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军训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4 21:31: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学生军训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学生军训问题研究》。

第一篇:大学生军训问题研究

兵役学

——大学生军训问题研究

考号: 姓名:

[内容提要] 我国大学生军训工作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军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军训管理体系不合理、军训经费投入不足、军训教学力量薄弱、军训内容单

一、对军训教官的培训有待加强、军训成果未能得到有效巩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军训工作预期目标的实现,如何使大学生军训工作健康发展,再上台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高校;军训;问题:分析

自1985年开始试点以来,我国大学生军训工作走过了二十余年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转发教育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意见的通知》的下发,标志着大学生军训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高校学生军训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军训工作预期目标的实现,如何使大学生军训工作健康发展,再上台阶,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紧迫的课题。主要问题:

一、高校对军训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

(一)大学生军训是提高全民国防意识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高等学校进行以军训为主要方式的国防教育,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强烈的国防观念、高度的爱国热情,而且可以通过大学生的军训带动提高全社会的国防意识。此外,高技术战争和信息化战争需要有大批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的后备力量,军训工作对大学生国防意识、军人作风、吃苦精神、纪律观念的培养和基本军事技能的训练,也是培养国防建设人才、培养预备役军官和储备高素质后备兵员的一项战略举措。

(二)军训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军训可以使大学生学到人民解放军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增强组织纪律性,还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军训管理体系不合理

(一)由于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对军队与教育行政部门在学生军训工作中的权责进行明确划分,使得高校与军队在学生军训工作中的联系是非正规性的,目前除了

部分试点高校学生军训由军队总部安排部队承训外,绝大多数高校需要自己联系部队,由于学校与部队的联系是非正规性的,使得学校军训工作正常开展受承训部队自身训练任务的制约,当时间上发生冲突时,学校的军训工作就难以保证。

(二)目前各高校的军训工作管理体系主要是由学校一名副书记挂帅,武装部和学生处牵头,以基层院系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开展军训工作,即军训工作由学生管理部门主抓实施,显然这样的军训管理体系与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存在不协调。由于军训已经被列为高校的一门必修课(2001年4月28日《国防教育法》颁布后,军事训练应列为普通高校学生的必修课),那么就应该由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按照教学规律统一纳入教学计划,参与负责军训教学工作全过程,并进行教学管理、检查和考核。只有把军训工作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对训练科目、理论教学进行考核,军训工作才能引起学校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促进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军训工作在高校教学中的正常化、系统化、规范化。

三、军训经费投入不足,后勤保障不到位

我国在《兵役法》、《国防法》等法律、法规中对学生军训工作提出了要求,但这些法律法规文件只是从宏观上作了要求,缺少具体的操作规范,可操作性欠缺,军训经费保障等方面还缺乏具体的规范。各高校对军训工作的经费投入没有完全按照专业课程的建设经费进行投入,如课程建设费、教师讲课费、师资建设费等一般都未按比例进行投入。由于经费的不到位,造成各高校的军训工作一般都是在保证基本训练的情况下低水平运转,教学内容除队形、队列的常规训练外,其他科目无法正常安排,同时也使得参与军训教学的教师和教官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显著。

四、军训内容单一,水平较低

高校军训的内容主要有三大部分:一是军事理论思想等内容,二是与军事相关的知识技能,三是基础军事课。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军训内容长期停留在一些基础课目的训练和体验军营生活上,与中学生的受训内容几乎毫无区别,训练内容单一重复,水平较低,缺乏与学生专业特点相结合的分类训练,例如医学专业与战场急救相结合,计算机专业与数字化作战相结合等,简单地把军训看成是短期效应的分列式表演、歌咏比赛、内务评比,忽视了军训应当是开展国防教育、理想教育、提高学生组织性、纪律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尤其是国防知识和军事理论的教育流于形式或被干脆取消,从目前全国各高校军事理论课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仅以一两次集中上大课讲解为主,缺少系统性、连贯性。

同时,虽然军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各高校也对军训设定了相应的学分,但由于军训缺少实际内容,使得在实际执行当中子虚乌有,只要参加了军训,所有的学生均可以取得相应学分,使得考核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五、对军训教官的培训有待加强

教官是新生入校后接触的第一任教师,其素质的高低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训练积极性以及今后的大学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教官的素质除了要满足最基本的教学要求之外,还应当在师德、教书育人等方面有突出的表率。

目前多数高校采取的是从当地驻军单位聘请教官开展军训教学,驻军单位也都是在保证自身训练、执勤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挑选优秀官兵帮助地方院校开展军训工作,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地方院校军训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驻军单位和高校普遍缺乏对参训官兵进行较为系统的培训,部分教官对军训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不清楚、不到位,未能将军训工作与党的教育事业联系起来,缺乏责任心,对军训工作敷衍了事,部分教官自身素质不高,语言粗俗、行为散漫,尤其是有些教官刻意地在军训过程中与学生发展恋爱关系,不仅违反部队的纪律,也对大学新生在恋爱观问题上造成错误导向,严重影响军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六、军训成果未能得到有效巩固

各高校对新生入学后集中时间的军训工作普遍比较重视,但对军训结束后如何保持军训成果缺乏应有的重视,缺乏必要的措施保障,使得通过短期集中军训取得的成果在军训结束后很快就丢失殆尽。大多数学生在军训过程中对自身的要求非常严格,从精神风貌、组织纪律,到言行举止、宿舍卫生等方面都努力向教官学习,这种通过强效化教育所收到的成效,由于未能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巩固,往往很快就消失掉了。军训结束后,大多数学生如释重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精神风貌、组织纪律、内务整理等方面很快出现下滑,被子不叠,宿舍脏、乱、差等现象很快就表现出来,与军训期间的表现形成强烈反差。

七、对参训学生的思想和心里干预少

学生在集中军训过程中的思想和心里状态对军训质量有着很大影响。大学生参加军事技能由于生活环境差、身体能量消耗行为约束和心里承受力随之思想和心里状态也会发生较大变化,目前军训组织者对这些变化规律掌握尚不能根据不同军训时期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和心理疏导工作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和训练。

八、军训教学手段滞后

理论教学过程中只是以大课讲解为主,缺少讨论式、对话式、运用多媒体等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有效方法,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复述教材内容,涉及当今世界军事形势和未来战争展望的内容较少,尤其是缺乏自己的分析和见解。许多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由于多媒体手段应用较少,缺乏教学模型和与军事教材相配套的军事科技教学录像片,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致教学效果较差。

九、尚未建立保持军训效果的长效机制

目前,高校军训的基本模式是新生入校后集中分批短期训练,训练时间、内容、方式相对集中,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完成规定的训练科目,严格按照军队的条令化要求进行活动。这种强化教育对大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而且成效也是显著的。但问题是这些“成效”在军训任务完成后很快就会消失。特别体现在学生“内务业绩”迅速下滑。因此,有必要在强化训练的基础上,以“短期效果”为桥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军训成果的长效性。

