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规范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21:51: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规范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规范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

第一篇:对规范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

对规范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

工商行政执法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均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约束,在法律层面有《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等;部门层面有《工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工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省工商局八条禁令等,促进了工商行政执法工作的规范发展。但在基层工商行政执法实际工作中,还是存在部分制度不健全,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执法行为不规范等现象存在。笔者就此谈一些看法。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基层工商行政执法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采取强制措施不严肃

主要表现在:

一、特别对于偏远的工商所来说,人手比较少,经费比较紧张,扣留少量的财物还要到县(市)局办理行政强制措施的手续,不但增加了人力物力,还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干脆不办理行政强制措施手续。

二、无论有无必要均采取强制措施,但为了管理的需要,往往未经批准采取强制措施,无法定依据采取强制措施、随意扩大采取强制措施的物品范围、采取强制措施后未向当事人出具相关手续等。

(二)相关证据材料不完整 一是证据不充分。突出表现在把当事人的陈述或询问笔录作为唯一的处罚证据,没有其它相关证据予以支持。这也有主客观的原因,由于执法力度不强,再加上农村经营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导致当事人不愿意配合,增加了取证的难度;二是涉案证据不能相互映证,没有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突出表现在现场检查笔录、询问笔录与收集的证据材料有一定的差异或不符。三是证据提取的要件不完整,有的无当事人签字,有的未对证据作出说明,有的执法人员未签字等等。

(三)自由裁量权行使不规范

我国现行的涉及行政执法的法律法规只对行政处罚的罚种和处罚的幅度做了原则性规定。在具体的行政执法过程中,行政违法行为的情况千差万别,情节各不相同,如何对行政违法当事人根据其违法行为给予恰如其当的处罚,一直是一个难题。例如:《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对于无照经营行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如何把握这条的量刑幅度,实际行政执法过程中,只能根据行政执法人员自行作出判断,执法人员主观随意性大,不免出现熟人轻罚或不罚;同一行为有的重罚,有的轻罚;出现处罚畸轻畸重,处罚不公的现象发生。

(四)查扣、没收物资管理混乱

现在,虽然在建规范工商所,部分工商所已达标,相应的行政强制措施物品有了相应的存放地,但大部分工商所没有统一的物资管理库房,导致在行政执法涉案物资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由各办案机构自行存放,既无物资台账,也无其他管理措施,处于无序状态,进无登记,出无手续,时间长了,容易导致将行政执法涉案物资当垃圾扔掉或者遗失。

二、产生问题的根源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转型”不到位

自2009年暂停征收“两费”以来,工商工作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部分行政执法单位的领导和职工思想未“转型”,还停留在原来的工作思路上,以为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就万事大吉了,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意识还有待加强。

(二)相关执法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了一套相关的制度来约束各执法单位,但一些具体的实施细则还不够完善,一些工商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容易执法的主观随意性。

(三)受经费的影响

任何行政执法活动都必须有相应的经费作支持,否则很有可能会影响到行政执法的力度和行为。对于基层的工商所来说尤为如此,基层工商所关系到最广大的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但行政执法经费都缘于上级行政管理机关的划拨且支出都有一定的预算,特别是受到地方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经费经常不足,这导致了一些基层工商所无法也不愿意进行相关的执法活动,从而产生了许多执法不规范的行为。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提升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对促进全系统的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规避工商干部执法风险以及促进全社会的法治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想要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规范工商基层行政执法行为:

(一)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强化法制培训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事业和谐发展的坚实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事业的生命线,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工作职能紧密连接,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才能取得事业的发展。

对基层工商行政执法人员要加强思想道德、廉政教育以及依法行政意识、行政执法业务学习和培训。学习培训要形成制度,定期开展,不断强化;学习培训的方式要多样化,比如集中学习培训和自学式学习结合;以案学法讨论交流式培训相结合等等,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提高行政执法水平,让执法人员自觉接受监督,自觉遵守相关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自身行政执法行为。

