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 事业单位聘用制度
【摘要】:公务员聘用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一种新制度。公务员聘用制度不同于普通公务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部分地区推行的政府雇员制度,是机关通过合同选拔、任用公务员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公务员聘用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存在在不少的问题。
关键词:公务员 聘用制度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由于文官地位稳定、优越、层层对上负责,在很大程度上卷怠了许多人的事业进取心,这造成了文官的思想保守、官僚注意滋生、办事效率低下,而进二十年来国外公务员管理越来越多采用了聘用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引用现代企业对人员采用合同制管理的经验,弥补委任制之不足,消除长期实行委任制带来的公务员能进不能出、缺乏活力等负面影响。在我国,聘任制最早适用于“三资”企业,尔后国有企业应用,逐步推广到事业单位、乡镇党政机关以及其他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乡镇干部聘用制作为契约合同管理的聘用制,其所具有的优越性远超其初衷,因而成为干部人 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推行。
一、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具体内容:
1、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含义 聘用制度又称为聘用制,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用人方式。它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
2、事业单位公务员聘任制的特点(1)合同管理。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主要是依据公务员法和聘任合同进行的。是根据合同的规定履行职责,享受相应的待遇。(2)平等协商。机关和应聘人员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签定聘任合同以后,虽然机关与聘任制公务员的关系已经变成隶属关系,但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协商一致,变更或者解除聘任合同。(3)任期明确。聘任制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聘任期限,公务员法规定为1至2年。聘任期满,任用关系自然解除。需要时,可以约定续聘。
二、事业单位公务员聘用制度的范围及形式
事业单位(含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转制为企业的以外都要逐步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1、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中,原固定用人制度职工、合同 制职工、新进事业单位的职工,包括工勤人员都要实行聘用制度。
2、事业单位的党群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在已与单位明确了聘用关 系的人员范围内,按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任用。聘用制基本上是三种形式: ①身份的聘用,如工人身份聘用为干部; ②岗位的聘用,如聘任到某个领导职位、工作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③基本用人(用工)关系的聘用,有的称之为全员合同聘用制或全员聘用合同制、全员聘用制。
三、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原则和程序
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要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保证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①公布空缺岗位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②应聘人员申请应聘。③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④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根据结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⑤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 员。⑥聘用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四、事业单位公务员聘用制度的意义
1、满足机关用人需求。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和政府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形式下,现代社会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事物愈加多变,但目前由于知识和视野的限制,政府的现有人员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因公务员的职级工资制无法为特殊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单独规定工资水平,公务员制度的职位分类和酬薪体系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务员队伍中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严重流失,如在中央国家机关、外语、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涉外审计等涉外专业,其中流失比重最大的是政府急需的专业人才。导致政府机关的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公务员聘任制弥补了政府专业人才的不足,优化了胜负的人才结构,形成了多层次的政府人才队伍。
2、降低了机关用人成本,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公务员聘任制有于助降低机关用人成本,机关可直接招聘适当人选,不必经过严格的考试录用和长期的培养,同时,公务员聘用关系终止后聘任制公务员即与机关脱离关系,机关免去了“进一个人就要终身负责”的后顾之忧。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传统的非聘任制公务员大多是通用型人 才,但缺乏适应政府工作的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技能,公务员的素质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而聘任制下的公务员是某些领域某行业的优秀人才,处理大量专业性的行政事务会有更高的效率。另外,公务员聘任制的职位根据职位的性质、责任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因事设岗、因岗用人,岗位职责清楚、任职条件明确,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3、健全了机关用人机制,促进公务员制度进一步改革。聘用制使机关单位使用人的方式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和弹性化。传统的公务员制度很难使得机关单位面向社会全面化,不能随时从社会上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吸收多样的思维方式、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政府公共管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致使公务员队伍人员结构的固化与僵化,造成公务员制度缺乏灵活性与新陈代谢机制不畅等诸多弊病。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公务员聘任制打破了传统公务员制度用人“唯资历论”、“唯亲疏论”的观念,将政府公务员职位的常任制与非常任制结合起来,使政府用人观念更加合理化、理性化。公务员聘任制拓宽了机关选人、用人渠道,改善了机关的用人方式,解决了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人事制度上的弊端,使人才流动更加合理,健全了用人的机制,并且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未来改革指明了方向,将 促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改进。
