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哲学的反思(共5篇)

时间:2019-05-14 21:42: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科技哲学的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科技哲学的反思》。

第一篇:科技哲学的反思

科学技术哲学 课程论文

学号:010940111 姓名:冯波

现代技术的哲学反思

“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一,某些科学创造带来的负面影响:

1909年,美国的贝克兰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塑料是一种很轻的物质,用很低的温度加热就能使它变软,随心所欲地做成各种形状的东西。塑料制品色彩鲜艳,重量轻,不怕摔,经济耐用,它的问世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也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然而,塑料的发明还不到100年,如果说当时人们为它们的诞生欣喜若狂,现在却不得不为处理这些充斥在生活中,给人类生存环境带来极大威胁的东西而煞费苦心了。

塑料是从石油或煤炭中提取的化学石油产品,一旦生产出来很难自然降解。塑料埋在地下200年也不会腐烂降解,大量的塑料废弃物填埋在地下,会破坏土壤的通透性,使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的生长。如果家畜误食了混入饲料或残留在野外的塑料,也会造成因消化道梗阻而死亡。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过快发展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

2011年8月10日,铁道部决定降速: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300公里开行;设计最高时速250公里的高铁,按时速200公里开行;既有线提速到时速200公里的线路按时速160公里开行。

京沪高铁以一种近乎“奇迹”般的速度建成,而列车的速度也被描绘成“世界最快”。在这样的光环下通车的京沪高铁,在通车仅仅几个月的时间里,就频频出现由于故障造成晚点,而“7.23”事故,则是彻底让全国民众认识到在如此快速发展下的高铁所隐藏的安全隐患和机械故障。

远离战火的今天,世界各国在和平的背景下进行着科技的竞争。威力最强的武器,飞行最快的飞行器,侦测最远的卫星„„只想要获得最高的科技,而不顾

是否能正确地使用它所带来的后果是很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的,正如生产力需要与之配套的生产关系一样。这种问题在社会中反映也很明显。在进入新世纪之后,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速度之下,一些好的品质以及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开始被社会所抛弃、所遗忘,同时伴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对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设施的渴望使得社会之中开始出现了乌托邦的现象,认为科技决定一切,忽视了人的作用以及制度对发展的影响。在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下,原本的好的品质在发展中荡然无存,而拜金主义以及唯权主义开始盛行。“势利”成为“现实”,男女谈婚论嫁前必先考虑是否有车有房,能带来什么好处,阶层固化现象极为严重,炫富现象极为严重,作秀已经成为出名的最有力的法宝。而原本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则在这种高速的发展之中被抛弃和遗忘,为城市的建设以及环境卫生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外来务工人员面临越来越高的物价,却无法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以至于“卖身救女”现象的出现,同时基础教育的地域歧视严重,务工人员的子弟被迫回家乡就读,务工人员在城市中屡屡遭到歧视,没有享受到平等的权利。面对飞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我们的政策、道德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建设却无法同步发展,而是缓慢地近乎停滞不前。

因此我们在为国家的高速发展而感到骄傲的同时,更应该关注高速发展下被社会和经济开始抛弃的东西,需要对这种高速的发展进行反思,让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道德文化建设以及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发展能够与中国的经济同步发展,让民众能够赶上中国高速发展的步伐,让弱势群体不再被抛弃和遗忘。

三,未来科技可能产生的危险后果:

当今的核武器已经有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的能力,这一科技产物在被转化为能源之前派上的用场就是将广岛长崎炸得生灵涂炭。现代武器的发明在保卫人类安全的同时也成了毁灭人类的炸弹。

在小说《大独裁者》中,前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塑造了一个典型的科学狂人形象。德国心理学家施蒂纳长期研究动物之间的信息传递,终于发明了用脑电波直接控制他人思维的设备。他离开科学界,混入金融家戈特利布门下,先是控制了戈特利布和他的主要助手,再控制商界对手,甚至可以制造股市**供其获利。最后,当施蒂纳的阴谋被识破后,居然使用这一武器和几个国家的军队对抗,让进攻的军队魂不附体,四散奔逃。只是被苏联同行用同等武器袭击,施蒂纳的阴谋才告失败。没有科技高速发展的前提,单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即使偶尔出现企图毁灭人类的人也不能造成多大的危害。但是,一旦得到了科技的支持,人的力量就强的难以控制,特别是如果是掌握了核心科技的人想要为非作歹更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即使排除了人为原因之后,科技依旧是绑在人类身上的炸弹。日本地震造成了核泄漏,所幸并没有非常严重。试设想,在未来,和技术充分发展,核电站分布广泛,那时候一个地震一个海啸便可能引起世界毁灭。

综上所述,科技推动人类从茹毛饮血的野人发展到现在穿梭在高楼大厦之间的商人政客,给生活提供了莫大的便利,但同时,科技的力量越大,所给人类带来的危害也就越大。

第二篇:科技哲学论文

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转向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系发生了重大转变,由逻辑经验主义转向日常语言分析主义,这是哲学观点和哲学史上的重大转折。其日常语言哲学的主要观点在于语言游戏说、家族相似理论、描述主义和约定论。这使得语言在使用中才有意义,并标有家族的氛围。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对后期的日常语言界和语言研究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 家族相似描述主义 约定论 影响使用意义

正文:

维特根斯坦在1918年完成《逻辑哲学论》一书后,便停止了哲学的研究。而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并提出“在教学概念与意义概念之间建立联系”然而经过10年的反思,他决定推翻其前期的哲学体系,由语言的理解是从逻辑与语言的关系来探讨的到语言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而建立后期的日常语言哲学。这使得维特根斯坦由早期的逻辑主义转向历史主义和经验主义,由本质主义转向现象主义;由抽象主义转向描述主义;由结构主义转向语境主义,开辟了后现代语言思潮的领域。

一.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观点。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发生了重大转变,他认为,哲学家的谬误之处在于诉说不可说的事物,更在于将语言与语言使用的语境与想对应的环境相互分离。维特根斯坦从根本上否定了语言与现实活动

向分离,而提出现实的语言学说,一种博弈或游戏。

1.语言游戏说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体系的核心是建立在逻辑和事实两大基石上的语言意义说,但其落脚点却在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中。他认为语言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风俗密切相关。他提出语言并非是“语言+游戏”,“游戏”一词只为了强调语言的动词性质(1),语言游戏强调的是一种活动的组成部分,或是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2)。它具有付出的社会性、实用性、有效性,是约定俗称的结果。它丰富多彩,变化万千。语言就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做的各种游戏。它只服从于游戏规则,却没有绝对的客观性或指谓对象。

维特根斯坦提出词的意义不在于指谓什么,而在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换句话说“一个词的意义就是它在语言中的用途”(3),离开了应用每个词都被变得僵硬而毫无意义。他认为语言游戏是我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在一定的场合使用的规则活动,语言、规则和使用的活动就是其基本要素,任何一个语词所致的概念和意义并不在与其所指的对象中,而在于其按照一定的规则与其他语词的组合方式中。由此可见,语言只有在使用中才有意义,作为语言使用方法的意义,只有在于其他语词相互组合中才显得有效。

2.家族相似理论

有语言游戏理论可知,词的意义取决于词的作用,即在环境中与其他语词相互的关系,一个词有多少功效就有多少意义。然而要想给词和概念下定义,找出其意义家族的共同性却是不可能的。比

如说“考虑我们做游戏的那些例子,如纸板游戏、纸牌游戏、球类游戏、奥运会等,所有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如果你考察一下它们,就会发现它们没有共同之处,只是看到相叠盖,部分交叉,彼此类似的复杂网络:有时是总体上的类似,有时是细节上的类似。”

