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来皖演出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
来皖演出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来皖从事演出活动的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维护国家税收主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境内从事各类演出活动的外籍演职人员依照本办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第三条 向外籍演职人员支付演出报酬的单位或个人,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按规定代扣代缴或预扣预缴税款。
第四条 经国家或者省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的有外籍人员或外国演出团体参加的营业性演出,主办单位或中介单位应在演出活动获得批准后7日内向演出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报送下列资料(原件或复印件)。
1、国家级或省级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演出活动批准文件;
2、单位资金安排计划书和与资金安排计划相适应的资金证明;
3、演出合同;
4、演出计划(演出时间、地点、场次等);
5、报酬分配方案;
6、外籍演员有效身份证明;
7、主管地税机关要求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
演出活动相关事项发生变更,在向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重新报批后,应在上述期限内,向主管地税机关重新报送上述有关资料。
第五条 主管地税机关应按要求实行外籍演职人员资料的一人(户)一档登记备案管理,建立外籍演职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和个人所得税征收台账。
第六条 外籍演职人员参加非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收入(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为劳务报酬所得,按次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如在一地演出多场的,以在一地演出取得的总收入为一次收入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为不含税收入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1、不含税收入不超过3360元: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20%)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2、不含税收入超过3360元: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第七条 外籍演职人员参加任职单位组织的演出取得的收入(包括现金、实物和有价证券)为工资薪金所得,按照工资薪金所得按月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至45%。外籍演职人员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和附加费用共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薪金所得为不含税收入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额按以下公式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4800-速算扣除数)÷(1-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本办法所称外籍演职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根据税收协定应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
第八条 凡不能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申报的报酬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主管地税机关有权核定演出报酬和应纳税所得额。
凡不能提供完整、具体的外籍演职人员收入分配资料的,主管地税机关有权要求扣缴义务人在支付所得时以支付总额按20%的核定征收率代扣代缴税款;扣缴义务人在代扣代缴税款后一个月内,能够提供完整、具体的收入分配资料的,主管地税机关应当进行税款结算,多退少补。
第九条 外籍演职人员为执行我国与协定国签订的文化交流计划来我省参加文化演出活动的,免征个人所得税。但主办单位或中介单位应在演出活动获得文化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7日内向演出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提供我国政府同对方协定国政府间签订的文化交流计划和有关外籍演职人员的个人居民身份证明,并报送按照上述协定计划签署的演出合同等有关资料的原件或复印件。
第十条 扣缴义务人支付劳务报酬所得时,应依法扣缴外籍演职人员个人所得税税款,并在次月7日内到演出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和报送外籍演职人员有关资料。外籍演职人员个人也应同时对取得的劳务报酬所得,按次自行向演出所在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第十一条 根据税收协定和税收管辖权的划分,外籍演职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在我省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在支付其工资、薪金所得时,应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并在次月7日内到主管地税机关申报缴纳税款和报送外籍演职人员有关资料。外籍演职人员个人也应同时对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自行向主管地税机关申报。
第十二条 外籍演职人员取得演出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的主管地税机关为演出所在地地税主管分局。
外籍演职人员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其个人所得税的主管地税机关按照税收协定和税收管辖权划分确定。
第十三条 外籍演职人员未在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有关纳税资料的,或者扣缴义务人未在规定的期限向地税机关报送代扣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地税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2000元以上10000以下的罚款。