4、完善了公务员制度的救济体系。传统的公务员制度中公务员与机关发生了纠纷,只能进行申请复核、申诉、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告,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些有限的行政救济,不仅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而且由于程序上的不公正,很难做到对所诉内部行政行为的进行公正而彻底的救济。“人类社会最好的结局就是司法审判”。公务员聘任制将司法救济纳入了公务员的救济体系,聘任制公务员对人事仲裁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对行政救济内在局限性的有效补充,完善了公务员权利救济体系。
五、事业单位聘任制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虽然我国在20多年前就有地方实行了公务员聘任制,但却因为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各地做法不一,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这次《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聘任制作了专章规定,但所作的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公务员聘任制存在着很多问题。
1、可聘用的职位不明确。聘用制度适用于两类职位,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另一类是辅助型职位,对那些是专业性强,那些是辅助形职位缺乏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
2、聘任程序不完善。公务员法定机关可以采取两种方法选拔合适 的聘任人员:一种是公开招聘,另一种是直接选聘。公开招聘可以采用公务员考试录用程序进行,但是直接选聘却没有相关的程序规定,才操作中可能引发腐败。
3、聘任工资、福利、保险等无具体规定。公务员法规定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协议工资制,但是有关聘任制公务员协议工资如何确定,福利、保险等如何确定,都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4、人事争议仲裁规定不明确。公务员法规定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但却有多处规定不明,人事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机关还是根据需求临时设立;如果是常设机关,那么应该设臵在省、地、市、县的哪一级政府里面;如果是根据争议的发生而临时设立的机构,那么它的公正性、权威性如何保证;还有如果对仲裁不满意,应该向哪一级的法院提起诉讼;这些在《公务员法》的规定都不明确。
5、对聘任合同的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公务员法规定聘任制公务员对人事仲裁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把因“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引起的争议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即便将其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内,也存在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关于公务员聘任制聘任合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即使诉讼到法院,法院又依据哪些法律文件来作出公平公正的 判决;其次,因聘任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而提起诉讼的既可能是公务员一方,也可能是用人机关一方。此外,对聘任合同的司法救济,在审查范围、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六、对策和建议
1、明确聘任制的使用范围。聘任制使用于两类职位: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包括领导职位和非领导职位,其特点是与机关的高效运行密不可分,而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另一类是辅助型职位,这类职位事务性较强,在机关工作中处于辅助地位,这部分工作的社会通用性较强,可与人才市场相衔接,降低用人成本。
2、聘任人员的产生方式。事业单位可采用2种方法选拔合适的聘任人员:一种是公开招聘,公开招聘采用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的进行。另一种是直接选聘,直接选聘是与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直接签定聘用合同。两种方式都应该坚持公开、公平、竞争、则优的用人原则。
3、聘任合同的签定及合同内容。签定聘任合同应当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采用书面形式进行,非书面的聘任合同无效。聘任合同应具备以下几个聘任条款:一是合同期限,二是职位和其职责要求,三是工资、福利和保险待遇,聘用制的员工工资实行协议工资制,四是违约责任。
4、科学定编设岗。实行公务员聘任制,必须在编制限额和工资限额内。因此,推行公务员聘任制治理,科学定编设岗是前提和保证。定编设岗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人力资源合理配臵的高度,围绕单位的发展中心和整体目标进行认真研讨。
5、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加强岗位绩效考核。目前的公务员考核,普遍存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通常使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激励约束作用。公务员聘任制使考核有了明确定位,即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薪资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 体系,加强岗位绩效考核是公务员聘任制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岗位绩效考核就是要通过收集、分析、评价聘任制公务员在其工作岗位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实现公务员工作业绩客观、科学、公正地考评,从而公平处理公务员的待遇、续聘、解聘等问题。建立以定量考核为主的业绩评价系统,依据人力资源规范治理的目标和职位序列要求,对岗位进行分类。在岗位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相应制定“岗位责任书”,说明书要对不同的岗位目标、任职要求、职责范围、行为规范进行具体说明。考核内容应当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并区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不同等级的具体行为。此外,也可采用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考核工作实绩与考核工作态度相统一的综合考评办法,采取“个人诉职、量化打分、综 合评估”等步骤实施,最后按得分确定不同等次。
