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最终定稿]

时间:2019-05-14 21:4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

第一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办发〔2006〕43号 【发布日期】2006-11-08 【生效日期】2006-11-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

(鄂办发〔2006〕43号 2006年11月8日)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6〕32号),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湖北建设,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农村基层实际,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贯彻落实《意见》,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我省农村安定和谐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有力保证。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务必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贯彻落实《意见》,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二、全面把握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

加强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湖北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努力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作风明显改进;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基本健全,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具有湖北特色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

三、大力开展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

农村基层反腐倡廉教育要以乡(镇)、村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为重点,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不断强化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政策观念、法纪观念和廉洁意识,促使党员干部自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求真务实,艰苦创业,严格按法律法规和党的政策办事,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不断改进教育方式,把反腐倡廉教育纳入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训计划,注重发挥县、乡党校的作用,注重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注重利用干部身边的正反典型,扎实有效地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创建形式推进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农村基层廉政文化室、廉政文化户的创建活动,倡导文明、淳朴的乡风村风民风,形成崇尚清廉的社会风尚。

四、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县(市、区)党政机关要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剖“麻雀”,以点带面,推进工作。乡镇干部要落实包村联户制度,经常走村入户,把主要精力放在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落实上,放在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要严格执行出勤制度和值班制度,坚守工作岗位、安心基层工作,切实克服“走读”现象。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中央和省委有关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持做到中央提出的“六要六不要”,具体做到“十不”:一是对党的政策执行不走样;二是对群众要办的事不推诿;三是对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不违规擅自处置;四是对支农、惠农款物不贪污、挪用;五是不利用权力刁难群众、吃拿卡要;六是不利用职权借婚丧嫁娶和其他喜庆事宜收钱敛财;七是不参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八是不优亲厚友谋取不正当利益,或以家族、宗族势力影响决定涉及集体利益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九是不拉票贿选和在入党、征兵、提职等方面搞权钱交易;十是具有公务员身份的党员干部不违规经商办企业、投资入股矿产、参与村(居)土地征用补偿款及其他集体利益分配、承包经营农村集体土地。

五、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对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权力的制约机制

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议事规则,落实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完善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积极推行对村干部民主评议和村民询问质询制度。深入推进乡镇政务公开、基层站所事务公开、村务公开,积极推行党务公开制度,坚决防止和纠正不公开、假公开、不及时公开等问题。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积极推行村党支部选举“两推一选”制度。认真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会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勤廉双述”、任职廉政谈话、诫勉谈话、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

六、深化农村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的规范化管理

要在农村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村级财务预决算管理制度,按照定项限额管理、控制开支项目和标准、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的要求,认真编制年度财务预算方案。积极推行和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度,依托乡镇会计服务中心,对村级资金、财务实行“委托双代理”。规范村级财务工作流程,完善民主理财运行机制。积极化解乡镇和村级债务。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特别是“城(镇)中村”、“城(镇)郊村”集体资产的清理和规范,积极开展“城(镇)中村”、“城(镇)郊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完善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出让等管理制度,规范土地、矿产、山林、滩涂、池塘等村集体资源的开发利用,实行公开竞价和招标制度。逐步推进乡镇干部在交通、通讯、接待等方面的职务消费制度改革。规范农村基层公务接待,对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下基层,乡镇实行定点接待和接待费限额管理,村、组实行零接待费制度。

七、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党在农村各项政策贯彻落实

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展监督检查,重点围绕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在乡镇机构改革、县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用事业改革、国有农场改革过程中搞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等违反纪律的行为,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重点围绕新农村建设资金运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和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使用发放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涉农资金的专项审计,督促各地区各部门严格执行涉农资金管理规定,确保涉农资金专款专用,确保粮食直补、粮食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直补、退耕还林补助、林业生态效益补偿等惠农政策和各种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加强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落实情况、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控制情况的监督检查,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加强对以“六改五通”(改路、改水、改厕、改厨、改圈、改垃圾堆放,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通信息)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情况的监督检查,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八、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切实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

