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

时间:2019-05-14 22:45: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

第一篇:“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

XX镇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经镇党委研究决定,现制定XX镇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一、项目名称

探索非公企业党建“三会制”。

二、项目实施意义

全面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区域化,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为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三、项目实施的目标

加强工作统筹,整合区域资源,通过努力,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列席企业决策层会议、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党员代表参加企业经营管理层会议、发挥党员在促进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业主定期召开党员员工说事会、发挥党组织在依法经营中的监督作用。

四、项目实施的内容及措施

(一)建立班子成员联系企业制度,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完善镇级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明确“服务企业”宗旨意识,细化考核方案,要求班子成员积极主动联系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帮助所联系的企业逐步建立或健全党组织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活动,实现党组织在企业成长 1 中的参与作用,发挥党组织在企业决策中的参谋作用。严格考核制度,要求班子成员向党委上报联系工作述职报告,年终按照考评细则实施奖惩兑现。

(二)建立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发挥党员在促进发展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企业、村支部、非公企业三方联席季度会议制度。在企业中为党员职工统一配发党员标识牌,开展“亮身份、树形象、争先进”活动,强化共产党员骨干带头和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和党员及时了解其他职工群众思想动态,搭建职工和管理层有效沟通销量,维护职工和企业双方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企业内部“优化环境、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的示范带头作用。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党组织要与企业、村支部、非公企业三方定期沟通协调,对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大型活动年初通过项目化运作的形式加以固定,并划分为多个子项目,明确时间节点,加以推进。通过三方联席会议,把企业和群众的急难愁问题,逐一进行梳理,形成项目,逐项进行分析整改。项目化运作按“项目运作、主次有别、合理分工”的原则,以一方为主牵头运作,多方协同配合参与,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影响力和有效性。

(三)定期召开党员员工说事会,发挥党组织在依法经营中的监督作用。在各个企业中,党组织要组织开展定期性的党员员工说事会,通过活动增强沟通交流、联系感情,增强党员员工在企业经营中的主人翁意识,发挥监督作用。要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联办活动,活动开展采取轮流负责制,并对企业承办情况进行 2 考核打分,并将考评结果运用到“七一”表彰、年终评先中。在围绕服务企业发展、围绕完成企业急难险重任务、围绕促进和谐企业建设、围绕塑造企业文化组织区域党建活动,深入开展“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建设活动,学理论、学业务、学技能等学习教育活动,争创“五个好”党组织、争当“五个先锋”党员等创先争优活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及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

(四)建立非公企业党员分类管理制度。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增强管理的有效性。扎实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原则上单独建立党组织。对没有党员的企业,先建立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积极培养、发展、输送党员,为建立党组织创造条件。对于组织关系仍在村支部的党员,学习记录、民主评议、年终考评等结果运用以原单位为主,可多方兼顾,不重复运用。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2013年4月—5月)。完成区域化党建工作前期摸底、调研及宣传动员,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氛围。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年6月—10月)。相关企业形成具体实施方案,推行“组织联设、队伍联管、活动联办、制度联建、保障联筹”工作模式,基本形成区域化党建工作体系。

第三阶段:巩固阶段(2013年10月以后)。探索、完善区域化党建相关工作制度,形成深入推进的工作措施。

第二篇:书记创新工程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切实改进当前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全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根据枝组文[2012]36号文件要求,结合全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名称

规范化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和使用。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全面建设为基础,完善功能为关键,发挥作用为根本,全面做好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着力构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面向广大村民群众的综合性服务体系,全面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要求,努力使农村基层党建建起来、用起来、活起来、强起来,为全镇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三、目标任务

按照“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的要求,扎实推进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力争年内实现每个建制村都有规范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每个中心都达到“五务合一”的要求,努力使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成为农村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宣传教育中心、文体活动中心、信访维稳中心,成为党员之家、群众之家特别是青年、妇女、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之家,成为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平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召开动员大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

(二)项目实施阶段(6-11月)。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加快在建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进度,推动已建的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和使用工作创新,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配套建设阶段:完善配套设施;优化功能设置;健全工作制度;规范资料台帐。

2、拓展功能阶段:强化组织领导功能,发挥区域政治中心作用;强化引领发展功能,发挥区域经济中心作用;强化桥梁纽带功能,发挥区域公共服务中心的作用;强化教育培训功能,发挥区域宣传教育中心的作用;强化文化娱乐功能,发挥区域党员群众活动中心的作用;强化社会管理功能,发挥区域信访维稳中心的作用。

3、监督管理阶段:明确产权关系,依法办理“两证”;严格资产监管,实行资产登记;健全责任体系,强化督促检查。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三)总结推广阶段(12月—长期)。总结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管理和使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将先进经验进行推广,不断提高各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的管理和使用水平。