十、领导重视不够

学生军训工作的开展,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随着普通高校军训工作的全面展开,学生军训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如军训经费不足,军训内容多,军训场地受限和军训时间少等。许多领导认为,只要组织新生开展军训就可以了,至于军训的时间、内容、军事理论课教学和训练军事技能质量等不那么重要;上级政府部门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军训只是走过场而已。许多院校也没有把学生军训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列入议事日程,统筹安排;没有按照军训大纲要求加强军事学科建设,改进军事教学手段,完善训练教学设施,提高军训课教学质量。

大学生军训问题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军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在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学生军训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是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措施。地方各级政府和军事机关要从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学生军训工作的重要性。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军事部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学生军训的方针政策,明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对学生军训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估。其次,军训办公室选派哪些具有较高学历、职称,有较高军事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有高度责任感、事业心的教员到高等学校授课。第三,各院校要把学生军训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摆在议事日程,统筹安排,并解决好军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按照军训大纲要求,加强军事学科建设,改进军事教学手段,完善训练教学设施,提高军事课教学质量;要重视军训成果的巩固和发展,把巩固军训成果与建立良好校风学风,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具体地讲,各高等院校在组织实施学生军训工作要逐步实现四个转变:一是从被动应付进行学生军训转变为自觉主动进行学生军训;二是从满足于一般性完成学生军训任务转变为积极探索军训内容,不断追求提高军训实际效果;三是从学生军训工作与其他教学环节相割裂转变为将学生军训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使军训工作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从只强调培养学生组织纪律性转变为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合格人才。

二、建立稳定的教学机制,军事课融入学校教学体系

目前高校的军训力量基本上是军事教研室和人武部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为了更好地完成军训教学任务,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军事教研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计划制度、备课试讲制度、学生考核登记制度、总结讲评制度等。其次,不断更新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军训学科建设要与其他学科建设同步发展,并

结合军事课教学特点,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军事教学之中,开展多媒体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效果。第三,搞好“三室一库”建设,保障军事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军训教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军训质量的高低。为此,各高等院校要始终把加强教员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首先,要选好配强教员队伍。主要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合理规定军训教员的最低任期;二是规定调整军训教员应把握条件;三是保留一支骨干队伍;四是营造一个较好的“栓心留人”环境。其次,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教员的业务素质。一是采取“走出去,请出来”等办法提高教员业务素质;二 是要严把授课质量关。

四、创新军训模式

(一)适当增加和调整军训时间。

1、在目前军训时间不足的情况下,可对军训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将队列训练的时间缩短,增加技能训练的时间。

2、若要高质量完成现行《大纲》规定内容,建议将集中军训时间延长到一个月。

3、有条件的高校可试行扩展军训周期。即除了入学后集中军训外,在第2、3、4学年内都要分别集中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补训,这样,可使军训质量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提高。

(二)创新教学模式。

大学生军训的内容体系,应在中学阶 段军事训练内容的基础上,有新的跨越和提高。在教学过程

中,要统筹兼顾、科学设计,注意各章节的具体特点,科学选取,有所侧重;军事高科技理论教学没有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条件是难以达到优良的教学效果的。所以,应重点突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利用,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学习兴趣。

(三)调整、规范训练内容。

1、适当增加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如打靶、参观军事科技展览、野外生存训练、军体拳、旗语、信号语等。

2、重点突出加大后备力量建设的内容,据学生专业和未来担负的任务对训练内容进行更新调整,增设本专业在军事上的运用课程。这样就可以将高校培养中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和补充军队所需高素质人才或在预备役中任职有机地结合起来。

3、根据当前形势的发展,适当增加维护社会治安技能的训练,如反恐、防暴、防空、消防、自我防卫、反邪教、反传销等。

(四)改进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注重突出重点,精选授课内容。在军事理论课教学中,应遵照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则,增强教育主体交互性的观念,改变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2、注重理论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授课的吸引力。

3、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尽力做到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多制作电子教案,借助投影、幻灯、录像和模型,广泛运用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视、听效果,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坚持课堂教学与参观、室外作业相结合,尽力营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4、军事技能训练中,应改进训练方法,尽力把学生由被动的“受训”转向主动的“参与”。

(五)建立奖惩和激励机制。

加大检查力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为此,随着学生军训工作的不断深入,要引入激励机制,将学生军训工作纳入高校教育质量评估体系[10]。要根据教学实际,完善教学质量评比制度、监督检查制度、考核验收制度、优秀教师评比条件、学生军训考核标准等,加强制度化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五、强化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

目前,很多学校没有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要求把军训做为学生的必修课管理,导致学生尚未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11]。同时,由于课程建设不规范,讲授内容随意性强,有些内容脱离实际,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所以,必须大力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科建设。

1、完善军事理论教学体系。军事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 学理论体系,是指导军事训练的基本依据系统地学习军事理论,有助于打牢学生思想基础,推动学生军训的顺利开展。应该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和军训要求,有重点地向大学生讲授国防史、现代国防、军事形势、军事思想、现代武器、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现代战争、军事地形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对军训的调研和调整,使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有机结合,组成一整套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2、强化军事教研室建设。首先应建立素质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次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教学计划、备课试讲、学生考核登记、总结讲评等。第三,重视硬件建设,不断更新设备,以适应现代化教学需求。

3、建立健全规范化管理制度。目前高校军训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基本处于无规范、无标准的状态。建议教育部尽快出台指导和规范学生军训的法规或条例,从法律层面上管理学生的军训工作。学校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出台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从而使大学生军训管理走向“有法可依”的轨道。

六、积极开展军训期间学生思想和心理干预

学生在军训期间思想和心理的变化,直接影响学生的行为和军训的效果。为此,军训组织者应该掌握其变化规律,有针对性地对学生思想和心理进行主动干预。

1、强化思想理论和政治教育。军训中必须坚持思想政治工作领先,以此为动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要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细,方法得当,就能激发起参训学生的旺盛斗志和热情[13]。军训前,应做好思想动员和发动工作,军

训中,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做好榜样,并注意时刻关心学生身心健康,及时把握思想变化动态,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早、做深、做细。

2、提高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军训组织者应根据大学生心理变化规律,积极研究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的对策和办法。应该坚持双管齐下的方针: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集中训练期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军训的各关键时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七、建立保障军训效果的长效机制

高校军训实践一致表明:通过军训,学生在政治思想、组织纪律、生活作风上有很大的进步。然而,如在军训后得不到巩固,其作用会逐渐淡化或消失。因此,巩固军训成果应作为提高学生军训质量的重要课题。近年来,一些高校积极尝试各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其他高校效仿或借鉴。如有的高校尝试分时段军训,将军训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有的做到按年级集中住宿,让刚军训完的学生“独立门户”,最大限度地避免“外来影响”;有的利用军事理论课跨度较长的特点,通过上好军事理论课持续·巩固军训成