大力推进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打造“服务农民平台”。认真执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规定,切实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问题。认真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坚决纠正农村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防止假劣药品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建立和完善农民负担监测机制,认真落实涉农税费、价格“公示制”,乡镇、村级组织和农村中小学校公费订阅报刊“限额制”,涉农负担案(事)件“责任追究制”,加强对涉及农民负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与监督,坚决纠正在农民建房、用电用水和务工经商等方面存在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建立和完善农民维权保障机制,坚决纠正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规范征地程序和补偿标准,全面落实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专项审计和公开制度,坚决防止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切实纠正和查处拖欠、克扣、挪用、贪污征地补偿费的行为。

九、加强农村基层信访工作,促进农村和谐稳定

构建基层信访网络,有条件的乡、村要设立信访接待室、说事室,及时受理群众举报。推行乡镇机关干部下访制度,主动了解和解决农民群众的合理诉求。严格信访责任制,落实首访责任,坚持“谁接访谁负责”的原则,力求首次信访解决问题,严禁简单粗暴、敷衍推诿,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群体上访,把问题解决在农村基层和萌芽状态。建立信访举报工作办事公开制度,保证处理信访问题公开、公平、公正。建立信访督查和反馈制度,对领导批办和农民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问题要及时办理并回告情况,对署实名信访举报的,要适时向举报人反馈办理情况。

十、严明纪律,严肃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依纪依法严肃查处发生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中的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查处截留、挪用、侵占、贪污支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案件;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案件;利用职权谋取非法利益案件;涉及农民负担恶性案件;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案件;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选举中拉票“贿选”等严重违反组织人事纪律案件;参与赌博、大操大办、腐化堕落等案件。要结合农村实际,在法律、纪律和组织原则允许的范围内,整合基层办案力量,改进办案方式。注意把握政策,依法依纪查处农村非党员、非公务员身份的基层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

十一、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

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负起全面领导责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其他重大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县(市、区)是关键,乡镇是基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细化制度规定,确定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工作指导。乡镇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目标,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县(市、区)、乡(镇)党委每年年底要向上级党委和纪委报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情况。

十二、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组织协调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协助党委、政府制定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村基层纪检监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完善农村基层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合理配置、使用乡镇纪检监察力量。乡镇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除书记外,可配备专职副书记1名,其他委员可以兼职。村和基层站所党支部应设纪检委员。要加强对农村基层纪检干部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十三、有关部门要认真履行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职责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按照部门分工,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分解到相关职能部门,建立健全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宣传、政法、民政、农业、财政、审计、教育、卫生、交通、水利、林业、工商、税务、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确保党在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要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上级垂直管理单位要结合业务工作加强对下级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垂直管理的乡镇站所的党风廉政建设要接受所在乡镇的监督和检查。

十四、结合实际,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分类指导

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类指导。要针对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同阶段和具体要求,针对不同地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条件,针对乡镇、建制村和基层站所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和要求措施。要坚持与时俱进,在总结完善以往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依靠群众,不断研究和改进乡镇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形成各地工作特色,推进我省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取得新的实效。

十五、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奖惩机制

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要求,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上级检查考核与本级自查自纠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予以表彰或奖励;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责任追究。要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逐步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社会保障等制度,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农民负担几个突出问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办发[1999]36号 【发布日期】1999-08-18 【生效日期】1999-08-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农民负担几个突出问题的整改意见

(鄂办发〔1999〕36号1999年8月18日)

农民负担过重是农村热点和难点问题,也是这次“三讲”教育反映的重点,影响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影响社会稳定,必须以“三讲”教育的要求,用整风的精神、严格的纪律、坚决的态度,花大力气,拿硬措施,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就农民负担几个突出问题提出如下整改意见。

一、一、整改目标

坚决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法规,坚决杜绝农村“三乱”,坚决控制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坚决执行“一定三年不变”政策,全面推进农民负担法制化、规范化进程,确保今年全省农民人均负担比1998年有明显下降。

