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

时间:2019-05-14 21:59: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

第一篇: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

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

【摘要】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确保无菌物品安全供应。方法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定期不定时进行指导、监控与评价,采取正向及反向缺陷追溯管理。结果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后,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检查缺陷发生数由2003—2004年的87例减少至2005—2006年的20例,缺陷发生相对比减少77%,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前后各项检查项目,经对比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缺陷追溯管理,强化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环节质量,从而使整体质量得到持续提升,减少了质量缺陷的发生。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消毒供应中心成为独立的专业学科,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为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确保无菌物品质量,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我院护理部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又探讨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制、灭菌物品质量缺陷召回制及管理办法。2006年以来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有效指导、质量监控与评价,对缺陷实行追溯管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方法

一、常规质量管理方法(2003—2004年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方法)1.完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一级质控:护士长按照消毒供应中心各项质量标准,严把环节质量关,随时对各组各操作环节进行检查,纠正偏差。二级质控:科护士长每周对各组工作环节质量进行随机检查。三级质控:护理部每月进行随机检查 和终末质量控制,对检查中发现的缺陷进行组织讨论分析、查找原因并制订防范措施。2.根据发生缺陷的程度制订三级质量缺陷标准。(1)轻度缺陷:一般差错或缺点,不影响正常诊疗护理工作,未造成后果。(2)中度缺陷:影响诊疗护理工作,延长治疗等待时间,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3)重度缺陷:供应的物品不符合灭菌质量标准或灭菌不彻底,用后引起患者感染,给患者造成痛苦或其他严重后果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增加住院费用。3.按照发生质量缺陷程度,根据医院制定的处理程序实行责任追究,中、重度缺陷填写“护理差错事故报表”,报送护理都,护理部分析后下发整改通知书,并跟踪整改,直至达标。4.质量评价内容和方法。消毒供应质量,每次随机抽查制度落实3项,随机抽检清洗后器械20件,灭菌前的诊疗包包装5个,回收下收、下送发放4人次,压力蒸气灭菌1锅次,记录文件4份。检查缺陷具体见表l。

表1常规质量检查缺陷统计例

5.质量缺陷分析。工作人员区域更衣、洗手等自我防护不规范;器械洗涤分别为器械关节处、咬合面欠洁净、器械处理后有少量自斑;包装分别是个别器械扣齿及锐利器械未采取保护措施,包装方法欠规范;灭菌员将洁净物品装放在灭菌器内操作不规范、放置物品动作过大;下收回收物品数量少收、回收临床使用后的已失去功能的器械;下送发放准备物品时少装、漏装、错装,导致少送、漏送、错送;记录文件不及时、不规范等。6.发生原因分析。管理不到位,制度欠完善,员工配备不足。新上岗员工培训不到位、业务不熟练。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慎独素养差。洗涤水质不达标等。

二、实行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方法(2005—2006年质量管理方法)1.护理部加大管理力度,合理配备技术人员,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

2.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增定质量缺陷追溯管理制度。发现消毒、灭菌物品在处理、质检、监测、记录等方面发生缺陷时,根据发生质量缺陷器物的名称、数量、灭菌日期等立即前往使用科室召回。并及时对缺陷进行追溯性的讨论,收集缺陷资料一分类一原因分析一制订改进措施一落实措施纠正偏差一跟踪监控一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一记录存档。

3.追溯方式。正向追溯,也是消毒供应中心内部质量管理的一种主要追溯方式。在一级质控中发现问题,及时追溯并予以纠正。反向追溯:临床使用科室的反馈或护理部检查发现问题,根据手术器械包,外粘贴信息卡(信息卡内容包括品名、灭菌锅号、锅次、灭菌日期、无菌有效期打包姓名和编号),追溯到具体操作责任者等。结果 表1显示,在2003—2004年定期不定时各项质量抽检中发现陷87例,其中经分析轻度缺陷85例,中度缺陷2例。经过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质量缺陷追溯管理后,2005—2006年在定期不定时抽检中发现缺陷20例,均为轻度缺陷。与2003—2004年未实施质量缺陷追溯管理之前相比,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前后状况见表2。

表2显示,护理缺陷追溯制度实行后,消毒供应中心制度落实、回收下收、下送发放、器械洗涤、包装、灭菌、记录文书等质量缺陷发生数由前2年的87例减少至后2年的20例,缺陷发生相对比减少77%,实行质量缺陷追溯前后各项检查项目,经对比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质量缺陷追溯实施前后结果比较

讨论 1.护理部加大对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力度,定期不定时抽查、指导,随机抽样监控、评价及缺陷追溯。落实各项监测制度是

