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灸法的操作要求
灸法的操作要求 今天 10:55 | 阅读原文发给好友-收藏取消加标签 | 更多
作者:漠郎 | 来自:漠郎
准确的应用灸法,关键在于:掌握灸法的适应范围、寻求最佳的穴位组方、运用恰当的施灸方法、有效的控制灸量和灸感。关于灸法的适应范围,主要指适应病证,这在上节中已作说明,在中下篇更有具体介绍;灸法的取穴组方,其普遍规律在一般教科书中已有详述,其具体例子亦将在后面章节中介绍。故本节不作赘述。下面重点谈谈后面两条。
一、恰当选择施灸方法
迄今为止,国内外临床上应用的灸法种类,超过百种,本书即总结了114种。面对十分繁多的灸治方法,在实际操作应用时,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选用最佳的灸法。
首先应因人而宜。如老人、小儿尽量少用或不用直接艾炷灸。糖尿患者则禁用着肤灸,因易出现严重的化脓感染,伤口不易愈合。不同的人体部位也应有所不同。如面部,宜用艾条悬起灸或艾炷间接灸,而不能用直接灸等。
其次须因病而宜。随着灸治方法的发展,出现了专病专法化的趋向,所以在选用灸疗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此点。大量临床经验表明,采用直接灸(化脓灸)的方法,防治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有良好的效果;又如用灯火灸或火柴灸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已在大陆普遍应用;又如麻线灸治女阴白斑,铺灸治类风湿性脊柱炎等等。总之,一定要因人因病,选择合适的灸疗。
二、严格掌握施灸剂量
灸量是指灸疗对机体刺激的规模、程度、速度和水平等。它是灸治所致的刺激强度和刺激时间的乘积,取决于施灸的方式,灸炷的大小、壮数的多少,施灸时或施灸后刺激效应的时间等因素。掌握最佳灸量,有助于提高疗效,防止不良反应。按古今医家的经验,大致上包括以下几方面:
1.由天时、地理定灸量 如冬日灸量宜大,方能祛寒通痹,助阳回厥。另如北方风寒凛列,灸量宜大;南方气候温暖,灸量宜小。
2.由年龄、体质、性别定灸量 不同的年龄、体质和性别,其阴阳气血的盛衰及对灸的耐受性不同。古有以年龄定灸量,称随年壮,即随年龄由小至大而递增壮数,以壮年为限度。尚应考虑体质情况,并据男女生理、病理之差异而定灸量大小。另外,由于种族差异,灸量对机体的影响亦殊。
3.由病情、病性定灸量 病深痼疾,一般灸量宜大。如《备急千金要方》言“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根深笃,可倍多于方数”另如灸治急症、多数医家主张壮数宜多,如在众多著述中,灸“五十壮”、“百壮”、“二三百壮”、“五百壮”、“七八百壮”等描述随处可见.《扁鹊心书》言:“大病宜灸脐下五百壮”.《西方子明堂灸经》指出脐中穴“主泄利不止……灸百壮”等。但也有医家持不同意见,如《千金要方》认为施灸壮数应以身体部位来定,“苦卒暴百病,……灸头面四肢宜多,灸腹背宜少,其多不过五十.其少不减三五七九壮。”《类经图翼》则认为应以却病为度,“故灸者必令火气直达毒处,不可拘定壮数。”
而老年或体弱之保健灸,灸量宜小,但须坚持日久。病在浅表、灸量可小;在内则灸量宜大。痈疽阴疮虽发于体表,但病根在内,故灸量亦须大。
4.由所取部位定灸量 所取穴位皮肉浅薄者宜以小灸量,皮肉厚实者宜以大灸量。如《备急千金要方》云:“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则须小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生少”。实验也发现,肌肉浅薄之处的大椎、至阴穴,少灸则转胎效果佳,多灸之后效反差。
5.由灸炷大小定灸量 灸炷的大小,古籍述之颇详。《备急千金要方》云:“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要求艾炷底部范围不小于3分。此间接灸而言,若直接灸则不然,艾炷可小至粟粒大。在施灸时,通过选择适当大小之艾炷以控制灸量。