八、提高大学生军训质量的途径

1、加强对军训工作的组织领导。高校领导应更新观念 , 充分认识学生军事训练工作的重大意义。各高校应把大学 生的军训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计划。要按照军训大纲要求 , 加 强军事学科建设 ,改进军事教学手段 ,完善训练教学设施 ,提 高军事课教学质量。同时 ,要重视军训成果的巩固和发展 , 把巩固军训成果与建立良好校风学风 ,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 设结合起来。各级领导应对军训工作经常检查督促 ,及时解 决好军训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2、在经费保障方 面 ,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合理确定学生军训工作经费

标准、使用方式和范围等 , 确保军训经费的落实。

3、要严格 经费管理 ,坚持专款专用 ,精打细算,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费使用效益。

4、政府和高校应根据实际需要, 进行必要基础投资用于军训专用场地建设,研发军训模拟器材。

5、加强军训期间后勤部门的管理 ,注意参训学生的饮食卫生和科学膳食。在学生人身安全保障方面,对参加军训的学生一定要严格管理,合理和慎重地训练 ,严防事故发生。

九、军训与素质教育

军训与素质教育紧密相联。首先,军训促进了学生政治思想上的成熟,使学生受到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掌握一定的军事知识。开阔了眼界,增强了才干,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开拓他们的思路大有裨益。再次,军训让学生克服了自身的偏见和弱点,调动了自我认识、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十、军训改革

1、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坚持与时俱进。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江泽民同志也指出:“一个民主的新一代没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民族就没有力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新一代领导下,高校军训一定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2、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军训内容。目前军训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学与中学的军训内容缺乏纵深的延续。中学生与大学生军训的内容基本相同,显得过于肤浅和简单化,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军训具体内容各校不统一。有的以国防建设为基点,有的着重于实用性的军人素质训练。这种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训练,往往会给军训工作带来局限性,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大小不一。因此,围绕军训的主要目标调整和统一学生军训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3、改革教学,提高军训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军训教学质量,应该对目前的军训方法加以改进:理论讲授与直观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借助多媒体、录象和模型等,提高教学的视、听等效果,以发挥学生参与积极性,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与参观、室外作业相结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可适当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武器装备、军队实战演习等,可将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校外或部队营区进行。理论课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对新的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军训这段时间,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指导,要进行集体主义、团队思想的培养,为提高新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军训与科技建军、科学强军的理念相结合,通过军训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热情。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军是时代的要求,从而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所学与肩负的保卫祖国责任有着紧密的联系,建立科技报国的神圣感和使命感。让学生了解军队在新时期的作用和任务。对学生进行军队建设、发展历史现状的回顾与评析,让学生理解在21世纪的国际形势下,在中国特色国情中,中国军队所承担的使命和任务,激发爱国、爱军热情。在军训中,要让大学生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军人的角色,在思想政治、军事技能、组织纪律等方面能体会到做一个新时期军人的感觉,认识到军人的使命和任务,学习到军人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领悟到军人的光彩和荣耀,把普通公民当几年义务兵的内涵和过程尽量浓缩在其中,让大学生有个大概的了解和体会。

参考文献:

[1]李松竹,沈有生.高校国防教育的一个理论误区浅析[J].理论月刊,2006,(8).[2]范金兵.高校学生军训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4).[3]胡亚军.浅析高校学生军训工作中的薄弱环节[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5 [4]杨大伟,胡立宏.高校新生集中军训的质量问题[J].航海教育研究,2006,(2).[5]刘长文,尚玉海.高校学生军训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工业大 学学报,2004,(3).

第二篇:大学生军训工作小组研究

大学生军训工作小组研究大学生军训工作小组主要是研究制订军训计划,做好军训的各项保障工作;了解掌握军训情况,及时解决军训中出现的问题;检查督促军训团及与军训相关的各部门的工作情况,确保军训工作顺利进行的研究小组。

军训是新生迈入大学的第一课,是实现中学生到大学生角色转换的起点,是增强国防观念竞争与合作意识、培养军事技能、意志品质、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生活方式极为重要的途径和形式。

新时代,军训工作体制的创新和研究应顺应时代的需求。如何做好大学生军训工作和建立军训工作的长效机制,是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重要问题.新时期大学生军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不仅仅是军事技能和思想品质的训练和提升,还是关系学生人生发展、良好校风形成和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和健全新时期大学生军训工作体制,需要周密规划,统筹安排,做好军训前期准备工作;加强过程管理,采取有效激励,抓好军训期间工作成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搞好军训后期成果提炼,促进军训成果转化。军训工作的创新思考与研究,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军训工作小组不仅要提前规划军训过程,而且对每一过程做出详细说明,下面是军训工作小组对军训过程的规划。

一、周密规划,统筹安排。

大学生军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军训内容计划、安排、保障及最终汇报演出环环相扣,需要涉及到学校武装部、学生处、团委、后勤、医院及各院系的密切配合。因此必须做到周密规划,统筹安排,协调一致,才能保障军训工作的顺利展开。另外若在军训

中穿插一些军事理论、入学教育、安全教育、文艺汇演、新生运动会等活动,这样既充分丰富了他们的军训生活,缓解了他们的疲劳,同时还达到了鼓舞士气、陶冶情操的目的。

二、加强管理,有效激励。

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军训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军训期间仍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管理,积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保障军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不但要对其进行队列训练,还要加强他们学习军事理论和现代科技的力度,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军事素质。此外,在训练过程中,还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施训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官、带队教师和学生骨干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妥善处置,不提倡学生带病坚持训练。

三、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目前大学生军训多为两周左右的集中教育,其教育效果随着军训结束也逐渐淡化。因此我们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应积极探索和完善军训成果的长效机制,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不断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和素质教育工作。大学生思想活跃,对新知识,新事物,新理论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求知欲,因此,军训必须符合大学生的新特点。军训中要充分利用校园新闻网、军训简报、总结会、标语口号等宣传阵地,成立军训宣传报道小组,不断挖掘感人亮点,大力宣传优秀典型,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我校在学生军训中坚持每日表彰优秀营、连、班,学生日出记者团认真拍摄学生刻苦训练的每一瞬间,对于优秀典型及时在校园新闻网宣传报道,使学生军训士气得到了鼓舞,保持了高涨情绪。

四.加强后勤保卫,保障军训开展

首先军训中要加强饮食卫生管理,严把饮食卫生关,饮食部门负责人每天现场督导,确保学生饮食健康。其次建立医疗保障机制,实行医生随营制度,每天配备两名随训医生值班,及时救治伤病学生和处置突发伤病员。最后,安全保卫到位,训练场地、门口等地方保卫人员站岗,不允许军训无关人员私自进入训练场地,保障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此外,军训相关人员配备对讲机、专用车辆,为工作开展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提供便利。

