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本研究主要成员:王振耀、尚晓援、高华俊、徐 佳、曹意文、朱照
南
报告主要执笔人:尚晓援
本报告系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儿童福利研究中心的研究团队共同对中国儿童福利政策的系统跟进与评估,并于2011年度“儿童福利活动周”正式发布。本报告获得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支持,特此致谢!我们非常欢迎来自您的任何形式的评论和建议。与本报告有关的问题,请与我们联系(cw@bnu1.org)。
2010年,中国GDP实现397983亿元,较2009年增长10.3%,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突破4000美元,中等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稳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自1998年以来其首次超过城市,国家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粮食产量和工业生产值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儿童福利事业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迎来了新的进展与突破,2010年中国第一项儿童福利津贴制度正式确立,标志着我国在儿童福利理念和认识上的重要转变,政府第一次面向全体孤儿承担起养育的主要经济责任,对民生方面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增加。中国儿童福利服务至此开始了在四大方面的重要转型,主要表现在:儿童福利的理念转变、服务对象范围扩大、服务项目增加和儿童福利机构的功能转型。本报告分别以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儿童养育和照料、儿童医疗保障、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儿童教育福利、儿童保护以及非政府儿童福利组织参与等七大方面为切入点,系统梳理中央与地方层面的政策与实践举措,对2010年度中国儿童福利发展的总体形势进行分析与判断。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在取得进展与突破的同时,仍然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失衡与长期存在的贫富差距,青少年人口比重降低与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环境与资源限制对粗放式发展模式的终结,共同构成了我国未来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宏观挑战。从积累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中国构建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必须从儿童福利开始。第二,中国在残疾儿童康复就学、儿童学前教育,以及儿童保护和安全等方面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制度安排;加之,社会提供儿童福利服务的机构发展不足,政府缺乏对儿童发展性及其家庭的支持,已成为当前儿童福利的重要缺口,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建设任务依然艰巨。第三,中国与儿童福利相关的政策法规,尽管涵盖范围较为广泛,但相对分散,未能形成全国统一、自成体系、目标明确的国家儿童福利系统,缺乏完备的国家儿童福利系统所应当包括的:独立的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完善统一的立法以及专门的儿童福利预算等。如何突破体制缺陷,是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儿童福利体系的巨大挑战。鉴于儿童多方面发展需要对社会福利体系提出的要求,以及中国已迈入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的事实,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儿童福利制度被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2011正值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大力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未来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形势紧迫、任务繁重,应当立即从儿童福利观念、儿童福利规划设计及其支持保障体系的构建着手: 儿童福利观念方面,倡导政府儿童福利理念的转变,强调政府主导角色的发挥,首先为困境儿童承担起提供福利服务的责任;将把儿童福利视为“单纯支出”的观念转变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投资”,并予以高度重视;解决所有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之上,必须树立“全面实现儿童权利”的决心与魄力。儿童福利规划设计方面,中国应当立足于“十二五”规划,2011年立即从儿童大病、残疾和学前教育入手,优先构建三大儿童福利制度,即:全国普及的儿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残疾儿童福利津贴制度以及儿童学前教育津贴制度。尽快使我国儿童优先受益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时期的阶段性成果。儿童福利支持保障体系方面,严格将儿童福利制度的确立与实施,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为福利项目落实提供经费保障;从构建专业化的儿童福利工作人才队伍和儿童友好型的设施设备着手,启动儿童福利软硬件配套体系建设;在整合当前儿童福利相关政策、健全服务体系的基础之上,继续推进中国儿童福利的立法建设,保障儿童福利的提供有法可依;努力设立专门的国家儿童福利局,对全国儿童福利事业进行统一管理,为各项政策的落实提供行政支持,加速推进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1 进展与突破..............................................2 面临的挑战..............................................6 第二部分 中国的儿童、弱势儿童及其福利状况................11 儿童基本生活保障......................................14 儿童养育与照料.......................................16 儿童医疗保障..........................................18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23 儿童教育福利..........................................26 儿童保护.............................................30 非政府儿童福利组织参与...............................34 第三部分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推进与构建.................37 重塑儿童福利观念,全面促进儿童福利体系的转型..........38 立足规划,优先从儿童大病、残疾和学前教育着手儿童福利体系设计...................................................39 尽快构建儿童福利的支持保障体系...................................................41 附录一 中国儿童福利大事记(2011).....................44 附录二 中国部分省市孤儿基本生活津贴实施标准............52 附录三 中国主要经济与民生指标........................53 1 第一部分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2 2010年,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的“儿童福利元年”。201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出台,标志着国家对孤儿基本生活的保障真正从(福利)院内扩大到院外,从以实物救助为主转向以现金救助为主。在西方福利国家发展的历史上,院内福利向院外福利的扩展,是现代意义上社会福利制度的标志。此后,中国政府部门在儿童福利方面进行制度建设的努力以及公民社会对儿童福利问题的关注都在持续跟进。2011年“两会”期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关于弱势儿童群体的议案提案数量刷新记录。按照这种发展趋势,中国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在“十二五”期间必将大大提速。当然,乐观的预期并不能代替艰苦的工作。建立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儿童福利制度,仍然面临着来自各个层面的挑战,考验着政府、社会各界特别是中国社会福利学界的理念、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的能力。
一、进展与突破