(4)所以有此可见,游戏只是各种游戏的相互叠加,不存在共同的本质。就像在物体上,你不能找到完全相同的事物。在行为上,你不能同时踏入即使同一条河流,我们处在一个复杂的世界。至于如何区分不同的事物,维特根斯坦提出有独到见解的“家族相似理论”。他指出,每一个事物都构成一个相似家族,而家族内部“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似性,如体型、特征、眼睛的眼神、不太、性情等等,都是以相同方式互相叠加和交叉在一起的。因此我可以说游戏形成了一个家族”(5)。每一个相似的家族都成为一类质上相似的事物,以此相互区别.然而虽然相似却不同,其家族内部各部分间是相互独立的。

3.描述主义和约定论。

由上面的家族相似论,维特根斯坦对家族内部各部分之间强调多样性、相异性等,这样就引向了对物体的描述倾向于描述与举例而反对概括和抽象。故此,维特根斯坦提出了著名的”no looking,only looking ”的思想。比如他在谈到如何做游戏时就指出“我们只应当描述游戏,应当说,诸如此类的东西都叫做‘游戏’。”(6)而他极力反对给游戏下一个定义,说一个概念。哲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描述和举例。“它只是简单地放置每样东西在我们面前,既不解释也不推算演绎任何东西,因为每件东西都明白可见,不存在解释,而且隐藏的东西对我们无益”(7)这样,当我们遇见某物时,我们只需举例论证即可,而万万不能下一个定义,人的理解是不会超过例证之外的,“不想,只看”自然成为人类的一个主要的方法论原则。这样,维特根斯坦就让哲学从抽象、概括和反思变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或日常语言的简单描述和使用中。

维特根斯坦重申,哲学的谬误就在于一种语言上的疾病。“当语言休息的时候,哲学问题就产生”“当语言像机器一样闲着,而不是当它工作时,混乱就会在我们中间产生”(8)因此,在他看来哲学的目的不是寻求真理探讨事物的本质,更不是在认识中探索,而在于先走出语言的迷宫。而只有“采用语言的日常用法就可以根治语言疾病”,这里需要的是最简单最易懂的语言。所有的语言都只能描述,不能思想,只能看,不能思。而使用语言取代了固定语言。

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学对日常语言学的深刻影响

1.对语言使用权的影响。

维特根斯坦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探讨,使得语言回到日常生活中来,更加重视语境对语言使用的重要意义。他从前期的图像论转化为后期的使用论,通过对现实中的考察,维特根斯坦对量词,名词,带有指称的词予以大加的限制,规定其必须结合语境中才有意义。他

说“对于我们使用意义这个词时,有相当一部分——虽然不是全部——对之我们可以这样来说明它,一个词的意义就在于其在语言中的使用”(9)也就是说,意义在于使用,词语的意义就是其用法,效用。生活中的各种形式是人们通过日常语言中的各种显现来表达的,这不需要证明,对于不同的语言游戏就会有不同的词语语言的表达。无论是词亦或句子,只有在语境中才有意义,一种表述只有在生活之中的使用才会有意义。

2.语言与对象相互使用

维特根斯坦的巨大贡献还在于其确立了语言与对象的相互使用。而这种相互的关系也只能表现在生活中的相互使用中。对于后期的维特根斯坦而说,其语言主要是指语言的日常性,而其思想也对以后的日常语言哲学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更多在于实现并发挥生活中的日常性,使用性。语言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具有相对的熟悉感,这种熟悉感在于双方之间都有可诉说性。什么对象都可以在说中联系起来,“这种联系是由对象与语言之间的共享一致性,以及这种一致性的可分析建立起来的”(10)通过对语言的实际中运用,来达到行动作用。

3.语言活动对后期的影响

后期的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活动观对后世的整个日常语言界乃至整个哲学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种语言活动能够带来细致明了的语言表达,也能够感觉到事物的存在,而这种存在也能随时被利用起来,这种利用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运用。并且这种运用具有强大的自我感觉活动,这种活动取决于自我的选择权,然而被选择的是我,具有选择权的是实实在在的事物。表达出对象是明确的,语言是清楚的,用这样一种清楚的语言观来表达明确的对象,语言不但要在使用中才有意义,更多的是要与现实中的对象相结合,二者相融。

三.结束语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日常语言哲学的转向对日常语言哲学和现代语言界都有着深刻的影响。维特根斯坦关注日常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关注语言和对象的相互融合,关注语言的活动,关注语言在实际中的运用来表达其意义。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转向主要在于对日常语言哲学的分析与论述,而对着一重要思想加以研读深究,有助于我们研究逻辑语言主义以及语言论的研究。

第三篇:科技哲学专业论文

浅论科学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

文章整理编辑:论文文库工作室(工作QQ1548927986)更多论文写作、发表辅导,如有疑问 欢迎来询!

[摘要]当今社会,由于科学的广泛应用和极大成功,人们对科学不自觉的推崇和盲目接受,使得科学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这表现在机械自然观和科学主义的盛行;但同时。民众与科学的距离也日益扩大,构成了文明社会的深层文化危机。这又使得科学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这一问题凸显出来。究其原因,除科学的广泛应用和极大成功这一主要原因之外,还在于:首先,它来自于人们的一种普遍心态,即对于稳定性的渴望和对于理解的追求;其次,科学自身也对上述的心态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第三,科学哲学对此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最后,科学教育和普及的简单化、通俗化也促进了科学向意识形态的转化。

[关键词]科学;意识形态;科学哲学

需要首先指出,本文所说的“科学”,既是指各种具体的自然科学理论,如哥白尼的天体理论、牛顿的力学理论等,也是指由各个具体分支所组成的自然学科整体;另外,所谓的“意识形态(ideology)”则是指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念和观念——尽管持有者对此未必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对于它的接受也未必具有合理的基础,但却仍然对于人们的行为,特别是自然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等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依据上述理解,对于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我们就需要与具体的科学理论作出明确的区分,因为后者的接受往往依赖于理性的辩护,包括逻辑论证与经验检验;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却未必具有这样的基础,而主要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但它又往往被看成是无可怀疑的,从而表现出强烈的排它性,更谈不上必要的反思与批判。当然,作为问题的另一方面,在这两者之间也存在重要的联系,或者说,事实上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一转化就是本文主要关注的问题。另外,作为必要的前提,我们将首先考察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在当代是否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

一、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机械自然观与“科学主义”

可以以牛顿力学为例进一步说明在具体的科学理论与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之间所存在的重要区别。具体地说,正如人们所普遍认识到的,牛顿力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在于直接导致了机械自然观的盛行,例如由“自然界可以被看成是一个精确的时钟”这一隐喻(metaphor)就可清楚地看出。又如林德宏先生所指出的,我们还可进一步论及牛顿力学对于人类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要影响:“牛顿力学认为外力是克服物体惯性的动力,力的概念来源于人的体力。牛顿力学推崇力的作用,实际上是推崇人力的作用,这是蕴含在牛顿力学中的价值观。牛顿力学的广泛应用,就自然形成人是自然征服者的观念”。

除去上述的“认识状态”之不同外,在科学理论与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之间还存在如下的区别: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具体分析,我们主要是以一般民众、而非专业的科学工作者作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另外,我们所主要关注的也不是如何去从事科学研究这样一个问题,而主要是科学理论的“文化价值”,例如牛顿的力学理论究竟对于一般民众的自然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等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通过对牛顿力学(更为一般地说,就是经典物理学)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人们基本自然观的影响做一简单的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正如着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所指出的,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提供了两个完全不同的隐喻:钟和云。钟代表了规则的、有序的和可预测的系统;云表示不规则、无序而难以预测的系统。进而,郭贵春先生的以下论述更为清楚地表明了这种“隐喻的变化”对于人们的基本自然观、乃至新的认识活动所造成的重大影响:“从牛顿所创立的经典物理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的知识进化,本质上是对于世界本质结构理解的隐喻进化,即从‘世界是机械的’到‘世界是数学的’这样一种基础隐喻的概念性转换的发展。„„科学隐喻不断地改造着语言系统的意义内容与整体形态,同时这种改造不断被储存入认知主体的思维与知识结构,形成对于科学概念活动的建构、改造、重塑与推动,也就是说,科学隐喻所引起的科学概念是逐渐地、然而深刻地影响到人类对于世界的理解方式的”。

