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
见
(2013年4月12日)
鄂发〔2013〕11号
为推动公益事业更好更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促进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发〔2011〕5号),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事业单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事业单位改革,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行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布局结构逐步优化,人事管理、收入分配制度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乡镇公益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和完善。事业单位提供公益服务总量不断扩大,形式逐步多样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当前,湖北正处于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实现富民强省目标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省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公益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民生改善与人民群众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逐步凸显。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偏离公益目标,管理方式单
一、机制不活、自身发展能力不强;公益服务资源配置不尽合理,资源过剩和资源不足的矛盾并存,城乡之间、不同区域和行业之间公益事业发展不均衡;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亟需进一步优化,提供公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科教、文化等优势资源没有及时转化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制约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完善公益服务体制机制势在必行。
3.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不断完善改革总体布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发〔2011〕5号文件着眼于构建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明确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方法步骤,是指导事业单位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
二、准确把握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的要求,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科学分类为基础,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核心,以分类管理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紧密结合湖北实际,总体设计、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稳步推进,进一步优化公益服务资源配置,增强事业单位活力,逐步建立与富强、创新、法治、文明、幸福湖北相适应的公益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公益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5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与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分类指导、改革创新,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实施各项配套改革和管理,着力破除影响公益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鼓励进行多种形式的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加强与行业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的衔接,根据行业要求、区域特点和改革条件,分阶段、有重点地实施改革,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妥善处理好改革力度与社会可承受度的关系,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三、改革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确、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
事业单位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建立。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有效落实,事业单位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和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主体,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分类管理科学、市场竞争公平、监督约束有力、激励保障完善的新机制基本建立,事业单位活力明显增强,公益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公益服务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政府在公益事业发展中的责任进一步强化,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健全;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政策措施比较完善,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的良好环境基本形成;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政府购买、合同委托、服务外包等多样化服务方式广泛运用,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公益服务提供模式。
公益服务新体系基本健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基本需求和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公益服务得到优先发展,城乡区域之间公益服务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展、品种不断增加、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符合湖北实际和发展需要,覆盖城乡、发展均衡、服务方便、群众满意的公益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7务是:2013年,部署启动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事业单位分类工作;2014年,基本完成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的改革积极推进,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财税政策、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取得一定成效,管办分离、完善治理结构等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制度环境不断优化,为实现改革的总体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按照先省直、后市县的步骤实施。
四、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
8.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对未按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设立、承担的特定工作任务已完成、履行职责的法定依据已消失、长期不运行,以及批准两年以上未正式组建或开展工作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设置分散、规模过小或职责相同相近、重复设置的事业单位,予以整合。对因事业单位撤并而形成的富余人员,要妥善安置。对职责任务萎缩或大量空编两年以上的事业单位,相应核减编制。对因按照有关行业改革要求已转制为企业的,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中央或省里已明确要求转企改制,目前尚未改革到位的勘察设计、科研、文化、新闻出版等领域的事业单位,要加快推进改革。
9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完全或主要承担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职能的事业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是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可以由市场配置资源、不承担公益服务职责的事业单位。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是指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和为机关行使职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划入公益二类。对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或撤销;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
10.事业单位分类工作的有关要求。分类是事业单位各项配套改革的基础,要严格把握社会功能这个根本标准,不得附加其他条件,不得以机构名称、经费来源、人员管理方式等作为分类依据,防止经营类单位向公益类挤、公益类单位向行政类靠的倾向。在划分事业单位类别时,按照一个事业单位原则上承担一个类别职能的要求,对职责明确、任务饱满、运行规范、发展趋势明晰、完全符合某一类别条件的事业单位,直接确定其类别;对兼有多种属性和不同类别特征的事业单位,要在职能剥离转移、机构撤并整合、人员划转的基础上确定其类别。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期间,暂停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申报审批工作,承担行政职能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新进人员。
五、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
11转企改制工作方案,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清查、财务审计、资产评估,核实债权债务,界定和核实资产,由同级财政部门依法核定国家资本金,并按照规定程序报批后组织实施。转制单位按规定注销事业单位法人,核销事业编制,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并依法与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建立或接续社会保险关系。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深化内部改革,转变管理机制,并按照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的原则,逐步与原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其国有资产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由同级人民政府授权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鼓励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从事社会中介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支持。