第十四条 外籍演职人员未按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地税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0.5‰的滞纳金。逾期仍未缴纳的,地税机关除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追缴不缴或少缴的税款外,可以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地税机关向外籍演职人员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税款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外籍演职人员需要出境的,必须在出境前结清所有税款、滞纳金或提供担保。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纳税担保的,主管地税机关有权通知出境管理机关阻止其出境。
第十七条 对外籍演职人员偷税的,由地税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扣缴义务人 不缴或者少缴已扣税款,由地税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各级地税机关应与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定期联系,相互通报来皖演出外籍演职人员的相关信息,加强配合,共同做好来皖演出外籍演职人员的管理服务和税收征管工作。
第十九条 主管地税机关针对外籍演职人员或其扣缴义务人不申报扣缴税款、申报扣缴税款明显偏低或者有偷逃税嫌疑的,可依据我国与其所在国签订的税收协定有关条款,通过税收情报交换的手段,通报外籍演职人员所在国税务机关核查。
第二十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执行。
第二十一条 对来皖演出的华侨和港、澳、台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安徽省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各市地方税务局可依照本办法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意见。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广州市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税务资料申报管理办法
广州市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税务
资料申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下列外籍人员:
(一)任职、受雇或履约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或机构从事非独立劳务的外籍人员;
(二)因履约等而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或机构提供独立劳务的外籍人员;
(三)其他负有非独立和独立劳务纳税义务的外籍人员。
第三条 外籍人员税务资料申报管理,实行外籍人员工作单位负责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在本单位工作的外籍人员的税务资料申报管理。没有工作单位的外籍人员,应自行向广州市辖区内经常工作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税务资料申报。
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外籍人员工作单位是指外籍人员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广州市辖区内工作所在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以及其他机构或组织。
第五条 外籍人员或其工作单位委托代理人申报办理有关税务资料申报事宜的,应当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授权委托书。
第六条 外籍人员税务资料申报管理主管税务机关是外籍人员工作单位所在区(市)主管地方税务征收机关。
第二章 税务资料申报
第七条 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的外籍人员,应在其任职、受雇或履约的当月向工作单位填写《广州市外籍人员基本情况表》,并提供下列资料:
(一)护照或通行证复印件;
(二)境外任职合同和派遣证明;
(三)境外单位最近月份支付工资明细表(包括奖金、津贴证明资料)或工资薪金收入证明;
(四)境外最近工资薪金收入纳税申报表。
第八条 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的外籍人员工作单位,应在外籍人员任职、受雇或履约的次月申报缴纳或解缴个人所得税规定期限内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本单位工作外籍人员下列资料:
(一)《广州市外籍人员基本情况表》;
(二)护照或通行证复印件;
(三)境内外任职合同和境外单位派遣证明;
(四)境外单位最近月份支付工资明细表(包括奖金、津贴证明、福利政策等资料)或工资薪金收入证明;
(五)境外最近工资薪金收入纳税申报表;
(六)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要求报送的其他资料。
上述
(一)、(二)、(三)项资料内容发生变化的,外籍人员工作单位应在变化的次月申报缴纳或解缴个人所得税规定期限内报送主管地方税务机关。
第九条 本办法第二条第二、三项所述的外籍人员、外籍人员工作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下列资料:
(一)外籍人员为本单位提供独立劳务的,外籍人员工作单位应于劳务合同、协议签订后7日内,将劳务合同或协议、劳务提供者身份证明、职业证明、支付报酬标准和形式等有关资料报送主管地方税务机关。
(二)外籍演员、运动员从事文艺、体育演出活动的,主办单位或接待单位应在取得宣传、文化或体育主管部门演出许可批文后7日内,将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及演出合同、演出计划(包括时间、地点、场次)、报酬分配方案等有关材料报送演出活动所在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演出合同和演出计划内容如有变化的,应在内容变更后7日内,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有关变更后的相关材料。
(三)聘用外籍教师、研究人员的院校、研究机构单位,应在签订聘用合同后7日内,将劳务合同、职业证书、劳务报酬和福利政策等相关资料报送主管地方税务机关。
(四)其他情形的外籍人员,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根据外籍人员从事劳务的性质,要求外籍人员工作单位提供相关税务资料。