做好全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11.21,以跟踪为突破口,跟踪实际运行全过程,建立信息采集和交换机制。规划的采集信 息,即:过程、人员、时间、材料等情况。2.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关键操作流程和供应工作手工记录或电子记录,主要包括回收、清洗消毒、包装制作、灭菌、发放等流程。所有要素都需要被界定和记录,实现可追溯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摆脱多年来的经验管理状态,趋向无菌物品全 程质量管理的阶段【¨】。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各级人员的职责、岗位责任制、工作日程安排。组织人员认真反复学习,逐条理解、掌握、执行并落实,开展绩效管理,让管理更科学。

3.注重人员培训,强化质量“零缺陷”意识及工作理念。加强操作人员责任心。提高操作技能。在各项工作流程中,实行“三工序”管理,即监督上工序、做好本工序、服务好下工序【61,工作中相互检查、相互监督、相互补漏,不合格的物品返回前一个工序,严把环节与终末质量控制,杜绝医疗护理缺陷的发生,确保医疗护理安全。4.实行消毒灭菌物品全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机器清洗消毒设备运行状况和操作的过程记录;灭菌器械运行参数及灭菌效果记录;手术器械包外粘贴信息卡(信息卡内容包括灭菌锅号、锅次、品名、灭菌I:1期、无菌有效期、打包姓名或编号、校对者)及质量过程记录。定期对各种存档记录进行分析,查出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5.护理部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进一步完善建立了管理体系,强化了每位员工质量意识,增强了责任感;提高了环节质量,达到质量管理关口前移,更有效的预防质量缺陷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患者的权利,降低患者受到伤害的危险;确保了医疗护理无菌用物的安全,避免了医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科学、规范地向全面提高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目标发展。

第二篇: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追溯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追溯、召回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物理监测法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无菌物品方可发放。

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原因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能使用。

供应室质量管理追溯、召回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物理监测法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无菌物品方可发放。

5、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6、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先重复一次生物监测程序,如合格,灭菌器可继续使用;如不合格,应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原因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能使用。

7、对使用了生物监测不合格的物品的病人建立档案,进行跟踪观察。

第三篇:消毒供应中心包装质量缺陷分析与对策

消毒供应中心包装质量缺陷分析与对策

主讲人: 黄永谦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全院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它既是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集中处理的场所,又是无菌医疗器械生产储存供应的重要部门。灭菌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针对我院近两年的包装缺陷进行分析、总结、采取相应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收集

1.1 一般资料:我院近两年院内及科内自查灭菌包,对包装质量容易发生的缺陷进行收集、归纳和分析。

1.2 结果:包装质量容易发生的缺陷如下:①、包外标签品名与包内容物不相符;②、包内器械缺失或器械质量不佳;③包内无化学指示卡;④、包外标签打印错误;⑤、锐利器械无保护措施;⑥、纸塑袋和无纺布包装损坏 2 分析

包装环节是供应室工作质量缺陷发生率最高的环节。由于供应室集中处理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大,周转快。工作重复性强又缺乏新意,又要求高度准确性和责任心,致使心理上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思想不集中。包装流程中各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相扣,工作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导致差错发生。3 对策

3.1 完善与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按照卫生部颁发的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根据医院实际工作,建立健全消毒供应中心各班各级人员职责,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技术操作规程及工作流程,加强质量管理,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作用,随时抽查,定期检查,督促工作质量。科室人员人人参与管理,注重环节及终末质量控制,保证包装物品质量。

3.2 加强人员知识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中青年力量,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更新观念,培养谨慎认真的工作态度。重视职业素质教育,加强工作责任心,质量关和危机教育,培养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从主观上防范差错。

3.3 有良好的包装环境,保证充足的照明。老护士根据自身视力佩戴眼镜,保持最佳视力。科室应根据工作量的大小,保证足够的人力,并注意技术强弱和新老护士的搭配

3.4 制定消毒供应中心的查对制度,严格实施双人查对。检查器械时查对清洁度,功能完好性,不合格返回去污区重新清洗;配包时双人查对科室、品名、包内物品名称、数量、质量、化学指示卡,核对无误后配包,核包者双签名;灭菌者查对包的重量、体积和灭菌方式等。严格把好质量关,减少和杜绝差错的发生。

3.5 加强环节质量管理,确保质量安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一个连续的工作流程,各区域工作连续不可分隔,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去污区提供清洗合格的器械,包装区人员正确配包、包装;灭菌人员灭菌出合格的无菌包,下收下送人员将完整的无菌包送到临床。每个环节都应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严把质量关,才能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无菌物品,减少包装质量缺陷。