12则,对部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也可采取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改革。推进兼并重组时,要充分尊重事业单位意愿,充分调动事业单位积极性,政府主要通过完善相关行业规划和政策措施,引导和激励事业单位自愿自主、平等协商、依法合规参与兼并重组。对已经难以正常生产经营或转企后难以生存的事业单位,在清算债权债务、妥善安置人员后,注销事业单位法人。
13过渡期,一般为5年,自转制单位依法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公司法人营业执照》之日起计算。在过渡期内,适当保留原有税收等优惠政策,原有正常事业费继续拨付。在离退休待遇方面,转制前已离退休人员,原国家规定的离退休待遇标准不变,支付方式和待遇调整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转制前参加工作、转制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发和调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保证离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平稳衔接。在医疗保障方面,离休人员继续执行现行办法,所需资金按原渠道解决;转制前已退休人员,转制后继续按规定享受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障等待遇。有条件的转制单位,可按照有关规定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年金。改革后要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六、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
14.严格认定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有关政策规定,从严认定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对于列入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必须按规定程序上报审核备案。
5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特别是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改革。涉及机构编制调整的,不得突破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主要通过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中调剂出来的机构编制空额逐步解决。对部分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要认真梳理职能,将属于政府的职能划归相关行政机构;职能调整后,要重新明确事业单位职责、划定类别,对职能调整后工作任务不足的予以撤销或并入其他事业单位。对完全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可调整为相关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并入职能相近的行政机构;确需单独设置行政机构的,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设置。已认定为承担行政职能、但尚未调整到位的事业单位,在过渡期内继续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职责,使用事业编制且只减不增,人事、财务、社会保险等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实施管理。
七、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改革
16.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实施改革。对完全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其公益属性;对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将其兼有的行政和生产经营职能剥离到位后,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职责任务不足的并入其他事业单位或予以撤销。对保留下来的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规范其机构名称、职责任务、编制员额、经费形式等。
17系。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减少对事业单位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强化制定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督指导等职责,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在重大问题决策、用人、财产支配等方面的自主权,建立既能充分激发事业单位生机与活力,又能有效加强监管的管理体制。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级别,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规格体系。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以决策层及其领导下的管理层为主要构架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提高运行效率,确保公益目标实现。决策层负责本单位的发展规划、财务预决算、重大业务、章程拟订和修订等决策事项,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人事管理方面的职责,其主要组织形式是理事会,也可探索董事会、管委会等多种形式。管理层作为理事会的执行机构,按照理事会的决议独立自主开展工作,定期向理事会报告工作。通过理事会或单独设立监事会等形式,加强对事业单位运行的监管。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要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19心,以健全聘用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为重点,建立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的人事管理制度。依据编制管理办法,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分类人事管理,积极探索完善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在聘用合同、岗位设置、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等方面的不同管理办法,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高素质的事业单位人员队伍。对关键岗位人员、骨干人员可按有关规定实行长期聘用,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加快推进职称制度改革。做好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转为行政机构的人员过渡,以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的人事劳动政策的衔接工作。
20核心,健全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要求的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逐步建立起机制健全、关系合理、调控有力、秩序规范的管理运行体系。结合规范事业单位津贴补贴实施绩效工资,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学校、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和政策,分步实施到位。探索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绩效工资管理办法。逐步完善事业单位工资正常调整机制,加强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
21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政策,逐步建立起独立于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险体系。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的原则,对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业年金制度。统筹考虑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离退休人员养老待遇水平。
22理制度,结合事业单位年检工作,建立事业单位绩效考评制度,考评结果作为确定预算、负责人奖惩、收入分配与调整机构编制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事业单位的退出机制。加强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年度报告制度,重要事项和年度报告要向社会公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公益服务事项要进行社会公示和听证。加大政府和社会对事业单位的监管力度,探索事业单位法人诚信体系建设,逐步形成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
八、不断优化公益事业发展的制度环境
23.建立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调整支出结构,落实财税优惠政策,构建财政支持公益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按照创机制、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重绩效、促均等的原则,促进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公共财政对公益事业的投入力度,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的公益事业,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欠发达和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倾斜。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重点加大对“三农”、教育、科技、公共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共文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公共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制定和完善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财政政策,形成多渠道筹措资金发展公益事业的投入机制。对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评,严格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方式,按照国家政策和以事定费的原则,结合不同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和财力,对不同类型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财政支持办法,合理制定标准,实行动态调整,健全监管制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用。对公益一类,根据正常业务需要,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对公益二类,根据财务收支状况,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予以支持。推进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完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和年检制度,确保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使用规范、安全和有效。