由上述实例可以引出这样的结论: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主要是作为“隐喻”发挥作用的,或者说,科学向意识形态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成是由具体的理论逐步“凝聚”成了一种“隐喻”——由于后者相对于一般民众而言显然较易接受,人们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所说的隐喻进行思考与采取行动,这样,一种科学理论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当然,并非所有的科学理论都伴随有相应的隐喻,由科学理论派生出的隐喻也未必都能对一般民众的行为方式、包括自然观与思维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即真正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那么,有必要对意识形态的主要特性作出进一步的分析。

着名科学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曾明确指出了意识形态的如下一些特征,并通过科学与宗教的类比指出科学在现今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或者说,一种“科学宗教”):第一,接受的盲目性。他指出:“人们接受科学家的宇宙论就像人们曾经接受主教和红衣主教的宇宙论那样是不加批判的”。而科学更被赋予了绝对的真理性。第二,绝对的排它性。在费氏看来,科学在这一方面也与宗教有很大的类似:“科学家和所有理性主义者的行为很像在他们之前的罗马教庭的行为:他们谴责不同寻常的离奇观点是异教徒的迷信,„„给了他们权力,他们就会理所当然地压制异教思想,并以他们自己的‘开明’哲学取而代之”。这也就是说,除科学外,其它的一切都是谬论。

费氏还进一步指出,就科学的排它性而言我们也可看到明显的不合理性:“理性主义者不能合理地把神话和古代的传统从民主政体的基本结构中排斥出去。然而,他们却用许多他们认为是论证并用论证的形式予以表述的诡辩、强制手段和独断见解来排斥它们”;尤其是,“诉诸于真理和合理性是为了产生修辞效果而没有客观的内容”。

由此可见,按照费耶阿本德的观点,不仅科学在当代已经蜕变成了一种意识形态,我们更要对此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这也是所谓的“后现代主义者”(或者说,“科学的社会一文化批判者”)的一个普遍立场,他们认为科学在当前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社会霸权,即所谓的“唯科学主义”,我们对此需要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例如,以下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爱丁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学者巴恩斯在对意识形态作出总结时所采取的基本立场:第一,意识形态必须履行某种社会功能,或者与某个社会群体的利益相一致。第二,这些主张必定要么是假的、不完备的或理由不充分的,要么是以某种其他方式与理性或实在不相符的。第三,综合而言。意识形态是被社会因素扭曲或受到它们有害影响的思想。

无论费耶阿本德还是巴恩斯的上述论点,显然 都不能看成是完全正确的;但在笔者看来,他们又的确为我们更为自觉地去认识科学的社会功能、特别是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提供了直接的启示。

具体来说,现代人普遍持有这样一种心态或价值取向,即对科学持有十分推崇的态度。正如美国学者列维特(Levitt)指出的:“绝大多数的民意测验告诉我们,科学家受到了普遍的尊敬和爱慕。在所有的职业中,科学家几乎是最受公众尊重的职业之首。……这种尊重是建立在依然有力的对科学的认识之上,即科学是技术和医药的根本,是使我们生活更加舒适、安全和娱乐的一切技术产品的最终源泉”。从而,“称任何自封的知识为„非科学的‟,就是轻视这些知识;一个假设如果没有得到科学上的保证,就应构成对它自己的反对”。后者就是导致以下现象的一个直接原因:在现代社会中种种邪教或现代迷信往往都给自己披上了“科学”的外衣,它们“假装继承了科学的遗产,并且操持着充满科学术语的语言”。

当然,人们对于科学的崇敬主要是由于科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与极大成功。这就正如着名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指出的:“到处存在的,包含科学原理的机器和服务项目必然迫使人们产生一种不同于先前时代的科学意识”。但从总体上说,我们在其中又可看到很大的盲目性。比如,作为科学广泛影响的一个明显例证,在人文社会学科领域中就曾存在过所谓的“科学化运动”,即希望将科学方法推广应用于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尽管后者与对于科学的普遍推崇相比应当说代表了一种更为自觉的努力,但是,如果我们未能对科学方法的适用性作出深入的分析,特别是清楚地认识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之间所存在的重要区别,那么,对于科学方法的盲目推崇也就不能看成是一种完全合理的行为。

另外,更为重要的是,上述的分析从一个角度揭示了现代社会(或者说,“科学文化”)中所潜在的一种内在危机:尽管科学在现代社会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构成鲜明对照的却是广大民众对科学越来越具有陌生感:“他们生活在一个日益人为的世界中,却逐渐地越来越不认识制约着自己生活的机制。说到底,在干旱或疾病等自然现象面前一筹莫展、一无所知的野蛮人和在技术进步引起的失业和科学化战争等人为灾难面前无能为力的现代人是没有多大差别的。他们两者都面对着不可知的可怕灾难,而又无法理解它们”。又如列维特指出的:“当科学知识摆在外行面前的时候,它根本就不是科学知识,毋宁说,这是某种被某一特殊阶层的命令强加的东西。”这也就是说,“要那些具有有限科学背景的人来接受它,那不仅需要服从权威,还需要信仰的跳跃。否则,深奥的科学看起来与反科学或伪科学的假设的故事没有什么区别”。这样,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科学与一般民众的直接对抗就不可避免了。这事实上也就是在当代西方何以会出现“反科学思潮”盛行的一个直接原因。

其次,尽管在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与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之间并不存在任何固定的联系,但是,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事实是从历史的角度看科学的社会功能正经历着重要的实质性变化。正如人们普遍认为的。科学在历史上所主要发挥的是革命性的作用:“这种激进的倾向一直是英美科学的特征”。例如,就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而言,科学显然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同盟军。但是,由于在今天科学与一般民众的距离越来越远,事实上已成为了“精英统治”的一个重要支持——这样,在很多人看来,我们不得不引出这样的结论:科学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种统治工具,并且与社会的民主化形成了直接冲突。

从上述角度来看,我们应当明确肯定:尽管费耶阿本德等人关于科学在现今已经蜕化为一种“现代宗教”的论述有些耸人听闻,但又确实可以起到“解毒剂”的作用。这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增强自身在这一方面的自觉性,从而切实防止“将科学变成现代民族国家中的世俗宗教”。

总之,以上分析清楚地表明了深入研究以下问题的重要性:科学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

二、科学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

哈贝马斯指出,当代科学技术已取得了合法的统治地位,成了理解一切问题的关键,个中原因是其具有了意识形态功能,甚至其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但科学究竟是如何成为意识形态的呢?除去上面提到的科学的广泛应用与极大成功这一主要原因外,我们还可以从社会一文化以及科学本身的性质等方面去作分析。

首先,从社会一文化的角度看,科学成为一种新“社会霸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们持有一种普遍心态,即对于稳定性的渴望以及对于理解的追求。就现代社会而言,也就是对于规律的追求:“这是大部分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典型反应;它把规律强加在一些偶然的结果之上”;而且“人们对简洁而有条理的信念体系、有凝聚力和容易控制的对世界的描述有一种自然的需求”。