(二)加强广大经营业主的法制教育

工商所在行政管理和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等执法工作中也要注意法制宣传,增加全民的法律意识和素质,提高广大经营户遵守法律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使他们能自觉地支持和配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为工商部门执法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也就很自然地能规范我们的执法行为。

(三)加强执法行为监督

监督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的,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必要措施,是提升行政执法执行力的保障。要从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入手,要推行内外监督结合的方式,公开相关行政执法的程序、要求,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发动广大群众对行政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使行政执法具有公开性;行政执法单位的监察部门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廉政情况进行监督,保证行政执法行为的廉洁;相关机构对行政执法的程序、行为进行监督,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保证行政执法程序合法、定性准确、处罚适当。及时公布监督情况,及时处理违规行为。

第二篇:规范工商行政执法行为思考建议

工商部门是国家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重要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是工商部门履行职责的主要手段。工商部门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制化“四化建设”,实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个统一”,必须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本人认为,当前我县工商部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应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

高执法素质

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行政执法人员素质的高低。所以,我们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一是加强权力观教育。要广泛深入开展“为什么执法、为谁执法、怎样执法”的大讨论,使每一个工商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端正执法指导思想,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实到行政执法工作中去。二是加强法纪教育。要以落实总局“六项禁令”、省局“八条禁令”和省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工商系统行政执法行为的若干纪律规定》为重点,大力加强法纪教育,使每一个工商干部增强法纪观念。三是加强警示教育。要以省局和永州市工商局查处祁阳县工商局违规办案这一典型,大力开展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以儆效尤。四是加强法制培训。要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学习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以集中培训和岗位练兵为主要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培训,使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工商行政管理常用法律法规,增强执法人员的法制素质。

二、健全执法制度,强化执法监督

权力必须受到监督机制制约,否则就会导致滥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行政执法的合理监督机制造成的。所以,工商部门应把行政执法制度建设作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首要任务,用具体工作制度和规则来约束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及执法的随意性,规范其执法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一要明确执法责任制度、案件承办责任制度、办案立、查、审、结“四权分离”制度、案件核审制度、重大案件集体审批制度、评议考核制度、执法案卷评查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行政执法制度,建立一道严把行政执法质量关的防线和纠正错案的有效机制,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以制裁的威慑力来保证执法人员严肃执法、公正执法、依法行政,严防错案发生。二要实行案件管辖制度和立案登记备查制度,并严格按照《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机关内设机构办案职责分工》的要求,明确各内设机构的办案职责,严格按职责分工承办案件,防止多头办案、重复办案和越权办案。三要制定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分解工作目标,严格考核,推动执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规范执法行为奠定基础。四要建立执法检查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禁令执行情况和执法案件进行专项检查,认真搞好执法监督工作,及时纠正或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五要完善外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司法、群众及媒体监督,主动向人大、政协报告工作,征求意见,加强反馈,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积极出庭应诉、答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人民群众对违法和不正当行政行为的检举;对新闻媒体曝光的违法行政行为,认真调查核实,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三、严格执法程序,促进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行为在内容上合法,而且要求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的程序也要合法。因此,我们一要依照《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执法出示证件制度、告知制度、调查制度、回避制度、时效制度、听证制度、行政救济制度,严格要求执法人员予以遵守,有效地保证程序的规范性、执法的公正性;二要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全面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的登记发照工作,切实做到行政许可的范围明确、程序合法、文书规范、期限严格、结果透明、责任落实。三要认真落实《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坚决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现象。四要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的指导意见》,严格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坚决纠正畸轻畸重、办人情案的现象。五要规范执法文书使用和管理,对各类执法文书要统一格式,规范填写,对一些重要文书还要实行备案留档制度,避免执法随意性;对行政处罚案卷材料,要按照《案件档案管理规定》予以收集、整理、归档和保管。