24.建立服务公益事业发展的机构编制管理机制。按照适度规模、科学布局和便民高效的原则,对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动态调整和分类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分行业、分层级确定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总量规模;进一步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管理的综合约束机制,严格控制机构编制总量。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按照区域覆盖、方便群众、有利管理、节约效能的原则,及时调整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和资源配置,做到有减有增、动态调控。改革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办法,根据不同类别事业单位特点,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审批事项,强化后续监管。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公益服务机构,实行备案管理。加快制定和完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和行业的机构编制标准。按照事业单位转换用人机制的要求,全面推行用编核准制,积极探索机构编制备案制、编制管理实名制和岗位管理有机结合的编制管理办法。事业单位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和编制结构比例内确定岗位总量和岗位结构比例。凡是在编制员额外自主聘用的人员数,不作为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基数。适应公益服务需求不断增加和事业单位工勤辅助服务市场化的要求,探索规范事业单位购买公益服务岗位的办法,科学合理地确定购买服务的范围、内容、项目和标准等。
25.建立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研究制定从事公益服务工作专业人才教育培养规划,重点加强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各层次从事公益服务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协调发展。完善从事公益服务工作专业人才流动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畅通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的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从事公益服务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对长期在基层从事公益服务工作的专业人才在职称晋升、待遇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鼓励掌握核心技术、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参与企业技术研究、转化科技成果或直接创办企业。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实施在县以下事业单位设立紧缺人才支持岗位计划,鼓励专业人才到农村、基层、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公益服务工作。研究建立从事公益服务工作专业人才资质库,根据各类人才特点,不断更新人才资源信息,搭建人才交流平台,逐步建立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
26.建立促进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激励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进入公益事业领域。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政府购买服务和人才培养、吸引、评价、使用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完善财政资金引导机制,通过购买服务、贴息、补助、奖励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并切实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创新公益服务提供方式,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承接公益服务项目,完善购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增加公益服务供给、改善公益服务质量、降低公益服务成本、提高公益服务效益方面的积极作用。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大力倡导和发展志愿服务。完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公益事业领域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为社会资本投资创造良好环境,推动相关产业加快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
27.建立保证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的党建工作机制。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党的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事业单位的特点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要求,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和行政主要领导人,优化班子结构,增强整体功能。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建立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事业发展、完成本单位中心任务中的领导核心或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事业单位的贯彻执行。
九、认真做好组织实施工作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任务复杂艰巨。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领导小组指导协调、分管领导和各级各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方针政策,组织拟订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指导全省事业单位改革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编办,承担日常工作。机构编制、组织、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指导做好改革的相关工作。市、州、县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的改革负总责,要建立领导小组,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落实责任,结合实际抓好组织、协调和实施,并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新闻出版等部门要按照现行的领导体制和政策规定,继续推动行业体制改革。
29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分块操作的“统分结合”工作方针,注意把握节奏,加强统筹协调。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保证思想不散、工作不断、秩序不乱。按照适时适度、分业分级组织的原则加强改革宣传工作,正确把握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
30财经等纪律,强化国有资产监管,严禁在改革期间擅自增加机构编制,严禁突击提拔干部、超编进人、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切实加大督查力度,对违反改革纪律的,要严肃查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公益事业健康发展。
第二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2012
如何理解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重大意义
通过改革,理顺政府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把政府不该管、管不好的微观事务交给事业单位,进一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到公益事业发展上,加强对公益事业的政策引导、总体规划和有效监管,同时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强化公益属性,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公共服务目标。
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答: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公益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服务需求。改革不是简单地减人、减机构、甩包袱,更不是把事业单位搞小变弱。检验这项改革成败的标准,就是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调动事业单位各类专门人才和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公益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否有利于事业单位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和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创新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其公益属性,激发生机活力,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公益服务。
对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事业单位,继续完善现行管理模式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即面向社会 提供公益服务和 为机关行使职能 提供支持保障的事业单位,改革后,只有这类单位 继续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根据职责任务、服务对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情况,将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即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类单位 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其宗旨、业务范围和服务规范由国家确定。