(一)从孤儿保障开始,儿童福利政策取得重大突破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0〕53号)于2010年11月出台,国家第一次直接通过现金补贴的形式为福利机构内外的孤儿提供制度性保障,标志着中国在儿童福利政策方面的重大突破,也体现了政府和社会对于儿童福利的观念和认识发生重要转变。从福利理念上看,这反映出儿童生活保障不再仅仅是家庭和扩展家庭的责任,国家同样有责任和能力接替扩展家庭,为失去父母养育的儿童提供生活保障。也就是说,当核心家庭不能为儿童提供有效的生活保障时,国家将接替家庭的责任,为这些儿童提供有保障的生活。2010年,中国在儿童大病医疗和早期教育等方面也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措施,留守儿童服务纳入民政部的工作范围,体现出政府在儿童福利领域承担更多责任的趋向。
综合看来,我国儿童福利政策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基本生活和医疗卫生等方面为广大儿童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福利。但就儿童其他方面的福利服务而言,仍然处于前现代型和补缺型的政策阶段,相关部门的儿童福利政策目标
第一部分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 3 和福利服务的具体对象主要针对孤残儿童和部分困境儿童。公民社会参与儿童福利政策的决策过程,积极为儿童代言,参与服务供给,这是一个崭新的社会现象。在2010到2011年间,儿童福利方面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中国的公民社会积极参与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并通过现行的决策系统,提出有关儿童福利的政策和制度建设建议。2011年的两会期间,有关儿童福利的提案至少有19个。为了落实(或部分落实)这些提案,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需要大大向前推进一步。因此,可以说,公民社会的努力,在儿童福利领域,已经有效地影响了有关儿童福利的很多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仅仅是有限的成功,对公民社会参与儿童福利的制度建设,已经是极大的鼓励,这个趋势还会继续。我们预计,明年的两会期间,有关儿童福利的提案数量还会大大增加。公民社会的参与,正在有效地改变儿童没有政治声音的现状。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继续壮大和国家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儿童福利的制度建设必将走上更加积极的发展轨道。
(二)经济形势向好,政府承担的社会福利责任持续增加
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97983亿元,比2009年增长10.3%,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均突破4000美元,中等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稳固。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了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则达到5919元,实现了10.9%的实际增长,自1998年以来其增长速度首次超过城市。国家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粮食产量和工业生产值等均取得不同程度的快速增长,国民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在良好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在民生方面的重视和投入进一步增加。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和医疗等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数减少四分之一;卫生技术人员达584万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数437张,尤其在社区层面,社区服务中心(站)数量比2009年增长28.6%。“十一五”期间,中国民生建设迈出较大步伐,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有了重要突破。全国普遍实现了九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4 年义务教育,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提前达标,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结构性转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在许多地方启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开始建立等等,中国通过发展社会福利以增进社会和谐的政策方向基本确立。从多元福利的理论框架看,社会福利的提供主体包括亲属、雇主、社区、市场、社会组织和政府六类。我国特有的单位制度,属于雇主福利类型,但根据雇主的性质不同,介于市场和国家之间。我国儿童社会福利服务提供的主体主要是亲属、集体、单位、市场、社会组织以及政府六类。在我国,家庭在儿童福利提供的领域内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在养育、照料、医疗、学前教育和高中以上教育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在义务教育方面逐渐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但在其他方面,特别是在医疗、早期教育和高中以上教育方面,国家的作用减少,市场的作用增加。最近两年,这个趋势得以逆转。国家在儿童的医疗保障方面,开始承担起主导作用。在孤儿养育方面,国家第一次正式接替了扩展家庭,承担起主要的经济责任,照料的责任还是由扩展家庭承担。国家在儿童福利方面承担起更多的作用,是目前新的政策发展趋势。在当前虽然比较有限但正逐步扩展的儿童公共福利政策领域中,政府的主导作用还应继续加大力度与强度。
(三)儿童福利服务面临四大转型
当前,我国儿童福利服务事业正在发生四个方面的重大转型,包括儿童福利理念的变化、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服务项目增加和儿童福利机构的转型,其中最重要的是,儿童福利概念从条块分割到系统综合的转变趋势较为明显。
一是儿童福利理念的转变。就我们关于儿童福利的基本理念来说,正在经历着重大的转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根本上说,与儿童福利制度紧密相关的一个基本观念是:人口的增加,以及相关的对儿童的各种福利支出,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影响是负面的。随着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上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劳
第一部分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 5 动力成本的增加,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力资本的增值提速。我们每天都在感觉到这个变化。儿童是中国未来发展最重要、最宝贵、但是又最稀缺的资源,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儿童福利不仅仅是家庭的问题,国家必须在这个对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方面进行投资。没有对儿童的投资就没有中国的未来,这是我国从现在开始的儿童福利制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服务对象范围的扩大。就服务对象而言,我国狭义的儿童福利服务,服务对象已经开始扩大,逐渐从只覆盖少数由国家监护的儿童,向社会上的弱势儿童扩大。这个转变不仅仅是覆盖的人数增加了,而且覆盖的人群也发生变化,从过去只覆盖福利机构内养育的孤儿,现在开始拓展到所有孤儿,包括散居在亲友家的孤儿。同时,服刑人员家中无人照料的未成年子女、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流浪未成年人以及贫困家庭的残疾儿童、大病儿童和留守儿童等,也都纳入了社会福利服务关注的范围。尤其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也纳入了民政部服务的范围,意味着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正在转向为所有需要帮助的儿童提供服务。三是服务项目的增加。就福利服务的项目而言,当前儿童福利服务正经历着从一般的养育和照料,向养育、照料、康复、和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方面转变。这是儿童福利制度的重大转型。同时,服务的周期向青年时代延展,孤残儿童向成年过渡和就业安置正在成为儿童福利系统服务中的重要一环。如何帮助福利机构中的大龄孤儿和残疾儿童健康地从童年、青少年时代向成人过渡,真正融入社会,得到正常的人生,是我国儿童福利机构在提供养育服务基础上急需予以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是儿童福利机构的转型。就服务提供者来说,我国的国有儿童福利机构正在经历着和面临着重大的转型和功能改造。从以抚育无人照料的儿童为中心工作,向基于社区的多功能儿童福利的资源中心转变。这样的转变必然导致儿童福利机构的扩大、预算和人员的增加,社区儿童福利机构的设立以及一个全新的、覆盖全国的儿童福利制度的建立。面对儿童福利工作的重大转型,我国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6 儿童福利组织功能必须重新定位,儿童福利工作体制必须转变。
二、面临的挑战