第三篇:对基层检察院规范执法行为的思考

对基层检察院规范执法行为的思考

对基层检察院规范执法行为的思考

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对国家发展目标的科学定位,正在成为新时代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主旋律,时代的关键词,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司法公正。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当前的形式下怎样才能促进执法公正?本文中,笔者将对基层院如何规范执法行为做

为分析。

一,规范执法行为的内涵

何谓规范执法行为?所谓规范,从词源学上看就是指标准、法式、模范。规范一词用在司法上,就是要求按法的范式、标准展开法律实施行为,依照法的规定裁量案件。法律是司法的准绳,任何时候都不存在打折的问题。从这一结论出发,至少可以探究到以下几点对于规范执法行为的逻辑性认识:

(一)规范执法是司法活动的应有意蕴和不可逾越的底线。

规范执法是执法机关的基本要求,按理是不必要强调的,现在中政委和高检院予以特别强调,无非一些检察机关没有很好遵守执行,已至于发展到不得不考虑和强调的地步。对于与人民群众直接打交道的基层执法单位,规范执法显得更为必要,这不仅是因为法律的规定在我们的具体执法中得以落实,更重要的是,法律所承载的理想和价值会因为我们的执法能力和水平而升华或折翅。因此,基层检察院应当清醒认识到自己的地位,正确理解法律要求,端正态度,规范执法,保障法律得到统一、公正、有效实施。

(二)规范执法行为是公平和正义价值的具体体现。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是统治阶级永远不可能臆断生造法律,需要充分考虑并顺应社会的普遍价值取向。作为社会公意的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无不反映在国家制定的每一部法律当中。所以,正确地实施法律的过程,也是彰显公平、正义等法律价值的过程。因而,从法的实施角度看,检察机关规范地开展执法活动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本体价值,预防和纠正检察机关不规范的执法行为则分别具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源头性价值和救济性价值。可见,不论从哪个环节和层面考察,规范执法行为都是公平正义价值的具体体现。

(三)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行为对于推进司法机关改进执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

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地位,决定检察机关不仅仅是执法机关,而且还是执法的监督机关。社会上出现的不公正现象可以通过司法渠道救济,司法中出现的不公正现象可以通过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渠道救济,但是倘若检察机关执法不公,社会公正就失去了最后的保障手段。人民检察院所担负的法律的监督的使命,决定了检察机关保障社会公正的底线地位,也决定了检察机关应当更加严谨精细地计算法律规范的射程范围,按照法定程序开展办案行为,依照法律规定裁量案件,为它的监督对象作出司法法治表率。

(四)基层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行为对于推动公民诚信守法具有示范作用。

检察系统80的案件在基层检察机关,决定了基层检察机关是检察系统直接面向群众和最广泛接触群众的基础力量。可以说,基层检察机关的举止决定检察系统的在群众中的整体形象。检察机关在实施实体法的过程中要遵守程序法,广义地讲,检察执法行为也就是守法的过程和表现。检察机关在具体执法行为中的守法表现,必然会直接、感性地影响案件当事人的守法意识。因此,基层检察机关规范的执法行为,必定会为它的裁量对象作出守法表率。

二,基层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行为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法律是人实施的,而人是多种多样的。法律实施的规范性要求就显得更为必要。多年来,检察机关通过不断的学习整顿,执法作风有明显改进,执法行为得到明显的规范。但是,不规范现象还大量存在,尤其是在一些基层院表现得颇为突出。贾春旺检察长在全国检察机关“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检察机关有四个执法不规范的重点问题需要整改:一是徇私枉法、权钱交易;二是执法不文明、违法违规办案;三是执法不作为;四是不能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贾检的讲话一语中的,符合客观现状。他所提及的问题在不少基层检察院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问题尤为严重。一些基层检察院滥用权力弹性空间,当为不为,不当为而为之,执法随意;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人权,显现超法规执法苗头。一些基层检察人员将检察权异化为利己工具,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以案谋私,以权谋私。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某些基层检察院开始出现由显性违规向隐性违规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动向。比如,在无实体性必要的情况下退回补充侦查,延长侦查羁押或审查起诉期限,打着相互配合幌子,与侦查机关和审判机关互“借”办案时间和羁押时间;在侦查过程中,为了突破口供频繁地变换羁押地点。诸如此类的隐性羁押和隐性体罚当事人等违规现象,以其合法的形式掩盖违规的本质,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和危害性。