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在制定和完善相关编制标准的前提下,逐步实行机构编制备案制,建立并规范备案程序。可先在中央部门所属高等院校、公立医院进行备案制试点,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加快制定相关事业单位人员编制标准,明确核定编制数额、编制结构以及领导职数的主要依据和指标体系。
各省(区、市)直属事业单位的分类,由直属事业单位提出初步意见,省级机构编制部门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
省(区、市)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由相关主管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机构编制部门商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提出审核意见,按规定程序报批。省级以下直属和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分类工作,由省级机构编制部门组织协调,分级实施。
从事公益服务事业单位细分后,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继续实行 机构、编制 审批制,完善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切实管住管好。
调整事业单位类型和机构编制,做到有减有增。优化资源配置,按照科学布局、高效便民的要求,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推进结构调整、资源共享,合理设置事业单位。面向
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原则上由地方管理,中央保留少量承担全局性、战略性、示范性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 应当进行法人登记。指导事业单位 制定章程并依法核准,加强对事业单位履行章程情况的监管。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 报告制度,建立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按照方便事业单位和节约效能原则,推进网上登记管理。
要明确事业单位 决策层的决策地位,把行政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的具体管理职责交给决策层,进一步激发事业单位活力。要吸收事业单位 外部人员 参加决策层,扩大参与事业单位决策和监督的人员范围,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确保公益目标的实现。
对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财政根据正常业务需要提供相应经费保障
对改革后仍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的事业单位,各级财政部门 要切实履行 财政管理职能,在继续深化部门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和“收支两条线”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约束,规范收支管理,加强财务监督检查。
对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实行不同的工资管理办法
健全事业单位工资水平正常调整机制。国家根据经济发展、财政状况、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和物价变化等因素,相应调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水平,实现工资水平调整的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统筹,使机关 事业单位工资水平保持 合理关系。优化工资收入结构,逐步提高基本工资所占比重。
事业单位职业年金试行办法
第一条 为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增强事业单位的吸引力,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根据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特制
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职业年金,是指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在依法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后 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及其编制内工
作人员。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职业年金 所需费用由单位和工作人员个人共同负担。单位缴纳职业年金费用的比例 最高不超过本单位上缴费工资基数的8%。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的列支渠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个人缴费比例 不超过上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4%。
职业年金单位缴费工资基数为单位工作人员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个人缴费工资基数为工作人员本人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之和。
第九条 职业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项组成:
(一)单位缴费;
(二)个人缴费;
(三)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
第十条 职业年金基金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管理。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专业化管理。职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 单位缴费应当按照职业年金方案规定比例计算的数额 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当期计入的最高额一般不得超过本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分配额的3倍;工作人员个人缴费额计入本人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职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按净收益额计入职业年金个人账户。
第十二条 工作人员变动工作单位时,职业年金个人账户资金可以随同转移
按照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要求,对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积极探索管办分离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自主权,保证其依法决策、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并承担责
任,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积极性。
面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要逐步取消行政级别,新设立的一律不予明确行政级别,其领导班子和相关人员的管理及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发〔2007〕8号 【发布日期】2007-03-01 【生效日期】2007-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意见
(鄂发〔2007〕8号)
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科协工作。党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千方百计为科协及所属团体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工作环境和条件。”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不断推进,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责任更为重大。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科协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我省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建设创新型湖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现就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在科技界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科协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工作者队伍发生了深刻变化,对科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重视和加强科协工作,通过科协把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在科技界的重要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科协工作的重要性,切实重视科协工作,使科协工作更好地为党的事业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2、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加快我省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经济结构、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协具有学科齐全、人才荟萃、网络健全的独特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和学科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开展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省科协系统已形成覆盖理、工、农、医等多学科,遍及农村、城市社区、企业、学校等多领域、多层次的组织网络,联系着全省150万科技工作者,在实施科教兴鄂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发展我省科技事业的重要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实施科教兴鄂、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进一步发挥好科协在推动全省科技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3、加强新时期科协工作是建设创新型湖北的现实需要。建设创新型湖北,提高全省人民的自主创新能力,科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团结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挥自主创新先锋作用,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既是科协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建设创新型湖北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科协在推进自主创新中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支持科协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方针,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本,更好地发挥科协在科技创新、学术研讨、科学普及、科技服务和国际民间科技交流等方面的作用,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创新型湖北作出新的贡献。