二、二、整改重点

1、坚决按卡收费。农民合理负担实行定项限额,纳入农民负担监督卡,一定三年不变。坚持“一卡管全年,一卡管全费”,杜绝卡外加码,禁止“二合同”、两本帐,禁止虚报农民收入多提留。

2、坚决纠正“两税”平摊。农业特产税据实依率计征,坚决纠正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重复计征。严格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防止价格垄断和“一把刀”;生猪屠宰税的征收,执行鄂政发〔1995〕5号文件,停止执行鄂政发〔1996〕98号文件,停止由养猪户代征屠宰税的试点工作。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要防止超出生产发展过头征收的现象。

3、严禁强制以资代劳。农村公益事业,应提倡和鼓励企业、业主去办。严格执行中发〔1996〕13号文件的规定,各级各部门不得向乡村下达以资代劳指标。农民的以资代营,必须坚持农民自愿的原则,由本人申请,经村集体经济组织批准后,可由农民自己出资雇请劳力,也可由村管理代劳金,统一雇请劳力完成出工任务。防洪保安工程建设急需的以资代劳,必须报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省水利厅共同审批后,方可运作。各地不得把代劳金上缴县乡有关部门管理,要专款专用,专项审计,在使用范围内向群众公布。

4、规范农村各类集资尤其是教育集资。对农村的各项集资,要切实加强管理,严格规范。农村教育集资必须依法进行,集资用于学校危房改造和必需的校舍建设,严禁以教育名义进行其他集资。今年,除农村实施义务教育的中小学危房改造外,其他性质的教育集资停止一年。

5、制止报刊摊订。各级各部门不准向村组下达报刊征订任务,不准将报刊征订作为考核评比依据。村组统一订阅报刊,实行费用限额,最高不得超过当年提留管理费的4%(含党报党刊)。超过限额者,由村组主要负责人个人负担。

6、不准提前收款、强制扣款。农经合同分夏、秋两季结算,夏季结算从6月份开始,可根据夏季收入情况,合理确定结算比例,上交数额不可定得过高,以保农户生产投入;秋季结算从11月份开始,不准提前收取。农副产品收购,一律户卖户结,不准强行扣款。

7、大力减人减费。减负要重点抓简政精员,下决心清理清退乡镇机关超编人员、聘用人员,清退工作不能等,年内各地都要确定精简人员的数量和进度要求。村组干部按规模分类定职数、定报酬,提倡村组干部交叉任职兼职,最大限度地减少补贴干部人数,减少开支。农村中小学校要合理布局,生源少的提倡联村办学;教师按规定的师生比例配备,核编定员,清退超编民办教师和代课教师。

8、清减集体债务。对乡村两级集体债务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新的不良债务,逐步化解和妥善处理已形成的债务。今后,不准举债垫交税费,更不准高息借贷。运用多种形式,积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减轻农民直接负担。同时,要加强乡村两级民主制度建设,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坚持“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减少不合理支出,堵塞乱用造成的浪费漏洞。

三、三、整改措施

第一,健全减负工作领导责任制。落实减负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最近,国务院办公厅根据落实农村政策、实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需要,下发了国办发〔1999〕65号文件,对做好当前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作出发具体、严格的规定。各级必须认真传达学习,坚决贯彻执行。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减负工作作为考核和任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乡两级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内容。县乡两级领导干部要在本辖区内做到,确保不出现提留统筹突破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和超过1997年预算额的村;确保不违反政策出台加重农民负担的项目;确保不发生因农民负担引发的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各级各部门要以政治纪律和党性原则保证减负政策法规的落实。

第二,对涉及农民的收费项目进行彻底检查清理。这项工作由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和财政、物价部门负责,年内完成。对违反中央规定设立的收费项目一律取销;对中发〔1996〕13号文件下发后出台的收费项目一律取销;对中央和省政府已取消的收费项目仍在执行或变换名称继续收费的,必须立即停止;能降低收费标准的,应重新核定,降低收费标准。清理后的收费项目和标准,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未经公布的一律停收。同时根据中央要求,由组织、人事部门对基层干部的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进行一次认真清理,对形式主义、脱离实际的规定一律取销。