第十条 外籍演员、运动员和外籍教师、研究人员,凡是为执行我国与外国(地区)所签订的文化、体育交流协定或计划而在我市从事文化、体育活动或工作的,主办单位或接待单位以及外籍人员工作所在教学、研究机构应在外籍人员工作后7日内,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我国政府同对方国家(地区)政府间签订的文化、体育交流协定或计划和外籍人员的个人居民身份证明,并附送按照上述协定或计划签署的演出合同或劳务服务合同等资料。
第十一条 外籍人员工作单位应在终了的次月申报缴纳或解缴个人所得税规定期限内,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上本单位工作外籍人员《广州市外籍人员变动情况表》。
第十二条 本办法第二条第一项外籍人员工作单位,应要求外籍人员如实提供出入境记录证明备查,并在终了的次月申报缴纳或解缴个人所得税规定期限内,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上本单位工作外籍人员《广州市外籍人员境内居住和工作时间记录表》。
第十三条 外籍人员发生离职、解雇、调回境外工作以及其他离职情形(以下统称离职),其工作单位应在外籍人员离职前,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外籍人员本在本单位工作期间《广州市外籍人员境内居住和工作时间记录表》及《广州市外籍人员离职报告表》。
第三章 法律责任
第十四条 外籍人员未按照规定期限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和报送本办法规定的有关资料的,或者外籍人员工作单位(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报告表和有关资料的,由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 外籍人员、外籍人员工作单位(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地方税务机关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 外籍人员及其工作单位或代理人弄虚作假,瞒报有关纳税资料,或者以虚假纳税申报等手段,造成偷税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处理。
第四章 附则
第十七条 各区(市)地方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公安、劳动、文化、体育、科技、外事等部门联系,及时掌握本辖区外籍人员的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 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指定专人负责外籍人员税务资料管理,采取纸质、电子档案共存的方式,实行以企业为单位的一人一档管理。
第十九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照有关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个人所得税税务资料申报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广州市地方税务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7年11月1日起执行。
第三篇:外籍演出合同
外籍演出合同
甲方:(以下简称甲方)
地址:
电话:
乙方:(以下简称乙方)
地址:
电话:
为促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甲方特邀乙方组织的演员名(男女)赴甲方安排的演出场所演出,双方本着诚信守约、互惠互利、通力合作的原则,达成如下协议:
一、演出日期: 201年月日至年月日,共计场/天(合同签订后,在月号之前演员到达甲方演出场地)
二、演出形式:歌手乐器(或舞蹈)组合三、演出节目:(含乐器5分钟/节)3-5个/节。
四、演出场地;含表演的演出场所。
五、双方责任:
(一)甲方
1、负责演出所在地政府文化部门的有关手续、及办理。
2、负责乙方演职人员演出期间的住/行费用(包含翻译/领队)住宿和演出场地水/电费。住宿标准为宾馆标准间或独立公寓(要求:24小时热水、电视、空调、家私)。
34、负责演出所需的舞台灯光、音箱设备及工作人员协调。
5、保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负责乙方人员在甲方演出所在地的演出的人身、财产安全并负责暂住办理。不得组织、教唆、逼迫演员从事卖淫、涉毒等一切违法活动,此类情况乙方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6、保证按时按标准金额支付余款演出费及其它相关费用。
7、甲方将确保获取演出期间的一切必要许可证,如甲方没有获得以上手续,乙方有权终止合同。
8、甲方如需续约合同须在终止上个合同终期前5天,与乙方进行协商续约。
(二)乙方
1、负责提供演出节目单,相关本次晚会宣传品的资料提供。
2、负责对演员加强管理,遵守国家相关管理规定。
3、负责携带乙方的有关证件复印件的提供,协助甲方办理当地文化相关手续及备案工作。
4、保证按时演出以及良好的演出质量。
5、演出节目服从甲方的临时性合理调整。
六、费用结算及付款方式
1、甲方承担以下费用:
1.1、每人每场演出费人民币¥元,合计 总计。
1.2、乙方演员从上一场地到达甲方演出场所的交通费用(一个月以内合同负责往返),交通工具以安全、准时、节约的原则商议解决。演员到达演出场地一次性以现金方式支付给领队或指定演员。
2、付款方式:
2.1、甲方以现金或汇款转帐形式支付乙方演出费。
2.2、协议签订后,甲方即支付乙方¥天)定金。余款于演员到达场地后演出前付清后 15天演出费元。依此类推。否则乙方有权拒演,由此造成的损失乙方不负责任,由于甲方原因造成空场、缺场等情况,均不影响甲方给乙方结算演出费及其它费用。
临时增加演出场次的演出费于当天演出前一同结算。
2.3、以上款项所指费用均不含相关税费,同时不出具相关含税票据。
七、违约责任
1、甲方如不按时支付演出费及相关费用,乙方有权停止演出。
2、协议执行期间,甲乙双方应严格履行协议各条款,发生纠纷及时协商解决。未经协商同意,任何一方擅自终止协议(国家不可抗力、自然因素除外),对方应承担相应经济损失。
八、有关事项
1、到达演出所在地后及演出期间,以保护双方的形象及利益;乙方在甲方地出现意外突发情况,由甲方负责解决,如因演员自身的原因,演员承担责任。
2、乙方提供的宣传资料/音乐碟盘只作为本次演出宣传用品,不作为甲方其他宣传或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操作。
3、协议执行中如发生争执,经双方协商无法解决,本着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向当地人民法院解决。
4、本协议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签字盖章即生效。
5、传真件与原件均有效。
九、备注:演员到场后24小时内将定金汇在乙方指定银行,如未能执行,合同自动解除。
甲方:乙方:
甲方代表 :乙方代表:
签订合同时间:签订合同时间:
户名:户 名:
开户银行:开户银行:
帐号:帐 号:
第四篇: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
文化部关于印发《演出经纪人员
管理办法》的通知
文市发〔2012〕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西藏自治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为依法规范演出经纪活动,加强演出经纪人员队伍建设和管理,明确演出经纪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演出市场健康发展,文化部制定了《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文 化 部2012年12月5日
