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银行股权质押问题与风险分析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银行股权质押问题与风险分析
为贯彻落实《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银行股权质押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3〕43号)要求,安庆银监分局联合安庆市银行业协会对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质押情况开展了专项风险排查。排查显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质押比率管理不规范、股权质押授信额度过高、违规办理本行股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等问题与风险值得关注,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加小编扣扣87254598一起交,流!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末,安庆辖内16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办理股权质押的有6家银行机构,质押股权总数48户32531万元,占总股本的24.72%,所担保授信总额为49407万元。其中,独秀农商行出质股东最多,共29户,出质额22090万元,占其股本的40.93%。大多数股权质押业务为贷款担保,个别银行机构办理的股权质押为对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反担保。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风险
(一)股权质押比率管理不规范。一是被质押股权占比较高。大量银行股权被质押使得相关股权被冻结、拍卖的可能性增加,进而影响股权结构的稳定性。如,2013年12月末,独秀农商行股权质押金额占总股本的40.93%,望江农商行股权质押金额占总股本比例也达到30%。二是主要股东股权质押后表决权未受限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主要股东质押本行股权数量达到或者超过其持有本行股权的50%的,未按照监管要求对其在股东大会和派出董事在董事会上的表决权进行限制。
(二)股权质押授信额度过高。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办理股权质押时,股权价值未经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确定,出质股权价值的确定缺乏依据,以致授信额度远高于股权面值,存在高估现象。本次风险排查的48户股权质押业务,质押股权与授信额度之比大约为1:1.5。如,太湖农商行办理独秀农商行股权质押授信金额15987万元,质押股权面值9995万元,质押股权与授信额度之比为1:1.6。
(三)违规办理本行股权质押贷款。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向股东发放贷款时,要求融资性担保机构为股东提供担保,但同时又允许股东以本行股权向融资性担保机构提供反担保。此类操作实质上是同意接受本行股权作为质押标的,违反了《关于商业银行股权质押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5〕60号)的规定:商业银行不得接受本行股权作为质物。如,潜山农商行4位股东1343万股股权提供反担保在本行贷款1370万元;独秀农商行4位股东1108万股股权提供反担保在本行贷款1850万元。
(四)股权质押未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未按照商业银行统一授信管理要求,将股权质押作为对外担保纳入统一授信,也未严格执行《中国银监会关于加强商业银行股权质押管理的通知》(银监发〔2013〕43号)的规定:股东在本行借款余额超过其持有经审计的本行上一年度股权净值的,不得将本行股权进行质押。如,某工贸实业公司在独秀农商行自借贷款余额3500万元,但同时以其持有的920万股股权在太湖农商行申请贷款1400万元,独秀农商行在报备审查中未予以否决。
(五)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股权质押管理机制建设不健全,亟待完善和规范。普遍未制定股权质押管理实施细则,对股权质押比率、金额及质押范围等未做出明确要求;未建立股权质押监测台账,不能及时掌握本行股权质押的基本情况,存在单个银行机构集中办理他行股权质押现象。如,2013年末,太湖农商行办理独秀农商行股权质押9995万元,占该行股权质押业务的81.29%。也未建立股权质押报备制度,对超过其总股本的20%以及主要股东质押本行股权数量达到或超过其股权总额的50%的股权质押,未向监管部门报备;对本行董事、监事席位的股东或直接、间接持有2%以上股份或表决权的股东出质本行股份的,事前未报董事会审查备案。
三、政策建议
(一)严格规范股权质押行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股权管理工作,将规范股权质押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范畴,切实履行职责,维护股权稳定,规避因股东质押银行股权产生的各类风险。严格落实股权质押报备制度,从严控制股权质押比例。主要股东质押本行股权超过其持有股权的50%的,要从严控制;已经超比例的,一方面要限制其或其派出董事在股东大会或董事会上的表决权,另一方面要通过降压措施,将其股权质押额控制在合理比例以内。禁止变相接受本行股权质押。以本行股权作为反担保为股东在本行取得贷款的机构要立即停止办理此类业务,并到期清偿债权债务;已与担保机构签订合约的,应充分与其沟通、协调,解除其中存在的违规条款。
(二)审慎确定股权质押授信额度。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合理确定质押股权的价值,通过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其他渠道,正确、科学、审慎地评估质押股权的价值,合理确定质押率,并按照“一户一价”的原则,随时调整,逐户核定质押率,确保风险敞口得到充分覆盖。审慎确定接受单一银行的股权质押额度,合理分散股权集中在单家机构质押可能形成的各类风险。将股权质押纳入综合授信范畴,认真审核、评估拟出质人的资产负债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据以确定出质的合理性和出质额度。
(三)尽快完善股权质押管理机制。切实遵循监管要求,制定和完善股权质押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规范本行股权质押的办理流程、备案要求,明确风险评估、后续跟踪等措施。严格落实股权质押报备制度,按时向监管部门报告本行股权质押情况。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章程,对股东质押股权的行为提出规范要求,落实股东的责任和义务。将股权质押管理规范要求写入银行章程,以制度促规范,以机制防风险。建立股权质押的监测台账,全面、系统地掌握和控制股东质押情况,对已经质押的相关股东,要定期收集、分析其财务数据,做好风险监测、舆情引导和应急预案。
第二篇:股权质押风险分析
股权质押是由出质人以其持有的公司股权为标的而设定的一种权利质押,出质人可以是作为融资一方的债务人,也可以是债务人之外的第三人,作为出质物的股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股权和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股权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持有的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作为质押担保,银行据此提供贷款的融资业务。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商业信用的票据化,资产的证券化以及相应的票据和证券市场的迅速发展,股权逐渐成为物质财产的异化形态,由于这些权利具有确实有效和便捷融通的特点,从而使权利质押不但成为可能,而且在市场经济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股权质押贷款在我国现有法制体系内是可行的,作为一种新兴而又潜力巨大的融资方式、不仅符合国家鼓励企业快速发展的政策导向,为企业拓宽了融资的渠道,逐渐成为管理层收购再融资的重要手段,也给银行带来了巨大的资金运作和效益空间,促使资金能在更加广阔的空间进行优化配置,对盘活整个国民经济的存量资产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是,股权不具有物质承载性和可真实占有性,它只是根据法律而设的一种无形权利,因而在股权质押贷款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这些可能直接影响质权的效力,最终使得质押的目的难以或不能实现,不能充分保护质权人利益。本文将针对股权质押贷款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分析