第三,由源头单位牵头整改。这次重点整改的问题,由省级主管部门牵头,明确责任,组织落实。集体债务的清理化解、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以及农村财务管理问题由省农办、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局负责;教育集资问题由省教委负责;农业特产税、生猪屠宰税问题分别由省财政厅、省地方税务局负责;报刊征订问题由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负责;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以资代劳问题由省水利厅负责;减人减费问题由省编办、省人事厅负责;按卡收费、制止加码和提前收款问题由县乡两级人民政府负责。其他反映出的问题,由相关主管单位和地区负责。

第四,切实转变干部作风。各级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用宣传说服、示范引导以及法制的办法,教育农民自觉履行应尽义务,杜绝简单粗暴、强迫命令的作法。如因工作作风恶劣并酿成严重事件和恶性案件的,一经发现,坚决依法依纪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国家公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办发[1994]62号 【发布日期】1994-12-28 【生效日期】1994-12-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试行意见》的通知

(鄂办发[1994]62号1994年12月28日)

现将《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试行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公务员考核,是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规定对公务员进行考核,对于加强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科学管理,正确评价他们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使这一工作收到好的实效。

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和各人民团体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由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各类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要按管理权限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全省各级机关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从1994年开始试行。1994的考核工作可结合年终总结评比活动一并展开,主要采取个人述职、民主评议和组织鉴定的方式进行。这一工作在1995年3月底前完成。1994年考核奖金,按鄂人薪[1994]97号文件执行,机关事业单位暂不发放。

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机关和各人民团体机关可参照本《意见》执行。今后中央如有新的规定,按新的规定执行。

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总结经验,使考核工作逐步完善。

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试行意见

为加强对国家公务员的科学管理,保障国家公务员的优化、廉洁,提高行政效能,根据《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 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现对我省国家公务员的考核提出如下试行意见。

一、一、考核目的

考核是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国家公务员履行职位职责和完成所承担工作任务的情况,正确评价公务员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为公务员的奖惩、培训、辞退和调整职务、级别、工资提供依据。

二、二、考核对象

全省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单位,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均属于考核对象。

三、三、考核内容和标准

考核的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是考核工作实绩。

德,是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表现。

能,是指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勤,是指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的表现。

绩,是指工作的数量、质量和贡献。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各等次的基本标准是:

优秀: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业务,工作勤奋,有改革创新精神,成绩突出。

称职: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或比较熟悉业务,工作积极,能够完成工作任务。

不称职:政治、业务素质较差,难以适应工作要求,或工作责任心不强,不能完成工作任务,或在工作中造成严重失误。

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要在职位分类的前提下,以其所在职位应履行的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为基本依据,按照各等次的基本标准,结合各自部门的工作特点,对考核内容和标准制定出具体的、便于操作的规定,以便于对不同职级、不同工作特点的人员进行考核。

在实施考核时,要严格坚持标准,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数,一般掌握在本部门总人数的10%左右,最多不超过15%。

四、四、考核方法和程序

要坚持客观公正的考核原则,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平时与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考核工作由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必要时部门负责人可以授权同级副职负责。

对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考核两种。平时考核和考核要相互联系,考核应以平时考核为基础。

平时考核随时进行,由国家公务员本人按照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将工作内容和完成情况如实填入工作记录本(工作记录本由省里统一制发),半年交主管领导审阅一次;审阅人要写出评语,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

年终考核于每年年末或下年年初进行。结合检查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和年终工作总结,依据本工作记录,采取国家公务员自评与主管领导考评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国家公务员进行年终考核,并对每个国家公务员的实绩作出综合评定,评出考核结果。

实施考核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调任不满半年的国家公务员、因病休息超过本半年以上的国家公务员、出国探亲超过本半年以上的国家公务员,均不参加本考核。

