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5.1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教学案(无答案)
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第二炮兵部队的建立和发展;记忆人民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战绩和1998年夏抗洪斗争、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抗震救灾的史实。
2、理解科技强军与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密切关系及其重要性。
3、通过学习增强爱国、爱党、爱军的情感,努力为国防现代化而勤奋学习。
二、自主学习探究
(一)填一填(回顾历史)
近代上列强侵华战争历史:
1840-1842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856-1860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894-1895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900-1901年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二)写一写
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确定了军队建设的总方针是。
2、第一支人民海军的建立时间、名称。
3、第一支人民空军的建立时间、名称。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 战略。
5、我国人民军队的宗旨始终是“全心全意 ”。
(三)说一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毛泽东。想想:你是怎样理解毛泽东的话?
三、选择题
1.毛泽东说:“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华东军区海军 B.华北军区海军 C.东海舰队 D.南海舰队
2.下列不属于海军多兵种体系的是()A.水面舰艇 B.导弹部队 C.潜艇部队 D.海军陆战队
3.下列不属于我国现有的四大军种的是()A.陆军 B.第二炮兵 C.空军 D.防化兵
4.被称为“第二炮兵”的部队是()A.海军陆战队 B.核潜艇部队 C.装甲部队 D.战略导弹部队
5.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是在()A.1958年 B.1964年 C.1966年 D.1967年
6.被称为“空中保护神”的是我国四大军种中的那一军种()A.空军 B.海军 C.陆军 D.战略导弹部队
7.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成立于()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2年
8.人民空军首次参加战争便取得辉煌战绩是在()A.台海战役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 D.越南战役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的军队发展战略是()A.科技练兵 B.科技强军 C.科技兴军 D.精兵简政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70年代,毛泽东会见巴勒斯坦海军参谋长时曾说过,我国当时海军力量薄弱,不能派舰艇访问,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只能乘飞机出国访问。材料二 2002年5月15日,由“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和“太仓”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海军舰艇编队,从青岛向黄海出发了,开始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有史以来的首次环球航行,是迎接21世纪海洋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重大军事外交活动。
请回答:(1)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立起哪几支海军?
(2)我国海军力量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建立一支现代化的强大的海军有什么意义?
2、卜懂史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士兵都该复员回家搞经济建设。”史不明说:“打仗主要靠人民的支持和士兵的勇敢,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耗资太大,真没必要,过去‘小米加步枪’不也可以打胜仗吗?”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3、阅读以下材料:
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员额减少一百万,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有力量、有信心的表现。它表明,拥有十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并且用自己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减少一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即使国际形势恶化,这个裁减也是必要的,而且更加必要。——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裁减一百万军队向全世界表明了什么?(2)你怎样理解裁军百万“实际上并没有削弱军队的战斗力,而是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四、回答问题
1、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使人民军队发生了怎样巨大的变化?
2、在建设现代化革命军队的总方针指导下我国经过50多年建设,人民军队建设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
军种: 兵种: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民解放军确立了科技强军战略。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技强军战略?(举例说明国际、国内因素)
4、读课文P99—100,归纳概括:科技强军战略主要措施有哪些?这一战略的实施使人民军队发生了哪些变化?
五、讲故事:在革命战争年代我国军民关系深厚,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一家亲。在和平年代,人民军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保卫祖国和参加经济建设中,还投入到抵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写下许多壮丽诗篇,永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英雄本色。
例1:边防哨兵;公安战士;武警;消防兵等事迹 例2:; 1998年夏洪灾事迹
2008年5·12(汶川)地震事迹
1.A 2.B 3.D 4.D 5.C 6.A 7.A 8.C 9.B 10①华东军区海军、东海、南海、北海舰队②经济实力增强、科技发展等③维护国家领海主权、保卫祖国的海疆等
11、不同意,国防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而经济发展又为国防建设提供坚强的后盾必须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方针。
12、(1)表明中国不权愿意、而且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2)调整军费开支,有利于把有限的财力用于研制高科技兵器,发展高科技兵种,培养军地两用的高技术人才,从而提高了军队的现代化程度,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13.提高军队现代化程度,使解放军在现代化条件下特别是在高科技条件下诸军兵种协同作战能力提高。
第二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2.3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学案(无答案)
艰苦创业的民族脊梁
学习目标:
1、记住各行业模范代表人物的名字。
2、理解当时艰苦创业的背景
3、理解“民族脊梁”的含义
4、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工作环境和言行的共同点比较,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5、了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和先进人物的特殊经历,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学习重点: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背景;先进人物的事迹及其卓越贡献 学习难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条件与创业精神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铁人“王进喜]
1、石油会战的时间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2、王进喜有什么样的称号?他有着怎样的精神?
