着短信,听着MP4,看着各种杂志,可是他们却不习惯在课堂上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观点,在课后与老师热烈地谈论学术问题,在寝室里与舍友们对某个国际社会问题争论不休。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体现?还是他们缺少了一种年轻时代的激情?
有时候我会想,是什么让我的学生失去了这个年纪应有的激情?总听他们说生活很无聊,生活很无奈,人生很茫然、、、、的确,作为生在这个充满竞争年代的年轻人,有太多太多的压力要去承担。可是,压力的结果却让他们变得沉默,变得迷茫,变得功利,而不是把它转变成一种责任。不知道有没有问自己,有想过是这个社会的一个公民吗?对于社会新闻、社会热点、国际实事的关注又有多少?雪灾、矿难、社会公益事业……这些他们能想到多少呢?
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难道真如一些长辈所说“一代不如一代”了吗?他们的“不如”,仅仅是因为生活舒适、吃不得苦吗?应该说,他们普遍比上一代的文化素养高出了很多,那么作为一群“高素质”的一代,他们的价值又体现在了哪里?他们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有自己的个性,渴望被人认同、出人头地,可是,他们的“自我”却让自己走向了封闭、默然而不是对自己的肯定和自信。
也许有人会觉得说“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有点太戴高帽子了,可是未来国家的命运确实掌握在他们这一代的手中。其实理想、抱负、热情这些是他们都不曾失去,只是由于各种原因在不经意间被他们所遗忘了,而怎样去唤醒这些,应该是一件必须的事情。
告诉我,拿什么能唤醒你的激情——我的学生们!
第二篇:消除职业倦怠 唤醒职业激情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江宁区周岗中心小学俞大林
农村小学是国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差、教师福利待遇差,但是却有一大批教师凭着对教育的热爱、对农村孩子的爱,不计个人得失,默默耕耘在农村小学的三尺讲台。他们是农村教育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谱写着一篇篇壮丽的乐章。然而,在演奏农村教育事业壮丽篇章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音符:
1、小富即安、不思进取。有些教师经过努力和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并不是朝着更高目标的奋进,而是停止了前进的步伐原地踏步,不思进取。自我小结时总是重复曾经的辉煌。
2、敷衍塞责、得过且过。有些教师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工作停留在服从和听从的层面,对学校安排的工作是能推则推、能拖则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
3、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有些教师缺乏工作动力和压力,成天是拉呱闲聊、无所事事。
弗登伯格将以上种种表现称之为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体力、精力和能力上都无法应付外界的要求而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教师职业倦怠’是一种职业性伤害,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反应,是教师伴随着长期高水平的压力体验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教师自身方面的,有社会环境方面的,也有学校管理方面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十分有必要对其加以分析,经过调查了解,笔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作了以下分析:
一、知识、技能更新速度慢
有一些教师,他们多年在村小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每天的工作负担都很
重,鲜有学习的机会,而现今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日新月异,现代化教学手段普及课堂。于是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的教师就很难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了,于是他们就甘于平庸、得过且过了。
二、年龄增长的失落
随着年龄的逐年增长,有些教师即将退休,不断增加的衰老感使他们逐渐倾向于只关注自己的利益。同时他们的身体健康,家庭生活等问题,也使得他们不再关注教学研究,而是关注怎样安排退休生活、怎样解决家庭矛盾和困难、怎样保持身体健康等。
三、年轻同行带来的压力
年轻教师都是专科学校毕业的,他们具有娴熟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较强的教学基本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创造性;他们不拘泥于现状,敢思考、敢实践,教学教研的成果也相对突出。他们的表现让有些老师感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赶不上这些年轻教师了,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会产生自卑感),承受不了压力的他们于是乎就放弃了工作追求,丧失了工作热情和进取心。
四、领导关注重心的转移
有些老师认为,现在领导关心的是青年教师的成长、骨干教师的培养,关注的是学校的品牌的塑造,对于普通的教师来说,是被遗忘的角落,工作的再好,也得不到领导的重视,与其勤奋努力,不如马虎对待,于是就开始消极起来。
五、脆弱的心理经不起挫折
有些教师工作伊始就全身心地投身于教育工作,并立志要在教育事业上干出一番名堂,每当他们取得成绩时,他们表现的是那样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然而,当他们遭遇失败时,顿时感到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很大的距离,理想是那么的遥远,那么的遥不可及。脆弱的心理经这一打击,就产生了努力
还是失败,倒不如顺其自然,于是就放弃了追求,过起了没有目标的平庸生活。
六、缺乏足够的动力
有些教师自认为我是一名农村教师,自己工作能力与实绩一般,评优评先进轮不到自己,但同别人相比较,还不算最差,于是抱着“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再往回头看,还有挑脚汉。”和“我平庸,我快乐。”的消极思想,过着甘于平庸的生活,对待工作缺少激情。
综上所述,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多种多样,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它不仅伤害着教师自身,同时也影响了工作,伤害着学生。因此,每一位老师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地消除职业疲倦,与此同时,学校更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教师消除职业疲倦,唤醒他们职业的激情。