2、新录用的国家公务员参加考核,但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考核的情况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

3、受警告处分的国家公务员需参加正常考核,但当年不得定为优秀等次。受其它处分的,在未解除处分的内应参加考核,但只写评语,不确定等次,考核的情况作为解除处分的依据;被解除处分的,当年按正常考核对待。

4、转任的国家公务员,由所在单位在征求原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写出评语,确定等次。

考核的基本程序是:

1、个人总结。由国家公务员按照考核的内容,依据平时的工作记录,对照本工作职责,实事求是地对履行岗位职责和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并填写《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

2、主管领导提出考核意见。主管领导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平时的考核和个人总结进行综合性评定,写出评语,提出考核等次意见,并记入《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

考核担任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领导职务的国家公务员,必要时,可以进行民主评议或民意测验。

3、由考核小组对主管领导提出的考核意见进行审核。考核小组根据国家公务员填写在《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中的内容和平时考核记录,在主管领导考核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平衡,提出审核意见,然后由部门负责人确定被考核人的等次,并签署审核意见。其中各部门领导成员的考核结果,要按照管理权限,报经有关主管机关审核。

4、书面通知考核结果。考核小组要将考核综合评定意见和考核的等次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

国家公务员对考核结果如有异议,可以在接到考核结果通知之日起十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申请复核。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在接到复核申请的十日内,提出复核意见,经部门负责人批准后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5、归档。考核工作结束后,按照管理权限,将考核结果归入本人档案,作为奖惩和使用的依据。

五、五、考核结果的使用

国家公务员在考核中被确定为优秀、称职等次的,具有晋职、晋级和晋升工资的资格,并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奖金。具体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连续3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5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

2、在现任职务任期内,考核连续两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在本职务工资标准内晋升一个工资档次。

3、依据考核结果,按照规定晋升级别和职务工资档次的,从考核的下一年1月份开始执行。

4、考核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以其本12月份基本工资额为标准,发给1个月的奖金。如国家另有规定,按国家规定执行。

5、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优秀等次或连续3年被确定为称职以上等次的,具有晋升职务的资格。

国家公务员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1、当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由任免机关在3个月内予以降职。降职后,其职务工资就近套入新任职务工资档次。其原级别在新任职务对应级别范围内的,不降低原级别;原级别高于新任职务对应级别的,降到新任职务对应的最高级别,并执行相对应的级别工资。

2、连续两年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等次的,应在3个月内按规定予以辞退。

考核和奖惩要结合起来。考核结果要按管理权限审批,然后由同级政府人事部门审核考核结果,实施奖惩兑现工作。

六、六、考核机构

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按照本试行意见的规定,负责综合管理、组织协调、具体实施国家公务员的考核工作。

各部门在考核时可设立非常设性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在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下,负责国家公务员考核工作。考核小组由部门负责人、本部门人事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国家公务员代表组成,一般5至7人。其中,国家公务员代表应由民主推荐产生,人数不少于考核小组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各部门的负责人、主管领导人、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成员,必须严格按规定要求,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进行考核。对在考核过程中有徇私舞弊、打击报复、弄虚作假行为的,必须严肃处理。

本试行意见从下发之日起执行。由省人事厅负责解释。

附:湖北省国家公务员考核登记表(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监察厅《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办发[1997]44号 【发布日期】1997-10-05 【生效日期】1997-10-0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鄂办发[1997]44号1997年10月5日)

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的暂行规定》已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省纪委 省监察厅关于领导干部住房问题的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第一条 为了规范领导干部建房、购房、租房、装修住房的行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和中央纪委、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党政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副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

第三条 第三条 减少和消除领导干部住房中以权谋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分配、统一管理的新的运行机制。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取消单位自筹自建自分住房,向社会化、商品化过渡。

第四条 第四条 领导干部住房中的违纪问题,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和有关行政法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第二章 领导干部住房行为规范