二、充分发挥科协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4、充分发挥科协在促进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发挥科协的智囊团作用,支持科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跨学科、综合性的科技咨询和论证,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支持科协及学会按照建设创新型湖北的要求,动员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紧密跟踪科技创新和学科前沿的重点,开展学术交流,创新学术思想,促进学术繁荣、学科发展和人才成长,推动自主创新;支持科协组织科技工作者参与国际及港澳台地区的民间科技交流与交往。各级科协及学会要组织举办好“湖北科技论坛”等高层次、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着力构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努力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要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和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开展“金桥工程”、“厂会协作”、“讲理想、比贡献”等形式多样的科技服务活动,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认真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计划”,组织经常性的送科技下乡,开展农民培训转移,提高广大农民掌握运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级政府要积极支持科协深入企业、农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在立项、经费、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十一五”期间,省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支持省科协实施“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计划”。
5、充分发挥科协在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成立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将科学素质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形成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的科普工作新格局。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发挥科普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认真组织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将科普工作集成到《纲要》框架内,联合有关部门,加强统筹协调,整合科普资源,搭建社会化的科普服务平台。要深入实施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推动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开展。要大力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工程和科普基础设施工程,夯实科普工作基础。要继续牵头组织开展好“全国科普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参与“科技活动周”等大型科普活动。要鼓励和支持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普创作和科普理论研究,编写出版高质量的科普读物和广播、影视作品。要支持办好《湖北科技报》等科普类报刊,充分发挥其在普及科学技术中的重要作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积极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和参与科普工作的良好氛围。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湖北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的要求,建立科普工作表彰奖励制度,表彰奖励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政府建立湖北省科普奖励资金,并每三年表彰50名湖北省科普先进工作者。
6、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各级科协要认真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把科技工作者是否满意作为衡量科协工作的主要标准,按照“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要求,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与各级党委、政府之间建立起畅通、和谐的沟通渠道。要认真做好科协维护科技工作者权益委员会和院士专家联络服务中心的工作,进一步密切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及时反映科技工作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维护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要大力宣传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组织开展“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湖北省青年科技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等评选表彰活动。要深入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努力发现、培养、推荐和鼓励科技创新人才。要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切实加强学风建设,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新风尚,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协精神。要以把科协组织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为目标,以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把科协组织自身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三、进一步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
7、把科协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科协工作的领导,把科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委要明确一位领导分管科协工作,政府要明确一位领导联系科协工作。县以上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科协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科协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级党委、政府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应要求科协负责人参加或列席;县和县以上各级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应当考虑符合条件的科协党员主要负责人;科协作为人民团体,其专职负责人一般应参加同级人大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和政协常委会(或专门委员会);科协负责人的任免,由同级党委提名,按照科协章程规定的程序办理;要把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等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和目标考核之中。
8、切实加强科协组织建设。全省县和县以上科协机构应坚持独立建制,不与科技行政部门合并或合署办公;科协机关工作人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配好、配强各级科协领导班子。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工业企业及其他科技工作者比较集中的地方,应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协组织,并在人员、经费和活动场所等方面给予保障。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在非国有企业、新经济组织中积极探索组建科协的基层组织形式,并不断创新活动方式方法。各乡镇、街道都要创造条件建立科普组织,明确分管领导,配备必要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9、进一步加强学会建设。科协所属学会是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协组织和工作的重要基础。要大力加强新形势下的学会建设,按公益性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在组织体制、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等方面,深化学会改革,建立和完善学会的自主、自强和自律机制。政府社团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对学会的服务,为学会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条件。学会的挂靠单位要重视学会工作,支持学会依法按章独立开展工作与活动,帮助解决学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发挥学会人才荟萃、地位超脱的优势,逐步将本部门、本行业的专业技术职称评审、科技成果鉴定、重大项目论证、技术标准制定和专业资质认证等职能转移或委托学会承担。科协作为科技类学术性、科普性社会团体的业务主管单位,要对学会加强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10、为科协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各级政府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将科普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从2007年起,各级政府对科普经费的投入应在各行政区域总人口人平不低于0?30元的基数上,年实际递增幅度不低于10%;对已达到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标准的县(市、区),其科普经费的投入应保持在创建标准之上;对条件较好的市、县,其科普经费的投入应保持较高水平。对科协主管的科技馆、科技报、青少年科技中心和科技咨询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事业单位,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并落实国家规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11、切实加强科普活动场馆等科普设施建设。要把科技馆、中小学校科普设施、科普画廊(橱窗)、科普示范教育基地和乡村科普服务站、科普宣传栏、科普信息员(“一站、一栏、一员”)等公益性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当地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当地财政、科技、教育、计划等部门要积极支持科普设施建设。
