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整理笔记yjy

时间:2019-05-14 22:5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全管理整理笔记yjy》,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全管理整理笔记yjy》。

第一篇:安全管理整理笔记yjy

第一章 绪论

安全的定义: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不利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包括健康状况)及其保障条件。其

一、安全是指客观事物的危险程度能够为人们普遍接受的状态。

其二、安全是指没有引起死亡、伤害、职业病或财产、设备的损坏或环境危害的条件。

其三、安全是指不因人、机、媒介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系统损失、人员伤害、任何受影响或造成时间的损失。安全管理是管理者对安全生产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宏观安全管理保障和推进安全生产的一切管理措施和活动,泛指国家从政治、经济、法律、体制和组织等各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活动

微观安全管理经济和生产管理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所进行的具体安全管理活动 广义安全管理一切保护劳动者安全与健康、防止国家财产受到损失的管理活动,不但要防止劳动中的意外伤亡,还要对危害劳动者健康的一切因素进行抵制(尘毒、噪声等„)

狭义安全管理在生产过程或与生产有直接关系的活动中防止意外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管理活动

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区别:管理追求效率,强调目的;安全管理则是在保证安全目标实现的前提下,对达到安全所需的人、物、信息、环境、时间等要素进行科学有效地协调和配置

安全管理学就是以社会、人、机系统中的人、物、信息、环境等要素之间的安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合理有效的配置诸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系统中安全状况的持续实现,保证人类社会活动中的安全生存、安全生活、安全生产。

基本任务: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原理,探讨、揭示我国安全管理活动的规律,建立健全我国安全管理机构体制和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安全管理学特点:系统性、决策性、前瞻性、综合性、交叉性、实用性 安全管理的性质:长期性、科学性、层次性、预防性、专业性、群众性

美国职业安全卫生工作:

1、改善劳动条件,防止工伤事故,主要靠企业实施。政府依靠立法和监督检查来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2、重视安全卫生教育;

3、重视开发新技术、使用新设备,开展安全科学研究工作。日本政府为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采取的主要对策:①建立劳动安全卫生的组织领导和监督体制;②加强立法,建立劳动安全卫生法规体系;③制定劳动灾害防治计划;④加强对企业的安全卫生行政管理和监督指导;⑤推进安全卫生教育;⑥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设备的更新,积极发展劳动安全与卫生的科学研究;⑦重视发挥工伤事故防止团体的作用;⑧开展群众性的安全卫生运动 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四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安全管理的作用:有效预防事故、有效控制事故、减少事故损失、保证良好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第二章 安全管理学理论基础概述

科学管理理论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提倡职能制):

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合理的日工作量---时间、动作的研究;

2、必须为每项工作选择“第一流的工人”—能力最适合+愿意做;

3、标准化管理---从作业方法、材料、工具、设备、作业环境等方面实施标准化管理;

4、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5、强调雇主与工人合作的“革命精神”;

6、主张计划与执行相分离

亨利·法约尔(管理理论之父)一般管理理论:

1、从经营职能中独立出管理活动:技术、商务、财务、安全和会计五大职能+管理;

2、教育的必要性

3、五大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十四项管理原则:劳动分工,权力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人员的报酬,集中,等级制度,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韦伯(组织理论之父)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理想并非最合乎需要的,而是目前条件下最有效、最合理的组织形式。特点:

1、明确的分工;

2、自上而下的等级关系;

3、人员的任用;

4、职业管理人员;

5、遵守规则和纪律;

6、组织中人员之间的关系。这种高度结构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进行强制控制的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可靠性 方面优于其他形式。行为科学理论

1、梅奥的霍桑实验;

2、人际关系学说

3、有关行为科学的理论 P17 霍桑实验:实验阶段:

1、工厂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实验

3、谈话研究

4、观察实验 霍桑试验结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意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

行为科学:P18广义:研究人(以至于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多种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同义语,是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在内的学科群。狭义:运用以上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边缘性科学

事故: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故的特点:因果性,偶然性、必然性和规律性,潜伏性、再现性和可预测性。

国标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中,将事故类别划分为20类: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压力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海因里希连锁理论(多米诺骨牌理论):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事件的连锁,并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5个因素:遗传及社会环境M;人的缺点或失误P;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H;事故D;伤害A。

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要移去中间的骨牌H,从而终端事故连锁的进程,避免伤害的发生。

海因里希法则(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1:29:300)的意义:要消除重伤事故,必须从消除大量的无伤害事件着手。

瑟利模型:在事故的发展过程中,人的决策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人对危险的感觉阶段、认识阶段和响应阶段。6个问题,即

1、危险的出现(或释放)有警告吗?

2、感觉到这个警告吗?

3、认识到了这个警告吗?

4、知道如何避免危险吗?

5、决定要采取行动吗?

6、能够避免危险吗?

博德事故因果连锁理论:管理缺陷;个人及工作条件的因素;直接原因;事故;损失。亚当斯事故因果连锁理论:P26 核心:对现场失误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吉布森和哈登从能量观点出发:人受伤害的原因只能是某种能量向人体转移,而事故则是一种能量的异常或意外释放。

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使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破坏的原因因素。

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系统归因理论(危险源理论)重在解释事故发生的原因。

系统的六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管理的基本原理—系统原理: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用系统论的观点、理论和方法来认识和处理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系统原理的原则:

1、动态相关性原则;

2、整分合原则;

3、弹性原则;

4、反馈原则;

5、封闭原则。—人本原理:是指管理者要达到组织目标,一切管理活动都必须以人为中心,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发挥为核心的动力来进行。

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1、动力原则;

2、能级原则;

3、激励原则。

—预防原理: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并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1、偶然损失原则;

2、因果关系原则;

3、3E原则;

4、本质安全化原则。3E原则,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和法制(Enforcement)对策

—强制原理: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为,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生产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应用强制原理的原则: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责任原理:管理工作必须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明确规定组织各级部门和个人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责任。

第三章 安全文化

“三双手”:既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手—安全机器装备、工程设施等;看不见但摸得着的手—安全法规、制度等;既看不见又摸不着的手—安全文化、习俗等;其中安全文化是最重要的手。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安全文化建设目标:

1、全面提高企业全员安全文化素质;

2、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水平和层次;

3、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4、树立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

杜邦公司文化建设:自然本能反应、严格监督、自主管理、团队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员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安全物质文化的建设,安全制度文化的建设,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设,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

第四章 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管理计划方法:通过安全管理计划来使决策具体化;谋求安全管理系统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决策目标之间动态平衡,以实现安全管理决策所确定的各项安全目标—中心环节。

三个特征:必须和未来相关;必须与行动有关;必须由某个机构负责实施——行动方案 为什么说安全管理计划是一种安全管理职能?

确定安全工作目标的需要;安排人财物的需要;人力资源协调的需要;安全活动有序进行的需要 作用:

1、是安全决策目标实现的保证;

2、是安全工作的实施纲领;

3、能协调合理使用一切资源。内容三要素(主体):目标、措施、步骤

安全管理计划的形式:按时间顺序:长、中、短期计划(10,5,年度和季度);按内容:安全生产发展计划、安全文化建设计划、安全教育发展计划、隐患整改措施计划、班组安全建设计划等;按计划性质:战略、战术;按计划具体化程度:安全目标、安全策略、安全规划、安全预算等;按管理形式和调控程度:指令性(强制、权威、行政)、指导性(约束、灵活、间接调节);按程度:高层(战略、全局)、中层(战术、业务)、基层(执行)

计划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要求:系统性、科学性、统一性、政策性、相对稳定性。

指标体系分类: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考核指标和核算指标、指令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单项指标和综合性指标。

*编制原则(主观和客观符合性的保证):科学性、统筹兼顾、积极可靠、弹性原则、瞻前顾后、群众性。编制方法:定额法、系数法、动态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综合平衡法。安全决策贯穿于整个安全管理过程,是安全管理的核心。

决策水平直接影响管理水平和效率。-要求:决策正确、合理、经济、高效

**安全决策的含义:针对特定安全问题,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拟定各种安全行动方案,并从中作出满意的选择,以更好地达到安全目标的活动过程。

安全决策是一个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安全科学研究的一个过程;需要要达到一个目标;要付诸实施;核心是优选;考虑实施过程中的不断变化,还要考虑社会效果;需要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确定型安全决策具备4个条件:存在决策人希望达到的一个明确的安全目标;只存在一种确定的自然状态;存在着可供安全决策人选择的两个及以上 的行动方案不同的行动方案在确定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风险型安全决策具备5个条件:存在决策人企图得到的一个明确的安全目标;存在着可供安全决策人选择的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存在不以安全决策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两个以上的自然状态;不同的行动方案在 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未来出现哪种自然状态,决策人不能确定,但是各种自然状态出现的可能性,安全决策人可以事先预先估计或计算出来。—与非确定型安全决策的区别。安全决策的特点:程序性、创造性、择优性、指导性、风险性。

安全决策的地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决定企业的安全发展方向、轨道及效率;是各级安全管理者的主要职责;贯穿安全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安全决策的原则:科学性、系统性、经济性、民主性、责任性:谁决策谁负责—执行和后果两方面

安全决策的步骤:

1、发现问题;

2、确定目标;

3、拟定方案;

4、方案评估;

5、方案优选。P75 图4-1 安全生产决策的基本方法:头脑风暴法、集体磋商法、加权评分法、电子会议法。

安全管理组织应具备:

1、明确目的;

2、有承当职责的人群—机构:健全,职责明晰、高效;

3、有系统结构规范和控制组员的行为---体系建立。

安全管理组织的具体要求:合理组织机构;明确的责任和权利;人员选择、配备;规章制度制定、落实、完善;信息沟通;与外界协调。

安全管理组织的基本构成:安全工作指挥系统、安全检查系统、安全监督系统。

**P78图4-2 安全管理组织的设计任务:清晰的组织结构,明确职责、职能和职权范围、编制职位说明书

设计的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控制幅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柔性经济原则:少人、少层、少时间 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结构、职能制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矩阵制结构、网络结构。

安全专业人员的职责:

1、定期向主要负责人提交书面安全生产意见,编制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目标、计划、安全措施及经费列支计划;

2、制定和提出事故预措施,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应急管理、工伤保险管理、安全操作规程、隐患整改方案并监督实施;

3、定期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处理发现的隐患;

4、组织和参与事故抢救、调查、处理、统计工作;

5、组织、指导宣贯工作、开展安全活动

安全管理组织的约束和保障:安全规章制度的约束、安全文化的约束、绩效考核保障、安全投入保障 安全激励:利用人的心理因素和行为规律激发人的积极性,增强其动机的推动力,对人的行为进行引导,以改善其在安全方面的作用,达到改善安全状况的目的。

应用激励原理的注意点:

1、时效性;

2、可接受虚拟的激励,但短暂;

3、非良性刺激对部分人起作用;

4、也可用于负面;

5、适度的反刺激---激将法、惩戒;

6、过度的正、反刺激,有副作用甚至后果恶劣。安全激励理论基础:

内容型激励理论:激发动机的诱因—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双因素理论:保健—激励

3、成就需要激励理论:权力、交往、成就

过程型激励理论: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

1、弗鲁姆—期望理论;

2、海德—归因理论;

3、亚当斯—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薪酬分配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员工积极性影响。

行为改造理论:激励目的—

1、强化理论:肯定、否定

2、挫折理论:如何解决阻碍、挫折,调动积极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求(社交)、尊重、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 安全控制的基本策略:

1、建立本质安全型系统;

2、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

第五章 安全目标管理

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组织作用、激励作用、计划作用、控制作用 目标管理的特点:是面向未来的管理、是重视成果的管理、是自主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的特点:

1、是重视、激励、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管理;

2、是系统、动态的管理

安全目标管理的意义:

1、调动领导和职工的积极性;

2、有利于责任制落实,把责任制转化为对目标的追求;

3、有利于改善职工素质,提高管理水平;

4、有利于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和现代管理方法的推广运用。安全目标管理是宏观的、高层次的、综合的科学管理方法。

安全目标管理的步骤:安全管理目标的制定、建立安全目标体系、实施、成果的考核评价。安全目标制定原则:科学预测原则、职工参与原则、方案优选原则、信息反馈原则。安全目标方针内容:简明扼要、激励人心、数字化—奋斗方向和行动纲领 目标实现保障措施:薄弱环节、关键装置、重点部位 安全目标的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监督与协调 目标考评原则:公开公正、自我评价与上级评定相结合、成果与综合评价相结合、考评标准简化、优化

第六章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HSMS)

基本思想:以人为本,遵守法律法规,风险管理,持续改进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的核心是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根源即危险源,强调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来达到控制事故、实现系统安全的目的。

戴明循环(PDCA循环)即P—计划(plan)、D—行动(do)、C—检查(check)、A—改进(action)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由五个一级要素,即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运行与实施、检查与纠正措施及管理评审,下分17个二级要素。

OHSMS建立的步骤与方法:学习与培训、初始评审、体系策划、文件编写、体系试运行、评审完善。策划工作主要包括:

1、确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

2、制定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目标及其管理方案;

3、结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进行职能分配和机构职责分工;

4、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和各层次文件清单;

5、为建立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准备必要的资源。

OHSMS认证的程序:认证申请及受理、审核策划及审核准备、审核的实施、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审批发证、认证后的监督和复评。

OHSMS特点:系统性、先进性、持续改进、预防性、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

OHSMS作用:

1、全面规范、改进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保障企业员工的职业健康与生命安全,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

2、改善与政府、员工、社区的公共关系,提高自己的声誉;