(一)宏观挑战: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形势紧迫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矛盾,使得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形势十分紧迫,任务依然艰巨。第一,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结构性失衡,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如何最为有效地缓解贫富差距,使全体人民共同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当前一个相当紧迫的社会挑战。2011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政府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将其进一步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十二五”规划坚持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脚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并明确要求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全体人民。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内容就是发展以儿童、残疾人和老年人社会福利服务为基础,以医疗、教育和住房福利为重要内容的现代型社会福利制度。大力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将是“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将深刻地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和儿童福利制度紧密相关的一个基本理论前提是,人口增加对经济发展有负面的影响,相关的对儿童的各种福利支出,是私人领域的问题,所以尽量应该由家庭承担。但是,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刘易斯拐点到来,劳动力成本增加,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力资本的增值加速,劳动力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稀缺要素。2010年以来,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感觉到这一个变化。在未来,儿童是中国发展最重要、最宝贵、但是又最稀缺的资源,这一点已经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福利不再仅仅是家庭的事情,国家需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第三,经济快速发展和环境及资源瓶颈的限制。环境和资源瓶颈的限制意味着中国过去三十年多中外延扩大和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只有转
第一部分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 7 变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才可能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动能。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和劳动力,高度依赖人力资本的培养和积累。因此,作为人力资本积累最重要的方面,儿童福利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的一环。国家必须在这个对国家未来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的方面投资。没有对儿童的投资就没有中国的未来。这是我国从现在开始的儿童福利制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前提。
(二)制度缺失: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任务繁重
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2010年有了重大突破,社会散居孤儿和失去父母、主要照料者缺失的儿童,得到了国家的儿童福利津贴。但是,通过逐项进行制度分析(具体内容参见本报告第二部分),我们发现,仍然存在着重要的制度缺口,导致儿童权利不能完全实现,儿童发展受到阻碍。这些缺口,需要政府和公民社会共同努力,进行制度建设,完善中国的儿童福利制度。以下是几个影响最大、需要尽快解决、且国家完全有力量解决的重大制度问题。第一,学前教育的缺口。中国学前教育的过度市场化和私有化,在很多城市造成了入托难、学前教育昂贵的情况。在当前的世界上。儿童的早期教育在发达国家日益成为国家人力资源战略的重要部分。早期教育的责任逐渐从家庭向国家转移。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中国前一时期主导的政策取向是国家把早期教育的财务责任陆续向家庭转移,把服务提供的责任向市场转移。这个私有化的政策取向在儿童早期教育的服务供给方面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对中国的未来可能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应当中断目前放任早期教育私有化的倾向,当务之急,国家应尽快制定新的早期教育政策,对儿童福利进行战略性投入,向儿童早期教育(即国家的未来)发展倾斜。
第二,在残疾儿童康复和三类残疾儿童之外的残疾儿童就学方面,目前的制度有重要的缺口。目前主导的残疾儿童治疗和康复思路还是医学模式。服务提供和家长的要求都是重治疗,轻康复。同时,残疾儿童迫切需要的治疗和康复服务都是主要由市场提供,家长买单。家长投入首先向治疗倾斜。在家长无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8 力负担时,对儿童一生有重大影响的治疗和康复被推迟或放弃,结果是残疾儿童需要一生依靠家长和国家的支持。这对家庭和国家都是重要的损失。
第三,在儿童安全方面,缺少整套的制度安排。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道路交通流量的增加,道路事故已经是中国儿童的最大杀手。据报道,意外伤害是中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20万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死亡率为67.13/10万),即每三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中国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总费用,约占到中国GDP的2个百分点。中国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1。在发达国家,关于儿童的道路安全,有整套的制度安排,包括家长和儿童的道路安全教育、学校附近的道路标志设计,上下学期间在学校附近安排的安全员,立法对儿童在汽车内的座位规定,以及对家长的监护要求(如14岁以下儿童没有成人监护不能单独外出)等等。第四,儿童保护的制度缺口。除各种意外伤害之外,人为暴力伤害也不容忽视,如校园暴力、网络伤害以及其他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的伤害等等。尤其在2010年3月以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校园杀童事件,更是引起全社会的警醒。在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中国目前的制度安排是家长几乎有完全的自由。在家庭中打骂儿童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家庭中针对儿童的暴力和恶性虐待事件时有发生,中国目前虽然有相关的禁止虐待儿童法律,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尚有难度。国家公权在恶性事件发生的时候,往往袖手旁观。儿童保护制度空白的现象亟须改变。第五,提供儿童福利服务的机构发展不足。目前,国家在儿童福利服务领域中,已经不作为主要服务提供者发挥作用。这个领域的服务提供,亟须非政府非营利组织来补充。因此,鼓励非政府儿童福利服务组织的发展,规范服务市场,是政府的责任,也是这个领域发展的当务之急。
第六,缺乏对儿童发展性支持和家庭支持。儿童发展性福利需求以所有儿童的全面发展为界定标准,倾向于广义的儿童福利概念,使政府的儿童福利政 1 引自:
“
全
球
儿
童
安
全
网
络
”,http://,2011年2月20日 第一部分 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进步与挑战 9 策适度惠及全体儿童,采取避免儿童陷入困境的预防性干预模式,保障所有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从需求的迫切程度来看,现阶段中国儿童发展性福利应当首先侧重于从孤儿,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残疾儿童等弱势儿童群体入手,改变造成大量儿童与父母分离的政策,推动留守儿童和父母团聚,支持弱势儿童家庭等。同时,鼓励开展社区服务、社区看护、早期项目以及各种家庭支持,最终惠及全体儿童。
(三)体制缺陷: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需要系统设计