6、改革支配办法,实行协议工资制。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聘任制公务员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公务员聘任制治理改革的成功与否。工作作为物质利益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调动聘任制公务员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对聘任制公务员采用协议工资制,实现工资报酬由档案工资向以岗定酬的转变。在协议工资实际操作中,工资数额应完全取决于劳动关系双方的意愿,在劳动力人才市场交易法则的指导下,由聘用单位根据其工作岗位的性质、工作量大小、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与其协商确定,并在聘用合同中予以明确。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应按国家和地方关于机关公务员的标准执行。采取协议工资形式确定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不仅 切合实际,又灵活简便,还可以每年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7、实行人事代理,重视和完善社会保障。推行公务员聘任制,目的是增强机关单位活力,提高整体效能。途径是通过推行聘用治理,破除身份终身制,新聘任公务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其人事关系和档案由人才市场服务机构代理,使“单位人”变“社会人”,实现人力资源社会化。在聘用过程中,合同期满或签约双方约定的聘用终止条件出现时,合同即行终止;合同期满,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聘,续聘必须重新签订聘用合同并签证;终止合同的聘任制公务员进 入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可以通过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另外,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尤其要提供政策规定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解聘人员,应给予充分关怀,除了给予经济补偿外,还要积极帮助和指导他们寻求新的工作岗位。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参考文献: [1]徐银华《公务员法要论》;[2]宋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3]朱育和《中国公务员制度》;[4]徐颂陶《回眸中国人事制度改革28年》;[5]广东省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关于部分地区推行政府雇员制的研究报告》;[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7]宗帅,政府雇员制——公务员制度之外的另一种选择[J].党政干部学刊;2010.12;[8]于佳任,政府雇员制的实践困厄及其出路[D],长三角出版社。2009.13;[9]唐峻,试论我国建立政府雇员的意义及其完善[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12
第二篇: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公务员聘用制度研究
摘要:公务员聘用制度是我国公务员制度中的一种新制度。公务员聘用制度不同于普通
公务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部分地区推行的政府雇员制度,是机关通过合同选拔、任用公务
员的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公务员聘用制度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也存在在不少的问题。
关键词:公务员 聘用制度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由于文官地位稳定、优越、层层对上负责,在很大程度上卷怠了许多人的事业进取心,这造成了文官的思想保守、官僚注意滋生、办事效率低下,而进二十年来国外公务员管理越来越多采用了聘用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引用现代企业对人员采用合同制管理的经验,弥补委任制之不足,消除长期实行委任制带来的公务员能进不能出、缺乏活力等负面影响。
在我国,聘任制最早适用于“三资”企业,尔后国有企业应用,逐步推广到事业单位、乡镇党政机关以及其他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乡镇干部聘用制作为契约合同管理的聘用制,其所具有的优越性远超其初衷,因而成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在全国推行。
一、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具体内容:
1、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含义 聘用制度又称为聘用制,是事业单位与职工按照国家有
关法律、政策,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明确聘用单位和受聘人员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的用人方式。它主要包括公开招聘、签订聘用合同、定期考核、解聘辞聘等制度。
2、事业单位公务员聘任制的特点
(1)合同管理。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的管理主要是依据公务员法和聘任合同进行的。是
根据合同的规定履行职责,享受相应的待遇。
(2)平等协商。机关和应聘人员的地位是平等的。在签定聘任合同以后,虽然机关与
聘任制公务员的关系已经变成隶属关系,但双方仍然可以通过协商一致,变更或者解除聘任合同。
(3)任期明确。聘任制公务员都有明确的聘任期限,公务员法规定为1至2年。聘任
期满,任用关系自然解除。需要时,可以约定续聘。
二、事业单位公务员聘用制度的范围及形式
事业单位(含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按照国家公务员制度进行人事管理的以及
转制为企业的以外都要逐步试行人员聘用制度。
1、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事业单位中,原固定用人制度职工、合同制职工、新进事业单
位的职工,包括工勤人员都要实行聘用制度。
2、事业单位的党群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在已与单位明确了聘用关系的人员范围内,按
照各自章程或法律规定产生、任用。
聘用制基本上是三种形式:
②身份的聘用,如工人身份聘用为干部;
②岗位的聘用,如聘任到某个领导职位、工作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
③基本用人(用工)关系的聘用,有的称之为全员合同聘用制或全员聘用合同制、全员聘
用制。
三、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原则和程序 建立和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要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走群
众路线,保证职工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人员聘用的基本程序是:①公布空缺岗位
及其职责、聘用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②应聘人员申请应聘。③聘用工作组织对应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初审。④聘用工作组织对通过初审的应聘人员进行考试或者考核,根据结
果择优提出拟聘人员名单。⑤聘用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决定受聘人员。⑥聘用单位法定代
表人或者其委托的人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四、事业单位公务员聘用制度的意义
1、满足机关用人需求。面临着信息化、全球化和政府活动日益复杂化的形式下,现代社
会对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事物愈加多变,但目前由于知识和视野的限制,政
府的现有人员无法满足需求。同时因公务员的职级工资制无法为特殊岗位需要的专业人才单
独规定工资水平,公务员制度的职位分类和酬薪体系缺乏灵活的激励机制,使得公务员队伍
中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严重流失,如在中央国家机关、外语、国际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涉外审计等涉外专业,其中流失比重最大的是政府急需的专业人才。导致政府
机关的人才资源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公务员聘任制弥补了政府专业人才的不足,优化了胜
负的人才结构,形成了多层次的政府人才队伍。
2、降低了机关用人成本,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公务员聘任制有于助降低机关用人成本,机关可直接招聘适当人选,不必经过严格的考试录用和长期的培养,同时,公务员聘用关系
终止后聘任制公务员即与机关脱离关系,机关免去了“进一个人就要终身负责”的后顾之忧。
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传统的非聘任制公务员大多是通用型人才,但缺乏适应
政府工作的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技能,公务员的素质决定着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而聘任
制下的公务员是某些领域某行业的优秀人才,处理大量专业性的行政事务会有更高的效率。