6.由患者感觉定灸量 患者感觉分二类,一为施灸后的灼热感。根据不同病情,有的仅要求局部温热感,有的则要求有烫灼感,可按患者口述而加控制。另一类为灸的传导感觉,如隔蒜灸中的铺灸治疗虚劳顽痹,须灸至患者自觉口鼻中有蒜味时停灸。这也是一种控制灸量的依据。
7.由施灸次数定灸量 将规定的壮数,一次灸完为顿灸,分次灸完称报灸。对体质差者及头四肢等肌肉浅薄处,可以通过报灸的方式控制灸量,以防止不良反应,取得预期效果。恰如《神灸经纶》所云:“若并灸之,恐骨气血难堪,必分日灸之或隔日灸之”。
当然,上列各条的具体施灸量应综合考虑。必须指出的是,从历代记载及已有的经验看,一般而言,创伤灸疗,效果较佳。但对现代人来说,灼伤皮肤的灸疗往往难以接受,为增强剌激量,可采用连续多次短时间的强剌激以达到时间整合后的一次极强剌激,类似创伤剌激的效果。
三、诱发灸感传导
近年来,安徽的一些医家提出灸剌激亦可和针刺激一样引发感传,并初步总结出引发灸感传的操作要点和灸感传的一些特征。从临床中观察到诱发灸感传导,对灸治疗效有一定帮助,现介绍如下,供临床参考。
(一)操作要点
1.灸材 一般以艾叶为灸材,并艾条灸为主。这是因为艾条可以较好控制灸量,包括灸的时间长短、灸的温度高低等。但并不局限,艾炷灸、隔物灸等亦可引发灸感传导。
2.取穴 取穴宜少,但应选择要穴。施灸顺序:先灸上,后灸下;先灸背,后灸腹;先灸头,后灸肢;先灸阳经,后灸阴经。
3.灸灼强度 灸灼刺激强度宜较强。具体要求为:手持点燃之艾条在穴区反复上下左右移动,“上下来回,号称雀啄;左右摇摆,有类飞腾”,以产生一种动态的剌激。这种动态剌激必须是连续的均衡的,也就是说整个施灸过程中,火力必须均衡,作用不能中断,这主要有利于灸剌激量的积累,正是在这种剌激量积累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灸的感传。
(二)灸感传的特征
根据已有的实践表明,灸感传导大致可分四个时相:
1、第一时相 感传先兆期。指灸感传尚未出现或即将出现之际,灸处产生与针刺感觉相类似的酸、胀、重、麻等得气感应。此种感应可较局限,亦可较广泛。有时甚至使同侧肢均受波及,然后再显现感传线。先兆有时可先出现于病所,再在施灸穴区逐步显现。不少患者可没有先兆期,直接进入第二时相。
2.第二时相 定相传导期。即出现酸麻重胀等灸感后可按照一定的径路传导,其方向直指病区,传导的速度及传导带的宽窄均不一致。但感传所止处,多为病痛所在。即所谓“气至病所”。
3.第三时相 作用发挥期。对此时相,曾有医家作过形象描绘:“初只氤氲扩布,嗣乃弥漫升腾,凉者如同拂扇,热者可同熏蒸,或如蚁行旋转,或如气泄风生。体温每能下降,肿处可见皱平。既平烦躁,亦定呻吟。病热有轻有重,感应有减有增。高峰既已下降,低者即不再生。”在这个时期,感传既有多样性,又有规律性。大多是以患处中心为强烈,随着病情的好转,感应将逐步减弱或消失。
4.第四时相 下降中止与循经再传期。也就是灸感传导最后一期。大多至此,感传逐渐消失。但多可出现以下这些现象:感传在原处往还,或轮番出现;全身周流,上下连贯等。即所谓循经再传。再传可能是同一部位,也可以是另一患病部位。
灸感传导并非是每个患者或同一患者每次均可重复出来的,它既要求施灸者正确操作,细心体念;同时又有个体特异性。所以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反复体会和探索。
(三)灸感病案举例
为使读者对灸感传导有一感性认识,现举数例验案如下。
例一 陈××,男,56岁,农民,于1995年4月13日初诊。患者胃下垂近2年。曾服用补中益气(丸)汤、黄芪建中汤及维生素等药物,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但反复发作。因近来劳累过度而发。刻下见腹部坠胀难忍,站立或饭后加剧,伴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头昏,心悸,钡餐造影示Ⅲ度胃下垂。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用五倍子和鲜蓖麻籽等量碾碎,做成直径为30mm、厚3mm的药饼。患者取坐位,将药饼盖在百会穴处并施灸,直至灸感出现,不拘时间和壮数,患者在艾灸40min后可相继出现似晕非晕的感觉,头热、脊柱热以至全身发热,有时下焦有上提之感。6次治疗后,症状大减,治疗12次后B超和钡餐造影显示胃体已恢复原位。随访1年末见复发。