五、相关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实施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项目,是我镇2012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我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宣传实施“书记创新工程”的重要意义,引导各级组织形成广泛共识,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基层各党组织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结合各地实际,将实施基层党建工作项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大胆实践,探索新规律,总结新经验,形成党建工作鲜明特色。

(二)加强组织领导。镇委成立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镇机关驻村干部(以白办发【2012】5号文件为准)、各村党支部书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镇委组织、统战委员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由镇机关驻村干部加强指导,各村支部具体抓落实。

(三)严格考核奖惩。镇委将基层党建“书记创新工程”项目完成情况纳入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考评,并与村干部千分制考核挂钩。同时作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干部评先表优的重要依据。镇委将组织专班对各村规范化加强农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管理和使用的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并将有关情况及时进行通报,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第三篇: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首都创新精神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2012—2015年)

为贯彻落实《践行“北京精神”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培育创新精神的若干意见》,全力构建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创新文化的传播体系,进一步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加快建设创新文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创新创业环境优化工程

(一)加强企业创新环境建设

1.充分发挥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加强引导,强化服务,完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推动我市企业创新文化培育,支撑企业家创新需求,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牵头单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2.加快推进企业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创新方法企业行”等活动,推广普及创新方法,鼓励企业持续开展创新研发,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协 3.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环境。牵头单位:市知识产权局

配合单位:市工商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化执法总队

4.加快推进国家统一监管下的全国场外交易市场建设,加快技术转移、技术交易、版权交易、设计交易等平台建设,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为企业创新提供资源与途径,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

牵头单位: 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新闻出版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

5.强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各级各类科技计划和科技政策的引导作用,完善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等平台建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

6.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大胆创新,完善创业扶持政策。进一步创建具有国际水平的产业环境,在中关村布局和优先支持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十百千工程”和重点“瞪羚”企业,做强做大一批创新型企业。牵头单位: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

配合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知识产权局

(二)优化科研创新环境

7.进一步推进高校院所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人事、经费管理、激励考核等制度,营造有利于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潜心研究的创新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创业热情。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研院

8.充分发挥我市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奖励和科技计划项目等政策措施的导向作用,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探索。尊重科研人员的研究和学术自主权,健全科研诚信制度,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

9.落实中央和我市关于中关村人才特区建设的各项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千人计划”,深入实施北京海外人才聚集工程、“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聚集工程、长城学者计划、科技新星计划等项目,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鼓励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单位的产学研创新团队培养,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合作共享。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中关村管委会

10.大力推进股权激励和创业帮扶等措施,探索新形势下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和创业激励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开展创业。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社保局

(三)营造创新创业的社会环境

11.加强创新创业政策宣传贯彻工作,通过“科技北京”讲堂、科技政策法规宣讲团等形式,加大创新创业政策的宣讲力度和创新理论、专利技术等的培训,推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和全社会公众理解、掌握和运用创新政策。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科协、市科研院、市总工会

12.深入落实税收优惠、低息贷款、创业贷款、创业培训等政策措施,加强对全社会创业的服务,逐步提升全社会创新创业能力。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市地税局、市国税局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中关村管委会 13.深化见习基地和青年创业园建设,构建覆盖全市的见习和孵化网络,营造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引导更多青年参与创业和提高创业层次。

牵头单位:团市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科研院、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市财政局

二、实施创新教育促进工程

(一)探索创新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4.贯彻落实《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结合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倡导创新教育,不断丰富创新教育内容,促进不同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育融入到教育全过程之中,强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质疑精神。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科协、团市委

15.利用首都丰富的科技资源,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不断完善科学探究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等校内外创新教育场所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北京学生科技节、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北京青少年科技博览会等各类科技发明活动,满足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热情,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教师创新责任意识,强化创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创新能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协、市科研院

(二)开展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

16.深化科教合作机制,探索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创新型后备人才的发现培育体系,按照“及早选苗、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的总体要求,加大对具有创新潜质后备人才的发现、教育、跟踪指导与服务力度。

牵头单位:市教委、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团市委

17.开展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试点,搭建科技后备人才培育平台。加大对“雏鹰计划”、“翱翔计划”、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培养计划、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完善具有首都特色的“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等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青少年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鼓励各机构积极配合素质教育改革,发挥科研资源优势,探索联合培养创新后备人才的工作机制。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团市委、市科研院

(三)加强面向社会公众的创新教育 18.结合学习型城市建设,将学习型组织建设与创新教育相结合,加大对社会公众的创新教育力度。组织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编制创新教育的指导读本、手册等,依托有条件的机构承担面向社会的创新教育培训任务。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19.落实《首都职工素质工程五年规划》,以服务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强城镇职工的创新教育;开展北京优秀青年工程师评选活动、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职工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成果评选展示及交流推广和职工技能培训等工作,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

牵头单位:市总工会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20.围绕首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整体部署,探索农民创新教育模式;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全科农技员、农村实用人才、林果乡土专家、农村科技协调员、农村科技服务港、田间学校等作用,提升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和创新创业能力。

