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哲学演讲稿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公正与教育,可能有点扯。
有这样一个传说: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因为他以后可能做科学家;考80分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要对他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你孩子的老师;不及格的学生你还是要对他好,因为他以后可能给学校捐钱;作弊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因为他以后可能是你的上司。
这原本是美国民众用来讽刺政客的笑话,但被巧妙地翻译之后,对于大陆地区的老师也是非常适用。
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环境下,这样无奈的观点,也许比单纯的教条更能约束教师,使之在教学过程中有相对公正行为。教师是普通人,中小学的教师在一般的观念中不算是成功人士。因为对不确定的未来,而使普通人现在的行为变得有所约束。当人们普遍崇尚物欲的时候,反过来也可以利用逐利的心态和不确定的因素约束人,如同宗教的教条一般。
然而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在一个班级中,教育的公正实现的主导因素,必然是教师的内在素质。
公正的含义,我相信大家在上次课的时候就了然了,我在这里便不多说了。
我们先枯燥地来看下实现教育公正的现状,我这里提到到的更多的是有何难点。我国贫富差距的加大和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教育体制也是加大教育不公正的因素。我们的教育,单纯的选拔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选拔和完善个人相结合的作用。因此,学校以成绩分人。学生独特才华难以展现,因此单一考试本身就是一件对每个人都不公平的事。
教育的产业化,使教育衡量的指标单一,教育资源向较发达地区集中,而造成类似垄断的现象。
我相信教育的公正,最难实现的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尽可能地做到在单一考试制度下,公正地评价一个的才能以及教育一代有公正之心公民。
以下来讲一下一个小小的教师如何在上有领导,前有学生,后有家长的处境下实践教育的公正。
这是我所能想到的小技巧,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梦中4策:
1.首先,教师要有开放容纳的心态。这里要引用项可上同学的一句话:教师不应该做把树木修剪的一模一样的园丁。同样,我们的公正也不是用一模一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即公正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不平等的方式来达到公正的目的,以达到一种平衡。
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因此首先必须认识到,对待不同的学生,用同样的评价方式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比如以考试衡量学生水平的高低就是如此。
2.在地里学中,地表水有一个作用就是让地表趋于平坦。教师需要学习上善若水的境界,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名利心,面对诱惑,克己,才可以做事不明显偏心,做出相对正确的判断。不至于忽略传统意义上差生,心存偏见,贻误学生的人生。
3.“保障机制的建立”。一个班,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个鱼缸一样的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不可避免地有强者和弱者,即便是一个鱼缸这样360度透明的小小的生态系统。教师作为生态系统中实权的掌握者,给予强者较多的资源和赞许是应该的,能者多劳;同时相对的弱者应给予他们最大程度上的帮助。
事实上,教师帮助行为有偏差的学生所花的精力应远远大于照顾好学生的时间。教师
因抱着这样的想法,这些现在表现不好的学生只是没有找到适合的舞台和方式展现自己的才华,而我的职责就是帮助他们发现这个舞台。
套用火影中自来也老师的一句话:培养一个本来就是天才的人有什么意义?
再说得势利一点,作为中学,最看重的是升学率,你尽力多培养一个浙大的或者10个普通一本的,高层会选择后者。
若能够做到这样,离相对的公平应该不远了。
4.为达公平而采用的班级管理的手段,可以部分效仿和改良企业管理的方式。(仅指手段,其目的不可认同)。
其一:信息搜集。作为一个班主任,要尽自己最大努力了解到每一个同学的状况,以便在遇到事情时,可以更多理解学生行为的原因,以做出可以让更多人接受的判断。包括及时与家长沟通、善于从其他班同学那里了解信息等等。
其二:学生危机公关处理:遇到突发状况,教师必须保持冷静,以保护学生为第一要务,尽可能最的时间内了解真相。尽可能低调处理事件,保护学生自尊心。
其三:调动每个人潜能。企业管理中有一句话,团结好人,是为了做成事,团结坏人,是为了不坏事。当然,班级里没有好人坏人这样的说法,但在任何一个班级活动中,由于个人能力和喜好的关系,必然有的积极推动者和消极阻碍者。教师要做的是不将消极的人排除在外,班级活动的大门永远为他们打开。让每个人人都感到是一份子,我想这也是在教育中实践公正的方法。
以下为妄自揣测,如有得罪,不胜荣幸
在下认为,世界上最可怕的民族性格有两种,一种是高度服从,纪律绝对化,造就了法西斯;另一种是自私胆小愚昧从众,造就了文革。最为可怕的是,事实上这两者都是可以由教育造就的,前者,以日本为例,日本人的大东亚共荣教育恐怕持续了至少两代到3代人,后者来源于中华民族自古,尤其是明清以来的奴化教育。(看看现在的公务员就懂了,我一个表哥也是当公务员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民族。
如今教育的乱像,多半来自教育产业化和自身定位的错误,把学生弄得像产品,学校像加工车间,最好除了出厂日期,其他都一模一样。
回归教育的人性,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吧。这个也不是一个小小的老师所能左右的了。
我希望将来有幸成为老师的人,要像培养继承人一样,公正地教育每个学生。
只有公正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公正的一代人,只有公正的一代人,才能实现官媒口口声声的公平正义,对吗?