容易看出,上述的普遍心态也正是宗教何以在各种早期的文化中普遍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由于后者在现代已经丧失了它原有的统治地位,需要一个新的替代物来填补,就西方而言,这就是科学。我们也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去理解舍格斯特尔(Segerstrale)的以下论述:“正是科学的价值(客观性、无私性和以事实定位)支撑着美国社会的大众文化的模式”,又由于大多数民众对科学的信仰主要表现为对社会权威的服从,因此,从这样的角度断言科学在现代已经蜕变成了一种宗教就确有一定的道理,“意识形态可以退化,成为独断的宗教。它们成功之时便是退化的开始,一旦反对派被打垮,它们就成了教条:它们的胜利就是它们的失败”——这正是历史上各种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一个共同命运。当然,我们在此未必一定要使用“宗教”这样一个字眼。正如以下论述表明的,这也可以看成是“范式总是为自我辩护的”这一性质的一个具体表现:“科学通常被视作是我们拥有的关于我们的世界的真实面貌的最完备的知识,因此在科学的图景中检验科学得到的知识是否正确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科学知识是否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世界于是具有了最大的不可检验性。因此比较反映论的断言与信仰的誓言,二者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然,除去社会的普遍心态外,我们又可以看到制度的力量。事实是,就如费耶阿本德所言:“科学现在已经成了民主政体基本组织的组成部分”;而这种整体性的社会体制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科学的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科学有了至上的统治权,而且成了人们所知道的唯一拥有可贵成果的意识形态”。更为一般地说,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之一福柯(Foucault)的以下论述从这一角度就可以更好地去理解:“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蕴含的,不相应地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也不会有任何知识。这也就是指,知识就是权力。

此外,又如巴恩斯指出的,“制度化”必然包含科 学的“简单化”:“把它们吸收在内的制度化的信念体系,不可能是复杂而详尽的”。这更加清楚地表明了这样一点:由理论向隐喻的转变正是科学转化成一种意识形态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整体的科学而言,我们则可以提及这样一个隐喻:科学就是真理,科学就是力量。

其次,科学自身也对上述的普遍心态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因为,科学对于一般民众在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等方面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在于直接导致了对于规律性和确定性、以及预测和控制的普遍追求。“科学和技术产生了一个狂热信奉下列座右铭的社会:„一致与稳定‟”。另外,就“科学就是真理”这一认识而言,我们则可以提到科学语言的修辞作用:由于在科学中所使用的是“纯客观”的语言,包括被动语态的普遍使用以及以“我们”(而非“我”)作为认识的主体等等,这也进一步强化了科学作为客观真理的权威性。总的来说,在现代社会中科学事实上构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系统。

第三,科学哲学在这一方面也起到了为科学“辩护”的作用。传统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定位就是希望能够清楚地表明科学是一种理性的活动,特别是,科学方法是完全可靠的,从而科学知识也就可以看成是已经获得了证实的客观真理。如SSK知名学者耶尔勒(Yearley)在论述科学何以取得特殊地位时,特别论及了波普尔和拉卡托斯等人有关科学方法论的工作,他认为这些科学哲学家的相关工作是导致科学取得特殊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正因为此,费耶阿本德将科学哲学家称为“科学的女仆”:“人们看到曾经发明了新世界观并教导我们如何审视现状的哲学家们现在却成了现状的最恭顺的仆人;哲学是科学的女仆”。由此可见,摆在科学哲学家面前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即是:究竟什么是科学哲学家在现今的恰当定位?

第四,教育在现实中主要发挥了这样一种文化传承的作用:使存在的成为合理的——这也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主要论点。我们可以从这一角度去理解教育对于维护科学特殊地位的重要作用。费耶阿本德就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政策……是拙劣地构想出来的,……它们使一小撮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成为一切事情的尺度”。尽管这一结论是过于极端了,但这清楚地揭示了现行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的一个弊病:由于主要集中于传授已经得到了很好建立的知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科学就是真理”这样一种认识。

另外,从本文的立场去分析,科学普及(传播)的一个明显不足就是在于过分的简单化、通俗化。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科学普及的性质所直接决定的: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为了使其通俗易懂和更具有可信性,人们会把理论简化。但正如贝尔纳所指出的:“正如大众化音乐大大不同于古典音乐一样,大众科学几乎是同样地大大有别于实际科学的。人们以或多或少正确的方式或者以耸人听闻的方式转载了一些关于科学成果的消息,但这些消息却是零星片断不完整的,把整个科学方法和精神都置于脑后”;而且大众媒体中“科学消息是零星刊登的,其内容一般变动于耸人听闻和神秘暧昧之间。……畅销报纸刊登一条有关某种发现的消息仅仅是因为这种发现似乎有点惊人——仅仅是因为它似乎****了我们公认的观点……”。

在此还可以对隐喻在科学中的应用作出进一步的分析。具体地说,为了帮助人们理解各种深奥的科学理论,科学传播(包括在科学教育)中常常需要引入各种具体的隐喻,但现实中所出现的却又常常是这样一种情形:人们所唯一记住的只是隐喻,并将其不加限制地加以解释和推广,对具体的科学内容却完全忘却了,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必须对隐喻与科学理论本身作出明确的区分。正如法国学者巴什位指出的,后者即是“前科学”与“成熟科学”的一个重要区别:“……科学比任何东西都更容易成为隐喻的牺牲品。因此,科学精神必须不断地与形象、类是隐喻在科学向意识形态的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又由于“外行人总是按照在他看来似乎是自然的方式使用这些术语”,这就使得科学理论真正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科学“理论的应用有时到达了极限,从而成了具有宇宙论意味的理论。这些发展只有根据一种远远超出任何狭隘定义的科学辩论的观点,才是可理解的。

最后,就现实而言我们还可经常看到种种歪曲科学以吸引或迎合民众的现象,包括对于民众信任的滥用。这就如贝尔纳指出的:“虽然公众既缺乏训练又缺乏兴趣,因而无法理解科学的作用,他们还是可能愿意为科学成就喝彩的,越是了不起的成就越好。他们也愿意去听取有相当名气的人就任何题目发表的意见”;然而,“那些不知不觉地渗透到最具体的科学理论以外的一切科学理论中去的社会影响并不是一个有鉴别力的、有教养的社会的成熟想法,大多是当代最常见的偏见和迷信”。这也就更为清楚地表明了科学在现今是多么容易演变成为一种意识形态。

三、结语

由于本文对于“意识形态”这一词语的使用主要是贬义的,作为全文的结束,在此或许有必要作出这样一点提醒: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完全否定科学的文化价值,即科学对于一般民众在世界观、思维方式与价值观等方面的重要影响;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能够不断增强自身在这一方面的自觉性,包括充分发挥科学的促进作用,以及有效地防止或纠正其可能的消极影响(更为一般地说,这也就是后现代主义与各种相关思潮给予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另外,就中国而言,笔者以为,我们需要在这一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当前,我们需要认真思考一个问题;在中国,除去被用作装点门面的“标签”外,科学的影响究竟是在增强、还是正在衰减?因为,我国的整体性文化现正经历着这样一些重要的变化:第一,其“正在由政治和经验领域里直接生成。例如,就现今而言,由于“市场与价格、欲望与消费的话语日益主导着中国大众文化”,因此,我们正在走向某种“经济文化”、“市场文化”。第二,电视、网络等传媒对于大众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导致了文化的“通俗化”、乃至“庸俗化”,如何充分发挥科学的“文化价值”对于中国社会而言仍然是一个紧迫的任务,这不仅是指充分发挥“科学的善”,而且也是指有效地防止与纠正“科学的恶”,而且,这也是科学家、科学哲学家、科学教育家、科普工作者等应共同承担的一项任务。

员工姓名:

实习部门:

报告内容:

营销部新员工实习报告

递交报告日期:

实习日期:

第四篇: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自然辩证法(科技哲学)教案(2012版提纲)

绪 论 第一篇 自 然 观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三篇 科学技术 正文+外章+深度阅读

参考文献

1.陈喜乐主编:《自然辩证法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2.恩格斯著、于光远等译著:《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84。3.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7。

4.(美)詹姆斯·格莱克:《混沌:开创新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5.吴国盛:《科学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绪 论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学科 第二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重 点:什么是哲学

第一节 自然辩证法学科

一、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第二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一、提高理论思维能力