牵头单位:市农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21.加强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创新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培养领导干部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提高其科学决策的水平和管理创新能力。

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科协

三、实施创新文化建设工程

(一)推进全社会创新文化建设

2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将创新文化建设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研究创新文化的内涵,建设渠道与途径,形成具有首都特色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文化条件。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首都文明办、市文化局、市教委、市科委

23.以创新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为核心,大力推进各单位、各部门的创新文化建设;鼓励各单位、各部门结合实际树立创新观念、建立创新制度,完善创新教育、鼓励创新行为。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首都文明办、市教委、市科委、市文化局

24.加强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重点单位的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的传播,推进全社会对创新的认同和支持。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文化局

(二)推出一批创新文化精品

25.推进弘扬创新精神的优秀作品创作。加快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创作基地,培育和扶持若干出版创意工作室,为北京创新文化作品搭建出版资源配置平台。发挥北京科普创作出版资金的作用,组织和支持各类传媒及科普作家,策划优秀选题,面向社会推出一批反映创新成就、倡导创新思维、培育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的优秀原创作品,多层次、多角度宣传重大创新成果、创新方法,阐释和弘扬创新精神。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文化局、市科协

26.激发企事业单位和自由创作人的创造力,以创新人物、创新团队、创新案例为主题创作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影视片、音乐作品以及创新公益广告。鼓励与支持数字科教影视作品的制作,扶持一批适用于3D、4D、环幕、球幕、穹幕的科普影视产品。鼓励科普与文艺的结合,支持科普话剧、科普广播剧、科普情境剧、科普音乐剧等文艺作品的创作与演出。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科协

27.利用北京地区各类文化创意、科技资源,培育一批科普动漫工作室,鼓励动漫企业与科研机构联手,将科技成果、科研历程、科学家事迹等科技素材转化为公众喜闻乐见的动漫题材。推动卡酷卫视等电视频道设立科普专栏,鼓励电视台、门户网站及各类新媒体播放高水准的原创科普动漫作品。推动形成科普动漫创作、发行、播出的产业链,满足公众特别是未成年人的创新文化需求。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

28.扶持一批具有较强开发创作能力的科普互动产品(展教具)研发机构和科普研发基地,鼓励其积极探索科普展示的新方法、新形式、新技术、新内容。通过中国设计交易市场等平台,开展需求对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开展科普互动产品研发工作。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科协、市科研院

(三)加大创新精神的宣传力度

29.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在创新精神宣传中的主渠道作用,努力拓宽传播渠道,引导公共场所增加创新文化宣传内容,将创新文化的宣传教育与全市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科协

30.积极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结合“三网”融合,发挥网络等新媒体在创新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通过论坛、博客、微博等功能,为公众提供网上学习与交流创新文化的新途径。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科协

31.推进科技界与传媒界建立定期联系对话机制和科学顾问制度,鼓励科研院所和社会机构加强面向公众的科技文化信息服务,推动传媒与科学家共同解读有关创新文化的热点事件,引导社会公众正确理解创新文化内涵。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科研院、市科委、市科协

32.加大对“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重点创新工作的报道力度,打造若干有影响力的创新宣传精品栏目,大力弘扬宣传企业家的创新精神,树立一批创新人物、创新企业、创新团队典型,宣传和推广他们的先进经验,促进公众对科技创新的理解与支持。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

四、实施创新活动品牌工程

(一)打造综合性创新创业活动品牌

33.利用北京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组织开展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创业青年首都贡献奖评选等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设“北京创新大赛”,逐步将其打造成北京市创新活动品牌。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

34.鼓励社会机构组织开展企业商业计划大赛、创业项目选拔大赛等,为社会各类专业人员创新创业提供更广泛的渠道选择。积极组织力量,促进国际交流,参与或承办国际创新竞赛活动,提升北京创新创业活动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科协、中关村管委会

(二)组织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活动

35.发挥首都优势,打造一批具有权威性、知名度、号召力和公信力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品牌。建立和完善支持民间创新的服务体系,激发民间创新意愿,鼓励民间创新行为,提高社会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举办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首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新农村青年科技创意作品大赛、设计动漫大赛等面向社会各界的群众性创新活动,开展企业创新型班组、职工创新型队伍、巧娘工作室等建设工作。

牵头单位:市科委、市科协

配合单位:市农委、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

36.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技创新创业活动,鼓励市民开展小发明、小革新、小改进、小创造,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热情,夯实推动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市总工会

37.激发市民创新热情,鼓励开展市民学科学品牌活动。重点围绕安全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创办北京科学嘉年华、北京国际科教电影周等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活动品牌。通过科普基地和社会各类组织利用资源优势创建市民学科学中心,为培养市民创新精神提供学科齐全的品牌活动平台,进而提升市民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三)打造专业性创新活动品牌