教师的本职是教育人,不是教人考试。谢谢!
第二篇:教育哲学
从教育史上看,一种新的课程教材价值的大小取决于是否提出了
新的教育哲学思想和新的教育目标体系。特别是教育哲学领域的问题,涉及课程改革的根本,是课程教材编制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我们力图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对初中科学课程编制中涉及教育哲学的一些问题,作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一、初中科学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我国中学学科教育中曾经强调双基教学,把科学教育目标具体化为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由此发展出精讲多练的教学法,这正是传统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这种教育思想裨上反映了人们对科学教育价值和功能的认识。在50~60年代,人们认为科学教育的本质和功能是使学生认识自然,获得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到了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科技人才的断层。当时,党和政府提出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可是,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最大困难是,科人才奇缺。所以,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就成了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成了教育界第一等重要的任务。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便理所当然的成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这个时期,科学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被理解为培养更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求。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功能被确定为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科学教育的价值和功能便相应地被明确为提高国民的科学素质。这是建国以来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的根本性的变化。但对什么是科学素质以及如何培养国民的科学素质等问题,迄今还没有形成共识。从课程编制的角度考虑,笔者认为以下问题是科学教育应该研究的问题。
(一)初中理科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培养未来的学科专家,而是使所有受教育者具备最基本的常识、能力和情感。教育的结果要引起理念和行为上的变化。
(二)科学素质的核心是科学理念。科学理念是人对自然筇 科学的基本看法,包括正确的自然观、科学观、科学思想和科学认识论,表现为科学精神、科技意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学认知的框架,确立行为取向和态度。因此,科学理念是一个人参与科学学习和科学活动的基本支撑点,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初中科学课程,不能无视这一点。
(三)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具有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科学基本能力,这种能力包括:
1、对重要的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的理解;
2、把相关的科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能力;
3、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4、能理解科学技术的特点,并能据此进行判断;
5、能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的关系,并关心其发展。
(四)一个人的科学理念和科学基本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在对具体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过程中,通过内化、升华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任何科学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任何科学思维和实践的活动,都必须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其结果又表现为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便越来越丰富,能力水平也越来越高。同时逐步建立起对自然和科学稳定的兴趣、观点和态度,并最终上升为科学理念。
(五)初中科学课程的内容不应过于形式化、专业化。那样的课程难以联系实际,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不利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对科学有一定了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还会使学生的思维和视野过早地受到学科的局限,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应突出能在认知发展上起“先行组织者”作用的基本概念,增加科学过程、科学方法与科学史的内容。
(六)不能把科学与技术混淆,也不能以为通过对科学的学习就能提高科技水平和能力,教育要适应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初中科学课程应实施科学、技术、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即STS教育。STS教育主张科学为大众,强调合作和参与,强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兼容。其基本精神是要把科学教育与当前的社会生活、生产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求科学技术能够更好
地为人服务。
二、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指导
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60年代后生态学研究的繁荣是自然科学的一大发展,并被迅速引进到社会科学领域,建立了社会生态学等交叉学科。但是,随之而来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复苏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人本主义是一种从生物学意义上解释上的学说,德国哲学家费尔巴是其主要代表。费尔巴哈认为,世界上除了自然以外,再没有其他东西,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的最高表现。他说:新哲学(指他本人的哲学)将人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做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将人类学连同生理学当做普遍的科学。[1]自然主义则试图用自然原理来解释社会现象,如用自然规律、气候条件、地理环境、种族特点等来解释社会发展。恩格斯曾指出:这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