另外,公务员聘任制的职位根据职位的性质、责任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因事设岗、因岗用
人,岗位职责清楚、任职条件明确,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也有利于提
高政府的工作效率。
3、健全了机关用人机制,促进公务员制度进一步改革。聘用制使机关单位使用人的方式
更加科学合理,更加人性化和弹性化。传统的公务员制度很难使得机关单位面向社会全面化,不能随时从社会上吸收更多的优秀人才和吸收多样的思维方式、专业技能,不能满足政府公
共管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致使公务员队伍人员结构的固化与僵化,造成公务员制度缺乏灵
活性与新陈代谢机制不畅等诸多弊病。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
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公务员聘任制打破了传统公务员制度用人“唯资历
论”、“唯亲疏论”的观念,将政府公务员职位的常任制与非常任制结合起来,使政府用人
观念更加合理化、理性化。公务员聘任制拓宽了机关选人、用人渠道,改善了机关的用人方
式,解决了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的人事制度上的弊端,使人才流动更加合理,健
全了用人的机制,并且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未来改革指明了方向,将促进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进一步改进。
4、完善了公务员制度的救济体系。传统的公务员制度中公务员与机关发生了纠纷,只能
进行申请复核、申诉、向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监察机关提出控告,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这
些有限的行政救济,不仅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而且由于程序上的不公正,很难做到对所诉
内部行政行为的进行公正而彻底的救济。“人类社会最好的结局就是司法审判”。公务员聘任
制将司法救济纳入了公务员的救济体系,聘任制公务员对人事仲裁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
院提起诉讼,是对行政救济内在局限性的有效补充,完善了公务员权利救济体系
五、事业单位聘任制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中,虽然我国在20多年前就有地方实行了公务员聘任制,但却因为没有具体的法律依据,各地做法不一,实践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这次《公务员法》对公务员聘任
制作了专章规定,但所作的规定比较原则和抽象。公务员聘任制存在着很多问题。
1、可聘用的职位不明确。聘用制度适用于两类职位,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另
一类是辅助型职位,对那些是专业性强,那些是辅助形职位缺乏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
2、聘任程序不完善。公务员法定机关可以采取两种方法选拔合适的聘任人员:一种是公开
招聘,另一种是直接选聘。公开招聘可以采用公务员考试录用程序进行,但是直接选聘却没
有相关的程序规定,才操作中可能引发腐败。
3、聘任工资、福利、保险等无具体规定。公务员法规定聘任制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实行
协议工资制,但是有关聘任制公务员协议工资如何确定,福利、保险等如何确定,都没有具
体的法律规定。
4、人事争议仲裁规定不明确。公务员法规定建立人事争议仲裁制度,但却有多处规定不
明,人事仲裁委员会是常设机关还是根据需求临时设立;如果是常设机关,那么应该设置在省、地、市、县的哪一级政府里面;如果是根据争议的发生而临时设立的机构,那么它的公
正性、权威性如何保证;还有如果对仲裁不满意,应该向哪一级的法院提起诉讼;这些在《公
务员法》的规定都不明确。
5、对聘任合同的司法救济存在的问题。公务员法规定聘任制公务员对人事仲裁决定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现行行政诉讼法明确把因“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引起的争议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即便将其列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内,也存
在问题:首先,由于我国关于公务员聘任制聘任合同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即使诉讼到法院,法院又依据哪些法律文件来作出公平公正的判决;其次,因聘任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而提起
诉讼的既可能是公务员一方,也可能是用人机关一方。此外,对聘任合同的司法救济,在审
查范围、举证责任、证明标准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
六、对策和建议
1、明确聘任制的使用范围。聘任制使用于两类职位:一类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包括领
导职位和非领导职位,其特点是与机关的高效运行密不可分,而且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另
一类是辅助型职位,这类职位事务性较强,在机关工作中处于辅助地位,这部分工作的社会
通用性较强,可与人才市场相衔接,降低用人成本。
2、聘任人员的产生方式。事业单位可采用2种方法选拔合适的聘任人员:一种是公开招
聘,公开招聘采用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程序的进行。另一种是直接选聘,直接选聘是与符合招
聘条件的人员直接签定聘用合同。两种方式都应该坚持公开、公平、竞争、则优的用人原则。
3、聘任合同的签定及合同内容。签定聘任合同应当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采
用书面形式进行,非书面的聘任合同无效。聘任合同应具备以下几个聘任条款:一是合同期
限,二是职位和其职责要求,三是工资、福利和保险待遇,聘用制的员工工资实行协议工资
制,四是违约责任。
4、科学定编设岗。实行公务员聘任制,必须在编制限额和工资限额内。因此,推行公务
员聘任制治理,科学定编设岗是前提和保证。定编设岗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从人力资源
合理配置的高度,围绕单位的发展中心和整体目标进行认真研讨。
5、建立业绩评价体系,加强岗位绩效考核。目前的公务员考核,普遍存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通常使考核流于形式,起不到激励约束作用。公务员聘任制使考核有了明确定位,即考核结果作为公务员续聘、解聘或者调整岗、薪资的重要依据。因此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
体系,加强岗位绩效考核是公务员聘任制顺利运行的重要保证。岗位绩效考核就是要通过收
集、分析、评价聘任制公务员在其工作岗位的工作表现和工作成果,实现公务员工作业绩客
观、科学、公正地考评,从而公平处理公务员的待遇、续聘、解聘等问题。建立以定量考核
为主的业绩评价系统,依据人力资源规范治理的目标和职位序列要求,对岗位进行分类。在岗位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相应制定“岗位责任书”,说明书要对不同的岗位目标、任职要
求、职责范围、行为规范进行具体说明。考核内容应当与岗位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并区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不同等级的具体行为。此外,也可采用实行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考核工作实绩与考核工作态度相统一的综合考评办法,采取“个人诉职、量化打分、综合评估”等步骤实施,最后按得分确定不同等次。