3、防止安全管理失误、漏洞的发生,消除第三类危险源;

4、有利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标准与国际接轨,克服产品及服务在国内外贸易活动中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5、有利于提高企业安全与卫生等级,降低企业职工职业安全和健康的保险成本;

6、有利于提供持续满足法律要求的机制,降低企业风险,预防事故发生;

7、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全民安全意识。

第七章 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的新发展

5S管理方法: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两类伤害: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超过局部或全身性的损伤阈值的能量产生的;第二类伤害是由于影响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

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

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6、防止能量蓄集的能力

“一遵二反三落实”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督与协助企业行政部门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与协助行政部门落实预防伤亡事故的各种措施,组织落实人人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做一件好事活动

三级安全教育:厂级教育、车间教育、班组教育

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的作业

安全管理对策:安全检查:查思想、查管理、查隐患、查整改;安全审查:可行性研究审查、初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审查;安全评价

三同时: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

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灾难性事件: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行终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制定应急计划的步骤:(1)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评估所涉及的危险。(3)任命应及计划实施负责人。(4)应急计划制定。(5)计划的批准,(6)人员培训,(7)应急演习,(8)计划的修改,及时沟通。

应急计划的内容:1)指导方针2)目的3)人员安排4)控制中心5)消防设备设施6)灾难性事件分类及描述7)厂区分布图8)医疗设备设施9)安全区分布10)疏散路线11)通讯12)应急关闭13)外来人员控制14)安全保卫15)回复与修理16)运输17)培训18)应急设施19)个体防护设备20)应急计划制定21)资料保护。

1、预期型管理法:预期型模式是一种主动、积极地预防事故的对策,是现代安全管理对策的重要方法和模式。基本技术步骤:提出安全或减灾目标─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主要问题─制定实施方案─落实方案─评价─新的目标。

2、0123管理法:0-重大事故为零的管理目标;1-第一把为第一责任;2-岗位、班组标准化的双标建设;3-全员教育、全面管理、全线预防的"三全"对策。

3、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别人伤害

4、四全管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人人、处处、事事、时时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5、5S管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

6、定置管理:人物应当出现在该出现的地方

7、三点控制:危险点、危害点、事故多发点

8、八查八提高:一查领导思想,提高企业领导的安全意识;二查规章,提高职工遵守纪、克服"三违"的自觉性;三查现场隐患,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程度;四查易燃易爆危险点,提高危险作业的安全保障水平;五查危险品保管,提高防盗防爆的保障措施;六查防火管理,提高全员消防意识和来火技能;七查事故处理,提高防范类似事故的能力;八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是否经常化和制度化,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9、三负责制:向上级负责,向职工负责,向自己负责

10、无隐患管理法:零事故、零容忍

11、精细化安全管理:精细分工,责任考核;

标准化的精细管理系统:定标、认标、贯标、兑标、调标、对标、升标 5E标准体系:即每人(Everybody)、每事(Everything)、每时(Everytime)、每物(Everyone)、每处(Everywhere)走动式管理系统:巡查区域、路线、次数、时间、*标准

三项制度:手指口述、安全确认、三三整理(整理情绪、整理环境、整理隐患)

12、五想五不干:安全风险没想清楚不干、安全措施没想完善不干,安全工具没想到位不干、安全环境没想周全不干、安全技能没想仔细不干。

安全素养:意识决定态度,能力决定水平。

13、一法三卡管理法:一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

三卡:职业危害警示卡、危险物品信息卡、安全检查提示卡

(ABC)联系人(承包人)制度:检修“ABC”管理法:各行各业企业都要定期大、小检修。检修期间,人员多、杂、检修项目多、交叉作业多等情况给检修安全带来较大的难度。为确保安全检修,利用检修“ABC”法,把公司控制的大修项目列为A类(重点管理项目),厂控项目列为B类(一般管理项目),车间控制项目列为C类(次要管理项目),实行三级管理控制,A类要制定出每个项目的安全对策表,由项目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公司安全执法队“三把关”;B类要制定出每个项目的安全检查表,由厂安全执法队把关;C类要制定出每个项目的安全承包确认书,由车间执法队把关。

14、KYT危险预知活动:K—危险(Kiken),Y—预知(Yochi),T—训练(Training)

SST培训

安全体感培训

15、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OHSMS要素构成:一级管理要素(7个):5.1领导和承诺;5.2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5.3规划(策划)5.4组织结构、资源和文件5.5实施和运行5.6检查和纠正措施5.7管理评审。二级管理要素(23个)HSE管理体系:一级要素(7个)5.1领导和承诺5.2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5.3策划5.4组织机构、资源和文件5.5实施和运行5.6 检查和纠正措施5.7管理评审。二级管理要素(25个)

第十章 事故调查工作对于安全管里的重要性可归纳为:最有效的事故预防方法;为制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揭示新的活未被人注意的危险;可以确认管理系统的缺陷;是高效的安全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2 事故调查的准备:调查计划,人员组成及培训,调查的物质准备。3 事故调查的具体步骤,事故现场的处理,事故现场的勘察,人证的保护与问询,物证的收集与保护,事故现场照相,事故现场图和表格,典型事故的现场勘查。

事故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1)深入调查、掌握大量的具体资料;2)反映全面,提示本质,不做表面或片面文章;3)善于选用和安排材料,力求内容精炼,富有吸引力

第十一章

1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安全技术,安全教育,安全管理。3E原则 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防止人的失误能力;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失误或者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防止能量蓄积的能力。3 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态度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

一遵二反三落实:教育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反对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监督与协助企业行政部门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监督与协调企业行政部门落实预防伤亡事故的各种措施,组织落实人人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做一件好事活动

5特种作业: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身,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重大危害的作业

三级安全较能:厂级,车间,班组

安全管理对策:安全检查,安全审查,安全评价

6三同时 建设项目中职业安全与卫生技术措施和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三同时安全审查验收包括可行性研究审查,初步设计审查,竣工验收审查。

7保险: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想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和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责任的保险行为。

第十二章 灾难性事件:在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行终止,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意外事件。2 制定应急计划的步骤:(1)评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2)评估所涉及的危险。(3)任命应及计划实施负责人。(4)应急计划制定。(5)计划的批准,(6)人员培训,(7)应急演习,(8)计划的修改,及时沟通。应急计划的内容:(1)指导方针(2)目的(3)人员安排(4)控制中心(5)消防设备设施(6)灾难性事件分类及描述(7厂区分布图(8)医疗设备设施(9)安全区分布(10)疏散路线(11)通讯(12)应急关闭(13)外来人员控制(14)安全保卫(15)回复与修理(16)运输(17培训(18)应急设施(19)个体防护设备(4)应急计划制定。(20)资料保护。

4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能量或危险物质的设备,设施或场所。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使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限制措施失效,破坏的原因因素。

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十三章 系统安全:在系统的寿命周期的所以阶段,以使用效能,时间,成本为约束条件,应用工程和管理的原理,准则,技术,使系统获得最佳的安全性。系统安全的主要特点:1早:在系统设计和构思阶段分析整个系统寿命的安全问题2快:由于早期设计,只对图纸加以修改,比在试验甚至使用阶段发现问题后在采取措施快。3省:只需对图纸修改,比试验,生产后发现问题省的多。4好:通过设计方案的选择,保证安全性,比在产品投入使用后附加安全装置效果要好得多。5接口:子系统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系统安全管理:确定系统安全大纲要求,保证系统安全工作项目和活动的计划,实施与完成与整个项目的要求相一致的一门管理学科。4 全寿命周期六个阶段:(1)技术指标论证阶段,(2)方案论证及初步设计阶段,(3)工程研制阶段,(4)生产阶段,(5)使用和保障阶段,(6)报废或退役处理阶段。

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员工在预防事故,抵御灾害,创造安全文明的工作环境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模式:安全物质文化的建设,安全制度文化的建设,安全精神文化的建设,安全行为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精神文化。

第六章 全法规:是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有关法令、规程、条例规定等法律文件的总称。“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五项规定“:规定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和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五方面加强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篇:我的安全管理心得笔记

我的安全管理心得笔记

1、企业的安全人主要任务有三:一是取得最高管理层的支持,这需要安全人有统筹规划及说服能力;二是让其他部门参加到安全管理中,这需要安全人具有沟通协调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三是教育和引导员工,这需要安全人对现场熟悉,理解员工真实想法,说实话办实事,既要生动具体,又要一定的权威性。

2、安全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多彩,用员工喜闻乐见的方式,紧扣当前热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有:安全晚会,安全运动会,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读书月,安全谜语竞猜,安全家书,安全征文,安全电影节,安全摄影,安全秀......发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安全延伸到企业的每个角落

3、安全检查中最易犯的错误是走过场,对细节关注不够,这一方面是技能知识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责任心不够。如何改善?首先是将检查人员培训和传带为安全专业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帮助检查人员理解安全程序和规定;其次要对检查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精神奖励为主,更多培训晋升机会,物质奖励为辅。

4、推行一个新的流程和管理措施的时候,开始都会面临质疑和不配合的情况,作为安全人如何打破这种不利局面?首先树立正确的心态,质疑和不配合是正常的,因为不了解所以恐惧和怀疑;其次要取得最高层的支持至少是默许;另外要发动和鼓励积极参加者,做事才有话语权,造势,扩大影响力,带动后进入者。

5、安全人最怕先入心态,对别人的建议和做法始终保持质疑:这个不符合我们企业的实际情况,那个我们很难执行,你讲的我都知道,只是太理想化了,等等诸如之类。原因可能有二,一是确实没见过高水平的安全管理实际应该是如何,缺乏了解,有点孤陋寡闻;其次是推行难度有点大,畏难情绪和不愿改变自己。

6、安全管理也是用心管理,用心管理的精髓:1 即使你不同意我的意见,也不要轻易否定我;2 承认别人的伟大之处;3 同理心;4 对事不对人;5 双赢多赢。

7、安全沟通的要与不要:要----鼓励参与;展示愿意接受意见;灵活但不做一个容易被左右的人;听取而不只是听;一起解决问题;获取所有事实;愿意进行不舒服或者不受欢迎的话题或者问题;为人坦诚,让人们知道你的真正想法和感觉。不要----预先判断人或者情形;营造非赢即输的情形;作出“命令式”的陈述;向人发号势令;使用别有用心的问题;使用讽刺;使用“我告诉过你”;不同情理;争论。

8、作为安全人成功听取别人意见的基本要素:1 看着人,保持目光接触;2提问(实际的问题和开放的问题);3 不要打断别人的想法;4 不要远离主题;5 锻炼控制自己的情绪(听完别人的话,不要被言论激怒);6响应性听取,用手势和表情作出反应,提供视觉和口头反馈,听取时同时阐明。现场安全辅导----“一分钟赞扬”和“一分钟快速纠正”。

一分钟赞扬示例:“你的点检表做得真好,每天都有记录,而且非常具体”,“你没有带手套操作钻床,感谢你遵守安全规定”,“今天早会上你讲的安全隐患,非常好,感谢你为安全做出的贡献”。正面反馈技巧:对员工做出的特定的有价值的工作表扬,强调效果:那个表现为

什么重要,有何贡献;表扬的场合要公开,言语发自内心。

“一分钟快速纠正”示例:“我觉得,如果能这样拿工具会更安全,工作也会更好”,“对不起,你没有佩戴安全帽不能进入现场,请佩戴好再工作”,“这样做也许很省事,但是风险很高,我给你示范一下”。快速纠正的技巧:培训的诀窍,对工作进行重新分配,改变优先级别。快速纠正的是错误行为,要从真心帮助员工的立场去讲解,必要时要示范。快速纠正的误区是态度粗暴生硬,呵斥员工,高高在上的法官姿态,将员工对安全的态度推向敌对抵触的反面。

第三篇:笔记-管理铁军

长建学院《管理铁军》

主讲老师:刘文举老师 【管理两句话】:

1、营造一切氛围做管理

2、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群人影响一

群人

【思考】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 赚钱有两种方式:

持续性赚钱和稳定性赚钱; 持续性赚钱核心要素:经营 解决企业:量、本、利问题--解决企业利润问题 稳定性赚钱核心要素:管理 解决企业:责、权、利问题--解决企业管理成熟度的问题

经营三要素:

1、战略

2、目标

3、资源 管理三要素

1、管理的思想

2、管理的工具-绩效考核

3、管理的执行 经营--偏向外部市场 管理--偏向内部员工

思考:营销和服务哪个更重要?