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为科学”和“社会生物学”正是这些思潮的产物。行为科学把动物笔为学的知识向社会领域推广,把一切社会现象都还原为行为,把行为作为研究社会的基础;社会生物学以生物学知识为基础来探索社会学现象。如果从行为科学和社会生物学出发来说明人与自然相统一,并以此为中心概念建立科学课程体系,结果必然会如同19世纪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用进化论和生存斗争来说明来解释社会现象一样,把学生和思维引入歧途。因此,我们在科学课程中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避免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错误,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自然的进步;另一方面,又要让学生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员,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自然规律,要不断调节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使两者趋于和谐统一。我们应当使学生就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一种既积极能动,又唯物辩证的观点。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态观、环境观、资源观和人口观。
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人类发展观
60年代,西方社会面临日益激化的各种社会矛盾和日益尖锐的全球问题的困扰,工业污染严惩能源危机频频发生,南北差距加大。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末的存在主义哲学迅速流行,成为西方的主要哲学流派。存在主义脱离人的社会性来考察人性,认为人在选择和创造本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不受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由社会实践和社会条件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的这个基本原理。同时,存在主义对人类发展前景又充满了悲观主义,它把人生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上,认为人的存在只是一种变幻莫测的意识冲动,只有死亡才是不可避免的。
存在主义是西方社会各种矛盾和危机的产物。60年代初的西方社会危机,使一些人对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失去信心,对人类的命运和前途感到忧虑,但又找不到出路,存在主义刚好反映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因此,存在主义盛行时,其影响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哲学范围而波及西方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70年代初,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1970年)和《经济痉挛》(1975年),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年)等影响很大的著作都反映了这种社会思潮。这个时期的国外中学科学课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其表现以生态悲观主义最为突出。它们在讲述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面临的紧迫问题时,都有很强的危机感。有一定的危机感这是好事,但讲过了头,就会走向历史唯心主义。对这
第三篇: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名词解释
1、什么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名词解释)
2、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
3、广域生存和局域生存(名词解释)
4、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型
5、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再生
产理论、抵制理论、博雅教育
问题
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形成背景
2、墨子人文主义观点
3、什么是墨子的强说之教
4、墨子非月非命教育哲学思想
第四篇:教育哲学
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正是针对社会任何成员而言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特别是依据个体所扮演的角色、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涉及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制度适度调节的分配表现出既合理又公平的价值取向。
教育公平关乎教育活动中操作层面的事情,只需遵循同一标准,意味着教育现实中在条件相同情况下的同等对待,强调着衡量教育利益关系上的“同一尺度”,是对教育制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公平侧重于个体之间利益的均衡分配,公正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本质是对一定的人际关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反映,公正的事情一定是公平的,公平的事情未必是公正的。教育公正被作为一个。相比之下,公正的“应然”成分更多一些公平则带有更多的现实成分。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主要是一个反映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关系的客观事实的概念,而教育公平则主要是一个主观概念,是人们根据对教育平等事实状况的主观体验所作的一种评价。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育平等强调的主要是“怎样”,属于实然状态;教育公平强调的主要是“应该”,属于应然状态。教育平等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教育公平则是对这种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的一种价值判断。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核心,也是教育公平的载体和实现手段,如果不能保证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那么也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如果抽掉了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就成了空中楼阁。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和永恒理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是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保证
教育公正与教育平等
1、平等存在着“过度”的可能性,而公正则不存在“过度”的可能性,所以合理的平等才具有公正的性质。