建设创新型湖北、构建和谐湖北、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科协组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省各级科协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进一步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全面建设好“科技工作者之家”,努力把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建设创新型湖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上来。要在工作思路上创新,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定位,进一步拓宽视野,开拓创新,探索有效形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要在工作方式上创新,把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作为科协工作的立足点、着眼点和切入点,整合资源,发挥优势,选准主题,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干一些有显著成效、有重要影响的大事,进一步发挥科协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在团体自身建设上创新,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与党政部门、其他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紧密配合,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特别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学技术和人民团体发展规律的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增强科协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增强科协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推动科协事业的创新发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意见(鄂发〔2011〕26号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0〕27号)精神,提高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现就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把握加强社区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重要意义。加强社区建设,是服务居民群众、加强城市管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社区基层正在发生新的深刻变革,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管理的重心、改善民生的依托和维护稳定的根基。强化社区的管理和服务职能,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推动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政治的、全局的、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抓好社区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以服务居民群众为宗旨,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区和谐为目标,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方向,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群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着力加强和改进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努力把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充满活力、作用明显、群众满意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把全省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三)目标任务。到2020年,使全省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体系更加健全,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社区居民自治范围进一步扩大,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社区居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服务需求,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全社会尊重、关心和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十二五”时期,是加快推进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要着力健全社区组织体系,理顺社区工作关系,充实壮大社区工作力量,改善社区工作条件,整合社区管理和服务资源,建立健全社区保障机制,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到2015年,全省50%的社区达到国家和谐社区标准,80%的社区达到省级和谐社区标准。
二、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
(四)加快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全覆盖。社区的设立、撤销、规模调整,由所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决定。按照有利于服务管理、有利于居民自治、有利于资源整合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社区布局,合理确定社区管辖范围,一个社区原则上设立一个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一般以3000户左右为宜,可根据社区地域范围和人口密度等情况适度调整。加快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工矿企业所在地、新建住宅区、流动人口聚居地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建工作。新建住宅区达到组建社区规模、居民入住率达到50%的,应及时成立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此之前应成立居民小组或由相邻社区居民委员会代管。社区居民委员会筹建工作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新设立或进行规模调整后的社区,要及时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培育发展社区内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组织,健全以党组织为领导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
(五)健全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网络。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在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依法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依法协助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依法依规组织开展有关监督活动。实行“社企分开”,保证社区居民委员会把工作重点放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上。进一步调整充实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委员会的设置,建立有效承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人民调解、社会保障、治安保卫、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群众文化等各类下属的委员会,切实增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居民开展自治活动和协助城市基层人民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加强社会管理,提升公共服务的能力。选齐配强居民小组长、楼院门栋长,积极开展楼院门栋居民自治,推动形成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其下属的委员会、居民小组、楼院门栋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体系新格局。积极探索社区网格化管理。
(六)规范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社区公共服务站是政府在社区层面设立的公共服务平台,主要职责是承接政府延伸到社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相关部门确需延伸到社区的工作任务,全部纳入社区公共服务站,设立若干专门服务窗口,按照专干不单干、分工不分家的原则,统一受理或办理,相关部门不得在社区另行设立机构、招聘人员。社区公共服务站在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统一领导和管理下开展工作。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负责社区公共服务站的统一规划、经费筹措、人员培训和业务指导。加强对社区公共服务站的规范管理,逐步统一项目设置、运行流程、服务规范和资源调配。社区公共服务站工作人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纳入社区工作人员范围管理。
(七)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坚持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带动社区居民民主。坚持和完善社区民主选举制度,进一步规范社区民主选举程序,稳步扩大社区居民委员会直接选举覆盖面,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社区居民委员会由户代表选举产生或由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比例达到50%。2012年,统一全省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届期,各地应落实选举工作经费。完善社区民主管理制度,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广社区党员或党员代表议事制度,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和“五议五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党务公开、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全面推进居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积极开展社区对话、居民说事、网上论坛、民情恳谈等民主自治活动,鼓励社区居民和驻社区单位广泛参与,切实保障社区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三、不断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