服务为营销服务; *管理为经营而服务

做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司的利润; 【臣

服】

1、臣服是一种角色:辅助上级

2、臣服是一种成就:成就上级

3、臣服是一种敬畏:对国家、法律、企业、信仰、客户、同事、家人以及自己的梦想和追求的敬畏

4、臣服是一种融入:只有臣服于团队才能融入团队(信仰、文化、价值观)

5、臣服是一种智慧

不臣服是因为更多时候选择了抗拒; 【劣根性思维】

1、当一个人取得业绩、成就的时候,很多人不是祝贺恭喜,而是存在怀疑,怀疑事情的真是存在性;这种思维叫做劣根性思维;

2、不公平是对弱者而讲的;

3、一个人值钱比挣钱更重要;

4、一个人的值钱和他在企业中解决问题的多少相关;

5、一个人挣钱是值钱的副产品; 【贵族性思维】

贵族性思维不是财富、不是权利,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贵族性思维体现形式】:

1、凡事与我有关(做到才有价值)

2、一说话就成就别人

3、一出现就给别人希望

4、一干事就让人有念想 承诺是一种勇气,兑现承诺是一种品德; 【战略性损失】

当一家企业和个人三年内的利润和销售额没有明显改变,那么这家企业和个人的竞争力正在慢慢消失;

新人怎样快速融入团队?  拥抱文化 拥抱礼仪分享:

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头左侧自然贴近;手不要拍、摸对方的背部(手略用力);

1、管理的过程就是决策的过程;

2、管理的过程就是下指令的过程;

3、管理的过程就是把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有机结合的过程;  招人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员工实现他的梦想,顺便实现企业和老板的梦想; 企业发展的过程

第一天上午作业:教材P215页 要求:

1、参照管理铁军4大作风、6大关系、10大信条

2、参照长松咨询高管的20大气质、15扇门

3、作出您公司的高管文化信仰及行为规范;团队信仰及行为规范;(形成PPT的形式)作业2,教材P216页 附注:销售部和事业部详细做; 未来公司3-5年的发展阶段

下午上课时间14:30分 14:10分回到会场进行讨论和分享

祝大家午餐愉快

下午上半场

业绩目标设定因素:

1.老产品,根据老产品的自然增长规律,推演出新老产品的业绩目标

2.新产品,因增加新产品而增加的业绩

3.新增加市场,因增加新市场而增加的业绩

4.新增加人力资本,因增加人而增加的业绩,参照过去人均产量(人均产量=销售额/业务员人数;人均产量=销售额/全员人数,建议选用第一种)推演方法: 1.按产品类别推演,每一个产品推一次

2.按部门推演,每一个部门推一次 3.按渠道推演 4.按区域推演 注意事项: 一、四种方法推演以后得出四个数据,找出相对可控数据,作为新目标,然后,分解到季度和月度及每个员工头上。

二、业绩目标设立,通常设立三级目标,一级目标,保底目标 两种计算方法

1.根据量本利平衡点设立 2.根据过去业绩的70%-80%设立 二级目标,平衡目标

根据正常业绩推演而推出的目标,通常用来做绩效考核 三级目标,冲刺目标

通常是平衡目标的1.5倍以上,超出冲刺目标公司通常推出固定奖励(钱、物质)三、三级目标通常对应三级薪酬

企业自循环

一、打通产业链条

二、打通利益链条

三、打通人才链条

四、打通产品链条如何打通产品链条:产品分类:

一、前端产品

是企业的普及产品,用来增加客户量,给客户超级体验(建圈子),企业不以此产品为盈利产品,给员工高奖励,增加前端开口

二、中端产品

是企业的盈利产品,是从前端产品客户中筛选出来客户消费中端产品

三、后端产品

是企业的主盈利产品,是从中端客户中筛选出的客户

四、后后端产品

公司未来的盈利性产品,有一定的前瞻性

企业要想把市场做好,要把非教育性产品做成教育性产品 【例:长松产品设计】 前端产品 1.门票 1680元 2.光盘 580元 目的:为了让员工活着 客户:沙滩客户,全员建立 中端产品 1.工具包 2.操盘手 3.财务通 4.自循环

目的:为了让分子公司活着,结算比例

4:6 客户:贝壳客户 后端产品 1.各种班 8万

目的:为了让总公司活着

结算比例

6:4 客户:珍珠客户 后后端产品 1.辅导、咨询

目的:为了让专家活着 客户:纽带客户 总结:

企业的前端产品是后端产品的开口,后端产品是后后端产品的开口,后后端产品永远是后后后端的前端产品,让产品从而形成自循环 当公司不能形成产品链条的时候,梳理过去的产品,找到核心产品,把核心产品变成尖刀产品,形成一箭穿心,打响全国市场,树立品牌,然后设立产品链条

公司的专家数量和品质决定公司未来的竞争力

人力资源工作内容:

1.公司未来3-5年人力资源及人才储备规划 2.工作分析,能实践 3.绩效考核

4.会做四大薪酬体系 5.测评每个岗位价值

6.招聘及使用招聘测评工具5个以上

7.专项培训,每员工的成长地图 8.员工生涯规划

9.员工风险管控及劳务关系

培训得到的是知识 训练得到的是技能 只有行动得到的才是结果 【教材40页】

企业战略目标通常20-40个 【教材218页】

作业218-221页,参照40页内容及讲课内容 下午下半场

当我们没有办法统一员工思想的时候,我们就统一员工的目标,用目标去统一思想 营造氛围的过程就是造场的过程,造成是为了造势,造势是为了改变别人对我们的印象,印象就是事实,事实就是全部。印象=标签 标签分两种: 1.积极向上的 2.消极向下的 快乐的两种类型: 1.堕落的快乐,短暂的 2.成长的快乐,长久的 不痛苦的学习都是无用功 无生命却胜之有生命: 1.奢侈品

买奢侈品是为了给少数看的懂的人看的 2.房子

没钱租房也要租到高档社区 3.车子 总结:

1)设立目标比计划要高一档 2)当一个人决定去干一件事,却不付诸行动的时候,是对未来极度不自信的表现;行动后,不是让你更自信,是为了让与你合作的人对你更有信心,愿意把更重要的事交给你

3)一个从来没有高调过的人,内心是肮脏的;一个从来没有高调过的人,没资格谈低调

4)一个人的格局和花钱有关,想要有格局就花钱;所有的钱都是别人送来的,因为你给人的印象是积极向上的

5)当我们没有钱的时候,我们要想办法把钱花给别人;当我们有钱的时候把钱花给自己

6)明天买100万以上的车,后天把他卖掉,你也曾经高调过 7)高调办事,低调做人

人的缺点和人生的终点有关系 管理三阶段:

1.目标管理,以结果为导向(美国)2.绩效管理,抓住核心关键,促进目标达成

3.进程管理,抓好过程,出结果(日本)

中国适合绩效管理+进程管理

主持流程 1.定场 1)正中间

2)讲台后面(专家型)2.上台三句话 1)我是谁 2)我的情绪 3)我的号召 3.互动 例:跳舞

1)主持人废话不断,活跃气氛 2)借跳舞的氛围把主角请上台

PK 1.PK是为了让强者更强,弱者变强的过程 2.PK一定会产生冠军,冠军不是用来崇拜的,是用来超越的 3.PK是让员工从关注薪水向关注荣誉转换

4.PK的核心不在于输赢,而在于成长

5.PK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是自我成长

6.PK是让一个人从小肉鸡变成金凤凰的捷径

7.PK是为了让员工参与,营造氛围,自我突破

PK指标的选取 注意事项: 1.PK周期越短越好

2.PK最长周期原则不超过3个月 3.常规性PK通常是1-2个月 指标: 1.销售额 2.净利润 3.毛利率 4.新客户开发量 5.老客户流失率 6.客户投诉次数 7.事故次数 8.人才培养数 9.员工流失数 10.销销比 11.迟到 12.打架 13.产量 14.残次品数 15.交付准确率 16.单客消费金额 17.差错次数 18.员工满意度 19.业绩增加百分比

20.单位数:辆、套、米、吨、柜、克

PK导入顺序 1.销售团队 2.生产团队 3.研发团队 4.服务部门(客服)5.行政、职能 注意事项:

1.先从容易出结果的部门进行PK 2.行政、职能部门不作常规PK,可以根据团队状况进行竞赛 教材223页:承诺书

224页:PK 老板:做出公司PK方案 干部:做出部门PK方案

第四篇:精细化管理笔记

1、精细化管理的核心思想:精、准、细、严

2、基本方法层次:细化、量化、流程化、标准化、链接化、法治

化、实证化、精益化

3、细化——大功成于细化

A、要细化的不是执行者,是管理者

B、法规的制定仅仅是第一步,其后必须增加两方面的内容,即

法规的实施细则和实施检查细则。

C、细化,是上司、管理者将自己的管理工作细化。

D、细化的方法:横向细化、纵向细化、衔接细化、责任细化 E、细节是经过横向、纵向细化分析后,不能再分或不必再分的最小的基本工作单元或环节。

F、细化管理,不是要鼓动管的越细越好,搞繁琐管理,而是要

管理人员抓住核心细节,管好重点的、关键的少数细节,密切监控容易出问题的细节,不管一般细节,简化和忽略无关紧要的细节。

4、量化——没有量化就没有精细化

A、杜绝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注重平时数据收集

B、不会定量分析,就不懂精细化管理

5、程序化——高效来自程序改进

A、

第五篇:管理经济学笔记整理

《管理经济学》整理

P3

管理经济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管理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P3~P4

识记

借用理论

共同之处

不同之处

研究对象

对企业目标的假设

对企业环境的假设

研究目的科学理论

管理经济学

把企业作为研究对象

都研究企业的行为

现实的企业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长期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环境,特别是外部环境信息是不确定的企业决策

应用科学

微观经济学

抽象的企业

利润最大化

假设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为已知的企业行为的一般规律

理论科学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

二、管理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及重要意义:P4~P6

识记

序号

名称

概念

意义

建立经济模型

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的。

给决策提供科学的思维框架,使决策方法得以简化、科学化和定量化。

边际分析法

是微观经济学和研究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本方法

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

需求弹性理论

弹性是用来分析自变量的变化和因变量变化之间关系的有利工具。

①借用这个工具来研究各种变量变化之间的关系。②是企业确定经营方针和进行价格决策的重要依据。

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基本原理

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决策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在各种投入要素之间保持最适度的比例关系。

决定了企业成本的习性和变化规律。

机会成本原理

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

用机会成本做决策,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是提高我国管理决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

货币的时间价值

是指因放弃现在使用资金的机会,可以换取的按放弃时间的长短计算的回报,最常见的是利息。

只有计算资金的货币价值,才能正确评价投资的经济效益。

企业的目标

三、管理经济学的决策准则

对短期目标的设计和安排要服从于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企业可以暂时放弃或减少对利润的追求。

1、企业目标

短期目标—是多样化的,它包括投资者、顾客、债权人、职工、政府、社会公众,以及技术改造。

领会

P6

长期目标—是实现企业长期利润的最大化。

企业价值的定义——是指企业未来预期利润收入的现值之和。即:企业价值==

式中πt是第t年的预期利润,i是资金利息率,t表示第几年(从第1年,即下一年到第n年即最后一年),由于利润等于总销售收入(TR)减去总成本(TC),式中TR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销售收入,TCt是企业在第t年的总成本。

利润的种类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利润=销售收入-企业成本

会计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它属于历史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出,支未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

P7

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

机会成本——定义:是指资源用于其他的、次好的用途所可能得到的净收入。它才是真正的成本。

几种特殊情况下的机会成本

①业主用自己的资金办企业——把这笔资金借出可得到的利息。

P8

②业主自己兼任经理——他在别处从事其他工作可得到的薪水。

③机器原来闲置,现在用来生产某种产品——零。

④机器原来生产A,可得利润X元,现在改生产B——生产A可得到的利润X元。

⑤过去买进的物料,现在市价变了,其机会成本——按市价计算。

⑥按目前市价购进的物料、雇用的职工以及贷入的资金——与其会计成本一致。

⑦机器设备折旧——该机器设备期初与期未可变卖价值之差。

定义——是企业的实际收入>实际支出的部分,反映企业的盈亏状况。.(不可用于决策)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企业利润

会计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

是指非实际的支出,是会计帐上未表现出来的开支,它等于机会

P7

是指企业实际的支出,通常能在会计帐上表现出来。

成本和外显成本的差额。识记+计算(外+内)

简单应用

经济利润=销售收入-机会成本=销售收入-(外显成本+内含成本)

+计算

定义——是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指示器,因而是决策的基础。

意义——大于零,则说明资源用于本用途的价值要高于其他用途,资源配置较优,否则说明本用途的资源配置不合理。

正常利润的定义——是指企业主如果把投于企业的资金投于其他相同风险的事业所可能得到的收入,是为了吸引企业主在本企业投资而

识记

必须给他的最低限度的报酬。它属于机会成本性质。

公式:全部机会成本=资金机会成本+薪水机会成本+折旧机会成本+销售机会成本+经营费用机会成本

管理经济学定义——是一门研究如何把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学科。P3

经济模型定义——由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构成,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达到科学地进行经济预测

P4

和经济决策的目的。

边际分析法定义——是微观经济学分析和研究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方法,是一种正确的决策思想,用其衡量一个方案或一项活动是否有利,就是要把这个方案或活动引起的额外成本(边际成本)与引起的额外收益(边际收入)相比,如果后者大于前者,就是有利的,否则就是不利的,这种决策方法体现了向前看的决策思想。P4

机会成本的定义——是指资源用于次好用途时所能获得的价值,只有用机会成本做决策,才能判断资源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

P5识记+计算

会计成本的定义——是指会计帐上记录下来的成本,只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属于历史成本,而决策是面向未了的。会计

成本不反映因对资源的使用做出了选择而带来的全部牺牲,因而它不能作为决策的依据。P5

第一章

市场供求及其运行机制

P13

需求

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产品或劳务的数量。P13

识记

影响需求量的主要因素

①产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量的一个最重要、最灵敏的因素。(价格↑→需求量↓)

P13

识记

②消费者的收入(指平均收入)—一般地,需求量与消费者收入向相同方向变化。(收入↑→需求量↑)

③相关产品的价格—包括替代品和互补品。替代品价格↑→需求量↑;互补品价格↑→需求量↓

④消费者的爱好

⑤广告费用

⑥消费者对未来价格变化的预期

需求函数——就是需求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数学表示式,即:Qx=f(Px,Py,T,I,E,A,…)

P14

识记

需求曲线——是假定在除价格之外其他因素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反映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或QD=f(p)。