3.6 建立消毒供应中心缺陷管理制度,分析容易出错的环节,采取工作好坏与绩效挂钩的方式,督促工作人员加强责任心和防范差错意识,不断学习,拓展知识面,提升业务能力。

3.7 建立质量召回与追溯制度。每月征求科室意见进行满意度调查,对临床科室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改,收集质量缺陷信息,及时改进,跟踪监督,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4 结论

通过近两年对包装质量缺陷进行总结、分析和改进,近两年临床科室的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8%以上。总之,包装质量的关键在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不断提高质量标准,采取科学、规范、严格的管理手段,才能有效地提高包装质量,确保无菌物品的质量,从而保障医疗安全。

第四篇: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及追溯制度

消毒供应室质量控制及追溯制度

1、院感科每月1—2次对消毒供应室工作进行指导、质量监督,有记录,每月评价一次。

2、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依照标准,每周至少两次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有记录。

3、对清洗、消毒、灭菌操作的过程及清洗、消毒、灭菌质量的日常监测和定期监测均应记录存档。记录要具有可追溯性,清洗、消毒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存期为≥6个月,灭菌质量监测资料和记录的保留期为≥3年。

4、消毒供应室供应的各类物品均要符合质量标准,每月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调查,必要时召开相关人员讨论,追溯相关原因,提出改进意见,有记录。

消毒供应室灭菌物品召回制度

1、消毒供应中心对影响灭菌过程和结果的关键要素进行记录,保存备查,实现可追踪。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灭菌物品不得使用。

并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直至监测结果符合要求。

4、灭菌植入型器械应每批次进行生物监测。生物监测合格后,无菌物品方可发放。

5、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方能使用。

6、灭菌器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先重复一次生物监测程序,如合格,灭菌器可继续使用;如不合格,应尽快召回上次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重新处理;并应分析生物监测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生物监测连续三次合格后,灭菌器方能使用。

7、对使用了生物监测不合格的物品的病人建立档案,以便跟踪观察。

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沟通制度

1、消毒供应室与临床科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

2、沟通方式

(1)下收下送过程中征询意见(不定期)。(2)电话交流(不定期)。

(3)发放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每月一次)。

3、对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信息,做到件件及时落实,样样都有回音,使供应室的工作处于内外部的监督机制之中。

4、每月对《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分析汇总。

5、每月将临床对《消毒供应室意见调查分析汇总及反馈信息表》分析汇总结果及改进措施填入并通报每位员工。供应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供应室工作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无菌观念。

(二)、布局合理,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三区划分明确,不交叉、不逆行,路线及人流、物流由污到洁,强行通过,不得逆行。

(三)、灭菌物品应有明显的灭菌标志和日期,专室专柜存放,在有效期内使用;过期后重新灭菌。

(四)、特殊污染的物品、器械应有标志,并做特殊处理。(五)、下收下送车辆,洁污分开,每日清洁消毒,分区存放。

(六)、室内每日湿式清扫,紫外线照射1小时,每月做空气培养。

(七)、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拆除外包装后,方可移入无菌物品存放间,保存在无菌橱内。

(八)、工作人员手及物体表面每月做一次细菌培养。

(九)、严格掌握消毒规程及监测制度。工艺监测应每锅进行,并详细记录。化学监测应每包进行并做好纪录;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合格后方可使用。

(十)、工作人员每年查体一次。

(十一)、消毒员持证上岗。

第五篇: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

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

【摘要】目的:讨论如何做好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提出具体的办法与措施。方法:通过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较为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各项监测的质量管理等办法,从客观上解决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问题,并且积极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医院的安全提供了较强的保障。结果:经过长期的执行和努力,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总体上比较理想,各项工作合格率均达到了100%。结论:消通过提高消毒质量,可提供更好的医疗器械,减少感染以及医疗意外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164-02

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而言,其隶属于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部门。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目的在于,更好的控制医院感染,减少各种危险因素的出现,提高对患者和医院的保护效果。本研究主要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进行讨论,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我院是2级综合医院,共计800张床位。

1.2 方法

通过人员素质的提高,建立较为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各项监测的质量管理等办法,从客观上解决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各项问题,并且积极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为医院的安全提供了较强的保障。

1.2.1 人员素质的提高

消毒供应中心与其他的部门不同,如果想要从客观上提升工作质量,就必须确保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够提升。首先,应更新工作观念,优化工作流程。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日常虽然表现出了简单、繁琐的状态,但在科学性方面还是保持了一个高水平状态。为此,应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培训和进修,确保所有消毒人员,都会按照正确的顺序来消毒,提高对病菌的处理能力[1]。其次,合理配备人员。对于消毒供应中心而言,在日常的工作中,应合理的配备工作人员,不要造成员工集中或者是员工过分稀少的情况,应确保日常的消毒供应工作可得到全面处理,简化工作流程[2]。