第五条 第五条 不准超面积购房、租房。

领导干部购买或租住公有住房,其面积标准,按照鄂清房领发[1996]3号文件第一条控制标准执行。

超过上述规定面积标准购买或租住公有住房的,视为超面购房、租房。超面积部分按同地段商品房的价格购买或市场租金租住。

第六条 第六条 不准用公款超标准装修住房。

领导干部住房装修标准,可按1996年清房时的控制标准执行。

第七条 第七条 不准多处购房、租房、占房。

(一)领导干部一户允许购买或租住一处住房。在居住的城镇有私房的,不准再购买或租住公有住房。

(二)领导干部异地调动,其配偶不能随迁的,原住房已按房改政策购买,应保留其产权关系,但不允许在异地再购买公有住房;其配偶随迁本人不愿保留其原产权关系的,可将已购公有住房按房改政策出售给产权单位,在异地再购买公有住房。不允许在两地购买公有住房。

第八条 第八条 不准领导干部在城镇建私房或假借他人名义建私房。

第九条 第九条 不准违反规定集资建房。

(一)已购买公有住房、经济适用住房或参加集资建房且面积已达到本职级标准的,不得参与集资建房。

(二)在居住的城镇有私房的不得参与集资建房。

第十条 第十条 不准低价购买公有住房和用公款专门为领导干部购买商品房。

(一)领导干部不准低于房改和物价部门规定的售房价格购买公有住房。

(二)禁止用公款专门购买商品房以标准价或成本价出售给领导干部个人。因特殊情况,确需购买商品房的,应由本人申请,所在单位领导集体决定,报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三章 领导干部住房建设、分配、流通、管理规范

第十一条 第十一条 领导干部住房建设,在国家没有新的规定之前,其建设面积标准按照本规定第五条执行。

第十二条 第十二条 领导干部住房建设,实行单位申报,房屋主管部门审批,有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运行机制。

(一)住房需求单位根据需要,将本单位拟建住房的建设规模、户型及分户面积标准、装修及设施标准、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售房(分配)方案,向房屋主管部门进行申报,并严格按基建管理程序向计划部门报批。

(二)计划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审定住宅项目的有关规定,对建设单位申报的住宅项目进行审批。经计划部门批准开工的住宅项目,方可列入基建投资计划,并发放投资许可证。

(三)财政部门负责做好住宅建设工程的预算及资金来源的审查工作。

(四)审计部门负责对住宅建设工程的开工、建设资金、工程预决算的审计。并将审计结论报告房屋主管部门。

(五)建房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规划设计和组织施工,特别是在面积、装修标准上必须严格执行本规定。

(六)凡未按规定程序报批的住宅建设项目,一律不准建设。城市规划部门不得发给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执照,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房屋产权证。

第十三条 第十三条 领导干部住房的出售与购买,流通与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住房制度改革的政策规定。

第十四条 第十四条 领导干部住房建设一律为单元式住宅楼,禁止在城镇为领导干部建单门独户住房。

第四章 实施与监督

第十五条 第十五条 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负责本规定的贯彻实施。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遵守本规定,并负责抓好主管地区、部门和单位的贯彻执行。

第十六条 第十六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加强对本规定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领导干部住房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检查领导干部执行本规定的情况和各职能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

第十七条 第十七条 建立领导干部住房审批制度。领导干部建房、购房、租房除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执行外,还要报经房屋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八条 第十八条 建立领导干部住房档案,加强对领导干部住房的动态管理。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第十九条 各地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条 第二十条 乡(科)级干部的住房问题,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由省纪委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第二十二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纠正行业不正

【发布单位】湖北省

【发布文号】鄂办发〔2005〕12号 【发布日期】2005-03-08 【生效日期】2005-03-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湖北省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鄂办发〔2005〕12号)

各市、州、县党委和人民政府,省军区党委,省委各部委,省级国家机关各委办厅局,各人民团体:

《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已经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3月8日