(八)优化社区工作人员配置。社区居民委员会一般配置5至9人,由社区居民民主选举产生;辖区人口较多、任务较重的社区居民委员会可适当增加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按照整合资源、一岗多责、效能优先的原则,对社区各类工作人员进行整合。提倡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与业主委员会成员交叉任职,社区居民委员会下属的委员会和居民小组的负责人可以由社区居民推选产生,也可以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或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经过民主程序兼任。
(九)扩大社区工作人员来源渠道。研究建立新录用公务员到社区锻炼制度,鼓励社区民警、群团组织负责人通过民主选举程序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社区帮助工作或建立经常性联系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等社会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或退休党员干部、社会知名人士参与社区居民委员会选举,经过民主选举担任社区居民委员会成员。组织实施“大学生服务社区计划”,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全省每个城镇社区有1名大学生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工作。
(十)加强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将社区工作人员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校)培训计划,社区党组织书记、居民委员会主任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县(市、区)级以上组织的培训,其他工作人员任期内至少参加一次培训。逐步将社区工作人员纳入“社会工作者”职业序列,实行社区工作人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管理。鼓励社区工作人员立足岗位,自学成才,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对在岗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或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证书的,适当给予学费补助。坚持面向基层、关注一线的选人用人原则,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成员和居民委员会成员、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采取上挂、轮岗等方式,加大社区工作人员培养、使用力度。大力宣传、及时表彰奖励工作成绩突出、居民群众满意的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从优秀社区工作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推选符合条件的优秀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十一)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专职成员、社区其他专职工作人员的报酬,由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照不低于上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标准统筹解决,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参加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生育、工伤保险,有条件的地方逐步落实住房公积金政策。对返聘到社区工作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高校毕业生和复员退伍军人应聘到社区工作的年限,可以和录(聘)用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后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工作年限。社区工作人员实行错时上下班、全日值班、节假日轮休等工作制度,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
四、切实增强社区服务功能
(十二)加强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将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社区发展相关专项规划,并与社区卫生、人口计生、警务、文化、体育、养老、残疾人康复等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建设,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到“十二五”期末,全省大中城市中心城区的街道办事处要拥有一所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所有城镇社区和1000个列入试点的农村社区的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面积要不低于300平方米,有条件的地方力争2-3年内完成。新建住宅小区和旧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根据政府规划应独立设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建设方必须同时规划建设不低于300平方米的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委员会使用;不够设置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其工作服务用房由国土、规划部门统一规划,建设单位负责建设,无偿提供给社区居民委员会使用。城市规划、住房建设等有关部门要把好规划设计、建设审批和工程验收等关口。民政部门和街道(乡镇)要全程参与社区用房的规划、建设和验收。商品房销售前,必须将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配套到位,经社区所在地的县(市、区)民政局和街道(乡镇)签章同意后方可进行销售。经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要根据规定将社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交给所在地街道(乡镇)管理,提供给社区居民委员会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改变其用途。企业社区移交地方,必须划转一定办公用房用于解决社区组织工作服务用房。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没有社区组织工作服务用房的或者不能满足需要的,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建设,也可以从其他社区服务设施中调剂置换,或者以购买、租借等方式解决,所需资金由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统筹解决。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要统一功能设置、统一标识、统一悬挂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两块牌子,实行“一室多用”,配套建设社区医疗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完善服务功能,提高使用效益。社区组织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的用水、用电、用气及电信等费用按照当地居民使用价格标准收取。
(十三)推进公共服务进社区。各级政府要不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促进政府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工作的有效衔接,依托社区公共服务站,大力推进社会治安、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城市管理、公共卫生、计划生育、文化、教育、体育、消费维权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流动人口权益保障等服务进社区,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同时,要改革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式,逐步建立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实现提供主体多元化和提供方式多样化。
(十四)普遍推行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准入制度。各级人民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防止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行政化倾向。凡属于基层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派出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移交给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凡依法应由社区居民委员会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居民委员会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给社区居民委员会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应当通过签定协议、购买服务、项目管理等方式,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不得强行摊派。大力压缩针对社区的各种会议、台账、材料、报表,规范面向社区的各类检查评比和创建达标活动,除国务院纠风办批准的湖北省党群和行政系统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项目外,其他一律取消。
(十五)积极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各地要将社区信息化纳入当地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信息网络资源,统一标准,统一软件,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社区的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逐步统一全省社区服务电话号码,完善功能,强化应用。逐步改善社区居民委员会信息技术装备条件,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推进社区安保电子监控系统、电子阅览室、信息亭、信息服务自助终端等设施建设,建立“一键通”、“一号通”等呼叫系统,满足居民群众对信息服务的需求。
五、形成多方参与的社区工作机制
(十六)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居民委员会要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领导,社区党组织要切实领导好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工作,支持和保障社区居民委员会充分行使职权。全面推进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党组织建设,为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健全社区党组织领导社区居民委员会开展工作的相关制度,确保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紧密结合,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得到贯彻落实。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活动,大力加强社区党组织廉政建设和社区党员廉政教育。切实加强社区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坚持和完善党员设岗定责、依岗承诺、志愿服务和帮扶结对等制度,进一步落实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要求。拓宽党员服务群众渠道,把社区组织活动阵地建成为党员群众服务的场所,提高党员服务群众的能力。