1.质押物选择的风险目前国内对股权质押,在政策上还没有完全放开。作为出质物的股权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股权以及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上市股份公司法人股由于企业运作相对规范、信息透明度高、市场监管严格,并且在权利转让上有法定的登记机构,成为业界普遍接受的担保品。而非上市企业的股权,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缺少合理的质押登记机构,从而加大了法律维权的难度。而商业银行以股权质押发放的贷款中,大多数质押物标的为非上市公司的股权,在进行资产保全时容易产生法律纠葛,从而影响到债权的顺利实现。
2.质押物价值波动的风险股权之所以可用于质押最根本还是源于股权的财产性、价值性。但与一般质押物价值预见性强的特点不同的是,股权质押贷款的质押标的价格极其不稳定,在实际操作中的股权价格由于受市场的供求状况、市场利率的高低等因素影响,波动性很大。另外,股票质押后企业发生的对外担保行为,以及当质押标的所在企业为借款人的关联企业时,借款人的经济行为、质押标的所在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等都会影响股权价格。所以说,股权价值本身是一个不稳定的预期值,经常处在变化中,因而使得股权质押的担保力度较难把握。对质权人而言,预期价值常常会与实际状况相违背,使得质权人承担着债权得不到充足担保的风险。
3.股权质押公示方法缺乏安全性我国法律以登记作为股权质押合同生效要件的规定,看似严格但缺乏安全性。《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3条第2款规定:“以上市公司的股份出质的,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之日起生效。”上市公司流通股份质押主要发生于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双方除了要签订质押贷款合同外,还应共同到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质押主要发生于股份有限公司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双方之间股权质押关系的发生同样除了有书面合同之外,还需向证券登记机构办理质押登记。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登记虽然是一种公示方法,但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查询证券登记结算系统的登记记录,所以这种公示方法是有局限性的。另外,由于质押登记并非冻结,出质人在出质后仍可能将股票转让,其对质权人和受让人的权利保障将大大降低。对于非上市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出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103条第3款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这既没有向中介机构或有关管理部门办理出质登记,也没有要求出质人向社会公众披露信息,银行对质押登记后的非法变更也就难以监管,而且发生诉讼时举证困难。若出质人违背诚信原则,私自将登记事项予以删改,然后将该股权非法转让或重新质押,就会严重威胁质权的实现。
4.质押物处置时的价值实现风险《担保法》规定质权人行使质权可采用三种方式:与出质人协议以折价的方式取得出质股权、依法拍卖出质股权、依法变卖出质股权。其中折价清偿需要出质人与质权人在债权已到清偿期后订立折价协议,而不能预先约定在债务履行期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出质股权直接归质权人拥有,因此质权实现的效果与事后谈判的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双方无法达成折价协议,由于质权人并不占有质物,就不能采取直接拍卖或者直接变卖的方式行使质权,于是只有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实现,这样做的效果一般较差。另外,质权实现时所牵涉的法律问题繁多,比如:股东优先购买、政府部门审批结果等种种银行不可控制的干扰都会影响到股权最终能否实现与最终实现的效果。
由于我国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股票业务,商业银行因行使抵押权、质权而取得的不动产或者股权,应当自取得之日起二年内予以处分,由于我国的股权转让二级市场还不成熟,商业银行在处置质押股权时会受到限制而有可能达不到最佳的偿付效果。
二、股票质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
为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股权质押贷款方式,改善银行资金运用效率和信贷资产质量,提高股份制企业融资渠道和经济效益,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善:
1.谨慎选择质押物在目前对股权质押还没有具体的指引性法律条文的情况下,银行在考虑发放股权质押贷款时应持审慎态度,特别对以非上市公司股权办理质押的申请更应慎重。建议采用流通性、保值性强的标的作为担保物,股权质押只作为补充担保来发放贷款。质物的选择应以业绩优良,流通股本规模适度、流动性较好为原则。由于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股权具有登记规范、产权清晰、变现性强等特点,对贷款银行而言具有较高的担保价值,因此,使用和接受这一担保措施对借贷双方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为维护债权行权益,银行不应接受下列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作为质押贷款质物:(1)PT、ST类上市公司;(2)前6个月流通股的股价波动幅度超过200%的上市公司;(3)可流通股股份过度集中的上市公司;(4)被证券交易所停牌或摘牌的上市公司;(5)流通股被证券交易所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
2.认真核实股权质押的合法性为防止因质押无效而无法转让股权以至银行丧失债权实现的权利,应认真核实股权质押的合法性。我国《证券法》、《担保法》、《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如下:
(1)出质人对质押的股权应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与股权所属上市公司不存在任何债权债务纠纷,并且上市公司章程中没有相关限制股份转让、质押的条款。
(2)出质人如果是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含5%)股权的股东,其进行股权质押,需提交上市公司董事会出具的已获知该事项的确认函。《公司法》第147条第2款还规定:“公司董事、监事、经理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在其任职期间内不得出质。”
(3)按照《财政部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质押有关问题的通知》,质押股权如果是国家股或国有法人股,需提交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或其他有权部门出具的同意质押批准文件;国有股东授权代表单位持有的国有股只限于为本单位及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提供质押;用于质押的国有股数量不得超过其所持该公司国有股总额的50%;质押股权如果是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国有法人股、法人股,需同时提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等主管部门出具的同意质押批准文件。