五.关注学生心理,开展针对辅导

科学分析和把握军训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是确保学生军训圆满完成的重要因素。学生在军训阶段心理变化基本上分为“新奇期”、“疲倦期”、“适应期”和“留恋期”四个阶段。军训初始,大学生对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奇,因此要做好训前动员及宣传工作,让他们明确军训的目的和要求,在思想上真正做好吃苦的准备,引导他们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艰苦的军训之中。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开始出现厌倦期,学生会感到各种不适应,学生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对个别同学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同时指挥部适当安排一些文体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厌倦期后,学生逐步适应军训生活节奏,训练质量和组织律性都得了加强,这时士气可鼓不可泄,要不断鼓励学生坚持训练,克服困难,取得军训的最终胜利。军训后期,学生开始留恋军训生活,这个时期要引导学生巩固军训成果,使他们把军训的收获、体验加以提炼升华,从而从思想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六.深入调查,潜心研究,利于军训科学规范

军训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堂课,如何保证其科学规范,对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日益变化,我们更应当在每次军训结束后,广泛调研,及时归纳

军训工作的发展规律,保障军训工作科学有序地开展。我们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工作原则,始终遵循军训工作的发展规律,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做到科学施训。

以上所有工作就是军训工作小组总结军训过程,不断探索,研究,调查所总结的结果!

第三篇: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摘要: 爱情是生活的调味剂,恋爱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有人说,在大学里不好好谈一场恋爱就算虚度了四年的光阴。而现在的大学生确确实实也贯彻了这个信念,校园里随处可见的情侣,便是最直接的证据。大学生普遍恋爱的确为校园生活添了更多的色彩,但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隐患,大学生因失恋而自杀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对待这个问题。本文正是针对大学生恋爱问题所作的一项研究,试图从恋爱的原因,恋爱的利弊等方面来找寻引导正确恋爱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恋爱问题 原因 利弊 引导 正文: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也是大学校园的热门话题。摆脱繁重的课业压力,带着青春热血进入大学的大学生们,就像重新获得自由的小鸟,自由飞翔。随着时间的空虚与青春期的渴望,恋爱便成了大学生们的普遍状态。而在我们这个小社会中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从,已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本人作为一个在校生,对周围的同学以及学长学姐们做了简单的访谈,得出以下总结。

一,大学生恋爱的动因

1,排解过多的时间带来的空虚与寂寞。经过繁忙的高中,大学课程的宽松一下子不能适应,对于空闲下来的过多时间更是不知如何安排,感觉到莫名的空虚与寂寞,而恋爱正好可以占据这部分时间,同时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充实。

2,缓解孤身一人离家的不适感。

现在许多大学生都是刚刚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刚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人群,难免会有不适感,有一个人陪着度过这段时期,能够有效地缓解这种不适感,感受到类似于家人的关心与疼爱(7)。

3,盲从心理在作祟。

许多大学生看到身边的人都在谈恋爱,自己便也想谈了,也有的则是羡慕情侣们的浪漫,物质生活,也有的是出于嫉妒,攀比的心理,促使他(她)们急于找寻自己的另一半,谈一场令人钦羡的恋爱。二,大学生恋爱的益处

1,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

从恋爱的最初说起,追女孩子也是需要花费颇多心思的,尤其是理工科的男生,在追女孩子的过程中难免要使出浑身解数,开阔自己的思维,施展浪漫情怀,改善理性思维(5)。而在这过程中,甜言蜜语是少不了的,锻炼了男生和女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而大学生的交往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为对方付出的过程,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对方着想,慢慢的学习关心别人也是对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的锻炼。恋爱中和谐,愉快的交往气氛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表达,尤其对于性格内向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一个突破和完善,同时增加大学生在社交方面的自信感(1)。所以说,积极健康的异性交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交际能力,丰富日常生活,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动力。

大学中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两个人在一起更能相互监督与督促,一起上自习,增加学习的时间。若是两个人都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对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全面发展自己,为两个人毕业后还能在一起打下现实基础,那么他们就能相互督促,更加注重学业与个人发展问题。所以说,积极健康的异性交往有利于大学生以恋爱为动力更好的学习,在平时的生活中更注重相互激励,相互督促,以获得更好的未来与发展。三,大学生恋爱的弊端 1,经济压力沉重

大多数大学生都是没有经济来源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各项花销都是由家里供给的。但虚荣攀比的心理在大学生中是非常普遍的,穿衣打扮不能比别人差,纪念日,节日等都要互送礼物,平时各项聚会也要出钱,花钱如流水,生活费月月递增,让家里不堪重负。2,荒废学业

恋爱的男女可能不在一个班级,课程的设置当让也有所差别,而当一方想要出去玩活着想让人陪的时候,放弃的就是两个人的课,有些男女宁愿请假外出旅游,也不愿在学校里上课,更甚者直接在宿舍睡觉来逃课,荒废学业,导致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明显下降。3,引发心理问题

现在的大学生一般都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历过什么风雨,经不起一点点的挫折与打 击,往往出现各种问题。失恋男女有些因为投入过深,付出太大,而不能接受对方的背叛或者分手,有些整天酗酒麻痹自己,有些打架斗殴,有些郁郁不得志,虚度时间,更有些直接想不开寻了短见(6)。

4,乐趣为主,不够投入,浪费感情 询问周围热恋中的朋友,有没有想过毕业后两个人继续在一起,多数人的回答是否定的。这也正是许多人的想法,大学中的恋爱只是为了让自己高兴,不合则分,追求的更多的是一种激情与浪漫,没有对以后进行什么规划,有些则是因为民族,家庭,距离等原因而分手(2),所谓的“大四毕业季即是分手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5,淡化朋友间的友谊

两个人的相处,感情的促进是需要时间来培养的,然而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与朋友们的相处时间便会不自觉的减少了,有些人更是不熄灯不回宿舍,朋友们见不到人影,何来感情一说?