(十七)支持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与服务。积极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对符合登记条件的,要按相关注册程序,纳入正常管理范围;对不具备登记条件的,要主动帮助办理备案手续,并在组织运作、活动场地等方面提供帮助。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对社区群团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注重培养社区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负责人队伍。基层政府要积极引导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鼓励和支持社区居民开展互助服务。积极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健全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十二五”期末,全省社区志愿者注册率要达到居民人口的10%以上。
(十八)发挥社区物业服务机构在社区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正确处理好物业管理与社区管理的关系,物业管理不能脱离社区管理,更不能代替社区管理。社区居民委员会要积极支持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服务,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要主动接受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协调机制,妥善解决物业服务纠纷,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召开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会议,应当告知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并听取其意见。
(十九)强化驻区单位的共驻共建责任。各级党政机关、大专院校、厂矿企业、社会团体要积极支持所在地社区的工作,参与所在地社区的活动。驻社区的单位要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将服务性、公益性、社会性事业逐步向社区居民开放,为社区工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建立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驻社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共建事项;探索建立驻社区单位社区建设责任评价体系,把驻社区单位履行社区建设责任的情况纳入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和文明单位创建的内容,有关部门在评先表优时要主动听取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会对驻区单位的意见。
六、切实加强对社区工作的领导
(二十)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和改进社区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社区建设的领导。各县(市、区)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街道办事处(乡镇)党工委书记要履行好直接责任人的职责。各级政府要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纳入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各市(州)、县(市、区)和街道(乡镇)领导干部要建立社区居民委员会联系点,帮助社区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将社区建设工作成效作为党委和政府目标管理和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十一)加强部门协调配合。要进一步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组织部门抓总、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工作格局。党委组织部门要发挥抓总引领作用。充实民政部门从事社区建设工作的力量,发挥民政部门在社区建设方面的牵头指导作用。依托社区开展公共服务的教育、科技、公安、司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文化、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环保、体育等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认真研究制定参与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和实施办法。各级发展改革、财政、商务、工商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和权限,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积极支持社区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老龄、慈善等群众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加强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报道,形成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建立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政府要加大对社区建设的投入,将社区党组织和居民委员的工作经费、党员活动经费、人员报酬、服务设施以及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省政府加大对财政困难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以增强其社区建设工作的保障能力。“十二五”期间,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对工作服务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没有达标的社区建设进行补助。省级财政每年安排城乡社区建设项目引导资金5000万元,对社区建设成绩突出的政府给予适当奖励。市(州)、县(市、区)政府要整合并统筹利用相关部门投入到社区的专项工作经费。街道办事处(乡镇)要将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经费纳入街道办事处银行账户管理,实行专款专用、分账核算,不得挤占、挪用、截留,并定期向社区居民委员会及居民公开使用情况,接受居民监督。积极引入民间资本,运用社会力量,发展社区服务。社区居民委员会兴办公益事业所需费用,经居民会议或居民代表会议讨论,按照自愿原则,可以向社区居民或受益单位筹集。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公益事业。
(二十三)深入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完善和谐社区建设综合考核评估办法。各地执行统一的全省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标准,开展综合性的“和谐社区”创建活动。省政府每3年对全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进行一次评选表彰。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
第五篇:湖北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模版]
湖北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2013年10月9日湖北日报讯(记者蔡朝阳)昨日上午,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讨论事业单位分类实施意见及工作方案。省长王国生强调,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坚定改革决心,严格政策标准,扎实推进,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事业单位发展活力,推进事业单位科学发展。
会议听取了前一阶段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情况汇报。会议认为,事业单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提供公益服务的主要载体,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深刻认识到,我省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体制机制还存在一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要进一步增强推进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不移地把这项改革推向深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益服务需求。
会议指出,分类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基础、前提和关键。要以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为目的,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通过合理划分事业单位类别,促进我省各项公益服务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在分类工作中要严格把关、严控范围,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进行科学划分,防止“公益类向行政类靠、经营类向公益类靠”的倾向,确保政府机构限额和行政编制总额“两个不突破”。
会议强调,一要按照科学统筹、自上而下和分步实施的原则,逐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工作。二要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由机构编制部门组织协调,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配合做好相关工作。省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发挥好带头作用,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更加主动。三要按照改革的时间节点要求,抓紧起草分类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文件,按时出台。四要加强舆论引导,做好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五要严肃财经、人事和工作纪律,对改革中的违纪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查处。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主持会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楼阳生,省政协副主席郭跃进,省政府秘书长王祥喜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