(4)质押股权如果是发起人法人股,则需提供上市公司已注册成立三年(含三年)以上的书面证明文件(如公司设立批文、营业执照复印件等)。
(5)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可向公司的其他股东出质;但如果向公司股东以外的第三人出质,应征得全体股东过半数同意,否则质押无效。
(6)严格审查股权取得的途径,对于通过转让所取得的股权还应审查转让是否合法、合规,出质人是否按照转让合同的规定足额支付了转让价款。
(7)为保证股权质押的合法有效,银行应要求借款人将《贷款合同》、《股权质押合同》等文件向原股份公司审批机关(经贸委)提交股权质押申请,经贸委批准申请后,将同意股权质押的批复文件及董事会同意股权质押的决议等文件向同级国家工商管理部门报送备案登记。以防止股权被再次质押或转让。为稳妥起见,银行在放款之前还应聘请法律部门专业人员对所有法律文书的各项条款进行合规性审查,无法律障碍后,通过股权所属地公证处予以公证、以便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债权。
3.准确确定出银行和企业都能接受的股权质押价值怎样确定出银行和企业都能接受的股权质押价值,是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质押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也是目前制约非流通股质押推行的难点。从目前看,对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价值评估的依据可以有:每股净资产调整法、市价调整法和收益法等。市价调整法是通过对非流通股股权的历史交易价格的时间因素修正、市场变化因素修正、个别因素修正等一系列调整,最终确定评估价值。这是一种简单的评估方法,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客观地反映市场现实价格,评估结果易于被各方面理解和接受。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法人股拍卖市场,因此限制了这种方法的应用范围。收益法是从企业持有上市公司股权是为了获利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评估,其结果比较真实地反映了股权的内在价值,但评估时由于受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不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缺陷和上市公司违规操作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这一方法的实用性受到一定限制。目前在实践中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估方法是每股净资产调整法,这一方法是选择“每股净资产”这样一个能够反映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权内在价值的参数,通过对它的一系列调整和修正,得出核定后的每股净资产和质押股权评估值。如果存在上市公司拟增发新股、配股等情况,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相应调整。
4.加强对质押物的价值监控基于股权价值波动性强的特点,股权质押贷款应以短期贷款为主,质押率应控制在50%左右。对中长期股权质押贷款,每年应对质押物价值重新评估。银行应配备相应的专业人员,密切注意借款人和股份所在公司的动态,对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资产重组、分立变更等影响质押物价格的重大经营事项及时作出正确判断。涉及上市公司股权的,要跟踪证券市场行情,分析质押股票的风险和价值,设置警戒线,切实防范风险。对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银行每月应对企业提供的会计报表及贷款卡信息进行监测。监控的重点在于质押股权所在企业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或有负债情况,及时发现影响质押股权价值实现的潜在风险。若股权价值跌价巨大或出现直接影响银行债权实现的重大事项,应及时采取有效保全措施维护银行合法权益,比如借款合同中应明确规定质押权价值在合同期内变动超过预定幅度时,可据实重新作价;对中长期贷款,应定立质押物价值“一年一定”条款,明确跌价至警戒线以下时提供其他有效担保或提前收回贷款的具体方案。
现有的股权质押贷款制度虽然制定了风险防范机制,如《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规定的警戒线和平仓线等机制,有助于对股权质押风险的控制,但由于该办法仅适用于对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票质押,因而无法对其他类型的股权质押进行规范,给予全面的法律保护。建议以现行的担保法律制度为依据,制定一个统一适用于所有股权质押的《银行发放股权质押贷款风险管理办法》,对股权价值变动的风险控制问题做出全面的规定,确保交易的安全。
5.完善合同条款,加强对设质行为的管理,保障银行的权益由于银行对质押登记后的非法变更难以监管,而且发生诉讼时举证困难,所以应在事前完善合同条款,约束出质人的经济行为。如:在出质人义务中应明确,在合同有效期内,未经银行书面同意,出质人不得将出质权利馈赠、转让或以其他方式处分。另外应该与出质股权所在公司签订协议,在质押期间发生对外担保等可能影响到质权人权益的行为时,应事先征得债权银行的书面同意;对发生承包、租赁、股份制改造等可能影响质押权利实现的行为之前应书面告知债权银行,并确保质押权利不受损害;针对银行不能参与企业经营的规定,应在合同中要求质押标的所在企业每月向债权银行提供财务报表等资料及配合银行对质押物进行监控。
我国股权质押的生效以登记公示为要件,可这种方法使质权人无法占有股权凭证,对质权人极为不利。由于纸质股票和出资证明书的存在,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股权质押的生效以书面合同、设质背书以及股权凭证的交付为要件,若此.质权人便享有留置股票和出资证明书的权利,使出质人客观上失去了将股票再次设质的可能性。对此,新的《证券公司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改进尝试,该办法第18条规定:“贷款人在发放股票质押贷款前,应在证券交易所开设股票质押贷款业务特别席位,专门保管和处分作为质物的股票。”建议《担保法》和《物权法》也做适当修正,使质权人享有股权留置权,给出质人一定的心理压力,促使其履行债务,保护质权人的利益。
6.积极稳妥地推进股权转让二级市场的发展随着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以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为主的中小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采用股权融资。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扶持企业股权转让二级市场的政策,构建和完善市场体系,增加企业股权的流动性和变现渠道。允许各地设立和完善产权(股权)市场和拍卖行,明确企业的股权转让流动程序,在公司审批和登记管理部门的统一监管下推动企业股权的正常转让与流动。在短期内,建议建立类似于沪深股市的国有产权公开交易市场并使国有产权交易统一于沪深股市,形成公开的竞价机制,消除市场之间的人为分割,培育更多的中介机构参与竞争。长期内,可以考虑在完善国有产权拍卖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统一的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专门进行大宗企业股权交易。若借款人不能如期偿还银行贷款,质权银行可将质押股权通过上述交易市场进行正常的转让变现,以弥补债权,为银行顺利拓展股权质押贷款这一信贷新业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综上所述,股权质押贷款在我国现有法制体系内是可行的,对企业和商业银行来说,股权质押更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源于其本身的特点,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大量风险。所以,设质双方当事人,尤其是质权人如果能充分认识股权质押的风险性,在具体设质过程中就能自动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否则,一旦疏漏,往往会前功尽弃,无法实现债权,即使提起诉讼也无济于事。