例二 方××,男,52岁,教师,腰部疼痛1周。患者素有腰肌劳损,l周前因搬运重物腰部闪挫,继而疼痛难忍,牵掣右腿,经CT检查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医生建议暂时不宜作手法复位,遂用针灸治疗。刻下查体:见腰部平坦,腰肌痉挛明显,右腿抬高试验阳性。取命门及双侧肾俞穴施灸,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约30min后,患者即感背部以命门为中心热气呈片状层层向脐腹部扩布,随即全腹温暖,继而热流向下扩展足底,此后似有一股热流沿着足太阳膀胱经循行部位在腰部和腿部流动。患者自述有难以形容的舒畅感,腰痛若失。每日1次,7次后已无任何不适。嘱患者再灸命门及足三里1个月以巩固疗效。
例三 李××,女,47岁,工人。患心律失常约10年。于10年前体检发现室性心律失常,并无其它不适。近1年来,感觉心悸,经多种方法治疗,效不显著。刻下见室性早搏9~11次/min,梦多,神倦乏力,左肩膀酸痛,左侧心俞穴附近常有冷感。穴位按压发现双侧内关穴胀痛,左侧为甚。治疗即在双侧内关穴上施灸,灸至40min时,患者自述热气呈团状向胸前区扩散,约50min时,左内关穴有一线热流沿手厥阴经上至锁骨下方传入心前区。经11次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嘱患者自灸半个月巩固疗效。例四 王××,男,成年。风寒咳嗽已月余。夜间咳甚,同时脑中觉有声晌,引起头晕失眠。先灸少商,灸感约有一指粗细,沿太阴经入胸,当行抵左乳上方后,即均匀扩布二肺,同时口中有艾的气味呼出。约10min左右感应消失,胸部即感轻快。随即又灸左至阴,灸感自足背外侧始,由外踝前缘经小腿外侧,过膝,在股后经臀部中央,沿脊柱外侧约2横指,从后脑上至头顶左侧,头部发生清凉感,脑中晌声即止。灸感扩展至左目上方,即隐约消失。第二、三次灸治时,灸感传导同上。症状减轻而停灸。
第二篇:操作要求
5.2第2题
【操作要求】
打开文档A5.DOC,按下列要求设置、编排文档的版面如【样文5-2】所示。
1.设置页面:设置页边距上、下为2.5厘米,左、右为3.2厘米。
2.设置艺术字:设置标题“微生物与人类健康”为艺术字,艺术字式样为第3行第4列;字体为隶书;形状为“左牛角形 ”;阴影为“阴影样式14”;文字环绕方式为“四周型”。
3.设置分栏:将正文第三段设置为两栏格式,第1栏宽16字符,栏间距2.02字符,加分隔线。
4.设置边框和底纹:为正文第二段设置上下框线,线型为“双波浪线:。5.插入图片:在样式所示位置插入图片:“C:2004KSWDATA2pic5-2.jpg”;图片缩放为70%;环绕方式为“紧密型”。
6.添加脚注和尾注:为正文第一段第一行“传染病”三个字添加下划线,插入尾注“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如病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7.设置页眉和页脚:按样文添加页眉文字,插入页码,并设置相应的格式。
5.3第3题
【操作要求】
打开文档A5.DOC,按下列要求设置、编排文档的版面如【样文5-3】所示。
1.设置页面:纸型为自定义大小,宽度为23厘米,高度为30厘米;页边距上、下各3厘米,左、右各3.5厘米。
2.设置艺术字:设置标题“演讲稿概述”为艺术字,艺术字式样为第5行第4列;字体为华文新魏;形状为“左近又远”;阴影为“阴影样式18”;文字环绕方式为“四周型”。
3.设置分栏:将正文第三段设置为三栏格式,加分隔线。4.设置边框和底纹:为正文第三段设置底纹,颜色为浅青绿色。
5.插入图片:在样式所示位置插入图片:“C:2004KSWDATA2pic5-3.bmp”;环绕方式“四周型”。6.添加脚注和尾注:为正文第一段第一行“演讲稿”设置下划线,插入尾注:“演讲稿:也叫演说辞,它是在较为隆重的仪式上和某些公众所发表的讲话文稿。”
7.设置页眉和页脚:按样式添加页眉文字,并设置相应的格式。
5.4第4题
【操作要求】
打开文档A5.DOC,按下列要求设置、编排文档的版面如【样文5-4】所示。
1.设置页面:纸型为自定义大小,宽度为22厘米、高度为30厘米;页边距上下各3厘米、左右各3.5厘米。
2.设置艺术字:设置标题“黄山简介”为艺术字,艺术字式样为第4行第1列;字体为华文行楷;形状为“山形”;阴影为“阴影样式11”;文字环绕方式为“嵌入型”。
