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诊科创优质服务提升月活动方案
急诊科创优质服务提升月活动方案
金秋十月,我院开展“创优质服务提升月”活动,为落实“质量立院,人才强院,文化兴院,依法治院”的活动方略,使全院职工进一步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主动服务意识,立足本职,尽职尽责,实现优质服务品牌医院的目标,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对如何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并制定了以下学习计划:
1.10月19日对医院下发的“创优质服务提升月”活动方案进行整体的学习与讨论,对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并制定一套适合急诊科医护人员的学习方案。
2.10月20日对急诊科以后的服务方向进行讨论,以实现医疗技术零缺陷,医疗服务零投诉,医患沟通零距离的目标,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服务自始至终,力争让每位就医的患者满意、放心。改善就医环境,改变就医流程,缩短病人的诊疗等候时间。
3.10月22日对医院下发创建“无烟医院”实施方案进行学习,明确创建“无烟医院”的总体目标,实施过程及责任关系。
4.10月23日对急诊科的诊疗常规进一步规范,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为达到医疗技术零缺陷,医疗服务零投诉,医患沟通零距离的目标努力。
5.10月24日针对急诊科工作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自查自纠,并制定急诊科以后的工作和管理方案。
6.10月26日学习实施“热情迎、主动问、专心听、耐心讲、真心帮、亲切送”的人性化服务,与病人沟通懂礼貌,句句礼貌用语。7.10月28日对如何提高医患沟通能力进行学习,并开展“如果我是一位病人”换位思考大讨论活动,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位置。
8.10月30日对如何加强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强化文化建设,加快精神文明建设步伐进行学习。
通过以上学习计划,急诊科全体成员为提高服务质量深入的学习及讨论,明确今后的工作目标,认清自己在医院发展中的工作位置及责任,做到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解患者之所难。
第二篇:服务提升月活动方案
襄城县中医院“服务质量提升月”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医护人员队伍素质,提升管理水平,努力为全县人民提供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医院决定从5月开始,用两个月时间在全院开展“服务质量提升月”活动,达到提高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流程,加强质量管理,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医患和谐关系明显改善的目标。现将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公布如下,望各病区、科室遵照执行。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成立组织
5月初医院召开服务质量提升月活动动员会,对活动进行具体具体部署,明确目标责任。各科室要积极动员广大医务人员迅速投入到活动中来,努力营造尊重患者、改进服务、强化管理、提升质量、保障安全的良好活动氛围。
医院成立活动领导小组,支部书记樊志平任组长,院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为成员。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各病区、科室活动的日常检查和考核验收评比。
第二阶段:查摆问题,建立整改问题台帐
5月底各病区、科室根据特定的患者服务人群,通过科室自查和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座谈等多渠道、多种形式征求意见和建议,努力查找本科室在工作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各科室对收集上来的意见要进行汇总整理,建立整改问题台帐,为下一步整改做到目标清晰、有的放矢。6月5日前医院活动领导小组进行检查。
第三阶段:认真整改,提升服务质量
6月25日前各病区、科室对照自己建立的问题台帐,要认真研究分析梳理,抓住服务过程的重点薄弱环节,组织召开科室全体人员会议,集思广议,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把病区科室服务过程中存在问题逐一落实,创新服务,使科室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能够得到较大提升。6月28日前医院活动领导小组检查科室整改措施落实情况以及推出的新服务举措进行检查验收。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总结表彰
医院活动领导小组对整个活动进行全程督导,检查各病区科室制定建立的问题台帐和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对工作不积极、行动缓慢的病区和科室提出警告批评。6月底,医院活动领导小组将对全院各病区、科室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总结验收,综合评比,对表现优秀的科室给予通报表彰,予以重奖,综合评比较差的病区科室予以通过批评,取消全年评先评优资格和年底绩效奖励,并限期整改提高。
襄城县中医院
二O一四年四月三十日
第三篇:质量提升月活动方案
Xxxxxxxxx工程
建 设 工 程 管 理 提 升 月 实 施 方 案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一、指导思想
根据南京市xxxxx文件要求,关于《xxxxx提升月活动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着力构建质量安全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现制订该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方案,以全面实施。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提升行动,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使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并通过人、机、料、法、环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提升行动如期完成,达到质量提升效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和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水平,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科学管理,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三、质量提升行动实施
1、成立督查小组 监督小组组长: 监督小组副组长: 监督小组成员:
2、自查自纠工作
从4月26日起,对xxxxx项目全面开展工程质量的自查自纠,由监督小组组长组织全体监督小组成员对工程质量全面开展排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进行一系列原因分析,确保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采取手段和方法进行有效控制,并对查出的问题制定处理措施,及时处理,积极和业主及监理沟通。
3、落实主体责任
(1)提升从一线作业人员开始,加强质量提升的宣传工作,强化意识。将工作落实到实处。
(2)落实主体责任和责任追究工作,至项目经理以下,本工程部每个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为一个主体,每个专业分包班组、劳务分包班组负责人为一个主体;在某个环节上、某个点上出现质量问题,严格追究责任主体的责任。