基层检察机关执法不规范的问题,是检察工作和检察队伍建设中的面临的突

第四篇:浅谈如何规范基层审计执法行为

规范审计执法行为是依法治审的具体要求,2006年新审计法颁布实施以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执法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在审计执法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个别审计人员审计文书制作不规范,审计文书送达时间拖延,《审计决定书》中处理处罚决定表述不准确,《审计证据》中被审计单位未加盖公章,审计文书制作中出现错别字等。鉴于基

层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要规范基层审计执法行为,推进依法治审,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规范审计执法文书

审计执法文书是审计机关依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专用凭证和书面证明。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凭证,审计机关在审计执法中会大量而又频繁地使用,同时也最容易忽视细节,因此,须从审计文书的设计、选用、制作、送达等诸环节加以规范。

(一)审计文书设计要统一规范。审计文书设计要适应两种需要:一是从法治、规范、效率的原则出发,设计制定统一、规范的审计执法文书,以适应审计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并及时加以补充修订。二是审计文书主要内容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审计署六号令对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审计文书种类、使用概念和使用方式等方面的设计应适应审计信息化管理和不同审计处理处罚适用程序的需要。

(二)审计文书选用要准确无误。审计文书的种类很多,选择使用审计文书必须准确、无误。审计文书选择必须与审计执法行为、执法程序、执法事实相符。现场审计实施系统2008版中共提供了几十种审计文书模版,这些审计文书都有具体的法定适用对象、适用环节和适用情形,必须根据具体审计执法事实、情形,选择相应的、准确的审计文书,保持审计执法行为、程序、事实和审计文书的一致性。

(三)审计文书制作要仔细严谨。审计文书制作直接反映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审计执法水平。一是文字要严谨。制作填写式审计文书应首先熟悉、了解全部栏目以及各栏目中该填写的内容,不能漏填错填,摘要填写简明扼要、完整准确。制作叙述式审计文书,文字要规范、严谨,叙述事情的过程要清晰,援引法律法规依据要正确、具体,作出的结论要准确、明了。二是数据要准确。审计文书中的数据包括日期、金额以及相关数据间的逻辑关系等。制作审计文书的日期必须准确、无误,不得遗漏,有些审计文书还应当填写具体时间;按照法定程序制作的审计文书,其间隔日期还必须符合法定期限。各项目数额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吻合,大小写一致。审计数据书写应工整、规范、符合撰写要求。三是手续要完备。审计文书制作完毕经核对无误后,制作人、复核人、审批人须手写签名。只有各项内容齐全、手续完备的审计文书,才能送达被审计对象。

(四)审计文书送达要合法有效。送达审计文书必须按照法定方式、对象和手续进行。一是必须按法定方式送达。通常情况下,审计文书的送达有两种方式,即:直接送达和邮寄送达。在选择送达方式时,应视受送达人的具体情形,选择恰当、有效、快捷的方式。二是必须送给法定对象。审计文书的送达人、受送达人必须是法定、特指的对象。送达人必须具有审计行政执法资格,且须2人(含2人)以上负责送达;受送达人是公民的,应当由本人直接签收;本人不在的,交由其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人代表、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的财务负责人、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有代理人的,可以送交代理人签收。当法定代表人不在时,应该与财务负责人或负责收件的人取得联系,并由其签收文书,以此来保证审计文书送达的合法性。三是必须履行法定手续。送达审计文书必须使用《送达回证》,做到“一书一证”。《送达回证》由送达人写明送达文书名称、送达时间、送达地点并签名后,交由受送达人或规定的其他签收人签名或盖章并记明收到日期。