6,破坏了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

任何功利主义的私念都是对这种美好感情的亵渎,也破坏了恋爱者获得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基础。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之上的“功利性”爱情是不会牢固和长久的,任何风吹草动和人生突来的变故都会使之顷刻间崩塌。而且,恋爱观其实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折射,恋爱中的投机取巧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四,加强对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正确引导

1,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现在很多同学分不清恋爱与学业的主次关系,认为学业应为恋爱让路,导致现在的逃课现象十分普遍。学校应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各种讲座,让大学生分清主次关系,以学业为主,了解大学阶段对以后的发展目标及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好好学习,为以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2,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充实大学生活

许多大学生都是因为闲暇时间太多不知如何利用,而选择谈恋爱。的确,现在的大学生活课堂不再是唯一的讲台,学生的时间也就空了下来,而学校有责任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的充实(4)。学校应积极发展各种社团,并有效地组织起来开展各种健康向上吸引力强的文体活动,不但可以使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树立正确的恋爱心理

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性格比较冲动,经历也不多,容易受到各种诱惑。学校应该成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广泛开展恋爱心理指导工作及心理咨询活动,为处于恋爱困惑期的学生及时提供帮助,及时改正他们的错误倾向。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加强学校讲师的心理辅导能力,以便发现学生有种种错误倾向时能及时纠正(8)。

4,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性” 现在在学校外面租房子同居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处于青春期具有性意识的我们也会产生莫名的冲动,可能引发种种不良后果。只有直面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正确地加以引导,才能妥善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友谊、爱情与婚姻的相互关系,理智而健康地面对爱情和自己的未来(3)。

5,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体谅家人辛苦

大学校园里的攀比之风越来越盛,许多同学花钱如流水,不能体谅家人挣钱的辛苦。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没有经济来源“寄生虫”的我们,在攀比时先想一想父母的辛苦,为女(男)朋友买礼物时先想一想有没有需要,出去参加各种聚会时先想一想有没有必要,这样就能节省很多不必要的开销,为父母减轻一点压力。

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有些是积极健康的,也有些是偏颇错误的,作为个人,我们应该在学校与老师的引导下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于恋爱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采取理性的做法,切记冲动,以免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对于错误的行为及想法应及时改正或遏制。理性恋爱,在理性中寻求爱情的温馨与浪漫,走好大学中的恋爱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晓萍

《解决大学生恋爱问题的探讨》

2,董晓璐.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与思考[J].茂名学院学报,2006(4)

3,武俊青、赵鹏飞、卢红等.生殖健康社会科学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6

4,徐长华,刘平,张红峻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中国高教研究》1986年04期 5,《关于大学生恋爱问题的调研报告》

6,王美琐 李俊杰

《大学生恋爱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5期

7,尚洪娟 《大学生恋爱问题初探》

《才智》2012年07期

8,马艳玲 《大学生问题恋爱心理探析》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8年04期 9,沙莲香 《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3年修订版)

第四篇: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摘 要】

爱情是永恒的话题,是大学校园里的热门话题,也是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值青春期,从艰辛的高中步入的大学生,没有了学业的重压,没有了父母的管束,没有了老师的叮咛,就如同打开了鸟笼的小鸟,在蔚蓝纯洁的天空中自由飞翔。随着性生理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渴望爱情,想谈恋爱已成为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心理状态。但是,由于大学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些因素,许多人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恋爱与性有关的各类问题的困扰。

研究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这次主要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辅之以网络调查手段,重点调查了西安理工大学大学生恋爱的相关问题,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大学生恋爱,存在问题,原因,解决对策

【作者】邱鹏徐星刁三维

【正文】

一、总概

恋爱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我们的 问卷中“你正在恋爱吗?”这一个问题上,“正在恋爱”的占35%,“从前从未恋爱过”的占43.3%。而且我们发现大学生对待恋爱的态度是开放的,在“你觉得在大学里谈恋爱对双方的影响”这一问题的回答上,认为“弊大于利”的只占5%。诚然,恋爱对大学生心理成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首先恋爱是青年释放性能量的重要途径;其次,恋爱有助于大学生发展健康的自我概念;在次,恋爱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完善。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大学上恋爱存在许多误区,这些误区产生了众多消极影响,极大地危害了大学生身心健康。

二、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1、恋爱行为的不成熟性

在校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在恋爱中,常显露出其不成熟性,根据我们问卷“你选择你的恋人的因素”这一调查,结果显示如下:

这说明西安理工大学的大学生恋爱选择因素总体上来说还是较为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认,以“感觉”、“外貌”这类为主要选择因素的同学仍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校学生恋爱中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

另外,在“你对‘不问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的恋爱态度的看法”这一问题上,“反对”的只占41.6%,而持“赞同”及“无所谓”态度的却占了58.4%。在“你觉得恋爱与婚姻挂钩吗?”这一问题上,认为恋爱与婚姻不能等同的竟然高达80%。这说明,我校学生在恋爱行为上往往只注重过程而轻视结果。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把恋爱与婚姻联系起来,恋爱仅仅是为了现在的恋爱,至于以后怎样发展很少甚至并没有考虑,在校是恋人关系,毕业之后各奔东西,互不相欠。这种情况极易导致违背社会公德行为的发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针对这种“不成熟性”的行为,建议我们的大学生在一下两个方面加强努力:

①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在恋人的选择方面,最重要的应该是志同道合,即在事业、理想、生活追求、品德、性情等方面大体一致,这样才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树立共同目标,在共同努力中收获和谐的爱情。

②懂得爱情意味着责任。责任是恋爱的基石,大学生恋爱不能有短视行为,要懂得为对方负责,充分考虑两个人在一起的可能性,多为将来打算。责任体现着一个人道德修养,为对方

负责任,才说爱情的真谛。

2、恋爱动机的片面性

在“你想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这一问题,统计结果如下:

“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占77%,“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占10%,“满

足好奇心”占8.3%。这说明我校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方面是比较健康的,但仍有不少人抱有

寻求精神寄托和满足好奇心的不良心理。经过我们的分析,认为原因有二:一是大学生仍然

处于心理成长时期,自尊心过强,在与同学交往中不轻易向他人敞开心扉,形成心理闭锁;

二是因为不少人考入大学后失去明确的奋斗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感到生活乏味。在这种

前提下产生的爱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冲动性,一旦日后寂寞感等感觉消失,“爱

情“会随之结束,这势必给自己,同时也给对方带来痛苦与不幸。

为此,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我们建议:

①正确了解恋爱与爱情,明白爱情即意味着责任,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心理因素为不负责任

地恋爱

②扩大交际圈,交一些知心朋友。尤其是新生,这样可以缓解心理压力,当心情烦躁或者压

抑时,可以向他们倾诉,有利于平静心情,使自己更加理智。

③树立远大的人更加标。这样可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大大减少生活中的寂寞感,充分

投入到学习中,而且还会找到真正志同道合的伴侣,使爱情更加理想。

3、对性问题的困惑

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道德观念虽对大学生影响较深,但是国外“性自由”、“性解放”等思想

观念也逐步影响大学生,使大学生在理智与感情面前不知所措。在“你能接受婚前性行为

吗?”的问卷调查结果中,“绝对不能”占31.7%,“别人可以,自己不行”占25%,“ 不

清楚,视情况而定”占40%,“完全可以,没什么大不了的”占3.3%。而网上调查结果却

分别是:4%、8%、55%、33%。这充分显示在我校及其他大学生中,对婚前性行为具有

较大的迷惑与徘徊。

经研究及调查发现,热恋中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①沐浴爱河,情不自禁。大学生心心理及生理都已走向成熟,再加之年青人的冲动,很容易