(3)履行职责,严控工程的质量施工;每个管理人员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我技能及管理经验,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每个管理人员认真责履行好各自职责;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之前做好质量、安全技术交底,从工序开始,严格把关。
(4)加强质量检查: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实施带队检查;检查的形式分为专项检查和抽查;对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及标准的,及时进行整改、返工;项目部管理人员全程跟踪,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控制;加强班组管理,对施工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
4、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学习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完善工程质量管控体系,建立质量管理标准化制度和评价体系,执行质量行为管理标准化和工程实体质量控制标准化。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示范活动,实施样板引路制度。制定并推广应用简洁、适用、易执行的岗位标准化手册,将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5、工作要求
质量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各个管理人员及班组必须高度重视,在上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项目经理的带领管理、公司领导的监督、指导下,精心安排、周密部署,针对本工程部的现状,力求实效,本着实事求是;并通过人、机、料、法、环等一系列的管理和控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确保提升行动如期完成,达到质量提升效果。
四、安全提升行动实施
1、工作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项目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2、工作内容
(一)目标管理标准化
根据项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安全生产目标。
(二)机构建设标准化
(1)组织机构
监督小组组长: 监督小组副组长:
监督小组成员: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各班组组长
(2)职责
1)组长负责项目开展、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工作。
2)副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组织研究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本项目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的实施方案。
3)组员具体负责实施方案。负责对方案实施情况的检查,负责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及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以及安全教育和培训情况的检查,协助组长、副组长开展工作。
(三)安全投入标准化
项目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做到专款专用,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四)管理制度标准化
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项目部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项目汇总。项目部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项目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项目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2)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投入、文件和档案管理、隐患排查与治理、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验收管理、生产设备设施报废管理、施工和检修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及重大危险源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相关方及外用工管理,职业健康管理、防护用品管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等。)
3)操作规程
根据本项目生产特点,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发放到相关岗位。
4)文件和档案管理
严格执行文件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编制、使用、评审、修订的效力。建立主要安全生产过程、事件、活动、检查的安全记录档案,并加强对安全记录的有效管理。
(五)教育培训标准化
1)教育培训管理
项目部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台账。
2)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进行考核的,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3)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使其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确认其能力符合岗位要求。未经安全教育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公司、项目部、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设施投入使用前,应对有关操作岗位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三级”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应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
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
对相关方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前,应由作业现场所在单位对其进行进入现场前的安全教育培训。项目部应对外来参观、学习等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可能接触到的危害及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告知。
5)安全文化建设
项目部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项目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项目部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六)生产设备设施标准化
1)生产设备设施建设
项目部的所有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安全设备设施应与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2)设备设施运行管理