[“两弹元勋“邓稼先]
1、我国在研制原子弹过程中坚持的是什么方针?
2、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和试验爆炸成功的时间分别是什么?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1、在国家困难时期,共产党的干部坚持什么原则?
2、焦裕禄有什么样的称号?
3、当时焦裕禄被派到哪里工作?“三害“又指什么?
填空题
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是在 年,“铁人”王进喜是 工业领域的劳动模范;邓稼先被誉为“ ”。这里的“两弹”是指、;王进喜、焦裕禄、邓稼先等人的先进事迹出现在。
2、党的好干部焦裕禄生前担任河南省 县的县委书记;从王进喜、焦裕禄、雷锋身上我们学习的主要精神是。
二、合作交流
对所提问题以小组之间进行探讨并互相帮助对方,不会问题小组选派代表收集共性问题交给老师,最后巩固记忆。
1、我的问题
2、小组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 ①看教材p29—30上的关于王进喜的插图思考我们要学习他的什么精神? ②王进喜、焦裕禄等模范人物身上体现出来的最脱出的时代精神是? ③你还知道哪些模范人物? ④你将如何向先进人物学习?
三、归纳巩固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或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徐州地区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进人物,丰县大地也有很多先进人物涌现。你知道哪些?如真的不知道,可以请教你的历史老师和政治等科的老师。写出他们的先进事迹。
四、巩固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是谁常说的话?()A.王崇伦 B.王进喜 C.邓稼先 D.雷锋 2.“洋油”“洋火”“洋车子”这些以前中国人常说的专有名词早已过时,中国结束“洋油”时代的标志是哪座油田的建成?()A.胜利油田 B.大庆油田 C.玉门油田 D.中原油田 3.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的是()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雷锋 4.下列是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国人民楷模的人物,其中为我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贡献的是()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二)、非选择题
11.将相关内容用直线连起来: “铁人” 邓稼先 “两弹元勋” 王进喜 “走在时间前面的人” 焦裕禄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王崇伦
(B类)12.图说历史:“走进创业年代的英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1)上面图片三位“创业年代的英雄”分别是谁?他们各自的称谓是什么?
(2)从上面图片 “创业年代的英雄”事迹中,我们应该学习什么精神?
第三篇: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11年上学期xx中学八年级历史教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为中心,坚持教育创新。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期继续任教八年级167、168班历史,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学生对历史虽有一定的兴趣,但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①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②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③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④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⑤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完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历史教学任务,争取平均分、优秀率、合格率都超过上学期。
四、教材分析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叙述了我国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的历史,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六个单元,共二十四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课程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1、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建立以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以及新中国的曲折的外交历程
五、本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5、继续实行少讲多练当堂掌握的这种教学形式启发学生动手和动口的能力,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重点讲解
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议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
高成绩。
六、教研教改课题和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
学
进 度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2.17---2.19
预备周,开学准备工作、上期期末考试 2 2.21--2.27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3 2.28--3.6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3.7---3.13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3.14--3.20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3.21---3.27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3.28--4.3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8 4.4--4.10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9 4.11---4.1
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0 4.18---4.24
复习练习
11 4.25---5.1
期中考试
5.2---5.8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3 5.9---5.15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14 5.16---5.22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5 5.23---5.29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16 5.30---6.5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17 6.6---6.12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6.13---6.19
第六单元 现代文化和社会生活 19 6.20---6.26
练习、复习
20 6.27---7.5
期末考试
类别:八年级历史下册资料| 浏览(208)| 评论(0)
第四篇:川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2010年初中二年级历史期末复习提纲
第1课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具有人民代表的性质,在普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会议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政治协商会议的重大决议:
1、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2、把北平改为北京作首都;
3、采用公元纪年,本年为1949年;
4、五星红旗为国旗;
6、《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7、在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10月1日为国庆纪念日。
外交原则:遵守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土主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勾结封建统治者剥削压迫中国人民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使中国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从此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溶蚀也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历史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标志西藏和平解放。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同时也使西藏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给西藏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第2课
抗美援朝战争:背景—美国对我国东北边境进行狂轰滥炸,严重威胁着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请求。
1950年10月,彭德怀—司令员
1953年7月,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意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
烈火英雄—邱少云 堵机枪英雄——黄继光
土地改革:1950年6月,目的—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土地的要求。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意义——:1952年冬,除少数民族地区和台湾省外,全国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使新解放区的三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从而调动了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镇压反革命运动:“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全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人民民主政权得以巩固。
第3课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要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逐步实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设和改造相结合的总路线)