一、教育引导,增强责任感
思想认识的高度决定行动的力度。对于教师职业倦怠,我们不应该一味抱怨,而是要了解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要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要增强每位老师的责任感:教书育人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是最基本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要让每位老师明白:教师不仅仅是一个饭碗,也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如果我们消极的对待工作,那就是误人子弟。要引导每位教师都把教师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要积极主动抵御职业倦怠,保持工作激情。
二、欣赏教师,增强成就感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每一位老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教师,要善于发掘教师的长处,对教师要矮子里选将军,而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要宽容教师的小过失,要相信教师都期待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存心犯错。对取得成绩的老师要及时予以激励,要让他们感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更不一样。但不要总把表扬、激励用在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的有上级任命的骨干教师身上,其实热爱学生、塌实工作、勤奋敬业的老师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他们也需要表扬和激励。也不要总把表扬、激励用在循规蹈矩、惟命是从的老师身上,也要用在善于敬言、大胆创新的老师身上。欣赏每一位老师,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就会觉得自己是学校中重要的一员,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状态投身于工作之中。
三、关心教师,增强归属感
职业倦怠的老师往往会认为自己是学校中可有可无的一员,对于他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如:记住他们的生日,在他们生日之际送上一份蛋糕,送上一句祝福的话语;深入到他们的家庭同他们进行一次促膝长谈,关心一下他们父母的身体状况等,都可能使他们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当然,对教师更多的关心应该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如:帮助教师制定个人成长计划、确定个人奋斗目标,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经常了解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困惑,并适时的给予解决;对他们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肯定并真心祝贺等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的关心让他们感受到是真诚关心,那么,他们也会为之感动,会以积极的态度、努力的工作回报的。
四、打造教师团队,增强使命感
团队有别于集体,更有别于群体,团队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其成员的行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谐协作,以追求集体的成功(南师大教科院赵凯语)。在这个团队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作用和地位,缺少了谁,都不是一个完整的团队。在教师团队中,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是这个团队不可或缺的一员,就会产生一种自豪感和使命感,就会围绕着学校发展的愿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出力流汗,而不是打油混事、得过且过。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标准职业价值观的导入、职业心态的调整、教师个人愿景的建立等手段打造教师团队,进一步激发、增强每位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在强烈使命感的驱动下,每位老师都会充满工作热情。
五、引入竞争机制,增强危机感
有这样一个故事: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我们可以做一思考:为什么沙丁鱼在鱼槽没有鲶鱼的情况下会死去,而在有天敌鲶鱼的情况下却可以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不难看出:是危机感让沙丁鱼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的。我们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因为他们过于安定,缺乏危机感,缺乏积极进取的动力。因此引入竞争机制,让每位教师产生危机感,就会激发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热情,他们就会自觉抵御职业倦怠、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当然,引入竞争机制的目的应该是激发人、唤醒人,是为了激发工作热情、发掘工作潜力,更好的促进工作的开展。
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应对的方法策略也是灵活多变的,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操作。但是,只要学校管理人员能够深入剖析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真诚的关心教师,我想,就一定能够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唤醒教师职业激情的。
第三篇:夸夸我的学生们
夸夸我的学生们
亲爱的六(1)班全体同学:
五个多月来我们全班同学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遇到每一位老师,不管是教我们的还是不认识的老师,你们总是非常有礼貌并且大声说“老师好!”;每一次集体活动排队行进时,无论是去做操还是用午餐,你们总是保持着安静整齐的队伍;每一次老师寻求你们的帮助时,不管是有空的还是忙着作业的,你们总是举起高高的手说“我去我去!”。这样的一个集体怎么不叫老师喜欢?