二、寻求自然界的统一解释

三、探究科技发展的动因与意义

四、消除科学与人文的冲突 第三节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方法

一、哲学思辨与科技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二、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方法

三、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四、借鉴与探索相结合的方法 附注:索卡尔事件

深度阅读:关于哲学的思考

(一)是否哲学的例解例

1.玻尔的互补原理(哲学否)2.盗版的经济分析(否哲学)3.芝诺的运动悖论(是哲学)

(二)哲学思维的特点 1.以反思为前提与基础 2.以逻辑思辨为核心 3.以难以验证为特征 4.以整体认识为追求

(三)关于哲学的二个说法

1.哲学即哲学史 2.哲学即个人智慧

附注之一:芝诺关于运动的四个悖论 附注之二:黑格尔关于芝诺运动悖论的解法

第一篇 自然观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三章 自然观的发展 外一章 自然图景的再思考

重点:古希腊自然观,哲学物质,自然图景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演化 第一节 西方古代的自然观

一、古希腊早期的自然观

二、古希腊经典时期的自然观

三、希腊化时期和中世纪的自然观

四、西方他地的自然观 第二节 中国自然观的产生与发展

一、中国自然观的产生

二、中国自然观的发展

三、中国自然观的特点 第三节近代自然观的主要特征

一、以牛顿力学为主的科学基础

二、以分析、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

三、以静态自然为主的认识对象 深度阅读:古希腊自然观介评

(一)米利都学派的本原 1.泰勒斯的水

2.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 3.阿那克西米尼的气

(二)毕泰戈拉学派的数 1.数是万物的本原

2.和谐的天体—“科斯摩斯” 3.数本原说的深远意义

(三)赫拉克利特的火与辩证法 1.火本原说的进步 2.辩证法思想 3.晦涩的哲学家

(四)爱利亚学派的存在 1.塞诺芬尼的“一神” 2.巴门尼德的存在 3.芝诺悖论

(五)德谟克利特的原子 1.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与爱和争 2.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与努斯 3.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与虚空

(六)柏拉图的相 1.人类的导师 2.柏拉图的对话

3.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框架 4.“相”客观存在的洞穴比喻 5.人治到法治

(七)亚里士多德的本体 1.希腊哲学集大成者 2.论本体 3.本体论

小结:古希腊自然观发展阶梯 另:值得思考的三个普遍性问题 附注之一:泰勒斯的几何定律 附注之二:毕泰戈拉学派的音乐数 附注之三:和谐的天体——“科斯摩斯” 附注之四:赫拉克利特的“永恒的活火” 附注之五:巴门尼德“存在”范畴的属性 附注之六:柏拉图《美诺篇》关于美德的探讨 附注之七:柏拉图哲学的基本框架 附注之八:“相”客观存在的洞穴比喻

附注之九:三个第一本体及其思想转变(唯物论—→唯心论)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第一节 马恩自然观的产生

一、马恩自然观产生的背景

二、马恩自然观产生的前期工作

三、马恩自然观产生的标志——《自然辩证法》 第二节 马恩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二、物质的运动性

三、运动的规律性

四、规律的可认识性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苏联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中国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世界他地的发展 深度阅读:关于物质的思考

(一)恩格斯的物质:作为物质的物质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

(二)列宁的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三)笔者的物质图解:具体苹果—→苹果—→水果—→植物—→生物—→物质—→(阿派朗、存在)

(四)哲学思辨与科学建构例:宇宙的有限与无限 附注之一:黑格尔的“物质” 附注之二:《公孙龙子·指物论》 附注之三:大爆炸宇宙图景 第三章 自然观的发展 第一节 自然观的新探索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二、生态自然观

三、科学家的自然观

四、其它重要自然观 第二节 自然观的反思

一、西方反自然观思潮

二、非实在论的主要观点

三、实在论与非实在论之争的意义 第三节 自然观探讨的基本问题

一、自然界的统一性

二、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及其结构

三、自然界的演化形式及其规律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附注之一: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化学元素周期律 附注之二: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超统一理论 附注之三:自然界统一性之科学解——宇宙蛋

附注之四:自然界演化之科学解——恒星归宿的三种形式 附注之五:自然界存在方式之科学解——太阳系及其成员 外一章 自然图景的再思考

一、自然图景的理论基础——黑格尔哲学体系

问题:黑格尔哲学体系为什么“头脚倒置”?

(一)欧洲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之争 1.经验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2.理性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3.经验派与理性派论战的三个阶段

(二)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 1.感性:数学知识何以可能 2.知性:自然科学知识何以可能 3.理性:形而上学究竟是可能的吗

(三)黑格尔的逻辑学

二、自然图景案例剖析——自觉辩证法与自发辩证法之辨

(一)逻辑斯蒂差分方程中的混沌:决定论与概率论的辨证统一例

(二)科克曲线的启示:简单系统产生出复杂行为

(三)观念需要更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眼睛乱动模型的误解 1.病症的物理表现 2.休伯曼的模型 3.模型运行结果

4.与会者对模型过于简单的烦恼 5.传统信念

三、当代自然科学自然图景的多元格局及重建维度

(一)自然图景的多元格局:时间性、熵、预测性

(二)自然图景重建维度 1.时间性的发现 2.整体论的出现 附注之一:康德的教学生涯

附注之二:黑格尔——古典哲学的宙斯 附注之三:分形几何学应用例:海岸线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技方法 第五章 科学发现方法 第六章 科学抽象方法(上)第七章 科学抽象方法(下)第八章 理论建构方法 第九章 技术方法

外二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介评

重点:科学问题,科学事实,科学抽象(创造性思维),科学假说

第四章 科学认识与科技方法 第一节 科学认识的内涵、结构与功能

一、科学认识的内涵

二、科学认识的结构

三、科学认识的功能 第二节 科技方法的认识论负载

一、牛顿的假说与爱因斯坦的想象

二、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方法论

三、费耶拉本德的“什么都行” 第三节 科技方法的体系结构

一、科学发现方法

二、科学抽象方法

三、理论建构方法

四、理论实践方法

深度阅读:关于第四章设置的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方法论,抑或论方法

(二)方法论与论方法的结合

(三)准(科学)方法论的组合程序 另:技术方法 第五章 科学发现方法 第一节 科学发现的逻辑结构

一、提出科学问题

二、发现科学事实

三、整理科学事实 第二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的概念与特征

二、科学问题的结构与分类

(一)科学问题的结构:疑问项+解答域

(二)科学问题的分类

1.劳丹的分类 2.典型分类

(1)错误问题改造例:千年平行公理的证明(2)常规问题:希尔伯特提出23个数学问题

(3)非常规问题:20世纪初物理学天空中的“两朵乌云”

三、科学问题的来源与科研选题

(一)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矛盾

(二)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

(三)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

(四)科研选题的步骤与原则 第三节 科学事实

一、科学事实的概念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

三、科学事实的作用 第四节 获取科学事实的方法

一、科学观察

二、科学实验

三、观察与实验中的机遇

深度阅读:关于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思考

(一)科学事实 1.事实Ⅰ 2.事实Ⅱ

(二)问题的提出:科学事实是科学研究中的客观事实

(三)事例:氢原子的事实认知 1.无法直接感知的氢原子 2.测不准原理的提示

3.一个怪圈:不测量就不能认识客观事实,通过测量认识的事实就不是客观事实

(四)结论

1.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逻辑前提

2.验证了贝克莱的哲学命题:存在就在于被感知 3.客观事实假定对科学认识而言是无用的 4.科学事实是可错的,客观事实无所谓对错 另:法律事实亦类似

附注之一:最具争议的25个科学问题

附注之二:科学事实确定例:新试验证明中微子不比光速快 附注之三:科学事实发现例:大亚湾发现新中微子振荡 附注之四:《科学》刊出华南虎争议照片的启示

附注之五:汉森的“理论负荷论”(亦称“观察渗透理论”)第六章 科学抽象方法(上)第一节 科学抽象及其进程

一、科学抽象的概念 事例:伽利略论单摆(1)传说

(2)现实摆运动的影响因素(3)伽利略单摆的影响因素(4)结论:单摆等时性规律的发现

二、从科学事实上升到抽象规定

三、从抽象规定上升到科学假说

四、科学抽象案例:万有引力发现权之争

(一)争议的缘起

(二)牛顿的思考

(三)背景介绍

(四)牛顿的独特贡献

1.如何测量r值

2.用数学证明了“万有引力”的逆命题 3.开创科学理性时代

(五)笔者的观点

1.思想层次:胡克与牛顿对万有引力都有独立的贡献 2.科学层次: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唯一发明人 第二节 科学抽象的逻辑方法