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主要任务:以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项目为中心,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方针—自力更生为主;三大运动—增产节约、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
4、“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
5、从无到有的工业:飞机、汽车制造、电子、重型机械等工业。
6、影响: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间:1954年9月地点:北京。刘少奇做报告。第一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大法。内容:一切权利属于人民,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反映人民的意志,代表各族人民的利益。特点(原则):社会主义原则、民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
“三大改造”:1953年开始,1956年底结束。意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了绝对优势,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第4课
“大跃进”运动:
1、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原因: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高指标、高速度。
3、主要表现:农业的“浮夸风”,工业的“全民大办钢铁”。
4、影响:积极—: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消极—: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使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8月。主要内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一平二调”----贫富拉平,平均分配物资,无偿调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2、影响: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超越了现实的可能性,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第5课
铁人——王进喜 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第6课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原因—毛泽东对形势作了错误的判断。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直指邓小平、刘少奇。
刘少奇冤案—共和过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
四人帮—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
四五运动——悼念周总理、拥护邓小平、声讨四人帮的群众运动。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9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
粉碎四人帮的影响:从危难中挽救了党,挽救了国家。标志“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严重地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打乱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正常进程,拉大了同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5000亿元。
第7课
十届三中全会最重要、最具深远影响的成果——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针对“两个凡是”的方针。邓小平写信给党中央,真理标准讨论的先导。光明日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揭开了全国性大讨论的序幕。意义打破了“两个凡是”的精神枷锁,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21月北京内容: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撤销错误文件、肯定四五运动的革命性质、纠正错误结论。)影响: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邓小平—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第8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包干到户的典型—凤阳县小岗生产队。
2、四川—包产到组。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4、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向结合,客服了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体制的弊端,打破了农业生产经营和生产上的“大锅饭”,极大地调动了八亿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补充改革—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
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有企业的改革。
2、改革: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开始。管理—放权让利、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利改税;经营方式——承包经营、合资经营、联合经营、租赁经营;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企业改组联合;股份制、公司制。
第9课
经济特区的建立:
1979年,邓小平提出办特区。
1980年:深圳——对外开放的窗口、珠海、汕头(广东省);厦门(福建)1988年:海南岛(海南省)
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 5个经济特区—大连等14个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等7个经济开放区(80年代)——(90年代)上海浦东新区[扩大开放的窗口]——重庆等5个长江沿岸城市——成都等18个内陆省会城市——满洲里等13个边境城市。
对外开放的意义:
1、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给我国带来了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
3、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10课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经济的奇迹。
把可持续发展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根本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钢铁工业的“新航母”—鞍本钢铁集团。
第11课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人大代表的选举—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有选民直接选举。
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势——各级政协。
法律框架体系——宪法为核心,民法、商法、行政法、刑法、经济法。
刑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民法—调整民事关系、保障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益。
司法原则: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人人平等。
第12课
1982年,中共十二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依据:我国的国情)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步走战略:
1、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完成;
2、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基本实现;
3、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1992年,中共十四大,江泽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1997年,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2002年,中共十六大,奋斗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选举胡锦涛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江泽民---三个代表写进党章: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邓小平南方谈话,1992年,1、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发展才是硬道理”。
3、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
4、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供人民的生活水平。南方谈话的意义: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第13课
我国56个民族,汉族为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分别设立民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行使自治权,使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
5个自治区:内蒙古、广西、新疆、宁夏、西藏。
意义: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定制和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第14课
一国两制构想的依据: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尊重历史和现实。一国两制的含义:在一个统一的中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行政长官—董建华。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行政长官——何厚铧。
意义:洗雪了多年来的民族耻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还使香港、澳门的历史发展进入了“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新时代,对早日解决台湾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15课