二、严格审计执法程序

规范审计执法程序是指审计机关实施审计执法行为所应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审计执法程序最重要的原则和特征是程序法定。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严格法定程序。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所做出的决定,享受陈述权、申辩权;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行政处罚法》规定,不遵守法定程序的,行政处罚无效。审计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前,不按法定程序告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享有陈述申辩权、听证权、复议权、诉讼权,或者将《审计听证告知书》与《审计决定书》同时发出,或者未等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提出听证请求的法定期限届满,就发出《审计决定书》等行为,都是不合法的。因此,在实施审计行政处罚时,必须严格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告知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违法的事实、证据、处理处罚依据以及其所享有的法定权益,防止违反法定程序现象的发生。二是公开审计程序。这是一个具有很

强的规范性的重要制度,将审计执法依据、执法信息、处理处罚决定、执行裁决等公开,对于维护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审计行政执法权的正确使用具有重要作用。三是遵守时效制度。《行政处罚法》、《审计法》对时效均有规定,对审计机关提高行政效率同样提出了要求,所以,审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时效期实施处罚。程序性

制度对规范审计行政执法权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审计行政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都应该严格和规范审计行政执法程序,以达到依法治审的目的。

三、强化审计执法监督

审计执法人员是否真正履行执法责任,执法行为是否合法规范,应通过审计行政执法监督做出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进而推动审计法制建设,推进依法治审的进程。

(一)从法律上强化审计执法监督。《审计法》第四十二条、四十八条、五十二条对内部和外部监督制约做了法律规定,但是对审计自由裁量权没有明确的规定。因此,从法律上要进行规范:一是在适用标准和适用幅度上做出可操作性规定;二是为了从根本上堵塞权力不受监督制约的漏洞,对审计执法权力也要合理进行分解,以制约权力的滥用;三是对有弹性的、模糊的特殊规定则是越少越好。同时,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使用权限要法定。审计自由裁量权的使用首先应在审计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不得超过法定权限越权使用。二是使用动机要纯正。审计自由裁量权的使用要符合法律法规授权的目的,“自由裁量权意味着根据合理和公正的原则做事,而不是根据个人意见做事。三是使用程序要规范。审计自由裁量要以法定的程序进行使用,即要根据法定的权限、法定的文书、法定的手续来行使。四是使用后果要适当。要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和客观事实,体现公正、公平,做到合法、合理,有预见性地进行使用,使得审计自由裁量权的使用对被审计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起到确实有效而适当的效果,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和司法审查。

(二)从管理制度上强化审计执法监督。一是审计执法行为要制度化。要完善《审计执法责任制度》、《审计过错追究制度》、《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制度》、《审计人员执法资格认证制度》等,使之更具体,更具有可操作性、可考核性,从制度上规范审计执法行为。二是审计执法责任制要精细化。依据审计法律、法规和审计工作制度、业务流程、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实施人员与岗位、岗位与责任、责任与权力、权力与利益的全方位精准对接,从而使审计执法责任清晰化、具体化、法治化,实行审计执法的合法、公正、及时、准确。对不履行职责或审计执法不当的行为,应追究当事人责任,以便更好地依法审计。三是审计执法检查要经常化。在每年抓好审计执法重点检查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审计执法检查工作的经常化。要建立健全审计执法情况通报制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督促落实,讲求实效,做到审计执法检查与审计执法监察相结合,与日常审计管理相结合,切实加大审计执法检查工作力度。四是外部监督要日常化。要建立外部监督网络,在人大、政协、被审单位、新闻舆论等单位中常年聘请特邀监察员进行日常监督,做到审计法律法规公开、审计管理制度公开、审计人员纪律公开、审计处理处罚公开,增加审计工作透明度,让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审计工作。