38.将创新精神宣传作为北京科技周、社会科学普及周、科普日、科博会、软博会、文博会、创博会、玩博会等一批市级大型科技文化活动的重点内容。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39.以科技北京大讲堂、首都科学讲堂、创新大讲堂、中关村创业讲坛、市民文化大讲堂、首图大讲堂、博物馆大讲堂、96156社区“大课堂”、读书月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宣传本市科技事业和创新文化成就。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协、市文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民政局 40.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农家女双学双比、科普进社区等系列丰富多彩的创新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科技文化惠及民生的服务能力。

牵头单位:市委宣传部

配合单位:市文化局、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科委、市卫生局、市科协、市妇联、中关村管委会

41.实施百家基地进社区、进学校、科普基地服务日等活动,鼓励科普基地利用自有资源,深入社区、学校等基层单位提供科普服务,激发公众的创新活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科协、市教委

五、实施创新资源服务工程

(一)推动创新机构向社会开放

42.推动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文化创意企业、园区等建立“社会开放日”活动机制,鼓励各机构利用科技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活动。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科研院

43.引导和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设计室等创新机构逐步增加展示设施,创造条件向社会开放。加强对央属单位创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央地科技、教育、人才资源的一体化发展,鼓励央属高校、科研院所向社会开放创新资源。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文化局、中关村管委会、市科研院

44.充分利用首都丰富的科技、文化、教育资源,按主题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之旅、现代设计之旅、现代农业之旅等若干条旅游线路,开展科技旅游,让公众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技北京”的建设成果,感受创新魅力。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旅游委、市文化局、市农委、市园林绿化局、市科协、市科研院 45.加强公共场所的创新宣传功能,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建立公共场所创新宣传设施的标准与规范,引导社区广场、公园、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医院、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逐步增加创新文化内容,加大创新精神宣传,努力将创新理念融入市民生活。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园林绿化局、市卫生局、市文物局、市商务委、市科研院

(二)推进创新成果展览展示

46.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结合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等项目发展,建设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科技成果展示平台等首都科技成果展示平台。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农委、中关村管委会 47.加强创新成果面向广大公众的宣传普及,积极推进科技计划项目的科技资源科普化开发工作,鼓励非涉密的国家级和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及时向社会发布研究进展,将科研成果以公众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展示。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科协、市科研院

48.拓展科技项目在中小学创新教育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建立科技资源与学科教学、地方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模式,提升中小学创新课程教学水平。

牵头单位:市教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协

(三)鼓励创新人员服务社会公众

49.鼓励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等,特别是科技新星和科技领军人才参与创新教育,组织创新精神宣讲团;鼓励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成功人士积极向社会宣传创新创业经历;鼓励科研人员分享研究开发经验,启迪公众不断创新。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市社会办、市科协

50.开展院士专家校园行、企业行、社区行、京郊行等系列活动,支持科研工作者将最新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产品,鼓励科学家担任导师、传媒科学顾问,参与创新教育工作。

牵头单位:市科研院

配合单位: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

51.加强创新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其深入企业、学校、社区、农村等开展政策宣讲和创新帮扶,提升公众的创新创业能力。

牵头单位:团市委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社会办、市科协

六、保障措施 52.加强统筹协调

在市科教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首都文明办、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科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农委、市商务委、市旅游委、市文化局、市卫生局、市社会办、市广电局、市新闻出版局、市文物局、市园林绿化局、市知识产权局、中关村管委会、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科协、市科研院等市属相关部门要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内容。市科委作为市科教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整合的力度,组织推动各部门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创新精神培育工作的总体部署。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53.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创新精神作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区(县)两级财政应确保对创新工作投入的稳定性、连续性,将创新精神培育的有关工作纳入各部门和区县工作计划并给予重点支持,着力发挥企业在创新活动开展中的主体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在创新活动领域的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社会积极投入,促进创新经费投入的多元化,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注重实效的工作格局。

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配合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 54.加强考核和激励

根据培育创新精神的意见,抓紧制定本项工作的考核指标,加强指导、监督和检查,切实做好相关统计、监测和考核工作。及时跟进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总结典型,交流经验,推动创新精神培育工作不断深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研究制定创新精神培育的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测评体系,开展定期评价。充分发挥政府奖励的导向、示范作用,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奖励,在全市范围内评选创新创业先进个人和创新创业优秀团队,对在创新精神培育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55.加强理论研究与交流

各有关单位要专题研究创新精神的内涵、培育模式,以及国内外在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建设和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夯实创新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创新精神培育与科技、教育、文化、宣传等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开展创新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国家和地区创新精神培育和创新文化建设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为不断培育全市创新精神提供有效支撑。

牵头单位:市科委 配合单位:各成员单位

第四篇:乡镇书记创新工程报告书

书记创新工程项目结项报告书

中共**镇党委书记

大老板

项目名称:

加强乡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项目设定依据:

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镇实际,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项目责任人:

中共镇党委书记 大老板 项目设定创新目标:

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乡村党组织书记队伍 项目实施举措:

2、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

3、落实“一定三有”。着力在“选、育、用、管”四个环

1、及时调整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

节上下功夫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加强乡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

村级党组织书记是村级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也是党领导村级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关键。加强村级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事关农村发展和稳定之大业,尤其对于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意义深远。我镇有12个村支部,795名农村党员。针对新形势、新要求下村党组织书记队伍表现出结构不优、发展能力不强、工作压力过大等问题,根据我镇的实际,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和“党组织建设年”活动,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从“选”、“育”、“用”、“管” 四个环节创新工作思路,打造了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

一、放开视野“选”

立足“选得准”。换届前。我镇的农村党组织书记在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这支队伍的整体素质同农村工作的新目标、新形势、新要求还不完全适应,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一部分党组织书记对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识不足,知识水平和思想观念与日新月异的形势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带领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能力还不强,开拓意识不强,党组织软弱涣散,不能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在2011年村“两委”换届中,我镇结合实际不断拓宽选任渠道,坚持做到“四个面向”科学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即:面向现有村干部,选实用型人才;面向经济发展的能人,选经济型人才;面向外出务工经商回村人员,选外向型人才;面向本乡本土的高校毕业生,选知识型人才。着力在换届中把农村那些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强的“能人”、有科技致富经验的“高手”、有富民强村本领的“强人”,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岗位上来。

1、开展书记“谈心”走访活动。在村“两委”换届前,我通过与各个村的支书面对面谈心,与其它“两委”干部、群众面对面谈心,及时摸清了各村支书、“两委”干部的情况,掌握了他们的思想动态,为换届时的选人用人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在“谈心”走访中,发现古凤村“两委”干部之间矛盾激化,村党组织软弱涣散,开展工作困难重重;大恩村由于村支书病故,村“两委”干部群龙无首,无人牵头开展工作。

2、尊重群众意愿,让群众选自己满意的人。村党组织全面实行“公推直选”,镇党委严格把关,我多次召集镇、村班子召开会议,逐一讨论研究分析排查问题突出的村,选派强有力的工作组驻点整顿和指导选举工作。对情况复杂、管理薄弱的古凤、念村、大恩等村制定了一村一策选举工作方案,及时掌握拉票贿选、宗族宗教和涉恶势力插手村党组织班子的选举等情况,对可能影响和破坏选举的重大隐患和已经出现的苗头,实行了专项治理。对选情复杂的村,党委专门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制定应急处理预案,加强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掌握和处理,对群众来信来访及时分析研究,确保选人用人实现党委意图群众意愿。

3、严格把关。在村“两委”换届当中,严把干部素质关,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努力把那些具有发展现代农业能力、懂得经营管理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中。2011年换届调整了3名村党组织书记。农村致富能手、具有高中文化的念村村医王柱清、外出经商返乡农民,具有大专文化的梁光宇分别在换届中当选村支部书记。

二、解决“换脑袋”“育”

立足“用得上”,解决“换脑袋”的问题。针对村党组织书记自身素质不高、发展能力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换届后我镇侧重在教育培训村党组织书记上下功夫,坚持做到“三个注重”。

一是注重经常性理论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采取“菜单式”点学方式,在广泛征求村党组织书记对培训需求意见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施教,按需培训。镇党委以党校、远程教育、示范基地为培训主阵地,深入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2011年举办支书培训班5期,邀请上级有关领导、专家教授围绕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种养技术、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等专题进行集中培训,参加集中培训的村支部书记60人次,最大限度提升他们服务新农村建设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水平。

二是要注重实践性基地锻炼。勇于探索创新,充分利用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工作,利用我镇建立的“平洲电子、展新宝石、社学砂糖桔、中村蔬菜、大恩三黄鸡和古凤肉鸭”等8个培训示范基地进行实地观摩学习,使村党组织书记在新农村建设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同时围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需求,2011年组织了各村党组织书记到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村书记的视野,转变了村书记的观念,增长了村书记的才干,提高了村书记驾驭农村工作的能力水平。

三是注重示范性典型带动。注重培育和挖掘先进典型,呈现亮点,找准关键点,大力宣传了大恩村以党员扶持农户的帮扶养殖模式;中村以党支部+培训+销售的模式;古凤村以党支部+农户+销售发展肉鸭养殖模式”,营造出“学典型、争先进”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引领作用,搭建了互相学习、交流和借鉴的平台。

通过培训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村支部书记科技素质的提高,增强了村支部书记的科技致富能力,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落实待遇“用”