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演出经纪活动,加强演出经纪人员管理,明确演出经纪活动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保障演出市场健康发展,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演出经纪资格证书是专职演出经纪人员的从业资格证明,全国通用。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演出经纪人员,包括在演出经纪机构中从事演出组织、制作、营销,演出居间、代理、行纪,演员签约、推广、代理等活动的从业人员;在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的个体演出经纪人。
第四条 设立演出经纪机构,应当符合《条例》规定的条件,有3名以上取得演出经纪资格证书的专职演出经纪人员。
个体演出经纪人在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备案时,应当出具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第五条 演出经纪人员在演出经纪活动中应当遵守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原则。
第六条 文化部指导监督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组织实施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演出经纪人员经纪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 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第七条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负责演出经纪资格证书的核发与管理。
(一)制定演出经纪资格证书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应当包括演出市场政策法规、演出市场基础知识、演出经纪实务以及从业规范、艺术基础理论。
(二)每年应当组织2次全国性考试。考试时间、考试地点应当提前2个月向社会公布,考试结束后30日内公布合格名单并核发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三)统一印制演出经纪资格证书,证书全国统一编号。
第八条 凡年满18周岁以上,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含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人员),可以通过考试取得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第九条 演出经纪资格证书有效期为5年。有效期满应当到原发证单位办理换证手续。逾期未办理的,应当注销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第十条 演出经纪人员从业单位发生变更的,演出经纪人员应当到原发证单位办理变更手续。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出租、出借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第三章 从业规范
第十二条 演出经纪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根据《条例》、《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提供演出经纪服务;
(二)演出经纪合同中应当注明负责该项业务演出经纪人员的演出经纪资格证书证号;
(三)保存经纪业务记录;
(四)对所经纪的演出项目进行内容自审,保证演出内容健康合法;
(五)按规定参加演出经纪相关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行为规则。
第十三条 演出经纪人员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在演出经纪机构中从业的人员以个人名义从事演出经纪活动;
(二)在两家以上(含两家)演出经纪机构从业;
(三)隐瞒与经纪业务有关的重要事项,或者对经纪业务作虚假宣传;
(四)为含有《条例》第二十六条禁止内容的演出提供经纪服务;
(五)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十四条 演出经纪人员在经纪活动中应当保障演员合法权益,规范演员从业行为,协助演员提高业务素质,督促演员遵守职业道德。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五条 文化主管部门颁发、换发演出经纪机构营业性演出许可证时,应当核验并登记演出经纪人员的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 文化主管部门审批营业性演出活动,应当核验负责该项业务演出经纪人员的演出经纪资格证书。
第十七条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应当加强对演出经纪人员的信用管理,对演出经纪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的行为,应当在行业内按规定处理。演出经纪机构受到行政处罚的,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应当对负责该项经纪业务的演出经纪人员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应当注销其演出经纪资格证书,自注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
第十八条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应当依托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立演出经纪人员档案,记录演出经纪资格证书取得、变更、撤销等信息,为行政审批、综合执法、公众查询提供服务。
第十九条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应当根据演出经纪业务特点,制定演出经纪人员分类、分级管理细则,加强对演出经纪人员的服务,健全继续教育制度,提高演出经纪人员素质与水平。
第二十条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组织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工作收取费用的,应当依法办理相关手续,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青岛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范文模版)