P15

识记

它可以分为

个人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P16

行业需求曲线——表示市场上全体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的总数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企业需求曲线——表示某企业全部顾客愿意向该企业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需求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的曲线。P16

识记

需求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变化时需求曲线的位移。识记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当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需求量沿原需求曲线发生的变动。P16

识记

需求量变动的规律:价格↑→需求量↓;价格↓→需求量↑。P16

需求的定义——是指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数,它是一个需求表,或一个方程,或一条需求曲线。

P16

供给

供给量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某钟产品或劳务的数量。

P18

识记

则是一定价格水平上,一个特定的供给量。P20

影响供给量的主要因素

①产品的价格(是最灵敏、最重要的因素)—价格↑→供应量↑

P18

识记

②产品的成本——产品成本↓→利润↑→供应量↑

③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④其他:政府的税收、补贴等因素

某产品的供给量

某产品价格

供给函数——是供给量与影响这一数量的诸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表示,其最一般形式为:QS=f(P,C,E,…)。

P18

识记

某产品成本

生产者对产品价格的预期

供给曲线——是假定影响供给量的非价格因素不变,反映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示式,其一般形式为:QS=f(P)。

它可以分为企业供给曲线和行业供给曲线。P19

识记

供给曲线的规律——它总是一条自左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的曲线。即:价格↑→供给量↑。P19

识记

供给量的变动——是指供给曲线不变(所有非价格因素不变),价格变动时,供给量沿原供给曲线而变化。P19

识记

供给的变动——是指因非价格因素发生变化而引起供给曲线的位移。

P19

识记

供给的定义——不是一个单一的数,而是指一个供给表,或一条供给曲线,或一个供给曲线的方程。P19

供求法则

当供给不变

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

P21识记

需求↓时→均衡价格和交易量的↓

当需求不变

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

供给↓时→均衡价格↑,交易量↓

当供给和需求同时变化时

需求↓(或↑),供给↑(或↓)→则均衡价格↓(或↑)

需求和供给同时↑(或↓)→均衡价格的变化要视供求双方增减程度的大小而定

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

需求↓>〔或<〕供给↓→均衡价格↓(或↑),均衡交易量↓

需求↑(或↓)=供给↑(或↓)→均衡价格不变,均衡交易量变动与需求和供给变动的方

向一致。

供求法则只适用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情况,价格的形成完全取决于市场供需双方。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交易量。

需求—供给分析法——是通过供给和需求曲线分析供需双方及其影响因素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常用的经济分析工具。P23

识记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①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们必须对使用和生产的资源和产品进行经济选择。

P25

识记

②资源的可替代性:资源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替代性,使人们在经济上的选择成为可能。

③消费者和企业怎样进行选择:社会资源趋向合理的配置。

④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见配置的基本标志。

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标志

①社会上各种商品的供求达到平衡

P25

②价格↑→能刺激生产、抑制需求;价格↓→能抑制生产、刺激需求。

③价格机制通过各种商品的价格波动能基本实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

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资源作用方面的不足之处

①垄断因素的存在,影响了价格调节经济的能力。

P26

识记

②外溢效益的存在,是社会资源得不到合理分配。

③公共物品的存在,是价格机制对它们的生产和消费不起调节用。

④信息的不完全性,结果导致错误的购买政策。

⑤收入分配的不公等。

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条件

①要有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P27

识记

②要建立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③建立宏观调控体系和政府进行必要干预。

第二章

需求分析和需求估计

P31

价格弹性

说明需求量对某种影响因素变化的反应程度。

需求弹性(公式A)

价格弹性—反映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公式B),它等于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

P31

识记+计算

包括

点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公式E)

弧价格弹性——即计算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公式F)

收入弹性—反映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C)

包括

点收入弹性(公式G)

弧收入弹性(公式H)

交叉弹性—说明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公式D)

公式A:

(式中:E-需求弹性;

Q-需求量;

X-影响需求量的某因素。)

公式B:

即: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价格变动%

(式中:Q-需求量;

-需求量变动的绝对数量;

P-价格;

-价格变动的绝对数量)

价格弹性是负值,但一般取绝对值来比较弹性的大小,价格弹性与需求曲线的斜率成反比,与P/Q的值成正比;当其他条件相同,平坦的需求曲线弹性大,陡的需求曲线弹性小。

公式C:

收入弹性=

即: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收入变动%

计算出来的收入弹性一般为正值,因为需求量Q和消费者收入I一般按相同方向运动。

εI<0产品称低档货,εI

>0的产品称正常货,εI

>1的产品称高档货。一般生活必需品的收入弹性小,奢侈品的收入弹

性较大。

公式D:

即:交叉弹性=y产品需求量变动%/x产品价格变动%

①交叉弹性>0,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两种相关物品是替代品。

替代品:是指两种产品对消费者具有相似的效用,任何一种产品均可代替另一种使用。

②交叉弹性<0,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两种相关物品是互补品。

互补品:是指两种商品必须合并使用,才能对消费者产生更大效用。

③交叉弹性=0,说明X产品价格的变动与Y产品的需求量没有影响,两种物品互相独立,互不相关。

公式E:点价格弹性公式:

即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平均弹性,已知两点坐标,就可计算出弹性。

公式F:弧价格弹性公式:

公式G:

点收入弹性公式:

为负值时,称为低档货

收入弹性

为正值时,称为正常货

公式H:

弧收入弹性公式:

>1时,称为高档货或奢侈品

1.不同价格弹性的需求曲线

①完全非弹性的需求曲线(垂直直线,如自来水、电、液化气等,P↑,Q基本不变);

P34

识记

②完全弹性的需求曲线(水平的直线,如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同类产品,P↑,Q→0);

指的是绝对值

③单元弹性的需求曲线(双曲线,Q随P同比变化,但销售收入不变);

④中点为单元弹性需求,中点以上的部分为弹性需求,以下为非弹性需求(倾斜的直线)。

价格弹性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识记

弹性需求

单元弹性需求

非弹性需求

|εp|>1

|εp|=1

|εp|<1

P↑

销售收入↓

P↑销售收入不变

P↑

销售收入↑

P↓

销售收入↑

P↓销售收入不变

P↓

销售收入↓

价格弹性与边际收入和平均收入(即价格)之间的关系——P36

识记

①弹性需求时,降价能使销售收入增加;非弹性需求时,降价则会使销售收入减少,故销售收入一定在单元弹性时为最大。销售收

入曲线形状为一条抛物线。

②边际收入MR: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额外增加一个产量

能使总收入增加多少。边际收入在需求量为零时最大,在弹性需求时为正值,在单元弹性时为零,在非弹性需求时为负值。

③平均收入:等于总收入除以销售量,也就是产品的价格P,平均收入曲线即企业的需求曲线。

三者关系:MR=P·(1-1/|εp|)

MR=d(TR)/dQ

TR=P×Q

|εp|=∞时,MR=P;|εp|为其他值时,MR

1时,MR>0;|εp|=1时,MR=0;|εp|<1时,MP<0。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

①商品是必需品还是奢侈品(|εp|前者小,后者大)。如:粮食、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弹性小,价格变化不会影

P37

识记

响需求量;装饰品等奢侈品,当价格变化,需求量大幅度变化,则价格弹性大。

②可替代物品的难易程度。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εp|就越大。即替代某商品的难易程度决定此商品

|εp|的大小。如:毛织品等属可替代品,弹性就大,价格变化,则需求量变化大大变化;食盐等生活品无替代

品,弹性就小,价格变化不会影响需求量。

③购买商品的支出在人们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比重大的|εp|大,比重小的|εp|小)。如:汽车等价格变化时,需求

量大大变化,购买支出占收入比重大,则价格弹性大;火柴、食盐等价格变化时,不会影响需求量,所以价格

弹性就小。

④时间因素也影响弹性的大小(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εp|就大,从短期看,|εp|就小)。

价格弹性在企业经营管理决策中的应用

①用于价格和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利用公式)

P37

识记

②用于政策决策分析。(弹性小的涨价,反之降价)

收入弹性

2.需求收入弹性的应用

①用于销售量的分析和估计。

P39识记

②用于企业经营决策(经济形式高涨,经营εI大的商品;反之,经营εI小的商品)。

③用于安排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速度(εI大的行业,发展速度也要快些,反之,就慢些)。

交叉弹性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应用举例

①分析价格、销售量及产品间的竞争关系。

P40

②经济上区分不同部门的标志。交叉弹性的绝对值大,说明产品之间的相关程度很大,反之,互不相关。

交叉弹性的经济含义

①交叉弹性为正值(Epx>0)→X产品价格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一致,两种相关物品是替代品。

P40

②交叉弹性为负值(Epx<0)→X产品价格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的变动方向相反,两种相关物品是互补品。

③交叉弹性为零(Epx=0)→X产品价格变动与Y产品需求量没有影响,两种产品互相独立,互补相关。

需求估计:市场调查法

需求估计的方法

一是进行市场调查,根据所得资料估计需求;

P41

不能分割

二是根据积累的统计资料,用统计法估计。

需求估计常用的两种函数:线性函数和幂函数。

市场调查的方法

①访问法—将拟调查的项目,以面谈,电话或书面等形式向消费者提出询问,以获得所需资料调查的样本多,所

P41

识记

得资料越多,以此估计出的数据可靠性也就越大。

②实验法—是一种以特定环境为实验市场的调查方法,它具有较大的客观性。

包括

现场实验—在现有市场中,根据调查要求,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市场作为实验市场,然后改

变需求函数中的变量(这些变量都是我们需要调查的),来观察需求在一个时期或若干市场

之间发生的变化。

实验室实验—在一个模拟商店中,让选定的顾客带着一笔事先准备好的钱,在改变需求函数的变量的不

同情况下购卖商品,然后根据顾客购卖行为变化的资料去估计需求。

需求估计:统计法

统计法——主要是回归分析法,依据观察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找出拟合这些数据点的最佳拟合曲线,从而确定要求的需求

P42识记

函数。常用需求函数有两种:一是线性函数;一是幂函数。

其中线性函数的表达为:设需求函数(回归方程)的形式为一元线性方程:y=α+βx,则参数α、β的值为:公式:β=(n∑XiYi-∑Xi∑Yi)/[n∑Xi2-(∑Xi)2]

α=∑Yi/n-β·∑Xi/n

线性函数与幂函数的特点

幂函数:更符合需求变动的实际情况。

P43

识记

线性函数:比较简便,在一般数据观察范围内,也能满足需求估计的实际需要。

第三章

生产决策分析——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问题

P51

生产函数概念及其分类

生产函数——反映生产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说明在一定技术水平下,各种投入要素的一定组合,最大可能生产多少量,不同

P51识记的生产函数代表不同的技术水平。一般表达式为Q=f(x,y,……),Q代表产量,x,y,……代表诸投入要素。

生产函数实质是反映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的分类

长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所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

P51

识记

短期生产函数——是指生产函数中有的投入要素的投入量是可变的,但有的是固定的。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的最优利用

总产量Q、平均产量AP和边际产量MP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也存在于总值、平均值和边际值之间。P52

识记

①总产量Q——是指一定数量的某投入要素所能生产的全部产量。

②边际产量MP——是指在一定数量劳动力的条件下,增加一名工人引起的总产量的变化(=△Q/△L),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

③平均产量AP——是指每一工人的平均产量(=Q/L),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接线的斜率。

MP>AP时,AP↑;

MP>0时,Q↑(斜率>0)

MP

MP<0时,Q↓(斜率<0)

MP=AP时,AP最大。

MP=0时,Q最大(斜率=0)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如果技术不变,生产中其他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增加某一个投入要素的投入量起初会使边际产量增加,但增加

P55

识记

到一定点后,再增加投入量就会使边际产量递减。这个规律适用于一切行业。注意两点: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技术水平不变,为其前提。

根据可变投入要素投入数量,把生产分为三个阶段P55

(第一、三阶段在经济上不合理,而第二阶段才合理)

识记

第一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小于OA(A点为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交点):因总产量Q呈↑趋势,故单位产品中的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呈↓趋势;又因平均产量AP呈上升趋势,故单位产品中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也呈下降趋势。

第二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在OB之间(B点为边际产量曲线与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交点):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呈下降趋势,可

变投入要素的成本呈上升趋势,有可能找到一点使两种成本的变动恰好抵消,使得此时的成本在经济上最合理。平均产量最大。

第三阶段,可变投入要素的数量大于OB:固定生产要素成本及可变投入要素的成本均呈上升趋势。

边际产量收入MR——是指增投一个单位的可变投入要素所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如果市场价格是不变的,它就等于边际产量MP

P56

识记

乘以产品的价格P(MR=MP×P)。

MRP=MR×MP

单一可变投入要素最优使用量的结论——假定MRP为某可变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收入;P为某可变投入要素的价格;当MRP=P时,P57

识记

可变投入要素的投入量为最优。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的各点代表投入要素的各种组合比例,其中的每一种组合比例所能生产的产量都是相等的,等产量

P58识记

线特性为:处于较高位置的等产量曲线总是代表较大的产量。

按投入要素能够相互替代的程度,可将等产量曲线分为三种类型

P58

识记

①投入要素之间完全可以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线(替代率常数)。

②投入要素之间完全不能替代,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直角线(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为固定)。变型:同时用几种生产方法生产同种产品,通过为不同生产方法分配不同任务,可以为整个企业调整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此时等产量曲线的形状是一条折线。

③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不完全的,等产量曲线的形状一般为向原点凸出的曲线。该种替代的特性:投入要素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S)是随着X的增加而递减。