6、改革支配办法,实行协议工资制。收入分配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聘任制公务员的经济利益,也关系到公务员聘任制治理改革的成功与否。工作作为物质利益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调动聘任制公务员积极性的主要手段。对聘任制公务员采用协议工资制,实现工资报酬由档案工资向以岗定酬的转变。在协议工资实际操作中,工资数额应完全取决于劳动关系双方的意愿,在劳动力人才市场交易法则的指导下,由聘用单位根据其工作岗位的性质、工作量大小、工作难易程度等因素与其协商确定,并在聘用合同中予以明确。其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应按国家和地方关于机关公务员的标准执行。采取协议工资形式确定聘任制公务员的待遇,不仅切合实际,又灵活简便,还可以每年进行调整,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7、实行人事代理,重视和完善社会保障。推行公务员聘任制,目的是增强机关单位活力,提高整体效能。途径是通过推行聘用治理,破除身份终身制,新聘任公务员一律实行人事代理,其人事关系和档案由人才市场服务机构代理,使“单位人”变“社会人”,实现人力资源社会化。在聘用过程中,合同期满或签约双方约定的聘用终止条件出现时,合同即行终止;合同期满,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聘,续聘必须重新签订聘用合同并签证;终止合同的聘任制公务员进入劳动力市场或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聘任制公务员与所在机关因履行聘任合同发生的争议,可以通过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裁决,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另外,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尤其要提供政策规定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对解聘人员,应给予充分关怀,除了给予经济补偿外,还要积极帮助和指导他们寻求新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徐银华《公务员法要论》 [2]宋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 [3]朱育和《中国公务员制度》 [4]徐颂陶《回眸中国人事制度改革28年》 [5]广东省人事与人才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关于部分地区推行政府雇员制的研究报告》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第三篇:我国公务员制度研究
我国公务员制度研究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比
摘要: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
2.坚持党管干部
3.不搞“两官分途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中国特色对比
引言: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贯彻邓小平人事人才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由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跨越。“1”
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标志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这项制度的建立是一个渐进决策的过程,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或许看上去不象是英雄,但它作为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在决策领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不搞“两官分途”,注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综旨,具有鲜明的制度特色。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举措其最具突破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同时又改革了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弊端,因此它既不同于西方文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缘起及因由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最初形成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出现,是人事行政制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公务员制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比如,中国的科举制度便为其注入大量经验。经历100多年发展的公务员制度,引入、发展、创造出许多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如分类管理体制,公开、平等的激励竞争机制,专业化管理,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等等。
西方文官制度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之上的,在政治层面存在许多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的东西,如政治中立、政务官与事务官两官分途、人才主义用人标准、封闭化的官僚体系等。此外,就管理而言,西方的公务员制度也存在着很多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病。我们建立的公务员制度决非西方文官制度在中国的翻版,但两者的相似决不仅仅是共用一个概念,两者在框架结构、形式、具体制度上有相当多的相似点。抛开政治因素不说,西方公务员许多管理方法、运行制,恰恰是我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所忽略、欠缺的,如较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公开性、部分机制、分类管理、高流动带来的新陈代谢能力、系统化的制度框架等等。这一切,使得它在我们对政府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时,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实行“拿来主义”,便是很自然的事情。我国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与探索,还是基本上反映了人事管理的某些共同规律,其中在管理层面
上,我国的人事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没有一道天堑能将具有共同规律的各国人事制度绝对地分开,除此而外,我们建立公务员制度还有其他一些具体原因。经历多年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中的许多弊端正在克服,好的传统与经验被进一步光大。但当我们试图将优良的传统、可贵的经验整合成一套体系完整、更能与改革开放的实际进程相一致的制度结构时,我们恰恰缺少一个以立法为基础的人事制度框架。所以,当我们睁眼看世界时,发现一个已形成100多年、并为当代大部分国家使用的、在许多方面反映人事管理,特别是现代人事管理共同规律的制度框架时,大胆地引进,并批判性地进行改造、利用,就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了。作出这一选择是不容易的。一方面,引进、改造、消化是一个艰巨的工程,这点可从公务员法规拟制过程的漫长、艰苦中看出,从1986年下半年开始起草11稿时,经中央领导同意正式启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名称,至1993年8月14日李鹏总理正式签发,这期间又九易其稿。国家最高决策层的态度是明确的,意志是坚定的,并始终把握这样一个基本原则: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公务员制度决不是全盘西化、照搬照抄西方文官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首先是中国的,是党的组织路线的组成部分。在根据新情况,对原有框架与具体内容作部分调整后(如不再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业务类),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适时地于1993年10月1日正式推行公务员制度。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原则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18章88条,规定了10种制度:职位分类制度、录用制度、考核制度、任免制度、职务升降制度、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交流制度、回避制度、申述控告制度。重总的来说政府应该推动研究改革以人为本关心公务员成长,制定措施吸引优秀人才, 精简机构和人员、分散下放权力强调制度的灵活性,加强能力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竞争机制改革分类制度改革业绩评估制度和考核制度建立灵活的工资制度提升道德标准。