项目部设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维修。特种设备必须向相关单位报检,经相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3)新设备设施验收及旧设备拆除、报废
项目部执行生产设备设施到货验收和报废管理制度,应使用质量合格、设计符合要求的生产设备设施。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规定组织实施。
(七)作业安全标准化
1)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
加强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和生产过程的控制。对生产过程及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存在的隐患,应进行分析和控制。对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控制爆破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项目部进行爆破、吊装等危险作业时,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
2)作业行为管理
加强生产作业行为的安全管理。对作业行为隐患、设备设施使用隐患、工艺技术隐患等进行分析,采取控制措施。
3)警示标志
根据作业场所的实际情况,按照GB2894及企业内部规定,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和设备设施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进行危险提示、警示,告知危险的种类、后果及应急措施等。在设备设施检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在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场所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
(八)隐患排查和治理标准化
1)隐患排查
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组织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2)排查范围与方法
根据项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
3)隐患治理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
(九)重大危险源监控标准化
1)辨识与评估
依据有关标准对本项目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
2)登记建档与备案
对确认的重大危险源及时登记建档,并按规定备案。
3)监控与管理
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和动态管理。
(十)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化
1)职业健康管理
按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职业健康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配备与职业健康保护相适应的设施、工具。
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
项目部与从业人员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采用有效的方式对从业人员及相关方进行宣传,使其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降低或消除危害后果。
(十一)应急管理标准化
1)应急机构和队伍
建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项目部建立与本项目安全生产特点相适应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2)应急预案
项目部根据本工程作业特点,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形成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并向相关上级单位报批。
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
按审批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
4)应急演练
根据施工特点和季节特点,不定时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5)事故救援
项目部发生严重事故后,应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十二)事故处理标准化
1)事故报告
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及时向上级单位、政府有关部门报告,并妥善保护事故现场及有关证据。必要时向相关单位和人员通报。
2)事故调查和处理
项目部发生事故后,应按规定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或配合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事故调查应查明事故发生的时间、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等。事故调查组应根据有关证据、资料,分析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和事故责任,提出整改措施和处理建议,编制事故调查报告。
五、工作要求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
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是强化安全生产的一项带有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工作,是贯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项目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强化源头管理的有效措施,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是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要充分认识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作为促进安全生产工作上水平的固本强基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强化落实“安全标准化提升三年行动”活动工作,形成完善的标准化工作组织体系。认真研究制定标准化工作方案,认真谋划,统筹安排,明确分工,层层负责,认真实施,积极推进,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引导方向,注重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注入安全工作新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
(三)精心组织,完善措施
要把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与深入贯彻安全生产法规相结合,与落实上级安全指示精神相结合,与完成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任务相结合,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各个环节和相关岗位的安全工作,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程,达到和保持一定的标准,始终处于安全生产的良好状态,将安全生产行为纳入法律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轨道。要与深化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把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作为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真正步入标准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轨道,切实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