3.设置分栏:将正文二、三、四段设置为三栏格式。
4.设置边框和底纹:为正文第一段设置底纹,图案式样为浅色上斜线,颜色为淡蓝色。
5.插入图片:在样文所示位置插入图片:“C:2004KSWDATA2pic5-4.mp”;图片缩放为60%;环绕方式“四周型”。
6.添加脚注和尾注:为正文第二段第一行“黄山”两个字添加双下划线;插入尾注“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横亘在黄山区、徽州区、黟县和休宁县之间。”
7.设置页眉和页脚:按样文添加页眉文字,并设置相应的格式。
5.5第5题
【操作要求】
打开文档A5.DOC,按下列要求设置、编排文档的版面如【样文5-5】所示。
1.设置页面:纸型为Letter;页边距为上、下各2.5厘米,左、右各3.5厘米。2.设置艺术字:设置标题“中国与奥运”为艺术字,艺术字式样第4行第4列;字体为方正舒体;形状为“双波形1”;阴影为“阴影样式18”环绕方式为四周型“
第三篇:灸法的起源于发展
灸法的起源于发展
灸法起源于人类知道用火以后,火的发明和使用让人们认识到,被熏烤或烧伤的部位,可以减轻或治愈,某些疼痛,于是就采取用火烧灼的方法去治疗某些疾病,从此产生了灸法。
随着历史市的前进,灸法也在不断的发展,从单纯的治疗过程过渡到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和《足臂十一脉灸经》两种古代经脉著作中,就指出了经脉循行部位,所主疾病及其灸治所宜等。《灵柩*经脉篇》指出:“陷下则灸。之”《孟子*离娄篇》说:“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此外还有《千金方》、《备急灸法》、《骨蒸病灸方》、《针灸资生经》、《膏肓、灸》、《西方子明堂灸经》、《扁鹊心书》等都丰富了灸法的内容。
灸法的种类 1.艾炷灸
艾炷灸是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置于施灸部位点燃而治病的方法。常用的艾炷或如麦粒,或如苍耳子,或如莲子,或如半截橄榄等(图524)。古代常以阳燧映日所点燃的火来点燃艾炷,此火称为明火,以此火点艾炷施灸称为明灸。因把艾炷图525间接灸证等,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力。但须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起、肢温、证候改善。
④隔附子饼灸 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放艾炷施灸,直至灸完所规定壮数为止。多用于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敛等,有温补肾阳等作用。
2.艾条灸
艾条灸(moxibustion with moxa stick)即将艾绒制作成艾条进行施灸。艾条的制作方法是:取纯净细软的艾绒24g,平铺在26cm长,20cm宽的细草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gm的圆柱形的艾卷,要求卷紧,外裹以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用胶水或糨糊封口而成。也有在艾绒中掺人肉桂、干姜、丁香、独活、细辛、白芷、雄黄、苍术、没药、乳香、川椒各等分的细末6g,则成为药艾条。
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两种方式。
(1)悬起灸 施灸时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称为悬起灸。悬起灸根据实际操作方法不同,分为温和灸(mild moxibustion)、雀啄灸(bird27)。
③回旋灸 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地施灸(图529)。待艾绒或艾条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此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值得推广。