2、相比较而言,公正所涉及的范围要更为宽泛一些,平等涉及的范围则明显小得多。正是由于公正这一理念的内涵包含了平等、自由和社会合作几个方面内容,所以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公正自然广泛涉及到了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社会规范、社会主要规则及主要政策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正是一种体系化的集合。相比之下,平等只是这种“体系化”中的一项属性、一个层面,尽管这项属性或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从公正与平等的分析延伸到教育领域,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公正的范畴涵盖了教育平等。具体讲,教育公正是针对最大多数人和事,是以教育制度和规则来约束,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失当教育行为纠偏”,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寻求平衡点,保持一致而进行的活动。在教育领域,平等并不能代表公正,有时为平等而平等可能成为不公正的起源。
3、公正概念往往倾向于认同现实社会,而平等概念则往往存在着一种抵触现实社会的倾向。
第五篇:教育哲学论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 程 名 称: 教育哲学 课程论文题目: 陶行知与杜威的教育哲学比较 姓 名: 杨哲 学 号: 2013300254 所 在 学 院: 教育科学学院 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
2014年06月14日
陶行知与杜威的教育哲学比较
杨哲
摘要:陶行知和杜威作为教育家都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研究教育现象的。虽然两人都倡导生活教育,但是,同一词语包含着迥然不同的内容。至多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原因就在于两者的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是根本不同的。陶行知的教育哲学是以社会生活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的实践的教育论;杜威的教育哲学是以个人生活为主体,以主观经验为基础的唯心的经验的教育论。在21世纪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竞争关键在于普及教育。而教育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理论,所肩负的批判与创新的任务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杜威;陶行知;教育哲学;批判;创新
一、教育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1.教育哲学的功能
教育哲学的功能在于它是联接哲学和教育的中介,是传递哲学对教育指导作用的中间环节。哲学对教育的指导表现在任何时代、不同派别的哲学思想都是首先具体化为相应的教育观和教育研究方法,尔后才能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发生直接的影响。教育哲学作为最高层次的教育理论,这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只有真正理解这一思想,才能更好的发挥这一学科的作用,以促进教育哲学的发展。2.教育哲学的任务
教育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或者作为应用哲学,它的发展同样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派别的斗争。从康德、赫尔巴特到马克思、恩格斯,对教育的本质,即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等等,曾作过许多精辟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揭示了以机器为技术基础的大工业本性,以及在此基础上自然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要素,预示了工厂制度萌发了未来教育的幼芽,并指明了未来共产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以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教育前景。它标志着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诞生。但目前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的系统研究还很不够。因此研究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正确地阐明教育的规律,指导教育实践,是当前教育哲学理论研究的一项重 要任务。在世纪之交,教育哲学所肩负的任务是重大的,它要对教育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从哲学的高度给以理论上的阐明;它要对教育史上和当前教育实践中存有争论的重大问题,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说明;它要根据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技术革命的要求,对教育中提出的新课题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设计等等。特别是我国教育正面临着国际教改大潮对21世纪教育模式的选择,面临着我国的的教育改革—由升学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轨的历史时代,我国教育哲学将迎接从国际到国内教育大变革的严重挑战,必须对教育从理论到方法做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回答。显然,当前教育哲学的重建与发展所达到的水平,与它所肩负的任务相距甚远。这一现状迫切需要更多的同志投入这一学科的建设与研究,特别呼唤哲学理论工作者给予更多的关注,实现哲学与教育的联盟,实现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尽快地使国内的教学和科研与国际这一学科的发展相沟通,取长补短,以促进我国教育哲学的发展。
二、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比较
陶行知与杜威都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去研究教育现象的,两人都倡导生活教育,但是,同一词语却包含着迥然不同的内容,陶行知就学于杜威,又不同于杜威。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以社会生活为主体,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的实践的教育论;后者是以个人生活为主体,以主观经验为基础的唯心的经验的教育论。下面我们就从教育的起源、内容、和目的三个方面具体分析陶行知和杜威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哲学思想。
1、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比较
陶行知在研究教育史关于教育起源的基础上,特别是他的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揭示出教育源于生活的原理。他说教育是“生活所原有”,是“与生俱来”的,生活是教育的最根本的基础。所谓教育是“生活所原有”,是“与生俱来”的,是指教育是生活所固有的,它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有了人类及其生活,必然要求产生