通过对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梳理和总结可以看出,当前中国已经在儿童福利提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儿童福利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基本的服务项目。现存的儿童福利政策虽然项目、规范(或标准)较多,涵盖范围也十分广泛,但相对分散和混乱,未能形成全国统一、自成体系、目标明确的国家儿童福利系统。独立的国家儿童福利系统应该包括独立的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完善统一的立法以及专门的儿童福利预算等等。行政管理机构方面,我国缺少国家一级的主管儿童福利事务的机构。目前我国与儿童福利与服务相关的管理机构,分散于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妇女儿童青少年室,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各部委相应的儿童工作部门如民政部儿童福利处、文化部未成年人文化处、卫生部妇幼保健司,全国青联和共青团组织少年部,妇联组织设有儿童部,全国及各省市的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等等,缺乏独立统一的儿童福利行政管理机构。过去一年的进展在于,民政部的儿童福利处增加了两个编制,规模扩大了一倍。同时,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并建立了儿童福利信息系统。立法方面,我国还缺乏一部统一的《儿童福利法》。许多国际社会和地区在早期就已建立了针对儿童福利的立法,如英国1946年就通过《家庭补助法》,为多子女家庭提供津贴,1948年就出台了专门的《儿童法案》,并不断修订;日本1947年就通过了《儿童福利法》;瑞典1960通过了《儿童及少年福利法》;挪威1992年通过了《儿童福利法》。我国香港地区则于1951年开始实行《保护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10 儿童及少年条例》;台湾地区1973年即通过了专门的《儿童及少年福利法》。我国应该借鉴上述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大力推动《儿童福利法》的出台,以更好地保证我国儿童福利的具体实施有法可依。相应地,没有单独的儿童福利立法,也不会有专门的儿童福利财政预算体系。基于上述对中国儿童福利发展总体形势的分析与判断,本报告认为: 第一,中国儿童福利的制度突破已经开始,这个突破是从孤儿的生活保障开始的。但是,在孤儿乃至所有弱势儿童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考虑到儿童多方面发展需要对社会福利服务提出的要求,鉴于中国已进入中等经济发展水平这一事实,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儿童福利制度必然地被提上议事日程。第二,中国儿童福利制度的破冰,是在政府部门、公民社会组织和学术界共同努力下实现的。它的未来发展,也不会是政府垄断下的福利供给,而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呈现出一种供给主体多元化的格局。中国未来的儿童福利制度,最可能是一个新的、多方参与的混合福利制度,国家将在供给资金、制定规则、监督实施、倡导动员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而在直接提供福利服务方面的作用将逐步减弱。构建与中等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社会福利制度,必将从儿童福利开始。第三,中国儿童福利的制度设计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具有最高紧迫性。当前正是新的儿童福利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即将面临的中国最大挑战,既不是资金短缺,也不是缺少政治决心,更不是缺少社会的关注和儿童的代言人。经过多年的努力,上述条件基本具备。当前,最重要的挑战来自儿童福利学界自身,来自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制度创新能力和我们的政策设计能力。11 第二部分 中国的儿童、弱势儿童及其福利状况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12 截至2008年底,中国0-18岁儿童的总数是2.78亿人,占中国人口总体的20.93%2。从人口分布来看,中国0至14岁的儿童中有34.9%分布在东部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儿童比例分别为33.0%和32.2%,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但是,在少年儿童扶养比方面,儿童数量相对较少的西部地区,抚养比却高达29.0%,意味着每100个14至65岁的人口就需要扶养29名0-14岁儿童,而东部地区这一比例仅为19.25%(见表2-1)。将儿童人口分布与中、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结合来看,不难发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越低的地区,少年儿童抚养比反而越高,说明中国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儿童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越需要改善。
表2-1 中国地区儿童分布与经济状况 地 区
0-14岁儿童人口比重(%)少年儿童抚养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中 部 32.95 23.54 16435.1 东 部 34.86 19.25 40539.1 西 部 32.19 29.01 15124.3 资料来源: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第95、99页相关数据计算 中国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群体,包括孤儿、残疾儿童、流浪乞讨儿童、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子女、受暴力侵害和虐待儿童,以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3等弱势群体。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类弱势儿童数量不断扩大。并且,如果中国政府对儿童福利的重视不足,极有可能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产生出新的弱势儿童群体。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相关数据计算 3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指:父母中至少有一方,或者儿童本身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儿童(尚晓援 2008)第二部分 中国的儿童、弱势儿童及其福利状况 13 表2-2 中国弱势儿童群体数量 儿童类别 群体描述 孤 儿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孤儿人数已经从2005年的57.4万上升至2010年的71.2万4,五年间增长约24% 残疾儿童
0-17岁的各类残疾儿童共计5,043,000,大约占残疾人总数的6.08%,其中0-14岁的残疾儿童有386.78万,占到0-14岁儿童总数的4.66%5,截止2010年底,全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为14.5万人6 留守儿童
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人;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其中五周岁以下的幼童大约1566万人,占全部留守儿童的27%7 受暴力侵害和虐待的儿童
中国受到家长打骂的儿童,人数当以亿计。其中多数是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打骂程度严重,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虐待”的,仍然有5%以上,照此推算,中国受到虐待的儿童数,可以千万计8 受艾滋病影响儿童
估计2010年底,约有49.6-89.4万在中国的儿童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其中2-2.7万儿童因艾滋病失去父母双方9 2010年,中国政府在积极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之余,开始重视儿童学前教育福利的建设,将于2011年财政投入30亿,并在五年内持续增加财政投入,计划到2015年实现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学率85%,学前三年教育达到60%。2011年2月,中国收养中心正式更名为“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将业务领域拓展到孤儿教育、困境儿童保护和儿童养育等方面,逐步实现战略转型。“十二五”期间,民政部将计划在保障孤儿群体生活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将受 4 由民政部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 5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相关数据计算 6 《2010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 第二部分 中国的儿童、弱势儿童及其福利状况 31 少。