一、股权质押贷款的借款人应严格按照贷款合同使用资金,确保到期还本付息。
二、质押贷款的股权价值有明显减少的可能,足以危害贷款人权利的,贷款人可以要求出质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出质人不提供的,贷款人可以将质押的股权拍卖或变卖,并与出质人协议将拍卖或变卖或变卖所得价款用于提前清偿所担保的贷款债务或者向股权出质登记机构提存。
三、贷款合同履行期届满借款人归还贷款的,或者出质人提前清偿所担保的贷款债务的,贷款人应在借款人(出质人)归还贷款之日起10日内书面通知股权出质登记机构将质押股权返还给出质人,并注销出质登记。
四、股权质押贷款未能按期归还的,贷款人可以与出质人协议以质押股权折价还贷,也可以依法拍卖或变卖质押股权。
五、依法拍卖或变卖质押股权所得的价款,在扣除拍卖或变卖的费用和扣缴应缴税金后,贷款人有优先受偿权,剩余款项交还出质人,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
六、贷款人依法拍卖或变卖所质押的股权,应委托股权交易部门办理。贷款人在依法拍卖或变卖有限责任公司的质押股权时,在同等条件下,公司其他股东对该股权有优先购买权。
第三篇:农商银行金融机构股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行类金融机构股权质押贷款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农商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业务发展和满足客户需要,更好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法律法规及本行有关信贷管理制度,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银行类金融机构股权(以下简称“银行股权”),是指本行认可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非上市流通股权(上市流通股权质押按照《农商银行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执行)。银行类金融机构股权质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本人或第三人依法取得并合法持有的本行认可的银行股权为质押的贷款。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借款人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第二章 贷款条件
第四条 本行接受的银行股权包括(如有变化,将另行下文通知):
(一)全国性大型商业银行:工行、中行、建行、农行、交行五家;
(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招商、光大、民生、浦发、华夏、兴业、深发、广发、浙商、恒丰、渤海银行十二家;
(三)城商行:四川省内的城商行、被银监部门批准可以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的四川省外的城商行;
(四)农商行及农信系统:北京农商行、上海农商行、天津农商行、天津滨海农商行、重庆农商行、武汉农商行、深圳农商行,江苏、浙江、广东省的农商行。
超出该范围的,一律上报总行审批。
(按照《农商银行金融同业客户信用评级管理办法》评级在C级以上的银行类金融机构)
第五条 用于提供担保的银行股权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
(一)依法发行,出质人依法取得并持有,并符合本办法的第四条规定;
(二)发行人(行)章程等内部规章、法律文件未对股权的质押、担保、转让做出限制或禁止性规定;
(三)出质人应对其股权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与处分权。用于提供担保的股权应当是未设立质押、质押已解除或未向他人提供担保。
第六条 借款人除具备《农商银行信贷管理办法》规定的基本条件外,还应该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
(二)生产经营合法、合规、正常,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资产具有充足的流动性,且具备还本付息能力;
(三)借款用途合法、合规,严禁用于股本权益性投资。借款人承诺配合本行的贷款支付管理、能够提供真实的贷款支付和流转情况;
(四)本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 贷款的期限、利率和额度
第七条 银行股权质押贷款期限应根据借款人的贷款用途、生产经营周期、还款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原则上流动资金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固定资产贷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
第八条 银行股权质押贷款利率水平及计算、结息方式按中国人民银行利率管理规定及本行规定执行,利率确定原则上须上浮。
第九条 贷款额度。贷款额度根据借款申请人合理的资金需求、生产经营情况、资产负债状况、收入情况、自有资金投入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最高不超过所提供质押股权评估价值的50%(或按照每股净资产计算的股权价值的90%)。
第四章 质押物的调查
第十条 借款人申请质押贷款的,除提供本行规定的基本资料外,还应提供以下资料:
(一)质押股权的权利证明文件;
(二)出质人有权机构出具的同意质押的相关材料;
(三)股权发行人(行)对拟出质股权的意见;
(四)经本行认可的评估公司出具的质押物价值的评估报告;
(五)质押股权为国有股东持有的,出质人应当取得相应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同意质押的相关材料;
(六)质押物清单;
(七)本行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一条 质押物调查由经办分支机构具体办理,并对调查的事实、结果的真实性负责。
第十二条 客户经理从以下方面对质押物进行调查和核实。
(一)对客户提供的质押物资料进行逐项核实,确保相关资料的真实、合法、有效;
(二)质押物必须是本暂行办法规定的可接受质押物;
(三)质押物是否为借款人(即出质人)所有或享有依法处分权,权属真实有效;
(四)质押物的价值评估报告是否由我行认可的评估机构出具;
(五)质押率是否符合本暂行办法的规定。
第十三条 客户经理调查完毕后,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予以真实反映,初步计算质押率,提出明确调查意见。第五章 股权质押担保的办理
第十四条 质押手续的办理
经审批同意的质押授信业务,经办部门应切实落实风险防控要求,及时办理有关质押登记手续。
要求出质人在质押合同中与我行约定:
(一)若质押股权价值下降导致质押率不足时,应立即通知借款人和出质人,要求其追加质物、保证金或其他风险规避措施,及时补足因股权价值下降造成的质押价值缺口,否则,在本行向借款人发出通知的第七个工作日,本行可强行终止借款合同,处置质押物,所得款项用于还本付息及其他相关费用,余款清退给借款人,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
(二)质物在质押期间所产生的孳息(包括送股、分红、派息等)随质物一起质押。质物在质押期间发生配股时,出质人须购买并随质物一起质押;
(三)明确出质人下列事项的及时通知义务: 1.减资、合并、分立、解散及申请破产; 2.股权变更; 3.其他重大事项。第十五条 质押物登记
(一)质押登记前,须对借款合同、质押合同办理强制执行公证,办理质押登记手续须本行两名经办人员与出质人一同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严禁委托中介机构、出质人独自办理质押物登记手续;
(二)质押合同签订后,经办分支机构应将质押原始凭 证提交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放款审核;
(三)办理股票质押业务中所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借款人承担。
第六章 质押物的管理和处置
第十六条 质押物的凭证及贷后管理
(一)质押合同生效后,质押物权利凭证视同有价单证管理,质押物权利凭证原件原则上不得外借;
(二)经办分支机构负责质押物的监控和检查,对质押物价值进行跟踪,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以及发生的重要事项,每季度需对质押物价值重新评估,评价质押股权的价值是否依然充足,担保手续是否依然有效;