(四)巩固提高,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长期工作,项目要建立标准化建设长效机制,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评定结果和安全生产预警指数系统所反映的趋势,对安全生产目标、指标、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修改完善,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绩效。
(五)加强督查,确保实效
项目部“安全标准化提升行动”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各自职责对各部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建设活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指导,严格按照上级相关要求和实施方案执行,确保达标的企业安全标准真实有效。
(六)加强交流,注重宣传
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提升行动”活动,加强活动的经验交流,相互借鉴经验。通过会议、岗前教育等形式进行活动的宣传,对违章行为进行教育、处罚的同时加强规程的学习。在治理隐患的同时加强事故的警示教育,对遵守规章制度的给予一定的表扬或奖项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宣传,确保施工在安全、文明、有序的环境下进行。
第四篇:急诊科质量管理方案
急诊科质量管理方案
一、目的:
1、急诊科急救水平的质量是医院医疗质量的综合体现,急诊质量管理是医院全面提高医疗质量的需要。
2、急诊质量管理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3、急诊质量管理是落实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需要,使急诊科能准确、高效、安全的救治患者。
二、质量检查小组名单
医疗组组长: 康志飞 医疗组成员:各科室主任 护理组组长: 韩飞玲 护理组成员:各科护士长
三、内容:
1、医疗护理文件书写:医疗文件书写是急诊医师最重要的、经常性的基础医疗工作,其质量反映出诊疗的质量和医院管理水平,体现医师的综合素质和工作作风。
2、医疗护理质量指标评价考核:急诊科组成医疗护理医疗质量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医疗护理质量,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方法,督促落实,同时,医务科、护理部等部门定期入科检查,做到奖惩分明。
3、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方面,所以急诊科的服务态度要热情、语言文明、行为要规范、服务措施要落实,服务标准要到位,服务设施要完善,服务结果要满意。
4、病人满意度评价,定期对急诊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建立病人投诉,重视病人的意见和建议。
5、缺陷管理: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易发生医疗服务的缺陷,所以要制定防范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措施,如严格执行医疗护理工作规范。
6、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质量管理必须依靠规章制度,对急诊科的各种医疗、护理制度及急诊科的工作管理制度要进行经常检查,使急诊科医务人员形成自觉执行各项制度的习惯。
四、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1、急诊科必要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把质管管理纳入各项工作中。
2、急诊科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有质量检查人员,负责质量管理检查。
3、急诊科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包括质量管理的内容、标准、措施、效果及评价。
4、急诊科加强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质量教育。
5、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定期上报。
6、质量检查结果与评优、评放心职工相结合,奖惩分明。
五、质量检查工作程序
1、日常检查
(1)科主任督促各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
(2)临床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生要经常督促检查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差错事故。
(3)各级医师均应保证急诊各项仪器操作的熟练性,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性能。
(4)临床主任(副主任)医师参加急、重、疑、难病例的抢救处理,督促检查下级医师对这些病例的诊断、治疗过程。
(5)科室设立投诉箱,总结患者对优质服务的要求和意见。
2、周期检查
(1)由本科室质量检查小组成员 每月对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一次检查,有记录。
(2)医务科与护理部每月定期对急诊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了检查、评分,并有整改措施。
六、基本原则
1、病人第一的原则。
2、方便快捷的原则。
3、优质低耗的原则。
4、实时鉴控的原则。
5、奖优罚劣的原则。
七、质量标准
1、急诊科病人的诊断与出院病人的诊断率≥95%。
2、急诊门诊好转治愈率≥95%。
3、急诊病人抢救成功率≥80%。
4、急诊手术切口一期愈合率
5、急诊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6、疾病漏诊率:0
7、疾病误诊率:0
8、急诊医疗护理事故发生率:0
9、急诊医疗护理差错发生率:0
10、传染病报告率100%
11、急诊工作量:每年的急诊人次较前年平均人次不低于5%。
12、急诊门诊病历、留观病历、处方、检查单等书写合格率≥95%。
13、护理记录、表格书写合格率100%。
14、技术操作合格率100%。
15、药品费占门诊医疗收费≤40%。
16、急诊科的医疗仪器处于完好状态,无故障,随时满足检查治疗的需要。维护及时,运行良好。
17、病人的满意度≥90%。
18、120急救分站的按时出车率:100%。
19、120急救分站按要求完成任务率:100%。20、急诊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病人的处置时间及各种疾危抢救流程的掌握率:100%。
第五篇:急诊科绩效考核方案
急诊科绩效考核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急诊科管理质量,调动科室人员积极性,配合医院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科室经过充分讨论,制定了绩效考核方案如下:
1、加班一次,加班费为20元。
2、出诊一次长途每人20元,都匀郊区10元,市内5元。3、抢救病人30分钟内每人每次5元,每增减30分钟递增
5元。
4、收治一个病人医生护士各奖40元,其中护士要重分配,管床护士病危病重10,普通病人5元,剩余的平均分配。管床护士不能按时完成病历、宣教不到位的病危病重病人倒扣 10元,普通病人扣5元。
5、白班护士拿平均奖。
6、接到病人投诉给科室造成经济损失的根据情节罚款50至
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