X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S):指X取某值时,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要素X,可以替代多少单位的投入要素Y,公式表示为MRS=△Y/△X,也就是等产量曲线上X取该值时的斜率,因等产量曲线斜率是递减的,故随着X投入量的增加,增加一个单位X所能替代的Y量也递减。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X和Y的各种组合方式,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P60

识记

一般表示式为:

E=Px·Qx

+

Py·Qy

Qy=(E/Py)-(Px/Py)·Qx

是等成本曲线的斜率(Px/Py两种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

是等成本曲线在Y轴上的截距。

由此可知此等成本曲线特性为:离原点越远的等成本曲线代表的成本越高,因其截距较大。

最优投入要素组合的确定P61

识记

①图解法—将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画在一起,其相切点,就是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点。

②多种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一般原理:在多种投入要素相结合以生产一种产品的情况下,当各种投入要素每增加一元所增加的产量都互相相等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用数学式表示为:MPx1/Px1

=MPx2/Px2

=……=MPxn/Pxn时,各种投入要素之间的组合比例为最优。

推理公式:等产量曲线为Q=KaLb,K为资金数量,L为劳动力数量,a、b为常数,又假定K价格(即利息)为Pk,L价格(即工

资)为PL,则两种投入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为:K/L=aPL/bPk

价格变动对投入要素最优组合的影响: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例发生变化,人们就会更多地使用比以前便宜的投入要素,少使用比以前贵的投入要素。P63

识记

规模对收益的关系

规模对收益的关系—当所有投入要素的使用量都按同样的比例增加时,这种增加会对总产量产生影响。P64

识记

规模收益的类型

①规模收益递增:产量增加的倍数>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P65

识记

②规模收益不变:产量增加的倍数=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③规模收益递减:产量增加的倍数<投入要素增加的倍数。

影响规模收益的因素:当生产规模改变时,随生产规模从小变大,规模收益一般会先后经历递增(A)、不变(B)P66和递减(C)

识记

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对规模收益有不同的因素在起作用。P65

A——递增因素:①工人可以专业化、②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③其他因素。

B——不变因素:达到一定规模后,促使规模收益递增因素会逐渐不再起作用,总会有一个最优规模,但最终要进入递减阶段。

C——递减因素:主要是管理问题。

规模收益类型的判定—从生产函数的代数表示式来判定该生产函数规模收益的类型。P65

识记

①假定生产函数为Q=f(x,y,z),如所有投入要素都乘上常数k,会使产量增加h倍,即hQ=f(kx,ky,kz),则

h>k,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递增;

h=k,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收益不变;

h

②或者假定生产函数为Q=f(x,y,z),如把所有投入要素都乘上常数K,会使产量Q增加h倍,同时又可以把k作为公因子分解出来,即hQ=knf(x,y,z),则n>1,规模收益递增;n=1,规模收益不变;n<1,规模收益递减。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最常用的形式是冥函数,也称为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这种生产函数有许多优点。P66

形式为:Q=aKbLc

其中:Q:产量

K:资本

L:劳动力

a,b,c:常数

其重要特征如下

①它的对数形式是一个线性函数,对数形式:logQ=loga+blogK+clogL,是一个线性函数。

识记

②边际产量是递减的(此时b,c均应小于1)。

③便于判别规模收益的类型

(b

+

c)大于1,规模收益递增;

hQ=ak(b

+

c)KbLc

(b

+

c)大于1,递减;

(b

+

c)等于1,不变。

④它的变量K、L的指数b、c,正好分别是K、L的产量弹性,即K增长1%,产量增长b

%,L增长1%,产量增长c%。

第四章

生产决策分析——产品产量的最优组合问题

P71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决策的理论方法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要使用:P71

识记

①产品转换曲线——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任何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组合。

斜率是负的:它就是产品之间的边际转换率。

形状一般总是:从原点向外凸出的,越往外的产品转换曲线所代表的资源越多。(即向右移→边际转换率↑)

特殊形式:呈直角形(两种产品不能互相转换);一条倾斜的直线(两种产品能完全转换)。

边际转换率:是指企业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这种产品,会使另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多少。它就是产品转换曲线的斜率。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产品的边际转换率会随该产品的增加即沿产品转换曲线向右移动而递增。

②等收入曲线——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总销售收入。(以TR表示)。

公式:TR=Pa·Qa+Pb·Qb

Qb=TR/Pb-Pa·Qa/Pb

可见,每个TR都有一条等收入曲线,只要产品价格不变,这些曲线互相平行,斜率均为-Pa/Pb。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确定:将产品转换曲线和等收入曲线画在一个坐标轴上,两条曲线的切点代表两种产品最优的产量组合识记

当产品A的相对价值>其相对成本时,多生产产品A,少生产产品B是对企业有利的;

当产品A的相对价值<其相对成本时,少生产产品A,多生产产品B是有利的;

当产品A的相对价值=于其相对成本时(Pa/Pb=△Qb/△Qa),企业的产品组合为最优。P73

产品产量最优组合决策的实用方法——线性规划法(前提: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P74

A)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线性规划模型

P74

1)假设:每种产品的单位产量利润是已知的常数;每种产品所使用的生产方法为已知且规模收益不变;企业能得到的投入要素的数量

识记

有限且已知;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则:企业的决策问题就可以写成如下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

2)目标函数:Z=C1x1+C2x2+……+Cnxn→max(最大)

式中Z为总利润;x1,x2,…,xn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C1,C2,…,Cn为每种产品能提供的利润贡献。

3)约束条件:a11x1+a12x2+……+a1nxn≦b1

a21x1+a22x2+……+a2nxn≦b2

……

……

……

……

am1x1+am2x2+……+amnxn≦bm

x1,x2,……,x≧0

式中x1,x2,…,xn为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b1,b2,…,bm为可供使用的各种投入要素的数量;

aij(i=1,2…m;j=1,2,…

n)为第j种产品每生产1个单位所需要的第i种投入要素的数量;

最后,非负值约束条件表示各种产品的产量必须是正值,负值是没有意义的。

B)图解法:只适用于目标函数中只有两个变量的情况。P75

步骤为

①确定可行区域和隅角;在产品产量最优组合的线性规划模型中,由各条约束条件方程直线和X轴、Y轴所围成的区域

叫可行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的所有点,都能满足约束条件提出的要求。

②做离原点最远的与隅角相交的等利润曲线;

在这条曲线上各点所代表的不同的产品产量组合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

③由确定隅角的相关直线的方程可解得此隅角的座标,这个座标就是最优的产量组合。

C)代数法:根据相关直线的方程,就可以用代数法解出每个隅角的坐标,然后计算每个隅角上的利润,选择其中利润最大的隅角。P76

D)影子价格:P77识记

如果企业投入要素A的投入量增加一个单位,可使企业的利润数增加B,B这个增加的利润数就是1个单位投入要素A的真正价值,这个价值称为投入要素A的影子价格。投入要素的影子价格也是该要素的机会成本。其作用为:表明如果企业增加或减少某资源或投入要素一个单位会对企业的总利润带来多大影响。①可帮助认识企业生产的瓶颈和富余要素,影子价格非零,则投入要素正约束着企业的产量;反之为零时,则投入要素利用不足,有富余;②可帮助了解为扩大生产,用多高价格添构某投入要素才是划算的,影子价格大于市价,则购买这种投入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反之不合算。

影子价格=0,该投入要素在生产中利用不足;

影子价格>市场价格,购买投入要素,来扩大生产是合算的;

影子价格<市场价格,购买投入要素,以扩大生产并不合算。

第五章

成本利润分析

P81

管理决策几个重要成本概念

识记

相关成本的定义——是指适宜于做决策用的成本。P81

非相关成本的定义——是指不适宜用于决策的成本。P81

机会成本属于相关成本。(管理中使用机会成本)P81

会计成本——反映使用企业资源的实际货币支出,没有反映企业为使用这些资源而付出的总代价,属于历史成本,不能用于决策,属于非相关成本。P81

增量成本的定义——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的决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属于相关成本,在决策时必须考虑。P82

沉没成本(固定成本)——不因决策而变化的成本,属于非相关成本,在决策时不予考虑。P82

运用增量成本做决策的方法:把增量成本与增量收入相比较,若增量收入大于增量成本,则方案可接受,反之不可接受。

是指因做出某一特定决策而引起的总收入的变化。

用机会成本做决策和用增量成本做决策是两种不同的方法,但可得出相同的结果。

边际成本(MC)的定义——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给总成本带来多大的变化。P84

公式:MC=(TC2-TC1)/(Q2-Q1)=△TC/△Q

变动成本的定义——是指可变投入要素的支出,它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P84

固定成本的定义——是指固定投入要素的支出,它不受产量变化的影响。84

成本函数

成本函数:反映产品的成本C与产量Q之间的关系的数学函数,用数学式表示,就是C=f(Q)。P84识记

取决于

①产品的生产函数——表明投入和产量之间的技术关系。这种技术关系与投入要素的价格相结合,就决定产品的成本函数。

②投入要素的价格,若投入要素的价格不变,生产函数属于规模收益不变(产量的变化与投入量的变化成正比关系)那么,成本函数(总成本和产量的关系)也是正比关系;规模收益递增,那么成本函数递减;规模收益递减,那么成本函数递增。

成本函数(不以时间的绝对长度来区分,而以投入量是否全可变来区分)可分两种

短期成本函数→A

长期成本函数→B

A:短期成本函数的定义——指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中至少有一种要素的投入量固定不变的条件下产量与成本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主要用于日常经营决策。

B:长期成本函数的定义——指反映在企业诸种投入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的条件下产量与可能的最低成本之间关系的数学函数,它的图

形为长期成本曲线。一般用于长期规划。P85

短期成本曲线—短期成本函数的几何表现就是短期成本曲线,它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它可分为:P86

识记

①总变动成本(TVC)曲线——取决于总产量曲线。总产量曲线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其形状为先递增(即产量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增)、后递减(即产量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所以总变动成本曲线的形状必然是先递减(即总变动成本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增)、后递减(即产量的增加速度随可变投入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

②总固定成本(TFC)曲线——总固定成本曲线在短期内不变,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

③总成本(TC)曲线——总成本=总固定成本+总变动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在总变动成本曲线的上方,两者的垂直距离等于总固定成本,每一产量水平上总变动成本曲线的斜率与总成本曲线的斜率都是相等的。

④平均固定成本(AFC)——由于平均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产量,所以它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并渐渐接近于零。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在图上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并渐渐向x轴靠拢。

⑤平均变动成本(AVC)曲线——呈U形,某一产量水平上的平均变动成本是总变动成本曲线图上联接原点到总变动成本曲线上该点的联线的斜率,它的斜率最小点就是平均变动成本的最低点。最低点以前,平均变动成本是下降趋势;最低点以后则是上升趋势;所以平均变动成本曲线呈U形。

⑥平均总成本(AC)曲线——呈U形,是因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平均总成本=平均变动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C=AVC+AFC)=总成本/产量(AC=TC/Q)。某一产量水平上的平均总成本是总成本曲线上相应点与原点的联线的斜率。从原点作总成本曲线的切线,其切点是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原因是切点的斜率最小。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一样,平均总成本曲线也呈U形,由于平均固定成本向零接近,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总成本曲线和平均变动成本曲线也趋于接近。

⑦边际成本(MC)曲线——呈U形。某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由于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一般是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所以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形,其最低点处于总成本曲线上的拐点,因为拐点的斜率最小,由于边际成本说明因单位的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所以它只与总变动成本有关,而与总固定成本的大小无关,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呈下降趋势;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也就是说,平均总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总变动成本(TVC)=总成本函数-固定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AVC)=TVC/Q

边际成本函数(MC)=d(TC)/Dq

MC=MR(利润最大化)

边际收入函数(MR)=d(TR)/dQ

长期成本曲线——实际上就是长期变动成本曲线,可分为长期总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三种,没有固定成本曲线。P87

识记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反映产量与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量选择最优的规模,所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所反映的平均成本,是在允许选择最优的规模的条件下,每一产量水平上,可能的最低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各个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其形状呈U形,但较浅。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就是工厂的最优规模。因规模收益递增→不变→递减规律在起作用(因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不适用于长期,故只能影响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形状,使其呈U形),曲线呈U形,最低点是工厂的最优规模。是最为常用的。注意:企业的最优规模,一定产量上企业的最优规模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成本函数的应用P89

①怎样分配产量,使总公司的总成本最低——边际成本都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边际成本都相等时,各产量的分配,能使总公司的总成本最低。

②利用成本曲线分析,最优的工厂——取决于①市场需求概率分布的情况;②不同产量水平上两个方案的成本差别有多大。如果需求概率分布摆动较大,对专业化水平低的方案有利,如果需求概率分布摆动较小,则对专业化水平高的方案有利。

③利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不同的生产规模上,选用不同的技术——根据销售量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技术。

成本利润分析方法:P91

识记

A)贡献分析法——实际上就是增量分析法在成本利润分析中的应用,如果两个以上方案的贡献都是正值,贡献最大的方案就是较优的方案。适用于短期决策。

贡献:由决策引起的增量利润,等于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收入减去由决策引起的增量成本,也被称为“对固定成本和利润的贡献”,有时也称为“利润贡献”。

如果产品的价格不变,增加单位产量的贡献就等于价格减去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属于沉没成本,不考虑。(一般来说,变动成本=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变动间接费用),即贡献=固定成本(含固定间接费用)+利润。

贡献分析法的应用

①确定订货的可用三种方法,计算增量成本和增量收入,使用机会成本;计算总增量成本和总增量收入,而不

使用机会成本;计算单位产品贡献。

②是自制,还是外购:看哪个方案增量成本低。

③怎样分配追加的任务:追加给单位成本较低的或追加给单位贡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大的。