(三)贷后检查发现的问题,应依据质押合同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及时进行处理。对于借款人或出质人违约的,要追究其违约责任;对于借款人不按本行要求办理业务的,可进一步采取停止授信、终止授信合同等措施;
(四)出质人以其他方式处分质押物危及我行权利的,应要求借款人立即清偿质押项下授信;
(五)经办单位应按季撰写质押物监控报告,内容包括质押物现状、质押物价值、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今后拟采取的措施与工作建议。如遇重大问题,应于当日以专题报告的形式报上级管理部门。
第十七条 质押权的变更和解除
(一)质押权的变更是指质押合同履行期间,借款人因 各种原因要求变更换质押标的物以及改变担保方式的行为。
借款人根据不同的变更类型提出质押变更申请,并提供相应材料,报经本行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1、借款人申请更换质押物标的,应对新的质押物按本办法或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2、借款人申请改变担保方式的,应根据新的担保方式按本行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二)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的规定偿还全部贷款本息后,质押权消灭,经办机构和出质人持相关还款凭证按相关规定办理质押物及相关凭证的出库手续,并到相关登记机关解除质押登记。
第十八条 担保的追加是指在质押股权价值下降导致质押率不符合本行要求时,借款人追加质物、保证金或其他风险规避措施,以补足因股权价值下将造成的质押价值缺口。追加担保方式按本办法或本行其他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第十九条 质押物的处置(一)质押物的处置方式:
1、公开市场出售。按合同约定,委托证券交易公司直接出售质押股票;
2、转让。通过公告或质押双方主动寻找买方,将质押物转让给第三方;
3、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
(二)质押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及时处置质押物:
1、质押股权价值下降导致质押率不符合本行要求时,借款人未按要求追加质物、保证金或其他风险规避措施,及时补足因股权价值下降造成的质押价值缺口时;
2、出质人被宣告破产、关闭、解散及其他危及本行债权的情况;
3、借款人不按期足额偿还本行贷款本息。
(三)处分质押物变现的价款超过所担保的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押物保管费以及质押权实现等相关费用,超过部分退还借款人;价款低于所担保的债权及其有关费用和处分费用的,不足部分由借款人清偿。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试行)由农商银行负责解释和修订,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贯彻实施方案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
引》贯彻实施方案
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全局性工作,为确保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银监发【2009】107号,以下简称《指引》)的要求,加快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现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统一思想认识
近几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得到逐步缓解,但经营机制未发生根本转变,已严重影响了机构的健康发展。为此银监会充分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关于风险管理的有关要求,参考COSO风险管理框架,紧密结合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特点,制订发布了《指引》。《指引》是今后一段时期指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基础性、纲领性文件,它提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按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倡导的方法改进风险管理水平,将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实际业务管理机制建设框架,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风险管理运行机制、考核问责、风险管理文化、监督与评价等六个方面。按照《指引》的要求全面建设风险管理机制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建立防范风险长效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措施,是转变经营机制、向产权明晰和经营有特色的现化金融企业迈进的必经之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务必要认识到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切实依照《指引》的要求,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银监会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贯彻实施《指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从根本上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强化组织推动
为确保《指引》的顺利贯彻实施,省联社、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与各级监管部门应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在3—5年内按照“梳理—规划—建设—提高”的路径,分类规划、梯次建设,实现全面建设风险管理机制的目标。
各省级联社应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各业务相关部门参加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小组(委员会),明确牵头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职责,将机制建设各项内容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定期召开(按月或至少两月)小组例会,进行专题研究。省级联社牵头负责对辖内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具体组织部署、指导督促和评估考核,明确工作步骤与内容,制订统一工作方案(规划),组织培训与经验交流,检查基层社机制建设的进展与落实情况,建立定期通报和考核评价制度,对辖内各相关单位和基层社的执行情况进行及时总结、考核和通报评价。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由董事长(理事长)牵头成立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办公室,对照《指引》的要求,在省级联社指导下,制订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与协办部门,定期总结,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省级联社。要建立制度、狠抓落实,严格、认真、规范地按步骤、按要求、按规定时间,精心组织贯彻实施《指引》工作。村镇银行在监管机构和主发起银行指导下制订实施方案,并及时将工作进展情况报监管机构。
各级监管机构负责现场检查和督导,并结合现场检查结果和非现场监管情况,对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和完善情况进行检验和评价。
三、加快队伍建设