中国于2007年12月出台了《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国办发〔2007〕69号),提出健全反拐工作协调与保障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任务,加强合作,建立集预防、打击、救助和康复为一体的反拐工作长效机制,要求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被拐卖妇女儿童遭受的身心伤害。自该行动计划出台后,河南、陕西等地开始积极予以贯彻实施,云南等地还开展了专项试点,取得一定成效。2011年初,通过网络发起的“微博打拐”行动,借助互联网再次将打击拐卖儿童问题推向了公众视野,动员公众自发参与到打拐行动中,成为备受瞩目的公共事件。2011年1月1日,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出了《关于限令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人员投案自首的通告》,试图对累积的拐卖妇女儿童案件做出清算,以便更严厉地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现象,并从买方入手,根绝拐卖儿童的市场。在2011年3月8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对流浪乞讨儿童救助问题做出积极回应,指出绝大部分流浪乞讨儿童来自于被拐卖儿童,对此民政部门将从源头治理、分类施策、完善设施、完善法规与动员社会参与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家庭,特别是对不履行监护责任的父母,要做好工作,依法保证儿童权益;对于利用、胁迫、拐卖甚至残害儿童从事流浪乞讨或者犯罪活动的,将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大打击力度;对于因生活无着流浪乞讨的,加大救助力度;救助流浪儿童还需要完善相关法规,推动救助管理立法工作;要动员社会参与。公安部自2011年4月起,将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来历不明儿童集中摸排行动,并计划6月1日前在全国建立实施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当前,对拐卖儿童的问题逐步在家长、公众和政府部门之间达成了普遍共识,从立法、执法到公民监督等方面,已经打开了协同努力的局面。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32
(二)儿童安全保障
儿童安全保障是中国儿童福利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反映在下述事实中:意外伤害是中国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每年有超过20万0-14岁的儿童因意外伤害而死亡(死亡率为67.13/10万),即每三位死亡的儿童中就有一位是意外伤害所导致。中国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总费用,约占中国GDP的2个百分点。中国0-14岁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的发生率是美国的2.5倍,是韩国的1.5倍22。除了各种意外伤害之外,人为暴力伤害也不容忽视,如家庭暴力、校园暴力、网络伤害以及其他环境污染等因素造成的伤害等等。2010年3月以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校园杀童事件,更是引起全社会的震惊与警醒。中国近年来在儿童安全保障问题上,通过大力宣传、开展专题教育等形式进行了大量预防工作,意外伤害保险等补救性措施也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中国儿童保护工作仍然面临巨大挑战,任重而道远。2010年,我国从儿童交通安全和儿童安全应急等方面着手,展开儿童安全保障方面的积极干预。此外,在儿童安全设施方面,我国自2010年起计划出台《机动车儿童乘员用约束系统》,将对儿童安全座椅本身的安全性,以及车辆如何正确安装儿童座椅都进行了具体规定,同时推荐使用儿童安全座椅专用接口,该项法规如果顺利出台将是我国首次从乘车设施的角度对儿童安全实施标准化的保障。
除了政府的努力,公民社会也在儿童安全方面开展行动。由联邦快递和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于1999年在美国联合发起的“儿童安全步行”主题教育项目,于2004年4月引入中国,致力于儿童安全步行知识的普及和教育;截止2010年,项目先后于北京、上海、广州和山西等地通过各种活动方式为240万余名儿童和家长提供了步行安全教育。在安全应急方面,2010年5月底,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助的中国首家“儿童安全应急体验中心”正式启动,中心通过多媒体演示、情景互动等体验式教育的形式,让儿童在寓教于乐中掌握应对自然灾害、公共安全等方面的安全应急知识,提高儿童的安全应急素质;在启动首个安全 22 引自“
全
球
儿
童
安
全
网
络
”,http://,2011年2月20日 第二部分 中国的儿童、弱势儿童及其福利状况 33 应急体验中心的同时,中国儿基会向成都等地捐建“安全应急体验教室”、“安全应急体验馆”等,促进我国全面迈开重视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培养的步伐。
(三)留守儿童关注
针对留守儿童的保护问题,截至2010年我国尚未出台中央层面上制度性的救助保护政策,部分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留守儿童的数量和分布等实际情况,通过下发意见、组织活动和进行项目建设等方式,对留守儿童的成长予以关注。2010年4月,安徽下发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意见》(皖发〔2009〕32号),从强化家庭、社会、学校三方职责,改善基础条件,优化成长环境和加强经费保障出发,结合实际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辽宁省朝阳市自2007年下发《关于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暨“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安排意见》以来,在全市农村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暨“留守儿童家长学校”,为留守儿童开展校外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进行道德实践搭建平台。截至2010年3月,甘肃省已经完成从2009年开始启动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百分百覆盖行动”,迄今已建成留守儿童之家1037所,并组织各类实践活动,丰富“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内容。重庆市则自2010年7月起,实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九大行动计划”培养照顾好全市130余万名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部分省市通过举办“代理家长”等活动,将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结对,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与发展中付出的不可避免的代价,但不应完全由农民工和留守儿童自身来承担,至少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国家有责任和义务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尽力弥补留守儿童在成长中的缺失环节。2011年4月初,据民政部有关工作人员介绍,国家准备大力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工作,并明确由民政部门承担此项工作。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 2011 34
七、非政府儿童福利组织参与
在目前的条件下,由于政府和市场的供给能力有限,不能为所有的困境儿童提供完善的福利服务和救助,很多困境儿童如:孤儿、流浪儿童、残疾儿童、大病儿童、贫困儿童等需要国有儿童福利机构之外的力量为他们提供服务,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自20世纪80年代起,境外的非政府组织逐渐进入中国,开展困境儿童救助工作。在此后的二十几年里,境外和本土的儿童救助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日益深入地介入到困境儿童救助的各个领域中来。
(一)儿童福利非政府组织现状
由于中国儿童福利非政府机构的注册登记情况比较混乱,难以统计其确切的数量。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注册情况主要分为民政注册、工商注册和未注册三类。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可以将非政府儿童福利机构主要分为以下几类:⑴ 服务所有弱势儿童类:例如项目覆盖中国二十多个省市的英国儿童救助会,关注流浪儿童、残疾儿童和被拐卖儿童;⑵ 服务孤儿、流浪儿童等无人抚养的儿童类;⑶ 服务服刑人员子女类:该类非政府组织主要的救助对象是服刑人员无人抚养的子女,例如警官张淑琴于1996年创办了第一个“太阳村”,无偿救助服刑人员无人照顾的未成年子女,截至2010年,太阳村已在全国发展到7个,遍布北京、河南、江西、青海等省市,抚养的孩子超过4000人;⑷ 服务有生理缺陷的儿童类:这类非政府组织为儿童家长提供有关咨询和家庭训练指导服务,为教育人员养护缺陷儿童提供行为技巧培训,例如慧灵智障儿童服务机构、星星雨教育研究所等;⑸ 服务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类:这类组织主要是由于目前中国艾滋病人的数量日益上升而出现的一类组织,例如东珍艾滋孤儿学校、东珍纳兰儿童心理研究所等;⑹ 服务权益被侵害儿童类,例如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为所有权利受到侵害的青少年提供法律帮助。第二部分 中国的儿童、弱势儿童及其福利状况 35