省纠正行业不正之风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的实施意见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由纠风办组织协调,依靠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代表,通过对政府部门和公共服务行业的作风建设情况进行公开评议和民主测评,推动政风行风建设的一项民主监督制度。

自2001年以来,我省先后对省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卫生厅、民政厅、人事厅等29个部门和系统的行业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民主评议。通过评议,促进了行业作风建设,推进了依法行政,纠正了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优化了发展环境,促进了经济发展,为建设和谐湖北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进一步做好2005年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指导思想和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着力解决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以“树立行业新风,优化发展环境”为主题,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强化社会监督为重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通过评议,使被评部门和行业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有规范的行政行为,有创新的工作机制 ,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敬业精神,有满意的服务质量,有较高的社会评价,为我省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对象和内容

(一)评议对象

省财政厅、省司法厅、省商务厅、省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省统计局、省物价局、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各地还可结合实际,增加评议的对象。对已开展民主评议的单位,要组织“回头看”,巩固评议成果,以进一步推动本部门、本行业的政风行风建设。此外,按照国务院纠风办和国家信息产业部的要求,继续抓好对湖北省电信有限公司、湖北省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联通湖北分公司、网通湖北分公司和铁通湖北分公司的行风评议工作(评议的实施意见已另发文)。

(二)评议内容

1、清正廉洁,建立落实纠风工作责任制的情况。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党风廉政和纠风工作任务目标;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责任,强化措施;坚持以评促纠、以评促建、纠建并举的纠风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纠风工作的领导。

2、勤政为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情况。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推行政务公开,增强办事透明度;切实解决执法不公,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承诺失信,效率低下,与民争利,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积极为企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3、依法行政,履行职责和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符合职能特点的工作规范,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和任务。

4、转变职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情况。破除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清理和废止制约改革和发展的文件和规定,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

5、改进作风,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的情况。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克服官僚主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重点解决“三难”(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部门和行业的不正之风得到有效治理。

6、严格管理,加强自身建设的情况。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提高全员整体素质;建立政风行风考核、激励和惩戒等管理制度;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内部管理;认真解决企业和群众举报投诉的问题,内不发生重大违纪案件和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问题。

三、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组织实施

(一)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必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和行业各负其责,纠风办组织协调,人大、政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新闻媒体配合,条块紧密结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由省统一部署,分类指导。各级纠风办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对评议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汇总、分析、报告。要对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进行统筹安排,统一部署,组织制定本地区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实施意见,明确不同阶段的任务、目标和要求,抓好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对于评议中反映出来的带有普遍性的不正之风问题,要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整改要求,并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市州纠风办要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把统一部署和自选评议相结合,组织好本地区的评议工作,并指导带动县(市、区)一级搞好评议工作。县(市、区)的评议工作要包括乡镇、街道、社区和基层站所。

(三)继续采取“上下联动、条块结合、面向社会、群众参与、评议系统、覆盖行业”的方式进行。省、市、县三级评议内容、标准在部门和行业内保持一致,做到议下评上、评深议透。为客观、准确、公平、公正地对7个部门及其系统的政风行风建设进行评议,由省纠风办统一制发民主评议行风评分细则。市、州、县人民政府组织所属部门对被评单位进行认真测评,并将测评结果报省纠风办。测评标准分“合格”、“留观”、“留评”3个档次。为推动行风评议的经常化、制度化,从今年开始,实行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合格单位授牌摘牌制度,对评议合格后出现严重问题的单位,取消其合格单位称号。评议结果将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系统评比条件之一。

四、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方法、步骤

总的要求是:改进评议方法,缩短评议时间,增强评议效果,减少评议成本。坚持统一部署,集中评议,单位整改。“两手抓、两不误”,把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相结合,融于每个单位的业务工作之中。共分三步进行:

(一)宣传发动和自查自纠

3月份召开全省电视电话大会进行动员。动员会后,被评部门和行业组织学习有关文件,制定本系统、本行业的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意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做出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承诺内容要切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实际,具体化、指标化、时限化,使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通过互联网、举报电话、信函等多种渠道征求对本部门、本系统政风行风建设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针对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力戒形式主义,防止走过场。