加强机构高管队伍建设和专业骨干队伍建设,将精通业务、经验丰富、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的同志充实到风险管理部门领导队伍专长、精通专业知识、作风踏实高效的专业人士充实到风险管理关键岗位,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风险管理队伍。
抓好业务培训,对高管层和风险管理人员开展多形式、全方位、有重点的专业培训和全员风险管理培训,力争两年内完成对全部风险管理部门及岗位人员的轮训工作,普及风险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强化风险意识、责任意识,落实各业务岗位的风险管理职责,不断加强机构自身建设,增强风险管理团队的整体实力,从而提高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
四、明确分阶段工作目标
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对照《指引》提出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内容,首先对现有风险管理状况进行全面梳理,在此打基础上,农村银行机构按3年、农村信用社按5年统筹制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中长期规划,明确各年工作任务与目标。
(一)第一阶段目标(2010—2011年)
初步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确立风险管理战略和政策,搭建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完成授信、会计出纳、投资等主要业务流程再造与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建设,着手开展风险管理文化建设工作,建立完善考核问责制和薪酬激励机制等。
(二)第二阶段目标(2011—2012年)
重点完善各项业务流程和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提高风险识别、评估、计量与管理的水平。全面改造股权结构,完成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设。尝试引入信用风险内部评级初级法和经济资本管理,完善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压力测试情景模式,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
(三)第三阶段目标(2012—2014年)
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政策体系,优化风险管理模型工具,逐渐推广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建立与本机构业务相适应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健康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全行(社)得到切实执行,农村银行机构在2012年底,农村信用社机构在2014年底基本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五、严格考核与评价
各级监管机构和农村信用社行业管理机构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全力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共同把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做好。各级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及时对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和评价,并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情况作为对机构监管评级和对省级联社履职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现场检查时应将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情况作为主要的检查内容之一,并在各项目的检查计划、方案和评价报告中充分体现。对于没有有效失去风险管理机制建设、风险管理缺陷屡查不改或工作走过场手指省份,省级联社要承担相应责任,属地监管机构要严加督导。省级联社要将《指引》的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对基层社的考核评价范围,与综合绩效挂钩,根据考评结果,对于实施情况好的机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于实施情况差的机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机构领导班子进行问责。
六、2010年具体工作部署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要在3—5年内初见成效,其中2010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如下:
(一)部署动员
2010年3月2日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之后,各银监局、各省级联社要立即。各银监局和省级联社牵头负责召开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宣传动员大会,并对《指引》的推行和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要通过召开动员大会、编发简报、内部报刊增发专刊或开辟专栏、制作墙报等丰富多样的方式对全体员工进行深入的宣传发动,广泛宣传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实施《指引》的重要意义,增强全体员工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初次动员在时间上要与培训工作同步进行或前后紧密衔接。
(二)全面梳理与分类规划 今年上半年,各省级联社应组织对辖内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现状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制订全省统一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3—5年战略规划,并要求各基层社制订具体规划方案,着手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将梳理结果及3—5年规划以省为单位于6月30日前上报银监会,同时报属地银监局,各基层社也应将各自的梳理结果和具体规划方案报属地监管机构。
(三)半年总结与经验交流
今年7月底前,各省级联社应对今年上半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初步总结并上报银监会,上报材料中可附典型案例和照片。银监会将选取其中工作进展情况较好的省份的材料,集中汇编成册交向全国推广,在必要时召开工作座谈会,推动后续工作。
(四)年底考核
今年年底前,各省应对全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各银监局应将风险管理机制评价作为对省级联社履职评价和机构监管评级的重要内容,形成汇总报告后及时上报银监会。各基层社也应对全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报送给属地监管机构。银监会将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省《指引》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评价,并对工作开展好的地区进行通报表彰。
第五篇:浅谈全面风险管理条件下如何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控建设
浅谈全面风险管理条件下如何加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内控建设