④怎样分配薄弱环节设备的生产任务:先算出单位工时的贡献,按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B)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常用来研究产量、成本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核心是寻找盈亏分界点在哪里,即确定能使盈亏平衡的产量是多少。盈亏平衡的产量就是保本的产量,即在这个产量水平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确定盈亏分界点对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决策的产量超过了这一点,说明收入大于成本,这样的决策是有利可图的,因为如果决策的产量小于这个分界点,说明这种决策会导致亏本,因而是不可取的。

盈亏分界点

①总收入和总成本是两条曲线。

②价格不变,故总收入曲线是一条直线。

③价格和平均变动成本都不变,故总收入和总成本曲线均为直线,利润曲线也为直线(此种图形最常用)。

确定盈亏分界点的方法

①图解法:固定成本,平均变动成本,产品价格→盈亏分界图。

②代数法:在盈亏分界点上,总收入等于总成本。即:P·Q

=

F

+

V·Q

Q=

F/(P-V)=

F/C

其中P为单位产品价格,Q为出售的产品数量,F为总固定成本,V为单位变动成本,C为贡献。

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应用:P98

①产品质量水平和价格水平的确定:计划开始时,画总收入和总成本曲线,求得分界点产量,若实际达不到销售量,则降低变动成本或提高产品价格或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求得相应的分界点产量。

②是否生产某种产品:找出最低销售量Q,如实际销售量达不到Q,则须考虑修改利润目标,或调整其价格和变动成本,或用其他获利大产品来代替此产品。

最低销售量公式:Q=(F+π)/

C

③选用什么样的技术来生产某种产品:算出每种技术的盈亏分界点,根据销售量多少确定最优方案。

使用盈亏分界点分析法的限制条件:

①线性盈亏分界点分析中使用的总成本和总收入函数必须准确地或至少是近似地反映实际的成本和收入情况。

②盈亏分界点分析法必须在增量的意义上使用,即总成本函数必须是决策所引起的成本变化。所要决策的那种产品的总成本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只是由这种产品的生产引起的增量固定成本。

C)边际分析法——是分析企业在一定产量水平时,再多增产一个单位产品,会对总利润产生什么影响。此法用于成本利润分析主要是比较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

识记

假设:MR为边际收入,MC为边际成本,Mπ为边际利润,则MR-MC

=

Mπ。

MR>

MC时,企业增加单位产量能使总利润增加,应增加产量。

MR<

MC时,企业增加单位产量使总利润减少,应减少产量。

只有MR

=

MC时,企业的产量才是最优的,这时边际利润为零,企业的总利润达到最大,不用增减产量。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边际收入MR=边际成本MC

边际分析法与盈亏分界点法的区别:盈亏分界点主要研究这些变量之间的静态关系,而边际分析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本章常用公式:

(1)MP=dQ/dL

(2)MR=MP·P=dTR/dQ

TR=P·Q

(3)MC=dTC/dQ

(4)

变动成本=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变动间接费用

贡献=固定成本(含固定间接费用)+利润

单位产品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5)盈亏分界点产量:Q=

F/(P-V)=

F/C

(6)是否销售某产品的最低销售量:Q=(F+π)/

C

(7)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

第六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

P105

市场结构的分类,按其不同的竞争程度分为四类:完全竞争、垄断性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结构在控制价格的能力、卖者的识记

数目、产品差异程度、新企业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均不同。最主要的市场模式是寡头垄断模式。P105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识记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企业无力控制价格,垄断企业对价格有很大控制力。

完全竞争企业〈垄断性竞争和寡头垄断对价格的控制能力﹤垄断企业

完全竞争——是指一种市场结构,其基本特征是:在这个市场里,产品的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企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对价格无能为P106

力。这种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①买者和卖者很多;

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纯理论的模式。

②产品是同质的;

③生产者出入这个行业是自由的;

④企业和顾客对于市场的信息是很灵通的。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产量决策:价格由市场决定,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企业只能通过调整产量来达到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条件是P=MC,经济利润=0

其中,P是价格,MC是边际成本。

注意:企业平均成本曲线(AC)最低点的产量水平,是企业生产效率最高之点,也是单位产品利润最大之点,但不是企业总利润最

大之点。P106

当企业有利润时:最优产量(即利润最大时的产量)的条件是PC=MC。

企业短期供给曲线的定义——是指在平均变动成本(AVC)曲线以上的边际成本(MC)曲线部分。行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等于行业内各企P108

业短期供给曲线横向相加。

亏损企业是否停产问题:当企业亏损时,平均成本曲线(AC)的最低点会高于价格,即高于需求曲线,此时,若平均变动成本曲线(AVC)P109的最低点在价格之下,从短期看,企业进行生产仍能提供贡献,从而减少亏损,可继续从事生产;若在价格之下,则应停产。因此亏损企业不一定要马上关厂停产。

完全竞争企业的这种均衡是短期均衡。

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应满足:P

=

AC(长期和短期)=

MC(长期和短期)=

MR

=

AR因企业处于长期均衡时,其产量水平P109

必定能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价格等于长期和短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P

=

AC(长期和短

期)的最低点,此时经济利润为零;(2)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

=

MC(长期和短期),此

时企业的总利润为最优。

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企业行为分析:P110

1.关于企业的利润:这样一种价格水平,企业刚好(不多也不少)获得正常利润(正常的投资回报)。

2.关于企业的产量决策: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生产,是最有利的。

3.关于长期均衡的条件:完全竞争市场中,为P

=

MR

=

MC(长期和短期)=

AC(短期和长期)。

4.关于竞争策略:低成本竞争是企业唯一的也是最佳的竞争策略。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企业

识记

完全垄断的定义——如果一个行业只有一家企业,而且它所生产的产品没有其他产品可以替代,新企业的进入又有很大的障碍,这就产P111

生完全垄断,仅仅是理论上的假设。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价格和产量决策:P111

完全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其形状总是向右下方倾斜。价格和产量在MR

=

MC

之处最优,这时企业

所得利润最大。

注意:虽对价格有完全控制能力,但价格越高,需求量就会越小,高价不一定能带来高利润,根据MR

=

MC;在MR

=

MC的利润最大化条件中,MC

是正值,故MR也必须是正值,因此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的确定必然在需求曲线的弹性需求阶段;没有自己的供给曲线。

垄断利润的定义——是指在完全垄断条件下,由于新企业进入一行业十分困难,而使垄断企业能长期保持下来的在短期内所获得的经济利润。

市场进入障碍

①企业控制了产品的基本原料的来源;

P112

②企业拥有专利权;

③现有企业规模经济性显著,规模较大;

④政府特许。

垄断企业的优势与弊端

优势:规模较大,故规模经济性比较显著,某些方面能节约成本,可在不同企业不同程度上抵消生产的效率低P113

因素。

弊端:高价格;产量不足;生产效率低。

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干预

①制定和执行反垄断法(分解垄断企业、防止垄断的产生、阻止能削弱竞争的兼并、防止串通);

P113

②对自然垄断企业进行管制(主要是价格管制)。

垄断性竞争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识记

垄断性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

①行业中企业数量很多;

属于竞争性的结合成垄断性竞争

P114

②企业进出行业自由;

③各企业生产的同种产品是有差别的——属于垄断性的垄断性竞争区别于完全竞争的要点:由于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企业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改变产量来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这是

①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短期价格和产量决策:MR=MC处确定的Q*和

P*,是最优产量及最优价格。

②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的长期均衡:①企业进出行业可以自由,②可以选择最优规模,因此,市场就有一种力量使经济利润或经济亏损为零,这时,在这个行业里,企业不进也不出,处于长期均衡状态。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水平同时满足P=AC(短期和长期)和MR(长期和长期)=MC两个条件。

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企业行为主要特征

①关于价格和产量决策——价格比完全竞争企业定得高,产量则比完全竞争企业少。

P116

②关于生产效率——总是小于最优规模。

③关于竞争策略——降低成本

①价格竞争策略(低价策略和高价策略);

②产品差异化策略(A);

③促销策略。(B)

A=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是指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上引进新的、与竞争对手不同的、能更加迎合需要的特征,以

P117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其内容包括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性能和结构、增加产品用途及为顾客提供更加周到的服务等。它是垄断竞争条件下企业基本竞争策略之一。

B=促销和广告竞争策略——这是垄断性竞争企业为加强自己的市场地位而可采取的第三种竞争策略,它是企业价格竞争和产差异产

P117

品化竞争的一个重要补充,它能够企业产品的需求曲线外移并使弹性趋小,从而有利于定高价和扩大销

售量。

寡头垄断条件下的企业行为

识记

寡头垄断——是指几家大企业生产和销售整个行业的极大部分产品,新企业较难进入这个行业,竞争只是在几家大企业之间展开。可分

P118

两种

①纯寡头垄断(或称无差别的寡头垄断)——是指在这个行业中,几P118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都是同质的。

②有差别的寡头垄断——是指在这个行业中,几家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在顾客看来有是差别的。

寡头垄断特点——企业之间的行为互相依存,互相影响。P118

寡头垄断分三种模式——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价格领导模式,卡特尔模式。P118

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一种时常模式。

A

B

C

A=曲折的需求曲线模式——是指在寡头垄断条件下,在某一价格水平上,一家企业降价,其他企业也降价,使这家企业降价后的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弹性小的需求曲线;这家企业提价,其他企业不跟着提价,使这家企业提价后的需求曲线成为一条弹性较大的需求曲线。这样,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由两部分组成的曲折的需求曲线。与此相适应,其边际收入曲线是一条中断的折线。在此模式下,如果边际成本曲线在边收入曲线中断缺口之间摆动时,企业的最优价格和最优产量决策不变;只有当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超出边际收入曲线中断缺口的范围时,才需要对价格重新作出调整。P118

B=价格领导模式——是指在寡头垄断条件下,行业中的一家企业决定产品价格,其他企业则相应跟着定价或变价。在此模式下,确定价格的企业叫领袖企业,它先求出本企业的需求曲线,此曲线可以由不同价格下市场总需求量减去全部小企业的供给量来获得,然后,依据MR=MC决定其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然后其他企业按其定的价格定价并确定其产量。P119

C=卡特尔模式——几家寡头垄断企业联合起来,共同规定一个价格,使整个行业的总利润最大,这种联合有公开和暗中之分,签订公开的正式协议的叫卡特尔,达成非正式的秘密协议的,叫串通。在此模式下,由各家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得到卡特成本曲线(横向相加)MC,再得到卡特尔边际收入曲线MR,MR=MC处的Q和P就是最优产量和最优价格,然后对所属企业按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分配产量配额。P120

非价格竞争的定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进行,而是通过非价格因素进行。主要手段是

P123

产品差异化和做广告。非价格竞争集中到一点是改善消费者对本企业产品的看法。

本章主要公式:

1.完全竞争条件下,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P=MC;企业的长期均衡应满足:P

=

AC(长期和短期)=

MC(长期和短期)=

MR

=

AR。

2.完全垄断条件下,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

3.垄断性竞争条件下,产量最优和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企业的长期均衡应同时满足:P

=

AC(经济利润为零)和

MR

=

MC(企业利润最大)两个条件。

最大总利润(Tπ)=总收入(TR)-总成本(TC)

4.卡特尔模式下,确定价格和各企业产量的方法:

Q×AC

AC=P,处于长期均衡状态

(1)由各企业MC曲线横向相加得卡特尔的MC曲线。

AC≠P,未达到长期均衡状态

(2)由需求曲线D,得TR=P·Q,得MR=dTR/dQ。

(3)令MR=MC,解得最优产量Q*,由Q*和需求曲线D解得最优价格P*。

(4)由Q*,解得MR。当各企业的边际成本MCi均等于MR时,产量的分配为最优,此时可求出各企业产量

Qi,∑Qi=Q*。

(5)各企业利润∏i=TRi-TCi=(P·Qi)-TCi,∏总=∑∏i

完全竞争——同一行业的所有企业的产品是同质的;

垄断性竞争——产品是有差异的;

寡头垄断——有的行业生产同质产品,有的则生产有差异的产品。

第七章

定价实践

P127

定价目标——是企业选择定价方法和定价策略的出发点和根据。其有四种

P127

识记

①以盈利作为定价目标

①一种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利润作为定价目标,通常是以销售额或投资的一定百分比来表示的;

②另一种是以获得“满意”的利润为目标;(满意,即股东和债权人满意,不追求最大利润)

③还有一种是以谋求最大利润为目标。(利润越多越好)

②以扩大销售作为定价的目标,指企业把扩大销售量,销售额或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作为自己的目标。

③以稳定价格作为定价目标。(是寡头垄断市场下的垄断企业)

④以应付竞争作为定价目标。(有些企业是价格的跟随者,或者为了阻止别的企业的竞争。)

决定企业定价的主要因素P128

识记

①产品的成本:一般来说成本是定价的下限。产品的成本是随产量的不同而不同的,成本曲线呈U形。

②产品的需求——主要指产品的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

反映该产品的价格和顾客对产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两者按相反方向运动。

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价格弹性的大小是企业确定价格下策的重要依据。

③竞争对手的情况——要了解竞争对手的长处和弱点。

④政府关于企业定价的政策与法令——目前我国实行的定价形式有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三种,后两种属企业定价

范围。

企业定价的一般方法

P129

简单应用

①以成本为基础定价

①成本加成定价法:又称全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成本利润率计算(是常用的定价法)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要求正确计算成本,根据决策期价格和工资的预期变动情