偷吃禁果。

②为了牢固恋爱关系。为了了解自己所爱的人而发生性关系,也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表现。爱

情往往可以在性爱中得到升华。肌肤相亲,两个人同时会体验到水乳交融的亲密和愉悦,从

而感到更需要对方。

③好奇心所致。好奇心是万事活动的源头,对异性的好奇及对性的好奇,促使大学生希望用

实际活动来体验及实践一下。

④希望与对方结婚。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对未来很有把握的人身上,他们相信可以通过彼此以

身相许来达成一种责任的共识,这就是社会上很流行的“试婚”。

但是,爱情是圣洁的,并不需要在婚前迫切确立性关系,为了对对方的爱负责。当代大学生

应该放弃许多自己的欲望和及时行乐的思想,使彼此在爱和信任中成长,在婚姻的祝福中享

受永远相爱。所以必须用理智来平息热恋中的性冲动。重要的是应该掌握以下几方面:

①正确认识权利和责任。性成熟后有满足性欲的权利,但不要忘记随之而来的社会和家庭责

任。年轻女性要履行为人妻母的责任,年轻男性要履行为人夫父的责任,大学生阶段显然不

可能承担这些义务和责任。

②培养两性正常的交往。事实说明,异性间的神秘感和好奇心是由于男女青年双方缺乏共

同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交活动所引起的,有了健康的社会交往,会有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就

可以解除男女之间交往必然发展到性行为的错误观念。

③性观念的升华。文明社会中性活动不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且具有更丰富的社会内容。

性是构成人类精神文明和精神需要的一部分,已经渗透交融到工作、读书、运动等领域,这

就是性的升华作用。如果把性仅仅看成需要的满足,就会使人类退化到动物领域。

④学好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卫生、性道德等在内的性知识。养成一种良好的性适应和性

控制能力,防止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杯某些错误观念左右,做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越轨行为。

4、情感依赖较重,承受能力较弱。

在“你认为你的爱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问题上,结果显示如图所示:

图表显示,大学生恋爱面临的问题具有广泛性、繁杂性等特点。这些问题极易导致恋爱破产。

我们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比较脆弱,恋爱一旦受挫,有的失去信心,有的放弃

对美好爱情的追求,有的从此一蹶不振,认为生活中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可喜的是在“如

果当你的爱情失败之后,你的做法是什么?”一题中,结果显示61.7%会“不成恋人成朋友”,31.7%会“发奋学习,驱散失恋痛苦”,然而仍有5%的表示会“再找一个,抚平创伤”这种

做法。虽然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仍有“再找一个”这样不理智的行为。另外,“发奋学习”

虽是一个较好的排遣方法,但是否只是暂时掩盖,将来会不会出现问题也是个未知数。因此,解决好大学生恋爱受挫问题仍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几个应对大学生恋爱受挫的方案,供大学生参考:

其一,不妨静下心来分析一下失恋的原因。找出失恋的原因至少可以让你在理智上能够接受

这个事实,不能只看到失败,更要看到失败的真正意义,最起码可以为下次恋爱提供 借鉴。

其二,失恋后应采取一些切实有效的办法来减轻这种痛苦。可以找一个要好的朋友,把心中

积聚的忧伤全说出来,心情会轻松不少。同时不要封闭自己,生活中还有很多别的女性,以

前沉浸于恋爱可能忽略了她们的存在,现在可以试着将自己的感情转移一下。

其三,坦然面对挫折。我们必须理智地接受“得失互济”的观念,应该知道,世界上有很多

事,是不能尽如人意的。同时,我们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所以,一旦某件事情已成定局,暂时无法改变时,应该挥挥手,把它轻轻放在一边。

其四,积极寻找自身优点。失恋不是一种耻辱,更不是无能的体现。寻找自身的优点可以增

强自信心,确认自己的人生价值,尽快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另外,还可以把精力转移到

你的优点和爱好方面,如打篮球、唱歌等。

5.畸形恋爱心理普遍存在。由于大学生的婚恋观尚未完全形成,无论是社会经验还是个人阅

历都比较缺乏,加上社会大变革的潮流冲击以及外来思潮的不断渗透,由此交织碰撞出多元

化的恋爱价值取向,其中难免有个别大学生痛苦地挣扎在畸形恋的旋涡中难以自拔。在“你

经历过以下哪种类型的恋爱”这一问题统计中,出现以下结果:

图表显示,“暗恋”存在最为普遍,其次是“三角恋”和“网恋”。这说明我校畸形恋爱现象

已比较严重。下面将针对几个重点存在问题加以阐述。

(1)暗恋。暗恋又称单恋,具体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曾经热恋的情侣因某种原因,一

方感情发生变故,而另一方仍留恋旧情,希望对方回心转意;第二种是得不到回报的单向恋,就是一方已向另一方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却没有被对方所接受,但仍然摆脱不了这种感

情的纠缠,希望通过种种努力来争取对方的爱心;第三种是对方毫无察觉,而自己已深深爱

上了,但又羞于表达。

暗恋固然能体验到一种快乐,但更多的感受是痛苦。那么如何走出暗恋的误区呢?

第一,主动了解对方的态度。钟情的一方应主动采取行动了解对方的一些重要情况和对方对

你的态度。弄清楚这些情况后再根据可能性大小来做决定。

第二,勇敢地向对方求爱。与其让这种相思之苦放在心中煎熬,还不如通过适当的方法向对

方表明心迹。

第三,自我解脱,激流勇退。一旦真的被拒绝,虽然痛苦,但也值得庆幸,俗话说“长痛不

如短痛”,爱情是双方感情的付出,知道了对方不爱你,如果还继续单相思的话,与其说是

痴情,还不如说是心理不健康。

第四,及时释放郁积的能量。你可以经常与好友交流,或许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启发和点拨,不至于长时间闷在心里,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畸形念头。如果找不到可以信任的伙伴,还可以

求助于心理辅导老师。

第五,不要盲目再次恋爱。为了摆脱单相思之苦,而寻求一个自己不爱的异性相爱,这种做

法只能在短时间内起作用,慢慢会被另一种痛苦折磨。

(2)三角恋。三角恋是指一个女子(男子)同时与两个男子(女子)建立恋爱关系。造成三角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难以抉择,大学生心理上未完全成熟,无论放弃哪一个都

觉得割舍不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以至于越发难以决定谁去谁留;第二,爱情动机不纯。有的大学生认为恋爱是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感到一开始就确定一个,成功率未免太小,于是自作聪明,抱着“广种薄收”的动机,到处留情;第三,虚荣心理作怪,利用多脚恋爱,显示身价不凡;第四,贪婪心理作梗,“吃着碗里的,瞅着锅里的”;第五,玩弄异性感情。