4.温灸器灸
温灸器又名灸疗器,是一种专门用于施灸的器具,用温灸器施灸的方法称温灸器灸。临床常用的有温灸盒和温灸筒(图5-30、图5-31)。施灸时,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可置于腧穴或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
(二)其他灸法 1.灯火灸
灯火灸(burning rush moxibustion)又名“灯草灸”、“油捻灸”、“十三元宵火”,也称“神灯照”,是民间沿用已久的简便灸法。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用快速动作对准穴位,猛一接触听到“叭”的一声迅速离开,如无爆焠之声可重复一次。具有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等作用,多用于治疗小儿痄腮、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痧胀等病证。
2.天灸 天灸(crude herb moxibustion)又称药物灸、发泡灸,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泡,犹如灸疮,故名天灸。所用药物多是单味中药,也有用复方,常用的有白芥子、蒜泥、斑蝥等。
(1)白芥子灸 将白芥子研成细末,用水调和,敷贴于腧穴或患处。利用其较强的刺激作用,敷贴后促使发泡,借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可用于治疗关节痹痛、口眼喁斜,或配合其他药物治疗哮喘等症。
(2)蒜泥灸 将大蒜捣烂如泥,取3~5g贴敷于穴位上,敷灸1~3小时,以局部皮肤发痒发红起泡为度。如敷涌泉穴治疗咯血、衄血,敷合谷穴治疗扁桃体炎,敷鱼际穴治疗喉痹等。
(3)斑蝥灸将 芫青科昆虫南方大斑蝥或黄黑小斑蝥的干燥全虫研末,用醋或甘油、酒精等调和。使用时先取胶皮一块,中间剪一小孔,如黄豆大,贴在施灸穴位上,以暴露穴位并保护周围皮肤,将斑蝥粉少许置于孔中,上面再贴一层胶布固定即可,以局部起泡为度。可治疗癣痒等。
夏至灸关元,用艾条灸4小时,隔姜灸(生姜打20个左右小孔),灸后不可行房事,喝冰水等食物.二千多年来,传统医学之理论和临床实践,始终贯彻着强身防病,“治未病”的养生思想。早在《内经》“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又“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淮南子“良医者,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后世医籍,也常能看到防重于治之记载。
灸法养生,不但简便易行,为人们所喜爱,更主要的是效果卓著。《内经》“灸则强食生肉”;“阴阳皆虚,火自当之”.“陷下则灸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瘥,瘴疠温疟毒不能着”。宋窦材《扁鹊心书》“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医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
养生灸,不仅可用于防患于未然,治未病,治未乱,抗早衰,而且亦用于治已病,治已乱。
【效能】 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回阳益阴,调和营卫,延年益寿,抗衰防疾。
【原理】 阳气为人身之根本,阳气旺,犹若丽照当空,万物有生发之机。倘若阳气衰败,犹若阴霾满布,万物枯亡。《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凡通体之温者,阳气也;一生之活者,阳气也。五官五脏之神明不测者,阳气也。”阳气固密,营卫调和,而可防御外邪之侵袭;脾阳健壮,就可运化精微,营养全身;肾阳充足,能推动整个机体,气血的循环运行,是生命之本,五脏阳气之根,即“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故阳气与人的衰老和疾病的发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阳精若壮千年寿”,“阳精若在必能生”此之谓也。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疾病、衰老,其主要原因就是阳气虚衰,而养生灸的主要作用,就是培补阳气,益其真阴。所以,能够起到防病治病,抗衰老作用,使人之寿命延长。