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兵种:装甲兵、通信兵、防化兵、海军航空兵等。
海军:华东军区海军,1950年成立。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北海舰队。
空军:1949年成立。发展方式:自力更生研制和引进先进飞机。
科技强军战略:坚持走精兵之路和科技强军之路。
第二炮兵(导弹部队),1966年建立。
新世纪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准备的立足点:打赢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突出信息化武器装备、新型军事人才、朱军兵种协同作战。
人民解放军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任务:保卫国土、经济建设、抗震救灾、森林灭火、抗洪抢险等。
第16课
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
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意义: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4月,亚非29国参加。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主题:团结反帝。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美蒋制造。阻挠周恩来参和破坏会议。
周恩来——“求同存异”的倡议。在和平共处原则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世界和平的十项原则。——为会议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1945年联合国成立,中国式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在第三世界国家和支持正义国家的有力支持下,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接纳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意义:增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力量,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美建交: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
中日建交:1972年9月日本内阁总理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我国外交政策: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共同发展。1994年江泽民在印度尼西亚茂物发表讲话。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的地位。
第17课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我国研制核武器的目的:打破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杂交水稻之父”。
医疗:针刺麻醉、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切除大肿瘤等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863”计划: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邓小平做了“此时宜速做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内容: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等。
信息技术: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动了教育现代化。
第18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亲自抓教育。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1983年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教育指明了方向。
1999年,党和国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希望工程”—1989年10月青少年基金会倡议实施“希望工程”。1990年5月在安徽金寨县南溪镇第一所希望小学落成。
高等教育改革——扩大教育规模、扩大招生。
1985年起,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每年的9月10日为教师节。
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人——刘长春(第十届)
新中国的体育方针政策:“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第一个世界冠军:容国团——第二十五届世锦赛。
中国女排“五连冠军”的奇迹。
1984年的第二十三届奥运会,32块奖牌,许海峰——第一块奥运会金牌—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
2004年第二十八届奥运会夺得32枚金牌,名列第二。
第九至第十四届亚运会夺得金牌和奖牌总数的“六连冠”,成为亚洲第一体育强国。2001年,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第二十九届奥运会主办权。
第19课
1953年周恩来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任务:发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使文艺事业更好地为社会主义事务服务的任务。
1956年,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优秀长篇小说:《保卫延安》《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岩》
优秀戏曲:《刘巧儿》。
优秀影片:《甲午风云》《林则徐》《小兵张嘎》《五朵金花》
优秀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文化大革命中搞文化专制主义,八个样板戏垄断戏剧舞台,文艺园地百花凋零。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工作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代表作:小说——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凖的《黄河东流去》,张平的《抉择》
影片——《红高粱》《焦裕禄》《开国大典》《生死抉择》
电视剧——《长征》《英雄无悔》《激情燃烧的岁月》及四大名著。
歌曲——《春天的故事》《在希望的田野上》《十五的月亮》《爱的奉献》《走进新时代》。舞剧——《丝路花雨》。
第20课
中国创造了消灭贫困的世界奇迹。
恩格尔系数——生存性的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就标志生活水平提高。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
新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
活雷锋——徐虎
抗洪勇士——李向群
文明城市——唐山、大连、张家港
文明村镇——江苏华西村。
第21课
就业制度——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
就业制度改革的成就——渠道拓宽、规模扩大、服务体系形成、再就业。
促进再就业的措施——
1、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
2、进行职业指导和再就业培训。
3、确立了“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再就业”的方针。
4、下岗、创业、吸收下岗人员的企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和自谋职业被人们接受。
就业主渠道——私营个体等非公制经济。
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外出务工
“两个确保”——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新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解除了职工离退休、事业、就医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老有所养,病友所医,有利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五篇: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石榴教学案(无答案)范文
石榴教学案(无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把握石榴的特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难点: 2.本文立意深刻,时代特征鲜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会有一定难度 【课前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争妍()斗艳 忍俊不禁()奇崛()安普剌()
皓()齿 唾()津绣()彩 潜()溢(xī)利()枯(jí)()柔mèi()àng然()丰yú()玛nǎo()学习过程
一、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课堂小组讨论并总结答案)(1)以“动词+石榴”的形式理清文章的结构(2)作者是以怎样的顺序画石榴的?(3)开头段有什么作用?
(4)石榴的“最可爱”究竟表现在哪些方面? 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
(5)石榴枝干和叶片具有什么特征?(6)石榴精神美主要有哪些?
二、找出运用比喻、拟人和反问的句子各一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三、归纳中心思想:
【当堂反馈】 阅读语段,答6-14题。
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单那小茄形的骨朵已经就是一种奇迹了。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单瓣的花虽没有双瓣的豪华,但它却更有一段妙幻的演艺,红玛瑙的花瓶儿由希腊式的安普剌变为中国式的金罍,殷、周时代古味盎然的一种青铜器。博古家所命名的各种锈彩,它都是具备着的。
有朋友从昆明回来,说昆明石榴特别大,子粒特别丰腴,有酸甜两种,酸者味更美。
禁不住唾津的潜溢了。6.用文中的词语描述石榴。
(1)石榴的枝干:(2)石榴的叶片:(3)石榴的花:(4)石榴的骨朵: 7.在夏天很多花都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石榴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这表现了石榴的性格?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独树一帜,另类脱俗 B.为秋天的果实不惧炎热 C.不惧炎热美化自然
D.敢于同骄阳抗争,毫不示弱
8.作者将石榴比喻为夏天的心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9.本文写于1942年,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本文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文章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皓齿“指的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11.课文第一段除了交代石榴花的时令外,在结构上还有什么作用?