三角恋爱贻害无穷,不但会影响到同学之间的团结,引发恶性事件,更 不会对自己的爱情

有什么好处。若已陷入三角恋纠葛,那就不妨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三角恋的中心人物常想如果能将两个人的长处合二为一就好了,只可惜不可能。鱼与熊掌只可选其一,是无法回避的结果。我们不应该要求爱人成为心中理

想的形象,而应在于两人之间的心灵相通。

第二,比较权衡,果断抉择。如果你处于三角恋关系中,同时爱着两个人,那么你首先要做的是比较、权衡、然后果断抉择。当你选定了其中的一位,从此就必须将全部的爱情献给他

(她),而对另一位则必须忍痛割爱,明确中断恋爱关系,切不可藕断丝连。在必要的交往

中,言谈举止要有分寸,不能显得过分亲近。

第三,理智自控,和平解决。一般情况下,当三角恋的两个副角知道事实真相后,绝不会善

罢甘休,嫉妒心理可能促使其发生过激的行为。明智的方法是彼此之间不要发生正面冲突,因为副角们都属于受害者,关键是主角的态度,与主角理论并心平气和解决,才是正道。另

外,作为其中一个竞争者,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应豁达大度,不应粗鲁无礼。

第四,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如果你的人品、学识、能力还不及对手,这是就应该有牺牲精

神。要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劣势,应赶快悬崖勒马,退出漩涡,这并不

是无能,而是明智。

第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首先必须好言好语,好心好意的做主角的思想工作。客观、全

面地分析目前状况的根源、矛盾的焦点及危害,使之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产生一种恐

惧感和责任感。切忌感情用事,与主角闹矛盾甚至一刀两断。

(3)网恋。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得人开始上网。不少青年在在网上认识

了谈得投机的异性朋友,就如痴如醉的泡在网上,开始了他们“两情一线牵”的网上恋爱。

我校网恋所占比重较低,但网络作为新事物,具有发展性,因此网恋问题不可小看。

据我们研究,网恋的存在有如下几个原因。首先,在生活压力日益加重的现代社会,人们渴

望宣泄自己的情感,而网络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由于不用彼此面对,一向含蓄

内敛的人们可以更加大胆热烈的表达爱情。其次,网上爱情似乎更符合人们对浪漫爱情的向

往。与现实生活中的爱情相比,网恋不需要考虑房子、收入、家庭背景等现实因素。

然而网络毕竟是一个虚拟的、与现实隔离世界,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网络交流只是人们交

流的一个新手段,但绝不能代替现实生活。网友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沉溺于网上

虚拟的境界,合理把握虚拟网络在显示生活中的比重,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网上的朋友,让爱

情从网恋走向现实。

以上就是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我校恋爱存在的问题,以及经过研究学习提出的解决方案。

【致谢】在本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中,在张萌物教授的指导下,刁三维在撰写、邱鹏在审稿

及修改、徐星在意见建议、校图书馆在提供有关资料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及贡献,在此表示

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王群,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贾晓明,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伍自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朱宝萍,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邹彬,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郑涌,黄希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大学生恋爱心理》,陶国富等,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能力培养》,高雅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

社,2008

【附件】《大学生恋爱调查表》附后

大学生恋爱调查表

同学你好,麻烦你现在做一份关于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问卷,请你花几分钟的时间如实填上以

下信息,谢谢你的合作!

你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 ____年级:

1、你正在恋爱吗?

A、正在恋爱中B、没有恋爱

2、请你用排序法来标明你选择你的恋人的因素

A、外貌B、学历C、人品D、地位E、金钱F、性格G、感觉H、星

3、你想在大学里谈恋爱或者你在大学里谈恋爱最初动机是?

A、看到大家都有男朋友或女朋友,觉得自己单身没面子,满足虚荣心

B、弥补内心空虚,寻找精神寄托

C、对方追求激烈,自己不好意思拒绝

D、彼此被对方的某些优点所吸引

E、满足好奇心

4、就大学生谈恋爱对自身的影响,你怎么看?

A、恋爱令学习、生活更有动力B、分散精力、浪费时间、成绩下降

C、只有“两人”的世界,脱离集体D、影响正常的同学交往E、因人

而异

5、你对 “不问天长地久,但求曾经拥有”的恋爱态度的看法是

A、赞同B、反对C、无所谓

6、你觉得恋爱对恋爱双方的影响

A、利大于弊B、弊大于利C、利弊相当

7、你觉得在大学里谈恋爱与婚姻的关系挂钩吗?

A、恋爱与婚姻二者不能等同B、婚姻可以没有恋爱C、恋爱必然走向婚

8、如果当恋爱失败时,你的做法会是?

A、不成恋人成朋友B、发奋学习,驱散失恋痛苦

C、再找一个,抚平创伤D、报复对方E、悲观厌世

9、你能接受婚前性行为吗?

A、绝对不能B、别人可以,自己不行

C、不清楚,视情况而定D、完全可以,没什么大不了的10、你父母对大学爱情的态度是

A、强烈反对B、不赞成C、无所谓D、支持

11、你认为你的爱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可多选)

A、双方长久生厌B、太过熟悉,丧失激情C、毕业后各奔东西,难在一起D、面临较大经济压力E、面临家人朋友等各方压力F、影响学习,精力不够G、其它:

12、你经历过以下哪种类型的恋爱?(可多选)

A、暗恋B、三角恋C、网恋D、师生恋E、同性

13、你以往的恋爱周期是

A、从未恋爱过B、半年以下C、半年到一年D、一年到两年E、两年

以上

14、如果你对大学生恋爱有什么看法,或有什么想法想表达,请写在下面。

15、我的五条恋人标准:

感谢大家花费宝贵时间填写完这份问卷!

第五篇: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摘 要:心理素质是构成一个人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一个人能否成为合格的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突出,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异常地重要。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问题

1.引言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1]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2.1 社会适应问题

当代大学生基本都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其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一般什么都不管也不干,仅仅专注于学习。而为了让

孩子专心致志于学习,父母总是尽量减少他们与外界的交往,这样就阻碍了孩子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而在中学阶段,学校受到高考指挥棒和追求升学目标的指引,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并不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学生几乎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应付学习和考试,接触和参与社会的机会很少。一旦进入大学,学生就要自己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要独立生活、学习和参与社交活动,同时大学是以综合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对学生提出了跨越式的综合要求。在从单--N多元的评价体系转换过程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面临考验,尤其对大一的新生而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问题[2]。

2.2 人际交往问题

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学生的生活主要集中在校园,其中最直接的就是和宿舍、班级同学及其他人的交往。如果说中学时还能从家庭得到保护和依赖,大学时就需要自己独立的面对,此时人际交往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影响大学生能否顺利愉快学习、生活的重要因素。但是由于中学阶段的生活阅历有限,社交能力不足.许多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人际交往障碍,常常不知所措、无所适从。许多大学生习惯于“自我中心”,缺乏团队生活经验,行为处世时较少考虑他人的感受。而大学生活是一种集体生活,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具有不同性格特征、生活习惯的同学要共同生活,如何处理好其中的人际关系,常常困扰着许多大学生。