青岛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管理暂行办法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06-09-20 生效日期: 2006-10-01 发布部门: 山东省青岛市地方税务局 发布文号: 青地税发[2006]165号
第一条 为加强本市外籍人员的税收征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个人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是指市征收局,各分局、各市地税局。
第三条 本市辖区内的下列外籍人员适用本办法:
(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本市辖区内各类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各类体育文艺团体及社会团体、其他经济组织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二)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外国企业设立在本市辖区内的机构和场所、国际税收协定(安排)规定的常设机构中工作的外籍人员。
第四条 外籍人员应当按照《青岛市地方税务局中国境内无住所个人的税收档案管理暂行办法》(青地税发[2004]96号)等有关规定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入境登记、变更登记并报送有关证明材料。
第五条 外籍人员应当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或由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进行扣缴申报。
第六条 扣缴义务人必须依法履行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义务,扣缴义务人向外籍人员支付应税所得时,不论其是否属于本单位员工,支付的应税所得是否达到纳税标准,均应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内,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对象的有关涉税信息。
第七条 外籍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 三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应当按有关规定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第八条 外籍人员的纳税申报资料与登记资料实现计算机自动对接。每月由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员对外籍人员纳税情况进行核对,即时掌握外籍人员纳税情况。
第九条 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部门受理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或代扣代缴,应当为每一位外籍纳税人员开具《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通用缴款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以下简称《完税证明》)。第十条 《完税证明》的开具程序、管理等应按照《税收票证管理办法》(国税发[1998]32号)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对外籍人员进行审核评税,审核评税指标主要包括:
(一)同国籍(地区)、同行业、同职务、同投资规模外籍人员平均收入申报指标。
(二)外籍人员工资薪金增长率指标:
1.某外籍人员平均工资薪金增长率=(某外籍人员当年平均工资薪金-某外籍人员上一平均工资薪金)/某外籍人员上一平均工资薪金*100%;
2.某外籍人员工资薪金增长与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增长比例=某外籍人员当年平均工资薪金增长率/某企业当年所有人员平均工资薪金增长率。
第十二条 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根据外籍人员个人所得税审核评税结果,对存在申报收入明显偏低的外籍人员,经分管局长批准进行税收约谈,核实其境内外收入情况。
第十三条 外籍人员税收约谈程序和内容按照《青岛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外籍人员税收约谈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外籍人员因任职届满、辞职、解聘、合同终止等需要离职(境)的,应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外籍人员离职(境)清税登记表》,并附送离职申请报告、董事会或境外派遣单位离职证明、境内受雇公司和境外派遣单位最后一次工资证明等资料。
第十五条 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对离职(境)外籍人员的纳税情况进行汇算清缴,办理离境清税手续。
第十六条 对已离境但未办理离境清税手续的,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按照《个人所得税法》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对境外企业支付其雇员的工资薪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241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对欠缴税款的外籍人员在出境前未结清税款、滞纳金,又不提供担保的,市地税局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通知公安机关阻止其出境。
第十八条 本办法规定的外籍人员的有关税务事项可以自行办理,也可以由代扣代缴单位或委托税务代理人办理。
第十九条 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税收管理员负责外籍人员各管理环节税收资料的收集、整理,进行“一人一档”存档管理,并将有关情况录入计算机程序。第二十条 市地税局和各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应加强与公安、文化、体育、教育、劳动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取得外籍人员有关信息资料,并对税收档案进行补充、完善。
第二十一条 市地税局应主动加强与外汇管理部门的联系,按照非贸易及部分资本项目项下售付汇的有关规定,把好外籍人员付汇的审批关口。
第二十二条 外籍人员(扣缴单位)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扣缴申报)、报送有关资料以及缴纳(扣缴)税款的,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二十三条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人员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2006年9月20日附件:外籍人员离职(境)清税登记表(略)