一、归纳与演绎

二、分析与综合

三、类比

事例: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类比(1)光波(2)电子(3)物质波

附注:德布罗意的物质波实验

四、理想化方法

第三节 科学抽象的非逻辑方法

一、想象

二、直觉

三、灵感

第七章 科学抽象方法(下)第四节 科学抽象的量化方法

一、数学方法

二、系统科学方法

(一)系统科学的体系结构 1.系统哲学或系统观 2.系统理论

(1)控制论及其分支(2)信息论及其分支(3)运筹学及其分支

(4)以各传统学科为背景的系统理论

3.系统工程

(二)系统科学方法是现代科学数量化的前提和途径 事例:申农信息论有关信息量的数学化(1)公式(2)数学工具(3)信息量(I)

(4)申农有关信息量化的选择

另:托姆的突变论有关“质变”的量化

(三)常用的系统科学方法

三、复杂性研究方法 事例:牛顿法的复杂边界(1)牛顿迭代法(切线法)

(2)迭代计算从“聪明的猜测”开始(3)实例:f(x)=x4-1=0(4)复杂边界图解

(5)结论:复杂性是由研究方法缺陷造成的

四、科技方法的多重认识论意义

(一)数学:以抽象量研究为核心

(二)系统:以质量转化研究为核心

(三)复杂性:以普适性研究为核心 第五节 科学抽象的假说方法

一、科学假说的概念与特征

(一)科学假说的概念

(二)科学假说的特征 1.科学性 2.猜测性

3.多样性或易变性

二、构造假说的方法论原则

(一)解释性原则

(二)对应原则

(三)可检验性原则

三、科学假说的检验

(一)逻辑分析及其作用 1.逻辑的完备性 2.解释力与预见力 3.简单性

4.检验全称假说本身

(二)实践检验及其复杂性

1.实践检验的含义(以广义相对论为例)2.实践检验的复杂性(1)证实不实(2)证伪不伪

(3)判决性实验不判决

事例: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的历史检验(1)惠更斯的波动说(2)牛顿的微粒说(3)傅科的判决性实验(4)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 第六节 科学抽象与创造性思维

一、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与特点

二、创造性思维过程说的方法论意义

(一)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1.问题激发 2.孕育构思 3.潜伏顿悟 4.验证完善

(二)阿基米德“顿悟”机制的新研究 1.研究过程 2.机制解释 3.成果评价

(三)创造性思维的构成 1.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 2.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 3.意识与潜(下)意识

三、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科学抽象

(一)人脑是创造性思维的生理基础

(二)科学家直播大脑解剖全过程——珍贵大脑被切成2401片

深度阅读:有关创造性思维环境的思考——从柏拉图“灵魂回忆说”谈起 第八章 理论建构方法 第一节 科学理论及其结构

一、科学理论的概念

二、科学理论的特征

(一)客观真理性

(二)普遍性

(三)逻辑性

附注:假说与理论的差别

三、科学理论的结构

(一)基本概念

(二)基本原理

(三)科学推论

第二节 科学理论体系化方法

一、公理化方法

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第三节 科学理论的评价方法

一、逻辑实证方法

二、可证伪性方法

三、解释与预见性方法 第四节 科学理论的解释方法

一、解释是理论的再建构

二、科学解释的类型

三、理论解释的D-N模式

四、溯逆推理法与因果解释法

第九章 技术方法 第一节 技术方法的内涵

一、技术方法的概念

二、技术方法的本质

三、技术方法的特征 第二节 技术方法的体系结构一、二、三、第三节 主要技术方法概述

一、技术预测方法

二、发明构思方法

三、工程设计方法

三、技术评估方法

外二章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介评

一、逻辑实证主义的盛衰

二、批判理性主义哲学的崛起

(一)破:率先批判逻辑实证主义

(二)立:把“证伪”提高到认识论高度

(三)问题:不断革命论

三、历史学派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汉森的“理论负荷论”

(二)库恩的“科学革命论” 1.十五年构思 2.两大看点 3.范式困境

(三)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1.科学研究纲领的结构 2.强调科学预见力的决定作用

3.提出案例研究方法和科学史的理性重建

四、各家争鸣时代

(一)费耶拉本德的“无政府主义认识论”

(二)劳丹的“科学进步观”

(三)以“科学发现的逻辑”为中心议题

五、科学发现案例研究例:板块镶嵌理论与多元假说方法

(一)前期研究 1.大陆漂移说 2.海底扩张说

3.三个工作假说:地球收缩假说—地球膨胀假说—地球内部对流假说

(二)威尔逊的研究

1.比较收缩说与对流说,提出收缩说具体模式(1)对流说不能解释的地质现象(2)冷却收缩说的合理性

(3)根据收缩说提出的地面形成模式 2.海底山脉的发现与收缩说的修改 3.三个相互竞争假说比较研究

(1)1960年认真分析引力衰减假说的可能性(2)用事实比较三个相互竞争假说 4.1962年秋认真研究对流说

5.提出“变形断层”假说和板块镶嵌理论(1)大陆运动问题的思考

(2)预见“变形断层”模式的存在(3)板块镶嵌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多元假说方法

第三篇 科学技术观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十三章 当代科学技术重大问题探讨 外三章 科技生产力的发现与发明 重点:科技的体系结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十章 科学技术系统 第一节 科学技术的概念

一、科学

二、技术

三、科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节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一、构建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原则

二、科学技术的门类结构

三、科学技术的学科结构:教育部2008年《学科分类与代码》

(一)一级学科:39

(二)二级学科:447

(三)三级学科:约447×5=2235 第三节 科学技术的建制

一、科学技术活动职业化:科学家与工程师

二、科学共同体

(一)科学共同体的概念

(二)无形建制:科学的精神特质 1.普遍主义 2.公有主义 3.非谋利性

4.有组织的怀疑主义

附注:违反科学精神的最新案例——2009年的气候门事件

(三)科研不端行为的分类 1.伪造与篡改 2.剽窃与不当署名

3.不当获取与使用科研资源 4.科研管理失责

三、科学技术奖励制度

(一)科学发现权

(二)技术发明权

(三)科技奖励的负面效应

深度阅读:英美科技奖励系统实证研究

(一)期刊文章评议模式

1.样本选择:1948—1956年的《物理学评论》档案 2.结果及其解释

(1)撰稿人地位与稿件采用率:地位差异与质量差异

(2)评议的分配模式:评议人地位通常高于作者(3)两个辅助研究

3.最终结论:评议人对论文所运用的评议标准大致是相同的

(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评审制度

1.研究背景:NSF同行评议系统受到科学共同体和国会两方面的批评 2.研究过程 3.研究结果

(1)不存在一个所谓的“老生俱乐部”(2)申请者的个人属性不影响同行评议的等级

(3)项目管理主任的最终决定高度依赖同行专家的评议

(4)“积累优势”效应在NSF资助中发生微弱作用 4.最终结论:NSF同行评议系统总的来说是公平的

(三)英美科学界奖励系统

1.英美奖励系统基本上遵循普遍主义规范

(1)研究方法

(2)统计分析

(3)结论:变量之间高度正相关支持普遍主义假设 2.两个未得到证实的推测(1)学科成熟度(2)研究集中度

3.最终结论:相当程度上证明英美科学界奖励系统按普遍主义规范运行 第十一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技术发展的矛盾运动