(二)儿童福利非政府组织面对的挑战
非政府组织的成立大多是基于一种强烈的公益、慈善价值或使命感,很多儿童福利非政府组织是由一些热心公益、关注儿童发展的个人或团体成立的,有些是特殊儿童的家长自发成立,他们将对待自己的情感转移到更多社会成员身上,这样的力量是可以推动和改变社会的力量。基于这样的价值观和理念的支持,儿童福利非政府组织大多能够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为困境儿童服务,切实站在弱势儿童的立场行事,采用自下而上的管理方式,能够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并且大多
第二篇: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3
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3
摘 要
2012年,随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发展和社会舆论的密切关注,中国儿童福利事业在政府的积极响应和民间公益的快速推动下,迎来了从制度反思到政策进步、从巩固困境儿童福利向普惠型儿童福利迈进的新时期。
回顾总结2012年以来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服务的轨迹,呈现出如下几个特征:儿童福利津贴向普惠型发展,中央财政安排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补助资金24.3亿元,惠及全国61.6万孤儿,并逐步向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延伸;普惠型的专项补贴制度进一步深化,27个省市落实启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农村义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完成680个国家试点地区的实施工作;一系列儿童权利受侵害的事件引发儿童福利制度反思并推动政策进步,促成了幼儿园师资规范、校车安全、收养制度等领域政府的积极行动和有效回应;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儿童公益专业化发展,2012年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的儿童类服务项目102个,项目资金5700万元。
作为一个拥有3亿18岁以下少年儿童的国家,中国正在实施新的面向未来十年的儿童发展纲要,致力于让全体儿童享受更多福祉。“儿童优先”的原则决定,实现“儿童梦”是实现“中国梦”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儿童梦”的实现,就不足以托起全体人民的“中国梦”。鉴于中国的儿童福利水平已经严重落后
于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实施儿童福利国家战略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建议: ——系统设计新型儿童福利体系的框架,强调儿童养育责任从家庭向国家的转移,更加尊重儿童自身权利,加强服务保障体系和对困境儿童的津贴保障,确保困境儿童有更公平的机会实现其梦想,并依次推进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服务保障,最终达致面向全体儿童的适度普惠的福利体系。
——明确制定《儿童福利条例》的目标定位,填补儿童福利立法空缺,将现有儿童福利政策系统化,以儿童福利推动儿童保护,强调儿童福利政府主管部门的统合性职能,建立保证儿童福利政策顺利实施的组织体系。
——推动儿童服务社会组织的专业化建设,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规模和范围,大力培育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高度重视儿童服务的专业化建设,努力提升儿童服务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建立儿童及家庭的全社会支持系统,实行开放透明的社会管理体制,明确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的政策,打通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儿童福利的通道,使之真正成为全民的事业。
第三篇:儿童福利思想观点
德兰修女曾说过,饥饿并不单指食物,而是指对爱的渴求;赤身并不单指没有衣服,而是指人的尊严受到剥夺。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冷漠。孤独也是一种饥饿,是期待爱心的饥饿。对儿童需求的关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是否健康、物质上的丰盈与否,还应有心理的健康、情感的慰藉、发展需求的满足。
然而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在人性化方面还先得不足。首先,在儿童福利政策制定的理念上 ,我国多以政府、机关与行政部门官员们的主观认识为主 ,缺乏对儿童生存状态的全面考察和系统研究 ,致使一些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缺乏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法规政策的制定上 ,有关儿童政策的条款散见于党和政府有关文化教育、婚姻家庭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和违法犯罪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文件、通知中 ,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儿童福利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内容主要针对儿童的一些基本权利的保障 ,还没有像国外的儿童福利政策那样涉及儿童生活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再次,在儿童福利事业的定位上 ,我国儿童福利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处于特殊困境下的儿童问题 ,儿童福利的对象仅局限在对孤儿和弃婴等的收养、康复和教育上 ,儿童福利覆盖面窄 ,很少涉及正常儿童及其家庭的福利。最后,在儿童福利的方式上 ,我国针对不幸及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的福利方式较单一 ,社会福利事业性质的儿童福利院成为孤残儿童生活与学习的主要场所。
很显然,我国的儿童福利政策还只停留在人道主义救助的边缘,急需逐渐地向人文关怀的性质转变。
在埃里克森的人格心理学里面,儿童阶段有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性对羞怯和疑虑、主动性对内疚和勤奋对自卑冲突。一旦某一阶段的特征危机得到积极的解决,那这个人的人格中就形成一种美德。美德是某些能够为一个人的自我增添力量的东西。比如在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阶段中,如果儿童具有的基本信任超过基本不信任,就形成希望的美德。所以,儿童的发展除了要满足基本的物资需要以外,身处的环境和照顾者的关怀直接影响这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甚至关系到儿童以后的发展。
因此,对于我国儿童福利政策的发展应该从我国国情出发 ,建立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骨干、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供养为基础的社会福利服务网络。
(1)支持传统观念中家庭的核心功能
家庭是满足儿童各种需要和问题的最适合的提供者。家庭成员、政府及雇主应共同努力,支持与协助家庭核心功能。建立完整的儿童照顾网络,提供家庭信息服务。首先在政策和立法上,政府应制定家庭政策、有效回应父母表达的对亲执行的意愿和需求;通过立法建立制度,使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获得一定的假期给予儿童适度的照顾。
(2)对弱势家庭儿童补充福利服务
首先是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子女更容易面临经济不安全、社会压力、心理挫败社交与人际关系等负面影响的困境。政府和社会可以提供政策协助和服务,例如:收入维持、单亲子女照顾就业服务、医疗照顾服务等。其次是低收入家庭。政府对低收入家庭给以经济支持,家庭补助,使儿童尽可能的达到较好的发展。政府、社区或再就业组织也可针对低收入家庭的状况提供相应的咨询与辅导等支持性服务,以增强父母履行其角色能力。再次对抚养有特殊困难儿童的家庭,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3)加强儿童福利服务的专业体系和专业队伍
儿童社会福利的根本手段是福利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福利服务需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准。特别是儿童在心理和情绪上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儿童社会工作涉及到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社会环境建设、儿童工作技巧、群体和个体关系、发展偏向矫治等一系列知识和技能。因此,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工作迫在眉睫。
(4)积极扶持社会性儿童福利机构,并给予指导和规范