落实“一定三有”,立足“留得住”,解决“劲不足”的问题。一是要提高政治待遇。2011年我们建立了村党组织书记列席乡

(镇)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不断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让他们感到有干头、有奔头。同时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为他们建言献策、发挥作用搭建平台,现在我镇12名村支书中有县党代表5人,县人大代表1人,镇党代表10人,镇人大代表7人。2011年我们还加大了评选评优表彰力度。在7.1和年终对在创先争优和三级联创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表彰,有5名村支书获取了县级以上表彰。镇是一个城乡结合部,重点建设项目多,为了充分发挥村支书在项目建设中的作用,由村支部提名,经镇党委考核,2011年换届结束后,镇党委、政府还任命了11个村支书助理、村主任助理。

二是提高村支部书记的待遇,激发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热情。村支书除了每月领取工资700元外,我们还在年终进行考核,对一、二类村的村支书,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

三是要实施养老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着眼于建立于现职、离任为一体的农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镇党委、政府对离任年满60周岁的村(社区)干部给予生活补贴,让他们的生活无后顾之忧,并建立健全了农村干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对现任的脱产干部每人每年交100元的养老保险。半额干部每人每年交50元养老保险。大恩村原村支书卢柱森病重期间,我们多次探望并组织干部群众为他捐款2万多元。

四、健全制度“管”

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五个好”为目标,我们探索建立了以下监督管理制度。使全镇农村干部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有效促进了村党支部书记增强工作主动性、增强为民服务意识。

一是“责、权、利”相统一、“绩、奖、惩”相挂钩。2011年我们制定出台了《镇村(社区)干部政绩量化管理责任状》和《镇2011年村(社区)干部政绩管理办法》,把新农村建设、基

层党组织建设等工作进行细化分解,内容包含多个单项的责任目标体系,并以百分制的形式对每项工作进行量化分解。年初各村根据责任目标体系和新农村建设要求,制定具体的工作任务目标,将各项工作目标逐一分解落实到每名村干部身上,并突出村党组织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与镇党委签订目标责任状,建立考核台帐,实行目标量化跟踪管理。

二是建立“双向述职”制度,加强考评监督。年初,村党组织书记向乡镇党委和村居党员群众公开承诺事项。年中和年终,村党组织书记把完成的工作任务情况分别向乡镇党委和本村群众述职,镇党委对村党组织书记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三是建立党务、村务定期公开制度,实行民主监督。变“干部公开什么村民就看什么”为“群众想知道什么干部就公开什么”,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并接受满意度测评。

四是建立诫勉谈话制度,强化日常监督。乡镇党委对存在一般性问题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进行提醒谈话,对有违纪苗头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警示谈话,对轻微违纪够不上组织处理的村党组织书记限期整改,由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和纪委书记对其进行跟踪督查,对目标考核排名靠后、群众满意度不高、民主测评不称职的及时予以调整。

五是建立健全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进一步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定期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专项审计工作,审计结果通过适当方式及时公开,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一年来,从放开视野、加强培养、健全制度、保障待遇入手,坚持选、育、管、激不放松,我们着力打造了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一是调动了农村干部积极性、主动性。换届时,许多在外打工青年、农村致富能手纷纷竞选村干部;二是提升了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新的竞争机制使农村支部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三是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2011年,我镇各村支部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一大批农村党员成为了 “五带头”的优秀党员,特别是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主力军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了市、县座落在镇的重点项目15个,完成征地12645亩,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的对接互动,大力推动了我镇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农民增收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第五篇: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按照中央1号、6号文件的要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技促进农业发展的机制,尽快提升国家级科研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骨干作用和引领能力,立足中国农科院职能定位和优势特色,坚持以“服务产业重大科技需求、跃居世界农业科技高端”为使命,以“建设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为目标,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放合作,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全面提升创新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中国农科院成立于1957年,是中央级综合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在长期的科技创新实践中,以科研任务带动学科建设,逐步形成了服务于产业需求的重点研究方向和独具特色的学科体系,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科研方向不稳、基础研究薄弱、领军人才短缺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着力解决。

总体思路:围绕“两大使命”、“一个目标”,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统领,以学科体系建设为主线,以突破重大科技命题为导向,突出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人才团队,着力提升基地平台能力,巩固拓展国际合作空间,加快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农业科研大联合、大协作,更加凸显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地位与作用。

基本原则:

——坚持学科规律,服务产业需求。瞄准学科前沿,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制度体系和支撑体系,推进全院三级学科体系建设,支撑关键技术持续研发,支撑重大集成技术持续攻关,提升科技持续服务产业的能力。

——坚持机制创新,优化资源利用。建立开放竞争流动的用人机制,服务需求和协同创新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转化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科技资源,整合优化增量与存量科技资源,合理衔接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

——坚持协同创新,拓展开放合作。广泛凝聚力量,推进跨学科领域协作,深入开展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深度挖掘国际科技资源,多渠道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升国际化水平。

——坚持整体设计,稳步推进实施。摸清家底、科学规划、充分论证,统筹部署。广泛动员,统一认识,积极协调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关系,试点先行,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主要任务