公务员在西方被称为“政府文官”,在我国即指国家行政机关干部。公务员的范围界定为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以外的工作人员。国家公务员掌握着社会公共权力,不同的岗位都承担着相应的国家事务,公共事务的管理责任,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他们执行政策、设计方案、组织实施并进行监督反馈,左右着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整个制度的总体精神和总的要求。
一、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
二、功绩原则:功绩是国家公务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工作实绩。公务员的职务升降、考核、任免、奖励等,都以其在工作中的功绩为主要依据。
三、法制原则:法制原则就是制定法律规范依照法规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国家公务员依照法律、法规行政,并受法律保护。有关国家公务员考试、录用、任免、升降等都必须按照国家公务员法律规定。
四、党管干部原则:党管干部原则是社会主义国家人事制度坚持的根本原则,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不是削弱党对干部的领导,而是加强和完善党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的领导。通过把党的组织路线、方针、政策按一定程序转化为行政机关人事管理的法规,依此对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无论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还是其产生的过程和意义,我们都可以看出相当浓重的中国特色。
比如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他说没有制度人类社会就不能有序运行。公务员制度建设更要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社会制度是各种制度的综合,建立符合国情的社会制度,国家才能昌盛,民族才能繁荣。搞好公务员制度建设有利于政府廉政建设。为了加强公务员制度建设,政府拟定了《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了10个配套法规,10个实施细则,初步形成一个配套的法律体系。
而我认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就是这种原则的体现,是符合国情的制度;是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前提下,制定的科学的,和谐的制度;是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制度。它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干部人事管理优良传统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果,并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做法而形成的。它的建立和推行,有利于行政机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利于分类管理体制的形成和确立,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及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比
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
2.坚持党管干部;
3.不搞”两官分途";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众所周知,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而且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最显著的区别则是:中国的公务员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我认为,这都是有我国的制度和社会状况决定的,我国的公务员有自己鲜明的政治立场,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人才,为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主要内容包括:他们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很大的作用。这些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中或制度外都不曾有过的,可见双方的差异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双方社会和政党制度的差异。
在实行了公务员制度的这些年中,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在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改革。国家公务员制度有竞争择优机制。在公务员考试、考核、晋升、任免等方面都体现了优胜劣汰机制,保证每个职位都有最优秀的人员来担任。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机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对公务员的义务、纪律、考核、奖励、回避等方面都加以严格约
束,并通过监督来加以保障。以下两组数据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两点:
1、据人事部统计,1999年,全国政府机关竞争上岗人数为15776人,占同年晋升人数265024人的5.95%;2000年,竞争上岗人数为55283人,占同年晋升人数218233人的25.33%;2001年竞争上岗人数为102118人,占同年晋升人数244320人的41.79%;2002年 竞争上岗人数为180115人,占同年晋升人数301483人的59.8%。四年共有35.3万人通过竞争上岗走上领导职位;
2、从1996年至2002年的七年时间里,全国各地国家机关共辞退17857名公务员,机关作风因此明显转变。
到这里,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日益科学化、规范化,公务员制度改革也进行的卓有成效。在现今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必将还会有一个大的飞跃,公务员会完全成为一支建设中国的主心骨队伍。
结束语: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新时代条件下的时代要求,回顾我国公务员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公务员制度进行反思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公务员制度必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真正为社会主义服务,我们的反思对于整个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于发展,将会被证明是有用的。
参考文献:
1、张柏林在纪念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2、人事部数据统计
目录:
1、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缘起及因由及相关分析
2、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内容,原则及体现的中国特色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及与西方资本主义公务员制度的对比
第四篇: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情况研究
区事业单位聘用制度推行情况研究
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是用人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的重要措施,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虽然我区在2005年已经实现全员聘用,然而,由于种种制约因素的存在,人员聘用制度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经过近期来的调研,就事业单位聘用制存在问题和对策作出如下思考:
一、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事业单位172个,实有1675人,截止2012年3月31日,完成岗位设置单位132个,占单位总数的76.7%,完成岗位设置人数1541人,占总人数的92%;已实施聘用制单位12个,占单位总数的7%,已签订聘用合同人数30人,占总人数的1.8%。
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由于部分事业单位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实行聘用制还存在误区,没有从单位生存和自身发展的高度去认识实行聘用制的重要性,认为“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不过是搞形式、走过场。具体表现在:
1、因人设岗。部分事业单位为保持稳定,不是根据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责和任务科学合理地设置岗位,而是量身定做安置现有人员,没有把“按需设岗”落到实处。
主要原因:应该以管理或专技为主的事业单位,现有人员实际多为高、中级工勤技能人员,或是不符合岗位任职条件,或是工资待遇降幅较大,且在较长时期内,因编制和岗位没有空缺,无法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2、全员被聘。部分事业单位没有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往往是一对一的选择岗位,干部职工没有产生危机感和竞争意识,缺乏合理流动渠道。
主要原因:我区存在大量1-2个工作人员的事业单位,缺乏内部有效竞争;一些单位则对用人自主权不敢用、不会用,“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现象仍普遍存在。
3、以聘代管。很多单位对聘用制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签订合同的层面,而忽视了聘后管理,考核流于形式,难以作为续聘、解聘的依据;合同到期既不续签也不解除,违反合同不追究责任,甚至随意破坏合同约定。
主要原因:由于事业单位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许多单位习惯采用过去的做法,没有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导致与聘用制相配套的制度相对滞后。
4、特殊情况。我区区情决定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有一定特殊性,尤其党校作为一个特殊的事业单位,其从事党务
和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参照管理的,同时又是具备讲师系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面临着“两难”的选择。
主要原因:我区由于机构小、人员少,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囊括了管理、授课、后勤等方方面面的职能,增加了合理设岗、规范管理的难度。
三、对完善聘用制度、规范合同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推行事业单位聘用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事业单位的体制、机构、工资、社会保险、人事仲裁等方面的改革,因此,必须注重配套改革的整体推进。
1、推行分类改革。要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理顺体制,分类实施,从而使聘用制实施更有“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制订体现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特点的考核制度、分配制度以及聘用合同示范文本等。
2、完善考核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考核制度,制定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与所承担职能相一致的考核指标体系和标准,建立健全适合各类不同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晋级和解聘的主要依据,与人员的使用、奖惩挂钩。
3、改革分配制度。要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坚持技术与管理并重,搞活内部分配,解决好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价值与贡献相同而薪酬待遇有显著差异而引起的“内部公平性”问题(县市区的事业单位多为股级,单位领导岗位最高
为九级职员,没有晋升空间,待遇远低于同类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二0一二年三月
第五篇: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读书笔记
公务员薪酬制度研究读书笔记
一. 相关理论综述
二. 中外实践比较
1.美国政府对公务员的绩效评价不只是适应形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它从法律法规到政策都作出了一套完整的规定,以保证对公务员绩效评价制度的有效施行。美国法律在第 5 部分第 43 章中规定,要给公务员确定关键绩效指标并用精确的方法进行衡量其工作绩效,用“不可接受的绩效”的判断结果作为没有满足绩效标准的,这个绩效标准在关键性绩效指标中可以是一个方面的,也可以是多方面的。这条法律规定表明,公务员的工作必须达到相应的绩效标准,即 “保留绩效标准”,对于未达到者,将以 “不可接受的绩效”来给予降职或调离的行政处罚。因此,在实践中,就出现了用 “达到/未达到”的绩效评价方法来判断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是否达到了标准。在这样的绩效管理中,制定任何高于 “保留绩效标准”的绩效标准都是违背法律初衷的,法律的根本意图是制定适合公务员,但又具有一定的难度的“保留绩效标准”。[胡晓东,刘兰华.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绩效评价及其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2,(02):99-103] 2.三. 存在问题分析
1.现行的公务员薪酬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和奖金构成,其中基本工资实行的是全国统一的标准,在公务员总薪酬中的份额较小,由中央财政支付,而各项补贴、津贴一般占公务员总薪酬的60%-70%左右,且由地方财政安排,并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某一公务员月职务工资是2000多元,那么,其月津、补贴收入一般有5000-6000元左右,这与国际上公务员津贴在其总薪酬中约占10%-40%[高永华,俞阎红.中外公务员养廉制度的比较与思考[J].检察实践,2005,(04).]左右的比例显然是不一致的。
2.从本质上来看,就是目前有关我国公务员薪酬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虽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作为法律依据,但其中有关公务员薪酬的规定,原则性较强,缺乏可操作性,各级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尚未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用法律来管理国家公务员薪酬仍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王涛.我国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方向[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11):194-195.]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一套系统、完整的《公务员薪酬法》 能对公务员薪酬体系的单一性和确定性标准提供法律保证,由此也很难从根本上杜绝一些地方或部门在薪酬上的集体腐败现象。