12.第二段将石榴与海柳相比,“梅柳之长”是指 ;“梅柳之短”是指。
13.文章第三段对石榴花进行了概括描写,既写了花的形态也写了花的精神,写花的精神的一句话是: 14.选文语段的语言十分精彩,试摘录一句并进行分析。
中考链接一
2.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有三处表达错误,请把他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006年5月28日,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带妹求学12年的大学生洪战辉来到南京,①参加新书《当苦难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签名售书。据洪战辉讲,出名之后他有一段时间很不能适应,经常失眠,②这是因为当名人压力太大的原因。现在的洪战辉对自己的未来有了初步的设计,那就是多做实事,多学点知识。③很有经商头脑的洪战辉已经用他自己的名字开发了一个文具商标。他说,④当他有钱的时候,对社会的贡献会更大。(1)第()句有误,应改为。(2)第()句有误,应改为。(3)第()句有误,应改为。3.仿照例句的思路以及句式将后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例句:什么样的年龄最理想,鲜花说,开放的年龄千枝竞秀。仿句:什么样的青春最辉煌。
什么样的心灵最明亮。
4.下面是某箱包公司的一条广告语,耐人寻味。请写出对这句话的理解。你无法控制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靠增加他的宽度和高度来扩大它的容积。
5.为下列事物,写一句咏物寓意的话。示例:壁灯:位置算什么,重要的是发光。
浪花:
信鸽:
松柏:
螺丝钉:
二、阅读下文,回答15——19题 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初二那年,我从家中那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中,看到了一幢幢高耸的大楼直插云霄,一座座盘旋的立交桥雄伟壮观,一辆接一辆的小汽车井然有序的穿梭不停,大街上的霓虹灯闪着诱人的光彩,商场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2我目瞪口呆,原来城市是这样的美好啊!3年少的我由此陷入了深深的忧伤,4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我想,父亲如果是城里人该有多好,那我也就是城里人了。
5暑假,几名城里的大学生到我们这座大山里写生,他们背着画夹,戴着大阳帽,洋气十足。其中有一个叫黄春草的女孩儿,就借住在我家。
6有一天早上,为了画日出,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我缠着要看她画画,就和她一起去了。我们一起登上了山顶,太阳升起来了,红彤彤的,将云彩映照得格外艳丽。黄春草支起画夹,神情专注地画着。等她画完画,我们就坐在一块石头上聊天。我说:“我真羡慕你,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富足的生活和良好的教育,像我这样活着实在没有一点儿意思。”可她却说:“不要把别人的生活想得太美好,小小年纪不要如此多愁善感。我给你讲一个故事吧。”
7于是她讲道:“在一座大山深处,有一个小女孩儿,十岁那年,母亲病逝;十二岁那年,父亲抬木头时被砸伤,从此干不了体力活儿。她每天背着个破布包,跑步去六公里外的学校上学。放学后,她还得割猪草,像男人一样在腰上缠根绳子,下到悬崖下面挖药材,挣点找补贴家用和交学杂费。后来她考上了大学,她一共贷了八千多元的助学贷款……” 8我想不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更不幸的人,我以为她在给我编故事,黄春草却说这个女孩儿就是她。
9我惊讶地看着黄春草,她的脸上非常平静。我想,比起黄春草,我幸运得多了,最起码,我还有爱我的爸爸和妈妈。
10黄春草的手指向远处,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我惊讶地发现,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那块岩石像伸出的房檐一样,严严实实地遮挡住了阳光,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她说:“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
11是呀,我们不能选择自己出生的时间和地点,但我们可以选择顽强,在艰苦的环境中一样能够茁壮成长,就像那朵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
15.本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不超过50字)
16.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1)第二天,我质问父亲:“你怎么不是城里人呢?” ..
(2)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竟然生长在一块伸出的岩石下面……但是小花竟然绽放了。.. 17.第6段中画线的句子是景物描写,请联系上下文,分析这个句子的作用。
18.谈谈你对第10段“阳光虽然没能直接照射到小花身上,但小花心里已感受到了阳光的存在,哪怕是一点点余光”这句话的理解。
19.试分析文章标题“长在岩石下面的小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