系统考虑产业需求、国际前沿和研究基础,顶层设计全院“学科集群-学科领域-研究方向”三级学科体系,形成了8大学科集群、136个学科领域及292个重点研究方向,确立了需要培强的55个具有相对优势的学科领域、培优的57个传统特色学科领域、—2— 培植的24个新兴学科领域。围绕学科体系,重点提升创新能力,主要开展以下四项工作:

——持续开展科技攻关

按照学科发展方向和重大科技创新需求,坚持基础研究选项与重大技术攻关相衔接,坚持创新工程与现有科技计划任务相耦合,科学选择科研任务。其中,60%用于支持基础性工作和基础研究,40%用于支持重大技术创新。

基于292个重点研究方向,明确各重点研究方向内若干重点任务,长期稳定开展研究活动。跨学科方向凝炼战略性、长周期、大协作的重大科技命题,开展联合攻关,寻求重大突破和提升。

——调整优化人才团队

科学设置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类岗位序列。根据学科体系重点研究方向,一个重点研究方向组建一个科研团队,每个科研团队由首席科学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组成。根据《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岗位聘用管理办法》,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

——建设完善科研条件

综合性与专业性基地并举,院地共建共享、农科教产学研结合,在农业主产区和典型农业生产生态区域,重点建设北京通州、河南新乡、海南三亚等综合性试验基地,大力提升专业性基地科研服务保障能力,形成完善的试验基地网络。加强重大科技设施、科技平台和仪器设备建设,形成健全、开放、共享的服务管理模式。

—3—

——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把握世界农业科技发展趋势,围绕学科建设,针对薄弱环节,广泛开展国际合作,重点培优传统特色学科领域、培植新兴学科领域。加强农业遗传资源、智力、技术及其标准的引进,建立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和联合研究中心,加强科技资源战略储备。

三、组织管理

建立院为统领、所为基础、共建共管、分级负责的创新工程管理新机制,科技上突出创新、管理上强化改革,提高院所自主创新活力、整体运行效率和投入产出率。

——咨询机构

成立院科技创新工程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会是创新工程的战略咨询机构。主要职责是:对科技创新方向、重大科研任务、体制机制创新等提出指导意见,对创新工程重大事项等提出决策建议,协调重要科技资源使用。委员会成员由中农办、财政部、农业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国际著名科学家组成。

——决策机构

建立院科技创新工程管理中心,中心主任由院长担任。中心是创新工程决策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科任务审定、人才招聘引进、统筹条件平台建设和国际合作等重大事项的审议,拟定创新工程目标任务书,开展绩效考评工作。中心下设绩效管理办公室,独立负责绩效管理工作。中心日常工作依托现有院机关部门开展。

—4— ——执行机构

院属研究所是创新工程各项任务的管理执行机构。研究所负有创新工程各项任务的管理执行责任,法人代表是管理执行的第一责任人。按照《创新工程目标任务书》组织开展科学研究、科研团队建设、条件保障、绩效评估等工作。研究所成立创新任务执行专家组,由研究所主要管理人员、各科研团队首席科学家组成,民主协商重大事宜。

——科研团队

科研团队是创新工程任务的实施单元,实行首席科学家负责制。根据岗位设置要求和相关规定,首席科学家具有自主选择、组建、调整科研团队的权力,决定团队内部绩效奖励和分配等。首席科学家对研究所负责,按照任务书完成任务,接受监督考核和民主评议。团队成员享有进修、交流、提高等权益,负有团结协作、保护知识产权等义务。

支持建立首席科学家联盟制度,促进团队间交流合作。

四、人才选用和条件保障

建立创新人才聘用、培养、使用和激励制度,形成卓越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大条件支持保障力度,持续增强创新力。

——岗位设置

遵照“按需设岗、按岗聘人、岗位固定、人员流动”的原则,合理设置科研、技术支撑和管理三个序列的创新岗位,创新岗位人数一般不超过正式在职职工人员数的60%。科研团队由首席科—5—

学家、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构成。技术支撑团队和管理团队创新岗位根据需要合理设置。

——人员聘用

首席科学家由研究所遴选后,向创新工程管理中心推荐。在充分吸纳农业部业务司局、行业学会、知名专家意见基础上,由中心研究确定人选。由研究所与首席科学家签订一年试用期合同。试用期满,经研究所考核合格、中心审定通过后颁发聘书,聘期一般为五年。从院外引进的人员,试用期考核合格后可纳入研究所管理。