教育,教育是和人类及其生活同时出现的;教育产生于人类生活的客观需要,教育是在人类祖先为了生存,在向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必然的客观的产物。
杜威关于教育起源的观点与陶行知是根本不同的。杜威反对教育史上的教育心理起源论,主张生物起源论,他认为“教育是根据于自然的兼赋”,教育起源于个体本能能力发展的需要,和个体生活适应之需要。所谓教育起源于个体本能能力发展的需要,是指教育是为了满足儿童个体的各种先天的本能的能力的生长与发展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教育就是适应这些天生的本性的“自然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所以“教育即自然发展。” 陶行知和杜威两种不同的教育起源论,反映出两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陶行知关于教育是“生活所原有”是“与生俱来”的是起源于生活和生活主体的人的教化之需要的观点,在教育起源问题上他坚持了辩证唯物论的哲学立场。而杜威关于教育起源于个体本能能力的生长、发展和个体适应生活之需要的“生活”是指的生物学上的个体适应环境的“适应性生活”,它既是指的个体的生活,又是指的消极适应性生活,它与陶行知的社会的、积极能动的生活实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个体的人及其生活生物学化、抽象化了起来,用一种脱离人类生活实践的观点,孤立地去看待教育的起源,否认教育的客观来源。杜威的教育起源论,实际上是生物起源论的翻版,最终走上了先验论。
2、关于教育内容的比较
陶行知不仅揭示了教育起源的客观基础,同时又指出教育的内容取决于客观的现实生活,指出教育是“生活所自营”的,必须“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激烈地抨击以文字、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弊端,主张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陶行知认为,“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为了“用生活来教育”,陶行知在组织方面便提出了“社会即学校”的社会生活教育的主张。这一思想,揭示了教育的科学内容,奠定了它的客观基础,从而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教育的弊端。
杜威是教育史上第一个反对以文字、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的,并且提出了以儿童的活动与经验为中心的“童心的转移”的主张。他同样批评传统教育“消极地对待儿童,机械地使儿童集合在一起,课程和教法的划一。
那么陶行知与杜威都反对传统教育的以文字、书本为中心的弊病,二者有没有区别呢?笔者认为,“教育生活化”与“用生活来教育”是杜威和陶行知在教育内容上的根本区别。“教育生活化”的“生活”是指的儿童个体生活为基础,是指的儿童个体的思想、冲动、兴趣、习惯等等先天的本能的生长、发展的生活,这种生活是脱离社会的,是日常的家庭生活,是儿童的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活动的生活,一句话,是儿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是对儿童当前有利的生活,是儿童适应环境的适应性的生活。
由上所述可见,杜威以个体的生活与经验为教育的中心内容,所以杜威把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活动定为学校的四门基础课。杜威关于以儿童自我为中心的生活与经验的教育内容的观点,是他的主观经验论哲学在教育上的表现,这是一种典型的实用主义的教育主张,它明显地同陶行知的“用生活来教育”的主张具有本质的区别。陶行知虽然十分重视“用生活来教育”,在生活中进行教育,但是对书本知识、文化遗产并不抱虚无主义态度,他不是读书取消论者。他不仅指出书本知识、文化遗产不能不学,并且还以科学的态度阐述了如何正确地认识与对待书本知识、文化遗产。而杜威对于书本知识、文化遗产则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从根本上否认学习书本知识、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他说,传统教育用以学习的教材只是和过去的事实和观念密切联系,对应付现在和将来的问题却很少有好处。杜威只重视直接经验,极力倡导并推行“做中学”。杜威对待书本知识、文化遗产的态度,表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鲜明特点。
3、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比较
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陶行知反对传统教育为教育而教育的超然教育和升官教育,提出了“促进自觉性之启发,创造力之培养,教育之普及,生活之提高”的生活教育目的。他的教育目的论,把为个人与社会,为培养人才与促进社会之改造,辩证地统一了起来。为个人是为了社会,为社会也就是为了个人,培养人才一是为了改造社会,改造了社会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从而纠正了传统教育目的论的片面性。
杜威在教育目的问题上是以“无目的论”的姿态出现的。所谓“无目的论”是指在教育之外无目的,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教育过程与目的是一回事。杜威的教育目的论与他的哲学目的观是分不开的。杜威对目的的看法是比较复杂的,既有唯意志论的目的观,又人合目的性的目的观。这是与他哲学上的主观经验论和生物学上的庸俗进化论,以及心理学上的机能主义一脉相承的。杜威认为“所谓目的,就是我们在特定情境下有所行动,能够预见不同行动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并利用预料的事情指导观察和实验”。他认为目的来源于主观经验,目的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的。” 由于杜威把人的目的性与有机体的合目的性,与一切自然趋势与自然混同起来,以及把任何过程的结果与目的混同起来,因而认为教育过程与目的是一回事,并得出教育本身就是目的,教育之外无目的的结论。教育“无目的论”意味着否认教育活动的主体能动性,否认教育改造人,改造世界的意义,这正是杜威把人的目的性与动物的合目的性混淆的结果。
4、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的思考
历史的检验是最公正的。杜威在教育史上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教育家,是他直接大胆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两大弊端:教育与生活相分离;教育不注意研究儿童的自然秉斌,不尊重儿童,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是他指出了传统教育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严重脱离实际的问题,并作了许多论证与实验,力图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作了不少改革的尝试,在教育思想上作了些新的探索;在心理上研究的历程中,成为机能主义的里程碑。杜威在哲学上是一个实用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在教育学领域中,是大力宣传、实验、推行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而且时间最长,知名度最高,影响最大。应该承认在教育方面,杜威有不少可供我们研究、借鉴的思想资料和实验材料。杜威曾经说过:哲学是教育学的一般理论,教育学是哲学的实验室。他毕生力图把二者结合起来。杜威关于哲学与教育学联盟的思想与实践,是对后人的良好启迪。但是,他的悲剧也在这里,由于唯心经验的哲学思想的驱使,他在教育改革方面由强调教育与生活结合出发,而走上自己的反面,违背了他的初衷,形成了一个富有鲜明特色的唯心经验论的教育理论。