近年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上级行业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内部控制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随着全面风险管理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逐步推行,如何在全面风险管理条件下进一步加强内控建设是当前具有全局性意义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全面风险管理的特点
(一)风险管理范围全面化。对经营面临的所有风险进行系统化管理,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全部风险都纳入统一管理范畴,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根据统一化的标准进行度量和汇总,依据董(理)事会对风险的容忍程度进行控制和管理。
(二)风险管理过程全程化。业务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点。以传统的授信业务为例,包括客户准入、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和保全清收等环节,如果在客户准入和贷前调查阶段对客户信用审查不严,就会导致误将较差客户作为授信对象给予授信,放大客户违约风险;如果在贷后管理阶段缺乏对客户紧密跟踪,就可能丧失清退客户的最佳时机,放大银行的损失。因此风险管理必须贯穿于业务发展的每一个过程。
(三)风险管理文化全员化。风险管理不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上至董(理)事会成员,下到每位员工,人人有责。每个岗位上的每位员工在做每项业务时都可能遇到风险,若不能形成全员的风险管理文化,不能形成防范风险的多道关卡,只依赖风险管理部门人员防范风险,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就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四)风险管理方法全新化。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就体现在风险管理的技术手段上,传统的风险管理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银行经营环境复杂化的制约,IT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股权结构和财务运作手段的多样化等因素都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传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提出了挑战。
(五)风险管理度量全额化。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资本充足率的计算必须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因此在风险度量上要计算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同时也要计算应对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资本,倒算出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风险加权资产。
二、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二者既紧密相关又存在差异。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紧密相关。第一,全面风险管理包括了内部控制的内容。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和内部控制框架可以看出,全面风险管理除包括内部控制的目标之外,还增加了战略目标等。第二,内部控制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是为了实现其管理目标而提供的一种合理保障,良好的内部控制可以合理保证合规经营及成果的真实可靠,而这也正是全面风险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第三,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原则基本相同,无论是全面风险管理还是内部控制,都坚持了全面性、独立性等原则,目的是覆盖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使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真正落到实处;但也有区别之处,风险管理坚持经营规模与业务发展适应性和融合性,强调以合理的成本实现风险管理目标,确保机构价值的长期提高。第四,内部控制和全面风险管理存在重合之处。全面风险管理不仅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还包括操作风险,减少操作风险产生的损失是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防范操作风险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职能,通过约束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和不同人员的职责,达到避免或降低操作风险产生的目的。
全面风险管理不仅扩展了内部控制理念,而且在风险管理框架和管理工具等方面也包括了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全面风险管理不是取代内部控制,而是适应银行机构对风险管理更高的内部控制要求;而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不仅可以保障风险管理体系的健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且还可以促进风险管理策略的有效实施,同时风险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会极大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和效率。
三、构筑符合全面风险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完善内控组织体系,实施系统动态管理。内部控制的实施不是孤立的,它是由母系统和许多子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从零散的、静态的、被动的管理向系统的、动态的、主动的执行转变,建立起一套全面和可持续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使内部控制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和有序。整个内控管理体系自上而下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即决策层,在董(理)事会下设风险管理委员会作为内控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确定内控管理基本原则,明确内控管理可承受的风险程度。第二层即经营层,认真执行董(理)事会制定的内控风险政策,推动建立内控风险程序和机制,研究风险识别、监控和缓释的方法,并明确职能部门在内控管理与风险管理方面的职责分工,协调配合。第三层即监督层,由监事会负责监督内控管理体系运作的情况,对各类内控风险事故进行责任认定和追究,对内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进行监测、评估和改进。各业务部门及各岗位员工必须定期对涉及该岗位的体系文件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自查或审核,对发现问题并积极建议者给予奖励;风险管理部门需定期组织对所有业务条线和各业务环节进行系统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跟进整改措施,并对疑点和薄弱环节建立持续跟踪检查制度;审计部门也需定期对文本化的内控体系进行评审,对其有效性发表意见并提出改进建议,针对发现的问题或风险隐患及时下达整改建议书,并跟踪其纠正的效果。执行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相互评价,严禁自我进行内控评价,防止出现流于形式。