我们的教室总是干净又清新,因为我们有着极其负责的劳动委员和能干勤劳的队员,为了让其他同学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学习得更好,他们总是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而我们的汤顺子也总是看到满意的教室后才会离去。我们教室里有着绿茵缤纷,那是每位同学带来的盆栽,让人欣喜的是我们的植物也爱上了我们的教室,生机勃勃的成长着正如我们班的每位同学一样。我们的讲台和黑板总是很整洁,因为我们的财产保管员陆云晨下课时总是去那里整理,让老师们能心情舒畅得给我们讲课。我们的教室布置总是常变常新,因为林楠、王菲、王真和陈正豪等同学总是及时得更换新的内容,让大家在课余可以欣赏。这样的一个集体怎么不叫老师欣赏?
我们的同学喜欢生活在这样一个集体中,因为如果你哪里不舒服了,肯定有同学陪你去卫生室,也肯定有同学在课间来嘘寒问暖;如果你有事没能来学校,肯定有同学会打电话来告知今天的作业。我们的陈思荃因病长期不能来学校,大家发去慰问信,每人鼓励他坚强面
对,早日回到我们的集体中来,大家都喜欢他回来。艺术节上几乎人人有节目,大家牺牲了很多课余时间排练,没有人叫苦叫累,没节目的同学林莹和沈琪璘也在幕后帮着大家做了很多工作。这样的一个集体怎么不叫老师夸奖?
同学们,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也为你们的进步和成长感到欣喜。希望下学期的路你们会走得更好!祝你们新年快乐成长!
梁老师
第四篇:夸夸我的学生们
虹桥学校主题大会
—夸夸我的学生们(演讲稿)
五年级 老师 贾莹莹 2015.5.1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很感谢学校给我的这次机会,让我能站在这里,由衷地夸一夸我所教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这次期中考试,在我所教的三个班中,涌现出了好多个满分的学生,所以我想首先请上来这些学生。他们是:三二班的张瑞金、毛一展、燕宇璇、李静怡、褚晨菲,五一班的张瑞源、张亚康,和五二班的杜浩哲。
不同的年级,同样的分数,今天他们能站在这里,就足以证明了他们平时的付出与努力!“再接再励,共创虹桥美好的明天”!这句话是送给你们的,同样也是送给我自己的。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喊出“加油”,为自己加油,为明天加油,为虹桥加油!
接下来我要请上来的是这三个班中的进步生,他们是:三二班的赵胜楠、胡浩田,五一班的张磊、史博文、魏鸣阳和五二班的薛琪琪、高绍怡。这些学生刚开始还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组员,在组长的尽心辅导下,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他们成长着、进步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所有的组员们证明了:我不差,我很棒!可以说他们是老师看着,一点一点进步起来的,现在他们的学习已经达到了组长的水平,有的甚至早早地就被升为了组长。所以在这里,我也想告诫那些现在还是组员的学生们,看看他们,你们更没有理由放弃自己!
最后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的,是我们三二班今年转来的几位新生,他们是王晨旭、万家萌、薛渊鑫和臧超林,晨旭同学是这批新生中最调皮捣蛋的一个,同样也是最有灵性的一个孩子。通过一年的努力,他这次的英语成绩考了99.5分,只因为一个汉字写错了。虽然很可惜,但我相信,他今后会更加细心。
万家萌同学是一位腼腆而害羞的小姑娘,她没有过多的言语,却是班里最听话、最懂事的孩子,她踏实、进取,在这次的期中考试中,她的英语成绩进步到了87.5分。我相信,在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呵护中,在每位同学的关心帮助下,家萌在虹桥定能学有所成!
最后我想把渊鑫和超林两位同学放在一起介绍,因为差不多他们是同时进的虹桥,刚来的时候,他们的英语基础差、底子薄,他们也有着相同的性格,都不爱说话,更害怕上课回答问题。是三二班的全体学生,鼓励着他们两个,陪着他们两个走到了现在,刚开始回答问题,他们很慢,声音也很小,但班里没有一个学生不耐烦的,都是静静地听着,最后不管他们回答的如何,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一起为他们鼓掌十下,并伸出大拇指对他们说“你真棒”!慢慢地,他们主动举手了,周围的人,尤其是旁边的组长,总能第一个发现,并赶快提醒我去提问他们两个。就这样,他们两个在课堂上活跃了,积极了,主动了,成绩也就提高了。这次他们两个的成绩,从刚开始的什么都不会,现在进步到了81和80分!或许这样的分数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没什么值得高兴的,尤其在三年级,这样的分数根本就不起眼,可对他们来说,是真的努力了!当然还要感谢这几位同学的组长(姬心雨、李静怡、胡浩田和张江涛)。
在这里,我想感谢一下三二班的孩子们,谢谢,谢谢你们对老师工作的配合。同时我也想把这声“谢谢”送给五一五二班的学生们,因为有你们,老师活得更开心、更幸福、更有活力!