陶行知是我国教育界公认的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家,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伟大先驱。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摧毁中国传统教育起了巨大作用,对革命事业作出了贡献,对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也有许多可资借鉴的意义。生活教育理论的实践开辟了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的教育道路。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谈素质教育、提创新教育,似乎这是一种改革、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实,早在上个世纪,陶行知便将这些教育思想、教育方法融入了他的教育实践中。我们今天说:要因材施教,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水平、能力和特长给予不同的教育方法,陶行知称之为“活的教育”;我们说教育学生不能司机、死记硬背,要冲出“应试教育”的牢笼,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之后,自主地学习,陶行知称之为“行是知之始”;我们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之间开展互相帮助的活动,陶行知称他们为“小先生”。陶行知几十年前就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铺好了基石,并为我们准备了一整套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旧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深刻变革,它的实践开辟了从中国国情出发,具有鲜明的人民性的教育道路。毫无疑问,在批判旧教育、创造生活教育思想体系的过程中,陶行知批判地继承了杜威教育理论中合理因素,改造和发展了杜威教育理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摧毁传统教育起了巨大作用,对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也有许多可资借鉴之处。
三、新世纪教育哲学的使命
马卡连柯曾经这样说过:“一般的说来,教育学是最辨证,最灵活的一种科学,也是最复杂,最多样化的一种科学。”教育学既是如此,作为教育理论基础的教育哲学更是如此。在21世纪的今天,各种教育理论纷呈,教育改革的风烟亦呈燎原之势,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哲学如何定位,成为时代赋予教育哲学家的新课题。正因如此,当今中国教育哲学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至少有二点:对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两个领域的批判与创新。
1、教育实践的批判与创新 当前的教育改革实践,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实践,核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又因为应试教育而引起的。针对“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人们倡导“素质教育”。但在实践过程中,却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出现了另一类“浮躁”的现象。似乎选修课程越多越好,忘记了自己的内在的育人根本,而被众多外在的目的所迷惑。并且,教育哲学在批判教育实践的同时,还必须有所创造,有所创新。这就需要教育哲学在批判地审视、合理地解释教育实践的同时,提高实际教育工作者的理性认识能力,指出教育实践可能发展地方向,并对每一种发展作出解释。当前,教育实践之所以出现偏差或步入误区,其原因或许在于教育实践工作者花在应付政策上的时间与精力太多,而接受教育哲学的宏观指导又太少,或许也在于教育实际工作者缺乏在教育理念上的认同。教育哲学家应当帮助教育实际工作者建立起自己的教育哲学观念,这是深化教育改革并使其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2、教育理论的批判与创新
教育哲学的理论批判功能,是指教育哲学在实践批判的基础上,对人类教育思想史上的各种优秀的理论见识的扬弃以及对各种错误的教育理论思想进行历史地、科学地批判。从根本上讲,教育哲学是面向未来的,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教育哲学的研究与发展,是批判与创新的统一,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现实与未来的统一。严格来讲,教育哲学的批判与创新,除教育实践的批判与创新、教育理论的批判与创新外,还涉及教育哲学家自身的批判与创新,因而教育哲学的发展还与教育哲学家自身的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换言之,教育哲学的发展还是教育哲学与其研究主体的统一。教育哲学的发展,有待于一代又一代教育哲学家的不懈努力。而对教育哲学家来说,既需要有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的意识与勇气,又需要有参与教育实践的意识,有敏锐地关注教育改革热点问题的能力,更需要富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年版。[2王玉裸:《追寻价值—重读杜威》,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贺麟:《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4]陶文钊、梁碧莹主编:《美国与近现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5]赵修义、邵瑞欣:《教育与现代西方思潮》,中国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6]金生兹:《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7]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基础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8]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河南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9]《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人民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10]周洪宇:《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1]钟启泉、吴国平:《革新中国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12]《陶行知全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
[13]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4]《陶行知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5]张瑞番、王承绪:<中外教育比较史纲》,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16]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17]张世英:《天人之际—中西哲学的困惑与选择》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8]任俊明、安起民:《中国当代哲学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