三、科学与技术的相互作用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一、经济基础

二、文化氛围

三、政策导向

四、法律环境

第三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和规律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式

二、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

三、科学发展的宏观描述规律

(一)带头学科的更替

(二)科学发展的指数规律

(三)科学中心的转移

四、技术发展的基本形式

深度阅读:关于自主创新内涵和测度的思考

(一)创新意识的觉醒 1.熊彼特 2.历史演变 3.笔者的理解

(二)自主创新内涵的界定 1.自主创新的主体性 2.自主创新的地域性 3.自主创新的过程性

(三)自主创新测度的构建

1.测度指标体系的结构 2.研发与服务指标(1)学术论文(2)发明专利

(3)技术转移和技术服务 3.产业化指标(1)新产品(2)新技术

18(3)新服务(4)技术扩散 4.环境影响指标(1)教育(2)基础设施(3)公众意识

第十二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经济支撑功能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一)马克思

(二)邓小平

(三)生产力要素说

(四)科技第一生产力表达式:

(五)质疑

(六)笔者的观点

(七)不良倾向

二、科学技术变革生产关系

三、科学技术是知识经济的支柱深度阅读:有关知识经济的思考

(一)物质经济与知识经济 1.物质经济及其特征(1)理论(2)特征

2.知识经济及其未来(1)知识经济的提出(2)典型例证(3)知识经济的未来

(二)高技术“高”在哪里? 1.高技术的概念 2.高技术的特征 3.高技术高在垄断

(1)人类经济发展四大要素(2)要素的历史稀缺性

(3)超额利润来源于对稀缺资源垄断 第二节 民生保障功能

一、提升生活品质

二、强化医疗保健

三、优化服务质量 第三节 精神文明功能

一、环境美化陶冶情操

二、网络信息营造学习型社会

三、科技革命扩展人类视野

深度阅读:台湾工研院的崛起及其启示

(一)政府如何扶持公共科研机构 1.改革管理模式,建立官研合作新机制 2.加强体制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 3.完善政策措施,优化发展环境 4.对大陆的启示

(二)非营利科研机构如何维持自身发展 1.调整发展战略,拓展发展空间 2.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研发效能 3.增强服务意识,完善服务体系 4.对大陆的启示

(三)独立科研机构如何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作用 1.实施实验工厂计划,建立新兴产业发展基础 2.组建产业研发联盟,实现科技成果“零距离”转移 3.鼓励人才流动,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 4.对大陆的启示

第十三章 当代科学技术重大问题探讨 第一节 科学技术与价值

一、科学技术是否价值中立

二、科学技术与全球性问题

(一)全球性问题的概念

(二)全球性问题的内涵

(三)全球性问题的视角

三、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一)不负责任论

(二)一般责任论

(三)完全责任论

四、社会公众对科技价值的判断 第二节 科教兴国与国兴科教

一、科学技术与政治的结合

二、政府对科学技术的投入

三、科学与民主相互支撑 第三节 技术创新的社会伦理

一、生殖克隆与生命伦理

(一)克隆的概念

(二)多莉羊事件(法律和道德影响)

(三)多莉羊的克隆过程

(四)多莉羊引发的生命伦理讨论

附注:世界首个“人造生命”诞生,是福是祸?

二、基因识别与缺陷歧视

(一)人类基因组工程

(二)三、代孕母亲与家庭伦理

第四节 西方: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一、西方哲学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反思

二、STS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三、STS成为西方显学的启示 外三章 科技生产力的发现与发明 一、一个实证研究:发明从问世到应用的周期

(一)问题的提出

(二)几个需规范的概念和时间

1.实际应用的含义:样品样机,抑或商业化应用 2.如何确定发明问世的时间:以有线电报为例

3.如何确定首次商业化的时间:批量生产的第一批产品,抑或稳定连续生产 4.哪一年作为“现代社会”的起点:1919年

(三)新旧时期的对比

1.旧时期:计18项,平均11.2年 附注:啤酒瓶盖胶垫是近40年最重要发明 2.新时期:计31项,平均19年

3.结论:与旧时期相比,新时期技术创新项目从“新的技术思想(发明)问世到首次商业化应用”所经历时间并没有缩短。

(四)可能的原因及其思考

二、美国科技生产力的两次“发现”

(一)科技生产力模型——生产函数

(二)50年代索洛有关“余值”的发现 1.索洛的余值法 2.余值的推算 3.余值的内涵

(三)90年代中期格林斯潘困惑中的发现

三、我国科技生产力发展中的问题:《科技日报》2002年系列文章

(一)创新文化从喝咖啡谈起:中科院的原始创新 1.到哪里去喝咖啡:轻松讨论和交流的场所 2.谁可以来喝咖啡:有限资源分配问题 3.喝了咖啡干什么:建设创新文化 4.咖啡壶里乾坤大:创新文化的三个层面

附注:中国两院成“高官俱乐部”——2009年新增院士超8成为现任官员

(二)激励机制:一壶难提的“温吞水” 1.给多少钱算奖励? 2.成果评价——倾斜的天平3.宽容失败?

(三)新“学而优则仕” 1.出名即折翅?

2.解不开的“心结”—— “则仕” 3.“好钢用在刀刃上”——人才的使用培养

(四)企业技术投入:有人算账,没人埋单

1.企业技术投入对于提高核心竞争力早已是一本明账 2.“不是不想投,而是不敢投、没钱投” 3.政府的角色

(五)教育创新:我们怎样突围 1.创新是教出来的? 2.素质教育的困惑 3.教育创新的瓶颈 4.教育观念的思考 5.退而结网

(六)为了苗壮,多一些沃土

1.对人才的评价管理考核制度简单化 2.不注意充分发挥博士生的创新能力 3.学科交叉阻力重重 4.项目招标难以保证公平

(七)创新:需要什么样的宏观管理 1.“多头拿钱” 2.科技投入 3.项目管理

(八)人口大国的人才忧患 1.国内种树,国外结果 2.隐性的人才流失 3.构筑人才高地

第五篇:哲学的反思风格:

论哲学的风格

2004-09-13 09:51

------------------

哲学的智慧有如大海,深不可测,引无数爱智者遨游其中;哲学的难题如险峰,高耸入云,引无数勇士竞相攀登;哲学的语丝如春风,似春雨,沁人心脾,发人深省„„用散文的语言来描绘哲学是容易的,而要用学术的语言来定义哲学则非常困难。哲学本身不是一潭不动的死水,而是喷发智慧火花的喷泉,生生不息,不断推陈出新。从哲学的视野,哲学的角度,到哲学的方法,哲学的内容等等,都在不断的变化。

那么,哲学真的就不可捉摸了吗?当然不是。不论哲学如何变化、发展,它总有一些与其他学科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哲学本身万变不离其宗之处,这就是哲学的风格。

一谈起哲学的风格,人们总会不由地联想起古代先哲们的形象。当然,几乎每一个哲学家都有自己的风格,至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之间风格上的差异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的风格则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与哲学本身的特点有关。哲学本身就是一门让人难以定义的学科,每个哲学家对哲学的定义都各不相同,这与每个哲学家所处的时代、所研究的范围、所使用的方法等等都有关系。

当然,难以表述并不是不能表述,作为人类文明的积淀、人类智慧的结晶,哲学自有与其他学科不同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哲学的反思风格:

哲学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活动,或者说,是一种反思的思维方式。所谓反思,就是对思想的思索。“构成思想”与“反思思想”,是人类思想的两个最基本的维度。其中构成思想是人类全部认识活动的思想维度,而反思思想则是人类思想的哲学维度。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反思思想是哲学的价值与功能的体现,对此,黑格尔曾作过这样的论述:“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事物的思维着的考察。如果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在于他能思维’这话是对的(这话当然是对的),则人之所以为人,全凭他的思维在起作用。不过哲学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在这种方式中,思维成为认识,成为把握对象的概念式的认识。所以哲学思维无论与一般思维如何相同,无论本质上与一般思维是一个思维,但总是与活动于人类一切行为里的思维,与使人类的一切活动具有人性的思维有了区别。”(《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8页)。黑格尔还指出,哲学思维的特殊性,就在于它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自觉其为思想。

与“构成思想”的思想维度不同,哲学反思的直接对象是思想,而不是思想的对象。把反思同“思想”和“思想对象”联系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当哲学企图坚守自己的固有领地的时候,即哲学直接地把“自然界”、“社会”或“思维”作为自己的对象的时候,它越来越感到自己“无家可归”:当哲学被“驱逐”出它的全部世袭领地之后,它却真正实现了“四海为家”。这就是因为:“思想”,是关于世界的思想,人们正是在“思想”中才能达到对世界的把握、理解和解释:“反思”,是对思想的反思,关于世界的全部思想都是哲学反思的对象。因此,在哲学反思中,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基本方式成为极为重要的反思对象。通过对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的反思,人类就能够在哲学的层面上不断地更新自己的世界图景,并从而变革自己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实现人类自身的发展。

反思活动作为哲学的基本风格之一,自然也就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从哲学的发展史看,哲学的反思主要表现为七种方式:本体论的反思方式;观念论或认识论的反思方式;概念论的反思方式;实践论的反思方式;语言论的反思方式;存在论的反思方式;文化论的反思方式。不同的反思方式决定了不同的哲学风格,各种哲学流派的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的反思方式不同。当然,哲学的反思方式还会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对旧的反思方式的超越,创造新的反思方式,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之一。

2.哲学的超验风格:

所谓超验就是超越经验,哲学的超验性就在于哲学对一般经验、常识、甚至科学的超越。虽然哲学的最终来源也是人类实践活动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并且在最终的意义上也要经由人类实践的检验,但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却正在于它的超验性。哲学的超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一般经验事实的超越。从对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的分析来看,在原始人时期,人只能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来直观地认识世界,通过经验的积累,人们逐渐地产生“解释”世界的冲动。按照科学哲学家赖欣巴哈的论证,“解释”的冲动即是“概括”的要求:“概括”则是“把有关系的因素从无关系的因素中分离出来”,首先形成的是以“共同经验”为内容的知识——常识(《科学哲学的兴起》,赖欣巴哈,商务印书馆,第9页)。然而,人类理论思维方式的形成,却是以系统化的概念体系去描述和解释经验世界为标志的。这种用以描述和解释世界的系统化的概念体系,它所表述的已不是既定的、直观的经验事实,而是用以解释经验事实的关于“本质”、“共性”、“规律”、“必然”的认识,是一种关于“普遍必然性”的知识。这种“普遍必然性”的知识,是关于超越经验对象的、并用以解释经验对象的知识,因而是一种源于经验、但又超越经验的知识。哲学和科学作为人类理论思维的基本方式,都具有这种“超验”的特性。

第二、哲学的超验性还表现在它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式上。人类思维概括和解释的对象,不仅包括具体的事物,而且包括整体的世界。哲学思维就是从寻求对世界的统一性解释而萌发和形成的。用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的说法,哲学就是一种研究“实是只所以为实是”、“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学术。而在这种“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的过程中,古代哲学就已经从寻求现实的因果关系而逐步地转向探询世界的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从而把世界的统一性视为超越经验而为思维所把握的“本体”。研究对象的超验性决定了研究方式的超验性,所以哲学研究所采用的也大多是超验的方法,比如思辨的、逻辑的、辨证的方法等等,都是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这也是哲学的超验性的表现之一。

第三、哲学的超验性还表现在对科学的超越。作为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方式,科学和哲学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二者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决不能简单、武断地认为谁更高级,把哲学视为凌驾于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但轻视哲学的作用,把哲学看作科学的附庸的“科学主义”同样是对二者关系的误解。因此,哲学对科学的超越应当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一个最终的目的。我们常说哲学来自于对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这种概括和总结决不是科学成果的简单汇集,而是要从中寻找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规律性的东西,是对科学成果在理论上的升华。

3.哲学的批判风格:

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清理地基”的渴望与要求。人类文化的各种样式,都有构成其自身的根据,也有评价其自身的标准,还有规范其自身的尺度。各样文化样式构成其自身的根据、标准和尺度,可以说是各种文化大厦得以构建的“地基”。哲学的批判,就是批判的反思这些作为“地基”的根据、标准和尺度,进行“清理地基”的工作。这种“地基”的清理工作是无穷无尽的。这是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218页)。哲学的批判精神,是一种“带有敬意的批判”。哲学史上的任何有价值的哲学理论,都可以说是带有一种“合法的偏见”——它既有历史的合理性,又具有内在的否定性。任何一种真正需要批判的哲学,都是具有某种哲学史地位的哲学。摩尔顿。怀特在《分析的时代》一开头就提出,几乎20世纪的每一种重要的哲学运动都是以批判黑格而哲学开始的,而这正

是对黑格尔“加以特别显著的颂扬”,因为他不仅影响了“当今世界最盛行的三大哲学”的创始人,而且还支配了各种“技术哲学运动”的奠基人。哲学是人类的艰难而曲折的自我认识的历史。每个时代的哲学的永恒魅力,并不在于他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添了多少财富,而在于它适应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以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人类存在和人类理性面对的巨大困难,以深刻的哲学批判去寻求新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人类提供自己时代的“安身立命之本”或“最高的支撑点”,并为人类的进一步发展提示新的道路。因此,对于以往的哲学,既要解释它的内在矛盾而予以深刻的批判,同时,又要充分理解它的历史合理性而予以“带有敬意的批判”。

(编辑:莫凡)

作者:苏州大学管理学院哲学专业 衡孝庆 新闻来源:光明网

下载科技哲学的反思(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科技哲学的反思(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技术与哲学2【182套】大全

    17、18世纪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9221932年苏联计划科学推行受阻的文化根源及启示19281938年德国军事技术对华转移与南京国民政府军事现代化建设20世纪的生物学革命及......

    《哲学》、《经济政治》课教学反思(共5则范文)

    《哲学与人生》 《经济政治与社会》 ---教学反思 磨丽萍我从事了多年的德育教学工作,我一直在思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一般会处于什么样的心理状态之中;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

    读书笔记--哲学[共5篇]

    传统道家经典---《庄子》 作者介绍 庄子,姓庄,名周,字子休(亦说子沐),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 他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

    哲学演讲(共5篇)

    王雷泉教授: 真正的引导需要大师。二千五百年前,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出现过伟大的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他们几乎在同一个时代出现,哲学家雅斯贝尔斯称......

    哲学名人名言(共5篇)

    1、死并非生的对立,有时候生只是死的另一种形式(尼采) 2、人从来不曾经历过死亡,所以这一刻活着即是永恒(维特根斯坦) 3、财富的意义在于更好的完成义务,而不是逃避义务(卢梭) 4、......

    哲学故事(共5则)

    2.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们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

    依靠科技的反思

    依靠科技,丰富教学手段的教学反思 邱美芬数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化是实现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是应时代之需而提出来的,重视实验教学及现代......

    高三哲学课复习教学反思

    高三哲学课复习教学反思 巴东一中谭文武 政治高考中,哲学常识约占了三分之一的比重。因此,高三复习课,哲学常识的复习非常重要。同时,哲学常识在平时教学中就存在学生生活经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