(三)从执法机制上强化审计执法监督。一是实行执法权分离,各岗位相互制约。从审计执法权行使中问题较多或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岗位入手,从审计执法监督工作的薄弱环节、制约机制不健全的方面入手,进行重点监督。二是推行信息化,实现 “机器管人”。依托审计管理系统和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搭建监控平台,制定严密高效的监督考核办法,逐步建立统一的对审计执法行为各环节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日常监督机制,通过建立行政管理、审计业务、决策支持、外部信息应用等所有职能的功能齐全、信息共享、监控严密的审计管理信息系统,把审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统一的审计应用软件中,达到“机器管人”的目的。

(四)从提高干部素质上规范审计执法。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审计执法行为是否公正,关系到审计执法质量的高低。只有通过严格的审计执法教育培训,加强对审计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执法办事的能力,才能保证依法治审的实现。一是加强党纪、政纪、法纪教育,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审计法律法规的学习。要组织审计干部学习《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国家赔偿法》以及审计署“八不准”的规定,使广大审计干部在知法、懂法的基础上正确执法。二是实行培训考核与审计执法资格挂钩办法。对不参加培训或考核不合格的,不发给行政执法证;对那些严于律己、秉公执法者则要大张旗鼓地宣传,以此激活审计执法人员执法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第五篇:进一步规范基层税收执法行为的思考

对进一步规范基层税收执法行为的思考

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以基层为重点,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对于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依法治税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层税收执法的现状

从目前基层税收工作实践来看,一些基层税务人员,缺乏创新意识,面对征管工作中所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显得茫然失措,束手无策。从另一方面来看,有法不依、违法不究、违法轻处、执法程序不规范、不合法等诸多问题还普遍存在,有的还较严重。主要表现为:(一)看重权力,漠视义务,留恋依权行政。相当一部分执法人员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依法征税意识,执法中也讲法、讲政策,但其思想深处依然留恋依权办事、依权征税、依权行政。他们不时抱怨税务部门权力越来越小,执法刚性越来越弱,执法环境越来越差,“管”纳税人越来越不“顺手”,却很少看到隐含在权力中的责任和义务。面对纳税人的维权呼声和立法的进步完善,少部分人越来越有一种失落感而非压力感。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看重权力,能依权行事的就不管法律,不能依权办理的就搞变通,“小集体主义”思想占了上风,眼前利益至上,臵执法责任与大局不顾,损害税务机关形象。

(二)避重就轻、避高就低,降低执法标准。有些应按偷税定

性处理的案件,结案时往往以未按期申报或少缴税款处理,应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不移送以罚款处理了事,相当一部分按一般偷税处理,对纳税人欠税、偷税及其它违法行为,在税务处理(处罚)时讲人情,不加收滞纳金、不处罚款,执法不严肃。

(三)忽视程序执法。程序法是为了保证实体法正确贯彻执行而规定的征纳税的方式方法、执法步骤、法律手续和执法时限等。程序不合法、行为必定不合法。我们一些基层税务机关在行政执法中往往忽视程序执法。有的执法主体和执法身份不合法,有的执法程序不当、有的处罚时效违法等。我市某地税所就曾出现过两起因执法程序不当,纳税人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后,或被上级税务机关撤销或被人民法院判决败诉。

(四)税务行政不作为。如纳税人依法办理税务登记、办理退免税、领购发票等,这些属于税务机关法定职责,如果税务机关不予履行,就属于不履行法定职责或叫行政不作为。由此引起行政诉讼,将令税务机关处于败诉的尴尬境地。

(五)法律文书不规范,文书送达不讲程序。有的以“口头”通知代替正式税务法律文书;有的越权使用税务法律文书,主要表现在行使税收保全、强制执行等职权时,违背经县以上税务局局长批准或图省事未经法制机构审查,先盖章签字后补相关手续,使法制机构形同虚设;有的文书内容不齐全、特别是在税务处罚时,忽略告知事项等;有的文书不按程序送达,造成程序不