骨干专家和研究助理由首席科学家根据标准和规定程序组织公开选聘,实行动态管理。

技术支撑和管理创新岗位人员由院所根据相关办法公开选聘、动态管理。

——条件保障

研究所负责科研团队、技术支撑及管理团队的条件保障,包括学术权力、实验试验条件、办公条件、生活待遇等。

研究所享有以下权益:(1)申报重大条件建设项目优先权。(2)财政资金管理权。(3)创新工程投入形成资产的所有权。(4)创新工程科研活动形成的知识产权所有权。

——绩效奖励

创新工程实行“三元结构”工资制,建立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6—

五、绩效考评

建立两级绩效考评制度:财政部农业部对中国农科院考评,中国农科院内部考评。

财政部农业部组织考评。根据创新工程建设进度安排,实施“3+5+5年”的阶段性考评。重点考评机制改革、创新能力提升、决策咨询服务等阶段性目标的完成情况。考评结果应用于绩效预算。

中国农科院内部考评。建立院、所、团队“一年一监测、三年一评估、五年一考核”的分级分期绩效考评制度。绩效管理办公室、研究所、科研团队按照规定分别进行独立考评。考评结果与目标校正、动态管理、绩效预算等直接挂钩,并直接应用于现代院所综合评价。

——绩效管理办公室组织考评

绩效管理办公室受院科技创新工程管理中心主任委托,负责建立科学合理、符合中国农科院实际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进行制度化设计,并进行动态调整;负责院对研究所的考评;指导研究所对科研团队的考评。

对研究所的考评主要是监测创新任务执行情况。中期评估主要围绕绩效目标校正、实现目标执行能力,以及团队工作状态和研究所保障程度等进行评估。期满考核主要围绕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科研成果水平或重大突破,以及团队创新持续力等进行全面考核。按要求提出绩效考评报告,为中心决策提供支持。

—7—

——研究所组织考评

研究所负责对科研团队的首席科学家和科研团队进行考评。主要考评科研、国际合作等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团队凝聚力、创新力建设状况,以及财经纪律遵守与预算执行情况等,提出考评报告,报中心备案,交首席科学家落实有关整改意见。对技术支撑和管理序列创新岗位人员的考核,由院所制定办法组织实施。

——科研团队内部考评

科研团队内部考评,由首席科学家根据科研岗位职责和创新任务,对科研团队成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考核,明确绩效奖励,并对成员的努力方向给予具体指导。首席科学家接受团队成员的民主评议。

六、进度安排

科技创新工程先行试点,按“3+5+5年”梯次推进,全面实施。2013-2015年为试点探索期,2016-2020年为调整推进期,2021-2025年为全面发展期。

(一)试点探索期:2013-2015年

试点期的主要任务是机制创新,逐步建立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人才团队建设、科研管理等考核、评价、激励新型管理制度,优化资源配置。选择试点研究所及其创新团队,由点到面、点面结合,注重探索、积累经验,落实创新岗位人选,分期分批启动实施创新工程各项建设任务。

—8— 2013年的主要任务:(1)组建创新工程组织管理机构。(2)择优启动6个研究所、100个左右重点研究方向。(3)招聘组建100个左右科研团队。(4)论证并启动3个左右重大科技命题。(5)制定以绩效考评为核心的相关制度。(6)完成基地平台布局、192个重点研究方向和国际合作全球战略布局前期预研。

(二)调整推进期:2016-2020年

开展试点期绩效评估与总结工作,校正优化创新工程目标任务,全面落实各项新型管理制度,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合作等各项工作,创新机制更具活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充分发挥中国农科院改革排头兵、创新国家队、决策智囊团的职能定位和作用,基本建成“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

(三)全面发展期:2021-2025年

健全完善国际领先的农业科研组织方式,凝聚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建立完善一批世界领先的创新平台,建立完善遍布全球的科技合作网络。运行机制更加高效、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效益更加显著、创新人才竞相涌现,自主创新和服务产业能力大幅提升,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农业科研院所行列,引领农业科技发展。

—9—

下载“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书记创新工程”实施方案[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治区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自治区创新团队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为贯彻全国和全区科技大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宁夏的决定》......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吉发[2003]13号文件精神,加快实施人才兴业战略,加强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分公司党建创新“千百万”工程实施方案

    分公司党建创新“千百万”工程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号)关于印发《*市党建创新“千百万”工程实施方案》的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我分公司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社区党建项目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社区党建项目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社区党建项目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社区党建项目创新工程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我社区党组织建设创新项目管理工作,确保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工作落......

    书记大走访实施方案

    陆杨村深入开展“村书记带头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

    书记大走访实施方案

    葛发【2011】63号葛集镇深入开展“镇村书记带头大走访”活 动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加强和改进......

    工业工程-第二课堂与创新学分实施方案

    山东工商学院 第二课堂学分与 创新学分实施方案 (工业工程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教研室 2005年10月 工业工程专业第二课堂学分与创新学分实施计划 一、目的 为全......

    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实施方案(修订)

    省科协《科技创新源泉工程》实施方案(修订)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突出社会需求和绩效导向,紧紧围绕“四服务”和深化学会改革,适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需求,促进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