各级纠风办加强组织协调,成立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方案。市、州纠风办通过开办“政风行风热线”,使被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与社会各界通过电台直播节目进行对话沟通,接受群众咨询和投诉。同时,省纠风办会同省统计局做好抽样测评工作。

(二)评议与集中评议

评议要采取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网上评议与信访评议相结合,问卷调查与集中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为了评深议透,8月份组织行评调研,采取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召开座谈会、明察暗访、个别走访、问卷调查、专题剖析等方式进行。调研结束后,针对被评部门的政风行风情况,写出综合评议报告和专题评议材料,为集中评议做准备。9月中旬召开集中评议大会。集中评议大会由纠风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主持,邀请党委、人大、政协负责同志和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行评代表与被评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评议,请人大、政协领导点评。通过现场投票测评,公布综合测评结果,给合格单位授牌。

(三)建章立制,全面整改

把整改贯穿于行评工作始终。集中评议大会后,各被评部门和行业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归类,能及时解决或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要限时解决;一时无条件解决的,要列出整改计划;涉及政策性的问题,要做出说明,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被评部门整改工作力度和行评效果。此外,各级纠风办组织行风评议代表对被评单位的整改情况进行检查,对“留观”单位再次进行测评;对2004年评议的部门“回头看”的情况进行抽查。

五、评议代表的条件和职责

(一)评议代表的选聘范围: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行业组织、新闻单位、特邀监察员、有关专家、被评部门和行业的监管或服务对象及其基层群众中产生。由有关单位或群众推荐,征得本人和所在单位同意,经纠风办审定,进行正式选聘。

(二)评议代表的基本条件:

1、政治素质好,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2、具备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关心纠风工作和行风建设情况,了解被评部门和行业的业务工作;

3、责任心强,作风踏实,热心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能体察社情民意;

4、办事公道,敢于坚持原则;

5、遵纪守法,清正廉洁;

6、身体健康,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参加评议活动。

(三)评议代表的主要职责:

1、深入调查被评议部门和行业的政风行风情况,全面收集意见和建议;

2、汇总分析群众意见,向评议组织机构进行反馈;

3、参加评议大会,与被评部门和行业领导进行面对面评议;

4、参加政风行风民主测评;

5、督促被评部门和行业落实整改措施。

六、民主评议政风行风的工作纪律

(一)组织协调部门工作纪律。严禁编造或提供虚假材料;严禁隐匿或销毁评议资料;严禁篡改统计数据或评议名次;严禁授意、指使评议代表和群众做虚假评议;严禁违反规定向被评议部门和行业提供投诉举报问题的单位或人员情况;严禁接受被评部门和行业的各种好处等。各级纠风办、参与组织评议工作的其它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上述规定的,要给予有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二)被评部门和行业工作纪律。严禁向纠风办或评议代表提供虚假材料;严禁向评议代表或评议工作人员打招呼或以各种名目请客送礼,安排高消费娱乐活动或组织旅游考察;严禁用不正当手段拉票;严禁对投诉举报问题的单位或人员进行刁难或报复等。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被评部门和行业直接列为不合格单位,并给予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三)评议代表纪律。严禁利用评议代表身份与被评部门和行业拉关系、办私事,谋取不正当利益;严禁接受被评部门和行业的宴请、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及高消费娱乐活动;严禁相互串联,统一口径,编造数据资料,弄虚作假等。对违反上述规定的,取消评议代表资格,情节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要做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减少评议的成本。各级政府要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经费,严禁通过任何形式把评议费用转嫁给被评部门和行业。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是推动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迫切需要,是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纠正损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建立政风行风建设长效机制的重要措施。各地各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选好评议代表,提高评议质量,在评议过程中创新评议方法,严肃评议纪律,规范评议程序,增强评议效果;被评部门和行业要积极支持行评代表开展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全面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促进我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最终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最终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