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哲学思考题
《教育哲学》思考题
1.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如何让孩子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2.乌托邦精神是中国教育变革的内在力量吗?
3.我的教育理想?
4.钱学森之问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5.“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吗?
6.为什么说“教师应该既是教育者,也应该是思想家”?
7.为什么说素质教育应该成为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主导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8.你认为基础教育阶段“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9.为什么说教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一个提升人生价值的过程?
2012.7.17
第二篇:三个教育哲学的思考题
教育哲学三个专题的具体问题
柏拉图为什么要提出“由大见小”的方法?
柏拉图用语言所塑造的一个人的心灵图像是怎样的画面?
柏拉图提出的培养哲学王的课程体系有什么特点?
柏拉图设置教育课程的人性论依据?
杜威为什么要论“传统教育与进步教育的对立?”
杜威为什么要论“教师的领导者作用”?
杜威为什么要制定“经验的标准”?
杜威学校的课程与教学特点的哲学依据?
杜威所论讲课的错误观念的哲学原理?
萨特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
罗杰斯运用“当事人中心”治疗理论于学校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当事人”的认识论原理是什么?
罗杰斯的理论运用于大学课堂教学是否必然能实现学生做“学习当事人”?
小学生因完不成作业而“自杀”用萨特的存在论可以作何解释?
第三篇:科学技术哲学复习思考题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思考题
1.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什么是自然观?
3.人类自然观的变迁经历了几个阶段?
4.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6.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7.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局限性。
8.什么是系统?
9.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工自然?
10.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1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2.什么是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3R”原则是什么
13.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两者有什么关系?
14.简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
15.简述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
16.什么是科学问题?简述科学问题的来源?
17.“有人说科学认识始于问题,有人说科学认识起源于观察”,试评述这两种说法。
18.试论“科学研究从问题开始”与“认识来源于实践”的关系。
19.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0.什么是科学假说?简述科学假说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考核题型
名词解释
选择题
简答题
论述题
考核方式:开卷
成绩计算:平时40%,期末60%。
第四篇:教育哲学
教育哲学
名词解释
1、什么是实用主义,实用主义(名词解释)
2、后现代主义及其教育
3、广域生存和局域生存(名词解释)
4、教育哲学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型
5、存在主义教育哲学、永恒主义教育哲学、改造主义教育哲学、要素主义教育哲学、再生
产理论、抵制理论、博雅教育
问题
1、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形成背景
2、墨子人文主义观点
3、什么是墨子的强说之教
4、墨子非月非命教育哲学思想
第五篇:教育哲学
教育公正
教育公正与教育公平
教育公正是针对社会任何成员而言所反映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特别是依据个体所扮演的角色、享有的权利和义务而涉及的教育资源通过教育制度适度调节的分配表现出既合理又公平的价值取向。
教育公平关乎教育活动中操作层面的事情,只需遵循同一标准,意味着教育现实中在条件相同情况下的同等对待,强调着衡量教育利益关系上的“同一尺度”,是对教育制度的一种有效的补充。
公平侧重于个体之间利益的均衡分配,公正立足于社会的整体利益,其本质是对一定的人际关系、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反映,公正的事情一定是公平的,公平的事情未必是公正的。教育公正被作为一个。相比之下,公正的“应然”成分更多一些公平则带有更多的现实成分。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
教育平等主要是一个反映教育活动中主体间关系的客观事实的概念,而教育公平则主要是一个主观概念,是人们根据对教育平等事实状况的主观体验所作的一种评价。
教育公平与教育平等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教育平等强调的主要是“怎样”,属于实然状态;教育公平强调的主要是“应该”,属于应然状态。教育平等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教育公平则是对这种客观事实或现实存在的一种价值判断。教育平等是教育公平的前提和核心,也是教育公平的载体和实现手段,如果不能保证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平等,那么也就谈不上教育公平;如果抽掉了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就成了空中楼阁。
教育公平是教育发展追求的现实目标和永恒理想,是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的统一,是二者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育发展水平的有效保证
教育公正与教育平等
1、平等存在着“过度”的可能性,而公正则不存在“过度”的可能性,所以合理的平等才具有公正的性质。
2、相比较而言,公正所涉及的范围要更为宽泛一些,平等涉及的范围则明显小得多。正是由于公正这一理念的内涵包含了平等、自由和社会合作几个方面内容,所以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公正自然广泛涉及到了一个社会的主要制度、社会规范、社会主要规则及主要政策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公正是一种体系化的集合。相比之下,平等只是这种“体系化”中的一项属性、一个层面,尽管这项属性或层面是非常重要的。从公正与平等的分析延伸到教育领域,可以这样认为,教育公正的范畴涵盖了教育平等。具体讲,教育公正是针对最大多数人和事,是以教育制度和规则来约束,针对现实生活中某些失当教育行为纠偏”,是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寻求平衡点,保持一致而进行的活动。在教育领域,平等并不能代表公正,有时为平等而平等可能成为不公正的起源。
3、公正概念往往倾向于认同现实社会,而平等概念则往往存在着一种抵触现实社会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