况进行修正,还要求确定合适的利润率。

三步曲:①估计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②估计固定费用,然后按照预期产量把固定费用分摊到单位产品上去,加上单位变动成本,求出全部成本;固定成本=总固定成本/预期产量

③在全部成本上加上按目标利润计算的利润额,即得出价格。

全部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价格=全部成本*(1+目标成本利润)

②目标投资回报率定价法:是指以单位全部成本加按目标投资回报率计算的利润额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

③最大利润定价法:是指以根据不同水平上的总成本和销售量,算出不同价格水平上的总利润,总利润最大的那个价格水平即是价格。(全部成本)

④增量分析定价法:是指以增量成本(变动成本)为基础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它主要是分析企业接受新任务后有没有增量利润(贡献),若增量利润为正值,则定价可接受的;若为负值,则定价不可接受。其适用于三种情况(A、B、C)。

②以需求为基础定价——主要不是根据产品的成本,而是根据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理解或根据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不同来定价,也称购买者理解价值定价法。P133

③以竞争为基础定价

①随行就市定价法:是指按同行竞争者的产品价格定价的方法。其特别适合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P134

②投标时确定最优报价的方法:也叫最大贡献期望值法,就是找出能提供最大贡献期望值的报价方案。

A.企业原来有正常的生产任务,也有利润,但因生产能力还有富余,为了进一步挖掘此生产能力,需求决定要不要按较低的价格接受新任务;

B.市场不景气,企业任务很少,生产能力远远利用不足,同行竞争激烈企业主要矛盾为求生存;

C.企业生产好几种产品,在这几种产品的需求之前存在着联系(互相替代或互补)其中一种产品变动价格会影响到其他有关产品的需求量。

公式:目标投资利润=实际天数*目标投资回报率

或=(可用单位*利用率*每单位的价格)*实际天数-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

实现贡献=总固定成本+变动成本+目标投资利润

平均每单位每天实现贡献=实现贡献/实际天数/

每单位价格=平均每单位每天实现贡献+每单位的变动成本

企业定价策略P136

领会

①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是指处理本企业各种产品之间价格关系的策略。

它包括

①系列产品定价策略——是指将系列产品中价格弹性大的产品定低价、弹性小的产品定高价的定价策略。最优的定价方法应当根据系列中各种产品的价格弹性来定。弹性取决于一是它所服务的顾客是属于哪一层次,一是此产品在质量和性能上有没有特色,如果有明显特色,其他产品替代不了,弹性就小。

②互补产品定价策略——是指必须配套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使用价值的产品,可分为基本产品(定价低)和配套产品(定

价高)。

③成套产品定价策略——是指以低于单个出售的价格将互相关联、互相配套的产品按套出售,以吸引顾客成套购买,从而扩大销售,节约费用,增加利润的定价策略。

②差别定价策略——是指对同一产品针对不同的顾客、不同的市场制定不同的价格的策略。其分为以顾客、产品、空间、时间为基础四种定价策略。其存在的条件:①企业对价格必须有一定的控制能力;②产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被分割的市场;③不同的市场价格弹性不同。

其种类有:以顾客为基础;以产品为基础;以空间为基础;以时间为基础。

最优的能使企业利润最大的价格差别:设产品可在A、B两市场销售,产品在两市场的价格和价格弹性分别为PA、|EA|和PB、|EB|,则两市场上价格的最优比为:PA/PB=(1-1/|EB|)/(1-1/|EA|)

③新产品定价策略

①撇油定价策略:是指把新产品价格定得很高,以求在短期内把本钱赚回来的定价策略。一般是一次购买后可用多年和不常购买的产品,实质上是差别定价策略的一种。

适用于

①企业时间充裕,可让弹性小的顾客充分购买后再向弹性大的顾客推销;(价格弹性较大)

②产品试制的提前期较长,较高的价格不怕刺激竞争对手和其他替代品进入市场;

③规模经济性不显著,小规模生产带来的成本的提高远小于高价带来的好处;

④高价能给人产品高级,质量高的印象;

⑤对这种产品的未来需求或成本的估计没有把握。

②渗透定价策略:把新产品的价格定得很低,以求尽快打入市场的策略,也叫“别进来”法。

适用于

①需求价格弹性大,低价能吸引很多新顾客;

②规模经济性很明显,大量生产能使成本大大下降;

③需要用低价阻止竞争对手打入市场,或需要用低价吸引大量顾客;

④出于竞争或心理上的原因,需要尽快地占领大片市场,以求在同行中处领先地位。

④折扣定价策略——是指企业根据销售对象、销售的时间和地点、成交方式等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折扣,价目表、上的价格减去折扣之后才是实际成交价格的定价策略。常用的折扣有:

①功能折扣:是指企业对卖给帮助其完成一定功能、提供一定服务的销售渠道的各个环节(指批发商、零售商)的产品按零售价格给予一定折扣的策略。打折扣是因为买者在把产品卖给最终消费者之前,还要完成一定的功能,开支并应得到相应的利润,这部分折扣是为了保证它们能够抵补开支,并取得利润。

②付现折扣:是指企业对及时归回货款的买者给予一定的价格折扣以鼓励买方早日付款的策略。

③数量折扣:是指企业根据买主购买的不同数量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的策略,实行这一策略的目的是鼓励买方一次大数量购买并与自己建立长期的贸易关系。

④季节折扣:是指企业对在销售谈季购买季节性产品的买主给予价格折扣优惠,以鼓励买主在谈季购买产品来减少企业的库存和资金占有的策略。

⑤心理定价策略:指根据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定价的策略。

①声望定价策略:是指利用消费者的价高必质好的心理将产品的价格定得较高的策略。

②尾数定价策略:是指利用消费者感觉整数与比它相差很小的带尾数的数字相差很大的心理,将价格故意定成带尾数的数字

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策略。

⑥促销定价策略:是指为了达到促销目的,对产品暂定低,或暂以不同的方式向顾客让利的策略。其形式有:

①招徕定价策略:是指将某几种商品的价格定得非常低,将顾客吸引过来,以带动其他商品销售的定价策略。

②在一定期间按一定折扣减价出售某些产品,或向购买者赠送礼品,或采取有奖销售的形式。

转移价格的定义——是指现代化大公司下属的分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转让的中间产品的价格。P141

其情况有:

1.有外部市场条件下,转移价格的确定:它的转移价格就按市场价格来定。P141

2.无外部市场条件下,转移价格的确定:如按成本定价,可分为:P142

①按成本加利润定价。但可能会出现对总公司有利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分公司却不利的情况。

②按全部成本定价。但也可能出现上面的情况。

③按变动成本定价。优点是使销售分公司的决策与总公司一致,但会使制造分公司收入小于其成本支出。

解决方法:对中间产品进行双重定价,即先将变动成本作为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然后将盈利分部B获得的利润π按比例分为π1、π2两部分,π1分配给受损分部补偿亏损并盈利,π2分配给盈利分部,此时π1加上受损分部的成本TC1后除以中间产品的数量Q就是中间产品最后的定价P。

本章常用公式:

最优的能使企业利润最大的价格差别:

设产品可在A、B两市场销售,产品在两市场的价格和价格弹性分别为PA、|EA|和PB、|EB|,则两市场上价格的最优比为:PA/PB=(1-1/|EB|)/(1-1/|EA|)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

P149

投资决策的一般原理

投资的定义——是指企业当前的一种支出,这种支出能够在以后较长的时间里(通常是一年以上)给企业带来收益。它包括购置设备、房屋以及设备的更新或改造上的支出、培训费用、广告费用以及研究和发展费用等。P149

识记

投资和日常经营费用这两种支出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赢得收益的延续时间长短不同。P149

投资决策的重要特点

一是要计算货币的时间

识记

二是要考虑风险

投资决策与经营决策相比,具有两个重要特点:P149

识记

第一,在投资决策中,需要把近期的现金收支与远期的现金收支相比较,因而,必须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第二,在投资决策中,需要对未来的收益进行估计,而未来总包含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投资决策中,考虑不确定性(风险)的问题也就成为重要的课题。

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边际分析法,投资的边际回报率和投资的边际资金成本相等时,企业的投资量水平是最优的,这时的边际回报率就是可接受方案的最低回报率。P149

识记

边际投资回报率: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增加1元投资一年能带来多少利润收入。

边际资金成本:是指在各个投资量水平上,每多获得1元投资需要支出多少成本。

投资建议,分四类:扩大现有产品的生产规模;设备更新或技术改造;发展新产品;其他。

数据的收集和估计

综合应用

与决策直接有关的数据以下四种。

1.净现金投资量。

净现金投资量:是指因决策引起的投资增加量。包括购买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和安装费。必须遵循增量分析原则。

公式:净现金投资量=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安装费+因此引起的流动资产的永久性增加+直接相关的非购买性支出+旧设备拆除费用-旧设备残值-旧设备的替代价值

2.净现金效益量NCB:是指企业在经营中因决策引起的现金效益增加量,它等于利润的增加量加折旧的增加量。必须遵循增量分

识记+计算

析原则。

公式:NCB=△S-△C=△P+△D

(无税)

NCB

=(△S-△C-△D)(1-t)+△D=△P(1-t)+△D

(税后)

其中:△S: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C: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不包括折旧)

△D:折旧的增加量

△P利润的增加量

注意:(1)计算新设备折旧时,折旧基数要减去n年后的残值,并且最后一年的NCB的值要加上残值。

(2)如投资方案要求流动资产增加X,则不仅净现金投资量要加X,最后一年的NCB的值也要加上X。

3.货币的时间价值:投资费用一般在期初支出,而投资效益则是在以后若干年中陆续发生的,比较不同时期现金的收入和支出,要计算现金收支的时间价值。在投资决策中,最常用的计算时间价值的方法是把不同时间上的现金收支都折算成现值。识记+计算

公式:

PV

Sn/(1+i)n

TPV=∑[Rt

/(1+r)t]

其中,PV:现值

i:贴现率(资金成本)

n:时间

Sn:现在的PV到第n年年末时的价值

Rt:n年内投资方案每年的NCB

i:每年的贴现率

TPV:n年后的总现值

以上现值和总现值可查表求得。

4.资金成本:为了获得资金,就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这就是资金成本(即使是自有资金,也应计算资金的机会成本),一般每年按一定的百分率来表示,最佳的资金来源组成,应当使企业的平均资金成本最低。P155

识记+计算

(1)来源:一来自借债,包括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发行债券等,一是来自权益资本,主要是发行普通股。

(2)按资金来源分为

税后债务(资本)成本:是指企业举债(包括金融机构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筹资而付出的代价。

在企业不纳所得税时:=付给债权人的利息率;

在企业缴纳所得税时(税后债务成本)=利息率×(1-税率)。

权益资本成本:是指企业通过发行普通股票获得资金而付出的代价。

主要包括普通股资金资本(=股利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即Ks

g

D1/W)

Ks:股东的必要收益率(对企业来说,就是资金成本)

D1:每股的股利

W:每股的价格

g:股利增长率

估计普通股的资金成本时,不必计算税后资金成本。

加权平均资金成本Ka:又称综合资金成本,是指企业各种来源的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这里的“权数”

是指企业最优资本结构中,各种来源资金所占的比重。

公式:

Ka=Pd·Kd+Pe·Ke

Ka: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d:税后债务成本;

Ke:权益资金成本

Pd,Pe:根据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债务和权益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能使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

投资方案的评价方法

P159

(返本期法、净现值法和内部回报率法,后两种方法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是较为科学的方法,净现值法最为常用)

综合应用

1、返本期法: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主要通过计算投资方案的投资返本期来评价投资方案。如果投资方案的投资返本期小于确定的标准返本期,该投资方案就是可以接受的。返本期越短,投资方案越好。此法简便易行,但由于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返本以后的净现金效益,因而,不是很科学。

计算

公式:

返本期

=

净现金投资量/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

2、净现值(NPV)法:是评价投资方案的一种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TPV与净现金投资量C0算出净现值NPV,然后根据NPV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NPV>0,投资方案可以接受;反之,不可接受。NPV越大,投资方案越好。此法是一种比较科学也比较简便的投资方案评价方法。计算

公式:

NPV=TPV-C0

净现值=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净现金投资量

TPV: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

NPV:净现值

C0:净现金投资量

注意:如果两个方案净现值均为正值,则如二者各自独立,均可采纳;如二者互相排斥,应选净现值较大者。

3.内部回报率法:是一种评价投资方案的方法。该方法是计算能使净现值NPV为零的贴现率r,r被称为内部回报率。然后通过比较r与金融市场上预期的资金成本的大小来评价投资方案。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方案是可取的;否则,就是不可取的。计算

公式:

∑[Rt

/(1+r)t]=

C0

一般使用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要更好些,因为:

(1)内部回报率法是假设每年的净现金效益是按内部回报率来帖现的,而净现值法假设按资金成本来贴现

(2)净现值法比内部回报率法计算简便

(3)净现值法更便于考虑风险。

企业兼并价格决策

识记

1、企业兼并:是指把企业作为商品来交易,也就是说,由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其结果是一家企业规模扩大了,另一家企业则消失了。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种自愿互利行为,宏观上能使存量固定资产流动起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微观上则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兼并原因:用兼并的方法扩大生产规模,比用扩建的方法有更多的优点;改善企业的组织机构;减少风险;改变企业管理的落后状况;兼并可以使企业之间的生产要素得到互补。

2、兼并价格的确定。

对收购企业来说,主要是探讨如何确定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对被收购企业来说,是探讨如何确定被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