为什么艾灸法,能壮阳气呢?艾炷之连续燃烧,使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经络,又因经络和脏腑相互联系、络属之关系,致使通达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循环全身。此灸法又多以气海、关元为灸之主穴。此二穴,又皆为任脉之俞穴,特别是关元穴,是足三阴与任脉之会、又居下焦,真阴真阳关锁于此。故灸此温热之气,能直达精宫以助元阳。元阳,为全身之真阳,是五脏六腑阳气活动的动力。也可以说,是周身阳气之源,源足乃支流长也。《针灸大成》说:“督由会阴而行背,任由会阴而行腹,人身之有任督,犹天地之犹子午也……分之以见阴阳之不杂,合之以见浑沦之无间,一而二,二而一也。”任统于前,主一身之阴;督率于后,主一身之阳。任督相通,乃温热之气循经温腹暖背,通达周身,循环不息。再艾炷又加杂药而成,其药又多为温热芳香之辈,药有五味五气,内合五脏,气味择经而行,各归其所,其补阳之力更著。因此;灸关元、气海,以回元阳,救绝续命。道家倡之意守丹田,亦即元气归根之意。
【灸穴】
主穴:气海、关元穴。
附加穴:脾胃素弱者,灸中脘穴。身体虚弱者,灸足三里或三阴交穴。
【穴释】
气海:生气之海,气血之会,呼吸之根,藏精之府。灸之能益脏真,回生气,固元阳,故能加强膀胱之气化,使膀胱之水化气上升布达周身,洒陈五脏六腑,为下焦之要穴。
关元:是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与任脉之会穴,又为三焦之气所生之处,藏精之所,为培元固本,补气益 精,回阳固脱之要穴。
足三里:乃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土中之土。胃为仓 廪之官,水谷之海,主纳谷,故灸足三里能升阳益胃,强壮脾肾,调和气血,益先后天之气。
中脘:胃之募穴,腑会于此。李东垣说:“胃虚而 致太阴无所禀者,于足阳明募穴中引导之。”故凡纳呆 食少,食谷不香,饮食不化,面色痿黄,形体消瘦等脾 胃虚亏之证,均可灸之。
三阴交:足三阴之会穴。《针灸大成》说:“主治 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四肢不举……”故一 切脾肾及下焦之疾患,皆可酌灸之。
【壮数和年龄】 《内经》说:“人年四十阳气衰,五 一十而体重,耳目不聪,六十阳气大衰,九窍不利,上实下虚,泣涕皆出矣。”因此,此灸法正是壮阳、助阳、使阳气壮旺,以抗衰老。人身有十二经,十五络,三百六十穴,灸三百六十壮,以应一岁之三百六十日。一般每次灸三百六十壮,但也要看身体健康情况和年龄大小 而定。一般在四十岁以下,可灸一百八十壮,最多二百 七十壮;四十岁以上,可灸三百六十壮。三十至四十岁,可二至三年灸一次;四十至五十岁,可每二年灸一 次;五十至六十岁,可一年灸一次;六十岁以上,可半年灸一次。
秋灸关元 春灸气海--养生灸法.时间为立秋和立春,可要注意啊!错过了,只有等一年了.冬至特别注意要从冬至前4天开始,加上冬至后4天,一共9天,助一阳生,来年身体上个新台阶。其功可大兮。望转告广大艾友。
第四篇:PPT操作要求
1、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1.ppt,完成如下操作:
1)将第一张幻灯片标题的字体设为“隶书”、字号“50”,阴影样式1,在单击
时,延时3秒后,以慢速、“棋盘”方式进入幻灯片;
2)第二张幻灯片版式改为“标题和竖排文字”;
3)在幻灯片母版中,日期区域插入日期“2009-12-26”;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2、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2.ppt,完成如下操作:
1)在幻灯片母版中,插入声音文件k:Fjexam95pt.mid,选择自动播放,将声
音图符放在右上角;
2)将第二张幻灯片的版式改为“标题,剪贴画与竖排文字”,并在剪贴画处导
入k:Fjexam95杯子1.jpg文件(保持图片原样大小);
3)在第4张幻灯片的右下角添加一个“幻灯片放映”下的“动作按钮:开始”,单击该按钮链接到幻灯片的首页;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3、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3.ppt,完成如下操作:
1)在幻灯片母版中,将母版标题样式字体设为“隶书”、字号“35”;
2)添加一张“标题和图表”版式幻灯片(成为第四张幻灯片),其标题为:“办
公自动化软件应用”,导入Excel工作簿k:Fjexam95student.xls的“学生成绩”工作表中(A3:D7)单元格区域的数据,建立三维簇状柱形图,系列产生在列,其他设置为默认值;
3)将所有幻灯片切换方式设置为“横向棋盘式”,并将第三张幻灯片中项目符
号的大小改为150%字高,颜色改为蓝色(按RGB(0,0,255)自定义);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4、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4.ppt,完成如下操作:
1)单击第一张幻灯片时,标题以中速、“盒状”方式进入幻灯片;
2)在第一张幻灯片中,为文本“多媒体技术及其特征”设置超级链接,放映时
单击鼠标链接到第三张幻灯片上;
3)组合第四张幻灯片中的四个文本框;隐藏第五张幻灯片;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5、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5.ppt,完成如下操作:
1)将第一张幻灯片的切换方式设置为“盒状展开”、“慢速”;
2)将第三张幻灯片的版式改为“标题、剪贴画与文本”,在剪贴画处导入
k:Fjexam95杯子2.jpg图片,并将该图片的尺寸大小设置为:高12.09厘米,宽10.18厘米;
3)在幻灯片母版中,日期区域插入日期“2009-12-26”,并在右下角添加一
个“幻灯片放映”下的“动作按钮:开始”,单击该按钮链接到幻灯片的首页;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6、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6.ppt,完成如下操作:
1)将所有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Globe.pot,将第2张幻灯片的版式改为“标题,剪贴画与文本”,并在剪贴画处导入K:Fjexam95xy.jpg文件(不得改变图片大小);
2)组合第3张幻灯片中后三个文本框,隐藏第4张幻灯片;
3)在第1张幻灯片的“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对象”设置超链接,使放映时单击链接到第3张幻灯片上;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7、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7.ppt,完成如下操作:
1)单击第一张幻灯片时,标题以中速、“盒状”、“方向外”方式进入幻灯片,并在左上角插入声音文件K:Fjexam95pt17.mid,选择自动播放;
2)在幻灯片母版中,日期区域插入日期“2010-6-13”,并在右下角添加一个“动作按钮:开始”,单击该按钮链接到幻灯片的首页;
3)将所有幻灯片的背景用“白色大理石”纹理填充;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8、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8.ppt,完成如下操作:
1)在幻灯片母版的日期区域插入日期“2010-6-14”,母版背景用“新闻纸”纹理填充,并在母版的左上角插入图片K:Fjexam95XH.jpg(不得改变原图大小);