1.2.2 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

就消毒供应中心本身而言,在工作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还必须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该体系有助于敦促工作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减少个人主观臆断和一些错误的经验。本研究认为,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应在以下几项工作中努力:第一,应根据相关的规范和制度来完成体系的建立,包括《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等医院感染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要确保制度的落实和规章的遵守[3]。第二,根据医院的需求,成立科内感染质量控制小组,该小组主要是负责各个科室的消毒控制工作,并且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逐步健全工作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1.2.3 加强各项监测的质量管理

在环境的监测工作中,每季对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和检查、包装区、去污区的空气、物表和工作人员手进行细菌学监测[4],要求无菌物品存放区空气细菌总数≤200cfu/m3,检查、包装区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去污区空气细菌总数≤5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0cfu/cm2,护士手的细菌总数≤10cfu/cm2。结果

经过长期的执行和努力,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总体上比较理想,在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检查保养、包装、灭菌、储存、发放等工作上,合格率均达到了100%,未出现感染问题或者是病菌传播,医院对此认可程度高。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是今后需要重点关注的工作,并且要在各项措施、制度、体系等方面,实现逐步的提升和健全,要减少不必要的操作,从客观上提高消毒的指标,而不是单纯的在某一数值上努力。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流动、外来人员、医院内部感染因素等影响,实施多元化的手段,确保消毒质量。

3.1 加强物理、化学方面的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应从客观工作的类别进行着手,我们应确保所有的工作都达到较高的水准,而不是仅仅在表面上努力。相对而言,物理、化学方面的工作,往往是按照流程来进行,未充分考虑到客观实际情况。本研究认为,物理方面的工作,必须在清洗前、清洗中、清洗后进行足够的改善和健全。例如,在清洗过程中,应根据器械污染的具体程度、器械的自身材质,选择比较有针对性的洗涤剂、清洗方式来完成。同时,倘若是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的器械,则应先用含有碱性酶的清洗液对其浸泡,时间为5min--10min,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清洗。化学方面的工作,应在客观标准上进一步的细致化开展。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灭菌物品存放区应清洁、干燥,柜橱或存放架、传递窗口每天用 500 ng/L 含氯消毒液擦拭,灭菌物品的存放应分类放置,标识清楚,并按有效期顺序排列已灭菌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物品混放。

3.2 加强生物监测方面的工作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临床医疗工作的进展和安全,除了要在物理、化学方面加强外,还需要根据实际的需求,积极的加强生物监测方面的工作。在灭菌包方面,应在每个月都对其进行细菌学的相关监测工作,要对压力蒸汽灭菌锅进行工艺方面的监测,利用生物指示剂进行灭菌效果的监测,通过多元化的途径,确保生物监测是符合要求的,减少各种细菌滋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费利萍.PDCA循环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实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6(07):99-100.[2]李乓.JCI标准下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新思考[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2(03):274.[3]周萍.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的医院感染控制探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4(05):282-283.[4]白伟,姜玺玲,赵士静.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下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2(01):280.

下载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护理部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缺陷追溯管理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细则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考核细则 1.污染区工作人员穿戴安全防护装备,带工作帽、带口罩、穿防护围裙、带防水手套、穿防水鞋,未做到每次扣当事人20元。 2.进入无菌室的人员要洗手、更......

    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

    二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 【摘要】 消毒供应中心是向医院各临床科室供应无菌器材和敷料的重要科室。由于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物品种类多,涉及的科室广,其工作质量是预防和......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制度1、科室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照《消毒技术规范》及《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进行综合性质量检查。 2、检查小组根据供应室制定的......

    消毒供应室中心灭菌质量监测

    消毒供应室中心灭菌质量监测 供应室灭菌质量监测包括工艺监测、仪表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 1、工艺监测: ⑴、满足必要的灭菌参数:根据不同类型的灭菌器,达到该产品所需......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监测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要求 1.在护士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医疗器械、敷料的制备、包装、消毒、保养、登记和分发、回收工作,定时下收下送。 2.经常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如有损坏及......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检测(五篇材料)

    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检测 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每一个员工,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高度重视,确保每一把器......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小组工作制度一、按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制度各项管理考核标准细则并组织学习,不 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护理质量改进方案并实施。 二、明确各级各类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会[模版]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体会 李桂兰( 林口县消毒供应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增长、医疗成本大幅上升、社会卫生资源紧缺也趋于严峻,如何有效的为手术室、临床科室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