(二)注重内控文化建设,营造全员合规氛围。培育人本化的内控合规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倡导和强化内部控制意识,使全体员工增强内控制度执行的自觉性。一是提升全体员工素质,加强员工业务培训,严格执行上岗培训和考核制度,所有上岗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有关规章制度;二是规范全体员工行为,建立严格的业务操作规程,按章办事,特别是规范高管人员行为,要求其带头执行规章制度,在员工中树立榜样,形成合规文化氛围;三是激发全体员工潜能,明确员工的发展路径,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尊重员工价值,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四是实施纪律处罚,加大对违规行为人的惩戒力度,以维护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树立高管人员合规经营理念。高管人员要将“内控优先”理念贯穿到业务经营的各个层面,正确理解内控制度建设在业务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辩证看待内
控与发展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内控管理理念。本着“先规范后发展”的原则,确保在业务发展的同时,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决不能一味地强调业务发展而放松甚至放弃内部控制。在明确操作风险政策、目标和程序的前提下,建立系统、透明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实施对整体经营活动的系统监测控制。
建立符合内控制度要求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全面的考评规则,采取定性定量方法,从道德环境、风险识别与管理、内控组织架构、内部审计效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将全面风险管理思想贯彻到经营目标责任制中。完善高管人员长效约束与激励机制,对其任期内发生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长期监测管理,并实行问责制;对出现案件、管理不力或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的,从严追究其责任,激励其积极作为;鉴于内控风险的滞后性,可以设置高管内控奖励基金,对任期内履行内控管理职责的高管人员在经过离任考察期后给予奖励,避免短期行为。对于业务部门和员工,也要运用科学的内控风险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中增加操作风险管理项指标,调动员工参与内控风险管理的积极性,将内控风险管理内嵌到员工的绩效考核中,以保证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专注于操作风险的防范和合规操作上。
(三)完善运行机制设计,健全内控制度体系。完善制度设计,确保内控制度体系层次化。决策层面,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商业化改造,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对决策者的监督约束。管理层面,要建立运作有序、反映迅速、调整及时、评价合理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操作层面,要考虑业务操作制度设计的弹性,确保制度执行的可操作性;要建立能涵盖各业务岗位、业务品种的内控制度,并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业务操作规程,明确各层次、各岗位在业务操作过程中的责权划分,按各自的工作性质、权限承担相应的工作责任。在会计核算业务上,要按照授权分责、监督制约等安全谨慎原则建立严密的会计控制制度,实行会计主管委派制,不参与具体业务经营,保障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在信贷业务上,要建立统一的授信管理,优化信贷业务流程,完善授信与审批机制,加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与监测,预防、降低信贷风险,提高资产质量。
整合内控资源,确保内控制度体系系统化。对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规范和有效梳理,修订完善相关内容,使之配套化、科学化、系统化。坚持监督制约原则,明确划分相关部门之间、岗位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的职责,建立职责分离、横向与纵向相互监督制约的机制;坚持流程规范原则,对业务流程的不同环节,明确由不同的人员组成,通过业务流程设计使不相容的岗位相分离,如信贷上审贷分离,柜面上业务经办与账务处理分离,会计岗位严禁一人兼任非相容的岗位或独自完成会计全过程的业务操作,以达到规范岗位操作的目的,否则必然导致管理失控;坚持责任牵制原则,不仅要规定职能部门和个人处理业务的权限,还要规定其承担的相应责任,并从严追究,以起到约束牵制作用。
(四)强化风险流程控制,确保内控执行效果。引入信息科技手段促进刚性约束。通过软件开发,将内部控制各环节编入计算机程序,由操作系统进行控制,使员工无意或有意的错误都能被电脑程序发现而难以通过,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机器控制”,减少人为干预,把内控制度固化到各个操作系统、管理系统,形成内控制度执行的刚性约束。
加强重要岗位和环节的监督与控制。一是发挥会计、信贷主管的核心作用,会计主管是授权管理的执行者,信贷主管是信贷流程风险控制的执行者,都是内部控制的纵向及横向制约的重要环节。因此,会计、信贷主管必须按规定做好内控风险管理与控制;二是严格执行重要岗位分离制度。岗位设置要充分考虑相互制约,杜绝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严格实行“印、押、证”分管制度,严禁出现业务操作“一手清”现象;三是严格执行重要岗位轮换、干部交流、强制休假、亲属回避制度。对重点岗位要实行定期和不定期轮换,建立和实施基层信贷、会计主管轮岗异地交流机制;四是加大审计监督检查力度,配齐配强审计人员,建立审计工作责任制度,提高审计人员责任心,使审计职能得以有效发挥。
建立内控风险信息沟通及违规处罚机制。不论是上级检查发现的问题,还是各业务部门检查辅导中发现的问题,都要及时在机构内部沟通。建立风险报告制度,畅通风险管理的信息传递,保证决策层能够通过内控评价和风险报告对内控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对风险监测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做出有依据的判断决策;执行层在责任划分和权限内履行风险内控管理职责;监督检查层通过对操作层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及时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确保制度的严肃性。
(五)运用风险管理技术,量化分析内控风险。一是建立风险指标识别体系。规定识别和判断风险因素的方式、方法,界定形成各类风险的内外因素。二是建立内控风险指标计量标准。对可计量的风险,要明确风险的数量标准;对不可计量的风险,要进行风险定性描述,明确分级或分类标准,使风险尽可能量化。三是加快风险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内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涵盖内控风险监测、分析和控制等风险管理各环节,构建全过程风险管理网络体系。
(六)加强内控队伍建设,培养风险管理人才。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风险和问题不断出现,内控风险的内涵也越来越大,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管理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尽快培育一支高素质、善管理的人才队伍,组织开展对银行风险管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掌握内部控制运行机制的构建理念与方法,将培养内控风险管理人才作为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在机构内部推行人才竞争机制,形成后续人才储备,以便更好地开展内控风险管理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