越来越多的团体和个人投身公益活动,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注。社会性儿童福利机构在儿童福利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非政府儿童福利服务机构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非政府福利服务机构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时,它们开展活动时可能会得不到社会的理解、支持,法律法规应赋予其合适的地位。此外,非政府福利机构在发展的同时需要法律的规范和相关部门的指导。慈善组织在资金的募集和使用、组织运行上仍不规范,目前阶段发挥的作用还很有限,也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第四篇:福利政策2014.5.7
员工福利政策
福利政策目的:
为了最大化保障员工利益,满足员工需求,公司将为员工提供以下福利
1、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公司将根据国家《劳动法》规定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缴费基数和承担比例会根据当地规定的变化而变化。个人承担部分将由公司依法在工资中代扣代缴
2、健康检查
公司将每年为员工提供一次免费健康检查,时间为每年7-8月份
公司将每年选择固定的项目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如果超出公司选择的项目检查,或者在公司选择项目检查结果出来后员工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者治疗,因此所承担的费用,由员工本人承担
3、工作餐
对于在公司工作的员工,公司饭堂每天提供午餐作为工作餐。
对于在公司外部工作的员工,按照《外部工作人员餐费补贴政策》执行(销售员除外)
4、交通
公司将提供胶州至公司的交通车接送员工上下班。员工由住所到公司规定的上下车地点所产生的交通费用由员工个人承担。
5、补助金
婚假/祝贺金 员工本人
员工结婚/再婚时,可享受3天的婚假,若晚婚可享受15天的婚假
婚假须在领取结婚证后一年内一次性休完
员工应向公司人事部出示结婚证明,以便公司更新员工人事档案
员工结婚/再婚时可获得公司提供的600元结婚祝贺金
注:
-15天婚假仅适用于员工的第一次合法婚姻
-晚婚指:男性初婚在二十五周岁以上,女性初婚在二十三周岁以上
-以上假期含周末、节假日
家庭成员
子女结婚,可享受2天的假期,并可从公司获得200元的祝贺金
兄弟/姐妹结婚,可享受1天的假期;
丧假/慰问金
员工的配偶不幸去世,员工可休三天丧假。另外公司将给予1000元慰问金
员工的子女/(岳)父母/公婆不幸去世,员工可休三天丧假。另外公司将给予600元慰问金
员工的祖父母/外祖父不幸去世,员工可休二天丧假。另外公司将给予200元慰问金 员工的兄弟/姐妹不幸去世,员工可休二天丧假。
产假/陪产假/新生儿祝贺金
女员工分娩前后可享受90天的产假,(晚婚晚育者可请产假150天)双生或难产可增加15天产假
其它特殊情况,遵照当地政府的计划生育有关规定执行
男员工在其妻子生育时,可享有7天有薪陪产假
员工喜添新子,可从公司获得500元的新生儿祝贺金,员工就及时到人事部更新人事档
案
-以上假期含周末、节假日 病假
员工休病假须事先请假,填写病假条并附指定医院证明(1天以上)。经主管签字的病假单连同病假证明一并交人事部存档
具体病假工资计算方法如下:
病假天数病假工资0~15天病假本人病假前12个月工资的平均值※70%
16~180天病假最低工资标准*80%(2011年950※80%)181~医疗期满最低工资标准*60%(2011年950※60%)按照劳动法:
-员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可享受医疗期的待遇(医疗)
第五篇:加拿大福利政策汇总
加拿大福利政策汇总——生活指南楼主发表于 2011-1-11 20:0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看帖 | 打印
(加拿大枫树下移民)
社会福利金 Social Welfare这是加拿大福利体系的一块基石,是用于保证每个加拿大人能保持一个基本的生活标准,即有吃有住有穿,没有收入,而且银行存款在1000元以下的每个人都能申请到这笔钱,单身人士可获每月500至700加元,三口之家可有1100至1300加元左右,已足够维持一个低水准生活,如果一直没有工作,则可以永远拿下去。正因为如此,加拿大养了很多懒人,就靠这笔钱过日子,很多纳税人对此很有看法,政府这几年也试图正在改革;但请注意,新移民通常在头6个月内是不能领这笔钱的,因为理论上,各位来都要带一笔钱,而且这笔钱能维持6个月的生活。
失业金 Employment Insurance(EI)如果加拿大居民(绿卡或者公民)在一年中连续工作了半年,因为失业、患病、生孩子或领养孩子而不能继续工作,通过全国性的就业保险计划便能获得此项临时收入。现行政策规定,在过去一年中连续工作910小时,失业了即可领到这笔钱,通常是你原月薪的56%,可连续拿十个月。申请补助须到加拿大政府就业中心,也就是办理社会保险卡(SIN CARD)的地方。注意有几种情况你将拿不到失业金,一是由于你犯严重错误而被老板开除,二是由于你自动辞职。(加拿大楓树下http://)
医疗保健福利 Healthcare Plan 政府每年拨款约48亿加元于医疗保健福利上,平均每名加拿大人分享。各省都提供价廉且优质的保健计划(曼省免费参加)。除牙科和眼科外,病人看医生,不须支付诊金、化验费、住院和手术等费用,只须支付处方类药费。如果你的家庭医生认为你需要住院,甚至手术,不论手术大小,一切费用全部由医疗保险计划负责。在住院期间,病人的伙食、药费等都不用自己支付分文。65岁以上的老人和领取社会救济的人,其处方药大部分为免费提供。
假期 Vocation Opportunity加拿大政府规定:全职雇员在工作一年后可获每年两周(十个工作日)有薪假期;连续工作五年后,可获每年三周有薪假期。假期不得以薪金替代。雇员不得因为怀孕而遭解雇。此外,还可获得无薪产假,继续保有其退休金或医疗计划,并于产假结束后返回原工作岗位。产假中,产妇可申请就业保险EI。
养老金(OAS)加拿大人不论其资产或收入,均可获得高龄保障退休金。OAS无须供款。由于领取资格视乎若干居留年数规定,因此新移民并不能享有全数退休金。但如果你是加拿大公民或移民,年龄在65岁或以上,在18岁以后在加拿大居住至少10年,则可以获得部分OAS退休金,其计算方法是根据你在加拿大居住的年期计算。
退休金计划 Pension Plan(CPP)除魁北克省以外,加拿大各省都实施加拿大退休计划。加拿大退休计划是一项公共保险计划。加拿大居民在每月的收入中扣除一定数额的退休金供款,在退休后或身体长期有障碍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这项计划得到补助。退休金必须付税,申请者不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魁北克省有自己的计划,称作“魁北克退休计划”-Quebec Pension Plan。(楓樹下移民http://fengshuxia.com)
牛奶金 Child Tax Benefit 从英文字面上看,没有任何牛奶的意思,这是当地中国人给起的名字,意思是这笔钱够小孩喝牛奶了,在加拿大,每个小孩从一出生,一直到18岁,都可以每月领取这笔补助,多少则是根据父母去年的收入而定的,当然,个别收入较高的家庭就无此待遇了,设立这笔补助的目的,一是想帮助收入低的家庭,二是鼓励大家多生孩子。(加拿大楓樹下http://url.cn/1fL297)
托儿补助金 Child Care Subsidy 在加拿大,6 岁前小孩的学前教育是自费的,而且费用很贵。一个小孩的月托费要600-800加币,很多低收入家庭因此无力把小孩送去接受早期教育,因此政府就专门拨款成立托儿补助金。政府根据申请人的具体情况,有时补贴一半,有时全额
补助。注意,这笔钱直接支付给孩子所就读的幼儿园。申请这笔钱要排队,所以应尽可能早去报名。有人说,我们俩都没工作,应优先。错!正相反,政府认为你们既然能呆在家里,自己教育孩子应没问题。他们优先考虑的是那些夫妻都在工作或学习且收入很少的家庭。
政府房 Government Housing 为了保证人者有其屋,保证低收入者也能住房,加拿大政府每年都拨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由政府委托的专门公司管理,以极低的价格出租,而且往往是很漂亮的大楼。什么人可以申请呢?原则上任何人都可以,但它的特殊收费方式把有钱人自动排除在外,基本收费原则是按收入的百分比交租,通常是月收入的25%至30%。如你的月收入只1000元,你只需拿出250元交房钱即可,而你住的可能是二室一厅的、三室一厅的大型公寓。但如果你月薪为10000元,就要拿出3000元交租,当然是不合算了,有这笔钱,买房都绰绰有余了。有一点需告诉大家,中国人申请政府房的人很少。因为凡住这种房子的多为低收入家庭,属社会底层,所在地区往往是卫生、治安状况不如其他地区,中国人往往很关心子女的生活环境,因此宁可多花点钱,也要找一个“好地区”。
收入保障津贴(GIS)如果你有很少或没有收入,可以申请每月的收入保障津贴。收入的定义是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养老金、生活费、工资、失业保险福利以及劳工赔偿金或福利等等入息。你的收入愈少,得到的收入保障津贴愈多。如果你己婚,你的配偶的收入在计算你应得之GIS数目时会被考虑在内。GIS须按重新申请。
配偶津贴(SPA)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你亦可领取配偶津贴,这是用来额外津贴那些只靠一份高龄保障退休金为生的夫妇的:
1、年届60岁与65岁之间、配偶为领取高龄保障人士。
2、总收入不超过规定的数额。
3、在18岁之后在加拿大居住至少10年。SPA须按重新申请。此项津贴可继续发放,直至你再婚或年届65岁为止,甚至配偶去世这项津贴仍可继续发放给你。
怀孕及育儿津贴若你怀孕,生孩子,刚领养小孩或要照顾初生婴儿而不能工作,你有可能合资格领取怀孕及育儿津贴。怀孕津贴只发给亲生母亲,最长十五个星期,于孩子出生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育儿津贴是给予孩子的亲生或领养父母,最长十个星期。亲生母亲可同时申请怀孕及育儿津贴。(楓樹下移民http://fengshuxia.com)