(1)用现金收购。

A.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格=收购企业因兼并引起的税后现金流量增加量的总现值(=税后净现金效益量-净现金投资增加量),然后用现金流量贴现法,算出其总现值,此值说明兼并能给收购企业增加多少价值,也就是收购企业可以接受的最高价值。

B.被收购企业,被收购前的价值是它可以接受的最低价格。应该是被收购企业现在(收购前)的价值,有两种方法可估计,一是假定未被收购,继续经营下去,据预期每年的现金效益量算出它的总现值,就是被收购企业的价值,另一种是估计假定企业停业进行清算,变卖所有的资产可能得到的收入。两种方法中选较高的数字。

企业的实际价格将在A与B之间来确定。

(2)用股票收购:新股票的发行数(收购企业向被收购企业股东发行的股票数量)即交换比率必须使两企业股东都能得利。

本章主要公式:

1.净现金投资量=购进固定资产的价格、运费、安装费+因此引起的流动资产的永久性增加+直接相关的非购买性支出+旧设备拆除费用-旧设备残值-旧设备的替代价值

2.NCB=△S-△C=△P+△D

(无税)

NCB

=(△S-△C-△D)(1-t)+△D=△P(1-t)+△D

(税后)

其中:△S: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C:经营费用的增加量(不包括折旧)

△D:折旧的增加量

△P利润的增加量

3.现值PV

Sn/(1+i)n

总现值TPV=∑[Rt

/(1+r)t]

其中,PV:现值

i:贴现率(资金成本)

n:时间

Sn:现在的PV到第n年年末时的价值

Rt:n年内投资方案每年的NCB

TPV:n年后的总现值

4.债务成本:

在企业不纳所得税时:=付给债权人的利息率;

在企业缴纳所得税时,=利息率×(1-税率)。

5.估计普通股成本公式:Ks

g

D1/W

Ks:股东的必要收益率(对企业来说,就是资金成本)

D1:每股的股利

W:每股的价格

g:股利增长率

6.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a=Pd·Kd+Pe·Ke

Ka: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d:税后债务成本;

Ke:权益资金成本

Pd,Pe:根据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债务和权益资本在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

7.返本期公式:

返本期

=

净现金投资量/每年的净现金效益量

8.净现值NPV公式:

NPV=TPV-C0

TPV:净现金效益量的总现值

NPV:净现值

C0:净现金投资量

9.内部回报率r公式:

∑[Rt

/(1+r)t]=

C0

10.兼并价格的计算

第九章

企业决策中的风险分析

P172

决策按其结果的确定程度进行分类

识记

根据将来决策发生结果的确定程度,可把决策分为:

p172

①确定条件下的决策:管理者有足够的信息,能够准确地预测将来的结果的决策。

②在风险条件下的决策:管理者能够预测出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几种结果和每种结果的概率是多少的决策。

③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决策会有多个结果,但这些结果的概率都无法知道。

风险概念和风险衡量

简单应用

风险定义——是指一特定策略所带来的结果的变动性的大小。一般来说,结果的变动性大,风险就大。即指决策结果的变动性。

策略定义——是指行动方案,它可以被实施,以实现管理目标。

自然状态定义——是指将来可能存在的某种条件,它对策略是否成功会产生重大影响。(衰退状态、正常状态、繁荣状态)

结果定义——是说明特定的策略和自然状态相结合会产生多大的得或失(通常用货币来度量)。

2、风险的衡量指标

标准差——表示一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结果的变动性。

变差系数——是对每元期望效益的风险的度量。

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相同时,可直接用标准差

来比较风险的大小;若期望效益不同,用变差系数V来测定它们的相对风险。

标准差:投资方案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分布的分散程度可以用统计方法,即标准差

来测定,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相同时,可以直接用标准差

来比较风险的大小。

大者风险大。

式中:Ri:第i个结果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期望值;

:标准差;

Pi:发生第i个结果现金流量的概率。

变差系数V:当两个方案的期望效益不同时,直接用标准差就不好比较了,此时要用变差系数V来测定它们的相对风险。V大者风险大。

管理经济学冲刺笔记(六)

式中

V:变差系数;

:标准差;

:现金流量期望值。

3、经济学关于风险的理论

P175

领会

1)对风险的三种态度:风险寻求者、风险厌恶者、风险中立者。

2)边际效用理论与风险厌恶型行为:

因为钱同一切物品一样,边际效用也是递减的,所以有风险比无风险的期望效用小,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厌恶风险的经济学理论。

4、影响人们对风险态度的因素

(1)回报的大小。

(2)投资规模的大小。

5、降低风险的途径

回避风险:有两种方法:替代和取消。

P177

减少风险

承担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可以用自我保险的方法把风险接受下来。

就是指公司每月存放一笔钱作为专门的基金供将来万一下属的某个工厂或车间失火、失窃或发生其

他事故时低偿损失之用。

分散风险:投资者一般通过拥有多种证券实行多样化经营的方法来分散和降低自己的风险。

转移风险

套头交易:是指通过期货的买、卖,把将来因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可能引起的损失(或利益)转移给别人。

分包:即把一项风险较大的业务活动,分包给别人,从而把风险转给别人。

购买保险等:参加保险是常用的一种转移风险的方法。

大多数降低风险的措施要付出代价,在进行风险管理的决策时,通常要在降低风险和节省成本之间进行权衡。

6.在决策中如何考虑风险

1)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是在计算方案的净现金效益的现值时,对有风险的方案根据其风险的大小提高其贴现率,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贴现率是无风险的贴现率与风险补偿率之和。

各方案期望值=∑(NPVi·Pi)

其中:Pi:各种净现值的概率

NPVi:各种概率对应的净现值

无差异曲线:以贴现率为纵轴,风险为横轴做的一条曲线,特点为贴现率随风险的增大而递增,这条曲线上的各种投资方案对投资者来说都是没有区别的。

风险补偿率:风险越大,投资者要求有更高的风险补偿率(p),在实际工作中,风险补偿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企业参照市场情况主观规定的。

注意:若有两个或以上方案,不但要算出每个方案的期望值,还要算出它的标准差,标准差越大,风险也越大。

2)决策树:有时候一项决策的结果是分段产生的,后一阶段产生结果的概率,可能不同于前一阶段,另外,以后阶段的结果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以前阶段的决策。这时,要正确进行今天的决策,就必须同时考虑将来不同阶段可能产生的结果,在这种复杂情况下,人们常使用决策树作为决策的工具。

3)敏感性分析:分析决策中需要考虑的数据的变动(将来实际数字对估计值的偏离程度)对投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的方法,称为敏感性分析。通常用于以下三个方面:

(1)确定投资方案对不同数据(变量)的敏感程度。

有的数据即使发生了大的偏离,也不影响原来的决策,有的数据即使偏差很小,也会导致原来决策的错误,我们称投资决策对前者的敏感性小,对后者的敏感性大。

将某个产量加大或减少10%后计算其净现值变化,变化率大的变量,其敏感性大。

净现金效益量是敏感性最大的数据,其次为方案寿命和贴现率,敏感性最小的数据是残值。

(2)测算为了保持方案的可取性,各有关数据的允许变动范围。

(3)测算如果有关数据发生一定幅度的变动,对投资决策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7、不确定条件下的企业决策

P185

以下两种方法都未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未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但都假设决策者是厌恶风险的。

1)最大最小收益决策法: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之一,不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不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只是从种种自然状态中为每个方案找出一个最小的收益值,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值所代表的不同方案中,选择一个收益最大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这种方案适合于决策者对风险十分厌恶的情况。

2)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

最小最大遗憾值决策法:这是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方法这一,它不遵循价值最大化准则,也不考虑各种可能结果的概率,只是先找出每个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中的最大遗憾值(遗憾值=每种自然状态下最大收益方案的收益-该自然状态下各方案的收益),然后从得到的各方案的最大遗憾值中选择遗憾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8、信息的搜集成本和价值

P186

识记

1)信息的搜集成本:在不确定的环境里,企业缺乏决策所需要的完全信息,为了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减少决策风险,决策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进一步搜集所需的信息。这些措施包括从简单的对消费者进行调查,一直到复杂的计算机模拟。因此搜集信息是要付出成本的,如果要求在很短的期限内获得所需的信息,这种成本就会更高。

2)信息的价值:是指根据决策者已掌握的信息来做决策可能得到的收益与如果决策者经过进一步搜集信息能确定地了解决策的结果

之后来做决策而得到的收益之间的差额。计算

补遗:

1、解释“谷贱伤农”和对农业产品实行保护价的意义。

答:农产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而对于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成同向变动,即销售总收入随价格的增加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所以,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对农产品这类需求缺乏弹性的必需品应该采取提价或国家规定保护价的方法,以确保农民对农产品的生产积极性。特别中国又是一个农业大国,确保农民收入,刺激农民生产积极性对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维护地方政府利益等方面都会起到良好的作用。

2、说明总产量TP、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的关系和国企为何“减员”能“增效”。

答:图见书P53图3-1。

TP、MP、AP之间关系为:

(1)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MP等于TP上该点的切线的斜率。即:MP为正时,TP呈上升趋势,此时增加工人能增加产量;MP为负时,TP呈下降趋势,此时增加工人反使产量减少;MP为零时,TP最大。

(2)工人人数取某值时的AP等于总产量曲线上该点与原点的连接线的斜率。故当某点上TP的切线与该点和原点的连线重合时,MP=AP,反映到图上就是MP和AP相交于该点。

(3)当MP>AP时,AP呈上升趋势;反之AP呈下降趋势;当MP=AP时,AP最大。

而一般国有企业因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不高,常常出现人浮于事,人员冗余较多的情况,导致生产效率不高。此时,如果能够改善管理制度,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裁减冗余人员的话,会使生产效率提高,MP会增加,当MP增加到零的时候,企业达到最佳规模,使得TP最大。

3、曲折的需求曲线必须具备什么条件?为什么这种情况下,垄断企业的定价具有刚性。

条件为:一家企业如果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会跟着提价;但一家企业如果降价,其他企业一般就会跟着降价,其主要原因是在竞争中保持以致扩大自己的销售量。如果企业降价以扩大销路,则其他企业也要跟着降价,结果销售量的增加比预期的要少的多,故降价后的需求曲线D1弹性较小(形状陡);而如果企业提价,其他企业一般不跟着提价,结果企业就会失掉大量顾客,故提价后的需求曲线D2弹性较大(形状平)。这样,企业的需求曲线就是一条由D1、D2两部分共同组成的曲折的曲线。然后由D1、D2可求出边际收入曲线MR1和MR2,这两部分构成的边际收入曲线是一条中断的折线。

这种曲折的需求曲线说明了为何通常寡头垄断下的产品价格具有刚性,即企业一旦规定了产品的价格,就不再轻易变动。所以,寡头垄断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不是通过价格,而是在非价格方面,包括产品差异化和广告竞争等。

4、举例说明自然垄断企业。政府如何管制?为何不能按P=MC定价?

答:许多公用事业,如自来水、电力、煤气等企业属于自然垄断企业。政府为让这类企业有可能把成本降的很低,就允许其垄断,但要通过价格进行管制。该类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在相关产量范围内,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即这类企业产量规模越大,成本越低。从理论上说,政府应让企业把价格定在P=MC之处,这样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看产量最优,但由于该类企业的平均成本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边际成本一定低于平均成本,结果会使P

5、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与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矛盾,因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指企业规模已经确定,改变某一可变要素投入量时产量的变化;而后者讨论的是当企业的规模发生变化时产量的变化。实际上,如当企业经营规模较大时,规模收益递增的同

下载安全管理整理笔记yjy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全管理整理笔记yjy.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程项目管理笔记

    建筑工程项目:是指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具有特定目标和完整的组织结构的一次性任务或活动。(受制于有限资源需要计划实施和控制) 建筑产品的特点:庞大性固定性多样性持久性建筑产......

    新闻事业管理.doc笔记

    新闻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新闻学边缘科学,是新闻学与管理学的结合。即把管理学理论引入新闻学,用管理学的理论研究就经营事业与管理。 新闻媒介系统:有报、通讯社、广播电视台......

    安全学习笔记

    安全学习笔记四三班 张晓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社会知识和智慧的中心,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所在,然而学生生活的环境中的不安全隐患比比皆是,学生伤害事故更是频频发生,不仅给学生本......

    公共事业管理笔记五篇

    利益,归宿仍是公众利益; 3、 从满足基本需求出发,达到公众的基本满意。 二、 服务的原则: 1、 公共管理就是公共服务; 2、 公共组织提供的服务形态的公共产品; 3、 服务形式根据......

    新闻事业管理笔记重点[模版]

    3、【私营媒介维生机制的特点是什么?】 答:依托财团,以赢利为目的,完全按商业原则经营,广告收入是其主要经济来源,新闻产品进入市场展开竞争,综合运用各种经营手段,实现新闻......

    保洁管理年终总结笔记

    保洁主管年终总结 篇一:2011年物业保洁公司保洁工作总结 转眼2011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的所有工作令人欣慰,我们顺利地完成了保洁一年来各项工作任务,并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

    管理的实践 笔记

    前后用两个月读完了德鲁克的这本管理学奠基之作。《管理的实践》出版于1954年,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所谓经典,就是即便过去半个世纪,仍然让人受用。 个关键词:绩效(即结果、目标......

    沟通管理学习笔记

    沟通管理学习笔记 沟通管理计划应包括发布结构(这个结构显示了用于发布不同类别信息的方法,以及信息所分发给的个人或组织);生成的进度,该进度说明每类信息将于何时生成;在各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