2)在第1张幻灯片文本“发热的诊断”上设置超级链接,使放映时单击之链接到第3张幻灯片上;
3)删除最后一张幻灯片,并在演示文稿末添加“标题和图表”版式幻灯片,在标题框输入“发烧体变异”,在图表框导入Excel XP工作簿K:Fjexam95pt18.xls的“发烧体变异”工作表数据,建立簇状柱形图图表,图表参数设置取默认值;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9、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19.ppt,完成如下操作:
1)将所有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Ocean.pot,将第4张幻灯片的版式改为“标题,剪贴画与文本”,并在剪贴画处导入K:Fjexam95HaiBao.jpg文件(不得改变图片大小);
2)在第一张幻灯片中,将文本“上海世博会会徽”设置为超链接,使放映时单击之链接到第3张幻灯片上;
3)将第5张幻灯片的动画方案设置为“缩放”,并在右下角添加一个“动作按钮:开始”,单击该按钮链接到幻灯片的首页;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10、在PowerPoint XP中打开演示文稿Pt20.ppt,完成如下操作:
1)将所有幻灯片应用设计模板Stream.pot,为第1张幻灯片的文本“5.实验记录”设置超级链接,放映时单击鼠标链接到第4张幻灯片上;
2)在幻灯片母版中设置,使切换每张幻灯片延时3秒后,以中速、“横向棋盘方式”进行;
3)隐藏第5张幻灯片,在第4张幻灯片右下角,插入声音文件K:Fjexam95pt20.mid,选择自动播放;
4)完成后直接保存,并关闭PowerPoint XP。
第五篇:磅房操作要求
磅房操作要求
1、每日工作前对仪表传感器、连接部位等详细进行检查,确认状态完好后方准开机操作。开机后应预热5分钟(冬季为20分钟),读数为“0”时方可操作。
2、严格管理过磅区车辆,指挥车辆在磅房周围及磅上的停靠位置。
3、过磅车辆应匀速上秤台,速度控制在5Km/h以内,禁止在磅体上紧急刹车,磅房两侧设置限速标志。
4、需人工称重计量时要进一步查看称重时车辆状态,做到“三不过磅”:磅上有人不过磅;车辆未完全停靠不过磅;重车空车信息不符不过磅。上诉检车确认无误后,司磅人员方准进入磅房进行称重计量。
5、检査过程中如发现有弄虚作假或人为增加货物重量的行为立即停止过磅作业,并及时向主管领导反应。
6、无人值守磅房运行中,需对车辆进行抽检,如发现车辆进出时车上人数或随车物品不一致时,该客户该日每车扣除100公斤重量。
7、人工计量称重时,在每次车辆上秤台前先观察仪表显示是否为毛重“0”,否则不允许过磅,打印或记录数据前要观察仪表显示是否稳定。
8、当秤上有车辆时不允许仪表断电,如临时断电,在恢复送电后应让车辆下秤台,待仪表恢复零点后再重新计量。
9、作业人员认真核对各种原始单据,所有数据必须保证其准确性。
10、磅房连续工作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相关人员在交接记录上完整填写当日数量、设备状态、注意事项等。带班负责人应随时检查,并负责每天把各种数据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11、如遇雷雨天气或当次作业完成时要关闭一切电源。
12、平常要保持窗户关闭,特殊情况下打开门窗后,过磅完毕后必须立即关闭,防止因大风或降雨造成设备损坏。
13、保持磅房整洁,室内桌椅排放整齐,仪器设备,磅秤显示屏清洁无尘,室外磅秤上无杂物。
14、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磅称显示屏表面和有关线路接头,防止生锈和损坏。要经常用干净软布擦拭显示器表面,保持仪表、打印机表面洁净,状态完好。
15、禁止在磅房内做与称重无关的事情,不得让司机及货主进入磅房,更不能与其闲谈。
16、工作人员应认真负责,公平计量,细心核对,防止因玩忽职守造成计量数据错误,造成损失的,严格依纪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