合法。如我市某地税所就因为文书送达程序不合法,造成税务文书不具有法律效力,在税务处理(处罚)过程中,陷于被动的局面。

上述税收执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而是涉及某些体制的弊端,有着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社会环境和内部机制原因,法制和行政原因。上述问题尽管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终却归结到“不作为”的名下,这不能不令我们认真思考。

(一)税务机关不敢为。“不敢为”的突出表现:一是某些税务人员认为,现行体制和规定使得依法治税程序复杂、效率低、力度小,依法治税是给自己过不去;是用法律的严肃性限制具体操作上的灵活性,既不利于征收税款、又不利于平衡各种关系;二是怕败诉,对税务行政复议、行政诉讼都有一种惧怕心理。在执行政策时,往往用各种办法“抹平”、“化解”征纳矛盾,这些都实质反映了税务人员执法水平、政策理解能力差。在进行税务处理(处罚)时,与纳税人反复沟通、座谈、讨价还价,协商出一个双方认可的方案,再实施处罚,避免与纳税人发生争议,以躲避责任。三是怕“过错”追究。在处理税收案件时,就低不就高,就轻不就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是怕影响与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系。

(二)逆向干预,地方政府不准为。局部利益驱动下的政府逆向干预使税收征管脱离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片面追求税收任务。

政府在下达地方税收计划时,往往以支定收,层层加码,任务分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或很少考虑税收规模和税源状况的依存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政府一方面为纳税人欠缴、缓缴税款、免于税收处罚说情;另一方面为确保财政收入,直接干预税收征纳行为。一些乡镇政府更是越组代庖,直接参与税收具体事务。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税收执法环境,增加了税务机关的执法难度。

(三)立法滞后,税收执法不能为。我国的税收立法档次较低,呈现行政化趋势,导致税务部门和司法部门实际操作中的双重标准。而且税收立法单纯限定在规范税收征纳行为上,实体法中某些要素不确定,程序法中某些规定弹性较大。例如税务违法案件有一个从发现线索逐渐开展检查取证到定案的过程,由于税务检查并无搜查权(新《征管法》也没有解决授权问题),在调查税务违法案件时,遇到有偷骗税故意的单位和个人刁难,拒绝开启可能存放的偷、欠税、骗税的帐薄、凭证、报表和相关证据资料的保险箱、房间时,税务稽查部门就要面临要么越权强制搜查取证,要么放弃已有进展、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移送公安机关继续侦查的尴尬选择。前者可能导致行政复议,甚至行政诉讼败诉。后者一是可能给犯罪嫌疑人时机消灭证据,为司法机关打击犯罪造成困难,或因移送情况不明案件,经公安机关继续侦查不够追究刑事责任被退回,还有就是部分税务机关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已查明事实的一些涉税案件移送后,在进入司法程序后因种种原因久拖

不决。

二、进一步规范基层税收执法行为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新《征管法》宣传贯彻力度,争取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税收工作的支持和配合,提高协税部门的协税意识。一是依据新《征管法》取得地方政府“依法”领导和支持协调;二是宣传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未按照规定协助税务机关依法履行税务行为的处罚规定(第73条),让协税部门及每个工作人员都避免和减少违法行为发生,防止工作中出现抵触情绪;三是宣传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将办理登记注册,核发营业执照的情况,定期向税务机关通报(第15条),以及对纳税人不办理税务登记,可提请工商行政机关吊销营业执照(第60条)等规定;四是对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在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开设的存款帐户实行税控管理的规定,即“先办证后开户”(第17条);五是相关财产执行时征收税款优先原则(45条)及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同时,简单的税法宣传是不够的,是不能让协税部门真正起到与税务部门配合与合作的作用,还需要基层税务机关主动上门到这些部门进行联系,发放宣传材料,召开专题讲座,以提高他们的协税意识。

(二)基层税务机关要定期(按月或按季度)到当地工商所、金融单位了解本辖区内法人登记注册情况、核发营业执照和银行开户情况,及时掌握新开业户经营情况,结合近期新办税务登记户数,进行对照检查,将漏管户纳入税务管理范围。