怀孕津贴 怀孕母亲最早可在预产前八个星期开始领取怀孕津贴,申请人也须经过两星期的等候期才可以开始领取津贴金。因此,怀孕母亲最早可在预产期之前的十个星期放产假,然后立刻向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的就业保险办事处申请怀孕津贴金。(加拿大枫树下移民)
怀孕津贴金最多只可领取十五个星期,但会在婴儿出生后十七个星期停止发放。若婴儿因健康问题而要住院的话,这十七个星期的期限可延长,直至婴儿出院回家照顾,但不可拖延超过婴儿出生后的五十二个星期。无论如何,怀孕津贴金最高也只可领取十五个星期。(加拿大华人論壇)
育儿津贴 婴儿的亲生父母或领养父母可领取高达十个星期的育儿津贴,使其能留在家中照顾初生婴儿或被领养的儿童。若儿童有健康问题,需要特别照顾,育儿津贴可增加至十五个星期。这津贴可由母亲或父亲一人领取或父母两人共同分享这津贴金。如两人共同领取育儿津贴的话,则每人都要接受两个星期无津贴的等候期。假若母亲已在领取怀孕津贴金时经过两个星期的等候期的话,在领取育儿津贴时不再需要履行两个星期的等候期。(加拿大華人论坛:)
育儿津贴最早可从婴儿出生日或领养儿童回家后当天起领取,这十个星期的津贴金是不可以超越他们出生后或回家后的五十二个星期。(加拿大楓树下http://)
患病津贴 患病津贴是帮助那些因患病,受伤或受检疫隔离而不能工作的雇员,解决其经济的困难。患病津贴最多只可领取十五个星期,但必须过去五十二个星期或自上次领取就业保险金后曾工作七百个小时。你可在同一个津贴期内领取患病津贴,怀孕津贴及育儿津贴,但加起来不可超过三十个星期。(楓樹下移民http://fengshuxia.com)
申请患病津贴必须提供医生证明,证明你是患病及所需的康复时间。(加拿大楓树下http://)
申请怀孕,育儿及患病津贴手续 你可到你居住地区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的就业保险办事处申请.地区办事处是以邮区号码首三个字来划分。如你想知道要向那一间办事处申请津贴金,可参阅其网址或查阅电话簿蓝页于Government of Canada之下的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Canada。你必须先致电或亲自前往其办事处预约,现时大部份的就业保险办事处都采用电脑输入作申请。若你不能说英语,应带同一位能替你作翻译的人士前往,申请当日,你应携带以下证明文件:
社会工作卡
雇主发出的就业记录(Record of Employment)。若你在过去五十二个星期曾为多过一间公司工作,你必须出示所有记录书。(加拿大華人论坛:)
若你是领养父母,想申请育儿津贴,必须出示领养证明书。(加拿大楓樹下http://url.cn/1fL297)
若申请患病津贴,必须要出示医生证明书,证明你不能工作。
亲生母亲于申请怀孕津贴金时,可同时办理申请育儿津贴。(加拿大华人論壇)
要工作多久才合资格申请怀孕,育儿及患病津贴 不论你工作性质是全职,半职,季节性或临时工,只要是有供过就业保险,就可将申请津贴金前五十二个星期内或自上次领取失业金后的工作时数加起来,如果达到七百个小时或以上,就合资格申请怀孕,育儿或患病津贴。但如果你正在领取普通失业金时患病,需要转为领取患病津贴金的话,有可能工作少于七百个小时也合资格申请。(加拿大华人論壇)
津贴金额 基本的津贴金额是你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五十五。而最高的每周金额是$413.但若你是低收入人士(即每年收入低于 $25,921),需要供养子女,并领取加拿大儿童税福利金的话,你可领取的津贴比率会超过百分之五十五。(加拿大華人论坛:)在计算平均收入方面,有以下两种的计算方法: 假如你过去二十六个星期都有工作,平均工资就是将过去二十六个星期所得的收入加起来除二十六个星期。假如你过去二十六个星期中,只工作数星期的话,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将二十六个星期内所赚取的总收入,除一个特定的最低除数(Minimum Divisor),这除数是根据不同等级的失业率而定。例如你所居住地区的失业率是8.1%至9%的话,这除数是19。如果你过去26星期中只工作了17个星期的话,平均工资的计算是将过去二十六个星期的总收入除这19除数,而不是除17个星期。因此,在计算你过去二十六个星期的平均工资时,会考虑你真正工作几多个星期及最低除数,而将你总收入除最高的数目。
领取怀孕,育儿及患病津贴期间同时有工作收入的话,你所赚取的工资将会全部扣除出来。此外,劳工赔偿金,公司集体购买的伤病保险赔款,因意外受伤引起损失工资的保险赔偿等收入,都会影响你的津贴金额。
若你的怀孕,育儿或患病津贴已领取完毕,但同时受到原有工作的雇主遣散(Lay-off),不能返回工作的话,你可向就业保险办事处申请普通失业金,加长你可领取津贴的期限。至于你可否加长期限或可加长几多个星期,则要视乎你过去一年曾工作过几多个小时及你居住地区的失业率而定。
怎样申请失业保险?失业保险不会自动发放,必须由失业者亲自申请。
申请失业保险时,首先要填写 EI 申请表。申请表内容包括最近工作的相关信息,表格可在人力资源部门(Human Resource Centre of Canada,简称 HRDC)领取或上网下载,或直接网上填写申请。
其次,在你失业后的 4 周内,要尽快到你所就近的人力资源部门递交 EI 申请。EI 代理会安排会面并决定你是否有资格领取EI。另外,如果你在过去的 52 周内有一个或多个工作,要将这 52 周内的所有雇佣记录表(Record of Employment,简称 ROE)一并交给人力资源部。ROE 是在你结束与雇主的雇佣关系后由雇主发给你的工作记录,上面反映了你的工作起止时间、工卡号、受保小时数、假期工资数、离职原因以及雇主的相关信息等,这是个至关重要的文件,它会影响你是否有资格领取和能够领取多少失业保险。(加拿大楓树下http://)
申请 EI 时还要提交的文件有:个人身份证件(驾照、护照、出生证)、工卡号码(SIN)、个人支票样本(VOID)、医生证明(如果你申请生病 EI)、其他证明(如果你是在过去的 52 周内由于某种原因而主动辞职或离职)以及最近工作的具体工资证明(包括 Tips 和 Commission 在内的税前收入总额,最后一周的税前工资,包括假期工资、解雇费、退休金等在内的所有其他收入)。
加拿大失业保险(EI)有哪些种类:(加拿大楓樹下http://url.cn/1fL297)
失业保险(Employment Insurance, 俗称 EI)是加拿大政府对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在失业后提供的暂时经济资助,以帮助他们在非受雇期内尽快找到工作或得到工作培训。(加拿大華人论坛:)
加拿大失业保险一般分为五大类:普通失业保险、怀孕、父母、疾病保险、陪护保险、渔工保险和其他特殊保险。(楓樹下移民http://fengshuxia.com)
1、普通失业保险(Regular Benefits):是针对不是由于自己的过错而导致的失业人士。如由于工作短缺、季节性工作、或大量裁员所导致的失业。这些人士应该随时可以并且能够工作。
2、怀孕、父母保险(Maternity, Parental, and Sickness Benefits):是针对孕妇、最近刚刚做了父母或领养了小孩以及需要照顾新生儿的人士;疾病保险:是付给那些由于疾病、受伤或需要隔离而不能工作的人士。(加拿大华人論壇)
3、陪护保险(Compassionate Care Benefits):是针对那些要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去照顾自己病危的家人的人士。
4、渔工保险(Fishing Benefits):如果你是从事渔业的自雇人士,则有机会申请渔工保险。(加拿大枫树下移民)
5、其他特殊保险(Specific Situations):如果是教师、在加拿大境外工作、自雇、自营等人士,可在有部分条件限制的情况下申请此种保险。(楓樹下移民http://fengshuxia.com)怎样申请 EI职业培训课程? 加拿大政府对本国领取 EI 的失业人士找工作提供一系列协助,其中一项就是为 EI 失业人员参加职业培训提供经济资助。那么,对于这些失业者来说何时申请最为恰当?如何申请?怎样能得到合理的经济资助?怎样选择学校及相关课程?(加拿大華人论坛:)
如果你正在领取 EI,或在过去的 36 个月内曾经领取过普通 EI(或 60 个月内曾经领取过怀孕、父母 EI),且从未接受过政府资助的 EI 职业培训,你就有资格申请由政府提供经济资助的职业课程培训。(加拿大楓樹下http://url.cn/1fL297)
申请过程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加拿大华人論壇)
到一所职业就业中心(Employment Resource Centre)参加信息介绍会,并登记预约一个就业辅导员(Case Manager)。当你与就业辅导员见面后,他(她)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帮你制定一个找工作计划(Return to Work Action Plan)。一般情况下,在你申请职业培训之前,大致有几个步骤的返回工作岗位计划。如果你的情况被认为的确需要参加职业培训,你的Case Manager 会发给你一套申请培训资料。
当你把所要求的表格大致填好后,交给你的 Case Manager or Counsellor,并由他(她)审查,准备上交 Service Canada。这套申请资料包括:
Skills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Form(楓樹下移民http://fengshuxia.com)
Resume(加拿大華人论坛:)
Job search record(加拿大楓樹下http://url.cn/1fL297)
Labour market research(加拿大華人论坛:)
Occupation research
Job posting
Training school research(楓樹下移民http://fengshuxia.com)
Budget Sheet
A Letter of Acceptance from the school you would like to attend
Course Outline and so on(加拿大楓樹下http://url.cn/1fL297)
你的 Case Manager or Counsellor 会继续约你面谈,你可能需要回答申请的相关问题细节;是否能得到经济资助或得到多少则由政府(Service Canada)根据你个人及家庭情况来决定。
一般情况下,递交后的 3 - 4 周内,负责此项目的官员与你联系并确认情况。如果被批准,你将被约定面谈时间,到时双方签定一个技能培训合同。整个申请过程结束(6 - 8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