第五篇:唤醒你的幸福基因
唤醒你的幸福基因.txt如果中了一千万,我就去买30套房子租给别人,每天都去收一次房租。哇咔咔~~充实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可能是唐僧;带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有时候是鸟人。致力于对于工作动机的研究。同时在哥伦比亚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凯洛格管理学院等学院教书,其中在哥伦比亚商学院教授的MBA课程“创造力以及自我超越”深受学生喜欢,也引起广大关注。在这门课程中,他建议学生通过团队工作,以哲学视角来寻求属于自己的目标,并以此挖掘自身的创造力,最终找到通向幸福的道路。
幸福与生俱来
我们一直都在追求幸福,因此在学习、工作、家庭等等上面辛勤耕耘。现在请你思考下“你需要得到什么而使自己感到幸福?”当我说这些时,想必你脑海中不少想法就已经蹦出来了,如更多奖金,更多旅行时间等等。甚至你可以写出长长一列我需要得到什么而使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但是我想说的是,所有这些你想得到的东西,你也可以不得到它们,而那些可以让你幸福的事情也有可能离开你。
其实幸福与生俱来,你不需要得到任何东西,或成为什么样的人才能变得幸福。幸福是我们的天性,是我们DNA的一部分,你不可能不幸福。
摒弃错误的幸福观
幸福是我们的天性,因此我们不可能不幸福。有些人就会反对了,他们会问“为什么我并不觉得我很幸福呢?”、“为什么我觉得我的生活糟糕至极呢?”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你花了一生的时间去学习怎样不幸福。
我们学会了一种错误的幸福观*,我们错误地把“如果„,我就会变得幸福”当做了人生的准则 —— 如果我有更多的钱,我就可以去更多的地方旅行,所以我就觉得幸福;如果我能享受在热恋之中,我就觉得幸福;等等。“如果„就„”的模型根植在你的思想中。想像下十年前的自己,那时的你有想要的东西,而且你现在也有了,你觉得幸福了吗?
我们认为自己不幸福,是以为“如果„”的内容没有找对,而没有意识到“如果„,我就会变得幸福”的幸福观本身是错误的!我们陷入“如果„就„”的模型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我们不愿意接受事情本身存在的模样,而是不断地试图去改变其本身。就像本来一座很美丽的彩虹,你却认为它的位置太靠右了一点,一定要它往左200米才说它美。
专注和享受过程
每个人都想取得一些成果,并且觉得自己的投入就应该获得这些的成果。可是,我们虽可以控制自己的行动,但不能控制行动的结果,甚至有时结果和预期还背道而驰。这些难以掌控的结果,能使你开心也能使你悲伤。所以,于其投资于结果,我们不如投资于过程。
20世纪NBA最伟大的篮球教练员约翰·伍登(John Wooden)在还是球员时说“每场比赛完,我对着镜子扪心自问,你是不是已经发挥了自己最大的潜力,如果是,那么分数并不重要。如果你并不接受这个分数,那说明你并没全力以赴。”
不要只盯着结果,结果只应该是个指路灯,指引你的正确方向,而你应该全力专注于整个过程。如果成功了,那很好,如果你没有成功,仍然不坏,因为现在我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起始
模式。这样,我们才能感受到每天都是一种赐予。这个过程就像初学走路的婴儿,不管跌倒多少次,最终它能够自己走路而再也不会跌倒。如果母亲在最初只是不断专注于婴儿走路的结果,而不是这个充满跌倒的过程,婴儿最终是学不会走路的。
生活的激情在于内心
有些人问“我觉得这些都不能使我产生激情,怎么办?”实际上,激情存在于你的内心,而不是工作本身。如果你不能将心中的激情点燃,那么你更不可能在外在找到激情。如果你的内心点燃了,你就会发现整个外在环境也就跟着改变了,一个全新的自己和一个新的生活。
人生是一场旅途。参加这次演讲,阅读这篇文章,去看一场电影都是旅途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问自己的是,这是我希望踏上的旅程吗?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那你就已经走在正确的旅途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