3.在目前公务员实行的职级薪酬制度中,级别与职位较高的公务员收入较高,而实际消费却较低;现在,地位越低的公务员,收入越低,可交通、通信、医疗等各种支出反而更大。这样的一升一降,导致公务员队伍中的贫富差距进一步被拉大。公务员职务补贴与职务消费差距过大这一制度缺陷是造成这一后果的根本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公车消费、公款吃喝、公费出国三项开支一年总数达9000亿元以上,几乎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30%左右。其中担任领导职务的公务员每年“官车”支出达4000多亿元,全国每年公款吃喝超过2000亿元,二者共消耗财政资金达6400亿元之巨,大致相当于财政收入的20%,相当于3个三峡工程的建设费用。而造成目前这种乱象的根本原因,除去薪酬制度及其考核制度本身的缺陷外,还有相关监督管理制度的漏洞,尤其是现行职务消费的监管制度约束力不强、责任追究制度不能有效的实行。[高彩萍,李景平.对“公务员薪酬乱象”的思考[J].行政与法,2013,(01):10-15] 4.由于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薪酬制度是以职务与级别作为公务员薪酬的依据,并将公务员职位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但这一公务员职位分类过于单一,在薪酬分配中并不能体现出职位的专业化等特点,对公务员的激励明显存在不足。从国际上来看,公务员薪酬制度的总趋势是朝着强调专业化方向发展,如美国对联邦公务员分为一般行政人员、高级行政人员、行政长官、国会人员、司法人员、邮政人员、蓝领工人等九类公务员,且不同种类及级别的公务员的薪酬对应不同的工资级别和档次。
5.首先,我们的研究显示,在过去数十年间,经过 6 次大幅度调薪,公务员的薪酬已有实质的改善。从调薪的效果看,库克所说的“低工资和低消费”运行模式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从绝对和相对(跟其它行业人员相比)的层面来看,公务人员的薪水都不能算低(一般认为,除了正式工资外,我国公务员还有其他灰色收入。如果考虑了这些灰色收入,公务员的实际收入事实上是更高的。因此,以薪养廉的实效更值得怀疑)。其次,现有数据表明,尽管反腐的力度在不断增强,公务人员薪酬有实质提高,腐败程度并不处于减弱状态。在公务员 6 次薪酬提高中,级别较高的干部的工资有更大的改善。但是,与此同时,大要案率却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越来越多的高级干部被移送司法机关。坦言之,腐败的衡量问题是非常棘手的。腐败个案数量不能与腐败严重程度挂等号。因此,本文使用了多种衡量方式,包括腐败的类型,腐败案件的案值,移送司法机关的概率,以及腐败的潜伏期。所有这些指标指向一个共同结论: 腐败发生与发展的势头仍在,并没有随公务员工资上升而减弱。因此,以薪养廉更多的只是一种良好愿望而不是事实(香港是高薪养廉的范例。事实上,香港官员清廉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Manion,2004)。)。[公婷,吴木銮.关于以薪养廉有效性的探讨: 基于中国的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5):117-129] 6.明确相关法律法规、伦理原则的含义及实际操作性。这是我国现阶段公务员薪酬公平性定位的客观需要,也是提升我国现阶段“国家制度中的道德品质”的客观需要。同上所述,无论是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中提出“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脱钩”[国务院关于国营企业工资改革问题的通知[S](国发[1985]2号).],1993年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公务员工资水平与国有企业相当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大体持平”[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S](国发[1993]125号).],还是2006年,《公务员法》再次提出的“与企业相当人员”的对照比较原则。粗略地看,这些表述均与相关的普世价值比较一致,但这些原则都未明确界定 :公务员工资的内涵是什么,是否包括他们享有的各类津贴和补贴,应参照什么行业及什么类型的企业确定等。因此,在“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等对各行业均有指导价值的空泛的伦理原则外,并没有内涵比较清晰、有实实在在操作性的、对我国现阶段公务员薪酬公平性可以发挥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或伦理原则。这是我国现阶段公务员薪酬确定严重失序的要因,也是社会其他阶层对公务员薪酬公平性负面评价占据主导地位的源头。在我国现阶段,公立学校教师、公立医院医生等国家雇员谋求自身利益时的重要策略取向,是力争本阶层的薪酬与作为国家雇员的另一阶层——公务员——挂钩。由此造成了并可能进一步放大国家雇员和非国家雇员间的更大规模的薪酬确定失序。这对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无疑是深层次的挑战之一。7.四. 思路与对策
1.对公务员的薪酬体系进行变革,可以借鉴新加坡及我国香港的经验,实行单一货币工资制和财产申报制。单一货币制有以下优点:可以简化工资计算、发放及合适的程序,有利于效率的提高;可以使公务员工资水平具有更大的可比性,准确定位公务员的收入状况,便于适时调整;便于公务员之间及与社会其他行业之间进行比较,从而使工资的激励作用明显化。在单一货币工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财产申报可以有效反映公务员的收入状况,及时发现其非正当收入,从而增加腐败的风险成本,起到监督和预防腐败的作用。2.公务员薪酬水平的确定应与本地物价指数紧密挂钩。美国政府时刻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动情况,动态调整公务员薪酬水平,使其生活水平避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这样既持了与外部市场的竞争力,也没有额外增加财政压力。我国《公务员法》第七十五条明确规定公务员的薪酬水平应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但国民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依据没有确定,使得其公务员薪酬调整没有一个具体明确的标准,随意性很大,与其他行业薪酬差距过大。
3.实行宽带薪酬,增强我国公务员弹性薪酬制度。美国商务部于 1998 年根据其内部职位性质的不同,对一般公务员职位划分为四种类型:科学与工程师类,行政管理人员类,科学与工程技术员类,并对各类人员的薪酬范围进行了宽带化的设计,将原来 15 个薪等缩减为 5 个薪等。尽管这样的做法仍以职位等级为基础,但在不突破现有薪酬制度的前提下,宽带薪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完全按照等级确定薪酬的传统做法,更能反映公务人员的能力和绩效,同时扩大了内部等级之间薪等差距,有助于提高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当前我国公务员实行的是统一的职级薪酬制,薪酬整体水平偏低,激励效应不明显,人力资源未有效开发等问题层出不群,难以适应政府扁平化变革的需要,因此将等级薪酬制转向绩效薪酬制,同时在具体科学的职位分析基础上,紧密结合公务员的工作绩效,推行灵活,弹性的宽带薪酬制,是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所必需的。4.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政府一方来说,许多制度改革是必需的。一是立法机关需要出台操作性较强的《利益冲突法》和《官员财产申报法》(过勇(2010)建议出台《反腐败法》)。这些法律的出台有助于政府内部的监督,也便于民众对官员的监督和制约。二是中央层面要出台并推行可行的财政改革。即使是公务员的报酬较高,财政管理的各种漏洞也会“吸引”腐败官员损公肥己。近年来,严重的采购腐败就反映当前财政管理仍有巨大的改进空间。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国库管理和各种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三是分权改革需要问责机制的有效配合。许多人认为分权改革给中国官员腐败提供了机会。比如土地腐败案件近来引起公众的关注。事实上很难把腐败简单归咎于分权改革。我国的分权改革没有相应的问责和监督机制作为配套,因此分权容易被地方腐败官员所利用。从公共服务的接受方来说,有效的廉政建设需要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比如,在政府项目的外包中,腐败官员可利用各种漏洞谋取私利。而提高公众参与监督的力度,腐败的机会就可以受到有效限制。许多国家廉政建设的经验表明,广泛、有效的公众建言、举报和监督机制可以大大地提高反腐的效果。此外,类似的经验也表明,公众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也可以有效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在这方面,虽然我国有《听证法》,公众对各种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仍然相对较低。政府需要改进包括听证在内的各种吸纳民意的渠道的质量和吸引力。这样,廉政建设可能会更为有的放矢。[公婷,吴木銮.关于以薪养廉有效性的探讨: 基于中国的经验[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05):117-12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