2.3 情绪问题

个体在面临不良的社会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紧张的学习节奏时,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紧张、烦躁、焦虑、不安、压抑和恐惧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和排解,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引起心理问题。[4]大学生从中学过渡到大学,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单一的学习变成多重的问题,如生活、人际、学习、情感等,如果一时难以适应,会顾此失彼,使心理承受压力,精神处于紧张和压抑的状态,如果又不能适度地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会引起情绪失衡。

2.4 情感和性的问题

随着大学生性生理的成熟,性心理和性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大学生渴望获得异性的好感,向往建立异性间的亲密关系。没有恋爱的,在爱与不爱,追求爱情中,抑或单相思中徘徊;恋爱的,在怎样恋爱,如何和恋人相处,如何处理爱情和学业的关系中权衡;恋爱失败的,在承受失恋痛苦的同时,要面对失恋,并从失恋中走出,重现调整自己的情感世界。[5]这一切都会给大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困惑。而性心理的不安和性意识的困扰又给大学生带来性困惑。性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性反映,产生性罪恶感。恋爱和性之间的取舍以及由婚前性行为引起的后果和责任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同时由于婚姻

度的开放,大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结婚,在涉列恋爱和性的同时,大学生又多了一个婚与非婚的困扰。

2.5 自我意识问题

大学生往往具有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和自我定位.成就需要比较强烈,追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大学生活展示出来的舞台非常大,大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拓展,向往和追求的东西也很多。[6]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学习之初就为自己设定了各种宏伟的目标。但由于个人能力的局限和个人精力的有限,大学生各种目标之间会发生冲突和矛盾。过高的自我意识,使大学生不能用恰当的方式来认识和评价自我,不能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对待,也就无法在遭遇挫折时及时调节自己的心态,从而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

3.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原因探析

3.1 客观原因

3.1.1 社会压力

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种生存压力感的趋使下,大学生要想跟上迅速发展的社会.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不断进步,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社会发展在给大学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使部分基础条件较差的学生不堪重负,身心承受巨大压力,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3.1.2 生活压力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分配不公正,社会贫富差距明显拉大.阶层概念日趋突现。高校实行缴费制度,高昂的学费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带来沉重的压力。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在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准上呈现巨大的差距。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生活水平较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高校的高消费和消费攀比风,巨大的反差使贫困大学生遭受困窘。[7]

3.1.3 学习压力

现代社会的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社会对人才提出复合型的要求。许多大学生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在专业课之外选择辅修课程,有的修读双学位课程.并且还参加各类证书的考试,有的还要考研、考托福、考GRE、GMAT等等。[8]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考试使大学生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缺乏必要的休息和放松,有的还导致精神的压抑、心理的紧张与恐慌。

3.1.4 情感压力

恋爱关系对现在许多大学生而言是一种切实存在的亲密关系,是大学生活的重要内容,但它也会给大学生带来压力。恋爱关系如何处理,恋爱双方如何交往,在感情出现矛盾、意见出现分歧时如何化解,在爱情和学习发生冲突时,有限的时间如何分配以达成平衡等等,都是大学生在恋爱中要遭遇的。

3.1.5 就业压力

随着我国毕业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自由择业“双向选择”成为大学生择业的主要方式。1999年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数量锐增,人才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大学生找到比较理想[9]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就业形势的严峻给在校大学生尤其是高年级的大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期间就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策

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主要成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4.1 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它在注重学生思维、智力、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知识认知学习之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信念、决断、价值观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实追求

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当前大学生教育要强调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关注学生心理,注重做好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工作和心理健康的塑造,切实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倾听学生心理诉求,为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夯实牢固的心理基础。

4.2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是个体化差异明显的大学生群体进行和谐、广泛交流的良好平台,也是在积极的环境下潜移默化地培育和影响学生心理的重要途径。丰富多彩、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等够对大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调节、[10]陶冶情操、启迪思想、提升修养,还能减少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中的矛盾和摩擦。因此,当前大学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报、学生社团的文化宣传和塑造的优势,将校园文化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4.3 构造全面、多元的心理预防和援助机制

当前大学应当普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等常设机构,训练一支由专业心理教师、辅导员和学生干部组成的心理健康[11]工作队伍,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倾听学生心理诉求,帮助其分析和解决和心理问题。

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普及心理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4.4 加强大学生的体育运动

参与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作用[12]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体育运动可以有效地消除精神疲劳,宣泄不良情绪,消减心理紧张,放松身心,调节人的情绪,减轻抑郁程度,缓解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维持心理平衡,最终达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要将体育运动纳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13],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经常性的体育活动来保持和改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心理问题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为此,我们还要紧紧抓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主题,积极、及时的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新苗头、新趋势、新内容和新形式,真正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长期工程[14]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实现新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青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高校和谐人际环境[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 科学 校学报,2006,(6).

[2]邓绍秋;曹庆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3]刘菊芳;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开展健康教育刻不容缓[J];四川体育科学;1995年01期

[4]王玉;;试析心理量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中的应用状况[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5]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6]张岩;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欧阳海峰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 [期刊论文]-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0(4)

[8]邹柳云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问题探析 [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2007(19)

[9]彭虎军;魏书堂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 [期刊论文]-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9)

[10]Edward P,Sarafino;胡佩诚 健康心理学 2006

[11]孙华峰 鲍丙刚 著.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李鸿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07-123.[13]李峰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期刊论文]-中国成人教育2007(6)

[14]谢彦红.徐季红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期刊论文]-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11)

下载大学生军训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学生军训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恋爱问题及对策研究 刘 军 陈少平摘 要:高校校园里的大学生恋爱现象已经非常普遍并且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与传统的恋爱观有很大的区别。分析当前大学生不当恋爱观形成......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560万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就有100.5万人,特困生就有44.9万人,分别占到了总人数的20%和8%。而在一些比较落后的地区,这个比例则更高。近年来,大学生因......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及发展,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逐渐成为伦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主要以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为主体,对网络道德......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大全五篇)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研究 贺非非1 (武汉轻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湖北 武汉430023) 摘要: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过渡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推荐5篇)

    大学生恋爱问题研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你理想中的女朋友是怎样的?用5个词形容她;一·单选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2.您认为大学生应该谈恋爱吗? 应该B。不应该......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 【摘 要】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高等教育扩招政策的推进,大学课堂教学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课堂研究领域的问题之一,研究大......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研究我们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同时,另一个与就业有关的问题却被我们忽视了.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由于缺乏就业经验和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

    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加强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问题研究 中共乌审旗委组织部 从2008年开始,乌审旗共选聘了106名大学生到农村牧区,这些“80后”的“天之骄子”走出校门又进农门,如何培养和管理好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