(三)加大稽查案件审理力度。各级稽查局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的指示,结合本级制定的案件审理标准,对达到标准的重大税务案件,由稽查局进行初审,制作“初审报告”,填写《重大税务案件审理申请书》后,连同案件材料移送本级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办 公室进行集体审理。

(四)健全监督机制,规范税收执法体系。一是要建立规范的基层税收执法工作机制,明确税务机关各执法岗位的职责范围,完善各项税收征管制度;二是要完善基层税收执法的监督检查机制,做到“岗位、责任、考核、奖惩”四落实,对税收执法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三是各级税务部门要淡化权力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把加强对纳税人的管理与公平、公正执法统一起来;把监督和服务统一起来;把权利和义务统一起来。四是加大执法监督检查的力度,开展日常税收执法检查,加强“两权”监督,严格过错追究,尤其要认真查处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分清责任,严肃处理,真正实现权力分解和制约,避免暗箱操作,实行“阳光”办税,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的监督,从依靠行政手段征税转变到依靠法律手段征税。

(五)增强税收执法刚性,规范税收执法行为。一是要大力提倡严格执法、依法办事、依率计征,充分体现税法的严肃性与威慑力。二是要加强清理欠税工作,严格滞纳金制度,行使查封、扣押、拍卖、冻结帐户、强行划款等一系列税收执法权力,严厉

打击偷税、抗税、骗税行为,遏制国家税收流失,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公平竞争。三是进一步完善税务行政复议、诉讼和赔偿等制度,依法受理纳税人的复议申请,公正、合法地做出复议决定,广泛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涉税案件的司法监督,依法从快打击涉税犯罪活动,从而震慑犯罪分子,减少税收违法案件的发生。

(六)坚持以法治队,提高基层税务人员的执法水平。学习新《征管法》必须结合税收工作实际,丰富实践经验,注重新《征管法》增加的内容,要学以致用,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改变过去存在的重实体法,轻程序法的思想观念。要经常开展以法律意识、涉税程序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和培训,增加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树立民主与法制观念,权力必须接受法律约束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增强依法行政、依法治税的自觉性,狠抓法制建设和业务素质,熟练掌握税收执法的文书格式和程序要求,提高执法质量和水平,更好地适应执法需要,进一步规范基层税务执法行为。

徐州市地方税务局第一分局 袁永良 姚君领

下载对规范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规范基层工商行政执法行为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制度的思考内容题要:行政执法是行政法制的最主要环节之一。目前在行政执法中存在一系列不规范执法,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执法队伍......

    对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对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淮安市涟水质量技术监督局 胡从傲 行政执法是依法行政的主要环节之一。目前在行政执法中存在一系列不规范执法,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和矛盾,严......

    对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制度的调研思考

    内容题要:行政执法是行政法制的最主要环节之一。目前在行政执法中存在一系列不规范执法,不依法行政的问题和矛盾,严重影响执法队伍形象,不利于法治目标的实现。产生这些问题的?......

    对国税基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现状的几点思考

    对国税基层税务行政执法行为现状的几点思考 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型政府的时代大背景下,我们国税系统依法治税,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主客观多方面的原因,目前......

    规范执法行为(5篇)

    规范执法行为 狠抓四个措施到位确保活动落到实处根据中央政法委和上级检察院的安排,我院在“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结合本院实际,狠抓四个措施到位,扎实有......

    浅谈规范城建执法行为

    浅谈规范城建执法行为 今年来,县住建局结合的行政畅通工程,积极开展行政权力规范化建设,一起共清理出行政权力清单932项,制定流程图101个,完成了行政权力规范化工作。从清理过程......

    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所作风整顿从细节抓起从2月21日至3月11日,***所利用20天的时间集中开展了一次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在活动中,该所借鉴多年来整顿经验和做法,以......

    为规范执法行为[精选]

    执法规范培训测试提升检察执法公信力 为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推进检察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某某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参加了2011年全国检察机关执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